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十篇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十篇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7:35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篇1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1

课外阅读虽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工作上,仍存在一些不足: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恰当的指导。有的教师仅仅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不给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到底应该读些什么,怎样读,学生一片茫然,有的老师虽有一定的方法指导,但多流于形式。因此,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指导势在必行。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这样有目的的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二、教给阅读方法,做好引导工作

许多小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应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不但爱读书,而且会读书,这样,才能有所获得。

(一)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阅读一本不健康的书,比不读书更坏,更有害。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为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教育者的立足点应从孩子出发,以小学生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读经典名著,净化心灵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当我们看到孩子沉浸在阅读经典名著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我们会感受到:经典名著对于孩子心灵的呵护,精神滋养已如雨后春笋点点入土。

读时尚读物,满足需求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会成为儿童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就不会奇怪《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风靡校园了。对待这种时尚读物的正确态度和做法应该是要积极地亲身体验这种时尚,积极引导这种时尚。

(二)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恰当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这提醒我们,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好读书方法和技巧。什么是恰当的方法呢?答案是一条似乎自相矛盾的阅读原则:你先要不求甚解地、粗略地读完一本书,然后才能试图精通它。

略读。对书本的迅速略读,就好像对庄稼另作一次性的扬谷,使你能够得到大部分饱满的谷粒。你会发现略读所得,就是使你能够得到的最值得读的地方。无论不求甚解的通读或略读,把一本书大致看一遍之前。

其实,小学生阅读多了,往往会不知不觉地想出一些适合自己的独特方法。有这样一位小朋友在读深奥的非小说类课外读物时,总是先读它的结论,然后再查阅文中具体的内容。有人这样劝我们:“不要打算一下子完全读懂一本书,当觉得不能理解时,可以暂时抛开它,过一段时间再来读,总会被你读懂。”无论孩子们选择何种方法,只要适合他们的,有一定收获的课外阅读方法,就是好方法。

(三)综合阅读成果,提高素养

小学生愿读书、会读书、善于读书了,那么接下来,老师就要指导他们如何综合运用课外阅读的成果。

首先,是借鉴仿写。借鉴仿写,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环境描写的衬托等等,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引导点拨仿写。

其次,提高了小学生明辨是非、好坏、美丑的能力。比如说当他们读了雨果的《悲惨世界》,这部名著虽然景深,却可以让小学生明白更多的道理。表面上冉阿让是个罪人、坏人,可是他有着无比崇高的人格。它教会小学生批判人和事时不能单从表面,应该深入其内心本质。

三、开展多种活动,促进课外阅读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篇2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去年,我国科学研究所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有阅读习惯者仅占5%。在今天这种信息网络时代,不少年轻人甚至是少年儿童很多课外时间都在网络“游荡”,无心致力于阅读文献资料,从而导致语言能力的下降,人也变得浮躁、浅薄,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也与此不误关系。因此,引导孩子大量阅读经典名著,用人类文化的精品滋养孩子的心灵,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并成为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低年级不少于5万字,中年级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不少于100万字。而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读物,保质保量完成这样这样庞大的阅读任务,让阅读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习惯,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设疑,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一旦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地阅读,逐步养成阅读习惯。怎样才能使孩子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呢?

1、要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制造课外阅读的机会,通过课外查阅,让学生体会做事成功后的成就感,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并不只是语文老师的责任,他需要所有学科的老师彼此协作,共同完成。如《品德与社会》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有思想品德方面的,还有历史、地理、社会生活等初步知识,其中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人物,教师可借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如在五年级上期,当讲到古老的丝绸之路和唐朝的强盛之后,我便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元朝吗?知道马可·波罗和《马可·波罗游记》吗?”同时有意识地对马可波罗和《马可波罗游记》做简单适宜的介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却不做正面回答,要求他们自己去阅览室寻找答案,借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欲望,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的需求。

