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6:38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篇1

按照《关于及时报送2013年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报表的通知》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为加快推进我镇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切实解决矿山生态环境综合问题,现根据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逐步建立我镇非煤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目标任务

加大宣传力度,落实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主体为矿山企业主,提高其做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自觉性。同时完善相关的各种治理工程措施及植被恢复工作,将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组织机构

镇政府成立“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矿管所全体干部

下设办公室主任:

负责活动期间的综合协调、指导、督查工作。

工作内容

(一)时间:从2013年3月——2013年12月。

(二)主要内容:

1、深刻认识当前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现状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社会的重视和投入,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也是一样,可是一些矿山开采者只顾自己开矿得利,把生态环境保持和治理的投入推向社会和政府,相当一部分矿点生态环境治理保持工程投入很少,甚至没有投入。

2、制定我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分解表

按照《关于及时报送2013年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报表的通知》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镇将下达的具体任务数分解到各矿山,要求各矿山认真抓好落实,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确保按期完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并于每月20日交生态环境治理进度表至镇矿管办。

3、加大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

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投入机制。政府的投入主要用于规划、监督和重点工程治理,企业则要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方针,加大对治理的投入。要求企业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进行治理,对矿山企业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责任,我镇将及时报新罗区矿管办进行查处。以确保矿山土地复垦及生态恢复、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等工作落在实处。

4、加大行政监管和执法力度

领导小组要明确职责,督促指导非煤矿山企业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按照企业的分解任务,加强监管和检查,防止矿山地质坏境破坏。

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成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非煤矿山企业主要担负第一责任人认真组织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力戒走过场,务求取得实效,强化对治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篇2

当前城市与河流现在面临着众多的问题,针对当前城市与河流的诸多问题,当前政府实施了治理技术研究以及相关实践。而后介绍了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最终探讨了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案的合理选择,抛砖引玉,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借鉴。

1.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看来,当前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不管是在概念、内涵方面,还是在评价方法和体系构建方面均处在初级阶段。所以,非常有必要为河流系统管理提供大量的、准确的数据支撑以及决策支持。总体说来,在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理论体系构建、方法体系设立、实证研究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

1.1明确、完善城市与河流健康概念与内涵

纵观外相关理论,笔者发现对于城市与河流健康的概念理解比较模糊、理解片面,并且城市与河流健康内涵的趋向于多元化。并且,相关研究倾向于选择、制定有关的评价方法,而非是清晰地说明或者确定基于社会需求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总之,不确定的、模糊的城市与河流健康概念首先限制了城市与河流健康综合评价体系的良好发展,其次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该评价体系在城市与河流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1.2深入研究城市与河流健康的理论基础及其方法学

尽管利用水文特征、水质理化参数、河岸带状况、河流形态结构以及生物群落指标等进行综合的城市与河流健康评价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目前仍处于初步探讨阶段,仍缺乏系统和综合的研究;此外,在评价方法方面未能建立针对不同尺度、功能定位、城市化影响下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在城市与河流健康评价方法构建和标准化方面仍有待于持续深入。

1.3拓展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内涵及其实践应用的范围

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是进行城市与河流管理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它在河流管理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已经受到较为广泛地承认。鉴于当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以生境与河段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迫切需要以城市与河流流域为整体的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体系。没有综合性的评价体系直接影响了城市与河流评价对河流管理的指导。

所以,深入研究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河流健康理论、评价方法、案例实证分析等,不仅仅能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有益借鉴,更有助于推广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相关理念和相关方法,并为特定区域的水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

2.1目标原则

城市与河流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城市与河流的可持续性与城市与河流的可持续利用,既要强调保护于恢复河流系统的重要作用,更要认识到人类社会适度开发河流资源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寻求开发与保护的共同准则,即强调利用评估的方式,明确城市与河流在自然界与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自身健康状态,并描绘出其变化趋势;进而通过河流的科学管理,让城市与河流生态系统走向良性循环与发展的轨道。进一步拓宽河流生态保护的理念,仅仅要求城市与河流的可持续利用这一方面用以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显然是不够的,更加应该确保河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性来“保驾护航”,说到底,就是要求河流自身和人类需求的持续协调。

2.2多维原则

多维综合评价试图以水系、流域、河流等不同空间维度为研究出发点,并在该出发点上选择适当的评价因子,重视流域水文、生态的时间关联和空间联系,分析实现多维信息综合的有效途径;因此,成为了河流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所以,城市与河流综合评价必须强调等级和维度概念,同时运用多维度特征信息,掌握流域等级系统并确定不同等级系统的关联,向城市与河流管理工作者提供综合的现状背景资料,并指导当前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和恢复工作的顺利开展。多维评价的内容包含微观、中观、宏观等空间维度以及短、中、长等时间维度,它是空间维护和时间维度的合理选择与有机结合。

2.3实施原则

长期以来,适应性管理被公认为是管理复杂流域的有效方法。它利用规划、监测、反馈、调控等方式,明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性尤其是不确定性。所以,它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行为的针对性、管理结果的成效性。尤其是该方法与河流管理的集成中提出的要求;对于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本身而言,它要求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必须是动态的、灵活的,能够结合生态系统、认识水平以及管理需求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之贯穿于设定管理目标、确定管理方案、后评估等关键环节的全过程,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强化目标监测与后评估。

2.4参与原则

城市与河流健康将影响相关的河流管理行为和过程。参与群体:对各主要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予以充分考虑,包括政府管理者(环保部门、水利部门、水务部门、林业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流域管理部门等)、专家(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水利学、社会学等专家)、一般公众(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河流沿岸居民)等。

3.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案的合理选择

3.1评价标准的选取

当前,无干扰状态或者微干扰程度的状态是否能够作为城市与河流健康的评判基准,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主要原因是城市与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的标准必须是动态的、灵活的,因为生态演替阶段、气候变化、地质构造变迁、人类生态价值以及社会历史文化氛围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必然导致城市水环境综合评价标准的不同。所以,相关的评价标准需要在专家评判之后,并结合现有标准规范来进行具体地确定。

3.2评价指标选取

指标的选择必须遵守以下几点要求:既可以客观反映生态系统的实际状况,又可以度量的综合参数;既要不受特定地域限制,又要易于比较;既能够考虑对人为压力的敏感性,又能够要求对自然变化的稳定性。

3.3流域尺度选取

该方面需要评价流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植被覆盖、流域水力干扰机制、社会经济活动方式等一系列因素对城市与河流生态系统整体以及各组成部分健康状况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因此,考虑人类的价值,则需要选取较大尺度。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篇3

自“九五”开始,国家开始对“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进行水污染防治,“十一五”以来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党的十后又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速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

经过近20年的努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向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但水环境质量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公众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水污染防治依然任重道远。

