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数字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6:28

古代的数字文化篇1

古代数字的含义1至9

1:按照中国古代哲学,最初一切开始于太极,然后由太极生太一,太一生阴阳,阴阳生五行,五行生万物。

2:在中国古代数字学中,2是偶数,所以也是阴性之数,一般来讲,含有不吉利的意思,古时候,它也地相关联。

3:人类对3崇拜具有世界性,这大概是受人类计数能力的影响。在中国,人们对3的崇拜大致经过两个阶段。首先是以3表示多,其次是以3为完备,为终极。另外,在中国的数字学中,3是奇数、阳性之数,有吉祥如意的意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三由道而出,又产生了世间万物,三代表了道与万物。表示事物的起源,有时也可以表示非常多,相当于唐诗中的数字九。

4:在中国古代,4作为一个阴数,代表着4方和土地。古代四不是死的意思,四是四象,四方,四季,四代表全,万物的意思。

5:中国最崇拜的一个数字,5是奇数、阳性之数,本身就具有吉祥的意味,5行的理论提出后,对5的崇拜发展到了顶峰。

6:在中国古代,6没有什么特别的神秘含义,6常与六方(东南西北上下/天地)相联系。

7:在中国古代,七星指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农历7月初7,即7夕节有动人的牛郞、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8:在中国古代,历来崇拜8,特别是在有了阴阳八卦之说后更是这样。在中国古代数字学中,8是偶数、阴性之数,但也是一个阳元素,因为它与男性的一生密切相关。男性8个月时长乳牙,8岁时换牙,16岁时变成成年人,64岁时丧失生殖能力。

古代的数字文化篇2

关键词:古籍古籍数字化主体构成协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1-0034-11

atentativeStudyonSubjectFormationandCooperativemechanismofChineseancientBookDigitization

LimingjieYuYouyou(Schoolofinformationmanagementofwuhan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2)

abstract:thesubjectsofChineseancientbookdigitizationarelibraries,academicinstitutions,anddigitalenterprisethroughnetworkanddocumentinvestigation.thispaperreveals,intheformoftables,therespectivedigitalachievementsofthethreekindofsubjects,analyzestheircharacteristicsofdatatype,systemfunction,andtopicdistribution,andpointsoutthestrongcomplementaritiesofthem.theconstructionwayofcooperativemechanismforancientbookdigitizationwasputforwardwiththeoreticalprobe.

Keywords:ancientbook;ancientbookdigitization;subjectformation;cooperativemechanism

CLCnumber:G255.1Documentcode:aarticleiD:1003-6938(2010)01-0034-11

中国古籍数字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历经近30年的发展,已完成了以下三个转变:数字内容由单一的书目数据向全文数据、图像数据和图文数据相结合的转变;载体形式由单机版向光盘版、网络版的转变;系统功能由检索工具向知识工具、研究工具的转变。迄今为止,不少学者已撰文对中国古籍数字化的总体发展作了总结,如李国新《中国古籍资源数据库的进展与任务》、[1]潘德利《中国古籍数字化进程与展望》、[2]陈力《中国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展望》、[3]段泽勇《古籍数字化的回顾与展望》、吴家驹《中文古籍数字化的进展与主要成果述评》等,[4]对中国古籍数字化的发展阶段、成果类型、存在问题等作了宏观考察,并对古籍数字化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鉴于此,本文不再赘述以上内容,而是从古籍数字化的主体构成入手,分析每种主体古籍数字化成果的数据类型、系统功能、选题分布等方面的特点,探讨各种主体协作开发数字化古籍的可能性及具体的协作机制。

笔者通过网络调研和文献调查发现,参与古籍数字化的主体主要由三类机构构成,即图书馆、学术机构和数字企业。从构成数量来看,图书馆最多,有79家,占65.3%;学术机构其次,有33家,占27.3%;数字企业最少,只有9家,占7.4%。以下是对这三类主体的古籍数字化产品的具体调研情况。

1图书馆及古籍数字化成就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将国内外各类型图书馆所建古籍数据库的情况,按来源、数据库名称、数据类型及数量制成表1。

表1显示,各类型图书馆共建有古籍数据库121种。从数据类型来看,纯书目型数据库最多,有72种,占59.5%;图文型数据库有13种,占10.8%;纯文本的全文型数据库、纯影像数据库及书目与影像相结合的数据库均为12种,占9.9%。这说明图书馆主要是提供书目数据,部分能提供全文与影像信息。从功能来看,图书馆所建古籍数字化系统大多只能进行一般的书目检索和全文或影像的浏览。这表明,图书馆的古籍数字化水平还比较低,仍停留在揭示馆藏的层面,但不容否认,图书馆在古籍数字化领域的潜力非常巨大。从选题来看,公共图书馆非常注重根据自己馆藏的地方特色来开发本土文化资源,特别是地方文献(方志及家谱等)的数字化得到了重视,如贵州省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绍兴图书馆、常熟图书馆、湖州图书馆、吴江图书馆等开发了地方志数据库,山西和安徽两省图书馆、绍兴图书馆、福州图书馆等开发了谱牒数据库,较好地满足了人们了解乡土文化的需求。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数据库较好地满足了人们专业研究的需求,如首都图书馆开发的明清北京城垣资源库、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科技典籍全文库、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农书古籍全文数据库、南京图书馆的中国传统体育图片数据库、苏州大学图书馆的中国汉代画像石砖数据库等。从整个数字化成果的分布来看,以小型数据库居多,资源开发重复率小,公益性和地域性是其特色。

2学术机构及古籍数字化成果

科学研究是实践的先导。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一些学术机构(个人)就开始研制古籍机编索引。通过文献调研及对相关网站的访问,我们回溯性地列出了相关学术机构在古籍数字化领域取得的成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学术机构开发的古籍数字化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时间跨度比较长,参与的机构和个人数量比较多;二是注重满足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选题多集中在古典文学和历史研究领域,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系统功能参差不齐,早期开发的系统一般只有简单的字词索引功能,而后期的古籍数字化系统功能比较强大,有的甚至突破了全文检索的信息提供模式,如北京大学开发的《全宋诗》分析系统具有重出诗提取、格律诗标注、字及字组的频率分布统计、用户自作诗的格律分析等功能,带有智能化特点,在数据深层挖掘和知识发现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该系统提供多维的检索分析方式,为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献学等研究领域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数据。它标志着计算机科学在中文信息处理应用方面由全文检索的信息提供模式开始转向智能分析模式。

3数字企业及古籍数字化产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出版体制的放开,一些新兴的数字企业凭借其掌握的数字出版技术,借助现代企业运作模式和管理手段,很快就在古籍数字化领域立稳了脚跟。表3展示了国内数字企业及其古籍数字化产品的基本情况。

表3调查的结果显示,数字企业开发的古籍数字化产品以大型的综合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国学宝典)和丛书数据库(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二十五史》等)为特色,比较成系统,功能强大,基本没有书目型数据库。除了能进行多途径的全文检索外,一般都配备有各种知识辅助工具,如联机古汉语字典、年号与公元纪年对照表等,有的还提供字数、字频、词频的统计信息,行文风格特点的概率统计,参考数据的汇聚;有的还能提供不同版本比勘校对的接口、异体字的汇聚显示、读音的自动标注和朗读、在线标点断句、背景音乐等功能。这些知识工具极大地改善了古籍研究条件,也带来了研究者研究思路和方法的革新。作为古籍数字化的一支新兴力量,参与古籍数字化的数字企业数量虽然不多,但取得的成绩却令人刮目相看。这与数字企业的灵活的市场运作模式有很大关系,它们或依托图书馆的古籍善本资源,或吸纳文史专业研究人员参与研发,或与高校学术机构联合成立电子文献研究所,通过大规模、成系统地将常用基本古籍数字化,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专业研究人员的需要。但需要指出的是,它们开发的数字化产品,选题重复情况比较严重,一味追求资源的规模和总量,有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的数据库不是很多,彼此之间缺少协作。

