古代诗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7:42

古代诗歌篇1

有了诗歌,也就有了诗歌教育——利用诗歌来传承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教授自然知识与社会伦理,同时完成识字写字的任务,教会读诗作诗的方法。诗歌的产生,随之产生了诗歌教育;诗歌的繁荣,随之带来了诗歌教育的繁荣。诗歌的历史有多长,诗歌教育的历史就有多长。《弹歌》的流传也正是诗歌教育的结果。

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诗歌教育是什么样子,没有办法说清楚,只能凭借想象去猜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后,诗歌教育的内容、形式、作用大致可以说的清——因为有许多时候即使是用文字记载的所谓“历史”也往往极不可靠。

一、夏、商、周时期的诗歌教育

依据现有的历史资料基本可以确定:夏、商、西周的诗歌教育主要是结合礼乐教育和射御教育而进行的。当时的习礼、习射、习舞、习乐和学艺等教育活动常常与诗歌教育结合在一起,难以分开。西周的学校,大概分国学和乡学两极。国学即天子之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为大奴隶主贵族所有,以诗、书、礼、乐为主要学习内容。其中“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课的内容。据《周礼》所载,大司乐向国子传授“乐德”、“乐语”、“乐舞”。其中乐语之教包括“兴、道、讽、诵、言、语”,“讽”与“诵”主要讲的是诗歌教学,要求学生能背诵诗歌,创作诗歌。当时,朝廷和民间诗歌十分发达,其应用范围也很广泛。诸凡举行集会,如庆功祝贺等,都要演唱传统的或贵族们创作的诗歌。在这种场合能够吟诵诗歌,乃是具有文化修养的表现。当时的诗歌教学必须体现特定的政治伦理思想,满足社会需要,因此,西周乐教开创了我国“温柔敦厚诗教”之先声。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政治上王权衰落,诸侯割据争雄,意识形态方面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文化教育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文化的格局,“官学衰落,私学兴起”,出现了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的新局面。

春秋时期,四言诗已经十分成熟,作诗言诗蔚然成风,举凡庙堂祭祀、外交应对、亲朋酬答,都离不开诗歌的创作和应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明证,其中的一部分便是这个时期的作品。战国时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创造了一种新文体“楚辞”,使诗歌获得了饱满的生命力。诗歌的初步繁荣,为当时开展诗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材。

中国有确切文字可考的历史中,最早的有意识地开展诗歌教育的人是孔子,他以自己的睿智认识到诗歌的多种作用,提出了诗歌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诗歌教育理论。孔子把“诗”作为教学内容之一,为此他整理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实际上也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教育课本。“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他要求学生“诵诗三百”:“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第十七》)。用现代白话理解,孔子所说的“兴”是指诗歌运用比喻联想,托事于物,因物寄兴,有激感意志、使人奋发有为的作用;“观”是“考见得失,观风俗之盛衰”,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认识生活、感悟哲理、了解风俗习惯、知晓国家盛衰的作用;“群”是“群居相切蹉”,即互相启发,互相砥砺,引起感情共鸣,改变轻薄妒忌的恶习,培养群体意识,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是“怨刺上政”,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即运用讽刺的形式针砭社会不合理现象,批评当权者的政治;“事父”、“事君”则是懂得伦理道德,培养忠孝观念;“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则是学习自然常识。孔子的“兴、观、群、怨”学说奠定了中国古代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他整理的《诗经》成为我国诗歌教育教材的典范。

由于诗歌具有多种作用,因而孔子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第八》)的见解和主张,甚至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孔子强调学习《诗》,是认为它可以培养想象力和观察力,用其中的道理修身养性,可以用于政治和社交。自此以后,儒家把《诗》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宣传儒家学说的重要手段。墨子也说: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墨子·公孟篇》);还说儒者“弦歌鼓舞以聚徒……务趋翔之节以观众”(《墨子·非儒篇》)。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主张,对后世诗歌教育乃至语文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意逆志”就是说在读“诗”时,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理解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中记述了孟子与弟子咸丘蒙关于“以意逆志”的对话:咸丘蒙问:“《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孟子答道:“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知人论世”的意思是要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孟子·万章下》云:“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此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一直是我国阅读学理论的重要原则。

荀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孟学说,十分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把《诗》与《书》、《礼》、《乐》、《春秋》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发扬了儒家的“诗教”传统。

二、秦汉时期的诗歌教育

秦王朝统一天下后,秦始皇采取了“书同文”、“行同伦”、“颁挟书令”、“禁私学”和“以吏为师”等巩固统一的重大政策和措施。“颁挟书令”导致了“焚书坑儒”事件的发生。“禁私学”、“以吏为师”,这实际上是取消教育制度。既禁私学,又不设官学,说明秦朝对学校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这是秦朝在文教政策上的重大失误,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史上的一场历史性的灾难。

在汉代,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尤其强调诗歌与政治教化的关系,诗歌被视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的工具。董仲舒把孔子所说的“诗”奉为“经”,此后便称“诗经”。《诗经》是汉代确立的“五经”之一(《乐经》早已亡佚失传)。贾谊说:“为之称《诗》,而广显道德,以驯明其志。”董仲舒说:“《诗》道志,故长于质。”《毛诗序》中对诗歌抒发志向的作用更有具体的阐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古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以蹈之也。……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汉代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其使用的教材有所不同。《诗经》是官学的主要教材之一,也是私学选学教材。著名女诗人蔡文姬由于家学渊源,幼年早慧,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后汉书·邓寇列传》载,邓禹“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由此可以看出汉代诗歌教育的成效。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夸赞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真实地反映了汉代诗歌教育的普及程度。

诗歌在汉代有了新的发展。汉代乐府诗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歌继《诗经》、楚辞之后取得新的成就。汉武帝时设立“乐府”,它所收集的民歌就叫“乐府”民歌,多同民间的音乐舞蹈相结合,乐府诗大多是在这种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的,如《江南》、《陌上桑》、《十五从军征》等,具有典型的“兴、观、群、怨”的作用。乐府诗的整理流传,推动了诗歌教育的普及。从此,五言诗代替了四言诗,在长时间里成为诗的主要形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了“文学的自觉时代”(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作为继汉开唐、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各类文体渐趋完备,文学的概念也更明晰,文学逐渐受到重视,并最终与经学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跻身学术和教育之林。南朝宋文帝时,学校首设文学馆,主要进行专门的文学教育和文学研究活动。这些都对诗歌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权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但性质与西汉政权并无二致。不仅基本的政治制度与西汉一脉相承,而且在教育上同样以儒学为先。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教学内容上仍以经学为主,《诗经》仍然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统治者对诗歌的爱好和提倡,诗歌教育进一步受到重视。与经书相比,由于诗赋文章押韵好读,所以常作为学童阅读的初级教材。女诗人谢道韫的出现,至少说明她曾经接受过良好的诗歌教育。南朝谢灵运的山水诗文辞幽美,冠绝一世,人们争相传抄。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诗歌等文学教材受到学子的重视和欢迎。北朝的《敕勒歌》流传甚广,受到各民族人民的喜爱。

南朝梁太子萧统编选的《昭明文选》是秦汉以来收编诗文最精彩最丰富的文学总集,也是我国最早的诗文总集。其选文分三类:诗歌、辞赋、杂文,收录诗文共752篇,其中诗歌434篇。《昭明文选》成书之后,被认为是古代语文教材的典范,也是诗歌教育教材的典范之一。

四、隋唐时期的诗歌教育

隋朝统一全国后,实行了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但仅是昙花一现。唐朝建立后,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座高峰。由于国内南北文化的汇合和国际文化的交流,再加上统治者的重视,隋唐时期封建文化出现了灿烂辉煌的局面。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度,学校教育体系也进一步完备。唐代文学百花齐放,诗歌成就最为显著,名家辈出,流派峰起,作品繁多,出现了百花争妍、异彩纷呈的鼎盛局面,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成为中国诗歌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唐都长安成为了当时国际文化交流的中心,日本、新罗等国家纷纷派遣留学生来长安学习文化,一些留学生也成为写诗能手(如日本人阿倍仲麻侣,汉名晁衡,与李白结下深厚友谊)。中日诗人歌吟两国友好的诗篇至今尚存120多首,中朝诗人歌咏两国友谊的诗篇至今尚存70余首。唐及五代的诗歌教育就植根于这一时期灿烂的诗歌文化之中。

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学已实行分科教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的学习内容分《周礼》、《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左氏传》五个专业。唐太宗极为重视文教事业,先后令颜师古校定《五经定本》、孔颖达编纂《五经正义》,作为教材颁行天下。《诗经》被确定为“九经”之一。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诗歌教育的黄金时期。唐高宗以后,进士科考试逐渐偏重于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的进一步繁荣,也促进了唐代诗歌教育的普及。唐人上自帝王后妃、王子公主、文臣武将、举子秀才,下至士卒小吏、渔人樵夫、村妇小儿、僧道乞丐、宫女娼妓,大多会诗能吟。中国真正成为“诗的国度”。孟郊《教坊歌儿》写道:“十岁小小儿,能歌得朝天。六十孤老人,能诗独临川。”诗歌的广泛普及正是诗歌教育兴盛的结果。