收获经验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投入力度,有序安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央预算内投资,积极支持重点流域治污项目建设,流域水环境状态逐步好转,水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以规划为导向。“十二五”以来,在科学分析水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完善相关举措,积极推进规划落实,推进规划目标实现。

加大投入力度。“十二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依据相关规划,积极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太湖、滇池、淮河、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等重点流域项目建设,共补助中央预算内投资约310亿元,支持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项目共1452个,拉动地方投资和社会投资约670亿元,可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770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1.4万吨/日,削减CoD约120万吨/年。

发挥示范效应。2008年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是我国首个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提出了“总量控制、浓度考核、综合治理”的思路,创新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模式,一体推进点源、面源、内源治理,将源头减排与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相结合、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工程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遏制了太湖水环境恶化趋势,为其它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了经验和示范。

完善体制机制。以太湖、丹江口、渤海等省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为抓手,加强沟通协调,研究部署治理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不断完善水环境综合治理资金投入机制和多部门齐抓共管机制,积极探索中央资金支持、地方资金配套以及市场化运营等多种投入方式,促进整合使用各部门专项涉水投入资金。以新安江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工作为基础,逐步完善跨省区流域生态横向补偿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印发了《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管理办法》,全面下放项目审批权,完善投资计划安排方式,构建分级负责的项目监督和管理制度。

隐患突出

虽然我国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保障能力弱、水生态受损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水污染严重。我国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排放负荷大,远超环境容量,城市黑臭水体、饮用水源不安全等水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中,仍有近十分之一(9.2%)丧失水体使用功能(劣于V类),24.6%的重点湖库呈富营养状态。饮用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全国4778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较差的监测点比例为43.9%,极差的比例为15.7%;9个重要海湾中,6个水质为差或极差。

水资源短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少,时空分布严重不均,与此同时,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局部水资源过度开发,超过水资源可再生能力。海河、黄河、辽河等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远远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严重挤占了生态流量,水环境自净能力锐减。

水生态恶化。湿地、海岸带、湖滨、河滨等自然生态空间不断减少,导致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汇入长江的自然通江湖泊数量大幅度减少,目前洞庭湖和鄱阳湖等湖泊也存在持续萎缩,污染凸显,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沿海湿地面积大幅减少,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降低,渔业资源衰退严重。

究其原因,除自然禀赋等客观因素外,防、治、用措施不当等人为因素也不容小觑。

缺乏系统性。流域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依然不平衡、不协调,缺乏统筹部署。同时,未将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加以考虑,只按行政区划进行水污染防治,违背了水作为一种流动资源的自然属性。

缺乏科学性。重末端轻源头、重点源轻面源、重建设轻运行、重调水轻治理、重规模轻质量、重干流轻支流、重地上轻地下等问题突出,对农业面源污染缺乏基本管控措施。

缺乏协调性。由于流域治理和区域管理的条块分割、流域上下游水环境保护责任和权益不对称、部门职责交叉等原因,流域治理呈现碎片化问题,同一流域内各地治理力度不同,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治理任务进度不一,治理措施综合效益难以发挥,从而影响全流域治理效果。

缺乏针对性。当前我国水体总磷超标问题普遍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农业面源污染负荷量大、治理难度高,大量氮磷污染物进入水体,但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视和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在很L一段时间内,流域水污染治理重点集中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此外,在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上,仅对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提出要求,未将总磷纳入考虑范畴。

科学考量

针对“十二五”时期积累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地区司将从认识、组织、法制、参与者等方面入手,加大工作力度,实现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提升和好转。

转变理念,提高系统性科学性。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生态系统的基础属性,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充分考虑流域内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关系,以改善水环境质量、恢复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为核心,系统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将流域综合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布局优化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良好、绿色生活引领经济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将强化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督促地方分解落实《“十三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规划》任务,编制相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因地制宜、多管齐下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同时,将指导部分地区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示范,总结有效做法,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实践经验,提炼推广模式,完善政策机制,以点带面地推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工作,促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投入,综合治理。流域水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治理、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等内容,且项目单体工程投资大,仅靠单一渠道力量难以完成。各级政府既要切实加大在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以及水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又要进一步完善资金筹措办法,加快推进政府、市场、公民和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污,加强对现有部门和地方资金的统筹,支持ppp等社会投资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各方资金投入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结合推进重污染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重要湖库水环境综合治理、重大调水工程沿线水环境综合治理、近岸海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工作,指导地方有针对性地规划工程项目,充分发挥国家投资对地方投资和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有序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加强协调,联防联控联治。流域综合治理涉及不同层级政府、不同政府部门和不同政策区域,客观上存在包括责任目标、行政管理、政策配套、信息化水平、资金投入等多方面的差距,特别是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明显,不同部门推进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工程和领域不同,在设施建设、信息共享、监管执法等领域的统筹衔接有待加强。要充分发挥综合部门作用,进一步加强流域尺度上的协调统一,在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强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开展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发挥牵头作用,积极推进水利、农业、海洋、环保等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及流域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强化流域管理机构的作用,健全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协调机制,深化部门之间、地方之间的沟通协作,健全企业与政府间的协作机制,在政策制、方案编制和工程推进方面加强部门间协调,调动各方积极性,协同推进流域综合治理。

营造氛围,公众参与。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提高全社会水环境保护意识,构建全民行动格局。构建“控源、治污、修复、管理”协同机制,统筹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对涉及公众用水和环境权益的重大问题,充分听取公众对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的意见,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积极性。建立全流域水环境信息在线披露机制,及时公布各项水环境整治项目的落实情况,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篇4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现状;资源开发

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1、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最重要、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349处,面积15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建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中国生态保护的一项新举措。

2、加大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力度,加强了水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2000年~2004年,万元GDp用水量减少211立方米,降低34.6%。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积极推动水电建设的有序发展。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保护,2004年,开展了全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投入资金4.06亿元开展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治理面积27435公顷,2005年,中央财政安排矿山治理项目资金7.53亿元。

4、加强农村生态保护。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启动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工作,颁布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规章和标准,农村环保法制建设逐步完善。为有效地控制土壤污染,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制定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多项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组织开展了“菜篮子”种植基地、污水灌溉区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土壤环境质量专项调查工作。

二、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强化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必须使全社会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要围绕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等多种手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深入进行、环境区情教育,不断提高各级决策者和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组织开展多途径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有计划地对各级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以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和清洁生产等为内容的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提高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能力。

2、加强领导,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机制,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和协高,建立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负责制。要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落到实处。层层推进各级政府任期和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管理、资源开发项目的管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纳入责任状。同时,实行各级政府与其林业、农业国土资源、水利、土地和畜牧等有关部门签订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状,使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制落到实处。由各级环保部门代表本级政府考核完成情况,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要进一步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制度,把本辖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考虑,综合平衡,保证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的投入要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的各项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程序,实行对重大经济决策、发展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反映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体现经济、环境效益。

