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地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0:21

土地规划地类篇1

关键词: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两种规划的关系

1.1土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土地采取经济、技术、工程等综合措施而进行长期土地组织的布局与配置。它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用出发,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协调各类用地需求,统筹安排各类用地规模和布局,合理安排土地开发和整理,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市体系;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有秩序地、协调地发展,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城市规划的根本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

1.3两者的关系

由规划范围来看,两者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面与点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整个区域的规划,城市规划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二、两种规划协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两种规划的规划思路不同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没有自上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重在从需要出发,着眼于发展,在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历史、地理、资源、产业政策、人文背景等多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的设想,很少考虑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问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有控制规划,而城市规划属无控制规划。由此导致,地方政府热衷于城市总体规划,都期望把自己城市做强做大,而任意扩大城市规模的倾向,规划部门为迎合政府意图,加上自身利益观念的驱使,也喜好大规划,对与土地规划的衔接造成很大的困难。

2.2两种规划参数的统计口径不一致

2.2.1人口。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人口包括居住在(规划)建成区内的非农业户籍人口、农业户籍人口和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城镇人口仅为城市和建制镇建成区范围内常住人口的总和(含常住的非农业户人口、农业户人口和集体户人口),不包括流动人口。不难看出,前者所称人口的范畴显然要比后者大。

2.2.2用地指标。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选取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一90)的规定,不考虑规划期年耕地水平和规划目标年耕地保有量。

土地利用规划中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城镇居民点用地指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指标,编制过程中为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建设用地总量与均量都要受到耕地保有指标的限制。

2.3两种规划采用的土地分类体系各异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中最新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的土地现状分类,其用地类型为3个一级类、10个二级类和33个三级类。

城市总体规划中采用的是《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l37―90),其用地类型分别为10个大类,46个中类,73个小类。

两种规划对地类存在名称一致而内涵不相一致的问题,两者既有交叉,又有重复,另外还有内涵一致而土地利用类型名称不一致的问题。如《城市用地分类》中城市建设用地包括采矿用地,而国土资厅发〔2009〕51号文的规定为:城镇附近的采矿用地并入城市、建制镇用地,城镇范围以外的区分为独立建设用地和采矿用地。

三、加强两种规划协调的对策

3.1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两种规划的根本指导理论

既要寻求发展,又要保护环境和资源。在城市规划中应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决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潜在发展水平在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约束下,提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规划建议。拓宽城市规划的内涵和领域,形成可持续观指导下的城市规划的新思路。

3.2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

区域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深化,是二者在空间布局和物质基础上的落实,为城市规划和其它规划提供了宏观和区域范围的经济技术依据。城市规划必须以区域规划为依据。

国土规划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条件,对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的规划。土地规划的编制是以国土规划为依据。

因此要加强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协调,就要尽快地开展区域规划或国土规划的编制工作,以便在区域层次上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城镇体系规划,尤其是城镇规模与布局,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与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协调和安排。建议开展城市用地合理规模问题的科学研究。

3.3统一各项参数

城市用地统计应当以城镇地籍调查数据为准。城市用地分类、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的调查等方面应当考虑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的需求。城市总体规划要充分利用城镇地籍调查资料和城市土地定级估价资料。各级城镇体系规划应当精确确定城镇数量、规模和布局,为编制相应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4统一用地分类标准

建议城市规划区内仍然可以采用城市用地分类,为了适应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可对其做适当的调整与修正,而在规划区外可采用全国土地利用分类,这样既可以避免用地分类标准上的相互冲突,也为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衔接提供了有利条件。

3.5从法律角度加强良种规划的协调

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的一部针对土地规划的法律,导致土地规划缺乏法律依据,这也是造成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尽快筹备起草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和《土地规划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城乡土地和各部门、各产业用地统一管理,规范城乡土地利用规划行为,对城乡土地实行用途管制,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在土地利用层次上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

土地规划地类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加重。生态环境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开始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化推进,将环境保护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挂钩,更好的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保证环境保护,从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概念

1.1生态红线的概念

在生态环境中,有一些区域处于生态破坏边缘,这些区域就被成为生态红线。作为环境保护的底线,生态红线在环境保护中一直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红线与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衔接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想要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就必须做好生态红线与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衔接。

1.2三界四区的概念

所谓“三界”就是指土地资源利用扩展边界、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禁止建设边界以及土地资源利用规模边界。所谓“四区”就是指禁止建设的禁建区域、限制建设的限建区域、被允许建设的允建区域、具备建设条件的可建区域。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每个地方的土地利用规划均明显划分了这些区域。想要提高我国土地利用效率,在进行“三界四区”划分时,就应该进行慎重的考虑、科学的规划,达到土地利用最大化。

2生态红线规定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红线规定原因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类别,分别为:生物保护的多样性、生态环境的敏感性、生态功能的重要性。生物保护的多样性生态红线根据评价的高低分为三类,高评价的一类为野生生物类保护区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等;中评价的一类为自然林地、灌木林等;低评价的一类为草地、耕地等。生物生活环境的敏感性也可以根据评价指标分为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以及低度敏感。生态功能根据评价指标可以分为极重要、重要、一般重要。其中极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林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河岸带和湖滨带,一般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农业区域等。生态红线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具体、系统地划分生态环境的保护标准,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指导。有了生态红线的划分,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时候,就有轻重缓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率。

3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正作为生态红线划分的试点,施行生态红线划分,不久的将来,生态红线划定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施行。只是,在实际施行过程中,生态红线与环境功能的并没有做到很好的融合,在目前,我国生态红线的划定内容并没有增加到环境功能划分区域内。因此,想要实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就必须首先实现生态红线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效衔接。具体内容如下:

3.1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区的空间衔接

环境空气质量根据一定的依据被分为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其中一类区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其他特殊保护区等,在这一类区域中,人工开发不足、大气环境承载力大,为了保护这类区域的空气质量,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禁止建设区域。二类区包括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等,这一类区域中,人工开发平衡、大气环境承载力适中,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限制建设区域。三类区包括特定工业区等,这一类区域中,人工开发过度、大气环境承载力较小,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允许建设区域。

3.2土地利用规划与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分区的空间衔接

地表水水域根据一定的依据被分为Ⅰ类区、Ⅱ类区、Ⅲ类区、Ⅳ类区、Ⅴ类区等五个区域。其中,Ⅰ类区包括国家自然保护区水源、源头水源等,在这一类区水域当中,人工开发不足、地表水环境承载力比较大,在土地利用規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禁止建设区域;Ⅱ类区包括水生物生息繁衍区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区域一级保护、珍惜水生生物栖息区域等,在这一类区水域当中,人工开发平衡、地表水环境承载力适中,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限制建设区域;Ⅲ类区包括水鱼虾越冬区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二级保护区域等,在这一类区水域当中,人工开发失衡、地表水环境承载力较小,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有条件建设区域;Ⅳ类区包括人体未直接接触娱乐用水区域、一般工业用水区域等,在这一类区水域当中,人工开发失衡、地表水环境承载力较小,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有条件建设区域;Ⅴ类区包括景观用水区域、农业用水区域等,在这一类区水域当中,人工开发过度、地表水环境承载力很小,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通常被列为允许建设区域。

3.3土地利用规划与声环境质量控制功能分区的空间衔接

声环境质量控功能总共划分为五个功能分区。其中康复疗养区等对声环境要求很高的区域被划分为0类区,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属于禁止建设区域;文化教育、居民住宅等对声环境要求较高的区域被划分为1类区,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属于限制建设区域;商业、贸易等对声环境要求一般的区域被划分为2类区,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属于限制建设区域;3类区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属于有条件建设区域;交通干线等对声环境要求较小的区域被划分为4类区域,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划分中属于允许建设区域。

4结语

生态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不小影响。近年来,我国因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人体疾病、物种数量减少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的角度下将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起来,确保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高吉喜.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建设构想[J].环境保护,2014,6. 