二、帮助孩子们选择恰当的读物。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乃至价值取向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些不同指导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却又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思想性和教育性较强的优秀读本。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因为年纪小,无意注意仍起主要作用,注意力往往比较直观,应该向他们推荐一些注音、插图的童话、儿歌、寓言、科普故事等,推荐的读物最好是以名篇为主;中年级学生可以读一些诗歌、童话集、简短的小说和故事书;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读一些古诗词、散文、儿童小说,有兴趣的甚至可以读一些名著,如《西游记》、《水浒传》等。在向孩子推荐好书时,不能做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孩子们到底喜欢读什么书,最终取决于他们自己,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本身就是教育。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我们应首先在班集体中营造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设立班级图书角,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农村小学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都不宽裕,学生个人拥有的课外书籍很少,教师应发动全班同学,把自己喜欢的好书带到学校与大家共享,由老师安排责任心强的同学统一管理,全班同学可以随时借阅,这样不仅能充分利用学生个人藏书资源,还能让同学们在相互借阅的过程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共享一份读书的快乐。

2、全面开放学校图书室,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藏书资源,由教师根据学生阅读水平和年龄特征,有计划地为学生提供借阅书籍目录表,加强学校图书室借阅管理,提高图书的借阅率,至少每人一周可借阅1本/次,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书可读。

3、巧妙运用教室黑板、墙壁信息,引导学生阅读。如在墙壁上贴一些名人名言、名人字画和学生的优秀作品等;在黑板的一角开辟“每日格言”,每日一句,由学生轮流抄写。学生经常置身在这种充满书香的环境中,看看记记,耳濡目染,就能慢慢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的乐趣,从而喜欢上读书。

四、教给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读书亦是如此。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知道了怎样去读,才能保持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自己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不仅仅是一时的心情。

读书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读物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优美的诗词、儿歌、散文等,我们要在精读基础上大声诵读;而小说、故事等则采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为了提高读书质量,还应该指导孩子们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一种很有效的读书方法,他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归纳和分析能力,帮助孩子们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读书笔记的要求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逐步加深,低年级的读书笔记,只要求能记下阅读时间、名称、书中人物即可。中年级学生,可以增加喜欢的词语、句子的摘录、文章主人公等要求。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求记下阅读的主要内容、文章作者资料、读后心得等。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老师只需要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就可以了解孩子们喜欢读哪些书,读书的效果如何了。

五、开展读书活动,强化阅读兴趣。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篇3

小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六年的阅读总量应达到140余万字。这么庞大的阅读量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仅靠有限的教材来完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课外阅读这一有效途径来辅助完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课外阅读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不仅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学生传承文化、丰富知识、拓展视野、活化思维的有效途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努力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全面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呢?我个人持以下观点:

一、培养小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小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才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动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现代的小学生喜欢从媒体获得直观知识,对静心读书兴趣不浓,因此在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方面,我们教师首先应该积极创设情境,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创设有趣味的课外阅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乐中学,趣中获”。其次应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空间,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使他们从有限的文字中领悟到无穷的内涵。第三,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应以表演、游戏等形式激发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第四,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以通过朗读比赛、读书会、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等形式,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热情,从而使小学生自觉进行课内、课外阅读。

二、教给小学生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应赋予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要教给小学生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比如边读边想法、联系实际法、情感体验法等,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其次教师要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识,要把指导课外阅读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且设计出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将阅读方法渗透在阅读教学过程之中。第三,教师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时应注意精略并重、读写结合,读前提出要求,读中相机指导,读后归纳总结,使学生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逐渐领悟课外阅读的方法,并在平时课外阅读时反复运用,逐步熟练,最终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三、推荐小学生优秀的课外阅读作品

好的书籍记录人类文明与进步的痕迹与脚步,传承着人类的精神财富,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导航员,为学生推荐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精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他们对阅读什么样的书籍还是很盲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差异性以及年龄、个性特点等向小学生推荐不同种类的课外读物,推荐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作品。比如:推荐低年级儿童的课外读物应倾向于短篇、完整的幻想性题材故事,中年级儿童应推荐童话类、传记类、历史类等富有神秘性、创造性的读物,对于高年级儿童则应倾向于游记类、传记类等带有悲剧色彩的读物,为他们解决读什么的问题。学生们有了自己喜欢的读物,阅读的兴趣与效果自然就会很好。