3、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

各级环保部门要认真行使统一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体制,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国土资源和建设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特别是做好生态恶化重点区域生态的治理和恢复,遏制土地荒漠化加剧的趋势;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保证生态用水,严禁对现有草场、植被的破坏;抓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批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态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4、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各级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非法开发建设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快我区的环境立法,抓紧制定《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资源开发环境管理条例》,《旅游资源开发环境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逐步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要加大对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规范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管理,对有法不依,造成重大生态环境破坏的案件,要严肃查处。要继续推进自治区“13211”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监督管理,努力使我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实在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在短时间内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要根据区域产业特性,突出有机气体、煤尘、机动车尾气等综合治理,规范建筑施工,加大设施防护,减少对环境大气的污染。■

参考文献

[1]郜国玉.河南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篇5

丽江老君山地处滇西北四州(市)的四县交界处,即丽江市玉龙县、大理州剑川县、怒江州兰坪县、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地理坐标为北纬26°35′~27°05′,东经99°33′~00°11′之间,东西长63km,南北长56km,海拔范围1800m~4500m。包括丽江市玉龙县的太安乡、九河乡、石头乡、石鼓镇和拉市乡5个乡镇,总面积1968.81km2。老君山示范区处于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属“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的核心部位,是滇西北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核心区域。区内森林覆盖率近77%,含有多种植被类型,包括高山、亚高山森林、草甸自然生态系统的老君山片区和以高原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拉市海片区。老君山分布有部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68种,是国家i级保护动物、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bieti)的主要栖息地之一,也是滇西北少数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存相对完好的地方之一;拉市海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分布有国家i级保护鸟类黑鹳(Ciconianigra)、中华秋沙鸭(mergussquamatus)、黑颈鹤(Crusnigricollis)等重要物种。老君山示范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生态功能区,不仅保护与洪水控制相关的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等关键生态功能,而且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增加碳吸收等全球环境效益,以及实现科学地利用土地、提高当地民众生态文明意识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功能。示范区内分布有纳西、白、汉、傈僳、普米、彝、藏等多种民族,是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包括过度林下资源采集、陡坡地耕作、旅游无序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保护物种构成持续压力和威胁,局部生态系统功能出现退化趋势。

2老君山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作用及管理手段

Grumbine从管理角度总结出生态系统管理定义中的10条共性原则:即等级性(hierarchicalcontext)、生态边界(ecologicalboundaries)、生态完整性(ecologicalintegrity)、数据收集(datacollection)、监测(monitoring)、适应性管理(adaptivemanagement)、机构间合作(interagenceycooperation)、组织变动(organizationalchange)、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类价值观(values)[4]。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提出的10多种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3],反映了生态系统管理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完整性、多目标性和灵活性。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复杂的系统,生态系统管理必须从足够的时空角度出发,考虑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是否足够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考虑管理的目标是否能同时满足社会和生态需要,考虑管理的方式是否能适应不同的情景。因此,生态系统管理可理解为创立一种跨越部门、行业或区域的综合管理框架,确保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以达到创造和实现多元惠益[6]。老君山是一个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的区域,涉及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试图在加强不同利益相关者活动的协调上进行探索,以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基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和上述原则,示范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可理解为:它是一种生态系统管理策略和管理方式,要求恰当地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采取更加平衡而不是顾此失彼的发展战略,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社会、生态等手段,建立广泛合作和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制定长期和科学的管理规划,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控制生态系功能退化,减少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威胁,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生态系统功能保护和恢复方面,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作用表现为:(1)运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型和规划等策略,确保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以及在管理上的战略性和宏观计划性,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2)运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机制,实现各资源管理部门的科学合作与配合,发挥出综合管理整体优势;(3)运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监测评估系统,及时监测各类生态系统的变化,为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示范区内可采用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手段包括:(1)法律手段:从综合管理的角度,对示范区内现有法律法规及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以更有效的指导和规范管理。(2)行政手段:建立起示范区综合协调管理机制,界定各个部门职责与协调合作机制和方式,并通过实践运行对其进行完善。(3)经济手段:结合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开展替代生计开发,包括生态旅游开发、替代性经济作物和林木推广、畜牧业发展等,综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4)社会手段:开展保护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公共意识教育,在社区开展替代生计、生态旅游以及相关项目的培训活动,提高社区民众的教育水平、环境保护意识和技能。(5)生态手段:通过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方案的制定,在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内让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按其自身规律自我恢复和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3老君山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现状及模型研究

3.1老君山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现状

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完整性客观上需要管理的综合性和协调性。老君山区域与我国的国情和行政体制一致,其生态系统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分散、不系统的问题。综合管理的理念虽然正逐渐为管理层所接受,但缺乏制度层面的建设,有关生态管理制度的规定仍然呈现同一个生态系统的要素与要素之间、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处于纵向、分割、相对独立的态势。主要表现为:(1)缺乏综合协调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制度仍然是以单一环境要素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在制度层面的建设上,虽然也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不可分割性,但仍然缺乏可操作的、体现多部门协调的、不同利益群体参与的综合管理制度规定,影响了生态系统管理效能的发挥。(2)缺乏统筹保护与发展的综合规划。区域涉及保护的决策之外等现象。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和当地社区农户在旅游资源利用方面进行经营权隐形争夺,以及在资源开发利用上体现的急功近利思想,在资源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利益失衡的现象。不少具有保护价值的区域属于当地社区集体所有,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块常常被置于各种土地利用的板块之中,而对各种土地使用权的所有者对保护区域的权限缺乏制度上的规定或约束,致使难以对保护区实施有效保护的局面。(4)生态补偿机制没有建立。随着示范区保护力度加大,自然资源保护和当地居民间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大,但是环境政策中的生态补偿力度明显不足。尽管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应政策,诸如野生动物肇事补偿、人鸟冲突的生态补偿等,但是由于补偿方式不适和补偿额度有限,不能完全弥补居民的损失。(5)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仍然不足。拉市海周边村民开展骑马观光旅游,但骑马场大多沿拉市海湖滨而建,马匹缺乏管理,对湖滨带湿地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同时也直接威胁拉市海水体。老君山具有丰富野生菌类资源,经济价值高,周围村民大量上山采集菌子,并且不分大小,严重威胁菌类更新,造成资源巨大破坏。(6)政策方案中缺乏监测体系。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来看,自然资源管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保护行为,而且需要照顾到社区的发展权益,二者既矛盾又统一。由于缺乏监测体系,环境政策方案很难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

