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3:02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篇1

关键词:三沙市;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一、引言

2012年6月21日,中国国务院批准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统一管辖位于中国南海区域的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所有岛礁及附近海域。中国政府设立三沙市,重申了对南海诸岛的,强化了在南海区域的行政存在,对南海实现有效管辖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对南海所辖海域和岛礁的管理、开发、保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三沙市的西、南、中沙群岛包括数百个岛、礁、沙、滩和暗沙等,散布在南海上,东西相距约900千米,南北长约1800千米,岛屿面积约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三沙市岛礁面积狭小,自然环境恶劣,经驻岛军民多年的努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长期缺乏有效行政管理,环境保护管理机制不健全、环境保护设施缺失、资源利用及建设开发无序等原因,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处理好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三沙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三沙市建制升级仅仅四个月,三沙市市委、市政府就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将以保护优先,有序开发的原则,加强三沙生态环境保护。《意见》对三沙的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和规划,所有工作实行环评一票否决,并经常开展生态环保巡护执法。仅2013年就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巡护28次。建立了永兴岛现代化环卫站,实现永兴岛环卫工作常态化管理。实现永兴、赵述、晋卿、鸭公、银屿等岛礁太阳能发电入户。开展“绿化宝岛”植树活动,在鸭公、赵述等岛植树3500多棵,赵述岛400米水下人工礁体工程完工,实施了4次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海域动态监管系统已经建成,永兴日产1000吨海水淡化厂即将安装建设。然而,三沙市生态环境依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主要包括海平面上升威胁岛礁安全;生物资源日趋减少;岛屿居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油气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与运输风险严重威胁南海海洋生态环境;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淡水透镜体破坏严重;渔业资源退化严重等方面的问题。

二、三沙市管辖岛礁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

根据《2012年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三沙市所属海域海洋环境质量总体优良,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满足功能要求和环境保护目标。该年度中,海水和海洋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优良;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持良好;海草床生态系统保持健康状态;主要的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良好;海洋自然保护区整体状况良好;未发生赤潮灾害、海上溢油或化学品泄漏事故。珊瑚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海洋和大气引起的自然灾害较往年轻,却仍给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损失”。虽然三沙市海洋环境质量整体较好,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多年来由于对南海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保护力度不足,加之周边国家在争议海域掠夺性的开采,导致南海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地破坏。经调查,笔者认为三沙市现在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海平面上升威胁岛礁安全

南海岛礁安全主要受海平面上升与人为因素两方面的威胁。在海平面上升威胁方面,国家海洋局的《2012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三沙市海域海平面1993年至2012年的上升速率达到了每年4.9毫米”。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司长王锋表示,“海平面上升对低海拔岛礁尤其是南海部分岛礁构成严重威胁,南海部分岛礁在高潮时只有很小部分露出海面,海平面上升造成这些岛礁消失将严重威胁我国海洋权益”。南海岛礁的部分或全部“消失”会使我国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等海域的范围改变,进而可能会加剧南海现存争端。在南海,我国与海上邻国存在着岛礁争端和海域划界纠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更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南海岛礁。

在人为因素方面,由于长期存在的岛礁争端和海域划界矛盾造成我国对于南海部分岛礁管理不利,这些岛礁面临着资源过度开发和海洋环境遭到人为破坏等问题的困扰。例如,南海某些岛礁往往成为南海周边国家军事演习中的“靶子”,岛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此外,海岸开发、油气勘探和破坏性捕捞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资源开采活动,对南海岛礁的破坏也不容忽视。

(二)生物资源日趋减少

南海具有独特而丰富的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三沙岛屿(主要指西沙群岛)植物资源丰实,岛上的植物共有80科211属,296种(含变种),其中资源植物有283种,占种总数的95.6%,以食用和药用的种类较多。三沙海域海洋动物品种繁多,主要有腔肠类、棘皮类、鱼类、虾类、贝类、爬行类、哺乳类等。其中腔肠动物珊瑚虫就有110种和5个亚种,占全国珊瑚虫种数的一半以上;鱼类有2000种左右,其中经济鱼类约800种,价值高的有200多种;珍贵水产品还有珠贝、海螺、鲍鱼、海参、海胆、龙虾、海龟、玳瑁、抹香鲸等。岛屿陆生动物主要是海鸟类,有鲣鸟、鹭、鸥、军舰鸟等60多种10多万只”。由于不合理的开发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锐减,有些种群已成濒危,个别种类已经灭绝。例如座头鲸、蓝鲸、长须鲸等目前已基本绝迹,南海沿岸红树林面积减少约一半,珊瑚礁数量减少约70%等。南海生物资源日趋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日趋严重的陆源污染,改变了海洋生物生境,导致赤潮等灾害的频繁发生。一类是对于渔业资源、珊瑚礁等的过度开发导致的生物多样性锐减。

(三)岛屿居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

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西南中沙群岛有户籍登记人口为216户、276人、常驻人口约900人。虽然常驻居民极少,但是三沙市所辖的南海诸岛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多处于原始状态,生态稳定性较为脆弱,环境容量十分有限,人类活动易造成影响。岛屿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需要通过垃圾船运转回海南岛集中处理,产生的生活废水需要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因此,三沙市岛屿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事关三沙市生态环境大计,而妥善处理三沙市居民垃圾又需要较高的成本。这些都是三沙市发展的制约因素。

(四)油气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与运输风险严重威胁南海海洋生态环境

南海是世界上主要的沉积盆地之一,已发现有37个沉积盆地都具有聚油气的良好地质条件。有关专家估算,海底至少可以找到250个油气田,其中12个可能成为大型油气田,蕴藏的油气资源储潜量为700多亿吨。其中,石油储潜量为292亿吨,天然气储潜量为58万亿立方米。南海蕴藏的丰富油气资源一直以来是南海周边国家和区域外大国竞相争夺的战略性海洋资源。自20世纪60年代末南海油气资源被发现以来,南海周边国家例如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具备先进技术与海上石油开采能力的发达国家联合开采南海的油气资源。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在南海的外国油气公司达到200多家,开发的油气田多达2000多口,每年从南海抽走的油气资源有数亿万顿。如此大范围、高强度、掠夺式的油气资源开采必然会给南海海域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在油气勘探环节,开采船舶的废水,钻井的泥浆、钻屑,海上油井井喷或泄露,炼油厂排污等,在石油运输环节,海上石油泄露风险等,都对南海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更应该注意的是,南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航运通道之一,“每天约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约400多艘船舶穿梭其间,其中石油、液化石油气运输总量占世界的1/2和2/3”,这对南海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潜在威胁。

(五)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南海珊瑚礁星罗棋布,从近赤道的曾母暗沙(~4°n),一直到南海北部雷州半岛、涠洲岛(~20~21°n)及台湾岛南岸恒春半岛(~24°n)都有分布,包括环礁、岛礁和岸礁等多种类型。三沙市所辖西、南、中沙群岛有丰富的珊瑚礁资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刘胜认为,珊瑚礁对维护海岸稳定、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持海水洁净、减轻地球温室效应等具有巨大作用,因而被称为“海上长城”。再者,由于西、南、中沙群岛远离中国大陆,许多岛礁都是珊瑚造礁形成的,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就难以恢复。因此,保护珊瑚礁显得尤显重要。然而据生态监测结果显示,南海珊瑚礁在过去几十年来处于急剧退化之中。“西沙群岛永兴岛珊瑚覆盖度从1980年的90%下降到2008~2009年的10%。”《2012年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表明:“2012年,对海南三沙市的永兴岛、石岛、北岛、赵述岛和西沙洲等5个海域的珊瑚礁进行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西沙群岛海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2005年至2012年西沙监控海域的珊瑚覆盖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造礁石珊瑚覆盖度平均值为2.37%。”眼下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及遭人为破坏现象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加剧的人类活动及全球变暖的影响。海水遭受污染、长棘海星蚕食、渔民滥采珊瑚、炸鱼及不规范旅游开发等人类活动及水温持续过高的自然原因,均对珊瑚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威胁。

(六)淡水透镜体破坏严重

西南中沙群岛为海洋型海岛,除了西沙群岛的高尖石为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熔岩露出海面为火山岛外,其余全部是珊瑚岛礁。这些珊瑚岛礁上没有可供饮用的地表淡水。地下的淡水透镜体就成为珊瑚岛礁上宝贵的淡水资源。珊瑚岛礁是由珊瑚和其他造礁生物在长期地质年代中营造而成的海底隆起构造,集中分布在热带海域和有暖流经过的洋面。这些地区雨量充沛,降雨部分被植被截留、蒸发或径流流失,部分渗入地下形成漂浮于海水之上的淡水水体,其形态中央厚,边缘薄,宛如一枚透镜,称为淡水透镜体。各岛礁上淡水奇缺,岛上军民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大陆船只补给和降雨储水,岛屿地下水是重要的生活用水之一。永兴岛等岛屿受地质构造和海水渗透的影响,淡水资源匮乏,由于人类活动增加及无序开发,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浪费和一定程度的破坏。淡水透镜体是可再生资源,但其十分脆弱。降雨回补,会促其再生,但抽取和渗漏又会使其缩小,如果开采量和开采强度过大,会使海水上涌击穿淡水透镜体,从而将一个大的淡水透镜体分裂成两个或多个小淡水透镜体进而使淡水贮量大大减少,导致地面植被枯死,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是毁灭性的。三沙市市长肖杰表示:“三沙要力争在2014年实现海水淡化设施全面覆盖有居民岛礁,2015年永兴岛不再提取地下水。”现在三沙市正着力通过加强船舶补给与加快海水淡化厂的建设多种方式解决三沙岛礁淡水使用问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对三沙市岛礁淡水透镜体的破坏,保护三沙稀缺淡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七)渔业资源退化严重

