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环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2:01

煤矿安全环境篇1

关键词:煤矿;地质环境;安全管理;煤矿隐患

中图分类号:p51

加强煤矿管理工作对安全管理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资源的开采和管理工作在不断的被提上日程。我们都知道煤炭资源不管是在过去的时光里,还是在目前的经济发展当中都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没有煤炭资源就没有人类世界的发展和进步。但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煤炭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却在的不断的减少它的存量。目前的全球煤炭用量大致存在着一种当代人在使用后代人该享有的煤炭资源的情况。这种恶性的循环不但是对煤炭资源的不利,对于未来世界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的煤炭开采来看,小煤矿、非法开采等现象大量的存在。这对于安全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很多地表和地下都存在着很严重的破坏现象。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够得到改善的话,在不久的将来,煤炭开采将会是影响地球寿命,破坏自然平衡的重要杀手之一。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加强煤矿管理工作对安全管理不仅仅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更是让人们意识到,加强煤矿管理工作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煤矿地质环境与安全管理之间的联系

在前文当中我们简单的阐释了煤矿管理工作对于安全管理的意义。那么煤矿地质环境与安全管理有着怎样的联系呢?煤矿地质环境对于安全管理工作到底起到了怎样的决定性的作用?在本节当中我们将详细的进行解析。

煤矿地质环境的好坏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易程度

煤矿的地质环境不但可以决定煤矿的产煤量,同时它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易程度。首先,煤矿的地质环境保护的好坏是由煤矿的开采工作时的保护程度分不开的。我们都知道目前很多的煤矿开采基地的地质环境都受到了质疑。例如很多地方由于大量的小煤矿存在,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为了牟取暴利,开采设备也不够合理,很难做到合理开采。如果煤矿地质环境保护的不善,安全工作将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甚至是没有办法开展下去。所以加强煤矿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是煤矿开采与管理的永恒主题。

煤矿地质环境的好坏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衡量标尺

煤矿地质环境的好坏不但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易程度,同样煤矿地质环境的好坏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衡量标尺。因为煤矿地质环境的好坏是直接影响该地区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前文我们已经阐释了煤矿地质环境和安全管理工作之间的联系。因此如果煤矿地质环境保护得不好,谈多少的安全管理工作都是徒劳的。没有一个好的煤矿地质环境,就没有一个好的安全环境二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安全管理和煤矿地质环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煤矿地质环境与安全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做好,煤矿地质环境是很难得到保障的。同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煤矿地质环境,安全管理也没有办法开展下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扶持。

目前煤矿地质环境存在哪些问题及其存在的安全隐患

但是就目前的煤矿地质环境分析来看还存在着很大的隐患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与此同时,安全管理也将成为一纸空谈。首先,目前的私人煤矿大量存在,滥挖、私自开采的现象屡禁不止。其次,由于工作管理机制上的一些问题也是导致煤矿管理工作没有很好进行的主要原因。第三,由于开采人员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在开采当中或多或少的会存在不合理开采的现象。第四,开采工作完成以后,回填工作的管理相对较弱。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改善的话,煤矿的明天仍旧堪忧。安全管理工作也将成为幻影。

如何加强煤矿地质环境和安全的管理工作

要想加强煤矿地质环境的管理工作,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从根源上解决煤矿地质环境的保护问题。第一,政府在这方面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工作。并且严禁小煤矿的滥挖、滥采的现象。政府作为监管部分而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检查环境,那么煤矿的地质环境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将会受到重重阻碍。所以政府在监管机制上必须做到严格管理、严格控制。第二,加强煤矿的管理工作,更新开采设备,弥补煤矿管理上的不足。我们都知道,在目前国内的一些煤矿开采的工作当中,很多煤矿的管理工作没有和国际的管理水平相接轨,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管理机制在里面。而开采设备由于费用等各种原因的存在,也是相对比较落后的。这不仅对于煤矿的开采工作很不利,对于煤矿地质环境的保障也是很不利的。第三,要加强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煤矿管理工人的素质培养。目前的煤矿开采的一线工人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对于开采的技术和安全意识及防护工作还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所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也很重要。第四,要想将强加强煤矿地质环境保护和安全的管理工作还要全社会的共同协作。

煤矿地质环境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影响

煤矿地质环境对于安全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体现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上,对于人民的财产安全、生命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没有煤炭资源,人类社会是没有办法得到进步的。所以煤炭资源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就是一笔无价之宝。如果是因为人类的过分开采而造成能源的枯竭,这将意味着巨大财富的消失,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会后到制约。从生命财产来看,如果没有良好的安全管理,地球失去的大自然的平衡,人类的生命也会受到威胁。所以说煤矿地质环境的保护对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结语:煤炭资源的管理;煤矿地质环境的保护;安全工作的实施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积极关注的话题之一。那么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很多的科学家也在不断的实践当中。他们以其为终身的奋斗目标。本文也是在此基础之上,简析煤矿地质环境与安全管理二者之间的联系,仅以本文向一直在奋斗在煤矿地质环境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以及多年潜心研究煤矿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安全管理的研究人员们致以最真挚的敬意。

参考文献:

[1]刘洪.浅谈地质环境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0)

煤矿安全环境篇2

关键词: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

0引言

监测监控系统是融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自动化产品,当将其作为一种安全预防技术设施应用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时,就称其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我国的工业安全事故中,煤炭工业的安全事故较为频发且性质严重,尤其以生产矿井瓦斯爆炸事故最为突出。为此,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专门制定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指导方针,由此可见,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1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组成

根据所述及概念,监测监控系统的功能一是“测”,即检测各种环境安全参数、设备工况参数、过程控制参数等;二是“控”,即根据检测参数去控制安全装置、报警装置、生产设备、执行机构等。若系统仅用于生产过程的监测,当安全参数达到极限值时产生显示及声、光报警等输出,此类系统一般称为监测系统;除监测外还参与一些简单的开关量控制,如断电、闭锁等,此类系统一般称为监测监控系统。

煤矿安全生产监测控系统层次上一般是分为两级或三级管理的计算机集散系统,一般包含测控分站级和中心站级。每个测控分站负责某几路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和某个执行机构的控制,实现了采集、控制分散;中心站负责数据的处理、储存、传输,实现了管理的集中。中心站与分站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通信、传感器到测控分站的数据传输、测控分站到执行或控制装置信号的传输,是通过传输信道实现的。

监测系统一般由地面中心站,井下工作站,传输系统三部分组成。地面中心站一般有传输接口装置和若干台计算机,电源,数据处理及系统运行软件,存贮、打印、显示等装置组成。为了计算机稳定工作,一般还配备了机房恒温调节,不间断电源等辅助设施。

