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2:52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篇1

一、坚持项目先行,扩大有效投入

1、强化项目前期工作

牢牢把握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谋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特色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支持,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6亿元,增长31%;其中工业投资70亿元,增长20%。(牵头负责领导:胡明文;牵头责任单位:发改委;协同单位:经委、农委、建设局、商务局、科技局、瑶海环保分局,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等)

2、推动项目建设,加强配套服务

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健全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全程代办、定期调度及督查督办等制度,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及其配套制度。强化规划、土地、环保、环境等综合配套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中央和省、市有关扶持政策宣传落实力度,积极协助企业对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清理经营性收费项目,合并、取消一批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牵头负责领导:胡明文;牵头责任单位:发改委;协同单位:经委、农委、建设局、市容局、商务局、科技局、行政服务中心、瑶海规划分局、瑶海国土分局、瑶海环保分局等)

3、提升融资能力和水平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国有资源整合步伐,建立融资项目库,壮大融资平台,增强政府融资能力。发挥国资公司、城司、振海公司、国正小额贷款公司等的主导作用,加强与省市融资平台、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的合作,扩大融资规模,缓解资金制约。争取省、市支持,组建1-2家小额贷款公司。(牵头负责领导:胡明文;牵头责任单位:发改委、国资公司;协同单位: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法制办、国资办、城司,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等)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整合招商资源,区、乡镇联动推进,形成合力,降低成本。完善和落实招商引资考核、督查、激励制度。组团参加第四届会和第五届徽商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提升引资实效。全年实际利用内外资总量增长20%,其中引进境外资金8450万美元,增长30%;引进市外资金86亿元,增长25%。(牵头负责领导:方向民;牵头责任单位:招商局;协同单位: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区直各部门)

5、激活民间投资

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激活和扩大民间投资。(牵头负责领导:方向民、李安红;牵头责任单位:经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瑶海工商分局;协同单位:发改委、财政局、卫生局、个私办、瑶海区国税局、地税瑶海分局、瑶海质监分局等)

6、壮大财政税收

培植涵养税源,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全年完成财政收入5.47亿元,增长19%;完善区、乡镇、街道利益调配机制,充分调动乡镇、街道协税护税的积极性;推进财政管理创新,加快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强财政监督,依法规范使用财政资金。(牵头负责领导:胡明文;牵头责任单位:财政局;协同单位:瑶海区国税局、地税瑶海分局,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等)

7、加快国债资金项目建设

强化国债资金管理,加快国债资金项目建设步伐,确保中央新增投资尽快发挥效益。(牵头负责领导:胡明文;牵头责任单位:发改委;协同单位: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卫生局、城司,磨店乡、大兴镇等)

二、坚持工业立区,壮大工业经济

8、完善服务促进机制

制定出台支持工业企业的相关政策,继续加大对骨干企业服务力度,深入现场“一企一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落实发展非公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扶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重点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5亿元,增长2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1亿元,增长21%。(牵头负责领导:李安红;牵头责任单位:经委;协同单位:发改委、财政局、科技局、招商局、个私办等)

9、推动企业创新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整合各类创新扶持资金,改革和优化使用方式,重点支持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和重大创新项目,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家。(牵头负责领导:朱云;牵头责任单位:科技局;协同单位:发改委、经委、财政局等)

10、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严格落实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确保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达到市控目标。(牵头负责领导:李安红、宣圣进;牵头责任单位:经委、瑶海环保分局;协同单位:发改委、农委、建设局、监察局、财政局、统计局、科技局等)

11、强化工业平台建设

围绕“百亿园区”目标,抓好瑶海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壮大园区规模。统一打好工业园区牌,力争磨店、大兴、城东工业集聚区在引进重大项目上取得突破。(牵头负责领导:李安红;牵头责任单位:磨店乡、大兴镇、城东街道、瑶海工业园区;协同单位:发改委、经委、招商局、瑶海规划分局、瑶海国土分局、瑶海环保分局等)

12、节约集约用地

深入推进工业用地清理工作,强化开工建设项目的跟踪督查,改革项目用地报批审核程序,依法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牵头负责领导:胡明文、宣圣进;牵头责任单位:发改委、瑶海国土分局;协同单位:监察局、瑶海环保分局、磨店乡、大兴镇、城东街道、瑶海工业园区等)

三、坚持三产富区,加快服务业发展

13、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

加大重点商贸项目建设力度,积极发展大型超市、品牌连锁店,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全面开展“家电下乡”工程,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进工程”,引导连锁企业在乡村设点,拓展农村商品流通服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上)21.85亿元,增长45%。(牵头负责领导:方向民;牵头责任单位:商务局;协同单位:农委、建设局、招商局、瑶海规划分局、瑶海工商分局,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等)

14、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

抓住合肥争创国家现代物流发展试点市的机遇,依托现有物流资源,引进一批大型物流企业,扶持区内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启动包公大道两侧物流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支持,加快合肥港瑶海段规划建设,打造物流瑶海的新亮点。(牵头负责领导:胡明文、方向民;牵头责任单位:发改委、商务局;协同单位:招商局、瑶海规划分局、瑶海国土分局、瑶海环保分局,各有关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等)

15、加快发展楼宇经济

规划建设一批高档写字楼,重点吸引银行、证券、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入驻,促进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牵头负责领导:方向民、宣圣进;牵头责任单位:建设局、商务局;协同单位:招商局、瑶海规划分局,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等)

16、积极发展旅游业

积极推进少荃湖开发,努力引进具有牵动性的现代大型旅游项目,迅速集聚人气,带动周边服务业发展。加快李鸿章家庙恢复和王亚樵墓地旅游项目规划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型、农家美食型、休闲度假型“农家乐”项目,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牵头负责领导:李安红、宣圣进;牵头责任单位:磨店乡;协同单位:农委、建设局(旅游局)、招商局、瑶海规划分局等)

四、坚持规划引领,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

17、完善城乡发展规划

加快编制“四纵四横”主干道特别是长江东大街沿线控制性规划、磨店乡总体规划和人文湿地名镇规划、裕溪路沿线地区总体规划,完善瑶海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牵头负责领导:胡明文、宣圣进;牵头责任单位:瑶海规划分局;协同单位:发改委、建设局(交通局)等)

18、推进城区道路建设

开工建设裕溪路高架桥及东一环、东二环改造工程,启动文忠路拓宽改造,实施职教三路、职教四路、关井路等职教基地道路建设,开工建设漕冲路、石塘路等城市次干道和支路,会前完成4条道路景观整治亮化工程。(牵头负责领导:胡明文、王明家、宣圣进;牵头责任单位:建设局、市容局;协同单位:瑶海规划分局、城司及相关乡镇、街道等)

19、加快城市公用设施建设

推进职教基地110KV和工业园区110KV变电站建设,支持配合东七变电站、大兴变电站新建工程。(牵头负责领导:宣圣进;牵头责任单位:磨店乡、大兴镇、七里站街道、瑶海工业园区;协同单位:建设局、瑶海规划分局等)

20、加大旧城改造力度

重点推进坝上街及粮食二库地区改造、合肥铁路南站搬迁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钱大塘、唐桥地区改造项目。加快推进新海家园a地块、少荃家园和方桥新镇二期、文浍苑、勤劳二期、马钢新征用地、市二院新址和东大街复建点建设。(牵头负责领导:胡明文、李安红、宣圣进;牵头责任单位:建设局;协同单位:发改委、商务局、招商局、城司、瑶海规划分局、瑶海国土分局及相关乡镇、街道等)

21、加强城乡市容环卫管理

严格落实城市管理网格化责任制,保持查处违法建设高压态势。推行以机械化清扫作业为主、人工保洁为辅的道路清扫作业新模式,力争主次干道清扫率达70%。按照“村收集、乡镇转运、集中处理”的模式,逐步实现乡村环境卫生与市区无缝对接、一体化管理。开工建设磨店乡垃圾中转站,实施当涂路垃圾中转站复建工程。(牵头负责领导:王明家;牵头责任单位:市容局;协同单位:瑶海环保分局、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等)

22、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深化农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林木花卉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新增规模农业产业化企业2家,新建百亩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处。深入推进“万亩土地复耕整理和整村推进新农村”工程,创建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实施“创建文明乡村三年规划”,建立“清洁家园、绿化乡村”长效机制,切实改善村容村貌。继续强化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完成村村通水泥路,实施老郭冲和河东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牵头负责领导:李安红;牵头责任单位:农委、林业局;协同单位: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等)

23、加快职教基地建设

加大协调督促力度,争取入驻市属学校全面开工建设,确保省市属职业学校一期工程建成交付使用;争取省、市政策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生活、商业等配套服务水平。(牵头负责领导:胡明文、王明家;牵头责任单位:职教基地建设指挥部;协同单位:磨店乡、建设局、教育局、商务局等)

五、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瑶海

24、大力实施各项民生工程

把民生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实施36项民生工程,加快建立民生工程长效机制。(牵头负责领导:方向民;牵头责任单位:财政局;协同单位:区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等)