南海是世界上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极具多样性的海洋生态系统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同时作为世界最著名的商业渔场之一,也是周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据统计,南海已知鱼类多达2321种,分别隶属于3纲、35目、236科、822属,是世界上海洋鱼类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区之一。南海渔业资源丰富,但是长期以来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对南海渔业资源的过度无序捕捞,正在使南海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其状况令人担忧。近年来,由于周边国家逐渐采取一些限制性的措施,南海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有所缓和。时至今日,整个南海海域除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附近部分渔场还尚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外,其余包括南海北部大陆架渔场,北部湾渔场、西沙海域渔场、南沙海域渔场在内的各大渔场的渔业资源数量和质量都已大幅下降,部分资源品种趋于枯竭。南海岛礁和海洋划界争议长期悬而未决导致南海周边国家彼此孤立,甚至相互矛盾的南海渔业政策,正日益损害南海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南海保护海洋渔业资源面临的最大困难。此外,三沙渔业养殖业本身对于南海的生态环境也有较大的影响。海水渔业养殖因对海域资源的超负荷利用及海产养殖和滩涂养殖废水直接排入海洋,导致水体交换能力下降,水体中有机物积累,营养盐异常补充等也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除以上七种情况外,三沙市过分依赖柴油发电提供能源、南海愈发频繁的军事演习等都对南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三、三沙市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对策建议

面对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三沙市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保护优先、有序开发的原则,把生态保护迅速提上了议事日程。可以说,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三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三沙市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任务,从前文列举的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以看出三沙市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针对三沙岛礁及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法规、标准

世界很多著名岛屿在开发时都特别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处理好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关系对岛屿经济体尤为重要。世界著名海岛,例如韩国济州岛、美国夏威夷、日本冲绳岛、印尼巴厘岛、毛里求斯等岛屿,在发展岛屿经济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成为这些海岛发展旅游业的生命线,也成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例如,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发展经济确立环保先行原则,使农业、渔业、旅游业发展有良好的环境基础。毛里求斯设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加强对周围珊瑚群及海洋生物的保护。韩国济州岛为保护环境,采用了利用GiS(国家地理信息系统)的地下水保存管理系统。日本冲绳岛通过建设大坝,保证海岛淡水资源的供给。马尔代夫通过为每一个度假岛屿确定容量标准,来保护岛屿生态环境。因此,结合世界著名岛屿生态环境保护经验,三沙市应将生态环境保护长期视为三沙市发展的生命线。同时,要坚持规划先行,尽快编制三沙市发展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在发展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完成后,再行编制南海海洋产业、资源利用、海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岛屿开发、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各规划。任何项目的实施都应该按照规划行事,坚决杜绝随意修改规划的行为。此外,要制定严格而具体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环境准入标准。并严格依照政策、法规、各项标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战略。

(二)多渠道加强岛礁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

南海岛礁对于我国的国家安全、军事战略、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三沙市应克服困难,尽最大可能有效保护和控制南海岛礁。三沙市应积极探索与南海周边国家采取区域合作、共同保护的措施来保护南海岛礁不被人为破坏,其次针对海平面上升对南海岛礁的威胁,应积极通过建设防潮海堤、构筑防护网、防波堤甚至培养珊瑚虫等措施来对抗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潜在威胁。

应减少对于岛屿地下淡水资源的利用,减少对岛屿淡水透镜体的破坏。积极通过建造“三沙一号”等大型补给船运输淡水和建设海水淡化工厂等措施彻底解决对于岛屿地下水的依赖。另外,还可以借鉴日本冲绳岛建设大坝收集储存淡水的措施,结合三沙岛礁具体实际,因地制宜收集雨水等淡水资源,确保实现市政府提出的到2015年停止开采地下水的目标。

应合理开发三沙岛礁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海岛土地资源,合理填海造地,严格填海造地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控制填海造地规模和强度。统一规划三沙各岛屿土地资源的利用,整合海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南海渔业资源。南海渔业资源的合作开发不仅是避免当前频繁发生的南海周边国家渔业纠纷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防止对南海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的必要措施。渔业合作的顺利开展也将为南海划界及岛礁争端的解决奠定一个良好的互信基础,有利于争端的最终解决。应加强国内渔业的科学管理,进一步增强休渔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严格控制渔船数量、加强渔具渔法管理等资源养护。

提高科技水平,发展清洁能源,改变三沙市以往以柴油发电供应岛屿电力的状况。大力发展海洋生物质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综合利用常规能源、太阳能、储能、发电机尾气综合利用等多种能源技术,逐步形成具有三沙特色的能源供应系统,将三沙市打造成节能低碳示范城市。

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开发南海油气资源。对于南海油气资源,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立场下,应加大对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加强执法巡航,保护南海油气资源。加强与沿海国家合作,缓解沿海各国掠夺式开采的现状。此外对于国内企业对南海油田的开采,应尝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政策补偿、资金补偿、生态税收等途径鼓励开发企业在开采时积极保护南海生态环境。

(三)加强岛礁环境生态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永兴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建设,使永兴岛全岛污水都能够统一净化,并提高污水净化标准,保证生活污水排放达标,并使得净化后的污水有更多的用途。加快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与离岛处理,加快西沙垃圾收集转运项目后期建设,逐步使其他小岛的垃圾处理也达到常态化运作。加快“三沙1号”交通补给船的建造,确保2014年底投入运行。加快永兴岛海水淡化厂投入建设,彻底解决永兴岛及附近海岛淡水资源的问题。扩大绿化宝岛活动,扩大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范围与面积,持续积极开展植树造林、防风固岛活动,增强三沙岛礁抵御风浪等自然灾害侵蚀的能力。此外,所有海洋与海岸工程建设过程中都应坚持“环境准入不降低、生态功能不退化、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下降、污染物排放总量不突破”四条原则。

(四)加快生态保护区建设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三沙市成立前,海南已在西南中沙建成了六个海洋生态保护区。三沙市成立以来,正在筹建海南三沙群岛热带海洋动物保护区、三沙珊瑚礁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区。三沙市应继续争取国家及海南省政府支持,设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尤其是珊瑚礁等海洋特别保护区,加大对珊瑚礁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珊瑚礁生态系统是海南重要的热带海洋生态系统,应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保护珊瑚生态系统,加大海洋生态环保投入,建立珊瑚礁监测网,通过人工繁殖法螺苗种放流增殖的办法,保护珊瑚礁资源等,力保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安全。

加强保护三沙市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加强调查和监测,重点对濒危物种采取就地或移地保护措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实施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增殖。建立国际协调机制,共同维持南海生态平衡。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扩大修复范围,积极推进对一些被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尤其是岛礁的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岛屿植被,保护海岛安全。

(五)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和准入机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未通过的项目一律不得实施。加强海上执法能力建设,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保障。三沙设市后,海上经济活动日益增多,但非法旅游、盗采文物、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加强海上综合行政执法,提高海上快速救援能力极为必要。建立生态环境污染事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与应急联动机制,以便迅速、合理处置南海溢油、海上石油平台泄漏、赤潮、台风等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推进西、南、中沙海域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及时监测通报和环境公报,掌握三沙生态环境基本状况,为三沙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六)科学发展三沙生态旅游为三沙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海洋生态旅游是海洋资源环境循环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发展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海洋生态旅游的主要方式是感受、体验、探险、科研和教育等,与其他海洋产业,如传统渔业、捕捞业、近海养殖业和海上油田开发等相比,其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较低。在维持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平衡和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海洋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广泛普及海洋环境知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性,达到旅游与环境相互促进的效果,而且以良性发展的海洋生态旅游业替代部分资源消耗大、环境破坏严重的传统海洋产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也可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另外,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业还能够为综合化的海洋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有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鉴于三沙生态环境容量还十分有限,三沙市发展生态旅游应坚持高起点、精品化路线,逐步发展。

(七)发动岛民和社会力量参与三沙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人是关键,三沙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离不开驻岛居民的参与。三沙市应在为数不多的居民中广泛宣传、普及三沙生态环保知识,树立起广大居民、渔民的生态环保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美丽三沙”的建设当中来。例如,鼓励、发动渔民,积极承担责任,一起植树,参与绿化宝岛建设。此外,应充分利用三沙在国内的重大影响力及重要的战略地位,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到三沙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参考文献:

[1]龚子同,张甘霖,杨飞.南海诸岛的土壤及其生态系统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3(02).

[2]王淼,段志霞.关于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08(03).

[3]焦双健,李龙飞.关于三沙市海岛工程建设的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s1).