井下分站和传感器构成井下工作站。井下分站的作用是,一方面对传感器送来的信号进行处理,使其转换成便于传输的信号送到地面中心站;另一方面,将地面中心站发来的指令或从传感器送来应由分站处理的有关信号经处理后送至指定执行部件,以完成预定的处理任务,如报警、断电、控制局扇开启等;并向传感器提供电源。

传输系统是用来将井下信息传输至地面和将地面中心站监控指令传输至井下分站的信息媒介。信道,信息传输的通道,监测系统大多采用专用通讯电缆作为信道。

传感器与分站之间一般采用直接传输方式。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应满足以下几种信号:模拟量信号有三种,频率输出(5~15HZ);电流输出为0~5ma;电压输出为0~100mV;开关量信号输出一般有±0.1ma、±5ma和200~1000HZ等。

2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技术指标

根据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其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是以组成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技术指标为特征。

2.1测控分站容量:是输入、输出量的个数及类型。例如,模入8,开入4个接点信号、4个电流形式信号等;开出4个ttL电平、4个继电器触点输出等。

接配传感器:是指所接配传感器的种类、型号、测量范围、输出信号形式、供电电压、精度等。

检测精度:是反映分站性能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一般用满量程的相对误差来表示。数值越小,则检测精度越高。

另外,还有分辨率、转换时间、传输距离等指标。

2.2中心站主机型号及配置:CpU型号,内存容量,硬盘容量,软驱数量、规格,配置外设的种类、型号、数量等,另外,还有备用主机的情况。

容量:即系统可带分站的数量,例如,井下100个分站,地面10个分站。

传输速率:数字传输的波特率,例如,600bit/s,1200bit/s。波特率越高,传输效率越高。

另外,还有传输距离、可靠性等指标。

2.3系统信息管理软件开放性好:组态软件数据库提供了开放数据访问接口,可以实现数据库的二次开发。

安全性良好:所有的设计方案都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安全性,使用采集系统对监控系统的影响达到最小。

数据容量大:采用虚拟内存管理技术,理论上数据存储是无限制的(受硬盘空间和内存大小的影响)。

另外,还有响应速度、运行是否稳定、扩展性是否强、兼容性好等衡量指标。

2.4防爆及防爆标志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爆炸危险环境用电设备分为2类。有瓦斯爆炸危险的矿井使用的电气设备为i类,除瓦斯矿井以外的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为ii类。ii类电气设备又分为a、B、C三级,这是根据使用场所的爆炸性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来分的。ii类电气设备还按最高表面温度的不同,分为t1-t6共6组。防爆型设备在外壳上的总标志为:“ex”。

防爆型电气设备按防爆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增安型、隔爆型、本质安全型、通风充气型、充油型、无火花型、特殊型等等。

3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的种类

监测系统按工作侧重点分为环境监测系统和工况监测系统两大类。每种系统又可能包含若干子系统。如环境监测系统可能配备瓦斯突出预报子系统、顶板监测子系统;工况监测系统可能配有综采监控、胶带监控等各类子系统。

环境监测系统一般侧重于监测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采区主要进回风道等自然环境的参数,其主要功能为监测低浓度沼气(4%以下)、高浓度沼气(4%~100%)、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温度、风量、风速、负压、矿压、地下水、通风设施、煤尘、烟雾等参数,除实时显示检测数据外,还应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及各矿井实际情况,在一定地点及工作场所设置报警(灯光、音响)和执行装置,以便防止和预报灾害。

工况监测系统一般侧重于监测机电设备,其主要监测参数有采区产量、井下煤仓煤位、采煤机机组位置、运输机械、提升机械监控、设备故障监测及效率监测等等。但生产工况监测信息并非全部要传输到集中监控系统之中。

一些大的监控系统通常包括环境监测与工况监测两大功能,适应性更为广泛。

4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的结构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

4.1集中式集中式控制是一种中心计算机直接控制被控对象的系统。其特点是信息采集、分析处理、信道管理,控制功能均由地面中心站计算机完成。数据传输量大、负担繁重,中心站计算机是系统关键性节点,当中心站和传输通道发生故障时,将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集中式控制系统大多为星型结构,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将多个节点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即可;增加、扩展节点十分方便。中心节点是整个系统的“瓶颈”,该系统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心节点。

4.2分布式分布式多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简称DSSC系统,是实时控制系统中广为采用的一种控制系统。所谓分布式多级计算机系统,就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点,以协作方式互相配合进行工作的多计算机系统。一般在几个地方设置执行简单任务的低档计算机,而较复杂的任务则集中由中、高档计算机去执行。

煤矿安全环境篇3

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加强我县煤矿企业环境管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各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对新、改、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市及我县有关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环保部门审批,在取得环保部门核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准书后方可开工建设;在建设或运行中出现与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重大不符的负面环境影响的,应当组织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以及产生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停止建设或运行,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全县凡未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的煤矿企业,必须立即停止建设或生产;已经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的煤矿企业,必须在年8月31日前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准书和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图说报县环保局备案。

二、严格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

各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准书的规定,完成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并于开工前将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图说报环保部门备案。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并按规定向环保部门申请验收,经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全县凡正在建设中的煤矿企业,必须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准书和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图说的规定建设环境保护设施,并经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已经建成投产但未经环保部门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的煤矿企业,必须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准书和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图说的规定对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检查和整治,并于年10月31日前报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保部门申请验收,逾期不申请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一律停产整治。

三、严格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管理

各煤矿企业必须按照国家和市及我县的有关规定,于每年1月1日至1月15日向县环境保护局申报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并提供有关资料;产生危险废物的,还必须同时报送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各煤矿企业必须按规定申请领取排污许可(临时许可)证,并按排污许可(临时许可)证规定的种类、因子、数量、浓度(强度、活度)、最高限值及排放方式、去向、时间等排放污染物。

四、严格落实煤矿企业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

各煤矿企业必须切实承担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粉尘以及噪声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1.切实加强固体废物管理。煤矿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掘进废渣、煤矸石和生活垃圾。各煤矿企业应该采取措施对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对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必须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准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建设贮存设施、场所,安全分类存放,或者采取无害化处置措施。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必须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关于选址、设计、运行管理的有关规定。禁止随意倾倒、堆放固体废物。各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矸石山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煤安监调查〔〕15号)、《关于印发〈煤矿矸石山灾害防范与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162号)、《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和《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等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落实煤矿矸石山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煤矿矸石山的安全管理,切实做好自燃、滑坡、崩塌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不发生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事故。对停用或废弃煤矿矸石山的安全管理应由原煤矿企业负责。对关闭煤矿企业,其已停用或废弃煤矿矸石山的安全管理由县煤管局负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关闭煤矿企业已停用或废弃煤矿矸石山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事故。各煤矿企业对煤矿矸石山等工业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停止使用后,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进行封场,并符合关闭与封场的环境保护要求,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切实加强煤矿废水管理。煤矿废水主要包括井下废水和生活污水,各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准书的要求,建设水污染防治设施,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一是严格执行《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不得超标排放。二是新建煤矿在设计中,应优先选择矿井水作为井下生产用水、消防用水和绿化用水等。三是对于高矿化度采煤废水,应根据实际情况深度处理和综合利用,高矿化度采煤废水用作农田灌溉时,还应该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规定的标准。