25、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双下岗、零就业家庭和失地农民、返乡民工的就业问题,大力实施困难群体尤其是“4050”人员再就业援助,全年新增城镇就业9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牵头负责领导:李安红;牵头责任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协同单位:财政局,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等)

26、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开展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适时对低保边缘人群实施分类救助,加大对五保户常见病的临时救助。健全劳动关系监管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抓住市“515”工程奖励政策机遇,力争大兴镇敬老院扩建工程全面启动,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制定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全面建设和谐社区,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加快“和居苑”廉租房项目建设。(牵头负责领导:方向民、李安红、宣圣进;牵头责任单位: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城司;协同单位:财政局、建设局,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等)

27、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中小学布局优化调整,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争创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示范区。巩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装备,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加快校舍抗震危房改造步伐,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等优质教育。(牵头负责领导:王翠英;牵头责任单位:教育局;协同单位:财政局、瑶海规划分局等)

28、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组织开展庆祝建国60周年系列文艺演出,举办瑶海区第四届“颂歌献给党”歌咏大赛。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规经营行为,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增强全民体质。(牵头负责领导:王翠英;牵头责任单位:文化(体育)局;协同单位:财政局、瑶海工商分局,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等)

29、加快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网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规范化管理,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牵头负责领导:王翠英;牵头责任单位:卫生局;协同单位:财政局、应急办,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等)

30、提升计生工作整体水平

完善城市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模式,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机制,全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牵头负责领导:王翠英;牵头责任单位:计生委;协同单位:财政局,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等)

31、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以“迎、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契机,重点解决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市容市貌、市场环境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牵头负责领导:王明家;牵头责任单位:创建办;协同单位:市容局、建设局、商务局、文化局、瑶海工商分局、瑶海交警大队,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等)

32、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深入开展平安瑶海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牵头负责领导:方向民;牵头责任单位:瑶海公安分局、曙光公安分局;协同单位:综治办、维稳办,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等)

33、继续做好稳定工作

健全和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强化非正常上访的预防、控制和劝返,最大限度地减少越级访、集体访和重复访的发生,确保全区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牵头负责领导:胡明文;牵头责任单位:局;协同单位:综治办、维稳办、瑶海公安分局、曙光公安分局,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等)

34、强化安全生产工作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公共场所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部位的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牵头负责领导:李安红;牵头责任单位:安监局;协同单位:经委、建设局、文化局、卫生局、商务局,瑶海公安分局、工商分局、消防大队、交警大队等)

35、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宣传和演练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牵头负责领导:胡明文;牵头责任单位:应急办;协同单位:经委、教育局、建设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卫生局、局、商务局、民宗局、综治办、维稳办、瑶海公安分局、瑶海工商分局等)

六、坚持规范高效,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36、创新管理体制

规范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推动乡镇、街道内设机构和职能整合,开展公务员“柔流”试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事效率。(牵头负责领导:胡明文;牵头责任单位:人事局(编办)、行政服务中心;协同单位: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区政府各部门)

37、健全运行机制

强化重要工作、重点项目督查调度,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确保政令畅通,提高政府落实力。(牵头负责领导:胡明文;牵头责任单位:政府办、监察局;协同单位: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区政府各部门)

38、坚持依法行政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促进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牵头负责领导:胡明文;牵头责任单位:法制办;协同单位: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区政府各部门)

39、深化民主决策

发挥专家咨询作用,广泛听取各方面建议,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继续深化政务公开。(牵头负责领导:胡明文;牵头责任单位:区政府办、监察局;协同单位:各乡镇、街道、瑶海工业园区,区政府各部门)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篇2

关键词:园林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19403

1引言

我国的城市园林建设事业近些年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并在现代城市生态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园林的涵盖范围也从传统的封闭式建设延伸到了现代的城市街头、市区、郊外、风景区等,并在现代化的城市理念和技术支撑下,进入了生态园林的新发展阶段。笔者研究和分析了当前园林建设的现状以及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关的改进措施,对有效发挥园林建设的功能和作用,实现城市生态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2园林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的本质是在生态原理基础上,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实现经济的发展,以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其强调的是人类社会发展需要在生态系统的制约下,实现人与地球生态的和谐发展。进行园林建设,也需要在遵循生态、环境科学等原理的基础下,进行植物、景观以及其他成分的科学组合,构成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功能与效益并存的人工生态系统。因此,在当前提倡发展生态经济的背景下,加强城市园林建设就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园林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和效果。

2.1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

一个富有特色的园林,能够给人们留下对城市的基本印象,是城市的灵魂之一。城市园林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一方面园林中多彩的植物以及花色,能够随季节变换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有着美化环境的功能。另一方面,园林中山水植物的和谐统一,也能够陶冶情操,使人放松,回归自然,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另外,园林还能够满足人们逐渐提高的精神文化追求,发挥着独特的文化功能。

2.2有助于吸引外资和人才

招商引资除了政策以及税收方面的手段,城市的投资软环境建设也很重要。再者,当前的社会竞争,主要是人才方面的竞争。只有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才能有效吸引人才和外资的引入。而城市园林建设为城市带来了生机盎然、鸟语花香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城市富有亲和力,自觉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整个城市的品味以及精神文明建设都有较高的发展程度,自然能够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和人才的引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2.3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一直以来,园林行业都被认为是没有多大价值的辅助行业,其服务性质受到了忽视。事实上,服务也是一种无形的产品,也能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近些年来,旅游业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比重。而在许多国家,如新加坡、泰国等,也把旅游业看作是生态环保的朝阳产业,因而大力扶持旅游业的发展。园林景观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也能够带动旅游业的发展,逐渐成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支柱之一。在我国,近些年来也着力于园林行业建设,使之脱离城建,成为自行发展的独立行业。

3当前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武汉地处我国的江汉平原,有着大面积的丘陵地貌。该市的年降水量在1200mm以上,湖泊密布,水资源丰富。在植被区系上处于亚热带常绿阔叶到落叶阔叶林的过度林区,独特的地形和植物资源优势为武汉园林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党的“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指导下,武汉市努力构建山水田园城市,全面加大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力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截止到2015年,武汉市主城区的公园达到了69个,绿地面积达到了2770hm2,人均3.5m2。较之以前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全国生态城市相比,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表1)。建成区的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化面积以及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都与生态城市的建设标准尚有一定的距离。2015年武汉地区园林绿地建设情况见图1和图2。

从图1中可以看到的是武汉总的园林绿地面积占据总面积的比例总的来说并不太高,最高的附属绿地面积也不足20%。且武汉各行政区的不同类型的绿地面积之间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江汉和~口等区域,均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但各部分面积都相对较小。绿地是园林建设的重点,这一现状也表明了武汉市的园林建设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园林建设体系也并不完善,建设力度有待加强。除此以外,在城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对现代园林建设认知不足

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多样化发展,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简单地种植草木的园林绿化建设了,而是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的园林生态建设。建设新时代的城市园林,不仅要根据城市的发展特点以及生态现状来设计建设方案,还要能够有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改善被破坏的生态为重任,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是当前普遍存在着对其认识不足,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的现象,部分的园林管理者也缺少相关的管理意识,只有多学习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树立现代的管理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园林建设的重要作用。

3.2当前园林建设难以带动生态经济的发展

对当前的城市化环境污染进行治理,一方面要从行业入手,对其污染源进行适当的控制,以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还需要进行空气净化方面的工作,这就需要通过大规模的植被来中和城市的污染程度。就当前武汉市的发展状况来看,环境污染治理情况并不理想,存在着严重的“三废”污染(水体污染、固体污染、大气污染)以及热污染、噪声污染等情况。由于早期城市建设发展对环境问题的忽视,导致了当前武汉城市园林建设和生态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3.3行政宣传及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进行园林建设,也需要一定的法制宣传作保障。当前的一些园林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宣传及执行力度不够,众多的市民仍然缺乏必要的爱绿护绿意识,不了解相关的法律,这也导致了在园林建设区域内的违法行为查处不到位,执法区域并不完善。另外,在当前的一些公园绿地建设中,还存在着众多的设备失修以及管理和养护方面的缺失现象。再加上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也对生态经济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4加快园林建设,助推城市生态经济发展

4.1提升公众认知,重视园林建设

进行园林建设最主要的组成就是绿化建设,因此,就要保证城市拥有一定的绿地面积,并有效提升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并要将其作为城市绿化的目标,渗透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切实提高城市的人均绿化面积,提升绿化水平。首先,要在生态伦理学的指导下,对城市的总体规划树立长远的目标,并能有效保护城乡结合带的资源。其次,要合理规划城市园林建设,制定合理的生态绿地系统。可以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技术,进行有效的人工生态群落建设。最后,在园林格局设计上,可以采用大园林规划,将线条状绿地的建设发展成为多样化的,符合一定审美需求的园林景观,如带状、环状、片状等,实现点线面的和谐统一。

