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安全责任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7:46

监理安全责任制度篇1

关键词安全监理安全责任安全控制工程安全施工安全

picktotheconstructionengineeringsafetyproductionmanagementregulationssincetheimplementation,includingsupervisingunitsshallbearresponsibility,safetysupervisionsystemwhichisnecessarytoimplementsuchproblemshasbeenplaguedbysupervisionunit,resultinginconstructionengineeringsafetysupervisionhasbeeninmoreembarrassingsituation.thispapersummarizesandanalyzesthesupervisionunitinfullyimplementsafetysupervisionfacedconfusedpremise,putforwardthenewsituationsupervisionunit,howtotakecountermeasures.

Keywordssecuritysupervisionsafetyresponsibilitysafetycontrolengineeringsafetyconstructionsafety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第四条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法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第十四条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但自《条例》实施以来,包括监理单位安全责任、安全监理制度实施等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监理单位。

1.监理单位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安全责任?

《条例》实施以来,对于监理单位应该承担何种责任一直争论不休,截至目前并未形成明确结论。争论而形成的两种观点:一是监理单位应该承担施工安全的责任,依据的是《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二是监理单位不应承担施工安全的责任,因为建设单位无须对承包单位的施工安全负责,监理单位是受建设单位委托,自然也无责。两种观点都存在片面之处。

首先应分清两个概念:工程安全与施工安全。工程安全是指对工程建设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保证、机械设备采购等,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自身安全,是目标体的安全,即通常所说的质量安全。施工安全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等)、安全管理(教育、费用等)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过程安全。显然,工程安全是建设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内容,是监理单位职责所在,当然也应该对此负监理责任。施工安全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条例》第十四条中有明确规定,即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同时,《工程建设监理规范》(GB50319-2000)总监理工程师的十三项职责中也包括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的审查。因此,监理单位必须对审查的技术安全措施负责,并承担《条例》第五十七条件规定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但监理单位承担的也仅仅是“监理责任”,不应成为主要责任者,《建筑法》第四十五条已明确规定“施工现场的安全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也规定“承包商应对所有现场作业和施工方法的完备、稳定和安全负全部责任”。施工安全中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属于承包单位施工安全行为范畴。由于监理单位是在监理委托合同基础上,受建设单位委托对承包单位进行“三控、两管、一协调”监理,并不等于对承包单位进行管理,二者并无行政意义上的隶属关系,因此,监理单位无因也无力对其施工安全行为负责,不应承担由于承包单位管理行为上的疏忽大意或不作为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责任。

因此,监理单位应该承担的是工程安全及施工安全中技术措施和方案审批的监理责任;对于施工安全中承建单位的管理行为,监理单位无须承担责任。

2:安全监理制度是否必要实施?

安全监理制度从上海市市政建设的试点经验到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展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否认。但是,当前的安全法规体系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实行安全监理制度,《条例》也仅仅是规定了监理单位的安全职责与权限;体系中所规定的监理单位安全工作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工程监理单位本身应该履行的职责,如审查施工技术措施、专项安全方案等。这就存在安全监理制度是否必要实施的疑问?。

试想如果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失的安全事故,工程建设肯定会受到影响;监理单位熟知并掌握现场,能够利用监理单位的权力发挥出对施工安全的监理作用,以减少事故发生。两种观点分别从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和监理单位拥有的权力角度出发,提出安全监理制度实施的必要性。但是,安全监理制度的提出,首先,没有很好地解决与工程监理制度的融合问题,甚至造成二者矛盾冲突,而在冲突发生时,安全监理在一些人的认识上会让步于工程监理。其次,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安全监理与工程监理职责分工问题,譬如对技术措施、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如果由安全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那么项目建设监理工程师是否不需要审查,又如何体现“管生产同时管安全”这一原则。以上两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一个途径来解决,即通过对项目建设监理工程师进行安全理论知识的培训和强化,使其安全观念更新、安全意识增强,同时规定其监理过程中的安全职责和权限,并建立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师监管安全的约束机制(需要在法律层面上),使其在真正意义发挥出监理安全的作用。安全监理在此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法律赋予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的重要职责和义务,而不是也不应是一种职业,至少在监理单位内部是如此。

3:安全监理能否进行目标控制?

