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十篇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十篇

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5:46

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篇1

关键词:生产水平价值价格

中图分类号:F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283-03

人们对商品价格的形成有了不少的争论,有“供求决定价格”的理论、劳动价值决定价格的理论、垄断价格理论、完全竞争价格理论、边际效用价格理论等,但争论中都存在着不能用某种理论完全、完美地解释商品价格的形成,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做一些探讨和交流。下面笔者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生产创造财富的社会平均能力)对价格的影响来进行讨论,看看能否有些新发现。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价格存在着影响

比如我们吃的疏菜,上世纪80年代每市斤几分钱、一两角钱,发展到今天已上升为一元、两元甚至几元钱;再比如我们吃的大米,上世纪80年代每市斤几角钱,发展到今天已上升到每市斤两三元钱。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供给充裕。不存在市场供求紧张的矛盾,市场也没有发现垄断,生产力不断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为什么会涨价呢?这说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价格有影响。当然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并不是每个具体商品总是价格上涨的趋势,这要决定于生产某一具体商品的社会生产力(生产某一具体商品的社会平均能力)的发展水平与整体社会的社会生产力(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为整体单元的综合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别。所以人们会在实际生活中看到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有的商品价格呈现上涨趋势、有的商品价格呈现平稳趋势,而有的商品价格呈现下降趋势。

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如何影响价格的

一是由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为了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这是世界各国努力发展生产力的一个基本目的。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必然扩大商品的生产,多生产的商品又必须通过市场扩大人们的消费需求来实现交换,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具有社会性的客观要求。以上两条就决定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具有社会共享性的原则。

不论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扩大市场消费需求都要增加人们的钱袋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加人们的钱袋子呢?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通过市场调节价格这个主渠道来实现。

以上说明:(1)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定会通过市场调节价格来增加人们的钱袋子――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社会的供求;(2)生产商品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从事生产该商品的人力和物力的配制)一定要适应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矛盾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主要矛盾;(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产生商品和影响商品价格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比如某一名理发师给男士理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世纪80年代每人次价格0.5元钱,到90年代每人每次价格1.5元,而现在已提高到每人每次10元。为什么理发师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理发价格呢?他会回答你,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我的收入也应该提高了。再比如,某商品的社会生产力不适应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求时该商品价格就会波动,当生产某商品的社会生产力不能满足社会要求时价格就上涨,反之就下降,这就是人们常提到的社会生产结构不均衡所带来的供求矛盾。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或现象

除上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价格因素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价格的因素还很多,但各自对价格的影响都有不同的途径、不同的作用和程度。

1.劳动价值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劳动者人是创造价值最具有活力(即具有主观能动性)、最具有积极性的一个要素;劳动价值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产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价值量的多少来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的报酬支付一般都与商品交换具有相对的事前性,甚至还具有一定的刚性;如工资一般按月支付,每月工资一般不与企业经营成果存在事后性,不论企业经营是赢是亏都必须按时发给职工工资。这就说明劳动价值还以劳动者工资的形式直接通过商品的成本影响其价格。

劳动价值在商品价格中的影响作用是在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激励劳动者发展生产力,为满足人们日溢增长的需要创造更多的财富。

劳动价值决定价格理论的缺陷在于只强调劳动创造价值的绝对性,而没有考虑劳动价值具有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相对性、历史继承性、发展性(比如同一个劳动者驾马车和开汽车,不是同一水平的生产力,能用同一劳动价值单位计算吗?再如同一个劳动者分别使用一台普通机器和一台专用机器生产同一零件,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一样,消耗的费用一样,零件的精度不同,商品的价值能一样吗),也没有考虑市场经济中外因通过内因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作用。

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者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即主动要素,生产资料具有相对的历史性、客观存在性――即客观要素。客观决定主观(比如石器时代决定着石器时代的生产力,大机器大工业化决定着现代的生产力)、主观又反作用于客观(劳动者人创造发明又推动着生产资料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统一结合起来才是生产力――并且这一结合是具有扩大性和发展性的结合;先进的生产资料决定着先进的生产力,有先进的生产力才能生产更多或更高价值商品,比如一位农民把一块地分成大小相同的a、B两块地种值小麦搞试验,a地种20元的老种子,B地种25元的新种子,结果a地收了400斤,B地收了600斤,同一劳动者付出同样的劳动而创造了不同的价值,多创造的价值是劳动者创造还是多投入了5元钱的生产资料带来的呢?说明生产资料(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新装备)在再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积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劳动价值具有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相对性、发展性。正是这个原因才会出现同一个劳动者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工作相同时间所体现的价值不同,而报酬也不相同;正是这一原因,企业的技术秘密、知识产权、高精端设备的保密限制等等也随之而出,不发达地区的劳动者向发达地区流动。

2.竞争是影响商品价格的一个因素。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机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发动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大活力,没有竞争发展就要停滞,但竞争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害。一种是市场竞争机制激励生产者通过提高商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影响价格变化,这是有利的一面;另一种是市场竞争机制驱动生产者通过不正当手段破坏扰乱市场环境来影响商品价格,这是不利的一面。竞争影响价格的表现主要有:市场销售商直接通过打商品价格战的形式影响价格、通过垄断手段控制或操纵市场影响价格、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或降低成本等――即依靠发展企业生产力水平影响价格、通过炒作哄抬物价影响价格等等。

市场适度竞争是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不择手段、投机取巧、尔虞我诈、违法违规等过度竞争则是有害于市场健康的。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反垄断、反倾销、反投机、市场法规法律及一系列市场监管机制都是为了营造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维护有效的健康竞争。竞争只有通过人才、技术、质量、管理、成本等――即依靠发展生产力的竞争才是健康有效的。

竞争价格理论的缺陷主要是只看到了现象而没有看到本质,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机制,是影响价格的一个外因,只能通过决定商品价格的内因而起作用。比如投机商以次充好,只是通过欺骗的手段,让顾客在不知情、错把次品商品当作质量好的商品所固有的价值所决定的价格购买而已;又如垄断也不过只是通过控制商品生产唯一或主导市场手段,是利用市场经济中生产商品的社会生产力一定要适应整体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破坏和扰乱市场环境来达到改变外因的目的,再由外因通过内因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3.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一个因素。供求决定价格理论反映了市场供需矛盾对价格的影响作用,解释了价格随着市场供求矛盾的变化而引起波动。供求影响价格变化的特点是波动,其作用就是在于直观地反映了市场需要什么和供需双方的市场状况(供大于求还是供小于求),这一反映能够指导人们多生产什么和少生产什么。供求理论说明了市场经济能够通过价格的波动而自发调节优化配制生产资源的作用,强调了市场经济的完全自由性。

供求价格理论的缺陷主要是只看到了价格变化的表面现象而没有看到本质,甚至把外因与内因相对立起来,不承认劳动价值对价格的影响。市场供求变化关系是市场经济交换商品过程中(商品的价值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的一种客观现象,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市场的供求――供求是一个影响商品价格的外因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4.信息是影响价格的一个因素。在商品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当今信息发达的社会,信息对商品的价格影响不可排除。信息影响价格的主要表现有广告宣传、散布市场谣言、经济运行报告、形势预测、市场行情等等。

市场经济中掌握信息量的多少对每个人来说是千差万别的,这对于商品交易过程中的双方在具体交易中形成的价格是有很大影响的。比如一个懂上网的消费者购买一只中欧互转电气插头,在网上查得价格从十几元到20多元,这个消费者去某商店购买时和店主搞价,最后59元买了三只;而另一位不懂上网的消费者,不了解信息,同样在这个商店买同一插头,结果和店主搞价,最后以40元买了一只。边际效用价格理论就是利用了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各自掌握社会商品信息量的差别的存在,所以边际效用价格理论可以归纳到信息对价格的影响。

信息和边际效用对价格的影响具有人的主观反映性、时间的阶段性、具体商品交换的个别性,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价格总趋势,这是其表现的一个特点。作为边际效用价格理论的缺陷同样是只看到了现象,没有看到本质。商品交换中人们对商品及市场信息的了解程度是主观判定价格的关键,边际效用影响价格的实质是信息通过人的主观判定差异表现的,仍属商品本身之外的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只能是外因通过内因起变化,主观并不能决定客观。

5.政策调控是影响价格的因素。国家通过税收、货币、产业扶持、结构调整等政策调控的手段都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化。比如国家要求节能降耗收取能源费,为了限制资源过度消耗收取资源费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再比如对一些行业通过操控市场、操控价格等谋取暴利,扰乱市场秩序的,国家也可通过一些法律法规进行干预(比如当前我国的限购房政策就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调控价格水平。政策能够影响价格也是体现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因。

企业的决策对价格同样有影响,比如某企业要进行清库或是转产调整等原因,往往会急于资本回笼,大幅降价,甚至商品价格会大大低于其成本价。

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很多,笔者不再一一列举。

四、商品价格的形成

研究商品价格的形成,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始。

1.商品价格是什么?商品价格是以商品价值为基础通过市场交换转化为货币的表现形式。

2.商品的价值作用是什么?人类社会一开始并没有商品这个概念,随着人在劳动中不断实践和发展,生产工具的变革,生产力发展提高,人们生产劳动成果有了相对的富裕,这种富裕成果的实物交换――即商品交换,商品的交换必然要有一把度量的尺子――即商品价值。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商品及商品的价值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商品的价值也应具有这样两个最基本的作用:一是商品的价值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尺度或参照作用;二是商品价值要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者人的发展、生产资料的发展)的客观要求。

3.充当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条件和单位是什么?首先能够充当决定商品价值的单位必须体现商品价值的两个基本作用,其次能够运算并表达两个基本作用。

我们先讨论试用劳动价值量充当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单位。当用劳动价值量充当决定商品价值单位时有以下不符合要求:一是劳动不是生产商品的唯一要素,不能全面反映商品的价值,劳动价值只能反映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并不能反映生产资料的扩大、优胜劣汰和发展的要求;二是人的劳动价值、生产资料的价值都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商品所耗费人的劳动价值和生产资料的价值是构成商品价值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生产力的量(社会生产商品平均必要耗费的生产力的量)才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尺度。

通过讨论我们会发现,只有生产商品所需耗费的社会必要生产力的量能够充当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单位。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生产力的量等于耗费的生产者人的社会平均费用与耗费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平均费用总和。

4.商品价值的计算。商品的抽象价值是指假定市场环境健康、供求基本平衡、不考虑商品内在的具体差别因素条件下商品平均价值,商品的抽象价值等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生产力的量乘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系数――即商品的社会平均成本w1乘以系数K1(K1=1+社会平均利润率)。具体商品的具体价值取决于影响商品价格的内因差别――即质量、功能、性能等技术含量决定的系数K2(在健康的市场环境下、在供求平衡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与商品价值之比),具体商品的具体价值可表示为w1・K1・K2。

由商品价值的计算公式得出一个结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生产力的量和商品内在差别这个内因在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个外因的作用下形成的,商品的价值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

5.商品的价格。从上述的讨论来看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归纳起来就两种,一种是商品自身所有的内因,另一种是市场内作用于商品的外因。

影响商品价格的内因是生产商品过程耗费的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及其商品内在差别――即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生产力的量和生产商品的具体生产力差别在商品中的内在继承。

