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体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2:13

城市经济体制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城市规划;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城市的繁荣也带来了诸多弊端,引起了很多社会问题。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着严峻的难题,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管理,深化改革城市管理,促进我国早日实现城市化。

一、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非常特殊的管理工作,政府在实践中一般很难准确的把握它,特别是在思想上的错误认识会给城市规划管理带来极大的阻碍,因此,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

1.社会公平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社会公平主要是指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享有正当的权利和机会来发展自己。社会公平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机会公平、参与公平,意味着每一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机会去参与和竞争职务、机会和地位等;二是结果公平,意味着在收入分配环节,国家和政府能够实行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获得与自己相对应的收入。这也是理论上最理想的社会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因素和竞争机制相互交错,导致理论与实际存在着较大差距,现实生活中政府很难做到结果公正,只能采取各种措施实现相对公平,缓和社会矛盾。因此,城市管理也应该本着公平的理念,对城市空间和城市资源进行公平的配置,为人民大众提供相对公平的生活环境,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清洁和谐的生活环境;进行城市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市民的生活需要和住宅需要,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给后代留下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

2.效率优先

我国已经确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追求利润和效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能够促进社会竞争,加剧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享有大量财富的人具有较高的支付能力和支配社会资源的权力,而财富短缺的人则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并引起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最终导致贫富悬殊。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城市规划必须招商投标,而投资者只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过分注重效率,加快城市建设,而不顾其他不良影响,如果政府不加干预,任其发展,就会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社会矛盾尖锐。

3.公平优先,公平与效率并重

规划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效率与公平问题,也是进行城市规划管理所要遵循的价值标准。效率与公平是相互矛盾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相互冲突。城市规划很难做到二者兼顾,常常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注重效率,忽视社会公平。我国在进行城市规划管理时,必须遵循公平优先的价值取向,着力解决城市问题,满足市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居住需要。同时,又要兼顾效率,提高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投资商的投资积极性,扩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化。

二、城市规划管理的有效对策

我国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严格遵循基本的价值取向,保证我国城市规划的有序进行,促进社会和谐。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完善城市规划管理。

1.制定科学的规划政策

城市规划管理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性政策,政府需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城市发展演变的规律,把握城市开发的时机、地点以及环境条件等等,目前空间准入的条件,对不同类型的地区进行不同的城市规划管理。鼓励并允许各个市政府根据本市的自身条件和管理状况,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规划管理政策,并根据市场变化发展需要,适时调整管理政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国立法机关应该加快城市规划方面的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明确城市规划管理的对象、范围、程序以及法律后果等等,让广大市民自觉配合政府部门,顺利开展规划管理。

2.完善规划管理体系的监督机制

城市规划管理需要社会公众的监督和制约,建立规划管理体系。首先,对城市政府决策层的监督,应该规定严格的监督规范,对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的人员进行各方面监督,对违背程序或者其他规定的主要领导人给予严厉处罚,并对规划管理过程中的不合法行为进行及时纠正,防止高层人员,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对一些违反法律,侵害市民公共利益的领导人进入司法程序,进行追责。其次,对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官员的监督要严厉。行政主管部门是具体执行和实施管理的人员,对组织者的规划管理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督促组织者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有效进行城市规划管理。

3.加强城市规划引导

城市规划管理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政府的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规划管理机构的引导职能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很大程度了制约了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因此,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必须加强政府的引导地位,采用强制性手段确定城市规划管理的实施,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政府干预手段是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重要手段。当然,我国也应该充分运用其他替代手段,依靠不同的社会资源来引导城市规划,鼓励投资商开发更大的空间,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引导,最终全面实现规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胡显文.基于政府职能目标的中国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研究.厂一州.中山大学硕十论文.2000

城市经济体制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乡发展差异;中国特色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不同方面的质疑和讨论,这还要从社会经济制度的角度来说明。对特定社会经济制度来说,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是一种手段,通过这样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实现社会经济的有效配置,实现资源的不断扩大和再生产。有人说市场经济不存在一个社会制度的根本区别,这种看法认为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它们所制定和发展的经济制度是完全等同的,没有区别的。即是把市场经济看作是一种独立经济制度,是附着在市场经济这一独立实体经济上的社会形式。还有人说既然我们要走社会主义道路,那就应该逐渐限制和逐步取消市场经济,甚至根本不必考虑经济改革,避免资本主义的同化,建立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针对经济问题提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思想经过十四大确立,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自此,我国开始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也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反映了经济体制的理论内涵,它完全突破了过去一直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为,不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对于经济的调节分别有自己的特点,既有优势也有不足,我们应该认识清楚市场经济的长足优势,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发展的。”生产关系需要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需要整个社会在资源配置和工业产业化等不同方面有规律有计划的提高,这需要整个社会所有成员的参与和协作,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水映了社会的物质基础,普通的人民大众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方式选择和要求上来,才会真正体现一个国家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自然会出现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二、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市场化的脚步逐步走进城乡各个角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突飞猛进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国家经济水平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城乡之间越来越突出了经济差距的问题,城乡差距是指在基本社会制度及其一系列衍生制度约束下由城乡主产业生产方式而决定的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一方面,这是受到社会基本制度及价值取向影响而有效发展生产力的良好举措;另一方面,由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本身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优势和不足,不能因为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问题就否定一个社会体制,也不能以此来批判与之相应存在的经济体制。在这样的客观事实面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机制下,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能使现实经济活动的物质利益原则最大化的经济手段,是人类社会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最具公平性的经济活动方式。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非常完备,在一定阶段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合理性,居民收入差距合理扩大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资本的积累,进而会推动经济增长。然而,收入分配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当收入差距拉大损害到效率时,会最终阻碍经济发展。人们对收入差距问题的不满,除了对差距过大本身不满之外,更多地是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不公平,特别是某些人因不当手段而暴富,人们的不满情绪就会增长,经济增长的环境就会被破坏。分配公平正义不仅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如何协调城乡差距,在不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三、如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面对客观存在的城乡经济发展差距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成熟,我们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但现实发展是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为基础的,所以就形成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协调。

1.制定公平、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

一个经济分配制度的贯彻落实和实践发展,不能仅仅靠经济体制自身的调节,需要一个规范化的合理的分配方案协调经济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单单依靠市场的自身作用来均衡整个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水平,显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和公平合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制度是社会公平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科学分配制度的建立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发展,不能因为解决分配不公平问题,而转移城市利益或扩大分配,牺牲经济增长。公平分配不是过去的按人头分配物质和资源的“平均主义”,这只是机械的平均分配,不是实事求是和按实际发展情况下的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分配方式;同时,我国依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社会现状,在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的情况下,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仍应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只有制定公平、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水平,才能为最终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奠定基础。同时,要避免贫富悬殊和城乡对立,要从共同富裕的高度把握和实现社会的公平。

2.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

我国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始终遵循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面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我们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合理调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关系的调节机制对于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不能是暂时性,而是一个相当长时期长阶段的坚固调节机制,在这样的机制调节下,我们必须走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同时,一个完整的城乡差距调节机制应该是统筹地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要把握好度,不能大跨步地将城市的优势产业优势主导地位迅速削弱,应该有条不紊地,按部就班地逐渐带动生产力落后的乡镇企业和产业,政府职能部门更是要在这条发展路子中起到引领和规范作用,凡是市场能做好的,就让市场去做,凡是通过市场能解决的问题,就由市场去解决,政府只做市场所做不到的事情或市场所做不好的事情。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保证城乡地位平等,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城乡居民和城乡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促进城乡互通,不断打破城乡经济、文化及生活限制,将各生产要素顺利地进行自由交流和流动,突破乡镇落后的发展现状,以城市成熟的发展条件和硬件设施配合人才实力不断引领乡镇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发挥城市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扩散与辐射作用,形成城乡社区特色鲜明、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城乡共同进步,就是要在坚持城乡地位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城乡开放互通、互补、互促机制的作用,加快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农民与市民差距,实现城乡的共同繁荣与进步。

作者:王泽明单位:大理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张平.增长与分享———居民收入分配理论和实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城市经济体制篇3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整合机制;整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一、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的提出

城市群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常常取决于城市群的经济资源聚集与整合能力大小。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群间的竞争也正是城市群经济整合能力的竞争,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城市群经济竞争的新特点。