监理安全责任制度篇2

二、划责任,“人盯人”,细化分解责任向管理要安全我镇实行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主抓、副科级以上领导包村驻点分门别类抓行业和区域安全、具体业务人员负责、一般干部与村组干部全面参与并严格责任追究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并采取金字塔式的目标管理模式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到各分管领导、办(站、所)、村居委会和厂矿企业负责人人头:1、以镇人民政府与各基层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全镇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工作目标分解到各村居委会及企事业单位,各驻村干部的安全监督管理责任也一并纳入;2、以镇人民政府镇长(党委副书记)与各分管安全、农业及经济、社会事务等的党委、政府领导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分级管理责任书;3、各分管党委、政府领导与镇船管站、水务农机站、林业站等专业管理部门和社会事务办、经济发展办等综合管理部门以及朝天中心国土所等区级机关派出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4、以镇船管站与各船主(驾长)、以镇水务农机管理站与各车主分别签订专业的安全管理责任书;并重点针对客运车辆、乡镇船舶、重点企业签订了有镇长负责、副科级领导联系的专题安全管理责任书;5、明确了安全生产各专业管理人员和安全协管员以及一般干部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之中的职责,并在平时的工作汇报和年度工作考核时将安全生产工作一并汇报和考核;6、以镇人民政府分管国土工作的领导为主,与各地质灾害点所在的村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度,并由朝天中心国土所落实了地质灾害监测和汛期巡查工作,同时建立起各基层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站和群测群防网络,有效避免了灾害的发生。7、建立了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月报告制度,由镇人民政府驻各基层单位负责人签字后将“朝天镇安全生产工作报告单(月)”报回,堵住了管理责任履行上的一些漏洞,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干部管安全的责任心。

三、建机制,抓落实,从基层安全组织建设上找安全生产的保障镇人民政府通过建立镇安全生产委员会(政府责任领导和重点安全工作机构负责人)、安办(包括各成员单位和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镇驻村居委会(企业)安全生产指导组、村居委会(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村居民小组(车间、班组)安全员、安全协管员这一组织体系,并根据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和本地实际建立了保障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制度如隐患排查整治三级管理制度、“六长会商”制度、安全协管员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信息工作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安全生产告诫制度、安全督办制度、目标管理和一票否决制度、安全隐患违章违法行为举报等制度,同时制定了《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其他厂矿企业、村居委会、中小学校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这样,就实现了安全隐患违章违法行为从排查到回报到整治到处罚的全过程和管理者、经营者、从业人员的全员监控;,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管体制。

四、强投入,抓整治,建示范,以强劲的工作力度和措施保障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今年,我镇从极其紧张的财力中拿出专项资金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和基础设施、阵地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安全生产基础条件。

一是新建烟灯小客渡码头一座和三滩、烟灯等村组公路40余公里。

二是筹集资金10余万元解决了青云、烟灯等村小危房改造问题,目前,全镇中小学校已无危房,能够保证学生安全行课。朝天小学、筹笔小学狠抓中心校和各村小安全管理,按照区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安全工作要求抓促到位,已连续三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三是协调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条件。朝天页岩机砖厂(私营)自筹资金50万元进行技改,现已全面改造完毕,制砖车间面貌焕然一新,安全警示、宣传标语制作规范。龙洞背水电站结合安全生产示范单位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阵地、监管网络及制度建设,企业安全运转已达XX天,效益良好。

四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驻镇安全生产监察员和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定期不定期地进行了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治复查,并依法对违反安全生产法的违法行为人和单位予以处罚,有效制止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遏制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六是抓住规范管理乡镇创建的契机,狠抓安全生产管理示范岗、安全示范村(企业)、安全示范点建设,以点促面,以典型带动全局。一是抓了镇安办内务建设。制作了安全生产“四图一表”(行政区划图、机构设置示意图、重点部位监控图、监管责任分工网络图和基础数据统计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岗及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公示栏和安全生产重点车、船、企业监控责任公示以及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剪影展版;规范了安全生产管理档案。驻镇安全生产监察员、车辆安全管理员、企业安全管理员、森林防火安全管理员等岗位还分别制作了桌卡。二是抓了楼房、清风、金堆等安全示范村建设,统一格调制作了村行政区划及重点监控部位分布图、安全生产机构设置示意图、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村委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职责,并建立了详细的村级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三是抓了明月峡水上交通安全示范点建设。在新建的明月峡码头,川朝天游001、川朝天快001严格执行客渡船航次签单的规定,严格审查船舶船员安全经营资质和适航条件,并分别制作了安全管理责任公示牌,重点落实了镇安全生产管理第一、二责任人和副科级领导包船责任人、村委会包船责任人、船舶日常安全管理责任人以及现场安全检查责任人,将船舶安全监管乡镇及以下责任人公示到船舶码头,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四是抓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办理工作。辖区内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均按照法定程序办理了安全生产、销售、经营许可证。

