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条例十篇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条例十篇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条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5:11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条例篇1

第一条为了保证生活饮用水(以下简称饮用水)卫生,防止饮用水污染和有害因

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集中式供水(包括城镇公共供水、自备水源供水和农村简易

自来水供水)、二次供水的饮用水,供水的设备及用品,也适用于供水的场所、设施

和环境。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饮用水卫生工作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的原

则。积极开展饮用水卫生的宣传教育,普及饮用水卫生知识,提高公民的自我保护意

识。

第四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饮用水卫生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市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市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工作。

市政管理、城乡建设、规划、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问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饮用水

的卫生管理工作。

第五条本市鼓励对饮用水卫生的社会监督。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

人都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饮用水的卫生

第六条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禁止供给饮用:

(一)混有异物,出现异色、异味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

的;

(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

(三)含有寄生虫、微生物等,有可能引起疾病的;

(四)与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要求的供水设施及用品直接接触的;

(五)未经卫生检验的;

(六)因防病等特殊需要,经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停止供水的。

第七条饮用水的供水过程必须符合下列卫主要求:

(一)保持供水设施和周围环境清洁,与有毒有害场所或者污染源保持规定的防护

距离:

(二)白备水源供水设施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不得有任何连接;

(三)次供水设施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不得直接连接;

(四)供水设施与非饮用水不得相通;

(五)供水设施必须安全密闭,有必要的卫生防护设施;

(六)供水设备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期限清洗、消毒;

(七)新设备、新管网使用前或者旧设备、旧管网修复后,必须严格清洗、消毒;

(八)集中式供水必须有水质消毒设备;

(九)凡与饮用水直接接触的供水设备及用品,应当无毒无害,不得污染水质;

(十)直接从事供水、管水或者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等卫生维护工作的人员上岗时

应当保持个人卫生。有碍水质卫生疾病的患者和病原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供水。管水

或者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等卫生维护工作;

(十一)国家和本市有关饮用水供水过程的其他卫生要求。

第三章卫生管理

第八条供水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安装,应当符合卫生要求。

新建、扩建、改建供水设施工程的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必须有卫生行政部

门参加。

第九条供水设施的产权单位或其委托的单位是供水设施管理责任单位,负责供水

设施的日常卫生管理。

第十条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设施的行理责任单位和从事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

等卫生维护工作的单位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供水或者从事清

洗。消毒等卫生维护工作。

卫生许可证由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复验。

第十一条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

或者兼职卫生育理人员,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且生知讽培训和健康检查。

第十二条农村简易自来水,由乡、镇人民政府确定机构或者专人负责卫生管理卫

作。村民委员会应当确定卫生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水源的卫生防护、供水设施的维护和水

质定期消毒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城镇公共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应当配备水质检验人员和设备,建立

健全对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制度,按时将水质检验结果报所在地卫生行

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直接从事供水、行水和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等卫生维护工作的人员,每

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杏,取得

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健康检查由市卫生行政部问确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

第十五条利用新材料制作供水设备及用品,必须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销售利

用新材料制作的供水设备及用品,必须有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证明;供水设施

的管理责任单位不得使用未经批准的上述设备及用品。

第四章卫生监督

第十六条市和区、垦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的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

第十七条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设立饮用水卫生监督员,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支

付的任务。

卫生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可以向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了解情况,字取必要的

资料,对供水场所和设施进行检查和采样检验。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不得拒绝或者隐瞒。

第十八条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卫生防疫机构负责对本辖区的饮用水进行卫生检

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第十九条发生饮用水污染的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污染责任单位和收治病人

的医疗单位,除采取紧急措施外,应当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

政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二十条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对已造成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饮用水污染

的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污染责任单位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

(一)责令停止供水;

(二)封闭供水设施,并责令进行情洗、消毒;

(三)责令控制、排除污染源;

(四)封存有关供水设备及用品。

停止供水期间由污染责任单位采取措施解决临时供水;停止城镇公共供水必须报市

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

正,给予警告,井可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安排未取得健康合格证或者未经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的人员直接从事供水、

管水或者供水设施卫生维护工作的;

(二)发生饮用水污染的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和污染责任单位未按规定报告

的;

(三)城镇公共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未配备水质检验人员和设备或者未按规定

进行水质检验和报告的;

(四)未按规定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或者未按规定配备饮用水卫生管理人员

的。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

正,给予警告,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新建、扩建、改建供水设施的工程设计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或者竣工未

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擅自供水的;

(二)未按规定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卫生许可证未按规定复验,从事供水的或者清

洗、消毒等卫生维护工作的;

(三)供水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或者供给禁止供给饮用的水的;

(四)造成饮用水污染的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污染责任单位对卫生行政部门

所采取的临时控制措施拒不执行的;

(五)未按规定生产、销售或者使用利用新材料制作的供水设备及用品的。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饮用水污染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处以:万元以

