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流行病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3:28

慢性病流行病学篇1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柳市;患病率;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6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20-0008-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气流受限特征,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构成的疾病,而柳市地区素有“电器之都”之称,尤其是广大中老年,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危险因素也相应增加,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本院内科门诊就诊、内科住院患者年龄、性别、CopD的患病率及相应危险因素分析等统计,为我们今后防治CopD提供有效的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就诊、内科住院患者登记册调查3108人,收集统计2008年12月~2012年10月40岁以上人群,CopD诊断依据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1]。各项内容赋值情况:男=1,女=2;儿时咳嗽:经常咳嗽=1,有时咳嗽=2,很少咳嗽=3;厨房通风:好=1,中=2,差=3;家里灰尘:多=1,一般=2,少=3;下厨:是=1,否=2;吸烟:是=1,否=2;吸烟指数(=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300及300以下等于1,300以上等于2;父母等家族史:慢性支气管炎史=1,哮喘=2,肺气肿=3,CopD=4,不详=5;室外空气污染程度:无污染=1,有时=2,污染大=3;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1,初中及以上2;使用柴草煤气烹饪时间超过6个月:是=1,否=2。

1.2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格,问卷方式40岁以上人群,进行肺功能测定,统一使用(意大利科时迈公司cosmad,italy),由专门人员检测,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各进行最多8次的肺功能测定,选2次符合标准且FeV1和FVC的变异小于0.2L的结果,吸入250μg沙丁胺醇气雾剂15min后再进行舒张后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或Ct片及心电图检查由放射科及心电图医务人员配合完成,全部调查资料由课题组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分析,显著性水平取0.05,CopD的患病危险因素分析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资料的性质不同及研究的不一样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及分类变量资料采用构成比或患病率进行描述。

2结果

2.1患病率及分布情况

见表1。门诊及住院登记调查3108人,患病420例,患病率为13.19%,其中男1512人,336人患病,患病率为22.22%,女1596人,84人患病,患病率为5.2%,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显示70岁人群CopD发病率高。

表1柳市地区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CopD患病率的比较

2.2居住状况、生活烹饪习惯与CopD关系

见表2。将室内外空气污染程度、是否下厨、使用柴草煤气烹饪时间超过6个月、厨房通风、家里灰尘,分别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室内外空气污染程度、使用柴草煤气烹饪时间超过6个月、厨房通风、家里灰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是否下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吸烟行为、家族史、教育程度与CopD关系

见表2。将吸烟、吸烟指数、家族史、教育程度分别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吸烟、吸烟指数、教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族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烟、年龄、家族史与CopD关系

见表3。将吸烟、年龄、家族史分别引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高龄、吸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父母亲等家族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CopD危险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5职业暴露

我们对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登记调查40岁以上人群,对所有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的检测,包括外来人员;近20年虽有外来人员在企业里打工,多见于年轻人,故外来人员调查较少,调查结果显示职业以农民居多,CopD组与非CopD组统计无差异,但调查对象从事农作坊、个体电器小作坊,大多暴露于接触农作物和谷物尘,接触于粉尘、橡胶和有毒气体等,故职业暴露需进一步研究。

3讨论

本调查研究资料显示,本地区CopD患病率为13.51%,大部分见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低于报道[2],1965~1998年间,全美CopD的患病率上升16.3%;高于日本2001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40岁以上人群中CopD患病率为8.5%,高于我国于1992年,对北京、辽宁、湖北3地农村地区的15岁及以上的人群调查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平均为3%,湖北和辽宁分别为1.8%和1.6%,北京地区4.5%,略高于上海城区。6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为11.9%;低于农村地区15.2%。高于广州部分城区报道[3]CopD发病率为7.4%;高于北部及中部地区15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为3.0%,也高于湖北(1.8%)和辽宁(1.6%),这些结果的差异跟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不同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儿时咳嗽史是用来表示少年时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指标,在CopD组儿时咳嗽史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CopD组,提示反复呼吸道感染在CopD发生起重要作用;CopD患病率与父亲或者母亲有慢性呼吸道史不呈正相关,可能同患者不知家族史有关,CopD家族聚集性可能与家庭小环境的空气污染有关,如二手烟的被动吸入或者烹饪产生的气体污染有关,本研究对人群居住房屋室内外空气污染程度、是否下厨、使用柴草煤气烹饪时间超过6个月、厨房通风、家里灰尘采用单因素Log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结果是否下厨没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显示,烹调用煤或柴草作燃料和厨房有无排气装置与CopD患病率有关,调查发现柳市地区居民烹饪方式90%以上用煎炸炒为主,以往使用柴草烧有关,雾损伤呼吸道,近年来,随经济发展而迅速改善天然气、煤气已逐渐代替柴草取暖煮饭,室内污染情况已得到很大的改善,故室内外空气污染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和很多资料结果一致,吸烟行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吸烟强度与CopD患病率呈正相关,CopD的患病率随着吸烟的指数增多而升高,据希腊资料报道[4],35岁以上,吸烟100支以上的总的CopD发病率8.4%,且吸烟强度与CopD发病率显著相关;本研究并对吸烟指数(每日吸烟支数及吸烟的年数)分阶段进行Log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吸烟指数300支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湖南长沙市[5]吸烟指数500以上不同,同单淑香等[6]对天津地区调查,吸烟指数在300以上一致,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表明,男性患CopD同吸烟有关,女性患CopD同烹饪、柴草烟雾损伤呼吸道有关,这可能与生活方式、吸烟的年限及吸烟的强度有关,还可能与卫生习惯、职业及工作环境、经济条件等综合条件有关,其教育程度越高,患病率越低,受教育程度极大地影响以上各个方面,成为CopD的保护因素。本研究调查发现CopD合并症多,其CopD合并肺心病8.5%,考虑我们调查的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结果,但肺心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加,与既往文献报道一致[7];CopD合并冠心病29.74%,CopD合并高血压30.9%,CopD合并肺癌2.9%,CopD并发呼吸衰竭2.38%,CopD合并心率失常9.5%,CopD合并呼吸睡眠障碍0.95%,CopD合并胃食管反流病4.76%,没有人长期或临时使用吸入药物治疗,吸入剂使用率偏低,其使用3个月以上比率更低,同患者教育程度、人群不依赖性有关,受过医生戒烟劝导和成功戒烟的比率低,目前吸烟者只有7.5%接受过戒烟劝导,戒烟成功的人群只有0.5%,CopD患者既往相关的呼吸疾病诊断率34%和肺功能检查率6%低有关,且生活质量和体重指数下降,故CopD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构成的疾病[8],研究分析其特点,尤其对我市CopD的流行病学调查,提高全民早期干预CopD,加强社区医生普及CopD的医疗常识,尽快提高CopD患者的诊治水平,避免和减少各种诱发因素,是本市各医院面临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2]徐永健,谢俊刚.国内外CopD流行病学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2):14-16.