4跨行业的古籍数字化协作机制初探

主体身份的多重性,带来的必然是古籍数字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作为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其从事古籍数字化活动更多的是出于保存民族文化的职责,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作为科研单位的学术机构,其从事古籍数字化研究和实践,更多的是出于科研和教学的实际需要,追求的是学术价值;而作为商业单位的数字技术企业,追逐的当然是商业利润的最大化和产业规模的扩张,即所谓的经济效益。通过对上述三类古籍数字化主体的分析,我们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对于公益性的图书馆而言,丰富的古籍馆藏是其优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图书馆系统保存的古籍有2750万册,其中可列入善本的超过250万册。足以弥补传统古籍出版存在的版本低劣重复的缺憾。图书馆拥有的古籍鉴定与整理的资深专家,亦堪称宝贵的人力资源;学术研究机构在古籍资源的甄别选择、选题策划、内容整理、系统功能的规划等方面是无可替代的;数字企业则在数字出版技术、资金的运作和投入、电子商务营销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且,图书馆和科研机构可以成为古籍数字化产品最大的用户群。它们通过合作与融合,完全可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目的。但关键是要有一个全国性的跨行业的协调机构,它既要跨行业,又要有一定权威性。为此,笔者建议仿照1958年成立的“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文化部社会文化司下成立“古籍文献数字化规划小组”,由它来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国范围内的古籍文献数字化工作。

图1古籍数字化协作机制示意图

如图1所示,古籍数字化主要由版本资源、内容专家、技术专家三大要素构成,分别由图书馆、学术机构、数字企业提供。由于古籍数字化仍属古籍整理和学术研究的范畴,[6]因此在整个数字化过程中,内容专家应处于主导地位,应由他们提出选题并进行科学论证,对古籍数字化对象进行版本鉴别和文本校勘,对系统目标和功能进行整体规划,而技术专家只是服务于内容专家,使这些目标和功能顺利实现。这好比建筑师与建筑工人的关系,由建筑师设计好图纸,建筑工人只负责施工。而“古籍文献数字化规划小组”处于整个古籍数字化协作机制的核心地位。在它的统一领导下,对全国古籍数字化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具体包括以下工作:

(1)制定古籍数字化中长期规划。古籍数字化是一项保护和弘扬中华文化遗产的工作,具有强烈的公益性色彩,不能完全走市场化的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是必要的。这样做既可以避免选题重复开发,也有利于古籍保护。在传统古籍整理出版领域,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先后制订了《整理和出版古籍十年规划(1962-1972)》、《古籍整理出版九年规划(1982-1990)》、《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1991-2000)》,对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统一部署。古籍文献数字化规划小组可以借鉴此类做法,组织古籍专家对古籍进行定级和筛选,制定阶段性的古籍数字化规划,优先将文物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高的善本数字化,并有计划按步骤地推进该规划的实施。建议在古籍文献数字化规划小组下设立学术委员会,委员由一些学术机构知名的古籍整理专家担任。由他们负责制定古籍数字化中长期规划,提出各阶段古籍数字化的目标、措施,制订选题计划并遴选古籍版本,就系统的目的和功能提出建设性方案。

(2)制定和推广古籍数字化行业标准和规范。当前古籍数字化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数据格式繁多的问题。这种“各自为政”局面,不利于古籍数字化的发展及古籍数字资源的共享,一些新开发的系统不得不考虑与其他文档格式兼容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建立并规范古籍数字化的元数据标准是必由之路。从2002年开始,由科技部委托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协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CaLiS管理中心等21家单位联合进行了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标准规范研究,其中直接与古籍有关的包括:《舆图描述元数据著录规则》、《舆图描述元数据规范》、《拓片描述元数据著录规则》、《拓片描述元数据规范》、《家谱描述元数据著录规则》、《家谱描述元数据规范》、《古籍描述元数据著录规则》、《古籍描述元数据规范》、《地方志描述元数据著录规则》、《地方志描述元数据规范》等。此外,还制订了不同类型数字资源的加工标准和规范,如对古籍、拓片、舆图、字画、手稿、文牍、契约以及甲骨、金石、竹简、陶器等实物的三维造型等。如果成立了古籍文献数字化规划小组,组织协调工作就可固定由它来做,包括这些标准和规范的推广教育工作等。

(3)建立古籍数字化项目招标机制。在制定了古籍数字化整体规划后,应向社会公开选题方案,通过招标的方式向全社会征集有资质、技术力量强、开发经验丰富的数字技术企业来承担该系统的设计开发。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有序竞争,使得各种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保证古籍数字化的质量。

(4)建立古籍数字化产品信息平台。由于缺乏相应的沟通、交流渠道,古籍数字化领域存在比较严重的重复开发问题。为提高古籍数字化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有必要建立国内外中文古籍数字化产品的信息通报机制。通过权威部分的信息,不仅可以共享产品信息,同时也可以对产品进行宣传和推广。

(5)建立古籍底本使用补偿机制。古籍作为超过版权法保护期限的特殊文献,其数字化复制不存在版权问题。但即使这样,相关障碍依然存在。2005年发生的所谓“苏图事件”给了我们的一个警示:古籍的保藏与利用仍是困扰当前图书馆界的一个普遍问题。图书馆对古籍虽然没有版权,但拥有保管权,并为保管古籍付出了一定的经费和代价。图书馆常常借口保护古籍善本,或出台制度限制底本的使用,或收取高额的底本费。因此,笔者建议,可以在古籍数字出版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提供古籍底本单位的经济补偿,使之成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这样,既可以保障古籍善本征集渠道的畅通,又照顾到图书馆保护古籍文献的付出,符合文献资源公平共享的原则。

(6)建立民间古籍善本的征集制度。除了各类图书馆、档案馆等官方文献收藏部门,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古籍流落到民间私人收藏者手中。如何对广泛存在于海内外私人藏书者手里的孤本、善本进行征集和数字化?这就需要对私人收藏者的利益有所考虑,就需要协调国家、机构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国家应该从制度上着手,建立因底本使用而取得合理补偿的制度,并确定合理的缴纳报酬的比例,避免由于底本垄断而阻碍古籍数字化进程。由于在古籍数字化的利益分配过程中,部分古籍文献所有者无法得到合理的补偿,因而不愿意把自己掌握的资源与他人分享,这种情况在珍本、善本古籍文献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严重阻碍了古籍文献数字化的进程。补偿制度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部分人的顾虑,有利于择优选择版本,提高数字化古籍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国新.中国古籍数字化资源的进展与任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1):21-26.

[2]潘德利.中国古籍数字化进程与展望[J].古籍整理与研究,2002,(7):117-120.

[3]陈力.中国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展望(上、下)[J].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4,(4、5).

[4]段泽勇,李弘毅.古籍数字化的回顾与展望[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37-39.

[5]吴家驹.中文古籍数字化的进展与主要成果述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9):178-183.

古代的数字文化篇3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古建筑保护

一、引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

20世纪40年代人类史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这是数字技术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50年后美国人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撰写的《数字化生存》一书的问世再次把世人猛然惊醒,一个数字化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如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日益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早已和数字技术密切相关,人与人的交流也更依赖互联网络。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纸质阅读、现场购物已成为旧时代的符号,人们之间的联络变得更有效和迅速。数字化技术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身处不同领域的人们都势必感受到它所带来的翻天覆地之变。古建筑保护,作为保护和延续人类文明重要的一部分,在时代的影响下,势必呈现出新的趋势。

二、古建筑走向数字化保护及其意义

2.1古建筑保护面临的形势

世界上得以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或者比较完整的遗迹几乎都是使用石料建筑的,而中国古建筑几乎全都是土木或者砖木结构,即使侥幸免于虫蛀鼠啮,也难以经受气候和时间的考验,不少画栋雕梁都在火灾中灰飞烟灭。尤其是在一些地方古建筑保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古建筑遭受了更为严重的破坏,古建筑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2.2以往古建筑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记录古建筑各类信息资料的载体不易长久保存

过去人们常用纸质文献记录古建筑的构造做法、相关历史等信息资料。当今,正如以往人们通过写信保持沟通的方式正在逐渐被e—mail等工具代替一样,原始的纸张记录保存各类信息数据的方式已面临被淘汰,因为其不仅存在对信息的保存和记录的精确度不高的缺点,而且大量书籍等纸质材料笨重又占空间,易被腐蚀,怕火,一旦毁坏就难以复原。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利用已有的摄影摄像等技术记录文化遗迹的信息,但这些资料同样存在难以长久保存且不够准确的问题,比如录像带老化程度较快,摄影摄像技术又会使图像产生失真等。