由于科举考试的需要,诗歌地位的提高,教授诗歌也成为家学和私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经学教育,促进了唐人的精神解放。当时出现了供学童讽诵的诗歌选本如《文场秀句》等。除诗歌选本外,老师也临时指定某位诗人的作品作为教材。《旧唐书·杨绾传》中载杨绾上言:“(士人)幼能就学,皆诵当代之诗”。《唐诗纪事》卷三八载:“元微之(稹)《长庆集序》云:‘予尝于平水市见村校诸童竞习诗,招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余之为微之也。”可见,白居易、元稹的诗就被教师选定为教材。白居易逝世后,刚即位的唐宣宗在《吊白居易》一诗里称颂他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歌《琵琶篇》。”从中可以看出白居易诗作流传非常广泛。

唐末出现的蒙学用诗歌读本是胡曾撰写的《咏史诗》。在文学史上,咏史诗本不是为蒙童写的,从来也不大有人用来作启蒙教材。胡曾的百余首咏史诗,涉及的范围很广,语言特别通俗,全是七言绝句,容易背诵,因而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后来用它作为启蒙教材的越来越多。

由于科举考试的需要,诗歌写作训练成为当时诗歌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内容。在学习写诗过程中要进行声律、对仗、集事等单项训练,其中,属对训练在唐代很受重视,不仅具有语音训练、词汇训练、语法训练的作用,还有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作用,所以它对作诗有很大的帮助。蔡云培曾说它“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唐代许多诗人在十岁前后就能写出令人惊叹的诗句,如骆宾王七岁时写成《咏鹅》诗,王勃六岁作诗“词情英迈”,被誉为“神童”。女诗人李冶六岁时写作《蔷薇诗》,薛涛七八岁便能吟诗。王维十七岁时就写出成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不可否认,这些诗人有写诗的天赋,但如果没有较早接受诗歌教育,怕也是不行的。

五、宋元时期的诗歌教育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利用手中的兵权,乘机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王朝。此后20年间,宋王朝先后平定了南方的后蜀、南唐和北方的北汉等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混乱局面。宋王朝汲取了唐朝权臣擅政、藩镇割据的教训,采用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不断削弱地方权利,加强中央集权,对内偃武修文,大力抑制武臣,优渥文士,对外妥协退让。文人士大夫地位之高,待遇之优,其它朝代都难以相比,士人皆以读书为第一要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和“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始于此。两宋时期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宋王朝十分重视文治教化,印刷业和教育事业都有空前的发展。宋代公私刻书业的兴盛使书籍得以大量流通,不但皇家秘阁和州县学校藏书丰富,就是私人的藏书也动辄上万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到宋代才首次出现,就是一个标志。与此同时,学校的数量和种类也大量增加。除了从国子学到县学的各级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也日益兴盛。像著名的白鹿洞书院等四大书院,其规模和学术水准都堪与官办学校媲美。宋代士人的总体学术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古文运动在唐末五代一度衰颓之后,得到宋代作家的热烈响应,他们更加紧密地把道统与文统结合起来,使宋代的古文真正成为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而又切于实用的文体。诗歌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风格倾向于通俗化,这种趋势最终形成了与唐诗大异其趣的宋诗。词这种新诗体,到宋代达到了巅峰状态。戏曲、说话等通俗文艺在宋代也有迅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剧样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从而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而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并为后来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大统一结束了数百年间各民族相互纷争战乱的局面,出现了各族人民之间空前的融合,带来卓绝的文化成果。蒙古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后,越来越多地接受了汉族文化,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和思想文化的交流。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建元“中统”,自命为中原正统帝系的继承者,后又据《易》“大哉乾元”之义改国号为“元”,建立了蒙古贵族和中原地主阶级的联合政权。蒙古族入主中原,也带来了某些文化的“异质”,给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增添了新的成分、新的活力。由于意识形态控制的放松,使得社会思想能够较多地摆脱传统规范的束缚。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和对科举的轻忽,使得大批文化人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政治上的前途,从而也就摆脱了对政权的依附。他们作为社会的普通成员而存在,通过向社会出卖自己的智力创造谋取生活资料,因而既加强了个人的独立意识,也加强了同一般民众尤其是市民阶层的联系,他们的人生观念、审美情趣由此发生了与以往所谓“士人”明显不同的变化。由于社会内部经济、文化诸条件的变动,促使文学同大众传播媒介结合,戏曲、小说成为新兴的文学样式,走在中国文学发展进程的前沿。元代另一种饶有新鲜意味的文学类型是散曲。它和杂剧中的唱词使用同样的格律形式,具有相近的语言风格,是“元曲”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新的抒情诗体,它既承继了传统诗词的某些因素,又鲜明地体现出元代文学的新精神。从内容上看,散曲比传统诗词大大开拓了表现范围。多半由于元代特殊文学氛围所决定,作者的视野延伸到富于活力、多姿多彩的市井生活。适应于抒情的需要,散曲的形式和语言较于诗、词都别具特点。散曲在遵守固定的平仄格律的同时,可随意增加衬字,从一字到十数字不等;另一方面,散曲的语言(特别是衬字)主要是口语、俗语,使散曲成为更自由轻灵的形式,更适宜于表达即兴的、活泼的情感。“尖歌倩意”(芝庵《唱论》)构成了散曲的主要艺术特征,从而打破了在中国诗歌传统里长期居统治地位的“温柔敦厚”的“诗教”的束缚,使渊源于早期民歌俗谣的美学趣味获得显著的进展。诗歌在元代并没有失去其“正宗”地位,它仍然是广大知识阶层表达思想情感、人生追求、审美趣味的主要文学形式。特别在表现重大的人生思考、深刻的精神活动方面,诗歌具有其他文学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地位。元诗不仅反映了百年间动荡、复杂的社会状况,反映了不同时期中知识阶层的精神面貌,而且对于认识中国诗歌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新兴文学样式之间的关系,都有特殊的价值。后人对元代文学有“雅文学”与“俗文学”的区别,当然是有其理由和必要的。但同时必须注意到: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分裂的现象。所谓“俗文学”的兴盛与发展,离不开文人士大夫的参与;所谓“雅文学”,也深受社会变化、市俗意识的影响。

宋元时期科考的内容和侧重点不断变化,时而重经文,时而重诗赋,时而重策论。但经文始终是最重要的内容,诗赋、策论也很受重视。《诗经》被确定为“十三经”之一。宋元时期的语文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都达到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高峰。诗歌教育的内容、形式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宋代的士大夫在政治和学术上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文以载道”的思想在宋代文坛上占据着统治地位。宋代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官学、私学、书院,历经“庆历兴学”、“熙宁元丰兴学”、“崇宁兴学”,学科门类增多,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实用。宋代的私学更加兴盛和普及,大批知识分子人除了一部分“学而优则仕”外,教授私学成为他们的谋生方式。所以,当时的小学、乡学、村学、义学、家塾等十分普及。元代教育体系与宋代基本类似。宋元“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可分为三类:散文类、诗歌类、工具类。蒙学也不免要受到科举考试的影响,在蒙学中也自然也会有一些诗歌教材。程颢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欲且教之歌舞,如古诗三百篇,皆古人作之,入《关雎》之类,正家之始,故用之乡人,用之邦国,日使人闻之。此等诗其言简奥,令人未易晓,别欲作诗,略言教童子洒扫应对师长之节,令朝夕歌之,似当有助”(《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其中最著名的有《千家诗》和《神童诗》等。

南宋刘克庄编辑的《千家诗》全名是《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全书共22卷,将唐、五代及宋人的诗分别按照时令、节令、昼夜、百花、竹木、天文、地理、器用、昆虫、人品等十四个方面进行选编的。《千家诗》选录广泛,不拘一格。从入选的作者来看,既有帝王将相(如唐玄宗)和士大夫,也有无名氏(如《题壁》、《答人》)和僧人(如僧惠洪、释处默)。选录标准有三条:一是简洁短小,二是通俗易懂,三是诗作好,而不论作者的名气大小。所选诗作可谓“鼎尝一脔,其味无穷”。作为蒙学教材的《千家诗》是在此基础上编录的,分上下两集,上集收七言绝句94首,下集收七言律诗48首,共142首。尽管对这部诗集前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它无疑是古代最风行的且流传时间最长的诗歌基础教材。

《千家诗》在宋代广为流传,一是所选诗篇大部分是名家名篇,以此开展诗歌教学,可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掌握诗歌艺术。二是《千家诗》所选诗篇,大多浅近易懂,读起来上口,学起来容易,便于背诵,极适宜儿童学习。比如第一首程明道的《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知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这首理学家程颐的七言绝句,自咏闲居之乐趣,把他追求自然舒畅的精神境界写得平淡自然而亲切。又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些诗都是倍受群众喜爱的名篇佳作。三是诗中有许多警策名句,对学童有思想教育意义。四是诗篇所反映的内容丰富,并基本按季节岁时为序,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它,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千家诗》对于诗歌教育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是针对儿童进行诗歌教育而专门编著的教材。后人把《千家诗》作为初级教材,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起来,简称“三百千千”作为蒙学的系列教材。