3.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各煤矿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渝财建〔〕41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履行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义务,加强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同时,必须按照国家关于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的相关规定,向国土部门作出书面承诺,缴纳预提保证金,并按国土部门的要求开展并及时完成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在停办、关闭、闭坑前,必须履行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义务,完成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提出矿山闭坑报告及有关安全隐患、土地复垦利用、环境保护的资料,并经国土部门验收合格。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或者因其他原因终止采矿的,不免除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义务。采矿权转让的,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义务同时转让,采矿权受让人应当依照履行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义务。

五、加强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

各煤矿企业是环境风险防范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一是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将评估报告和应急预案报县环保局备案;二是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环境事件,建设相应的应急设施,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物资和器材,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和应急演练;三是建立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定期检测、维护有关报警装置、应急设施设备,确保正常使用。当前,各煤矿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矸石山灾害防范与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162号)、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矸石山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煤安监调查〔〕15号)、市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矸石山隐患治理工作的通知》(渝煤安监监察字〔〕226号)等规定,切实加强煤矿矸石山灾害防范和治理工作。

六、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县环保局负责对全县煤矿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国土房管局、县安监局、县煤管局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对煤矿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环保局、县国土房管局、县安监局、县煤管局等县级相关部门要建立环境安全联动工作机制,通报隐患排查情况,增进信息共享,开展联合执法,对可能引发次生环境安全事件的安全生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后督查。具体职责如下:

1.县环保局。负责对全县煤矿企业新、改、扩建项目执行环评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及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对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煤矿企业,应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的,依法进行处罚;对未将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图说报环保部门备案的,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进行处罚;对需要配套建设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就擅自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煤矿企业,依法进行处罚;对擅自闲置、不正常使用或者拆除环保设施、场所的,应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进行处罚;对未按规定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依法进行处罚。

2.县煤管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8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对煤矿企业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对未取得环评审批文件和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批准文件的煤矿企业,不予核发或换发煤炭生产许可证;对已取得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批准文件,但在生产过程中其环保设施发生重大变化,经整顿改进后仍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煤矿企业,应吊销其煤炭生产许可证;要强化对煤矿企业煤矿矸石山特别是已关闭煤矿企业停用或废弃煤矿矸石山的安全监管,将煤矿矸石山灾害防范与治理列入监管执法内容,防止出现煤矿矸石山垮塌灾害事故,确保不发生因安全事故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事故。

3.县国土房管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和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渝财建〔〕41号)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履行对煤矿企业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对未取得环评审批文件和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批准文件的煤矿企业,不予核发或换发采矿许可证;对煤矿企业提出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任务;对煤矿企业分期恢复治理工程应当组织县环保局、县财政局等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上报市国土部门复查;对煤矿企业恢复治理项目验收不合格的,应商县环保局责令限期恢复治理;在办理煤矿企业闭坑手续时,应组织县环保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对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工程进行验收,并对矿山闭坑报告及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进行审查,经验收合格的,方能返还预提保证金;煤矿企业未履行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义务或者验收不合格,逾期不进行恢复治理或者恢复治理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应商县环保局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使用预提的保证金实施恢复治理。

煤矿安全环境篇4

【关键词】复杂地质环境煤矿开采掘进支护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煤矿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与之俱来的是煤矿资源开采过程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众所周知,采煤的安全是煤矿开采中值得关注的首要问题,如何科学利用煤矿开采的掘金技术和支护技术,从而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环境是煤矿开采的重要安全课题。煤矿采煤的掘进支护技术作为煤矿开采的关键环节之一,不仅是整个开采过程的顺利进行的必要组成部分,也为煤矿开采提供了安全保障。科学合理地实施煤矿开采的掘进支护技术,需要根据地质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和仔细研究,本文主要针对某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矿采煤掘进支护技术及其应用展开讨论。

1该复杂地质条件的煤矿开采环境分析

该煤矿开采区由于在历史悠久,开采年代时间长,加之地形环境复杂,开采区断层结构多,地压大,地质环境不稳定等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下,为煤矿开采的顺利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

(1)岩性随深度变化。煤矿开采过程中,往往随着煤矿开采需求的不断加大,煤矿开采的逐步加深,煤层的地质结构有所变化,如岩性的变化为煤矿的开采构成了不利因素。(2)煤层的稳定性较差。针对该矿区的调查和相关资料显示,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性等的诸多因素影响,矿区的煤层稳定性差,容易导致松散和疏离,为实际煤矿开采的工作进展形成阻碍,加大了煤矿开采的安全隐患问题。

2煤矿采煤掘进支护技术存在的问题

结合目前国内的煤矿开采技术的研究以及实际操作过程的应用情况,从技术限制和意识淡薄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如下。

(1)对掘进支护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矿区对开采中的掘进和支护技术重视不足,为了提高眼前的经济效益,往往不自觉得忽视了安全防范措施和技术保护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采煤掘进支护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具体表现在,对开采团队的掘进支护技术的要求不够严格,在实际经济投入方面不充裕,对先进的掘进支护技术引进力度不够,开采过程对煤矿地质条件变化考查不足等。(2)国内煤矿开采掘进支护技术限制。与国际先进的煤矿开采技术相比,实际现有的煤矿开采掘进支护技术无法完全满足煤矿开采的需要,在技术使用、机械化程度和管理等方面有待改进。(3)开采设备落后。先进的设备是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和增加煤矿开采产量的重要前提。然而经过调查发现,该矿区的部分设备相对于煤矿开采的需求量严重滞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量需求和复杂的地质环境。设备的落后严重阻碍了矿区的采煤掘金能力,对生产资源和生产环境造成了浪费。