影响商品价格的外因是除了商品内在所包含的社会生产力的量和商品内在差别以外的其他因素,它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系数用K3(在供求平衡,无外因影响时,系数等于1)表示。

通过以上的讨论,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商品的交换价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生产力的量和商品内在差别这个内因在市场中通过影响价格的诸外因作用下形成的,商品的价格是由内因和诸外因共同决定的。商品的价格w0可用公式表示为w0=w1・K1・K2・K3。在市场环境健康时、供求平衡时K3系数为1,这时商品的价格交换基本是等价交换;在开放的市场、完全自由的市场中商品的价格受市场多种因素的作用将围绕其价值发生波动;商品的价值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参考文献:

1.康永超.当代知识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对唯物史观的影响.中南大学学报,2007(4)

2.桂世镛.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应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改革,1988(6)

3.于祖尧.经济市场化和市场化是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哲学研究,1993(4)

4.董生强.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及在当代的新发展(上).辽宁税务高等志科学校学报,2008(1)

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篇2

【关键词】农产品价值价格不确定性

近年来,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先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力图促进农业的发展、缓解农民经济困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但是仅仅从事一般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民收入并没有得到显著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纯收入在某些年份甚至是负增长。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一般种植业农产品的价值形成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致使农产品的价值形成不易衡量和计算,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其价值,农民的生产投入较高但实际所获得的收益回报却较低,增收较为困难。

农产品价值形成中的直接构成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很多,在农业生产周期中各方面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总的来看,一般种植业农产品的价值形成和影响因素主要应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生产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二是劳动者活劳动耗费所新创造的价值(其中包含劳动力价值和价值增殖两部分);三是其他影响因素。

一、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耗费的不确定性

在农业(这里仅指种植业)以外其他各业的生产经营中,每个经济组织或经济单位,一般都设立有专门的部门并配备有专业技术人员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进行核查和计算,就连个体工商户也不例外。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工作基本上每天都要进行,要求真实、完全地反映生产资料的耗费状况,以使生产经营单位能够及时、准确地衡量生产经营投入的大小和经济效益。而在农业生产中农产品(这里主要指传统农作物)的生产资料耗费一般都是以年作为生产时间单位进行计算的。我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前主要由村或生产队作为核算主体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则由各家各户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独立进行。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农村实行的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中,绝大多数农户基本上没有进行过生产资料耗费的经营核算。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农户种植同样面积的土地所购买和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不同,使得农业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的计算,不能像工业生产、商业经营一样使用统一的标准,再加上农业生产中主客观方面限制和影响因素的不一致,这就增加了核算的不确定性。

一般来说,在我国农产品生产中的生产资料费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当年生产过程中全部耗费的生产资料费用,主要包括种子秧苗、农用地膜、化肥、农家肥、农药、燃料、水电、农具购置及修理等费用;二是当年生产过程中部分消耗的生产资料费用,主要包括机器、役畜、生产工具、建筑物等折旧费。以上各种生产资料的费用由于产地、品种、规格、质量、价格和使用数量不同,使得所支出的费用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农户有着很大的差别,即使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农户间也存在很大差别。并且,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在一年中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有形的、一次性消耗的生产资料费用还容易核算,无形的、每年部分消耗的生产资料费用的核算具有不确定性,致使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耗费的总体核算较为困难。

二、农业生产中活劳动创造价值的不确定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劳动者劳动力的耗费过程即是劳动过程,劳动过程一方面作为具体劳动能够创造各种使用价值,即生产不同的产品;另一方面作为抽象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其中包括劳动力价值和价值增殖)。劳动者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会创造归属不同的价值。依据以上原理比较其他行业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农产品价值形成中农民劳动创造的价值计算存在着不确定性。

1、农民必要劳动创造的劳动力价值计算存在不确定性

从种植业外其他各业来看,劳动者的必要劳动耗费都是以劳动力价值即工资来体现和补偿的,有小时工资、日工资、周工资、月工资、年薪等各种形式。这表明:在这些行业中进行劳动,劳动者不论劳动时间长短、繁杂程度如何,他们的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即劳动力价值,通过工资形式比较容易地就体现出来。在农业生产中,农民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也应以劳动力价值及工资形式来体现和补偿。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劳动者的必要劳动耗费是农村集体通过劳动工分制来进行衡量和计算的。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集体经济单位的管理水平又参差不齐,不同生产单位、不同时期对同样劳动力从事同样劳动的劳动日值计算是不一样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劳动工分制在大多数农村已成为历史,使得农村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计算失去了依托。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时一般不会去专门计算自身每日、每月乃至全年的劳动力价值,或者说根本不懂得如何去计算。多数人还认为,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为自己和家庭进行劳动,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去考虑劳动力耗费的价值计算及其补偿问题,如果受雇于他人才会去计较自身的劳动力价值。而且,国家和地方政府至今也没有对农村单位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进行统一的标准评定,再加上全国各地农业种植条件的不同,农业生产中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投入的计算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无形中就增加了农业生产中必要劳动创造价值核算的不确定性。

2、农民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即盈利的计算也存在不确定性

盈利在工商企业是很重要的核算内容,它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在农业生产中,由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每个农户不仅不会而且也不可能去核算自己生产的盈利。一方面,由于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经济组织和社会机构,对农民生产经营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即盈利进行过较为合理科学的核算,致使全国甚至同一地区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核算标准;另一方面,各地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条件不同,所需要投入的活劳动量也存在很大差别。上述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农业生产经营中,农民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即盈利的计算存在不确定性。

三、农业生产中的其它不确定因素

在我国不同地区,农产品价值衡量还要受到农业生产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地质量、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系列的因素,在不同地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作用和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更增加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衡量核算农产品价值的难度。

1、农业生产发展规模的影响

农业生产发展规模是指作为生产单位的农户所拥有或占有的固定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它包括土地、劳动力、机械与设备等要素的数量。农业生产中固定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越多,生产规模就越大。它是影响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生产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农业生产发展规模大小不一样,实际带来的效益高低也不同。这样,就致使在不同的地区同样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核算的不同。

2、农业生产科技投入高低不同,无形中增加了农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不确定性

农业生产科技投入的高低,会对农业生产的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某种程度上对农业生产效率会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农业的科技投入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程度在不同的地区高低不同。这无形或间接地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在不同地区统一核算的难度。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有所不同。

3、自然灾害的影响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平均约有五分之一的农村人口遭受自然灾害。当洪水、干旱、台风、地震、冰雹、雪灾、蝗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过后,不仅所有受灾农民的生产投入必然会增加,有的甚至会成倍地增加。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一旦发生,农民生产自救的投入周期延长,成本核算困难。

4、农用物资质量缺乏保障的影响

现阶段,尽管国家下大力气整治农资市场,市场情况逐渐转好,但仍然存在着种籽、农药、肥料、农用地膜等生产资料的制售假劣的行为,假种籽、假化肥、假农药坑农事件屡屡出现。另外,如果出现化肥、农药的有效含量表里不一、实际含量与标注含量相差较大的情况,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农民的生产投入。这就使得在同样生产条件下,农产品成本外支出计算的不确定性增加。

四、影响

农产品价值构成因素的不确定性致使农产品的价值核算困难。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不能准确反映价值,农民的农业生产投入就很难及时、全部收回,甚至是亏本经营。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平均每种植十亩地大约需要3名左右的劳动力。现在,我们假定一个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按平均工业劳动力如一般农民建筑工人每人每年8000元左右计算,种植十亩农田投入的劳动力成本大概需要2-3万元。以北方种植业为例,每年两季平均亩产粮食1000公斤左右,十亩地的总产量10000公斤左右。若按现在粮食市场平均价格1.80元/公斤来进行计算,农民收获的粮食全部卖出去总收入也不过18000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会越来越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价值或价格也会不断增长,即我国农业生产活劳动投入成本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因此,单凭发展种植业,农村居民也仅仅能保证自己家庭成员吃粮不用愁,实际收入并不会提高,甚至有时会出现负增长。

以往,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做法是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或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来进行适当弥补。但从长时期看,单纯依靠提高农产品产量来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已越走越窄,单纯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企望也由于国际市场的低比价而难以实现。只能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开辟农民的非农收入途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参考文献】

[1]曹晔、徐祗坤、张丽英等:中国农产品成本的理性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蒋学模:政治经济学教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武占海、张继永:加大投入强根基,降低成本增效益[J].保定日报,2005-11-10.

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篇3

关键词:要素替代弹性;要素价格扭曲;资本深化;劳动收入份额

文章编号:2095-5960(2017)01-0001-13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初次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劳动收入占比重逐年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李杨和殷剑锋,2007;白重恩和钱震杰,2009;李稻葵、刘霖林和王红领,2009;张车伟和张士斌,2010;Karabarbounis和neiman,2014)[1][2][3][4][5]。劳动收入份额不断下降不仅进一步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会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如使投资规模不断攀升以及消费需求低靡等,最终将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模式。这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其主要观点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第一,GDp中劳动收入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所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呈现U型规律,我国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趋势是基本符合这一规律的(李稻葵、刘霖林和王红领,2009;罗长远和张军,2009)[3][6]。也就是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第二,技术进步。将偏向型技术进步视为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因素是理解发达国家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代表性视角(Bentolina和Saint-paul,2003;Guscina,2006;罗长远,2011)[7][8][9]。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将劳动收入份额变动与偏向型技术进步联系起来。罗长远(2009)[10]

、黄先海和徐圣(2009)[11]以及张车伟和张士斌(2010)[4]等认为,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是造成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刘丽和任保平(2008)[12]、戴天仕和徐现祥(2010)[13]、陈宇峰、贵斌威和陈启清(2013)[14]以及王燕和陈欢(2015)[15]等的研究发现,中国的技术进步大体上是偏向资本的,因而降低了劳动收入报酬份额。杨俊和邵汉华(2009)[16]的研究发现,我国具有资本增强属性的技术进步和过快的资本深化,偏离了现阶段我国要素禀赋结构,显著降低了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姚慧泽和石磊(2014)[17]认为,在新古典分配的框架下,要素密集度差异扩大会导致要素替代弹性变大,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更为容易,这降低了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

第三,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变化也是西方学者解释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一个视角(Solow,1958;Kravis,1959)[18][19]。在我国,经济结构因素(产业结构、要素市场结构、产品市场结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治理结构)也被视为引起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因素。具体的研究有:产业结构演变(白重恩和钱震杰,2009;罗长远和张军,2009;李稻葵、刘霖林和王红领,2009;钱晓烨和迟巍,2011;吴振华,2015)[2][6][3][20][21];劳动力在部门间转移存在阻力(李稻葵、刘霖林和王红领,2009)[3];要素市场分割加剧资源错配程度(王宋涛、温思美和朱腾腾,2016)[22];要素比价扭曲(李文溥和李静,2011)[23];劳动力无限供给(龚刚和杨光,2010)[24];国有富余人员进入劳动力市场对工资形成的打压(陆铭和蒋仕卿,2007)[25];产品市场垄断加剧和国有部门改制引起的劳动力市场环境改变(白重恩、钱震杰和武康平,2008)[26];民营化(罗长远和张军,2009;常进雄和枫,2011)[6][9][27];地区间经济增长竞赛强化了资本的要价能力(罗长远和张军,2009)[9]。