《神童诗》相传是北宋神童汪洙所作。有记载说他八九岁时就作诗作赋,一次在一所废弃的学宫旁放鹅,见殿宇破败,心有所感,写就了:“颜回夜夜观星相,夫子朝朝雨打头,万代公卿从此出,何人肯把俸钱修?”因而有神童之称。经考证《神童诗》并非汪洙一人所作,后人对它进行了许多增补。《神童诗》共34首,均为五言绝句。其中劝学诗14首,歌颂太平的诗4首,歌咏时令、节气的诗16首。后人又增补了部分诗篇,多为描写花草和自然现象之作。《神童诗》全部选用五言绝句,篇幅短小,诗味浓郁,格律严谨,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平仄准确,读起来琅琅上口,情趣盎然,易于记诵。其中很多诗句已广为流传,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达则相天下,穷则善其身”等。再如流传久远的《四喜》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神童诗》是优秀的少儿诗歌读物,也是教少儿习作诗歌的示范教材。这些诗多以高官厚禄引导学童向学,是其诟病。

其它诗歌教材还有南宋时期朱熹作《训蒙诗》100首、陈淳编《小学诗礼》等。这一类诗歌读本完全着眼于向儿童进行封建思想教育,对于语言文字的艺术基本不加考虑,所以流传不广。南宋真德秀编的《文章正宗》,正续集共四十卷,其正集体例包括辞令、议论、叙事、诗歌四类,这部书流传较广,对于诗歌教育有一定促进作用。

词这种新的诗歌形式在宋代虽难登“大雅之堂”,却获得了极大繁荣,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民谣“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就说明了柳永的词受到大众欢迎的程度,即使是宋仁宗也不能幸免。值得注意的是,两宋时期,女子往往也可以接受适当的文化教育,包括诗歌教育。司马光曾说:“今人或教女子以作诗歌,执俗乐,殊非所宜也。”两宋时期还出现了女词人李清照、朱淑真等,至少表明当时中上层社会的女子能够接受良好的诗歌教育。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方的辽国出现了女诗人萧观音。萧观音向苏轼、欧阳修等文化巨子学习,以填词赋诗而闻名,表明她受到了极有成效的诗歌教育。

元代的“雅文学”与“俗文学”都与社会变化、市俗意识密切相关,与诗词创作有联系的杂剧、散曲的盛行,特别是散曲这种新的诗歌形式的出现和兴盛,打破了在中国诗歌传统里长期居统治地位的“温柔敦厚”的“诗教”的束缚,进一步促进了诗歌教育的普及。马致远的《秋思》就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在宋元的“小学”写作教学中,属对是最基本的必修课程,属对和韵律训练是最基本的语文训练。作诗是宋代蒙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蒙学中学习作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填诗,二是模仿。教学童写诗,重点是教“填诗”。首先是背会三十类韵,接着是用匡纸表韵头,以便填诗时查阅。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模仿者,古人用功之法。”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学诗有三节:起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而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这些都说明宋代学者在学习写诗方面已经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六、明清时期的诗歌教育

明朝建立后,统治者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进行了诸多改革,最终建立了集军政大权于皇帝一身的高度集权的封建主义政权。明初统治者已认识到教育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确定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方针。建国之初就大力发展学校教育事业,在国都设立了中央最高学府国子监,并兴学令,要求全国各地普遍设立学校。从京师到郡县直至农村地区,建立了遍布全国的学校教育体系,普及程度为唐、宋所不及。科举制度更受重视,学校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科举考试。学校教育中竭力推崇官方哲学思想程朱理学,采取种种措施排斥有碍于专制统治的思想学说以加强思想控制,把《五经大全》、《四书大全》和《性理大全》作为钦定的学校教科书。到了永乐年间,《四书大全》、《五经大全》便成了学校教学的主要课本。明中叶以后,科举腐败,官学衰落。一些从事学术研究的士大夫就纷纷创建书院,虽曾被禁毁,但还是日益昌盛。明朝中叶之后,特别是嘉靖、万历年间,封建社会出现了危机的端倪,典型表现是在沿海地区的手工业作坊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促使人的个性因素得到初步的张扬和重视。传统诗文进一步衰落,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俗文学大兴。

清初统治者在入关定都北京后,用了40多年的时间平定了各地的反抗势力,统一了中国。政治上继续推崇程朱理学,颁布法令,责令各个学校以理学为指导思想。用高压政策对毁谤程朱理学者大开杀戒,把其它学派的学说或不利于专制主义统治的思想一概斥之为“伪学”、“异端”而加以限制、排斥,直至迫害相关学者。

明清的统治者除了在思想上钳制士人外,还用科举来诱导知识分子就范。明清对前代科考制度又各有所增损,形成了一整套极为完备的制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和学风等产生了极大影响。久而久之,学校变成了科举应试的预备场,其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都与科举产生了直接联系。同时科举制度也越来越僵化,走向了形式化的泥淖。明宪宗成化年间开始盛行的“八股取士”就是典型代表。因此,诗歌教育与科举的距离进一步拉大,诗歌更多地成为文人吟风弄月或抒写情志的手段,但传统“诗教”的作用仍得到人们重视。明代东林党人高世泰题无锡东林书院丽泽堂楹联“身教莫如礼,言教莫如诗”就说明了这一点。

清朝的官学教育制度基本上是沿袭明制,其学制基本相同,都分为地方和中央两类。中央主要是国子监,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书院。此外的义学、社学、私塾等伴随着民间的搜书、藏书和编书的风行也愈来愈昌盛。除《诗经》继续作为经学教材之外,主要的诗歌教材有《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

明清时期的蒙学阶段对诗歌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更注重通过诗歌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明代王守仁主张要用教诗作为蒙学中主要教育手段之一:“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明人吕坤说:“每日遇童子倦怠懒散之时,歌诗一章。择古今极浅极切,极痛快,极感发,极关系者,集为一书,分之歌颂,与之讲说,责之体认”(吕坤:《社学要略》)。清代的沈龙江义学有更明确的规定:“放晚学讲贤孝勤学故事一条,吟诗一首。诗要有关系的,如‘二月卖新丝''''、‘锄禾日当午''''、‘青青园中葵''''、‘木之就规矩''''等”(《沈龙江义学约》,见张伯行辑《养正类编》)。

明清时期用作蒙学诗歌读本的《千家诗》有七言、五言两种。七言《千家诗》分为上、下两集,是前人从原本《千家诗》选录编定而成。通行的七言《千家诗》分上下两集,上集收七言绝句八十五首,以程明道的“云淡风轻近午天”打头,下集收七言律诗三十八首。所选的诗有些很不好的,也有些偏深的,但是大部分是浅近易懂,于儿童有益或者无害的,其中包括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清人王相又编选了五言《千家诗》。后来有人将五言和七言这两本编成合刊本,成为明清两代流传最广的诗歌教材,也对我国以后的语文教育、特别是诗歌教学发挥了巨大的影响作用。这部综合类诗歌教材,上下卷共有224首诗歌,分成时令、节候、气象、昼夜、百花、竹林、天文、地理、宫室、器用、音乐、禽兽、昆虫、人品十四类,分别择取唐、五代及宋人的律诗和绝句,而最多的是宋人做的诗。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适合学生读、背。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本书在选编时充分照顾到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儿童的主体地位,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清代康熙年间编选的《全唐诗》堪称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作品48900多首,包括诗人2200多位。这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件大事。唐代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全唐诗》的编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于诗歌教育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唐诗三百首》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选编的一本脍炙人口的唐诗精选普及读本,仅以300多首的篇幅,就使人们得以欣赏到唐诗中的精华之作,为初学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全书共分八卷,第一卷是五言古诗,第二、三卷是七言古诗,第四卷是七言乐府,第五卷是五言律诗,第六卷是七言律诗,第七卷是五言绝句,第八卷是七言绝句,后面附有乐府诗。诗集涵盖了我国古诗中的各种诗体,是一本质量上乘的精选诗歌读本。这本书选的诗家既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也选了不少不太出名的诗人,如无名氏的《杂诗》;不仅选了高适、岑参等边塞派的诗作,还收入了孟浩然、王维等田园派的代表作。全书的编选以适合私塾教学为基本原则,以学童容易理解和记忆、适合儿童兴趣为主要出发点,共选了310首,后来有人增补了三首杜甫的七律。因此,《唐诗三百首》被塾师们广泛采用,而且深受学童和成人的欢迎。此后为了帮助蒙童和一般文人理解、欣赏这些诗作,出现了多种注释本。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一直影响着我国的诗风和文风。而这本流传很广的诗选,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的诗歌教育,对发扬我国的“诗教”传统有重要作用。民间流传的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说明了这部读本的广泛影响和在诗歌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十九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传统封建势力。其领导者为了反对旧礼教,批判封建传统教育,宣扬其政治思想和宗教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教育改革。太平天国特别重视儿童教育,专门编写了自己的蒙学教材,主要有《三字经》、《幼学诗》、《御制千字诏》等。《幼学诗》共三十四首五言体的诗歌,内容主要涉及做人和教义两方面,主要是教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道德说教。这种寓道于文、文道结合的编写教材方法,充分发挥了传统诗歌教材编写的优点。