七是抓了安全生产工作督办和安全告诫两项工作的落实。根据省政府制定的七项安全工作制度,我们在安全生产工作事项的督查督办上狠下工夫,对安全生产抓促不力、整改隐患不到位的管理部门、村居委会、企业下发安全工作督办通知,限期办结并将情况及时报回;对不履行职责,辖区(单位)安全隐患突出、事故频发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安全告诫,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这样,就有效地改变了干部敷衍塞责、人浮于事和重项目发展、轻安全监管的作风,最终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抓好安全生产,从而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得到彻底巩固。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在今年全市的“两基”工作现场会上,我镇被市安委会评为市级“安全生产规范管理单位”创建“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外界认可,区内外乡镇、机关纷纷前来我镇学习经验。但我们深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的工作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乡镇安全监管权限受限,难以根治安全隐患。我镇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执法权限,针对工矿企事业单位可以理顺监管关系,但我镇安全生产管理领域最为突出也最让人担忧的是车辆和船舶安全,我们无权处理和处罚,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难以服从管理,乡镇对一些典型违章违法行为鞭长莫及。

2、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不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远不如水上,乡镇履行监管职责难度大。交警已经未“包”车,但区级部门仍然要求报乡镇干部包车名单,无疑给乡镇干部再加一把锁链,增加一份随时可能兑现的巨额责任“支票”,乡镇干部无职无权,到底如何才能规避风险,是摆在乡镇干部面前的一大难题,从而使乡镇安办落实包车责任时怨声载道,极不利于基层安全监管工作。

3、安全生产投入大,乡镇财力负担困难。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更为紧张,资金投入难度进一步加大,隐患整改难以落实。

4、安全监管属于新生事物,群众认识高,理解却不到位。只有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才能避免更多的事故发生。

5、安全生产监管队伍不规范。安全生产实行综合监督和专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乡镇安办在履行综合监督职责,但乡镇却缺乏明确的专业管理队伍。而且,乡镇干部一专多能、一人多职、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很普遍,监管力度有限,时间难以保障,监管的效果就难以显现。

二、明年工作打算1、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结合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规,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和广大群众安全生产意识。

2、加强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改督查力度,消除事故隐患。

3、以政府文件和办公会议再次明确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人员职责,明确全镇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4、加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力度,重点针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的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执法监督和处理处罚;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力度,重点针对事故多发地区、行业以及高危险企业展开;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督查督办力度,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对照检查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和辖区、单位、管理领域事故发生情况,对事故多发单位、部门、村居委会及其负责人按照国务院302号令之规定予以党纪政纪处理。

5、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实行安全生产管理专人专职专抓、各职能部门全面管理各司其职、全体干部多方配合共管的乡镇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堵住安全监管的漏洞。

监理安全责任制度篇3

为认真贯彻《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通知〉》,健全全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认真实施安全生产重心下移、属地监管、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和责任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作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隐患的排查治理,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全区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及时排查和治理安全隐患,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为全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全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责任追究基本原则

芙蓉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责任制,各街道(乡、园、局)和相关部门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责任人,并按以下类别和区域管辖原则进行划分:

1、安全管理类别责任划分:

全区安全管理范围按以下类别进行责任划分:

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对所分管部门承担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区安委会主任负责总体协调、区安委会常务副主任协助具体组织工作。各责任部门按照下述分工,对全区区域范围内所有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承担对其进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的责任。

建筑安全:含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拆迁、装饰装修工地、危险房屋,区建设局为责任及监管部门。

消防安全:区公安分局、区消防大队为责任及监管部门。

公共安全:烟花爆竹燃放、危爆及剧毒物品储存、使用,大型公众聚集活动。区公安分局为责任及监管部门。

娱乐休闲酒吧、车站、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人员数量控制,区公安分局为责任及监管部门,区文体局为协管部门。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含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危、爆物品运输、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和校车管理等。区交警大队为责任及监管部门。

工贸企业生产安全:含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工贸企业生产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区工业局(工业企业、特种设备)、区商务局(商贸企业、市场)为责任及监管部门,区安监局为安全生产协管部门。

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卫生、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区安监局为责任和监管单位。

食品卫生安全:含餐饮企业、学校、企业及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食品生产、经营监管等。区卫生局为责任及监管部门。

学校安全:区教育局为责任及监管部门。

农机水利安全:含农业机械、水利设施安全、动物防疫、蔬菜农药残留、肉类检疫监管等。区农林水局为责任及监管部门。

交通运输安全:区交管局为责任及监管部门。

2、安全生产区域管辖原则

各街道、乡、隆平高科技园、湘湖管理局按属地原则,负责对本辖区范围内所有单位及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拆迁及房屋装饰装修工地、居民区、市场、经营门店等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隐患排查、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问题的查处、报告,负责组织事故的救援、处置与报告。督促各管理、主管部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督促辖区内所有单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隐患整改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完善和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和安全技术要求,保证安全生产投入,落实安全生产各项防范措施,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

