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孩子厌学心理疏导方法十篇孩子厌学心理疏导方法十篇

孩子厌学心理疏导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4:57

孩子厌学心理疏导方法篇1

关键词厌学;心理指导;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0-0119-02

1厌学危象层出,疏导绝非简单之事

厌学者常有三大课堂表现:大打瞌睡,叫醒他,却爱理不理,声称没吵没闹,睡觉不违法纪;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如看课外书、玩手机等;假声音唱高调积极回答和发表,实是存心扰乱。

迟到、早退、旷课、逃学也是厌学者常有之事,面对批评,充耳不闻,置之不理,更甚者敌意抵触,最火的干脆弃学出走。

厌学,让人头疼和赖之不能,也深深影响着学生自身和他人的学习与发展。厌学者不学无术,常是心留遗憾,怀揣悔恨走出校门,在科技发达的社会很难适应和立足,更别谈能做多大贡献,也许还会带来社会危害。厌学务必堵疏。

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说过:“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厌学疏导文章多有迷失在“神话教育”中,“天皇”,一个“爱”的眼神,顶多是略加几片“良言”,捣蛋鬼立马服服帖帖;“天皇”也曾送他去看病买药,亦是“菩萨”再世,“爱”到“病”除。可是是否想过,现实需要正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否则就会陷入自欺欺人的泥沼。

的确,爱是前提,爱是必要的。不过,只爱不够。高尔基说过:“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教育还要“懂”,“懂”其“症”,善教育。

2中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厌学需要针对性、科学性的指导

首先,青春期学生个性好强,追求完美,一旦考试挫折,内心深度自卑和压抑,出现中学生常有的心理特征――考试焦虑。为此,为师者先是告知,学习目的不只在成绩,更在意于培养能力、毅力和情感。然后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引导学生转移注意力,考前保持良好心态,放松自己,持适中强度动机,利于考试的发挥。

再有,青春期学生有较强的性意识、性好奇和性冲动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有着看黄色图片的强烈欲望。偷看之余,羞耻、自责相伴而来,形成中学生常有的心理误区――黄色罪恶感。此时,为师者主动亲近,先做知心安抚:“图片内容是我们的未知领域,青年人想了解它不足为奇,只是对于学生来讲,浏览黄页是不允许的。青春不是我们的错,欢乐才是我们的歌。”然后建议采用“森田疗法”,多与人交流,多体育锻炼和适度增加学习强度,分散和转移注意力和精力;踊跃参加各种有益活动,丰富生活,陶冶性情。

心理指导,有人说:“教育就是将学生从无知引向有知,从不完善引向完善;教育就是将真、善、美的清泉注入学生的心田。”

3改变学校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每当目睹厌学者趴桌“白日做梦”,或是耳闻厌学者深夜里“手机乐斗”,教师是否还坚持永不放弃、永不抛弃的信念?教师要改变的不只是教育现状,改变的核心更是自己的教育理念。

3.1现代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通识教育

临界生、潜能生的培养教育,与目标生同等重要,促其健康发展,成为社会之需人才。为此需正视厌学问题,明白厌学者之需,探究其发展之路,如职业中专教育的大力推进等,树立主体性、公平性、效益性相结合的教育过程观。

3.2差别教育不是歧视,而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在推进公平教育的今日,一些教师因唯恐被扣上“歧视差生”的帽子,而不敢对成绩和禀赋不同的学生加以区别,实施针对性的差别教育,这是不科学之举。差别教育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大小以及自身兴趣爱好等综合测评、学生自主选择的,是民主之举。差别教育树立了以学生为本位,尊重主体性,承认差异性,关注发展性,鼓励创造性的学生观。

3.3不要“重理轻文”,而要文理兼顾

追逐“学好数理化能走遍天下”的学理潮流,就己之短而择理科;也有因“无可奈何选文科”。错误的怪象,歪曲的心理,不妥的抉择,厌学危象层出。为师者有理由、有义务和责任告知学生微笑曲线(U形曲线),文科生所从事的营销职业所创出的附加值还是蛮高的;还有和谐的人事管理(文科)所产出的综合效益也是巨大的,远远超出个体效益的简单累加。文理皆重要,教师应树立个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群体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

3.4学生发展不是一味地横向对比,而是个体纵向对比

学生个体只要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取得了进步就是发展。研究学生个体能力、阶段学情,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和调整策略,不断激趣,树立学生关心自己、发展自己的终身教育理念。

4合力堵疏,扼杀厌学

目前有些家长,仿照体育训练大运动量做法,孩子悲催地成为机械接受知识的储存器,与日俱增的是孩子的厌学情绪和心理创伤,孩子成了“牺牲品”。还有个别农村家庭,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不得法不得力,放纵得孩子成了流窜于社会的“”。落伍的家庭教育模式亟待整改,家长培训和家校联系已是必行!各地政府解决外来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也急不可待!

