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猪养殖产业研究报告十篇生猪养殖产业研究报告十篇

生猪养殖产业研究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7:19

生猪养殖产业研究报告篇1

目前,亚洲一些国家为推动小规模养殖户实现集约化、标准化而建立了牲畜养殖小区。与此同时,这些养殖小区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和环境,以及对防控动物传染病等问题的影响还缺乏全面研究。

在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的资助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作为主持机构,与来自印度尼西亚农业部农业社会经济和政策研究中心、越南农业部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泰国马哈萨瑞克海姆大学兽医科学学院四个国家组成了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共同参与了一项名为“用生态健康方法研究家禽养殖小区对改善小型饲养户生物安全和生计的影响”的国际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生态健康方法分析养殖小区中的问题,并设计和实施干预活动,有效地控制动物疫病以及改善农户的生计水平。据该项目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汪力斌教授介绍,“生态健康方法”实际上就是用生态系统方法解决人类健康问题,将社会、政治、经济、人类健康和环境等各组成部分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分散的系统,通过这种视角来分析现实中的健康问题并设计和实施干预活动来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目前在中国我们已在辽宁、广西、宁夏三地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制定了包括‘生态健康家禽养殖模式12个步骤’等干预措施,这些成果可大大提高当地养殖户的生物安全和生活水平。”

国务院:病死畜禽未经无害化处理不予赔偿

10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作为保险理赔的前提条件,不能确认无害化处理的,保险机构不予赔偿。《意见》规定,从事畜禽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的单位和个人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病死畜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畜禽死亡及处理情况的义务。《意见》要求,按照“谁处理、补给谁”的原则,建立与养殖量、无害化处理率相挂钩的财政补助机制。

福建建瓯宣判一病死猪肉案15名被告人被判刑

近日,福建建瓯市法院宣判一起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病死猪肉案,15名被告人因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至拘役三个月不等的刑罚。2009年至2013年期间,被告人周氏父子等人在建瓯市一间简易厂房和一间租住房里经营病死猪的收购、屠宰及销售业务。4年来,他们向被告人杜某等养猪户收购病死猪100多头。周氏父子将收购来的病死猪分割处理后,运到冷冻厂储藏,等待买主。案发后,公安机关在冷冻厂查获近20吨病死猪肉。4年来,刘某等人在明知周氏父子出售的是病死猪肉的情况下,仍将产品运往外地,加工成香肠等食品销售。

江苏太仓畜牧兽医站站长受贿被判10年

近日,苏州市纪委、苏州市监察局官方微博“廉石声音”案件查处消息称,太仓市畜牧兽医站原站长兼动物卫生监督所原所长钱建华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10月22日,经太仓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该市畜牧兽医站原站长兼动物卫生监督所原所长钱建华被太仓市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

广东农户不要补贴贪方便病死畜禽扔河涌

近日,多名广东三水市市民反映,三水乐平左岸涌上空弥漫阵阵恶臭,原因是近些天河涌上漂浮着死猪及一些被弃的家禽。当地农业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初步估计是位于河涌上游的窝棚养猪户丢弃病死猪。农林渔业部门曾要求养殖户对病死猪以及家禽上报,且有关部门对上报实施无公害处理的养殖户给予每头病死猪80元补贴,但是部分养殖户贪图方便,直接扔进河涌中了事。“此后,动物防疫部门联同水利部门对事发河涌聚集的动物病死尸体和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共出动一台钩机和10人,清理病死畜禽20余袋(头)、生活垃圾1.2吨,病死畜禽已就地做无害化处理。

生猪养殖产业研究报告篇2

妊娠母猪硫酸铜中毒临床分析陈铁桥

加系长白和大约克种猪哺乳期饲粮适宜营养水平的研究陈国宇,陈连茂

乳猪保温的重要性及适宜保温的判断孙冬艳,田玉兰

两种方法处理乏情母猪效果观察养猪舒邓群

两种有机铬对母猪繁殖的效应试验黄志坚,黄依明,林藩平

微量元素与母猪繁殖张伟,周桂莲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措施彭晓龙

对瘦肉型种公猪无症的探讨王雅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SⅣ系配套杂交试验王松均,王先明,陈玺

烟台猪合成系与新引进原种猪配合力测定报告刘会智,刘安科,李永刚,杨显东,刘延磊,韩晓君

生长抑素基因工程疫苗对生长肥育猪促生长效果试验石旭东,殷辉林,张小琳

集约化猪场猪异常行为的发生与防制章红兵,王艳丽

国外利用小公猪生产猪肉的研究概况邓跃林,冯定远

杜洛克猪专门化父系选育报告蔡更元,李剑豪,彭国良,刘敬顺,杨景培,刘伯宗

保种期间繁殖性能的比较分析王希彪,王亚波,高健,张宝荣

德系皮特兰猪毛色遗传研究章胜乔,徐宁迎

畜牧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韩金枝,杨红先,李小松

猪伪狂犬病的现状及防制对策张家峥,刘小燕,程根生,张清洁

我国主要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现状和对策冯力,佟有恩,李伟杰,朱远茂

母猪围产期粪检虫卵动态变化对比试验连宏军,薄新文,徐雪平,陈志蓉,黎建新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防制体会罗险峰,蔡一鸣,肖琨

新生仔猪哺食初乳后血清抗体效价变化禹滨,杨丽君,高英启,杨一凡,何国彬,袁德明

我国猪矿物元素营养研究进展(综述)张振斌,蒋宗勇,林映才,郑黎

母猪繁殖力与仔猪生产效益研究王希彪

哺乳母猪的营养与饲养方案程伟

哺乳母猪的营养与饲养方案吴德,杨凤,周安国,张勇

两起种猪肢蹄病调研报告吴启宣

哺乳母猪的氨基酸营养张伟,滕冰

应激及其对现代养猪生产的不利影响养猪杨富裕,周禾

杂交父本和外血含量对苏钟猪杂交后代肉质的影响徐小波,刘铁铮,谢云敏,邢光东,师蔚群,郭祖民,顾建平

皮特兰猪在海南的种性观察姚德标,谢丕雄,廖波,杨起银,郭慧华,陈冲,夏天,陆肖芬,廖明寿

复方富力铁对生长猪的生产性能、肤色和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林映才,郑黎,蒋宗勇,余德谦,杨晓建,丁发源,王胜林,彭广辉

杜长大与长本二元杂种猪生长与胴体品质比较试验王勇,陈文存,肖雄先,储汝红,何萍,朱江

猪肉安全问题与对策王金全,周岩华

猪八号染色体产仔数微卫星标记的探讨张淑君,熊远著,曾凡同,邱祥聘,邓昌彦,肖森木,夏瑜,郑嵘,蒋思文

微卫星标记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张纪刚,朱文进,王曦,周忠孝

燃窖取暖在高寒地区猪舍应用效果测试王桂华,王博

从政策上扶持种猪生产提高商品猪质量程彬

集约化猪场发生猪链球菌病的调查与防制张家峥,程根生,刘小燕,易延彬,毛建辉

母猪子宫内膜炎病原检测与药敏试验郑立栋,孙红祥,季君策,顾海华,张毅,王金平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综合防制陈甲彩

邯郸地区种猪发生细小病毒病的调查李连缺

根据抗体监测实施猪瘟免疫效果好李芳萍,刘忠诚,孙丽蓉,付明山,冯志勇

母猪产前接种大肠杆菌苗初乳抗体效价的测定禹滨,杨丽君,高英启,杨一凡,何国彬,袁德明

生长肥育猪有效磷需要量的研究林映才,蒋宗勇

集约化猪场哺乳仔猪缺铁性贫血的预防许丽,王学梅

美系、英系、新丹系长白猪繁殖性能的比较曾乐平,詹应祥

串叶松香草饲喂母猪效果观察周明君,张海筠,毛德明,张寿慧,宋枫楠

应用维生素B1治疗母猪松弛症袁德明,何国彬

母猪不同胎次的繁殖表现与猪群合理年龄结构分析养猪李俊柱,毛雄优

杜洛克、长白、大白及其杂种猪的生长表现和肉质比较研究郑飞燕,唐凡,钟平早,陈斌,柳小春,施启顺

生长肥育猪理想氨基酸模式的探讨郑秋锋,刘建新,吴跃明

猪咬尾行为的原因分析陈才勇,王恬

实用猪饲粮配方魏国生

含不同比例梅山猪血缘杂交肉猪胴体品质研究吴德,杨凤,周安国,陈代文

桑梓湖长白猪新品系选育与推广研究报告王家圣,李学伟,赵自力,李继权,吴巨标,韩安勤,李波,李友权

答陕西史让梨问:怎样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孙义和

引进种猪氟烷敏感基因检测结果报告姚德标,廖波,谢丕雄,郭慧华,巩得求,罗想林,余俊

杂交对小梅山猪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刘宗华,张牧,邢军

猪肉质地与风味测定张伟力

常用仔猪断尾法张玲清

台湾猪舍设计之参考林国忠,曾桂荣,肖铃

应用复合高免血清防治仔猪腹泻的临床试验何国彬,袁德明,杨一凡,梁伟,杨丽君,禹滨

对猪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的调查研究和讨论张家峥,刘小燕,李召展,程根生,徐淑花,张清洁

