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民族意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8:33

树立民族意识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课程意识从“汉语文”到“汉语”解读建议

近些年来我们注意到,面向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正在发生着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1999年出台的《中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2002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和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中,“汉语文”这一称谓已经不复存在,而以“汉语”代之。其间,人民教育出版社帮助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了从小学至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和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并正在着手开发相应教学资源。那么,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沿用已久的汉语文课程的称谓,为什么要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这个转变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及其意味

从学科论角度来讲,“汉语文”,按叶圣陶先生的说法,可以理解为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门中小学课程。www.133229.com在这个意蕴层面,用它指称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也未尝不可。不过,为了把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和教学,与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和教学区别开来,把“汉语文”改称为“汉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在课程与教学论层面有着更加深刻的意蕴。从现有研究来看,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课程的称谓,发生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首先,主要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性质的认识和确定,即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文课的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其次,是基于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现状的认识,这就是,在以往的汉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具体的教学,还是考试都笼罩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全国普通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很多时候是按照把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路子走的,并没有从第二语言教学这一根本点出发,真正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特点。”[1]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总的来说是基于第二语言教学观的确定。用“汉语”这个称谓取代沿用已久的“汉语文”称谓,进一步确认和巩固了汉语是我国西藏等地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第二语言,对他们的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第二语言教学观。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在第二语言教学论的视野中有着深刻的意蕴。如果将其放在现代课程论的视野中,结合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和现状,对其予以审视和解读,则其意义更加深远。“汉语文”与“汉语”,虽然其基本的内容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但是它们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教学门类,正如吕必松先生在给王魁京先生的《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研究》一书所做的《序言》中说:“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和其它语言的双语教学,基本的教学内容都是汉语,它们之所以属于不同的教学门类,就是因为教学对象不同。这些不同的对象对同一种语言的学习和习得规律不同。”[2]再者,把“语文”进行多义解读,例如,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虽然在本质上它们仍然是汉民族的语言,但是它们各自所强调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既然如此,那么把它作为一门中小学课程,面向汉语为母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不同教学对象,就应该在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选择等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长期以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对这一点把握得不是很好。例如,许多教师在少数民族高年级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这一问题上见仁见智。在母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对学生汉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十分有意义,但是,由于文言文的时代性特点,如果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汉语还掌握得不够好的情况下,就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肯定是不合适的。那么,少数民族学生是否需要学习文言文,如果要学,什么时候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也只有经过研究,才能明确,而不能凭借某一方面的原因而作出臆断。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层面上的教学意识的确立,更是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在课程层面上的课程意识的要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所谓课程意识,通俗地讲就是“为什么教学”和“教学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样教学”的意识。可以说,从“汉语文”到“汉语”强调的是“什么知识”或者说“哪些知识”,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汉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有价值的一种课程意识。现代课程和教学的实践,也早已证明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为什么教”和“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么教”自然也就不同。林林总总的知识浩如烟海,什么知识最要紧?什么最有价值?这是课程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一个问题。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可以说较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并为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和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为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的从小学到高中全段的《汉语》教材,也为西藏等藏族地区汉语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平台。

二、课程称谓之变的外部原因及其意味

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系统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发展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发展的一个启示。

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心和反思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问题。结合西藏地区中小学校汉语教学的实践来说,我们认为如果处理不好课程层面的问题,教学层面的问题可能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例如,在西藏地区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藏族班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有的学校使用区编的《汉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语文》教材,有的学校也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近编写的专供藏区学生使用的《汉语》教材。这一现象说明,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的汉语教学,还缺乏规范,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性质特点,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把握。所以,如果能够着手系统解决课程层面的这样一些问题,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将更加规范和科学,汉语教学的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并能够为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改革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都笼罩在全国普通汉语文教学的阴影之中,从教材选用或编写到教学模式,都是沿着汉语作为母语教学的思路走的,忽略了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这一客观事实。进入二十一世纪,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汉语文课程的特点。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如果不把汉语这一最基本的语言工具掌握好,那么汉语的人文性这一特点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从“汉语文”到“汉语”,与其说是“转变”,不如说是对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汉语课程的工具性,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首要的、根本的属性这一特点的坚持。可见,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促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必须保持自身特点和属性的结果。这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必须树立课程意识,进行汉语课程改革,才能使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走向规范化与科学化之路,最终走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之路。

经过上述从“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之变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的分析与解读,可以看出课程意识的树立,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重要意义。当然,课程意识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体系的问题,这里不准备进一步论述。借用“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我们认为,树立课程意识,在当前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总的来说,就是要树立课程建构意识,在汉语教学中根据实际状况,把握和落实2006年出台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汉语学科的特点,准确把握学习者特征,进行汉语教学设计,开展汉语教学。

三、几点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王本华老师说,从“汉语文”到“汉语”,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但是,观察目前个别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实践,可以发现,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未普遍发生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线的汉语教师和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当中,可见这种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并不是结果,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为了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之路,加快从“汉语文”到“汉语”的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提几点相关建议。

(一)统一认识,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的理念

目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课程和教学的认识还未完全到位,甚至还存在较大的分歧。虽然,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或许是受多年的汉语文教学的思维定势的作用,许多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和汉语教师必须统一认识,尽快更新汉语课程和教学理念。