2016年7月绿色科技第13期

冀广超:园林建设和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研究园林与景观

4.2实现园林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为有效保证园林生态建设,发展城市生态经济,需要认真做好相关的规划设计工作,将其列为城市的重点发展对象。要实现城乡建设的一体化建设,可以有效地结合农村的特色生态,将绿化规划延伸到乡镇,实现不同人文和自然景观结合的“大园林”格局。同时,也需要将园林绿地生态效益更好地发挥出来,提高城市的绿地定额指标,在最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实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单位还需要加强建设资金的落实,建立健全园林建设必要的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对破坏绿化生态的行为能够落实责任,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等。现阶段的园林建设,要能够实现与生态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做到和谐统一、双向发展。

4.3运用市场经济理论原理进行园林建设

传统意义上的园林建设一般以植树种草为主,仅供部分人欣赏和娱乐,现代园林的建设要以城市为背景进行全方位的延伸和空间拓展。与传统相比,由封闭走向了开放,服务的对象也面向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大众。这也要求园林的景观设计要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园林建设的环境、生态、经济、娱乐等多方面的价值和效益。因此,现代新园林建设要进行投入产出的计算,也要运用市场经济的理论,树立必要的市场意识,实现对园林的市场化经营。在这些理念指导下,要切实把园林行业形成一个新兴的产业,有效提升园林各种效益和功能。因此,随着人们生活的多元化,园林建设已经成为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提升园林生态环境的品质,产生增值,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开发机会以及人才的引入,有效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除此以外,为有效提升园林建设的现代化水平,还需要借鉴和采用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等,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5结语

园林建设在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与城市的生态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因此,针对当前出现的园林建设问题,相关的部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园林建设中,可以通过必要的宣传和管理,运用市场经济理论原理作指导,实现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和谐统一,以促进园林建设发展,助推城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飞.园林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J].北京农业,2016(6):80.

[2]王玉璞.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3):60.

[3]隋玉明.城市风景园林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北京农业,2014(27):301.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篇3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理论萌芽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具体原则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提出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它的思路是改变传统经济中“资源一一产品一消费一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线性经济模式为“资源一产品~消费一再生资源”的自然生态模式.其理想境界是追求污染的“零排放”,最基本的精卒叶i足清洁生产。总之.就是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最早利用循环经济的国家是德国.亚洲搞得最好的国家是日本,而我国的循环经济娌沦是从2003年起才进入了实践推进阶段。

1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及步骤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慨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巾提出的。是代表一定地域空问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服的城市类型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具体的说,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巾,分享公平承载系统份额的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问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一个城市不管多么贫穷或富有,只要能高效利用资源,在系统内部及外部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城市拥有充沛的活力,这个城市就处予健康状态,即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才能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因此,根据现代化进程生态城市可以被分为工业型生态城市、人文型生态城市。

1.2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

国内外研究认为,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发展持续的社会一自然一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而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ba)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大原则,其实也就是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五大条件:第~,生态保护战略。就是把整个生态城市建立成为田园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理想城市、健康城市、无污染城市、绿色城市和风景城市的综合体。第二,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可以包括污染净化处理设备、能源基础设施、资源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政服务体系、社会基础设施等。第三,居民的生活标准。作为生态城市的居民希望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完善的资源利用体系、舒适清洁的环境、齐全的区域生态格局、良好的城市生态基础、可恢复的生态系统。第四,文化历史的保护。就是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文生态文明体系,把古老的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第五,将自然融入城市在发展高效增长的城市经济体系巾,优化投入产出的生产系统,布置合理的经济产业格局,发展绿色产业体系,不会因为城市发展而破坏环境。

1.3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步骤

在目前的研究领域中,虽然人们都认为生态城市不同于以往“绿色城市”、“健康城市”,但是在实际建设中,却大多偏重于自然生态系统和整齐划一的城市规划,没有以循环经济模式来估量生态城市的系统,即包含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人文、肖费等各方面的设置。要建立好一座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其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是,首先减少进入生产和肖费体系的物质消耗量}其次,通过精良的售后服务等手段延长产品的使用时间和服务时间;最后,通过工业净化等人为或自然净化的手段来将废弃物重新变成资源后再次循环利用。经过循环经济的实施,就可以将工业废料或半成品用于农业,把净化后的城市废水用于农业灌溉,把种养的动植物作为工业原料、消费产品,从而将工业、农业、消费连接成为大的循环圈。

2对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2.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垃圾处理等环保产业的发展

2.1.1发展生态农业。耍积极开发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使农业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减少农业的白色污染,还原土地原始状态,形成了生态大农业的良性循环。

2.1.2发展生态工业。工业发展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原则。在产业方向上,关、停、并、转一些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对新上的工业项目特别是化工项目,实行集中布点或将其放在非城区的下风方向,避免空气污染物对城市的排放,保持城市使用清洁能源,恒久保持清洁生产,以符合国家的需求

2.1.3发展生态旅游业。良好的环境和自然生态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为以红色旅游闻名于世的南昌,不仅制定了南昌一吉安一井冈山线、赣州一瑞金一于都~会昌一长汀一上杭一古田线、井冈山一永新一茶陵一株洲线和黄山一婺源一上饶一弋阳一武夷山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而且在泰井等高速公路种植了四季常绿的易活植物,树立了一系列井冈山斗争题材的雕塑,让游客们感受到“历史红、山林好”的特色,是典型的文化生态之路。

2.1.4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途径,2002年10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在方案中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未来5年内,中国将建30家垃圾气体回收填埋场,计划到2015年,建~_3oo家这样的垃圾处理场,年处理垃圾l亿吨。利用垃圾等废弃物发电不仅无污染而且能解决大部分城市的供电不足,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较好运用。

作为被国家授予的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贵阳市分批启动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支撑保障体系等6大类254个项目,总投资达479亿元。可见,未来的产业结构将是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为主体的大循环体系

2.2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

环境优美、宜人是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标志,良好的城市环境能带来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了鼓励个人、企业和城市建设者们提高环境保护的综合能力,应加大立法步伐合理的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对个人,应赋予原先“谁污染,谁付费”条例新的内容,提高个人污染的罚款力度;对企业作到优惠政策引导,从价格、税收、资金、水电等方面优惠那些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对于城市建设者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深度,鼓励节约用水,为此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如涉及到筹建污水处理厂以及铺设相应的管网项目,应尽量参考国际惯例将厂、网分开,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全部进入市场,而污水管网投资则仍主要由政府承担。目前,我国全国人大已经通过并实施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这是从法律上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

2.3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建立新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

绿色消费应包括绿色产品、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其不仅应涵盖生产过程,还应和人们生活消费过程息息相关。要树立绿色?肖费观和价值观,建立新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法律上,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令、法规来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如加大罚款力度和强制实施iso14000等措施;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加强“道德”、“意识”方面的宣传和社会舆论来自觉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充分意识到环境和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以及循环经济模式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大多数消费者已经逐步认识到,环境的破坏,必将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所以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和绿色食品特别畅销。

2.4推行住宅生态化

进入21世纪后,购房和装修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之一。生态住宅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也随着房地产热和经济发展渐入人心。生态住宅是应符合以下三大主题的住宅,即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居住的环境作为生态住宅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城市居住环境的系统化、生态化、经济化和人性化,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统一。在建设部的《绿色生态居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的征求稿意见中,对能源、燃气的优化、室内外公用场所等环节都有了相应的规定。

2.5完善绿色循环经济核算体系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篇4

[关键词]创新型经济城市;发展;转型

[作者简介]宋田桂,无锡市行政学院副教授,江苏无锡214086

[中图分类号]C91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1-0118-04

现代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今国内外竞争主要通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现代城市来展开,城市已成为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的主战场。从现代城市的层面考察,衡量一个现代城市是否具有长期稳定较快发展的潜质和趋势,并不仅仅看城区的延伸、GDp的递增,而主要看能否顺应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确定若干重点领域,抓住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培育大批创新企业,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是建设创新型经济城市的基本内涵。

推进城市现代化必须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建设,以发挥其面向统一市场并接轨国际市场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中心功能作用。无锡前两轮发展的动力是乡镇企业和开放型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动力应该是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无锡地域狭小,人口和企业密度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导致发展成本日趋高昂、发展代价日益沉重。一是来自于人口的压力。无锡人口密度江苏最高,人口大规模增长的压力是更为直接的压力。无锡现有户籍人口超过470万人,而常住人口已经超过600万人。二是来自于资源的压力。无锡虽然是一个工业大市,但是一个资源小市,人均资源在江苏最少。无锡人均耕地不到0.43亩,为江苏最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左右。每年土地的供给量不足1万亩,而需求大于8万亩,土地开发强度达到了23.7%,为江苏最高,但是单位土地发展密度却远远低于国际和国内先进城市。三是来自于环境的压力。从生态承载力看,无锡生态功能水平只相当于江苏水平的65%,而生态需求却高出40%。目前无锡单位面积污染全省最高,负荷超过承载能力50%左右。特别是水污染,成为影响无锡整体环境的突出问题。同时,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外来民工大量增加,这些受教育程度偏低,工资待遇较低的劳动力的大量涌人一方面为低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为这些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人才资源的短缺成为产业升级的瓶颈,高层次人才与无锡的产业结构不相匹配,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结合度不高。资源环境超负荷运转的严峻形势、过度依靠外来劳动力的“人口红利”支撑、习惯依靠政策优惠、土地资源等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迫切要求无锡紧紧抓住国际产业优化升级的趋势,致力发展创新型经济,进而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充分发挥其现代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作用。这对无锡抢抓国际经济转型升级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创新型经济城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创新型经济城市的本质是摆脱传统工业化阶段的常规增长模式,由投资拉动向技术带动,由实物资本推动向智力资本驱动,形成创新带动为主体的经济发展形态。无锡作为我国经济大市,近年来高度重视科技进步,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但仍然存在创新投入很高、创新产出较低、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两头在外”的模式使无锡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末端,生产附加值偏低,特别是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缺乏自主品牌,以市场换技术的目标在一定意义上并未实现。虽然世界上许多大的跨国公司落户无锡,但由于自身产业结构层次和产品档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很难在世界范围的结构调整中,抢占有利地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动力结构,而且使原有的土地少、资源缺、环境承载力低等硬约束的矛盾更加突出。无锡人清醒地认识到,现有的分散产业布局和低水平的产业层次,已不适应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的需要;传统的投资拉动、资源依赖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智力经济发展的新的趋势。必须跳出传统路径依赖,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并通过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集聚人才、科技等创新资源,逐步建立创新驱动的城市发展格局,才能实现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