[3]刘升明,周玉民,王大礼,等.广州部分城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5):314-316.

[4]tzanakisn,anagnostopoulouU,FiladitakiV,etal.prevalenceofCopDinGreece[J].Chest,2004,125(3):892-900.

[5]洪秀琴,戴爱国.湖南省长沙市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现状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0,12(9):1174-1178.

[6]单淑香,陈宝元.天津市城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比较分析[J].天津医药,2007,35(7):488-490.

[7]蔡如升.慢性肺心病20年防治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1-12.

慢性病流行病学篇2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因此研究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分布情况,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正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我们对济南市老年人的患病情况及患病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为2009年9~10月在本院查体的济南市老年人共2086人,年龄65~99岁,平均(76.42±3.85)岁。其中男1605人,占76.94%,女481人,占23.06%。

1.2病史和体检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体检者进行询问调查,用统一体检表详细记录病史并进行内科体检,并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对体检者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的测量。身高、体重的测量为空腹状态下轻便着衣并脱鞋,血压的测量采用经过校正的水银柱血压计,受检者取坐位,测右上臂血压,连续测量2次,每次间隔1min,取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1.3实验室检查空腹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沉等相关项目检查。除已明确糖尿病患者外,其余体检者于空腹采血后进食由营养科专人称量的100g民天面粉满头一个,2h后测餐后血糖。

1.4诊断标准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采用wHo制定的标准诊断[1]。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按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标准[2]:符合以下4组成分中的3个或全部者:①超重或肥胖,Bmi≥25.0kg/m2;②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③空腹血糖≥6.1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④血脂紊乱,空腹三酰甘油(tG)≥1.70mmol/L,及/或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男性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2.1济南市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济南市老年人冠心病的患病率为52.88%,高血压病为49.04%,糖尿病(Dm)为22.05%,高胆固醇血症(CH)为22.91%,高tG血症为24.35%,脑卒中为13.33%,慢性支气管炎为10.07%,代谢综合征(mS)为20.76%,男性前列腺肥大为69.28%,脂肪肝为35.38%。见表1、2。

2.2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本研究将慢性病与有关因素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腰围、年龄、CH、tG越高则慢性病患病率越高;而文化水平越高慢性病患病率越低。见表3。

3讨论

慢性病一般病程长、难治愈,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卫生费用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发现济南市老年人慢性病的总患病率为99.62%,患2种以上疾病者占97.22%,与胡先进报道的2006年上海市养老机构的患病率相似[3]。其中高血压病患病率为49.04%,男为47.79%,女为53.01%,明显高于1997年上海调查的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患病率32.8%(男)、34.3%(女)[4],而低于2002~2003年北京部分城区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61.6%(男)、58.3%(女)[5];冠心病的患病率为52.88%,其中男为50.97%,女为59.2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χ2=10.22,p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8.

[3]胡先进,何彬,陆萍,等.上海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疾病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1):942.

[4]黄茂盛,洪震,曾军,等.上海市城乡老年人慢性病现况调查.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20(4):288.

[5]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流行形势和防治对策.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1):13.

[6]孙晓春,王琼,黄芬,等.军队离退休干部慢性疾病患病调查.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8(2):108.

[7]于普林.老年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03.

[8]张青.天津市离退休老年人血脂倾向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5,8(21):1784.

[9]贾伟平,项坤三,陈蕾,等.两种代谢综合征工作定义在上海地区人群中的比较.中华医学杂志,2004;84(4):534538.

慢性病流行病学篇3

【关键词】慢性咽炎细菌学咽喉分泌物药敏

中图分类号:R7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310-01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占咽部疾病的10%~20%。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慢性咽炎患者经常服用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但疗效较差。为研究慢性咽炎的细菌学问题,我们在2008年1月至2011年l2月对56例慢性咽炎患者进行咽分泌物培养和药敏试验。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56例病人均符合耳鼻咽喉科学咽科学(第六版),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并且近二周内全身或局部未曾应用抗菌药物,而且无口腔、鼻窦、喉及下呼吸道等疾患。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20~66岁。平均36.4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l2年,平均6.3年。慢性肥厚性咽炎l5例,慢性单纯性咽炎33例,慢性干燥性咽炎8例。另取33例健康成年人(年龄l8~57岁)为对照组。

1.2采样与培养取样前患者用无菌生理盐水含漱2―3次后,用无菌棉拭子抹取咽后壁充血处或滤泡处的分泌物,置于无菌试管并密封,30min内接种于血平板,35度温箱培养3d,对菌落作分离鉴定,如系致病菌则作药敏试验。