(二)统一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

目前,虽然在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相关文件中,开始以“汉语”这一称谓取代了沿用已久的“汉语文”,但是对课程改革和教学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高考试卷中,我们却发现仍然保留着“汉语文”这一称谓。而且,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校中,“语文”“汉语文”“汉语”本来就因为教学对象的多样化,可能具有不同的指向和意义,但是这些词语的使用,却并没有被严格区分开来。在实际工作中,用语上的模糊往往容易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混乱,所以我们希望尽快统一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称谓用语,使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尽快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之路。

(三)大力推行和学习《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课程意识的树立,应该以执行《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为切入点。《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对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进行了全面科学地把握,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依据和目标。那种脱离课程标准,用什么教材,就教什么教材,以“教教材”为目标的汉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发展的需要了。

(四)选用合适的汉语教材

就西藏地区来说,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为西藏等藏族地区编写的《汉语》教材,应该是依据《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编写,体现汉语课程最新理念,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状况,最具针对性,最适合这些地区汉语教学的汉语教材。实践证明,如果教材选用不当,不仅会增加师生的教学负担,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后果是十分有害的。

(五)坚持“文质兼朴”的教材选文标准

“文质兼美”一直是汉语文教材强调的选文标准,但是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材的选文标准,我们认为应该坚持“文质兼朴”。一段时间,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校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教材,结果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类选文,不仅增加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汉语教学的难度和负担,而且极容易使语言课变成文学课,进而偏离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目的。为了能使教材通过选文起到扩展学生汉语积累,进而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听说读写,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我们认为,汉语教材的选文应该以“文质兼朴”为标准,多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用文,尽量少选一些思想内涵过于深刻的文学类作品比较合适,这也应该是汉语教材的特点之一。

(六)对汉语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以西藏昌都地区为例,我们选择了西藏昌都地区二所高中和二所初中进行调查,发现其汉语教师几乎都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虽然都接受过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但是都未曾系统地学习过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这样教师在汉语教学中,极容易以母语教学的思路来理解和实施原本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课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一方面相关的少数民族师范类院校,应该及时调整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师资的课程计划,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对从事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树立民族意识篇2

关键词:立德树人;少数民族;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立德树人是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宗旨

自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是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也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1]。少数民族学生是高校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社会正处于激烈转型期,容易导致少数民族学生主流价值观迷失。同时,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在学习资源和交流方式变得便利的同时,却也使得学生直接沟通交流的减少和某种程度上的冷漠。面对这些冲击和挑战,教育管理服务者应当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积极关注。

广东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广工大”)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自1999年、2006年分别开始接受籍、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培养任务,至今已成功地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了数十名建设领域的专业人才。目前,在校新疆籍民族生分别来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与塔吉克族;在校籍民族生分别来自藏族与门巴族。面对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背景组成的复杂性,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以校园的安全稳定为前提,坚守育人底线和培育的正确方向,为促进民族团结融合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实践,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

二、多方面协同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道德教育,而是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艺术教育等各方面的协同。因此,广工大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也以整体性的视角,多方面协同创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无差别管理原则”,筑牢团结融合育人基础

少数民族学生受到自身民族文化背景等的影响,而且大部分少数民族生在上大学之前,享受的民族政策较多,导致部分民族生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小团体”现象。对此,应当坚持民族生与汉族学生无差别的教育管理,民族生作为学校和学院学生的一份子,同样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心与教育,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服从学校的管理。例如,民族生与汉族学生一样,按照学号分配宿舍,同一少数民族的学生不同住,实现学生混住,以此加强民族生与汉族生在生活上的交流。如果民族生在宿舍没有任何矛盾和冲突的情况下向辅导员提出调换宿舍,辅导员应向民族生强调学校宿舍管理的制度,引导学生认识到申请调整宿舍的理由是不充分、不合理的,并且通过组织宿舍卫生评比、宿舍交流茶话会等集体活动,使民族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与宿舍同学面对面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对于个别经常提出资助要求的学生,辅导员应先通过多方面途径对其生活消费习惯以及家庭经济情况了解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协助其申请提供勤工俭学岗位,鼓励他们自力更生,避免^度依靠资助。民族生在获得勤工俭学报酬的同时,逐渐树立了“无特权、无特别待遇”的思想,克服“等要靠”的不良思想,锻炼了自身意识,也能够与汉族学生一样,自觉遵守学校与学院的教学与管理制度,通过自身努力解决生活问题。无差别化的管理覆盖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民族生在与其他师生交流中能自觉淡化民族身份背景,消除他们民族身份带来的“异样”的眼光,也为民族团结和融合提供良好基础。

2.坚守政治底线,树立“五个认同”育人意识

高校培育出来的人才,必须是忠诚于祖国,忠诚于党的领导,忠诚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学院引导师生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将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族生管理教育的一大方向,利用升国旗、入党等仪式及重大节假日等节点,在少数民族学生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院团委学生会可以组织“城市游园会”“雪域风情文化展”等文化交流活动,展示不同地方文化及不同少数民族文化,通过歌舞、文字与语言教学、传统游戏游玩、民族服装试换等方式,增进民汉学生之间对各自文化背景及风土人情的了解。部分民汉学生从最开始的相互抵触,到现在相互认同、体验、学习和交流,在学院内形成良性的互动。为了增进民族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学院党委加强对优秀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党启发教育工作,组织党员与民族生“结对”培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启发、吸纳及培养对党忠诚、政治立场坚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民族生。