世界创新型经济城市发展经验表明,创新型经济城市的目标定位,不仅仅在于经济总量的大小,而在于创新力的强弱;竞争优势不仅仅在于实物资源拥有水平,而在于创新资本的集聚能力。现在各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差别已不是城市人口的比重和区域的大小,而在于吸引和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的差别。创新型经济中的城市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集聚和集成创新要素;二是提供创新的软实力。因此,创新能力是衡量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根本上决定着城市发展方式,各个城市需要根据自身的创新目标确定创新重点,形成创新特色。无锡从创新型经济城市的客观要求和自身实际出发,突出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和创新制度等五大关键环节,形成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全过程联动的城市整体创新。在创新动力上,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新企业为主体,以高新人才为重点多元联动、协同推进的主体结构;在创新资源上,要形成以智力、知识资本为主体、科技风险投资为保障、市场参与为基础要素优化配置结构;在创新产业上,要形成以智力产业、创意产业为特征,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的产业体系;在创新文化上,要形成“四尊四创”的自觉意识,构筑大气、开放、创新、包容的社会氛围,倡导敢为人先、敢于冒险、敢于创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鼓励人们大胆尝试,大胆探索,善待挫折,宽容失败,激励成功,使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最大限度地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创新制度上,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下,推动政府从全能型向有限型转变,加快从微观领域、直接管理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转变,要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结合上,形成以人为本、法制健全、高效运行、体现效

率的体制机制,加快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和保障科技创新创业者的基本权益。

二、建设创新型经济城市,抢抓知识经济发展机遇

无锡2009年人均GDp已达12000美元,跨人了工业化后期的门槛。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指标分析,处在全国率先发展的前列。但现有的发展方式实际上仍是一种延续一般工业化过程的传统模式,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结构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服务业比重偏低。目前,工业占无锡经济总量的比重接近60%,其中重工业占比高达7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41%,其中现代服务业仅占45%左右。这足以说明,“体力经济”仍然是无锡经济的主要特征,而以研发、设计、营销等为主要内容的“脑力经济”则是无锡的“短腿”和“弱项”。总体上看,无锡经济对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依赖度较大,人才、科技等创新资源优势发挥不足。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改变了经济发展主体动力。由传统的实体经济为主导转变为知识经济为主导,由区域经济为支撑转变为以城市经济为引领。创新型经济显著特征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知识的生产、存储、分配和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现在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崭新时代,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财富的增长和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传统的生产要用大量的自然资源、能源,即主要以消耗有形的物质为代价,越用越少。而现代知识的创造和发展大大降低了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依附,传统的生产要素(资本、劳力、土地)已逐渐退居第二位、第三位,知识资源成为创新的首要资源。通过创新可以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从而改变资源产出,提高组织价值。因此。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

创新型经济城市是一种以技术创新与科技创业为主导、知识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结合的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我们看到,世界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经济和高端人才推动,无论从发展动力、经济形态,还是核心技术、先导产业,都显现了知识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形成扎实的基础。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就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凭借其先导性、集聚性、开放性和包容,优化配置创新资源,释放创新活力,融合知识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创新城市发展形态。2008年,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149.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72%;高新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1.50%,比上年提高2.86个百分点。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56,4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6%;光伏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0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72%。目前,无锡快速崛起的集成电路、液晶、光伏能源等产业,技术和产业化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有些行业甚至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新材料、软件、iC设计等新兴产业迅速成长,日益改变着传统产业形态和经营方式;“530”计划和政产学研合作“7+1”工程带动的科技创业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建设创新型经济城市,提升无锡综合竞争力

建设创新型经济城市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内涵。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乃至后工业化转变,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尽快实现转变和跨越,关键是对发展路径的选择和经济形态的取舍。世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以创新型经济为先导,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不可回避的历史选择。无论是世界率先工业化城市,还是新兴工业化城市,其基本路径无不以创新型经济为主导,以技术革命和创新产业为支撑,形成核心优势和先发优势。新加坡、伦敦等城市成功转型或高位超越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创新,不断转变经济发展形态,使城市整体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性知识性产业特征。目前区域城市间竞争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的竞争。带有资源消耗高、环境代价大的平面竞争特点。随着国家把长三角改革开放提升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以沪、杭、宁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先声夺人,抢占区域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以苏、甬、常为主的周边城市抢抓机遇,进一步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极。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只有打造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充分发挥创新型经济的创造性、整合性和开放,加速产业高新化、结构轻型化、资源集约化步伐,才能合理统筹区域空间布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区域竞争的比较优势。

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在战略重点上,要更加突出四大体系建设:

一是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紧紧围绕“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目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推进先进制造业高新化、现代服务业高端化、现代农业高效化,重点发展服务经济,扶持智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形成以智力产业、创意产业为特征,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的现代产业体系。尤其是科技创业和服务外包,其核心是创新、创业、创意、创造,是当今世界创新型经济发展的主导形态,对于无锡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速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无锡共有552家服务外包企业登录商务部,业务涉及产品及技术设计外包、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动漫创意外包等多个重点领域,从业人员达3.7万人。

二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以深化政产学研联盟为重点,以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系和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关键,大力创新政府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的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建设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投融资、技术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集聚配置优质创新资源。目前,无锡全市建成政产学研合作平台29个,落实合作项目82项。2005年以来,无锡与各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合作项目达1800多个,拉动总投入超过140亿元,研发投入超过54亿元。一大批科研成果正在无锡孵化、成长,极大提高了无锡集成重大技术创新源的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

三是以优化支持政策为重点的环境保障体系。坚持技术创新和科技创业双轮驱动,致力强化企业创新的基础作用和科技人才创业的引领作用,把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高品质人居环境作为主要抓手,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居住环境和人文环境,营造开放包容、和谐务实的创新文化环境。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篇5

关键词:城建档案工作;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工作机制

1城建档案工作主要内容

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是建设各主管部门依法实施行政管理、行政许可、市场监管和执法监督的重要依据,是抗震防灾、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信息,也是工程建设、维修养护、改建扩建、审计稽查、维护权益的可靠信息和凭证。城建档案工作就是围绕城市建设开展的一系列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鉴定、统计、开发利用等,是城乡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务院《科技档案工作条例》(国发[1980]302号第二十八条,大中小城市都应建立专门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特别是大中型城市必须建立城建档案馆,收集和保管本城市应当长期和永久保存的基本建设档案。小城市和县镇按照要求,也要建立城建档案馆或设立城建档案室,并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

2城建档案工作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80%的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了城建档案室(馆),大中城市普遍建立了城建档案馆,负责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本地区形成的城建档案,相当一部分城建档案馆(室)被赋予“城建档案管理处(办公室)”职能,指导监督本地区城乡建设档案工作,形成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工作体制。许多地方和部门以及建设单位,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项目建设管理计划和工作程序、岗位责任制,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工程档案管理纳入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和备案管理程序,普遍推行“一书一证”制度(即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要与城建档案馆(室)签订《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前要由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出具《城建工程档案验收合格证》),工程档案接收率达90%以上。城建档案馆(室)档案数量快速增长,各馆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备,如密集架、计算机、扫描仪、温湿度自动监控设备等,按照国家标准《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范》和建设部颁布的《城建档案分类大纲》、《城建档案保管期限与密级划分》等一系列技术规范整理档案,档案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村镇建设档案工作开始起步,各地积极贯彻《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初见成效。

湖南省株洲市城建档案馆(城建档案管理处)2004年晋升为“国家一级城建档案馆”;县级城建档案馆(室)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逐步发展壮大。醴陵市2006晋升为省一级城建档案馆,攸县设立专门的城建档案馆,株洲县、茶陵县、炎陵县等建设局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室。无论是人员配置、库房建设都相应的增加和扩大,整个县(市)馆藏由原来的几千卷上升到3万余卷。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各地各部门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在这种形势下,城市建设事业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对城建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建档案工作面临新挑战,出现了新的问题和不足:城建档案的服务效能有待提高;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滞后;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子不大,建设档案工作仍然停留在“收集保管型”,没有实现向“信息服务型”的根本转变。