四、养成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篇4

一、现阶段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现阶段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情况并不乐观。课外阅读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的阅读活动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自发性,还缺少必要的具体的指导;甚至有的学生还没有走进课外阅读的领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要他们静下心来看书,确非易事。由于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不够密切,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去读,还有一部分学生即使老师要求也不会去读。一些家长又不了解课外阅读的要求,从而也无从指导督促,因而造成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涣散。

2.小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短,阅读量少。一方面,由于有些学校实行任教学段小循环制度,导致一些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在乎教学成绩,而把课外阅读这一块广阔的领域丢给学生自己,使得学生的阅读处于混乱无目的的状态。另一方面,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开设专门的阅读课,教师也没有机会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使得学生的阅读活动无法由课内逐步向课外过渡。

3.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不会选择,范围窄小。在课外阅读这一方面,教师总是任由学生自由选择课外读物,缺乏实际引导,而我们的家长们也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能为孩子买习题,舍得为孩子的吃、穿、玩花钱,却很少有主动为孩子买课外读物的,更不会为孩子的课外阅读进行选择和指导。

4.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差。一方面,很多学生并不爱看书,他们读课外书籍,也是因为老师和父母的规定而不得不读,即使捧起书本,也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种没有兴趣的阅读何谈效果。另一方面,一些孩子虽然喜欢阅读,也是为了看“热闹”即消遣性阅读,不记笔记、不摘录,极少数学生有读书笔记也只能写到摘抄好词佳句,很少有写心得体会的。再次,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还不能迁移到课外阅读中,有的该精读的不知如何精读,草草读过,不求甚解;只需略读的却又抓着不放,浪费了不少时间。

二、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对策

当代教育工作者陈谦在《学生课外阅读误区的矫正》报告中提出,课外阅读要预防“功利性阅读”,坚持一个“博”字;控制“休闲性阅读”突出一个“悟”字;改变“一次性阅读”,讲究一个“熟”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因此今后我们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议学校开设阅读课。给学生创造阅读的机会和时间,多举办几次阅读交流会,写心得体会或读书笔记等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现在各学校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动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希望能够持之以恒,发扬光大。

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进行阅读。如:勾画法、摘录法、剪辑法、写体会等,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家校互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因此,一定要争取家长配合,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阅读书籍并能督促、检查和孩子交流阅读的内容。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置了这样一张表格,请家长每周填报一次,配合拓展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很明显。

这样老师和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监督、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就落到了实处,时间长了孩子的读书习惯自然也就养成了。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篇5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常见误区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宽小学生英语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目前教师对课外阅读指导不充分,导致小学生出现对其认知不足的现象。以下就是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常见误区及改善对策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由此带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一、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常见误区

(一)英语教育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指导不充分

英语教育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指导不充分是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常见误区之一,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还处在初期阶段,因此其掌握到的英语知识有限,在此背景下,要求小学教师在对学生灌输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应鼓励学生阅读课外知识,以此来充实自身知识内涵。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辅导中承担着引导的责任,因而只有教师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提高自身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自身对英语课外阅读的认知不足,导致学生也对其产生消极态度。与此同时,部分喜欢阅读的学生,在课后进行课外英语阅读中,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也致使其无法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相关阅读。

(二)没有优秀的课外阅读书籍

目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对课外阅读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所以导致学生也开始对其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另外,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大量的英语课外读物,从而导致学生能接触到的读物也较为有限,此种现象的产生导致学生降低了对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知识获取的途径。另外,由于家长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知也较为匮乏,从而导致家长误认为孩子阅读英语课外材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甚至产生制止学生对其进行阅读的想法。家长和教师对课外阅读书籍的误解,导致学生不仅无法获取到优秀的课外阅读书籍,同时学生也无法沉浸在良好的空间中完成英语课外材料的阅读行为。

