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梗阻的表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5:33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篇1

【关键词】上呼吸道;梗阻;护理;技巧

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是五官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完全阻塞气道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果断、正确取出异物和健康宣教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我院近三年来五官科收治的56例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患者的护理和健康宣教工作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和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56例,儿童39例,成人17例;男41例,女15例,男女比例2.6:1;年龄10月~86岁,平均11.2岁;从开始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0min~2h,平均41min;从就诊至处理完毕时间为20min-3h,平均10.8min;第一次梗阻36例,第二次梗阻13例,三次以上梗阻7次。

1.2临床资料全组中异物梗阻部位:位于鼻腔22例,位于咽部16例,位于喉部18例;异物种类:植物类果实13例,玩具类小零部件16例,小件生活用品3例,假牙6例,动物骨骼等食物硬块18例。该组中所有患者均有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的表现,有剧烈呛咳30例,有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者12例,躁动或窒息者8例;简单处理21例,表麻下手术处理12例,在静脉麻醉下处理23例。

1.3紧急处理护士遇见该类患者时,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和疏导、缓解紧张气氛,快速清除口腔和咽部分泌物,必要时吸氧,协助患者采取头低侧卧,并同时通知医师,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协助医师手术,需要在麻醉下手术的患者应予以护送入手术室、并协助手术室人员争分夺秒地做好相关抢救和手术工作。

1.4观察宣教手术完毕后,需要住院的患者应协助和护送其进入病区,并做好门诊和病区护士交接工作。对于一般门诊处理的患者,应嘱咐其留院观察一段时间,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防喉头水肿、呼吸道损伤等并发症;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指导、使其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和预防再发;交待术后的各种注意事项。

2结果

全组84例患者经过有效紧急处理、精心护理、密切观察和健康宣教,无1例发生异物下滑、窒息死亡、上呼吸道损伤的病例发生,无1例再次发生上呼吸道异物梗阻病例再次发生和复诊。

3体会

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是指位于鼻腔和喉之间的外来异物梗阻呼吸道,是五官科需要紧急处理的急诊,特别是咽喉部的异物梗阻。异物一旦进入呼吸槽内,患者出现明显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可有濒死感,数分钟内即可导致全身缺氧性损害,甚至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有资料证明呼吸道梗阻后10分钟为抢救的白金时间[1]。有时梗阻的异物在就诊途中或不正确的取出过程中,也会下滑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更危险的后果。该病多见于儿童(80.6%),小孩贪玩和好奇心,常会把一些异物放在鼻腔或口腔里玩耍,或者吃东西时说话或哭闹,导致异物误入上呼吸道;发病后患儿常不能配合,常会导致异物逐渐下滑或胀大,危险性增大;其次是老年人的假牙脱落或进食时动物骨骼梗阻。

3.1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护理人员要加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的锻炼,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工作适应能力;遇见较危急的病例时要争分夺秒的进行施救。

3.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不断提高护理技巧,加强工作责任心,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2],要求护理人员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充分理解病人心理和做好病人的情绪安抚工作,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信心。

3.3配合医生处置病人护士在接诊到此类病人时,应立即暂停手中非急救性工作,简短询问病史、观察患者情况、指导和协助患者采取头低侧卧、畅通气道适当吸氧、防止异物进一步下滑,同时通知医生,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做好门诊小手术和抢救所需药械,保证手术能最快、顺利、安全进行;术毕,仔细询问患者的感受,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防喉头水肿或呼吸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五官科护士应加强自身职业素质修养、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护患医患沟通技巧,因急施救、务实工作、团结协作,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对于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患者,绝大多数会取得很好的疗效的。

参考文献: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篇2

一、气管导管拔管困难

气管导管拔管困难的原因及相对应的处理为:

1.气管导管气囊未放气,这是拔管困难最常见的原因;

2.气管导管气囊过大,气囊嵌在声带部位;

3.由于未用润滑剂,导管气囊或导管与气管壁粘连;

4.外科缝线将气管导管与邻近组织固定,可见于颈胸颌面手术;

5.气管导管过粗,插管用力,或喉部解剖异常;

直视下手法推动喉与导管,旋转导管退出;

6.气管导管气囊放气后,气囊形成袖套样皱折,使管径增粗,难以通过声门:

处理:①再插入:旋转、退管;

②再插入、充气、放气、退管;

③皮肤钳或血管钳帮助下减小气囊皱折,退管。

二、气管导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气管导管拔管时约有70%的病人出现心率和收缩压升高20%,甚至更高。

(一)原因

气管导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增高,而引起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大;插管后1~10min,可出现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和肺血管阻力升高。

(二)临床意义

大部分病人可耐受气管导管拔管后的心血管反应。但是某些病人可能不能耐受这种心血管反应,甚至出现严重后果。

1.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可能影响心肌氧耗与氧供平衡,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围手术期心肌缺血主要与心动过速明显相关,而不是高血压。围手术期心肌缺血与术后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

2.高血压病人对苏醒和拔管的高血压反应显著高于血压正常者。这种血压升高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失代偿、肺水肿或脑出血等。

3.先兆子痫产妇气管插管与气管导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均严重。这种病人平均最大升高幅度为平均动脉压45mmHg,肺动脉压20mmHg,肺毛细血管嵌顿压20mmHg。并且这些变化在拔管后持续至少10min。妊娠高血压为妊娠妇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立即致死原因为肺水肿或脑出血。

4.颅内手术后停止吸入麻醉,拔除导管。其中有91%的病人出现高血压。这种病人可能存在脑血流自身调节功能障碍,血压突然升高可能引起脑血流量与颅内压升高,导致脑疝或脑灌注压下降,造成脑缺血。

(三)预防

1.拔管前应用吸入麻醉药或静脉麻醉药、阿片类镇痛药,以减轻心血管反应,但是这可能抑制呼吸与循环,亦可能亦造成上呼吸道梗阻。禁用于气管插管困难、面罩给氧困难以及误吸高危者。

2.拔管前2min,静注利多卡因1mg/kg,对防止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有一定效果。

3.拔管前2~5min静注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1.5mg/kg。该药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短的优点。