2.2.2古建筑维护与加强其对外展示相冲突

随着经济的发展,祖国各地对于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势如破竹,而古建筑的参观游览是旅游开发当中的重要一项,增加古建筑的公众开放性固然有利于其自身文化的传播和展示,但是,过度的开放展示带来的维护成本增加和损坏速度的加快无疑使展示和维护在一定程度上对立起来,由此一来,就造成了有些地方的建筑古迹只可远观、不可走进接触的局面了。

2.2.3传统建筑工艺的消失

中国古建筑工艺极其考究,但是这样具有精湛工艺的匠人在我们的社会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没有经济保障,不得不另寻经济来源,造成传统工艺的渐渐流失。

2.3古建筑保护走数字化道路的意义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为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和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数字化遗产保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首先在信息保存方面就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再加上其具有高精度和高逼真度等优势,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带来无限可能。

三、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

数字化保护技术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环境的新型实用化辅助系统或手段,采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媒体、宽带网络与数据库等先进信息技术,为古建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对与古建筑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及三维数据信息,提供数字化保存、组织、存储与查询检索等手段,并进一步建立数字化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馆,为古建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服务。

当前,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古建筑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古建筑的数字化保存

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更高精度的图形图像技术设备相继产生,更精确真实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技术也随之诞生。数字化保存主要利用先进的二维三维扫描、数字摄影、三维建模与图像处理等技术,实现文物图形结构与纹理等信息的高精度获取与保存。目的是在计算机里建立相关的数字模型,为文物的信息保护、修复、研究、参观和开发利用等提供准确的数字化素材。

3.2建立数字化的古建筑虚拟博物馆

信息技术空前发展的今天,已有很多博物馆开始探索新技术,把计算机应用于博物馆展示领域。在数字博物馆里,传统博物馆中的展品如今只需敲击一下鼠标就可以清晰且内容详尽地呈现在阅览者面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人们更能实现在虚拟博物馆中的漫游,大众难得一见的建筑古迹也通过互联网络实现了人们一饱眼福的愿望。

3.3古建筑及相关文物的虚拟修复与复原

根据已保存下来的各种建筑文物相关的数字化信息数据,结合艺术家、保护专家等的研究和经验知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对后来发掘发现的建筑古迹及文物进行虚拟修复与复原,还原其原貌。比如说把文物上一些变色、褪色、脱落的艺术图案通过数字化方式复原成最初画成时的辉煌效果,而这些过程都可以在不接触文物的条件下完成。

3.4数字化辅助设计对古建筑保护的传承和发扬

目前较常用的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平面图案的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二是对三维实体工艺品的造型进行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

通过数字化图案、工艺品辅助设计系统,可以对已有的典型图案、工艺品进行创新设计,从而创造出不同个性、丰富多样的符合时代需求的艺术作品,有助于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p#分页标题#e#

四、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古建筑保护的价值

4.1古建筑保护的宗旨—尊重其原真性

以往我们总喜好对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被破坏掉的古建筑大兴重建,最后建筑是落成了,也像模像样,但却造就了一批为后人所批评的“假古董”。浙江宁波的慈城孔庙修复工程中,主持专家坚持把历史上被破坏掉的建筑全部重新建造,最终的结果是造成与历史记载的不相符合,没能够完全尊重孔庙的历史,以至于后来在周边发掘出了新的墙基却不了了之。动辄重建的观念背离了古建筑保护对注重原真性保护的思想,而建筑的原真性价值就恰恰在于时间赋予建筑的特殊文化意义,它应该是强调不改变历史建筑的原状,保持现状的做法,而粗糙的重建是对历史建筑文化价值的极大破坏,同时也是对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就好比说有段时间网络上热议的“重建圆明园和阿房宫”一事,支持的言论根本不堪一击,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那仅仅是极少数官员的夸夸其谈。引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的一句原话:“已不存在的建筑不应重建”。可见,注重原真性是检验建筑文化遗产的一条重要原则。

4.2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对保护古建筑原真性的尊重和延续

我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多少建筑遗产被埋葬在历史的大浪潮中不复返,人们对逝去历史古建的珍惜和渴望重现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在处理方式上不十分恰当:如今,我们对待古建筑保护有了更强大的技术力量的支撑,各种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我们在尊重历史古建筑原真性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完成古建筑的复原、重建、信息资料保存等工作,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古建筑的保护和展示。

4.2.1数字技术帮助我们更有效而全面地记录古建筑上传达的各种信息

古建筑之所以可以作为文化遗产备受保护,关键在于其历史价值,而体现这些历史价值的,恰恰就是古建筑上传达给我们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表现为材料上的、图案上的、形态上的、构造上的,也可以是空间组织上的。利用当今较为成熟的数字化保存技术(如前所述),可以对以上各类信息进行高精度和高真实度的保存,将各类信息转化为计算机数据提供给不同领域用于研究,同时又不会对原始建筑造成破坏。

4.2.2通过数字技术对已不复存在的历史古建进行虚拟重构,再现人类文明的辉煌

前不久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了一场名为“古罗马重生”的数字展览,向人们展示了古罗马城在公元320年鼎盛时期的风貌。整个虚拟的古罗马城是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在去年重建的,他们用数字技术虚拟重建了古罗马城内的大约7000座历史建筑。通过视频设备,人们可以360。的领略整个古罗马城的风貌。欧洲人对待历史建筑遗产同样充满热情,但他们也清楚认识到盲目重建带来的后果,于是借助于计算机,人们可以更好地再现历史,通过各种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现实的场景,达到高度的图像、声音等方面的高度拟真,在不动一砖一瓦的情况下,人们同样能够身临其境地领略到历史古迹的魅力,了解过去的历史和文化,这不仅节省了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同时把历史建筑中无形的遗产延续和传播了下来,这是数字时代古建筑遗产保护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体现,更是建筑遗产保护的时代特征。

4.2.3通过数字技术重现过去的生活方式

建筑为满足人们生存的需求而存在,成为我们生活的载体。不同的建筑形态造就不同的生活氛围和气息,与建筑发生关系的种种生活场景和生活习惯即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也属于建筑遗产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一些传统的建筑形态已不复存在,与之相伴随的生活场景和模式也就荡然无存,从建筑遗产的保护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希望过去的生活场景和模式可以得到延续。但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过去的生活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物质需求,为解决好这一矛盾,我们借助数字化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对过去的生活方式、场景等进行复原,借助先进的虚拟显示感应等设备,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穿梭在三维的虚拟环境中体验感受过去的生活场景和氛围,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与电脑的交流,加强场景的互动性和真实感,从而更好地保存和展示出过往那些有价值却已不适应时展水平的生活方式。

五、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古建保护的具体方法

5.1策略以数字化信息收集和复原为主要手段,建立数字化展览馆全方面对外展示、宣传和保护古建筑文化遗产。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技术达到古建筑保护的数字化的目的。

5.2策略步骤与方法

5.2.1信息采集与处理,复原对象信息库

信息资料数字化是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研究的基本前提。也就是说要到现场对保护对象进行大量的信息采集工作即现场作业阶段,之后再进行信息的整理,最后将所收集的资料数字化。数字化的成果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数字化的文献资料,二是实体信息成像,分别对应建筑平面图中的各视点:三是数字化的测绘图以及在测绘图上整理得到的各种分析图和细节图样,这些数字化的测绘图将成为虚拟模型建构的基本依据:

(1)文献文字数字化古建筑文献数字化主要是运用word技术编辑处理,把与古建筑相关的文字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并可以利用声音录制等方式作为对数字复原后的文化背景补充。

(2)实体信息成像数码成像是通过感光器件来实现从实物到图像的转换过程。即通过数码成像技术实现古建筑实体信息的初步数字化。其常见的数码技术产品最常见的有扫描仪、数码相机、家用摄录一体机等。数码相机和摄录机可以直接将古建筑实物转化为图片,DV等数字信息。而为了保证古建筑的精确度,数字化研究中,对于古建筑的各种规划设计图、测绘图、照片以及模型等的数字化则采用成像质量高的扫描仪。