[2]王金南,许开鹏,迟妍妍,等.我国环境功能评价与区划方案[J].生态学报,2014,2. 

土地规划地类篇3

关键词:轨道交通土地储备城市规划

1、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大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张,密集的人口、拥挤的道路交通等问题逐渐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运量、便捷、快速的交通工具,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的道路交通压力,还能够引导城市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因此,通过建设轨道交通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优化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布局已经成为国内越来越多大城市的共同选择。根据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到2010年广州建成和在建的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将达到255公里,包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号线以及广佛线。

由于规划编制的时间先后等原因,长期以来城市规划与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一直缺乏必要的协调,导致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在使用上的不匹配。“土地储备规划”以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规划与轨道交通的需求,对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开发建设提出发展策略,为城市规划与轨道交通规划搭建沟通平台。

“土地储备规划”作为一种非常态的城市规划类型,目前仍处在继续探索和继续完善阶段,在此,本文结合《广州市近期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规划》编制的目标、特点、内容等进行总结,以期共同探讨。

2、储备规划编制目的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满足了城市不断增长的客运交通需求,带动沿线地区的发展,引导城市空间的有序增长,另一方面,轨道交通沿线的地区开发建设必须满足轨道交通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有利于轨道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以轨道交通建设为契机来调整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就必须加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的规划控制,做好站点周边土地的储备工作。

本次土地储备规划的重点和目的就在于研究轨道交通站点和沿线地区的内在发展联系,提出基于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要求,促进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紧密结合,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和轨道交通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

3、储备规划的特点

一般而言,我们平时所说的土地储备是指:土地储备机构代表政府依据法定程序,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对通过收回、收购、置换和征用等方式取得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整理,并予以储备,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行为。目前,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根据土地储备工作需要,编制过城市重点发展地区的“经营性土地储备规划”。虽然本次规划项目的名称为“广州市近期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规划”,其中也包含有“土地储备”的含义,但与城市土地储备机构主导编制的“经营性土地储备规划”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规划目的

经营性土地储备规划:对轨道交通站点沿线的土地进行用地权属核查,确定可以储备的经营性土地的区位和规模,为土地储备机构接下来的开展红线储备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资料。

本次规划:掌握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未建设用地分布情况,进一步落实沿线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用地,引导土地储备工作朝着城市规划确定的方向发展,优化城市用地布局。

3.2储备对象

本次规划的土地储备对象不仅包含了城市里面的经营性用地,还包括了其他非经营性用地。

经营性土地储备规划的储备对象为经营性用地。目前广州市已编制完成的经营性土地储备规划均为2007年9月以前完成,因此储备对象主要根据2002年的国土资源部11号令《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土地储备机构储备工作实际需求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来确定,大致包括:居住用地(R)和行政办公用地(C1)、商业金融业用地(C2)、文化娱乐用地(C3)以及物流用地。

本次规划的储备对象主要根据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需求而确定,包含了经营性土地,也包含非经营性土地,包括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所划分的46项中类用地中的大部分,即除了生产防护绿地(G2)、水域(e1)、道路用地(S1)等之外的各类用地。

3.3土地储备的方式

经营性土地储备规划:注重土地的权属核查,只有未被征用的土地、或者用地权属明确并可以收购置换的土地才被纳入可储备的范围。

本次规划:更加注重城市土地的规划控制,只要土地尚未建设(可能包括部分已征未建的土地)、或者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必须进行用地置换和旧城更新的土地都将纳入本次规划的可储备土地范围。

3.4工作内容

经营性土地储备规划:明确规划范围内的可储备经营性土地的规模、数量以及分布情况;综合考虑影响可储备地块开发建设的各项因素,制订合理的土地储备时序;对没有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提出初步的规划设计要点。

本次规划:核查并明确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规划可储备土地的规模;落实轨道交通站点客运交通一体化建设所需的各项配套设施;根据轨道交通站点的功能定位,提出不同站点周边用地的规划建设指引;根据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建设的时序,初步提出优先进行规划储备的土地的安排。

4、规划编制内容

4.1轨道沿线未建设用地情况核查

对储备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逐一进行现状建设情况核查,得到轨道交通沿线的尚未建设的用地,针对未建设用地在市规划局查用地规划许可、规划报建情况,并根据用地许可证的征地单位,进一步将未建设用地划分为已储备用地(征地单位为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已征未建用地和未征未建用地三类。

对上述核查的未建设用地按照城市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性质分类进行逐一考察,重点对未建的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的规模和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统计。

图1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核查工作流程

图2轨道交通沿线规划可储备公共设施用地分布情况

4.2交通交通站点分类

结合本项目的研究特点与研究目的,规划对轨道交通站点的分类采取两套方法,通过二种方法的综合对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定位。

一方面是从交通工程方面考虑,参照《城市轻轨交通工程设计指南》、《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对站点分类有明确的指标参照及分类标准,同时从广州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如客流的乘降量、换乘特性、换乘方式以及站点的规模、功能和相关配套设施等交通方面的考虑,提出轨道交通站点的分类体系以及站点的分类结果。

另一方面从站点周边用地主导功能的视角综合考虑,通过城市空间格局、城市发展战略需求以及其相应站点周边用地特征的统计分析等综合考虑,提出轨道交通站点的功能定位。

表1轨道交通站点规划用地功能分级体系一览表

序号功能分类分类标准

1居住型站点周边的规划开发建设用地以居住用地和村镇居住用地为主,且构成比例占开饭建设用地的比例最高

2商业和办公型站点周边的规划用地以商业金融业、行政办公用地为主的

3产业型站点周边的规划用地以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和村镇企业用地为主的

4科教型站点周边的规划用地以科研教育用地为主的

5交通型站点设置与对外交通设施接驳换乘的

6待定型站点周边用地以非城市建设用地为主的;

站点功能定位综合考虑轨道交通站点承担的交通功能以及城市发展多方面的综合功能,结合交通视角、城市用地功能视角的站点分级,综合确定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对于不同功能定位的站点,其相应的换乘实施体系、换乘中心的设置方式以及其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4.3站点及周边地区规划建设指引

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建立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以及轨道交通及其物业发展的联动,并具体在模式上、策略上等多方面形成良好的配合。贯彻轨道交通和土地协调发展的toD理念,充分考虑轨道交通对城市用地格局的作用,提早进行轨道交通沿线地区综合规划,构建轨道交通导向的土地利用模式,并开展车站腹地主导功能与合理的建筑规模研究。

规划对于不同类型站点周边用地需求特点,分别从开发建设,规划从用地构成、开发强度、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交通换乘、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提出站点周边地区规划建设指引和站点开发建设指引。

4.4轨道交通换乘设施体系规划

轨道交通站点核心区不单是承担交通换乘的功能,更是以其良好的交通优势成为城市的优质综合发展区。建立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出租车轮渡为补充的多模式、多层次、具有竞争力的公共交通体系,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基本形成我市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良好衔接的一体化交通格局。