3.树立法律规则意识,法育与德育并举

部分民族生思想较为单纯,容易被煽动。加强法制教育和规则意识的培养,能够使他们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维护国家法律和社会长治久安。学院辅导员利用“形势与政策”等课堂,向所有学生进行普法宣传,在学生中初步形成法律意识。在社会突发某些安全事件时,及时利用微信群及公众号推送相关引导文章,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分析事件,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自行讨论,学生往往能够自行分辨真相、认清事实,并且学会了用法律武器武装头脑,用法律说理。

《学生手册》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各项行为的依据和准则。每年新生入学后,学院组织学生详细学习《学生手册》,专门为民族生详细解读相关的校纪校规,并对手册内容进行考核。在每个学期末,召开民族生考试动员大会或者座谈会时,强调《学生手册》中关于考试纪律的规定,不断强化少数民族学生遵规意识。学院自招收民族生以来,所有民族生均能遵守法律规定,以《学生手册》为行为准则,从未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学生在学校获得了高度的评价,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三、落实育人措施,培养高素质少数民族人才

1.开辟宿舍育人阵地,营造良好融合氛围

民族生与汉族学生同住的宿舍是多元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的缩影,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民族团结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院实现民族生与汉族学生混住,开辟了宿舍育人阵地。一方面,组织开展宿舍文化内建工作。引导民汉同住宿舍四位同学一起设计规划宿舍舍风及文化,同时以每月一次的星级宿舍评比作为载体,民汉学生一起整理宿舍卫生,布置宿舍,参加宿舍评比。在这样的宿舍文化建设下,学生宿舍的成员从开始的不了解到以同一目标为目的布置规划自己的生活环境,能够承担起宿舍管理和宿舍文化建设的责任,实现相互探索自我、促进自我成长,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朋辈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建立宿舍文化交流机制。辅导员牵头,将民汉同住宿舍与其他宿舍进行抽签“结对”交流,每次交流以茶话会等轻松的形式进行,在茶话会上民族生与同宿舍同学一起跟其他宿舍同学相互分享家乡的风土人情,加深理解。除此之外,民汉同住宿舍与结对的宿舍还一起给近期生日的同学过生日,相互帮助复习功课,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在讨论交流中总结问题,将解决不了的学习问题每周一次由舍长提交给专业课老师,请专业课老师解答。通过宿舍文化交流的各项活动,民族生逐u认识到自己与同学们的共性特点,渐渐减少对自己文化背景差异的关注,并以宿舍交流为窗口,拓展了社交圈,开阔了眼界和胸怀,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2.搭建活动育人平台,培养合作精神

大部分民族生多彩才艺,学院为其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通过以才艺会友、以才能交友,使得民汉学生能够增进理解,加强沟通,并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学院每年借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等大型活动的舞台,为民族生提供与汉族合作主持、舞蹈表演、歌唱表演等才艺展示的机会,并根据学生特长,鼓励其加入或者将其推荐到校艺术团、院艺术团、校广播台、校模特队、校足球队等不同的社团组织。鼓励民汉学生组队参加各项科技活动及比赛,在赛事的准备、制作作品和赛时答辩中,让民族生增强团队合作的凝聚力、体验专业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在交流和沟通中打破民族的隔阂。鼓励引导民族生担任班委、辅导员助理等学生干部职务,树立民族生的自信心,培养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服务同学的精神与性格。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如古尔邦节、藏历新年期间,学院组织民族生及汉族学生的交流座谈会,打破少数民族的神秘感,增进汉族学生对民族生生活习惯的了解。

3.树立模范典型形象,发挥榜样育人效应

注重树立优秀的少数民族典型的培养,以老典型培育新典型,以榜样力量激励学生成才,形成育人良性循环。学院配合学校“十佳大学生”“感动广工大人物”的评选,抓好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典型的培育;指导每个年级优秀的民族生撰写《一个少数民族学生在广工大的日子》系列文章,分享他们在校学习和生活的体会,介绍学习方法和技巧,并在学校官网校内简讯栏目中进行连续报道,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院培养出以学生个人身份获得“感动广工大十大人物”光荣称号的藏族学生白马旺加;2014届新疆籍毕业生因在校表现优秀、毕业后留在广州工作并被评为“广东省人民医院年度优秀职工”。民族生模范典型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民族生树立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信心,老典型传承优良的学习和生活传统,培育出一批新的典型。榜样的力量直接激励民族生群体向优秀典型看齐,使更多的民族生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促进民族生全面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树立民族意识篇3

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民族高校主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招生对象,致力于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民族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更加注重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突出他们的政治态度和信仰。注重“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具有跨文化素质的民族人才培养。同时,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大学生起着政治上的引导、思想上的教育、行为上的管理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导等多方面的作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既承载了党、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又承载了高校赋予的使命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需要,担负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意义重大。因此,面对时展的新要求,面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的特点,结合在西藏民族学院从事三年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经历,笔者认为在民族高校做好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需强化五种意识:大局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

一、大局意识

大局意识,就是善于从全局出发、用长远眼光审时度势,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分析问题,善于围绕党、国家和民族团结工作大局想问题、理思路、做贡献,力求了解全局,顾全大局,在大局下有效地开展工作。