[4]苏纪兰.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性[J].科技导报,2013(16).

[5]张湘兰,胡斌.南海渔业资源合作开发的国际法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6]苗丽娟,王玉广,张永华,等.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6(03).

[7]唐议,邹伟红.海洋渔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管理的探讨[J].海洋科学,2009(03).

[8]余克服.南海珊瑚礁及其对全新世环境变化的记录与响应[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08).

[9]张莉.论南海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保护[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03).

[10]乌兰.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关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10).

[11]袁建军,谢嘉华.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研究概况[J].生物学通报,2001(05).

[12]杨振姣,姜自福.海洋生态安全的若干问题――兼论海洋生态安全的涵义及其特征[J].太平洋学报,2010(06).

[13]于敏,那杰,关春江.三沙市发展海洋生物质能源构想[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s1).

[14]付海梅.三沙市与中国南海海权[J].学理论,2013(21).

[15]吴瑞,王道儒.三沙市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保护[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12).

[16]曾祥山,韩福光,郑锦荣,等.三沙市发展设施农业的几点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2(10).

[17]海南省人大常委会三沙市专题调研第三课题组,杨斌.三沙海洋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呼唤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三沙市海洋生态资源保护情况调研报告(摘要)[J].海南人大,2013(01).

[18]刘家沂.生态文明与海洋生态安全的战略认识[J].太平洋学报,2009(10).

[19]孙立广,赵三平,刘晓东,等.西沙群岛生态环境报告[J].自然杂志,2005(02).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但在学习和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发展经验的同时,忽视了发达国家也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之路。比如英国作为世界老牌的工业革命国家,在发展之初也曾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首都伦敦一度成为世界闻名的“雾都”。而后英国从国家层面不惜利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和惊人数字的投资对其进行治理。我国现在的大气污染程度已经非常严重,已经危害到公民的身体健康,经济发展也将因雾霾的蔓延而减速,但是中我国工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进程还有很长的路没有走完,绝大多数的地方政府还被“唯经济发展论”所困扰,环境责任意识缺失。

区域产业转移战略是国家基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目标需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求、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产业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因素的状态下实施的国家发展战略,是我国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项重要变革,涉及的不仅是产业如何转移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相关的环境保护问题,其涉及的经济、环境、资源、市场等政策交叉性很强。能否在推进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兼顾环境保护,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于东部快速进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期,推进中部崛起,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正是基于产业转移涉及到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对我国产业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现状

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国内的严峻的环境形势,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发展选择,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只重发展,不顾污染”、“先发展,后治理”的深刻反省和重新选择。目前,我国生态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压力很大,具体表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我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成分来自人为的工业生产、煤炭燃烧、石油燃烧、垃圾燃烧、生物质燃烧(农村秸秆燃烧)等,以及自然中的海盐、花粉、细菌等漂浮物。机动车尾气排放,占总污染物的22%;煤炭燃烧占17%;水泥化工等工业粉尘占16%。大气污染严重直接表象是雾霾天气为主要症状的大气重毒污染天气明显增多。近两年,京津冀鲁晋、长三角、珠三角的空气重度污染严重,北京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雾霾天气急剧增多而且浓度值很高,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大气污染问题是目前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最大的环境障碍。

第二,水资源匮乏且水利用率低下,水域污染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匮乏国家之一,也是用水量最大的国家、水资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家。由于农业生产技术不够先进,我国粮食生产单位用水量是美国的一倍以上;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以上,但农田用水还沿袭用灌溉而非滴灌,水利用率只有40%;每年我国有约2000亿吨可处理再利用的次废水白白流走,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我国的工业污水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废水等,使得90%流经城市的河流水域遭受严重污染,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太湖、鄱阳湖、滇池等频发的蓝藻现象就是由于湖泊水体遭到污染所致;地下水、地表水受工业废水和农业化肥农药的污染非常严重,点源污染不加遏制的不断增加,使我国的水污染呈现复合型和长期性。

第三,城市发展超过环境承载力问题严重。我国在近十年时间里,由于汽车工业发展快速,城市汽车的保有量大幅增加,在新能源尚未形成汽车接替能源的状态下,还是依赖使用汽柴油,尾气排放问题无法解决,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贡献者,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不可遏制的加剧。同时也造成大型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普遍交通拥堵,给城市发展带来困扰。另外,城市化建设战略实施和快速推进,大面积的占用农田和农村土地,使耕地面积快速削减,土地红线难守。

三、发达国家绿色发展模式的借鉴

在进入21世纪后,国际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以环境保护为主导意识的绿色发展新趋势。发达国家如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美洲的美国等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已经基本结束,并且利用工业后时代出现的技术革命使环境污染问题从技术层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和治理。

1.英国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英国的绿色经济发展将绿色能源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核心,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绿色能源、绿色生活方式、绿色制造。英国首相布莱尔在2003年2月24日,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计划到2010年,英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建立低碳经济社会。2007年5月,英国政府了新的《能源白皮书》,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低碳经济的能源总体战略;同年6月,英国政府了《气候变化法案》,进一步明确到2020年,减少26%~32%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50年实现60%减排量的目标。2009年4月,英国政府宣布将“碳预算”纳入政府预算框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布碳预算的国家;2009年7月15日,英国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按照政府的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总能源供应的15%。

2.美国的绿色新政。在2007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就提出“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并在同年7月,由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其中涉及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目标,即到2020年,美国的碳排放量减至2006年的水平,到2030年,减至1990年的水平。在2009年2月15日颁布实施《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作为政府的绿色新政的核心,目的是摆脱对国外石油能源的依赖,促进美国经济的战略转型和经济振兴。该法案设计的内容包括工业的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重点投资领域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捉、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开发等。美国政府通过《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的实施,加强了新能源和环境领域的科研投入与总体部署,确定的基本战略是利用科技优势,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石化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小布什还签署了《晴朗天空法》。近几年奥巴马执政后,在“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中,将新能源作为投资重点,并且在相关科技领域做出部署,其中包括气候变化技术计划(CCtp)、氢燃料计划、未来发电计划(FutureGen)、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研究计划等。

3.德国的生态工业发展模式。德国将发展生态工业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重点。从2009年开始,德国为摆脱经济危机,将发展生态工业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生态工业的政策包括6大方面内容: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制定各行业能源有效利用战略;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围;可持续利用生物质能以及汽车业改革创新、实行环保教育等。德国政府加大对环保技术创新的投资,尤其重点发展利用太阳能能源。2009年德国的光伏产业新装机容量为3000兆瓦,运行总量达到9000兆瓦。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不但摆脱了依靠煤炭发电的高污染能源消费方式,保护了环境,同时为社会创造了6万个就业岗位,极大刺激了金融危机后德国经济复苏。

4.法国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发展模式。法国环境部在2008年12月发展可再生能源一揽子计划。其中有50多项措施,对生物能源、风能、地热能、太阳能、以及水利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加大投资和建设。根据计划,法国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药占到23%的比例,相当于为法国剩下2000万吨石油的消耗。除此之外,法国政府还计划大力发展第四代核能以及低碳汽车等新型绿色产业。

5.亚洲地区的日、韩两国积极推行发展绿色经济政策。日本政府在2008年通过了“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30年,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地发电量将占日本总发电量20%,2009年4月,日本公布了《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政策草案,强调国家制定的节能环保标准的监督管理,并通过税制改革,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大力开发和适用节能新产品。

韩国为振兴经济,推出“低碳绿色增长”经济发展战略。韩国政府于2008年8月公布了《国家能源基本计划》,制定了未来20年国家能源战略具体目标。计划提出要努力减少石油、煤炭等石化燃料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大幅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所占的比重。2010年4月14日,韩国政府公布了《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还提出“成为国际社会主要绿色国家”的目标。为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当时韩国对低碳绿色能源等领域的投资预算达310亿美元。

可见,从工业革命的兴起到环境的污染再到环保的先行,发达国家并不是对环境保护具有先知先觉意识,而是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面对环境问题作出的“先污染而后必治理”的本能反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还远远没有走完,如何做到既要发展又减少污染,实现既定发展目标,科学解决污染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缩短污染历程,减少污染危害,降低污染治理成本,科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都是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中必须前置性思考的问题。

四、确立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保护重点

作为国家产业转移战略的承接区域,中部和西部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有很大的差异性,在产业结构上又有很大的区域关联性,因此,中部和西部区域的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目标,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优势和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规划承接转移产业的重点,并将承接的重点产业进行归类梳理,科学有序实施承接,提升承接效率。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以及“节能减排指标作为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的重点考核内容”。并指出:“鼓励企业采用节能、节水、环保先进技术,改造生产流程及实施相关项目建设,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鼓励和支持承接产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这些政策规定就是承接产业转移承接主体应规划的重要考量依据,也是中西部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和企业以及项目审核的第一道门槛。