当今社会文化复杂,功利思潮汹涌而至,不良文风强势袭来。有的网吧、游戏厅的“老狐狸”,避开行政监管的“天眼”,转入“地下战斗”。这有仰赖于工商、城管的整治和推行绿色上网;也期盼社区参与跟踪管理,退休老人义务伫立值岗,防堵未成年人进入“三厅两室两吧”;家校联盟依法入场巡查、及时唤回迷途忘返的“小羔羊”等不可懈怠。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厌学疏导,还需社会多方辅助教育。值得一提和思考的是,是否要设置青少年强制教育学校,对于违纪违规、屡教不改的顽固厌学者进行强制性的劳动教育改造。

孩子厌学心理疏导方法篇2

【关键词】叙事疗法 初中生 心理健康教育

人生就是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每一个经历都是一个故事。在青少年时期,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讲自己的故事,听身边同学的故事,来体验自己的生命,发现自己的优势,振奋精神,重新叙写自己崭新的故事。叙事疗法即是充分发挥故事的感染、反思功能,帮助和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我,重新确立发展方向,重新扬帆起航。用叙事疗法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应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江苏省连云港市朐山中学某辍学学生的叙事疗法干预为例,探讨叙事疗法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原则和策略,以求丰富德育方法,提高德育教育效益。

一、故事由一位辍学学生引起

1.缘由:从要求退学开始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城郊结合部学校,学生组成比较复杂,流动性较大,“一个都不能少”的控制流失生要求对我们压力很大。

去年开学初,一位同学的变化成为教师议论的焦点:朱红(化名),初三(3)班一女生,她虽然平时成绩中等,但学习很认真,在班级遵守纪律,是教师比较喜欢的那种类型的学生。但在初三开学以后,她思想波动较大,厌学情绪严重,坚决要求“退学”,令所有任课教师震惊。我与任课教师多次交流,也理不出任何头绪。

2.挽留:老师的努力失败

在2011年11月20日(周日),我与班主任第一次到朱红家家访,朱红一直不讲话,母亲希望孩子继续回校上学,父亲则表示随孩子自己决定,只要以后不后悔就行。第二天,朱红写了封信给我,感谢学校老师对她的关心和帮助,但就是不想再来上学。

2012年1月15日,是放寒假前一天,我带病和两位任课教师再次到朱红家家访,朱红仍然不为所动。但是当知道了我带病家访后,马上又写了一封长信给我。

两次家访,都没能与朱红有较多的交流,没能让朱红回心转意,但却让我意识到两个问题:一是当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绝对权威和威严,正在拉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老师面前不敢也不愿发表自己的见解,造成部分学困生在学校找不到自信,体会不到学校的温暖,从而出现辍学的意向;二是当前社会出现的又一次“读书无用论”正影响着部分学生和家长。

3.尝试:引入叙事疗法干预

(1)创设和营造叙事环境。2012年3月30日,中考报名后,我通知朱红回校参加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考试,再次回校的朱红一身牛仔服,打扮入时,我借机与她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交流。

这次,在与她交流的过程中,我不是要求她回校上课,也不是对她讲一些大道理,而是扮演了朋友和倾听者的角色,从关心她的生活、思想开始,引导她敞开心扉。逐渐地,她与我的距离拉近了,开始饶有兴趣地讲着自己的故事。她在讲述自己生命故事的过程中,对那些看似有缺陷的伤心、难过之类的故事,她自己就开始学会发现、品评,创造自己生命中的美。而我,在一步步地了解她故事的同时,也大概了解到朱红辍学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厌学,成绩不理想,也曾经努力过,但就是上不去,最终丧失了自信心和耐心,用辍学来逃避。

(2)鼓励和引导讲自己的故事。叙事疗法认为,“孩子是孩子,问题是问题,孩子不等于问题”。叙事的外化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从被问题捆绑中解放出来,继而积极地去面对问题。

我利用又一次的家访,尝试运用外化的技巧与这个被厌学困扰的孩子展开讨论,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

① 朱红,如果咱们给这个“厌学”取个名字,你将会怎么称呼它呢?

② 那玉玉什么时候开始走进你的生活的呀?它想从你的生活中拿走什么呢?

③ 什么时间、和谁在一起,玉玉对你的影响会比较大一些?什么时间、和谁在一起,玉玉对你的影响又会比较小一些呢?

④ 自从玉玉走进你的生活后,你的生活都受到了哪些影响?

⑤ 你希望怎么样和玉玉相处啊?

朱红给“厌学”取名为“玉玉”,并讲述了自从辍学以来自己心理的变化和生活的变化,并表现出对辍学以来的生活并不适应,心里总是惴惴不安,总觉得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没有做。

讨论结束后,朱红对我说:“老师,今天和你谈过后,我有一个感觉,厌学好像是某件在那里的东西,而不是我自己,我突然觉得自己想要去面对它,不想让它控制我的生活了。”正如孩子感觉的一样,一旦厌学与孩子分开,孩子的内在本质就会被重新看见与认可,转而有能力去面对厌学。

(3)捕捉和重组支线故事。叙事疗法观点认为,“当问题的包装被打开后,叙事开始从问题故事中寻找带给学生积极力量的故事,并通过重写见证和丰厚的技巧把众多的故事串联起来,形成孩子们生命中的行动蓝图,使孩子们的生命故事产生新的意义,从而建构孩子们积极的自我认同。带着这种积极的自我认同,孩子们会充满无限的力量与能量去面对生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挑战”。

随着中考脚步的临近,我对朱红的焦虑也日益严重。我再次仔细解读了朱红给我的两封信,总结了我与她几次谈话的内容后,又于2012年4月20日再次到朱红家家访。在交流过程中,我注意挖掘被她忽视的东西,如因为学不好英语而感觉学习压力大,努力了成绩也上不来,我放大她曾经的努力,以及要求自己学好英语的需求,从而得出她是一个要求进步的学生;再如当我问及她的理想是什么时,虽然她只说想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但起码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于是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我不再一味地追究辍学和上学的问题,而是围绕朱红懂事、要求进步方面展开,引导她认识到自己其实并不是一无是处,让她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优点,让她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让她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厌学”问题。