3煤矿采煤掘进支护技术的应用改进

针对该煤矿复杂特殊的地质环境,结合煤矿开采的掘进和支护技术要求,试从以下角度分析掘进和支护技术关键。

(1)区分综掘机与普掘机的适用范围。在实际煤矿开采活动中,综掘机和普掘机作为常见的采煤掘进机械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而确定和划分综掘机与普掘机的适用范围,进而科学合理的使用综掘机与普掘机十分重要。一般来说,相对于综掘机来说,普掘机的使用更适合工作面施工长度小于300mm的施工情况,而综掘机适用于工作面施工长度大于300mm的施工情况。(2)科学选用综掘机的型号。为加快煤矿开采环节,提高煤矿开采的产量和效率,科学地选用综掘机型号十分关键,如何根据具体开采环境和开采量,最大化地利用综掘机不同型号的优势是选用综掘机的重要方面。在选择过程中,应该结合巷道断面环境,煤矿岩层的强度等进行考察综掘机是否适用,此外,对设备本身应该严格关注设备的运行要求和结构划分。(3)科学选用合适的截齿。截齿的选择对于煤矿掘进的速度和效率十分重要,优质的截齿的选择能有效提高煤矿挖掘的速度,与此同时,还能保护截齿的磨损,尽量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因此,在选用截齿时,应该选择强度高,抗磨性能高的截齿。(4)运用临时支护技术。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维护煤矿的挖掘进展和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日常煤矿开采过程中,为了维护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应该采取临时支护技术对其进行保护。(5)完善煤矿掘进过程的管理制度。唯有逐步完善、逐步加强关于煤矿掘进的相关管理规定,以强制性的制度条令保证煤矿掘进的有效执行,才能从根本上使得煤矿采掘的逐步科学,强制性的规定更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煤矿采掘的完善。加强和完善煤矿掘进的事前和事中控制,加大事后惩罚力度,严厉对待违规现象,从控制和惩罚两方面来保证煤矿采掘的顺利进行。针对煤矿挖掘过程,施工单位应该不断学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提高煤矿采掘安全性能同时加快煤矿采掘速度的管理制度,不断学习先进的煤矿掘进技术,以高效安全作为管理目标。

4穿越断层的支护技术

(1)直接破顶法。具体实施过程是,直接破除断层的顶部从而从根本上消除断层带来的安全隐患,降低施工的难度,接下来使用锚网索进行支护。一般来说,直接破顶法适用于岩石硬度小于5,落差小于2米的断层情况。(2)退后卧底法。当煤矿中断层上下落差较小时,掘进机采用后退并且卧底行驶能有效保护掘进机,并保证断层顶板的完整性,从而增加安全性能。(3)锚杆临支加U钢法。该矿区的断层面积较大,易坍塌造成安全隐患,结合该情况应该科学利用U型钢架支护,与多种支护手段相互使用,达到安全支护效果。

5结语

复杂地质环境矿区的煤矿开采工作,不仅要关注煤矿开采量和开采效率,更要针对具体开采环境展开考察研究,从而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保证煤矿开采的顺利进行,提供开采煤矿的安全环境。科学利用煤矿开采的掘金技术和支护技术,能有效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环境,煤矿采煤的掘进支护技术作为煤矿开采的关键环节之一,不仅是整个开采过程的顺利进行的必要组成部分,也为煤矿开采提供了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志强.试析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矿采煤掘进支护技术及其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8).

煤矿安全环境篇5

关键词: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对策影响

1、煤矿开采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

1.1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污染

我国虽然国土辽阔,但是做为人口大国,人均的淡水资源占有量甚至不及世界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的1/4,而在我国煤炭产业集中的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尤为严重。煤矿开采地区本身水资源的储备量就很不理想,加上煤矿开采导致的地下水流失和污染,仅仅山西省就因为开采煤矿至少导致30万人饮水困难。同时,由于煤矿开采缺乏保护措施,矿区附近的水源污染严重。

1.2对土地资源的污染

由于对煤矿过度开采,据统计,已经导致600km2~1000km2的土地塌陷,在华北、东北平原地区,每年塌陷的土地面积达到6600hm2,其中耕地面就多大4000hm2,这代表随着我国煤矿的开采,每年将会有将近4万名以耕田务农为收入的农民因此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耕地。同时,煤矿的开采还会引起弟子结构的变化,进而引起地表下沉等地质活动,不仅对煤矿开采地区的建筑安全造成了严重的隐患,更会造成农田耕地高低不平,甚至会出现大面积的积水而无法进行正常的耕种。

煤矿开采过程中除了开采行为会对土地产生影响以外,产生的伴生物对于土地的影响也很严重,例如煤矸石。煤矸石是在煤矿开采和洗煤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矿质废弃物,煤矸石的产量和煤矿的含煤资粮于开采工艺有着直接关系,在我国煤矸石通常为原煤产量的10%~20%左右。煤矸石对于环境的主要污染来自于煤矸石占用的土地面积大,影响生态环境,同时,煤矸石在自燃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也相当严重。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的煤矸石堆积山体总量约为3Gt,按照年排放量,预计到2012年煤矸石的年新增占地面积约700hm2。全国正在自燃的煤矸石山大约有200座之多,自燃过程中排放的有害气体总量可想而知,严重的危害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1.3煤矿开采对于大气环境的污染

除了上文提到的煤矸石自燃会产生污染气体污染大气以外,煤矿在开采过程中还会产生多种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情况,这包括:矿区运行和生产过程中各种燃煤锅炉和厂房燃烧产生的煤烟:煤矿居民和工人居住生活产生的煤烟排放:煤矿地区汽车往返运输产生的尾气污染:煤矸石自燃的有害气体排放。同时,煤矿开采的同时,地下会冒出大量的瓦斯,瓦斯气体的存在不仅对煤矿的安全运作造成了安全隐患,而且瓦斯对于臭氧层的破坏也相当严重。

1.4煤矿开采产生的噪声污染

由于煤矿的煤矿开采的工程周期长,而且开采设备的噪音严重,导致煤矿开采地区的环境受噪声污染严重。矿工在开采工作中受到连续性的高强度噪声污染不仅会产生听力下降和耳鸣耳聋的听觉问题,同时还会进一步引发矿工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的衰弱。矿工身体健康的下降导致了矿工工作效率的下降、工作状态不佳,加重了煤矿开采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和安全隐患。在这基础上,煤矿开采还对矿区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煤矿开采产生的噪声已经成为煤矿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2、针对煤矿开采的影响的相关对策

2.1井下废气和粉尘的处理

由于煤矿开采过程中井下还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瓦斯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不仅严重后果危害了矿工的身体健康,并且在排放到地表以后,还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何解决粉尘的问题,可以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对煤层进行注水和使用集尘风机等设备,对开采过程中的粉尘进行控制和防范。同时在开采过程中对井下进行注氮、灌浆等方式,可以有效的中和井下煤炭自燃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2.2井下污水的处理