1.重点承接资源优化配置型。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前,应该从要素角度审核转移来产业或企业与当地资源禀赋的匹配度,并将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的产业作为承接发展的重点。承接主体应该根据承接产业体系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同本地区资源的匹配度指数高低作为规划承接重点的主要考察标准。比如,西部地区的云南和对周两个省份根据矿产资源丰富尤其稀有金属款产资源优势,在规划承接的重点应该是有色金属加工产业;中部的河南省作为中国做大的农业省份,可以规划承接重点为农业产业链开发和农产品开发产业作为承接重点;西部的新疆、内蒙古可根据土地资源相对优势,将用地需求较大的集聚型产业作为承接重点。

2.重点承接新能源等环保“新兴产业”。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产业的自身兴起、发展和衰退具有内在规律性,这种内在周期规律也会受到外部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国家在《战略新兴产业指导目录》中规划发展的新兴产业,在理论层面均具有相对生命周期优势,在资源与环境的控制标准方面也比较严格。因此,中西部根据区域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总体目标和资源环境等相关因素,积极承接战略新兴型产业转移,增强区域产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将发展大型航空制造业作为承接重点,利用发展战略新兴型产业机遇,推动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发展,转换了对煤炭为主要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保护资源与环境起到了示范效应。

3.重点关注“资源节约型承接园区”。中部地区在土地资源以及能源等方面的优势不如西部地区明显,因此承接重点规划的科学依据是中部地区产业基础优势和腹地的科技、交通、通讯、信息较发达的区位优势,在实施承接中对转移产业“优中选重”规划承接产业重点,从集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推动中部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高度将发展“资源集约型产业转移园区”模式作为承接重点。资源节约是长久的国家战略,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任务,建立资源节约型特色承接产业园区,可以有效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规模化发展。

4.重点选择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转移来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是承接主体在进行承接重点规划时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国家构建区域产业转移格局的主要考察因素。中西部地区应针对自身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有选择的确定重点承接产业,尽量选择承接那些可以为本地带来多个领域正效应的产业,比如西部地区根据自身已经具备的优势和急需转变的劣势,将“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等产业作为重点,最大化产业转移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多重溢出效应。

五、建立环境风险控制机制

产业转移的承接主体在接受承接产业申请后,应该根据国家环保法律法、政策文件相关环保标准,建立明晰的产业环保标准细则和风险控制机制。

1.建立产业转移的环境评估创新机制。按照通行的项目建设规则,环境评价是项目立项的前置必要条件。但是,环境保护的标准原则在不同的地区又有所不同,新形势下的产业转移除了要遵照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之外,越来越多的环保领域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都有创新的现行的环境保护政策要求。因此,对转移的产业项目的环境评估范围更广,标准更严格,实现对产业转移的项目环境评估体系的创新和更完善。

2.建立产业污染指标监测查询机制。地方政府对产业转移的企业或项目,在原地的环境标准执行情况进行信息查询,对有严重违法违规的污染企业采取更加严格的审批程序,对这类企业原则是先进行产业的技术设备升级或更新,“先升级后转移”或“先升级、后生产”,将污染源挡在门外。

3.建立合理配置资源数据库机制。承接主体为转移企业建立资源利用数据信息库,掌握产业对当地资源的需求种类、需求数量与规模、开发利用效率等情况,针对转移产业转移与发展对当地资源的匹配和需求情况,制定承接产业转移资源匹配和供求规划,实现资源的合理匹配、节约和保护、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

4.建立区域联防联控环境污染机制。鉴于当前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中部、西部或区域内各省之间应针对区域的大气污染和水域污染采取联手共同应对的“联防联控”机制,互相通报环境信息,制定防治大气污染或水域污染的联防联控措施,预防区域环境风险自然转移,提高区域之间的环境合作意识,促进区域的环境质量的改善。

六、结论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篇3

关键词:乐业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S75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乐业县的林业生态环境已经在逐步地改善,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需要乐业县的全体人民正视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1乐业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乐业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云贵高原的东南麓,多中山地貌,山岭连绵,早期是百色地区的一个林业大县,森林的覆盖率高达89.5%,但是在60~80年代曾经遭遇毁林开荒,大量的植被被毁。自然恢复赶不上破坏的速度,森林覆盖率一度降到41.3%。随之而来的洪灾、旱灾、病虫害严重影响了森林植被的恢复。

90年代以后,乐业县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一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改变了恶性状况。如封山育林、造林灭荒、赶玉米下山等,取得了一定成效。2000年以来,乐业县更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活动,努力培育森林资源。2000~2009年,全县累计造林17441.4hm2,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67%提高到2009年的76.4%(见表1)。

森林的覆盖率提高了,但是单位面积的蓄积量不足。所以,不但要积极造林,更要科学护林。

2乐业县林业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乐业县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很脆弱,主要是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炼山造林毁灭植被,只重视造林,却轻于管理造成的。

2.1靠山吃山,意识薄弱

乐业县是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一个县区,百姓依然抱着“靠山吃山”的思想。目前,百姓的“燃能”来源依然是砍树伐薪,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作为薪柴。村民只顾眼前的利益,环保意识薄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根本意识不到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因此过度的砍伐造成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2.2炼山造林,毁灭植被

“退耕还林”的造林政策是好的,只是林农为了追求造林的经济利益,多采用“炼山式”造林,对立地植被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极大的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健康。造林的同时也在变相的破坏灌木丛类的低矮植被,这是很多林农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2.3注重造林,轻于管理

面对荒山,人们急于追求造林的速度和数量,忽视了对林木的选择和管理,导致树种和林种趋于单一化,导致病虫害严重,不但经济效益降低,生态功能也在退化。因为管理不善,自然灾害对森林的影响也比较大。

有统计表明:1999~2009年,全县森林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灾害面积为3946.2hm2。其中,病虫害受灾面积为10.6hm2,占0.3%;火灾受灾面积为16.9hm2,占0.4%;气候灾害受灾面积为3918.7hm2,占99.3%。气候灾害是引起森林灾害的主要因素。

2.4自然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认识

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在短期内效果不够明显。所以人们对自己的乱砍乱伐行为的后果认识不足,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认识不够。

3乐业县林业生态环境问题解决

3.1加强宣传,健全森林法制

乐业县相关部门要对林区百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教育百姓要有长远的眼光,认识到森林生态效益的重要性。对毁林开荒、滥砍滥伐、乱占绿地者,要严格按照《森林法》、《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林业政策法规执行。

对于《森林法》也要不断健全,对于新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出相应措施。对于热点、难点的纠纷要做好调解,尤其是要加强对森林火灾肇事者的惩罚力度。严防火种上山入林,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火灾;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的指挥体系和扑救预案,以应对自然火灾的发生。

3.2退耕还林,加快生态林的建设

与1999年相比,2009年全县各类土地面积归纳为八增五减。由表2可以看出八增是林地面积、有林地面积、乔木林面积、竹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宜林地面积增加;五减是区划总面积、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被占用林地、辅助生产林地面积减少(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乐业县林地新增面积为19986.6hm2,净增率13.8%。林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为:2001年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使林地增加;一些石漠化裸岩地等封育造林,逐渐转变为林地。

3.3混交营林,防治病虫害发生

混交造林比纯种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强。混交营林植被种类多,可以为鸟类和有益的生物创造有利的生存环境,有效阻止了病虫害的蔓延。乐业县的混交林有杉木和马尾松,毛竹和桉树等,一般选择针叶林和阔叶林混交。混交林能够充分利用光照、水分和养分,生长迅速,有实践证明混交林的生长速度比纯种林要快20%~45%。混交林还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省造林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的森林蓄积量,提高生态效益。

3.4发展沼气,改变农村燃能方式

目前,乐业县百姓燃能的主要来源是烧柴、农作物的秸秆和一些干草,或者是上山砍伐林木。每年都会因为“伐木为薪”而毁坏大量的林木。因此,改变燃能方式也是“护林”的一大举措。

如大力发展沼气池,应是比较实用的节能方式。农村里用来发酵沼气的原料比较多,像人畜的粪便、农作物的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密闭在沼气池内发酵,就可以产生沼气用来燃烧。沼气用途很广,除了用来烧水做饭,还可以供暖、照明和气焊等。只要沼气池建造合理,沼气的利用率很高。经过发酵的沼气废渣还是营养丰富的肥料和饲料,可以重复使用,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完全可以代替薪柴和秸秆作为燃能利用。

3.5开源节流,调整采伐的结构

森林资源的管理要实行领导责任制,把林业经营列入干部政绩考核中。调整森林采伐的结构,严格实行限额采伐,凭证采伐,促进森林的生长量与消耗量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努力经营好现有森林,大力发展工程造林,以便扩大森林面积。

3.6全民造林,营造生态公益林

植树造林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森林的生态效益人人享受,那么人人都有责任为我们的绿色家园出一份力。乐业县的全体人民,如果能够每人每年一棵树,统一规划,人人造林,那么乐业县的生态环境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为子孙后代留下的将是一座“天然氧吧”。

4结语

生态环境的保护关键是人们的意识问题,如果大家都能时刻想着环保,自觉做到环保,那么生态环境的改善就是很容易的事。当然,这一思想觉悟的提升还需行政手段来推行,法制手段作保障。等人们的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就不再是奢望。

参考文献

[1]黄有念.试论乐业县生态环境评价及保护对策[J].大众科技,2009(09):(223).

[2]李桂珍.简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4).