4.妥协:在家自学以缓解学习压力

通过几次谈话,朱红的思想有了一些转变,不再因为辍学而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与老师交流的时候也不再一味地躲闪,而是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力量。但在涉及回校继续上学的问题时,她还是有一定的顾虑,最后决定在家复习,参加中考,老师定期与她联系辅导。

这样的结果不免让我有点遗憾,但同时也证实了我开始的观点:一是当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绝对权威和威严,正在拉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老师面前不敢也不愿发表自己的见解,造成部分学困生在学校找不到自信,体会不到学校的温暖,从而出现辍学的意向;二是当前社会出现的又一次“读书无用论”正影响着部分学生和家长,助长了不少家长“不学文化照样挣钱”的偏见。“读书无望”成了中学生大量辍学流失的催化剂。

二、叙写崭新的故事任重道远

1.当事学生敞开胸怀讲自己的故事是前提

叙事心理治疗主要是让当事人讲出自己的故事,以此为主轴,再经过治疗者的重写,丰富故事的内容,引导当事人重新认识自己,寻找自己的闪光点。所以,当事学生敞开胸怀讲出自己的故事是叙事疗法的前提。治疗者要认真倾听当事人的故事,尊重生命的个体。传统的家长与老师在学生面前的绝对权威,能够让学生服从和遵从,但在孩子内心深处存在着逆反的心理,这种心理一旦爆发,将很难抚平。而叙事心理治疗者与当事人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朋友的关系,这样才能让当事人讲出自己的故事,治疗者才能找出当事人的问题所在,并帮助解决问题。

2.咨询师的捕捉、重组是关键

当问题的包装被打开后,叙事开始从问题故事中寻找支线故事(带给学生积极力量的故事),并通过重写的技巧把众多的支线故事串联起来,形成孩子生命中的行动蓝图和意义蓝图,使孩子的生命故事产生新的意义,从而建构孩子积极的自我认同。带着这种积极的自我认同,孩子会充满无限的力量与能量去面对生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挑战。所以,咨询师的捕捉、重组是关键。

当事学生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因为他们只看到问题,将问题无休止地放大,甚至将自己与问题划上等号,觉得自己就是问题,自己一无是处。只有将学生与问题分开,并从学生讲述的故事中捕捉被学生自己忽略的东西,将其放大,由薄到厚,让当事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力量,从而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并运用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

3.从心理疏导到行为转变需要持久的毅力

在中学阶段的学生,大的心理问题一般是没有的,一般存在的是隐性心理问题。在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行为矫正不是一次就能达到的。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天,这一阶段的行为刻意、不自然;第二阶段7~21天,这一阶段的行为刻意、自然;第三阶段21~90天,这一阶段的行为已经非常自然。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的过程,要贯穿整个初中阶段,只有系统地、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才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当中,才能让学生生活在积极、乐观的校园生活中。

4.教师、当事人等所有因素需形成合力

在叙事的哲学观与方法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地方。许多师生冲突往往在于教师以优势的权威地位和所谓的“真理”地位要求青少年接受教育和指导,这种方式带有很大的强制性,大多数学生只能被迫接受,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对那些透过主流的真理压制青少年个体成长的方式,青少年能否心悦诚服地接受?进而他们能否快乐地成长?众所周知,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教师与其联系甚为紧密,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对青少年的影响也甚为关键和重要,因而教师更要谨慎使用自己的影响力。在本案例中,朱红对老师的建议是:“老师对学生的严厉,使我们产生恐惧感。老师对学生应该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态度,老师微笑使我们更有信心。”

因此,叙事疗法在学校教育的运用中,要求所有教师以及学校其他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

当然,叙事疗法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运用还处于萌芽阶段,我所做的探索也还刚刚起步,希望教育同仁一起来探索叙事疗法,并将其运用到学校的德育教学中去,提高学校德育的效率。

孩子厌学心理疏导方法篇3

主观方面

一、自我压力太大。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仅凭兴趣和爱好很难实现质的飞跃,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压力过大、期望值过高,也容易使事情走向反面。

二、缺乏正确的挫折体验。对困难和挫折缺少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大度。许多学生不允许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丝毫的退步,一旦某次或某几次考得不好,便耿耿于怀、备感失落,在挫折面前或者蛮干,或者放弃。

三、没有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有自己的“绝招”是很重要的,而一部分同学缺乏独立性与创造性,只是服从于、依附于老师。

客观方面

―、家庭环境因素。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管教,周边环境影响,不明是非,朋友造成厌学现象。当今社会一些家庭不稳定,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等。

二、社会环境因素。有些学生认为读书“没有出息”“划不来”。故而产生厌学心理。一些不良场所的诱惑和吸引。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还不能保证中学毕业生人人都能升学,大学毕业生人人都能找到工作。致使一部分学生感到前途渺茫,不愿意学习。

三、外界期望值过高。这一部分学生一般都是原来基础较好、成绩较优秀的,外界对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有一定精神负担,一旦没取得好成绩,他们就可能会饱受思想压力的折磨而失去学习兴趣,滋长消极情绪。在这些学生中出现厌学现象不是偶然的,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都可能使学生在学习考试中出现一连串的不良反应,形成某一阶段的恶性循环,造成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

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屏障,不能简单地批评指责、武断强迫,应讲究方法。我认为,应采取如下相应的对策。