3、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

区政府对辖区内发生人员死亡安全生产事故的街道(乡、园、局),给予黄牌警告。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除外)的,对责任部门和街道(乡、园、局)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根据职责分工分别对分管领导、责任部门、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分管该部门的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向区委、区政府说明情况。发生重大事故的,按省市有关规定进行行政问责。

三、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安全监管网络

1、建立健全街道(乡、园、局)安全工作委员会。街道(乡、园、局)要建立以行政主要负责人为主任,分管负责人为副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任委员的安全工作委员会,区直有关部门要建立以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辖区(行业、领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2、进一步规范街道安监站建设。各街道(乡、园、局)安监站要做到编制、人员、职责、场地、装备、经费“六落实”,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各街道(乡、园、局)应该设立独立的安监站,各安监站必须配备2名以上工作人员。必须保持安监队伍的稳定,安监站安全专干在岗时间应该保持在2年以上,以保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业务开展的连续性和持证执法的基本要求。

3、建立社区安全生产联组。每个社区均要建立安全生产联组,联组由辖区内的公安、消防和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组成,每个社区必须明确一名固定工作人员为安全生产专干,在岗时间应该保持在2年以上。

4、督促指导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建筑施工、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要督促其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对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要设立专职安全员。

四、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安全生产监管秩序

1、建立区、街道(乡、园、局),社区(村)、生产经营单位四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全面落实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各级各部门专门研究安全生产会议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安委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防范重特大事故会议每年不少于4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本区域、本行业安全生产形势,部署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次会议都要形成会议纪要并切实抓好落实,同时定期向区政府报告本地区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3、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切实做好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每次检查必须检查前有方案,检查过程有领导带队,检查有记录有文书,检查后有总结通报,各街道(乡、园、局)、区直各部门全年由领导带队的安全检查不少于4次。

4、健全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报告制度。各街道(乡、园、局)、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制度切实可行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并每年组织一次演练,及时如实报告辖区、行业内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积极组织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确保社会稳定。

5、健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将安全生产纳入对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内容,落实工作责任和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定期组织考核检查,严格奖罚。

五、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工作保障

1、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各街道(乡、园、局)、各部门发展规划,重视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和保障街道(乡、园、局)、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经费;

2、落实街道(乡、园、局)安监站办公专门用房,行政区划图、安全生产基本情况分布图、安全生产机构设置、重点监控单位分布图要规范上墙,相关安全生产会议,安全检查记录和事故报告记录等资料规范齐全。并配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检查、检测和安全防范、应急救援必要设备、装备与设施。

3、全面掌控本行政区域、本行业(领域)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建立健全区域(行业)内完整的生产经营单位、建筑拆迁工地、事故隐患、特种设备、重点娱乐场所、重点人员密集场所、学校、网吧、重大危险源及其监管、监控,职业卫生申报、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法定安全资格培训等基础台帐,底数清、情况明,台帐规范、内容详实。

4、结合实际制订本辖区、本行业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属地监管、行业监管方案,依法对本辖区、本行业内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全面检查和日常监管,每家企业每年检查不少于一次,重点生产经营单位每季检查不少于一次,并制作规范的检查记录和执法文书,监督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订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5、加强安全生产示范街道、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每个街道(乡)至少创建一个安全社区。

六、加强教育培训、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1、结合实际制订街道(乡、园、局)、部门年度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计划,组织开展经营性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2、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楼栋、进家庭等安全知识五进特色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各种类型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3、严格按规定组织开展辖区(行业)内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法定资格培训和高危行业从业人员的全员培训,确保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为100%,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培训率100%。

七、加强排查治理,构建长效工作机制

1、全面履行协调、指导和监督街道(乡、园、局)、部门和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职责,建立符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程和责任机制。

2、建立本辖区、本行业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完整的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监管档案(台帐)及基本数据库,全面掌控本辖区、本行业内的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分布情况,按规定及时准确向区安监局和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和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对于辖区内、行业内重大危险源和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安全事故隐患要及时上报并制定监控方案的措施,明确监控和责任监督责任人员,确保重大危险源、安全隐患得到有效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直管高危行业隐患整改率达100%。

监理安全责任制度篇4

【关键词】安全责任;追究;监理;应对

【中图分类号】tU7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27-5123(2012)03-096-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基本建设规模日趋扩大,建筑施工活动愈加频繁。在建筑业给国民经济带来高速发展的同时,由建筑施工活动中的安全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效应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建筑业已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危险行业。