3.2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型研究

3.2.1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分析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是一种跨部门、跨区域、多元主体参与的系统管理,它涵盖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管理中应与发展的相关规划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流域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规划等,但现有规划通常由各部门完成,往往对于利益相关者考虑不够,或利益相关者参与不够,缺乏强有力的在专项规划之上的统筹保护与发展的综合规划。(3)资源产权体系不健全,导致一系列管理问题出现。当前,我国物权立法总体滞后,环境资源产权体系没有建立,资源管理操作层次上的规则也不健全,因此出现国有资源“只用不管”,恣意占用;社区资源“管而不能用”,拥有者被排除在资源利用和保护反映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根据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不同,示范区利益相关者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利益相关者、战略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1)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当地村民、游客、公司企业和当地学校。当地村民是综合生态管理的实践主体和受益者,游客、公司企业和学校则是参与者和受益者。(2)战略利益相关者,包括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非政府组织(nGo)。示范区所在乡镇政府部门是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调控者和执行主体;相关职能部门是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监督主体和协助者;nGo则是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项目的主要协助者。(3)边缘利益相关者,包括外来务工者和周边乡镇,是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间接受益者[7](图1)。不同利益相关者对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需求见图2。3.2.2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构建围绕生态系统管理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从法律、行政、经济、社会和生态手段五个方面,构建老君山示范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型(图2)。图2所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型可概括为(图3)。(1)管理机构:建立起生态系统综合协调管理机构。(2)制度、机制层面: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机构的协调下,建立健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协调机制和制度。采用公众监督、媒介监督、专家监督、非政府监督等多种形式,监督示范区管理行为。通过加强村规民约制度和社区共管制度建设,从基层水平推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实施。(3)管理规划或计划层面:制定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规划,指导和规划生态系统管理行为;优化示范区空间发展战略布局;开发生态功能保护与替代生计计划和项目,包括保护区建设、替代生计开发、项目综合协调优化计划等,保障各利益相关群体参与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中来。(4)支撑体系,开展公众意识教育和项目宣传推广,提高各利益相关者公众参与和生态保护意识;建设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监测评估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科学管理和评估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成效。

4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型应用

4.1空间规划管理

老君山地区涉及“三江并流”部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范围。在老君山建立保护区的构想经历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的不同阶段,最终以国家公园的形式得以确立。这一过程也反映了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诉求和博弈。从iUCn对保护地类型的分级来看,国家公园属第二类保护地类型,其保护严格程度不及自然保护区,也不适用于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为更好地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将示范区划分为生物多样性和景观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山地生态农业、林业及畜牧业发展区、河谷平坝生态农业建设区、城镇发展与旅游服务保障区等不同生态功能区。同时,依据区域生态敏感性和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结果,把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划定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通过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项目的实施,让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按其自身规律自我恢复和发展,满足生态功能保护和恢复的需求;在河谷及平坝区等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内集聚社区人口,并开发生态产业,提高社区经济发展水平(表1)。示范区生态系统综合管理采用领导小组协调机制及属地管理中的“3+2”、“3+3”二级协调管理机制。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领导小组协调机构由示范区所在地县级及以上政府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作为最直接的利益相关方,示范区属地所辖5个乡镇、玉龙县林业局、老君山管理委员会、拉市海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及GeF丽江项目办公室等,分别组建“2+2”(丽江项目办公室+拉市海保护区管理局+玉龙县林业局+拉市乡、太安乡)和“2+3”(丽江项目办公室+老君山管理委员会+玉龙县林业局+石鼓镇、石头乡、九河乡)二级协调机构。凡涉及职责交叉和利益冲突的重大事项由“2+2”或“2+3”进行协调,按照“集体讨论、协商一致”的原则,采取定期联席会议的形式进行会商或会签。联席会议协调不成的由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领导小组进行解决。

4.2生态系统监测评估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篇6

关键词十三五;新常态;生态保护;综合管控

文/王夏晖陆军饶胜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迫近,生态环境质量因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已经成为评判小康社会建设水平的重要指针。在中国经济迎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创新驱动新常态的背景下,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另一种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基本特征,科学设计生态保护推进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和政府加大经济发展宏观调控和转型升级力度,创新性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模式,即增长速度的新常态,要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结构调整的新常态,要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宏观政策的新常态,要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质量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经济行为过程直接决定污染物排放和生态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好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又决定了经济发展结构、规模和方式。因此,需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工作要求,统筹考虑、系统谋划、着眼长远,科学设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的生态保护思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创新驱动要求全面渗入经济社会各个环节,生态保护与经济产业发展的融合将日益紧密,生态保护管理的创新驱动战略将得到全面落实。生态保护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趋势,更加强调结构和布局,更加强调创新和改革,更加强调法律和制度,更加强调质量和效益,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基本着力点,顺应百姓群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强烈期待,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出发,推动生态保护从单要素、单环节保护向“优化结构、调控过程、提升功能、确保质量”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式转变,即将资源环境承载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抓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全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管理、政策、工程、技术调控手段,破解生态系统管理“破碎化”弊端,推进山水林田湖海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统一监管、公平补偿,提高生态资产总量和生态系统管理成效;以自然保护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为主体,推动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构建生态环境质量全过程监控、评估、应对体系,形成维护和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支撑能力,强化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增效作用,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保护,构建“结构、过程、功能、质量”综合管控体系

建立国土空间生态管控制度,推动实现结构性源头保护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立“生态高地”,实施国家环境功能区划,构建“基础骨架”,形成我国生态安全总体空间格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根据不同地区环境功能差异,以保育自然生态安全、维护人居环境健康、保障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等为目标,建立国家和地方环境功能区划制度。在国土空间环境分区管理总体构架下,按照系统性、协调性、等级性、强制性、可行性和动态性原则,将影响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依法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最严格保护措施,推动实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组织编制“国家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主要指标,纳入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强化对各地严守生态安全“底线”的约束作用。

强化生态环境管制空间要求“落地”,提高生态系统保护成效。国家层面上,明确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制定各功能分区管理目标和环境质量标准,提出分区生态保护、环境准入、污染控制、环境监管等管控导则;根据不同功能区的目标,建立差异化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和“差别化”的环保考核制度。省域层面上,编制实施省级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城市层面上,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优化城镇建设空间布局的依据,加强生态安全格局与城镇化发展格局的衔接。以落实城市生态保护红线为重点,全面推进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发展定位、空间分区、环境保护重点等。开展城市开发边界和最小生态安全距离试点,减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预留环境污染净化空间,缓解城市之间环境污染的相互影响。划定城市开发和保护区域的界限。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强化政府空间管控能力,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推动不同地区有序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强化保护思维、预防理念,按照“应保尽保”原则,严守生态安全底线。注重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建设,研究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活动、矿产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用地等采取最严格的管控措施,严格控制生态保护红线内资源环境开发强度,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资源使用不超限。实施差异化管理,分类制定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红线区,以及水、大气、土壤环境敏感区的管控要求。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分级管理,国家负责组织开展国家生态保护红线日常监管,建立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体系;地方负责本辖区生态保护红线的日常监管。