(一)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整合一词出自地质学,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的研究。城市群经济整合理解为在城市群内部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区域内部合理的互补与协调,实现区域内部生产要素、商品等的合理、有序流动和各种要素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实现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及其空间结构的优化、经济组织结构合理化,从而实现城市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群经济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尽管“协调”和“一体化”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替代“整合”,但是“整合”比这两个词更具有包容力、灵活性和力度。它不仅是被整合者的相互协调,它还包括磨合、调控、约束、甚至限制。实际上城市群经济整合有着丰富的内涵。(表1)

(二)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的提出。城市群是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高级城镇空间组织形式,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河南从促进“中部崛起”的高度出发,2003年7月,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正式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概念,明确界定了中原城市群的范围,提出“建设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快速实现中原崛起”的发展目标。这是紧密结合时代主题,根据发展实际和未来需要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发展道路。但是,当前中原城市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城市群仍处于离散的“规划群”状态,还没有形成以城市集群为支撑的有整体竞争实力的地域实体。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不整合是一个主要原因,这是很多研究者的共识。中原城市群的“经济整合”问题已成为实现中原崛起乃至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二、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系统分析

我国城市群经济的进一步整合需要良好的整合机制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城市群经济整合是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城市和空间结构、政府调控与经济政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经济整合机制体现了其整合过程中各种要素内在的关联性和发展的互动性。城市群经济发展系统需要基于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来构建相应的分析评价反馈子系统、运行与实施子系统以及整合模式将经济整合目标与内容连接起来,形成城市群经济发展系统整合的整体性,达到良性发展。经济的整合应当体现更多的国家整体性的策略与调控,在共识的基础上保持共同的利益和方向。

整合机制是整合的规则,体现了整合过程中各种要素的内在关联性和发展的互动性。从中原城市群整体发展来看,公共资源统一配置、规划、开发和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跨境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产业互动发展机制是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而统一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是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

中原城市经济整合机制应该以企业为载体,两个区域核心城市(以郑州为核心,以洛阳为副核心)比较优势、产业聚集和产业转移为动力,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以政府调控为导向,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三、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模式选择

市场带动和政策调控的整合机制是中原城市群城市经济整合的基础。在这种整合机制的带动下,该地区群体城市经济整合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模式:

(一)产业集群化整合模式。产业集群化并不是简单的扎堆,是在生产链上的有机组合。在城市群经济发展中,城市群是通过优势产业的发展来影响和控制周边地区发展的,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是城市群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对不断增强城市群竞争力和巩固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集群化的整合模式便是以核心城市为基点,通过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为主导,借助专业分工与合作,带动其上下游企业产生与发展,形成高效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从而达到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从发展趋势看,各种类型的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是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的切入点。根据中原各城市的发展现状,就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结构来看,食品和食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漯河、新乡、洛阳和郑州4市;饮料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新乡、洛阳、平顶山和郑州4市;烟草加工业主要集中在洛阳、郑州和许昌;纺织业、服装业主要集中在洛阳、新乡和许昌;皮制品业主要集中在新乡和漯河;开封、洛阳、新乡和许昌4市集中了木材加工业和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新乡、洛阳和焦作;医药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新乡和洛阳;普通机械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及制造业集中在新乡、焦作、许昌和洛阳。9个城市各自产业集群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煤炭、建材、汽车配件等产业集群无论是空间布局,还是产业配套,都已初具规模,并呈现明显的集群化趋势。同时,核心企业的产业扩散,带动了上下游产品发展,如以中铝河南分公司为核心形成了郑州上街铝工业产业集群。漯河源汇区肉类加工产业集群和郑州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带动了河南相关的农牧及养殖业发展。

(二)点轴联网辐射整合模式。城市群的核轴带由核心城市、城镇体系和经济腹地组成,并由以交通通信通道、资金融通通道、技术协作与转移通道为主的一系列联系通道连接成由点到线的产业密集带,最终形成一个面上的产业密集区。从点到线到面,需要一个由增长点向四周辐射的过程,而核心城市经济实力是否强大、城镇体系是否密集、经济腹地够不够大、联系通道是否顺畅是决定这个核轴带发展前景的关键。显然交通走廊是城市群经济辐射和扩散的主动脉。

在此模式下,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应以重要的交通干线为纽带,以城市为载体,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分工和协作,积极推动优势产业向基地化方向发展,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向园区化方向发展,通过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和园区化发展,带动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努力培育形成四大产业发展带。要重点建设郑汴洛(郑州、开封、洛阳)城市工业走廊,加快发展新(新乡)-郑(郑州)-漯(漯河)产业发展带,发展壮大新(新乡)-焦(焦作)-济(济源)产业发展带,积极培育洛(洛阳)-平(平顶山)-漯(漯河)产业发展带。

(三)城市职能分工模式。不恰当的城市职能定位不利于完成城市化进程,也会给城市经济带来潜在的威胁,造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陷入危机。城市群经济整体发展的客观上全方位的整合,在职能方面超越物理上的邻近性而彼此关联。然而,在中原城市群诸核心城市之间,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缺乏高度的产业关联和有效的整合机制等问题,始终未能形成一个以城市群整体为基础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各核心城市的主要产业功能雷同,同位竞争不断加剧。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应依据自身优势进行职能分工,发挥自身特色,进行优势互补。根据中原各市现有基础、发展态势以及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应合理定位中原城市群9市的功能,以促进各市合理分工、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协调发展。中原城市群中,郑州,河南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洛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科研开发中心和职业培训基地,中西部区域物流枢纽;开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工业基地,郑州都市圈重要功能区;新乡,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汽车零部件、轻纺和医药工业基地,职业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北部区域物流中心;许昌,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轻纺、食品、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区;焦作,国际山水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能源、重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平顶山,中国中部化工城,中原城市群化工、能源、原材料、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漯河,中国食品城,中原城市群轻工业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南部区域物流中心;济源,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

(四)产业转移与互补整合模式。城市群经济产业聚集会造成城市群经济产业内和产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这些竞争的结果是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城市群经济产业的离心转移,一些成本升高、比较利益低下或者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就会在城市群内外转移,重新寻找发展的空间。产业转移与互补整合模式便是在考察城市群经济的产业体系后,强化以核心城市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区位梯度或等级转移优势。发达城市可以借助产业的转移来为其他产业拓展发展空间,相应一些城市可以接收产业的转移来扩充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发展,最终推动产业间的互补,形成城市群产业的整体发展。应当指出,城市群经济整合在产业发展上不是硬性地规定发展某种产业,而是要在市场中有选择地发展各自的特色产业,并且各经济关联城市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城市基础产业中的主导产业部分应当具有互补性。

四、提高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能力的对策

应当认识到区域经济整合是全球化环境下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需要。中原城市群加快区域经济整合,必将形成更高的产业集聚规模、更密集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更具有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基础。

(一)加快区域交通与通信一体化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基础设施是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实体要素,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它的规划与建设也应考虑到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在区域内和区际间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协调。实现对现有的各地交通设施进行整合利用,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基础设施的整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硬件保证。中原城市群体城市通信设施的一体化,关键是打破信息封锁和阻碍,畅通信息流,以电子政务和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和切入点,共同开发建设综合性或专门的共同信息交换平台。建设覆盖整个区域的信息网络平台,包括建立区域信息交互网,完善信息传输机制,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区域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区域信息资源共享等等。这样,既有利于共同市场的形成,又能有效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二)加强统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指导和协调,建立城市间横向的组织协调机构。城市经济整合必须建立相应的运行规则和协调机制,发展横向的组织协调机构;促进达成区域经济整合的框架协议。

(三)形成城市分工与产业整合同步推进的动态发展机制。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密度相对较大的特征,为其进一步发展成为城市连绵区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中原地区正在逐步形成以互补互动、各扬所长、共同发展为前提,以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交织为特点,以城市分工与产业整合为特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增强高密度城市群的聚合功能与一体化整合,发挥区域内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形成区域城市分工与产业整合同步推进的动态发展机制,是中原城市群未来发展的关键。

(四)加速区域市场整合与市场一体化进程。市场机制是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统一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市场体系建设与市场一体化是各种要素市场时空融合与协调的过程,是各要素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因此,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过程中,要促进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自由流动,特别是促进人才流动和劳动力的异地就业:构筑统一的物流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发展异地金融业务,建立交易结算、清算金融平台;加快清除各种市场障碍,促进建立开放有序的区域市场,加强对市场的培育。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邢怀滨,陈凡,刘玉劲.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城市经济体制篇4

关键词: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城市规划理论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7-0020-02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possibilityofChina'surbandevelopmentbasedonplanning,whosepremiseisdevelopdeundertheexplorationofthecurrentreformofsociety,politicsandeconomy.onlyadeepunderstandingandmasteringofthereformcanmaketheplanningforurban,andtheurbanplanningneeddevelopmentwithideal.althoughtheidealcannotberealizedcompletely,bytheeffortsofactioncanwereachtotheplacewhichisneartheideal.Hownearweareawaywiththeidealisdependingonouraction,andthegoalistopromoteitfutureclosetothetheidealstate.