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暂扣或者吊销卫生许可证;情节严重的,由卫生行政部门

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卫生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饮用水污染,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

担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饮用水卫生管理和监督人员、、的,由所

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条例篇2

第一条为了保证生活饮用水(以下简称饮用水)卫生,防止饮用水污染和有害因

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集中式供水(包括城镇公共供水、自备水源供水和农村简易

自来水供水)、二次供水的饮用水,供水的设备及用品,也适用于供水的场所、设施

和环境。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饮用水卫生工作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的原

则。积极开展饮用水卫生的宣传教育,普及饮用水卫生知识,提高公民的自我保护意

识。

第四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饮用水卫生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市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市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工作。

市政管理、城乡建设、规划、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问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饮用水

的卫生管理工作。

第五条本市鼓励对饮用水卫生的社会监督。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

人都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饮用水的卫生

第六条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禁止供给饮用:

(一)混有异物,出现异色、异味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

的;

(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

(三)含有寄生虫、微生物等,有可能引起疾病的;

(四)与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要求的供水设施及用品直接接触的;

(五)未经卫生检验的;

(六)因防病等特殊需要,经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停止供水的。

第七条饮用水的供水过程必须符合下列卫主要求:

(一)保持供水设施和周围环境清洁,与有毒有害场所或者污染源保持规定的防护

距离:

(二)白备水源供水设施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不得有任何连接;

(三)次供水设施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不得直接连接;

(四)供水设施与非饮用水不得相通;

(五)供水设施必须安全密闭,有必要的卫生防护设施;

(六)供水设备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期限清洗、消毒;

(七)新设备、新管网使用前或者旧设备、旧管网修复后,必须严格清洗、消毒;

(八)集中式供水必须有水质消毒设备;

(九)凡与饮用水直接接触的供水设备及用品,应当无毒无害,不得污染水质;

(十)直接从事供水、管水或者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等卫生维护工作的人员上岗时

应当保持个人卫生。有碍水质卫生疾病的患者和病原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供水。管水

或者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等卫生维护工作;

(十一)国家和本市有关饮用水供水过程的其他卫生要求。

第三章卫生管理

第八条供水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安装,应当符合卫生要求。

新建、扩建、改建供水设施工程的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必须有卫生行政部

门参加。

第九条供水设施的产权单位或其委托的单位是供水设施管理责任单位,负责供水

设施的日常卫生管理。

第十条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设施的行理责任单位和从事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

等卫生维护工作的单位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供水或者从事清

洗。消毒等卫生维护工作。

卫生许可证由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复验。

第十一条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

或者兼职卫生育理人员,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且生知讽培训和健康检查。

第十二条农村简易自来水,由乡、镇人民政府确定机构或者专人负责卫生管理卫

作。村民委员会应当确定卫生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水源的卫生防护、供水设施的维护和水

质定期消毒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城镇公共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应当配备水质检验人员和设备,建立

健全对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制度,按时将水质检验结果报所在地卫生行

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直接从事供水、行水和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等卫生维护工作的人员,每

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杏,取得

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健康检查由市卫生行政部问确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

第十五条利用新材料制作供水设备及用品,必须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销售利

用新材料制作的供水设备及用品,必须有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证明;供水设施

的管理责任单位不得使用未经批准的上述设备及用品。

第四章卫生监督

第十六条市和区、垦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的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

第十七条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设立饮用水卫生监督员,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支

付的任务。

卫生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可以向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了解情况,字取必要的

资料,对供水场所和设施进行检查和采样检验。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不得拒绝或者隐瞒。

第十八条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卫生防疫机构负责对本辖区的饮用水进行卫生检

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第十九条发生饮用水污染的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污染责任单位和收治病人

的医疗单位,除采取紧急措施外,应当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

政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二十条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对已造成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饮用水污染

的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污染责任单位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

(一)责令停止供水;

(二)封闭供水设施,并责令进行情洗、消毒;

(三)责令控制、排除污染源;

(四)封存有关供水设备及用品。

停止供水期间由污染责任单位采取措施解决临时供水;停止城镇公共供水必须报市

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

正,给予警告,井可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安排未取得健康合格证或者未经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的人员直接从事供水、

管水或者供水设施卫生维护工作的;

(二)发生饮用水污染的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和污染责任单位未按规定报告

的;

(三)城镇公共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未配备水质检验人员和设备或者未按规定

进行水质检验和报告的;

(四)未按规定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或者未按规定配备饮用水卫生管理人员

的。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

正,给予警告,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新建、扩建、改建供水设施的工程设计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或者竣工未

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擅自供水的;

(二)未按规定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卫生许可证未按规定复验,从事供水的或者清

洗、消毒等卫生维护工作的;

(三)供水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或者供给禁止供给饮用的水的;

