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8:03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篇1

一、城市管理执法的基本原则

市综合执法局作为公建规划管理的执法主体,具有行政处罚权,区政府具有监督权。区政府具有民建规划、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房产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权和公安交通、环境保护、工商、殡葬管理方面的部分行政处罚权,同时负责本辖区内“门前四包”责任制的签订与落实工作、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工作、商家店牌的审核备案工作及立面装修工作,市综合执法局具有监督权。

二、区政府管辖范围

(一)区管辖范围:城管支队管辖区域。

(二)区管辖范围:

三、区政府执法职能

1.民建规划行政处罚权。负责行使本辖区内民建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负责本辖区内动迁区域房屋工作。

2.市容环境卫生行政处罚权。负责行使本辖区内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查处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的违法行为;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设施;对责任单位未及时修复破损霓虹灯及擅自设置彩虹门、条幅、彩旗等违法行为实施处罚。

3.公安交通方面部分行政处罚权。负责行使本辖区内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非法占用道路边石以上的机动车、非机动车监督管理和行政处罚权。负责维护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停车秩序。

4.园林绿化行政处罚权。负责行使本辖区内园林绿化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对擅自改变、占用、破坏城市绿化规划用地,破坏绿化设施,损坏、砍伐、迁移城市树木花草等违法行为实施处罚。

5.环境保护方面部分行政处罚权。负责行使本辖区内环境保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权;负责行使对在人口集中地区焚烧沥青、油毡、橡胶、皮革、垃圾产生有毒有害烟尘、恶臭气体的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权。

6.市政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权。负责行使本辖区内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对破坏、改变市政设施、影响市政设施使用功能等违法行为实施处罚。

7.房产方面的行政处罚权。负责行使本辖区内房产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对擅自改变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用途;擅自占用、挖掘物业管理区域内道路、场地,损害业主共同利益的;擅自利用物业共同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和使用用途等违法行为实施处罚。

8.工商管理方面部分行政处罚权。负责行使本辖区内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无照商贩的行政处罚权。对批发、集贸市场以外和季节性商品市场无照商贩实施处罚。

9.殡葬管理方面部分行政处罚权。负责行使本辖区内殡葬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对本辖区内户外搭灵棚、设灵堂,高音播放或吹奏哀乐、抛撒纸钱、销售冥品等违法行为实施处罚。

10.门前四包责任制。负责本辖区内“门前四包”责任制的签订与落实工作。

11.负责本辖区内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工作、商家店牌的审核备案工作及立面装修工作。

四、相关制度

市综合执法局与区政府建立工作联系制度。

1.实行例会制度。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必要时可临时召集会议。例会由市综合执法局牵头组织,必要时由市政府召集。

2.实行信息联系沟通制度。市综合执法局、区政府需建立信息沟通网络平台。市综合执法局、区政府应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3个工作日内将其内容刊登在本部门网站。

3.实行督办反馈制度。市综合执法局充分发挥监督、检查、协调、指导职能,认真做好案件督办工作。对于督办案件,市综合执法局巡查发现违法行为后应于1个小时内及时电话通知两区政府,同时填写电话告知记录单;电话告知后3日内如违法行为仍未处理,则发送书面告知函;3日后仍未处理发送督办单。

区政府在收到督办案件后,应按要求及时办理,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督办件的办理情况书面报送市综合执法局。市综合执法局在收到区政府的报告后对有关内容进行核实,对不符合督办案件结案要求或与事实不符的案件可要求重新办理,对符合办结要求的案件整理后统一归档。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篇2

(一)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综合评价体系

人民银行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活动应由总行统一部署,各分行统一组织,中心支行具体实施。内部控制综合评价工作应每年进行一次,采取下查一级的办法。应制定统一的内部控制综合评价办法和操作规程。各级行应设立内部控制综合评价领导机构——内部监督委员会,负责内控评价的组织计划、监督管理、等级认定和责任人处理。各级内审部门作为内部监督委员会的常设办公机构,具体组织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活动,行使直接评价职能。内控建设评价属于内部控制健全性评价范畴,是对被评价单位及时贯彻落实上级行金融方针、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情况进行的评价;内控执行评价属于内部控制遵循性评价范畴,是按主要业务类别及其主要内部控制点,对被评价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进行的有效性评价;内控保障评价主要是根据“三道防线”的控制要求,对专职监管部门和岗位履行监管职能情况进行的评价。

(二)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

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是人民银行所有业务活动的全过程,重点是单位内部最容易发生风险的失控点,主要集中在直接管人、财、物、权力的重要岗位或环节上,特别是对财务、资金的监督要作为重点。评价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控制点:

1、内控建设评价。内控建设评价采取通过调查问卷或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被评价行各项业务的管理模式,分析这些管理模式能否将不相融岗位分开设置,岗位之间相互制约,工作环节衔接,决策按程序进行。

2、内控执行评价。内控执行系统评价是对各职能部门为完成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各项业务和内部管理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体系的评价。

3、内控保障评价。根据“三道防线”的内部控制要求,对业务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的评价,主要是评价业务主管部门是否按规定对所属机构开展业务检查,是否配备检查人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是否落实整改措施并有整改回复,对重大问题是否移交监督部门。

(三)设定科学的计分方式和评价等级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篇3

一、明确目标达成共识

1、绷紧“安全第一”这根铉,安全工作责任大、任务重,学校始终绷紧“安全第一、人命关天”这根弦,把做好综治工作作为自己贯彻党的xxxx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认真扎实地组织开展学校综治工作。健全完善和强化我校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和职能,使综合治理工作沿着正确轨道进行。我校的综合治理工作形成了层层管理,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主体式、全方位的领导管理格局,确保我校的综治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有序运转。

2、把综治工作作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工作来抓,继续加强以学生安全为本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学校综治工作领导到位、工作目标责任到位、工作制度措施到位,保证学校一方平安、稳定、安定文明。继续重视和加强了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建章立制、计划方案制定的综治网络建设,使学校综治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进行。我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要求分管综治工作的各处室,在原来建立的规章制度基础上,根据新的实际情况,对原来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增删,使综合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地健全完善和强化。这些制度主要是:十二大环境卫生责任包干制度、防控甲型h1n1流感安全保卫制度,食堂膳厅卫生安全制度,寄宿生寝室安全卫生制度,实验室、教学楼、各班清洁区卫生安全消防制度,学校安全卫生工作应急措施,教职工居住小区安全卫生制度,个体商店和餐饮店安全管理制度。我校的安全、卫生、消防制度很完备,各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并严格进行检查,将严格按规章进行处罚,以确保我校的安全卫生工作制度得以切实落实。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学校综治工作承担起确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我校加强了综治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了学生的预防违法犯罪的领导,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规范落实了综治工作、措施,保证学校平安。