生长肥育猪营养需求模式试验余德谦,林映才,蒋宗勇,杨晓建,张振斌,杨立彬,谯仕彦,李德发

长×荣杂种猪体蛋白质沉积模型及氨基酸需要量的预测黄萍,杨飞云,刘作华,陈代文,张克英

适于养猪的几种高产优质牧草庄文发

生殖激素变化规律与繁殖性能关系的研究养猪崔世泉,王希彪,高健,郑兆利,鲁凯

长白、大白母猪胎盘效率与产仔数关系的研究张守全,陈文广,冯定远,吴同山,陈运棣,曹镜溪

长白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与下一产的产仔数之关系周志强,金敏球,肖新良,仇步陟,邵水龙

提高仔猪育成率的措施孙可兵Http://

皮特兰猪做杂交父本利用的研究姚德标,谢丕雄,廖波,杨起银,郭慧华,柯永兴,余俊,夏文武,纪明东,刘仙喜

改善猪肉品质的饲养与营养管理策略张伟

四阶段不同营养水平饲粮饲养生长肥育猪试验申远

牧草代替部分精料饲喂生长肥育猪试验许秀平,李卫民

霉玉米引起生猪发病死亡的调查报告钟奇兴,詹智毅

杜洛克猪生长和胴体品质选育研究任广志,赖登明,李常青,张建远,付荣顺

四川省外种猪选育研究罗安治,李学伟,应三成,帅素容,朱砺

吉林省猪繁育体系建设基本构想与进展张树敏,金鑫,陈群

猪肉肉色与酸度测定方法张伟力

规模化养猪企业指标评价体系技术在都田猪场的应用郭万正,徐子清,武家水

猪场粪便资源化利用研究张汉月,陈登甲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张立昌,李春生

猪萎缩性鼻炎的诊治刘东军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林绍荣,黄毓茂,苏丹萍

猪场消毒李春生,高林

一起猪弓形体病的教训刘纯辉,徐向军,龚克勤

平顶山地区猪衣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苏玉贤,张山林,魏洪喜,仝崇

猪葡萄球菌病的诊治报告养猪李振华,杜立忠

通过文献数据评估猪回肠末端基本内源粗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组成张云琦,周安国

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研究初报邓志欢,吴志君,何若钢,陈源强,谢植,肖有恩,唐荣福,秦荣香

仔猪不同日龄断奶母猪生产表现比较试验田正伟

猪人工授精和繁殖疾患的防治(续五)王前

公猪诱情对后备母猪初情期和经产母猪断奶后配种的影响试验石旭东

斯格配套系杂交商品猪性能测定贾青,墨峰涛,孔令聪,闫恒普,赵书广,商清艳,吕志强

杜长大三元杂种猪毛色与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吴同山,张铁栓,王敬军

苏钟猪的选育葛云山,任守文

嘉兴黑猪新品系选育研究姚国强,胡友根,黄元良,沈惠忠,陈小平,费枫

猪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Ⅲ类区域基因研究进展谈永松,王林云

无应激皮特兰的研制方法探讨养猪廖波

猪的支原体病匡宝晓

如何控制保育舍内猪的呼吸道疾病陈健雄

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防制任佑,刘秀丽,郭芬芳

仔猪大肠杆菌病混感等孢球虫病防治试验禹滨,杨丽君,黎广雄,程志光,钟仕辉,袁绍春

规模化猪场暴发球虫病的诊治邱宗邦

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治疗和药物预防试验报告张家峥,张清海,刘小燕,张永立,李召展

对我国现代化养猪新工艺、新设计及新设备的探讨张荣波,许炳林,李焕烈

生猪养殖产业研究报告篇3

[关键词]规模化养殖疫病防控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8-0234-01

一、优化饲养环境

1.保持事宜的猪圈温度

温度是猪健康生长的基本保证,猪在养殖过程中应该将猪圈的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于哺乳期的仔猪其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8℃左右,因此,在冬季养猪过程中要做好仔猪的保暖工作,可以使用地暖保温或者小环境升温的方式进行仔猪保温。保育猪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6℃左右,在冬季可以采用锅炉加热的方式对猪圈进行加温,防止因为气温骤变、寒冷刺激而引起仔猪呼吸道疾病。育肥猪圈舍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5℃左右,在冬季季节应该做好封圈的工作。种猪猪舍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5℃左右,冬季做好升温工作,夏季做好降温工作,防治夏季温度过高而引起种猪中暑,导致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2.保持圈舍清洁卫生

做好养殖圈舍的清洁工作是防止仔猪发生腹泻等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产房和保育舍必须保持清洁和干燥。产房应该设置相应的产床保育舍,应该建设保育栏。对于产房和保育舍来说,应该在最大程度上保其清洁卫生,做好这项工作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防止仔猪黄白痢疾以及流行性腹泻的发生。

3.猪场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在猪场的大门设置专用的消毒池,猪舍门口放置消毒盆,平均每周消毒一次,每一个月要彻底的消毒。猪场有疫病时期要每天进行消毒,一周之后对猪场进行彻底的消毒一次。舍内用高效的低毒的消毒剂进行全面的消毒,舍外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并交替使用各种消毒产品。

4.实行封闭管理

猪场应该实行全面的封闭管理,严谨猪场养殖人员之外的闲杂人员、车辆以及设备进入到养殖区域,人员、车辆必须进入养殖厂时,应该对其进行彻底的消毒之后方可以进入。当前,在养殖过程中,很多猪场不进行封闭养殖或者封闭的不彻底,经常导致病原微生物入侵养殖厂,给养殖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

5.提倡生态养猪

优化猪场的环境,生态养猪是未来养猪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大力推动零排放养猪法是即科学又省时省力的一种养殖方式。

二、规范免疫接种

1.制定规范的免疫程序

目前,生猪养殖过程中必须并做好以下几种传染疾病的预防工作,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口蹄疫、猪细小病毒以及乙型脑炎的防治,同时,在养殖过程中还应该重点做好圆环病毒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工作。在免疫过程中,应该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确定相应的免疫程序。

2.科学的使用疫苗

在使用疫苗过程中应该根据说明书的要求,科学合理的进行使用。弱毒冻干疫苗在保存过程中应该在零下15℃进行保存,使用时应该现配现用。疫苗稀释之后,应该尽快使用完毕,在环境温度15℃到25℃时应该在两个小时之内使用完毕,温度在25℃以上时,应该一小时使用完毕。在对猪接种病毒活疫苗时,不可在同一个时期内使用抗病毒药物,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时,应该在隔一周之后才能使用。接种活菌疫苗过程中,可以与抗生素前后一周以后使用。对于即将分娩的母猪接种疫苗之后,出生后的猪仔在两周之内不需要接种疫苗,但是在仔猪出生之后,应该接种伪狂犬疫苗,接种的时间应该在仔猪出生后的一周之后进行,接种次数为两次,间隔时间为一周。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应该坚持一猪一针的原则,防止在接种过程中存在交叉感染的现象。

三、科学合理的使用药物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药物的周期一般维持在一周左右,磺胺类药物的使用周期一般在一周之内,磺胺类药物使用过程中最好添加等量的小苏打。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禁止长期小量的向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以免引起细菌的耐药性。在注射抗菌性的药物时,其使用的时间一般为5天,注射磺胺类药物的使用周期一般为3天。

四、及时的做好疫情防护工作

猪场发生疫情之后,应该及时的采取措施对疫情进行迅速的控制,一般情况下,猪的疫情防护主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报告疫情。报告疫情的发病时间、地点、数量、发病情况、病死率等内容。应该积极的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还要向业务主管部门报告,需求技术支持;其次,及时检测诊断。对动物疫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解剖化验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确定病情;再次,紧急接种。在确定疫情的基础上,对未发生疫情的猪进行紧急的疫苗接种,使之能够迅速的产生抗体,防止病情的蔓延;第四,消毒隔离。当猪场发生较大的疫病之后,应该将疫病猪和健康猪及时的进行隔离饲养,以防止疫情快速传播。然后对猪舍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及时的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消杀;最后,及时处理病死尸体。病死猪应该及时的运出养殖场,进行深埋处理或者焚烧。猪场对于病死猪的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并妥善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畜牧卫生检疫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督,确保人畜的健康。