(3)数字化的测绘图技术数字化的测绘图就是用扫描技术把建筑的实物信息转化为某一阶段的数字信息,通过photoshop等软件的处理,得到的图片可以作为数字化的一部分成果加以保存和研究,如色彩和形式等方面。但是对于古建筑的很多信息,只有数字图片还是不够的,如建筑的平立剖面尺寸、构件大小等。要想在数据上科学地反映建筑遗产的实物信息,就必须借助一定的绘图软件技术才能达到,如autoCaD技术。#p#分页标题#e#

5.2.2虚拟模型建构

利用计算机数字测图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对保护对象的所采集的各种数据进行对数据进行层次和类别加工处理,建立对象的三维数字模型,以便利用计算机在各种载体上进行多方位、多层面、客观、形象地再现。在虚拟过程中应遵循自然直观性、兼容性、异构性、可扩展性、灵活性等特点,以最终达到利用计算机的高科技手段构造出一个虚拟的世界,使参与者获得与现实一样的感觉。

5.2.3信息集成与对外展现

实现信息集成和共享是数字化的一个基本目的。常用的信息集成及其实现方式多以数字化模型为核心,集成对象包括图像、文档、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数字媒体。可采用的集成技术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internet/intranet这种较成熟的大众化的集成技术。

复原后的数字信息常以多媒体为载体,通过建立网上虚拟展览馆等方式借助互联网的高效最大限度地传播给世界各地的人民,同时得到动态的反馈,从而不断地扩充更新自身信息数据,不断地对其中的各种不确定信息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协同的纠错工作,最终实现数字化复原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古代的数字文化篇4

关键词青铜贮贝器数字化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

古滇国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曾被记载。古滇国存在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至公元1世纪初,历经约500年,大致从战国初期到西汉末东汉初,战国至西汉初为盛期。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云南滇池区域发现了大量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滇文化墓葬群。出土的古滇国贮贝器造型繁多,器物上多用立体圆雕和浮雕的形式雕铸上人物和动物的形象、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古滇国的社会活动、生产、战争、祭祀的场面,具有浓厚的地域民族特色。

贮贝器是古滇贵族用来贮放货币海贝壳的青铜器物。其工艺制做及艺术性具有代表性。其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而以人物造型为主的贮贝器为“铜鼓形贮贝器”,及部分“束腰筒状贮贝器”。

铜鼓形贮贝器:是铜鼓崇拜演变、延续过程中出现的实用器物,在它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之上,又具有了叙事、记念、彰显、陈列的功能。如“杀人祭柱贮贝器”、“杀人祭鼓贮贝器”、“战争贮贝器”、“纺织贮贝器”(石寨山)、“纳贡贮贝器”、“狩猎贮贝器”、“战争贮贝器盖”、“祭祀贮贝器”等。表现了远古青铜时代“原始的全民性的巫术礼仪变为部分统治者所垄断的社会统治的等级法规”的社会状况。

束腰筒状贮贝器:筒状贮贝器完全是作为贮存贝币而产生的器物,其造型装饰性强,是财富的象征。如“纺织贮贝器”(李家山)、“诅盟贮贝器”、“鎏金骑士贮贝器”、“驯马贮贝器”等。从祭祀、诅盟、纺织场面的贮贝器上的主祭人多为女性的图像,说明当时滇国社会还保留着母系社会的结构特征。

古滇国青铜贮贝器是云南古代历史的缩影,古滇文化的载体,更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和改造自然,创造物质文明的经验总结和手段。在时代变迁中,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器时代跨越至今,已经成为了弥足珍贵的物质和文化财富。数字化的保护方式是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全新的思路,它不像传统的文化遗产那样呈现多种多样的心态,它是利用数字信息来进行数据保存,大大减少了保存的复杂性。随着技术的更新,现代数据的储存不仅安全、高效、可靠,而且粗存寿命更长,只要在一定的时间对其进行复制,就可以得到一模一样的数字文件或物品。而且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技术基础,这对古滇青铜贮贝器的保护和传承起到卓有成效的推动作用。

与数字化相联系的的文化遗产概念有两个:“数字遗产”和“数字化的文化遗产”,期中“数字遗产”是指那些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后代保留有持久价值的资源。“数字化文化遗产”是指将已为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转换后的数字内容。这两个概念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专属范围。

对于我所研究的课题“古滇国青铜贮贝器造型艺术数字化研究”属于两者的共同点。

首先它是对青铜器这种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其次它是数字化内容所必须具有的“持久价值”,这种价值与博物馆不谋而合,具有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展示、观众参观和教育宣传等属性。而传统的古滇青铜贮贝器的修复和复原是由经验丰富的专家直接在艺术品上进行操作的,其操作是不可还原和重复的,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其次,”数字化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容易获得,因为它们依赖的数字媒体格式可以免费地作系统兼容。

再次,“数字化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巨大的共享优势,这是建立在出版行业、物流运输业的繁荣和越来越多的网络共享服务之上的。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是将原来呈静态的实物文化遗产信息,或是呈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以及与这些文化遗产相关的文物、文献等资料,通过仪器设备及软件处理等技术手段,转变成为数字格式存放的数字资源的过程。以下是对古滇青铜贮贝器造型艺术数字化保护的方法。

(1)一定商业的介入。现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是对古滇青铜贮贝器一次传播和发展的契机,对其纹样与贮贝器器物造型的再利用,让其与家具、装饰、时装相结合也许能间接引起人们的注意力,而这些方面都离不开数字化。

古代的数字文化篇5

摘要:古籍的数字化发展为古籍的整理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是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把利器,但是并不能因为有了这一好工具而改变我们对古籍研究的认真态度,在利用数字化古籍中,存在着主观的、客观的种种问题,而主观上的问题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关键词:古籍数字化:版本:学术性

[中图分类号]:G2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5-0212-01

我国古籍流传下来的约十几万种,每种书又往往包罗万象,古代的各种文化知识散布其中,给某一学科,某一知识点的研究带来很多不便,面对书山文海,形如大海捞针,惶惶然不知所措。同时,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对于古人所要熟背“四书五经”及当时流传的语言、典故和风俗,现在却生疏多了,再去拾起古籍一一背诵是很不切实际的,使我们对古代的社会生活有很大的陌生感,此也正是文史工作者遇到的一大难题,幸而我们的古籍也走进了数字化阶段。为我们的整理、研究工作带来了一把锐器。

利用数字化古籍,缩短了查找、收集资料的大量时间,避免了繁重的机械式劳作,节约了经济成本,简单易行,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整理、研究古籍的效率,是我们学习的捷径。但是,数字化古籍的运用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以免误入歧途,劳而无功。

数字化古籍既有客观上的问题,又有主观方面的问题,而主观上的问题更应当引起注意。在客观上,主要是古籍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技术、资源利用等问题,表现为文本格式的多样化,目前的数字化古籍除常见的txt、doc、html格式外,还有exe、pdf、wdl、pdg、ebk等多种,有些不能兼容,给学习带来不便:扫描、录入、检索技术的水平有待提高,一部好的数字化古籍,不仅要尽量逼真,符合古籍的版式特点,并能快又准确的多方面检索,但是现在的各种数据库大都不能做到:文字方面的繁简转换、通假、避讳、异体、生僻字依旧是需要克服的难题;人力资源的相对浪费,大家多关注大部头的丛书,像《四库全书》、《二十四史》、《十三经注疏》等,以致这些书籍拥有众多的电子版,而大量单行本无人问津;此外在版本的选择、统一的规划、管理等方面也有不足之处。

就主观而言,最忌的将数字化古籍奉之为圭某,不费任何筛选功夫,盲目的照抄照搬。数字化古籍的功能不仅在于信息的查询和保存,更重要是能在保护现有古籍的基础上,使之能在数字化环境中留下“真迹”,增强古籍保护、开发、研究的意识,在古籍文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其具有学术价值。

而现在的数字化古籍尚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多为简体横排形式,不能保持古文献的版式原貌,虽有照片形式的,是很好的“留真谱”,但是却不能进行检索,达不到为我们服务的目的。全文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虽然繁体竖排,文字清晰,在保存古籍,检索服务等方面做得都非常好,但是却不能作为标准,以之是非为是非,原因在版本方面。