(四)造成饮用水污染的供水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污染责任单位对卫生行政部门

所采取的临时控制措施拒不执行的;

(五)未按规定生产、销售或者使用利用新材料制作的供水设备及用品的。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饮用水污染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处以:万元以

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暂扣或者吊销卫生许可证;情节严重的,由卫生行政部门

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卫生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饮用水污染,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

担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饮用水卫生管理和监督人员、、的,由所

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条例篇3

为了保证生活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以下简称二次供水),是指通过储水设备和加压、净水设施,将自来水转供用户生活饮用的供水形式。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市范围内二次供水及其卫生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管理部门)

*市卫生局是本市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的主管部门。区、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区域内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

第五条(设计、施工的卫生要求)

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或本市的卫生要求。二次供水设施必须按设计进行施工,不得与非生活饮用水管网相连接。

二次供水设施与水接触的材质、涂料应当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六条(设施竣工的卫生验收)

二次供水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和调试。房屋竣工验收时,应当包括对二次供水设施的竣工验收。

二次供水设施经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验收,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方可使用。

第七条(设施的日常使用管理)

房屋管理单位、房屋所有权人或其委托的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房屋管理单位)负责对二次供水设施的日常使用管理,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定专人负责二次供水设施的具体管理;

(二)保证使用的各种净水、除垢、消毒材料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三)每季度对水箱清洗、消毒一次,并建立档案;

(四)对净水设施视净水效果及时更换或者维护;

(五)配合卫生防疫机构抽检水样;

(六)保持设施周围环境清洁;

(七)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水箱加盖、加锁。

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房屋管理单位履行前款规定的职责。

第八条(清洗消毒人员的健康检查)

房屋管理单位对直接从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清洗消毒人员),应每年组织一次健康检查,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发给健康合格证。

清洗消毒人员取得健康合格证的,方可上岗。

发现清洗消毒人员患有传染病或者属健康带菌者,应当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第九条(水质检测)

卫生防疫机构每半年应当对二次供水的水质检测一次。

第十条(禁止行为)

禁止任何人毁坏二次供水设施以及其他有关设施、设备。禁止任何人进行污染二次供水水质的行为。

第十一条(用户权利)

二次供水的储水设备和加压、净水设施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要求或者受到人为和自然灾害毁坏的,用户有权要求房屋管理单位及时处理;房屋管理单位应当在接到请求后的24小时内赴现场处理。

房屋管理单位未及时处理的,用户有权向房屋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用户发现二次供水的水质受到污染的,有权要求卫生防疫机构及时处理。卫生防疫机构应当在接到请求后的24小时内赴现场进行处理。卫生防疫机构未及时处理的,用户有权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第十二条(处罚)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市或区、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二款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可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的,处以3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的,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对二次供水设施造成损坏的,并责令其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三条(执法程序)

市或区、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款,应当出具市财政局统一印制的罚没财物收据。

收缴的罚款,按规定上缴国库。

第十四条(妨碍职务的处理)

对拒绝、阻碍卫生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部门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复议和诉讼)

当事人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根据《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六条(对卫生管理人员的要求)

卫生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纪,秉公执法。对、或者的,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应用解释部门)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条例篇4

第一条为保证生活饮用水(以下简称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城市供水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单位(以下简称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的卫生监督管理。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

建设部主管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镇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对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实行卫生许可制度。

第五条国家鼓励有益有于饮用水卫生安全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

第二章卫生管理

第六条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七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签发的卫生许可证。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还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城市供水企业资质证书》,方可供水。

第八条供水单位机关报建、改建、扩建的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应当符合卫生要求,选址和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必须有建设、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参加。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公共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第九条供水单位应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

第十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有水质净化消毒设施及必要的水质检验仪器、设备和人员,对水质进行日常性检验,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检测资料。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其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人员上岗的资格和水质日常检测工作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第十一条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的和病原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供、管水工作。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不得上岗工作。

第十二条生产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规定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产品卫生许可批准文件,取得批准文件后,方可生产和销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使用无批准文件的前款产品。

第十三条饮用水水源地必须设置水源保护区。保护区内严禁修建任何可能危害水源水质卫生的设施及一切有碍水源水质卫生的行为。

第十四条二次供水设施选址、设计、施工及所用材料,应保证不使饮用水水质受到污染,并有利于清洗和消毒。各类蓄水设施要加强卫生防护,定期清洗和消毒。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情况另行规定。从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的单位必须取得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后,方可从事清洗消毒工作。清洗消毒人员,必须经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第十五条当饮用水被污染,可能危及人体健康时,有关单位或责任人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污染,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章卫生监督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滥测工作。供水单位的供水范围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由该行政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其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供水单位的供水范围超出其所在行政区域的,由供水单位所在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其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供水单位的供水范围超出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由该供水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其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铁道、交通、民航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卫生监督机构,行使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饮用水卫生监督职责。