二、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改善对策

(一)选择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英语材料

为了改善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情况,要求教师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课外英语材料的阅读。同时,要求教师在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时,应为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阅读材料。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将myschoolbag应用于实际,应引导学生在课后搜集与其相关的课外资料abigorangeandagoldcup等等,但是当小学生在选择材料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选择难度适中、贴近生活、趣味性强、且生词量在3%-5%左右的课外资料进行阅读。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外英语资料进行选择时,首先应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学生实际阅读水平和其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确保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能搜集到适合自身阅读的课外资料,帮助自己提升英语阅读水平和单词量的掌握。再次,在选择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英语材料基础上,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英语小故事,从而通过故事吸引学生对英语材料的阅读,并促使学生在故事的吸引下,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承担着引导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应在灌输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发挥自身引导功能,调动英语课堂氛围,并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不能仅凭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自身英语知识内涵,也应从英语课外阅读中获取到更多的相关知识点,提高自身英语单词掌握量,并由此来提升自身英语水平。而教师在学生阅读课外材料期间,应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先做大致浏览,然后再进行细致阅读。其次,当学生在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期间出现任何问题时,教师应对其问题及时纠正,最终确保学生能达到高效率的阅读程度。另外,由于小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有限,因此其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应在学生进行阅读前对其将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脱离阅读误区。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得到改善的有效对策,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更为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因而,为了提高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小学英语教师应根据教学现状来完善教学中心。即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对语言内容和意义教学的重视,并为学生搜集到相关的阅读材料。与此同时,亦可通过现代化网络搜集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小短文、小故事,拓宽学生的英语知识面。比如,教师在讲解与颜色相关的blacksheep害群之马时,就可以补充FiVeKiDS――Fuwa等相关的小文章,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同时扩展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三、结论

综上可知,英语课外阅读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说明,是学生优化自身英语学习手段的有效途径。在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期间,教师应根据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课外英语阅读方法等进行引导,并通过为学生搜集小故事的方式,调动学生对课外英语材料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养成较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但是,教师在对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引导期间,应确保指导方式的科学化,以便能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英.浅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03):112-114.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引领

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空前提高,知识、信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膨胀着、裂变着,由此牵动了人类物质生活、文化与精神活动方面的改变。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阅读活动以锐不可当之势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语言文字的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语言文字的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

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和获取生活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文作了一些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的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的建设,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我们学校早已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每周三下午固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它已成为综合活动的主要课程。

二、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我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我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经常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我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便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我不仅采用了指名读、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还采用了游戏、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增强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1、“以讲诱导法”

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孩子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三的阅读课,我们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2、“以身示范法”

古语道:其身正,不令侧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3、“赏识激趣法”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我们还开展“读书小明星”、“课外知识小博士”、“书香小姐”等荣誉的评比活动。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激发阅读愿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做读书笔记等。这样学生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在阅读中积淀阅读方法

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以下介绍三种:

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对于一本书中的重点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地进行课外阅读的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作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慨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摘录批注法。此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做到读与思共,思与读随。转

2、在活动中砺炼阅读品质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地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展开各类读书活动,可以是“我是小小推荐家”、“我是小小评论家”、“我是小小创作家”、“我是小小编辑”……,还可以是读书经验交流会,与作家面对面等,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开展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在活动中砺炼阅读品质,提升阅读品位,从而进入阅读的两良性循环。

3、在评价中培养阅读情感

小学生情趣不稳定。为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

我利用早读课、语文活动课、班会课,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诗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小作家》擂主大比拼”等活动。这些交流不仅反馈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摘录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

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学生也会在日记中有所表达。因此,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特别重要。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修改文章时,用红笔标出并加以好的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言的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评价同学的语言。在辩论会上,在小记者会上,在演讲会上,对学生在表达时应用的好词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班级制度中,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交流所积累的语言,积极进行展评,从而给学生一个舞台,让积累腾飞。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篇7

1、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课外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2、通过课内拓展阅读,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积淀民族文化。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知识和科研阅读知识竞赛。以便让教师的课外阅读储量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2、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扬州市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您正浏览的文章由www.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1)课题组例会制度

我们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会议,进行有关课题实验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收获。