3创新工作机制,积极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挑战意味着机遇,问题就是机会。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服务工作机制,把城建档案工作推向新境界,使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立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城建档案工作的要求和当前形势,努力创新城建档案工作机制,积极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3.1抓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加强对重要数据的收集,将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城市建设重要数据的备份中心。

积极实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全过程管理,即以项目法人为管理核心,以纳入合同为管理依据,以监理控制为重要手段,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专业主管部门、城建档案部门及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全方位参与下,实施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稽查、验收把关的全过程控制的新的重大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国家对城市防灾抗灾,应对突发事件和反恐怖等工作十分重视,各城建档案馆(室)应紧密配合有关部门预防和应对城乡突发事件,一是做好重要工程包括重要建设、地下管线、人防工程、防洪工程等档案的收集管理;二是加强与政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机构的合作,做好重点档案的备份和安全保管,建立紧急情况下重要工程档案的利用机制和受损恢复机制;三是加强对重要工程档案的研究分析,为制定应急预案和抢救方案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

株洲市城建档案馆在抓好重大项目档案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加大业务指导工作力度,工作人员经常性地深入施工现场,跟踪服务,及时介入,多方协调,进行业务指导,确保了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及时性。2001年至2006年,全市共办理竣工验收备案项目1591项,重点工程210项左右,仅2005、2006年共收集重点工程档案约4000卷。6年来新增入库档案约38000卷,为全市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2加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收集管理,将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本地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信息中心。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2005年建设部136号令颁布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各级建设部门要建立配套政策措施,纳入行政审批环节,把《办法》所规定的查询制度、告知制度、竣工测量制度、档案移交制度、预验收制度、档案动态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等,纳入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备案管理相关环节,建立起各部门、各行业加强协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资源共享的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各类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及时移交,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2004年,长沙市城建档案馆通过省、市人大出台了《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条例》,通过行政执法和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业务指导以及检查督促,推动了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工作全面发展。目前,全市包括引水、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电力等专业管线工程档案都做到了业务指导到位、档案编制规范、收集工作有力、报送移交及时;2005年至2008年共接收各类管线工程档案4000多卷;并根据城市隧道工程、轻轨工程的发展,适时跟进,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文件,主动提供优质服务。特别是在地下管线档案信息中心建设方面,长沙馆自2006年以来,通过市财政投入3370多万元,完成了“长沙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工程(一期)”,实现了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管理,把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打造成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长沙市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工作平台,充分展示了城建档案工作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3.3推进城建档案工作信息化,实现由“收集保管型”向“信息服务型”的转变。

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在进行战略转型,即从信息技术阶段转向信息资源阶段,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向深入应用阶段,从数量建设阶段转向质量建设阶段,从粗放配置阶段转向集约经营阶段。档案是国家的基础性原生性信息资源,档案部门是信息资源大户,档案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信息化工作,面对国家信息工作战略转型,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信息化工作必须转变工作思路,把重点转移到加快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上来。

当前多数城市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城建档案进行管理,不少城市开设了局域网,有的开始建设数字化城建档案馆,但各地发展极不均衡,距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信息化服务”的要求甚远。各城建档案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积极应对,国家档案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于2006年9月联合启动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试点确定了6个方面主题和16个试点单位,其中沈阳市房地产档案馆与另外两家单位联合承担“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的试点任务,要求对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不同运行机制、运用多种形式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提供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工作进行探索实践、总结归纳。各城建档案部门应主动融入对接全国档案信息化工作,努力把城建档案馆(室)建设成为本地区建设信息资料中心。“十五”期间,株洲市城建档案馆先后投资60余万元,用于声像设备和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安装了局域网,开发了“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建立了株洲市城建档案信息网站,逐步实现了城建档案收集、管理、利用、统计的现代化,结束了手工操作和人工查阅的历史。建馆以来,共接待查阅利用者36980人(次)、查阅档案35019卷,复制资料50000余份,为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也为全市各行各业及人民群众改扩工程、解决纠纷、补办手续、史志修编、新闻宣传等提供了大量服务,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抓好村镇建设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切实把国家基础实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水利、道路、电网、通信、安全饮水、沼气等设施建设,集中力量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改造。各地建设规划部门必须加强与档案、民政、农业等部门的合作,将村镇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纳入三农工作、村镇建档工作,进一步纳入村镇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备案管理程序,保证村镇建设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开发利用。

对株洲市各县(市)村镇建设档案工作来说,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特别是在镇一级,一定要指定专人负责,目前镇域规划建设发展很快,建设档案工作要跟上新农村建设步伐,不能留下空白。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硬件配置,落实工作场地和档案保管库房,配备必要的工作设备设施,改善技术工作条件。三是要进一步争取领导重视,努力用好地方政策,以有为争有位,不断打开工作局面。四是要进一步营造城建档案工作一盘棋的工作氛围,加强市、区县(市)、镇建设档案工作联动,建立信息员队伍和工作网络,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横向交流,增强建设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整体实力和成效。

做好城建档案工作,服务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个档案人应尽的职责。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敢于创新,城建档案事业正如这五月石榴花一样,将会绽放出艳丽夺目之彩!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篇6

关键词:轨道交通;城市经济;城市发展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inourcountry,thecitypopulationisgrowingrapidly,trafficpressureisbecomingincreasinglyprominent,hasbecomeoneofthemostimportantfactorsinfluencingthecitydevelopment.withthesustainedandrapideconomicdevelopment,cityeconomy,cityorbittrafficconstructioninChinahasenteredarapiddevelopmentperiod.inavarietyofcitytransportation,cityrailtransportationwillbecomeeachbigcitydevelopmentisthemostimportantmodeoftransportation.

Keywords:urbanrailtransit;cityeconomy;city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U213.2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结构、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2009年7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后,东莞市跻身于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行列,但如何健康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对处于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东莞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本身的特点,就政府投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1、东莞市城市的发展现状

1)城市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珠江口东岸,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以莞城为发展中心,以常平为东部次中心的广深铁路城镇带和以虎门为西部次中心的西部城镇带,构成了现状城镇发展的基本格局。

东莞市近10余年经济保持超高速发展,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1998年至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在14.0%左右。近几年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但是东莞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东莞市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246.25亿元,比2009年增长10.3%。2010年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785.10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7.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2)居民出行特征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东莞市常住总人口共822.02万人。现阶段东莞市城市建成区规模较小,居民出行仍处于城镇形态的模式。但居民出行方式结构的演变与居民经济收入、城市发展规模、政府交通政策和地铁发展情况等宏观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空间结构布局的调整,其出行需求会相应增加。根据预测,到2015年和2030年,东莞市户籍人口每日人均出行次数为2.55次和2.45次,外来人口的每日人均出行次数分别为2.13次和2.21次。

2、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所提供的服务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与通讯、自来水、燃气等其它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生新的资源

城市轨道交通所带来的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无形资源,即城市轨道交通创造的无形资源主要指城市品牌效应、地铁概念的市场资源等,是城市轨道交通创造和拥有的与市场有关、能产生新的投资环境和机会,能给一定区域和企业带来可能竞争优势和利益的无形资产的总和。有形资源,即一是土地资源,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可以改善和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从而给城市商业用地带来了价值的增值。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将在其沿线及站点产生交通、客流等廊道经济效应,这种效应将直接对房地产行业产生影响,增大房地产开发商和商业企业对沿线土地的需求量,导致沿线区域的土地升值和商品房价格上升,带来区域房地产的价值增值;二是商贸资源。城市轨道交通的交通功能导致了城市人流、物流和信息的集中,由于廊道效应,在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局部地区将形成特殊的商贸资源,这些资源高度地依附于它,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的客流量与它所形成的商贸资源价值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2)优化城市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可以优化城市环境,而且可以用其产生的土地资源增加值,在沿线及各站点所建社区之间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人均绿地占有率,并利用绿地对气候、空气净化及其他方面的调节作用,减少废气排放、废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水平,提高城市竞争力,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轨道交通使城市的空间结构成为新的高级三维体,它对城市结构的改善及优化作用可根据其功能来确定、划分。首先是地下交通联系,减少了建设城市道路对城市土地的占用,节约了城市用地;其二是地下市政设施,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的地下空间资源能使城市市政的各种管道有序布设,避免了在市政施工中对市容的破坏;其三是对城市商贸的影响,利用地下空间修建商场、车库、影院等,使城市商贸结构转变为地上、地下相结合的城市立体商贸结构。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结构的另一个改善作用是它能引导城市结构的发展。在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及各主要站点,建设相对密集和具有混合土地利用型的社区或新的市镇或城市的次中心区,同时对各区的功能进行划分,使城市生活、工作、商业、娱乐社区的结构与功能得到合理的分布与完善。