4.脑外科手术病人应用扩血管药物可引起脑血管扩张,导致脑血容量增加,颅内压升高。因此建议应用α-与β-受体阻滞剂拉贝洛尔,可在拔管前静注0.5~1mg/kg。

三、拔管后并发症

(一)创伤

气管导管拔管后的气道创伤可能涉及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任何结构,但是困难拔管后更常见的是喉与声带损伤。

喉结构损伤可能发生在插管时或插管早期,但是一般地仅在拔管时或者拔管后不久才表现明显。杓状软骨脱位往往发生在困难插管后,亦见于无困难插管者。一般表现为吞咽疼痛和发声改变,但是这种表现亦可能见于拔管后因即发的上呼吸道梗阻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者。因此,拔管后早期出现的上呼吸道梗阻均应考虑杓状软骨脱位。研究显示以往认为拔管后声门水肿的病例中某些即为杓状软骨脱位。如果病人有急性呼吸道梗阻,则需要立即插管。后续治疗包括取压舌板轻压杓状软骨,使之复位;或延长气管插管时间;或气管造口,以防止杓状软骨移位(运动),促进移位关节愈合。

(二)气管塌陷

气管软化可能为原发性或继发于甲状腺等病变后。这种病人气管导管拔管后可能立即发生呼吸道梗阻。

继发性气管软化可能是由于不断扩大的甲状腺肿长期压迫所致,尤其是在胸腔入口处。支撑气管的软骨环可能被削弱或被破坏。当外源性压迫解除后,气道的结构完整性受影响。气管塌陷一般见于气管拔管后,必须紧急重新插管;其它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切除受累气管,气管内部或外部支持,或受累气管下通过气管造口术作为气道改道。

(三)气道梗阻

拔管后立即发生上呼吸道梗阻的主要原因是喉痉挛、喉水肿和声带麻痹,亦应考虑异物所致,如咽部填塞物、牙托和血凝块等。

气道梗阻亦可能与手术有关,如甲状腺手术或其它颈部手术并发出血。研究提示,这些病人上呼吸道梗阻可能是继发于血肿引起的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而导致的喉部与咽部水肿,而不是血肿对气管的压迫。对甲状腺切除术后出血病例,立即松解伤口缝合线以颈部减压可能明显改善气道梗阻,但是确实可靠的治疗措施必需气管插管,而后手术减压,充分止血。

(四)喉痉挛

喉痉挛定义为喉部肌肉本身作用而引起的声门关闭。喉痉挛反射是一种由迷走神经介导的保护性反射,其作用在于防止异物进入气管与支气管。

喉痉挛为拔管后上呼吸道梗阻的最常见原因,尤其常见于小儿上气道手术后。例如扁桃腺切除术后发生率约为20%。一般认为,当麻醉深度过浅,不足以预防喉痉挛反射时,分泌物或血液刺激声带局部可引起喉痉挛。因此,在清醒与深麻醉状态之间的麻醉状态病人,气管拔管后最容易发生喉痉挛。

清醒与深麻醉状态下气管拔管与喉痉挛及其它气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氧分压下降的关系仍有争议。然而,对于饱胃或气道困难病人应待清醒,避免立即拔管。

利多卡因可用于防止扁桃腺切除术后拔管后的喉痉挛。拔管前1~2min,静注1~2mg/kg可明显减少咳嗽及小儿喉痉挛发生率。但是此时必须保证存在吞咽动作。

喉痉挛轻者可表现为轻微吸气性喘鸣,重者可出现完全性上呼吸道梗阻。尽管前者不属致命性发作,但是处理不当可迅速发展成后者。完全性上呼吸道梗阻表现为吸气性喘鸣消失,尤为重要的是这种“无声”性梗阻不能误认为临床表现改善。

气管导管拔管后喉痉挛在明确病因、直接喉镜去除病因以及咽喉吸引前,必须给予紧急处理,可采取以下措施:

1.给予纯氧吸入,必要时纯氧正压通气,直至病人清醒,喉痉挛消失;

2.应用静脉或吸入麻醉药加深麻醉,直至喉痉挛及其它反射消失。

必要时,可给予短效肌松药,需要的话应行气管内插管。一般认为,拔管后喉痉挛病人Spo2

(五)喉水肿

喉水肿是小儿气管拔管后上呼吸道梗阻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新生儿与婴儿。

1.喉水肿发生的部位及易发因素 喉水肿可能局限于声门上、杓状软骨后或声门下区域。

声门上水肿:水肿发生在会厌前壁及杓状软骨与会厌皱壁的疏松结缔组织。肿胀组织可能将会厌向后推移位,吸气时阻塞声门口,导致严重的急性上呼吸道梗阻。

杓状软骨后水肿:水肿发生在声带下方,杓状软骨后方的疏松结缔组织,从而限制了杓状软骨的移动(运动),亦限制了吸气时声带的外展。

声门下水肿:声门下区域具有脆弱的呼吸上皮细胞,其粘膜下结缔阻滞疏松,易被损伤而出现水肿。环绕声门下区域的环状软骨呈不可扩张性,是小儿气道最狭窄部位,可限制水肿向外扩大。

新生儿与婴儿声门下即使轻度水肿亦可能引起喉内横截面积明显减小。正常新生儿该面积为14mm2以下。声门下区域水肿厚度1mm,可将该面积降至5mm2(正常的35%)。而在成人,同等程度的水肿不会造成气道明显梗阻。

水肿发生率与下列因素明显相关:①

研究提示水肿与上呼吸道感染无明显相关。

2.喉水肿表现 喉水肿者一般在拔管6h内易出现吸气性喘鸣。尤其应注意吸气性喘鸣减轻或消失,可能为完全性上呼吸道梗阻的征象,而不是通气功能改善。

3.喉水肿的治疗 处理方式主要取决于喉水肿严重程度。

轻度喉水肿可吸入湿化的、加温的氧气;局部喷雾1:1000肾上腺素(0.5ml/kg,最多可达5ml),可重复应用。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效果不肯定,可选用地塞米松0.25mg/kg,立即静注,而后每6小时0.1mg/kg,用24小时。上述方法无效或重度喉水肿,可面罩加压给氧,氧合改善后插入较细导管。