1、严格了学校综治工作管理制度,做到“谁失职、谁负责”。全校各部门加强了责任制,严格执行综治工作制度,分工负责、层层落实,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安全进行,落实学校综治工作防范措施,形成了“综合治理综合抓”的局面。

2、继续完善,健全了学校社会综治工作管理网络,明确综合工作的职责。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交通安全教育,深化普法安全教育,开展健康咨询服务,安全自护自救培训。坚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到目前为止,我校无安全事故和违法违法犯罪行为。,全面增强了师生的法制观念,增强了师生的自护自救能力。

3、注意防范、切实做好教师的护导值日工作,做好对学生活动的监护工作,经常对校园内食堂、实验室、阅览室、教学楼、办公楼、电器设备等重要部位进行了全面检查,对个别学生性格孤僻,行为过激等不安定因素,及时疏导、防止激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并积极开展学校、家庭、社会综合治理,警校共建、社区共驻共建、群防群治,保证了学生的安全。

4、开展综治“六进”校园工作,坚持全面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综合治理综合抓的原则,继续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切实承担起保学校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5、严密组织学生外出实践活动的可行方案,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并保证教办及教体局同意后方可实施。

6、建立了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坚持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的出现。

三、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积极创建文明校园

综治工作为学校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我校综治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按照综治工作制度和内在规律抓好落实,在经常性上下工夫,花气力,树立在其位、谋其职的良好风气。我校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治安综合治理的规章制度,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综治工作做到了制度化、程序化。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处理。为了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还建立了中层以上领导值周制度和节假日校级领导值班制度,坚持填写值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学校领导和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经常性的检查各部门设施的安全使用和防范工作,做到时时警惕,每次使用重视,每月自我检查,保证校内设施的正常安全使用。

2、坚持师生护导值日和总务处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工作。

3、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立即处置扫除一切有碍学校综治工作的不安定因素。

4、以创建“和谐校园”为主线,继续认真创建“和谐校园”,彻底消除“脏、乱、差”现象。

在抓实施的过程中,采取了突出重点,带动全面的方法。比如在食堂方面,从食品的来源、卫生、供应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把关监控。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体检,不合格者不准上岗。对寝室派专人管理,并制定了各项寝室管理制度。学校的“每天两次卫生大扫除”保证了学校的清洁。这样,学校彻底治理好了“脏、乱、差”现象,出现了“净、静、敬”自然和谐的良好氛围。

四、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1、校外早餐点、小卖摊持证经营问题突出。校外不法商贩经营不合格食品,影响我校师生饮食安全;小卖摊证件不齐全,或者是相关标准达不到要求,卫生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2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由于抚八路车流量大,路况复杂(学校大门前十字路口和建房工地),减速带、护栏、警示牌等配备不够;校外不法商贩经常占道经营,影响师生正常出入,路灯不亮等现象突出;学校门口道路狭窄,学生行走不便。

3、社会治安问题。不良青年向学校渗透情况依旧严重,这对学校学生晚自习回家构成威胁。

5、库岸交通溺水安全问题。我校离175水位很近,100多名乘船学生溺水安全隐患较大。

五、今后改进和加强的工作方向:

1、我校恳请县、镇交通城建领导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我校师生的安全,尽快采取相应的得力措施,解决我校面临209国道三叉路口公路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希望在十字路口设交警站岗。

2、县城管部门及防疫部门,规范食品的营销点和营销行为,尽快对我校门前的各种流通食品摊贩采取统一批准并发给经营许可证的措施,以杜绝流动摊贩带来的食品不卫生而致病或中毒的不安全隐患。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篇4

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水文局的角度来看,综合处负责的人事、劳资、宣传、外事、安全、保密、行政、文秘、规章制度建设等综合性工作,对于促进水文局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水文局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通过前一阶段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查找问题、讨论研究、提出措施,我们认为目前综合处工作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构改革

1995年国家启动事业单位改革以来,经过了13个年头。截止20*年,全国有事业单位125万个,从业人员2700万,下一步机构改革重头戏将是事业单位。在20*年3月11日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要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要整合资源,强化公益属性,加强政府监管。同时,配套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

20*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水文是基础性公益事业,水文机构参公管理将是水文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方向。近年来,湖南、广西、江西、广东、新疆、重庆等省级水文机构实行参照公务员管理。我局是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理应划归行政机构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目前,我处已会同有关处室,协助局领导做了参公管理的一些基础性工作,下步将加大工作的推进力度。

二、岗位设置

我局在未实行参公管理之前,仍需按照水利部的部署,进行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由于我局技术密集,高级技术人员较多,岗位设置难度较大。按照人事部岗位设置意见,技术岗位高级、中级、初级设置比例是1:3:6;水利部人教司给人事部争取到的比例为3:3.5:3.5。水文局实际测算高于规定的比例,因此我处将加大该项工作力度,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争取2009年第一季度完成,协助局领导积极争取科学合理的结果。

三、职工教育

职工教育分两个方面,一是职工的学历(学位)教育,遵循的原则必须是和自己工作内容相近专业的学历(学位)教育,按照规定给予报销。但从培养复合性人才的角度出发,上述规定尚存在不科学的地方。综合处已修改了《水文局在职职工学历(学位)教育管理办法》,待征求意见后印发执行。二是技术人员的短期业务培训,由于经费等诸多因素,此项工作除国外资助培训外,国内培训较少,下一步将会同有关处室促进该项工作。

四、制度建设

近几年综合处修订内部规章制度30余项,涉及到水文局工作的方方面面,制度执行总体是好的,但也有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原因如下:

一是制度学习不到位,虽然制度印发后都挂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规章制度栏内,但并没有组织学习或对学习提出具体要求。

二是对新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在规章制度中反映,致使规章制度与实际脱节。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篇5

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使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程序化,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总体方针和“民主、公开、高效”的原则,特制定下列管理制度。

组织制度

一、组织结构

公司设立董事会,董事会由三名董事组成,其中一人为员工董事,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公司设立监事会,监事会由五名监事组成,其中一人为员工监事,监事会设监事会主席一人。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内设四个部门:综合部、财务部、供销部、生产技术部。

二、组织原则

1、公司员工必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坚持原则,不循私情,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积极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