当然,除以上述主要观点外,学术界关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原因的观点还有很多。例如,全球价值链(张少军,2014)[28];FDi(邵敏和黄玖立,2010;唐东波,2011;钟世川,2015)[29][30][31];国际贸易(余淼杰和梁中华,2014;钟世川,2015)[32][31];国际生产分割的上升(蒋为和黄玖立,2014)[33];经济发展水平(罗长远和张军,2009;常进雄和枫,2011)[9][27];政府财政支出(罗长远和张军,2009)[9]等等。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并没有形成共识。实际上,无论原因是什么,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会最终体现在对要素价格和要素数量的影响上。因此,本文将劳动收入份额与我国现实中存在的要素价格扭曲和资本深化特征联系起来,以解释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现象。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要素市场上存在的要素价格相对扭曲导致了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其作用途径是:要素价格相对扭曲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劳动份额下降。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给出了劳动收入份额与要素价格扭曲之间关系的一个简单理论分析框架,第三部分实证分析劳动收入份额和要素价格相对扭曲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对要素价格相对扭曲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五部分是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1)是根据张军、吴桂英和张吉鹏(2004)[39]以及各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所用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统计年鉴。

运用上述数据,我们对(5)式进行回归,结果见表1(括号内为t统计量)。同时,我们也运用估计结果计算了不同时期的要素替代弹性参数,结果见表2。

显然,上述研究结果与现有的很多研究成果相吻合。王宋涛和温思美(2015)[40]认为,虽然学术界对我国要素替代弹性的大小尚存在争议,但总体而言,更多研究认为中国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例如,张明海(2002)[37]、袁富华和李义学(2009)[41]、陈晓玲和连玉君(2012)[42]、张月玲和叶阿忠(2014)[43]以及王宋涛、魏下海、涂斌和余玲铮(2012)[44]等。

2.我国的要素价格相对扭曲程度

在我国,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产品的市场化已基本完成,但是要素的市场化却严重滞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各级政府出于对经济发展和政策干预目的,仍然保持着对各种关键要素资源的配置、管制权和定价权(蒋含明,2013)[45],导致要素市场价格与机会成本产生偏差或背离,即要素价格扭曲。

关于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度量,根据上文理论分析可知,除了可以通过现实的利率/工资率比率(r/w)来观察外,还可以从要素价格扭曲的定义出发,通过比较要素的边际产出和现实中的要素价格,直接测度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根据上文的实证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要素替代弹性σ大约等于1,由理论分析可知,在这种情况下要素价格扭曲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不会很大。因此,我们的研究主要关注20世纪90年代后要素替代弹性σ>1的情形。

下面,根据DisK=mpK/r、DisL=mpL/w以及DisKL=DisKDisL=mpK/rmpL/w,我们将测度我国1990―2013年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价格绝对扭曲程度以及资本-劳动价格相对扭曲程度。在测算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mpK=Y/K1+[(1-α)/α](K/L)ρ和mpL=Y/L1+[α/(1-α)](K/L)-ρ时,除了需要产出Y、资本K和劳动L的数据之外(见表3),还需要对要素替代弹性参数ρ以及资本密集系数α进行赋值。根据上述估计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ρ值大约在-032―-027之间,其均值大约在-03左右,这符合大多数学者认为σ在1―2之间的结论。因此,取ρ为-03。同样,根据上述估计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α值大约在057―088之间,均值大约在073左右,因此,取α为073。然后,根据以上公测算我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数值,如表3所示。其中,测算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以及要素价格扭曲程度时所用的各年产出、资本和劳动力的数据为上文实证研究中各省数据的加总;利率和工资中1990―2011年的数据来自于王宁和史晋川(2015)[46],2012―2013年的数据是根据其方法测算。

表3中的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价格绝对扭曲都呈现出负向扭曲(DisK=mpK/r>1和DisL=mpL/w>1),但比较两种生产要素价格绝对扭曲程度后发现,资本要素的价格扭曲更为严重(王希,2012;陈彦斌、马啸和刘哲希,2015;王宁和史晋川,2015)[47][48][46],即资本-劳动价格相对扭曲值大1(DisKL=DisKDisL=mpK/rmpL/w>1)。

其原因在于:从理论上讲,政府既可以干预劳动的价格,也可以干预资本的价格,但是,由于劳动力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劳动者本身,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效用判断进行流动,这就决定了劳动是一种相对富有弹性的生产要素,如果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性给劳动者定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工资,势必引起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也会引起劳动者的抵制而不具备可行性。因此,国家对要素价格干预的着力点主要就落在资本要素上(黎精明和郜进兴,2010)[49]。干预的结果是,不仅使我国资本要素价格一直处于低估的状态,管制利率水平处于市场均衡的利率水平之下(李程,2015)[50],其中1980―2010年中国的一年期实际贷款利率平均只有2%,远低于理论上应达到7%的实际贷款利率水平(陈彦斌、陈小亮和陈伟泽,2014)[51],而且,人为压低资本使用成本形成了资本相对劳动更加便宜的价格扭曲格局,导致我国利率/工资率比率呈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见表3)。

3.既定要素替代弹性下劳动收入份额与要素价格相对扭曲之间关系的推测和观察

根据理论分析和上述研究的结果,

我们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我国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的情况下,人为压低资本与劳动的相对价格,将降低劳动收入份额。这符合理论分析中的第一种情形。

下面,我们将分别用DisKL和r/w作为衡量要素价格相对扭曲程度的指标,来观察劳动收入份额与要素价格相对扭曲之间的关系。利用表3中的数据,我们画出了1990―2013年我国的DisKL以及r/w与劳动收入份额的散点图和散点拟合线,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图1和图2可以发现,劳动收入份额与资本-劳动价格相对扭曲值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而与利率/工资率比率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这个观察结果与上述推测相吻合。

当然,上述劳动收入份额与要素价格相对扭曲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推测和直观观察,这种关系是否真的存在,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

(二)劳动收入份额与要素价格相对扭曲之间关系的计量分析

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除了受要素价格相对扭曲的影响外,学者们认为还有很多因素也会影响劳动收入份额,例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民营化、政府财政支出以及全球化等(罗长远和张军,2009;常进雄和枫,2011)[6][9][27]。因此,本部分的实证研究也将对上述因素予以考虑。因此,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至此,我们通过要素价格相对扭曲对技术进步要素偏向的影响,打通了要素价格相对扭曲至资本深化以及劳动收入份额的传导途径,构建了一个包含要素价格相对扭曲、技术进步偏向、要素投入结构变化(资本深化)以及劳动收入份额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为我国要素价格相对扭曲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现实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即,要素价格相对扭曲(人为压低利率/工资率比率)诱使我国各经济部门倾向选择资本密集型生产技术,导致资本深化,进而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其传导路径如图6所示。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从CeS生产函数出发分析了劳动收入份额与要素价格扭曲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要素价格扭曲是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因素,但其影响效果依赖于要素替代弹性的大小。其次,基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要素替代弹性以及要素价格相对扭曲的研究,推测和观察了要素价格相对扭曲(人为压低利率/工资率比率)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作用。更严格的计量分析也显示,劳动收入份额与资本-劳动价格相对扭曲值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与利率/工资率比率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即要素价格相对扭曲(人为压低利率/工资率比率)降低了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再次,探讨了要素价格相对扭曲(人为压低利率/工资率比率)降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传导途径:要素价格相对扭曲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劳动收入份额下降。

上述分析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正常的资本深化使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符合U型变动规律,但在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的情况下,由于要素价格扭曲引致的过度资本深化以及劳动收入份额过快下降,必须予以矫正。而要矫正要素价格扭曲,就必须加快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改革。

首先,要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要改革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让市场在资本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化过程的关键。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利率的机制,使得利率的水平及其风险结构、期限结构由资本供求双方在市场上通过反复交易的竞争来决定,让资本价格充分反应资本实际供求状况。同时,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控制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干预,特别是改变政府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在投融资市场上的差异性对待,减少对国有经济部门的低利率贷款、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减少对非国有经济部门的歧视性待遇,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的平等投融资,从而矫正资本使用价格人为压低而造成的要素市场扭曲,使资本价格向合理的区间回归。

其次,应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要加快劳动力市场改革,消除区域、行业和部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推动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特别是使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不同所有制企业面对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变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国有经济部门的劳动力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现象,矫正劳动力市场价格的扭曲。

总之,必须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诱导各经济主体根据市场均衡价格调整其要素使用方式和技术进步路径,遵循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本/劳动比率,改变初次收入分配中倾向于资本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7(6):14-26.

[2]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经济研究,2009(3):27-41.

[3]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1):70-82.

[4]张车伟,张士斌.中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与问题――以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为视角[J].中国人口科学,2010(5):24-35.

[6]罗长远,张军.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9(4):65-79+206.

[9]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5):25-35.

[10]罗长远.比较优势、要素流动性与劳动收入占比:对工业部门的一个数值模拟[J].世界经济文汇,2011(5):35-49.

[11]黄先海,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J].经济研究,2009(7):34-44.

[12]刘丽,任保平.工业化进程中实际工资的变化:技术进步偏向视角的分析[J].经济评论,2008(4):29-34+43.

[13]戴天仕,徐现祥.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J].世界经济,2010(11):54-70.

[14]陈宇峰,贵斌威,陈启清.技术偏向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再考察[J].经济研究,2013(6):113-126.

[15]王燕,陈欢.技术进步偏向、政府税收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J].财贸研究,2015(1):98-105.

[16]杨俊,邵汉华.资本深化、技术进步与全球化下的劳动报酬份额[J].上海经济研究,2009(9):10-17.

[17]姚慧泽,石磊.要素密集度异质性差异、要素替代弹性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J].上海经济研究,2014(7):52-61.

[20]钱晓烨,迟巍.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的地区差异[J].经济学动态,2011(5):40-46.

[21]吴振华.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劳动收入份额提升路径[J].财经科学,2015(10):123-131.

[22]王宋涛,温思美,朱腾腾.市场分割、资源错配与劳动收入份额[J].经济评论,2016(1):13-25+79.

[23]李文溥,李静.要素比价扭曲、过度资本深化与劳动报酬比重下降[J].学术月刊,2011(2):68-77.

[24]龚刚,杨光.论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的演变[J].管理世界,2010(5):45-55+187-188.

[25]陆铭,蒋仕卿.重构“铁三角”: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7(6):14-22.

[26]白重恩,钱震杰,武康平.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08(8):16-28.

[27]常进雄,枫.初次分配中的劳动份额:变化趋势与要素贡献[J].统计研究,2011(5):58-64.

[28]张少军.全球价值链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吗――来自中国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5(10):39-48.

[29]邵敏,黄玖立.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0(4):1189-1210.

[30]唐东波.全球化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劳资议价能力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1(8):23-33.

[31]钟世川.要素替代弹性、价格加成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4):14-20.

[32]余淼杰,梁中华.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制造业贸易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4(7):22-31.

[33]蒋为,黄玖立.国际生产分割、要素禀赋与劳动收入份额:理论与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4(5):28-50.

[36]王宁,史晋川.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9):149-161.

[37]张明海.中国经济的增长和要素配置的市场化:1978―1999[J].世界经济文汇,2002(3):20-29.