(六)声带麻痹

支配声门区域的迷走神经有两个分支:①喉上神经:其外支支配环甲肌,内支支配声门以上的感觉;②喉返神经:其主要支配环甲肌以外所有喉肌以及声门以下的感觉。

声带麻痹可见于颈、胸部手术后,亦见于与颅内压升高的有关病人,还可见于头颈以外的手术后。气管插管本身亦可能引起迷走神经分支损伤,造成声带麻痹。喉返神经沿气管食管沟自环甲关节后方入喉,立即走向甲状软骨板中央,分成前支与后支。其前支位于粘膜下,易受气管导管气囊压迫而受损害。

迷走神经或其分支损伤所致声带麻痹较罕见,但是拔管后上呼吸道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单侧声带麻痹一般表现为术后数周声音嘶哑。双侧声带麻痹病情严重,可表现为拔管后立即出现上呼吸道梗阻。喉镜显示声带无运动,呈内收状态,声门口极度狭窄。一般可恢复,但是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可能需行暂时性气管造口术。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篇3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老年人;诊治体会

[中图分类号]R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a)-030-01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老年人肠梗阻与青壮年有所不同,往往临床表现不突出,就诊时间晚,诊治不及时。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1999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85例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5例中,男51例,女34例,年龄60~89岁,平均70岁。临床病程1~7d,平均4d。结肠肿瘤38例,粘连性32例,肠扭转9例,嵌顿性疝6例。

1.2临床表现

有腹痛、腹胀,呕吐72例,停止排气、排便37例,腹部压痛63例,反跳痛19例,腹肌紧张23例,高调肠鸣18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15例,液气平面29例,腹部包块21例。合并疾病:高血压45例,冠心病23例,慢阻肺38例,糖尿病15例。

1.3治疗

手术治疗69例,其中,结肠癌切除一期吻合26例;结肠造口术12例;肠粘连松解术17例;嵌顿疝松解修补术6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手术5例;肠扭转整复3例。非手术治疗16例,均采用禁食,胃肠减压,并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肥皂水灌肠。并胃管注豆油及中药12例。

2结果

临床治愈72例,治愈率85%;好转10例,死亡3例。死亡病例中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肠坏死、中毒性休克死亡1例;并发肺部感染13例,呼吸衰竭2例,肾功能衰竭1例,切口感染12例;切口裂开2例;吻合口瘘3例。

3讨论

3.1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①本组老年人肠梗阻病因中,肿瘤、粘连、嵌顿疝分列前三位,肿瘤已成为老年人肠梗阻首要病因,这与孙以开等[1]报道相符。②老年人肠梗阻的诊断需要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局部症状,全身表现、腹部的X线摄片及超声和Ct等各方面相结合综合分析。老年人常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腹胀、便秘、腹部不适,且对疼痛的敏感性差,有时自觉症状及临床体征不典型,故肠梗阻不易被发现。老年人腹壁及盆腔组织松弛,容易发生腹疝。特别是股疝,闭孔疝易嵌顿绞窄,有时表现为不全性肠梗阻而延迟诊断与手术时间。老年人机体反应性差,病情轻重常与临床表现不符合。③老年人肠梗阻病情变化快且较重,并发症多。因老年人各器官代偿功能下降,免疫功能减退,且消化道肿瘤是老年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多伴有贫血及营养不良,老年人又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若出现急性肠梗阻,则二者互相影响互相加重。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危及生命。

3.2手术注意事项

注意:①掌握好手术时机:即在保守治疗16~48h后,症状及腹部体征仍不见明显缓解,或出现腹膜刺激征,或白细胞进行性增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应立即准备手术。确诊为绞窄性肠梗阻、老年人肠套叠,应该立即手术治疗。②做好术前准备:重视围术期处理,在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碱失衡,补充血容量,及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使用抗生素,积极准备手术的同时,应妥善处理并存疾病。老年人常有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功能障碍。对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的耐受力较差。要处理好合并病中常见的心肺疾病。术前争取全面检查,及时治疗。防止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应注意排痰,控制呼吸道感染。③选择合适的术式:治疗的目标应首先考虑患者的安全,其次才是病因的根除。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梗阻的病因和性质来作决定。对老年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的首要目的是切除原发肿瘤解除梗阻,选择合理的术式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危险性、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对于右半结肠癌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已被广泛接受,术中吻合口做到“上要空,口要正,下要通”的治疗原则[2],而左半结肠癌由于肠道内含有较多粪质和细菌,术前无法进行肠道准备,一期切除吻合存在吻合口瘘的风险[3],切除后宜多考虑肠外置,待后期行结肠吻合比较安全。术中止血彻底,避免引起肠粘连的因素,防止术后再次粘连[4],术后加强护理,心电监护,加强抗感染和支持疗法。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予全胃肠外营养,保护心、肝、肾功能。术后要鼓励尽早下床活动,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孙以开,马向涛,顾晋,等.成年人急性肠梗阻150例病因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3):1503.

[2]夏生.论低位结肠梗阻与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术[J].实用外科杂志,1988,8(1):1-2.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篇4

【关键词】小儿急性喉炎梗阻;急救护理

小儿急性喉炎,是喉粘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为小儿常见的急性喉梗阻原因之一,常见于1岁-3岁的婴幼儿。常在上感、麻疹、肺炎等疾病中并发,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由于小儿时期各系统发育不完善,喉腔较小,喉软骨柔软,喉腔内黏膜松弛,咳嗽反应机能小灵敏,导致短时期内因喉头水肿而引起喉腔梗阻。因此,要重视婴幼儿急性喉炎,如不及时抢救,可因喉梗阻引起窒息及心力衰竭而死亡。我科自2011年7月――2012年12月对收治的62例急性喉炎伴梗阻患儿,给予抗生素的有效的救治及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从2011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小儿急性喉炎62例,男35例,女27例,年龄1岁至5岁,平均(2±0.7)岁,均有发热、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喉喘鸣等典型症状,严重者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根据喉梗阻程度分级本组病例中喉梗阻Ⅰ度9例,Ⅱ度43例,Ⅲ度10例,62例患儿经过及时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