在轨道交通车站周边规划与其交通衔接功能等级相符的设施,实现与各方式主体设施的同步建设,以发挥交通设施的整体效益。在分析衔接设施的要求与规模,对轨道交通衔接设施进行优先规划的前提下,结合衔接设施体系构建以交通换乘服务为中心,综合城市服务功能的换乘中心。

4.5储备时序规划

土地储备工作具有超前性的特点,必须及时由政府将各类可储备用地纳入储备,并进行合理安排,以免土地效益流失,同时保障各类重要城市设施的用地,实现城市规划控制、引导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根据轨道交通建设时序、城市规划导向、站点情况、地块的具体条件(包括区位条件、地块规模与分布状况等)等主要影响因素,合理制定土地储备时序规划

5、结语

土地规划地类篇4

【关键词】城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建设用地越来越多,因此,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充分发挥城镇规划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调控作用。但现时二者往往存在一定矛盾,应予以协调。这有利于优化土地及空间资源的配置,遏制建设用地不断扩张的势头,切实保护好珍贵的耕地和基本农田,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节约每一寸土地,为城乡居民创造美好的生活空间、美化居住环境并提高生活质量。

1城镇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差异

1.1规划的指导思想不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在控制,其主要思想是从资源总量出发,是按计划编制规划的,所以,其指导思想是“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重在控制。而城市规划从社会、经济、历史、产业政策、人文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需求编制规划,因而指导思想是从需要和方便生活出发,重在发展。

1.2规划主体目标的不一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包括规划期耕地及其他主要农用地保有量,非农业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及占用耕地数量,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规模,土地利用布局要求以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主要目标等。城市规划的目标是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拟定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等。

1.3规划部门职能的差异。我国土地规划的主要是由国土资源部门完成,而城市规划是由规划建设部门完成,两者所属的机构部门不同。我国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土地无偿使用转变到有偿使用之后,各部门在土地使用上直接有了经济利益上的体现,客观上造成了各部门之间、各部门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

1.4规划时间、层次不合理加剧了相互间矛。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中,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规划用地应做到“一保吃饭、二保建设、三保环境”。而现在恰恰相反,许多城市先有了城市规划,后才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反而要服从城市规划的要求,这肯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不统一,相互矛盾的结果。

1.5规划用地分类和评价系统不一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构成而确定,共分为8大类。城镇规划中城镇用地的分类主要按土地的使用性质来确定,共分为9大类,用地方式主要为建设用地。土地规划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土地对某种特定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进行的,由土地适宜类―土地适宜等级―土地限制型三级组成。城镇规划中城镇用地适宜性评价则是根据是否适宜建设分为三类:一类用地,适宜修建的用地;二类用地,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三类用地,不适宜修建的用地。

1.6城市人口的统计口径不一致也造成规划的不同结果。城市人口统计通常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计生部门,一个是公安部门。统计的范围也有差异,有的以行政区域为界,或指城市所在区镇的市区人口或镇域人口,或指城市现状建成区的人口,另外也有以非农业人口为依据确定城市人口规模等。这种差异使得全市城市人口预测结果有所差异。在这种背景下,城市规划“以地定人”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人圈地”的不同行为,必然产生不同的矛盾结果。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规划的关系

2.1规划空间和地位具有从属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全面性的,它是对行政区范围内全部土地的利用结构及其布局所作出的安排。而城镇规划则属于局部性,它着重于城镇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的分类及其布局安排。所以,城镇用地只是土地利用的一种类型,它们之间为点与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所有土地作出的全局性规划,对各项用地规划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城镇规划仅是一个部门用地规划,是从属和服从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补充和深入。

2.2均以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为核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质上就是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所进行的一种综合部署,其中心任务是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以达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和保护土地的目的。而无论是城镇体系规划,还是城镇建设规划,重点都是用地规模的确定、用地选择和用地分类及布局等。在用地上也是以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为核心。

2.3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基本相似。不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是城镇规划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以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同作为自然经济社会综合体的土地和城镇在规划时就必须遵循一些相同的规律和理论:如土地经济学中的级差地租理论、土地报酬递增理论、土地利用区位理论,生态经济学的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经济规律,以及价值规律、景观学理论、系统论等。在分析方法上二者一般都采用系统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以及静态与动态、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矛盾关系协调与统一的思路

3.1两种规划均应服从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它确定了地区经济总量的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向。也决定了未来城市规模、形态布局的特点。一个合理的合乎当地实际的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战略,不仅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据和指南,还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3.2科学合理地预测环境承载量。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两大主题,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关系是确保发展的前提。土地资源又是人类生产生活最不可缺少的根本,无论城市规划还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离不开土地。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可以说,任何一个地区或城市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都离不开对土地的研究。

4城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的措施

4.1加强土地管理部门与城镇建设规划部门的协作,做好“两个规划”的衔接工作。两部门要加强对城市用地的统一管理,严格审批制度,真正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4.2城镇发展用地规划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结构调整为依据。城镇规划所制定的发展用地规模和控制范围,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用地的控制指标。城镇建设用地应严格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并努力提高耕地质量。

4.3走“内涵挖潜”的城镇建设道路。当前,城镇规划应转变思想,改变以外延扩张为主的“摊大饼”式的粗放的城镇建设方式,转到节约用地,充分发挥城镇空间效益的“内涵挖潜”的集约型建设道路上来。

结语: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其生产能力亦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这要求我们在加强城镇规划与土地规划协作的同时,还要坚持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25

土地规划地类篇5

关键词: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统筹

1概述

城市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规划,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划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合理的规划是促进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和土地优化配置的关键,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是指导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的总体纲领,这两个规划的依据是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并且遵循合理利用土地和节约空间资源的指导原则。它们虽然隶属于不同领域,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必须顾全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局,对这两个规划进行合理的统筹,形成互利共赢、互补协调的格局。但是也应看到,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两个规划之间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影响到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

2两种规划的关系

2.1基本内容

土地规划,是土地组织的配置与布局,利用工程、经济、技术等措施来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一般由各地区人民政府进行组织编制,内容包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基本任务是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统筹布局用地,合理安排土地的开发和整理,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城市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为了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规模、性质及发展方向,对城市的布局和建设进行的部署和安排。它的任务是通过对城市的合理规划,使城市有秩序的协调发展,获得更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从规划范围的角度来看,两者是面与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土地规划是对整个区域的规划,城市规划是土地规划的一部分。

2.2两者矛盾分析

通过对现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的分析可以得知,目前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农用地的转换、经济建设用地转换的方式,为了保证经济的稳定性,必须进行适当的耕地保护,保证城市发展与耕地建设的协调发展。就调查来看,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存在较大区别。

2.2.1规划思路不同

土地规划的思路是依据上一级所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等指标,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重在刚性控制。城市规划并没有这种自上下达的控制指标,而是关注发展的需要,综合分析城市的社会、经济、人文背景、地理、历史、产业政策、资源等因素,遵循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目标进行设想和规划,期间很少去关注农田和耕地的基本保护问题。土地规划是一种有控制的规划,而城市规划属于无控规划。而地方政府关注城市的发展规模,热衷于城市规划,希望将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做大做强,规划部门在利益驱使和政府的授意下也着重于城市规划工作,这样就导致两者的衔接出现问题。

2.2.2参数统计口径不同

首先是在用地指标上,土地规划中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包括农村居民点用地指标和城镇居民点用地指标两部分,编制规定,为了保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建设用地的均量和总量必须符合耕地保有指标。在城市规划中,人均建设用地的选取不考虑规划目标年耕地保有量和耕地水平,主要依据《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其次是人口,土地规划中指出,城镇人口是指城市和建制镇建成范围内的人口数量,常住非农业户人口、集体户人口、农业户人口也包含在内,流动人口除外。而城市规划中,城市人口主要是指居住在建区内的非农业户人口、农业户人口及暂住人口(一年以上)。城市规划中的人口范围比较大。