[38]徐现祥,周吉梅,舒元.中国省区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估计[J].统计研究,2007(5):6-13.

[39]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

[40]王宋涛,温思美.资源误配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3):114-122.

[41]袁富华,李义学.中国制造业资本深化和就业调整――基于利润最大化假设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9(1):197-210.

[42]陈晓玲,连玉君.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地区经济增长――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的检验[J].经济学(季刊),2013,01:93-118.

[43]张月玲,叶阿忠.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与技术选择――基于要素替代弹性分析的经验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4(1):92-102.

[44]王宋涛,魏下海,涂斌,余玲铮.收入差距与中国国民劳动收入变动研究――兼对GDp中劳动份额U型演变规律的一个解释[J].经济科学,2012(6):33-47.

[45]蒋含明.要素价格扭曲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J].统计研究,2013(12):56-63.

[46]王宁,史晋川.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9):149-161.

[47]王希.我国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失衡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10):64-68.

[48]陈彦斌,马啸,刘哲希.要素价格扭曲、企业投资与产出水平[J].世界经济,2015(9):29-55.

[49]黎精明,郜进兴.财政分权、要素价格扭曲与国有企业过度投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1):78-83.

[50]李程.基于资本要素价格扭曲理论对我国利率水平失衡的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6):88-90.

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篇4

关键词:奶牛;饲养方式;生产成本;统计指数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3-0732-05

奶牛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中的“朝阳产业”,是促进我国农民增收、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效型产业,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业每年的产量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截至2011年,奶类产量3825万t,同比增长2.1%,占全球总产量的6%,位居世界第三位。随着不同国家、区域间贸易活动的频繁展开,我国奶牛养殖业面临着竞争和挑战。我国原料乳价格较高,世界排名第三,价格竞争力较弱,在乳制品贸易方面,贸易逆差日趋明显,由2009年的9.7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19.3亿美元,市场竞争力较弱。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如果一国拥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或更低的生产成本和价格,就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拥有绝对优势[1]。可见,价格和成本是决定乳制品市场竞争结果的关键性因素,价格成为创造买方价值的惟一推动力,乳制品竞争力受价格因素主导。在所有这些条件下,由构成奶牛养殖成本结构的因素所决定的乳制品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成为乳制品行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体现[2]。2011年,我国奶牛分散养殖、小规模养殖、中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的生产成本与2004相比,年均增长分别为7.80%、7.71%、7.63%和6.96%。因此,对我国奶牛养殖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发展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进行研究,对提高奶牛养殖户收益、提升市场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1文献回顾

在畜牧养殖生产成本变动方面的研究,李桦[3]利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模型,对2000和2003年我国生猪饲养业不同饲养方式的生产成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分散饲养50kg生猪生产成本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直接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增加所致,规模饲养50kg生猪生产成本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直接物质费用的增加所致,而直接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各项物资的价格及劳动日工价上涨所致。喻闻[4]研究了农户散养生猪的生产成本构成,并对主要成本要素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段的产出弹性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精料、仔猪、人工三个成本要素的产出弹性存在差异,但同一阶段的精料消耗量的产出弹性显著高于仔猪和人工。有研究发现,养殖总成本呈现大幅度增加的趋势,仔畜购买成本和饲料成本增加是总成本增加的主要贡献因素。柴志敏[5]对山西省散养肉羊在2002至2007年期间的总生产成本的变化态势和生产成本中不同类别成本比重的变化态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散养肉羊的养殖成本逐年上升,且用工费用、饲料费和仔畜进价费用是主要的成本构成要素。柳岩[6]利用成本影响因素分析方法,计算出不同饲养规模的生产成本构成要素对生产成本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肉鸡养殖的生产成本要素用量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大于要素价格影响程度;肉鸡养殖的生产成本构成要素中,3种规模的精饲料费对肉鸡养殖的生产成本影响程度与影响结果最大,其次是仔鸡进价和人工作价。张永根[7]详细分析了2007年黑龙江省不同养殖方式的奶牛生产成本和收益情况,指出牛奶价格和饲料价格比是影响奶牛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市场价值规律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制约奶料比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综上所述,成本变动问题研究是不同畜牧养殖业所关注的问题,但是在现有的文献中,大都运用时间序列值表述各成本费用的变化,并未对各项成本项目的消耗量和价格进行分项统计,对奶牛养殖业的研究多集中在省域范围。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基础,运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模型,将奶牛养殖业各项生产成本分解成消耗量和价格,并分析消耗量和价格对生产成本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对中国奶牛不同饲养方式下生产成本变动情况进行科学分析。

2研究方法

奶牛养殖业生产成本由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构成,物质费用的高低取决于各项物质的使用量及其价格,人工费用的高低取决于用工量和劳动日工价,即每头奶牛生产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各项物质的使用量、人工用量及其价格[8]。统计因素分析模型是一个综合平均的方法,是反映一个结果变量在两个不同时期(基期和报告期)的增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其影响结果和影响程度的贡献量,同时又把影响因素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因素和质量指标指数因素,要求两个时期的指标计量基础和核算范围必须一致[3]。

用q0、q1分别表示基期(2004年)和报告期(2011年)的各项物质使用量及人工用量,用p0、p1分别表示基期(2004年)和报告期(2011年)各项物质价格及劳动日工值,k为个体价格指数。

以可用综合指数体系来反映物质消耗和人工用量及其价格对每头奶牛生产成本的综合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综合影响程度:

3奶牛生产成本变动分析

本研究假设奶牛4种不同饲养方式所购买或取得的物质与服务价格是全国统一的购买或获得价格,不仅可以掌握2004年和2011年有关奶牛饲养物质和相应的服务的价格整体涨跌情况,还可以了解奶牛4种不同饲养方式在相同的物质与服务购买价格下各自的费用项目的消耗量的差异。

本研究选取了精饲料费、青粗饲料费、饲料加工费、水燃动力费、医疗防御费、死亡损失费、工具材料费、技术服务费、修理维修费等直接费用数据及间接费用和人工费用数据,数据来源于2005年、2012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k为个体价格指数,是根据2005―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逐年相应的价格指数计算而得的。

3.1奶牛分散饲养生产成本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选取2004年和2011年奶牛分散饲养方式每头奶牛生产成本数据,运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模型,得到的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可知,每头奶牛生产成本2011年较2004年增长69.2%,增加金额5219.9元,由于各项费用的消耗量减少使其降低了6.83%,减少515.59元,由于各种费用项目价格的上涨使其增加了81.6%,增加5735.49元;其中,每头奶牛间接费用和人工费用分别增加13.30%和126.46%,增加金额171.61元和1152.36元,由于项目费用的消耗量或用工量减少使两项费用分别降低了28.75%和22.48%,减少370.91元和204.88元,由于费用项目价格或劳动日工值上涨使两项费用增加了59.03%和192.14%,其增加金额为542.52元和1357.24元。每头奶牛的直接费用增加72.93%,增加3895.93元,由于项目消耗量增加使直接费用增加1.13%,增加60.21元,由于项目价格增加使直接费用增加70.99%,增加3835.72元,在直接费用构成中,水燃动力费和技术服务费由于项目耗量下降的影响结果大于价格上涨的影响结果而出现两项费用分别下降10.1元和0.44元,仅青粗饲料费出现消耗量和价格双增加效应导致的青粗饲料费增加112.04%,增加926.99元。总体来看,在分散养殖方式下,成本项目价格涨幅对奶牛饲养成本变动的影响程度大于耗量减少的影响程度,除了水燃动力费和技术服务费下降外,其他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人工费用涨幅最大,主要是由于劳动日工值的涨幅对人工费用的影响程度较大。

3.2奶牛规模饲养生产成本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表2、表3可以看出:

1)奶牛饲养物质价格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起着绝对主导作用。2011年每头奶牛小规模养殖、中等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生产成本较2004年分别增长68.24%、67.34%和60.14%,增加金额分别为5231.85元、6394.74元和7211.26元,其中由于各种费用项目消耗量使其分别降低6.63%、7.27%和6.03%,降低金额分别为508.28元、689.97元和723.19元,由于各种费用项目价格的变化使其分别增长80.18%、80.45%和70.42%,增加金额分别为5740.13元、7084.71元和7934.45元。

2)每头奶牛的直接费用占生产成本比重为75%,其消耗量及价格双增加,且价格增幅对直接费用增加影响较大。2011年每头奶牛小规模养殖、中等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的直接费用比2004年各自增长了77.67%、72.46%和66.87%,其中由于饲养物质投入价格升高使其分别增长71.31%、71.71%和63.45%,由于直接物质消耗量的增加使其分别增加3.71%、0.44%和2.09%,2011年比2004年直接物质费用分别增加金额为4178.10元、4907.63元和5752.71元,其中由于饲养物质投入价格上涨使其分别增加了3978.38元、4878.07元和3416.18元,而由于直接物质消耗量的增加使其分别增加金额为199.72元、29.56元和2336.53元。

3)每头奶牛的用工量下降,劳动日工值增加。每头奶牛小规模养殖、中等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的人工费用2011年比2004年分别增长了123.63%、121.00%和66.50%,其中由于劳动日工值升高使其分别增长194.77%、199.69%和200.25%,由于用工量下降使其分别减少24.14%、26.26%和44.55%,2011年比2004年人工费用分别增加金额为995.58元、1194.10元和760.54元,其中由于劳动日工值上涨使其分别增加了1189.95元、1453.24元和1269.98元,而由于用工量下降使分别其减少金额为194.37元、259.14元和509.44元。

4)精饲料费和青粗饲料费作为直接费用和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占生产成本比重的67%,消耗量及价格双增加。每头奶牛小规模养殖、中等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的精饲料费和青粗饲料费2011年比2004年各自增长了86.72%、87.82%、73.30%和69.94%、71.54%、79.07%,其中物质投入价格升高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均大于消耗量的增加。

5)水燃动力费,医疗防御费,工具材料费,技术服务费和修理维修费等费用为保障性物质费用,占生产成本比重的5%。每头奶牛小规模养殖、中等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的水、燃动力费和医疗防御费的消耗量下降,价格增加,且价格升高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均大于消耗量,所以两项费用均增加;每头奶牛在小规模养殖中,工具材料费、技术服务费和修理维修费的消耗量下降,价格增加,但是消耗量减少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均大于价格上涨所产生的影响,三种费用总体下降;每头奶牛在中规模养殖中,工具材料费上涨,主要由于价格上涨对此成本的影响大于消耗量减少所带来的影响,技术服务费上涨,主要由于价格和耗量的同向涨幅所致,修理维修费下降,主要由于耗量下降对此成本的影响大于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每头奶牛在大规模养殖中,工具材料费上涨,主要由于价格和耗量的同向涨幅所致,技术服务费上涨,主要由于价格上涨对此成本的影响大于消耗量减少所带来的影响,修理维修费上涨,主要由于价格和耗量的同向涨幅所致。

4结论

通过选择精饲料费、青粗饲料费、饲料加工费、水燃动力费、医疗防御费、死亡损失费、工具材料费、技术服务费、修理维修费、间接费用和人工费用等11个奶牛养殖的生产成本构成要素,利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模型分析了这些要素对奶牛不同饲养方式的养殖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与影响结果。

结果表明:①四种奶牛饲养方式的生产成本、间接费用、人工费用呈上升趋势,奶牛饲养的费用项目的消耗量或用工量下降,价格或劳动日工值上涨,表明价格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起着绝对主导作用,其中,劳动日工值增加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高于其他成本构成要素价格增加产生的影响。②四种奶牛饲养方式的直接费用呈上升趋势,且费用项目消耗量和价格均上涨,表明价格涨幅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起主导作用。③精饲料费和青粗饲料费作为直接费用和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四种奶牛饲养方式下费用均上涨,这是由价格和消耗量同向上涨所致。④保障性的水燃动力费、医疗防御费、工具材料费、技术服务费和修理维修费等费用项目的消耗量或用量在四种奶牛饲养方式下大多是降低的,但是由于相应费用项目价格大幅度的上涨,致使大多数保障性费用项目的费用呈现上升态势。

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奶牛生产成本。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健全经营型和公益性技术支撑体系,健全奶牛养殖培训体系,构建获取奶牛养殖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渠道,完善奶农知识结构,提升奶农知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其次,利用先进的饲养技术,高效利用当前粮食、豆类等精饲料和禾本科、豆科、蔬菜等青粗饲料原料,减少饲料的投入量;第三,以奶牛养殖主体为服务对象,以政府为实施主体,对保障性费用项目实施补贴或制定生产资料的限制价格,有效缓解抑制价格的上涨。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张昱.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3.