1.2诊断标准①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有三凹征;②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③喉黏膜水肿充血,肺呼吸音弱,心率快;③喉梗阻i度:平静时无症状,活动时有轻度吸气性困难,稍有吸气性喉喘鸣及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④喉梗阻ii度:安静时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喉喘鸣及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缺氧症状不明显;⑤喉梗阻iii度:吸气期呼吸困难明显,喉鸣声较响,胸骨上窝、锁骨上窝等外软组织吸气期凹陷明显。因缺氧而出现烦躁不安、难以入睡、不愿进食,患者脉搏加快,血压升高;⑥喉梗阻iV度:呼吸极度困难。由于严重缺氧和体内二氧化碳积聚,患者坐卧不安,出冷汗、面色苍白或紫绀,大小便失禁,脉搏细弱,定向力丧失心律不齐,血下降等。

2急救护理

2.1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救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关键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才能解除喉水肿,缓解呼吸困难。①吸痰:若咽喉部有大量痰液患儿,应立即用吸引器吸出痰液,吸痰管必须一次一管,防止交叉感染,动作轻柔,不宜在一处停留时间过长。②吸氧:用面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2-3L/min),缺氧严重者,可加大氧流量。并密切观察患者缺氧状况有无改善,做好进行气管切开操作的准备。

2.2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减轻呼吸道炎症和水肿,减轻支气管痉挛,促进黏稠痰液排出,并使药液微粒直接作用于粘膜起到药物治疗作用。我科用盐酸肾上腺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每次吸入10-20min,一天2次。效果既吸入氧气,又可吸入药物,快速达到了治疗目的。雾化化时注意观察患儿面色.症状缓解情况,避免时间过长引起肺泡内水肿。当出现咳嗽、气短等症状立即停止雾化。

2.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儿神志.面色、皮肤情况,注意呼吸的情况,重症患儿给予心电监护,当患儿出现缺氧症状加重.面色苍白、口鼻皮肤发绀.发生窒息后及时抢救,随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3护理

3.1一般护理保持患儿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刺激,避免加重声带水肿和呼吸困难,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室温在22℃左右,相对湿度60%一70%。做好空气消毒隔离工作,每日用消毒液擦地面,床、桌、椅2次,紫外线空气消毒。室内看护人员不能超过2人,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3.2饮食护理由于受疾病影响,患儿进食时,会感到咽部疼痛,往往拒食,因此需要向患儿家属讲明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的必要性,选择高蛋白,高维,e素、低脂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补充足量的水分和营养,避免进食过冷、过热、过硬或刺激的食物,喂饭后半小时避免吸痰,以免患儿恶心,呛咳后出现食物返流,引起窒息。

3.3心理护理患儿由于年纪小。喉炎导致呼吸困难口唇发绀,而且患儿咳嗽常常引起患儿的哭闹、不配合治疗,因而导致病情越发加重,其家属进而加重病情表现为焦虑和恐惧紧张感觉,因此,护理人员应与家长及时沟通,并向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以减轻其思想负担,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以便配合治疗,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3.4结果经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生命体征,采取吸氧护理、用药护理与雾化吸入护理,62例患儿无一例接受气管切开,病情在4-7h内得到有效控制.平均住院时间5-7d,全部治愈出院。

4讨论

急性喉炎伴梗阻,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病症,由于小儿喉腔狭小,软骨软弱,黏膜内血管及淋巴结丰富,黏膜下组织松弛,易引起喉水肿,轻度肿胀即可使气道面积减少>60%,而且小儿咳嗽功能不强,不易将喉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神经敏感,受刺激后易引起喉痉挛,极易导致严重的喉梗阻。该病起病急,病变快,若得不到及时控制,可因喉梗阻引起窒息及心力衰竭而死亡。因此,保持气道通畅,吸氧护理、雾化吸入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可减轻黏膜水肿和抗炎,并且有效控制病情,对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喉梗阻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26.

[2]闫承先.小儿耳鼻咽喉科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45-346.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篇5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5个月-6岁,就诊时间发病后2h-2d,主要临床表现为明显的呼吸困难,不同程度的发热、声嘶及犬吠样咳嗽。

1.2诊断标准[2]①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有三凹征;②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③喉黏膜水肿充血,肺呼吸音弱,心率快;③喉梗阻i度:平静时无症状,活动时有轻度吸气性困难,稍有吸气性喉喘鸣及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④喉梗阻ii度:安静时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喉喘鸣及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缺氧症状不明显;⑤喉梗阻iii度:吸气期呼吸困难明显,喉鸣声较响,胸骨上窝、锁骨上窝等外软组织吸气期凹陷明显。因缺氧而出现烦躁不安、难以入睡、不愿进食,患者脉搏加快,血压升高;⑥喉梗阻iV度:呼吸极度困难。由于严重缺氧和体内二氧化碳积聚,患者坐卧不安,出冷汗、面色苍白或紫绀,大小便失禁,脉搏细弱,定向力丧失心律不齐,血下降等。

2方法

2.1治疗方法首先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解除患儿的梗阻症状,患儿取半卧位或者平卧位,设专人进行护理操作,同时给予40%-50%浓度的氧气,注意氧气的相对湿度。根据患儿病情,早期、足量给予抗生素治疗,患儿喉部黏膜水肿引起的气道阻塞,给予糖皮质激素,可迅速减轻喉部组织炎性肿胀,减少分泌物产生从而改善通气。可以采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其作用是促进局部血液的循环,减轻水肿和充血,使得炎症消散,而且还有湿化呼吸道黏膜,促进粘稠痰液排出的作用[3]。对上述治疗无法缓解甚至症状加重或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者,应立即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插管术,待缺氧症状改善后再行气管切开术。

2.2护理方法

2.2.1一般护理病房保持清洁,室内温度与湿度控制在18℃-22℃、50%-60%。患儿绝对卧床休息,保证安静,减少刺激,避免患儿哭闹以加重喉炎伴梗阻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做好病房内空气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2.2.2密切观察病情包括神志,面色,呼吸深度、频率、节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等,并注意观察患儿喉鸣音的高低变化、皮肤颜色,一旦发现窒息体征积极抢救,必要者进行气管切开。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防止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应用呼吸机者应定时检查呼吸机工作状况,避免漏气、脱管。保证静脉通道通畅无阻碍,减少病情急剧加重时抢救时间。

2.2.3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喉炎伴梗阻患儿的临床急救关键在于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4]。护理人员应及时帮助患儿清除喉部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痰,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面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一般为2-3L/min,缺氧严重者,可加大氧流量。