2.2.3土地分类体系不同

土地规划的土地分类为33个三级类、10个二级类和3个一级类;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分类为73个小类,46个中类,10个大类。这两种规划的土地分类既有重复又有交叉。《城市用地分类》中规定,城市用地中包含有采矿用地,而国土资源厅2009年的51号文中规定,城镇附近的采矿用地属于城市和建制镇用地,而城镇范围以外的区则分为采矿用地和独立建设用地两类。除此之外,土地规划的用地面积量算是采用计算机GiS软件,城市规划中的面积量算则采用1:5000或1:10000比例尺进行图纸上的测量,两者的测量方法、量算误差和基础图件不同,这样就造成同一地类存在不同的面积和内涵,相同的地类不好比较归类。

2.2.4法律地位不同

《城市规划法》是城市规划的法律保障,对城市规划的制定、实施和责任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而在土地规划的相关责任和约束、宏观控制等方面,法律上并没有充分的体现,所依据的《土地管理法》及实施条例只是简单的规定了各级政府的土地规划,对哪些土地进行控制、规划如何实施等没有具体的规定,法律的约束力下降。同时,在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这两种规划属于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两大部门的行政级别旗鼓相当,并有各自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相互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协调性差,脱节现象严重。同时,地方政府对两个规划的侧重点不同,忽视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两个规划之间相互脱离,影响城市现代化的实现。

3统筹措施

3.1统筹整体思路

在工作中坚持以下原则:首先是协调规划。规划过程中要注意两者的协调性,不能仅仅重视城市规划或土在地规划而忽视另一方。相关部门应努力做好土地规划,服务于城市规划,顾全城市发展的大局,关注两者的协调关系。其次,整体规划。两者都是服务于城市的发展建设,在进行编制时,要从城市发展的整个大局出发,关注整体发展态势,在把握整体方向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工作。同时,也不能忽视局部工作的展开,整体布局两手抓。第三,多元规划。城市的发展不应只追求经济效益,编制工作中应当协调好两者,明确规划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对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文化效益等进行总体规划,促进多种效益的共同发展,实现城市的多元发展。第四,弹性规划。两种规划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会受到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编制时要注意保留足够的空间适应因素的变动,根据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动进行及时的调整。

3.2完善规划体系

以区域规划为依据开展编制工作,在区域的层次上进行发展水平和规模、城镇规模与布局、体系规划、土地利用与工业发展、城市化的安排工作,注意城市用地规模问题的科学研究。

3.3统一参数和标准

加强两者之间的衔接,在编制过程中使用统一的数据和标准,充分利用城市土地定级估价资料和城镇地籍调查资料;用地分类标准统一,利用全国土地分类标准,以有效避免冲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存在着较多的不同之处,但是,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两者之间是可以统筹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土地规划离不开城市规划,同样的城市规划也必须以土地规划为坐标。因此,不论是在发展途径、发展思路还是创新上,两者都要进行有效地改革,共同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共同兼顾两者关系,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繁荣的同时,促进文化、环境等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田.浅谈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衔接[J].农业经济,2012,9.

土地规划地类篇6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构调整目标、生态足迹

1引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1]。目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土地资源的环境问题更是尤为突出,因此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关系重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发展战略、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的实施可能对环境带来影响做出预测、分析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本文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角度,利用生态足迹法对临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2生态足迹评价模型

2.1生态足迹法简介

生态足迹理论是由Rees和wachernagel提出并完善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评价方法[2]。该方法通过测算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够提供的生态服务之前的差距,评价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并较准确地判定评价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和状况[3]。其基本思想就是把消费与支持消费需要的各类土地联系起来,把物质消费转换为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以此来度量人类消费对生态资源的占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冲击[4]。

2.2生态足迹法的基本假设

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主要基于以下假设:人类消费的大多数资源和产生废弃物的数量是可以确定的;这些资源和废物流可转换成相应的生物生产面积;每单位土地面积转化为全球均衡面积,每单位全球均衡面积代表着相同的生物生产力;各类土地在空间上是互斥的,即一块土地只能有一种属性,这样就能对各类土地进行加总;自然系统能够提供的生态服务量也可以表达为标准化公顷为单位的生态生产面积;人类对土地面积的需求可以超越自然可提供的土地面积。

2.3生态足迹法的计算模型

4措施建议

综合以上的分析结果,本文认为临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结构调整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该市的生态承载力,改善其生态环境,但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使方案的实施更好地降低临湘市的土地生态压力。第一,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二,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等级,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耕地的产出率;第三,保护林地并适度开发利用林业资源;第四,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空间利用率,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参考文献

[1]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2]刘鎏,黄云,高德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乐山市峨边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348―2349

[3]陈文波,赵小敏,武春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1):134―138

土地规划地类篇7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矛盾协调

概括地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下文简称“两规”)是宏观上安排城市各类土地的使用结构与城市建设用地具体部署的两个重要规划。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发展时期,各项建设正加速进行,伴随着近年来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性越加凸显。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一直存在问题,导致两者在实际的应用中矛盾不断,下面对“两规”的矛盾进行简单分析以及就如何协调提出粗浅建议。

一、认识“两规”

(一)“两规”的关系

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不难看出,“两规”都是将土地作为主要规划对象,核心内容都是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

综合来看,“两规”的侧重点不同,城市总体规划是一种区域性、综合性规划,是以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相对而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种专业性规划,是以合理安排现有的土地资源,确保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为目的[3]。

但是从“两规”的空间范围来看,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是整个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城市规划区则只是整个行政辖区范围中的一部分,称为中心城区或城市中心区,其规划范围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小。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局部,两者是点和面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4]。

从规划的内容看,两者各成体系,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内容上更全面、更具体地体现了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调整与优化、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机制;城市总体规划更综合的体现了对城市的各项建设的安排,和各种资源的综合配置。

两者在城镇和村镇发展用地的规模、方向和范围等方面又必须进行充分协调。

综上所述,两项规划是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在用地上两项规划相互联系、相互指导而又互相制约。

脱离了土地利用规划,不了解土地的供给趋势,城市规划难以实施;同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相结合,不了解区域城市、城镇、大型设施的发展和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难以编制和充分实施。

(二)协调“两规”的意义

《城乡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中均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两者相衔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者的编制都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各部门的发展规划为依据,而从其基本作用看,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土地利用,但城市建设离不开土地,土地利用也不能脱离城市建设。两项规划在根本目标上的一致,以及两者在规划空间上的统一、编制内容上的重叠和管理对象上的交叉,客观要求这两个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进行衔接和协调[5]。

在实施过程中,城市规划最终要落实到土地开发和利用上,规划的核心是土地利用,如何使土地有度开发和有效利用与规划管理密不可分。

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部也下文,要求各地建设部门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强调城市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一致。

因此,协调好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也即协调好城市经济建设与持续发展的关系[5]。

二、“两规”之间存在的矛盾

从目前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看,二者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相互不一致、脱节甚至冲突的情况,给规划的审批、管理和实施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导致土地资源没有依照规划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

两项规划存在的最为主要矛盾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两规”编制的行政主管部门不同

当前,许多城市的土地利用管理由两个不同的部门负责,国土资源部门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部门负责城市规划。