2结果

2.1咽细菌培养对照组的30名健康人咽拭标本均报告为正常菌群生长。56例慢性咽炎病人的咽拭标本,报告正常菌群生长41例。11例出现细菌学异常,检出率19.6%。其中副流感嗜血杆菌6例(其中慢性干燥性咽炎3例、慢性单纯性咽炎2例及慢性肥厚型咽炎1例),肺炎链球菌2例(分别发生于慢性干燥性咽炎及慢性单纯性咽炎),流感嗜血杆菌2例(分别发生于慢性肥厚型咽炎及慢性单纯性咽炎),肺炎克雷伯杆菌生长1例(发生于慢性肥厚型咽炎)。经卡方分析,三种类型慢性咽炎的病原菌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药敏试验结果头孢菌素(包括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对大多数病例敏感,仅头孢他啶对流感嗜血杆菌耐药;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副流感嗜血杆菌敏感,对流感嗜血杆菌耐药;庆大霉素对肺炎克雷伯杆菌敏感;阿奇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及副流感嗜血杆菌敏感;磺胺类对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而对副流感嗜血杆菌敏感;青霉素及氨苄青霉素对多数菌株耐药,仅对1例副流感嗜血杆菌敏感。

3讨论

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由于其病因复杂,病程迁延,且易复发,医生对该病的治疗常感到非常棘手。与急性咽炎不同,细菌感染不是本病的重要病因。本组56例咽分泌物培养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是咽部正常菌群生长,而细菌学异常检出率仅19.6%,这可能是慢性咽炎单纯使用抗菌药物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正常人咽粘膜存在固有的微生物种群,以溶血性链球菌、奈瑟菌、葡萄球菌、厌氧链球菌和梭型杆菌为主,一般而言比例均衡,各占可培养微生物的40%~50%以下。在慢性咽炎组中,大多数为口腔正常菌群,说明这部分病人没有明显的细菌学异常。但仍然有一部分病例(19.6%)培养出优势菌群,本组病例检出的细菌包括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其中大部分为副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系咽部常存寄生菌,致病力弱,但在局部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可引起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为条件致病菌;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则具有较强的致病力,但在本研究中检出率极低。研究结果与许昱等报道相符。因此,慢性咽炎的病人可出现细菌学异常,多数表现为菌群紊乱,常存寄生菌数目上升成为优势菌群,而这些细菌是否为致病菌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本组检出细菌所作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数菌株对青霉素及氨苄青霉素耐药,头孢菌素对各种细菌的敏感性较好,其他抗生素对各种细菌的敏感性较分散,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如条件许可,最好先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一方面可确定有无细菌感染,一方面也可避免滥用抗生素,造成无效或者菌群失调。

参考文献

[1]胡雨田.耳鼻咽喉科全书(第6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3-165.

[2]鲁辛辛,黎琳.呼吸道粘膜固有微生物种群与咽炎发病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1):1313-1315.

[3]许昱,华清泉.44例慢性咽炎细菌学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5,11(1):49-51.

慢性病流行病学篇4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类长期的、不能自愈的、也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主要是那些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和医疗费用昂贵,并有明确预防措施的疾病。慢病的发生与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因素等有关,大多数属于生活方式能够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可以预言今后20~30年内,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后,往往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现的早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为了解我镇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健康干预后的效果,进行了本次调查。

资料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我们镇4个村民居委员居民进行调查,干预前共调查居民1000人,年龄18~70岁,收回有效问卷978份;干预后对同样人群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78份。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人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调查前经统一培训。健康干预采取发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宣传画、宣传手册、专家定期到社区讲课以及制作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宣传版块的方式进行,时间为6个月。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希望获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的途径等。数据经统计处理并分析。

结果

干预前后共调查978人,其中男490人,女488人;高中及以上文化216人,占22.09%,平均年龄45.38±14.76岁;18~30岁191人,30~50岁425人,≥50岁362人。干预前后被调查人群年龄、性别、学历差异无显著性。本次调查发现男性吸烟率66.67%(吸烟定义:平均每日吸烟≥1支,持续1年以上);居民不锻炼的比例为72.06%(不锻炼的定义:少于每月1次,每次≤30分钟);饮食以荤为主12.75%;获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是电视59.45%,门诊医生48.46%,杂志、报纸36.48%。

干预前后早发现知晓率的比较:干预后居民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比干预前有显著性提高X2430.86(p<0.01)。见表1。

干预前后不同学历早发现知晓率比较:干预前后高中及以上学历者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均显著高于高中以下学历者,见表2[X28.86(p<0.01)]和表3[X225.69(p<0.01)]。

干预前后不同年龄早发现知晓率比较:干预前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知晓率3个年龄段的人群:30~50岁年龄组高于18~30岁年龄组,同时也高于≥50岁年龄组。干预后不同年龄段人群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

干预前后不同性别早发现知晓率比较:干预前后男性和女性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

讨论

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知晓率整体较低:本次调查发现居民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整体较低,干预前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的知晓率只有20.14%,所以在居民中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已刻不容缓。

通过健康干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有显著提高:本次调查发现通过发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宣传画、宣传手册、专家定期到社区咨询、讲课和展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宣传版块等方式进行健康干预。居民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说明通过一些通俗易懂、易于被群众接受的方式进行健康干预,可以大大提高群众对与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科学认知水平,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增进健康水平提高生命质量。

对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干预:本次调查发现干预前和干预后高学历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低学历人群。说明高学历者在自身知识储备和接受知识方面有一定优势;干预前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也有一些差异;不同性别人群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差异无显著性。在今后开展健康干预的工作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人群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健康干预方式以更符合群众的需求。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任重道远:本次调查发现男性居民吸烟比例较高为66.67%,世界卫生组织称吸烟是癌症及心脑血管疾患和呼吸系统阻塞性疾患的罪魁祸首,居民不锻炼的比例为72.06%,饮食以荤为主的比例为12.75%,>90%的糖尿病,都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选择适当可行的干预措施,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引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改变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发病。

本次调查还发现居民最喜欢从电视、门诊医生和杂志、报纸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作为门诊医生应该把健康教育看作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包括劝阻吸烟、合理饮食、提倡运动以及宣传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不仅需要流行病学工作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专家的参与,更需要医生、医院、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徐光炜.我国肿瘤防治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肿瘤临床,2001,28(3):165-168.