一、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为此,作为学校或班主任应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以不同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等情绪,教师应及时进行心理引导。作为家长,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减少学生心灵上的创伤,因为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其次,发现学生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应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并积极主动地与校方联系。学校、家长应相互配合,建立疏导型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或子女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兴趣、要求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引导,绝不能采取强制型的管教方式,但学校对在行为上过于放荡,思想工作又长期失控的个别学生按有关规定给予恰如其分的处分是必要的,也应给学生或子女一些挫折教育,想方设法增强学生或子女抗御精神负担能力,以增强学习信心。

二、正确评价孩子的学习状态。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应尊重客观事实,不应非理性地要求跨越发展。应正确评估子女学习状况,帮助他们确定既能达到又能不断超越的学习目标,实施梯度发展策略。

三、鼓励孩子克服困难。作为教育者,我们老师必须努力帮学生解开这个心理上的结,要关注每个学生。既要抓住好的学生,更要把重点放在大多数,甚至厌学严重的同学的身上。使那些长期得不到老师学习关注的学生,得到受重视的心理满足,提升自尊,并接受你。方法之一诸如在接手班级后,短时间内,最好三天内记住班级四分之三的学生名字,谁会不在意自己的名字呢?从心理学角度,记住他名字就等于是对他最大的关注和尊重。尤其是那厌学的淘小子们,第一天上课要注意观察谁是淘小子的“领袖”,下课找班任和他的名字对上号,当特别留意学生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并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那颗慈母般的爱心,这样的教师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使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课,以积极的态度,加倍的努力对待学习。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学,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情感教育的剂,也是化解厌学心理的良药。

四、部分孩子的厌学情绪,或由学习中的困难派生或源于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对于学习中的困难,家长应以通俗易懂的事例告诉他们:学习是一种艰苦的思想劳动,需要持久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应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挑战困难,不应气馁和畏缩。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指许多孩子虽然经过努力学习,但因进步缓慢、成绩平平所反映出来的焦躁、压抑、厌烦、畏难等情绪信号,家长和老师须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和改变学习方法和策略,尽快从情绪阴影中解脱出来。如果孩子确实在学习中遇到无法逾越的实际性困难,可以告诉他们选择“暂时放弃”,积极积蓄知识和能量,时机成熟再予以克服和解决。这样利于缓解目前的学习压力,抑制厌倦情绪的蔓延。

孩子厌学心理疏导方法篇4

高职五年制学生大多是中考招生层层筛选剩下的学生。其中一些人出现了学习文化知识缺乏动力、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能力严重缺失等问题,这已成为五年制高职教育必须严肃面对的课题。更有甚者,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熟视无睹,经常无故旷课、逃学,各方面的批评教育几乎不起作月,有的甚至被学校退学。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厌学是促使青少年叛逆、早恋、网瘾等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学生厌学不良心态产生的原因

1.学生厌学不良心态产生的内在原因。①有的学生对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总是处于被动状态。②有的学生虽然制定了学习目标,也肯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来学,但不管怎么用功,却总是不能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主要原因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于是产生不管怎么努力,学习成绩都不理想的苦闷心理,进而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我放弃。③有的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存在误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正确对待他人,在学校中不会处理与同学老师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很多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诱因之一。

2.学生厌学不良心态产生的外在原因。①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是造成孩子厌学的最重要原因。有的学生父母感情不和睦,经常吵架,甚至闹离婚,缺少对子女的关爱,对他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这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恶劣,除了会养成不良的性格特征之外,如果再引导不当,疏于管理,严重的有可能导致孩子的坠落,误入歧途。另一种情况是有的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使学生承受非常大的心理负担。家长对于学生的每次进步总是不满足,总是有更高的目标,使孩子感觉永远无法达到家长的期望,产生挫败感,变得越来越自卑,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受损,学习动力逐渐降低。②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法不当,从而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比如学校教育方式呆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方法不科学,不能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好学生”“差学生”没有做到公平对待,都会引起学生对某一学习科目或者甚至对学校产生厌恶情绪。③社会因素。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上的“黄、赌、毒、黑”等丑恶现象影响和侵蚀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另外社会上求学、求职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以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和上名校为衡量标准的社会环境,导致学生无法以轻松的心态快乐地对待学习。

二、解决问题学生的厌学对策

1.激发学生的内在因素,在快乐心境中饶有兴趣地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学生就会主动对某些对象给予优先特别的注意,并伴随着专注的情绪和意志的坚持,去主动探索某种事物和热情地从事某项活动。在学习上,则表现为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比较强,津津有味、饶有兴趣、兴致勃勃、孜孜探求。所以教师和家长要特别注意有意识地、科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具体方法有:①耐心地循循善诱,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②采取各种有效的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

2.教师在各方面要努力完善自己,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①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②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③课内多关照、多关注问题学生,多肯定多鼓励,课后多辅导,多关心学生生活。

3.与家长协调配合,共同形成教育合力。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在教育孩子时,家长要有良好的行为和道德观念,要营造和睦健康的家庭氛围。除此之外,教育孩子一定还要有耐心。孩子在学习上存在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孩子的要求要慢慢提高,一定不能操之过急或过早给孩子下结论。对孩子经过努力之后能力会有所提高,家长一定要充满信心,要相信孩子“你能行!”要想办法让孩子不断体验学习能力提高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功感,哪怕孩子有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在帮助学生,纠正厌学心理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学校方面,要通过家长会、找家长谈心等形式,向家长传授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如何指导孩子进行心理调适,如何承受挫折。要使家长明白,对孩子的爱是要充分尊重孩子,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权利,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