大局意识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应有的基本素养,是搞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民族高校始终致力于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民族人才,其作用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名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其大局意识:首先,反映的是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明确的政治方向,要高度自觉地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上,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统一和反对分裂,与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其次,要高举民族团结旗帜,认真贯彻“三个离不开”思想,强调“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理念,促成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再次,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局部与全局、个人与集体关系,牢固树立集体利益观,在维护好学校中心工作大局和利益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做好辅导员本职工作,进而服务乃至于推动全局的发展。最后,要从全局着想,做好学生的思想、学生和生活等方方面面工作,维护好校园稳定和社会和谐。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大局意识,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政治形势面前把握住正确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好清醒头脑,在具体工作中把握好全局意图和要求,在涉及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时坚守高尚追求,牢固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事业观。

二、学习意识

学习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开展工作、奉献社会、成就自我的前提和基础。保持自身的先进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求思想政治辅导员必须把学习作为终身的课题。

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能力素质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有效开展的强力保障。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领人,用自己正确的思想,优良的品德,良好的行为,渊博的学识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及传递正能量。因此,思想政治辅导员要把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一是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加强学习、善于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向其他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学习行之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方法,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三是要学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特别是先进的现代化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等技能的运用与实施,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新需求。四要学会注重团队和共享知识,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学生工作本身是比较复杂和烦琐的事情,要注重分工与协作,发挥团队作用;与人交流,分享经验,这样才能丰富自身知识体系,解决好工作中的问题。总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对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会遇到大量新问题和新矛盾,可历史上没有提供成功经验,教科书没有写出标准答案,任何人也不会教成套可用做法,但要解决好新问题和新矛盾,思想政治辅导员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三、服务意识

服务是人生的历练过程,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良好的服务意识既是民族高校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当代思想政治辅导员成长成才的必备品质。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应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一个燃烧自我的信念,有一颗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的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新时期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工作理念。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辅导员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服务意识,当好学生工作一线的“工兵”,排忧解难,永远冲在最前面,做好学生心中的“师长”,遮风挡雨,无所不能,充当好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导航者”和“引路人”,传递正能量,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态度和信仰,以及“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级专门人才知识技能和具有跨文化素质的民族人才知识技能,为民族地区乃至于社会培养更多、更全面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满足自身使命和民族高校的发展要求。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在学生工作中:一要解放思想,树立全新的学生工作思想观念。在新的形势和新的条件下,思想保守,安于现状,不敢闯,不敢冒,就难以实现学生工作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因此,要推进学生工作的创新,就要按照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特别是要树立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等。同时要突出提倡敢闯和敢冒的精神;更要倡导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二要树立科学的探索精神,努力创新学生工作方法。在把握事物本质和探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善于抓住学生工作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研究,拓展视野,明察趋势,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不断创新学生工作方法。因此,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自身环境条件出发,结合民族高校现阶段学生的整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形式新颖、拓展性强的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开创出民族高校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学生工作局面。

五、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一种职责、甚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应有的担当和坚守。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要时刻明确责任,勇于担当责任,切实履行责任;要牢牢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做到权为学生所用,情为学生所系,利为学生所谋。

树立民族意识篇4

关键词:民族地区;医学德育;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报告用24个字高度概括了当前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报告还鲜明的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既是对改革开放后国家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更是新形势下对公民道德生活的基本要求和伦理规范。[1]民族地区的医学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是承担着维护民族地区人民身心健康的重大职责。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相对于非民族地区来说,在民族文化、宗教意识、民族意识、宗教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表现在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情感、价值观取向与其他地区高校学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这就给民族地区医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而医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民族地区医学德育工作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1.树立正确的国情观,加强民族地区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民族地区封闭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文化构成、复杂的宗教感情等给德育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民族地区医学生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重要力量,所以,要树立正确的国情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情感力量,更是一种道德力量,不仅要时刻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挑战和机遇,而且也是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加强民族地区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清楚的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并且结合国家医学发展历史及其现状,要让医学生认识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阶段和遇到的挑战,将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民情教育融入医德教育中,使民族地区医学生自觉成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积极实践者和有效推动者。[1]

2.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强化民族地区医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中国自古就有“医乃仁术”之说,历代医家要以仁爱之心救人,以赤诚之心济世是每一个医生必备的素质,强调救死扶伤与服务精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居多,这就给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时刻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就是医疗保健、救死扶伤、维系人类健康。所以,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要认识到生命的的不可重复,要尊重和敬畏生命,敬畏医生这一职业。

3.树立正确的医疗观,重视民族地区医学生的“立德”教育

我国古代先哲历来将立德、立功、立言视为不朽的事业,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党的十提出的“立德树人”,一方面,强调了“德”在人的德智体美诸种素质中的核心地位和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另一方面,“立德树人”强调“立德”是“树人”的一种方式,树人需要立德,立德才能树人。[3]立德树人所立的“德”,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还包括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追求和法律素养等,它是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集中反映。加强医学生的“立德”教育,要贯穿于医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日常生活,要把医德与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到“立德”对于医学生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医疗观。

二、民族地区医学德育工作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德育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和先导,它与智育、美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对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医德教育过程是从多种途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是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是教育者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4]因此,要培养出一名真正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对民族地区医学生的德育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提高医学生对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认识

在德育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来。学校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氛围,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在思维方式和心理感受上的差异,通过开展学术、艺术、文化、体育、娱乐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使无形的价值理念直观化、具体化,使其身心全面发展。[5]首先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加心理方面的医学知识学习,可以更加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态度、现状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借助于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教学,可以形成对真、善、美的认识。在其它关联学科知识的辅助教学下,树立先于疾病的治疗观念,认真对待医患关系,把握行医底线,不断培养起与社会不同群体的良好沟通能力。从侧面上对德育教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功效,从而形成对人的认识、对生命的尊重。其次在民族地区医学院校要大力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蕴涵的丰富人文精神应该作为现代医德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很强的生命意识与生命关怀,对生命进行终极意义的叩寻,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命运进行全方位的深层关照,将成为医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同时,也使学生感到授课内容与他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需求非常贴近,从而实现高质量、有效的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激发医学生的医德情感

