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笔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0:13

课外阅读笔记篇1

读书是要有点意境的。-个清闲的早上,选-处幽静的所在,如杭州的运河公园,悠长悠长的公园游人寥寥,你可以独占湖边的石椅,隔着树丛传来的车水马驼之声早滤去了喧嚣。这时宜捧一卷散文。景闲人闲若文亦闲,则旷野、清风、山泉、松.......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都可以在读书中得到。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课外书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课外书读书心得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蕴含人间悲欢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泪。

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独自一人伤心。没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候。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不知反抗的观念。·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杀……都证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我们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时薛宝钗不答应嫁给贾宝玉,那故事的结局就不会这样了。所以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课外书读书心得2一点,一点,一点点地看完了《朝花夕拾》,连串的时间,连串的记忆,真想将鲁迅爷爷的记忆当做我的。整本文集用词语简洁柔和,正是鲁迅爷爷的平易近人的体现。书中的抨击,讽刺,嘲笑,正是鲁迅爷爷对当时社会的反感与不满,表现了一个想让让民族进步,想让社会安定,为孩子着想的鲁迅爷爷。

这本书向我们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图卷,封建的社会制度,社会对人民的囚禁。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园中淘气天真的小孩子,观菜畦、吃桑葚、听鸣蝉与油蛉和蟋蟀的音乐会,看黄蜂、玩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到在书屋读书习字,三言到五言,再到七言。课上偷偷画画,到书屋的小园玩耍。无一不体现出小孩子追求自由,热爱大自然的心态,也表现了社会对孩子们的束缚。

《在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中,这两个人物,给鲁迅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回忆。两个由当时社会造就的人物。一个下层的劳动者,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的阿长,她思想、性格上有很多消极、落后的东西,是封建社会思想毒害的结果,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浑浊、昏暗。正直倔强的爱国者范爱农,对革命前的黑暗社会强烈的不满,追求革命,当时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体现了旧社会人民对束缚的反抗,向往自由、安乐的心。人民从囚禁中走向了反抗。

这两个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反照,人们受尽黑暗的压迫,到起来反抗,经历了多少次改革与战争,才有了我们现在安定自在的生活呀!现在,我们可以愉快地生活这,家里有电视电话,有的还有电脑,繁杂的电器设备和自由的生活,我们不用遭受黑暗社会的压迫,不用吃苦,更不用去闹革命。这都是无数革命烈士用自己的先躯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

《朝花夕拾》是鲁迅爷爷对往事的回忆,有趣的童年往事、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件一件往事,同时也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表现了鲁迅爷爷对艰苦劳动人民的惋惜、同情,也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的厌恶,告诉我们不要再回去那让人受苦的社会,更表现了对阻遏人民前进、折腾人民、损害孩子、保留封建思想的人的痛恨。让我们了解历史,感谢美好生活的由来。

课外书读书心得3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

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于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能将一部《论语》经典讲得深入浅出,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造诣。在“君子之道”章节,作者对君子进行了精辟讲解。但书中有个观点让我费解,“君子的社会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所为背后的动机。他们是社会的良心。”用动机而不是用行为判断人,这是早已被唾弃的谬论,让人联想起卫道、道德杀人等不雅字眼,作者放在自己钟情的君子身上所为何来?历史上心怀悲悯手举利刃和流着眼泪杀人的人着实不少,莫非他们也是君子?不知该敬佩还是同情作者,一位《论语》的信徒,却无心快语道破了“君子”的伪善本质。

课外书读书心得4《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每每读起《西游记》,老是会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节之中。我曾经一遍又一遍地看那令人着迷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而最近,我把《西游记》一书认真地看了一遍,才真正领略到《西游记》的文字所带来的魅力。

《西游记》以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为线索,一路上跟妖魔鬼怪和险恶的环境作斗争,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西游记》这部名着主要体现了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成功。我们知道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分辨人妖,所以,孙悟空善于降妖捉怪,斩邪除魔,为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如果没有诚信憨厚,善长水性的沙和尚助阵,孙悟空在水中捉妖也就不那么顺利了。猪八戒力大无比是孙悟空捉妖的好帮手,唐僧虽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终以慈悲为怀,感动了苍天,最终历经千辛万苦,带领徒弟们,终于取得了真经。

其中,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的情景最让我感动,他并非抗拒,努力的等待着他师傅来救他,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是干汉还是下雨,他依然等着,等着,有一天,唐僧他终于来了,把孙悟空从石缝里救了出来。在这件事中,让我读懂了:坚持就是胜利。