[3]李桦.我国生猪不同饲养方式生产成本变动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1):63-67.

[4]喻闻.中国农户散养生猪生产成本要素分析[J].中国乳业,2012(3):5-6.

[5]柴志敏.山西省散养肉羊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J].农村・农业・农民,2009(6):38-39.

[6]柳岩.不同饲养规模的肉鸡养殖生产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技术经济,2010(7):85-92.

[7]张永根.黑龙江省不同养殖方式的奶牛生产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奶牛,2008(7):54-58.

[8]李桦.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生产成本变动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1):63-68.

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篇5

多读书,读不同观点的书,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能够增强自己判断真伪的能力。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政治高一必修一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政治高一必修一知识1信用工具和外汇

1、货币的发展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2、结算与信用工具:

(1)结算的方式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账结算。

(2)结算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等

①信用卡:

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B.信用卡的作用:信用卡作为转账结算的一种信用工具,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减少了现金的使用及不便,简化了收款手续,节省了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为持卡人带来极大便利。(简捷、安全、方便等优点)

②支票:

a.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由出票人签发,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票据。

B.种类:分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转账支票适用于办理同城转账结算。

C.现金支票注意事项及特点:妥善保存,不得折叠;准确性,现金支票要查验金额的大小写是否一致,单位书写是否正确;有效性,要在有效期内到指定银行支取;间接性,不能拿来直接购物,支票一般用于同城结算。

3、外汇和汇率:

(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①100外币可兑换更多本币-外汇汇率升高(本币汇率降低)-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抑制进口、刺激出口-资本流入。反之亦然。

②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利率水平、汇率政策、重大国际政治事件及信息、心理、投机等因素。

③决定汇率的因素:汇率是由本国货币和他国货币实际购买力之比决定的。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①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主要是指人民币既不贬值,也不升值。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

②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人民币升值后果

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中国进口。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

②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

③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

④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

⑤中国RmB国际地位提高。

负面影响:

①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

②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一定的伤害

③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

④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5)外币不等于外汇,外汇能够用于国际间结算,外币不一定能。外汇的主要职能是国际结算。外汇储备主要用于稳定汇率、偿还债务、平衡国际收支等。

政治高一必修一知识2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

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意义。

a、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盈利。

B、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亏损。

C、相等不亏不赚。

它决定了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3)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社会劳率单位时间产品数量劳动时间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关系: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在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价值量就会减少,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h/个×个数=价值总量)(单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总量=价值总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一个商品生产者所创造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增加了。

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

a.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为什么价格不会无限制上升或下降)

C.等价交换:价格与价值相符的交换。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不存在于每一个个别场合。

③作用:

a.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原因: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结果: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

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

C.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

政治高一必修一知识3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从而影响商品消费量。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下降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商品价格变动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化。――需求法则

(3)不同商品需求量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电视、手机等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4)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要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①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第一,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第二,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同时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

②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第一,如果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第二,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因而压缩生产规模;当供不应求是,价格上涨,获利增加因而扩大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企业来讲,只有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所以,企业应该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在市场经济中,哪个生产者能够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市场需要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这就要求也促使生产者适应市场变化进行生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

政治高一必修一知识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

(1)消费心理复杂性的原因: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往往不同,使消费带有复杂性。

(2)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

消费心理的表现特点评价

从众心理引发

的消费仿效性、

重复性、

盲目性有利: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种风格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商家常借此推销商品。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

有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引发

的消费标新立异有利: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促进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有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引发

的消费夸耀性

盲目性有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引发

的消费符合实际

讲求实惠有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态度:值得提倡

2、消费行为:做理智的消费者,一定要践行一些正确的消费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①所谓适度消费,包括不滞后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

②量入为出,使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

③坚持适度原则,提倡勤俭节约精神。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消费要有主见,要保持冷静头脑,避免跟风随大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使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①体现新的发展观要求,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②绿色消费的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③为什么要提倡绿色消费?

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绿色消费理念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正在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

④绿色消费体现、要求,即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①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

②资源具有稀缺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应该戒奢以俭。

③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实践证明,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风已过时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和有害的。

政治高一必修一知识5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

(1)居民的收入:这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①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一般来说收入与消费成正比。

②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商品价格的高低,这是影响消费的又一最主要因素之一。

①价格高低通过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来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

②价格高低的变化与人们消费水平成反比。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从而影响商品消费量。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消费量下降;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人们消费量提高。

③物价的变动引起的消费量的变动的程度是因商品种类而异的。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的消费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④各种商品比价的变动也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数量。

(3)另外,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原因,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4)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此外,还需要国家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控制物价上涨;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优化消费结构,克服不健康消费心理,树立正确消费观;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

2、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产品类型不同,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前者消费的是有形商品,如书籍、电器、水果等等;而后者消费的是服务,如家教、理发等。

(2)人们最常见的是钱货两清的消费,此外,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也越来越常见。

①钱货两清的消费。

我们消费的大部分商品是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获得的,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由买主自己享有。

②贷款消费。

其含义是指在购买大宗商品或服务的时候,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买主的支付能力,买主可以考虑预支未来收入进行的消费。

③租赁消费。

第一,含义:是指有些商品由于消费者使用的次数有限,通过短期租赁的办法来获得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的消费方式。

第二,租赁消费的原因:对于一些商品,消费者使用的次数有限,为暂时的使用而买下商品不划算。

第三,租赁消费的特点:商品的所有权不变,消费者获得的是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

第四,租赁消费的优点:便宜,避免了浪费,商品的使用价值可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

(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①生存资料消费,它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是最基本的消费;

②发展资料消费,它满足人们发展的要求;

③享受资料消费,它满足人们享受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消费。

3、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的含义及特点

①消费结构的含义: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②消费结构的特点(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消费结构变化的方向遵循着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2)恩格尔系数

①恩格尔系数的含义: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一个系数。

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篇6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价格竞争力贸易顺差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11-012-05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逐步减少和人口拐点的到来,人口红利正在收敛;加上新劳动法的颁布,新一代工人要求的提高,工人的工资出现了较快上升的趋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无疑会对中国的劳动成本产生上升的压力,并削弱中国建立在低劳动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出现,中国的出口就会受到影响,贸易顺差也可能会显著减少。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对中国的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产生了什么影响?如果劳动力成本继续显著提高,它会对中国的出口和贸易顺差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是本文想要研究的问题。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和比较优势都做过研究。何为(2001年)利用1990年-1999年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变化,得到结论认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不断降低的,因此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不断提高的。都阳等(2009年)通过对2000年-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测算,认为劳动报酬的增长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更快增长,因此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并未减弱。

在中国的比较优势方面,一般认为劳动力成本是中国比较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Harrigan和Deng(2008年)提出,中国的贸易模式受到劳动力密集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地理的影响。Batra和Khan(2005年)通过计算显示性比较优势发现,中国和印度在国际贸易中偏重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高敬峰(2009年)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万余进出口的数据,计算出了我国制造业各行业从1992年至2006年15年间的比较优势指标,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变化的要素禀赋特征,指出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制造业当前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劳动密集型行业仍是我国制造业中的比较优势行业。

然而,在现有的文献中,考察劳动力成本的并没有将劳动力成本的变化直接与我国的出口竞争力联系起来,只是一般地认为,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是不断有所降低的,因此我国的出口竞争力是增强的;考察比较优势的一般也只计算了显示性比较优势,但是由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是对事后结果的判断,所以只能从显示性比较优势主要还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事实来推算出,我国出口竞争力还在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上。两方面的研究都还没有把劳动力成本与出口竞争力直接联系起来,更没有将劳动力成本变化与贸易顺差的变动直接联系起来。

本文将重点研究劳动力成本与出口竞争力及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下面先简单分析一下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然后在重新估算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基础上,分析劳动力成本变化与出口竞争力及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在纳入影响出口价格竞争力和贸易顺差的其他因素的基础上,作简单的计量回归分析,最后给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二、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价格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以几乎是国内生产总值两倍的速度增长,由于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中国对外贸易从1994年起出现了持续的顺差,特别是从2004年起,贸易顺差由320.9亿美元剧升至2008年的2954亿美元。在对外贸易不断增长、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出口产品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980年以来,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年均增速远远超过初级产品,而在工业制成品中,资本相对密集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增长要大大快于劳动相对密集的轻纺产品等和杂项制品。

(一)中国出口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上述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其实反映了中国在过去30年里比较优势的变化。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我们常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判断某种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由巴拉萨首先提出的,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如下形式:

其中,Xij表示i国j商品的出口总额,i表示不同的国家,i=1,2…m,j表示不同的产品,j=1,2…n。分子表示i国j商品的出口额占i国全部产品出口总额的份额,分母表示所有国家j商品出口额占所有国家全部产品出口总额的份额。当RCaij>1时,说明i国j商品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且RCa值越大,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当RCaij1时,说明i国j商品具有显示性比较劣势,且RCa值越小,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弱。

许多学者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作了研究。在对显示性比较优势进行研究时,一般都将出口产品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即SitC分类)。在一位数分类中,前5类(SitC0-4)属于初级产品,后5类(SitC5-9)为工业制成品,①其中第6和第8类是劳动相对密集的产品,而第5和第7类是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密集的产品。我们利用联合国ComtRaDe商品贸易统计数据计算了2002年-2009年中国出口产品SitC中的共9类产品的RCa系数,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的RCa系数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初级产品总体上已经丧失了比较优势。工业产品中一般制成品(SitC6)和杂项制品(SitC8)始终保持着较强的比较优势,但是有下降的趋势;机械和运输设备(SitC7)从本世纪初以来从原来的比较劣势转变为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在迅速增强;工业产品中只有化学品(SitC5)始终处于劣势,而且这种劣势并没有好转。显然,所有这些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变动都是与上述出口产品的结构变动相一致的。

(二)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由于显示性比较优势实际上也反映了一国某一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因此,显示性比较优势也常被拿来衡量一国某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前面关于我国显示性比较优势的计算可以看到,我国工业出口品总体上竞争力是强的,在劳动相对密集产品的竞争力没有显著降低的同时,资本密集产品的竞争力也在迅速提高。但是显示性比较优势是一种事后的衡量,是结果的显示。从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来看,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价格、质量、品牌、销售、服务等多种因素。而中国出口产品总体上还是以价格竞争为主,质量、品牌、销售、服务等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还不是很强。

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以价格竞争为主,又由于过去30来年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成本是不断有所下降的,所以出口产品的价格也就能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劳动力成本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劳动力的工资报酬,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过去30年,我国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即使剔除通货膨胀因素,还是不断有所上升的,只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更快,因此单位劳动成本并没有上升,反而不断有所下降,但是近年来这种下降的势头有所放缓或停滞。对于中国来说,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出口低价格还能维持吗?如果出口低价格不能维持,中国的贸易顺差是否会缩小乃至消失?