[3]汤家礼.呼唤绿色技术革命[J].海洋世界,2011(08).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篇4

关键词:新疆;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

一、新疆生态环境现状

新疆海拔高,气温低,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由于生态环境恶劣,许多地方环境遭到破坏,缺水干旱,人烟稀少。而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条件下,又呈现着绿洲镶嵌于戈壁沙漠之中的特征。由于新疆远离海洋,几乎不受海洋气候影响,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因此这里的绿植覆盖率位于全国下游,同时新疆地区风力较强,导致新疆地区沙漠化严重,全区87个县市中53个县市有沙漠分布,沙漠总面积为4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63%,全区近80个县市都遭受土地沙漠化的危害。新疆绝大部分居民居住在沙漠的绿洲地带,绿洲散布于盆地边缘镶嵌于戈壁沙漠,规模相对较小,但却是新疆人民赖以生存的地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为的破坏和自然环境的恶化,绿洲地带面临着被沙漠吞噬的威胁。

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分析

(一)自然因素

新疆地区干旱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新疆境内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低、系统结构简单、协调性差,这样脆弱的环境系统极易受到破坏,而且不易恢复。这也是最难以控制的因素,因为自然因素,人为很难去改变,只能保护和改善。

(二)人为因素

其实生态环境的恶化最主要的还是人为因素。人们对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恢复再建的困难性认识不足,认为自然环境系统是可以自己恢复的,就像草一样,烧了以后还会发芽生长。于是就对现有的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利用和开采,导致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脚步。

1、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新疆地区本身整体水资源就处于匮乏状态,人们赖以生存的绿洲需要充足的水资源来维持,因此地下水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随意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降水量不足导致地下水位不能及时恢复,致使绿洲面积有减少趋势。新疆地区更多的是依靠河流来补充地下水位和供给生活、农业使用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财力支持不足,流域规划滞后,跨区河流用水分配缺乏科学、法定的依据,这不仅给水政管理造成困难,而且在跨区域河流上随意截流引水,造成下游水环境状况恶化,以至于下游绿洲萎缩现象十分突出。

2、过度砍伐森林资源。新疆地区本身绿地覆盖率就低,加上森林资源较少,而一些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和满足自身需要,不科学地肆意砍伐森林资源,并且砍伐后未能及时进行科学有效地补种,导致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影响了其防风护土的作用,致使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下降,造成局部地段水土流失现象加重。长期以来的乱砍、滥采对平原荒漠林破坏十分严重,削弱了天然林对绿洲的屏障功能。

3、经济实力不足。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但是新疆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实力不强,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进行环境方面的保护。尤其针对以前遗留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不能及时进行治理。

4、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力差。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各个地区也根据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情况,补充了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这些都是保护环境的法律保障。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现象依然存在。

5、当地干部重视经济忽略环境。许多地区针对干部的政绩考核很少涉及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更多的是考察其经济方面的成绩,而许多干部也是以发展经济为重点,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导致许多地区的党政负责人在任期内,重视经济增长的指标,而缺少对不合理经济活动产生环境后果的伦理思考,更缺乏保护辖区以外生态环境的责任心。

三、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在基层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从宣传队伍下团场、发放宣传单页、文艺表现等多种形式来宣传,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从内心正真的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只有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才能从全民做起自发去保护环境。

(二)环境保护体制采取领导责任制

针对各个地区,当地一把手领导要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严禁只抓经济,忽视环境保护,并要根据年度或任期目标进行定量考核和审计,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对任期内不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干部不能提拔重用。对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地区,尤其是领导因为工作失误造成的,还要追究其相关责任,而且要“戴罪立功”,将出现的环境问题尽快解决,恢复原本环境体系。

(三)保护当前生态环境,促进环境良性循环

针对当前存在的乱伐乱砍、随意截留使用水资源等不法行为,要严厉禁止,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来进行保护。专门成立保护林业资源和水资源的队伍,对当前的相关资源很好的保护起来,并进行相关的恢复,使得当前生态资源不再受到破坏,并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切实进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

应该采取最为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要逐步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对影响到生态环境的水资源、林业资源、草原等相关资源切实地保护和管理起来,真正进行执法保护。当违法行为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时候,能够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彻底的查办,并进行社会公示,达到震慑的目的,切实对生态环境进行了有效保护。

四、总结

根据新疆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建议在加强保护现有生态环境体系下,必须制定生态保护和建设、恢复计划保证生态保护,保证建设的资金到位,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并切实落实和实施,将新疆地区生态环境有效地保护起来。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篇5

关键词:煤炭资源开采;生态破坏;污染防治

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

一、煤炭矿区生态环境研究背景

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炭消耗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高达70%以上,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30%以上。我国煤炭资源开采仍处于粗放式开采阶段,大多未进行严格规划,环境保护措施不当,往往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如植被破坏、地面沉陷、水土流失、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地下水枯竭等,其中很多破坏甚至是不可恢复的,后果相当严重。项目规划阶段的环境影响预测、提出完善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手段。

煤矿开采的环境污染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主,而生态系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区别性大、多变性、难于量化、衡量标准模糊等,同时由于开发建设活动规模、建设方案、内容、建设性质等差别较大,使得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的确定和量化比较困难,因此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相较于空气、水体、固体废物污染的评价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且相关法规、标准、守则尚不完善,更增加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难度。

本文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等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从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识别、环境影响预测、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等角度出发,结合本人多年相关经验,探讨煤炭开采项目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重要价值。

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研究

2.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法

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在充分收集和利用现有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可用路线调查与定位实测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和方法,对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评价。目前较为常用的生态现状调查方法包括:应用遥感图像处理、野外调查、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手段。

2.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应当结合上述方法,从生态系统现状调查、植被现状调查、野生动物现状调查、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土壤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质灾害情况现状调查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其中,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应包括生态系统类型、结构、状态、功能等内容;植被现状调查应包括评价区植被的类型、优势种、分布、覆盖度、生产力、生物量,特别是珍稀保护种的种类、分布、保护级别等内容,并给出评价区域植被类型特征表和常见植物名录表;野生动物现状调查应包括种群、分布以及保护种的种类、分布、生活习性、生境状况、保护级别等;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应给出水土流失面积与分布,土壤侵蚀类型、侵蚀类型等;土壤现状调查应包括类型、特性、结构、侵蚀强度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给出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情况,并明确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地质灾害情况现状调查主要调查影响区域内已经存在的制约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石漠化、盐渍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和污染危害等,指出其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等。

2.3生态环境现状质量评价

生态现状评价是将生态环境调查和生态分析得到的重要信息进行量化,定量或者比较精细的描述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目前生态影响评价一般采取类比分析、生态机理分析、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景观生态学等方法进行文字分析与定性描述,辅之以数学模拟预测。

三、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包括影响因素识别、影响对象识别、影响效应识别。其中影响因素识别主要是作用主体(建设内容,应包括主体工程和全部辅助工程)的识别,就煤炭矿区而言,作用主体主要是指工业广场、矸石场、道路、洗煤厂等;影响对象的识别是影响受体(主要是生态环境,包括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的识别,就煤炭矿区而言,是指受煤炭矿区规划实施影响的生态系统及生态因子;影响效应识别是影响作用的性质及程度(正影响、负影响、累积影响、可逆不可逆影响等)的识别。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可以从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不同时期分别进行,其中建设期生态影响识别包括:工业场地、风井场地、排矸场、进场道路、附属设施、洗煤厂等设施永久和临时占地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对区域植被分布、生产力、生物量及连续性的影响,对区域珍稀动植物栖息、活动的影响,对区域水土流失现状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工业场地、风井场地、排矸场、进场道路、附属设施、洗煤厂等设施建设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弃渣对区域植被、植物、动物活动及鱼类的影响;运营期生态影响识别包括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所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表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对区域土地利用性质的影响,对区域植被类型、生产力、生物量、连续性的影响,对区域动物栖息、活动的影响,对区域水土流失现状的影响,对区域敏感目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现状、景观等的影响;配套洗煤厂、煤化工企业、瓦斯、煤矸石发电设施外排污染物对赤水河保护鱼类的影响,对区域珍稀保护动植物的影响。

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根据现状调查、规划方案实施影响因素识别以及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可知,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工业场地、道路、辅助设施、煤化工基地等施工区域;煤炭开采项目煤形成的地表移动、变形是规划方案实施后生态环境影响最主要的表现。因此规划方案实施前制定相应环境保护措施,才能使规划方案实施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4.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原则

①在规划方案编制阶段,遵循选址、选线“避让”原则,尽可能得避免方案实施对敏感目标的影响。

②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指导方针,通过限制和约束行为的规模、强度或范围来尽可能地使开发活动对环境影响达到“最小化”。

③贯彻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通过行政措施、经济手段、技术设备等措施,对矿区内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气、废水等进行综合利用,做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

④对于已经受到影响的环境进行修复或补救;对无法恢复的环境,通过重建的方式来代替原有的环境。

⑤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由建设单位组织专门的队伍,结合开采进度,对采空区上方出现的沉陷台阶或地表裂缝及时整平、填充。