在《西游记》中,最为精彩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只见孙悟空用火眼金睛一看,就知道了妖怪的计谋,一棍打跑了妖怪。唐僧居然以为孙悟空在伤害生命,所以把他赶回花果山。但是等唐僧被妖怪抓走后,猪八戒去花果山向孙悟空求救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最后唐僧获救了。是啊,我们应该学习孙悟空的那种不计较,知恩途报的精神。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像他们那样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这样才能取得胜利。比如:有一次,我们学校要选3名同学去参加县里的科技比赛,结果我也被选中了,我和其他两名同学每天下午都去办公室练习,每当遇到困难,我们就一起商量,然后想办法去解决。一但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就提出来,加以修改,结果在比赛的时候获得了三等奖。这另我们十分开心。

《西游记》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它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宽容别人的精神,以及应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课外书读书心得5初读《朝花夕拾》时,我十分喜爱鲁迅笔下的那个丰富多姿的儿童世界。

鲁迅的作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不追求满是好词佳句的华丽。仿佛在给你讲故事一样。

《朝花夕拾》,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中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让我佩服不已!

想起我的童年,还历历在目,我曾经就做过一件傻事――

那是一个五岁的秋天,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在草地边玩耍,我们决定玩过家家。我负责煮饭。我去拔杂草当佳肴,一下子把草连根拔起。我看到草根,突然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很离谱的念头――这是人参吗?好像是的,电视上的人参就是这样的。哈哈!我发现人参了,哈哈!结果我的好朋友告诉我说这不是人参,我十分生气:“你胡说,这明明就是人参,你胡说!”我的妈妈告诉我,这的确不是人参,你看,说着给我看了真人参的图片。我终于相信了。

这件事我至今还铭记在心,这件留在我童年记忆里的傻事。

课外阅读笔记篇2

课外阅读对开拓学生的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其认识水平就比较高,知识就比较丰富,视野就比较开阔,语言和智力就发展得比较快,理解和表达能力都比较强。而要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必须正确处理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的关系,努力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和质量。

一、正确处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关系

人们掌握语言是为了交流思想和参加社会生活。虽然学生都开设了语文课,但语言的发展并不完全依靠语文课堂教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真知和读写是来自于课外有益的阅读。实践表明,凡是作文好的学生,大都有课外阅读的爱好,因此,适当增加课内外、尤其是课外阅读量,对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大有裨益。

课外阅读不可缺少,并不是忽略课内阅读的重要性,而是为了摆正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课堂上,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再阅读其他的书以及报刊杂志等,才可以强化阅读的能力。课内课外阅读必须以课内讲读为主,课外阅读起辅助作用,课外要配合课内。如果课内讲读节选作品的一部分,课外则可以阅读全篇,课内阅读着重于学习读书方法,课外阅读则侧重于去运用。

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学习,可以加深和扩展课内学习,扩大知识领域;可以激起阅读兴趣,提高求知欲望,增进学生的德育教育。课内是精读,课外是博览,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就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二、搞好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效果和质量

要使课外阅读真正发挥作用,还要我们教师做到有安排,有指导,有检查。

(1)、安排专门的课外阅读时间。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坚持每周抽出一节课作为专门的课外阅读时间。事实证明,就是这么一节课,不仅保证学生有时间读书,而且便于老师指导和检查,促使学生集中精力阅读,提高了阅读的效果。

(2)、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课外阅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爱好、水平都不一样,我们教师不可强求一律,如有的喜欢文学作品,有的爱好科技读物,而有的愿意看历史故事读传奇小说之类等等。所以老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其选择读物。其次,除了关注读物内容的喜看乐读外,在阅读方式上也努力多样化,搞得生动活泼:课外阅读可以是个人读,也可以组织读书小组,可到图书馆读,也可以学生自己找书带书互相交换阅读。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朗读文章的精彩片段,介绍文章梗概,讲述文章开头和结尾,观察文章插图,指导学生表演故事的生动情节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第三,提示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如:在语文课中学了自然段的知识,就让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文章的自然段,并按自然段读书;在语文课内学了中心句的知识,就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找中心句;课内学习了分段和概括段意,总结中心思想的知识,就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等。这样有意识地提示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仅能使学生顺利地进行阅读,还巩固了课内所学知识方法,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第四,指导学生记好读书笔记。记读书笔记可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帮助记忆;积累知识,开阔眼界;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所以,记读书笔记是提高阅读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措施。

指导学生记读书笔记,首先指导学生懂得记什么,具体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记语言方面的知识,如优美词句、精彩描写、生动对话、精辟议论以及好的开头和结尾、写作常识等。

②记历史、地理、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趣闻,开头视野,培养兴趣和习惯。

③记名人故事,格言语录以及英雄人物的事迹等。其次是指导学生怎样记,就是指导他们记各种各样有用的读书笔记:

①指导学生会使用特殊符号看书记笔记,养成随读随记的习惯。如对重点句子和优美词语,要及时标注在书上,加深记忆和理解。

②指导日常摘录笔记。如摘录优美词句、精彩句子等。摘录时做到忠实原文,注明出处。

③指导好记提纲式笔记,养成写心得和读后感的习惯。

三、加强学生阅读的个别指导,认真检查阅读效果

教师在指导阅读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个别地指导,如有的学生阅读时只注意作品的故事情节,而不注意文学表达,这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的学生只注意插图,不注意文章的内容;有的只想读,而不愿动手做笔记,有的读得快,有的读得慢等等。教师要随时给予具体指导,如果发现全班大多数学生出现某一种问题,就向全体学生做课外阅读专题指导。总之,教师要随时了解每个学生在课外读什么书,进度怎样,做到心中有数,指导有方。

课外阅读笔记篇3

关键词:阅读;作文;小学语文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因此,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阅读为写作提供积累,写作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那么,如何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使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呢?

一、多读书——开阔视野

关于多读书,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顾炎武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读书对增长知识对写作是多么的重要!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累计应不少于145万字。可是,受电视、电影和网络等多种媒体影响现代学生普遍课外阅读兴趣不高,阅读量严重不够,而导致阅读能力低下,写作水平不高。许多孩子尤其喜欢看电视很少读书,虽然经常买书,但往往买回不读东书。有关研究调查发现:99%的孩子喜欢看电视,而喜欢看书的孩子不足50%。[1]

我国多个机构调查得出人均每年读书1.6本、2本、4本,而前苏联人均每年读书55本;美国从克林顿总统开始实施每人每年读50本书阅读计划。[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对多读书是多么重视。高尔基曾说过:“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

兴趣是小学生能够主动阅读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对阅读具有浓厚的兴趣,小学生才能积极地去投入,才能在读书中体验到快乐和情趣。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教师示范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激发小学生读书兴趣,语文教师起着举足轻重典范作用。小学生因其身心发展阶段,易产生模仿,教师爱好什么,学生会模仿爱好什么。所以教师要从我做起,首先对阅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给学生以表率,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课题教学中,项学生表露自己怎样爱好阅读以及阅读的好处,并且把自己读过的适合小学生的书推荐给他们,把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办公室,让学生知道原来教师也会读许多书。作为语文教师每天晨读的时候,一定要率先朗读。在课堂上要时常采撷课外读物中的精彩片断,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让学生陶醉在美的感受中,让自己的阅读作用产生情感场,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读书的魅力。这样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去,去尝试读书的乐趣。

(二)结合课文

在讲解教材中的课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名著名篇,使读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例如当学到《草船借箭》时,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感受到诸葛亮的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和神机妙算。教师不仅仅向学生推荐课外相关作品,还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课外阅读的心得和感受。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就要根据不同的年级,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讲一讲自己都阅读了什么书籍,并用语言描述其中的精彩部分(越详细越好)。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写读书笔记书写心得,或者采摘其中精彩文笔,或者分析故事中的人和物是怎么描写的等。针对某些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课外书中去搜集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然后全班同学汇报交流,相互学习,既提高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又增进了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后,教师推荐学生阅读该文的主人公,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让他们懂得了怎样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二、勤日记——日积月累

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著名写作学理论家、南京大学新闻学科创始人裴显生教授,在回答小朋友来信问他是怎样开始练笔时写道:“我从小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着”。关于写日记好处,他说:“学会坚持写日记,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而且可以积累自己文化和人生经验,提高思想修养和工作能力。”正是因为裴显生教授从小学三年级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才造就了他在写作方面的成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读书的时候兴致高,记忆好,但忘得也快。因此,要培养他们写日记的习惯,特别是读书笔记习惯尤为重要。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对日记和读书笔记的要求不能太高,应该因人而异。但不管怎样要养成写日记,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语文教师在这个方面应该给学生指导。

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在于“勤”。教师要鼓励学生观察自己周围的一草一木,观察学校、家庭和社会场所发生变化,鼓励他们把自己所看的情景写下来。在日记中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想、或记录趣事、或提出疑问、或是自己的烦恼等等,只要是自己感受到的、观察到的,哪怕一句话、一个段落,一次感动或一个新鲜事都是可以的。

教师要倡导在阅读中“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们既要多读书又要勤动笔。动笔,既可以是在书上画线,做标记符号,也可以是写一写自己的看法、见解和感受。通过鼓励学生们勤动笔,促进他们对知识思考、理解和加工,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和锻炼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的记笔记和日记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相互学习如何写日记,交流读书笔记,鼓励他们互相借鉴,比一比哪位同学积累的日记和读书笔记多,哪一位同学的日记写的最好,读书笔记做的最好。

三、精习作——妙笔生花

小学生的一举一动是天真的可爱的,他们的想的问题也是天真可爱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心理怎么想就怎么写,写自己的真情情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只要写出自己的经历与生活感悟就行。习作中不要求学生有多少妙笔连珠的语句,凡是发自内心的作文,都会感人的。