众所周知,《四库全书》经十年编成,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之一,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其修撰时,三审而呈御览,抄写人员也是经过严格审定的,可谓每一道工序都都做到最好,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与版本价值。可是,整部书的编修都在“文字狱”的阴影下,清政府大肆销毁了对满清不利的书籍总数,据统计为一万三干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余种、8万余块。除了焚毁书籍,满清还系统的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甚至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查缴禁书竟达三干多种,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难免会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收进去的书籍,也有许多进行了删削、挖改,已不是古籍之本来面貌,所以对收进《四库全书》中的书,不能一味的盲目崇拜,对一部书来说,有单行本行世的,一定要拿来与四库本等相较,从中选出最好的底本为我所用,以免事倍功半,贻笑大方。

除版本方面外,在具体的文字、内容方面,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不加校勘的照搬。技术方面的问题,使一些生僻字显示不出来,或者用形近字代替,或者繁简转换的出现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引用是校勘相关书籍改正过来。尤其是在查找一些词语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上下文,确定其在文中的意思,以免断章取义,与学术研究的目的大相径庭。同时,现在古籍数字化的工作是带有商业性质的一些专业技术公司做得比较好,也容易获得,但是,他们的工作人员并非都具有专业水平,文字上的讹误衍脱是难于避免的,这都需要我们在具体运用时,必须与原版古籍相校对,做到准确无误。

数字化古籍只是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研究的捷径,是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把锐器,给我们带来了学习的新思路、新方法,但绝不是什么万能至尊的法宝,我们必须以脚踏实地,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认真务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方法,坚持循序渐进的学习道路,正确的运用数字化古籍这把好工具,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毛建军:《古今图书集成》电子版的比较――兼谈古籍电子索引的标准与规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3)

[2]李运富:谈古籍电子版的保真原则和整理原则[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1)

[3]张尚英:古籍电子化问题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古代的数字文化篇6

【关键词】 中医古籍;数字化;古籍数据库

中医古籍是中医药学传承和发展的载体,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最新出版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共收录中医古籍13455种,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国中医古籍的存世和分布现状。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这些珍贵的中医药资源是中医药研究人员的历史使命。通过数字化处理,既实现了对中医古籍的永久保存,又可为方便、快捷、无损地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搭建起研究平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自2002年始,对馆藏中医典籍进行了数字化再生性保护和利用研究,目前,已建成“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中医药古籍资源数据库”,实现了部分中医古籍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

1 “中医药古籍资源数据库”建设

1.1 研究背景

   中医古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防病治病宝贵经验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医药古籍文献中所收载的理法方药、养生保健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古籍属于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尽管我国加大了对于古籍的保护力度,使古籍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但随着历史的推进,古籍还是会悄无声息、不可避免地出现损毁,乃至消亡。中医古籍整体保存环境较差,各藏馆保存条件良莠不一,中医古籍保护和传承令人担忧。

   鉴于此,用数字化手段对中医古籍进行处理,既可以使中医古籍的原图原貌永久保存,又可以通过数据库和网络广泛利用,避免阅读原书对古籍造成的损伤。因此,中医古籍数字化是中医古籍保护和利用的理想方式。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所藏中医古籍占存世中医古籍数量的一半以上,其中中医珍善本古籍就达2万余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利用该资源优势,构建了“中医药古籍资源数据库”,现已收录1500种中医古籍的元数据信息和其中的850种中医古籍的原文图像,已经可以通过中医古籍阅览系统实现电子阅览,为中医古籍数字化保护和利用开辟了途径。

1.2 “中医药古籍资源数据库”建库流程

1.2.1 中医古籍书目的选取 

根据中医古籍的年代、版本价值、文献价值、保护等级等确定收录标准,对破损严重的珍善本古籍优先进行数字化处理。

1.2.2 数据库结构设计

考虑到对古籍的再生性保护,我们

以古籍原文图像作为主要数据来源,部分古籍实现全文本化。由于图像要求的存储空间较大,我们采用支持多媒体数据的oracle9i数据库系统,并对系统结构进行优化,基本解决了运行速度问题。

1.2.3 元数据加工 

根据古籍文献的特点,按中医古籍的分类、题名、责任者、出版年代、出版者、版本项、版式、卷数、馆藏地、书籍特征、保存状况、复制状况等进行著录,著录规则参见“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项目研究成果——古籍元数据著录规则(cdls-s05-014),对收录古籍撰写提要,力求建立完整的古籍书目数据库。

1.2.4 数字化处理 

包括古籍的扫描、质检、图像处理、文本录入等。为实现保存和利用双重目的,扫描时采用全彩模式,300dpi,jpeg格式保存,按页码顺序重命名,对扫描后图像的顺序、偏斜度、完整性、清晰度进行检查,并进行纠偏、去污、裁边等处理。对部分古籍进行文本录入,实现图文对照。

1.2.5 古籍原文图像标引 

采用自主开发的古籍编辑器对文中有效的检索点进行抽取和xml格式标引,如病证方药的名称、索引信息、各级标题等,力求实现图像的全文检索,避免标引过繁或过简,影响检索效果。对标引后数据进行审核。

1.2.6 数据 

将图像数据、元数据、标引数据、文本数据合成、入库,形成中医古籍电子书,到阅览系统后进行数据库测试,实现中医古籍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

1.3 采用技术

   数据库采用oracle9i,数据搜索采用oracletext技术。整个系统采用基于java的web应用技术,结合基于j2ee的struts和实现数据持久化的hibernate框架的mvc设计模式,构建了高内聚、弱藕合、可维护和可扩展的中医古籍数字化系统[1]。

2 中医古籍数字化存在的障碍

2.1 中医古籍中生僻汉字的处理

   汉字从产生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繁简字、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等。中医古籍数字化过程中遇到的字体障碍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字体的认知障碍,生僻汉字的准确录入需要很深的中医文献学功底,而对于一般的操作人员很难办到;一个是技术障碍,unicode字符集虽然可以解决字库问题,但是很多软件不支持,常用的输入法和搜索引擎不支持大字符集,很多生僻字仍不能正确显示和检索。用造字的方法费时费力,而且很难共享和检索,生僻汉字的处理仍是中医古籍数字化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2.2 全国古籍数字化标准尚待建立

   目前,虽然参与中医古籍数字化工作的单位较多,但几乎都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所采取的途径多样,因此产生的数字化成果形式多样,不利于中医古籍数字化发展,也不利于中医古籍数字化资源共享。究其原因,除了缺乏统一的协调规划外,没有可参照的行业标准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2.3 中医古籍数字化软件有待改进

   软件功能是否强大对中医古籍数字化过程和成果具有直接影响,选择合适的软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可供选择的数字化加工系统很多,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已较为成熟。而ocr软件对古籍中部分繁体字和不规则用字的识别效果很差,辅以人工校对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如何提高ocr在古籍字符识别上的准确率是古籍数字化面临的一大难题;数据加工软件在批处理、大字符集、内容管理等方面存在缺陷;检索系统如何根据中医古籍的特点提高检索速度和精准度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4 古籍信息的精准检索

   快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要的内容是古籍数字化应有的基本功能,也是评价其优劣的重要指标。全文本的数字化古籍可以实现任意字符的检索,但是数据准确度小、检索噪音大的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图像版可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无误,但在全文检索上存在一定缺陷,通过对有效检索点的标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不足,但仍不可避免地要遗漏某些信息。由于中医古籍中病、证、方、药的同名异义、异名同义现象普遍存在,使内容的精确检索更加困难。如何建立后控词表,实现关联检索也是中医古籍数字化面临的一个难题。

2.5 研究支持功能尚不完善

   研究支持功能是指能够提供有关古籍内容本身科学、准确的统计与计量信息,提供与古籍内容相关的参考数据、辅助工具,这些信息、数据或工具都是古籍内容的增值或补充[2]。中医古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其研究支持功能应更强大。除常用的中医古籍研究辅助工具外,还应具有不同版本和相关数据的链接。对病、证、方、药的参考数据进行汇聚,对生僻字进行注解,建立学术论坛等,都是研究支持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的中医古籍数字化成果在此方面尚显薄弱。