孩子厌学心理疏导方法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青春期;早恋厌学

一、活动背景分析

高中生身体的迅速发展和心理的发展是不一致的,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看待事物停留表面而不能深入本质,他们在乎自我的感受缺乏团队意识,他们敢作敢为但容易思想偏激。现今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父母的离异对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他们要么封闭自我不愿意和老师同学多交流,要么性格怪僻暴躁易冲动。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难免会受到社会的不良诱惑,比如沉溺网吧上网打游戏,出入歌厅酒吧谈恋爱,江湖哥们义气打架斗殴等等。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个例,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作为教师,我虽然不能改变社会大环境,但是我要尽我的职责,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科学引导,让孩子们的花季美丽而长久。

二、过程描述

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我首先精心制作了一份不记名的调查试卷,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里面涉及了孩子生理变化、家庭教育、早恋问题、人生理想、自己的看法等等一百道选择题,然后分析归纳总结,为这节课的研究重点指明方向。

1.早恋现象

身心逐步走向成熟,高中生对异性的追求也由内心的向往逐渐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常以各种方式接近异性并希望得到对方积极的反映。高中生在同学中希望得到异性的关注,往往采取哗众取宠的方式,在我们成年人中可能感到很幼稚,但是他们确实是这样做的,比如孩子不是以品学兼优来证实自己,而是以捣乱课堂纪律,顶撞老师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强大。针对我班级早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尝试在心理上对学生做疏导,首先课前我放了一首《17岁的雨季》这首歌,学生一起大声唱兴致非常高,然后我通过电教片让学生学习生理卫生常识,揭开男人女人神秘的面纱,让学生认识自身认识异性,这个环节学生既好奇又羞涩,有的女同学甚至闭上了眼睛趴在桌子上不敢看,在老师的鼓励下又勇敢地抬起了头,课后证明同学们很欢迎这样的一节课。其次把握自己和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划清友谊和早恋的界线,积极参与男女同学的广泛活动和情感交流,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加了解增进友谊,在高中树立远大的目标,提高自己的内涵修养,让爱情的种子深埋在心里滋润它以后结出硕果累累。已经陷入早恋之中的学生要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让童真驻留心中,把对异性的美好感情珍藏心底,扩大交友,多读励志文学,爱情之外的天空会更加美好。

2.厌学现象

学生厌学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我想说的是每一个厌学的学生都有他具体的原因以及具体的解决方案。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设计了一个“接龙”的小游戏,其目的是调动课堂气氛,形成凝聚力,鼓励有厌学倾向的同学参加,他们可以表演自己擅长的内容,在全班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厌学的情况多种多样,在这次调查研究中获悉有的学生厌学是由于“厌师”导致的,可能某一学科的老师一次批评的话语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导致了该学生厌烦学这门功课,在课堂中我教育学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磨炼自己宽容大气的性格,走出厌学阴影。还有少数学生厌学是由于初中的知识基础薄弱,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学节奏,成绩低下失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对待这样的孩子老师要有耐心,树立其自信心,既然选择了泥泞,我们就要风雨兼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执著前行,风雨无惧。”在教学中分层教学,分层布置作业,建立学习小组发挥团队力量,同时加强家校联系,父母亲少一次责骂多一次鼓励孩子会爆发出意想不到的学习动力。还有厌学的孩子沉溺网络游戏的,他们在虚幻的世界中为所欲为,不受约束欲望极度膨胀,但是在现实世界里他们不受重视,对于此类学生首先社会要对黑网吧严查,保护未成年人不受危害,其次父母老师多关心鼓励,让他们融入班集体的大家庭之中,用爱唤醒他们,蓝天下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祖国的花朵,一个都不能少。我相信,班主任耕耘的田地是心灵,收获的果实是文明,所以就要想尽一切办法,与学生心灵沟通,人格共荣,智慧对接,理想共鸣,情感共振,希望共升,燃烧激情,点亮心灯!

三、总结反思

孩子厌学心理疏导方法篇6

【关键词】高职学生;厌学;原因;应对措施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殿堂,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对高职生寄予了厚望,但是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厌学情绪使人担忧。要尽快地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深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和破解。

一、高职学生厌学的表现

高职院校的逃课、旷课、缺课现象屡禁不绝,教师很是无奈,其实这和学生厌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厌学这个概念一般的解释是,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毫无兴趣,讨厌学习、厌烦学习、懒得学习,进而形成了害怕学习的惯性不能自拔。他们最直接的表现是,学习态度消极散漫,课堂学习萎靡不振,课下复习没有兴趣,不读书、不看报、不复习、不作业,对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却兴趣浓厚,有的还做得相当不错。可见,厌学并不是没有能力学,而是不愿学,有的和智力有关,有的纯属是心理问题,必须区别对待。