教师要告诉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方法,例如运用比喻、类比和夸张等手法,放大内心世界。对于学生的习作,教师一定要细心呵护,无论是课堂随笔还是课外习作,凡是他们写出来的文字都要尊重,无论是多么幼稚,多么笨拙,教师都不要随意扼杀和嘲笑。

课外阅读笔记篇4

一、寻找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不断变换手段来保持学生阅读兴趣

1.看与说结合。我一直坚持只要是我的课,每节课课前5~10分钟让一名学生上台,交流在课外阅读中摄取的资料,采用开火车轮流制。在我的坚持下,学生们课外阅读兴趣盎然,视野开阔了,语感也增强了。

2.看与写结合。有的学生写日记行如流水,空洞无物,为了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我便让学生们在日记中写读书心得。日记中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见解。我珍视学生对待同一个故事,同一个人的独特看法,给以鼓励。每周都会有一节课的时间,互相读日记,这样学生取长补短,效果很明显。

3.教师与学生的有机结合。我常和学生们看同一本书。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教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教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

二、探究课外阅读的理想方法

通过一段的时间的养成教育,大部分的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课间、午饭后、课余时间等常常看到他们埋头看书,但整体语文素养却不见有多大进步,缺少实效性,我又陷入困惑。

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想是由于这些学生总是带着休闲的态度读书,是“浮光掠影”“看热闹式”的虚读,而不是潜心其中,可以说这些学生是休闲性阅读。如果学生的课外阅读完全以休闲为目的,那么当然不能达到阅读的实效性,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1.积极迁移,激发“用读”。“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落脚点在行,达到能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学会把从“读书”中获取的知识、能力运用于学习、生活实际中,让学生产生读书有益的好感。除了结合具体实际,积极引导“用读”,更重要的是发现迁移因素,随时表扬“用读”:一是从习作中发现,激发“用读”。在批阅作文时,发现创造性地迁移了“阅读”中的观察方法、思路特色、语言技巧等,不仅在批语中给予表扬,而且在“评价”时向全班介绍;二是从语文学习中发现、激发“用读”。

2.读书要有痕迹。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就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1)批注笔记。学生在阅读时使用教师设计的符号在书上作批注,如:“”表示重点词句,“——”表示优美词句等;(2)提纲笔记。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写成内容提要,或是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理成结构提纲;(3)摘录笔记。如:摘录词句、段落、小知识、名言、警句等。摘录时要忠于原文,注明出处;(4)心得笔记。即读后感。要求不要过高,写时只要抓住原文的要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想法即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来记读书笔记,多一点自,便多一份自觉性。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些都是阅读的收获。

课外阅读笔记篇5

一、营造良好读书氛围

我们学校的特色就是阅读,所以我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校举办的读书活动,提出“让阅读成为学生每天学习的一部分”,动员每一位同学从家中挑选1~2本适合阅读的图书带到班级建立图书角。同时,让学生自主建立图书俱乐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民主选举班级图书管理员、小组图书管理员,共同商讨图书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借书登记、还书记录、护书公约等规范的管理。此外,还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读书三要”制度,即读时要动笔做好读书笔记,读后要动脑写好读后感,读完要动口进行交流。创新的阅读形式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也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

二、养成读书习惯

所谓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去进行阅读的种种行为。阅读习惯是在阅读实践中养成的,它对阅读能力的提高,乃至人的工作学习都会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可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不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吸引小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找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小学生的心扉,引导小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从而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服务,最终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往往撷取文中精彩片段,绘声绘色地向学生朗读,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光有兴趣还不行,还必须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此外我们发现有的学生阅读时喜欢做小动作,如挖耳挠腮,摆弄小玩意儿,吃零食,东张西望等,注意力容易分散;有的学生阅读时坐姿不好,趴在桌子上;还有的习惯躺着看书,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阅读的效率。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时专心致志、精力集中的习惯。所谓专心,就是身心合一,聚精会神。

三、学会使用工具书

阅读时碰上生字或不理解字词意思的时候,手头有本工具书就方便多了。因此,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着重培养小学生带工具书阅读的习惯。小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能够利用工具书进行阅读,教师适当加以指导,并且身体力行,上课时带上工具书,多创造机会强调带工具书阅读的好处,使小学生谨记在心。学会使用工具书,除了自觉查阅字、词典外,还应学会查阅图书目录和参考资料,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提高阅读效率

首先,做好读物推荐。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有些并不适合学生阅读。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差,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其次,选择课外读物应注意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我们不能拿“毒花”去喂我们的孩子。众所周知,诸如《童话大王》《少年文艺》《小学生周报》等趣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的少儿读物,均是孩子们爱看的“花”;诸如《中国古代励志丛书》《成语故事》等有思想性的书籍也是他们必看的“精神之花”。我们还要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