2.2.4气管切开护理患儿应妥善固定套管,防止滑脱并保持气管套管通畅、清洁,根据吸痰指征适时吸痰,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覆盖管口外周,每日更换外敷料并确保无菌操作。

2.2.5雾化吸入雾化吸入不仅能消退喉部炎症与水肿,也能使呼吸道分泌物稀释利于咳出。雾化吸入时呼吸频率不要太快,以使吸入的气雾量达最大,而且气雾微粒容易进入呼吸道的深部,不然,雾化的疗效会大大降低。雾化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协助患儿吸入,每次雾化时间不超20min,以防引起肺泡内水肿,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变化,若是发现有副反应马上停止雾化吸入,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拍背吸痰,拍背时五指并拢,均匀用力,自下而上的叩击背部数分钟,即迅速缓解症状,使痰液顺利排出。

2.2.6饮食护理在饮食护理方面,喂养要少食多餐,避免患儿过饱或呛咳,应喂养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品,当患儿发生呼吸困难或严重缺氧时,要暂停禁食,等呼吸平稳之后方可进行喂养。小儿禁食以及发热均会导致机体水分丧失,容易发生脱水现象,因而要及时补充水分与营养。

2.2.7心理护理应充分理解患儿及患儿的家长的心里,护士要主动了解,及时解决其需求,应态度和蔼、耐心疏导和安抚。要细心的体贴关心患儿,尽量使患儿安静休息,减少哭闹,以免加重缺氧症状,使其配合治疗护理,从而缩短病程,使患儿转危为安,病愈出院。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篇6

【关键词】急性会厌炎;半卧位;禁食水;喉痉挛;喉梗阻

[abstract]objectiveprobeinto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oftheacuteepiglotticinflammation,treats,theprognosticrelationwithwaterofdiet,bodyposture.methodobserved30casesofacuteepiglotticinflammationpatient'sclinicalmaterials.22becauseofdrinking,leadtothethroatobstruction,bodyposturechange,causedyspnea,throatobstruction.Result1casebecauseofseriousthroatconvulsion,dyspnea,throatobstructionsymptomtobeobvious,dotracheostomy.Surplus21arerelievedafterheavydoseofmedication.8appearthroatobstructionsymptom.Conclusionacuteepiglotticinflammationshouldadopthalflieinthelocation,prohibitdrinkingwater,raisepatient'ssurvivalrateinthetreatment.

[Keywords]acuteepiglotticinflammation;halflielocation;prohibitdrinkingwater;throatconvulsion;throatobstruction

急性会厌炎(acuteepiglottitis)是喉科急重症之一,又名急性会厌感染、急性声门上喉炎、急性声门上喉炎、急性声门上炎、蜂窝织炎性会厌炎等,是急性喉炎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表现为会厌及杓会厌襞的急性水肿伴有蜂窝织炎性变,或形成会厌脓肿。因会厌的静脉血流均通过会厌根部,故会厌根部如受到炎性浸润的压迫,使静脉回流受阻,会厌将迅速发生剧烈水肿,且不易消退。多发于流感流行季节,此病国外报告幼儿多见,病情发展快,病死率极高,据国内报告看单纯的急性会厌炎多见于成人,多鼓励饮食水,及时治疗,一般均可痊愈。但一般患者因吞咽疼痛,不愿饮食水而做吞咽动作;对于喉部水肿明显者,吞咽梗阻及吞咽疼痛,特别是呼吸不畅者,取半卧位、禁食水,同时备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予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及抗生素、抗组胺类药物后,症状很快缓解。现收集本院就2008年4月—2009年1月共收治急性会厌炎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以其获得较全面的认识,供临床参考。其中22例因饮食水虽出现喉痉挛至喉梗阻症状后,采取半卧位,经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及抗生素、抗组胺类药物后,喉梗阻症状很快缓解;1例因口服水剂药物出现呛咳后,立即出现喉痉挛至喉梗阻症状、窒息,做气管切开。现收集对急性会厌炎病人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关于饮食水及采取体位对急性会厌炎病人病情的影响。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自2008年4月—2009年1月间本院收治急性会厌炎临床资料30例,本组患者中男21例(70%),女9例(30%),男女之比为2.3:1;年龄25~60岁,其中位数42.5岁。30例均由受凉、过于劳累引起,其中21例有吸烟、饮酒史,2例伴有被鱼刺划伤外伤史。多为咽喉部不适、气紧、胸闷、吞咽疼痛、食欲减退,无明显三凹征,无发绀及喉鸣,无发热、寒颤全身症状。专科检查:会厌舌面黏膜急性充血、肿胀,无法窥及声带。在治疗过程中,30例在进食水后,有8例无任何症状及加重;有22例患者突然呛咳,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气紧,其中21例数分钟后呛咳、喉痉挛可自行缓解,1例呛咳后出现并加重喉梗阻症状,施行气管切开。

1.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22例急性会厌炎患者主要症状为咽部有物阻塞、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因而食欲减退,无呼吸困难、全身酸痛。其中8例患者有走路时觉胸闷、气紧、呼吸不畅而在检查时无明显呼吸困难体征,不伴声嘶,说话含混,不愿张口,仅1例病情发展极速,入院后3h,饮用食水后呛咳加重喉梗阻,施行气管切开。

1.3病变范围检查通过间接喉镜检查,可见会厌舌面黏膜充血、肿胀,或水肿如球。有时小角结节、杓会厌襞、会厌谷或口咽部也受累。偶伴有溃疡(多见局部外伤患者)。炎症累及会厌喉面者,会厌多水肿如球形,多伴呼吸困难。可有舌骨大角、甲状软骨板外缘、下颌角等处有触痛。颈部偶可发生肿胀。

1.4治疗方法及结果以加强抗感染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为主要治疗原则。本科对于急性会厌炎患者,立即使用足量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以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给予雾化吸入,抗组胺类药物,备气管切开。而本科临床治疗观察30例中,对于患者饮食水未加以限制。其中有8例无任何症状及其加重;有22例患者突然呛咳、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气紧,其中21例数分钟后呛咳、喉痉挛可自行缓解;在未交代患者体位时,有22例患者平卧位时明显胸闷、气紧、呼吸不畅,改为半卧位后呼吸不畅等症状减轻。间接喉镜下见:会厌舌面黏膜略红肿,可窥及声门,发声不含混;1例呛咳后出现并加重喉梗阻症状,施行气管切开;此例患者肥胖,会厌肿胀如球形,病情发展迅速,有外伤后感染及过劳病史。