二、高职学生厌学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1)高职学生的高考成绩一般不是很理想,为了上大学可谓竭尽全力,进入大学校门,从思想上认为“革命”业已成功,超负荷运转的时期已经过去,学好学坏能毕业就行了,缺乏了动力,倦怠情绪就会乘虚而入,占领那块被学生抛弃的阵地。(2)教育的市场化倾向导致了有些高职的门槛进一步降低,无序的扩招使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和管理的低质使教风学风散漫,管理上处于“散养”状态。看重的是能不能毕业,毕业的出路如何,而对于高职最本质的学业完成的如何,学到多少东西却关注不够。(3)高职的低门槛使生源质量急剧下降,不少学习在中下等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有些人在高中阶段已经厌学,羊群效应又影响到一批人,使厌学情绪迅速传播,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二)院校管理因素。(1)高职院校学习环境和普通高校有着差距,尤其是学习的氛围比较薄弱,很容易导致厌学情绪的扩散。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感到和自己的期望差距很大、专业不满意、就业无保障,心理上的极大落差会使厌学情绪滋生。(2)由于教师的素质不高,学生学不到多少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由此使学生抱着混学分的思想,得过且过。教师讲授方式没有新意,教材的选择和课程安排机械刻板,学生没有兴趣。教师和学生缺乏沟通,疏远了彼此的关系,导致了差生的自暴自弃。(3)高职管理的宽进宽出,使学生没有压力,更没有动力,如果再疏于管理,厌学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批评教育,问题就会越发严重。在高职某些院校,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睡觉、玩东西的现象时有发生,得不到任课老师的纠正,甚至对作弊行为也视而不见,导致其它同学效而仿之,也会染上厌学情绪。

(三)家庭与个人因素。(1)学生厌学和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入高职并没有太高的愿望,只是随波逐流,认为对以后就职挣钱没多大作用。所以家长对孩子在高职期间的学习漠不关心,这就助长了学生的厌学情绪。特别过分溺爱孩子的家长,只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其它不闻不问,自制能力弱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滋生了厌学情绪。(2)当然学生厌学最主要因素还是他们自己,他们进入高职后好像失去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学习目的不明确,丧失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还有的学生对于高职的职业方向没兴趣,也不想在专业上有所成就,抱着混文凭心理。再有就是相当的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欠缺,一旦遇到难题望而止步,最终导致不愿学、害怕学、厌恶学。

三、消除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措施

(一)高职的教育体制要深入改革,消除不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因素。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教育理念与工作措施,对高职的招生要统筹规划,提高生源质量和师资水平,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要加强和优化高职实训基地建设,配齐相应的设备,增强学生实操的直观性,培养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的热爱和兴趣。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分类教学,把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挥出来,厌学情绪就会被成就感所代替。

(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更新。要选取社会实用、就业性强、学生欢迎的专业设置,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学生的价值取向相一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方式授课,形成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开辟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采取校企联合、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实操教学水平,把最新的职业技术引进学校,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熟练应用和操作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未来就业的信心。加强学生管理和奖惩结合起来,不给学生厌学提供滋生的土壤,防患于未然。

(三)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大学校园活动的缺乏有关,如果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缺乏兴趣就会远离校园去追求外面世界的精彩。高职管理者在完成教学规划后决不能对学生的校园生活疏于管理,要建立相应的机制予以保证,要大力开展文化含量较高的活动,比如写作、绘画、声乐、体育竞赛等等,把那些性格特征不同的、特长和技艺不同的学生吸引到不同的学校团体中去。用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厌学情绪也就没有了市场。

高职大学生厌学问题的成因复杂,消除他们的厌学情绪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最终还要通过学生的自身努力来克服。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足够的耐心,我们的高职教育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美芹,马晓风.高职生厌学现象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1(13).

孩子厌学心理疏导方法篇7

说:“舞是跳得不错,只是人胖了一点。”这话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回家后,对着镜子,婷婷怎么看都觉得自己的体形“难看”,怎么看都感到自己的身材胖了那么“一点”。再看自己的小房间里到处贴着的影星、舞星、时装模特画象,个个身材苗条,楚楚动人。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变得苗条,拥有优美的形体。

怎么办呢?她想到了节食。从此,她甜的不吃,咸的不吃,油腻的更是不沾。一日三餐只吃几口,有时干脆一口也不吃。有时在父母监督下,不得不多吃一些,但是一转身又跑到厕所里去偷偷吐掉。通过这样的魔鬼减肥,仅仅4个月的时间,婷婷的体重就从40千克减少到了30千克。婷婷的“梦想”实现了,可是她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现在她一见到吃的就感到厌烦,根本提不起食欲。人也变得精神萎靡,面色憔悴,月经也停了3个月。

心理医生点评

综合观察,可以将婷婷的这种病态归结为“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是一种与精神因素有关的比较复杂的进食障碍,多见于女孩及年轻女性。患者常常没有食欲,即使较长时间不进食也不感到饥饿。不愿意在公共场所进食,不愿意与家长一起进餐。

神经性厌食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体重明显降低,或无法保持正常增长。常伴有营养不良、脱发、浮肿、低血压、低体重、心动过缓、水电解质紊乱等机体症状,严重者还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器官功能损害,因衰竭而死亡。女性还会出现至少持续3个月的原发或继发性停经。

在心理方面,神经性厌食患者可能在体重、身高和体形方面形成感知障碍。即使体重再轻体形再瘦,他们仍会觉得胖或担心肥胖,惧怕体重的增长或变胖,于是常常采用过度运动、呕吐腹泻、服减肥茶、利尿剂等方法减轻体重,导致病情更加严重。此外,神经性厌食症的其他共患病症也很常见,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也有的患者因悲观绝望而自杀。

神经性厌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突然的精神刺激突然受到惊吓、生活环境的变换、父母的离异、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损伤孩子自尊心等均会使孩子的食欲降低而产生厌食。