2张天泽.控制吸烟是肿瘤防治策略中的重要措施和方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4,2(1):4-6.

3么鸿雁,陈辉,吕美霞,等.行为生活方式对恶性肿瘤发病影响的综合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4):407-408.

4项永兵.近10年我国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9(23)增刊:87-94.

5李立明.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蒋庆五.流行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7陈锦治.卫生保健.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表1干预前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的比较

X2(ad-bc)2n/(a+b)(c+d)(a+c)(b+d)430.86。

慢性病流行病学篇5

【摘要】[目的]探讨海岛女性慢性宫颈炎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舟山市2854例女性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对象慢性宫颈炎患病率达54.56%;其中,以宫颈糜烂位居第一位,患病率为36.37%;其次为宫颈肥大和纳氏囊肿,患病率分别为24.32%、21.06%;慢性宫颈炎的形成可能与年龄、文化程度、人流次数及引产次数等因素有关(p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患病率;影响因素;海岛女性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prevalenceofchroniccervicitisandtherelevantfactorsoftheinsularfemale.[methods]2854womenfromZhoushanwererecruitedassubjectsofthisstudy.allsubjectswereinterviewedwiththeepidemiologicalquestionnaire.Sodidthegynecologicalexaminationandlaboratorytests.StatisticalanalysiswasperformedbySpSS14.0.[Results]theincidenceofchroniccervicitisofsubjectswas54.56%.amongthem,cervicalerosioninthefirstplace,thesickratewas36.37%.theprevalenceratesofcervicalhypertrophyandnessler’scervicalcystswere24.32%and21.06%respectively.theformationofchroniccervicitismaybeassociatedwithage,educationlevel,passengernumberandfrequencyofinducedabortion.withage,thepassengernumberandanincreaseintheriskofsufferingfromchroniccervicitiswillincrease.andthehighereducationlevel,thesmallerthepossibilityofsufferingfromcervicitis.[Conclusion]theprevalencerateofchroniccervicitisoftheinsularwomanishigh.thecervicalerosionandthecervicalhypertrophyprevalenceratesareamongthefirstandsecondplacerespectively.theformationofchroniccervicitismaybeassociatedwithage,educationlevel,passengernumberandfrequencyofinducedabortion.

Keywords:chroniccervicitis;theprevalencerate;relevantfactorss;insularwoman

慢性宫颈炎是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也是女性的多发病与常见病。关于慢性宫颈炎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多,但对于海岛女性宫颈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较少。因此,本文共调查了2854例妇女,探讨海岛女性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现况及相关因素。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2008年3~6月在舟山市现代女子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3091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妇科健康状况全面检查。纳入标准为在舟山市居住1年以上的女性,共有2854例妇女自愿纳入调查研究,年龄15~72岁,平均41.34岁。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

采用统一编制并经过预试验修改完善的调查表,由经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一对一访谈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出生年月、家庭住址、在本地居住年数、籍贯、结婚日期、文化程度等基本人口学资料。

1.2.2妇科检查

由临床妇科医生对所有研究对象首先进行阴道窥器检查,暴露宫颈判断病变程度;根据宫颈创面形态分型,然后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必要是做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最后,进行临床诊断。

1.2.3实验室检查

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生殖道病原体检测,包括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滴虫、念球菌、梅毒等。

1.3诊断分类

按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进行严格诊断与分类[1],统一诊断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转入SpSS14.0统计软件包,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慢性宫颈炎患病现况

被检妇女中,患有慢性宫颈炎患者1448例,患病率为54.56%;病理类型中,宫颈糜烂位居第一位,共有1038例,患病率为36.37%;其次为宫颈肥大和纳氏囊肿,患病率分别为24.32%、21.06%。

2.2慢性宫颈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关于可能与慢性宫颈炎有关联的部分调查因素量化赋值见表1,包括年龄、职业、婚否、文化程度、初潮年龄、孕次、人流次数、自然流产次数及引产次数等。表1慢性宫颈炎有关联的调查因素量化赋值性宫颈炎相关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在9个调查项目中,提示慢性宫颈炎的形成可能与年龄、文化程度、人流次数及引产次数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流次数与引产次数的增多,患慢性宫颈炎的危险性将增加;而文化程度愈高,患宫颈炎的可能性愈小。表2慢性宫颈炎相关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略)

3讨论

女性子宫颈由于黏膜皱襞多,感染不易彻底清除,故易形成慢性宫颈炎,而后者又具有发生癌变的潜在危险[2],因此,慢性宫颈炎愈来愈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次调查显示,海岛妇女慢性宫颈炎患病率为54.56%,远远低于有关报道[3],这可能与调查对象的选择性有关。其中,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患病率为36.37%,虽低于国内其他学者的相关报道,但宫颈肥大和纳氏囊肿的患病率均高于邓亚玲、杨华等学者的研究结果[3],前者可能与炎症持续时间较长有关,后者可能是由于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引起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所致,间接提示,海岛女性在明确生殖道感染后,可能进行了相关治疗措施,但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深入调查分析。

慢性宫颈炎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流次数与引产次数的增多,患慢性宫颈炎的危险性将逐渐增加;而文化程度愈高,患宫颈炎的可能性却愈小。这一结果间接支持妇产科学中已有的观点“慢性宫颈炎的发生除与多种病原体感染有关外,还与流产、分娩、手术、个人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4]。因为流产或手术易损伤子宫颈,从而导致病原体侵入宫颈机会增多而引起感染;并且,女性自身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的提高可降低慢性宫颈炎的发生。

总之,海岛妇女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现状不容乐观,在提高医务工作者正确诊治疾病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的前提下,应积极开展以生殖健康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海岛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从而,做好生殖系统疾病的一级与二级预防,更好地保护女性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5295.