第十七条新建、改建、扩建集中式供水项目时,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的水源水质监测和评价。

第十八条医疗单位发现因饮用水污染出现的介水传染病或化学中毒病例时,应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污染事故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当发现饮用水污染危及人体健康,须停止使用时,对二次供水单位应责令其立即停止供水;对集中式供水单位应当会同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停止供水。

第二十条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本办法第十六规定的管理范围发放,有效期四年,每年复核一次。有效期满前六个月重新提出申请换发新证。《城市供水企业资质证书》的申办按《城市供水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必须进行卫生安全性评价。与饮用水接触的防护涂料、水质处理器以及新材料和化学物质,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初审后,报卫生部复审;复审合格的产品,由卫生部颁发批准文件。其他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报卫生部备案。凡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进口产品,须经卫生部审批后,方可进口和销售。具体管理办法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第二十二条凡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以及取得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经日常监督检查,发现已不符合卫生许可证颁发条件或不符合卫生许可批准文件颁发要求的,原批准机关有权收回有关证件或批准文件。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饮用水卫生监督员,负责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聘任饮用水卫生检查员,负责乡、镇饮月水卫生检查工作。饮用水卫生监督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发给证书,饮用水卫生检查员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发给证书。铁道、交通、民航的饮用水卫生监督员,由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发给证书。

第二十四条饮用水卫生监督员应秉公执法,忠于职守,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五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安排未取得体检合格证的人员从事直接供、管水工作或安排患有有碍饮用水卫生疾病的或病原携带者从事直接供、管水工作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进,并可对供水单位处以2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进,并可处以2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一)在饮有水水源保护区修建危害水源水质卫生的设施或进行有碍水源水质卫生的作业的;(二)新建、改建、扩建的饮用水供水项目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参加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而擅自供水的;(三)供水单位未取得卫生许可证而擅自供水的;(四)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五)未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擅自从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工作的。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条例篇5

一、工作目标

通过继续推进“校园卫生健康行动”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监管,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校长负责制,及时发现和消除学校存在的卫生隐患,切实保护青少年健康权益;同时,进一步完善“两员共管,全程监督”的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积极探索学校卫生安全评价体系,创新学校卫生监管模式,提升学校卫生监管水平。

二、整治范围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幼儿园,以下同)食堂及校内其它餐饮单位、副食品店,学校自备水、直饮水等饮水设施的卫生安全及传染病防治等工作。重点检查*专项整治中要求整改的学校、农村学校、民工子弟学校及近两年内发生过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暴发事件的学校。

三、工作重点

(一)学校食品卫生

学校要加强学校食堂(包括承包的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学校食堂要严格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建立台账制度,食堂使用的所有食品原料必须定点采购,并做好进货登记及进货凭证的粘贴,严把原料采购关。同时,学校食堂要建立、完善并落实消毒剂、杀虫剂、灭鼠药、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品的保管、使用卫生制度。

县卫生监督所要根据省卫生厅《全省十小行业小餐饮卫生整治和规范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督促学校食堂按照有关要求,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同时,在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引导推广“五常法”管理理念,到年底10%以上的学校食堂通过B级以上评审。

各学校要根据《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大对学校食堂、供水设施的改造力度,特别是社会办托幼机构要改善食堂卫生设施;落实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原材料索证索票制度、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学校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

(二)学校饮用水卫生

学校要加强生活饮用水、自备水和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档案。要切实解决学生在校饮水问题,提供开水或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要加强对自备水源、二次供水、供水设施及管道的防护和管理,落实清洗消毒措施。自备水源应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为供水水源。使用直饮水设备或设施的学校应向生产企业或供货商索取卫生部颁发的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同时,要定期对供水设施(含桶装饮水机、水处理装置)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确保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县卫生监督所要对使用自备水源的学校进行专项检查,开展开学期间学校自备水抽检,农村学校抽检率不低于30%。开展学校直饮水水质监测,监测率达100%。同时,对使用直饮水设备或设施的学校开展监督检查,登记其直饮水设备品名及类型、生产企业和供货商名,并检查直饮水设备是否有有效的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及相关水处理装置清洗、消毒、更换等情况。

(三)学校传染病防治

学校要加强传染病防治管理,完善入学(园)预防接种和儿童健康档案查验制度,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并切实落实晨检和因病缺课学生登记上报制度。同时,要积极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教工作,提高传染病的群防群治能力。

卫生与教育行政部门联合,重点检查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建立及落实情况,有无专人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疫情报告流程是否畅通及时,有无学生健康档案等。检查辖区内不少于10%的学校,重点抽查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寄宿制学校。