不良的进餐环境有的家长常常在吃饭的时候教育、训斥孩子,使吃饭的环境笼罩在不愉快的、紧张的气氛之中。久而久之,使孩子在“吃饭”与“受罪”之间构成条件反射而厌食。多见于年龄较小的孩子。

错误的审美观点多见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这些女孩盲目追求形体美,担心发胖而有意识地极度限制饮食,即使饿得四肢无力,头晕眼花也不肯进食,由于长期节食而厌食。

神经性厌食的治疗

本病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阻断病情的进展。多数患儿需要住院治疗,严重者需强制住院。治疗措施可包括:

一般治疗应有专人管理患儿的饮食,如能与护士一同进餐更好。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供给高热量饮食,必要时可以鼻饲进食。对营养极差,又有呕吐或坚决拒食者,可采用静脉补液或静脉营养,输给白蛋白或输血等。

孩子厌学心理疏导方法篇8

关键词:新时代厌学原因对策

厌学已经成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厌学情绪始终困扰着大多数学生,并已成为困扰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难度颇大的问题。班上好多本该特别有天赋的孩子也产生厌学情绪,不能把自己的才能完全发挥出来,始终不能把自己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准确联系在一起,无法找到人生准确定位,迷惑了人生的方向,为了让孩子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有必要在孩子即将迷失方向的人生起步阶段,帮助他们指领正确的人生道路,在本该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上实现自我的辉煌及人生价值,教师需要着力探究孩子厌学原因,因为教师的最美价值就是帮那些走弯路的孩子尽快扭转,才能够体现他们的价值。

新时代下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一、社会方面的原因;上学目前并非最好的选择,比如现代社会大学毕业不像以前社会一样就会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和可观的薪级工资;社会在进步,多半家庭并不是特别富裕,但是孩子的生活还算可以,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孩子产生懒惰心理,安于享受无视劳作的可贵;教育制度的缺陷:只有一部分的人才可以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缺乏机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无缘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舆论的误导:好多家长在近年来的大学生就业中感受到,上大学或许并没有什么前途,致使大家都有雷同感受,上学并非是唯一出路。最主要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手机和网络是最大的罪魁祸首,孩子沉迷于网络,打游戏,晚上甚至都不睡觉;玩个通宵,第二天上课睡觉,根本没心思学习;二、家庭方面的原因:隔代管理:现代社会主要是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孩子交由爷爷奶奶看管,致使孩子娇生惯养太任性不会对上学很负责;念也行不念也可以;离异单亲家庭或家庭不和睦:离异单亲家庭缺乏父爱母爱,叛逆心理特强,想摆脱家庭束缚进入社会流浪,想有自由的生活;还有多半家庭孩子较少过于溺爱护短教育方式不当;三、学校方面:教育评价不科学,片面的教学评价,用学生成绩来给教师排名,教师只能对学生要求更严,过重的学习负担造成厌倦;深难的教学内容导致厌弃;四、还有学生自身原因:缺乏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对网络手机的诱惑力无法抗拒,导致越陷越深。厌学原因除外在因素和学生自身问题影响外,还有学习技巧缺乏,总之,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孩子很难克制自己对手机和电脑的渴求,无视自己的真实年龄,该如何在本该属于自己的领域展现自己,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缺乏学习重要性认识及远大报复,疏于自我约束,最被忽视的安于现状以及自暴自弃态度中探究厌学原因,发现问题症结,帮助学生自己准确定位,人生价值观正确引导,从根本上解决厌学情绪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孩子厌学心理疏导方法篇9

孩子厌食症表现为食欲减退,甚至拒食;吃东西后,食物停滞在胃肠道不能消化,而出现腹胀腹痛、呕吐、大便腥臭,或稀或干。长期厌食可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或极度衰弱,形体干枯消瘦,头发稀疏,精神疲惫,腹部胀大,青筋暴露或腹凹如舟,饮食异常(吃土、煤渣等),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当然,这些症状不只反映消化道有功能或器质性疾病,而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中,如肝炎、肺结核、慢性腹泻、长期便秘,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及缘于服用某些会引起呕吐的药物,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等,家长要引起重视。

孩子为什么厌食?

孩子厌食和生理特征有关

孩子厌食症的发生与孩子的生理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因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较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因此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孩子学前时期,很多因素如疾病、药物、气候和环境,都可能影响其消化功能,使胃肠道平滑肌张力低下、消化液分泌减少、酶的活性降低。还有,这个时期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容易受人体内外环境刺激的影响,使其对消化功能的调节失去平衡而导致紊乱。

孩子厌食其实是脾胃功能失调

中医认为,孩子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体现在肺脾两脏的不足。加上孩子寒温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脾胃运化功能容易被食物积滞所伤,也容易被寒湿所困,从而导致孩子厌食。主要病因有以下几方面:

1.喂养不当或过食甘肥。因为家长对于子女过于溺爱,长期过度地以牛奶、鸡蛋、巧克力或肉食为主食喂养孩子,以至乳食内停,损伤脾胃,食欲减退。

2.饮食不节或过度饥饱造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家长喜欢孩子多吃,而高蛋白、高糖的浓缩饮料和食品(如橘汁、雪糕、糖果)常使孩子食欲低下。饭前吃糖果零食,以及吃饭不定时,生活不规律,均能造成胃肠功能减弱而成积滞。