3)强化城市增长极地位

增长极是指人类社会活动所需的资源和生产资料分布、聚集在一定地区点状空间并促使经济高度增长,并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带动周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经济的增长表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信息、技术、管理等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同周围地区形成一个势差,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使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产生了资源、技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互补,从而引导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于给城市带来新的资源,并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带来的城市土地和房地产的增值、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加速了城市GDp的增长,增加了城市的财政收入,为政府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形成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多元化投资结构与模式的大环境。

3、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经济的效应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对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改善城市经济结构,正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据相关研究表明,每投资1个亿的轨道交通项目,可带动GDp增长2.63亿,增加80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城市轨道交通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可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指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对直接关联产业带来的影响,如建筑、设计、监理、建材、机械制造、电子、冶金等行业;间接效应则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挥的辐射效应,这种效应作用于那些不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主体发生直接业务关系的产业和社会群体,如房地产、环保、旅游、娱乐、电子商务等行业。上述两种效应统称为规模经济圈效应,即,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核心,以其直接带动的相关产业为平台,在形成一定经济规模的基础上,向外层层扩散的辐射效应

直接效应。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为众多参与建设的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商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企业不但涉及各种不同行业,而且本土和国外企业也常采取成立合作联合体等方式参与工程项目投标。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业主单位根据项目需求,划分标段,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或直接委托等方式选择合适的企业参与项目建设。间接效应。首先表现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具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是对一个城市整体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中观层面针对城市内部区域;微观层面则针对具体地块。

4、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城市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却带来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负面效应。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解决当前问题的首选方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所需建设资金的数额很大。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来承担,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压力大。实践证明,城市轨道交通所在之处不但使城市交通得到缓解,同时可带动城市土地增值、人口增加,并促进居住、商业、文化等区域圈迅速形成。

参考文献

[1]宋炜丽,张晓明.石家庄发展地铁经济的可行性探讨[J].经济论坛,2008(9).

[2]熊贤良.大城市轨道交通: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J].中国经济时报,2000,(1):26.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篇7

地方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地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为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并为之提供充足人才资源的重任。多年来,兰州城市学院遵循这一思路,针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因需提供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与地方发展共同进步,探索出了一条立足生态城市学科建设,致力于合格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

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与现状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一度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一些城市盲目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牺牲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城市经济的“暂时繁荣”。如此发展的结果自然得不偿失。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也促使整个社会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生态文明的日益重视,国内许多城市开始探索和反思如何消除城市盲目发展所带来的弊端。这些城市无一例外地希冀通过探索一条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之路以解决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矛盾,通过城市环保的投入、环保技术的开发研究、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城市生态环境评估指标的制定方式,实现城市产业由单向流动的线性方式向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转变的良性循环。此外,许多城市积极推广绿色产业,并力图将其培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从而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高水平协调发展。

地方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共生共荣的密切关系

一定区域内的高等教育发展是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直接制约于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而又对之形成巨大的反作用力。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美国硅谷与斯坦福大学。二者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谁也不敢肯定地回答如果没有斯坦福大学,还会不会有今天的硅谷以及硅谷目前风头正劲的发展态势。理性地说,斯坦福大学的存在肯定不是硅谷形成的充分条件,但没有斯坦福大学这个必要条件,恐怕也同样不会出现硅谷。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而赋予大学的重要使命,也是大学顺应内在发展规律和要求,获取外部资源,满足自身发展的主要途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格局以及由此形成的人才需求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规格。而地方高校的发展则可以通过控制人才供应的量与质,通过为社会提供科技文化等服务来影响、调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兰州城市学院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几大举措

兰州城市学院由于地处甘肃省会,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有一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学校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围绕国家“两型社会”“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区建设以及甘肃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瞄准兰州新区、甘肃省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申报中的甘肃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等重大建设平台,以及推进甘肃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契合自身发展实际,全力构建城市生态学科群,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通过施行四大举措努力探索助力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道路。

1.专注特色,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学校前身是一所师范性专科院校,要实现为区域发展全方位服务,尤其在推动城镇化建设方面作出贡献,学科转型势在必行。鉴于此,学校在升本之初,按照“突出和发展城市服务功能,保留和优化师范教育特色,注重和强化应用技能培养”的办学指导思想制定了学科建设规划,经过近年来不遗余力的建设,学校已逐步形成了以生态城市建设为主的学科专业结构,建立了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第一,实现与区域对接,大力发展城市生态相关学科群。学校结合甘肃区域发展需求,从培育特色入手,依靠地方经济、文化、自然资源的优势,以生态学科建设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互融,遴选出了一批具有自身优势和区域特色的学科,并加大新兴学科、交叉与边缘学科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生态学科集群化发展机制。目前,以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等专业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相关学科群建设与地方发展的迫切需求高度吻合,服务城市建设发展的相关人才供不应求。

第二,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学科创新与融合机制。学校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整合学科资源,推进学科交叉,在学科交叉融合中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培养高层次、交叉型学科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和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学校以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为主要目标,按照“整合、共享、开放、服务”的支撑平台建设方针,形成了共享开放平台的自主创新支撑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第三,争取多方注资,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学校设立“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对重点学科、重点科研项目、重大科研成果、优秀科研团队实行激励机制和不同比例的资金配套机制,鼓励教师通过成果转化、争取企业资助等方式不断推进学科建设。学校创新校企联合办学思路,与大唐移动、北方汽修等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了由学校出场地、包教学,企业出资金、包就业的联合办学机制,有力地拓宽了学科建设融资渠道,培养了一批地方亟需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重点扶持发展与城市经济和产业布局密切相关的专业,调整学校原有专业布局,学校已初步创建了具有甘肃地域和人文特色的专业体系,形成了能够体现学校特色与优势的专业品牌,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度日益紧密。

2.多措并举,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兴校之举,首在得人。学校自升本以来,坚持稳定、培养与引进多措并举的原则,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实施推进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

第一,招贤引智工作不断推进。根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学校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吸引稳定人才的政策,先后吸纳浙江大学在内的许多名校的博士、硕士来校工作,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逐年呈显著上升趋势;学校同时根据学科建设和教学需要,采用“柔性引才”原则,先后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李迅,复旦大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长江三角洲研究院副院长王祥荣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参与教学科研工作,以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学术讲座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了学校人才高地建设。

第二,自主培养实现跨越发展。学校先后通过实施名师培育工程、教师高学历工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大工程,制定了以城市生态学科群为主的教师进修制度、跟踪培养制度以及稳定人才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系列制度,并在教师学术交流、考察访问、学历提升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力地形成了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和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全校形成了追求上进,提高水平的良好导向。

通过坚持不懈地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人才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与升本前相比,学校高级职称教师由原来的65人增加到395人,增长6.1倍;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由原来的2人增加到88人,增长44倍。专任教师的高职称比和高学历比分别由2006年的35.1%和53.6%达到了目前的53.9%和64.4%,逐步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结构合理、干劲十足、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

学校先后有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师德标兵”荣誉称号,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40余人获得省级荣誉称号或人才支持计划。

3.加大投入,着力打造精品专业实验室

学校以努力解决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与生态建设有关的重大问题为导向,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先后建成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等22个研究院(所),为培养人才、开展技术研发等工作的顺利推进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第一,围绕甘肃生态城市建设,成立相关研究院所。学校针对兰州大气污染、城市生态安全与治理、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问题,先后建立了以城市环境污染控制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城市生态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数个实验室,在采集数据、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已陆续为城市治污提供了一些翔实的理论依据。目前,相关实验室正陆续开展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对接协同创新合作,以进一步对甘肃生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另外,依托学校成立的甘肃城市发展研究院,已与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共同主持完成了《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之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系列研究成果,其在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综合评价、咨询指导等方面已取得可喜成果。

第二,加大经费投入,因需开展相关实验项目。学校根据甘肃省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兰州新区、兰白都市经济圈、甘肃省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等重大项目的需要,不断整合力量,优先建设重点学科实验室,投入近千万元专项资金,购置了先进的生态学、环境科学实验设备。各实验室根据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采取资源共享、综合建设、规范管理的原则,充分考虑了实验室规模提升、学科融合和持续发展的可能。目前,学校已承接或完成多项生态类实验,其中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5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7项,主持甘肃省内科技项目几十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发明1项。

4.凝心聚力,增强服务地方发展的本领

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坚持突出与城市生态文化发展相关的各类专业,不断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生态发展。

第一,为城市管理贡献才智。由于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甘肃省近年依托学校建立了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先后举办了“甘肃省城镇化建设县(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兰州市安宁区管理干部研修班等培训活动。这些培训从理论阐释、现身说法、政策讲解等方面入手,使学员获得了一定的思想收益,必将对甘肃省城镇化建设起到很好的教育支撑作用。

第二,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文化活动。近年来,学校先后受邀参加了第六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赴欧美等国家交流武学,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研究》,发起组织了国内外88支武术团队参加的兰洋杯“2012兰州国际武术交流大会暨武术文化产业高峰论坛”等活动。现已形成“太极法则与和谐思维”等一批学术交流成果,敦煌文化研究关于艺术再生理论和价值增值理论等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甘肃地方武学传承与保护发展规划等大量优秀成果。尤其是学校以《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研究》为平台,已邀请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视觉艺术系副教授、美国知名雕塑家肯特·怀恩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共同构筑敦煌艺术研、学、产、商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为甘肃省打造“敦煌画派”的三步走战略和敦煌元素创意成果转化贡献着力量。