Keywords:economicsystem;politicalsystem;urbanplanningtheory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任何城市规划制度或体系都是与一定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相关,因此。其发展是并不一致的,也是不尽平衡的。城市规划作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建制之一,直接是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运作所许可的范围内生存、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因此,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索对城市规划具有先决定性。在讨论中国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时,也就必须从具体的社会背景开始,揭示城市规划理论在社会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能发挥的作用,用以指导中国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趋向。

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带来城市规划的转变

1.1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规划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所实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施行过程之后,尽管起因于自下而上的努力但主要还是经过自上而下的倡导而推行起来的。

回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国家经济计划及其相关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基本上始于1978年,基本成型于1992年前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建立起来的。虽然至今为止,还不能说完全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但国家主要的经济体制框架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这种根本性的转变,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概括来说,进入改革时期以来,对中国城市规划体制制度创新影响比较大的相关经济制度、管理体制变化有:(1)计划经济及其相关投资、价格及市场体制等方面的重大变革;(2)土地有偿使用及其转让制度、管理制度的变革;(3)房地产开发、产权处置、房地产金融以及相关行政体制改革。但是中国城市规划体制制度改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运行体系中尚未出现根本的结构性变革。城市规划属性从过去偏重于作为经济发展的技术手段向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政策的转型,是新时期城市规划改革最根本、最深刻的内涵,也是当前城市规划工作者转变观念和转换工作思路的基本指导思想。城市规划编制特别是法定规划的编制,是体现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据。我们要明确新形势下城市规划的属性和职能定位,强化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意识,充分发挥规划编制咨询工作对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和管理的技术支撑功能,体现城乡规划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资源的作用,促进城镇化和城镇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规划编制咨询机构和规划编制工作者要以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为轴心,以依法编制规划为支撑,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主线,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和编制咨询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城乡规划编制工作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宏观调控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注意城乡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和整体作用的发挥,强化和深化城乡就业、产业结构、人口转移、社会发展、节约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环境保护、区域与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注意研究和合理解决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联度最大的人居环境改善、旧城拆迁改造、中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公共交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热点问题,从而为实现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有效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提供坚实基础。

1.2政治体制改革和城市规划的地位和相应变革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从更为理想的角度讲,这应该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就不仅仅是政府职能的转换,而是一场社会总动员。从比较狭义的角度讲,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着的是对各类机构的再界定,以及各类规范的再定义。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当今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项比较直接而显在的内容。在中国,城市规划管理权的转变是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而进行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下放财政权和政府管理权,使地方政府获得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也推动了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转变。在城市时代即将来临之际,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相应地,城市规划管理的权限也面临着新的变化:

(1)城市之间的合作增强

城市经济体制篇5

关键词:长株潭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行政区划调整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当今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而行政区划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株潭城市群处于我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但事实证明,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没能摆脱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适当调整行政区划,促进长株潭城市群更快更好地发展乃当务之急。

一、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现阶段,在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下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以行政区为界而展开的。行政区划的设置和变更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特定的行政区域内进行的,必然受到行政区内行政机关的各种行政权力、发展战略和政策等影响。行政区划作为国家划分和配置地方各级政府职能的基础,从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方面影响和制约着经济体制和经济活动,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着资源开发、工业布局、城市发展等方面的战略选择和规划制定,成为促进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趋势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当行政区划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时,就会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否则,就会产生所谓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即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行政区经济”现象将导致行政分割的矛盾很大,进而导致区域经济无法实现一盘棋式的共同发展。

行政区划是国家政权建设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行政建制的撤设、行政区的规模等级、行政区范围的合理性及行政中心的设置等影响着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与配置、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从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纵向权力结构确定的中央与地方关系、集权或分权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与调控能力,影响着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政府产业、财税、金融、投融资等政策,反映政府在一定时期的经济意图,体现政府基本政策倾向,直接介入经济活动并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干预,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区域经济发展,都将产生很强的导向乃至直接的决定性作用。三是地方政府为履行政府职能,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计划、组织、管理、调控区域经济的具体政府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区域经济活动,作用于区域资源配置,对区域优势发挥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更为直接、突出、独特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在中央与地方分权体制下,受制于施政范围限制和经济利益驱动的地方政府,在对涉及到跨行政区,涉及区际利益关系的一些矛盾与问题处理上,能否着眼于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采取相互合作、因势利导的理性行为方式,将会对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成长、发育、发展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此外,行政区划等级不同,地方政府在行政体制中地位不同,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的职能大小,对区域经济发挥的影响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长株潭地区现行行政区划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1300万,经济总量2818亿元,分别占湖南全省的13.3%、19.2%、37.6%,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发展目标被定为形成长株潭三市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备和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存共生、要素市场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的高效率、高品质的多中心型城市群地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整体经济虽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但大量事实表明,长株潭区域经济仍然在按行政区经济规律运行。行政区经济界限如同一堵看不见的墙对长株潭区域经济的横向联系产生着刚性制约。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跨区域的需求就越来越多,而长株潭地区的行政区划却越来越无法满足其需求。

1.现有的市管县体制与生产力布局的变化及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相适应,妨碍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首先要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而现行市管县体制却越来越成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市管县体制是在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产生的,对于密切城乡关系,加强城乡合作,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等诸多方面都有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市与县经济差距的缩小,该体制下的市县矛盾、区县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市视县为附属行政单位,要求县的经济发展从属于市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了这两个利益主体的经济发展冲突,使市管县演变成为市压县或市刮县。在市管县体制背景下,市的发展偏向于中心城市而轻视所管辖的县(市),不仅没有带动县(市)经济发展,反而使其发展受到压抑。例如,株洲市所辖南部的茶陵县、炎陵县距离株洲市实在太远,不仅没有带动其发展,推动城乡耦合,反而要为其中心城市株洲发展提供资源,限制了自身发展。

2.城镇型政区数量小,规模不大,集聚辐射功能较弱,影响区域经济的资源整合

城镇型政区是一个区域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科技及文化活动的最基本单元。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型行政区划建制在整个行政区划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城镇型行政区划空间的不足正严重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这就迫切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对政区设置做出适当的调整。城镇作为经济的中心,集聚了比较高的能量,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四周放射其能量,这也是由城镇经济活动的本质决定的:城镇发展必须以周边地区为腹地,为其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市场;周边地区需要借助城镇核心区的经济辐射,带动和影响当地产业的发展,实现与城镇对接,从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长株潭城镇体系受自然、历史、政治、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但在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布局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1)城镇型政区数量偏小,规模不大。长株潭地区现有大城市仅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个,且三市市区人口、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状况对区域城镇的影响是以“极化效应”为主,辐射和带动力不强。长株潭地区现设乡镇数量为293个,远低于国内发达地区水平。(2)市辖区结构不甚合理,特别是新区(郊区)和县城偏小。市中心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造成诸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等一系列问题;而新区(郊区)和县城发展缓慢,规模偏小,功能单一,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规模,尤其缺少中等城镇这一重要环节作为地域辐射中心,城镇体系尚待完善。(3)各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较弱,各城镇职能结构趋同,城镇之间的联系松散,缺乏合理的分工和协作。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市中心区的服务功能较差,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力较弱,市域内各城镇职能雷同,外向型经济不发达,缺少互补性。(4)城镇化水平低,地域差异较大。株洲所辖四县一市中除株洲县城镇化水平较高外,炎陵、茶陵、醴陵和攸县的城镇化水平都很低。全市城镇密度和城镇化水平在地域分布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靠近市中心区的城镇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边缘地带。(5)有些市辖区范围狭小,管理幅度较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和产业的快速集聚,中心城市城区的发展空间基本饱和,人口过密的状况逐渐严重,经济建设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缺乏布局空间,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导致长株潭地区行政分割现象比较突出,生产要素很难在区内自由流动、配置和整合,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