医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医学生理智和情感参与的过程,除了其医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医德情感的升华。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医学模范对医学生进行感化。如古代的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他们不仅医术精湛,而且治病不图名利富贵的医德医风,堪为后世的楷模。在当代,也出现了一些为人民无私服务的医者大师,他们不但有着精湛的技术,而且有着为人民无私服务,为医疗事业尽献全身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些医德典范的事迹介绍给学生,同时注意选择一些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符合医德原则的、真实的医德案例,增强学生辨别医疗行为是非的能力和对医德情感的体验,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医学生不断前进,并深刻体会医生之所以高尚,不仅因为能救人于急难,更因为医德无价。通过一个个的鲜活的具体人物、案例,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情感认同。

3.重视将核心价值观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养医学生人文精神、传播医学人文知识有着重要作用。人文教育是解无形的精神力量,已经成为医学院校开展医德教育的隐性载体,对培决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是如何做人的问题。人文素质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总是以一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应依靠校园传统媒体舆论宣传这块主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宣传报道中,形成有利于认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强势。把理论宣传与大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适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议题,倡导社会主流思想意识形态,挖掘和介绍先进典型榜样教育方式,用这种隐性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4.“知行合一”践行医德

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医学生认同融入于医德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医德信念,外化为医德行为实践。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临床实习阶段,都要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医德,去体会精勤不倦、博极医源,勿避险峻、一心赴救的几千年来的医德思想;去实践博施济众、普同一等,仪表端庄、温雅有礼,济世救人,不为名利等医务职业规范。医乃仁术,爱人如己,是医者实行爱人的一种基本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实习医学生的医德考核,引导医学生在实践中开展医德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时刻践行中华传统医德医风的精华,自觉提高医德修养。

作者:白雪燕单位:包头医学院

参考文献:

[1]胡凤琴.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5,08.

[2]杨雅玲.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实践教学探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2).

[3]张力.纵论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J].人民教育,2013,1.

树立民族意识篇5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民族精神 重要性 途径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之魂。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高校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精神动力。学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

        一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国家的一种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极大地促进人民团结一致,抵御外来侵略。在当代,爱国主义教育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引导人们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理想、信念,与充满对祖国的热爱与树立报效祖国的理念,这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

        二 加强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高校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条件。这对当前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作用与意义。

        在高校开展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让大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感。这是鼓舞大学生立志成才、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要求,也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以民族精神为核心就是指高校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华民族情结,即这种人才能在祖国和世界任何地方想到为祖国做贡献。他们应具有胸怀天下、报效祖国的伟大胸襟。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阵地,同时担负着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操的重任。由于高校学生作为思维最为敏感、前卫的青年群体,他们在当今深刻变化的形势中,较之以往,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骤然加大,他们就会将这一切不如意归结为国家、民族与时代,从而发生反叛精神,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中,就会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音符。而高校能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这样,在高校学生中进行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

        三 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1.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体现民族性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独立自强、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在高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凝聚和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重要的意义。 

胡锦涛指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报效祖国理念。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源泉,它显示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与动力。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也表现为民族精神等精神力量的竞争。因此,对高校而言,开展对大学生进行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增强学生的国家与民族意识,增强其国家认同感,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2.加强高校爱国主义宣传基地的建设

        高校要建立爱国主义宣传基地,形成以革命人物、事迹等爱国主义宣传基地。一个爱国主义宣传基地就是一段历史、一部教材、一处课堂,它是一座蕴藏着真善美和创造精神的思想宝库。通过对爱国主义宣传基地的参观,可以引导他们从中接受教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从而积极投入到建设中国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去。因此,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要组织大学生到爱国主义宣传基地参观学习,以增强大学生具有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情操。由此可见,加强爱国主义宣传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3.开展中华历史知识教育及中国革命传统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国人民在历史上始终贯穿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情怀。近代中国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历史,就是中国民族崇高的民族品格和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让广大学生接受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就是让他们深刻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从而树立国家与民族意识,能在国家危难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为国分忧,承担起历史责任。同时,更要加强中国革命的传统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建立与建设新中国而表现出来的革命气概与民族气节。这样,学生就会认识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从而树立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与崇高抱负。

        4.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作用。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渗透爱国主义思想,突出民族精神这个主旋律。鉴于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让高校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与外延。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结合时代的内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将中国历史上杰出人物的画像、名言等张贴在教室、走廊、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以此来增加校园爱国主义教育场景与气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引导学生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结合起来。

        四 结束语

        实践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要根据时代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充分认识爱国主义教育的复杂性与艰巨性,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莉、徐国锋.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低效的社会原因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04.10.15

树立民族意识篇6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当前重要的战略举措,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彰显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反映着民心党心的道德判断。