三、劳动力成本变化对出口及贸易顺差的影响:回归分析②

从一般逻辑上说,劳动力成本会影响出口产品的价格,从而会影响到出口的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就会影响贸易差额。给定进口,如果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下降,出口价格竞争力提高,出口增加,贸易顺差就必然增加。反过来说,给定中国目前很大的贸易顺差,如果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必然会减弱,贸易顺差也一定会有所减少的。但是,劳动力成本主要是通过影响出口产品价格来影响出口和贸易差额的,因此,我们在做回归分析时,还将汇率、出口退税等其他影响出口价格的主要因素一起考虑。

(一)劳动力成本与出口的关系

在变量选择方面,本文分别以出口(eXpoRt)和贸易顺差(nX)为被解释变量,单位劳动力成本(ULC)、实际有效汇率(ReeR)、出口退税(t)为解释变量,分析对出口和贸易顺差的影响。由于变量中存在指数形式的变量,为了数据的统一性,将所有数据变成以2000年为基年的指数形式。检验其平稳性发现,实际有效汇率是平稳序列;单位劳动力成本是一阶单整;出口、净出口、出口退税是二阶单整。在回归后检验残差序列是否平稳,平稳的情况下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

下面首先用单位劳动成本、实际有效汇率和出口退税作为解释变量来分析对出口的影响。建立模型:

LeXpoRt=C(1)+C(2)*LULC+C(3)*LReeR+C(4)*Lt(1)

经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变量Lt与变量LULC、LReeR间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LReeR对LeXpoRt存在弱相关性。解决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是减少变量或增加样本。由于样本不可能增加,因此这里用逐项回归法,逐步加入解释变量来构造方程。

将LULC和LReeR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广义差分法得到以下方程(aR(1)代表误差项一阶自相关):

LeXpoRt=20.887-2.646*LULC-0.825*LReeR+

(10.52)(-7.30)(-2.59)

[aR(1)=1.25,aR(2)=-0.538](2)

(6.06)(-2.29)

经修正后的模型,根据t统计量值可证明两个变量具有显著性,F统计量值=265.0675,方程是显著的;决定系数R=0.981486,拟合度高;Dw值为1.968161,通过单位根检验,残差序列平稳,且通过white检验,回归模型不存在异方差。从系数的符号判断,单位劳动成本和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都有负向的影响。单位劳动成本上升1%,会使出口减少2.65个百分点;实际有效汇率上升1%,会使出口额减少0.82个百分点。

将Lt作为解释变量,这里同样存在检验序列自相关问题。通过广义差分修正后,得到:

LeXpoRt=0.637+0.845*Lt+[aR(1)=0.372](3)

(2.85)(17.78)(2.68)

R=0.978506,F=455.2414,Dw=2.191167

根据检验结果我们看到,出口退税会促进出口额的增长。出口退税的系数是0.845,即出口退税额每增加1%,出口额会相应增长0.845个百分点。出口退税对于出口额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二)劳动力成本与贸易顺差的关系

下面以贸易顺差为被解释变量,单位劳动成本、汇率、出口退税为解释变量来做回归分析。经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变量LReeR与LULC之间,以及Lt与LULC之间都存在多重共线性。与前面一样,这里也用逐项回归法,逐步加入解释变量来构造方程。

先以LULC和LReeR作为解释变量,得到:

LnX=28.555-3.455*LULC-1.645*LReeR+

(4.15)(-3.32)(-1.54)

[aR(1)=0.323](4)

(1.03)

R=0.820267,调整后0.771248;F=16.73391;Dw=1.485396

我们看到,单位劳动力成本对贸易顺差的影响是很大的,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1%,贸易顺差会减少3.445个百分点。实际有效汇率也对贸易顺差有较大影响,实际有效汇率上升1%,顺差会减少1.645个百分点。实际有效汇率对贸易顺差的影响比对出口额的作用大,是因为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不仅会使出口减少,还会使进口增加。

以Lt作为解释变量,得到

LnX=0.423+0.931*Lt+[aR(1)=0.403](5)

(0.32)(3.67)(1.58)

R=0.758625,调整后0.721491;F=20.42909,Dw=1.686504

从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到,出口退税通过出口的变动影响到贸易顺差。出口退税额每增加1%,贸易顺差额会增长0.931个百分点,可见出口退税额增长会扩大贸易顺差。

四、劳动力成本的变动趋势

我们认为,只要工资的增长不是非常快,同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不是太慢,也就是只要单位劳动成本不上升或者上升较慢,中国的低劳动成本优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是能够保持的。理由如下:

第一,按照我们的计算,中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成本2008年比1980年低一半以上,以1980年为1,2008年的单位劳动成本指数只有0.45。因此,即使回复到1980年的水平,劳动成本还有55%的上升余地。如果从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过去30年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要比工资增长速度快将近3个百分点,这也说明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即使工资的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只要这个速度不大于3个百分点,中国相对低的劳动成本仍然能够维持。

第二,从出口单位价值指数来看,中国的低价格优势仍然是明显的。从2000年到2008年,中国出口产品的单位价值上升了13%,而世界平均上升了60%,发展中国家平均也上升了55%。如果中国要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仍然有大约42个百分点的余地。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这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石油、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带动的,而中国是石油、原材料的主要进口国,中国出口的制成品价格不可能有相应那么大的上升幅度,但是出口价格还是有上升空间是毋用置疑的。

第三,上面只是从中国本身来看的,如果有其他国家,比如越南,具有更低的劳动力成本,中国的出口还是会受到威胁和挑战的。但是目前看来,这种威胁和挑战还不是很严重。大多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韩国等,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中国了。在比中国低的国家中,印度的制造业并不发达(只占其GDp的18%③),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并不显著高于工资的增长;越南可能是一个威胁,但是越南的制成品出口2008年还只相当于中国的2.6%,总量上还不足为虑。其他与越南类似的国家可能也不是很多,短期内难以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因此总的来看,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得以维持,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还会具有竞争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不会影响我国的出口和贸易顺差。事实上,回归分析显示,劳动力成本的变动对出口和顺差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如果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影响到出口价格的明显上升,即使其他国家的产品不对中国出口产品构成直接竞争,只要需求对价格的弹性较大,④出口就会下降。在进口不变的情况下,贸易顺差也一定会减少。

五、结论和建议

(一)基本结论

第一,中国的出口产品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中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主要还是依靠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但是资本密集的机械和运输设备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说明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在转变。但是对此我们也不能估计过高,因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大量出口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中国的比较优势已真正转变了,由于中国一半以上的出口是加工出口,如果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主要是加工装配出口的,那么很可能它在中国的生产过程还是劳动相对密集的。

第二,中国的出口产品价格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是处于低位的。尽管出口单位价值水平有所上升,但是上升的速度远慢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远慢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更慢于中国的进口单位价值,使得中国的出口产品无论是与其他国家的出口产品相比,还是与中国自己的进口产品相比,相对价格都是下降的。

第三,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劳动力成本应该对出口价格,从而对出口和贸易顺差有比较大的影响。过去的30年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不断有所下降的,这并不是因为工资没有上升,而是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快。这使得单位劳动成本在过去的30年间下降了一半以上。简单的回归分析也显示,劳动力成本的变动比汇率和出口退税对出口和贸易顺差的影响更大。

(二)政策建议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阶段,但是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还没有丧失。在比较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变,其他优势还没有确立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仍然是中国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主要法宝。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要维持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并不是说不让工资上涨,而是要使工资的增长不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当然,在特定时期,为了解决比较尖锐的社会矛盾,让工资有较快的增长是可以的,但是长期来看,工资的增长不应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在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时候,政策重点不应是抑制工资的上升,而应当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第二,如果政府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则可以在收入分配格局中,提高劳动收入的比例,降低其他要素收入的比例,使总成本不变。国家应当让市场力量决定初次分配,尽可能地抑制垄断势力的作用;而在再分配时利用政策手段改善劳动者的收入。如果政府为了缩小收入差距而提高劳动者收入,但不降低其他要素收入的比例,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必然上升。

第三,要保持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最重要的就是要推动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一方面可以保持和提高现有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产业升级,促使比较优势尽快转变。但是总体上,技术进步的重点应当放在现有产业的提升上。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当然应当有若干个战略性的高技术产业,但是在总体技术水平还较低,劳动者素质还不高的情况下,提高现有产业的技术水平,培训现有劳动者的技能技艺,提高他们的素质可能是更重要、更迫切的。只有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了,产业的技术水平上去了,劳动生产率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产品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注:

①在SitC一位数分类中,SitC0为食品及食用活牲畜,SitC1是饮料和烟草,SitC2是未加工的原料(非食用、非燃料),SitC3是矿物燃料、剂及相关材料,SitC4是动物和植物油、脂肪和蜂蜡,SitC5是化学品及有关产品,SitC6是制成品(以材料划分的),SitC7是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8是杂项制品,SitC9是其他未分类商品。

②这里是简单的回归分析。为了更好地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并且能够考虑到动态因果关系,我们另外用VaR模型做了检验。该模型比较复杂一些,但基本结论是一致的。

③世界银行: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2010,第231页。

④由于篇幅和资料所限,我们没有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进行分析。但是一般而言,对制成品的需求弹性会大于1的。

参考文献:

1.Batra,amitaandZebaKhan,“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ananalysisforindiaandChina”,indianCouncilforResearchoninternationaleconomicRelations,workingpaperno.168,2005

2.Busse,matthias,“DoLabourStandardsaffectComparativeadvantage?evidenceforLabour-intensiveGoods”,CentreforinternationaleconomicStudies,Discussionpaper,no.0142,2001

3.Harrigan,JamesandHaiyanDeng,“China'sLocalComparativeadvantage”,nBeRworkingpaperno.13963,2008

4.Lewis,w.a.,“economicDevelopmentwithUnlimitedSuppliesofLabour”,themanchesterSchoolofeconomicandSocialStudies,no.22,pp.139-191,1954

5.都阳、曲,“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5期,25-35页

6.冯冰,“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升级”,《中国合作经济》,2006年4期,56-57页

高敬峰,“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变化及其要素禀赋特征分析”,《商业经济》,2009年4期,53-59页