3.乡镇行政区划不合理,行政管理成本大,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长株潭地区部分地方乡、镇政府规模虽小,可公务员动辄上百人,可谓“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成为行政重负。这样的状况不便于管理,而且机构繁多,严重影响了办事的效率,对经济发展也很不利。乡镇政府职能过宽、机构臃肿、支出膨胀,是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据统计,目前长株潭地区共有乡镇数量293个,乡镇平均人口数量约为16587人。一方面,这样的基层行政建制规模在现今“行政区经济”作用下,受到了行政区划体制的限制,农村生产要素难以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有效配置,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在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时,往往各搞一套,无法统筹规划、集中建设,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不利于农村城镇化的推进,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乡镇的班子委员会一个也不能少,导致官民比例偏高,造成基层行政管理机构的管理能力和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大了行政管理成本。

三、长株潭行政区划调整的政策建议

为了适应长株潭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必须在遵循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一般规律与原则的前提下,结合长株潭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长株潭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的重要措施。

1.逐步取消市管县体制,实施省直辖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区域特点和区划结构,对我国行政区划层次与管理幅度有科学的认识,应该以逐步取消市管县体制作为突破口,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出于实际考虑,长株潭城市群实施省直辖县的具体步骤为:首先,认真总结并推广浙江和湖北等地“扩权强县”、“留利农村”的经验,结合行政审批制度、从扩大县财权、事权、人事权入手,逐步弱化地级市干预县级政府公共事务的行政能力。其次,认真总结海南省“小政府,大社会”以及省直辖县市和设置重庆直辖市的经验,并根据自然地形与周围省级政区调整,逐步形成省——县——乡三级制。最后,根据宪法规定,长株潭地区的12个县(市)除长沙县、望城县、株洲县、醴陵市、湘潭县、湘乡市外的6个县(市)归湖南省管,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不辖县(市)。

2.调整不合理的城镇型政区设置及其布局,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长株潭地区的城镇型政区设置及其布局,应当逐步形成以长沙、株洲、湘潭为核心和中心结点的放射性城镇布局,以三纵两横(即一主两次两辅)的“冉”字型结构支撑起整个区域的城镇发展空间。长株潭地区城镇将形成省域中心城市组群——区域中心城市组群——重点镇——一般建制镇四级结构。根据这个设想,特提出以下具体建议:(1)根据自身特点,以区域资源开发最优化为前提,依据地域分工原则,积极扶持主城区(含新区、镇)的发展,培育小城镇,建立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逐步由“点”开发向“轴”开发过渡,最终向网络化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最终达到区域均衡发展,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优势产业群和城市群,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支撑点和依托地。(2)以市域主城区(含新区)为核心,以县城(含县级市)为次级中心,以市域城镇为片区乡镇地区中心,形成主城区(含新区)——县城(含县级市——建制镇三级结构,带动广大乡镇,加速城乡一体化,提高城市化水平。

在实行省直辖县、县脱离地级市管辖之后,必须预留中心城市发展空间,适当扩大市辖区范围,调整原有市辖区格局,使其能够满足城市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人居环境建设等对空间的需求,吸纳更多的外部要素,增强城市发展的能量;同时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形成合理的内部分工,优化内部功能分区、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进而促进中心城市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3.合理扩大乡镇规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乡镇撤并,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由于科技的进步、交通通讯的发达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行政区域的管辖幅度可以增大一些,管辖下一级行政区的数量可以增加一些,管理机构则可以精简一些。“撤并乡镇”有利于精简机构,减少乡镇行政人员和财政开支,降低管理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乡镇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小城镇体系,促进小城镇建设,从而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可以尽可能地减轻国家负担并让农民富裕起来。设立乡镇的标准应较1984年民政部的设镇标准有所改变,具体来说合并后的乡镇总人口应在5—8万为宜,面积应在100平方公里以上。长株潭地区乡镇调整完全能够达到该标准或者适当超过该标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乡镇的历史沿革和当地居民多年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不能搞一刀切。乡镇撤并以后,要严肃编制管理,按一类乡镇39名、二类乡镇37名、三类乡镇32名定编,实行“一人一编一卡”,同时为了增强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中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减少社会动荡,应采取相关措施,多渠道分流富余人员。

参考文献:

[1]常黎.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河南省案例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侯景新,肖金成.行政区划与区域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城市经济体制篇6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增长;土地制度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093-02

一、相关理论概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率不断提高,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50%。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研究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经济学认为城市是人类从事现代生产活动的中心,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区域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必须重视生产要素流动,即资本流、劳力流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流动作用,同时也注重从全球经济体系的角度探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城市化问题。

第一,城市化是一个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升的过程。它表现为通过产业扩张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第二,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大量的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高级化、合理化,延长产业链,整合资源,从而获得更多的价值。

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使得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居民消费水平也会不断提高。这一过程使得大批低消费群体转向高层次消费。可见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商品不断丰富的过程,是我国中产阶级形成并占据主体的过程。

第四,城市化是一个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即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告别小农经济,摆脱随遇而安的观念,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此时整个社会将有别于传统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商品化、法治化将是城市社会秩序的基本特征。第五,城市化是各要素投入和整合的过程。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主要代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曾论述到,一国的财富主要是物质财富,增加一国的财富主要依靠各种要素的积累以及各种要素的使用方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要想实现经济增长,提升人们收入水平,就必须加大资源的投入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增长引起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化反过来对经济增长也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城市化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过程,它包括了经济增长中两个重要的变化,首先是产业结构的转变,即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一产业为主到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其次是人口和经济活动(主要指工业和服务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过程。

城市化过程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及合理的过程,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可通过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即第一产业的现代化。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上滞留的劳动力减少,存在着大批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城市人为了追求清新的环境,也会向农村流动。但中国的人口流动具有单向性,即从农村流向城市。以上的这一过程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推动了城市产业的发展,由城市的聚集理论可知,其可以带来一定的外部效应和规模效应,从而为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古典经济学家Smith(1776)认为,促进经济增长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生产性劳动的数量;二是提高劳动效率。后者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重要。首先,他把劳动分为生产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和不能生产价值的非生产性劳动,并认为生产性劳动创造财富,而非生产性劳动只消耗财富。所以,在劳动投入量中增加生产性劳动投入的比例将会促进经济增长。其次,对于如何提高劳动效率,Smith认为主要取决于分工程度和资本积累的数量,因此分工协作和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因。基于分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减少工作转换所造成的损失,利于机器的发明,所以,分工使得单位劳动的产出量增加,进而导致收益递增。而分工程度受制于市场容量的制约。市场容量的扩大导致分工加深,而分工又促使劳动效率提高,并最终促进经济增长。城市发展之前,一般经济增长都是依靠农业,走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有了城市后,其为要素的结合和分工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场合,使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城市化的发展也是分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城市化进程中的规模经济效应,它可以促进资本形成,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

经济增长引起城镇聚集规模扩大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市化反过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促进。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阶段,2010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6.59%。城市化步伐加快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得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优化了农业和传统制造业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缓解城市的就业难问题。而同时,城市化会为第三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劳动力。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国外,它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基础上变革而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受计划控制的不仅有产品的类型、产量、价格、工资水平等,还包括人口流动。2001年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仍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时候要素的合理流动会受到阻碍,这会阻碍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的增长,也不符合市场对要素的流动性要求。因此,单从建立比较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角度讲,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口自由流动,即人口城市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据有关专家测算,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10%来自于城市化进程。未来中国依然要依靠这种贡献。城市化也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关键。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化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现代的城市是市场经济的经营场所,城市化过程就是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的大小限制了分工,而分工水平决定了经济增长。从字面上来看,城市的最大特点就是“市”,即市场,有城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分工,有分工就会加速城市的发展。城市发展到何种程度,市场就发育到何种程度。反过来,市场发育程度如何将会进一步对城市化产生影响。纵观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史。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市场才得以不断地发展起来;正是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调节和引导,促使社会经济资源向城市区域流动,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增长。

第二,城市化拉动了社会需求,促进了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需求减少,而消费又一直增长乏力。现在中国实际上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内需不足,其主要原因就是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是提高他们的收入。而其中农民问题又是重中之重,近些年来,主要农产品出现大量过剩。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突出问题已从农产品短缺,转向农民收入过低和增长乏力,从而使得农村的消费水平偏低。造成这种局面的短期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农村有限的土地上滞留的农民过多,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减少农民,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据分析,在今后的15年里,若能通过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使农村人口减少30%,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农村人口的平均收入即可增加30%。