清代蒙学的写作训练较前又有新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而有效的训练程序和方法,一般程序是:属对——作诗——作文。属对是作诗、作文的基础,要求平仄相对、词性一致、结构相同、字数相等、修辞手法相同、逻辑关系相同等,是一种集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于一体的综合性基础训练。这种从简单练习到复杂训练的程序,更适合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的训练书籍有《对类》、《诗月夜》、《词林典腋》、《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清道光年间的学者王筠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作诗作文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涵养学生的作诗作文兴趣,提出了“以放为主”的原则,要求学生多写多练,即:初学做诗,先要放手,不要拘于四声,为双声叠韵的规矩所束缚。此后再从放到收。王筠还主张对蒙童的训练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即学生识二千字后,才可读书;待其“神智渐开”,再教以四声、虚实、韵部、双声、迭韵等文字知识;然后在识字、阅读、属对的基础上,才开始学习诗文写作。

七、古代诗歌教育的特点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的诗歌教育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诗经》一直是传统诗歌教育的最主要读本,形成了古代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温柔敦厚”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教者也。”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解释说:“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作家要性情和柔,可以讽谏,但要“怨而不怒”,“止乎礼义”,保持“中和”,以委婉之词寄寓讽谏之意。《礼记正义》又说:“此一经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则是在上深达于《诗》之义理,能以《诗》教民也。”“温柔敦厚”这一诗教传统特别强调诗歌与政治教化的关系,因此,《诗经》徒具文学形式,却只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教化万民、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温柔敦厚”除了伦理意义外,后世也引申为艺术原则,因而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和理论上有过十分消极的作用。

2、蒙学阶段比较重视对儿童进行诗歌教育,而且成效显著。

教儿童读诗,这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儿童识字后,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开头就给他们读一些比较平板枯燥的文章,很可能挫伤他们的学习兴趣。前人采用在这个时候读些诗的方法,是很有见地的。儿童认字之后,常读些优美而浅近的诗歌,这是自唐宋以来一直实行的办法,后来逐渐成了蒙学中一个固定的教学内容。明代王守仁主张诗歌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之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自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他强调一定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顺应儿童的性情,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以诱导启发来代替“督”、“责”等传统手段,避免产生逆反心理。这段论述正说明了古代诗歌教育的特点。

张志公先生对我国传统教育有深入研究。他对古代诗歌教育传统是这样论述的:“爱听故事,是儿童的特点;爱大声诵读,也是儿童的一个特点。诗的语言,音调和谐、押韵,念起来给人以极大的。浅近的好诗,尽管儿童不一定都懂得很透,也很足于启发想象,开拓胸襟。多念一些好诗,孩子们逐渐会感觉到语言的美,感觉到书有念头,有学头,从而培养起他们爱好语言的情感,促进了他们求知的欲望,增强了他们思考、想象的能力”(《张志公文集》之四《传统语文教育研究》116-117页)。概言之,诗歌教育既使学生乐于接受,也易于起到教育作用。

3、古代的诗歌教育将读诗与写诗相结合,使得读书人从儿童起就开始学习写诗的技巧和方法。如蒙学阶段进行“属对”和“声律”训练,为写诗奠定了良好基础。当然,“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和逻辑训练的因素,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

4、古代的低幼教育基本上都是韵文教学,从三言到四言,再到五言、七言,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实际上,古代的韵语读物本身也具有诗歌的形式和特点,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称之为诗歌似乎也并无不妥,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的诗歌教育教材也应当包括这些韵语读物。

古代诗歌篇2

【关键词】熟读认知素材联想与想象

从教二十多年来,我无时无刻不为古典诗歌中古代诗人那“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事功精神所折服;无时无刻不为古代诗人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所感慨;无时无刻不为古代诗人那“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内”的广阔胸襟所惊叹;无时无刻不为古代诗人那“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豪迈气概所迷醉。所以在古诗的教学中,我的思想、情怀、志趣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然而,我深切的感受到,读诗,品诗,咏诗,唱诗与教诗有很大的不同。往往教学者本人深深地陶醉于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中而不能自拔,而学生们却是一头的雾水,不知诗为何物,情为何抒,他们对古代诗歌的理解与感悟,往往也得不到老师对于某首诗歌的认识那么深刻,学生对于诗歌理解也是只停留在感性上的认识,他们的年龄、人生经历、生活体验、文化底蕴,不如教师来得深切,更不用说和古代阅识丰富、经历坎坷、思想深邃、情感深厚的诗人相提并论了。

虽然,如今经过二十几年的教学积累,我找到了一些能与学生共同分享古代诗人的喜怒哀乐的方法,但回忆起年轻时的对于古代诗歌的教学方式,那才是“怎叫个愁字了得”啊!

记得刚走上教学岗位,对于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我总是能在讲台上讲得吐沫四溅,眉飞色舞,那真叫个神采飞扬,潇洒自如,但是一上到古代诗歌我就不知所措,举步维艰,捉襟见肘了。没办法,只能按照教辅用书上的所载,一字不漏地“照本宣读”一遍,结果,原本自己对这首诗还有些青睐,还能与诗人在灵魂上擦出点火花来得,经过那么一读,不但学生听得是云里雾里,我自己也被弄得雾水灌顶,不知诗中所云。后来,我多次听别的老师关于古代诗歌的教学课,从中悟出一套我自己的关于古代诗歌教学的体会。

我认为,教学古代诗歌,首先就是要熟读,反复的去读。诗歌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通过朗读或朗诵才能体会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就该重视和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朗读,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古语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进行反复的读,从内心深处去感悟诗人在诗歌中所深藏的那种情感,当然,要想有这样的体会,学生一时无法做到的,但读,甚至于背诵诗歌,对于他们来说,不是难事,他们也乐于接受,这就减轻了我教学古诗所带来的畏惧思想负担了。

其次,就是要大胆的联想与想象,把诗歌里的意境,通过联想和想象,创造出一种表象来,形成一种画面,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悟认知素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几种景物稍加组合,便成为一幅绝妙的风景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几句,单从表面上看是状写江水拍激崖岸的宏伟壮丽的景象,学生并不难想象。但是要联系到词的标题“赤壁怀古”,就可进一步想象出当年赤壁鏖战、曹军“灰飞烟灭”的场面:此火彼水,一红一白,色彩对比何等鲜明,古今比照何其强烈,恰是应“怀古”二字,实扣伤今之意。所以,我一般在教学前,把诗歌里所表现出来的表象,画成几幅连贯的图画,悬挂于黑板上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下载几幅与诗歌相吻合的画面,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们看着图面,再读诗歌,他们的认知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这其实就是教师的二度创作吧。当然,古代诗人在创作某首诗歌时他们处的时代环境和当时他们本人的心境是一定要交代清楚的,这对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根据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与写作背景,来更深层次地去感悟诗人在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与人生态度,通过反复的颂读诗歌,让学生去熟悉诗歌,通过对时代背景与写作背景的了解来体悟诗歌,从而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学生对于一首古代诗歌的掌握也就是全新完整而正确了,这样,我的诗歌教学任务也算是完成了。

所以,诗歌教学还是有一定途径可寻的,总而言之,教诗就是教学生和诗人进行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并要发出灿烂瑰丽的火花来,这才是教诗者的教学之道。

【参考文献】

古代诗歌篇3

年纪再大些,陆陆续续又听了好些这种由中国古代诗歌改编的歌曲,其中全文选录编曲的,以邓丽君演唱的苏轼《水调歌头》最为著名。词风豪放清奇的东坡居士,肯定没有想到,他在密州任所对天空奇妙景象的驰想,对月之阴晴圆缺及人生这悲欢离合的感叹,于九百余年后,竟会再度被谱上新曲,传唱于大江南北,感动着更多新的痴男怨女。我个人认为古诗词之新编新唱,此曲堪称经典。

继而,在香港拍摄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出现了粤语版的《满江红》,罗文用他低则婉转、高则激昂的中国古典式唱腔,把岳飞抗敌雪耻、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感和英雄气慨演绎得畅快淋漓,于高昂处,那磅礴的气势和激越的情感由不得你不随之动容。

类似的感受,你也可以从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同时也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中获取,“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豪气,委实曾让我有未生于斯世的遗憾。

将中国古代诗词新编于现代流行歌曲中的尝试,从些也渐渐屡见不鲜。全篇改编难免会有它的局限性,莫若取其数理化,用在新歌的关键之处,以求“画龙点睛”。

于是港星蒋志光、韦绮珊的对唱歌曲《相逢何必曾相识》中,有了《瑟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句子,所不同的是,白乐天欲抒发的是被贬谪的凄苦,而新歌中的男女主人公似是想藉此名句来呼唤久候的爱情。是啊,同样的一句话,流入处在不同境遇、有着不同渴望的不同的耳里,自然触动着不同的心事,自古就是如此。

又看到陈百强的歌曲中竟出现了《对酒当歌》的名字,不禁大惑:难道此君亦有着曹公“时光易逝、功业款就”的苦闷吗?忙细细听来:干净的声线,深情且难掩忧伤的基调,竟是在倾诉着一个“失了踪”的爱情故事,“这颗心”虽“真的很痛”,但仍“不断地寻梦”,“两眼尽红”地“依稀觉得这样傻也只是为情重”。歌曲内容固然与《短歌行》所表达的相去甚远,但感情之充沛、情调之悲凉,未必就逊之多少。