一、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历史的传承性上,都表现出传统美德的价值升华。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道德文化基础的民族,历史上形成了许多博大精深的“荣说耻论”和“善言廉书”,成为民族精神、民族魂魄、民族文化得以永续的基础。屹立在新世纪的中华民族,肩负着振兴中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需要共同的思想道德为基础,而树立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更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当代中国道德实践相结合,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时代性上,都表现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与时俱进。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以“十一五”规划为蓝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成为这个阶段的特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和谐发展的先进生产关系前提下,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思想道德建设将会得到健康发展,而健康发展的思想道德建设也必将积极维护先进的生产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与时俱进的。文秘站版权所有

树立民族意识篇7

关键词:藏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4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194-02

藏区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藏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区高校肩负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重任,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强化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强化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教育,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投身民族地区发展的远大抱负。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形成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一个积极上进的群体,充满激情,他们有着鲜明的思想特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践行爱国主义中表现不同的爱国观点。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把握时代性,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爱国观点,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针对性,取得教育实效。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表现

(一)乡土情结浓厚,有狭隘的民族“脾气”

少数民族大学生很容易产生乡土意识的认同感,有“排他”意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多数时候都局限在同乡的交往小圈子内,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同乡”、“老乡”的集结。有少部分学生对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缺乏全面、深刻、理性的思考,存在狭隘的民族“脾气”,极易受错误舆论的引导走向消极面,有可能被民族分裂组织、非法宗教活动的不法分子所利用。

(二)民族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价值观趋于功利

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偏远地区,常因本民族的相对落后而感到自卑,在集体中缺乏主动性。比较关注个人在群体活动中的得失,难以把握集体与个体、集体观念与主体意识的辩证关系。价值观趋于功利,看待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比较片面、肤浅,容易实用主义化,对人生的真正价值感到茫然和困惑。

(三)主体意识强,自律能力差,竞争意识弱

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习、生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但在遵守学校纪律,维护正常的学校秩序方面,有少数学生自律能力比较差,特别是在违反学校禁令后,更有为所欲为、不受约束的行为表现。缺乏必要的竞争意识,竞争观念淡薄,有的怀有“等、靠、要”的思想,满足于别人的“关心”和“照顾”。

(四)政治方向明确,政治观念模糊,政治理论素养相对欠缺

少数民族大学生旗帜鲜明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懂得“三个离不开”的新型民族关系。但由于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少数学生政治观念模糊,对政治理论学习和国情、历史教育不感兴趣,反感政治说教和看似形式主义的东西,政治理论素养较低[1]。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观点及误区

(一)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理国

他们对国家政策和时事政治有高度的敏感,能理性全面地思考问题,能客观认识国家在政治和外交上的重大事件,在思想、认识和行为上能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能自觉将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到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中,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尊严。

(二)态度积极,理性不足,步入行为激进的爱国误区

大学生日益成为网络上的生力军。他们不仅关注网络信息,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有的理性不足,带有“愤青”色彩。“他们与主导的政治观往往有一种相对的偏离,网络表达的多样性、匿名性使他们将自己的情绪真实地表达出来,有时甚至是一种情绪性的宣泄。从而对社会意识产生负面的影响。”[2]以至于在网络舆论的影响下,做出激进的貌似爱国的事,不但不会给祖国带来利益,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国家的利益,走向了爱国的一个误区。

(三)口号响亮,行动迟缓,把爱国主义视为空洞的东西

爱国主义态度淡薄的一部分学生,把爱国主义视为是空洞的东西,认为与自己无关,不明确爱国主义的真谛。“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以国家和民族为本位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特别强调克己奉公、公而忘私、强调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有机统一,要求个人对民族和国家具有忠诚意识和奉献精神。由此而形成的基本道德观念就是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以国家的兴衰存亡为己任,置个人生死存亡于度外。”[3]口头上喊着爱国,却只关心一己私利,甚至不惜牺牲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走向爱国的又一个误区。

(四)全球化背景,爱国理念和爱国情感受到冲击

“全球化冲击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础的国家观、国家地域观与民族文化”,“部分人的爱国理念与爱国情感受到冲击,这主要表现为民族虚无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并存。”[4]他们认为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上经济、政治、文化交往不断加深,国家将走向融合,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国家概念将不复存在,更无需再谈爱国主义。面对挑战,务必清醒认识全球化的实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是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前提和落脚点。

树立民族意识篇8

关键词:时代性;政治性;民族性;普世性

"英模"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有的名词,本文从我国特有的时代背景和主流意识形态出发,认为英模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通过英雄模范的实际行动和长期实践努力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信仰追求、行为准则、劳动品格和创业精神等的总和,是由党和政府通过树立、倡导、宣传和弘扬这些英雄模范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英模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包括英模形象、英模事迹、英模价值观、英模精神及英模文化的形成机制等内容。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英模文化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具有民族特征,同时还具有政治性和普世性的特征。

一、英模文化的时代特色

"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经济的生活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1]正如恩格斯所揭示的那样,文化是一定历史社会的产物。它从属于一定得历史时代,具有时代性特征。英模文化也是如此。它是一定时期内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追求与向往的体现,是时代精神的折射。

建国初期(1949-1956),摆在党面前的是一个贫穷落后的烂摊子:农业凋敝、工业破产、经济混乱…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组织了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运动。这一时期的英模多为志愿军战士和劳动模范,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在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1956-1966),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进行了普遍的树典型活动。这一时期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典型主要是体现勤俭节约、乐于助人、严于律己、艰苦奋斗、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时期(1966-1976)极左思潮严重泛滥,社会生活普遍的强调"政治挂帅"和"阶级斗争",英模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时期的英模多为"高、大、全"的典型形象,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潮流"英雄。""期间宣传典型的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声势浩大,但是其宣扬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主流背道而驰,毫无实际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英模文化在这一时期朝着极端异化的方向发展。