第三,城市化加快了社会转型,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由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大量的农村剩余人口从农业转向第二或第三产业,从乡村进入到城市,使得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同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增加了更多的城市就业岗位,例如住宿餐饮业、商业服务业等,对城市社会保障体制,教育、文化、城市的管理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变化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外来人员户口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而这些潜在的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如果没有进行岗前培训的话,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难以拓宽就业门路。目前,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体能吸纳100万人左右的城镇新生就业,然而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城市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应都在下降,而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部门,所以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城市化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所以城市化带来的就业岗位的增加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有效途径。

四、政策建议

(一)明确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即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推动农村现代化。从现实基础来看,我国城镇化建设应该分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三个层次,实施都市圈带动战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走城市化和城镇化并行发展的道路,突出大城市和小城镇的主体功能,带动中等城市的发展,努力构筑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使中国的城镇化有别于国外,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二)高度重视城市圈发展,对于有条件的地方,一方面继续重视发展城市带,比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胶东和辽东等地区,长江上游、中游的城市带等,要加快这些城市带的发展,发挥特大城市、大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发展有特色的中小城市。在很多发达国家,一些中小城市非常有特色,中国有很多地方,比如曲阜,就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如果在那里放置一些非常现代化的设施,跟城市的整体风格非常不协调。所以要根据城市的传统、文化积淀和现有的基础,发展有特色的中小城市。

(三)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尤其是西部地广人稀地区,重点要发展县级城镇,要赋予县级政府对县域范围内的县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统筹的责任。

(四)加快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这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加快各要素在农村和城市间的自由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可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章上峰.中国城市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度研究及动态效应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朱孔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1(9).

城市经济体制篇7

关键词:城乡市场一体化公共政策

中图分类号:F71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66-02

“城市”和“乡村”作为非均质的地域空间,是人类生存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两种不同的群落分布形式。受各自特定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制约,城市与农村在物质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区域功能以及民众生话习俗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但是,这两大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互为需求、互相补充,在互利互惠中互动互促、共同发展。

一、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一)城乡市场一体化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目标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只有把巨大的农村市场融入统一的国内市场,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真正建立。因此,城乡发展首先必须改变二元经济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市场经济的一体化。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城乡市场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农村体制改革滞后、市场机制缺失造成的城乡关系错位和利益失衡的表现和结果。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大力推进农村的市场化改革,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构建城乡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弥补农村市场机制的缺失和断裂,消除城乡之间的体制壁垒和市场分隔,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条件和有利的环境,防止农村资源和农业要素的流失,让农民分享到城市化的利益。

(三)城乡市场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城乡体制分立、管理分治、发展分隔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资源、要素市场化交流和集约配置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城市与农村不同区域各个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城市发展带动和促进乡村发展,以工业发展带动和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共进。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其关键的环节是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建连接工农、沟通城乡的统一融合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优化配置城乡资源。

二、城乡市场发展失衡的原因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通过长期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我国国民经济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一方面是自给自足程度高的农业生产部门,另一方面是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工业生产部门。改革后,城市在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即现代市场经济,而农村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分工程度低、市场需求有限,市场经济发展缺乏必要产业条件。由此,在国民经济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城乡二元市场结构局面。

(二)管理分治下形成重城市市场建设,轻农村市场设施建设

基于农副产品流通体制城乡工业消费品流通体制上存在的行政分割局面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市场规模大,从自身利益出发垄断市场,设置壁垒保护自身既得利益。因此长期以来市场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不仅城市建立了各种农贸市场,还有各种商场、超市,以及银行网点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与城市相比较,农村市场设施建设比较滞缓,市场体系残缺不全,缺乏联系农村居民需求与供给的纽带。

(三)农产品市场流通不畅

农产品销售市场是农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通是否顺畅,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实现问题,进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循环与农民生活的水准。

农产品卖不出去,特别是在农产品的集中生产地区,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通常情况下,某种农产品丰收后,随之而来的常常是该种农产品的出售难。农民丰收的喜悦常常变成丰收后的忧愁;农产品卖不好,农产品销售市场的风险大。首先,价格的大涨大落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的作用,使农产品的销售难上加难。其次,农产品出售后回款难。农民卖出了农产品,得到的却是欠条,很难收回现款。再次,对农产品任意压级、压价,让农民感到出售农产品较难,并因此影响其积极性。

(四)市场法规建设滞后,交易行为不规范

除了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公布的《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外,至今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农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政出多门、市场准入管理不到位、交易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的商品质量检测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与手段,以及农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农村市场中假冒伪劣商品危害程度远远高于城市,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市场的发展。

三、城乡市场一体化的实现途径

(一)推进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管理体制

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乡关系,首先,必须着力于深化体制改革,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消除限制资源、要素和产品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性政策。其次,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对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一视同仁,使社会保障成为全民共享的制度。最后,要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目标,加快农村财政与税收体制改革,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和基本需求返还制度,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和城乡居民非税负担统一,使城乡的财政支出与其人口比例大致相适应。

(二)加快城乡流通现代化建设步伐

推动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大力发展连锁经营。连锁企业要从城市延伸到县域重点镇,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初步确定连锁经营在城乡商业和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物流配送发展,允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加强城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扩大配送品种范围,力争建成提供大规模、多品种、高效率服务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稳步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流通基础信息的规范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大力开发利用流通企业信息资源。

(三)完善市场法规,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应从宏观调控的层面,建立高效、综合的农业管理体制,即把管理农产品流通市场以及农村各要素市场的有关部门加以协调和统一,形成一个跨部门的机构,负责解决农、工、商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问题。尽快清除阻碍城乡市场体化的各项制度障碍,以提高商品和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效率。

另外,要建立完备的经济法规,健全市场规则。对农产品流通设施结构布局要有统一规划,同时要加强市场法规的建设,使市场监管有法可依,以强化政府对市场的引导以及科学监管。科学的、严格的法律法规,对规范市场秩序和交易行为,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的利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要提高农民在市场中讨价还价的能力,发展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必由之路。政府要发挥支持和引导作用,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基础上,要积极制定必要的扶持政策,如确立合作经济组织的合法地位,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给予税费优惠、财政及金融支持,对组织的领头人加强培训等,并切实把这些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五)加强政府管理部门对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的质量监管

责成质监农业部门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制订实施严格的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计划,包括制定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标准、市场准入制度、检测制度,制定农产品经营者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实行质量公示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其次,要推动农产品优质流通计划。包括开通优质农产品信息网站,推动农产品流通的体系建设,鼓励生产者与市场、商户联合,鼓励商户专营和从事优质配送服务等,进一步鼓励生产者与商户对优质农产品生产、流通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

收稿日期:2011-07-06

作者简介:郭晓杨(198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公共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新娟,王淑娟.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8,(3):68-70.

[2]陆学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9,(4).

[3]韩振普.县域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关键环节[J].理论学刊,2009,(5):76-78.

城市经济体制篇8

关键词: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机制。

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面临或正在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长期以来,在二元经济结构影响下,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城乡经济变得不协调。这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我党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1]22-23。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提出要以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形成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机制。总而言之,通过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打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政策取向。

河南地处中原,是一个农业大省,又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十分明显,不仅大大超过东部地区的城乡经济差距,而且同中部地区的其他省份进行横向比较也存在一定差距。城乡一体化发展更具迫切性和艰巨性,意义也更加深远。另外,河南省地域辽阔,各县、市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河南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协调机制的研究,对于推进河南城乡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构建制度决策协调机制,在制度框架内实现城乡互动、统筹发展。

制度因素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具有决定性。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政策制度因素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因素。

(一)构建城乡产业一体化机制,强化城乡产业结构关联性。

城乡产业一体化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基础和支撑,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承接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城乡产业一体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产业发展的思路上,要改变农村只能搞农业,而城市则专门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等传统发展观念,使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进行广泛联合,构建城乡产业优势互补的一体化经济结构,使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最终实现共同繁荣[2]。

1.在城乡工业空间布局方面,充分发挥城市工业的带动作用,将涉农工业向小城镇转移,引导乡镇企业调整发展战略,使其与城市工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农村地区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对接城市工业项目向农村转移。

2.在城乡产业组织形式方面,通过“总部+基地”、“工业飞地”等思路承接一、二圈层的产业转移,发展城乡关联产业,使城乡经济直接联合在一起,优势互补,融为一体。

3.在农村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坚持以“特”当头,以“特”优先,开发郊区农业的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

4.在城乡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将现代服务业的经营思想和城市服务业的经营网络延伸到农村;发展农业文化,挖掘农业文化中的经济内涵,拓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领域,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构建城乡市场一体化机制,保护农户这一微观主体的产权利益。

城乡市场一体化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市场一体化是协调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1.在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管理体制方面,消除限制资源、要素和产品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性政策性障碍。