第三,为城市建设出谋划策。结合甘肃省发展实际,学校先后多次主办“西部循环经济论坛”“中国生态城市发展论坛”“全国敦煌艺术产业化协同创新高层论坛”等高规格学术论坛,为甘肃生态城市建设建言献策,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学校创办了《城镇化研究》双月刊杂志,就全国各大城市发展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交流;学校完成了兰州新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新区定位、新区总体空间构架等方面贡献了才智,间接地推动了兰州新区升格为第五个部级新区;学校围绕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提出了十大生态水系工程,尽最大能力助推兰州市山水名城建设工程。此外,学校还为一些市(县)区制定了工业园区规划,为一些城市住宅小区设计了园林景观等。

第四,增强学校科研服务能力。在学校大力发展城市生态学科,不断引进相关人才的同时,学校科研服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2012年3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兰州城市学院合作,共同主持完成的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在北京举行了新闻会。中央各大媒体对此进行了直播和广泛报道。《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是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病”日益加深蔓延的严峻现实进行反思的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智库型研究报告,旨在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咨询。学校已培养各类城镇化建设人才数千名,与城市生态相关课题的申报、立项的数量与质量形势喜人,在城市生态领域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不断增强,优势不断彰显。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篇8

1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使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战略层面上关注的重要问题,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成为21世纪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在全球一致应对气候变化和降低化石能源消耗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通过提高能效和节能、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碳排放强度,低碳经济理念正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并开始对各国经济结构,投资和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2低碳经济的内涵[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从世界范围看,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3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

3.1法律政策体系应向低碳产业倾斜

从政策引导层面建立有利于形成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从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对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进行低碳化调整。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法规,考虑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对新能源、提高能效、生态基础设施等低碳经济产业实行政策倾斜。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清洁发展、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的鼓励政策和相关法规,加快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建设。

3.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化,以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燃料电池等为主要方向,积极发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加大产业化力度。二是积极发展低碳装备制造业,提升内燃机、环保成套设备、风力发电、大型变压器、轨道交通配套装备等装备制造业的研发设计,工艺装备、系统集成化水平,积极发展小排量、混合动力、纯电动等节能环保型汽车,加快低碳装备制造业和节能汽车产业发展步伐;三是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低碳产业和服务业。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培育信息家电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软件及服务外包,动漫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形成若干具有国际水准的物流集聚园区、服务外包集聚区、动漫创意产业集聚区。

3.3选择低碳的出行方式

在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上,要坚持公共交通优先的方针。大力发展快速公交系统。[2]从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环境污染、公众身体健康影响、交通拥堵和石油消费来讲,小汽车出行方式太昂贵,又是问题丛生之源。、城市的交通发展战略上,应采取经济和行政手段相结合,限制和减少小汽车的使用率。同时,应率先大规模使用清洁的低碳燃料和新型环保车辆。城市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保护自行车道和自行车的发展,将自行车道和人行道赋予人性化设计。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既无污染排放、保护环境,也能锻炼身体,在主要公交站点都应有自行车免费停放点,其站点设计和功能应该比汽车停放点更适宜人们的寄存。应在公交大的站点提供价廉或免费的自行车租借服务。

3.4加快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

推进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节能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加强生物质能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开发生物热解气化,生物质制乙醇,生物质制氢,生物质燃料气合成二甲醚,生物质燃料气合成汽油,甲醇以及城市垃圾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发展生物能源业。加快推进风能发电成套装备产业化。支持发展光-热转换材料,集热器结构材料和部件,研发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及组件技术,积极推进薄膜电池,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及其他电池等先进太阳电池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太阳电池生产和测试设备的国产化进程,推进新一代的地下温泉热水利用技术,小城镇区域性集中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及推广应用。发展小型高效天然气制氢,大规模煤气化制氢技术。支持开发高效热交换器和热系统的节能技术,加快发展工业高耗能产业的节能降耗新工艺,关键技术和设备。

3.5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政府应该设立专项资金,资金主要用于促进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和促进技术进行成果转化。资金应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按企业模式运作。通过多种方式找出碳中和技术,评估其减排潜力和技术成熟度,鼓励技术创新,开拓和培育低碳技术市场,以促进长期减排。低碳技术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

3.6大力发展低碳建筑

城市发展低碳建筑应着力加强政府规划和相关文件的贯彻落实力度,严格实施低碳建筑标准,新建筑的立项、审批和建设过程都必须遵照相关标准。要扩大低碳建筑理念的普及推广,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推进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要尽可能实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排水等设计理念。[3]推进建筑能耗标识制度,推广低碳建筑的分级认证制度;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鼓励商场、写字楼、工厂等现有商业建筑开展节能改造,政府办公室、医院、学校等公营机构要制定和实施强制节能措施。对大型公共建筑,应公开其能源消耗状况,进行能源审计,推动大型建筑节能减排等。推进低碳建筑技术的广泛应用,普遍采用外遮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建筑绿化等低碳建筑设计技术;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改进建筑业生产组织方式,提高低碳建筑的生产能力。

3.7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绿色消费

在公众中大力宣传低碳理念,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使公众真正参与进来。人类活动足迹加剧气候变化的趋势如不扭转,则生态系统崩溃、水资源缺乏、疾病肆虐、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要紧紧抓住低碳发展的主轴,配以生态的要求,推动技术发展和建立低碳经济,从而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愿景

低碳经济不仅仅只是一种愿望,更是人们心目中一股深受感动的力量。刚开始可能只是被一种想法所激发。然而一旦进一步发展成为感召那些人的信念时,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它需要各方通过共同努力实现。胡锦涛主席在2007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郑重提出四项建议,说了4次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2009年9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争取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的Co2排放比2005年降低40%~60%。为我们描绘了未来低碳经济的愿景。在2010年低碳中国论坛首届年会上,徐州和成都、深圳等10个城市被评为2009中国低碳风云榜,最具竞争力的低碳产业基地城市成为全国首批低碳产业基地。[4]目标引领行动,发展促进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能够在低碳经济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淑文.中国低碳经济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3期:296-299.

[2]谭志雄等.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与行动策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9期:69-75.

[3]范基平.低碳城市研究综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3期:478-481.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篇9

关键词:文化名城经济特区水生态修复建议喀什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水生态随着人类自身活动的影响,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对水生态进行动态监测、并加以及时有效修复,是保证人与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河流健康生命,促进地方生态文明和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和改善民生的必要举措。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经济特区的水生态修复就显得更加尤为重要,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光大文化名城精神,保障特区经济开发的正常开展都将起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关系着文化名城和特区建设的成败。

喀什市位于祖国最西南边陲,是西域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窗口示范城市,1985年被国家确定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又被确定为经济开发区。她依山傍水,西昆仑、帕米尔和西天山的支脉环绕其周,历史经传有名的“赤水”、“洋水”(现称克孜河和吐曼河)与其环抱,特别是吐曼河纵贯市区,维系着整座城市的水生态环境,被祖祖辈辈的喀什人称为“母亲河”。

1.吐曼河小流域的原生态

经考证,历史上的吐曼河就是《穆天子传》中的洋水。维语称“吐曼河”,为“雾河”之意。其水源主要依靠地下水出露和上游卡浪沟吕克山洪余水的补给,年径流量达到1.4×108m3以上。流程从源头达到200km以外的伽师县玉代里克乡一带,汇入克孜河。因为大量地下水的出露,保持了河水的温度,每当秋末到次年仲春,温暖的河水散发出大量水气,形成梦幻般轻纱似的雾气,在城市上空悠然飘荡,滋润和调节着整个城市的气候,使得喀什这座内陆干旱气候中的城市气候温和,干湿度适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天蓝、地净、水秀、树绿、人美。同时喀什市也因富含大量地下水出露所形成的著名“九龙泉”而享有“泉城”的美名。

2.吐曼河小流域水生态变化

上世纪70年代,吐曼河渐渐演变,流程缩短了一半之多,只流到疏附县阿克喀什乡便消失,全程不足100km。年径流量明显减少,但河流流经喀什市区时依然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充满着鲜活的生命。但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个体工商经济蓬勃发展,对地下水需求量迅速增大。80年代之初开始改水防病,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全面普及地下水供给。城郊农牧生产大量使用地下水饮灌。到上世纪末,喀什市地下水的开采量已达到0.65×108m3,其中城市居民生活和环境用水为0.12×108m3,农牧业饮灌用水为0.53×108m3。根据水文地质部门的勘测,喀什市地下水的动储量为0.8×108m3左右,这就是说地下水的开发已近于临界点,由于地下水的大量无序开发,地下水水生态已经遭到了人为的破坏,本来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的吐曼河水源已濒临枯竭,再加上污染的愈来愈严重,屡禁不止,无力整治,到上世纪末,吐曼河已变成一条死河、臭河,下游常常断流。这对于在改革开放中急待经济腾飞的文化名城―喀什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形象真是大煞风景。