2.6 深度开发不够

   中医古籍数字化不应仅仅满足于对古籍的阅览和查询。古代中医药文献是一个知识宝库,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挖掘古籍中的宝贵知识财富,实现知识发现和知识拓展,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服务是中医古籍数字化的最高目标。

3 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的建议

3.1 图文关联是实现中医古籍数字化的较好方式

   图文关联是将古籍文献分别存储为图像、文本两种形式。图文关联是将文本对应放在与之相匹配的图像之下,并建立索引关系,实现图文对照。此种方式可以弥补“图像”在检索和内容编辑上的不足,又可以校对“文本”的准确性,使读者既能看到原书原貌的古籍文献,又可以快速准确地查到所需要的内容。尤其对于研究者,对原始版本信息和文本的准确性要求更高,而通过图文对照便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3.2 中医文献与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通力协作

   中医古籍数字化是古典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结合,需要有精通中医古籍整理、目录学和版本学知识的人才与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多媒体技术的专业人员通力协作。中医古籍数字化虽属新的古籍整理方式,但仍归于中医文献整理范畴,离不开文献整理的知识。在整个过程中,中医知识不可或缺;同时,在数据处理、数据库设计、应用平台构建等方面都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员参与。中医文献专家的需求和建议能指导计算机技术人员对整个系统的设计,进而改善中医古籍数字化系统的功能。上述两方面人员的深入合作是创建理想中医古籍数字化模式的前提。

3.3 重视统一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建立完整的中医古籍资源库需要全行业的合作。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包括中医古籍的分类法、著录规则、软件和数据库的使用、数字化加工标准、加工和利用平台等。统一的标准是实现中医古籍数字化资源共享的基础,也是促进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进程的有力保障[3]。

3.4 统一规划,共建共享

   中医古籍数字化是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具有强烈的公益色彩。各单位需要在统一的协调和领导下,建立一个整体的规划。整体规划应包括数字化对象的内容,确定工作重点和合作分工,同时包括相关标准、规范的统一,而恰好这两方面问题在目前的工作中较为突出[4]。解决了这两方面问题,就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才能实现共建共享。

4 结语

   中医古籍数字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中医药科研人员付出长期的艰辛和努力。虽然在建设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医古籍数据库建设和利用将呈现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符永驰,李斌,郭敏华,等.中医古籍电子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2):103-104.

[2]李国新.中国古籍资源数字化的进展与任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1):21-26.

古代的数字文化篇7

“五”是一个表示数目的汉字,它是汉族先民在原始计数活动中发明的。据现有文字学研究和考古资料表明:汉字中的数目字大体在6000年前已具雏形,在甲骨文时代走向成熟,现在沿用的汉字数字正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随着先民认识的深入和思维的发展,人们的数概念也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又赋予了表示数目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汉语词汇中,“五”不单单具有表示数目的功能,而且构词能力非常强。在众多的数字中,中国人对数字“五”特别偏爱,从古至今,人们都爱用它。例如,古代天子宫门建有“五门”,计时用“五更”,祭祀有“五牲”。自然界中的山有“五岳”,水有“五湖”,动物有(倮、毛、羽、鳞、甲)“五虫”,就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同样离不开“五”:面有“五官”,内有“五脏”,眼可见“五色”,舌可辨“五味”,口可食“五谷”,心有“五情”。在中国,称赞有学问的人是“学富五车”,有骨气的人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敬佩他人是“五体投地”……在众多的数字中,中国人为什么爱用“五”呢?人们的语言习惯和传统文化之间是否有一定的联系?我们不妨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作一下研究。

“五”与阴阳五行说

五,《说文解字》云:“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按照许慎的解释,“五”就是五行的意思,它是阴阳二气在天地间交会而形成的。何谓“五行”?古人认为整个宇宙是由阴阳二气对立统一形成的和谐整体,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因而生成万物。“五行”表现在天就是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表现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宇宙内部存在着必然的结构规律,只要阴阳二气符合规律地运动变化,双方处于和谐统一之中,整个宇宙(自然界和社会)就会呈现一种和谐美好的状态。这就是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

把世界上的事物划分为“五”,同传统的阴阳五行宇宙观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是自然界的产物,它们的产生离不开明、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故由“六气”产生“五行”。“五行”与古代人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生也:土者,万物之所孽生,是为人用。”正因为这五种物质要素同古代人民的生产生活分不开,而人们对方位、味道、颜色、声乐的感觉也同样不可能脱离这五种物质,同“五行”相对应,产生了“五方”“五味”“五色”“五声”的观念,其对应关系如下表:

在中国古代先民的心目中,整个世界是以土地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方等长。这种天圆地方的观念决定了中国人对土地的崇拜,尊土地神为“福德正神”,祭祀最多。故“土”居五方之中,以土地的颜色“黄”为至尊。在古代只有帝王的龙袍是黄色的,“青衣小帽”则成为平民百姓的代名词。土地上可以种植庄稼,故其味“甘”。在古代先民的记忆中,海水是成的,颜色黑暗不透,充满神秘和不可预知性,带给人一种恐惧感,故“水”与五色中的黑、五味中的咸相对应。金与白、木与青、火与赤的对应也是出于古代先民对事物的认识之后而得出的结论,至于“五声”,同乐器的制作和演奏分不开,而乐器的制作材料叉可以分为金木土丝竹等几大类,所以,“五声”也同“五行”相对应。古代先民认为土地是万物之源,水是地之血气,所以“五味”不仅同“五行”相应,也同人的五脏相关。中国传统医学中医认为,酸主脾,咸主肺,辛主肾,苦主肝,甘主心。以五味主五脏,可见,在古代已开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解释人的内脏性能之先河。

由此可见,五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中国古代人民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物质生产和生活所不能离开的五种物质,同时又被看作是构成世间万物的五种基本要素。所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论自然还是社会的事物,在当时的许多思想家看来,都与五行分不开,人们仿造五行所在的方位把世间万物划分为五,自然界的如“五岳”“五湖”“五谷”,天子的“五门”,人的“五官”“五脏”,祭祀用的“五牲”等。以五分物,正源于这种阴阳五行宇宙观。

“五”与中庸精神

汉字“五”之所以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与中华民族传统的“贵和尚中”的审美心理分不开,符合中国传统儒学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精神。《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的意思是折中、适当,不走极端。中国人做事所遵循的中庸之道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反对过头和不及。孔子曾说:“过犹不及。”“过”和“不及”都不符合中庸之道;第二是主张持中,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就是说,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过度的享乐和悲伤都会伤害人的身体,所以做事要“允持其中”;第三是力戒片面。孔子说:“我扣其两端而竭焉。”是说做事情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种调和持中的文化精神深深根植于民族灵魂深处,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观照,中国人以中庸为德,以中和为美,凡处于中间位置的事物,在中周人看来就是美的。在众多的数字中,只有“五”符合这种以中庸为德、以中和为美的原则。我们数数时,从一数到九,然后就开始重复了。故一最小,九最大,一与九之间正是五。也就是说,五是一和九的中间数,不大不小,位居正中。所以中国人特别喜爱“五”这个数字,喜欢用它。这种审美观在2000多年前的《周易》中也体现出来了。《易》卦六爻的位次是这样的:第二爻居下卦中位,第五爻居上卦中位,两者象征守持中道,阳爻居中,象征“刚中”之道,阴爻居中,象征“柔中”之德。若阴爻处二位,阳爻处五位,既中且正,成为“中正”。《同人》卦《彖传》云:“文明以健,中正以应,君子正也,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根据易理,“中正”是吉亨爻位,是至善至美的象征。再有,在古代先民的意识中,奇数代表阳,偶数代表阴,“五”既代表阳又位居中正,“九”为至阳,因此人们常常用“九五之尊”称谓权势最大、地位最显赫的人世间的统治者――皇帝。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传统的调和持中的中庸文化精神赋予了汉字“五”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