2.在城乡一体化的市场网络体系方面,加快发展和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推进中心城市的展销市场、中小城镇的专业市场、广大农村初级农贸市场间的纵向联系,形成相互依赖且等级多样的城乡网络系统。

3.在确立城乡一体化的经济主体方面,赋予城市和乡村两大空间的各个经济主体以平等的地位和权利。要落实农民的基本财产权,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股份制改造,实行农民土地财产权的股份化,土地权益的货币化、债权化。要让农民享受国民待遇。

4.在城乡一体化的市场运行秩序方面,发展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创造城乡统一的竞争秩序和市场环境。

(三)构建城乡资本流动机制,增强支农实力。

1.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发展,以县域为单位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支持城市商业银行跨区经营。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制度,允许、鼓励民间金融,特别是要支持发展建立在农民自愿基础上的规范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2.提高农业自我积累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对农业的投入能力,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

(四)构建农业技术进步机制,提高河南农业自我发展能力。

1.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强化农业科研的需求导向和市场导向,完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机制,重视研究机构与用户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同时要充分发挥推广体系和中介服务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中的作用。

2.强化政府对农业技术进步的支持机制,增加政府对农业科研、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和中介服务的投资。

(五)构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

城乡经济一体化对农民而言就是城镇化就业,在城乡关系的协调中构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机制,实现劳动力全社会的自由配置。

1.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机制方面,发展与农业有关的乡镇企业,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2.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方面,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路。

3.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方面,引导农民合理有序地向城市流动,消除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各种政策性障碍,逐渐建立起城市与农村之间公平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让农村劳动力平等参与就业竞争。

(六)建立合理的城乡分工机制[3],切实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

1.着力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总部经济。技术性较强的产业,在城市建立产业“总部”,在农村建立产业“分部”,资源性较强的产业,直接在农村建立产业“总部”,在城市建立销售“分部”,使城乡之间形成有效的分工利益联系,形成相互依赖关系,使城乡之间从分割走向融合。

2.建立城乡间的双向贸易渠道,使城市生产的产品在农村有市场,农村生产的产品能够卖到城市去。

3.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要素市场,促进城乡资本开放,建立倾斜的利益机制,着力促进城市的工商资本和人力资本下乡。

二、构建城乡经济利益协调机制,使全民共享城乡一体化利益。

城乡经济一体化既是一个社会整体利益增进的过程,又是涉及政府、企业、居民等利益主体利益关系协调的系统工程。城乡经济一体化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应在城乡统筹、以农为本的原则下构建城乡一体化利益协调机制。

(一)宏观上,在制度框架内构建协调城乡一体化中的利益矛盾,实现城乡互动、平等发展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创新与宏观手段推动、调控城乡一体化进程,使社会利益体系保持大体上合理与稳定的格局。

建立健全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互适应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用制度协调利益关系,促进经济发展。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创新土地制度,构建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创新行政管理制度,构建创新投融资制度,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构建创新财政税收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等。核心是解决好城市发展这条腿长、农村发展这条腿短的问题,实现由过去的亲城市、亲增长向亲农村、亲民生转变。

(二)做好城乡一体化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是龙头。重视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体系构建、劳动就业、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规划集中统一管理,综合部署、调控和协调城乡各项建设活动,保证城乡各系统、各地区之间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城乡发展与土地保护、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三)微观上重视农民话语权,构建农民利益诉求与表达机制。

农民是城乡一体化的主体,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利益,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核心动力。

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具体操作过程中,涉及农民个人或村集体利益的所有事项都必须征求村民的意见与建议,建立有广大群众参与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决策机制与评价机制,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让农民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确实得到实惠。充分尊重和鼓励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他们参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不断分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成果的同时,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

三、构建政府宏观调控机制,保证城乡经济一体化持续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作用的有效发挥,仅仅依赖纯粹的市场竞争利益机制是不行的,还需要政府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是竞争利益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保证。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依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分配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利率、税率、税种结构、工资水平等经济参数的作用,要对产业和生产要素的聚集进行间接调控。

四、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机制构建对策。

政府、城市和农村在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中作为不同的主体,通过选择不同的政策或措施,达到合理分工和资源有效的利用,共同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政府层面:强化责任,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行政主体,其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与制度供给上。从我国各地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来看,推动这一工程健康顺利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政府,强化政府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保证。

政府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责任主体。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政府责任表现为规划责任、调控责任、公共服务责任、社会管理责任、利益平衡责任、财力保障责任等[4]。

(二)城市方面:强化自身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带动作用。

城乡经济一体化,以城带乡,重点在城市。城市是资本、信息、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地,要发挥城市的集聚和扩散效应,使其对农村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就必须强化城市自身的功能。

1.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坚持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大力实施“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工程”。突出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增强城镇吸纳和辐射带动能力。

2.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坚持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提高产业集聚区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只有实现产业集聚,才能实现人口集聚。

3.发展高新技术及高新产业依托城市现有科技优势,加强关键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推进高新技术研发、应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进农村资源节约和生态科技开发,跟踪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生产经营的专业化。

4.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带动“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让群众受益,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围绕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着力点。

5.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对各种农业技术按产品、技术类型及其在市场上技术产权的可保护程度等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再由政府拨款推广或直接推向市场,采取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城市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农村方面:强化内部动力,发挥能动作用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难点在于农村的发展。

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步伐,尽管需要有外力支持,但主要还需要自力更生。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无论是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还是政策,都需要最终转化为内部的动力,才能真正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1.加强城乡统筹的意识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广大干部和群众,尤其是干部认识到统筹城乡发展、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

从而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使其服务于城乡发展。

推进干部管理制度改革,重视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和提拔,加强上下级之间的干部交流。通过培训、教育、参观学习,提升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2.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主力军的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真正内部动力源,他们的参与和推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5]。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特别关注农民的利益,在制度保障上,要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就业问题,为其提供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从培训、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多个环节给予就业帮助。

3.发展特色产业,以“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一民一技”为方向,培育一批农村资源型特色产业,与城市建立良好的互助机制,相互依赖,共同发展。

4.发展“三农”经济。把解决“三农”问题变为发展“三农”经济,即把解决农业问题转变为发展“大农业经济”,把解决农民问题转变为发展“人力资源经济”,把解决农村问题转变为发展“城镇化经济”[6]。

5.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保持乡村长期协调发展,最重要的是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将农村的人口包袱转化为人力资源,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发展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路径。因此,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解决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提高产业的承接能力。重视非农业技术与农业技术培训。鼓励农业院校、农技学校的学生到农村实习,向农民传播农业技术。进一步加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交流与整合,把培育新型农民与引导人才流入有机结合起来,为农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通过与城市的协作,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切实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四)机构层面:增设专门的协调机构,制定规划,协调矛盾。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涉及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发展方式和政策措施的变化,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乃至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建立一个由上一级政府牵头的有权威性和执行力的协调机构,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手段。为此,建议省市政府应在积极精简闲置机构的同时,尽快增设专门的协调机构,赋予其必要的权力,使其具备打破行政区域经济藩篱的潜能。

一方面,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协调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严密监控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各级政府责任的落实情况,督促检查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效果,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严密监控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的动态与趋向,向社会及时发出利益失衡的预警,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可靠的信息与根据。

总之,河南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机制的内容包括制度决策协调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可通过设置协调机构,强化政府责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城市的功能,使其发挥自身的带动作用;强化农村内部动力,使其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总之,要通过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机制的构建,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黄元斌。论城乡产业一体化[J]。中国西部科技,2007,(11)。

[3]李敬。城乡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基础与核心机制构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4)。

[4]王继荣。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eB/oL]。chinareform.org.cn,2010-08-05.