(四)学校医务(保健)室

县教育局负责加强学校医务(保健)人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统筹考虑医务(保健)人员编制,督促学校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要求设置医务(保健)室,配备医务(保健)人员,确保学校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校要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医务(保健)室和配备医务(保健)人员。同时充分发挥医务(保健)人员作用,做好学生卫生保健、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及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防治等工作。

县卫生局负责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消毒管理办法》等对学校医务(保健)室进行监督检查。依法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以及医疗机构执业行为。

四、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7月上旬):动员部署阶段。

制定“校园卫生健康行动”专项整治方案,召开学校负责人会议,认真宣传贯彻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专项整治工作目标、整治范围和工作重点。

第二阶段(7月中旬至9月上旬):专项整治阶段。

卫生与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监督力量,对所有学校开展卫生监督检查,督促学校建立和完善自身管理机制;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责令学校限期整改;对检查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学校坚决依法处理。

第三阶段(9月上旬至中旬):整改提高阶段。

教育行政部门督促指导学校落实卫生部门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各学校对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积极整改,卫生部门对学校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技术指导和跟踪。

第四阶段(9月下旬):总结验收阶段。

卫生和教育部门对各学校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对没有认真整改或整改后仍未达到相关卫生要求的学校,按《食品安全法》进行严厉查处。

五、工作要求

(一)全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卫生工作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卫生责任制度。各学校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积极部署,落实相关制度和措施,密切配合,确保学校卫生安全。

(二)按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关于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工作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们要扎实推进重点合作内容和具体工作要求,及时通报、分析和掌握工作进展。加强部门间沟通,互通信息,互相协作,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迎接市卫生局、教育局的联合督查。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条例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生态县建设”战略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下达我局的各项工作任务,履行本部门工作职责,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我县创建生态县的目标顺利实现。

二、主要工作任务

1、20__年安排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大于95%;

2、结合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配合乡镇不断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确保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90%以上。

3、加强全县医疗废物管理,探索医疗废物处置途径,确保全县各医院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

4、加大宣传力度,结合本系统特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县创建宣教活动,在系统内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5、积极开展生态县建设信息报送和优秀图片选送工作。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

1、县疾控中心根据《甘肃省农村应用水水质卫生检测实施方案》,加强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提高农村饮用水监测的覆盖率。

2、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信息收集,做好全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和部分分散式供水点供水方式等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详细掌握全县农村供水有关数据资料。

3、结合生态县创建工作要求,重点加强对创建生态乡镇、村供水工程水质的日常监测和技术指导工作,并及时对所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对水样监测不合格的供水单位,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确保20__年安排创建生态乡镇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大于95%。

(二)农村卫生厕所整治工作

1、今年是我县连续实施中央农村改厕项目的第四年,县爱卫办要在认真总结前三年项目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中央项目督导组专家的意见,重点把好中央项目村的落实、项目村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改厕健康教育三个关,进一步提高项目技术指导能力,确保中央项目质量。

2、普及全县农村的公厕、户厕无害化改造工作,积极扶持中心村的改厕工作,在中心村全面清除简易厕所、露天粪缸,按人口比例规划建造无害化公共厕所,确保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在90%以上。

(三)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1、认真落实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领导、责任、措施“三到位”。

2、县直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对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并按照要求全面开展考核,同时督促各医疗单位将医疗废物按规定统一收集,并交由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处理。乡镇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等偏远地区必须达到《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条例》规定的基本要求,经县环保局和卫生局同意后方可就地进行处置,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置。

3、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要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强化对辖区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专项检查,要将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纳入责任目标考核内容,确保全县各医院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创建生态县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我县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有效载体和内在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充分认识生态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创建意识,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行动统一到位,宣传服务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生态县创建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各相关责任单位要根据生态县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要求,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和详细实施计划,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高标准、高效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县卫生局将成立生态县建设督查考核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创建工作开展督导,对未完成任务的单位,予以通报,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条例篇7

【中图分类号】R179R155.3+1

【文章编号】1000-9817(2009)08-0764-01

【关键词】志贺菌,痢疾;疾病暴发流行;学生;农村人口

2008年9月27日9:15忠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县卫生局通知,忠县某农村小学出现腹泻病例几十例。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业人员及时奔赴疫情现场调查处理。后经证实为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流行病学调查

1.1基本情况该校距忠县县城约45km。该校共有9个年级23个教学班,师生共计1475人,其中男性761人,女性714人。六年级以上学生住校就餐,其余走读,走读生每天中午在校就餐;教职工有部分中午在校就餐。

1.2发病及诊治情况经对该校师生员工流行病学调查,从9月27日至现场调查结束,共计确诊68例细菌性痢疾患者,均为学生,罹患率为4.61%。首发病例出现于9月25日,9月26-27日为发病高峰,末例病人发生于10月2日,疫情历时8d。68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44例;发病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16岁。发病学生都分布在六年级以上的班级,五年级以下学生、教职工和食堂操作人员无病例发生。重病人在当地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由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抗菌、补液和对症治疗,所有患者痊愈出院;对症状较轻的给予口服药物治疗。