3.受惊吓或精神刺激。多见于孩子情绪变化时,经常性烦躁不宁,情绪或睡眠不安,多梦惊叫,均可导致食欲减退。

孩子厌食和他的活动量有关

在孩子一日生活中,活动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和进食量。文静的孩子,一日活动中好静不好动,活动量过小,活动内容单调,从而影响他的消化吸收功能;而有的孩子好动,活动量过大,活动时间过长,过度疲劳也会影响孩子进食量和食欲。

孩子厌食,你需要做什么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孩子厌食的调养是极其重要的,对于造成孩子厌食的原因家长要有明确的认识。如因食物积滞所造成,则应在饮食调理中,先纠正其偏食习惯,平时少吃零食,避免肥甘厚味,生冷及难以消化之物,所以在正常饮食中应给孩子吃足够的粮食和蔬菜、鱼、肉、蛋的混合食物,适当搭配一些粗粮。总之孩子的膳食在适应消化功能的前提下,注意吃足、吃杂、吃全,以补充营养,按顿吃饭,不吃零食,纠正喂养缺点。培养孩子爱吃各种食物,不挑食的习惯。对孩子爱吃的食物,也不要让他吃得过多。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避免孩子厌食的主要方法。

特别注意疾病时期的饮食

当孩子患各种传染病、感冒及吐泻、发烧等疾病时更应注意不能过早、过多进食,尤其是脂肪、蛋白、糖类食物,需在疾病恢复中,逐渐增加,才能保证胃肠功能的逐渐恢复。这也是避免造成厌食的重要方面之一。

中医按摩调养孩子厌食症

中医按摩调养,首推捏积疗法。该疗法古老、有效、群众乐于接受。每日在孩子背部,沿脊柱用双手指横在背部,同时以两手拇指与食指合作,自下而上地将皮肤肌肉捏起交替而上,直至颈部施行推、提、按等手法。反复几次,皮肤稍红即可,一般一个疗程六天。从第三天起,可给孩子吃些消食药,如化食丸、捏积散。捏完一个疗程后在孩子脐部贴化痞膏,可收到良好效果。另外,还可选用鸡内金粉吞服;生黄芪、白术、茯苓等水煎服或用生姜汁,党参、山药研末,搅匀后慢慢熬成膏连服数日,调养孩子厌食症。

养成正常的生活规律

孩子厌学心理疏导方法篇10

关键词初中生厌学问题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

1初中生厌学问题的成因

1.1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对学习节奏和方法的不适应导致失败感。在小学阶段,由于功课少,内容浅显,学生依靠死记硬背也能取得好成绩,而升入初中后,课程急剧增多,内容不断加深,教学的节奏也相应加快,加上新课程改革后,许多知识并不能靠识记就能很好地掌握,大量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学会概括、理解、分析才能将知识消化。于是部分在小学时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的学生则会显得无法适应,穷于应付。再加上中学竞争激烈,有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遭遇挫折,无法正确调整心态、寻找原因,从而使成绩一落千丈,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1.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生活对学生是否有吸引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尽管要推行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但是,初等教育实践中,应试教育现象屡见不鲜,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办学思想仍然很有市场。应试教育是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而所谓的考试就是一套厚厚的试卷,或者说试题的集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无不围绕考试,这种单调的校园生活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1.3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皮亚杰指出:“人作为主体都具有可塑性,青少年尤甚,青少年时期受到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等外界刺激,往往会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孩子能够在很多方面产生影响。今天家庭教育存在的一大误区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教养方式不当,一切唯分数论,造成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丝毫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产生厌学情绪。父母对子女的关心是勿庸置疑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正确地关心孩子。家庭教育存在的第二大误区是关注物质精神,忽视身体,忽略心理。有些父母单纯从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几乎是有求必应,而忽略孩子的精神要求,缺少与孩子之间心与心的沟通,从不试着走进孩子的心灵,从而让孩子的一些不正确的、不健康的思想放任自流,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再加上孩子辨别是非能力弱,于是很容易脱离正常的人生轨道,走上厌学、弃学的道路。

2初中生厌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学生方面

让厌学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应认真地发现厌学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从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断强化,让他在前后比较中接受自我,认识到自己并非无可救药,而是能学好的,相信自己也是有能力、有前途、受尊重的,从而改变自己无能的自我认识。对厌学学生的评价必须客观、中肯、善意,尤其不能讽刺偏激,以免增添逆反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厌学学生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后,随即就要开始自我实践,这种尝试结果的好坏是他们能否彻底转变自己的关键。要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

2.2学校方面

必须明确教育目标,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评价制度,创设理想的教育环境。学校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教师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角色观,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可持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快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努力落实教学改革以新课程为指导更新教学观,抛开应试的枷锁和束缚,树立敢于创新的思想,逐步建立新的教学观;以课堂为阵地推动新课程,教师要努力转变自身角色,由原来单一的传授者变为平等中的首席者,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学习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关系,传统的课堂讲练模式也将随之而改变。教师要挖掘学科知识中的兴趣点,改进教育方法,给学生以平等的关怀。以课外广阔天地为拓展,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让他们自己去发展、去探索。这样,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时落实教学改革。

2.3家庭方面

规范自身言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要求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有空也可以坐下来看看书、读读报,或者在休息日和孩子一起学习,这也是要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育观念,符合时展的需求。增强两代人对话。加强家校联系:第一,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多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保持联系,参加学校建立的“学校――家长短信平台”,及时了解孩子出现的一些状况,配合老师共同解决好出现的问题。其次,父母应该在平常的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精神,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便形成一种认真、坚强的品质,更好地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不要对孩子过分溺爱,只关注孩子单方面的观点,要多听听学校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