4.2生态环境综合防护、恢复措施

结合煤炭矿区规划实施中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按照“规避(避让)、减缓、补偿”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提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1)避让措施

工业场地、矿区铁路线、公路等工程选址选线应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民区、二级以上等级公路、铁路、基本农田等。

(2)最小化措施

①合理选择科学的采煤方法,采煤工艺应以采煤导水裂隙不破坏含水层为目的,对可能受破坏影响的含水层区域留设保护煤柱。

②在保护区边界留设足够的保护煤柱,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的影响降至最小。

③饮用水源保护区留设保护煤柱,保证饮用水源影响最小化。

④项目施工过程中,划定施工界限,将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限制在最小区域。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教育,禁止“滥砍滥伐、捕杀野生动物”。

(3)减量化措施

①利用井下掘进矸石充填井下采空区和井下废弃巷道,延缓和减小采煤对地层结构的影响,降低采煤裂隙带高度,减少地下水资源流失量;矿井水全部处理,尽可能提高矿井水回用率和资源化率,用矿井水替代地表水源,从而减少矿区开发对水资源的影响;提高地质勘探程度,对导水断层等留设保护煤柱,减少地下水的漏失。

②加强环境管理,取先进的污染物处理工艺和处理设备,提高项目污染物处理率,使建设项目运行各种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相应标准或无害化处理。

③最大程度利用矿井水,减少矿井水排放量和取水量,减轻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4)修复措施

①对施工期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对所占基本农田进行了异地补偿。

②对受地表沉陷影响较大的区域,采取地表裂缝填堵与整治的生态恢复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篇6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

中图分类号:S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污染现状

1.1地表水污染现状

我国长江沿岸及以南省市主要以地表水作为饮用水源,如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和广东等省地表水供水比例高达90%以上。近期,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了水环境状况。公告表明:我国7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1997年以来,我国城市及其附近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高锰酸钾指数和氨氮。刑小茹等人[4]在对中国部分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水质进行评价后发现,地表水总氮的超标非常严重,超标率达到46.1%。而从污染区域分布看,污染较重的城市河段主要分布在淮河流域、黄河的部分支流、辽河流域和京杭运河以及南方的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另外,据国家环保总局最近调查数据显示,全国113个重点环保城市的222个饮水地表水源地平均水质达标率仅为72%,不少地区的水源地呈缩减趋势,有的城市没有备用水源。在环境保护部门所进行的水源监测的结果表明,大部分江河、湖海等地面水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27条河流有15条受到污染,其中以沿岸工业城市下游污染较重。在对长江干流的21个江段监测的结果中,有12个江段检出汞,最高的超标40倍。长江干流的主要鱼类中100%检出汞,含量最高的超标10倍。

1.2地下水污染现状

我国华北、西北城市主要以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如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和陕西等省的地表水供水比例均在30%以下。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水源遭到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源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源只有3%。同时,城市地下水污染存在逐步恶化的发生有机有毒污染的趋势。根据《2005年国土资源公报》,全国158个城市的地下水水质检测资料显示,污染趋势加重的城市有21个。

唐克旺等人对全国城市1817个集中式地下水供水水源地进行了调查。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全国城市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十分严峻,有899个(占总数49.48%)的水源地存在水质安全问题,其中Ⅳ类轻度不安全的水源地占20.69%,Ⅴ类严重不安全的水源地占28.78%。从一般安全评价结果看,存在水质不安全问题的水源地共705个,占总数的38.8%。其中Ⅳ类轻度不安全的水源地占18.55%,Ⅴ类严重不安全的水源地占20.25%。从有毒评价结果看,存在水质安全问题的水源地达423个,占水源地总数的23.28%。其中Ⅳ类轻度不安全的水源地占9.19%,Ⅴ类严重不安全的水源地占14.09%。如表1所示。

2防治措施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饮用水源地的污染已经较为严重,已经威胁到了一部分人的健康。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证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具体建议如下。

2.1加强水质监测,实行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7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卫生部门展开了广泛的水源监测工作。其后,环境保护部门也相继进行了水源监测。目前,我国的水污染问题相当严峻,如果以受污染的水源作为饮用水源,居民的身体健康是比受到严重影响,国内外曾发生的一些因水源污染引起的灾害性事故都显示,加强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非常必要,这方面的研究已引起重视。

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以风险度作为评价指标,把环境与人体健康联系起来,定量描述一个人在环境污染中暴露时受到危害的风险。通过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可以将水环境质量和公众的健康危害联系起来,并定量地描述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危害的程度;通过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可以直接得出环境质量的综合结论,确定污染物的主次及治理的优先权,从而为环境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主要决策对象。

2.2生态防护与水质改善

对于不合格的水源水,应在进入水厂工艺之前经过预处理,并设置具有一定停留时间的水库或过渡水体,在该水体区域内强化生态功能,通过生态防护的方法有效改善水源水水质。生态防护的方法主要有生态护坡、人工介质富集微生物、水生植物人工湿地等。

2.2.1通过生态护坡改善水质

针对普通混凝土的缺点,利用生态混凝土进行护坡有利于大幅度提高环的生态功能、生态修复能力和水体自净能力。生态混凝土时采用特殊级配的集料和胶凝材料,在力学性能满足工程使用要求的同时,形成蜂窝状的结构,形成连续多孔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表面适宜微生物富集及绿色植物生长。保证了边坡空气、水、土壤之间的互通,使土壤、河道内的昆虫和微生物拥有平衡的生存环境,而且可改善周围的大气环境,产生良好的景观效应。

2.2.2通过水生植物型人工湿地改善水质

人工湿地应用于污水处理已近半个世纪,以其能耗低、简单易行,良好的净化效果和独特的生态功能而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其应用范围被扩展到处理富营养化淡水水体领域。

2.3对饮用水水源保护进行立法

2.3.1确立水源保护原则。确定水源保护原则是全面构建水源地保护制度的前提和依据。要构建水源保护法律制度应当坚持和遵循以下原则:保护绝对优先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科学保护区域协调原则等等。

2.3.2建立水源地保护的行政管理体制。城市水源与一般水体不同,需要实行更严格和有效的行政监督和管理。

2.3.3划定水源保护区。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对饮用水源进行保护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预防性措施

2.3.4公众参与水源保护。参与水源保护是公众普遍享有的环境权,不是用水者的专利。我国立法已均对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环境保护作出了相关规定。在现有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下,保护城市饮用水源,核心任务是要处理好保护水

3总结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虽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在世界上处于落后地位。而现在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饮用水源正在遭受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淡水资源更为匮乏。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现在的严峻形势,意识到现有的污染已经对人体的健康和生态平衡产生了威胁。相关部门应积极主动的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水源地的水质质量,同时对已污染水体进行治理,已达到切实改善水源地的不良现状,维护生态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刑小茹,曹勤,刘京,等.中国部分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08,28(11):961-967.

[2]格日勒.我国饮用水源保护的现状及立法建议[J],资源与产业,2008,10(1):80-82.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篇7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环境保护;措施

河道治理是维护整个河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与手段,也是实现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关键内容。在人们对于水资源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的今天,如何维护河道的实际生态环境,实现河道治理以及水环境的保护目标,是现阶段社会环境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基于现阶段的甘肃省环境保护整体来说,其中还是存在河道治理以及水环境的相关问题的,对此在实践中要对于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解决,构建优质的水环境,进而提升河道以及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质量。

1河道治理以及水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与弊端

1.1生态护岸技术的滞后性

甘肃省的河道污染以及水环境的破坏问题是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累积形成的,现阶段甘肃省的河道污染以及水环境破坏问题已经尤为突出,相关部门在对河道管理以及水环境进行治理过程中应用的模式相对较为滞后与陈旧,无法从根本上实现河道治理以及水环境的保护。其中生态护岸技术是最为有效的河道治理以及水环境保护技术手段,但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其内在的价值与效能,甘肃省在河道治理以及水环境保护中应用此种技术相对较晚,内部人员对于该技术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在实践中无法充分的发挥其内在的职能,同时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在实践中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无法充分的发挥其整体价值与效能。

1.2控污工作开展相对较为困难

在甘肃省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工业较为重视,虽然工业在实践中有效地推动了甘肃省的整体经济发展,但是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较为严重的,其中对于水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在甘肃省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工业生产活动都会在河道中排放各种污水,这些污水中甚至具有剧毒与重金属,无疑给河道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虽然甘肃省的水环境保护工作在持续的开展过程中,但是水环境治理工作整体相对较晚,其治理方式也相对较为滞后,因为其污染程度相对较为严重,使得河道治理与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开展收效甚微。对此,面对日益严重的河道以及水环境污染,要想真正地实现对其进行有效治理,提高对环境保护的目标,就要应用各种合理的方式与手段开展治理工作。

2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策略

2.1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规划目标

在实践中要想有效地实现对河道的有效治理以及水环境的保护工作,相关部门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划目标,基于正确的规划目标,全面开展河道治理以及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在进行河道治理以及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时候,要根据甘肃省的河道状况,有针对的明确目标。相关水利部门要综合实际的河道水环境具体状况,保障其制定的治理规划目标与其河道以及水环境的具体状况相一致;同时在制定相关治理规划目标的时候,明确工作重点,根据甘肃省的污染程度、治理难度以及生活实际需求,有针对的开展工作,明确治理工作的轻重缓急,进而保障河道治理以及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2.2提升对河道清淤治污工作的重视,加强整体的工作力度