这使我忍不住对古代诗词创作与现代流行歌曲歌词的创作做了一些比较:

一、现代流行歌曲歌词与古代诗词的情感:“以歌传情”是流行歌曲的核心,每首歌词都确定一定的感情基调,在些基础上细细雕琢,于字里行间中寻觅有激发听歌都情感的催化剂。以词抒情、以情带声是创作者于声乐创作中的重要追求。

中国古代诗词也是我们祖先情感的载体。《诗经》用章节重迭、反复咏叹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在劳动、爱情等多方面的生活,也透露出不同阶级在不同生活环境中的情感方向。唐诗大家李白以清新明快的语言,驰骋大胆的想象,抒发奔放豪迈的情感,创造了瑰丽奇伟的意境,亦摘取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雅号。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也凭借着爱国爱民的情感,以“诗史”真实而深刻地提示了尖锐的社会状况,反映出人民的疾苦,尽抒心中情。此外,李清照的婉约、柳永的风流倜傥、辛弃疾的豪放,不也是将其个性充分渗透在所作词中了吗?呵,“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古代诗词创作思路,竟与流行歌曲歌词的创作有着相似之处呢。

二、现代流行歌曲歌词与古代诗词的声韵:

流行歌曲的创作过程通常是先有曲调,再依据曲调的行乐特点及思想内容填词。音乐的美感来自于它舒缓若涓涓细流、渐进若行云流水、高昂若夏潮涌至的起跌动感,而这动感之美源于韵律的协调搭配及能够随乐之起伏配以的压韵的、上品的歌词。因而,这就要求填词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理解能力和较好的文学素养,才能较为准确地将曲与词融于一体,创作出声情并茂的好歌。

而古代诗歌与音乐也是孪生姐妹。《诗经》的风、雅、颂本是不同阶级于不同场合的骊歌,故古诗皆可被之管弦,至汉始有不入乐的诗。“乐府”这一称谓即是铁证。魏晋南北朝时期沈约以“新体诗”开格律诗先河,至此诗歌创作更注重声律;五、七言律诗,五、七言绝句,五言排律的产生与发展,更是极大地丰富了“诗韵”的内涵。试想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妙句,何尝不是帝王家辅以管乐吟唱的精品?可见现代流行歌曲里对韵律的追求,也并非是无源可溯的。

但我们绝不能因此就说:现代流行歌曲里的古代诗词元素,是对古代诗词的继承与发挥,是贴切得体、值得提倡的。古代诗词之所以能历经数十世而魅力不减,与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奴隶制朝代的压抑,成就了大批无名而朴素的底层劳动人民诗人;群雄纷争的乱世,出现了如曹操般充满抱负与进取精神的枭雄诗人。大唐帝国的空前繁荣,涌现出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人、以岑参、王之焕为代表的边塞诗人、以及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更是将诗歌创作推上了顶峰。宋朝社会追求物质及精神生活享受到极致,开是出现了唯美的柳永、秦观,婉约的李清照;随着社会环境的日渐恶化,又出现了爱国忧民的苏轼、辛弃疾。如此不胜累数。纵观诗词创作的历史,逢乱世必出豪迈之士,遇太平难掩浓词艳赋。有了变化不定的社会底蕴,自然诗歌也变得精彩分呈。

流行歌曲毕竟只是“流行”,没有厚重的历史包含其中,更没有乱世赋予它的种种感慨,此刻娱耳,但终会被忘却。

古代诗歌篇4

关键词:诗家语;语序;跳跃;含蓄;生活

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096-02

《高中课程标准》指出:“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这对高中生学习古代诗歌、培养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多年来全国及各省市高考及平时的测试来看,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得分是偏低的。古代诗歌鉴赏是语文高考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高考备考复习,语文教师会从思想感情、意象意境、表达技巧等方面引领学生做诗歌鉴赏专题的复习。通过复习,大家对这一考点涉及的相关鉴赏术语、各类题型及答题模式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在答题的规范性方面有所提高。然而,由于急功近利,过分地关注答题模式的选用和鉴赏术语的运用,许多学生在还没有真正读懂诗歌的情况下,就匆匆下笔,结果往往是张冠李戴,胡乱贴标签,答不到点子上。例如,2012年湖南卷《度破讷沙》,有些同学看到最后一句“满碛寒光照铁衣”中有“寒光”一词,马上就认为诗歌营造了凄凉、寒冷的意境。这样贴标签显然没有从整体上理解把握诗意。

所谓读懂读得诗歌应包括两层意思。(1)明白表层意思,也就是说能翻译出诗歌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明了诗歌表现了什么意境(形象、意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第一层意思是基础,是关键;第二层意思是目的,是升华。

其实,“读懂诗歌”是诗歌鉴赏的前提,只有想办法将古代诗歌读懂了、悟透了,诗歌鉴赏题才有可能得到圆满的解答。

有些同学读不懂诗歌,往往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不同。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就提出,写诗填词要用“诗家语”(《诗人玉屑》卷六)。所谓诗家语就是古代诗歌之用语,是具有独特美感魅力的一种文学语言。其基本特征是:“精炼含蓄,以形象写情思,时空可以跳动”(周振甫《诗词例话》)。

这里,我试着交给同学们几把钥匙,希望能帮助大家打开“诗意难懂”的锁。

1.知语序

先揣摩以下的诗句:

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③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

我们发现“闻啼鸟”意思上应理解为“闻鸟啼”,诗人因为押韵的需要,调整了语序。“入海流”应理解为“流入海”。这是因为平仄和对仗的需要,调整了语序。而第③句因为表意的需要,也将语序做了调整。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古代诗歌由于音律、表意等方面的需要,常会打乱语序。意识到诗家语因为各种需要,往往会打乱语序时,我们读诗就可以根据情况恢复它原来的语序,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意。

例如,杜甫的《秋兴(其八)》中第二联“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历来是理解的难点。香稻如何啄,碧梧如何栖,令人费解。但了解诗家语特点的人,则不会纠结于这样的逻辑,他会理解成“香稻鹦鹉啄馀粒,碧梧凤凰栖老枝。”很显然,诗人打乱了语序。打乱语序,一是平仄的需要,二是意在写回忆中的渼陂风物之美。“香稻”“碧梧”都是回忆中的意象,诗人以“啄馀鹦鹉粒”“栖老凤凰枝”,来状香稻之丰,有鹦鹉啄馀之粒,碧梧之美,有凤凰栖老之枝,勾勒出一幅丰美安适的景象。如此,则不仅一片怀乡忆恋之情可见,昔日时世之安乐治平亦复隐然可想。

接下来,我们通过对一道高考题的分析,进一步理解诗家语常打乱语序这个特点。例如,2007年上海卷选了苏轼的《阮郎归·初夏》。词的开篇第一句为“绿槐高柳咽新蝉”,有些同学不了解诗家语与散文表达不同,会将其中的“咽”( yè)读成"yàn",如此一来,"绿槐高柳咽下新蝉"则让人难以理解了。其实,我们适当调整语序,理解成“新蝉呜咽”,诗意就通了,而诗意把握好了也会有助于我们对诗歌的鉴赏。此处突破了“咽新蝉”这个点,对当年上海卷的这道选择题中的a项有关“从听觉角度描写夏景”这个赏析点,我们就会有更准确的把握。

2.明跳跃

诗家语因为字数限制,常常出现句意省略、场景跳跃,富有韵味,所用语言多与散文不同。故以欣赏散文那种方式读诗,则多有不知所云,或发生歧义。例如,2011年江苏卷选了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其中有一题问到:“第三联表达的情感与表现手法?”而很多同学恰恰是对第三联感到困惑,怎么突然插了一段景在这里?不是这“春天树”“日暮云”有多难理解,而是不知道这写景是用来干嘛的。有这样一些困惑,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白这就是诗家语的跳跃。诗歌常常是句意间有省略,场景间有跳跃。

我们不能像读散文那样去读古代诗歌,我们得结合标题“忆李白”、注释“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的是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内容“赞美李白,渴望相见切磋诗艺”去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像:杜甫在渭北思念李白,但看不到李白,映入眼帘的是“春天树”,他想像着李白也在江东思念着他,但也见不到人,见到的只是“日暮云”。也就是说,正因为景仰李白,杜甫特别思念他,想见他。此处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第二联到第三联“评价人——写景”跳跃很大,但内在的情感却是一脉贯之的。

再如,2010全国卷二所选乃欧阳修之《梦中作》。第二问即“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大部分同学答不出“一句一景”这个特点。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四个场景,场景之间存在跳跃性。这四句诗,四个场景,“秋夜、春宵、棋罢、酒阑”,跳跃很大。因为这四个场景之间有跳跃,所以有些同学会觉得诗意特别难懂。其实,跳跃是诗家语的特点,我们读诗时,要意识到诗句之间会有很大的跳跃,上下句甚至可能是跨越时空、意蕴迥异的不同场景,但是跳跃并不意味着诗意的割裂,句与句之间还是有内在联系的。诗中的四句诗有红线贯穿,一个是感情(第一幅“月夜吹笛”图,渲染了一种凄凉的迷濛的感伤的氛围;第二幅从“暗”“迷”中流露出对前途的迷茫;第三句以典故喻世事变迁,希望超脱人世;第四句抒发了希望脱离官场回家的情感),一个是这种画面的跳跃又吻合标题,写的是梦里观景。