参考文献

[1]代广军,苗连叶.规模猪场防制重大疫病发生的技术措施[J].农业新技术.今日养猪业.2010(01)

[2]岳迎夏.规模猪场防疫管理措施[J].山西农业(畜牧兽医).2010(09)

[3]时国庆,张迎年,杨昭昭.当前规模猪场疫病防治工作思路[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0(04)

[4]万遂如.农村养猪控制商品仔猪发生传染病的技术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10(09)

生猪养殖产业研究报告篇4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猪肉价格稳定;生猪养殖模式;产业调整

中图分类号:F8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9-0062-03

一、汇率变化对国内价格影响的一般分析

在理论上,“从产品市场来说,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国内物价的直接影响体现在进口的最终消费品价格和进口的中间投入品价格下降。进口中间品价格下降,通过生产成本下降带来最终消费品价格的下降。而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Cpi的间接影响体现在国外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下降,最终降低了国内的Cpi。与此同时,在国外需求下降时会出现国内需求替代,总需求的减少导致了出口品价格和国内替代品价格的下降,这也会导致中国的Cpi的下降。”但就猪肉行业来说,以上理论难以解释实际情况。因为无论是作为最终消费品的冷冻、鲜猪肉,还是作为中间投入品的活猪、玉米、小麦等的进口量占国内总产量的比例都非常低。以玉米为例,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2006年中国玉米总产量为1.42亿吨,而根据海关进出口数据,2006年中国玉米进口量仅为6.5万吨,对玉米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在猪肉产品出口方面,即使人民币升值导致猪肉出口价格上升,但因肉产品出口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出口目的地市场呈现刚性需求,人民币升值对于境外地区的需求影响不大。以2002年我国活猪出口目的地为例,对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出口分别是1766326头和120489头,而总出口量为1888606头,占比为99.9%。2007年1-11月,我国鲜冷冻猪肉出口额为2.54亿美元,但出口到我国香港地区、朝鲜、吉尔吉斯斯坦的出口额合计为2.09亿美元,占猪肉出口总额的82.34%。因此,人民币升值对猪肉价格稳定的影响遵循的是一种更为隐蔽、更为间接的路径。

二、本轮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本轮猪肉价格的上涨可视为是成本推动和供求缺口的综合结果。成本推动主要表现为饲料成本的上涨。养殖生猪饲料的原材料组成中包括玉米、豆饼等粮食作物,由于受国际粮食价格的牵连,农民惜售、工业需求增加等原因,导致国内粮食价格上涨,从而使饲料制作成本加大,推动饲料价格上升。

之所以发生猪肉市场供求缺口的情况,主要由于以下原因:(1)自2005年以来相继发生的猪链球菌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情使养猪业遭受重创,严重打击了养猪户的养殖信心。(2)机会成本的加大。农民养殖一头生猪在好的行情时只能赚200元左右,相当于农民外出务工一周的收入。进城务工农民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关照下,各种待遇利益都得到提升,使得留村养猪的机会成本加大。据四川省内江市2007年8月公布的《关于生猪供销情况的调研报告》,“低下的养猪效益,对于青壮年农民尤其是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力,越来越缺乏吸引力;由于农民养猪的比较效益太低,养殖积极性严重下降。”(3)猪肉行业存在蛛网效应。养殖户往往根据上一年或上一生产周期的行情、价格以及自身亏损情况来决定下一年是否养殖或者养殖多少。据新华网消息,2006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5月生猪价格跌入最低谷,为5.96元/公斤,养猪业处于亏损状态,因此许多养殖户退出养猪业。当价格有所恢复时,养殖户又没有及时补栏,而是采取观望态度。况且一头猪从投入养殖到最终出栏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些都导致供给无法跟随价格有效增加。(4)需求方面,据中国社科院的《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关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调查显示,2003~2006年间,农民工人均月工资持续增长,由781元增至953元,增幅达22%。而食品在这部分群体的消费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猪肉属于“劣质品”,在他们的收入增加后,将增加对肉类的需求,从而影响了猪肉市场的需求状况。

此外,落后的养殖模式是猪肉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生猪存栏量超500头的养殖户/场仅占总量的12%左右。农民分散饲养仍是我国生猪养殖的主要模式。2008年中国肉类协会副秘书长高观在《关于我国肉类安全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对我国畜牧养殖业的结构做出分析:“从养殖环节看,农民散养的传统生产方式还占80%左右;从屠宰加工环节看,规模以上的工业化企业只占12%左右,半机械化和手工屠宰的企业占约88%”。这种模式的存在,并不利于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其弊端在于:(1)养猪农户与最终消费市场之间存在过多的中间环节,无法及时获取最终消费市场信息,只能按照市场上期的相关信息,主要是价格来决定养殖量的多少,而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致使蛛网现象更为严重,危害更大。(2)对于疫情爆发的抗风险能力较差。(3)散养的养殖模式使生猪收购市场成为一个信息不对称的消费者市场(此处的消费者是指生猪收购者)。由于养殖户的进出不受限制,养殖的产品――猪具有同质性,单个农户各自根据上期市场条件做出判断进行养殖,最终面对收购市场时,每个农户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收购方可以根据农户的供给情况和最终消费市场的需求情况来决定收购量,并制定价格。结果导致养殖户的利润十分有限,甚至其发生亏损时,也不能单方面提高价格进行弥补。类似的情形同样发生在饲料市场中,单个农户只是价格的接受者,缺乏议价权。(4)过于分散的养殖使政府的宣传容易出现盲点,还会加大政府的行政支出,既不利于疫情防范,也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5)散养的农户受限于养殖场地、资金投入等因素,而无法进行规模化养殖。假设一个青年能够同时养殖10头猪,但受制于各种因素,只能圈养5头,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使机会成本难以弥补。

三、人民币升值对猪肉价格稳定的长短期影响分析

第一,饲料成本方面。通常情况下,在生猪养殖的饲料成本中,玉米成本占50%-60%。在理论上,玉米价格的上升将使更多农户购买其替代品,从而稳定成本。但由于作为玉米替代物的小麦等价格也在不同程度的上涨,因此替代效应并不明显,饲料成本中玉米仍占较大比重。加之我国的玉米种植和生猪养殖地域分布不均,如玉米产量占全国玉米总产量64.6%的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其猪肉产量合计仅占全国猪肉产量的29.8%;其中,东北三省的玉米产量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28.6%,而猪肉产量仅占全国猪肉产量的6.3%;相反,猪肉产量合计占全国猪肉产量22.8%的四川和湖南,两者玉米产量仅占全国玉米产量的7%。这种布局的结果是玉米在北方产销过剩,而在南方严重短缺。而且,“从北方口岸运到南方口岸的运输费用大于出口到韩国等口岸的运输费用”。以吉林省为例,据吉粮集团副总姜建华在“2004年中国玉米市场春季论坛”的报告,吉林省的玉米运到韩国,一般每吨运费为50元左右,而运到南方口岸需要70元,因此实行市场化运作的粮食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目的驱使下,将加大出口,减少对南方市场的供给。当然,政府有相应的出口限制政策,如实施出口配额、调整出口退税率甚至禁止出口等。但事实证明,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控制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姜建华指出:“纵观我国14年来玉米出口的历史,不难发现有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形成了一个停止出口、国际玉米价格上涨、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造成新的积压、国内粮价下跌,恢复出口、国际粮价下跌、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玉米产量降低、国内粮价上扬、停止出口的恶性循环。在这一过程中,国家背上沉重的包袱、农民增收严重滞缓、经济效益大幅流失、粮食企业处于尴尬境地。”而人民币升值是一种市场化的手段。通过降低粮食企业出口利润,减少因运费差异导致的利润差异的影响,从而通过市场力量使粮食企业增加对南方市场的供给。玉米出口量从2007年的492万吨锐减至2008年的27万吨,正是人民币升值和国家取消对玉米出口退税的双重作用的结果,对稳定玉米价格起到了一定作用。这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短期影响。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并有效减少行政政策对市场的干预,有利于实现玉米产业市场化,从而有利于以玉米为原产料的行业的发展。