为了安全生产的需要,煤矿在开采时需要对煤层进行注水减少粉尘,同时煤矿的开采还会导致地下水的沉积,为此,及时将井下污水排出地表是开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作业用水和地下水受到煤碳的污染严重,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于水资源会造成严重后果,采用新型的脱水和滤水设备,对井下排出的废水进行分成脱水和过滤,减少污水的排放,将高浓度的煤泥水回收至选煤厂从新加工和处理。

2.3地表坍塌的问题

由于煤炭的开采会导致地下结构和承力的严重变化,常常会引起地表的坍塌,对于煤矿附近的建筑物安全造成了严重后果影响。为此,在开采过程中要注意矿洞的支护工作,增加矿洞的稳定性。对于废弃的矿洞要做好回填工作。

2.4控制噪声污染

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的噪声问题由来已久,根据我国卫生部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关噪声问题的相关条例和规范标准,我国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的噪声严重超标,为此,煤矿开采时,相关企业必须做好噪声的消除和隔离工作,矿区必须配备噪声消音设备,将煤炭的生产噪声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2.5煤层气的开发

所谓煤层气的开发就是指针对煤矿开采过程中井下的瓦斯利用问题。煤层气是一种随煤矿形成而伴生的非常规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会对开采工作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现有的处理方式是将煤层气排放到地表燃烧处理,不仅仅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和气体,同时也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随着能源的紧俏和科技的发展,煤层气作为一种易得资源被人们所关注,如何安全合理的开采和收集煤层气,将原本的安全隐患化为新型能源,不仅保护了环境,而且还提升了煤炭开采的经济效益。

3、结语

煤矿作为我国的传统能源,煤矿的开采工作一直被广泛关注,如何减少煤矿开采对于环境的污染,对于提升煤矿产业的及经济效益和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都有着非凡的意义。要彻底的解决煤矿开采对环境影响的问题,就必须从煤矿企业的管理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并研究和开发利用矿区环境保护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监督煤矿企业的行为,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戴莉萍.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矿区生态修复——以煤矿为例[J].学理论,2010(18).

[2]赵东,王长新,李恩花.煤矿开采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J].中州煤炭,2008(4).

煤矿安全环境篇6

关键词: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事故

根据大量煤矿事故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近八成事故发生原因都与煤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有关,“三违”现象的普遍存在是影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最典型的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一、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

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是指日常生产活动中,具有危险性的生产行为,其中包括违反劳动纪律,违规进行生产操作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于煤矿职工的生产行为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其中,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是影响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最主要因素,直接导致生产失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

(一)心理因素

对于煤矿企业职工安全行为来说,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情绪以及个性因素两个方面。从心理因素方面分析,煤矿企业职工情绪水平失调情况下,不安全行为也随之产生,保持煤矿职工平稳的情绪水平是安全生产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安全因素,当煤矿职工情绪过于紧张或者激动时,其情绪水平就会出现较大波动,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最终导致事故发生。如煤矿职工在从事繁重井下工作时,其情绪水平要求非常高,一点小波动都可能产生安全风险。个性因素方面分析,从煤矿企业职工群体个性来看,许多煤矿职工抱负水平不高,物质需求明显,价值观主要偏向于经济型。而工作能力上,反应能力与突发应变能力较弱,直接影响到相关安全操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通过对一些煤矿企业的事故分析得出,由于煤矿职工心理因素以及心理状态等因素产生的事故占五成左右,在生产过程中,侥幸、安全心理,是安全生产的最大障碍。

(二)生理因素

受生理因素影响,在相对优越、宽松的工作环境之下,人的安全行为才能达到最优化,而在面临比较局限或者恶劣的生产环境时,人的安全行为将出现退化。对于煤矿职工来说,其作业环境相对复杂,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生理问题,影响到职工安全行为。部分煤矿职工在繁重的井下工作中,工作时间较长,极易疲劳,如果长时间以疲劳状态开展生产工作,则会导致体能消耗过大,出现行为失调等问题。此外,煤矿作业时间不规律,煤矿职工生产规律与生物钟被打乱情况下,其体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劳动效率不高,出现不安全行为。除以上煤矿企业特殊的生产情况之外,还有其它多种因素对煤矿职工的安全行为造成消极影响,如长期缺乏鼓励的工作情况下,工作态度消极,致使生理状态松驰,注意力难以集中,对事故缺乏预警能力。此外,社会生理因素的影响会使煤矿职工产生极大的精神波动,如异常激动、兴趣或者抑郁等情况,对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漠不关心,不能准确的进行信息处理,容易造成事故发生。

(三)环境因素

首先,作业环境的复杂性是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煤矿生产企业职工生产的第一现场在井下,环境的复杂为职工生产作业带来了极大的危险性。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之中,煤矿职工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量,面对艰苦的安全卫生条件,此外,井下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对职工大脑产生不良刺激,容易导致职工疲劳心理与生理状态。其次,社会环境因素也间接影响到煤矿职工安全行为。对于煤矿企业而言,煤矿区队作为基本的组织,其规章制度的不断健全与完善是防范煤矿事故的重要条件。每位煤矿职工作为团体中的一员,其事故行为酝酿于团体之中,在群体相互作用下,包括安全意识等的贯彻落实,相互安全行为的影响与模仿等都影响到职工的安全行为,如果团体安全行为失控,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安全隐患。

二、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控制与预防对策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安全生产应当是摆在第一位的重要任务,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采取多种手段,预防与控制安全隐患产生,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失误,防止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发生。

(一)对煤矿职工心理与生理进行调节

控制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首先应当针对煤矿企业职工心理与生理特点,进行适当的教育与调节,强化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提升职工安全生产积极性。煤矿职工个性心理、需求、个人能力以及性格上都各有差异,针对这些差异的存在,煤矿企业要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对不同特征的职工情绪与注意力进行调动。此外,通过对煤矿生产作业条件进行持续改善,心理咨询等活动开展,消除恶劣生产环境下煤矿职工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舒缓心理压力。同时,强化关于安全生产的奖罚制度,在煤矿生产场地树立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对职工生产活动进行提示警醒等等,优化员工心理素质,调动其主动性心理,避免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减少事故产生机率。在关注优化职工心理素质同时,还要关注职工生活规律的调整,作息时间安排等生理因素,促使煤矿职工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参与到生产中来,避免出现疲劳作业,降低因生理缺陷产生的不安全行为。

(二)减少外界因素影响

影响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外界因素主要包括作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要控制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就要从这些外界因素着手,通过改善作业环境,家庭以及社会环境等,最大限度降低煤矿职工人为失误。具体来说,通过持续优化作业环境,合理改进煤矿井下开采方法与技术,降低温度、温度等环境影响,扩大作业空间,增强照明、持续改善影响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此外,关注煤矿职工家庭和社会关系建设,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安全宣传等工作,维持职工家庭的和谐,树立安全第一,温暖家庭的安全意识,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