为了督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施工、监理单位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把建筑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工作落到实处。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建筑安全生产责任追究若干意见的通知》【苏建质安[2011]847号】文件,文件中第二、四、十一条分别明确了对监理企业、监理从业人员(总监理工程师和专业监理工程师)的安全责任处罚的规定,对监理企业和理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追究处罚相当重,而且对发生事故的原因和责任的是不加区分的,给我们监理企业和监理从业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

2012年3月,江苏省内无锡市新区“长江国际二期工程“和盐城市阜宁县经济开发区“江苏京冶海上风电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工业厂房工程”分别发生了死亡3人和5人的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两起事故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如何切实履行监理安全责任、规避监理安全责任风险是今后摆在监理企业和监理从业人员面前的工作重点和工作难点。

本人通过对《关于加强全省建筑安全生产责任追究若干意见的通知》【苏建质安[2011]847号】文件进行认真研读,就如何严格贯彻落实文件要求,降低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从根本上规避和免除监理的责任风险,提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应对策略,供广大监理从业人员在实施安全监理工作中参考。

1 健全监理安全工作体系

1.1 监理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监理保证体系,制定履行监理安全责任的各项规章制度。

1.2 监理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应对本企业所监理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理全面负责,落实监理企业安全责任的分管领导和管理的职能部门,明确各级监理人员的安全责任,确定企业内部各项目监理机构落实监理安全责任的考核检查标准,规范各项目监理机构安全监理的工作程序。

1.3 监理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应负责审批项目监理机构的安全监理规划(方案),指导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

1.4 监理企业负责安全监理工作管理的职能部门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有在监工程的安全监理工作状况、安全工作措施进行全面检查,督促项目监理机构规范安全监理工作程序及考核安全监理工作检查标准,有效地规避因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的安全监理工作不到位所导致的风险。

2 规范安全监理工作程序

2.1 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理负责,在组建项目监理机构时,必须根据所监理的工程项目特点、大小复杂程度,配备专(兼)职安全监理工程师及安全监理人员

2.2 项目监理机构应配备开展安全监理工作所必要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安全技术文件和实施安全监理工作所必须的防护设备、设施和常用检测工具等。

2.3 项目监理机构必须制定安全监理工作制度与工作流程,明确监理人员的安全监理职责,切实保证相关责任落实到位。

2.4 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要结合所监理的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对现场监理人员进行安全监理技术交底,提高监理人员在现场发现安全问题的能力。

3 履行安全监理工作职责

3.1 项目监理机构应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的要求,编制包括履行监理安全责任内容的监理规划,明确安全监理工作的范围、目标、内容、工作程序和制度措施,以及安全监理人员的配备计划和安全监理工作职责等,监理规划应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3.2 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应当编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安全监理实施细则要针对工程特点、周边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做到详细、具体,且有可操作性。

3.3 项目监理机构应该根据所监理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宜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中有关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和相关事宜告知建设单位。

4 明确安全监理工作内容

4.1 工程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应应该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所报送的资料进行认真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有:

4.1.1 审核施工单位企业资质证书及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

4.1.2 检查施工单位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情况,重点审查项目经理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具有合法有效资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落实准备情况,审核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做到相关证书与人员及身份证相符,特别要注意证书的有效期。

4.1.3 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重点审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和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所规定的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4.1.4 审核分包单位的企业资质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分包工程内容与范围必须是符合法律规定及施工合同约定,总包单位在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的同时必须签订分包工程安全生产协议书,明确总、分包单位各自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防止发生事故后总、分包单位之间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4.1.5 审查施工单位安全防护措施费用计划,对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应当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

4.1.6 审查施工单位对进场施工人员的安全“三级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落实情况。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应有针对性且应做好书面记录,交底人与被交底人均应在三级安全教育卡和安全交底记录上签字,不得代签。

4.2 施工过程中,项目监理机构安全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4.2.1 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已经审批(审查)通过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当监理人员发现工程存在安全事故隐患时,应该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者暂时停止施工,并同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工整改的,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对已经经过审批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要进行重大调整或者变更时,监理项目部应要求并督促施工单位按原程序重新办理编制、审核、批准和报审手续,经过专家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必须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4.2.2 安全监理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日常的安全巡视检查工作并形成安全巡视检查记录。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由项目监理部组织,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含分包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对工程现场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检查项目经理等施工管理人员到岗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落实情况,抽查施工现场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4.2.3 对施工单位进场投入使用的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前,应要求施工单位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要求其提供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合格证明。使用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出租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使用。检查施工现场各种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并检查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情况。

指定专职监理人员做好安装单位资质、塔吊基础定位、专项施工方案、现场施工环境条件和进场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等各项审核工作,对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附墙、加节作业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督。经常性地对施工起重机械的驾驶员、指挥等上岗人员的资格和作业情况进行审核、检查并记录。