""结束后,国家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党和国家开始了艰难的拨乱反正(1976-1982)。这一时期英模开始突破劳动模范和战斗英雄为主体的格局。通过各个领域的拨乱反正,党中央适时推出了张志新、朱伯儒、张华、蒋筑英、罗建夫、中国女排等英雄典型,知识分子、运动员、大学生等开始纳入英模的行列,大力宣扬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等精神。这一时期的英模和英模精神逐步得到了回归,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近三十年来(1982-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模文化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英模的类型更加多样化,大学生、科学家、军人、工人、打工青年、演员、企业家等不一而足,英模文化日益向多元化发展。选树英模的运作机制更加完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英模人物的宣传更加人性化,宣传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但是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独立自主、自由平等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对英模宣传的接受程度相对弱化,偶像崇拜、模仿英模的观念渐趋淡薄,对英模形象的判断和评价也趋向理性和公允。

英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的,英模典型是时代精神和现实需要的体现。各个时期的英模典型的选择和推出,是有着强烈的政治考量的,隐含着明显的意识形态烙印。

二、英模文化的政治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重"德",历代权威机构都强调"以德服人",推崇"道德教化",以使别人服从它的统治和权威。树典型活动就是一种常见的道德教化形式。通过树立英模进行伦理道德教化在中国传统社会已经很普遍,尤其从宋代以来,不断树立承载道德的典范人物。每当社会出现道德危机的时候,就会出现道德英雄。[2]权威机构通过树立道德典范,对民众进行教育,把有利于维持统治秩序的主导政治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灌输给全体社会成员,以统一人民的思想认识,凝聚社会资源,维护其权威统治。

选树英模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也是权威机构进行社会动员,实现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的一种手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模人物是社会的楷模,权威机构通过宣传典型,把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向社会传播和渗透,影响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将政治权威的意识形态灌输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去。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国家主流政治文化的广泛传播,增强民众对权威机构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感,巩固政权的合法性。树立先进典型,进行英模的宣传带有强烈的"政治性"色彩。

树立英模典型是中国共产党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也是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来说是独立的力量,马上就产生了另外的意识形态。"[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它要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就必须使民众接受他们的政治纲领,认同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建国初期,国家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形势,国家需要通过树立社会楷模开展各种社会运动,宣传党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以提高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调动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的积极性。

党和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了一系列适时的树典型活动。英模文化在不同时期表现和宣扬的精神都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英模人物对于权威机构而言已成为一个符号,一种道德标准和政治标准的象征。树立宣传英模典型不但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措施和途径,而且成为当代中国进行社会动员、政治和社会整合的重要方式。

三、英模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总是民族的、社会的文化。"文化的民族性是指体现在特定民族文化类型中并作为其基本内核而存在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及其特征,是对特定民族文化心理的最高程度的抽象,是一种文化与其它文化相比较而显示出来的不可替代的独特规定性和不可通约性。"[4]民族性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有着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德为政,德义至上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国忧民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气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进取精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5]的变革精神…这些民族精神和品格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量英模的涌现正是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树立了大量的英模典型。如、杨根思、杨朝芬等战斗英雄;"铁人"王进喜、掏粪工人时传祥、陈永贵等劳模;孔繁森、焦裕禄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华罗庚、陈景润、蒋筑英等先进知识分子;李素丽爱岗敬业的先进代表等等。这些英模所体现出的精神与高贵品质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奉献牺牲、艰苦创业、勤俭朴素、助人为乐等美德的真实写照,是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体现。正如同志所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6]

四、英模文化的普世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涌现出大量的劳模。1954年第二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中指出,"报纸应该积极支持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的一切创举,注意宣传推广生产中的先进典型和重要成就。"[7]此外党和政府还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形式树立典型,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英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反应人民的意愿,从而得到人民的接受。新中国的英模文化就是在这种群众运动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民主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必然是人民的文化。在我国,人民大众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文化创造最深厚的源泉,也是文化服务的对象。与此相适应,我国进行文化建设也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8]新中国树立的英模大都是一些平凡的人物,像时传祥、孟泰、王进喜等劳动模范,战场上的、杨朝芬、潘细腊等战斗英雄都是来自于普通的群众和士兵。宣传英模的题材也大都来源于人民大众的伟大实践,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反映人民大众的情感愿望。正如邓小平所说:"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9]

英模文化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具有普世性的特点。它来源于群众,又服务于群众,并致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激励人民大众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积极进取,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英雄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是由历史时代的客观条件决定的。"如爱尔修斯所说的,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10]任何民族要振兴,任何时代要发展,都需要有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强大精神力量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推动历史的前进。通过对英模文化的特点进行考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和把握新中国英模文化的发展历程,理清榜样对于主流社会文化进行的推助功效,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5页。

[2]田晓丽:《道德教育与新英雄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2001年。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页。

[4]李庆宗:《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与文化模式的选择》,《理论学刊》,2005年5月第3期。

[5]《周易大传》

[6]《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7]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19页。

[8]《人民日报》,1993年11月4日,第1版。

[9]《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1-212页。

树立民族意识篇9

中华民族有着注重团结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融合,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共同进步,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习主席在党的“”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应该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和各民族学生团结起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此达旗第三小学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