(三)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

要使煤矿职工提高安全意识,需要不断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的力度,通过对煤矿职工开展各类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开展安全考核、提高岗位操作技能等措施,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减少人为失误,降低安全风险。除此之外,在煤矿职工上岗前以及日常工作中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宣传最新安全知识与技能,切实降低恶劣工作环境下煤矿职工的人为失误,避免事故的产生。

(四)强化监督与管理

为了防止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应从以下两点出发,持续强化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首先,安全监察部门应当发挥监管作用,持续深入职工一线工作场所,关注生产场所的安全检查,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考核工作。其次,企业工作应当发挥监督力量,强化安全监督机制,及时发现煤矿现场操作中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事故发生。

结语:

当前,许多煤矿企业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许多生产环节都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不断研究煤矿职工生产行为,掌握其行为规律,分析影响煤矿职工安全行为的因素是煤矿企业控制安全风险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曹庆仁,李凯,刘丽娜.煤矿安全文化对员工行为安全影响作用的实证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04:143-149.

煤矿安全环境篇7

关键词:煤矿企业;通风安全;煤矿开采;主观因素;客观环境

中图分类号:tD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2-0119-02

煤矿开采行业因其具有工作任务重、开采过程复杂、工作风险性高等特点,而被列入到我国高危工作的行列之中。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究其原因与煤矿开采过程中通风不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煤矿开采过程中,井下的通风不良很容易形成瓦斯爆炸事故或煤尘中毒事故,其对于煤矿企业和国家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对于煤矿开采工人所造成的创伤更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做好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有很多,笔者在本文中仅针对众多因素当中的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进行论述。

1煤矿通风安全的重要性

良好的煤矿通风环境,是保障煤矿开采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倘若因通风不良而造成煤矿事故,那无论是对于开采人员,还是煤矿企业,甚至是国家的损失都是无比巨大且不可挽回的。另外,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硫化氢等气体,不仅会形成酸雨对地球产生危害,更加剧了全球变暖的速度。对煤矿通风安全的控制,能够有效降低这些气体对自然环境的侵害,在客观层面上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对煤矿通风安全的有效控制,是保障人们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手段。

2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

2.1客观环境因素对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

煤矿通风情况的好坏与矿井所在地的客观环境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换句话说煤矿所在地环境情况的好坏,是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客观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对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矿井所在地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随着煤矿开采工作的不断深入,矿井内的地底温度、绝对应力以及瓦斯压力变得越来越高,使得煤矿开采人员在矿井下的安全威胁逐渐增大;(2)因煤矿开采工作的深入,导致地底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煤层与氧气接触,进而就可能形成煤层自燃的情况,同时也加大了煤尘爆炸的可能性;(3)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涌出量不断地加大,进而增加了煤与瓦斯突出的情况,高瓦斯突出情况也相应的增多。

2.2主观人为因素对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

人为因素是对煤矿通风安全的影响最大的因素,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因为人为控制不善或疏忽等原因造成的,人为因素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煤矿企业内部因素,其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煤矿安全管理负责人对通风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安全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应急救援产业化建设不完善,应急资源配置不协调等,对于事故采取“只总结,不吸取”的态度;(2)部分矿井过渡追求经济利益,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管理思想,安排专业技术不足的工作人员进行通风管理工作,容易造成违规操作、违章作业等情况;(3)由于煤矿开采工作繁重,部分煤矿为了提高煤矿产量,采取以吨煤计算工资的情况或采取超产提成的不恰当激励机制,使得煤矿开采人员为了追求高薪资,而不按生产制度进行工作或出现超负荷作业等情况;(4)安全基础工作薄弱,下井采矿人员的素质偏低,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另一部分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外部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部分矿井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出现了超通风能力生产或矿井内的有效风量不足以及外部漏风量不符合规定等情况,而造成的煤矿通风能力不足;(2)部分矿井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力度不够,所使用的机电设备不全,机电设备带病工作等情况频频出现,从而引起的煤矿通风能力不足;(3)部分矿井内所布置的通风网络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够完善,通风设备位置不合理等情况,从而导致的通风流量不稳定的情况;(4)部分矿井内的防尘设施不够完善,再加上缺少良好的通风系统,容易造成煤尘爆炸。

3提高煤矿通风安全的有效措施

3.1对客观环境因素的充分掌握

为了有效降低煤矿通风安全隐患,必须要对矿井所在地的客观环境进行充分的掌握和了解,对矿井内部通风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加强对矿井内通风系统的管理,根据实际环境情况,来对通风系统进行调整,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保证矿井内具有足够的风量。与此同时,要针对矿井所在地客观环境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来加强对环境的监控力度,建立起控制通风系统、瓦斯、煤尘的相关程序,加大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监督力度,并采取一定的控制和防范措施。另外要加强对矿井内机电设备的管理,保证矿井的通风在任何时候都能具有实际作用。

3.2对主观人为因素的有效控制

首先要加强对煤矿企业内部因素的控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健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纠正错误的生产思想,提高对通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落实法人代表的责任,加大对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引进力度;(2)建立完整的通风安全系统,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坚持“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大对煤矿通风系统安全的管理和监督力度,通过搞好基础工作,降低事故发生几率;(3)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的重视,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员工健康档案,采取轮休制度进行工作,保证员工在进行煤矿开采时能够保持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体力;(4)搞好企业内部安全培训工作,将安全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将系统知识拆分成多个单点知识,使安全知识能够真正地深入到员工的心里,每个月都要进行安全技术规范考核,切实提高员工对现场问题的处理能力。

其次要加强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外部因素进行控制,其主要内容就是严格按照煤矿开采制度进行开采作业,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力度,对无法正常工作的机电设备进行淘汰,及时地采买新的机电设备和防尘设备,从物质基础上有效地对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4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是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保障煤矿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通风安全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工作实践中对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进行不断地总结和探索,根据对矿井客观环境的掌握,不断地提高和更新煤矿通风安全的管理内容,通过对现代化矿井通风管理方法的有效利用,提高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性。在保障煤矿开采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的基础上,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煤矿市场当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企业长足健康的发展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效珉.关于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和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经济,2012,(12):151-152.

[2]程健维.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与预警机制及其动力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3]欧阳博文.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

[4]赵书田.黑龙江省煤矿通风安全隐患分析与重大瓦斯煤尘和火灾事故预防对策[J].煤炭技术,2002,(10):1-5.

[5]袁梅.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mVS·miS)的开发与设计[J].煤,2000,(1):35-37.