[2]郝敏,王静芳.宫颈癌流行病学研究与调查[J].外国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6):404406.

慢性病流行病学篇6

现在,正是非传染性(非接触性)的慢性病,特别是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炎和精神失常(包括痴呆症)等,对发达国家人民的健康构成了最严重的威胁。慢性病往往在老年期发作,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我们可以预料这类病人会越来越多。慢性病每年导致2400多万人死亡,几乎是全球死亡人数的一半。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循环系统的疾病,其中有心脏病与中风、病症与肺部疾病。1997年,在全球5220万死亡人数中,有1730万死于癌症,以及290万死于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肺部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面临的局面是,要么早年被传染病夺去性命,要么晚年死于慢性病。

医学史和公共卫生史上记录了许多治愈传染病的成功例证。但对于慢性病来说就不同了,除了个别情况之外,大多数慢性病并不容易根治。慢性病患者,无论能否得到治疗,有否外界帮助,都是可悲的。既然大部分慢性病不能被彻底治愈,那么治疗的重点就应该是防止疾病早发和阻止病情恶化。同时还需要减轻病人的痛苦,给因病致残的病人提供社会辅助。但就目前情况来说,现代医学还做得很不够。

我已经说过,患慢性病的机会很少,如果有的话也是个别原因引起的。我们都知道,除了遗传易感性之外,许多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饮食不良,以及缺乏身体锻炼,都会增加患病的可能性。我再强调一次:你如果健商高而且时时了解信息,就有办法降低患慢性病的可能性,因为采取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完全由你自己决定。我深信,推动健康的生活方式应是今后医疗实践的首要任务。虽然近年来有了一些改进,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真的是很长很长。但健商会帮助我们。

主流医疗体系的主要缺陷之一,就是未能对慢性病病人的生命质量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你的健康状况,不能光凭病情来衡量,主要还得看你个人的健康感受和你在日常生活中扮演多角色的能力。你的健康包含许多因素,小的如你本身的机敏度、自我照顾的能力,大的如完成家庭与社会责任。这就是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护理,虽然现代医学还没给它以足够的重视,但我相信它对你的整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慢性病流行病学篇7

【摘要】本文阐述了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理论依据,介绍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血瘀客观指标,提出了常用的活血化瘀方法。

【关键词】活血化瘀法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

血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机之一,活血化瘀法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关系密切。中医药已从单纯的整体辨证阶段发展为整体辨证结合胃镜像及病理检查结果的微观辨证辨病的阶段,从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完善了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

1、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理论依据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主要是饮食失宜、七情过极、劳倦过度等。而七情、饮食、劳倦皆可致瘀。一般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长期不愈发展而成,故其病程较长。

胃粘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是一个由气及血的渐变过程,脾胃虚弱与瘀血阻络是其重要的病理改变。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而气之源头在于脾,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脾胃本弱,加之调养失当,外邪侵袭等因素,致使中气更虚,气虚不足以行血,则血行迟缓,渐致壅滞成瘀。血液之所以能周流全身,除气的温煦与推动作用外,尚需阴津的运载。素体阴虚,或久嗜辛香温燥之品,或屡用耗阴动液之药,胃津消灼,津亏不足以载血,血行不畅,逐渐凝结成瘀。

瘀血不仅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血瘀与气滞常互为因果,血瘀不行,则加重气滞,脾胃运化障碍,后天失养。瘀血内留,郁而生热,瘀热相合,则耗津伤阴,血液粘稠,又会加重血瘀。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脾虚失统,还是瘀热灼络,均可致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使血瘀进一步加重。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如此恶性循环,势必气血日虚,胃腑萎弱日重,甚至发生癌变,而活血化瘀则可治疗萎缩性胃炎。

2、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血瘀客观指标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瘀血证候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痞满、胃痛、纳差、消瘦、口渴、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等,脉多弦细。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其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胃病与气血关系密切。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漫长病程亦与中医“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理论相吻合。胃镜像及病理检查结果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更客观、更丰富的临床资料。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萎缩,正常颜色改变,脉络显露迂曲,黏膜腺体萎缩,呈颗粒状隆起增生、息肉、小结、糜烂、溃疡等均为血瘀的病理产物。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血液流变学异常在血瘀的病理状态下,血液的流变特性发生改变。血液流变学异常间接反映了脏器瘀血,可作为血瘀证的一个客观指标。大量临床与实验资料证明,血瘀证一般都伴有微循环障碍。产生血瘀证是由于血液成分与性状改变而粘、浓、稠、聚。慢性萎缩性胃炎存在显著的高粘状态,从而影响了微循环灌注,加重了萎缩病变。通过活血化瘀法改变血液流变状态,增加局部血供,有利于胃粘膜的修复。血液流变异常还与萎缩轻重程度呈正相关,萎缩程度越高,血液流变学异常程度越重。全血粘度升高后可致血液内摩擦力上升,血流减慢,腺体萎缩。从血液流变学方面进行研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健康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并表现为萎缩程度越高,血液流变学异常程度越高。

2.1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中医分型测定了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等指标,证实了脾胃虚寒型、肝郁脾虚型均存在明显血瘀证,而肝胃不和型次之,结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表明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比中、轻度瘀血更严重。

2.2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皱微循环变化的研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和微循环障碍。