我们每天应有一定的阅读时间。每天阅读,关键在于坚持,自觉地养成阅读的习惯,每天不少于30分钟。先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阅读,有不认识的字也没关系,可以家长念,我们听,逐渐形成家庭的生活惯例,从而每天都有一段读书时间,一到时间,开始阅读。这样,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在学校,我们每天在午休或早读时留出一刻钟时间进行读书,天天如此,最后形成自觉行为。最后,让他们感觉哪一天不读书,不读报,就寝食难安。

五、学会阅读

课外阅读笔记篇6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有调查表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写作水平与课外阅读密切相关。我们应当从加强课外阅读入手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一、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故事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窗口,我对四、五年级学生的一次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种课外书?”在5个备选答案中,90人中有32人选择故事书,占35.6%,而其他均不足25%。由此可见,故事书是学生对课外书的首选,所以我们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如可以组织一次名为“故事会”的班会,让学生人人准备故事,在“故事会”上带有表情、动作、声调地来讲故事,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我们应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儿童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讲《王子与乞丐》的故事,讲到王子为了好玩,与小乞丐换了身份,在外面过着辛苦的流浪生活,受到其他人的欺负,而且经常受到小乞丐父亲的虐待,而小乞丐却在王宫里过着小王子的生活,受万人景仰,在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期待结局之际,我戛然收声,出示《王子与乞丐》一书让学生课外阅读。

二、师生共读,营造氛围

教师应该成为阅读的先锋,教师的引导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关键,阅读滋养底气,阅读能让教师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和教育境界,更新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也是老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师可以从阅读中寻求教育思想,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了解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使语文课堂不再僵化、刻板、生硬和枯燥。但据调查,教师中每天读书2小时的人不足20%,一些小学老师的课外阅读非常缺乏,几乎不读书不看报,一本教案走天下的语文教育观念和落后的教育思想还非常普遍。很多教师还是在把学生的视野限制在课堂和书本内,把学生关闭在乏味的说教中,不但没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反而使他们感到语文阅读枯燥乏味。

语文教师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调动自身阅读优势,打造动情的、个性化的阅读课堂,用教师阅读来引领学生阅读;应该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倡导良好阅读风气,用课堂的阅读引领课外阅读。有的教师就以评书的形式组织教学,如“武松打虎”“草船借箭”等精彩故事,常常让学生舍不得下课,进而引领他们走进四大名著,欣赏和品味名著带来的精神愉悦。

三、指导方法,强化兴趣

1.多读

读有三种方式,一是泛读。对于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籍或报纸,可采用这种方法,只要了解它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还可以在其中寻找一些知识点记下来。比如:指导阅读报刊,可以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对价值不高的内容只要看看标题就可以了,而有价值的内容可以仔细看看,并简要地做些摘记。二是速读。我们看书只要看有价值的书,而对自己有价值的书也有很多,因此要快速查阅资料,必须“一目十行”。快速阅读,既能掌握知识,又能节约时间。三是精读。对于名篇或者名著等阅读价值高的作品,我们要静下心来细读,体会其构思,欣赏好句,体味其意境,使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

2.多思

读完书,我们对书本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不能更深入地了解这本书。因此,我应采用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等形式进行训练,目的是使自己多思考,以便真正了解这本书。

3.多记

即多做读书笔记,笔记随时可记,好处很多,又可分为许多种,如:疑问笔记,可在阅读过程中随时进行,可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产生的心得、体会、疑问等记下,以后再看这本书时体会就更深了;摘录笔记,可将读书时发现的好的词句整理成册,时常阅读,其好处不言而喻;创作笔记,即在读完一本书后对其内容进行续写、改写、扩写、写读后感等形式的创作。这样不仅能读书,还能锻炼写作能力。

四、展示成果,巩固兴趣

1.读书笔记展示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小学最为常用的是摘抄型,即摘抄好词好句、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我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要让语文阅读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学会阅读的方法,把阅读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越读越爱读的良好习惯。为使每个学生都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可以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每周举行一次读书笔记评选活动,获胜者和进步较大者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并把得奖的作品贴出来,在班级中展示给同学们看,使同学们能够向获胜者看齐;还可评出最佳改写作品、最佳扩写作品、最佳读后感等单项奖,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奖,让每个学生都看到希望,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继而不断提高读书兴趣。

2.开展游戏表演

课外阅读笔记篇7

一、激发阅读兴趣,体会读书乐趣

1、选讲有趣故事。为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时间,或借助录音范读精彩片断,或讲述故事梗概,或只是说个故事开头,或简介作家奇闻轶事,然后让学生去想象故事的内容,看自己所想与原作是否合拍。每当这时,学生求知欲特强,教师便可抓住学生想了解作品全貌这一契机,让学生沉浸在读书的快乐氛围中。