在河道以及水环境中,其实际的淤泥沉积状况对于河道的蓄水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对于河道的排水泄涝功能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清淤治污对于河道治理以及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河道治理以及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措施与手段,在实践中要想真正的提升对河道的治理,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就要提升对河道清淤治污工作的重视,提升其整体的工作力度。相关部门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对河道进行系统的勘察,进而加强对河道淤泥含量以及其污染程度的了解,根据其具体状况制定科学的清淤治污措施。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河道清淤工作主要就是通过人工清理、机械运输的方式开展,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主要就是根据实际的污染类别、具体状况以及污染程度等内容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现阶段水污染治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物治理方式。生物治理方式就是通过微生物细菌的方式开展,利用一些微生细菌对于水中的个别有机物的吞噬行为,实现水污染治理,在应用此种治理方式的过程中,要通过仪器为相关微生物细菌提供氧气,进而实现净化水质的根本目标。另一种是物理方式。此种方式就是在实践中利用沉淀、过滤以及磁场脉冲等物理方式开展作业,同时要适当地进行应用各种药物试剂治理各种污染问题。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污染类型以及污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模式,在应用中可以通过加入相关药物,增强水中杂质的沉积效果,进而对其进行系统的过滤、清除以及排放。

2.3提升水体管理的实际效果

在实践中要想从根本上确保整体的河道治理以及水环境保护效果,就要加强对水体管理效果的重视。对此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根据制定的河道治理规范开展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河道环境的治理效果,提升对各种污染问题的控制与管理,提升水污染治理效果。提升对河道环境的控制,全面控制水污染排放量,加强对排污量较大的工业企业的重视,明确“谁污染、谁治理”的基本原则,加强对排污质量的有效监督与管理,保障其实际的污染排放物质与标准相符合;同时还要搞活水体,进而降低河道中污染物的堆积量,有效的减缓河道中的淤泥累积量,从根本上提升河道以及水体的自净能力,进而推动河道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4河道生态护岸技术的有效应用

生态护岸技术在河道治理以及水环境优化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对此在实际的污染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水利部门要整合现有资源,基于现有技术手段,总结经验,不断地学习以及借鉴发达国家的治理方式与手段,综合甘肃省实际的河道以及水环境整体状况,不断的优化完善生态护岸技术方案,充分的发挥其内在的效能,提升生态护岸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以及河道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3结束语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篇8

关键词:森林文化;生态保护;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23.073

我国是人口大国,且国土面积十分辽阔。但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却极小,导致在森林资源方面,人均占有率较小。近年来,我国已经从“单方面向自然索取”转变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使得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日益减少。因此,我们要重视森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要一直坚持走下去,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都能对现如今的生态环境有明确的认知,加强其生态保护意识,为优化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1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十分欠缺,由于要满足社会和人们的日常需求,导致对森林的过度开发,使其面临极大的危机。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原本较少,再加之不断的开发、滥砍乱发以及忽视可持续发展战略,导致森林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大量物种濒临灭绝,木材资源严重匮乏,森林生态环境的现状堪忧。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人们的生态意识较为淡薄。由于人类单方面向自然索取且不加保护,从而导致森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有的地区甚至变成荒漠。现在即使是对森林生态环境加以保护,也很难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因此生态保护意识有待强化。

2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必要性

森林,又被誉为“地球之肺”,它的作用极其巨大,但与此同时,森林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仅占陆地系统的30%左右。因此,森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具有其他资源无可替代的生态效益,而且森林中有着极为复杂、繁多的生物种类,主要包括高大乔木、灌木、地衣苔藓、草本植物,还有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以及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种群等。森林具有复杂的结构、丰富的物种以及强大的功能,它自身就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生物圈,对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巩固土壤以及改善水土流失问题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1保护木材资源

森林的生态环境是生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价值。因此要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不仅可以保护稀少的木材资源,而且能体现出在生态建设方面的重要成果,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

2.2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森林中拥有着繁多、复杂的生物种类,因此,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如果对森林造成严重的破坏,其中的物种必定也会受到伤害,多种生物也将濒临灭绝。因此,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可以保护物种不遭到破坏,为这些生物种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3良好的经济效益

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不仅可以使我国的资源产量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还为国家节省开支,保证社会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幸福。

森林在陆地系统中的地位极为重要,保护生态环境,杜绝过度开发环境的现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相关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对森林的利用、保护及开发进行系统的管理,优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3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主要措施

3.1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是人类认识自我、认识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这将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奠定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思想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处于初级阶段,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因此在森林文化生态保护方面也尤为重要。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满幸福。要积极学习传统的思想财富,挖掘其现实价值,不断补充和丰富人们的生态价值观。

3.2完善自然环境保护机制

若要对森林生态文化进行保护,首先得有一套先进的自然环境保护机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可以实行“奖惩制度”,对努力保护环境的群众进行表彰或者现金奖励,对破坏环境的人,根据其对环境的破坏强度,再具体分析判定。尤其是对环境破坏极为严重的人,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要实行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去约束不法行为,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和谐而努力。

3.3加大资源保护宣传力度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节约资源等方面,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都能充分意识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使其对我国现如今的生态环境现状有明确的认知,加强其生态保护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为优化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森林文化生态保护方面还应继续努力,积极的完善生态制度,并加大宣传力度。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要将其传承下去,福泽后世,因此我们更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森林生态的保护与我国社会的发展齐头并进,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张杰,徐波,那守海.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04).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篇9

[关键词]文化遗产;生态敏感性;文化遗产“两线”界定

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的加快目前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城市旅游开发的载体是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正在面临着无序蔓延的建设性破坏的危险。如何实现文物保护单位的合理保护与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障文化遗产地基本生态安全,维护其周边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需要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划定保护范围界线。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并提出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两线”)的概念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刚性的控制要求。保护界线的划定是保护规划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重在“控制线”的划定上[1]。那么究竟该如何合理的去划定“两线”的范围至今还没有十分明确的相关规定。由于历史局限性等原因,政府公布的保护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2]。

1.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界定中存在的不足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随即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也陆续开展,这标志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创立从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随之得到了重视。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并提出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概念同时提出了一些刚性的控制要求。建设部2003年颁布的《城市紫线管理办法》中提出了“城市紫线”的概念即城市紫线是指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这些法律规定,规划规范和办法中往往采用刚性划定把保护范围被作“四至”及文物四周向东、西、南、北各方向外扩多少米。

这种机械式划定的范围常常不能适应不同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要求。划分较为单一,没有形成系统的划分模式,没有明确的界定依据。甚至文物“两线”的概念与含义都模糊不清,对文物本体孤立对待。“两线”是一个与文物本身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认识都不足。

“两线”被划分的要么过小或者过大。若范围过小可能导致文物单位遭到破坏。若范围越大,涉及的区域的使用性质和开发强度都会受到很大的约束,没能发挥该有的经济效益。这种强制性划定自动生效的方法在后来的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即区划线从建筑中间划过,或者范围过大浪费了宝贵的城市空间由此不能满足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等。每个文物单位应在充分考虑文物单位与其本身不可分割的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划定切实的保护界线。这样才能使文物本体得到很好的保护,才会达到文物保护的目的。

2.基于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生态敏感性特征的“两线”划定

“两线”是一个与文物本身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范围规划中首先考虑每个文物单位的周边环境。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并且属于城市生态敏感区的一种,一旦受到干扰不易恢复[3]。文化遗产环境是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是敏感性强而抵御外界干扰能力、自身恢复能力和再生能力均较差。具有稳定性差,生态承载力能力低,生态弹性力小等特点。生态敏感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对文化遗产环境的高敏感地段和低敏感地段。

文化遗产环境不同的敏感等级表明生态敏感性的强弱程度。通过生态敏感度的分类可以清晰地掌握每一个遗产周边的自然环境状况,能够划分优先重点保护对象[4]。能够实现根据不同的保护单位的实际环境制定不同的“两线”目标。

本文基于文化遗产环境的敏感性特征对历史文化名城吐鲁番市进行了生态敏感性分析。根据结果划定了文物保护单位“两线”范围。以对于文化遗产今后的保护方向,保护重点以及环境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研究区概况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旅游胜地。东西方文化和宗教错综交织与相互融合的交汇地―新疆吐鲁番地区,是展示西域古老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独特自然环境的最具综合性,典型性,代表性的地区。吐鲁番是全国对外开放的首批地区,截止2013年5月,吐鲁番地区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8处,有价值文物点383处[5]。

4.研究方法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性的重要方法之一[6]。本文研究文化遗址区的生态敏感性特征为划定“两线”提供科学依据,对研究区进行了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流程为:(1)筛选生态敏感因子;(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3)单一敏感性分析;(4)综合敏感性分析。

4.1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的选择

生态敏感区评价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关系到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因此要根据研究区的生态环境特点,结合研究的重点与客观条件,选择生态评价因子。评价因子应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同时具备可操作性。对于一些不容易操作,主观性较强的次要指标进行删减。因此,生态评价因子的选取依赖于生态环境调查资料的仔细分析。