煤矿安全环境篇8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风险;监控管理

引言

国家积极提倡煤矿安全工作,煤矿企业自身也要注重煤矿安全工作,并且切实地落实好安全工作。煤矿企业安全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过程,始终贯穿着煤矿的整个生产环节。本文对煤矿井下进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从而实现减少煤矿企业安全隐患,并形成一个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风险预控理论框架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涉及煤矿内部安全环境、煤矿安全风险评估、煤矿安全风险控制、信息和沟通、监控管理等五个方面。1)煤矿内部安全环境。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内控环境,内控环境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有决定性的作用。内控环境主要涉及的是矿井自然地质、基础建设和设备等的条件。2)煤矿安全风险评估。首先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进行认识和辨别,包括危险源的认识和辨别。在认识和辨别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划分出危险的等级。3)煤矿安全风险控制。根据风险等级来制定安全隐患控制措施,提前把安全隐患清除。4)信息和沟通。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和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安全风险控制等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通过企业特有的信息传递方式进行传递,方便企业内部员工更好地履行其自身的职责,形成企业内更加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5)监控管理。使用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对煤矿危险源等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信息及时传递等,实现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使之更有效性地对该系统进行评估,最终实现该系统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2危险源辨识

煤矿企业危险源辨别和认识过程不仅仅要考虑人、机、环、管几个方面,还要考虑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等。除此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危险源的潜在性。1)普通、常见危险源的辨识。煤矿企业选择成立专项安全管理组,专员做为领导者负责组织企业内职工通过危险源辨识建议卡、会议谈话、讨论等多种形式,指导汇总分析普通、常见的危险源;指导职工正确填写危险源辨识表以及正确填写危险源评价表等。2)煤矿现场特殊工作区域危险源的辨识。煤矿企业区队选择一名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危险源辨识工作。对煤矿工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动静态危险进行正确辨识,安全管理人员按照正确的方式对此进行详细地记录,例如工种、工序、岗位等。

3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

煤矿企业隐患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风险评价,煤矿企业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定量分析就是静态风险评价。风险矩阵法是煤矿企业比较常用的静态风险评价方法。此评价法可以确定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确定风险可能带来损失的范围和风险带来的损失程度。只有建立准确的采集煤矿危险源动态信息的煤矿危险源,动态风险评价才有效。动态风险评价方法和相应的评价对象密切相关,具体可以从人、机、环、管几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动态风险评价[1]。

4信息沟通交流———动态风险预警体系

构建动态的煤矿风险预警体系,首先要采集煤矿存在的危险源的动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企业的固有传递方式传递到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把危险源动态信息录入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最后动态风险预警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比较之后,确定风险预警等级。例如可以使用红、橙、黄、绿四级预警颜色对应[2]。

5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

为使得煤矿各项制度和各项措施都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例如诊断或者排除一些偶发、突发、重大的或未知规律的风险,还可以构建闭环式安全监控管理运行体系和闭环式监督激励机制,主要是为了对煤矿进行有效安全监控管理[3]。监督激励机制可以及时地发现和制止煤矿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岗位责任人失职的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构建一个薪酬分配制度,即团队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制度。通过构建这样的分配制度,激发煤矿职工对安全风险内部控制的积极性。2)增强煤矿职工集体团队意识,构建职工危险源价格体系。对危险源治理实现闭环式管理[4]。煤矿企业可以通过安全危险源价格体系来不断激发职工对危险源排查治理的积极性。

6结语

通过构建危险源辨识体系、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风险预警体系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风险预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立和实施,要做好风险预控体系的相关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安全风险预控认识的良好心态,以及务实的工作作风。只有把思想和实践都结合运用并且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各要素得到真正地落实,最终使得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郎拉弟.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应用[J].四川水泥,2015(1):60+84.

[2]闫海龙.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J].山西煤炭,2015,35(2):67-69+81.

[3]杨春宁.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2015,41(7):120-123.

煤矿安全环境篇9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风险;监控管理

0引言

国家积极提倡煤矿安全工作,煤矿企业自身也要注重煤矿安全工作,并且切实地落实好安全工作。煤矿企业安全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过程,始终贯穿着煤矿的整个生产环节。本文对煤矿井下进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从而实现减少煤矿企业安全隐患,并形成一个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风险预控理论框架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涉及煤矿内部安全环境、煤矿安全风险评估、煤矿安全风险控制、信息和沟通、监控管理等五个方面。

1)煤矿内部安全环境。

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内控环境,内控环境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有决定性的作用。内控环境主要涉及的是矿井自然地质、基础建设和设备等的条件。

2)煤矿安全风险评估。

首先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进行认识和辨别,包括危险源的认识和辨别。在认识和辨别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划分出危险的等级。

3)煤矿安全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等级来制定安全隐患控制措施,提前把安全隐患清除。

4)信息和沟通。

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和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安全风险控制等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通过企业特有的信息传递方式进行传递,方便企业内部员工更好地履行其自身的职责,形成企业内更加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5)监控管理。

使用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对煤矿危险源等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信息及时传递等,实现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使之更有效性地对该系统进行评估,最终实现该系统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2危险源辨识

煤矿企业危险源辨别和认识过程不仅仅要考虑人、机、环、管几个方面,还要考虑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等。除此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危险源的潜在性。

1)普通、常见危险源的辨识。

煤矿企业选择成立专项安全管理组,专员做为领导者负责组织企业内职工通过危险源辨识建议卡、会议谈话、讨论等多种形式,指导汇总分析普通、常见的危险源;指导职工正确填写危险源辨识表以及正确填写危险源评价表等。

2)煤矿现场特殊工作区域危险源的辨识。

煤矿企业区队选择一名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危险源辨识工作。对煤矿工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动静态危险进行正确辨识,安全管理人员按照正确的方式对此进行详细地记录,例如工种、工序、岗位等。

3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

煤矿企业隐患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风险评价,煤矿企业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定量分析就是静态风险评价。风险矩阵法是煤矿企业比较常用的静态风险评价方法。此评价法可以确定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确定风险可能带来损失的范围和风险带来的损失程度。只有建立准确的采集煤矿危险源动态信息的煤矿危险源,动态风险评价才有效。动态风险评价方法和相应的评价对象密切相关,具体可以从人、机、环、管几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动态风险评价[1]。

4信息沟通交流———动态风险预警体系

构建动态的煤矿风险预警体系,首先要采集煤矿存在的危险源的动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企业的固有传递方式传递到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把危险源动态信息录入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最后动态风险预警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比较之后,确定风险预警等级。例如可以使用红、橙、黄、绿四级预警颜色对应[2]。

5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

为使得煤矿各项制度和各项措施都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例如诊断或者排除一些偶发、突发、重大的或未知规律的风险,还可以构建闭环式安全监控管理运行体系和闭环式监督激励机制,主要是为了对煤矿进行有效安全监控管理[3]。监督激励机制可以及时地发现和制止煤矿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岗位责任人失职的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构建一个薪酬分配制度,即团队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制度。通过构建这样的分配制度,激发煤矿职工对安全风险内部控制的积极性。

2)增强煤矿职工集体团队意识,构建职工危险源价格体系。对危险源治理实现闭环式管理[4]。煤矿企业可以通过安全危险源价格体系来不断激发职工对危险源排查治理的积极性。

6结语

通过构建危险源辨识体系、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风险预警体系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风险预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立和实施,要做好风险预控体系的相关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安全风险预控认识的良好心态,以及务实的工作作风。只有把思想和实践都结合运用并且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各要素得到真正地落实,最终使得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郎拉弟.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应用[J].四川水泥,2015(1):60+84.