第二,降低农民机会成本方面。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导致企业出口利润减少,甚至促使部分以加工出口贸易为主、产品缺乏竞争力、利润率较低、靠廉价劳动力维持的制造业企业难以继续运作,进而倒闭。这类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其对劳动力要求不高,是吸纳进城务工农民最多的企业类型之一。这类企业的相继倒闭,导致多数工人失业,使对应的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劳动力报酬下降,农民留村养殖的机会成本降低,农民放弃进城务工,部分已进城农民返乡,在返乡的劳动力中有一部分重新成为养殖农户,从而有利于对生猪供给的补充。这是人民币升值对猪肉价格稳定的中短期影响。长期看,人民币升值迫使缺乏出口竞争力的企业转型,转型后的企业对于缺乏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力需求有所降低,这将减少进城务工农民的数量,进而保证农村从事养殖的劳动力数量。由于进城务工的多是青壮年,这些劳动力的留守将为养殖业的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改革提供足够的劳动力支持。

第三,外资进入方面。由于我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脱节,形成粮食价格的洼地,使国际热钱有了进入粮食市场投机的动机。由于中国政府的宏观控制,热钱投机获利的可能性较低。但是,由于人民币一直处于被低估状态,有着升值的预期,等于给了与这部分热钱获利的第二重保证,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这部分资金的进入,从而扰乱了粮食市场秩序。2007年7月―2008年7月,随着人民币每一阶段性的升值,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部分热钱的进入。因为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部分升值预期的实现,这部分国际热钱需要重新判断人民币汇率是否已达到合理水平和粮食市场投机可能获利性的大小,迫使其谨慎进入,从而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和猪肉价格稳定。这是人民币升值对猪肉价格稳定的短期影响。与此同时,本币汇率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较小,外商直接投资看重的是投资环境的好坏和市场潜力的大小。因此,粮食市场的稳定将一定程度上改善生猪养殖业的投资环境,促使外商投资生猪养殖业。借助外商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从而实现生猪养殖业向现代化养殖模式转变,改良甚至改革生猪散养的模式。这是人民币升值对猪肉价格稳定的长期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元春等.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陈永福.中国食物供求与预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谷克鉴、余剑.汇率变化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周立、刘永好.粮食战争[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生猪养殖产业研究报告篇5

关于畜禽自然养殖的思考隋志鹏;

兽药使用15戒周军;夏道伦;

BmpR-iB和Bmp15基因作为滩羊多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张秀陶;许斌;云华;徐建峰;

草鸡磺胺间甲氧嘧啶中毒的诊治顾勇;刘国平;

当代畜牧宁夏退牧还草工程绩效及可持续性分析张宇;王佺珍;

鸡包涵体肝炎的诊疗体会董志刚;

肉羊常温人工授精技术雒金明;吴文明;

主人过节,畜禽咋养?李巧云;

牧羊犬突发性四肢瘫痪的临床诊治王军;林贯树;高叔健;

猫瘟热的诊疗体会王付平;

不宜用于家兔的药物吴金山;

防治肉用仔鸡肿头综合征的新措施李有业;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体会魏贤金;张程;刘景和;赵华;刘刚;

用VC治疗“猪高热病”的效果陈友贵;

卡耳法治疗猪病毒病陈松;杨建辉;李铁拴;

仔猪链球菌与附红细胞体病的混染报告曹洪青;张海蜂;李国江;

当前猪瘟的新特点及对策李文华;王慧琴;

“宫健溶液”与土霉素粉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对比试验李德林;吕世民;付文哲;孔令文;常勇;刘小明;侯引绪;

犊牛感染沙门氏菌病的诊疗报告当代畜牧许英民;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炎的效果陈雪梅;阎惠芳;张勇;

中药成方调理对奶牛产奶量和产后疾病发生率的影响温赟;王志刚;

鹅肠道内容物纤维素酶活性的分段比较黄萌;曹立军;李伟;李宏宇;

奶牛饲料的阶段性配制与优化王金合;韩志英;

全株玉米窖贮与拉伸膜裹包青贮的比较研究李荣侠;

母猪伪妊娠的防治措施夏阳;陈丽;

规模化种猪场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成绩袁琦;

塑料大棚发酵床养鸡技术与注意事项郗正林;

网上养鸭技术与效果朱平;

种草养羊综合配套技术彭华;宋德荣;周大荣;李孝林;张万发;马敏真;

水貂的饲料种类与饲喂方法薛华;

盐酸恩诺沙星与卡那霉素等抗菌药联用体外抗菌效果陈绍俊;杨为群;

“蓝火苗”映出“红日子”徐光亚;

新春寄语

我国养鹅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军;赵志军;

念“羊经”发“羊财”余力;王思宁;

丘陵山区肉牛“牛沼草”养殖模式的研究刘莹莹;张佰忠;肖兵南;

人工影响天气对天然草原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刘妮娜;姚楚平;

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模式及建议朱祝友;

中国从美国进口苜蓿数量不断增长翟桂玉;

《当代畜牧》征稿启事

南方地区室内改进型塑料棚仔猪保育舍的设计及应用严若好;

肉鸡曲霉菌病的诊断与治疗刘蒙恩;吴宣丽;化国霞;

广西部分地区鸭大肠杆菌病流行性调查报告陆文俊;胡杰;黄胜斌;苏凯;

规模猪场猪瘟净化措施研究冯现明;

猪链球菌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防治尤秀花;王金合;韩志英;

用长效盐酸土霉素注射液治疗母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拜得胜;蔡生胜;

对羊养殖区跳蚤的防治措施高月;全治国;张鹏;王根深;

马单侧周围性面神经治疗李有业;Http://

兔热病的防治技术王作洲;史淑艳;江科;

鹿脑脊髓丝虫病的防治贾海文;安丽静;赵福明;丁润峰;

生物硒对肉种鸡生产性能及繁殖性能的影响刘延贺;苑会珍;邢现民;

当代畜牧母猪日粮中添加菜籽秸秆对仔猪免疫和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田海宁;滚双宝;祁发金;

白地霉酵母培养物的研制及饲喂猪和肉牛效果王志芳;王长春;赵守贤;刘文俊;李婧爱;

黄芪多糖对干奶期奶牛乳腺免疫力的影响宣小龙;

提高黄牛冻精配种受胎率的综合措施金友能;

小尾寒羊超排冲胚及移植技术研究张春;

中西兽药结合治疗犬瘟热病例冯雷;杨明;刘国权;李岩;

犬食道梗塞的手术治疗方法许英民;

犬低血钙性痉挛的诊治体会张洪彪;梁亚辉;

生猪养殖产业研究报告篇6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是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省领导对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十分关注,多次听取省环保局的专题汇报,了解技术试点情况。年初,苏增添副省长在*日报刊登的《零排放让养殖业华丽变脸》一文上作了重要批示,要求省环保局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扩大推广面。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贯彻落实省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总结去年7月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现场会以来的试点工作情况,部署安排下阶段推广工作,重点是在闽江、九龙江流域污染较重的地区先行推广。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仍较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近年来,我省畜禽养殖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初步统计,20*年全省共出栏生猪2373万头。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逐步成为我省一些地方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数量的急剧增加,所带来的养殖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已经成为我省一些区域、流域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十分强烈。

1.畜禽养殖污染是流域综合整治工作的难点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协同努力,我省闽江、九龙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有效进展,水质持续改善。但是,流域的环境问题仍很突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比如,在总体水质改善的同时,个别省控断面依然超标,水质有所下降;二、三级小流域水质达标率低,污染还很严重;部分饮用水源地水质出现超标现象等。原因之一是由于流域河段污染呈现畜禽养殖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并存的状况,尤其是畜禽养殖污染点多面广,污染比重大。据统计测算,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均约占全省排放总量的60%以上。原因之二是尽管已开展了多年的整治,但有的地方养殖业污染整治进展与目标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如,南平市虽然督促禁建区内的143家规模养殖场全部进行治理,但到20*年底全市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率仅为53.3%,明显低于全省平均76.2%的治理率,与省政府提出的要求有明显差距。原因之三是一些养殖场虽已建设治理设施,但处理能力不足、管理不善,污水超标排放甚至偷排漏排。此外,由于畜禽养殖废水处理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使得治理后的畜禽养殖废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

2.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是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的基础性工作

污染减排是改善环境质量的根本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将其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约束性指标,要求必须确保完成。根据全国的普遍情况,国家将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治理列为污染减排的重点。省委省政府针对我省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污水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大大高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特别是随着污染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大,工业、生活污染治理率将持续提高,养殖污染对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的制约将更加凸显的状况,把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作为我省实现污染减排目标、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要求按期完成。因此,寻找一种安全、经济、实用的养殖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解决养殖业污染难题,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引进“零排放”养猪技术,去年开展试点、今天又开会进一步推广的目的所在。

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保任务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由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所产生的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日益突出,农村饮用水源安全受到威胁,污水垃圾污染治理问题还未有效解决,特别是畜禽养殖等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农村村容村貌和农民生活环境质量,也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和《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年规划纲要》,以及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要求,制定实施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把以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农村环境污染整治作为今后几年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并要求各地要坚持以地定畜,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的原则,支持畜禽粪便产业化利用,发展循环农业。