3、常用的活血化瘀方法

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离不开血瘀为患,因而其治疗多采用活血化瘀法。但是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应以辨证论治为前提。临床上少见慢性萎缩性胃炎属单纯血瘀证,多并见他证,故应根据辨证,分别选用不同的活血化瘀方法。益气活血法适用于胃痛隐隐,食后脘胀,痛时喜按,饥饿劳累更甚,嗳气得食稍缓,伴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苔白偏腻、或边有齿痕,或舌有瘀斑,脉细弱或涩滞不畅。治以健脾和胃,化瘀定痛。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合失笑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砂仁、木香、枳壳、神曲、蒲黄、五灵脂、丹参、桃仁、莪术等,若食后胀甚加苏梗、佛手、鸡内金;胃痛得食可缓加黄芪、桂枝、白芍;气血不足者加黄芪、太子参、当归等。

养阴活血法适用于胃脘隐痛,或灼热感,纳减,嘈杂似饥,口干咽燥,喜食酸物,神疲乏力,大便干结,舌瘦或有裂纹,质红或暗红,舌下脉络曲张,少苔或花剥苔,脉细或兼数。治拟滋阴养胃,凉血化瘀。方用养胃汤合丹参饮加减,药用太子参、麦冬、石斛、山药、蒲公英、生地、赤芍、丹参、檀香、砂仁、山楂等,若心中嘈杂泛恶加黄连、竹茹;噫气、矢气不畅加陈香橼、佛手;疼痛不已,饮食少进加川楝子、延胡索、鸡内金;合并脾气虚弱时,去生地、麦冬加黄精、山药、扁豆等;大便数日一行,纳少腹胀加火麻仁、全瓜蒌等。

理气活血法适用于胃脘胀满,食后尤甚,脘痛隐隐、连及两胁,嗳气时作,大便不畅,每因情绪变化而痛作,舌质淡或淡紫,舌下脉络暗滞,苔多薄白,脉弦涩。治拟疏肝理气,活血祛瘀。方用柴胡疏肝散与血府逐瘀汤化裁,药用柴胡、枳壳、香附、川芎、芍药、当归、陈皮、生地、红花、三七、刺猬皮、延胡索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因其病程长,病情反复,加之环境、起居、饮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病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夹杂证,如食积、湿热、痰浊等,它们与瘀血往往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4、结束语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缠绵,各种病因都不同程度地导致血瘀。瘀血变化始终存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过程中,而活血化瘀、祛瘀止痛生新,对改善病灶的微循环障碍,消除炎性细胞浸润,促进萎缩腺体的逆转、修复能起到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慢性病流行病学篇8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血液流变学;红细胞比容

Changesofhemodynamicsin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

[abstract]objective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isacommonandfrequentlydiseaseofrespiratorysystem,whichcanseverelydestroypulmonaryfunction.Butlittleattentionwastaken,thestudywastoinvestigatetherelationsbetweenthechangesofbloodflowandCopD.methods88casesofCopDwerechosentoanalyzetheirindicesofbloodflowand109healthycasesascontrol.Resultsthescoresofbloodviscosity,bloodsedimentationrate,hematocrit,erythrocyteelectrophoresisandplasmaviscosityinCopD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inhealthyones(erythrocyteelectrophoresisandplasmaviscositywerestillwithinnormallimits).ConclusionSignificantdifferencecanbeobservedbetweenCopDgroupandthecontrol.oxygendeficienty,respiratoryacidosisandrepeatedinfectionofCopDmayleadtochangesofbloodrheodocyteandincreaseofbloodviscosity.

[Keywords]pulmonarydisease,chronicobstructive;hemodynamicsflow;hematocri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指人的呼吸道受到长期的外界刺激引起气道不同部位的病理改变,合并不可逆性气道阻塞。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咳嗽、咳痰以及气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CopD在全球疾病死亡原因当中,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与艾滋病一起并列第4位。在我国,CopD是肺心病的主要基础病(占82%),CopD患者预后不良,最终常死于呼吸衰竭和肺源性疾病。如能在发病前期或早期给予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其预后比较乐观。所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防治该病的关键。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成分流动性、变形性等血液流变规律的科学,其主要受血中红细胞等有形成分及血浆大分子物质如纤维蛋白、各种球蛋白的影响,其中主要是红细胞、血中氧气、二氧化碳和pH的影响,它们能够使血液流变学中相应的指标发生改变。血流变指标的改变能够提示CopD的代偿期、发展状况、疗效观察和预后估计,对预防和延缓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及方法采用重庆产mDK3200全自动血流变测试分析仪,静脉取血,肝素抗凝。血沉在室温15℃~25℃下用ainwiatrobe法测得(w氏法),红细胞压积采用4000~5000r/min的速度离心15min测得。实验操作均按统一规定并由专人操作。

1.2标本来源测定组88份血液标本均来自呼吸科住院患者,男49份,女39份,年龄21~84岁,临床诊断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院期间血气分析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慢性缺氧。对照组血液标本109份,来自健康查体人群,年龄25~75岁,男65份,女44份。

2结果

男女两组共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109例正常人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分别比较,见表1表2。男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3。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液黏度及红细胞电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也高于正常组(p<0.05)。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血液的黏稠度和血液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数量有密切关系,高黏血症是CopD重要的病理生理组成部分。

表1男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略)

表2女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略)

表3男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略)

3讨论

血液黏度与红细胞比容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液黏度随比容增高而升高,但两者间并非简单的正比关系,在低红细胞比容范围,血液黏度随比容按指数关系增高,在高比容范围,按对数关系增高。红细胞比容轻度增加即可使血液黏度显著升高,在灌注压不变的情况下,血流速度将减慢,流量减少,最终又导致氧运输量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长时间缺氧和低氧血症,可致红细胞代偿性增加,红细胞压积升高,红细胞聚集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全血黏度;同时二氧化碳呼出不畅,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pH值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增加血流阻力,血液黏度增高[1],导致微循环障碍[2];此类病人长期慢性缺氧,还可引起红细胞本身营养不良导致红细胞刚性增加,红细胞内黏度升高,使血液中黏度增加。