古代的数字文化篇8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古建筑保护;应用

1、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重要性

古建筑是我国特殊的文化信息载体,历经时间洗礼,古建筑成为人类文明的艺术瑰宝,所以对古建筑进行有效保护是我们当代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国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为因素和自然损害使很多古建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和损坏,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古建筑中大多是木质结构,容易受当地气候条件的影响发生变化,突发的自然灾害和人为造成的损坏更是雪上加霜,古建筑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古建筑散落在全国各地,是当地特殊的文化资源,它们独一无二并且不可替代,古建筑中很多考究的工艺细节,给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民族元素。目前掌握精湛工艺的匠人越来越少,古建筑有的工艺元素也没有得到广泛学习和发展,其工艺手法渐渐失传。古建筑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对古建筑加以保护也是对我国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我们应以历史记载为主要依据,参考当地其他古建筑中相同图案或元素进行复原,在尊重当地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保留地方特色,体现出地方古建筑的多样性。

查询传统的纸质文献中记录古建筑的构造、工艺、历史背景等信息资料的方式具有一定缺点,原始的纸张和书籍等材料不但厚重还占有较大的空间,并且容易损坏,纸质文献中的图片资料也不够准确完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摄像技术的发展才使文化遗产信息的记录能够以图像和视频的方式得以保存,但是这些资料也出现难以长期保存和不够全面的问题。

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并且为古建筑信息资料的长期保存和全面记录创造了有利条件。数字化技术首先解决了信息保存的问题,高精度和高逼真度能够使信息记录更加全面,还可将各类信息转化为计算机数据为不同地区间古建筑保护提供资源。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能够帮助我们在尊重古建筑真实性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古建筑的保护和展示工作。

2、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2.1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测绘方式是利用钢尺和水准仪来量取建筑物的平面、立面或剖面特征点的位置和相关特征线的距离等,然后根据所量数据和几何关系绘出线性特征图,这种传统的测量方式耗费人力物力,并且耗时长,得到的数据不能保证其精确度。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古代建筑的测绘技术也随之发展,运用GpS、全站仪、测量机器人和近景摄影测量等技术改进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但还不能满足对古建筑高精度的要求。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传统测量技术的区别在于,它能够深入到任何复杂的现场环境中,并且能够快速完成建筑物表面数据点的扫描测量工作,从而获取精准的三维坐标点云数据。通过将这些不系统的三维数据传输到电脑中,就能构建出建筑物表面的三维模型。并且这些数据能够为古建筑保护研究工作提供完整、精确、永久的数字资源,并通过数据的记录能够为古建筑保护和修复提供可靠依据,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还原应经不存在的古建筑。

2.2全站仪和GpS技术的应用

全站仪全名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当前技术工作中的常用仪器。是一种集光学、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能够观测建筑物的水平角、距离、垂直角、高度差等,通过全站仪观测的数据,我们能够计算出任意观测点的坐标。全站仪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利用,能够测量古建筑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还能绘制出古建筑的平面、立体面和剖面图。先进的全站仪中配置有马达自动照准目标,免棱镜全站仪还能够实现不瞄准测点,测距光束经过自然表面的反射后能够直接测量距离和坐标。立面测绘是古建筑测绘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免棱镜全站仪能够实现任意安置点,将棱镜的高设置为零后,瞄准古建筑的特征进行高度测量,得到各位置的高度标注在草图上。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由终端用户设备、空间卫星和地面控系统三部分组成,并且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全球性的特点,导航、定位也及时准确,通过GpS的动态和静态等定位方法,将GpS仪器与摄影仪比如RC30相互连接,再安装惯性导航系统,能够实现在航空摄影的瞬间,摄影中心的空间位置和摄影仪状态由GpS和惯性导航系统得到。GpS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极大地简化了摄影测量户外控制工作,同时保证数据能够及时处理。

2.3数字化保存

通过各种数字化仪器提高了建筑物测量的效率,也保证了数据的高精度,而这些数据还需要精确真实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技术。激光扫描技术是数字化摄影有效结合的产物,通过激光扫描能够捕捉到肉眼难以察觉的细节,记录激光从发出到被物体反射或折射的时间,利用软件加以计算和处理,就能得到建筑物的角度、材质和位置,从而形成三维图像。数字化保存是指将先进的二维三维扫描和数字摄影以及三维建模与图像处理等得出的古建筑图形结构和纹理等信息的高精度获取和保存。利用计算机建立的数字模型,为文物信息保护、修复、研究等提供精确的数字信息。建立古建筑数据库能够加强对古建筑的管理,能够使古建筑在有利于古建筑保护的基础上增加数据的利用价值,能够为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还能满足行业研究机构和博物馆数据的需求,真正实现技术层面实现古建筑的数字化监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古建筑数据库的作用。

2.4实现数字化监管

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产生了图像之间的对比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根据图像的颜色特点、形状和纹理特征等对图像进行比较,并根据这些统计特征对图像之间的相似度做出评价。在对古建筑信息进行数字化保存的基础上,可以对古建筑定期检查,结合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匹配度,将最新采集的图像数据和已经保存的图像数据进行全面比较,所得出的数据在通过专家的研究后,及时发现古建筑中某部位腐烂或损坏等信息,有利于保护工作及时开展,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通过精准的仪器对古建筑进行现场采集数据后,经过对信息的整理和处理,实现古建筑资料的数字化,数字化测绘图是虚拟模型建构的基本依据。通过多种仪器得到的图像数据,只有数字图片还是不够的,比如古建筑的立剖面和构件的大小等,要反映这些实物信息,还应借助一定的绘图软件技术,如CaD技术。

结束语

数字化技术为古建筑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途径,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古建筑的完好保存和复原,并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通过对古建筑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全站仪、GpS、GiS等数字化技术完成古建筑保护工作,挽救濒临消失的古建筑。同时呼吁社会人民,爱护当地古建筑,爱护我国灿烂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管斌.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2,(04).

[2]谭洁,汪梦林,王建华.参数化设计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清代官式建筑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09).

[3]金澄宇,王琴.数字化技术在乡村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探讨[J].计算机时代,2013,(01).

[4]刘旭春,丁延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12,(02).

古代的数字文化篇9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古生物博物馆的主要职能就是展览,向观众展示史前生物的种类以及生存情况,是观众了解史前生物的主要窗口。在传统的古生物博物馆中,以藏品为中心,以对藏品的研究为重点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形势下人们的需求。需要积极转变展览策略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古生物博物馆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运用的研究,分析现代古生物博物馆展览的特点,并提出相关的数字化展览策略并对其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

关键词]古生物博物馆;展览;数字化

古生物博物馆是集征集、典藏、保存、修护、教育、娱乐、陈列和研究自然人文遗产于一体的实物场所,通过对这些具有科学性和历史性的物品进行分析整理,之后为大众提供欣赏和教育的社会公共机构。不仅仅是对外的展示窗口和研究基地,还对于古生物遗迹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古生物博物馆作为一个供人们教育和娱乐的场所,需要不断的去调整自己来迎合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再将古生物博物馆当做是生物遗迹的仓库,古生物博物馆必将被历史淘汰退出时展的舞台。目前古生物博物馆积极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注重观众的欣赏水平和新旧资源的整合,才能使展品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是新时期下对古生物博物馆提出的新要求。

1.古生物博物馆展览中数字化展览的概念

由于对古生物博物馆的数字化的认识理解不同,对于古生物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的定义也不相同。就目前较为流行的几种说法进行了总结归纳。

有人认为展品数字化就是通过数字技术将展品转化为数字信息,再通过计算机将这些数字信息加以整合,再展览给群众。还有些人认为数字画展览就是大信息存储量、快速度、便捷的数字展览方式。

通过对各方面的综合,笔者认为古生物博物馆数字化展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把实体的古生物博物馆展品数字化,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之后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给观众,为观众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2.古生物博物馆数字化展览的特点

古生物博物馆数字化展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参观需求的提升正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它打破了原有的展览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来刺激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这些互动式的展示不仅有助于提高展品的教育功能,还可以提高参观者的兴趣。

数字化展览在设计方面也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设计理念、设计空间和展览方式三个方面。这一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以往传统古生物博物馆展览中静态为主的展览方式,而采用了以动态为主导的展览方式。传统的古生物博物馆展览中虽然也会用到灯光和声音等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停留在表面,以静态表现为主。在数字三维空间里,这些可以配合相应的空间形成流动的声音光电信息,使展览更加生动丰富。在展示的物品上,开始打破空间和实践的限制,由“实体”展品逐渐向“数字”展品过度。传统的展览技术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无论是从信息量还是从展览空间都存在一些问题,利用数字化展览技术后,观众在一定程度上不必受空间的制约,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更多的展览信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数字化展览技术扩大了展览的教育功能。