4.2.4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的重点工序、关键部位,特别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监理部必须检查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完好情况;现场跟班监督施工执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旁站监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旁站监理记录中必须如实准确地反映施工安全情况。

4.2.5 工程竣工后,监理单位应将有关安全生产的技术文件、验收记录、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监理月报、监理会议纪要及相关书面通知等按规定立卷归档。

监理安全责任制度篇5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创新

作者简介:栗晓红(1964-),女,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法学。

中图分类号:F203;D922.2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9.22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9-54-03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出现,国内学者和社会工作者对食品安全问题也进行了比较深层次的研究,分析了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的根本原因(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社会规制等)及影响,指出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调查显示,97.4%的人认为监管部门应该对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负责,而政府问责机制等制度不完善是造成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彻底地解决问题,全面扼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严重局面,就要从制度创新入手。

一、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分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目前,政府监管的失职与缺位构成我国食品安全威胁,也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具体分析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体制,我们会发现,体制性因素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首先,人治监管模式导致监管缺位、监管失误和权力腐败。人治监管模式的特征主要有:监管机构乃至监管人员往往无视规章制度,无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肆无忌惮的取悦上级领导;制度缺位问题严重,不仅造成所有的制度总是有利于监管者,而且使得制度的内容不完整,造成监管者为自己行为的便利可以随意解释;制度成为摆设,领导者的个人意志高于制度,不管制度是如何规定的,都随着领导的意志而转移,需要时就拿来,不需要时就束之高阁;、合谋现象严重,由于制度约束乏力,人治监管模式下突出了监管者个人的权力至上和无约束性,一些食品经营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惜高价收买执法权力,食品商和监管者组成利益联盟,共同谋取非法利益。传统的“人治”型权力监管模式一定要摒弃。

其次,食品安全多头管理体制责任不清,不利于加强监管,会形成相互间权力重叠,相互制约与推诿事件发生。这些机构和人员之间缺少沟通与合作,完善政府机构职能、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整个过程,细化与协调多部门之间的合作,必然是复杂多样化的,如何在“分段监管”中做到无缝衔接,这对我们国家多个政府机构职能的行使是个巨大的挑战。

最后,行政监管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方式急需改进。目前相关部门主要根据群众举报查处违法行为,多以审查与突击检查作为主要工作方式,这种被动局面无法实现安全网络的无缝衔接。为确保实施效率,避免政府官员不作为、渎职、权力腐败等行为的发生,可以由多个机构分别来承担食品安全规制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等项权力,如决策与监督的权力由各级人大承担,安全监管的执行权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农业局和工商局等机构负责。各项权力都要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省市有关部门要对各地食品进行明访暗查,抽样检验检疫,以堵塞各种漏洞。

二、强化食品安全责任追究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对履职不力、执法不严、相互推诿等问题,要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领导的责任,确保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加强相关立法,建立完善有效的政府问责机制,切实履行对食品市场的安全监管职责。在我国食品安全立法中,更多强调食品生产加工参与者责任,对政府责任的关注度较小,就现有监管部门及检验机构的监管责任规范来看,其责任程度明显过轻,不能达到食品安全市场对加强政府监管职责的要求。强化政府对食品市场监管职权的同时,也需要同等程度的责任规范约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基层网格化管理。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对于食品安全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企业(生产者、流通者)对于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尤其在现阶段,食品生产者呈现小、散、乱的特点,企业的主体责任在某种程度上更为重要。政府在通过立法加重惩罚问题企业及其经营管理者的同时,通过以下措施保障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一是督促规模企业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检验员,小型企业可以聘请兼职食品安全检验员,检验员的资质由政府相关部门予以认定,而这可以作为工商部门给予资格认证的约束性条件之一;二是赏罚分明,对于那些食品安全长期合格的企业可予以资格认定,作为向消费者推荐的产品,对于那些食品安全出现问题的要予以重罚,问题严重的取消市场准入资格;三是可以开展食品安全企业评级,将评级结果定期向社会,对消费者予以引导;四是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主体责任培训,使其认识到企业在食品安全中的第一责任。通过这样的引导,使企业能够认识到,自身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主体,丝毫马虎不得,必须采取措施、下大气力抓好,这既是对消费者、社会负责,也是为企业自身长远发展考虑。同时,强化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责任和各监管部门监管的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责的原则是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辖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产业链长,涉及环节多。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餐饮服务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上下游的食品安全。因此,我们既要注重对终端产品的监管,更要注重对生产过程的监管。食品安全监管是部门“一把手”的责任,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在监管模式上,农业、质监、工商、食药等各监管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进一步形成监管合力。