2、公司实行分级归口管理制度,各部门必须相互协作、精诚团结。

3、各部门员工必须服从部门负责人的领导,全体员工必须服从上级领导的领导。

4、公司员工必须严守公司机密,切实维护公司的形象与利益。

5、对违法、违纪行为和渎职事件,公司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造就。

会 议制度

一、董事会会议

由公司章程及董事会议规则予以规定。

二、办公会议

1、公司办公会议是公司内部议事和决策的基本制度,公司内部决策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通过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公司重大事项。

2、公司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办公会议,办公会议由经理召集和主持;与所议事项有关的部门和相关人员可出席办公会议,办公会议决议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三、全体员工会议

1、全体会议传达公司重大的经营方针、经营计划和经营方案。

2、全体会议传达公司董事会和办公会议作出的关于公司经营和发展的重大事项。

3、全体会议传达与公司有关的国家、省、市的方针和政策。

4、全体会议由经理召集和主持。

四、会议要求

1、提交办公会讨论的议题,有关部室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体意见。为议题准备的意见必须经分管领导审核同意。

2、办公会、全体员工会议由综合部负责通知,并将会议议题提前通知参加会议的同志。

3、办公会、全体员工会议由综合部负责记录、整理会议纪要。

4、参会人员要注意保密。未作出决定的问题,一律不得扩散。

5、会议所决定的事项,要保证政令畅通,有关部门必须坚决执行,综合部负责督办、检查,并向公司领导汇报执行情况。

6、参会人员不得无故缺席和迟到、早退。

员工行为准则

一、 遵纪守法,助人为乐。

二、 心胸坦荡,光明磊落,精诚团结,相互合作。

三、 爱岗敬业,克己奉公,争当公司好员工。

四、 待客礼貌,热情周到,员工工作期间应按照公司制度

要求衣着整洁。

五、忠诚公司,服从领导,勤奋工作,言行要体现公司的

良好形象。

六、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七、工作上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维护安定团结的工作局面。

劳动纪律及处罚办法

一、本公司员工应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对违反劳动纪律的员工,坚持思想教育为主、经济处罚为辅的原则,对屡教不改者,必须从严处理。

二、劳动纪律是指: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上班时不高声喧哗,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外出办私事,不乱窜办公室,不在他人办公室闲耍逗留。

三、违反劳动纪律的处罚办法:

1、迟到,未按规定出勤时间到达工作岗位,每次扣工资20元。

2、早退,未经批准擅自提前离开岗位,每次扣工资20元。

3、旷工,凡未履行请假手续或请假未批准的,均为旷工,旷工在3天以内每天扣工资45元,年终扣全年效益工资的10%,超过3天,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4、在工作时间内窜岗、睡觉及做与工作无关的任何事,不听从教育者每次扣工资20元。

四、劳动纪律的考核由综合部负责。

公章使用管理制度

一、公司公章由综合部专人保管和使用。管理人员因外出,必须由专人代管,并办理交接手续,登记签字。

二、使用公章要在办公室内,不得将公间携带出办公室以外使用。

三、保管公章要牢固加锁,防止被盗。用完公章要随手锁好。

四、管理人员要注意保养公章,及时清冼,以确保盖章清晰。

五、管理人员在使用公章时要对盖章文书内容进行审查把关。对涉及到人事、劳资、重点工程、对外经济、行政、法律行为的重要文件须请示报告,均应有公司领导批准的签字,方可盖章,并留好存根。

六、公章保管人员盖章时要确切了解用章内容,办理用章审批手续后方可盖章,并作好印章使用登记。

公文处理办法

一、收文签收、登记、分办、送批

1、公文由综合部专人收取,统一拆启、分类、登记编号后再分办。

2、公文登记、编号后,文书交综合部部长签拟办意见。紧急公文随交随办。

3、公文签批拟办意见后,文书应及时送公司领导批示和传阅交有关部门处理。

二、收文、传阅、承办、催办

1、领导或有关部门传阅文件、阅文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天。文件阅毕,签上姓名,及时退回综合部,以免重送和影响传阅效率。

2、凡需要办理的公文,承办部门必须抓紧办理。涉及其它部门的问题,主办部门应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办理。公文处理完毕,承办部门应将办理结果写在公文处理笺上,并将办理结果呈报有关领导。

3、对公司领导批示部门办理的公文,各部门均应在签发的时限内办理完毕,无签发时限的须在7天内办理完毕,办理不完的应及时说明情况。

三、发文的拟稿、审核、会签、签发与字号

1、拟稿要求格式规范,情况准确,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精练,书写工整,标点准确,篇幅力求简短,不乱写简称,不写不规范的字。

2、各部门拟定的以公司名义印发的文件、文稿送公司经理审签,但在文稿送领导审签之前,应附上政策依据先送主管经理和综合部部长核稿。

3、草拟和签批公文一律使用钢笔,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

4、领导已签发的公文,应交综合部统一登记、编号后方能打印。

四、公文的立卷、归档、销毁和查阅

1、公文办完后,由综合部按文书立卷归档的有关规定将公文定稿,正本及有关材料分类进行整理,并按其内容特征、保存价值分别装修立卷。

2、立好的卷宗,应立即归入档案室。

3、查阅利用已归档的公文,应经主管领导同意,未经许可,不得摘抄,不得将档案带出档案室。

办公用品及公物管理制度

一、公司办公用品及物质由综合部统一采购、管理、调配和安全使用。

二、综合部负责管理的办公用品及物质,应建立健全帐目,要求帐物相符,因管理不善造成物质积压、损坏、丢失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三、各部门所需要的办公用品及物质应编制计划送综合部,由综合部审核后统一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按领导审批的计划购置,购置入帐后作好发放登记手续。

四、综合部要选派遵纪守法、克已奉公、工作踏实的同志担任办公用品专(兼)职采购员,要确保无假、冒、伪、劣物品和质次价高甚至不合格的产品购入,否则,及时追究当事人的经济责任。

五、人员调动,必须交清所领用的办公用品,不得随意带走,凡丢失和人为损坏公物者,必须照价赔偿。

六、各部门应加强对本部门的办公用品及公物管理,杜绝浪费。

七、每年度进行一次办公用品及公物的清理,综合部对公司的财产每年定期进行一次清查工作,做到家底清楚,帐帐相符,帐卡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卫生制度

一、为了保持公司的形象,为员工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公司办公场所必须保持卫生、整洁。

二、部门卫生工作由各部门各负其责,公共区域的卫生由公司全体员工共同整理、打扫。

三、坚持每天上午上班前进行一次日常清洁卫生整治工作,每周一上午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整治工作。