根据吐鲁番地区的环境本底特征,选择对研究区的生态资源影响大并且作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的高程因素,坡度因素,坡向因素,植被覆盖度,河流水域因素,土地覆盖类型,景观等级,景观密度等因素选为本文生态敏感度评价指标。

4.2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分级与因子权重

根据吐鲁番地区的自然生态本底特征,选择上述评价指标构建吐鲁番地区文化遗址景观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研究区生态系统在遇到外界活动干扰时发生生态失衡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大小,将每个敏感性因子按影响程度划分为极度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和不敏感5个等级;为了运算的方便,分别赋值9,7,5,3,1。

同时采用aHp层次分析方法,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评估各因素评价因子对生态敏感性影响的权重值。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态敏感性各评价因素权重,目标层为生态敏感性,指标层为4个生态敏感因素。根据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的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获得各因素的权重,检查其平均一致性指标Ci=(λmax-9)/8=0.0738,查表得知9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1.46,CR=Ci/Ri=0.0505

4.3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首先对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采用aHp方法确定的单因子权重,运用GiS的加权叠加法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加权叠加法是基于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基础上,将各个单因子分级定量后,根据单因子权重,对各个因子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求和,最终做出研究区的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叠加分析图的分值进行重分类,生态敏感性被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和极度敏感等5级,最后利用aRCGiS制作综合生态敏感性分级图(图1)。

5.基于生态敏感性的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案例

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标准”高昌故城保护范围:以故城遗址外墙城墙墙基的外缘为基准,沿墙基外缘线周围平行外扩100米,形成故城遗址的保护范围边界,保护范围的占地面积为260公顷。建设控制地带:北侧边界以亚喀艾列克至托万买亥来的道路中线为界,东、南侧边界基本以高昌故城遗址东、南边界外侧平均1000米的距离为界,西侧边界以托万买亥来至阿什夏买亥来道路和果加木买亥来西侧道路中心线为界(见图3,图4)。

由图3,图4可知,这种简单地从边界外扩一定距离的保护范围,破坏了周边环境的完整性,和谐性,降低了保护区划的严肃性。保护区划划定的范围与周边的环境息息相关,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定。在划定保护范围时应当把文物保护单位与周边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根据它的本体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空间特征结合现状房屋、现状道路合理划定,保障实施的可操作性。

高昌古城是部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生态敏感性结果它本身属于高度敏感区。它保护范围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标准”以院墙为界外扩100米就形成了故城遗址的保护范围边界。通过分析发现100米的保护范围与古城本体向外到出现次一级敏感区的距离是一致的因此继续用指定的范围(见图2)。古城往西600m有一定范围的中度敏感区,往南400m处有中度敏感区,800m处有轻度敏感区.往东最近450m,最远1250m处也有不同等级的敏感区域(见图2)。根据古城周边的敏感性空间分布特征,其与周围的其他次级敏感区的边界,再结合现状房屋、现状道路做适当的调整做出了建设控制地带边界(结果见图5,图6)。调整后的建设控制地带可以很好的使周围农村居民点避让,节省紧张的城市空间。减少与现状及规划的矛盾,使规划工作落到实处,易于管理及保障实施的可操作性。

这种基于遗产周边环境敏感性的保护界线具有明确的划分依据,有利于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把握,为文物保护单位科学保护提供可靠的自然环境依据。周边的敏感区也可以作为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监测的对象,加以重视界线附近的生态环境由低级敏感状态转变为高级敏感状态。

可以在遗址周围根据建设控制界线设置隔离带。除了必要的人工设施,禁止一切大型建设工程。这样可以限制游客的活动范围,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严格保护遗产周围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结束语

目前我国关于文物保护单位所涉及的“两线”界定存在不足需要调整。这种简单地从边界外扩一定距离的保护范围既不能保护文物又会影响城市的经济建设。我们需要明确“两线”规划的目的并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切实的保护界线。最终能达到使文物保护和城市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在制定“两线”时保护范围的划定应考虑周边环境的敏感性为依据而不是简单的向外扩多少米。以周边环境生态敏感性为依据的“两线”规划能够使生态保护与遗产保护相结合,能够实现生态建设为遗产保护服务的目的,统筹兼顾。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保护区今后的保护方向,保护重点以及环境管理工作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翔.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探讨―以广州市小洲村为例.规划设计[J].2008(24):71-75

[2]王涛.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中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和分级[J].东南文化2010,2(214):23-25

[3]李王莹.文化遗产名胜区生态敏感区研究初探[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56-59

[4]刘红婴,王健民.《世界遗产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240

[5]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网站http://2013-05-2320:00

[6]杨月圆,王金亮,杨丙丰,等.云南省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J].生态学报,2008,25(5):2253-2260

[7]佘济云,周丹华,刘照程,等.基于GiS的万泉河流域生态敏感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0):69-73.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篇10

一、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耗散结构的形成

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对造成矿山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因素进行制止和治理,究其实质是要建立矿山与它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系统的和谐关系。张万红认为和谐矿区应该具有七个特征: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居民生活殷实富裕;生态环境优美整洁;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企业生产安全高效;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居民共享发展成果。七个方面涵盖矿山区域内的经济、居民、生态环境和矿山企业的状态,而经济、居民、生态环境与矿山分别是矿山系统内的基元,系统演变为耗散结构,达到上述的平衡、有序的和谐发展状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就取得了巨大成效。因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实质上就是如何使矿山生态环境与社会系统发展成为耗散结构的过程。

矿山生态系统要形成耗散结构就必须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负熵”,来抵消内部的“熵增”。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我们可以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看成如下图的过程。矿山生态环境系统内部由于矿业生产及矿业与经济不协调等因素产生“熵增”。“熵增”使矿山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协调,矿业生态系统处于无序状态。外部的管制、政策、税收、技术、教育等手段对系统产生“负熵”,“负熵”使系统远离原来的平衡状态,系统内部产生涨落,当涨落超过一定的阈值,就会诱发系统演变为耗散结构,矿山生态环境系统演变为有序状态。“负熵”是所有系统外部综合作用的结果,合力大则“负熵”大。耗散理论强调了外界对系统施加不同强度和内容的外力作用,产生足够的“负熵”来抵消内部的“熵增”,强调保护措施对策要因时、因地、因态而变,不能一概而论,一成不变,强调外部对策的综合作用。因此,耗散结构理论下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依据充分,提出的保护对策更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并用动态的观念来解决现存的问题。

二、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耗散结构形成的对策建议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从外界增加投入,使系统产生足够大的“负熵”。外界投入必须是系统的,应是教育、法规、管理、技术、资金的综合,并具有针对性,这样外界投入的力度所产生的“负熵”才能足以抵消内部的“熵增”。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观念宣传教育矿山企业的外部性是固然存在的。但宣传教育能从思想上改变人们的观念,树立起环境保护是生产首要目标的思想。思想决定行动,帮助人们在矿山建设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从而精心规划,加大各方面的投资等来使系统产生“负熵”。政府、新闻媒体、教育机构应将生态环境文化的内容渗透到矿山社会各阶层的人群中,特别要加强对矿山企业管理者的宣传教育,塑造他们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心、使命感,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上,自觉地以“良心”约束自己的行为。

2.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与法规完善制度与法规并切实执行,才能对系统产生足够大的“负熵”。政府应将矿山环境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与法规,坚决执行“谁开发谁保护、谁闭坑谁负垦、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同时,切实落实矿山资源开发环境补偿收费和复垦保证金制度。执行制度需明确任务,突出熏点,落实责任,并全面建立完善的动态巡查制度、举报制度、重大案件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

3.矿山管理模式创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管理模式创新。矿山管理模式创新从矿山企业本身来说是对矿山进行变革,对它的结构、机制进行重组。如采用股份制来吸引社会资本和技术;对政府来说,则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或资源枯竭的矿山,整合或者淘汰落后的、分散的、小规模的矿山,引导合法小型矿山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之路,建立高起点、高技术、规模化、集团化的现代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环境保护能力。

4.增加资源投入,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矿山生态保护的制度完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都依赖于优秀的人才。矿山企业要加强人才培训的投入,引进和培养人才,造就一批管理、技术骨干,为矿山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人才保障。矿山企业要增加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改进的投入,实施清洁生产。对于废弃的矿区要积极进行复垦,改善土地,应制定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多元化的社会投资主体来投资,并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恢复退化了的自然生态系统、达到良性循环状态。保护矿山生态环境的新技术发展很快。矿山企业应加强“三废”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以及环境治理技术的引进,加快对现有的技术改造升级,控制矿山产生的“三废”对生态环境的大气、水体及土壤的污染,努力实现固体、液体、气体污染物的近“零排放”。5.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发展多元化产业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从根本上讲是一个经济的问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好坏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前提条件,对矿山生态保护投入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观念,采取更多有效的方法,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负熵”有效地抵消内部的“熵增”。发展经济需面向市场,有针对性地选择经济增长点,如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或者矿产深加工等。通过发展多元产业来促进经济发展,从而给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减压。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