2讨论

急性会厌炎(acuteepiglottitis)是急性喉炎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喉科急重症之一,是一以会厌为主的声门上区喉黏膜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容易造成上呼吸道的疾病,又称声门上喉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可引起喉阻塞而窒息死亡。全年均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早春、秋末发病多见。因会厌的静脉血流均通过会厌根部,会厌根部如受到炎性浸润的压迫,使静脉回流受阻,会厌将迅速发生剧烈水肿。

从病因看,国外报道此病多发生于流感流行季节,病情发展极快,处理及时,一般均可痊愈。但本科临床观察,多以受凉、过劳、咽外伤、会厌囊肿或新生物继发感染、邻近组织的急性感染等为诱因。由感染、或伴异物、外伤、刺激性食物等可混合引起声门上黏膜的炎性病变。身体抵抗力降低,喉部外伤,年老体弱者均易感染细菌而发病。

病理看,声门上区黏膜较松弛,从此处开始,引起会厌高度的充血肿胀。炎症可向杓状会厌襞、炎侧邻近组织及颈前软组织蔓延。但一般不会向声门下扩展,除外急慢性喉炎。据病理组织学可分急性卡他型、急性水肿型、急性溃疡型。常见急性卡他性,近年来急性水肿型及急性溃疡型也较多见,多因未予重视,饮食等无禁忌而使病情发展迅速加重、因而延误治疗。会厌显著肿大如球状,间质水肿,局部可形成脓肿,并可侵及黏膜下层及腺体组织,发生化脓、溃疡,甚至引起糜烂出血。其中2例为急性溃疡型,1例因为病情进展迅速,施行气管切开。

急性会厌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吞咽困难、呼吸困难。临床观察30例急性会厌炎患者均起病急骤,常因咽喉疼痛无法吞咽、拒食就诊。其中出现吞咽困难,发生很快者2例。重者饮水呛咳22例,觉有物塞于咽部。其中2例发生张口困难,且并发呼吸困难多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伴有高音调吸气性喘鸣及呼气性鼾响,饮食水时1例发生呛咳至喉痉挛、喉梗阻,而施行气管切开,另1例却未发生呛咳、喉痉挛、喉梗阻症状。但多数患者伴有咽喉疼痛,有物塞于咽喉部,说话含糊,经检查常为会厌急性充血、肿胀,无法窥及声带,部分患者不愿张口或张口困难,病情发展极快,常可迅速引起窒息;由于会厌明显肿胀,使声带、声门无法看清,不宜直接用直接喉镜检查,据本科临床观察一般不做硬管喉镜检查,减少刺激,以防意外;为避免病情发展迅速,待病情平稳后,有条件者可行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

急性会厌炎较危险,可迅速发生致命的呼吸道梗阻。国外报告,急性会厌炎患者多安置在监护病房内观察和治疗,取半坐位,均禁食、禁语,湿化给氧,加强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般教科书重点提及加强抗感染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其他未提及。笔者临床观察30例中,未交代患者体位时,有22例患者平卧位时明显胸闷、气紧、呼吸不畅,改为半卧位后呼吸不畅等症状减轻。在教科书中急性会厌炎患者鼓励饮食,但多因患者咽喉疼痛及吞咽疼痛而拒食,或少量饮食。本院临床观察30例急性会厌炎患者,饮食水时,8例无任何症状及加重,22例多为饮食、饮水时或喝水剂药物时出现突然呛咳,出现喉痉挛,发生吸气性呼吸困难,轻者一般可缓解,重者可加重病情导致喉梗阻,迅速窒息,本科临床观察中,21例在经过数分钟喉痉挛后,自行缓解,仅1例因多种原因加重病情至喉梗阻明显,引起窒息,施行气管切开。笔者体会急性会厌炎患者饮食水可随呼气气流冲至声门下腔时或接触到喉黏膜,也可引起呛咳,导致严重的喉痉挛,出现并加重呼吸困难,而迅速窒息死亡,而采取的体位也可加重或缓解呼吸困难。因此,本院对于急性会厌炎患者提倡禁食水,采取半卧位,预防在急性炎症时突然诱发并加重病情,引起窒息,导致死亡,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篇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065

急性喉炎是喉黏膜急性炎症,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本病多见于儿童,则病情多较严重,多发于冬春两季,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增多及加热后的室内空气有关。先有病毒入侵,继发细菌感染,其次有急性传染病,如麻疹可并发此病,及发音过度、饮食不当均可致病。我院于2005年3月~2008年3月收治200例婴幼儿急性喉炎,临床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例患儿中,男120例(60%),女80例(40%),男女比例为1.5:1,年龄2个月~3岁,其中哈萨克族100例(50%),维吾尔族64例(32%),汉族20例(20%),其他少数民族16例(8%)。

临床表现:单纯性喉炎130例,肺炎合并喉炎30例,支气管炎合并喉炎20例,喉炎并喉梗阻20例。

临床表现:①声嘶:急性喉炎的主要症状,轻者发音时音质失去圆润、清亮,音调变低变粗,重者发音嘶哑,严重者只能做耳语,甚至完全失音。②喉痛:患儿感喉部不适,干燥、疼痛,故患儿哭闹不安。③咳嗽、多痰:因喉黏膜炎症时分泌物增多,常有咳嗽,初起干燥无痰,至后期则有黏脓性分泌物,因较稠厚,常不易咳出,粘附于声带表面而加重声嘶。

检查可见喉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声带亦呈红色,声带边缘因肿胀而变厚,两端较窄呈梭形,使喉腔变窄,缩小,可见大量分泌物及膜样物附着。应与先天性喉喘鸣、喉白喉、肺炎等疾病鉴别。

治疗:治疗的重点是解除喉梗阻,应及早使用足量、有效的激素、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及减轻喉黏膜水肿。要使患儿安静,减少啼哭,必要时吸入氧气及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尽快缓解呼吸困难。备用气管切口包,如喉梗阻不缓解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讨论