2、推荐有益读物。阅读是一项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而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但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教师必须学会选择既有价值、又能引发感兴趣的读物,帮助他们读好最初几本书。(1)推荐歌颂人类勤劳、善良、坚毅、进取、崇高等人格精神的读物,如战斗故事、科幻作品、伟人故事、中外名著、地理历史等。(2)推荐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读物,让学生自由地读。(3)推荐培养学生生活能力和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环境的读物,促使学生真正懂得做人并热爱故乡风物。

3、树立学习榜样。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我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述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从而立足现实,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习作训练时,我及时表扬班里喜欢阅读、写作并进步较快的学生,并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

二、注重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方法的指导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有助于学生把对文学名著阅读的随意性、消遣性提升到有品味的研究性、积累性阅读。

1、学会旁批、眉批。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把课内学习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2、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学会整合课外阅读知识。为了使学生读书有所获,我让学生把课外阅读的书名记录下来,书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读后的感想、收获写下来。并指导他们根据不同类型的课外读物,分别记载,这样学生的读书笔记可以当资料保存。

3、利用信息资源,拓展阅读面。互联网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阅读大量的与现行语文教材有关的语文资源,拓展阅读内容。

三、充分尊重学生,构建开放阅读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刚刚激发起来的课外阅读兴趣,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课外阅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确定该阅读什么书,怎样阅读。惟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地走进书籍之中,才能使阅读效果达到最好。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不仅是课堂的主人,也是课外阅读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尊重,“课外”尤其如此。如果硬性地规定今天阅读什么书籍,明天如何阅读;今天搞摘抄,明天写感受――学生岂不又成了执行指令的机器,成了张着大嘴待哺的填鸭?

2、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千差万别的个体,你喜欢读小说、戏剧,我喜读诗歌、散文;你钻进长篇名著就不出来,我偏偏爱看小故事;你一遍就懂了,我可能需要两遍、三遍;你读得快些,一分钟能阅一千字,我读得慢点儿,一分钟读八百,而他可能更慢……学生之间,由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表现出很大的性格喜恶、能力智力的的差别,我们要正视这种差别,不能“一刀切”。

四、开展多彩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1、读书笔记展评。为了养成学生踏实认真的读书习惯,巩固课外阅读效果,我们采取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要求学生既读书、就要动笔墨,可以在书上圈、点、评、画,也可以写读书笔记,这里我们较重视的是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的要求,我们是不拘一格,可以摘抄佳词妙句,也可以摘抄精彩片断;可以写出读后感,也可以评点图书内容。例如阅读记叙文、说明文时,我们要求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摘抄佳词妙句和精彩片断,为作文积累材料;概括文章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培养概括能力。阅读名言、警句时,要求学生摘录、评注,以陶冶其情操。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求学生能说出人物性格、品质;能从某一方面评点人物,锻炼其分析能力等。总之,读书笔记形式要多样,切不可一刀切。

对于学生的读书笔记,我们还定期进行展评,达到要求的读书笔记,我们在他的读书笔记扉页上贴一个“小卡通”,以对其读书成绩的肯定。

2、进行阅读交流。阅读交流是同学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介绍读书方法、推介新书的重要途径。交流活动中,同学们在推荐的小主持人的主持下,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或讲或演、或知识竞赛或总结表彰、或出手抄报或故事会,真是形式多样、活泼有序。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同学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巩固了阅读效果。

课外阅读笔记篇8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

1.循循善诱,讲明道理。

如教师在教学中这样告诉学生,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一个学生所掌握的全部知识,75.3%的内容是从课外阅读中获得的,只有24.7%的内容是从课堂书本上获得的。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那些语文学习成绩十分优秀的同学,都是一些十分喜欢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苏联大作家高尔基,我国著名作家高玉宝都没有上过几天学,他们成了大作家。主要得益于课外阅读。

2.开展与阅读相关的活动。

如设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题,设计必答题、选答题、抢答题、观众抢答题等形式,小组选派代表参加竞赛,表现出色的学生予以奖励:定期举行古诗朗读和默写比赛,看谁诵读默写的诗词又多又快又准确;举行成语接力比赛。看谁能按要求说出的成语最多等等。通过开展各种有趣的竞赛活动,促使学生自觉地去阅读课外书籍。

3.召开故事会。

组织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看谁的故事多。看谁的故事好,最后评选出“故事大王”。采用主题故事的形式,如:“鲁迅故事知多少”,让学生围绕着鲁迅,讲在课外听到的或读到的故事等。故事会事先通知,定期召开。让学生课外阅读搜集,课内各显神通,大显身手,达到激趣之目的。