推进管理、工程和政策创新,加快提升生态过程调控能力

建立完善国家生态保护地体系,理顺国家生态系统管理体制,以管理创新促进重要生态区域的科学保护。进一步厘清现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点生态功能区等保护地概念和内涵边界,统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保护地体系,实施生态保护地统一规划、统一评估、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区是最严格的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服务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管理保护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要求,突出国家公园的重要性和社会公益性,抓紧建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丰富我国生态保护地体系。

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自然恢复与人工干预相结合,整合生态保护和建设重大工程,切实提升生态工程调控“正效应”。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对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脆弱区和敏感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和分布,控制开发强度,降低生态压力,实施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对于承担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自然恢复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等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通过工程调控,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统筹决策,整合现有分散于不同部门的生态建设工程,整合流域、区域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依据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和现状,分类实施重大工程建设,提高工程综合效益。

开展生态资产评估,深化生态补偿政策,加强生态系统过程的宏观政策调控。解决生态资产“底数不清、价值不明”的问题,建立包含资沥消耗、生态破坏与效益、环境损害等方面的生态资产评估制度,系统评估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清重要生态资产的数量与分布,编制国家、区域、省市县等不同层面生态资产负债表,建立生态资产帐户,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建立以生态补偿政策为核心能生态保护政策体系,突破生态补偿“无法可依、标准不一、方式单一、效果不清”的问题,落实生态保护责任、理清各方利益关系,推动补偿主体、标准核算、方式选择、效果评估、保障制度等落地实施。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政策。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着力点,稳定和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建设,使之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载体和“大本营”。完善林木、药用植物、野生花卉、畜禽水产、微生物等各类种质资源保存体系。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重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陆海统筹”。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抓紧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模式,并选取典型区域开展试点示范建设。开展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研究工作,通过建立量化评估方法,强化“绿色财富”理念,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加强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管理,切实提升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制要求,提升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刚性地位,最大限度减少因经济发展导致的“让位”问题,确保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稳定发挥。同时,要加强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以国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为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加强管护能力建设。开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建设,严格控制开发强度,探索重点生态功能区资源特色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新模式。降低乃至取消生态重要、敏感和脆弱区的GDp考核。

加快建立生态安全评估体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过程监控能力

以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为基础,以生态风险评估为依托,全面建立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评估体系。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系统的评估预警体系需抓紧建立。首先,应围绕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与质量,整合监测资源,建立国家、区域生态监测网络,实现山水林田湖海生态系统的统一监控,为开展系统的生态评估提供数据基础。其次,应完善生态评估的制度和技术体系,形成以生态质量评估为基础,生态资产评估、生态风险评估、生态安全评估相结合的生态评估体系,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等重点区域开展评估示范。第三,完善国家生态安全预警机制,尽快规划建设针对重要生态保护区域的全国生态安全预警体系。密切监控三峡水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区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严格资源开发活动监管和生态环境准入。充分借助“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控体系,对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自然生境变化开展全面监控,对水、土、生物等资源开发活动及其生态影响实施严格监督管理。严格区域环境准入,制定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各类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和禁止发展产业名录,建立配套标准体系,推进生态环境监管精细化管理。

主要

参考文献

[1]周生贤.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n].人民日报,2014-02-07.

[2]中国工程院,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3]周生贤.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新常态[n].中国环境报,2014-11-04.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篇7

为进一步改善镇村面貌及人居生态环境,促进全镇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通过集中整治,实现“两净、三无、两有”的要求。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结合农村各项精神文明建设,重点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道路高低不平、乱搭乱建随处可见、垃圾成堆、草堆杂物乱堆乱放、河道淤阻、杂树杂草丛生”等环境问题,通过“三清”、“五场”建设,实现“四化”目标。争取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和县位优势,发展生态经济,力争达到农村社会稳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1、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实行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镇水管站统筹协调,各村、各单位组织实施,全镇统筹规划,全面推进落实。

2、坚持以块为主,属地负责原则。各村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本村县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

3、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原则。在全面展开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形成亮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4、坚持标本兼治、建立长效原则。实行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既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努力在完善体制、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努力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全面推动村庄环境综合治理,结合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四创两争”工作,实施修建村屯道路、边沟整治、垃圾清理、污水处理、村舍改造、村屯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建设,落实每村编制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完善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每个村为单元,以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综合治理为手段,着力控制全镇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从解决村庄“脏、乱、差”,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做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力争达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生活宽裕、村风文明的目标。

(一)村庄环境综合治理。

1、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与管理机制建设。建成几个村级生活垃圾填埋场,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桶点(垃圾中转站)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卫机具等作业设施、设备的购置,组建保洁队伍,建立起“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体系和集中处置机制,建立管理、考核等相关配套制度。

2、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池建设。在驻镇村开展生活污水净化池试点建设,总投资40万元,净化生活污水能力达30余万吨。

3、农村户用清洁能源建设工程

各村根据当地废弃物具体情况,对农业生产、加工及居民生活废弃物进行多级、充分利用,减少生态系统外部物质与能量的投入,减轻农业生产性污染,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同时生产清洁能源,提高综合效益。

4、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程。全面推动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到__年,建成生态乡镇和6个生态村。

(二)道路环境建设。

继续完善公路网络结构,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道路硬化的发展目标,把农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实现真正的“村村通”。村里主干道要水泥硬质化,道路要实行“户户通”,主干道要按照城镇建设标准,两侧配置路灯。现我镇实现行政村之间的道路硬化目标,“十二五”末,我镇将完善自然村之间的道路硬化,实现四通八达、干支相连、联网畅通的公路骨架。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我镇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全面贯彻市委、县委精神,全面推进镇域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解决好由化肥、农药、农田废弃物等带来的污染问题为重点,为彻底根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现代建设持续协调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做好农业休闲观光园区招商引资,建设和服务工作。镇林业站:负责经济林木、绿化苗木的招商引资、引导种植和技术服务工作。镇城建办:负责做好园林园艺及景观建设工作,园林园艺及景观。镇国土所:负责园林园艺及景观建设等农用地征占用和农用收贮等工作。

4、绿化造林。至__年,完成义务植树52万株;样板林1000亩;森林覆盖率达40%,村庄绿化49个自然村,计划植树83000株。

(四)饮用水安全。

加强饮用水源卫生安全管理力度,强化水源的监督监测体系,以管网改造和管道延伸为重点,突出解决饮水水质超标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全镇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1、饮用水安全。组织实施自来水改造。