二、通过论证和试点,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已具备在我省进一步推广的条件

几年来,各级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建成了一定数量的治理设施,同时积极探讨养殖污染集中治理途径,以绿色生产为重点,以沼气应用为纽带,推广养殖场和种植业相结合技术,推行“猪—沼—果(草、渔)”等立体生态种养、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养殖技术,建立了一批适合本地实际的生态型或环保型畜禽养殖模式。这些都对我省进一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正如刚才提到的,有的养殖场虽然建了处理设施,但由于技术问题或管理不到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有的由于土地消纳面积有限,部分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一些典型并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型养殖模式还未得到充分的应用;有的技术或工艺治理成本过高,不适宜大规模推广;有的适用范围有限,只适合大规模饲养。这些治理技术虽各有优势,但都还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

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是我局牵头组织并促成的中日环保国际合作项目,于20*年“9.8”贸洽会签订了意向性合作协议,20*年贸洽会正式签约,并由日本洛东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省环保产业协会和莆田永明生物机械有限公司三家联合成立了*洛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推广事宜。省领导对这一技术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去年“9·8”期间,叶双渝副省长专门会见了该项目的中、日双方代表,并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是所有引进项目中最好的。

鉴于该技术是从日本引进的新技术,考虑到在我省是否适用、引进的发酵菌种的生物安全等问题,我局始终本着科学严谨、积极稳妥的态度,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赴日本实地考察。由我带队实地考察了日本鹿儿岛、熊本两地推广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的养猪企业,并与鹿儿岛县农政部畜产课政府官员和当地养猪协会人员进行座谈交流,与零排放养猪技术的研发生产单位-日本洛东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洛东酵素有限公司高层人员进行了会谈,重点了解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原理与菌种作用机理、在日本国内的推广情况、日本当地政府和养猪企业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评价以及生物安全性等问题。日方还提供了允许该酵素“在日本国内销售”、“对输出没有限制”的登记注册证明,并对该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认为该技术在日本已有十几年的应用,是成熟也是可行的,可以因地制宜在我省推广。

其次,取得国内相关资质。我们要求并协助*洛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办理相关手续,取得了国内相关部门的认证、许可。一是该技术所使用的核心产品洛东酵素(微生态制剂)已取得农业部进口许可证(〔20*〕外饲准字178号),所使用菌种也属于农业部公布的可直接饲喂动物的范围。二是经我局推荐,今年2月该技术被列为我国环保领域推广技术的最高类别-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a类,在全国予以推广。三是对猪肉的品质和垫料的安全进行了检测。如,经省分析测试中心检验,15家试点猪场的猪肉都达到了国家无公害食品猪肉(ny5029-2001)和分割鲜、冻猪瘦肉(gb9959.2-2001)标准;经省中心检验所检验,猪舍垫料中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gb18877-2002)标准要求,可用于生产有机肥料。另外,还通过了产品的经皮和经口毒性测试、产品的有害菌监测、环境监测等。

第三,开展试点工作。我们在*、厦门、莆田、三明等地选择了15家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积极性高的养殖场开展了试点,并严格实行挂牌管理。前阶段的试点实践证明,该技术既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场界恶臭符合国家标准,又降低了养殖成本,还提高了猪肉品质,是一种安全、经济、实用,既能促进养殖业快速发展、又能实现污染减排减排目标,且能增加养殖企业经济效益的“三赢”的养猪技术新模式。由于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山东、江苏、黑龙江等省在组织到我省进行考察后,也陆续推广了该技术。

第四,组织技术评审。去年12月,我们邀请包括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全国养殖学会秘书长等权威专家在内的环保、养猪、生物、农牧、土肥等方面的专家对该技术进行了论证。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使用的垫料中的微生物将猪粪尿降解、消化,使废物减量化并资源化,实现了清洁生产,猪舍无粪尿和污水外排;在养猪饲料中添加洛东酵素,使生猪体内建立了良好的微生态平衡,提高了生猪对饲料的吸收率,增强了生猪的抗病能力,减少了药物的使用,提高了猪肉品质,能生产出无公害猪肉;与传统养猪方法相比,具有占用土地少、投资成本小、饲养成本低、猪肉品质好、垫料可作有机肥料、无环境污染,社会经济环保效益显著等优点,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适用于大、中、小型养猪场,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第五,落实生产基地。在我局的要求下,目前洛东公司加紧技术攻关和人员培训,加快与日方合作办厂的步伐,工厂的选址等各项工作基本完成,主要设备的采购正在进行中,进一步推广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的技术和物质条件基本成熟。

三、加强规范管理,进一步做好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推广工作

推广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工作,是我省治理养殖业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养殖业污染问题的具体体现,也是省环保局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海西建设做贡献的具体行动。前不久,我们把在闽江、九龙江流域推广应用该技术列入申报国家流域环境管理示范项目的重要内容。另外,还将其列入即将出台的《*省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名录》,作为发展、壮大我省环保产业的重要技术之一。之所以选择在闽江、九龙江流域先行推广,其目的就是要为该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数据。刚才,已就推广工作作了部署,我再重点强调几点:

1.要加强工作指导,对该技术的推广予以政策倾斜。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养殖业污染整治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流域环境管理、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严格执法监管,加大整治力度,尽快完成省政府提出的养殖业整治目标任务。在强化养殖业整治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的技术支撑作用,采取有力措施,因地制宜,不断扩大推广范围。同时,各级环保部门要结合实际,对采用“零排放”养猪技术的养殖企业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和一定的资金支持,大力扶持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采用该技术的养殖企业,要加快对其养殖场建设的环保审批,简化环评程序,环评报告表能行的,就不要求做环评报告书;在环评费用上,要协调环评单位给予减半收费。对过去省局拨付给试点单位的补助经费,各地要尽快下拨、落实到位,同时也要从本级污染防治资金中安排适当经费予以支持。

2.要加强部门协调,形成联动推广的合力。各级环保、农业(畜牧)、财政部门要在原有试点的基础上,结合各自职责,继续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促进工作。同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对该技术的典型宣传,采取邀请媒体上门采访、定期回访的形式,宣传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扩大影响面,辐射周边的养殖户,以点促面、以老带新。近期,省环保局将根据省领导要求,会同省农业厅、财政厅等部门,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快推广工作的意见,在给予刚才提到的政策倾斜的同时,还将在一些方面进行探讨。比如,针对该技术具有的“无污染、零排放”的优势,考虑是否可以在应用该技术的前提下,允许禁建区划定前已建、本应搬迁的养殖场生存发展;另外,考虑是否可以减免养殖场应依法缴纳的排污费等等。

3.要按标准建设,按规范管理。我们之所以要对试点和推广单位实行挂牌管理,其目的就在于要通过实践来证明这一技术区别与其他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各试点推广单位要严格按照“五个统一”的要求规范操作,确保技术“有创新”、模式“不走样”,真正发挥该技术的优势。要尽快筹措资金,用好政府部门补助,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并及时报告进展情况。今年,省财政厅将会同省环保局重点对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和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等方面的污染防治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省环保局还将进行不定期检查,对未按要求进行管理的企业予以摘牌处理,并对其中取得省污染防治资金补助的,收回补助资金。

生猪养殖产业研究报告篇7

关键词:产业链;生猪养殖;协作模式;京津冀

1京津冀生猪养殖产业链现状

目前,在业界已经有准确的定义,对于产业链来讲,其本身是一个企业群结构,在这个企业群里各个企业环环相扣。与之对应的区域产业链条就是在某个区域产业系统内部进行产业链的深入研究,分析并研究产业部门之间的链条式发展方式,探明区域之间产业的协调运行、互补互动、分工合作等问题。如此可知,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四部分构成产业链,产业链紧紧围绕资源和市场需求,结合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提供服务,组成规模化的产业链条。产业链升级其实是使产业链结构更加合理的有效的举措,使身在产业链中的每个企业都联系更加紧密,使产业链提高运行效率、价值提高。产业链升级包括:产业链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链整合三个途径,生猪养殖产业链延伸主要是指向产前环节延伸,生猪养殖产业链的拓展主要是指产业向科技化、先进化发展、机械化发展,生猪养殖产业链的整合主要是指产业链环节之间的连接、合作与调节[1]。生猪养殖,顾名思义生猪是整个产业链的中心,是主要生产产品,其次还涉及种猪繁育等。生猪产业链是指与生猪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具有上下游关系的所有功能环节组成的整个流程,其包括为市场提供的所有可屠宰继而生产、加工、消费商品猪的所有生产活动[2]。由图1可知,生猪养殖产业链可分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阶段,产前主要以猪饲料、动保业为主,产中以生猪养殖业和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业为主,产后以猪肉批发零售业为主。从生猪养殖产业链的内部关系分析,贯穿生猪养殖产业链的基本要素为产品、信息、科技、质量等,要素之间又彼此渗透、彼此制约、彼此推进,整个养殖产业链中的环节都不容忽视,因为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整个产业链条。