四、公共卫生工作由综合部督促检查。

 出差制度

1、根据公司工作与业务需要,各部门和有关人员需要出差,必须经公司领导批准,并到综合部履行有关手续。

2、根据出差任务要求,各部门必须严格控制出差时间、出差地点和出差人数,严禁公款旅游。

3、出差借款,必须经部门负责人和财务部负责人核定,由经理审批。

4、出差返回后,必须在三日内按规定填写报销凭证,经部门和财务部审核,经理审批后报销。

5、差旅费报销标准严格按照《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接待制度

1、公司因工作或业务需要接待客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厉行节约”的原则,既要从公司实际出发,又要客人满意。

2、公司接待工作原则上由综合部统一负责,其他部门及相关人员因业务需要安排接待,必须报请公司领导同意。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篇6

一、综合行政执法形成的背景与推行现状

1996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16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自1997年以来至20__年,全国有23个省、自治区的79个城市和3个直辖市经批准开展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__年8月22日国务院作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国发【20__】17号),该决定指出并明确了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指导思想、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范围、进一步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要求。20__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编办《关于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从充分认识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试点的基本内容、试点的组织实施四个方面提出了意见。20__年__市政府相继批准了我市渝中区、南岸区、__区、北陪区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实施方案,《__区人民政府关于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改革的实施意见》(__府发【20__】96号),即三定方案,将__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更名为__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为政府组成部门,专司行政监督处罚职能。至此,管罚分离的行政执法法制格局和综合行政执法的大格局基本形成。

从全市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推行的现实状况来看,已有渝中区、南岸区、__区、北陪区实行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格局,其推行情况亦不尽一致,有的完全没有了管理职能,有的还交叉了部分管理职能,有的是综合行政执法局一块牌子一套班子,有的是并列环保局、市政绿化局等多块牌子一套班子,但不论哪种机构设置形式,都基本形成了管罚分离的法制格局。

二、综合行政执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之分析

综合行政执法是提高城市管理法制化水平,构建管理长效机制的一种新型行政执法模式,具备执法主体唯一性、执法体制统一性、执法职能综合性、执法范围灵活性的特点,但该项工作的推行也面临着各种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现行法律资源与综合执法实践需要的矛盾

第一,我市试点的综合行政执法局是根据“三定”方案(政府规章)明确的授权方式进行执法。政府规章进行授权的方式,适用于行政机构,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根据这样的授权,综合执法队伍只能实施政府规章的规定,无法实施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因为由人大授权方式取得执法主体资格的对象,主要是具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因此,现行综合执法主体的合法性、包括其执法内容和程序均受到挑战。

第二,综合执法的法律依据过于分散,带有不确定性:目前综合执法依据散见于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中,这些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的执法程序、内容和方式,部分是按照原行政执法体制和主体设定的,所以,一旦相关法规、规章发生变化,综合执法依据也将随之[!]变化,执法体系始终处于不确定的动态之中。

(二)专业执法与综合执法的矛盾

一是有些执法行为往往同时涉及综合执法和专业管理部门,完整统一的执法行为被人为割断,制约了综合执法队伍职责的有效履行。二是专业管理部门囿于无明文规定,缺乏专业的有效指导,综合执法队伍面对部分专业性较强的执法领域,颇有无从下手之感。三是有效的沟通机制尚未建立,使得有的地方出现管理和处罚盲区,专业部门和综合执法部门两不管。

(三)综合执法工作机制不当、责权界限不清的问题

从调研组了解的情况来看,地方性规章对综合行政执法定性不准确,导致这支队伍存在职能职责不清现象,各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责权利也很难划清。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矛盾。

1、管罚分离的法律要求与执法实践中管理和执法脱节的矛盾

综合执法是解决管理权和审批权合二为一、权权不分的一项举措,但执法是管理的形式之一,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和执法又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主要表现在:第一,管罚分离后,各试点区均出现不能及时处理违法行为的现象,管理部门在管理中发现的所有违法行为已无权处罚,综合行政执法局赶赴现场处理的当事人已逃逸,行政执法无法实施,由此造成管理和执法效率低下的后果。第二,执法工作超越不了“事后执法”的属性,前期管理不到位,执法队伍成为“救火队”,后期管理跟不上,执法效果难以保持。第三,有的试点区现在两权分离的深度和广度还极为有限,管理和执法在许多方面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的机制尚未建立,导致管理和执法形不成合力。

2、综合执法与街镇管理的矛盾

首先,街镇作为第三层面的基层组织,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面对量大面广的社区、村社综合管理任务,承担大量区政府下

达的经济、社会等各项硬指标,其工作是需要有一支“拉得出、能办事”的队伍;另一方面,大部分街镇尚未真正从长期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网中摆脱出来,还无法真正站在管理和服务的角度对执法活动履行管理职责。其次,面对权力上收、任务下放的综合执法格局,必然要求综合执法机构与管理部门加强联系与沟通,必然要求综合执法机构熟知各项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否则就不能切实履行综合执法的职能,但实际工作中,由于上述必然要求之要素在客观体制和综合执法机构主观素养方面的双重缺失,使得条、块管理与执法的界限不明、责权不清。

第三,权责分离现象严重,“三定”方案明确授权执法主体和执法权力属于综合执法机构,而工作责任则延伸到了只有管理职能的街镇和相关部门,出现了街镇执法越位和执法不安的现象和心理,致使执法局综合执法编制和经费投入不到位,不仅使管理部门与执法部门均提出工作异议,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存在政府不依法行政的隐患,如若涉及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政府将处于不利与不法的地位。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街镇普遍认为综合执法局指导不力,人力不足,自己冒充执法主体冲锋陷阵,其不合法履职的隐患令人担忧,希望尽早取得合法执法主体资格,扭转条块管理和综合执法不尽协调的工作局面。

(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不顺的问题

一是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没有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此,每一个试点的综合行政执法局无一例外深感困惑,同时法律赋予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也缺位,不论从法律规范角度还是行政管理角度都有先天不足,部门设立的缺位,法律规定的缺失。

二是综合行政执法的工作职能名不副实。综合行政执法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城市综合行政执法,是与城市管理相配套的行政执法,即关于市政环卫、环保、园林、绿化等城市管理的行政执法,职能超出或职能不足都是不恰当的。而综合行政执法的职能超出(管罚不分)和职能不足(未能统领城市执法)的现象尤为突出,综合行政执法未真正实现其综合执法的目的。

三是现行综合行政执法本职任务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三定”方案以“7+1”规定了综合执法的职能、职责和工作对象,各试点综合执法区均反映执法局半成左右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完成+1的任务,此项工作严重冲淡了其原本的7项综合行政执法任务。