(2)坚持课题月报制度

在每个月底,课题主持人将对本月所所做的额工作以及收获体会,填写月报表。

(3)填写《课题实验手册》

根据学校教科研管理的额规定,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认真填写《课题实验手册》,一般在学期初填好计划(本学期个人研究打算),中途填好专题研讨课例或活动方案,学期末做好小结,撰写实验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大体框架。

1、制定课外阅读规划。

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规划,从课外阅读的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活动、阅读文体等几方面拿出明确而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2、创造条件促进“读”。

(1)课内阅读延伸。

(2)允许在“早读”或“自习”时翻课外书报,每周抽出一小时,集中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3)布置作业以启发学生理解书报中的有关内容情节,学习其中的方法为主,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

(4)推荐读物与传观读书笔记并重。教师一定要做好书刊导读工作,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3、介绍方法,引导“读”。

结合阅读教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

4、开展活动强化“读”。

(1)谈天说地三分钟,每节语文课开始,以名人名言,新人新事物等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展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与征文有机结合。

(3)举办各种语文活动,如“成语擂台赛”,“古诗文朗诵会”等。

八、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及日程安排。

(一)实验步骤

1、成立课题研究组,议定课题,制订方案,明确分工。

2、完成课题前期的调查、论证工作,向市教委立项申报。

3、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教学方案,开展一人一课活动,落实方案。

4、开展阶段性的测试工作,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5、汇总材料,完成实验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二)日程安排

1、2001.8——2001.10成立课题组。

2、2001.11——2002.1开题、评审、修改。

3、2002.2——2003.2实验、明确要求。

4、2003.2——2003.4初步总结。

5、2003.5——2004.12归纳模式。

6、2004.1——2004.6汇编成册,成果展示。

九、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成果归类:

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归类如下:

1、超额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任务。

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阶段应该完成课外阅读145万字,实施这一课题以来,我校学生超额完成了课外阅读量。

2、基本确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内容。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研究和从实践中的反馈调整,我们按年级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有系列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3、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教会学生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并教会学生摘录、剪贴、查找等许多种积累的方法。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我们在实验中,开展了许多阅读活动,如“谈天说地5分钟”,“征文竞赛”,“成语擂台赛”等,寓教学于活动之中。

5、形成了一套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对于课外阅读,我们保证课时,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并研究教学模式。很多教师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6、提升了语文教师的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主在研,重在思。许多教师勤于总结,勤于反思,勤于探索,提高了自身素养,撰写了许多优秀论文。

7、注重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的熏陶。

我们通过多种活动,主要是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所读文章中重点人物的印象,从而以之精神导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二)学生阅读量分析:

年级

阅读量

古诗20首,文章10篇,成语40个

古诗15首,成语4类,50个左右,文章20篇

古诗34首,文章35篇,成语9类,名言警句30句

古诗10首,文章10篇,成语3类,歇后语10个

古诗20首,文章20篇,成语6类,名言30句,歇后语20句

古文30篇,古诗33首,文章30篇,对联(学习类)16副,歇后语成语如干

(三)阅读面分析

通过查阅“读书摘录卡”,“教师备课笔记”等,目前我校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面达1000%,各年级既定的课外阅读内容的额阅读面达100%。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建议

1、课题的研究最终要形成本校的校本教材《中闸小学课外阅读材料》。

2、要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课时数量,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效果。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篇8

一、趣味阅读,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形成阅读兴趣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如痴如醉”,它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创造性地引导和随时随地激发。因此,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师而言,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机会,以趣味阅读为重点,培养学生乐于阅读,享受阅读。教师可依据教材内容的安排,将学生带向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搭建阅读平台,展示阅读成果

基于该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特点,教师注重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时,通过班级网页、个人阵地等网络平台展示课外阅读成果,分享阅读感受,互相推荐阅读篇目,让其读得更活、更深、更广。而在课内指导时,教师也肯花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交流阅读收获,展示阅读成果:

如在课例中,教师的一句话:“勤动笔墨勤看书,说说你们小组有什么读书收获?说说你们小组的读书收获吧!”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沟通、实践的平台,使阅读课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地方,成为学生讲故事的地方,成为学生观点碰撞的地方,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地方。