本世纪1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步伐以无可遏止的态势继续向前发展,跟其他城市一样,特别是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的城市建设迅猛异常,城市不断拓展,大量农村居民和打工人员涌入城市,尽管城郊农牧业用水保持在较为平衡状态,但城市居民、生态环境和工业用水每年平均人以10%以上的速度向上递增,2012年城市地下水开采量与地下水动储量相比已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标志着地下水开发潜力已经不大,已经基本无力承担经济特区开发建设的用水。吐曼河的地表径流仅靠一点浑浊的山洪余水维持,昔日吐曼河美好的水生态风光不再。面对文化名城建设和经济特区开发的机遇和挑战,喀什市严峻的水生态资源短缺形势摆在世人面前,对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3.吐曼河治理的可喜成效

本世纪以来,随着西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喀什市政府为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环境资源发展地方经济,先后提出和实施了“以旅游为龙头带动喀什经济发展”和“以商贸为契机,加强东联西出,把喀什打造成中西亚和南亚经济中心地位”的发展战略措施。这些发展战略措施的实施无疑都从人们的主观愿望和经济实力方面为吐曼河治理准备了条件,打下了基础。自治区人大八届、九届、十届会议都曾提出吐曼河综合治理的问题,自治区领导视察喀什时曾多次指示加大投资对吐曼河进行治理。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经济能力许可的条件下,喀什市相关部门对吐曼河环境实施了治理,首先对河道进行了清污、清淤、疏通,对河岸进行了清障、拓宽,又对河岸、河坎进行美化,用砼修建河坎堤坝,路面修复硬化,河坎种花种草,防止水土流失,架设了桥梁、路灯,并营造了一些简易的游乐运动设施。投资巨大,成效显著,已基本改变了吐曼河死沟、臭沟的旧貌,初步呈现了一个现代化城市河滨的趋形,国内外游客和城市市民走过时已呈现出一种心旷神怡的舒适之感,喀什市城市形象有了明显提升。

4.治理的根本问题―水生态修复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虽然吐曼河花去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得到了一定的治理,外貌是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吐曼河水量依然稀少,水质浑浊,小流域地下水资源匮乏短缺依然形势严峻,分析其原因就是对吐曼河治理未能抓住水生态修复这个问题的关键。妨碍了吐曼河生态环境的恢复,影响着文化名城生态文明的发展,也将制约着经济特区开发建设的进程。

5.对吐曼河水生态修复的思想认识

吐曼河水生态修复实际是对喀什市水生态修复的问题,这对于经济不太富足的边远城市来说未免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对于吐曼河的治理不能仅停留在外观层面上,对全面实施水生态修复要有新认识、新思路、新举措、新准备,思想要开放、开放、再开放。

5.1喀什市既是我国文化名城,又是我国后起的新兴经济开发特区,必须以文化名城和经济特区建设的双重标准看待,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牢固确立比单纯经济开发特区规格、品味、标准更高一筹的理念,必须以特区经济开发带动文化名城建设,以文化名城建设促进经济特区的开发,做到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二者兼顾。而水生态修复对于二者建设来说更具有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水生态修复必须优先于二者的建设,不可滞后,不可并驾齐驱,更不可本末倒置。

5.2在富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名城搞经济特区建设,把喀什这个改革开放窗口示范城市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西亚、南亚经济中心地位,必须要有与国际现代化都市接轨的胆略和气魄。对城市水生态修复,不妨学习和借鉴他国文艺复兴以来一些名城的建设经验,也要学习我国国内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城市对水生态修复的经验和举措。如山东济南泉城在面临同样水生态危机中,他们是如何使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泉轮重放光彩的先进做法,把喀什市真正建成一流的风景秀丽的国际都市。

5.3在新兴经济特区开发中建设文化名城,必须要与我国水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没有水的城市是偏废的。没有水文化作为基础的文化名城是一种精神的缺失,文化的先天不足甚至可以导致文化名城的流产。要从水文化发展的角度认识水生态修复的重要性,使水真正变成文化名城流动的金,流动的诗。要在水文化精神正确引导下永葆城市昂扬向上的生机,促进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5.4根据目前喀什市水生态现状,要以特区开发的超前意识认识对吐曼河水生态修复的急迫性,要及早实施,越早越好,只争朝夕,要以搞好吐曼河水生态修复去主动迎接特区开发热潮的到来,决不能让特区开发建设停下来等待水生态修复,要确立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的思想,敞开门路,多方筹措资金,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经济形式搞修复建设。

5.5为防止水生态治理和修复低标准重复建设,要求在现有吐曼河外观治理的成果上,思想再更上一层楼,对吐曼河的水生态修复和景区建设项目要在参照上述有关要求前提下牢固确立高标准、高档次、高规格、高品位的“四高”思想,要在项目与国内外先进城市水生态修复和景区建设标准相接轨,在项目设计和施工上要一次性到位。

6.对吐曼河水生态修复重大举措的建议

形势发展到今天,对吐曼河的水生态修复不干不行,但它不可能像农村退耕还草、退耕还林那么容易,城市建设倒退不了,对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供水须臾不可离开,否则整个城市就会陷入瘫痪,变成一座死城、臭城、空城,就更谈不上搞特区建设了。唯一的办法就是采取有效的人为措施来弥补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水生态恶化问题。

6.1建议相关部门对喀什市地下水动储量进行勘测评估,为喀什市建设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6.2根据城区周边水生态环境,建议按照地下水的走向行脉,在吐曼河上游选址,建造大中型水库,利用水库对吐曼河的水生态进行修复,在现有城周水环境之下,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甚至也是唯一能行之有效的办法。

6.2.1利用水库加强吐曼河上游地下水渗流,增加地下水动储量,渐渐恢复吐曼河小流域的水生态功能,保证吐曼河地下水补给。

6.2.2利用水库代偿城郊农牧业大量地下水饮灌,减少农牧业生产对地下水的开采量,保持地下水富含状态,保证特区经济开发建设用水。

6.2.3利用水库对浑浊的山洪水进行沉淀,给吐曼河地表径流以清水补给,以保持河道恒定的高水质高水位态势。

6.2.4山洪径流稀少时可以引可克济吐,保持水库正常水位,保证对吐曼河地表水正常补给。吐曼河最终下泄克孜河中,引克济吐,中经水库沉淀,随后自然流淌排放下泄,并不影响克孜河水量。

6.2.5水库建成以后,对喀什市周围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也将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6.2.6可以发展水库经济,丰富城市生活,同时增加就业机会。

6.3其它办法建议:因吐曼河坡度较大,可以分段修建拦河坝,形成梯级水位。可开挖延长、拓宽河道,延缓径流下泄速度,延长径流在城区逗留环流时间,充分发挥对城市生态环境调节作用,降低水库补给压力,以求可持续发展。

7.对城市景区建设的建议

城市景区建设不仅是水生态文明的内容之一,也是提升文化名城形象和品位,发展城市经济,服务和改善民生,营造特区建设投资环境的必然要求。以吐曼河两岸河滨为景区建设的基地,不仅要种花种草,营造优美生态环境,更要突出文化名城的内容和地方文化特色,要与水文化充分结合,要把地方历史人文,其中包括喀什归属版图,中原列代对喀什的治理,民族团结共御外侮和抗击入侵的历史史实,中原和西域的友好往来,地方宗教演变历史,宗教的本质,维吾尔族迁徙的历史,民族优秀文化代表人物及著述,民族现代文化风情,水文化,中央对喀什的关怀,喀什市奋斗口号和精神,民族团结以及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等等内容,通过雕塑、木刻、油画、版画、电子屏幕、文艺演出等多种介体、陈设在吐曼河畔,将吐曼河变成神圣的文化宣传阵地,营造国际开放大都市浓郁的文化氛围,招引更多的艺术家创作出讴歌喀什文化名城和经济特区的优秀作品,尤其欢迎一些音乐家来创作喀什市市歌,创作一些颂扬喀什生态优美、经济新兴、昂扬向上、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经典旋律,让美好的喀什形象传遍中西亚,传遍世界,永载历史史册。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篇10

一、衡水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特别是“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开展以来,各县市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周边地区和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相比,各县市城市建设无论在质量、速度,还是规模上,都存在很大差距,还有诸多阻碍城市发展的问题有待破解。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是没有明确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城市建设活动缺少统领全局的灵魂;二是规划体系不完备,规划编制和管理相对滞后,规划实施的刚性不足;三是缺乏城市设计,不能有效统筹城市、片区和特色地段的产业、功能、景观和建筑格局;四是城市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承载吸纳能力不足;五是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较低,没有形成突出的特色;六是路网建设相对滞后,影响衡水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的发挥;七是土地、资金瓶颈没有得到有效突破;八是征拆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破解。

二、做大做强县城经济和加快县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按照省、市的决策部署和周本顺书记的重要讲话的要求,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着力改变面貌、完善功能、突出特色,提高县城聚集产业、吸纳人口、统筹城乡的综合了了承载能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工作目标:加快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强县富民”这个目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展为动力,以创新驱动为支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着力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着力培育壮大产业园区,着力推进县域建设,着力改善“两个环境”,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为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