[5]蒋贵凰。统筹城乡发展需制度政策与内部机制的结合[J]。当代经济管理,2008,(12)。

城市经济体制篇9

重庆建设大城市及区域中心城市是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社会发展规律决定重庆必须建设大城市及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化、工业化可以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绕过城市化,走上工业化道路的。缺乏城市化,重庆的工业化难以加快步伐,重庆的信息革命也难以深入发展。当今工业、信息业、服务业等的迅速成长及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趋势,都决定了重庆市最好选择大城市圈的发展模式,就是在特大城市周围建设分担型的中心城市,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缩短农村与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

重庆直辖以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仍然没有改变一个城市两种制度三个世界四种社会的特殊状态。重庆市是由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1000多个乡镇组成的,是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二元结构突出的复合型城市。是一个城市内包括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服务业社会和知识社会四种社会的城市。重庆市既有狭小而发达的主城区,又有广大而落后的农村,两者反差太大,而且,在城市体系结构中,形成了明显的断层,没有大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连接。因此,只有在加强主城区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大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才能通过主城区的发展带动大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再通过大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其他城镇和农村的发展,最终提高重庆市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城市整体功能。

经济发展规律决定重庆必须建设大城市及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经济发展一条重要的规律就是经济辐射理论,它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陈旧观念,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按经济辐射理论分析,重庆市发展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经济发展向主城区极化现象严重,导致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梯度不合理,缺少发挥“二传”作用的中间层次城市是重庆发展的一个瓶颈;经济二元结构突出,城乡经济差距过大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重庆市大城市及区域性中心城市规划的基本思路

增长极网络化,积极促进重庆城市化发展: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为突破口,发展中小城市为依托,着力发展小城镇,特别是发展中心集镇。通过政策引导、吸纳城乡资金,以大城市中心城市辐射等来加快全市中小城镇建设,同时着力发展卫星城市和城市带。通过城镇发展的高度化和网络化的扩张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使其成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

点、轴、网开发互动,加快沿线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主城区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带的作用,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面辐射扩散化,加快经济发展的梯度推进:根据地理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规划万州、涪陵、江津、合川、永川、黔江等六个大城市或中心城市,既要加快城市内部的经济辐射,还要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建设大城市及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几点建议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跳出对地级市或市管县体制的留恋,在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实力上下功夫,树立区域性中心城市理念,按中心城市标准建设中心城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经济体制、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这就需要继续调适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和产权保护,支持民营经济拓宽融资渠道,放开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政策,努力提高民营经济的综合素质。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要实现产权多元化、主业国际化、后勤和用工社会化,欢迎外来资本收购、兼并和拍卖国有资产,欢迎民营资本改组或改善国有企业,鼓励重点企业进入全国集团,做大、做优、做强。在投融资方面,打破资本所有制属性的限制,激活各类资本积极参与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建立完善的资本吸引机制。

创新城市管理理念,转变城市管理方式。着力提高管理水平,更新城市管理机制,强化对城建工作依法管理的职能。增强规划意识,整治城市秩序,推进社区建设,提高市民素质和公共道德。

扩大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开放型城市。要创新优化“软”环境,最重要的是创新优化舆论环境,营造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的法制环境、文明的人文环境,吸引内外商投资、安居、旅游、度假、休闲。要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引导外资重点投向交通、能源、环保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效率。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实施投资移民政策,取消大中专毕业生来市区就业的政策限制,吸引各类专业人才投资、经商、就业。

城市经济体制篇1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寄语杂志创刊――《中国城市经济》杂志要面向城市经济的实际,多登实际的东西。要抓重大课题,要登重要研究成果。要把市长们正在做的事情反映出来。要多给市长们提供信息,多登一些典型城市的动态,多宣传一些工作做得好的城市。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汪道涵同志,为本刊题写刊名,并发文《迎接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新世纪》――我们正站在新的伟大历史的起点,中国进入一个城市迅猛发展的崭新阶段。城市大发展的世纪,必然是中华经济崛起的世纪。二十一世纪的前五十年,中国将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在已经基本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使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到下世纪中叶,要使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上,并基本实现城市现代化。为此,我们《中国城市经济》应当全面地系统地探讨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真正办好杂志。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王茂林同志,祝贺本刊出刊,并发文《为城市经济的科学决策服务》――《中国城市经济》应办成市长的益友,决策的参谋,她在为城市经济的科学决策服务方面大有可为:首先,要给城市经济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其二,要给各个城市多提供横向的经验交流。其三,要给各个城市多提供经济信息。改变城市之间横向信息,专门信息贫乏的状况。通过编者,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努力,我相信《中国城市经济》一定能够办成我国第一流的城市经济期刊,为中国城市经济的决策科学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市长刘淇,撰文介绍首都50年巨变,《北京跨越世纪谱新篇》――要以国庆50周年为新的契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再接再厉,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开创首都北京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就国庆50周年谈上海已出现全新格局,发文《上海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大型城市,就是要形成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形成现代化国际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架,形成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市场运行机制,形成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心城市格局和国内外经济联系广泛的开放格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和人与自然较为和谐的生态环境。

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发文《天津老工业城市焕发生机》――天津曾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工业城市之一,天津也曾是近代中国最受“洋人”青睐的投资地和贸易港口之一,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现代中国已经成长为一个开放、富强的经济大国,天津依然保持着它在中国传统而特殊的经济地位,并正向建成未来的环渤海经济中心迈进。

重庆市委书记贺国强、代市长包叙定,发文《重庆继往开来再展宏图》――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我们决心更高地举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遵照江总书记“抓住机遇,埋头苦干,实现重庆新的振兴”的要求,坚持加快发展、富民为本的工作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求实创新,继往开来,团结奋斗,再展宏图。到2010年,把重庆建设成为新时期的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形成长江上游新兴产业群,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1995年翻两番,综合经济实力力争达到全国省市中等偏上水平,城乡人民富裕文明。

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发文《建设工业新高地再创上海工业新辉煌》――建设上海工业新高地总的要求是:迎接21世纪科技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努力缩短与先进工业国家的差距,保持上海工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显著提升上海工业的技术能级和国际竞争力。

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发文《新高度新概括新发展》――四中全会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涵义作出了如下三点解释。第一,国有经济的作用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更要大力发展股份制,探索通过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来实现。第二,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国有经济应保持必要的数量,更要有分布的优化和质的提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有经济在不同产业和地区的比重可以有所差别,其布局要相应调整。

建设部部长俞正声,发文《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战略》――我们关心城市的发展、注重城市的未来,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农村地区的发展。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我们要同样地关注农村的发展。农村的城市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重要途径。要通过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综合推进,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江苏省省长季允石,发文《构筑江苏小城镇发展新格局》――从抓精品示范入手,注重内涵提高,引导小城镇建设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形成特色。加强规划和管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城镇功能。大力推进小城镇综合体制改革,依靠体制创新。建立长期稳定的多元化投资机制,逐步将小城镇建设引入产业化、市场化运营的轨道。

武汉市市长王守海,发文《武汉特大城市踞华中》――世纪之交,武汉人民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把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融入华中地区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进程之中,着力推进产业和功能的深度开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努力把武汉建成华中地区的经济、金融、贸易、交通信息和科技教育中心,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王宗璋,发文《关于哈尔滨迈进新世纪的思考》――努力构筑面向21世纪的经济发展新格局。①突出抓好工业,特别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②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③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④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推进小城镇建设。⑤提高层次,完善功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⑥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

成都市市长王荣轩,发文《成都五十年建设和发展的成就与体会》――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从此,这座具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开始了崭新的建设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成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太原市市长曹中厚,发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清洁生产》――精心组织、着力推进清洁生产,(一)加强领导,建立网络,形成实施清洁生产的合力。(二)广泛宣传,强化培训,形成良好的清洁生产氛围。(三)广辟渠道,多方筹资,形成清洁生产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发文《回归后重振澳门经济》――回归之后,我们务必把握新时代的机遇、释放出澳门经济的潜力与活力,扭转困难的岁月,为市民带来安定和富足的生活。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发文《加快浙江特色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化,是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突破口;加快推进城市化,是扩大内需、拉动浙江经济快速增长的持久动力;加快推进城市化,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加快推进城市化,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有效途径。

浙江省省长柴松岳,发文《推进城市化是新世纪的战略工程》――浙江省在推进城市化中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切实抓好各项规划;(二)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三)研究制定推进城市化的政策措施;(四)加强对城市化工作的领导。

二ooo年

著名社会学家、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荣誉顾问费孝通,发文《城镇化与21世纪中国农村发展》――以前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农村,现在必然发生转移,转到城市发展上来,要以城市为中心。经济中心要与国际联系起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使经济中心成为与世界打交道的门。

江苏省副省长王荣炳,发文《加速城市化推进江苏现代化进程》――江苏省目前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将积极探索,努力走出一条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周道炯,发文《积极发展投资基本金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投资基金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积极、稳步、规范地发展投资基金。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黎子流,发文《广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思考》――广州市明确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构想: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两个根本性转变,全面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增创中心城市、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科技进步、文明城市五大新优势。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发文《上海高新产业的现状与未来》――目前,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产业都已初具经济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未来的关键是抓好“三个重点”一是重点推进上海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开发,二是重点推进具有后发优势的高新技术开发。三是重点推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先进适用技术开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发文《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主要是指:第一、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向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第二、经济体制进入了新的阶段。第三、国际形势的变化。