本学年,我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民族历史,了解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引导全校各族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牢固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防线,建立健全学校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更大发展。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学校行政领导及各班班主任教师为成员的专项领导小组。传达上级文件精神,落实工作任务和专责人员,强化监督力度,制订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有效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民族团结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我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学生以《民族常识》教材为主,通过教材的阅读,让学生从《民族常识》读本中了解中华民族的构成,掌握了解我国国情;利用班会课、每周国旗下讲话的时间,积极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每个年级中开展出一期黑板报和手抄报活动,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并带领队员们走进社区了解民情民意,走访少数民族贫困家庭,为他们送去关怀与关爱;走入结对学校送课下乡,举行联谊活动,让学生从小就在心灵中塑造我们各民族大统一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

树立民族意识篇10

1民族音乐文化现状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资源丰富多样,不过很多的文化并未被重视,更是没有得到一定的传承及保护,则出现了很严重的断流状况,更有甚者正在濒临灭绝。所谓的断流现象指的是很多民间艺人的音乐技艺以及各类绝活都已经失传,中国的传统音乐正在一点一滴的消亡或是无法继承,相关宗教音乐及仪式音乐根本得不到保护,不能有效地传承下去。近几十年来,中国不断涌入了诸多的外来文化,并受到了外来文化以及市场经济的极大影响,各大媒介及媒体传播的民族音乐很少,流行音乐远远大过于民族音乐,再加上港台流行音乐的加入,这就导致很多的学生们都趋之若鹜。让我们这些年轻一代出现了很多的追星族,爱好民族音乐的更少。国内所施行的应试教育并不注重音乐教育,造成音乐课程的各类状况无人问津。就导致了音乐教学大纲根本无法执行,更不能有效地完成规定的音乐内容。缺乏正宗的音乐教学科研,并且所施行的教学观念极度陈旧,对应教学模式没有革新,这样就造成很多的学生对音乐课程不感兴趣。

2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对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音乐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气质。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具备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音乐理论、乐律、演奏、演唱以及各类音乐著作、乐器制作等都有着其伟大辉煌的成就。有效地将民族音乐文化渗进音乐教育中,促使优秀文化的不断传承及发展,更是能有效地弘扬民族精神,并树立民族自信心以及自豪感。中华民族音乐教育不管是普及或者是专业化的,是社会还是家庭的,都是要基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之上,有效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粹。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合理地将民族音乐及世界多样文化结合,博采众长、相辅相成,以呈现积极向上的音乐氛围。

3强化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3.1构建高素质音乐教师团队

加强对音乐教师团队的培养,有效地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纵深进展。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是极为关键的,所以就要求其全方位地了解乐理知识,并懂得各类民族音乐的门类及演奏技巧。学校与有关部门应组织音乐教师对其展开专题培训,为音乐教师提供沟通与学习的机会,促使教师掌握较多的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教师应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本地民间音乐文化上,树立民族文化荣耀感,并不断地坚持该项工作有序进展,并促使自身熟悉及通晓地方性文艺,认识深受人们喜爱的民族艺术家。

3.2革新教学模式,呈现开放性课堂

在21世纪,音乐课程主要是强化学生自主以及参与开放性意识,所以教师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促使其成为音乐课的主人,并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互动、参与、体验以及进行各类实践性活动,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融进民族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合理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鼓励学生们主动地去创造音乐,营造一个非常轻松、和谐的音乐课堂。教师可以在相关教学过程中,采用学唱多个歌曲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其家乡的民族性文化感知及认识,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所学习的歌曲,这样不断地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以学生的心理方面来讲,民歌或者是民族乐器曲,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促使学生在相关乐器中去发现其所熟悉的旋律,进而引起对音乐的兴趣,再配合音乐开始哼唱其主题。这样不断地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熟悉那些久唱不厌的民族音乐。教师还可以合理地把学生较为喜欢的流行音乐及时尚节目渗进课程教学中,这样得到的效果会更好。用一首精心选择的歌曲来贯穿整个课堂,并渗透式讲解其中的音乐信息。有效地带动学生,活跃课堂氛围,不断引申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并合理地抛砖引玉,让学生明白其重点并提升了知识量,更是得到了美的艺术享受。让这一股中国风,席卷整个音乐世界,体现我们中华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除了相关教学课堂的革新,学校还应合理地寻找一些民间艺术家到学校为师生献艺,促使学生亲近民间文艺,并感受那原生态的音乐作品,从而让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让那浓郁的文化气息不断熏陶学生。民族文艺都是来源于农村,灵魂在大自然中,只有真正置身于村野中才能领略那美妙的民间文化灵魂。教师可以合理运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去村庄体验那山野放歌的感觉,让那美妙的歌声回荡在山间,让那雀跃的情感回味在田间,享受那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3.3提升学生自身的民族音乐鉴赏能力

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学校应不断地丰富,强化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大量的优秀音乐来供学生欣赏,不断地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以及鉴赏能力,并逐渐地形成正确的民族音乐审美观念。这样学生既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更是完善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并在本质思想上树立了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及自豪感。教师还应该给学生多建议、介绍一些优秀的歌曲以及学生自己所收集的有效资料进行欣赏,除过教材中民歌学唱之外,更应该进行实际的实践性活动。利用不同民族的经典歌曲,拓展学生的音乐资源,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以及音乐视野,激发起民族自豪感。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领略到中国民族音乐的美,了解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伟大及丰富多样,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