7.何为,“从劳动力成本角度看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亚太经济》,2001年3期,52-53页

8.李伟,“中国劳动成本研究――与美国、韩国、印度的比较”,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3

9.徐同道,“劳工标准对我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生产力研究》,2009年7期,81-83页

10.张卫军,“中美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比较及其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研究”,硕士论文,苏州大学,2009

11.张亚萍,“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探析”,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6

12.张玉倩、杨莉,“中国对外贸易中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经济论坛》,2007年14期,38-39页

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篇7

关键词:劳动力上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影响分析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还成功地从封闭型经济转型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过程中,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低劳动力成本是构成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工资持续上升,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总体影响越来越大。

一、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劳动力成本对行业竞争力的影响,本质上是影响行业平均成本或价格。具体来看,劳动力成本涨对企业有两种效应:一种是成本增加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上涨会增加产品的单位成本;另一个是技术进步效应,企业为应对成本上涨,往往会加大设备和技术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又会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劳动力成本上涨对行业成本或价格的影响,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大小。如果成本增加效应大,即劳动力成本上涨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上涨速度,行业成本(产品价格)就会上涨;如果技术进步效应大,即劳动生产率上涨速度快于劳动力成本上涨速度,行业成本(产品价格)不会上涨,甚至可能下降。因此,劳动力成本对行业成本(价格)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劳动力成本上涨速度和劳动生产率上涨速度谁更快。

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

从近几年来看,我国低劳动力成本面临着发生变化的因素。根据均衡价格工资论,工资就是劳动力需求和供给均衡时的价格。从劳动力需求的角度看,近年来我国经济维持着10%左右的高增长率,经济高速增长对劳动力产生旺盛的需求。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在今年我国被监测的105个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637.3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637.1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1,与同期相比上升了0.12;需求人数分别比上季度和去年第二季度增长了2.9%和31.7%。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我国近年来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导致农民外出务工的比较收益减少和机会成本上升,另外,西部大开发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农民外出就业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自2003年底以来,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珠三角已经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的所谓“民工荒”现象。根据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的研究表明,截止2010年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保守估计,只有2481万人。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30岁以下的劳动力所占比例很低,珠三角地区近几年来的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了常态,技工和普工都同样短缺。

综上所述,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不断下降使国内工资上涨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目前,我国农村有效剩余劳动力已不到3000万人,根据农民工的需求、新增农民工数量综合预测,这3000万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在2017年左右转移完毕。2010~2017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年均将下降6.4%左右。按照剩余劳动力下降速度与农民工工资实际增长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来推算,这一期间农民工工资年均实际增速将达到0.8%。如果再考虑物价水平上涨因素,并假定这一期间Cpi年均涨幅为3%,则这一期间农民工名义工资年均将增长14%左右。

三、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一)工资上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首先,工资持续上涨引起我国低端行业结构调整,主要有可能出现技术、设备升级。依赖低工资赢利的产业导致研发投资不足与创新不足,长期来看,工资上涨必然带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其次,未来一些中部地区,有可能成为新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从长期来看,发达地区的加工制造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有可能挑选劳动力成本低廉和投资环境稍微好些的地区进行转移,部分企业将从东部沿海区向内陆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伴随着中西部地区配套环境的提升,未来有可能出现新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再次,工资的普遍上涨对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最大。食品制造、服装及其制品、纺织、其他服务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但是,成本的上升对于上述中竞争充分的某些行业来说,反过来则能够起到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使我国企业向高新技术创新方向发展。

最后,高工资水平提升工人整体素质。劳动力价格提高,一是,使劳动者收入提高,而高收入可以使劳动者对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继而又使得下一代的劳动力素质得以提高,长期形成良性循环;二是,致使具有高劳动技能的人员从外企回归国内企业工作。这样以来我国工人的劳动素养提升就得以很大程度的改善。

(二)对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的影响

制造业中工资上调导致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从而影响产品的最终出厂价格,这部分影响称为工资上涨对价格的直接影响。同时,工资提高,产品生产中消耗的原材料、动力等的价格将会随之上升,引起成本的增加和产品价格的上升,这部分影响称为工资上涨对价格的间接影响。

制造业出口通常分为加工贸易出口和一般贸易出口。加工贸易出口较少地利用本国的原材料,而主要依赖于本国的劳动力,一般贸易则同时依赖于本国原材料及劳动力。因此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分析,根据二者不同的生产特性,加工贸易出口品生产使用的国内原材料较少,区分更多受工资上涨所带来的直接影响的加工贸易与,同时会受到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的一般贸易进行比较分析。

由于国内制造业中一般贸易部门工资上涨与加工贸易部门工资上涨的传递路径上的差异,对各部门及经济总体成本冲击的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加工贸易生产的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因此加工贸易生产中的工资上涨将不会对国内使用产品和一般贸易出口品产生任何影响。加工贸易出口受工资上涨影响程度较少,而基础原材料部门在工资上涨中面临的影响较大。尽管这些部门在加工贸易出口中的份额并不大,但是受影响的程度却很高。因此不难看出,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时,加工贸易生产受的冲击远小于一般贸易品生产。

四、积极应对劳动力成本趋势性上涨的建议

(一)一是鼓励设备和技术投资,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

面对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开始用设备替代劳动,各级政府应适时适度地支持企业的这种替代行为。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的财税政策体系,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税收支持,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另一方面,要制定差别化的监管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设备和技术投资活动的融资。注重发展设备融资租赁行业,加快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步伐。

(二)树立危机意识,培育综合竞争优势

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完善产业聚集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协同能力;加快推进政府部门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改善经营环境等。结束语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增加行业成本,对行业竞争力和产品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增加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因此,面对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趋势,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这一趋势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柳;朱紫秋.劳动力成本波动、影响及对策――对娄底市企业的调查[J].金融经济.2008;8

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篇8

关键词:通货膨胀;空间状态模型;大宗商品;刘易斯拐点

abstract:theempiricaltestresultsofquarterlytimeordermodelandspacestatemodelshowthat,thechangeoftherawmaterialpriceisthefirstinfluencingfactoroftheinflation,andthechangeoflaborpriceisinthesecondaryplace.thedomesticpriceofrawmaterialsisimpactedlargelybyhighinternationalcommodityprice.ifwespeedupinstitutionalinnovationprocess,weneednotoverestimatetheimpactofLewisturningpoint,atleastintheshortterm.Finally,thispaperpresentspolicyrecommendations.

Keywords:inflation,spacestatemodel,commodities,lewisturningpoint

中图分类号:F8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8-0013-04

一、引言

物价稳定是各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次贷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在一系列政策合力的推动下率先强势复苏,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然而,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饱受通货膨胀的困扰。2011年3月Cpi同比上涨5.4%,为32个月以来新高,4月份Cpi同比上涨5.3%,5月份更是高达5.5%,通胀形势异常严峻。本轮通胀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国内成本推动的因素,也有国际市场输入的因素;既有结构性价格调整的因素,也有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因素。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不断推高通货膨胀预期。

本文的研究专注于成本视角下的通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前国内通货膨胀的治理,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

二、理论分析框架

众所周知,按照经典的生产函数理论,商品的生产不可避免地要消耗相应的原材料,同时商品的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也必然耗费劳动。所以从成本视角看,商品的价格必然要包含上述两类成本,并按照一定加成比例最终确定。

在不考虑原材料投入的情况下,如果以w表示工资,每单位劳动力生产a单位产品,那么单位产出的劳动力成本就是w/a,a值大小由技术水平决定,技术水平越高,a的取值越大,即每单位劳动力生产的产品越多。又假定加成比率是,则商品的价格可以表示为(1)式:

(1)

再者,把原材料作为投入品引入商品的价格分析中,那么商品的价格不仅包括劳动力成本和加成比例,而且还包括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原材料。用pR表示原材料价格,则前面的商品价格方程可以修改为(2)式:

(2)

其中,表示每单位产出的原材料需求量,就是单位成本中来自原材料投入部分。从修改的商品价格方程式(2)中可以看到,工资、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都会因为增加了成本而最终引致物价水平的上涨,各变量价格变动方向是同向的。

三、当前通胀成因的实证检验

(一)数据选取及来源说明

本文选取2002年第1季度到2011年第1季度的中国经济季度数据:(1)物价总水平变动选取消费者物价指数作为指标,以此来观察通货膨胀水平;(2)工资选取劳动者平均工资,以此度量劳动力成本;(3)原材料成本选取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由于这一价格指数只有月度同比数据,季度数据取每一季度月度数据的平均值。其中,2002年1季度至2009年3季度的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2009年4季度至2011年1季度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所有数据均进行了X―11季节调整,并对所有数据取自然对数值,处理后的各自然对数数列均通过平稳性检验。

(二)实证检验Ⅰ:基于状态空间模型

本部分我们以式(2)为理论基础,采用状态空间模型(StateSpacemodel)来研究成本变量对物价变动的影响。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可以将不可观测的变量并入可观测模型并与其一起得到估计结果,为那些无法取得观测值的解释变量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同时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卡尔曼的强有力迭代算法(KalmanFilter)来估计,可以利用被解释变量的过去信息得到状态变量的最佳近似结果。我们利用状态空间方法构造如下具体模型:

量测方程:(3)

状态方程:(4)

其中,lcpi、lraw、lw分别为物价水平、原材料价格指数、平均工资的相应对数值,为常数项,SV1、SV2为物价水平对原材料成本、工资的弹性值;uit为系统噪声,vt为观测误差项,uit和vt都是白噪声且不相关。

运用eviews6.0软件对上述空间状态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计量结果来看:2002年以来,物价水平对原材料成本的弹性值SV1均处于0.83-0.85之间,其中2002年、2009年较高(0.85),即使SV1最小值(出现在2008年)也高达0.835。而物价水平对工资成本的弹性值SV2在考察期内基本维持在0.10左右,变动幅度很小。

(三)实证检验Ⅱ:时间序列分析

接下来我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2002年第1季度到2011年第1季度物价水平、原材料价格指数、平均工资的季度数据根据下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5)

我们利用eviews6.0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鉴于样本空间有限,同时考虑到实体经济生产周期的因素,模型中滞后阶数统一设定为滞后2阶。从回归的结果来看,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77,所估计的VaR模型所有根的倒数的模都位于单位圆内,说明模型具备了较高的拟合优度和较好的稳定性。从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当期和滞后1阶的原材料价格对物价水平有显著影响,而工资的影响程度较小,且不显著。

为更好地探究工资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物价的影响,我们在上述VaR模型中利用方差分解分析工资、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物价变化的贡献度(见表1)。从表1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从第1期开始至第10期结束,物价水平预测方差中由非物价水平因素扰动引起的部分,原材料贡献度均大于同期工资贡献度。

(四)实证检验的初步结论

基于季度空间状态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实证检验结果,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引起物价变化的原因更多地在于原材料成本的变动,而劳动力成本的变动只是次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优势产业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工资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低。

四、进一步的探讨

(一)原材料、国际大宗商品与通胀传导

国际大宗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即农产品、矿产品及其半产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决定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经济层面上的供需关系制约,与资金和金融面的关联性更强。2010年以来,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投资避险需求等多因素主导下,原油、铜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步入快速上涨通道。