1.1京津冀生猪养殖业产业链发展现状与机遇

生猪出栏率从1979年到2013年,从30亿头增长到70亿头,猪肉产量总体呈大幅上涨趋势。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在养殖业产业链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家每户小规模大范围养殖,适应了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到1996年生猪养殖开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规模化养殖成为趋势,到2006年生猪养殖规模化形成,开始生猪产业链的延长和发展。由表1可知,2012年北京、天津等地出栏为1~49头的养猪户比重分别为56.25%、30.53%,远低于全国94.88%的比重,河北出栏为1~49头的养猪户比重为90.03%,接近全国的94.88%。由此可知,在经济发达地区,散养户在逐步退出市场,规模化成为主要的养殖模式。政府出台关于京津冀地区发展红头文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京津冀区域内开始内部整合资源,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机遇。对于北京、天津而言,市场广阔但土地资源紧张,地价房价日趋上升,给养殖业的成本带来了不少压力。依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政府,在京农户逐步把生猪养殖场迁移至河北,不仅解决了成本压力大的问题,也优化了北京、天津地区的产业结构。对于河北而言,第一产业为主导但科学技术的落后支持不了其长远发展,养殖业的迁移带动河北本土的养殖业发展,生猪养殖产业链中的加工以及销售服务环节迁至河北和北京、河北和天津周边。此举不但带动了河北地区的第一产业还带动了第二产业发展,更加优化了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

2京津冀生猪养殖产业链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京津冀经济逐步一体化,同时伴随着生猪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给京津冀地区的生猪养殖业也带来了不少挑战,例如:产业链升级缺乏统筹安排和规划、产业链升级没有充分利用区域优势、产业链升级后市场扩大,产能不足等问题。

2.1产业链升级缺乏统筹安排和规划

从产业链内部角度不难看出,京津冀地区在生猪养殖业产业链经营环环相扣,根据木桶效应,短板将会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对于京津冀来说,整个地区就是一个木桶,河北是短板。产业链升级时,除需顾及北京、天津迁厂降本的需求,此时更加需要政府关注河北的地区养殖业政策、养殖技术、市场等河北内部环境,做到三区统一规划,三区协调发展,从而加快河北的养殖行业的发展。但除了国家牵头带动,并无其他推动举措。如果在此产业链升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生猪养殖行业协会,建立产能协调机制,共享信息数据,保障生猪养殖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可期。另外在产业链的组织架构上,集群化生产会让京津冀养殖行业合并或整顿现有的中小企业,打通上下游,延长产业链,目前情况来看,三区并没有做好规划,整体行业现仍基本处于分区自治模式。

2.2产业链升级没有充分利用优势

生猪养殖业产业链在进行相关升级时,应该把眼光放长远,除选择可以帮助延长产业链的上游、下游企业,还可以选择可在产业链升级时,应更多的考虑区域优势。北京、天津地区:①中央为调整产业结构,要求各城市建立大型养殖场,但土地作为稀缺资源,必定会流向能创造更大价值的其他生产市场,规模化养殖土地日趋紧张。②养殖用水与养殖污水同样是个巨大的考验。③科技发展迅速,养殖科学技术对种猪肉猪的繁殖、科学饲养、机械化饲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④北京与天津地区农业占地面积小,养殖业发展离不开饲料行业的发展,而农作物作为饲料从京外运向京内无疑会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嫌疑。河北地区相较于北京和天津,人口密度小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优势明显,水资源有所缓解,农业相较于北京天津成规模化发展,但科技不发达,需要带动。其次,产业链升级应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和经营模式。2014年霸菱亚洲、厚朴基金和博裕资本等金融资本联手中粮进入生猪养殖市场,地产龙头恒大集团进军乳业畜牧粮油领域。国外发达的生猪养殖业都是建立在产前、产中、产后的生猪全产业链基础上。产业链上的企业互为股东,形成了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有利于整合行业上下游,推动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发展。综上所述,生猪产业只是单纯的将企业搬至河北,并没有在协作中学习其他两个地区的长处以补自己之短。就目前情况而言,区域内虽建成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但各自为战情况突出,并没有有效利用优势[3]。

2.3产业链升级产能不足

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主要养殖产品需求仍成刚性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7—2013年中国动物源食品总产量年增长率达7.6%[4],预计到2017年,养殖业总产值比重将超过种植业,成为农业中总产值第一大产业[5]。中国开放二胎政策后人口因素对猪肉市场的扩大和猪肉消费有利,市场对猪肉的需求较为稳定且有上升趋势,未来猪肉消费量占比会保持在50%以上。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形势好转,居民家庭以外的消费量上升必然带动生猪产业的发展。京津冀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是国内的主要猪肉消费区域之一。现京津冀地区生猪养殖业产业链已大体初步完成,若在近几年内,生猪养殖产业链的发展并没有有效改善区域内行业总体业绩,则在将来可能不能有效满足将来区域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产业链升级的京津冀生猪养殖业协作模式

3.1产业链升级的京津冀生猪养殖业协作模式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自2002年开始,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逐年以平均2%的态势增长。由于近些年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国家关于农业的政策不断调整,散养受到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限制,市场作为第一只手自发调节起伏不定的市场,使大部分散养户退出市场,面临生猪养殖行业洗牌情况。目前,中国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趋势逐渐明显,与此相对应的是不断变化的全国猪场布局,生猪养殖结构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6]。无可厚非,中国生猪养殖业产业链远没有达到成熟水平,生猪养殖行业走向集约化发展,产业链整合是必然结果,符合其经济发展的根本特点。但生猪养殖产业链必然受到农业行业特有的历史因素、市场因素以及政策因素等的多重影响,为追求企业成长性,配合发展经济圈、产业结构全面升级的国家战略,发展生猪养殖业,京津冀生猪养殖业产业链升级是必然要求。

3.2产业链升级的京津冀生猪养殖业协作模式研究

3.2.1以行业规模化为主的模式在京津冀地区的生猪养殖业产业链发展过程中,若想做到以行业规模化为主的模式,必须淡化北京、天津、河北三个地区的地域分区概念,要以生猪养殖行业为出发点,以大型企业为主导,中型企业积极参与,整合、安排农户和小公司,以求合理配置资源,不浪费资源,具体模式详见图2。这样既整合了生猪养殖产业链又确保了行业的稳定性。产前、产中、产后三模块中的企业规模化,为三个模块的有序对接工作提供了保障。以政府作为强有力地后盾,完善生猪养殖产业链。京津冀地区养殖业产业链的发展,势必会增加管理上的压力,容易导致细节上的纰漏,在宏观管理上应尽量的扁平化与放权[7],具体对接方式详见图3。以政府为促进和监督,让龙头企业利用市场规律自行管理和安排中小型企业和农户,借鉴国内外的优秀管理方式,降低沟通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宏观管理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业链组织机构内资源调配与改善上,促进产业链组织内部的有效良性运行。3.2.3以资源为主导的模式河北地区:①政府政策支持建立大型养殖场,既弥补了北京、天津土地资源紧缺,又因土地作为资源,无法流向其他生产市场,而造成土地升值。②养殖用水与养殖污水在养殖场迁移前,可做好合理规划及改造,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还可以进行水资源的二次利用。③农业占地面积大,农作物作为饲料无需进行远途运输即可进行加工改造变为饲料,既废物利用又避免资源浪费。综上所述,河北可以集中发展养殖业中养殖环节,建立大型养殖场,从而带动河北整个农业的发展。北京、天津地区:①经济发展为河北养殖场的迁移及建立提供资金支持。②科技发达,养殖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减少种猪肉猪的繁殖、科学饲养、机械化饲养等步骤的耗时,为河北养殖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③教育水平高,人才市场广阔,可为河北地区的生猪养殖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和人才。④北京、天津人口众多,为猪肉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市场[8]。以资源为主导的养殖模式详见图4。3.2.4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京津冀地区生猪养殖数量和规模呈每年增长趋势,从而推断京津冀地区猪肉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市场为主导的生猪养殖模式,是以市场为主导,以三地资源为辅而设计的模式。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在京郊、津郊建立养殖场,既满足北京、天津地区人民吃上新鲜猪肉的需求,同时把人才、资金、向河北转移,带动河北养殖业发展,促进北京、天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此同时,京郊、津郊生猪养殖场可作为小型试点,试验新管理模式或引进培养新品种,详见图5。在运输问题上,应建立京津冀地区运输业对口设施等。因为运输系统自身的基础性和依附性,从国家角度来讲,将运输分为一级运输区域和次级运输区域,一级运输区域与国家经济相对应,次级运输区域与都市圈和都市带相对应,所以想要建立和完善区域产业链的发展,必须重视产品运输。它是连接上游和下游的关键,也是整个产业链发展的重点。