2.推荐阅读篇目,课内外相得益彰

阅读应该成为心智的重新组合,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懂得欣赏沿途的风景和展开的空间――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走进课外更多的阅读材料,让他们不断修正补充自己先前的阅读所得,激发新的体悟,使课内课外阅读相得益彰。

如学生在学习了第七组“勤思考、爱动脑”专题的两则寓言故事后,学生对寓言非常有兴趣,教师趁势推荐了五篇寓言故事:《狼来了》、《农夫与鹰》、《专心致志》、《蜗牛的家》和《狐狸和葡萄》,供学生在课余进行阅读。这五篇寓言故事的推荐是立足于学生有了初步的寓言故事阅读方法:了解寓言内容,知道寓言道理基础上,以鼓励学生主动运用方法,迁移到其它寓言故事的阅读中去,继而为教师进行课外寓言故事,课内指导进行铺垫。由课内习得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使课内课外阅读相得益彰。

二、专题阅读,习得方法

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教师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如识字方法,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方法等,这些方法的习得,如果仅靠教材的那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这时需要教师有这样的意识,将专题阅读引入教学中,让学生课内的专题学习中,习得方法,在课外专题阅读中,运用方法,达到强化的目的。

1.理解词语的方法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并常常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已学过的方法。如在《从走进寓言世界》一课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回顾并归纳已学习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在习得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师:在学习故事内容过程中你遇到哪些不明白的词句,你想到了什么办法去解决它?

生:我本来不懂“巴望”的意思,经过我回家细心查字典,终于明白了“巴望”意思。

师:你找到了一位永远陪伴你的老师,就是字典。真是好办法。

生:我原来不知道“枯死”是什么意思,但我学会了诗句“一岁一枯荣”中,知道了“枯死”就是禾苗缺乏水分干枯而死了。

师:温故而知新,你通过以前的知识学会了新的词语,也是个好办法。

生:我原来不懂“揠苗助长”的“揠”字,后来我慢慢回想到“拔苗助长”这个词,就读懂了“揠”字的意思就是“拔”。

师:这个方法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方法:用近义词替换词语,就能学会新词语了。

2.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回顾教材中寓言,进行寓言学法迁移,将课内寓言与生活相联系,将寓言中学到的道理迁移到实际生活事例中。这样的学习方法,需要学生进行多次的语文实践才能掌握。因此教师在阅读指导课中,巧妙地将寓言故事的阅读编成一首琅琅上口,易于记诵且学生易于在课外实践的小儿歌:

寓言小秘诀

抓住关键词句,明白前因后果,

懂得故事道理,善于实际运用。

阅读课应着眼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分享学生阅读的快乐,指导阅读的方法。课堂上,教师设计了广泛自主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运用这种学习寓言的方法,进一步阅读课前推荐的五篇寓言故事,培养学生从不会读书到智能读书。学生在课内对课前已读阅读材料进行二次信息获取,按照老师所教的学习方法,即学生在学法迁移后对文章进行再学习,达到深入阅读的目的。

三、主题阅读,升华情感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方法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许多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通过更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方式,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其探索知识的欲望和积极性。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1.课外阅读不被重视

在新时代背景影响下,成绩成了衡量一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标准,因此许多家长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单,只重视学生在学校是否有认真学习,而不重视对学生其他方面培养,包括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也应学校和家长的要求,从而只重视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忽略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因此,在课外阅读不被重视的情况下,形成了学生只会对着课本念书而使其思维遭到禁锢的情况。

2.课外阅读缺乏指导监督

受时展的影响,现今的课外读物种类日渐增多,而小学生的分辨能力较低,不能区分课外读物的健康与否,部分教师只是给学生布置了课外阅读的任务,并没有对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进行检查和筛选,致使学生阅读了一些不健康的课外读物,从而影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与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3.语文学习焦点模糊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领域的博大精深,使其思想和人格都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但在当前的考试制度下,语文学习的焦点渐渐被模糊,而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从而实现升学目的。因此,在只注重让学生将知识快速填入脑中的情形下,学生的知识只是停留在对字、义、音的理解上,而没有真正深刻理解,逐渐使语文知识教育失去了意义。