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储波,发文《论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要明确发展思路:(1)长株潭不搞行政一体化;(2)长株潭不搞城市一体化。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要突出工作重点:(1)抓住机遇,全面启动实施五个专题规划;(2)整合优势,编制科学可行的三市产业发展规划;(3)要编制三市城镇发展规划。

著名经济学家林凌,发文《西部大开发与中心城市建设》――西部的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依托。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应以现有城市和正在开发的资源基地为依托,沿铁路、水路、高速公路来推进逐步形成若干个以现有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建设一批新城市和小城镇。

中共西安市委书记崔林涛,发文《西安迎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考》――西安在开发中发挥五个作用:(1)在面向新世纪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我们设想西安今后发展的近期目标。(2)西安在新世纪前叶,发展大体上分为三步走。(3)确立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主导产业地位。(4)围绕主导产业,构筑西安新的产业体系。(5)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李京文,发文《知识经济与对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挑战和对策》――在面对知识经济,我国的城市遇到的挑战:(1)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2)城市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经济实力不够强。(3)各地和各类城市发展不平衡。(4)城市环境状况比较落后。(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国城市经济应对知识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1)加速工业化进程,同时推进信息化,为城市化奠定经济基础。(2)重新思考中国的城市发展方针,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3)建立现代化的城市经济体系,支撑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4)赋予农民自由迁居、择业的权利,消除城市化的体制障碍。(5)发展“绿色技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顾问刘国光,发文《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带动西部大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中心城市的作用主要表现三点:(1)提供开发要素。(2)组织开发过程。(3)调控开发中的经济循环。

二oo一年

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张高丽,发文《深圳经济特区的伟大实践》――深圳20年的伟大实践充分展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机活力。深圳20年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可以赢得比资本主义更快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可以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实行对外开放可以更快更好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可以处理好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发文《展望21世纪城市发展》――我们国内有很多专家作了很多的预测,作了很多的方案,认为下个世纪比较快的话用二十年就可以发展到70%的这样一个城市化率。也有一些专家分析了假如走的慢一点儿,可能甚至还是七八十年的时间,也能发展到70%左右这样的一个城市化水平。但是光是预测这个水平还不够,我们研讨城市化发展,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来研究到底是哪一些因素来推动城市的发展,另外城市发展又在哪一些方面能够带动我们的经济发展。

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发文《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广东率先基本现代化》――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加快广东城市化步伐,广东将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做好规划,为城乡建设提供科学依据。(2)提高建设水平和质量,实现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3)依法管理,建设文明城市。(4)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广东城市化的战略措施。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周干峙,发文《深入研究搞好规划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在走向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发展中难以预见的还不止是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有诸如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等等,对城市究竟有多大影响,不经过深入研究也是说不出道道来的。所以,面对发展迅速、预测困难、相关因素复杂的中国城市化问题,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把握复杂科学的思想,运用规划学科的方法,多研究,慎决策。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发文《加快城市化步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抉择》――西部大开发需要有若干个具有较强经济活力、功能比较完善的大城市,并通过它们带动一批中小城市,形成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城市群。这对于西部大开发、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深圳市市长,发文《深圳“十五”发展思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提高市场化程度,要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按国际惯例办事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程度高的优势以开放促改革,通过健全市场经济法制巩固和发展体制创新的成果。从市场主体、市场体系、政府调控各个层次全面推进体制改革,完善已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系和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和市场信用体系;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更好地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依法进行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公共服务。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龙永枢,发文《建立“经营城市”新机制走“以城建城”新路子》――走“以城建成城”、“以城养城”的市场化新路子。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建资金短缺对城市发展的制约,就必须改变过去城建投融资单一的依靠政府投入的体制,实现“三向一变”的投融资新体制。“三向”是向上、向外、向民;“一变”是变存量资源资本为投资资本。这样的阐述是否科学,可以进一步探讨、深化和系统化。

二00二年

中共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茂林,发文《加入wto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从发展城市经济和城市政府工作的角度看,入世后中国城市政府工作应抓好9方面。1、认真组织力量,搞好对策研究,真正拿出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要求,又结合城市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战略方案。2、加快城市政府改革,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依法行政。3、充分利用好入世后的过渡期,抓紧进行准备和调整,尽快提高城市经济的适应能力。4、充分利用好入世后我国享有的权利,使中国城市的开放型经济获得较快发展。5、善于运用wto的规则保护产业安全和城市经济安全,以利于在保护中发展。6、要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城市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城市产业技术革新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7、发展城市各类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城市在行业中的中心组织作用。8、对入世后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冲击要及早采取措施。9、搞好城市管理,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素质,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好入世应对工作,解决领导问题和人才问题也尤其重要。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发文《贯彻扩大内需方针加快城乡建设发展》――面对世界经济增长减缓的不利影响,应对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清建设事业面临的任务。认真贯彻“七一”重要讲话,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加快建设事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曲格平,发文《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要求加强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转向;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龚学平,发文《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到“七一”讲话》――十年来,在南方谈话精神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上海90年代取得的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就是始终坚持南方谈话中强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闯出了一条“三性统一”的“三特”发展新路。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南方谈话精神的鼓舞,离不开邓小平理论的指导,离不开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水利部副部长敬正书,发文《全面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城乡可持续发展》――①落实中央治水方针,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认识,②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③完善体制,建立机制,加强管理,继续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中共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发文《中国矿业城市发展思考》――我国新建矿业城市应注意的问题:新建矿业城市必须对市场和资源状况进行全面论证,通过对市场的认真分析,经济效益的测算和环境成本的评估,确有开采价值的,才能立项开采并考虑建设矿业新城。要从现有矿业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原有基础出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朱训,发文《为矿城发展寻求应对战略》――科教先行,开矿兴城;国家扶持,城矿互利;适度开发,多元发展。

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发文《支持资源枯竭型矿城经济转型促进矿山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大力支持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促进资源枯竭型矿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科院院长李铁映,发文《wto与中国经济对策》――中国需要wto,wto也需要中国。当代中国人深切体会到,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必须加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分享国际分工给人类带来的文明进步的成果。人类的分工合作是一个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加入wto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下,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必须进行重大调整。那就是:进一步开放市场、引入竞争、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获得制度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动力,加快自身发展。

原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鲁平,发文《香港回归五年开新局》――香港特别行政区五岁了!在这五年里,邓小平所倡导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变成了现实。“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基本法》所规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财政独立;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居民的权利、自由和私有财产依法得到保护等等,都一一得以贯彻实施。这一切都证明“一国两制”决不是空想,对香港、澳门,乃至台湾是完全行得通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发文《中国加快建立“世界工厂”的建议》――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正处在关键时期。在这个特殊背景和现实的需求下,我们需要着重讨论的不是中国能不能建成“世界工厂”,而是如何采取务实有效的政策加快在我国建立“世界工厂”;也不是一般地讨论我国建立“世界工厂”的利与弊、而是要更深入地研究如何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发挥自己的综合优势,实行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战略。当务之急是按照建立“世界工厂”的要求,进一步改善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发文《做好新时期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充分认识就业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就业的主要矛盾,增强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正确处理就业方面的五大关系,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统筹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发文《我国信息产业实现历史性跨越》――通信业由制约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瓶颈”发展成为增长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的行业之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信息化推进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00三年

原中国证监会主席,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周道炯,发文《振兴城市经济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城市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市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更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面对新的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城市经济将在小康社会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中心带动作用。为此,我们必须按照十六大精神,更加重视城市经济发展,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我国城市经济迈向新台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发文《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多种所有制企业在同一市场中竞争,政府应当给他们创造平等、透明的法制环境,使有前景的企业有迅速发展的空间,使竞争失败的企业有顺利退出的通道。落实十六大精神,当前需要着重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排除市场准入歧视,开通融资渠道,改善市场环境,发展社会服务体系。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发文《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期须研究五大问题》――要正确认识流动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第二城镇密集地区和大城市都市圈的问题。第三,土地问题。第四,关于适应小城镇发展的财政政策。第五,关于城镇化水平的计算方法。

2、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姜爱林,发文《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六大对策》①:准确把握城镇化发展与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及重大意义,②:坚持和遵循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及基本原则,③:深刻理解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④: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⑤:理清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及发展重点。⑥:综合运用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周振华,发文《解读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质上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抓住后起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是对立的统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互动,而且是更大范围内的综合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