三、对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与工作机制的几点思考

综合行政执法局进行管理审批权与监督权处罚权分离,是按照行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要求,规范行政部门政务行为的重要举措。该工作格局有利于在相关的行政权之间保持一定的制约关系,防止行政权力的过量裁量;有利于行政执法队伍规范执法行为,防止执法权力部门利益化;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部门工作效率,防止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发生。因此,应扩大试点范围,巩固试点工作的成果,深化综合行政执法的改革。

(一)理顺体制

严格使权力主体、监督执法主体相分离,从体制上形成一种行政处罚职能相对集中、执法机构相对独立、权力主体相互制约的格局。

1、成立__市综合行政执法管理机构。可以成立业务全面的大部委形式工作机构,通过机构设置整合综合行政执法资源,解决一些专业执法问题,彰显综合行政执法的威严,同时让行政相对人多一条合法的行政复议救济渠道。

2、努力探索综合行政执法规范高效的工作体制。现在__的试点区中,南岸区市政环卫和综合执法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做法,在未实现“大综合”情况下,其权宜之法显得较为合理,既满足了管罚分离的法制要求,又能较灵活地处理管理与执法相脱节的矛盾,能一定程度避免多头管理执法难到位、多头管理不便执法的现象发生。

3、明确综合执法的功能定位。要对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功能进行科学定位,综合执法不能越俎代庖。“三定”方案中明确给执法局的“7+1”项职能,对“+1”职能中任务过于繁重应当引起重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做好疏导工作,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少用甚至不用行政执法队伍进行“围堵”,适当调整其该项职能,应“本位”而非“越位”。

(二)转换机制

要解决管罚分离法制要求与管理和执法脱节的矛盾,要解决综合执法与街镇管理的矛盾,我们首先应当认识到:审批、许可等管理权与处罚执法权的分离,不是行政权力的简单加减,而是对行政权力的规范和制衡;综合执法与街镇管理同是行政行为,是同一行为的不同阶段。其次,就综合执法的整体状况而言,合理分配管理和执法的功效、合理区分条块管理的职能重点,我们可着眼既发挥综合执法的协调性、综合性和全局性特点,又发挥行业管理的技术优势,依托街镇管理的人财优势,建立一个高效协调、运转和谐的衔接机制。一是建立综合执法与行业管理之间科学、有效的沟通运作机制;二是探索街镇管理与综合执法之间既联系又独立的运作机制;三是建立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长效管理机制,疏与堵是城市管理的两种手段,两者不能偏废;四是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评估机制、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五是建立执法队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机制。

就我区实际情况,可形成各街道、相关部门和管理处相对工作独立性和自,又可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调度集中的工作局面,有利于实现“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工作机制,有利于广泛调动各方面城市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法制保障

执法的有效性是基于执法的合法性,加快调整完善授权方式、组织开展前瞻性的立法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要以确立综合执法队伍的法律地位为核心,以取得强有力的综合执法手段为抓手,以清理修订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为配套,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可行的综合执法法制保障机制。(1)由市人大制定城管综合执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确立综合执法队伍的法律地位、执法手段和执法程序等。(2)对现有的涉及市容市貌的有关专业执法依据进行整体清理,并按照责权利的统一要求进行完善,为构建专业管理相对集中、综合管理重心下移的工作机制,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实现高效综合行政执法提供有效的法制保障。现行法律法规与综合执法实践需要的矛盾,专业执法与综合执法的矛盾亦便随之消弭。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篇7

为进一步适应公司质量、环境体系双认证的实施,规范公司行政事务管理行为,理顺内部关系,提高办事效率,特制定本规定。本制度汇编了公司内部的行政事务类文件,以加强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并在公司内部形成办事有程序,工作有标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工作局面。

第一章会议管理制度

一、内部会议管理办法

(一)、公司会议主要包括总经理办公会议、工作调度会议、各种专题会议、全体员工大会、部门会议及临时会议等。

>

(二)、公司级会议的组织者为综合处。

(三)、会议由综合处提供服务,会议召开应提供、做好会议通知、材料、会场、记录等各项服务,会议结束后,根据情况撰写会议纪要,必要时提供水果、茶水、录音、摄像、投影等服务。

(四)、会议通知形式主要为电话通知,处长、部门经理及以上人员应通知到本人,其他人员通知到部门,由各部门自行通知。(五)、与会人庇ρ细褡袷鼗嵋榧吐桑不得迟到、早退、无故缺席。会议期间应关掉手机等通讯工具,会议期间要全神贯注,不得交头接耳,心不在焉或随意走动,影响会议正常秩序Spanlang=en-US>

(六)、因故不能参加会议的,必须亲自向综合处说明理由。

(七)、会议决议事项,与会人员应在会后立即执行,不得拖延或敷衍了事。

(八)、各处室、部门要把每次调度会及其它会议精神传达到基层,也可根据自己部门的实际情况,定期召开部门级会议传达会议精神。

(九)、部门有关会议如需综合处协助的应提前通知综合处,以便做出统一安排。

二、对外出租会议室、多功能厅管理办法

(一)、公司所属会议室及多功能厅由物业处负责办理租用手续,综合处负责提供相关会议服务。

(二)、物业处根据会议室使用情况与租用会议室单位商定相关出租事宜,填写《会议室使用登记单》,经主管经理签字确认后通知综合处,综合处同使用单位协商会议室使用的具体事宜(预约时间、需提供的服务等)。

(三)、租用单位于租用当天将《会议室使用登记单》交与综合处会议管理人员,待会议室使用完毕后,由会议室管理人员填入会议室实际使用时间,由租用单位签字确认后,综合处返还物业处作为收费依据。

第二章办公电话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公司办事效率,节约办公经费,保证通讯联络,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公司电话主要用于办公业务。使用电话通话要言简意赅,禁止在电话中闲聊,严禁拨打声讯和信息电话。

二、各处室、部门使用管理插卡电话,经理办公室使用加锁电话。

三、电话卡由办公室负责刷卡。每次刷卡标准,处长30元,部门经理和管理人员20元,其他员工10元,综治办带班组长每人15元。使用完话费后,到办公室刷卡,并进行登记。