4.开展课外阅读汇报会。

有主题有时间地开展课外阅读汇报会,把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同学中交流,如:“课前十分钟演讲”,“向你推荐一本好书”,“介绍我最喜欢的一本课外读物”,“佳句名篇品评欣赏”等,比一比,谁汇报得多,汇报得好。

5.开辟课外阅读专栏,举行课外阅读作品展。

在班里开辟课外阅读专栏。张贴、展览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优秀作品,如读书心得、读书笔记、读书卡、阅读知识手抄报、阅读知识资料袋等。通过成果展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6.榜样激励。

教师在课上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革命领袖、科学家、历史人物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如的博古通今,诸葛亮的精通天文地理兵书,以此激励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及时表扬班里喜爱读书、知识面广的同学。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体会,以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1.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有益的课外读物,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读书方法指导课。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常用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物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读书笔记辅导课。

(1) 指导记录的内容。如记语文方面的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提纲等:记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记名言警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事迹及豪言壮语等。

(2) 指导记录的方法。a,批注笔记。学生在阅读时使用符号在书上批注:B,提纲笔记。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写成内容提纲,或是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理成结构提纲。

(3) 心得体会。写时要抓住原文要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想法。

(4) 指导学生做阅读剪报。办课外阅读手抄报等。

三、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读书习惯

单纯的兴趣激励,方法指导,并不能确保学生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也不能保证学生养成自觉的读书习惯,这就需要教师的检查、督促。

1.确定任务。定期检查。以月或以学期为单位。具体规定学生应完成的阅读任务和笔记数量。一般以字数评定,根据完成情况,适当奖优劣,鼓励鞭策,并指出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检查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2.建立读书报告制度,每天利用一定的时间(10分钟左右),由一名同学汇报阅读情况。众人评议,可及时纠正问题,形成竞争之风。

课外阅读笔记篇9

下午第一节课,各班按照学校要求,让孩子们自由阅读,畅游书海,品味书香。各班还举行了优秀阅读手抄报展评活动。根据班级情况还开展了课外阅读主题展示活动,低段是讲故事比赛;中段是诵读比赛;高段是读书演讲比赛。活动高潮迭起,异彩纷呈。

下午第二节课,学校教导处对本学期以来各班开展的课外阅读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

一年级:1.2班的开心故事会,学生“亲子阅读计划”,“亲子阅读记录卡”很有特色;1.3班的课外识字集锦,童谣集,绘画集很有个性;1.4班的小小手抄报,识字集也是硕果累累,尤其是他们设计的图文并茂的“亲子阅读计划”特别有创意。

二年级:2.1班的亲子阅读记录卡,小小阅读手抄报,观察日记让孩子们在课外阅读方面小试牛刀;2.2班的读书名言集锦,阅读手抄报,图文日记也很是惹眼,尤其是“读书的孩子是美丽的”这个阅读主题传递着老师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和殷殷希望;2.3班的开心阅读,“我会写、还会画”名人名言集锦,主题手抄报,学生小日记等展示看着也很过瘾,特别是他们的“好词佳句”阅读笔记如同一颗幼芽,让人真实地感知到孩子们在阅读的路上一定会有一个蓬勃发展的未来。老师的良苦用心让人感动。2.4班:开心讲故事,亲子阅读记录卡,小小阅读手抄报也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值得一提是:二年级孩子办的手抄报还有家长的鼎力相助,每份手抄报都是孩子和家长合作办成的,这才是真正的“亲子阅读手抄报”,这个点子好,招数新!

三年级:四个班级的步调相对一致,亲子阅读记录卡,阅读书签,阅读笔记,阅读手抄报,课外阅读评价表,书法作品集锦,学生作品集也同样内容丰富,尤其是他们设计的课外阅读评价表,分为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三个梯度,有评价指标,有自评、组评、师评、家长评四个项目,表册学生填写的也很认真,值得大家借鉴学习。

四年级:四个班级的展示也是大同小异,亲子阅读计划,亲子阅读记录卡,阅读手抄报,优秀阅读笔记展评,走进《爱的教育》专题集是一个不错的亮点,老师给孩子们推荐的书籍让孩子们阅读进行的异常扎实,包含着老师的辛勤指导,折射着孩子阅读成长的智慧光环。

五年级:亲子阅读计划,优秀阅读笔记,学生作品集,阅读专题手抄报,其中“学生读书成长册”构成了他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示平台,也是整个级段各个班级的一大看点和精彩亮点。5.1班的“梦里花香、童诗飞扬”手抄报让人过目不忘;5.2班的“趣味语文”手抄报也让人一睹为快;5.3班的“循环日记”记载着班级的新人新事,透视着老师的教育思想;5.4班的学生读书成长册不仅遗传了传统阅读笔记的基因,还在形式上增添了图文并茂创新因子,记录着学生阅读成长的足迹,内容包括我的阅读计划,我的读书名言,好词佳句采撷,图书漂流花园,阅读亲子对对碰,我的阅读感悟,家长的鼓励等栏目。当然他们也有配套的评价机制,他们这种工作上的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效仿。