4结论

新世纪以来中国养殖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生猪养殖业也有了全面发展和赶超式的跨越,利用以行业规模化为主导、以资源为主导、以市场为主导的三种生猪养殖产业链模式,进行京津冀地区生猪养殖业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升级的完善。京津冀地区的生猪养殖产业链中的大中小企业及农户的发展必须将产业链协同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国家积极进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际,不断进行区域内部生猪养殖产业链的升级,跟上时代步伐,发展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陈朝隆.区域产业链构建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小榄镇、石龙镇、狮岭镇为例[D].中山:中山大学,2007:4-5

[2]崔小年.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3]张敏.基于产业链升级的京津冀农业协作模式探索[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407-411

[4]“养殖业十三五规划战略研究”项目组.养殖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J].中国工程科学,2016(1):17-21

[5]李宁.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R].中国家禽,2012(11):5-7

[6]殷志扬.中国生猪养殖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2):26-33

[7]郁威.从产业链角度分析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趋势[J].吉林农业科学,2008(3):44-46

生猪养殖产业研究报告篇8

XXX人民政府关于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情况的工作报告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情况报告下,不妥之处,请予审议。

一、发展思路和目标

根据中央对生猪产业发展的要求,结合XXX实际,县委提出了“种竹养猪、采硅抽气、文旅康养”的种养结合,种猪养猪循环发展的思路,制定出在十四五末期达到出栏100万头育肥猪,打造出一条“生猪育肥、屠宰、加工、配送、饲料加工、有机肥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的目标。今年上级对我县下达了生猪存栏21.7万头,出栏32.6万头外调6万头的的目标任务。

二、全县生猪产能情况

截至今年9月底,全县生猪养殖户(场)4.06万户(个),生猪存栏20.6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43万头),同比增长18.78%;出栏23.22万头,同比增长22.82%,达到市下达年度目标32.6万头的71.22%;产值6.04亿元,同比增长145.21%(猪价升高),养殖利润达1.39亿元。

三、围绕生猪产业发展目标采取的措施

(一)加大招商引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外引内联机制,先后引进重庆猪猪侠、江西双胞胎、上海东方希望等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及XXXXXX公司、一顺天成等入驻XX,主要涉及生猪扩繁及育肥、饲料加工、生猪屠宰加工配送、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

1.生猪扩繁及育肥项目:一是猪猪侠公司在吉利营地建成“年出栏6万头仔猪扩繁基地及年出栏1万头的育肥教育示范园区”项目,现已正式投产。在2020年上半年进后备母猪2538头已上市,后重新对扩繁场进行改造,新改建种公猪栏位100头已完成,2020年9月8日进piC曾祖代母猪600头,piC曾祖代公猪18头;二是猪侠公司投资7672万元在玉碗镇石灰村大坪建设的“年出栏2.2万头生猪养殖扶贫综合园区”项目,现已完成98%,预计10月底竣工投产;三是上海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拟在我县建设“XXX养殖循环产业链项目”。5月12日县政府已与公司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已在我县注册“XXX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目前项目已选址上高桥乡新民村1地块并完成,正在做土地流转和测绘设计等前期工作。四是XX双猪畜牧公司拟在我县建设“基础母猪存栏5000头的扩繁场,年上市仔猪125000头”项目,目前已选址落实上高桥新民村2个地块,现正在做土地流转、房屋拆迁、项目规划等前期工作。

2.饲料加工项目:一是重庆猪猪侠公司在上高桥建设“年产24万吨无抗饲料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26亿元。项目已于6月4日动工,目前围墙建设已结束,厂房基础及配套设施已动工建设,预计于2020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产;二是上海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拟在上高桥乡工业园区饲料加工厂项目,现已完成地块测绘和规划设计工作,已开始场平。

3.生猪屠宰加工配送项目:一是XXXXXX公司在XX落地建设谨鑫食品配送公司并投入生产经营后,又在翠华镇田坝村投资建设一个4a级标准化生猪定点屠宰场,集屠宰、加工、冷藏、配送等功能于一体,项目总投资5120万元,预计12月底建成投产;二是上海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在上高桥乡工业园区生猪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基地项目现已完成场平和规划设计工作。

4.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一顺天成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年处理能力60万头猪粪生产线两条、计划年生产有机肥50万吨”的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2020年9月1日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后,9月17日一顺天成公司与县委政府达成合作意愿,对项目推进中涉及的有关部门和乡镇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和布置,项目选址在云南省上级XXX寿山镇。9月28日,由XXX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上报了云南省上级XXX一顺天成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项债券项目。

(二)推进代养场模式,形成未来主力军

双胞胎公司在全县在8个乡镇代养场项目,现已建成生猪标准养殖场20个(设计存栏19800头),共进猪18091头,已出栏9840头,现存栏8251头。

(三)齐抓传统产能,培育新型主体

培育本地养殖规模大户、新型经营主体34户项目。新建存栏生猪规模养殖户,共设计存栏40900头,出栏81800头,其中在建21栋;截至今年9月底,全县出栏50头生猪以上规模养殖场有124个,存栏2.59万头(能繁母猪4035头),计划年出栏5.84万头。在建规模养殖场35栋,其中猪猪侠在玉碗镇石灰村大坪村民小组新建10栋,圈舍设计存栏生猪1.1万头,年出栏生猪2.2万头,该项目总体进度已完成98%,预计在本月底可投入使用;本地规模养殖户在建25栋,圈舍设计存栏生猪2.27万头,年出栏生猪4.54万头,现已完成13栋,存栏7300头,预计12月底前全部完成投入使用。

(四)强化非洲猪瘟监管,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一是全县共排查9个乡镇83个村(社区),累计排查6.09万人次,累计排查养殖户65.41万户次,并实行养殖场(户)主和排查人双签字,共排查生猪237.76万头次,未发现非洲猪瘟疫情或疑似疫情,未发现“两证”不全、来源不明和无法提供非洲猪瘟检测合格报告的生猪产品。二是开展生猪定点屠宰专项检查3次,严格按照“头头抽,批批检”的要求及检疫程序,全面开展生猪屠宰前检疫、宰后检疫、肉品质检验,共开展非洲猪瘟自检2290头。三是关闭了9个乡镇10个生猪交易市场,审核办理生猪运输车辆备案50辆,按照相关规定审核办理生猪调运备案1.41万头,审核办理种用生猪调运审批手续3批次,并对所引进的种用生猪3551头进行隔离观察,依法查处违法销售生猪案1件,严格落实生猪出售产地检疫制度,共检疫3418头;四是印发了《XXX加强餐厨(垃圾)泔水管理工作方案》,强化餐厨剩余物及泔水收处和违法处置查处工作。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与餐饮业主签订《XXX城餐厨(泔水)等厨余剩余物处置告知书》300余份。五是县农业农村局与规模养殖场(户)签订泔水承诺书1.23万份。全县新增38个餐厨剩余物(泔水)收运点,做到日产日清;六是县政府整合资金74.85万元投入的XXX畜牧兽医实验室建设现已全部竣工,具备了非洲猪瘟检测及其他重大动物疫病的抗体监测能力。

(五)完善三个保障,为生猪产业护航保驾

1.组织保障:XXX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建了工作专班,专题研究生猪产业发展工作,围绕“龙头示范、三产融合、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继续深化与猪猪侠、双胞胎等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把生猪产业发展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高位推动,建立部门工作机制,抓好要素保障,主动加强与重点企业的对接服务,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促成项目落地建设。

2.工作保障:一是全县安排26名技术干部分为9个组分片挂钩联系9个乡镇工作机制,集中力量下沉一线,指导各乡镇抓好生猪产业发展、养殖技术培训、做好养殖政策宣传及服务等重点工作,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将上级各项恢复生猪生产政策措施汇编成小册子,先后打印了500余份,通过挂联乡镇的技术干部及春秋季动物疫病防控会发放到各乡镇、各村养殖大户,确保政策宣传到每个养殖户;二是安排专人负责对接、指导各乡镇生猪养户申报所能享受的优惠政策和补助,并把达到规模的养殖户及时录入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平台;