虽然国务院对两个部门的职责作了明确分工,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方面又存在着职能交叉。两个部门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在用地功能布局、用地规模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缺乏交流、信任和支持,使两种规划出现相互不一致、脱节甚至冲突的情况,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也存在“两张皮”现象,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影响[5]。

(二)“两规”成熟程度不同,导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权威性不高

在中国,城市规划在长期的规划实践中,吸收和借鉴了国外优秀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规划编制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规划编制较为成熟,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也较强。相比之下,土地利用规划在中国实施不久,20世纪80年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才起步,但未得到深人贯彻,直至96年才得以全面展开。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而且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所以,城市用地基本限于按照已经颁布的城镇规划蓝图来办理用地手续。即使已经有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市,随意突破和修改土地利用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少城市甚至“摊大饼”式膨胀扩展。同时,由于规划本身很少与用地计划、用地管理等紧密联系起来,而且还存在着“重编制,轻实施”的倾向,因而在城市土地利用管理中,一直难于体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与约束力[6]。

(三)“两规”编制所依据的基础资料和统计方法不一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是土地详查资料及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成果,信息是应用遥感技术、实地调查、核实、纠正等等过程而形成的;而城市总体规划依实地调查资料存在一定差异。

此外,两个部门统计口径不一致也是造成基础数据不一致的原因之一。如:城市规划部门在统计城市建设用地时,往往将已划入城市总体规划区,但还没有建设的郊区或部分农村也计入城市现状用地;土地部门则以实际成为城市建设用地或已办理了建设用地手续的用地作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所以城市规划统计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大于土地利用详查及变更调查数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人口现状数据来自于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和公安局、计生委的调查数据;城镇人口指城镇建成区的常住人口,在暂住人口较多的城市,城镇人口也包括暂住人口(即居住1年以上的人口)。[3]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人口,目前依然统计口径不一。

两者在人口统计口径上不一致,所预测的城市规模自然难以衔接。

(四)“两规”编制所依据的用地分类不统一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采用的是1991年开始施行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和2007年施行的《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两者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2002年以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的是《土地分类》。它是在1984年制订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1989年制订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基础上修改、归并而成。但无论是新、老标准的制定都没有考虑与城市规划标准的衔接问题,与城市规划标准存在明显差异,造成了“两规”协调上的巨大困难,这也是规划指标和用地范围无法统一的重要原因。

三、“两规”协调的思路与建议

为促使两项规划顺利而有效地实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二者矛盾的协调,提出如下建议:

(一)“两规”编制部门密切配合、协调

为了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建设部门需要密切配合,对于各自的编制和修订情况,双方不但要互相联系,互通情况,而且要互相提供必要的资料信息,如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时,要及时通知对方,采取措施进行协调,争取把问题和矛盾都能在编制过程中处理解决。

现实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某些级别上合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使两个规划出自一个规划管理系统应该不失为一个精兵简政的举措。在这一点上,深圳市、湛江市取得了先进的经验,两市均成立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局,统一编制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而且可以摆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位置,增强规划的权威性[6]。

(二)技术规范上相互衔接

目前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正在重新修订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地分类也正在修编中,这两门规划在用地分类上有着各自的特点与要求,不可能完全一致,但是在一些交叉的地方,特别是建成区周边的非建设用地,应当考虑相互间的衔接与对应。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范围与土总规中相应的用地如何对应,应当加以明确。统一城市人口的统计口径,否则城市规模上无法衔接。

(三)重视城镇体系规划

省一级的城镇体系规划是单独编制的,市级的城镇体系规划则往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从编制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角度考虑,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对于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重点发展城镇群地区、城镇密集地区、城镇发展轴的主要地段,应当留有比较充足的城镇发展备用地,在这些地区一般不安排基本农田。在耕地占用指标的分配上要向中心城市、重点城镇倾斜[5]。

(四)完善相关规划与法律体系

与两大规划有关的规划主要有区域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开发整理规划和农业区划。其中,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的总体部署;国土规划是从宏观角度对全国或地区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的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筹划。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开展得还不够,应加强行政区域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起在区域规划与国土规划统领、指导下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统一的规划体系,由整体到局部,由原则到具体,由规划到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国土规划体系。促进在两种规划编制思路上的协调,从全局和统一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进行规划的编制。

进一步修改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针对其中不适应新时期土地利用要求以及造成两种规划编制方法和程序不一致的环节,如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确定等;另外,建议制定国土规划法,以强化和保障城市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编制,从而进一步统领、指导和协调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3]。

参考文献: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J].国土经济,1997,(06).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J].城市规划通讯,2006,(05).

[3]王素萍,杜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矛盾与协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2).

[4]萧昌东.“两规”关系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1998,(01).

土地规划地类篇8

关键词:土地功能区;土地功能区划;分类体系;划分方法;南宁市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3-3192-06

土地功能区是根据区域土地的自然与经济社会特征、土地利用现状,考虑土地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划定的具有特定主导功能、有利于土地资源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能够发挥最佳效益的区域。通过划分土地功能区,合理确定土地利用主导方向,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生态经济效益、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在目前的土地研究中,土地功能的概念还不太明确。王超[1]认为土地功能是土地在内外联系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性状和能力,起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利用功能,二是进行物能交换保持内部平衡和相对稳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王万茂等[2]认为土地具有养育功能、承载功能、仓储功能、景观功能。梁留科[3]认为,任何一块土地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功能是多样的。土地功能包括土地自然功能和人为功能等,土地资源功能有天然承重能力、天然生产能力、生态功能等,但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为此,人类对土地进行了干预,如在土地上进行工业建设、城镇建设、村庄建设等,延伸了土地的承载功能;仿照植物生态系统所进行的农业、林业、牧业生产,使土地生产功能得到增强。在人类对土地的干预过程中,由于对土地生态规律的认识不足,使土地发生了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变化,造成土地生态问题,从而使土地的生态与生产功能减弱。陈婧等[4]认为土地具有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土地3大功能中,生态功能是基础,是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实现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生活以生态系统的支撑为基础,但又通过人类的生产、消费等活动影响着生态系统。

人类对土地利用的目标是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目标共同实现,最终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充分发挥土地的生态、生产、生活3大功能,并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情况,合理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本研究以南宁市区为例,将土地分为生态、生产、生活3大功能区。其中,土地生态功能主要是指生态调节功能,如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蓄水、防风固沙等;土地生产功能包括生物生产功能和非生物生产功能,生物生产功能主要是指农、林、牧、渔产品的生产,非生物生产功能主要是指提供矿产品、水等产品;土地生活功能主要是指为人类居住和生产生活的空间,如城镇、村庄。

1研究区域概况

南宁市地处广西南部,位于北纬22°13′-23°32′,东经107°45′-108°51′,市区范围包括兴宁区、青秀区、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总面积647600hm2。是以邕江和左、右江下游广大河谷为中心的盆地形态,盆地向东开口,南、北、西三面被低山丘陵围绕;北有高峰岭低山,西有西大明山东坡的凤凰山地,南有七坡高丘陵,东有青秀山的长形河谷盆地地貌。盆地中央为各河流集中地,右江来自西北,左江来自西南,良凤江从南部来,心圩江来自北边,组成向心水系。气候属南亚热带气候,终年太阳辐射较强,夏长高温多雨,冬短温暖干燥,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21.6℃左右。农作物可一年三熟,水稻一年两熟,甘薯可越冬,盛产热带水果和甘蔗。自然土壤为赤红壤,局部区域有紫色土、石灰土分布,还有在以上土壤和沉积、冲积物上发育的水稻土、旱地土壤。南宁市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自然分布的野生脊椎动物有31目90科208属294种;植物分布最广的是马尾松、杉木、桉树、竹类等材用植物。