1.3饮用水情况该校生活饮用水为某农村自来水厂供水,自来水厂水源水从水渠引流到水厂后,没有达到生活饮用水国家卫生标准就直接供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监督所于2008年9月对该水厂进行采样检测,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超标。全校只有2个班有桶装水供应,其余班级无饮水设施,68例患者绝大多数有喝生水习惯。

1.4环境卫生状况学校住宿条件差,部分学生宿舍无窗户,空气不流通。学校厕所和学校食堂相距只有10m左右,食堂位于厕所的下方,处于厕所的下风口位。学校环境卫生状况较差,食堂及周边苍蝇较多。

2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头晕、头痛、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发病1~2d患者高烧(38℃~39.5℃)、头晕、头痛,2~3d患者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腹泻每天3~12次,多数为粘液稀便,少数为浓血便)。

3疫情处理措施

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初步认定本次暴发疫情是感染性腹泻。为及时控制疫情,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隔离传染源。对重病学生全部进行住院隔离治疗,症状较轻的学生在校统一隔离治疗。对病人的排泄物用含氯制剂消毒处理。(2)预防服药。对该校六年级以上的学生全部进行预防性服药。(3)加强学生食堂的饮食饮水卫生管理。现场采集可疑食物和水样。整治厕所及周边环境卫生,对学生宿舍、教室、食堂周边、厕所等用漂白粉消毒,并开展灭蝇灭蚊工作。(4)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该校利用自习时间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教育学生讲究个人卫生,不喝生水,防止病从口入。

4病原学检测

采集生活饮用水5件,食品样8件,采集症状典型的病人(部分病人已经使用抗生素)和食堂从业人员粪便或肛拭子17件进行肠道致病菌分离培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789-2003)经忠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分别从3件肛拭子和1件水样中培养出福氏志贺菌Ⅱ型。

5讨论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条例篇8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源污染防治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饮用水源分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和分散式饮用水源。城镇公用自来水厂和企业自备水厂的取水水源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其他取水水源为分散式饮用水源。

第三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

市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生活污水和垃圾的综合整治。

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设置的监督管理。

海事部门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船舶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饮用水源的污染防治工作。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饮用水源的义务,并有权检举、控告污染饮用水源的行为。

第五条市、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应按照《*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规定》,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划定相应的水域、陆域(以下称饮用水源保护区),采取特别措施予以保护,保证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主城区内公用自来水厂和服务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企业自备水厂以及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城镇的公用自来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他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由所在区县(自治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拟订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分为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其中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设准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

第七条在地表水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新设置排污口;

(二)使用剧毒农药;

(三)使用有毒物捕杀水生生物;

(四)清洗船舶、车辆和装贮过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

(五)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八条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本办法第七条(一)至(五)项所列行为;

(二)新建、扩建污染饮用水源的建设项目以及改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设项目;

(三)超过国家或者本市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

(四)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

(五)设置水上经营性餐饮、娱乐设施和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的仓库、货栈。

第九条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本办法第八条(一)至(五)项所列行为;

(二)排放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三)堆存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及其他有害物品;

(四)新设油库以及与供水无关的码头、趸船和锚地;

(五)放养畜禽或从事水产养殖;

(六)机动船舶在湖库保护区内行驶、作业;

(七)旅游、游泳和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源水体的活动。

第十条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由市、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水利、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饮用水水源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供水量、开采方式和污染源的分布情况提出划定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在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利用污水灌溉农田;

(二)利用土壤净化污水;

(三)施用高残留或剧毒农药;

(四)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以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农药等;

(五)利用溶洞、渗井、渗坑、裂隙排放、倾倒含病原体的污水、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或者其他废弃物;

(六)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贮存含病原体的污水、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或者其他废弃物。

第十二条本办法公布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已设置的排污口,由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或将污水引至保护区外排放。

本办法施行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已堆存的固体废物,由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责令责任单位或有关部门限期清除。

本办法施行前在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已设置的水上经营性餐饮、娱乐设施和油库以及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的仓库、货栈,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海事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经营或迁移。

第十三条建设城镇集中式供水项目,必须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按规定将预防性卫生设计报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其产生的污染物不得排入饮用水源保护区。

禁止在四类、五类、劣五类水域建设集中式供水项目。

第十四条对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单位必须按照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设置界碑。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饮用水源保护区界碑或擅自移动界碑位置。

第十五条取水单位应当经常巡视饮用水源保护区,定时观测水质状况,及时制止污染或危害饮用水源的行为,同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查处。

第十六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分散式饮用水源的设置和保护纳入村镇规划,采取措施加强水源选择、水质鉴定和卫生防护等工作,切实改善村镇饮水条件。