本病诊断并不难,根据早期症状,如有上呼吸道感染征象,感冒。发热及全身不适,继之有声音变粗,嘶哑,甚至失音,咳嗽时有空空样声。

小儿急性喉炎常见于0.5~3岁婴幼儿。由于小儿喉部的解剖特点:喉腔狭窄,喉软骨柔软,会厌软骨舌面,勺会厌襞,室带和声门下区黏膜下组织松弛,黏膜淋巴管丰富,发炎后易肿胀发生喉梗阻。小儿咳嗽功能不强,不易排出喉部及下呼吸道分泌物从而加重呼吸困难。因此,小儿喉炎的症状比成人重,若不及时诊治,可危及生命。

治疗重点是解除喉梗阻,因及早使用足量的激素及抗生素,激素不仅可以抗炎,还可以减低血管水肿。结缔组织的渗透作用,使血管张力增强,从而减少喉水肿,即可减轻炎症反应,又可改善呼吸困难。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篇8

肠梗阻是指部分或全部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并通过肠道,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90%的肠梗阻好发于小肠,特别是最狭窄的回肠部,结肠梗阻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肠梗阻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常可危及病人生命。因此,护士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责任心,给予病人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护理,使得病人及早痊愈出院。肠梗阻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如果得当,多数可不用采用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病因和分类

1.1按病因分类

1.1.1动力性肠梗阻肠壁本身无器质性病变,是神经反射或腹腔内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肉功能紊乱,使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行。

1.1.2机械性肠梗阻是各种机械性原因导致的肠腔缩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1.1.3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管局部血供障碍致肠道功能受损、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如肠系膜血栓形成、栓塞或血管受压等。

1.2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类

1.2.1单纯性肠梗阻只有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而无肠管血运障碍。

1.2.2绞窄性肠梗阻伴有肠管血运障碍的肠梗阻。

1.3其他分类根据梗阻部位分为高位和低位肠梗阻;根据梗阻的程度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梗阻。根据发病缓急分为慢性肠梗阻和急性肠梗阻。

2临床表现不同类型肠梗阻的共性表现有:腹痛、呕吐、腹胀及停止排便排气。

3护理措施

3.1非手术疗法护理

3.1.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心率、体温及尿量变化并记录。观察病人腹痛的部位、时间、特征;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量及呕吐的次数;观察肠蠕动恢复情况,有无排气排便;观察全身情况,有无电解质紊乱,有无休克迹象。发现异常及早报告医生。

3.1.2持续胃肠减压禁食,保持胃肠减压通畅、有效,以减轻腹痛、腹胀症状。待梗阻解除24小时后给予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

3.1.3维持体液平衡合理补液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禁食期间根据病人的生化指标选择输液种类,可给予肠外营养,以保证足够的能量,促进病人康复。

3.1.4心理护理由于病人发病突然,极度痛苦,易产生焦虑、烦躁情绪,护士应多关心安慰病人,尤其胃肠减压的病人,耐心讲解疾病知识,告知病人胃肠减压的重要性和必须性,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

3.1.5若病人持续性腹痛、频繁呕吐、腹胀不对称、出现腹膜刺激征、腹穿或消化道排出物出现血性物、X线检查见固定不动的孤立肠袢、经非手术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均应考虑存在绞窄性肠梗阻可能,应尽早手术治疗。

3.2手术疗法

3.2.1术前护理:同上述护理措施。

3.2.2术后护理:

3.22.1病情观察: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同时观察呼吸、神志、切口敷料等情况,并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3.22.2与活动:全麻未清醒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全麻已清醒者,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于腹腔引流,减轻腹胀。定时床上翻身,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同时促进呼吸和循环。

3.22.3饮食、营养与胃肠减压:术后禁食并进行静脉营养,提供病人每日所需的水、电解质及其他营养物质,持续胃肠减压3~4天后,肠蠕动恢复后,可拔除胃肠减压管。开始肠内营养,饮食从半量流食逐渐向普食过渡。

3.22.4防治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注意病人体温变化、腹部症状、体征及切口的观察。

3.22.5加强口腔护理:注意口腔卫生,减少口腔内细菌的生长繁殖,减轻鼻胃管对鼻咽部的刺激。

3.22.6预防肺部并发症:鼓励深呼吸、咳痰、翻身及早期活动,预防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3.3健康教育教育病人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生、冷、硬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饭后忌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加强自我监测,若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等不适及时就诊。

4小结

引起肠梗阻的病因很多,但多数可出现局部肠管和全身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发展较快,危险性高,应引起重视,对腹部手术病人更应及早加以预防和处理。

参考文献: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篇9

关键词:小儿误吸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00-02

围术期发生呕吐或反流有可能招致严重的后果,胃内容物的误吸,以至造成急性呼吸道梗阻和肺部其他严重的并发症,仍然是目前全麻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报告,麻醉反流的发生率约为4%-26.3%,其中有62%-76%出现误吸,误吸大量胃内容物的死亡率达70%[1]。动物实验中证实,吸入pH

误吸各种物质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损伤,其临床表现从轻微的上气道刺激症状到严重的肺水肿,甚至死亡。由于吸入物的容量和性质不同,临床表现不一。一次吸入大量胃液,病人立即出现哮喘样症状,如干咳、心动过速、发绀、气急,胸部可闻及喘鸣与湿啰音,甚至出现急性肺水肿和泡沫样血痰,可有严重的低氧血症,及逐渐出现大量脓性痰,可引起支气管肺炎或阻塞性坏死性肺炎,后者可导致肺脓肿或脓胸。

1病理生理

根据吸入物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类:①高酸性胃液(pH2.5)误吸后,肺损伤较轻,除非吸人量较大,一般此改变在24h内即可恢复;③非酸性食物碎块,炎症特点是对异物的反应,在食物碎屑周围可形成肉芽肿,实际上小气道梗阻不显著,而低氧血症远比酸性胃液的误吸更为严重,且paCo2升高、血pH值下降;④酸性食物碎块此类食物的误吸,病人的死亡率不但高,而且在早期就可发生,引起严重的肺组织损伤,呈非常广泛的出血性肺水肿和肺泡隔坏死,肺组织结构完全被破坏,病人表现出严重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低血压和肺动脉高压症很多见,晚期肺组织仍以异物反应为主,或有肉芽肿和纤维化形成。