强化对监管者的监督机制。制度再好,也需要有人监督,否则,执法者就可以置制度于不顾,为所欲为。要制定系统的监管运行制度,以责任追究制约束监管人员,中央或省市有关部门应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来观测各地的监管效果,弥补监管工作的缺位和不足,完善监管制度和程序,使监管人员逐步适应完全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行为规则,最终形成制度约束型监管模式。

行政监督与检查中的机制死板与僵化也不应忽视。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完全依靠政府一方的努力就能够实现调控目标是相当幼稚的想法,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奖惩制度建设,行政问责制是切实有效的办法。问责制是一种监督与责任追究相结合的制度,它包括问责标准的确立、问责程序及问责方法的构建、完备的制度保障措施等一系列内容,问责制应是与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有机衔接、互为补充的一项独立制度,而不应仅是局限于产品质量问题的一种责任追究机制或一种纯粹的惩戒措施。通过问责制度形成对各级监管者的问责压力,防止寻租行为,激励他们对其所管辖的食品安全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从而加强对事故的处理和预防,以实现政府的管制目标。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监管中可以实行生产企业所在地政府保证制度,如果所在地政府管辖下的企业出了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应先对受害者进行赔偿,然后政府再向企业追偿。凡是在本辖区内发生的具有普遍泛滥性质的食品安全问题,都要有相关行政首长和部门负责人承担责任。同时,对于来自于社会各界的举报、监督与曝光,要给予重奖,按照查处违法行为总值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而且应当免个人所得税,上不封顶,个案中即使达到千万和上亿,也同样及时兑现,诚信相待。在行政管理部门的常规业务工作监督与年度报表中,应该有相关业绩的社会问卷,社会舆论反馈与案件查处信息综合分析,凡是工作没有改进的部门负责人要及时撤换。

三、设计增大机会主义行为成本的制度

对于重大犯罪行为不能仅仅以经济处罚为主,要剥夺其作案的条件和主体资格,让其赔得一无所有才行。

一要提高投机行为的实施成本。可以通过控制外部条件来增大其实施成本,如果外部条件对投机行为的实施有利,实施成本就小;外部条件对投机行为的实施不利,则实施成本就大。

二要增大处罚力度。很多制度都存在惩罚力度过轻的弊病,要增加投机行为的预期成本,以减少投机行为为目的,一旦发现投机行为就给予严厉惩处,严重者甚至诉诸法律;要规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依法严打不法商人,防止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严厉查处制售假劣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要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程序和惩治制度的实施细则。政府应该采取司法、行政手段迫使欺诈消费者的企业进行赔偿,或支持消费者向企业进行索赔,提高不法厂商的犯罪成本,从而才能有效遏制违规行为的发生。要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加大违法成本,从源头治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2011年5月开始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分子惩处力度的内容,新增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修改了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条件,强化刑法对食品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的保护。修正案明确规定,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担刑责。“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罪”最高刑期设定为十年,成为渎职罪最重的量刑,表明立法部门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让犯罪分子承担应有的刑事责任,使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对违法行为给予最大震慑,使其不敢以身试法。

四、完善社会道德、舆论监督等约束制度

诺思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发现了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中的特殊作用,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经济人”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假设,解释了人们有时表现的利他行为,解决了普遍存在的“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的难题,强调了道德伦理等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因此,要从意识形态上提升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引导企业合法生产,诚信经营。食品企业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树立质量管理的自觉性,提高质量意识,遵守商业道德,保障食品的安全生产,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食品安全工作也要从民众利益出发,一切为了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最高标准,发挥社会道德和舆论的监督作用。

近年来,影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一些案例,大都由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揭露,而在目前我国政治生活结构中,互联网的作用尚未得到制度化肯定,群众工作网络化的制度化规定远远不足,现在网上的民意表达还没有成为党群工作以及决策机构必须参阅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既要加强舆论宣传,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又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消费者激励机制,比如举报奖励制度、举报匿名制度、舆论监督奖励制度等,加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

通过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安全生产中的违法行为以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曝光,有利于冲破对消息的封阻和误报,能够达到信息快递、反馈及时,使隐患得到及时消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事故得以快速澄清和处理,避免更大的损失;有利于政府加强对涉及食品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做出科学合理决策,巩固和强化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安全措施和设施的整改和完善;有利于普通公众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和安全文化的形成。要将食品安全工作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取信于民。提高政府信息的公信度,改变目前群众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某种程度存在的“不信政府信流言”的状态。一是通过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和超市中的食品信息查询平台,向群众第一时间传递食品安全信息,让群众了解到我们日常食用的食品有什么成分、是否安全,相信这种公开、透明会解决信息公信度的问题;二是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信息,让老百姓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政府在进行怎么样的处理,防止群众被社会上一些不负责任的甚至别有用心的信息误导。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出现问题时,邀请群众代表加入问题调查组,保证调查结果的权威性;三是加强与媒体的沟通,通过媒体对社会舆论加以正确引导,防止错误报道带来的谣言蔓延。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积极性,问计于民,鼓励群众举报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和厂家,对于举报属实的可以进行现金奖励;就重要问题举办听证会、座谈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多渠道地收集相关情况,把群众的想法和合理化建议纳入到决策程序之中。