2、工业

企业污染防治将各类废弃物较多的工业行业、企业,作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的重点,促进污染零排放,建立物质闭路循环,重新利用废物资源,有效降低消耗性污染。强化环境保护,将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逐渐向清洁生产方式过渡,建设生态文明厂。在各类经济活动,严格控制排污,同时加强整治河道力度,提高河水调蓄能力,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保证水质达标。

(五)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1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科学构建示范工程,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节约型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2、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农村环境信息系统,改善农村水、土、气、声环境综合监测体系。镇成立农村环保大队,配备队长1名,副队长1名,工作人员10名,负责镇主要街道及重点区域环境管理,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兼职保管人员,负责生活垃圾和全村环境监督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监督教育。各村、单位、部门实行统一组织领导,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明确年度工作目标,细化工程项目,认真组织实施。探索新型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镇、村两级责任体系,严格督查增长率,提高农村环境监管力度,制订奖惩办法,把农村环境质量作为考核干部实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拨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查外不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农村环境污染行为予以经济处罚。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保障环境保护行为和投资者的合理经济利益。

(三)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坚持环保投入优先原则,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的安排,积极推行“以奖代补”,积极扶持整治项目,鼓励经济条件好的村居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广泛吸引各种本地资金、镇域外资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建设项目,逐步形成规范的村域综合整治和农村环保工作的投入投机制。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篇8

1.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业城市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在矿产资源开发阶段,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率整体超过50%,大大高于发达国家10%~20%的水平。由于矿产资源开采对土地等资源的巨大扰动作用,我国已发生采矿塌陷灾害的城市近40个,造成严重破坏的城市25个,每年因采矿地面塌陷造成的损失达4亿元以上。大量的尾矿和废水不仅占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还对水体、土体和大气产生污染。相对于矿产资源开发阶段,矿产资源加工利用阶段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更为严重。据调查,在我国390座矿业城市中,大气污染以燃煤污染为主,水体和土体污染以重金属、持久性化学物污染为主,而这些类型的污染与矿产资源的加工利用密切相关。虽然我国从“九五”时期就开始着手大规模治理生态环境污染,但在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导和较低的技术条件下,矿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演越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方面。以大气污染为例,我国烟尘排放量的70%,So2排放量的70%~80%,氮氧化合物的67%,Co2排放量的70%来源于煤炭燃烧。近年来,矿业城市日益增多的癌症村和地面塌陷等事件表明,我国矿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越来越突出,延伸性危害越来越大,治理难度越来越大。由于“三废”污染、重金属污染、持久性化学物污染、地质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只有着力推进生态环境管理理念、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实施综合性、全面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采取高效的环境排放预防和治理技术,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矿业城市生态环境破坏形势恶化的趋势。

1.2矿业城市经济转型任务紧迫

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矿业城市发展、壮大的基础。当矿产资源枯竭时,“矿竭城衰”的危机和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的深化就成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据国家发改委《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课题组统计,我国20世纪中期建立的国有矿山,1/3已经进入老年期,440座矿产即将闭坑,390座矿业城市中有50座资源衰竭,300万职工下岗。即使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可能因为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的对其他生产要素和产业的“挤出效应”,导致矿业城市支柱产业单一、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社会经济的发展滞后,陷入“资源诅咒”的陷阱。国外的例子,如刚果(金),国内城市,如山西晋城等矿业城市。造成矿业城市发展滞后的经济原因,一是巨大的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对其他非矿业和矿产资源加工业的巨大“挤出效益”,使得矿产资源加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缓慢,甚至萎缩;二是产业分工的深入和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等生产要素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资源富裕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赞比亚、安哥拉、中国山西、中国贵州等),资源贫瘠地区(新加坡、香港、上海等)却出现腾飞。国外鲁尔区等矿产资源丰富地区持久兴盛的例子表明,要破解矿业城市“资源诅咒”的出路唯有经济转型。矿业城市只有遵循区域成矿规律,按照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走矿产资源开采与加工企业相结合,发展多支柱产业之路才有可能缓解矿产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挤出效应”,摆脱“资源诅咒”的陷阱,使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将矿产资源开发获得的“风落”收入弥补经济发展中资本不足的约束,多产业发展,保障矿产资源安全,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矿业城市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的主要方面

2.1建立促进矿业城市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

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属于“坚持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和绿色矿山战略、和谐矿区战略的重要内容。矿业城市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彻底改变只会开采资源,只顾出售矿产品、外运原材料,不思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矿产品深加工的发展思路,建立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要树立“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生态文明资源开发利用理念和方针,要从经济手段、政策手段、技术手段和社会手段,促进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体而言,矿业城市要按照党中央关于“节约优先战略”要求,将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设性、纲领性内容。坚定完成“十二五”时期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提高3~5个百分点的目标,要将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指标涵盖政绩考核的各个核心环节,加强矿山企业“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考核。广泛应用有利于提高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的技术和管理制度,培育和发展有利于提高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的配套企业,•24•张欢等大力发展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运用经济手段激励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开展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现状调查,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谐矿区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要总结、学习和运用国内外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的创新思路、先进经验和科学模式,探索形成矿产资源集约以综合利用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

2.2优化国土开发空间,综合利用多种资源

“十五”时期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优化矿山开局,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在2006年和2009年实施了旨在优化矿山布局,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的两轮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经过这两轮整合,我国矿山开局进一步优化,矿产资源集中度得到提高,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但我国矿山多、小、散的矿业开局和较低的矿业开采水平形势仍然没有彻底改观。我国要继续深化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提高矿产资源集中度,促进矿产资源向具备开发和加工利用一体化的企业流动,优先支持具有“综合勘查综合开采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的矿业企业成为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主体。通过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严格限制小矿和小小矿的矿产资源开发,配套设置"三废"处理企业(部门),鼓励企业建立资源再生利用企业(部门)、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部门)和深加工利用企业(部门),提高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由于我国矿产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矿产资源开发区、矿产品加工利用区和消费区三者之间存在较大距离,高昂的运输成本使得部分矿山倾向于运输品位较高的矿产资源,而对品位较低和附加值较低的伴生矿产和再生资源,利用程度不够。矿业城市在制定和实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时,要考虑到这种经济规律,加强矿产资源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管理,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降低矿产资源加工、运输成本占终端矿产品的成本比重。同时,要将矿产品集约与节约利用、综合利用要求和高效利用作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必备条件,统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其他产业布局,按照优化国土空间开局,高效节约利用资源的要求,建立高标准的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工业园,激励企业集约与综合利用、高效利用矿产资源、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资源等自然资源,为企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2.3实施综合性、全面性、系统性生态环境管理,深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