四、安装管理插卡电话后,不允许私接电话机通

,否则,将追究其直接责任人或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并依法追缴相应的电话费。

五、各处室负责人及员工要切实负起责任,以主人翁的态度管好、用好电话。员工因公或特殊情况需要拨打长途电话者,统一到办公室登记后,方可拨打。

六、由办公室定期到电信局对各处室及部门电话使用情况进行查询监督,并予以公布。

第三章 公文收发传阅管理制度

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现就非质量、环境体系文件收发、传阅管理办法规定如下:一、公文撰写

sonormal>1、公文草拟。根据需要和领导指示初步拟定文稿。公司发文由综合处草拟,涉及各处室职责,需要由公司统一行文的,由各处室、部门草拟文稿。

2、公文审核。指对草拟文稿的审核,由综合处负责。审核的主要内容是:看是否的确需由公司统一行文、行文方式是否妥当、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有关要求等。不需由公司统一行文的公文,由各处室、部门自行发文。

3、公文复核。指公文正式印制前对文稿的校对、核稿,重点是看:审批、签发手续是否完备,附件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统一、规范等。

4、公文签发。将经审核的文稿交领导签字,批准发文。公司级公文由总经理签发,各处室、部门或某特定业务范围的行文,由处室、部门负责人签发。

5、公文的印刷、用印。经审核无误后的公文的即可印刷与装订。如需加盖公章的按《印章管理办法》加盖公章。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篇8

1996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16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自1997年以来至2002年,全国有23个省、自治区的79个城市和3个直辖市经批准开展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2年8月22日国务院作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国发【2002】17号),该决定指出并明确了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指导思想、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范围、进一步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要求。2002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编办《关于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从充分认识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试点的基本内容、试点的组织实施四个方面提出了意见。2004年××市政府相继批准了我市渝中区、南岸区、××区、北陪区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实施方案,《××区人民政府关于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改革的实施意见》(××府发【2004】96号),即三定方案,将××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更名为××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为政府组成部门,专司行政监督处罚职能。至此,管罚分离的行政执法法制格局和综合行政执法的大格局基本形成。

从全市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推行的现实状况来看,已有渝中区、南岸区、××区、北陪区实行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格局,其推行情况亦不尽一致,有的完全没有了管理职能,有的还交叉了部分管理职能,有的是综合行政执法局一块牌子一套班子,有的是并列环保局、市政绿化局等多块牌子一套班子,但不论哪种机构设置形式,都基本形成了管罚分离的法制格局。

二、综合行政执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之分析

综合行政执法是提高城市管理法制化水平,构建管理长效机制的一种新型行政执法模式,具备执法主体唯一性、执法体制统一性、执法职能综合性、执法范围灵活性的特点,但该项工作的推行也面临着各种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现行法律资源与综合执法实践需要的矛盾

第一,我市试点的综合行政执法局是根据“三定”方案(政府规章)明确的授权方式进行执法。政府规章进行授权的方式,适用于行政机构,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根据这样的授权,综合执法队伍只能实施政府规章的规定,无法实施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因为由人大授权方式取得执法主体资格的对象,主要是具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因此,现行综合执法主体的合法性、包括其执法内容和程序均受到挑战。

第二,综合执法的法律依据过于分散,带有不确定性:目前综合执法依据散见于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中,这些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的执法程序、内容和方式,部分是按照原行政执法体制和主体设定的,所以,一旦相关法规、规章发生变化,综合执法依据也将随之变化,执法体系始终处于不确定的动态之中。

(二)专业执法与综合执法的矛盾

一是有些执法行为往往同时涉及综合执法和专业管理部门,完整统一的执法行为被人为割断,制约了综合执法队伍职责的有效履行。二是专业管理部门囿于无明文规定,缺乏专业的有效指导,综合执法队伍面对部分专业性较强的执法领域,颇有无从下手之感。

三是有效的沟通机制尚未建立,使得有的地方出现管理和处罚盲区,专业部门和综合执法部门两不管。

(三)综合执法工作机制不当、责权界限不清的问题

从调研组了解的情况来看,地方性规章对综合行政执法定性不准确,导致这支队伍存在职能职责不清现象,各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责权利也很难划清。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矛盾。

1、管罚分离的法律要求与执法实践中管理和执法脱节的矛盾

综合执法是解决管理权和审批权合二为一、权权不分的一项举措,但执法是管理的形式之一,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和执法又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主要表现在:第一,管罚分离后,各试点区均出现不能及时处理违法行为的现象,管理部门在管理中发现的所有违法行为已无权处罚,综合行政执法局赶赴现场处理的当事人已逃逸,行政执法无法实施,由此造成管理和执法效率低下的后果。第二,执法工作超越不了“事后执法”的属性,前期管理不到位,执法队伍成为“救火队”,后期管理跟不上,执法效果难以保持。第三,有的试点区现在两权分离的深度和广度还极为有限,管理和执法在许多方面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的机制尚未建立,导致管理和执法形不成合力。

2、综合执法与街镇管理的矛盾

首先,街镇作为第三层面的基层组织,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面对量大面广的社区、村社综合管理任务,承担大量区政府下达的经济、社会等各项硬指标,其工作是需要有一支“拉得出、能办事”的队伍;另一方面,大部分街镇尚未真正从长期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网中摆脱出来,还无法真正站在管理和服务的角度对执法活动履行管理职责。

其次,面对权力上收、任务下放的综合执法格局,必然要求综合执法机构与管理部门加强联系与沟通,必然要求综合执法机构熟知各项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否则就不能切实履行综合执法的职能,但实际工作中,由于上述必然要求之要素在客观体制和综合执法机构主观素养方面的双重缺失,使得条、块管理与执法的界限不明、责权不清。

第三,权责分离现象严重,“三定”方案明确授权执法主体和执法权力属于综合执法机构,而工作责任则延伸到了只有管理职能的街镇和相关部门,出现了街镇执法越位和执法不安的现象和心理,致使执法局综合执法编制和经费投入不到位,不仅使管理部门与执法部门均提出工作异议,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存在政府不依法行政的隐患,如若涉及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政府将处于不利与不法的地位。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街镇普遍认为综合执法局指导不力,人力不足,自己冒充执法主体冲锋陷阵,其不合法履职的隐患令人担忧,希望尽早取得合法执法主体资格,扭转条块管理和综合执法不尽协调的工作局面。

(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不顺的问题

一是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没有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此,每一个试点的综合行政执法局无一例外深感困惑,同时法律赋予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也缺位,不论从法律规范角度还是行政管理角度都有先天不足,部门设立的缺位,法律规定的缺失。

二是综合行政执法的工作职能名不副实。综合行政执法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城市综合行政执法,是与城市管理相配套的行政执法,即关于市政环卫、环保、园林、绿化等城市管理的行政执法,职能超出或职能不足都是不恰当的。而综合行政执法的职能超出(管罚不分)和职能不足(未能统领城市执法)的现象尤为突出,综合行政执法未真正实现其综合执法的目的。