3.古生物博物馆数字化展览技术的运用

3.1“扩增空间”技术的运用

“扩增空间”技术就是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将虚拟空间转嫁到现实中来,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创设一个半虚拟的空间环境,来加强人们参观实体展品时的感受。例如,可以在数字化古生物博物馆实体展出的基础上采用区域定位系统、立体眼镜等技术观看或者触摸展品。当有些展品要表达的信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时候,人们可以利用激光指示器扫描到展品上边,通过数字化技术建立一个虚拟的空间,人们通过相应的设备进入到虚拟空间中,可以更加直观生动的体验展品背后的故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扩展了展览的空间。

古生物博物馆中“扩增空间”展览是在实体展览的基础上整合出来的虚拟展示空间,具有交互和导航的功能,具体的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实际的参观过程中,当参观者靠近展品的时候,智能系统就会启动相应的虚拟空间,将现实的展品与虚拟空间的展品相关信息结合起来,创设半虚拟空间。第二,通过智能数字定位系统设立的空间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观众在里边可以灵活的调整自己的参观路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查看相似的展览或视频图像。

3.2“定位系统”的运用

利用定位系统可以随时了解参观者的位置,及时的根据参观者的兴趣需要规划相应的参观路线。在这一技术手段下,可以将有用的信息汇总到数据库中,然后分为不同形式的展示信息,提高参观者的参观兴趣。通时还能够利用音频系统,提示参观者如何参观有关展品,询问是否增加展品信息补充,这使得古生物博物馆数字化展示更具互动性和人性化。

3.3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虚拟现实就是运用计算机相关的技术,造出一个虚拟世界,通对人的多种器官的刺激让人感觉到在这个世界里的事物不管是从听觉、视觉、还是从触觉感觉起来都像是真的。在这个系统创造出的世界会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人们可以通过现实方式对虚拟世界中的事物进行操作。

运用到展览中的“虚拟现实”最早在国外的古生物博物馆展览中,被称为Fanta-ViewmagicVision。它主要是利用光学原理,再配以相应的音乐投射到背景空间中,给人制造一种视觉上的假象。这种技术主要与三维造景技术相结合使用,把虚拟图像与搭建的三维框架结合,通过固定的展示口供人们参观。

从观众观看成像的角度来看,虚拟现实可以分成单面成像和360度全息投影。单面成像就是将拍摄的图像投射到布景箱中构造的场景中。360度全息投影就是将收集来的三维图片,在半空中悬浮成像,营造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这种投影通过控制投射的图相差令观众看到的画面具有层次感,就像看到实体展品一样,可以利用这一技术来模仿相关自古生物灭绝时的相关场景。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古生物古生物博物馆展览方面的展出也出现了众多新的数字化展览模式。这些新的技术可以给人带来传统展览无法带来的参观体验,给人以沉浸其中的感受,并且可以与这些展品进行随时的互动,开辟了古生物博物馆展览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李井沿.《浅析新时期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丝绸之路》,2011年第4期,总第197期.

[2]陈宇滔.《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中的应用》.《大众文艺》,2012年第23期。

[3]李东文.《论博物馆展览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大众文艺》,2012年第18期。

[4]尹书倩.《现代科技在世博会展示空间中的应用》.《艺海》,2010年第11期。

作者简介

古代的数字文化篇10

【关键词】鄂尔多斯;民族文献;数字化

鄂尔多斯地区民族文献数字化是把过去和历史推向未来的重要体现。网络化、信息化的数字信息革命从根本上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进程。图书馆提供信息媒介也由传统的纸质图书向数字化多媒体信息过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图书馆人的历史性转变,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民族地方文献是鄂尔多斯文化的传承载体

1、悠久的地域文化和多样性的发展历史。

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南临古长城,与晋、陕、宁三省毗邻,西北东三面黄河环绕。形成秦晋文化与草原文化南北交融的“歌海舞乡”。“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汉意为众多的宫殿。全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辖8个旗区,设苏木乡镇50个。总人口154.8万人。其中蒙古族16.8万。

2、鄂尔多斯地区的人文历史环境。

鄂尔多斯地区作为元朝的皇室封地,歌舞、服饰、饮食等文化具有元朝宫廷文化的独特色彩,先天地保留着蒙古族高层次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体现出了蒙古族高雅贵族文化的民族性格和精神。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的继承比较完整,是蒙古族宫廷文化活化石宝库。纵观鄂尔多斯文化,无愧蒙古族文化或者说内蒙古草原文化典型代表的盛誉。

二、鄂尔多斯地区民族文献实现数字化的现实意义

1、保护与利用并轨进行。

随着年代推移、历史荡涤,许多地方民族文献已成为孤本、绝本,这势必造成藏与用的矛盾。通过文献的数字化处理和加工,民族文献保护由过去为保护而保护,发展到为利用而保护,保护与利用并轨进行。文献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保护民族文献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观念转变。这是科学技术和理性观念的双重转变。

2、文献数字化服务可促进地方经济建设。

鄂尔多斯地方文献记载了本地历史名人、山水风光、文物古迹等自然、人文景观,这既是可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可供开发的经济资源。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对当地政府和经济部门、企业的宏观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而文献数字化服务则打破了传统借阅方式,文献信息的交流和利用变的更翔实和便捷。

3、文献数字化有利于编史修志。

鄂尔多斯地方文献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文献典籍十分丰富。成吉思汗祭祀文化涵盖了蒙古民族的信仰、历史、文化、风俗、礼仪、语言、文字和文学等各个方面。记述这一文化的文献是宝贵的民族地方文献,为研究鄂尔多斯的历史、民俗及、地方文化史等提供了佐证。

4、合理组合、取长补短。

针对鄂尔多斯地方民族文献的分散零落,应加强和紧密各旗区图书馆之间的横向联系,对这些分散文献进行必要的图文数字化呈现,图书馆之间也会成为彼此的机构用户。进行相互取长补短。鄂尔多斯市各旗区的馆际联合协作馆际信息交流的机制应经常化,数字化文献传播更有利于民族文献数据库整体的日渐完善。

三、鄂尔多斯民族文献数字化建设

1、优先建立和开发特色化文献馆藏。

图书馆数字化应是每个图书馆节点发展自身的特色,鄂尔多斯市各旗区图书馆都拥有其它旗区图书馆所不具备的文献资源优势,发展自身文献特色是每个旗区图书馆的偏重点。数字化时代的特色信息远程服务更具独立生存能力。

2、统筹规划,避免重复。

在网络环境下,资源与信息的网上服务共享要避免各自为政。地区民族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中应避免走老路,相关部门应进行宏观干预和政策支持,督促和加强各旗区图书馆进行分工协作。

3、鄂尔多斯地方文献全图文数字化。

地方文献进行全图文数字化建设,是古籍保护的最佳方法。目前蒙古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的录入方式有两种:

一是“全文版”形式,以蒙古文字或汉文字进行计算机输入,此种方法便于检索,但有失原貌,无校勘价值,而且成本昂贵。

二是“图像板”形式,由于它具有保持其原有文献形式的特点,从保护蒙古古文献这一角度来讲,是最理想的选择。但这种方法却只能查询观看,无法进行图文编辑。

四、开展鄂尔多斯民族地方文献数字化服务

1、定期在网上提供专题文献展示。

鄂尔多斯市各旗区图书馆应充分发挥网络的宣传教育功能。可针对专题和专指性的题材进行定期文献展示,这对于弘扬蒙古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跨地域有偿学科性或专题。

考虑到懂得和应用蒙古文字的网络用户相对少,进行蒙古文献数字化的图书馆应聘用蒙古文专业人员为学科馆员,提供蒙古文文献信息翻译,翻译成汉文或其它文字,这种数字化文献和信息资源也许是最实用的。也能够得到更大范围的利用,从而加强民族文化的学术研究和交流。

参考文献:

[1](清)张穆.蒙古游牧记.民族出版社.1998

[2]谢再善.张乐轩.伊克昭盟志.1939

[3]姚延栋等.传统蒙古文变形显示机制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