二、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

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阅读时间和空间

学生的课外阅读任务,只有在时间与空间都足够的情形下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家长和教师不应只重视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应全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课外阅读时间和空间。

例如,在语文自习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的书籍封面和内容简介,以提起学生们阅读的兴趣,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书籍分发给学生,供学生们阅读。在充足的阅读时间和足够的阅读空间下,学生们的课外阅读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2.教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由于小学生的阅读效率和分析能力均较低,对书中的部分内容不理解而忽略读,达不到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目的。因此要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变得有意义,教师就应该教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教会学生做阅读笔记,注意好词好句的摘录和积累。可通过平常教学中对课文阅读的讲解,指导学生对课文中名词名句的摘录,从而引导学生将这种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中,告诉学生不仅要摘录书中的名词名句、好词好句,还要将书中难以理解的陌生词句一并摘录下来,然后将学生们的阅读笔记进行评比奖励,对学生摘录的陌生词句进行讲解。最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摘录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3.与学生进行阅读交流

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教师可通过与学生进行阅读交流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阅读感悟能力,从而指出学生课外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指导,加以改正,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阅读感悟能力。

例如,教师可在“读后感”这一写作课上适当地与学生进行阅读感悟交流,可通过提问的方式询问学生阅读了哪些印象深刻的书籍,为什么印象深刻等,然后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回想阅读过的书籍内容和阅读感悟,可以加深学生对书籍知识的印象和升华学生的阅读感悟。最后通过“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加强学生对书籍阅读的情感剖析能力,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因此,课外阅读的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新课改着重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外教学的引导,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入教学目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进而希望对其他教师有一定的启发。笔者认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途径应该分为以下几步。

一、提高自身素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力的强弱,要想使其更具有有效性,应该更多地从提高自身能力入手,首先第一步应该针对课外阅读所划定的范围与主旨进行一定理解与归纳,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这样就能使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书目,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领会到课外阅读的目的,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第二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对于教师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阅读课的有效性降低。因此,为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应该更多地努力了解学生,成为他们的朋友,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达到良好的课外阅读效果。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笔者在给学生选择书目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分享所读到的感兴趣的、有意思的文章,这样就与学生处于平等分享知识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

二、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他们阅读的主动性

新课改对于学习主体进行了很明确的说明,即阅读与学习的主体就是学生。为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必须将学生作为授课的主体,在阅读教材的选取上必须选取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文化作品。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想办法在授课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可以有多种办法,首先在阅读教材的选取上必须选取贴近学生的作品;其次,针对小学生要将多种阅读方式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激发兴趣的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笔者每周都会选择一名学生,让他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然后对他进行一定的表彰,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从阅读中得到认可,热爱阅读。在实际的课堂授课过程中,笔者就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对于阅读书目的选择让他们以投票的形式决定,让他们主动推荐选择书目,在阅读过程中多让学生发表意见,而不是单纯由老师布置任务。

三、采取多种方法,发挥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在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有一定帮助。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取最多的教学方法是合作学习法。这一教学方法对于课外阅读的开展是非常适用的。我将我班学生分为若干课外阅读的小组,教学时,每一个小组分配一定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小组的任务完成阅读,学生阅读时积极性更高,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组的成员都互相配合,最后把阅读成果在班级上展示,这样就能使学生互相激励着完成课外阅读任务,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举办多种活动,使课外阅读更有趣

阅读是一项有意思的活动,我们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为此,在基本培养了学生阅读的能力以后,要举行一定的活动,展示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成果。为此,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举办了以下活动。

1.举行读书会、故事会等。让学生将自己一定阶段所读到的故事在好友之间分享,达到交流读书感悟与经验的效果。

2.开展读书征文活动。让学生针对自己所读的内容,自愿进行一定的创作,从而使学生将作者所传达的东西用自己的笔传达出来,这样就能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印象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