诗家语跳跃是常有的情形,有些跳跃要补,有些跳跃无需补。比如说,你读懂了这是四个场景,也读懂了这四个场景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就已经读懂了这首诗。

3.晓含蓄

诗贵含蓄。含蓄就是间接地、委婉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中国古代诗论很强调诗歌的含蓄性,清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言,“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着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上。”当然和盘托出,披肝沥胆,也是一种明快的美,但是应当看到,含蓄,在中国更受喜爱。读中国古代诗歌,一定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等,也就是用中国人特有的眼睛、耳朵去读去体会。正如流沙河所言,“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人,使他们形成了重含蓄的文化心态,这一点学生们可能在父辈祖辈身上能深刻地感受到。比如,我们很少会听到父母特别是爷爷奶奶“我爱你”,但你一定能在他们深夜蹑手蹑脚为你端来牛奶或水果的举动中读到那三个字。中华民族不仅追求行为举止的含蓄,更追求语言表达的含蓄,推崇含而不露、意在言外。这一特点在古代诗歌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古代诗歌有的直白明了,但更多的时候往往借助意象表情达意。

例如,2011年浙江卷选了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出塞》,对于最后一句"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很多同学不理解。为什么问情深几许,却又不回答,只给出了几个景物。其实,这不是景物,而是意象,意象就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物象,包括景物。诗人不是不回答,而是将他的回答隐含在这些意象中了。情深却似夕照,照在深山之中,情深却似秋雨,一阵凉似一阵。诗人把自己抽象的孤寂、惆怅之情蕴含在这些形象的深秋之景中了。

再如,2012年湖南卷《度破讷沙》要求学生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学生应从诗歌的内容情感以及意境营造方法、意境内涵等方面着手答题。而本诗的情感、意境内涵等均是含而不露的。我们需要从诗歌撷取的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辽远大漠、高飞大雁、东南日出、生寒铁衣”等,品味出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以及整首诗营造的雄健、壮美的意境,而不是单从“寒光”这样的词就生硬地判断诗歌营造了凄凉的意境。

在古代诗歌中,以意象说话的诗比比皆是。在文化的流传过程中,一些意象由于名家的使用,后又被其他诗人反复使用,故具有特定的含义,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一想表达某种情感,就会使用某种意象。反过来,一提到某一个意象,就让人想到某种情感。所以,品读诗歌的意象,做一些积累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大雁、月亮、杨柳、杜鹃、梅花、黍离等都有特定的含意。积累了一定的意象,我们相当于是掌握了一定的密码,解读古代诗歌则容易得多。当然,我们不能机械地理解套用,还应根据诗境,再加上平素的积累来分析具体内涵。

明白中国人表情达意时往往借助意象说话,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技巧,从而使诗歌形成了含蓄美的特点,我们就知道读懂诗不能止步于字面意思,而是要读懂深层意蕴,体会情感、把握风格、品味意境。

4.懂生活

古代诗歌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故我们具备一定古代的、现代的生活知识,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例如,我们应知道各个季节的特征,气候特点,各个季节常见的动植物等等。2010年江苏卷诗歌鉴赏题第一小题要求考生“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考生运用生活常识很容易判断出“橘柚飘香”正是秋季。而季节的准确判断,将使我们对整首诗的情感把握也更为准确。

再如我们应该知道“寒食”“清明”“元宵”“重阳”等传统节日的内涵(时间、来源、风俗等)。例如,“捣衣”这一意象为什么与“思乡”相联,如果我们懂古代生活就很好理解,古人一般没有成衣买,秋季天凉则做衣。征人游子一听到捣衣声,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的亲人。

基本的生活逻辑古今也是通用的,有时用现代的生活逻辑去解读也能化解难题。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看到这样的句子,若单从字面上理解,会觉得很诡异,怎么将军都死了,壮士却回来了,这从生活常理上讲不通。我们如果意识到这其实是诗家语因字数限制而形成的特色,就可从生活常理上将之翻译通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了,有的回来了。再如,唐代诗人景云的诗《画松》: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思量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这是一首题画诗,乍一看过去,平淡无奇,无非是说画得很逼真。但如果同学们知道天台石桥往往是奇境胜地的同义语,就能读出诗人不光赞了这画松的逼真,还以其生长环境之险、奇,写出了松之遒劲、苍劲之姿态,之精神。

1999年全国卷选了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当年对这首诗的赏析,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的,很多同学都没有选对,关键是对“风灯”不理解。其实,如果知晓“桅灯当有纸罩避风,故曰风灯”这一文化常识,则知第二句着力刻画的也是一个“静”字,那么C选项认为第二句写“动”,则自然而然是错误的。即便不知道有关"风灯"的知识,我们也可以根据生活逻辑推断此时应无风。因为首句写了水中月亮离人只有几尺,这需要什么条件呢?联系生活常识可知:水面清澈、水面平静、水面无风。那么,也可判断出C选项有误。

2008年宁夏卷有蔡肇的《题李世南画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其中问到: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首诗的赏读一定要我们具备“绘画是视觉艺术”这样的生活常识。具备这样的生活常识可以让我们借助画面呈现的景物推断画面以外的景和趣,从而品出诗通过想像,加深形象,给画以勃勃生气的妙处。

古代诗歌篇5

一.诗歌教学应该强调慢读慢吟

古代诗歌是语言、情感高度凝结的文体,快速的朗读只能读懂字面的意思,但无法了解体会诗中情感的细腻、意象的优美、练字的巧妙。只有在“慢”读“慢”吟中才能去咀嚼品味,从而发现诗人的情感、诗歌的美感,才能将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慢慢体会出来。“慢”读“慢”吟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的过程,是一个逐渐领会诗歌风格的过程。

比如杜甫的《旅夜书怀》,学生只有慢慢地读“细草微风岸,危情独夜舟”,才能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看到他夜愁不寐,从危樯独夜的意境中察知他漂泊中的危难感和孤寂心。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个名句也只有在慢慢细读中才能体会其意境的美妙、用词的准确。如“垂”,星点如垂,光脚接地,垂挂天际,表示“星”与“平野”的相对位置,描写出天空、原野的悠远空阔;“涌”形容大江涌动东流的状况。“星垂”、“月涌”中两个动词,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而“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只有在慢读中,才能体会到作者不想仅靠文章著名,很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才能体会到他面对同僚们的排斥不得不辞官的愤懑之情。在慢读中才能体会到“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句所蕴含的悲愤之情:老病一身,飘泊一生,无处寄身。如果不慢读慢吟,就无法体会出词中丰富的情感。

二.诗歌教学应该还原古典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相互交融。因此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身份,化作诗人,置身于诗歌所设置的意境中,进而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比如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这首诗描写初春之景,写离人归思之情,情景交融,臻于化境。在体验这样的意境时,我们必须把原诗的意境还原出来,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将初春的景象描绘出来: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绽放。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杨柳已经吐出了新芽;清新和暖的空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晴日的阳光把萍草映照得变成了绿色。还原了诗歌的具体的意境,接着就让学生化身为作者,置身于初春的早晨,体验这样的景,然后再感受作者所欲表达的情,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在诗的意境中体会到诗人面对初春的美景,乐中生哀,诗人长期在外不能归家,有着思念家长的深深的苦痛。

三.诗歌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普通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画面优美,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画,呈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这首诗特别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老师可以用乐曲《春江花月夜》配乐朗诵,也可以让学生听音乐朗诵。还要以用多媒体呈现春江花月夜的的优美画面,并与诗歌的意境配合起来,让学生感知诗歌的意境美。

还可以让学生用诗化的语言来再现这种优美的意境,如诗的前八句学生是这样再现诗的美的:江面广阔无垠,春潮涨起,似与大海连在一起。夜幕慢慢地把整个大地笼罩,这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在月光的映照下,江面上腾起的水气似雾似烟,如蝉翼轻纱,久聚不散。月光随波流动,轻洒银辉,将春江景物浸染成梦幻般的银色。江流弯弯曲曲绕过开满花草的春之原野,月色洒泻在花树上,就像撒上了一层洁白晶莹的雪珠。空中月光似天将流霜,不见飞动,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和成白茫茫的一片,使人无从分辨。此时此刻,月如花,芬芳四溢;月如醇,令人陶醉。经过改写后,学生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就有了明显的提高。