第十七条分散式饮用水源取水点周围30米区域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清洗装贮过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

(二)使用高残留或剧毒农药;

(三)排放工业污水;

(四)修建饲养场、厕所和堆放垃圾。

第十八条排污单位和个人在发生或可能发生污染饮用水源事故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减轻或避免危害后果,同时通报已经或可能受到水污染危害的取水单位和当地供水部门,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就近的海事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海事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船舶发生事故污染饮用水源时,海事部门应当组织强制打捞清除或强制拖航,由此发生的费用由肇事船方承担。

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地表水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内实施危害饮用水源行为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新设置排污口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二)使用剧毒农药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的有关规定处罚;

(三)使用有毒物捕杀水生生物的,按照《*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五十三条的有关规定处罚;

(四)清洗船舶、车辆和装贮过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海事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实施上述危害饮用水源行为的,从重处罚。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实施危害饮用水源行为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新建、扩建污染饮用水源的建设项目或改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设项目,情节严重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二)超过国家或者本市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罚;

(三)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处罚;

(四)设置水上经营性餐饮、娱乐设施以及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的仓库、货栈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海事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实施上述危害饮用水源行为的,从重处罚。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实施其他危害饮用水源行为的,按照《*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实施危害饮用水源行为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以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农药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二)利用溶洞、渗井、渗坑、裂隙排放、倾倒含病原体的污水、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或者其他废弃物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九条第六项的规定处罚;

(三)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贮存含病原体的污水、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或者其他废弃物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九条第七项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城镇集中式供水项目未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实施污染分散式饮用水源行为的,当地集体经济组织有权要求停止违法行为,消除或减轻危害;拒不改正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个人处1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不按规定设置饮用水源保护区界碑以及破坏饮用水源保护区界碑或移动界碑位置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个人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有关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不按规定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擅自批准污染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建设项目立项、建设或者投产使用的;

(二)不按规定责令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限期拆除或将污水引至保护区外排放的;

(三)不按规定责令责任单位或有关部门限期清除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固体废物的;

(四)不按规定责令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已设置的水上经营性餐饮、娱乐设施和油库以及存放有毒有害物品的仓库、货栈停止经营或迁移的;

(五)不依法查处污染饮用水源行为的;

(六)发生污染饮用水源事故不及时向上级报告或者在报告中弄虚作假,致使延误事故处理,造成事态扩大的;

(七)有其他、、行为的。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条例篇9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工程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a

水是生命之源,每个人都离不开水。然而,喝上健康的饮用水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最低目标。当我们看到白花花的水从我们的指尖流过,我们会心旷神怡的同时,也会有不少担心,到底有多少细菌在里面呢?是的,饮用水的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常年在净水工程工作的我来说,让老百姓喝上健康的优质水便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把好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便是关键环节了。

一、饮用水水源条件

地球上的水占了大半的比例,然而人们可以饮用的却很少。所以,水资源变得尤其重要。同样的一条河,在哪里取水合适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研究。

1.水源周围的环境条件

水质的好坏和周围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长期保障供水,大多数的净水公司都采用靠近河边取水比较保险,我们把靠近河边的水取出来,经过处理再流进千家万户的水管里。我们欣慰的同时,也是每天绷紧了安全的弦。那么,什么样的地理环境适合取水呢?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应该是环境优美、常年有水流过的河边取水比较合适。拿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只要是靠近长江边的城市,一般都是就地取水。因为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没有干涸的时候,所以水源可以得到保障。而且根据长江中下游的水文条件来看,不管是枯水期还是洪水期,都能够保障水源的供应。

2.地质条件。饮用水水源取出来的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和地质有关系,有的地方的水质好,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利的物质,而有的地方水质不好,没有那么优质的资源。所以,在对水源取水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勘测和计算。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滤床的砂砾石层范围宽的地方取水,如果说蓄水区内有淤泥,淤泥对滤床的渗透有影响,所以要注意定期清除淤泥,以便于水厂的正常工作。勘察底层主要看属于什么类型,然后根据各种地表的特点进行取水测试,再选择对人体有利的含矿物质多的水源地进行取水,确保水质优化。如果地下水的类型主要是空隙潜水,附着在砂石层中,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就只有靠地表水和大气降水,所以除了对当地的地址条件进行考察外,还应该关注当地的水文条件,是否适合把那个地方作为饮用水的水源地。

二、取水的技术条件

1.渗滤取水技术。取水工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选择在江河底部砂卵石层发育的地方,首先在岸上钻凿打井到水平输水平巷,然后再深入到河床的最下端,采用取水装置和设施,通过在岸边竖井中抽水产生的压差,使河水透过砂石往河底渗透,成为渗透水。渗透水透过河床过滤,水中的污染物大多被留下,取水成功,然后通过系统的工程转化,再进行过滤,就可以流进我们的水管成为引用水了。2005年以来的松花江发生了重大的水污染事件以来,人们对饮用水的使用越来越小心谨慎。因此,作为净水厂的工人,我们有义务让自己的取水技术更好,让人们喝到放心水。所以我们在进行取水技术施工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等因素,尽量把质量做得最好,让漂浮的污染物无法进入我们的净水通道,只有这样,才从源头上保障了水的质量。