三是现行综合行政执法本职任务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三定”方案以“7+1”规定了综合执法的职能、职责和工作对象,各试点综合执法区均反映执法局半成左右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完成+1的任务,此项工作严重冲淡了其原本的7项综合行政执法任务。

三、对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与工作机制的几点思考

综合行政执法局进行管理审批权与监督权处罚权分离,是按照行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要求,规范行政部门政务行为的重要举措。该工作格局有利于在相关的行政权之间保持一定的制约关系,防止行政权力的过量裁量;有利于行政执法队伍规范执法行为,防止执法权力部门利益化;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部门工作效率,防止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发生。因此,应扩大试点范围,巩固试点工作的成果,深化综合行政执法的改革。

(一)理顺体制

严格使权力主体、监督执法主体相分离,从体制上形成一种行政处罚职能相对集中、执法机构相对独立、权力主体相互制约的格局。

1、成立××市综合行政执法管理机构。可以成立业务全面的大部委形式工作机构,通过机构设置整合综合行政执法资源,解决一些专业执法问题,彰显综合行政执法的威严,同时让行政相对人多一条合法的行政复议救济渠道。

2、努力探索综合行政执法规范高效的工作体制。现在××的试点区中,南岸区市政环卫和综合执法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做法,在未实现“大综合”情况下,其权宜之法显得较为合理,既满足了管罚分离的法制要求,又能较灵活地处理管理与执法相脱节的矛盾,能一定程度避免多头管理执法难到位、多头管理不便执法的现象发生。

3、明确综合执法的功能定位。要对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功能进行科学定位,综合执法不能越俎代庖。“三定”方案中明确给执法局的“7+1”项职能,对“+1”职能中任务过于繁重应当引起重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做好疏导工作,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少用甚至不用行政执法队伍进行“围堵”,适当调整其该项职能,应“本位”而非“越位”。

(二)转换机制

要解决管罚分离法制要求与管理和执法脱节的矛盾,要解决综合执法与街镇管理的矛盾,我们首先应当认识到:审批、许可等管理权与处罚执法权的分离,不是行政权力的简单加减,而是对行政权力的规范和制衡;综合执法与街镇管理同是行政行为,是同一行为的不同阶段。其次,就综合执法的整体状况而言,合理分配管理和执法的功效、合理区分条块管理的职能重点,我们可着眼既发挥综合执法的协调性、综合性和全局性特点,又发挥行业管理的技术优势,依托街镇管理的人财优势,建立一个高效协调、运转和谐的衔接机制。一是建立综合执法与行业管理之间科学、有效的沟通运作机制;二是探索街镇管理与综合执法之间既联系又独立的运作机制;三是建立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长效管理机制,疏与堵是城市管理的两种手段,两者不能偏废;四是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评估机制、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五是建立执法队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机制。

就我区实际情况,可形成各街道、相关部门和管理处相对工作独立性和自,又可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调度集中的工作局面,有利于实现“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工作机制,有利于广泛调动各方面城市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法制保障

执法的有效性是基于执法的合法性,加快调整完善授权方式、组织开展前瞻性的立法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要以确立综合执法队伍的法律地位为核心,以取得强有力的综合执法手段为抓手,以清理修订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为配套,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可行的综合执法法制保障机制。(1)由市人大制定城管综合执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确立综合执法队伍的法律地位、执法手段和执法程序等。(2)对现有的涉及市容市貌的有关专业执法依据进行整体清理,并按照责权利的统一要求进行完善,为构建专业管理相对集中、综合管理重心下移的工作机制,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实现高效综合行政执法提供有效的法制保障。现行法律法规与综合执法实践需要的矛盾,专业执法与综合执法的矛盾亦便随之消弭。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篇9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乡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促进乡镇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根据统计法律法规和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乡镇人民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统计机构(以下称“乡镇综合统计机构”),配备专职统计人员,负责本乡镇的综合统计工作,履行统计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各项职能。

乡镇综合统计机构业务上受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

第三条乡镇人民政府必须明确本乡(镇)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统计负责人,建立健全以乡镇综合统计机构为主体的统计调查组织网络。

第四条乡镇人民政府必须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不断改善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提供统计工作所需要的经费,支持统计工作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权、统计报告权和统计监督权,确保乡镇统计工作顺利进行。

第五条乡镇统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严格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恪守统计职业道德,积极工作,为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章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第六条乡镇综合统计机构应根据乡镇规模的大小配备统计人员。重点镇和8万人口以上的乡镇,专职统计人员不少于4人;5万至8万人口的乡镇,专职统计人员不少于3人;5万人口以下的乡镇,专职统计人员不少于2人。

乡镇统计人员必须由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并持有统计上岗证的人员担任;新配备的统计人员应当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第七条乡镇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统计人员,其在统计业务上受乡镇人民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的指导。

各村的统计工作,由村民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其在统计业务上受乡镇综合统计机构的领导,并按上级统计部门的要求报送统计资料。

第八条乡镇统计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变动。

乡镇综合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的调整和调动,须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同意。

乡镇其他各部门和各企业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的调动,应当征求乡镇政府统计机构的意见。其中,具有中级以上统计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调动,须征得上级统计机构的同意。

统计人员调整、调动或离职必须由能够担当规定职责的人员接管,并需办清交接手续。

第九条乡镇综合统计机构和统计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完成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执行国家统计标准,执行全国统一的统计报表制度;执行统计法规,监督检查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实施;协助上级统计机构开展统计调查,并按规定上报统计资料;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和管理本乡镇的基本统计资料;

(三)组织指导本乡镇各有关单位、人员加强农村统计基础工作建设,健全本乡镇的统计台账制度和统计档案制度,组织乡镇以下的统计业务工作。

第十条乡镇统计人员必须具备胜任统计工作的能力,并享有接受培训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要利用各种形式有计划地对乡镇统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

第十一条乡镇综合统计机构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定期例会制度、工作报告制度、业务学习制度、考核评比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等。

第三章统计调查项目管理

第十二条乡镇综合统计机构统一管理发往本乡镇的统计调查报表,对未经统计部门审批、备案或超过有效期的非法报表,有权拒绝填报,并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检举。

第十三条乡镇综合统计机构在完成上级统计部门各项统计调查任务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开展补充性统计调查。调查方案须事先向所在县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备案。调查结果应及时向乡镇党委、政府及县人民政府统计部门报告。