古代诗歌篇6

摘要: 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是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历史可谓长矣,而且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诗歌的考察也渐渐重要起来。因此如何进行诗歌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除了要端正对古诗教学的认识,还应该明确古诗教学的内容,并运用适当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诗歌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千百年来,古诗歌由于语言凝炼生动,意境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几千年来古典诗歌一直滋润着我们的民族。而选入初中教材的诗歌,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但是在以往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都把背诵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忽略了对诗歌的全面感知。诗歌在语文课中所占分量虽不算少,但所用教学时间却不多,即使学习诗歌,也仅仅为了应付考试,熟读背诵、了解大意而已。现在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应形成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而且在近些年南京语文中考中,考查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试题也成为了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要求学生读读背背、了解大意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这导致学生只会一些简单的背诵不能真正理解到诗歌所构建的精美意象。语文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全面感知诗歌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点来进行突破。

首先对诗歌的理解需要立足于“文本”,也就是诗歌的本身,具体是:

(1)对诗歌的作者和与诗歌有关的背景作必要讲解,以有助于理解诗歌内容。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由于古今语言表达的差异,历史环境的变化,都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了解诗人其人以及写作诗歌时的社会时代生活背景,就能够缩减学生和诗人间的情感距离,填补诗中由于语言表达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内容。

(2)理解文字。诗歌教学中,词汇的积累虽不是主要任务,但一些有碍于疏通理解的文字还是要作精要讲解,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这些碍于疏通的文字的确定,应先让学生在自学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疑问,交由小组或集体讨论,教师相机点拨,以加深学生记忆,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理解诗歌内容扫清文字障碍。

其次反复吟诵,激发兴趣,体会诗歌的艺术美 

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琅琅上口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需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表现去体会。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读出感情”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其层次的,这就要求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如学习了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后,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读出有关语句,“本诗的线索是‘春行'二字,春行之起点是……春行所见之动物是……春行所见之植物是……春行之结点是……”借此对诗歌再作一次梳理。这样梳理之后,背诵就显得轻而易举,顺理成章了。

第三指导欣赏优美精彩的诗句。所谓优美精彩的诗句,主要指诗歌中的名句或是富有表现力的妙句。这些句子最能引发读者情思,余味无穷,又往往在全篇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学习时,不能停留于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有更进一步的发掘。首先是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也就是诗人在行文中的“炼”字,如“海日生残夜”之“生”、“谁家新燕啄春泥”之“新”,这些字,要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和含义上的巨大包容性。其次,就是分析诗句中的“妙语”,也就是诗歌中一些词语间的奇妙组合,如“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花溅泪”、“鸟惊心”(杜甫《春望》),这些词语组合到一起,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要启发学生深入体会。

第四从赏析的角度来体味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有特定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人对诗歌感受的深度也各不相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哈姆莱特,基于这一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一首诗的主题并非是绝对的唯一,学生的见解,只要是合情合理,教师完全可以鼓励他们保留,即使是不妥,教师也要承认他们动了脑筋。倘使学生实在谈不出自己的所悟,就应当指导他们利用丰富的图书资源来探究诗歌所表达的丰富感情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经过一番思考加工后,自己悟出来的就不再是教师传授的统一模式了。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提出疑点,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从而得出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结论。

   第五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欣赏能力训练的一种延伸。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形象在最初的理解中,只是一些零散的印象,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解,把这些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一些有条理的生活图景和画面来,把自我融入诗歌中去,从而把握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好的体会诗人在诗歌中创造的意境,这是一种很好的欣赏能力培养方法。唐代诗人常建曾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这样写道:“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讲授这四句诗时,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想象来这样丰富诗歌的内容:清晨,我独自一人散步,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座古老的寺院,推开寺门,只见一轮初升的太阳挂在高高的树梢之上,晶莹的露珠在柔和的阳光下格外耀眼:一条弯弯的小路伸向远方,在路的尽头红花绿树掩映着古老的禅房……经过一番精心的构思之后,我们的脑海之中就再也不是几句简单的文字所传达的形象了,而是一幅生动的具体可感的的图画。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诗人为什么独自一人前往清冷幽深的古寺呢?循着这一思路继续体味本诗,对诗歌主旨的了解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最后学会欣赏诗歌中的美

美在形式。诗歌的形式美,一是表现为思路结构美,即诗歌的构思很讲究“精”“妙”“新”。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诗人以白雪作为全诗的背景和贯穿始终的线索,从雪写起,又以雪终篇,前后关联照应,浑然一体。如《蒹葭》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形成了重章叠句的形式美,一唱三叹的音韵美。

美在意境。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有的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或多幅美丽的画。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图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情;韦应物《滁州西涧》则有静有动,以动衬静,雨前涧边的春景构成一幅幽深的画面,雨中西涧的景色同样也很深邃,都流露了诗人心情的闲适和恬淡……可见诗歌的意境美是诗人的审美意识对现实美的能动反映和创造,因而渗透着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从而是一种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美。因此诗中的一朵花,一片页,一棵树,一个人,都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诗歌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希望我们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帮助学生重返诗歌乐园。

古代诗歌篇7

古代诗歌的形象应该是由诗歌里面的人、事、景、情、物等具体内容构成。大致说来,诗歌的形象分为两类,即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人物形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和白居易。景物形象又可分为景象和物象,景象如诗中描绘的湖光山色、田园桑麻等,物象如韦应物的《闻雁》中的雁等,这些形象都是诗人经过艺术概括和加玉创造出来的具体的生活图景。体现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所说的“意象”。如何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呢?

一、要知人论世

准确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如果了解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就不难把握《孤桐》中的孤桐形象,就是王安石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受到种种打击,但仍志存高远,正直不屈。再如2009年[湖北卷]临江仙([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人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本词写作背景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可见侯蒙的幽默诙谐;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可见侯蒙的乐观自信:“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可见侯蒙的志向高远。了解了本词的创作背景。不难解读侯蒙的形象了。

二、抓关键词语

例如标题、结句和一些关键的字就能透露一些信息,便于理解诗句,把握形象。如2009年天津卷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作者着力描绘的形象是“竹”,第一联抓住“半含”“新梢”两词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抓住“凉”字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第三联抓住“净”“香”两字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根据这些理解,概括竹子的形象特点: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三、知意象寓意

古代诗歌篇8

月亮,高挂苍穹,与太阳“轮流上岗”,为人类照明,真是大自然的慷慨恩赐。与日光不同,月光皎洁而柔和,晴朗静谧的夜晚,月亮成为幽美的景观,给人美好的感受。因此,在古代诗歌中,月亮首先是一种“美”的意象: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月色更添春色好”(贾至《别裴九弟》);“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可怜(爱)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可惜(爱)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水中月影)”(苏轼《西江月》)……历代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令人陶醉的美月图。

静夜望月,最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想,勾起种种情绪。伴随不同的思想感情,月亮也就成为诗歌中含义不同的意象。

望着月亮,人们会想到时间,忆起往事,想到岁月的流逝,社会的变革。“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李白《把酒问天》)。诗人想像月亮是鉴古察今的历史见证者,从而把月亮写进一些怀古咏史的诗歌里。如李白的《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当年吴王夫差与西施歌舞行乐的“苏台”,如今已成废墟,草木杂生,只有天上的月亮,曾经照过当年的奢靡王宫。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月亮依旧,但昔日都城的繁华,都化归乌有了。在这些诗里,月亮仿佛是王朝兴亡的冷眼旁观者,虽然不会言语,但也间接流露了作者心底的讥讽和感慨。而做了阶下囚的亡国之君李煜,见到月亮则痛苦万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望着月亮,人们还会想到空间:由月光朗照万里,想到遥远的故乡,异地的亲友;由月的阴晴圆缺,想到人的悲欢离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霜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怀舍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这些都是望月思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韦应物《寄李儋元锡》);“不知帘外如月,还照边城到晓无”(罗邺《秋怨》)。这些都是望月思人。

这样一来,月亮与“怀古”、“思乡”、“相思”紧密联在了一起;又因思念而生愁苦,于是月亮又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月子(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吴棹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样,月又成了愁的“代号”。“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其中的月(光)都或淡或浓地含有愁苦凄凉之情。

古代诗歌中经常借月抒情,描写月亮,作为一种意象,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例如杜牧的《泊秦淮》首句写景,用月与寒水、烟(雾)组合成一幅迷茫的画面,渲染凄清的气氛,为抒发伤时忧国的愁思作铺垫。再看王昌龄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首诗先叙事说情,最后一句写景,用“高高秋月照长城”的景象描写渲染戍边将士说不尽的“边愁”,进一步烘托了主题,余味深长。

古代诗歌篇9

诗歌鉴赏的能力层级达到了“e”,是语文试卷中公认的难点。要顺利而快速地突破诗歌鉴赏,就必须“过五关,斩六将”。“五关”依次是:积累关、语言关、要素关、审题关、表达关;“六将”即构成诗歌的六种要素――人、事、物、景、情、理。换言之,就是《考试说明》中的“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知识积累:

“形象”,在古代诗歌中是指“意象”,是景、物、人、事与情、理交融的产物。但凡诗中的一切景象、物象、人物形象、事件以及所有抒情主人公形象等都属形象的范畴。

“意境”,是由一个或诸多意象所组合而成的一个主客观交融的画面,又叫“情境”、“情景”、“境界”、“氛围”等。常见的意境用词有:清幽、凄清、冷寂、壮阔、苍茫、奇丽、壮丽、幽美、凄冷、幽僻、恬静、清新等。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诗歌中表现、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内涵,欣赏、阐释、概括、分析、判断诗歌中诸多意象的特点以及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设问方式:

高考中,形象的考查虽不时常单独设题,但是它渗透到诗歌鉴赏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语言还是表达技巧抑或思想内容观点态度都要以形象的鉴赏为基础。可以说,理解了诗歌中的形象就等于获得了鉴赏整首诗的钥匙。

它的设问方式常表现为:1.意象的提取,如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意象的阐释,如“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3.意象的概括,如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4.意象全面赏析,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需要指出的是,意象的赏析一般必须结合诗歌的情与理,因而它往往是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一起来考查的。

解题钥匙:

例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意象的筛选,从季节的角度看,显示时间的意象是清秋、落叶;从一天的时间角度看显示时间的意象是日暮、月初白、流萤和孤灯,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

答案:诗人运用“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等意象来表现情感。

范式:替换法,将题目中的“哪些”换成根据要求选择的形象即可,直接回答,不可拖泥带水。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

解析:本题考查物象设置的作用,是对诗歌形象的全面赏析。其实这道题涉及到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等考点。在诗歌中,作者赋予琴、棋的品格以鲜明的形象,并通过琴和棋的形象寄寓自己的感慨,联系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结合诗歌就可知道在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物象的设置都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范式:物象类:手法,(托物言志)+手法阐释(突出物和人的关联与契合点)+表达效果与作者情感。

例3: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解析:分析诗歌人物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范式:身份概括+具体阐释+形象意义与情感抒发。

考点提示:

1.明确设题方式,选好答题范式。

面对诗歌鉴赏的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中的测试要求,明确鉴赏的对象是形象、语言还是表达技巧抑或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这是所有诗歌鉴赏的起步阶段。

如果确定了考查形象,那么进一步明确是哪一种设题方式。是对形象的筛选提取还是意境的阐释;是意境的概括还是形象的分析鉴赏,确定了设题方式之后,就可以根据范式来答题了。其实从学生的鉴赏水平来说,差距并不是很大,答题不够规范也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

2.明确形象类型,确定鉴赏方法。

古代诗歌篇10

一、古代诗歌的特点

古代诗歌从产生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创作方式,如诗、词、曲等形式,不同的形式表现的内容和效果也不尽相同,且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起来并流传下去。根据载体和时代的不同,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之前的古诗、楚辞、汉乐府诗等都属于古体诗,而唐代之后的诗词、元曲等都属于近体诗,古体诗大多只求形式的押韵,对内容语句的阴平阳仄、语言的基调和韵律空间都没有严格的限制,如三国时期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作品都堪称经典。后来的近体诗是在隋唐时期产生,当时一些著名的文人不断研究整理出了格律体诗,其中,四句的为绝句,对诗歌的韵律和平仄控制要求十分严格,八句的为律师,在韵律上也是要求对仗和平整,不能出现突兀性的结构或语句,超过八句的则为排律或是长律,在艺术加工方面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纵观我国最早的文学艺术,古代诗歌大体有以下几种特点:

(一)语言含蓄

通过诗歌本身,作者往往并不完全赋予感情的表达,而是通过大量事实或景色的引用起一个侧面烘托的作用,关于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重心则是采用少量简略的语言描述,为读者留下一定的悬念,但读者又可通过钻研和思考揣摩出作者向表达的思维和情感技巧。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诗歌给人的印象主要是含蓄、委婉却又不失节奏的强烈。

(二)塑造典型形象

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其他的文学作品,大多都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当时的生活状态,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次,通过意境的构建来渲染气氛,将所要表达的典型形象赋予艺术性和代表性的涵义,深刻具体,比如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通过自我的形象塑造将自身的那颗忧国忧民的爱国热心尽情显露,也让后人对他的报国壮志所折服。

(三)增强语言效果

在古代诗歌中,大量的诗人都善于运用优美的语言表达,通过唯美的画面展示出丰富的内容主题,通过语言效果的增强,让意境变得形神兼备、五彩缤纷,在一些诗歌中,恰当的语言表现会让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二、现代文学的创新

与古代诗歌相对应的是现代文学,大致是从五四运动开始产生,并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得到广泛的推崇。虽然在形式上,现代文学在很多角度都延续了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类型结构,然而纠其本体来看,现代文学与古代诗歌是大不相同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中,现代文学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更多的时代特征,如小说、新诗杂文、散文诗歌,新的文学题材不断产生,并加强了抒情、议论、描写、叙事等多种方式的完善,在叙述手段方面也是更加多种多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大量普及,并进入人们的生活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讯工具迅速产生,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的现代文学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我国的现代文学正在以一定的发展速度向世界范围内融合,通过体现现代思想的白话文和科学民主思想的带动和支持,现代文学正在积极地走出去,向更广阔的舞台发展。纵观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其风格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国外的先进文化传播,如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也都为我国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经验奠定了基础。现代文学作品已经从不同的题材和不同的分析角度体现出了独特的文化传承内涵,在作品的情感坐标和价值取向上都让广大读者产生了共鸣,一些现代文学作品甚至可以直接通过发表途径来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谓我国的现代文学的地位和影响是多么的不可估量。

三、古代诗歌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

(一)古诗的思想发祥性代表

古诗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能代表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无论人们追求的或憎恶的是什么,总是可以通过某篇章或某一类型的诗歌得到恰当的体现,如《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结,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在诗歌中的绝大多数篇章都是记录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人的审美欣赏,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等经典语句,无一不显示出作者所处社会的和平与美好。而《离骚》诗中却形象阐释了作者对小人的厌恶,对社会恶劣环境的不满,比如在看到秋天花落之时会让人情不自禁联想到生命的脆弱。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八月里秋深,屋外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当时杜甫已经处于晚年,报国无门的那种悲凉的心境通过诗中进行流露彰显,表现除了深深的忧国忧民的情感。通过他的诗,很容易引发人们的深思,吸引人们探究杜甫的生活现状,也进一步现实出了古诗的思想发祥性,这一点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创作有很大的作用,当前有大量的人都将屈原、杜甫或其他的古代著名诗人作为论点进行分析,融入现代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让人们领悟到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及其发祥地。现代文学作品的很多境界都是从古代诗歌中的诗境和思想中吸收进来的,由于古代诗歌层次鲜明、内容大方,且作者在写作时大多善于结合自身的处境和经历,能将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让现代学者不断领悟不断当时的思想和文化发源,也为历史文化的传播和现代化推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写作方法的运用

在古代诗歌的写作中,十分注重虚实结合,无论是对人或事物形象的刻画还是对情感的表达,都是本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原则,给人以无限遐想,且这种写作方式融入了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如拟人、排比、形象比较等,有时还会采用留白的方式让读者自行理解,这些写作方式都沿用到了现代的文学作品当中。古代诗人注重寓情于景,经常是在欣赏到优美的景象或饮酒之后有感而发,如诗仙李白,他一生创作990多首诗,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酒后所作,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辞采高华,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自由奔放,不受诗歌格律形式的束缚,尽情抒发自己的内心,灵活采用乐府诗和古风体的形式创作了大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如我们熟知的《将进酒》,李白借酒消愁,并通过诗歌发泄出了自己的愤懑不平,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和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显示出了他奇特的想象力,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人间的事物、天上的星辰自由发挥并淋漓尽致地运用到了诗歌中,形象鲜明,引人深思。

不仅如此,我国古代大量的诗歌创作者都注重写作方法的运用,不同的诗人有着自身独特的写作特点,但是大体都是采用特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通感等,为诗句本身赋予了形象化的表达,让诗歌渗透到生活中,让大自然为之敞开怀抱。古代诗歌大多强调对仗工整,而现代诗歌也是在这一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了线索并立,让议论文的写作更加注重起承转合,通过古代诗歌想象力的指导为现代文学作品增添了新的韵味,也为现代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打开了大门。

(三)主题思想上的应用

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来源于个人的思想主体,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文学,在创作上都是为了体现一定的主题、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在古代诗歌当中,诗人大多善于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达问题所在,通过诗歌主题展现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现实社会中不良现象的抨击、对英雄事迹的歌颂之情等,通过这些主题思想,读者很容易了解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诗歌或作品?他想表达一种怎样的主题?通过作品可以显示出作者对生活怎样的期待等等,这也是古代诗歌对现代文学的应用方式之一,现如今,众多散文家家、小说家、畅销书作家络绎不绝,在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卓越的成就,如鲁迅、老舍、沈从文、余光中、莫言等,都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增添了璀璨的光芒。拿鲁迅、闻一多这类爱国主义作家来说,他们的主题思想很多时候就来源于杜甫、陆游、屈原等爱国诗人的灵感和创作方式,汪曾祺、林清玄等近代文学家笔下的传统民俗特征也都是借鉴了陶渊明、欧阳修等人的主题形式。以现代诗歌为例,虽然在创作手法和艺术形式上相比古代诗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都是对作者真情实感的形象刻画,显示出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通过现实主义的内容主体显示出了劳苦百姓生活的贫困,以及对统治者滥征苛捐杂税的不满,这一思想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力是十分显著的,鲁迅的大量作品都采用了这种语言风格,成为一种主流的现代文学代表。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