2.工程的结构概述

渗滤水主要从河谷底部取出,在砂石的过滤下流到我们的管道中。由于砂石是流动的,它们是由于水流而形成的一个砂石层,所以取水工程的滤床结构就是根据物质颗粒的大小和组成来进行划分的。根据槽深、钻探勘察的结果来确定。比如某净水厂在第一厂区的砂层平均厚度为二米,向河中间延伸过程中一般是按照从厚的部分向薄的部分流动,然后又从薄便厚的规律进行运动。所以河中间的砂层厚度可以达到三米以上。因此,工程区的滤床应该是从淤泥层到粘土质粉砂、砂层到砂石层四个步骤来进行过滤。淤泥层主要发育在蓄水区的河床表面,靠近河岸有水的地方也会产生淤泥。通常情况下,淤泥的厚度一般是20厘米以内。而粉砂层主要发育与无水的表层,厚度变化比较均匀,一般是从谷坡向河流两岸延伸,砂层物质主要以细沙为主,所以在做工程设计的时候要注意这几个环节来精心设计。

三、水质测量

1.寻找水源的过程中尤其注意水质监测。任何一个饮用水水源的寻找,都需要做好水的质量监督,确保市民能够喝到合格的安全的饮用水。因此,确保质量关也是饮用水水源地寻找的重要环节。在寻找水源的时候,我们会根据不同地方的水源做好标记,带回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对。每一处水源地的寻找,都需要经过数十次的数据比对之后才能最终选择进行系统工程的继续。如果水质不达标,再好的外部条件都必须放弃。

2.水源经过系统之后也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才能流到老百姓的水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剧增,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缺水现象,而且不少城市还出现了水污染的严重问题。尽管这样,我们也不能随便让我们取出来的水不经过质量监测就使用。根据1985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已不能满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2007年7月1日,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和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这是国家21年来首次对1985年的《生活饮用水标准》进行修订。《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协调下,由卫生部牵头,会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卫生、供水、环保、水利、水资源等各方面专家共同参与完成了该项标准的修订工作。新标准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明确规定各项有机物、微生物、水质消毒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而且有相应的参考值。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项工作,确保从我们水厂出来的水是合格的优质水。

生活饮用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必备品,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确保向广大市民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作为我们每一个净水人来说是多么的光荣和自豪。因此,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饮用水取水技术,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便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007年7月1日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条例篇10

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项卫生监督工作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卫生行政许可工作。半年来,共受理、审办卫生许可证824件,办理从业人员培训合格证1344本,审办医师执业注册105件,补办医师执业证书2件,受理医疗机构设置2件,其他事项35件,代办护土执业证1012本。受理群众咨询多人次。

(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和市卫生监督工作计划要求,积极开展对公共场所的卫生进行监督,继续以住宿业为重点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扩大量化管理实施。上半年,对43家住宿场所实行分片包干,目标管理,全程服务,经常性的开展上门指导,着重检查各项卫生保障措施落实情况,消毒间、布草间、污物筒(间)清洁工具等卫生设施,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63份,到目前截止,已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有25家,其中a级达5家,b级8家,c级12家,量化分级管理达58.13%。并对去年进行量化分级制度等级信誉度的单位进行授牌。此外,积极做好美发美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工作,规范许可发证准入,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58份。

(三)、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城市供水条例》的规定和卫生部《关于加强饮用水、消毒剂监督管理的通知》(桂卫监督》[]4号)文件精神要求,积极开展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工作,半年来,对市政自来水公司出厂水和末梢水监督监测,共出动车辆6台次,采集水样10份,经检验城区自来水公司10份水样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市自来水公司半年监测8次,共抽样53份,合格53份,合格率100%。乡镇集中式供水丰、枯水期进行抽样,共监测13家,抽检水样26份,合格21份,合格率80.70%。检查二次供水单位16家,合格12家,不合格4家,合格率75%。对城区和乡镇水厂及学校自备水、二次供水等进行监督检查。出动卫生监督员20人次,出动车辆10辆次,共检查城区和乡镇水厂10家;学校自备水2家;二次供水3家。经检查没有发现供水单位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类消毒剂和超范围使用消毒剂的情况。全市有二氧化氯消毒水质的供水厂6家,水中余氯和残留量均符合相应限值要求,使用漂白粉消毒的2家水厂存在不规范使用现象,对此出具监督意见书限其整改正确使用投,以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防止水质二次污染的发生。有效地保障了市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