2临床表现

误吸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四类:①急性呼吸道梗阻:无论固体或液体的胃内容物,均可引起气道机械性梗阻而造成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如果当时病人的肌肉没有麻痹,则可见到用力的呼吸,尤以呼气时更为明显,随之出现窒息。同时血压骤升、脉速;若仍未能解除梗阻,则两者均呈下降。由于缺氧使心肌收缩减弱、心室扩张,终致室颤。有的病人因吸入物对喉或气管的刺激而出现反射性心搏停止。②mendelson综合征:此综合征首先由mendelson(1946)加以描述,即在误吸发生不久或2-4小时后出现哮喘样综合征,病人呈发绀,心动过速,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困难。在受累的肺野可听到哮鸣音或罗音。肺组织损害的程度除与胃内容物的pH直接相关外,还与消化酶活性有关。胸部X线检查的特点是受累的肺野呈不规则、边缘模糊的斑状阴影,一般多在误吸发生后24小时才出现。③吸入性肺不张:大量吸入物可使气道在瞬间出现堵塞,而完全无法进行通气,其后果严重。若只堵塞支气管,又由于支气管分泌物的增多,可使不完全性梗阻成为完全性梗阻,远侧肺泡气被吸收后发生肺不张。肺受累面积的大小和部位,取决于发生误吸时病人的和吸人物容量,平卧位时最易受累的部位是右下叶的尖段。④吸入性肺炎:气道梗阻和肺不张导致肺内感染。有的气道内异物是可以排出的,但由于全身麻醉导致咳嗽反射的抑制和纤毛运动的障碍,使气道梗阻不能尽快解除,随着致病菌的感染,势必引起肺炎,甚至发生肺脓肿。

3预防及护理体会

误吸的预防极其重要,除密切观察外,护理上包括采取适当防止胃内容物误吸和加强气道管理。

3.1。易发生误吸的病人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一定的头低位、侧卧位或半俯卧位,这样可使分泌物顺口角流出,以免呛咳误吸。婴幼儿的胸壁柔软,覆盖的消毒巾过多即可压迫影响呼吸,术中必须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节律,及时发现和吸除分泌物、呕吐物,使用吸引器时动作要轻柔,特别是婴儿每次吸引要小于10秒钟,负压为0.02-0.05mpa[4]。

3.2防止误吸胃内容物的措施。

3.2.1围术期禁食。其目的是减少麻醉时误吸。通常需术前禁食6~8h。近来有学者指出:术前2h?进食流质饮食(儿童患者,10ml/kg)不会增加误吸的危险性,并具有提高胃液pH值和促进胃排空的功效。现各种食物的禁食时间大致为:便餐、非母乳乳制品、婴儿制品6小时,母乳4小时,清液体2小时[3]。有的家长常常不了解禁食的意义,给患儿饮料或喂奶,结果常常在术中发生呕吐误吸,因此术前必须做好护理宣教强调禁食,取得家长的配合,护士将患儿接入候诊室后应仔细向家长询问是否进食水,这一点很重要。

3.2.2插入胃管和气管内插管。危重病人胃排空减慢,通常禁食6~8h显然不够。饱食患者术前放置粗大胃管,诱导前尽量将胃内容物吸尽;快速诱导插管时采用头部抬高和后仰,并在插管前用拇指和食指压迫环状软骨-食道,采用高容低压气囊气管内插管保护气道,完成气管插管后,立即将气管导管套囊充气,再松开手指。

3.2.3制酸剂、H2受体拮抗药和其他药物的使用:误吸引起的损伤与吸入物的酸度有关,可采用多种方法降低胃内容物的酸度。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现代麻醉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12

[2]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十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429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篇10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2月-2014年4月接收老年并肠梗阻患者80例作为调查对象,分组后行不同护理对策,其中,干预组患者40例,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21例、19例,年龄位于55-79岁时段内,平均(64.1±1.1)岁;对照组患者40例,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22例、18例,年龄位于56-80岁时段内,平均(64.2±1.2)岁。本组接收80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腹部疼痛、恶心等症状,均经Ct检查确诊为肠梗阻。两组老年并发肠梗阻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可比对(p>0.05)。

1.2方法

临床对照组患者行基础护理对策,即:患者服用药物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后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干预组患者行临床综合性护理对策,包括:①心理护理。老年患者临床入院接受治疗时主要为呼吸内科病症,然住院一段时间后突发肠梗阻等外科病症,极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不利于疾病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利用日常时间多和患者交流,认真讲解疾病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等内容,并向患者讲解疾病治疗重要性,让患者明白其中利害关系,便于提高疾病治疗依从性,消除负性情绪[2];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借助温和语言和患者沟通,针对情绪过于异常患者行针对性心理指导,并叮嘱患者家属鼓励患者,进而更好地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疾病治愈信心;②病情观察。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力度,认真监测其心率、呼吸等指标;一旦患者出现休克症状,需立即通知临床医师处理;针对伴有腹部疼痛症状患者需加强监测力度,查看其呕吐、排气等是否恢复;为避免交叉性感染,护理人员还应每天按时消毒、通风,确保病房空气清新;③肠梗阻解除护理。根据患者临床病情变化和疾病病发因素行针对性治疗方案,如:给予患者液体石蜡,每天30.0-60.0mL;或让患者服用大承气汤等药物,针对病情相对严重患者可借助促肠胃蠕动类药物治疗。待其病症明显好转后制定饮食方案,叮嘱患者多吃新鲜蔬果、豆制品,以清淡类食物、半流食为主,便于加强营养,提高疾病治愈率。

1.3判定项目

(1)判定两组患者临床疾病效果,标准:患者临床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消退,消化道功能恢复正常为治愈;患者临床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减少,消化道功能开始恢复为好转;患者临床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消化道功能均未变化为无效;(2)判定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临床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文中数据,%表示计数资料,并用χ2检验,若最后结果显示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疾病效果判定

临床调查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呼吸内科并发肠梗阻疾病治疗好转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鲜明(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判定

临床调查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5%,包括:满意27例,一般12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5.0%,包括:满意15例,一般15例,不满意10例,两组患者差异鲜明(X2=8.538,p=0.003)。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