六年级:亲子阅读计划,阅读手抄报,优秀阅读笔记展评,每个单元的专题手抄报,名字优雅、充满诗情画意的个人诗集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很值得大家学习的是6.1班和6.2班的“我的读书计划”制定的非常详细,有指导思想、阅读目标、读书口号、实施方法、进度计划、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项目;6.3班的读方法推介、个性化书签展示;6.4班的“好书推荐卡”让人眼前一亮,内容包括书名、作者、推荐指数、推荐人、推荐理由、故事梗概。六年级整个级段的手抄报,诗集,作品集质量上乘、形神俱佳。学生个人阅读笔记记录总量高达一万字以上。这些成果是老师指导的结果,是学生学习智慧的结晶,彰显着整个级段老师们团结协作、计划性强、扎实有效、按部就班、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

课外活动时间,同级段的学生相互参观交流,孩子们漫步在书香四溢的校园,流连在茫茫的书海中,欣赏着自己读书的成果,书香书韵犹如浪漫的诗行点缀在孩子们茁壮成长的路上。

课外阅读笔记篇10

一、开展阅读实践活动,让阅读变成学生需要

阅读是一项实践性的课程,必须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完成。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阅读兴趣,把学生的阅读活动从“要我读”变成“我要读”。课内外有机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俗话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重点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课外的重点是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主动阅读,获取知识。课外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天堂,课内则是学生展示才华的阵地,二者密切结合,相得益彰。

近年来,我校每周五的下午开设了两节阅读课,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阅读课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实现了平等而又充满竞争的良性互动。班级内的节目有如下几种:

1.谈心得。每课选三到五位学生把自己所读作品介绍给大家,接着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评价。然后交由大家讨论,谈谈各自的观点。每当此时,大家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得不亦乐乎。在争论中,有不少超出他们年龄段的见解。实在争持不下时,笔者就及时进行“调解”,并加以分析,他们豁然开朗,不自觉地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认识。

2.朗诵比赛。选择精美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二是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提高文学素养。在欣赏作品中,学生能受到人生的启迪,憧憬自己的发展方向。每当他们沉浸在作品的美好境界中时,一个个如痴如醉的样子,让笔者深深体会到文学的魅力。

3.故事会。事先选好故事,让学生轮流宣讲。故事首先要生动有趣,其次是健康向上,第三还要有启发性。通过故事宣讲,锻炼了讲者的演讲口才,丰富了听者的知识。每当宣讲时,班里总是掌声不断,笑声连连,把整个阅读课推向高潮。

4.小品短剧。因此项活动要求较高,故往往双周或每月一次。可以选择精美的儿童短剧,也可以让大家自编自演,通过小小的舞台,演绎人生的悲欢离合,让大家从中受到启发。

5.新书介绍。阅读课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教师略加讲解和分析,并且带有一定的悬念,促使学生去阅读。

两节课下来,学生沉浸在一种充满自由和愉悦的气氛中,头脑被激活了,情绪被调动了,上课变成了他们最美好的时光。学生一个个敞开了自己的心扉,愿意主动与文本对话,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与教师交流,与同学交流,在内心深处得到陶冶与熏染。

每经一个阶段,笔者都带领学生做一个小结,做一次读书评比,评选出最佳读书小组,十佳读书个人,并让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作为下一阶段的领跑者,带动整体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阅读技巧不可少

学生的阅读兴趣出来了,不等于就放任学生随便去读,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教师还是要选择一些读书方法和技巧。

1.泛读和精读。泛读也叫浏览,就是粗略地读,快速地读。泛读的目的一般有两个:一是通过泛读对所读书籍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进一步的精读做好侦查、勘探和选择工作。二是通过浏览,较快地获取信息。精读就是对自己已经选择好了的书仔细地读,反复地读。精读的目的是要对所读的书深入透彻地理解,较好地学习掌握其内容和方法,进而对它进行分析、评论和研究。

精读中,指导学生编写读书笔记是最有效的技巧之一。读书笔记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将书中的重要结论或精彩部分摘录下来,或将自己认为有疑问、有异议的内容摘录下来;二是在读完一章节或全本书之后,对该章节或全书做一些系统归纳,或者写出读书体会。例如:某校规定语文课外阅读笔记包括写出故事梗概、注释词句、抄写精彩段落、分析人物、分析主题思想、分析文章特点或列出思想大纲、分析写作方法以及写出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