矿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复杂,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交织并存,相互影响。只要实施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生态环境管理,才能治理好矿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要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健康的理念,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理念、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消费理念和模式。要做好工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做好节能、节水评估,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杜绝高污染、高破坏项目的开展。要采用先进的矿产资源开发技术,减轻对土地、水资源等资源的扰动作用。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通过减少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更多地回收利用废弃物,并以环境可接受、无害化方式处置残余废弃物。矿业城市要按照污染预防的原则,对废弃物的产生,主要通过预防的原则,而不是通过末端治理的方式加以避免。通过优化流程和工艺,普遍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无害技术、废弃物回收利用与再资源化技术、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资源节约与替代技术、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绿色再制造等技术,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要协调好环保、发改委、城建、安监、文化、工商、国土、公安等多部门的大气污染和生物性污染物、重金属、持久性化学物污染的监督、执法机制,建立多种污染物的监控、协同控制和防治机制,减少大气污染和重金属、持久性化学物对土体和水体的污染。2.4促进经济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重大决策,为我国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提供了方向。矿业城市要以矿业为主,发展多支柱产业,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加工一体化企业。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高浪费资源的企业在矿业城市落户,并对“三高一低”产业进行改造和限制。要按照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矿业城市在发展多支柱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过程中,要通过循环经济建设提高城市发展可持续性能力。一要综合开采共生矿产和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和生态资源等自然资源,循环再利用可供利用水资源、尾矿等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把废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二要重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和创造的经济效益;三要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建立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生态循环型大中型企业集团通过生态设计、生态工艺和高新技术等手段,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建立健全循环生产链条,实现循环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

3结语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篇9

城市在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城市化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而且这种快速增长势头将持续较长时期。目前,中国工业总产出的50%、国内生产总值的70%、国家税收的8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5%、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的90%以上集中在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1978年到2000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到20312个,市镇总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4.5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9%提高到36.1%。

如此迅速的城市化,必将对我国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更大的冲击,巨大的人口压力,日益紧缺的资源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期间城市环境保护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目标

""期间,要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结合城镇化发展战略,强化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重点解决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使大多数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比较明显改善。

"期间"城市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50%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70%地级以上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划达标;

80%地级以上城市道路交通和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国家标准;

全国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45%;

全国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85%;

全国城市垃圾处理率达到65%,尽快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

(二)任务

""期间,要强化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重点解决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垃圾污染,使大中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

1.合理规划,完善城市功能。遵循生态规律,从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保证能力出发,制定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逐步解决城市功能区混杂问题,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治理城市水污染。所有城市都要制定改善水质的计划,重点保护城市饮用水源。20年底以前,20万人口以上城市要建立水源地水质旬报制度,环保重点城市要实施生活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报告制度。采用截污、治污、清淤、保证城市河湖用水、加快水体交换、维护城市湿地等措施,使城市地表水按功能达标。综合运用价格、行政、科技和工程措施,推行城市节水、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创建节水型城市。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严禁超采地下水。所有城市都要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到200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45%,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要达到60%。

3.治理城市大气污染。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改善能源结构,大中城市要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在人口稠密的市区逐步取消直接燃用原煤。促进西气东输沿线城市积极利用天然气。加快城市供热、供气能力建设。禁止在城市的近郊区内新建燃煤电厂和其它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燃料车辆,逐步提高并严格执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大中城市以及城市群地区要综合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物的相互影响。按照生态要求进行绿化、美化、硬化,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有效控制城市扬尘。2005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8平方米。建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制度。

4.治理城市垃圾污染。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在优先进行垃圾、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基础上,推行垃圾无害化与危险废弃物集中安全处置。建立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体系。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医疗废物必须全部实现安全处置,鼓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5.治理城市噪声污染。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限制机动车、火车市区鸣笛,对造成敏感建筑物声环境超标的交通重负荷路段,采取降噪措施,控制交通噪声污染。

6.做好重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综合考虑城市规模、性质、区域分布和环境状况等因素,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扩大到113个,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到2005年,使113个重点城市环境质量率先得到明显改善,使全国60%的城市人口受益。继续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提升模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完善公众、社区和媒体参与城市环境管理的机制,建立城市环境污染应急响应系统。

三、城市环境管理的主要方式

(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1)城考制度的依据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城市环境保护进入了环境综合整治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城市政府应当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整治",从而明确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城市政府的一项主要职责。

1988年7月13日,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88)国环字第008号],规定城考工作自1989年1月1日起实施。

1990年12月5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国发[1990]65号),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本辖区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定量考核,每年公布结果,直辖市、省会城市和重点风景游览城市的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结果,由国家环境保护局核定后公布。

(2)城考工作发展过程

自1989年开始,国家环保局对直辖市、和26个省会城市以及大连、苏州、桂林共计32个城市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1992年又增加了青岛、宁波、厦门、深圳、重庆等5个计划单列市,考核城市增加到37个,同时,各省、自治区也组织开展了对辖区城市的定量考核,被考核城市数达到520个。1996年,国家考核城市中又增加了沿海开放和经济特区城市,考核城市数达到46个,20年,拉萨市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指导下首次开展城考工作。目前,国家对47个重点城市进行考核,各省、自治区考核城市总数已超过600个,定量考核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定量考核实行分级管理。国家环保总局考核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点旅游城市、沿海开放和经济特区城市共计4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考核所属地、县级城市。

考核实行初审、会审和专家审核。对国家考核城市的考核,首先由城市自审,经省、自治区环保局审核后报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在前述初审的基础上组织各省、自治区和国家考核城市环保局有关人员进行会审,然后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集中审核和现场抽查,最后经局务会审定后进行公布。

(3)考核主要内容和指标设置

1989年开展定量考核工作以来,考核指标的设置主要反映了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内容,包括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及环境管理四方面内容。随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考核指标先后作过三次较大的调整,指标设置和调整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代表性各项指标分别反映城市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环境管理,从而使整个指标体系能够概括反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成效。

可比性指标设置尽可能照顾到不同性质、不同地域、不同规模和不同发展水平城市间的差异,使之具有可比性,作到纵向可比,横向也相对可比。

可行性考核指标要具备实施的基本条件,特别是经济、技术可行,而且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逐步提高,同时,所设指标与相关部门的工作指标尽可能保持一致,指标的统计、测算可以通过正常的管理渠道认证,从理论和实践上保障指标值的可靠性。

可分解性考核指标的内容能按实施操作的需要进行分解,便于实现各级管理部门的落实。

(二)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1)背景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以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方向。作为政治、经济、人文的集中所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率先得到重视,并开始实施。

"九五"期间,为推进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组织实施中国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所提出的城市环境保护"要建成若干个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示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97年在全国开展决定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许多城市纷纷响应,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要求,积极投入创建工作。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城市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为推动特大城市的创模工作,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在直辖市中开展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活动。