大宗商品的大量进口和价格的持续高企,使得中国经济受到输入性通货膨胀的严重威胁。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1年1―3月份中国进口的原油、大豆、煤炭、铁矿石的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24.5%、25.6%、21%和62.6%,势必会造成国内商品生产成本提高,为保证利润,部分商品只能选择提价。笔者对2004―2010年期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CRB)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mpi)季度数据的总体关系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水平下,CRB是mpi变动的Granger原因。同时我们也发现,CRB同比增速明显领先于中国的Cpi同比增速,领先时间大约为2―4个月。

当前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超常规上涨,除了反映需求旺盛之外,更多地体现的是美元币值下降。特别是对于中国而言,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经济典型代表,中国应该积极维护并发挥独立货币政策的作用,牢牢把握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选择独立货币政策与资本管制的同时,让人民币汇率更有弹性地浮动起来,以更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尽力抵消国际通胀的传导。相关研究(王晋斌等,2008)表明中国进口品价格指数的汇率传递弹性系数为0.75,这表明人民币升值1%,进口价格指数下降0.75;汇率传递到国内Cpi的弹性系数为0.37,汇率因素对输入性通胀的阻滞效应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价格与通胀压力

从日韩经验来看,后“刘易斯拐点”时代,通胀和工资水平往往呈现螺旋上升的局面。我们利用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来度量劳动力价格,采用历史数据实证观察中国劳动力价格与通胀的关系。利用1987―2009年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涨幅和Cpi增幅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工资变动和Cpi变动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说明中国通胀和工资水平两者之间并不存在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从国际经验来看,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日本,以及80年代到90年代的韩国,这两个经济体分别经历了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从失业率的情况来看,日本在当时失业率从2%下降到了1%,韩国失业率由80年代的4%下降到了1995年的2%,这两个经济体在经历刘易斯拐点时期所表现出的失业率的下降,同这一阶段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而我国“十一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维持在4%以上,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较高水平。

依靠近几年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和低技能劳动力价格上涨就简单地推断出中国经济已经迈过“刘易斯拐点”缺乏足够的严密性。笔者认为城市偏向政策也同样不利于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发挥集聚效应。随着产业的集聚和资本的不断积累,东部沿海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持续增长,但如果城市偏向制度持续存在,进城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受到户籍制度及地方政府的制度安排等因素的影响而得不到公正待遇,不能在养老、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那么,这种流动将处于不充分的状态,从而使得沿海地区的现有劳动力价格被人为抬高。在劳动力不能充分流动的情形下,沿海地区过早地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城市的集聚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由此可见,假设相关制度性创新进程能够加快,我们大可不必高估“刘易斯拐点”对中国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影响,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的。

五、政策建议

(一)当前通胀治理政策的展开应该紧紧围绕供给管理这个中心

成本推动引致的通货膨胀不能仅仅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更重要的是应该加强供给管理,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来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应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税收减免,降低实业界的整体税收负担,同时对农林牧渔业等自生能力较为脆弱的农业产业加大直接补贴的力度,缓解基础性农产品的上涨压力。

(二)增加汇率弹性,对冲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通胀造成的负面效应

由于人民币升值幅度明显低于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汇率升值难以抵消进口品到岸价格水平的上升,中国存在进口通货膨胀的风险。这就要求我们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增大汇率弹性,减缓大宗商品价格飙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三)通过劳动生产率提高有效抑制劳动力价格上涨对物价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单位产品劳动成本持续下降,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抑制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价格的影响。2007―2010年我国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实际平均增长率(算术平均)均为7.7%,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实际平均增长率(算术平均)为8.4%,如果劳动力价格上涨15%,则超过50%的劳动力成本对物价的影响就会被劳动生产率提高所抑制。要提高劳动力生产率就必须依赖技术装备更新换代和创新活动的支持。

(四)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从理论上讲,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向沿海地区迁移是一个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选择。当前更应着眼于改革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内容,如户籍制度、农地制度、城乡的社会保障就业制度等,使得中西部劳动力有秩序地导向性流入到沿海地区,以平抑东部沿海地区日益高企的用工成本。

(五)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国内产业合理有序的梯度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跨国公司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随着东部沿海产业集聚过度,逐渐出现了土地、能源、原材料紧张和价格上涨的现象,劳动成本持续增加,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产业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中西部广大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廉价的人力资源优势,具备接受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尤其是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中西部地区合理地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维护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既有竞争优势,同时缓解东部地区近几年低技能劳动力紧张局面,避免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价格上涨过快对价格总水平的冲击。

参考文献:

[1]蔡,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范剑勇.经济地理与地区间工资差距[J].经济研究,2009,(8).

[3]刘元春等.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吕剑.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8).

[5]郑直.近期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对策探讨[J].福建金融,2008,(8).

[6]王晋斌,李南.中国汇率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4).

[7]王洛林,张宇燕等.世界经济黄皮书: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8]何海峰.对中国未来通货膨胀的一个判断[J].金融与经济,2010,(1).

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篇9

关键词:VeC和VaR模型;劳动力负担;棘轮效应

一、引言

关于消费理论的研究有很多,影响比较大的有凯恩斯学派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消费理论等等,现在的大部分消费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些消费理论之上并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发展。潘彬(2006)认为收入是影响农村消费的主要因素。李春琦(2009)建立一个动态宏观经济分析模型,认为农村居民消费习惯非常稳定,少儿抚养系数和老年抚养系数对居民消费均有显著的负影响。刘伦武(2010)以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系数模型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对农村消费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胡东兰等(2013)采用1978-2010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认为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一定的挤入效应,这种挤入效应效果不明显,且农村居民消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为更好地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政府应从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做出努力。

通过对已有文献梳理发现大部分学者从收入、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支出的角度研究农村居民消费,但从劳动力负担的角度研究农村居民消费的文献很少,本文尝试运用VaR和VeC模型,研究嵌入劳动力负担的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以及居民纯收入、消费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二、变量、数据与模型构建

(一)变量和数据说明

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是改革开放后1979-2012年湖南省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数据全部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以及wind资讯。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变量描述如下: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Y),本文用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衡量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受劳动力负担,收入,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个人纯收入(X1),从绝对收入假说到相对收入假说再到生命周期假说,收入都是影响消费的首要因素,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导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劳动力负担(X2),本文的劳动力负担指农村居民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数(包含本人)。消费价格指数(X3),消费者价格指数反映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的价格变动本文用环比年度Cpi作为消费价格指数的变量。农村固定资产投资(X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政府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了增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变量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影响的解释,选取人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变量。

将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自然对数转化,不但没有改变原有数据的协整关系,而且能使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异方差现象。

(二)模型构建

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篇10

【关键词】劳动者;劳动工资理论;收入分配;工资所得;理论误区及矫正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不均问题也随之而来。劳动者的收入所得是归于劳动要素项目下的收入形式,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我国劳动者的工资所得占国民总体收入所得的比重相比许多国家都低得多,这种情况的出现即说明了我国在理论上对劳动工资的认识存在误区,更说明了我国在实践上对劳动工资的行动也存在较大的误区。

一、现有的劳动工资理论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的工资理论也逐渐形成并发展。这些理论的产生既没有对传统的按劳分配制度进行否定,又对市场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积极意义进行了肯定和实施,这些思想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使以下三个工资理论得到了发展:

(一)供求分配理论――按要素价格――事前分配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想办法使用将生产要素制定价格的方法来解决好人们的收入分配的问题。通过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替换和生产要素的同质要素的相互竞争实现供应和需求的平衡。这样的解决方式使得在生产过程之前的分配方式对劳动力的价格起着重要的影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马克思对这种价格的决定方式做了客观的评价。虽然现在我国劳动力的市场价格的确定和马克思当年的评价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相对价格的不断变化对我国劳动者自身利益越来越不利。

将生产要素定价的分配方式是一种以资源配置的效率为中心,将劳动者自身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不断适应供求法则的变化。这种分配方式的不当之处就是将劳动者自身的要素同物质要素当成是相同性质的生产要素,采取相同的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劳动者的工资是支配需求和支配供给的系列条件决定的,并不是由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所决定的。

(二)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按贡献――事后分配

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的形成是对上述的供求分配理论的发展。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由克拉克进行的,克拉克的观点是这样的:如果人们可以进一步合理地运用自然规律,劳动者所从事的任何生产行为通过分配所得到的收入,都应该通过劳动者生产所获得的实际成果来进行衡量,也就是说,市场的自由竞争是将劳动者通过自身的劳动所取得的价值的一部分给予劳动者自身,将资本家们通过资本所取得的价值的一部分给予资本家,将调和职能所取得价值的一部分给予企业家。

在现实社会中,职工作为企业的劳动者,其自身对企业的贡献是随企业对其自身的技术的需要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受企业对生产的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也受社会中有多少劳动者可以提供相同或类似的生产技术所影响。换句话说,劳动者自身的边际生产价值不一定完全由其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自身对企业所付出的努力来衡量,还会受到社会或者他人的一些因素的影响。按边际生产力进行分配的方式给社会中的人带来的感觉就是:工资高的人,其自身的贡献也就越大。这种分配方式对社会中的强势集团的影响是非常有利的,从而进一步拉大了收入的差距和分化。

(三)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工资决定理论

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工资决定理论是由刘易斯提出的,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投入有大量剩余,然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当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力越来越多时,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就会越来越低甚至为零。如果想要使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产生剩余现象,就要将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劳动者的工资始终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一直持续到社会的资本积累超过入口数量,这样社会就不会再出现劳动力剩余的现象,整个过程也会因此现象的产生而停止。在这种现象发生之前,如果有企业或者其他生产单位将劳动者的报酬提高的话,企业或者生产单位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同时也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国家不仅没有得到经济上的发展,反而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度剩余的现象,收入分配情况便更加恶化,而收入分配更加不均导致贫富差距加大,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

二、劳动工资理论的矫正

上文所提到的劳动工资理论在许多高中、大学的教科书上均有体现,这些理论也被当今社会的许多经济学家奉为圭臬。我国内部的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对《劳动法》的贯彻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不利于我国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发展,害怕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投资转移到第三世界中的某些国家。但是,劳动工资理论的信息遗漏程度越来越严重,这些信息对缓解和改善当今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有着积极的影响。

被雇佣者和资本家之间力量的悬殊,使得自由的市场交易并不是公平公正的。在对劳动者的工资进行争议的过程中,劳动者与资本家相比大都处于不利地位,产生不利地位的原因有很多:第一是因为劳动者自身具有损耗性,许多劳动者由于家庭或者自身的原因,一旦离开了劳动,劳动者自身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所以这样的原因会使劳动者的利益进一步的丧失,资本家也会产生的可能;第二是对于我国体力劳动者的低微地位,国家应该重视并且制定相关的法律保护体力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收入分配的差距过大问题一方面要求市场对其进行缓慢调节;另一方面要求政府的干预。宏观上,要求我国政府要着力创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劳动者劳动环境,要对资本家的雇佣环境加以控制;微观上,政府要着力创建一个更加人性化的雇佣关系,要对劳动者的尊严和社会地位给予尊重和保护,从而使雇佣关系得到缓解和改善,创建社会良好、健康的雇佣关系。

参考文献

[1]董全瑞.劳动工资理论的误区及其矫正[J].财经科学,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