[2]闫海龙.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J].山西煤炭,2015,35(2):67-69+81.

[3]杨春宁.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2015,41(7):120-123.

煤矿安全环境篇10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安全性;措施

【分类号】:tD724

当今的煤矿通风安全中,对其安全性及耐久性影响最大。其客观条件包括:环境、灾害、荷载、以及材料。其中,环境因素影响了煤矿通风安全的耐久性;灾害、荷载则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安全性;而材料则直接关系到煤矿通风安全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然而,当今煤矿通风安全的材料均采用的是混凝土,而这种材料应用于煤矿通风安全建设而产生的问题,仍然是目前的世界级难题。众所周知,煤矿通风安全的安全与耐久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以及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所以对于煤矿通风安全的安全性相关问题,务必对此具有足够的重视。现结当前煤矿通风安全的现状,谈一下如何做好煤矿通风工作的安全性及耐久性工作。

一.煤矿通风安全性

煤矿通风安全性即为让建筑在使用的期限之内,能保持良好的自身结构能力,同时耐久性也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寿命长短。众所周知,当前煤矿通风设施大多采用混凝土制作煤矿的通风设备,然而事实上混凝煤矿通风筑物并非完全的坚固耐久,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世界各国均发生了一系列的混凝土较早发生破坏的事件。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其它原因造成了混凝煤矿通风筑的耐久性降低。如环境影响(大气污染、酸雨)、不法开发商为了谋取暴利,提高水泥细度等。在我国煤矿通风安全性设计上,环境因素与国外相比,考虑的水平非常低。由于混凝土结构或其配伍的钢筋经常因为环境问题,而发生严重的腐蚀,所以必须规范好合理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低厚度及最低强度等级,而我国目前缺失的也正是此类地方。此外,对于结构承载能力的安全标准的提高,是非常有利于结构的使用寿命以及结构的耐久性的。

二.煤矿通风安全评价

从国内既往的一项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大部分煤矿通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为15―40年。一般暴露于恶劣天气的设施寿命都在20年以下,部分民用建筑情况会好一些,有的可以维持50年左右[1]。之所以会出现比较低的使用寿命,这和目前一些主观因素有关。首先,国内对于混凝土质量检测上,片面地注重混凝土的强度作为评判标准,而且也没有科学的规定出一个合理的使用范围,仅仅规定了一个最低值,这与欧美的相关规范不同。其次,国内部分部门的好大喜功情绪影响煤矿通风耐久性。很多媒体经常大肆宣称某某单位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就建筑成了某些建筑物,如高楼、马路等。这些工程项目并没有一个充足的施工养护期,今后有非常高的几率会花肥一笔巨款去维修,在国外提前完成合同规定的工期,是要予以罚款的,而在国内则没有重视这一危害煤矿通风工程质量的行为。

三.如何做好煤矿通风安全的解决措施

3.1提高煤矿通风工程新技术的推广。

今后的煤矿通风工程中,应该努力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科技创新技术的推广工作。目前,很多煤矿通风暴露出的问题在于裂缝的产生,既往常规的探测方法是用超声波法、声波跨孔法等。而测定煤矿通风安全强度的方法则是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和射线法等。但是,此类方法检测的也仅仅是煤矿通风安全表层的强度。所以就需要在质量检测过程里,借助取芯法来校正其他强度测试方法[2]。

3.2修订合理的技术规范。

对于现行的技术规范,存在的各种严重的问题。目前一定要转变思维,灵活机动的考虑技术规范。对于不同地区,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地地质以及气象环境、满足技术及经济上的需求,可以制定不同的地区性实施标准,切记全国一锅粥,往往这种全国性质的规范制定的越是周密,在地方上其适应结果也就越差,发生的问题也就会越多。故而,各地方相关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去完善修订此类技术闺房,以求的适应不同地区在环境地质和经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并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3]。

3.3对于煤矿通风物的耐久性要求要深入考虑到环境因素。

在我国煤矿通风安全性设计上,环境因素与国外相比,考虑的水平非常低,都把重点工作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上。这种作法是严重的错误,因为从以往发生的经验教训来看,由于环境造成的混凝土及钢筋腐蚀造成的安全时间其严重程度远超过结构构建荷载水平不足造成的损害[4]。故而为了能够减少环境因素造成的混凝土腐蚀而发生安全事件、加强煤矿通风安全的耐久性、增加煤矿通风安全的使用寿命、提高煤矿通风安全低于自然灾害的能力,我们都要提高煤矿通风安全设置的水平。

3.4对于安全监测设施要推广及更新。

安全监测设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建筑物工作状态,从而对工程安全运行提供保证依据。在建筑物出现位移、变形、渗漏、裂缝扩展时,主要依靠原型观测资料来评价建筑物的安全与否,目前多以效应量的变化趋势作为评估依据[5]。国内目前安全检测和评估分析,主要的手段还是依靠有经验的专业人员通过对煤矿通风工程的现场观察检查,并根据规范进行复核计算以后再进行安全评估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因为:现如今国内由于许多原因的关系,更多的中小型煤矿通风工程的安全监测设施严重不足,更有甚者没有安全检测设施。所以,为了能够全面、正确的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应采用内、外部观测资料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这也就是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对安全监测设施予以推广及更新,实现观测资料的实时分析。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做好提高煤矿通风工程新技术的推广、修订合理的技术规范、对于煤矿通风物的耐久性要求要深入考虑到环境因素、对于安全监测设施要推广及更新这些方面,从而将煤矿通风工程的安全性及耐久性提高上去,保证国家根本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资料:

[1].严雪山.浅述高性煤矿通风安全及其应用[J].科技风.2009.(08)

[2].宋飞.浅析煤矿通风的安全性[J].科技风.2010.(22)

[3].朱来庆,吴立娜.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