2土地功能区划的分类体系与研究方法

2.1分类体系

土地功能的分类是功能区划的基本工作,土地功能区划的结果直接表现在各种类型的功能区上。分析各种不同功能区的本质属性,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依据这些联系的性质和密切程度,在水平方向上归纳出并列的关系,在垂直方向上归纳出从属与层次关系,组成土地功能区的分类体系。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总体目标,土地功能区的划分采用二级分类体系,首先把土地功能区划分为土地生态功能区、土地生产功能区、土地生活功能区3个一级类。然后在各个一级类下,分出若干二级类,共12个二级类(表1)。

2.2划分原则与方法

土地功能分区遵循以下原则:①自然属性为主、社会属性为辅的原则;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③协调原则,土地功能类型的确定与所在区域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农业区划、林业区划、城镇体系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有关区划、规划相协调;④四效益统一原则,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是土地功能区划的根本目标;⑤可行性原则,土地功能区划要立足于当前和未来科学技术与经济可能实现的水平上,考虑地方的开发意见,与现有的有关规划进行衔接,注意保持开发利用的连续性,使土地功能既能和当前开发相衔接,又能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以达到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土地功能区划主要是在对区域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和土地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以及区域农、林、牧、渔、矿产品、工业生产基地布局分析和城镇发展布局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叠置及综合分析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进行土地功能区划分,最后对各类土地功能区提出土地利用方向。

3南宁市区土地功能区划分

3.1土地生态功能区划分

土地生态功能区划分是在区域土地生态现状分析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土地生态环境现状、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与土地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的空间分异规律,确定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土地生态功能区类型。其中,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包括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石漠化敏感性评价、生境敏感性评价;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是针对土地生态系统对区域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方法可采用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的《生态功能区划规程》[5]推荐的方法。

3.1.1水源涵养功能区在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中评价为极重要的区域划为水源涵养功能区;依据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图来绘制水源涵养功能区分布图,从中分析水源涵养功能区分布情况。通过对南宁市区水源涵养重要性进行评价,其重要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峰岭、南部丘陵山地、大王滩水库、龙潭水库、凤亭河水库、良凤江周边区域等。这些地区是南宁市区的主要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

3.1.2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中评价为极重要的区域或者在生境敏感性评价中评为极敏感的区域划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依据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图和生境敏感性评价图来绘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分布图,从中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分布情况。通过对南宁市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和生境敏感性评价,其极重要的区域和极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凤凰山、江南区苏圩镇西南部和良庆区南晓镇西南部岩溶山地区。

3.1.3土壤保持功能区在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价中评价为极重要的区域或者在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和石漠化敏感性评价中评为极敏感的区域划为土壤保持功能区;依据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价图和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图以及石漠化敏感性评价图来绘制土壤保持功能区分布图,从中分析土壤保持功能区分布情况。通过对南宁市区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价、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和石漠化敏感性评价,其极重要区域和敏感区域主要分布于双定镇北部岩溶山地区。

3.2土地生产功能区划分

土地生产功能区划分是在区域农、林、牧、渔、矿产品及工业生产基地布局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对保障研究区域食品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土地生产功能区类型。

3.2.1农产品生产功能区调查分析研究区域粮食、油料、糖料、蔬菜、水果等生产基地的分布情况,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划出农产品生产功能区,编制农产品生产功能区分布图,从中分析农产品生产功能区分布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南宁市区农产品生产主要分布于右江下游谷地、邕江河谷区、苏圩平原、邕江以南的台地丘陵。

3.2.2林产品生产功能区调查分析研究区域木材、香料(八角、玉桂等)、橡胶、造纸原料、桐油、茶油、茶、竹子等生产基地的分布情况,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划出林产品生产功能区,编制林产品生产功能区分布图,从中分析林产品生产功能区分布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南宁市区林产品生产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和南部丘陵山地。

3.2.3畜产品生产功能区调查分析研究区域牧草地分布情况和牛、羊、马等养殖基地情况,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划出畜产品生产功能区,编制畜产品生产功能区分布图,从中分析畜产品生产功能区分布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南宁市区内没有成片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分布,因此在本次南宁市区土地功能区划中没有划分畜产品生产功能区。

3.2.4渔产品生产功能区调查分析研究区域水产养殖基地分布情况,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划出渔产品生产功能区,编制渔产品生产功能区分布图,从中分析渔产品生产功能区分布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南宁市区内没有大片养鱼基地分布,因此在本次南宁市区土地功能区划中没有划分渔产品生产功能区。

3.2.5矿产品生产功能区调查研究区域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分析已开采的矿山和规划开采的矿山的分布情况,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划出矿产品生产功能区,编制矿产品生产功能区分布图,从中分析矿产品生产功能区分布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南宁市区内没有大规模的采矿用地分布,因此在本次南宁市区土地功能区划中没有划分矿产品生产功能区。

3.2.6工业生产功能区调查研究区域已有的和规划建设的独立工业区(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划出工业生产功能区,编制工业生产功能区分布图,从中分析工业生产功能区分布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南宁市区工业生产功能区主要分布于明阳农场。

3.3土地生活功能区划分

土地生活功能区划分是在区域城镇发展和村庄发展布局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对城乡居民居住、生产及生活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的土地区域类型。

3.3.1城市与小城镇生活功能区调查研究区域城镇发展体系,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划出城镇生活功能区,编制城镇生活功能区分布图,从中分析城市、小城镇生活功能区分布情况。根据南宁市城市发展规划,城市生活功能区为市中心城区,小城镇发展主要是昆仑、五塘、三塘、双定、坛洛、金陵、长塘、伶俐、南阳、刘圩、江西、吴圩、苏圩、延安、那马、那陈、大塘、南晓、中和、新江、那楼、百济等。

3.3.2农村生活功能区调查研究区域村庄发展情况,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划出农村生活功能区,编制农村生活功能区分布图,从中分析农村生活功能区分布情况。经调查分析,南宁市区内村庄图斑面积小,分布零散,因此在本次南宁市区土地功能区划中不划分农村生活功能区。

3.4土地功能区划方案

3.4.1南宁市区土地功能区划方案综合分析通过上述各类功能区划分,形成各类二级功能区。利用GiS技术,把各类二级功能区分布图进行叠加分析。当土地生态功能区和土地生产功能区或者土地生活功能区重叠时,应优先考虑划为土地生态功能区。当土地生产功能区和土地生活功能区重叠时,应由地方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讨论确定。当农产品生产功能区与城市或小城镇生活功能区重叠时,如果城市或小城镇生活功能区处在已由上级政府批准了的城市规划、城镇规划和村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应划为城市或小城镇生活功能区,否则,应由地方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讨论确定。

经过上述综合叠加分析后,编制形成南宁市区土地功能区划图(图1)。

3.4.2南宁市区土地功能区划方案确定南宁市区划分为3个一级类功能区,8个二级类功能区。3个一级类功能区为土地生态功能区、土地生产功能区、土地生活功能区。其中土地生态功能区包括水源涵养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土壤保持功能区等3个二级类;土地生产功能区包括农产品生产功能区、林产品生产功能区、工业生产功能区等3个二级类;土地生活功能区包括城市生活功能区和小城镇生活功能区等2个二级类(表2)。