血液高黏滞状态会使血管阻力增加,此时血流缓慢易造成血液淤滞,肺血流量的供应减少,右心负荷加重,从而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由于红细胞代偿性增加,而导致活性氧增加,使免疫功能受抑制,肺组织损伤加重。长期反复感染使血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增加,纤维蛋白原增多,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引起血液黏滞。低氧可致肺小动脉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狭窄、肺血管床破坏及堵塞,加上血液红细胞增多,变形性降低,血浆黏度增高,肺血流减慢,形成肺动脉高压,导致肺心病。

从表1、表2中亦见患者组血沉、红细胞压积都高于正常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血中的氧、二氧化碳和pH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红细胞质与量的变化,缺氧导致红细胞数量增加、表面电荷减少,红细胞愈趋向聚集,使红细胞之间互成串状、堆状,血液流动减慢,全血黏度增大,血沉加快,红细胞压积增高。

表3结果中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流变学指标男女差异无显著性的有全血高切、压积和血浆黏度(p>0.05)。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电泳时间及全血低切黏度,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但这与男女正常值差别较大有关[3]。由此可以认为,CopD的患者血流变指标的改变,无性别差异,其改变的幅度与患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在某种程度上,血沉和红细胞电泳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出红细胞的分散和聚集状况。

血浆作为红细胞悬浮的介质,亦有一定的黏度,从上述两表中可以看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浆黏度虽在正常范围,但已明显高于正常组,从而导致血流速度的改变,使整个血液的黏度受到影响,所以CopD患者血浆黏度的增加,在减缓肺血流速度、加重肺毛细血管缺氧等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虽然在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等方面有所表现,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结合血中二氧化碳、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进行综合分析。上述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因此,及时吸氧,改善机体缺氧状况,降低红细胞压积,调节血液黏稠度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措施。人的肺部如果有30%发生病变,仍然可以正常生活,所以有50%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CopD。但是当病变达40%这一临界点时,肺功能会成倍的恶化,而出现咳、喘、憋等症状。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进程,并可预防由它引起的肺组织破坏;血流变指标的改变,可提示该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对诊治该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魏茂元.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检验医学网,2005-10-31.

慢性病流行病学篇9

【关键词】运动;慢性病;健康管理

1 引言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慢性牙病(龋齿、牙周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总称。慢性病已成为21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近3亿人超重和肥胖,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2005年全国慢性病死亡人数750万。美国从1972年以后的20年间,通过健康管理,生活方式疾病已大幅度下降,心血管病发生率下降了55%,脑卒中下降了75%。由此可见,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慢性疾病进行健康管理、干预和指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使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运动是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外研究表明,人群中不同强度体力活动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有关,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最有益于健康,而静坐生活方式则是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运动在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中有重要作用。

2 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概念及流程

2.1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概念健康管理(healthmanage-ment)是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慢性病健康管理(healthmanagementforthechronicdisease)是指组织慢性病专业医生及护理人员,为慢性病病人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管理,以达到促进健康、延缓慢性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医药费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

2.2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流程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流程如下。第一步:收集健康信息(发现健康危险因素),患者体检后填写健康信息调查表。第二步:评估健康状况(认识健康危险因素),用评价系统分析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第三步:改善健康状况(通过行为干预解决健康问题),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计划,并督促实施,这是整个健康管理过程的核心。上述3个步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每一个周期都有针对性地解决患者的某些生活方式问题,从而达到逐步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的目的。

2.3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方法措施主要分为四步:一是建立健康档案,收集信息,早发现,早控制。二是改变慢性病患者已经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目前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控制病因:①加强环境保护。②加强健康教育。③控制高血压。④降低吸烟率。⑤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合理营养。⑥控制体重。⑦加强体育锻炼。⑧加强监测。三是加强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四是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慢性病是终身疾病,治疗需要持之以恒。对于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除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外,还包含了对所患慢性病的解释教育。

3 运动与慢性病

3.1运动与肥胖、能量平衡运动不足与过食,可引起超重或肥胖,肥胖与遗传易感性或代谢效率变有关,很多慢性病均以腹部肥胖介导而发病。肥胖可引起血脂水平增高、糖耐量下降、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降低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结果5种以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疾病(肥胖、冠心病、高血压与高血脂、2型糖尿病、脑卒中等)接踵而来。成人体重超重者与体重正常者比较有较高的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子宫内膜癌等的发病率。运动产生效益的关键在于维持合理体重和体脂的作用。研究提出运动与体重指数(Bmi)存在负相关,采用稳定同位素研究证实:能量消耗与肥胖负相关。

3.2运动与心脑血管病缺乏运动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多数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与冠心病呈负相关。目前公认运动可使对人体有利的各种功能(心肌功率、循环功能等)得到强化,增加有利物质的含量,减少不利于机体健康的多种因素。体力活动可减少发生冠心病(CHD)的危险。研究显示,少量的每日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可减少处于HD高危险中的老年人CHD死亡率。对于CHD患者,适当的体力活动是重要的干预措施,因为它不仅能降低CHD的死亡率,而且能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3.3运动和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是体力活动不足、能量摄入过多、肥胖或应激、自身免疫因素、胰岛素抵抗等所致的高血糖、糖耐量受损和胰岛素敏感度降低有关。运动对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规律的运动会对糖尿病人产生有益的代谢影响,总体包括: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改善机体的脂代谢状态,减少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用量,提高免疫力,改善心肺与神经内分泌功能,肥胖者体重降低(尤其是与饮食结合)、肝葡萄糖合成减少、血压降低等。现代医学更是将适当运动与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列为糖尿病防治的三大法宝。