乡镇其他各部门除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合法的统计调查任务外,原则上不再增设统计调查项目;确需进行统计调查的,须拟定调查方案,经乡镇综合统计机构审核、同意,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备案后方可实施。

乡镇自行设立的统计调查项目应以临时性、一次性调查为主,避免加重基层单位负担,并且不得与国家统计调复、矛盾。

第四章统计资料的管理和使用

第十四条乡镇综合统计机构要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保密、使用、提供、公布制度,及时整理和提供统计资料,并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做好统计文件、资料的立卷归档工作。

第十五条乡镇综合统计机构应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制度,定期开展数据质量检查,加强对本乡镇重要统计数据的审核、评估工作。

乡镇和上报的各种统计报表资料必须经过乡镇综合统计机构审核并加盖印章。乡镇有关宣传报道、目标考核、政府工作报告等使用的统计数据,均以乡镇综合统计机构提供的统计数据为准。

乡镇其他部门的统计资料在报送其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时,报送乡镇综合统计机构,其中与政府统计相关的重要数据须事先经过乡镇综合统计机构审核。

第十六条乡镇综合统计机构应重视统计资料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展统计分析和调查研究工作,为党政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充分发挥统计的咨询服务和监督职能。

第十七条乡镇综合统计机构要广泛收集各类统计信息,为企业和农户的生产经营提供信息服务。

第五章统计法制和统计基础建设

第十八条乡镇综合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统计法律法规,牢固树立统计法制观念,熟练掌握统计法律知识,在上级统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组织开展本乡镇的统计普法工作。

第十九条乡镇统计人员要严格遵守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自觉依法办事,坚决抵制一切统计违法行为。

乡镇综合统计机构要自觉接受上级统计部门的执法检查,积极配合上级统计部门对本辖区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

乡镇综合统计机构可根据工作需要配备2名以上统计检查员,经上级统计部门培训考试核准后颁发《统计执法检查证》,在本辖区行使统计检查权,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统计违法行为。其中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移交给上级人民政府统计行政机关处理。

第二十条乡镇综合统计机构应当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的要求,配合开展辖区内的统计登记管理工作,摸清统计对象的底数,建立本乡镇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并及时掌握基本单位的增减变动情况。

第二十一条乡镇综合统计机构要按照统计法的有关规定,检查督促各基层单位完善计量、检测制度,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加强各项统计基础工作,确保源头数据资料准确可靠。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篇10

(一)柜员能力风险

银行是全社会的现金出纳中心,现金出入频繁,特别是对公业务,常常单笔金额较大,综合柜员制要求柜员具备较全面的业务知识和较高的操作技能,知识和技能不适应必然造成操作失误的增加;单人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是综合柜员制的基本要求,其表现形式为单收单付,柜员与客户“一对一”,因是单人临柜,柜员稍有疏忽大意就会发生差错,柜员自身承担风险和银行防范业务风险的难度同时加大。

(二)监控设施及出纳机具存在的问题

实行综合柜员制后,对现金的复核完全依赖于机具,我们现用的钞票版别多且防伪技术复杂,这对点、验钞机的性能提出了很高要求。若出纳机具的性能不过关,将给临柜人员造成误导,给客户或自己造成经济损失。另外,目前银行采取的是录像监控和配备相应数量的复核员等措施。录像监控难以做到多方位监控,在监控时间上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盲点。这样,在对违规违纪行为的硬件监督上,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多数数字监控效果达不到要求,丧失了监控的取证价值,而且售后服务一般,维护很不及时,经常出现故障。

(三)业务授权风险

如储蓄网点人员多在5人以下,每班3人,作为授权人的储蓄所主任常常因公不在岗,而委派柜员相互授权,这样,既办理业务又授权,容易造成失控。而且,主管人员虽不直接面对客户经办业务,但由于有授权的权力,对下控制多个柜员,如果主管人员违背道德,只需突破下线中的一点即可形成联手做案。另外,授权操作也存在隐患,授权在记账柜员终端机上进行,使用记账柜员打开的界面,授权密码暴露在他人视线之下,存在泄密危险,风险极大。再有柜员之间还存在着互不防范、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如授权是在柜员键盘上输入密码,有的在柜员面前直接输入,没有任何防范意识和措施,且密码不按规定及时修改,这极易给有意作案的人以可乘之机。

(四)柜员道德风险

综合柜员制下的现金业务是一个手工点钞和电脑操作相结合的过程,没有专人复核,多收少付、错款错账隐瞒不报、转移现金等现象就有发生的可能。如果柜员本身素质不过关,道德水准偏低,视规章制度于不顾,更可能利用内控管理存在的漏洞自我作案或与客户联手作案。

(五)应用程序风险

综合柜员制业务的应用程序设计,必须能够满足综合柜员需要受理。会计、出纳、储蓄、中间、代收等种类繁多的业务综合处理的需要。综合柜员制是金融业务发展、金融科技进步以及金融服务创新的必然产物。在实行综合柜员制的过程中,计算机电算化水平的高低,科技力量的支撑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也容易给柜员造成风险。

二、完善综合柜员制的意见

(一)完善规章制度,狠抓制度落实

首先,要不断修订和完善制度,使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重点是对业务操作进行的实时监督。其次,要对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的完善。改革分配制度,明确经营责任,量化考核目标,严格奖惩制度,要在认真落实制度上下功夫,加大对违规操作的查处力度,形成遵守制度、按章操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二)加强稽核监督,强化内部控制

上级主管部门要在完善健全柜员制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强化稽核监督,保障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到位,一是建立起柜员岗位制约为主的第一道防线,做到责任到岗,落实到人,相互制约,互相监督,以减少一线的风险;二是全面落实财会监管员、监督中心、坐班主任“三位一体”监管体系的第二道防线,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内部监管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对柜员经办的每一笔业务及时进行审查监管,落实检查责任,严肃处罚,切实达到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的目的;三是加强事后监督,完善监控系统的功能,实现监控系统联网集中管理,加强对监控信息的分析利用,充分发挥第三条防线的作用。四是发挥审计作用,加大再监督力度。要充实审计部门的力量,提高内部审计的频率,加大内部审计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再监督的作用。

(三)加强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

柜员轮休、短期离岗,必须办理交接手续,工作交接应在监交人员监督下进行,交接双方要认真核对账款、有价证券、重要空白凭证及有关事项,核对相符后登记交接登记簿并盖章备查。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应建立系统的、长期的出纳会计人员培训制度,以人为本,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前提下,加强对临柜人员的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柜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在柜员中形成依法核算,按规定处理业务的自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