(2)考核指标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标志是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生态良性循环、资源合理利用、环境质量良好、城市优美洁净、生活舒适便捷、居民健康长寿。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全面反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水平,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体系分为基本条件和考核指标两大部分,共有27项指标,其中考核指标包括社会经济、环境质量、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4个方面。之后,根据实际需要,分别于1998年和20年,进行了相关调整。

目前的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体系,共有三项基本条件,25项指标,充分考虑了中国东西部城市差异,并体现了中国国家环境保护计划的要求。

(3)成果与意义

从1997年至今,已有张家港、大连、深圳等30个城市获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1999年天津市大港区和上海市闵行区获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区称号。

目前,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已引起了越来越多城市政府的重视和关注,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已达到60多个。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缔造中国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城市新文明的开创性实践活动,为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活动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在加快城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深得城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群众的拥护,是现阶段中国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它使人们看到了中国城市健康发展的方向,中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城市环境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中国城市环境管理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为方向,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立足当前、注重长远,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具体对策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条:

(1)城市建设与管理应当实行三个转变

中央已经确定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期间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中国正在迎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新时期,中国城市建设与管理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实行三个转变:一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对现行的城市建设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使城市经营、建设与管理市场化、法治化、产业化;二要适应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形势,强调区域的观点、全局的观点,走区域共同发展与城市化相结合的道路;三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双赢”的道路。

(2)培育循环型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

发展知识型经济和循环型经济,是新世纪人类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型经济强调以智力资源替代物质资源,“软化”经济活动;循环型经济强调物质资源闭环流动充分利用,“绿化”经济活动。培育循环经济应当从企业、产业和社会等3个层面和生产、生活两大领域入手。企业层面要求企业以生态经济效益为准则,组织本企业生产层次上物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达到污染产生量最小化;产业层面要求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物质和能源的共生关系,相互利用各自的废弃物,实质是运用循环经济思想组织企业之间的规划布局和生产协作,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具体措施之一;社会层面要求在更广阔的社会范围内或在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组织物质和能源的循环。这3个层面与生产、生活两大领域是相互交叉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环路,逐步建立循环型社会。

(3)构建以环境伦理和道德为基础的生态文化体系

可持续发展就像一场革命,对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要产生冲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该贯穿到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乃至人们的思想观念、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建立以环境伦理和道德为核心的生态文化体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这既符合时代的要求,也将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通过有规模、有力度的宣传教育活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4)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城市环境保护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而且正在发生两个根本性转变:①从工业污染治理转变为工业与生活污染治理并重;②从环境综合整治转变污染治理(减污)与生态补偿(增容)并重。从根本上讲,城市环境保护为了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篇10

关键词葫芦岛;环境保护与建设;“十二五”规划

中图分类号:X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1-149-01

“十二五”时期是葫芦岛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主要以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优化发展为出发点,统筹点源、面源污染治理,统筹工业、城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本文简要介绍了规划的主要内容,以便为环境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1规划总体思想

通过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到2015年,葫芦岛市主要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得到基本控制,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约束性指标;流域和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大部分农村环境得到改观,提高居民幸福感;环境监管、应急能力全面提升,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生态市建设持续推进,基本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2“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主要任务

2.1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

按照水源保护管理要求,明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完成勘界工作,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饮水安全。加强水质监测,开展动态水质监测和自动在线监测,建立水源地特别是饮用区的水质动态跟踪系统。

2.2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十二五”期间要实施区域集中供热,消减燃煤量,减排大气污染物。积极推进大唐国际北港热电厂供热工程建设,完成建设国电葫芦岛西部集中供热工程,加大集中供热覆盖面积。加强重点污染企业的治理,彻底解决二氧公硫污染问题,有步骤开展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适时启动“污染工业搬迁改造”工程。实施清洁能源推广工程,大力提高城市清洁能源使用水平。

2.3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编制并组织实施各具特色的生态乡镇建设规划,积极开展“生态乡镇”创建活动。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促使农民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结合国家“农村连片整治工作”进行农村污染整治。做好优美村镇的选拔、评估、上报工作,抓好示范工程。进行土壤污染调查和防治,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开展农村河道整治工程。防治农村厕所污水直接入河和生活垃圾向河道倾倒。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村环境监管,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继续加强有机食品基地、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和环境管理,推动食品安全生产。逐步建设健全农村环保机构和工作网络,试点进行乡镇环保队伍建设。

2.4淘汰落后工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结合葫芦岛市产业升级需要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关闭资源浪费、污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污染企业,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对于经治理后仍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要强制关闭。禁止被淘汰企业的落后生产装置和设备向落后区域和农村地区转移。

2.5开展核与辐射防护,做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法》的规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保证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投入运行,确保“三同时”制度的实施。

根据葫芦岛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数量、性质、特征等,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进行统一规划;建立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市场交换机制,扩大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与交流。建设综合利用项目,加大粉煤灰、工业炉渣、尾矿渣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提高利用率。如以锌废渣中的炭为主要能源冶炼铜;综合利用伴生铁矿和钼尾矿,分别用于生产海绵铁和微晶玻璃;将粉煤灰及煤矸石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及熟料,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2.6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能力

加强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标准化以及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加强执法能力和机关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和执法服务水平。认真履行环境执法监管职责,加强对辖区内河流、水源和环境敏感区的日常监管,加大对企业排放污染物情况、危险废物排放情况、生态破坏情况现场监督检查力度;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各类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防止出现各类环境污染事故,确保环境安全;继续加大环境调解和应急工作,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确保社会稳定。

3保障措施

3.1加强领导组织,提高法制建设

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为体系,强化环境保护问责制度,加强领导,签订环保责任状,形成严格的制度约束。建立健全环境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现场执法制度。

3.2拓宽经济政策,促进科技进步

全面拓宽环保资金的投融资渠道,引进多种经济成分,加大政府在污染减排环境基础设施、农村环保、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公益事业的投入。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开展集中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政策落实工作,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3.3强化环境监管,提高队伍建设

建立环境监管与决策服务体系,加强环境监测、监察、机动车污染防治、信息、宣教等5个方面的标准化能力建设。大力推动数字环保建设,建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环境监管支撑三大体系及信息系统。

3.4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公众参与

制定宣传计划,并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和培训,保证社会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公众监督机制,落实环境污染公众举报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环保监督管理。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提升社会生态文化氛围。倡导绿色消费,逐步建立环境友好型消费体系和生活方式。

4结束语

《葫芦岛市环境保护与建设十二五规划》是在完成了“十一五”环保规划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目标的前提下,对“十二五”时期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保障措施,是指导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对我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