3.4运动与骨质疏松缺少体力活动和钙以及维生素D使骨质丢失。骨的破损率高于成骨率,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生。增加体力活动使骨形成增加,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骨密度。运动员尤其是进行力量训练者的骨密度比非训练者高;肌肉力量、肌组织量和最大吸氧量与骨密度相关,力量和耐力运动训练均可增加骨密度。缺少体力活动和钙以及维生素D营养不良会使骨质丢失,如骨的吸收率大于成骨率,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生。

4 运动与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研究已证明合理的运动可对多数慢性病有良好的影响。因此在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中,运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缺乏运动是不良生活方式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分,积极从事体育活动是人类健康的根本保障。运动不仅仅是从身体角度、机能角度促进健康,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沟通,释放心理压力,调节心理情绪。

对于慢性病患者,开始一些较剧烈的运动前应有医生指导,包括定期开发新的活动,树立坚持一生运动的计划。健身活动的主要原则是:有氧运动,包括大肌肉群、规则、重复的方式,3~5次/周,最好1次/d,持续30~60min/次,强度达到50%V02max左右(40%~85%Vo2max),根据年龄和身体情况安排,循序渐进,然后保持一定的活动量和强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考虑慢性病的适应证与禁忌证,避免适得其反。尽管运动防治慢性病的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但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有关这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合理的运动将对促进人类的健康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5 讨论

慢性病流行病学篇10

【关键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效果

近年来,虽然基层社区及乡镇卫生服务慢性病的干预水平和管理有明显提升,慢性病发病率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呈逐年升高的趋势,面对日益严重的影响居民健康的慢性病问题,需依据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分析影响慢性病管理成效的诸多因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以达到提高居民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目标[1]。本次研究针对辖区社区、乡镇人群常见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的慢性病人群疾病全程进行动态监测,并实施相应管理措施,现对其操作过程回顾性分析回下。

1基层社区乡镇慢性病管理现状分析

1.1基层社区乡镇慢性病日益严重的管理问题分析①慢性病管理缺乏社会调查和社区资料,仅为门诊接触的相对固定患者,管理范围相对狭窄;②只注意慢性病患病人群,对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和教育却忽略,慢性病发病率不能从根本上控制;③缺乏对慢性病患者的持续随访;④慢性病管理专业队伍缺乏,缺乏全科医生参与;⑤社医人群健康意识、文化素质健康知识知晓率低。

1.2对所有纳入慢性病管理的患者建立档案详细登记患者的具体病况、可能性危险因素,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并定期管理、随访、做好记录,及时归整。另外,每月在社区开展2至3次健康教育讲座,指导社区人员进行疾病防治,调整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定期体检,对于新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时纳入慢性病管理。

2针对管理问题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2.1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干预措施①掌握社区卫生资源状况,以社区卫生综合服务点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自然区域和人群为范围开展;②建立慢性病技术指导小组和防治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强化慢性病防治的执行力度;③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掌握各家庭成员疾病史;④制定慢性病三级预防工作计划;⑤形成社区慢性病监测网络,在防治小组的领导下对慢性病管理措施进行评价。⑥社区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分级管理,并且以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为主要措施。社区在对糖尿病患的管理中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一旦发现糖调节功能受损人员,应立即进行对应性管理治疗,对其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指导并灌输相关防治知识,使其调节功能尽快恢复,避免进一步发展成为糖尿病。对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则针对其不良的生活、膳食习惯进行指导,有效进行一级预防,一旦发病就应及早进行诊断、治疗并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病情稳定,防止患者病情继续恶化。

2.2组织管理流程分析依据社区情况对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进行制定,组织成立慢性病管理机构,相关工作由公共卫生科慢性病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在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对社区医生进行指导。在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全科医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对社区医生实施分片包干和责任到人。

2.3操作技术流程分析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量社区责任医生每日做好登记工作,如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诊断、健康教育、慢性病随访、家庭病床、出诊等,以备查询时应用[2]。①准确评估病情。②及时登记随访。③真实可靠的记录。

2.4督导监管流程分析对社区责任医护人员的工作记录本、居民信息计算机管理登记本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小组需定期检查,随机抽取护士、责任医生和管理信息,入户对其准确性、及时性和真实性进行核查。并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与工作的质量和量挂钩,针对问题进行培训和整改,落实奖惩制度。

2.5信息收集流程分析在对局民健康档案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对档案信息管理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起到重要作用。工作人员需对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才能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工作。了解社区居民本底资料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中家庭责任医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社区护理人员应对家庭责任医生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需对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进行娴熟掌握,对重点人群积极干预[3]。

3结论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的提高,慢性病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高血压的低控制率、患病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已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是形成“看病贵”、“看病难”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4]。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以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有效、综合、便捷、连续的特点,在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检出、预防和管理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尽管实施中尚存在一定困难.若利用卫生系统改革的机遇,将社区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区域卫生规划、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相结合,把慢性病防治在社会系统工程中纳入,与新型医学模式相结合,采取群体健康干预策略,可从根本上解决日益膨胀的医疗费用问题,降低人群慢性病发病率。慢性病管理是一项长期、反复的工作,不仅需要有专人负责患者的健康管理,还需要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收集、记录、汇总,为病患的管理和治疗及健康教育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参考,在医院中开展难度较大。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是在社区内以家庭为单位、健康需求为中心,以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为重点,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层服务单位,在慢性病管理的开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医疗费用迅速增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作用,将慢性病入纳入系统管理,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叶金朝,马志华.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探讨[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6,5(5):74-75.

[2]tollmanSm,thepholelaHealthCentretheoriginalofcommunityorientedprimaryhealthcare(CopC).anappreciationoftheworkofSidneyandemilyKark[J].SairmedJ,1994,84:65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