4南宁市区土地功能区主要特征及土地利用方向

4.1土地生态功能区

土地生态功能区面积116357hm2,占土地总面积17.97%。包括水源涵养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土壤保持功能区3类二级功能区,共10个功能区。

1)水源涵养功能区有6个,面积103563hm2,分布于高峰岭低山、南部丘陵、龙潭水库、良凤江、凤亭河水库和大王滩水库等周边区域;土地利用方向为发展林地,经营为水源林,保护现有天然阔叶林,封山育林,努力扩大阔叶林面积,提高土地涵养水源的功能。

2)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有3个,面积6304hm2,分布于凤凰山、苏圩镇西南部、南晓镇西南部;土地利用方向以保护为主,建设好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恢复天然植被,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3)土壤保持功能区有1个,面积为6490hm2,主要分布在双定镇北部岩溶峰丛峰林地区;土地利用方向为发展林地,主要是通过封山育林、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提高土地水土保持的能力。

4.2土地生产功能区

土地生产功能区473657hm2,占土地总面积73.14%。包括农产品生产功能区、林产品生产功能区、工业生产功能区3类二级功能区,共10个功能区。

1)农产品生产功能区有5个,面积230586hm2,主要分布在谷地、平原、台地、低丘。这些功能区主要是粮食、甘蔗、蔬菜、水果等生产基地;土地利用方向主要是保护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和水果产量。

2)林产品生产功能区有4个,面积241708hm2,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向为发展用材林、经济林。

3)工业生产功能区有1个,面积1363hm2,分布在明阳农场,土地利用方向为发展工业用地。

4.3土地生活功能区

土地生活功能区5758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89%。包括城市生活功能区和小城镇生活功能区2类二级功能区,共23个功能区。

1)城市生活功能区有1个,面积48530hm2;城市生活功能区为城市开发建设与工业集中布局的重点区域,土地利用方向以城市及工业建设为主。引导人口和产业向本区集聚,在规划范围内做好城市规划,优化城市各类用地结构和布局,按城市规划从严供应土地;城市用地贯彻落实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和措施,改善粗放低效的利用局面;城市建设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布局城市绿地,努力建设生态城市,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2)小城镇生活功能区有22个,面积9056hm2;土地利用方向为小城镇建设;要完善小城镇规划,合理布局功能组团;用地要严格执行小城镇总体规划,要节约集约用地;注重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建设生态城镇。

5结论

土地功能区划是按照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对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起主导或优势作用的资源进行分区,从而确定不同区域土地的最适合或最佳利用方向。土地功能区划是对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合理布局,也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将南宁市区土地功能区划分为土地生态功能区、土地生产功能区、土地生活功能区等3个一级类,8个二级类,共43个功能区;同时对每类土地功能区提出了土地利用方向,研究成果为南宁市区土地利用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超.试论土地的结构与功能[J].中原地理研究,1984(2):12-21.

[2]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梁留科.土地生态利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土地规划地类篇9

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审查调整各类相关规划和用地标准

(一)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各类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安排,年度用地安排也必须控制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之内。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核减用地规模。

(二)切实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科学规划。要按照合理布局、经济可行、控制时序的原则,统筹协调各类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规划,避免盲目投资、过度超前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

(三)从严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城市规划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功能目标和发展规模,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加快城市规划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尽快出台新修订的人均用地、用地结构等城市规划控制标准,合理确定各项建设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绿化建设。严禁规划建设脱离实际需要的宽马路、大广场和绿化带。

(四)严格土地使用标准。要健全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抓紧编制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标准。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在满足功能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重新审改现有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凡与土地使用标准不一致的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要及时修订。要采取先进节地技术、降低路基高度、提高桥隧比例等措施,降低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工程用地和取弃土用地标准。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和建设用地审批必须严格执行用地标准,对超标准用地的,要核减用地面积。今后,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开展涉及用地标准并有悖于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的达标评比活动,已经部署开展的相关活动要坚决停下来。

二、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大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五)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各地要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和投入产出情况做出评估,并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处理好建设用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各项建设要优先开发利用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六)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也应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安排临时使用、纳入政府储备等途径及时处置、充分利用。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要征缴增值地价,国土资源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订具体办法。2008年6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将闲置土地清理处置情况向国务院做出专题报告。

(七)积极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国土资源部门要对适宜开发的未利用地做出规划,引导和鼓励将适宜建设的未利用地开发成建设用地。积极复垦利用废弃地,对因单位撤销、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以及经核准报废的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使用的原划拨土地,应依法及时收回,重新安排使用;除可以继续划拨使用的以外,经依法批准由原土地使用者自行开发的,按市场价补缴土地价款。今后,要严格落实被损毁土地的复垦责任,在批准建设用地或发放采矿权许可证时,责任单位应依法及时足额缴纳土地复垦费。

(八)鼓励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对现有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对新增工业用地,要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厂房建筑面积高于容积率控制指标的部分,不再增收土地价款。财政、税务部门要严格落实和完善鼓励节约集约用地的税收政策。国土资源部要会同有关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有关规定,抓紧研究制订土地空间权利设定和登记的具体办法。

(九)鼓励开发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国土资源部要研究建立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土地管理绩效等评价指标体系,加快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估工作。凡土地利用评估达到要求并通过国家审核公告的开发区,确需扩区的,可以申请整合依法依规设立的开发区,或者利用符合规划的现有建设用地扩区。对符合“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要求的部级开发区,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

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健全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

(十)深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国土资源部要严格限定划拨用地范围,及时调整划拨用地目录。今后除军事、社会保障性住房和特殊用地等可以继续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外,对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要积极探索实行有偿使用,对其中的经营性用地先行实行有偿使用。其他建设用地应严格实行市场配置,有偿使用。要加强建设用地税收征管,抓紧研究各类建设用地的财税政策。

(十一)完善建设用地储备制度。储备建设用地必须符合规划、计划,并将现有未利用的建设用地优先纳入储备。储备土地出让前,应当处理好土地的产权、安置补偿等法律经济关系,完成必要的前期开发,缩短开发周期,防止形成新的闲置土地。土地前期开发要引入市场机制,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实施单位。经过前期开发的土地,依法由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统一组织出让。

(十二)合理确定出让土地的宗地规模。土地出让前要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供应方案,明确容积率、绿地率和建筑密度等规划条件。规划条件一经确定,不得擅自调整。合理确定出让土地的宗地规模,督促及时开发利用,形成有效供给,确保节约集约利用每宗土地。未按合同约定缴清全部土地价款的,不得发放土地证书,也不得按土地价款缴纳比例分割发放土地证书。

(十三)严格落实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工业用地和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包括配套的办公、科研、培训等用地),以及同一宗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都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公开出让。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城市规划、建设、水利、环保等部门制订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计划,拟定出让地块的产业类型、项目建议、规划条件、环保要求等内容,作为工业用地出让的前置条件。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出让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确定土地使用者和土地价格。严禁用地者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个人签订协议圈占土地,通过补办用地手续规避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十四)强化用地合同管理。土地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要严格约定建设项目投资额、开竣工时间、规划条件、价款、违约责任等内容。对非经营性用地改变为经营性用地的,应当约定或明确政府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依法出让。

(十五)优化住宅用地结构。合理安排住宅用地,继续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供应。供应住宅用地要将最低容积率限制、单位土地面积的住房建设套数和住宅建设套型等规划条件写入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确保不低于70%的住宅用地用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建设,防止大套型商品房多占土地。