3.政策保障:根据全县实际,县政府及时制定并印发了《XXX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办法(试行)的通知》(大政规〔2020〕1号)文件,首先是针对县政府招商引资生猪规模养殖项目的“场平工程”进行补助,其次是对建设存栏1000-1500头(或年出栏2000头以上)规模的标准化育肥猪养殖场的“场平工程”直接无偿补助。

四、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目前,上级下发的基本农田管控措施和林业用地紧缩性政策严重制约了生猪产业发展,我县生猪养殖用地已基本无地可选,养殖用地需求与行业政策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县委政府配套的项目的“四通一平”投入大,资金筹措难,省市缺乏针对县级政府大型生猪养殖项目配套基础设施(供水、供电)的扶持政策和绿色通道,导致县政府招商引资所需的投入困难重重,所需的供电项目申报手续繁杂、耗时过长,不利于生猪养殖产业快速落地发展。

(三)金融机构支持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政策过于僵化,目前的政策大多无法帮在关键的时间节点,没有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四)我县2020年农村散户生猪养殖虽然较去年总体上增长明显,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大多都是养殖经济效益更高的种猪或者仔猪,农村散户杨之旅下降,外出务工劳动人口增加,所年出栏肥猪仅能满足本县需求,商品育肥猪基本上没有外调资源。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坚定目标:谋划好、组织好、跟进好到2025年稳步实现出栏100万头生猪的生猪产业链目标。

(二)主动对接:关心好、服务好、落实好招商引资引进的企业,确保引进企业能在我县长期发展,营造酿好的营商环境。

(三)招大育强:培育好、备案好、管理好本土企业和规模养殖户,引导好市场供需关系,确保生猪养殖行业健康发展。

生猪养殖产业研究报告篇9

指导思想

以做大、做强生态养猪业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生态养猪场(小区)建设,实现养猪业朝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强生猪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传统养殖改革,努力实现我区养猪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发展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培育发展优良生猪品种和龙头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加快发展速度。

2、科技创新原则。提高企业和养猪户的科技素质,用先进实用技术充实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不断提高整个产业链条的科技含量和最终产品档次。

3、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把保护资源和环境作为发展养猪业的一条基本方针,贯穿到养猪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吃上、用上放心的生猪产品;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和谐统一。

4、以人为本原则。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以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要不断提升从事生猪养殖和生猪产品加工企业职工的技能和各项素质,以此推动和保证行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发展目标

1、到2009年底,全区新增百头以上规模养猪场30个,规模场总数达到163个,其中新建(改扩建)存栏基础母猪100头以上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6个,规模养殖比例达60%。

2、到2010年底,全区新增百头以上规模养猪场30个,规模场总数达到193个,其中新建(改扩建)存栏基础母猪100头以上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4个,规模养殖比例达到80%。

3、到2011年底,全区新增百头以上规模养猪场33个,规模场总数达到226个,其中新建(改扩建)存栏基础母猪100头以上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5个,基本淘汰散养,实现生猪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

工作重点和措施

坚持“讲究效益、发挥优势、适度规模、调改结合、点面并重”的原则,顺应消费需求,适应市场变化,做好养猪业结构调整优化工作。

2、依法治牧,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在全系统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对《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依法治牧,严格管理,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行为,为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加强畜牧业保障体系建设

(1)生猪良繁体系:通过解决品种问题,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改良站点建设。二是加强改良技术队伍建设。三是加快种猪场建设,做好东方原种猪场品种的更新换代。四是大力推广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先进实用技术。

(2)疫病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防疫工作责任、群防群控、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检疫监督、疫情报告、应急处置、防疫保障、兽医监管、安全监管十大体系建设。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责任要求,突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不断提高全区动物防疫的防控能力和水平。

(3)饲料生产体系:认真贯彻落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强化饲料行业管理,进一步提高饲料质量。

(4)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工作,加大对养猪业的宣传工作力度,及时宣传养猪业发展的新动态及实用科学技术,激发农民发展养猪业的积极性,营造发展畜牧大产业的良好氛围。

(5)标准化体系。一是要提高认识、健全机构,充实人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要加大力度,符合条件的规模养猪场和养猪大户,都要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

4、科技兴牧,全面实施科技增效计划

转变养猪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飞跃。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广和普及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养猪业科技含量。重点推广和普及高瘦肉率商品猪配套技术、适度规模饲养技术等实用技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不断提高科技对养猪业增长的贡献率。

5、加大执法力度,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要依靠《动物防疫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饲料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各项法律、法规,不断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净化养猪业生产环境,促进养猪业发展。一要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二要加大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三要探索服务于执法的最佳结合点,既要为民又要执法;四要不断完善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技术含量。

6、大力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养猪从业人员素质

通过大规模的培训工作,要做到让养猪户爱养、会养、养得好。一要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大力开展培训,要充分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把培训班办到养猪场、小区,把农民最需要的技术送到他们手上,让更多的老百姓能通过发展养猪业实现小康。二要树立和推广典型。典型引路是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要全面总结、大造声势、及时推广,带领更多的农民通过发展养猪业增收致富。力争到2011年,使全区100%的从业者接受培训。

生猪养殖产业研究报告篇10

总理两周三问猪价稳定物价仍是宏观调控首要任务

2010年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加大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负担。2011年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Cpi同比涨6.4%,创36个月新高。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7.1%,对价格总水平贡献度为21.4%。同一天,总理在咸阳调研生猪市场时明确表示,有关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尽快恢复和出台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向市场发出稳定信号。这是本轮猪价上涨中,中央高层首次明确表示政府要干预猪价。7月12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也是总理最近两周以来第三次过问猪肉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7月4~11日,总理还先后召开四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分别听取部分省政府负责人、企业界负责人和经济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总理多次强调,要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同时根据形势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中美物价讨论折射人民心态须防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向全面上涨

2011年中,美国美世咨询公司公布的一份2011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显示,北京生活成本排名居全球第20位,甚至高过纽约。这份调查报告一经公布,立即引发各方对中美物价水平的热议。专家分析认为,美世咨询公司报告考察的是跨国公司海外派驻人员在各地的生活成本,据此认定“北京物价高过纽约”纯属误读。不过多名专家表示,相对于国人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而言,“国内物价确实高了点儿”。

有专家指出,“中美物价大讨论,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在当下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真实心态。”正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感觉到物价偏高,生活成本增加,才引发了如此热烈的讨论。

总体来看,近几个月Cpi的强势上扬,最主要的促发因素是短期内猪肉价格的疯狂上涨。但也必须看到,我们当前面临的通胀形势的确比较复杂,既有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一长期刚性因素的影响,也有流动性过剩这一中期因素的困扰,还有输入性和部分农产品供应偏紧等短期因素的制约。更需要警惕的是,目前的物价上涨正在从食品领域向更多的消费品零售行业和服务业扩展,开始由结构性上涨转向全面上涨。

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下半年怎么走?2011年7月20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中国的物价正处于一个相对温和上涨的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物价始终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夏斌建议,当前短期的调控政策要着眼于长期问题的解决,面对未来物价可能持续出现温和上涨,政府需要及时出台政策,以重点帮助低收入群体确保实际生活水平不下降。未来应尽可能用市场、法律的手段替代过去积累下来的行政措施,同时要采用多种政策工具,并防止其效应互相抵消。7月21日,《人民日报》又援引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的观点认为,目前的通胀大致是在中度以下,基本可控。预计未来十年内Cpi平均升幅为3%~5%。通胀对中国而言是个短期危险,不要因为控制物价而放弃经济增长。

地方政府“有形之手”亮剑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2010年以来,为了让百姓不为吃菜发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多管齐下,“绿色通道制”、“农超对接”、取消“进场费”降低“摊位费”、清理整治公路乱收费……鲜菜价格出现了可以感受到的明显回落。但是,由于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从开始明显上涨到涨幅出现明显回落时间通常需要18个月左右,因此下半年猪肉价格难以明显回落,稳定物价任务依然艰巨。2011年以来,各地坚持把稳定物价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二季度以来,为了确保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不受物价上涨影响,多省已启动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

相关链接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今年中央支持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建设的投资恢复至25亿元,今后视情况适当增加。对养殖户(场)按每头能繁母猪1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继续落实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支持生猪原良种场建设,加大生猪冻精补贴力度。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范围由421个县增加至500个县。

加强生猪公共防疫体系建设。落实对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政策。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费用每头补助80元,将屠宰环节病害猪损失补贴由每头500元提高至800元。将因防疫需要而扑杀的生猪补助标准由每头600元提高至800元。将基层防疫人员工作经费补贴标准由每年1000元提高至1200元。

强化信贷和保险支持。增加对规模养殖企业的信贷支持,为规模养殖场和小区提供信用担保服务。抓紧研究建立规模养殖企业联合体担保贷款方式。做好生猪保险工作,提高生猪保险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