四、强化农村土地管理,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十六)高度重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指导、督促编制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划定村镇发展和撤并复垦范围。利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建设,必须符合规划,纳入年度计划,并依法审批。严格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禁止“以租”将农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十七)鼓励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要在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下,依法盘活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按规划稳妥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民住宅建设要符合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住宅建设用地要先行安排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对村民自愿腾退宅基地或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购买空闲住宅的,当地政府可给予奖励或补助。

(十八)严格执行农村一户一宅政策。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完善人均住宅面积等相关标准,控制农民超用地标准建房,逐步清理历史遗留的一户多宅问题,坚决防止产生超面积占用宅基地和新的一户多宅现象。

五、加强监督检查,全面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

(十九)建立健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要对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的执行实施全程监管,及时向社会公开供地计划、结果及实际开发利用情况等动态信息。国土资源部门要对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分析,研究完善加强土地调控、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措施。

(二十)完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制度。要将建设项目依法用地和履行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的情况,作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一项内容。没有国土资源部门的检查核验意见,或者检查核验不合格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二十一)加强各类土地变化状况的监测。运用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做好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全面掌握各类土地变化状况。国家每年选择若干个省级行政区,进行全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监测。重点监测各地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减少和违法用地等情况,监测结果要向社会公开。

(二十二)加强对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监管。国土资源部要会同监察部等有关部门持续开展用地情况的执法检查,重点查处严重破坏、浪费、闲置土地资源的违法违规案件,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将企业违法用地、闲置土地等信息纳入有关部门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金融机构对房地产项目超过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不足1/3或投资不足1/4的企业,应审慎贷款和核准融资,从严控制展期贷款或滚动授信;对违法用地项目不得提供贷款和上市融资,违规提供贷款和核准融资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十三)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制度。制定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办法。实行上一级人民政府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分级考核,考核结果由国土资源部门定期公布,作为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依据。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感,切实转变用地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将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落实在政府决策中,落实到各项建设中,科学规划用地,着力内涵挖潜,以节约集约用地的实际行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土地规划地类篇10

关键词:GiS;土地利用规划;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5-0052-02

土地是国家的财富,能否合理有效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将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土地管理针对各类用地进行各种指标管理、审批管理和成果管理等工作,在土地利用开发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土地利用规划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出发,对一定时期内城乡各类土地的利用进行综合调整和统筹安排,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只有充分有效地规划土地才能保证土地能长期为社会提供经济效益,可以认为土地利用规划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GiS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科学、高效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带来了可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iSLUpm)就是专门为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管理工作服务的,它是在充分认识规划与管理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全面了解规划与管理的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对我国当前土地利用面临的这些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本文将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并给出具体的设计方案。

1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1.1基本GiS功能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的GiS功能包括地图的漫游、量算、打印、地图整饰等,此外还包括:

①地图数据的显示:通过在arcGiS9.2中对当前纸质地图进行矢量化,然后将矢量结果导入到系统中,作为系统显示和分析的背景数据。

②CaD数据源:autoCaD是绘制原始地籍图的常用工具,相关部门的CaD数据也较多,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CaD数据,将这些数据导入到系统中生成所需要的数据格式。

1.2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功能

1.2.1土地利用查询与统计分析功能

该功能模块可根据一定的条件查询符合的要素集合,突出显示这些要素,并保存当前的查询结果。提供现状土地占地分析、规划用途分区占地统计、按行政区现状占地统计等功能,为指标核减和规划审查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并且可以获取详细的地籍信息,对每个地块、宗地进行单个查看。

1.2.2规划成果管理功能

规划成果管理包括图件管理和文档管理。图件管理中可以进行地图的导入导出、打印、浏览;文档管理中可以进行各类文档的浏览、打印。同时该模块中还可以进行操作日志的管理。

1.2.3土地规划辅助编制功能

土地利用规划辅助编制是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体现系统高效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依据。一般而言,土地规划编制包括总体规划编制、专项规划编制,而其中专项规划编制又包含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编制、建设用地规划编制等。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够以图文一体化的形式展现给规划管理人员,系统应能根据规划指标动态地进行土地利用分析,实时地将各种用地类型的相关统计数据反馈给规划人员;同时,基于GiS提供的空间数据编辑功能,可以详细地进行地类图斑的编辑;在编辑过程中,系统可以自动提醒是否存在制图错误,比如破碎多边形等,以供规划人员分析;在总体规划控制之下,系统提供专项规划的详细编制功能,可自动提取基本农田、建设用地等;针对入库的各种规划指标及现状土地结构,系统可以自动提供一些规划方案并给出相应的方案统计分析结果,同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规划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即分析不同方案下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此外,该系统还提供建设项目选址审核、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编制、土地整理、开发及复垦编制、土地利用平衡分析等功能。

该模块中可以进行指标的管理,包括用地指标管理和规划指标管理等功能。指标核减和业务流程紧密结合,可实时查看各类指标的下达、使用、结余情况,并可进行汇总统计,对统计结果可进行多种格式数据的输出,其他各种规划管理都将以这些用地指标为分析处理问题时衡量的标准。

1.2.4系统权限管理功能

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工作人员的权限,并为之设置相应的权限等级。这里,本文设置如下权限:

管理员权限:即该用户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所有功能,包括数据的入库、管理、修改,特别是对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修订、规划指标的调整等重要功能只能管理员来操作,保证数据的安全访问,同时管理员可以全面管理所有的受限用户。

受限用户权限:这部分用户主要是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分析、编制、出图等操作,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用数据库中的土地利用数据,但对于某些数据的访问将受到一定限制,如对现状数据的修正、规划指标的调整等,管理员可以动态地设置受限用户对系统功能的使用权限。

2土地利用数据库设计

2.1空间数据库设计

空间物理数据库采用层次模型组织方式。系统空间数据库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如何管理该行政区的背景地图数据。根据地理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按照要素类分层,将性质或特征相同或相近的地理要素放在同一图层,从而实现数据的分层显示,同时方便了对地理数据的查找和管理。系统中主要涉及到的地理数据大概包括行政边界、居民地、道路、河流、耕地等。

2.2属性数据库设计

采用powerdesigner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先用概念设计模型将所有的表设计好,然后生成物理设计模型,最后运行生成的sql文件将设计好的表添加到数据库中去。这里,土地利用属性数据的编码原则需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①唯一性原则:即一个地类代码对应唯一的地类对象,保证地类编码的唯一性;

②合理性原则:编码需结合国家提供的地类分类体系,保证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和编码的完备性;

③可扩性原则:编码不应只是刚好满足当前规划工作,必须留有足够的备用代码,以适应扩充的需要;

④简单性原则:代码结构不宜太长,层次要分明,结构尽量简单;

⑤规范性原则:代码的结构、类型、编写格式必须统一。

2.3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

土地利用数据包括海量的空间数据和丰富的属性数据,土地管理及规划编制过程需要同时用到两种数据内容,故系统应能动态地调用空间数据和与之对应的属性数据。这里本文设计一种指针表连接方法,即定义一个链接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指针表,准确记录所有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信息索引,当需要用到这些数据时系统可以根据指针表完成两种数据的快速调用。

3结语

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当前及未来科学管理土地信息、合理编制土地规划的有效手段,它以地理信息系统的方式实现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高效组织与管理。本文设计的系统集成了组件式GiS、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从系统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到系统实现等流程进行了阐述,实现了土地信息的科学管理,并使得土地的规划实施更加规范化、合理化,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