五、健全法律制裁协同机制

消费者往往是在个人消费环节中受到侵害,以个人对抗生产或者经销企业,身单势孤,法律救济渠道并不畅通,有的为了息事宁人而忍气吞声,使问题不了了之,有的揭露出来也难以及时纠正,举证难几乎成为拦路虎。同时,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对于社会不特定多数人构成威胁,或是潜在的健康危害,消费者个人尚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依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确实构成了违法的,这种情况除少数由群众举报或媒体追究曝光外,大量未受到处理。尤其相关的国家食品安全质量标准尚未出台时,会有管理与制裁缺位问题。无论前述哪种情况,都表明来自公权力机构在履职方面发生了问题,有必要去认真地研讨如何加以正确处理。人民法院要依职权去搜集证据,及时立案审判,明确地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以问题复杂带有普遍性或案值太小而推诿搪塞。检察机关要切实地履行公益诉讼职能,代表公众向公然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行为作斗争,运用刑罚手段去扼制犯罪行为猖獗的势头。同时也要发挥法律监督职权,督促人民法院正确地运用法律。

总之,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性措施,监管制度与体制创新是彻底地改变这种食品安全危机的唯一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佚名.HCCp认证与百家著名食品企业案例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张迅香.中外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监理安全责任制度篇6

(一)更加注重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大考核问责力度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考核与问责力度,努力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1.严格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以“平安望城”建设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为载体,建立科学的考核办法,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细化规范乡镇、村(社区)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推进落实基层安全管理责任。

2.进一步理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的关系,完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率。负有安全生产专项监管责任的部门,依法对本系统、本行业、本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行指导、监督和管理,履行安全生产专项监管职责;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监督、服务,支持配合负有安全生产专项监管责任的部门做好工作,形成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安委会例会制度,建立安委会办公室联络员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3.高度重视开发区的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明确开发区、工业园区、重点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提出对园区、重点工程实施有效监管的具体办法,落实安全管理责任,防止出现监管空缺,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4.以经济政策引导、典型企业示范、隐患排查督促、许可执法把关、舆论宣传监督、热情服务推动等多种举措,全面推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大力倡导“安全生产荣辱观”,引导企业自觉承担安全生产方面的社会责任。

(二)更加注重监督执法,进一步加大隐患治理力度

通过严格监督执法,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深化专项整治,推进建立规范有序的安全生产良好秩序。

5.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通过专项整治,取缔和关停一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和项目,着力推进安全生产秩序不断好转。

6.健全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联合执法机制,对社会影响广、区域性、倾向性的安全生产问题实行综合治理,通过由政府牵头,部门联动,采取联合执法、集中整治、督察督办、责任追究等措施,增强执法合力,着力解决一些行业和领域安全监管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监理安全责任制度篇7

关键词:和谐工程管理

一、基本思路

工程项目管理既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活动。为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促进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工程建设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项目管理组织、明确项目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工作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全面实行责任追究制,规范项目管理行为,落实考核和评价项目管理成果的机制;坚持创新,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改进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管理组织

建设单位必须根据其承担职责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关的职能部门,职能部门的建立应遵循的原则有:组织结构科学合理、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和责任制度、组织成员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保持相对稳定,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组织应确定各相关项目管理组织的职责、权利和应承担的风险,组织管理层应按项目管理目标对项目进行协调和综合管理。组织管理层的项目管理活动应符合:制定项目管理制度、实施计划管理,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对项目管理层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服务。

项目组织应树立项目团队意识,应满足的要求有:围绕项目目标而形成和谐一致、高效运行的项目团队;建立协同工作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模式;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各方共享的信息工作平台,保证信息准确、及时和有效地传递;应有明确的目标、合理的运行程序和完善的工作制度;应注重管理绩效,有效发挥个体成员的积极性,并充分利用成员集体的协作成果;公司领导应对项目团队建设负责,培育团队精神,定期评估团队运作绩效,有效发挥和调动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在实践中,建设单位由副总经理牵头分管工程施工组织和工程质量监控,由工程施工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现场建设管理工作。工程施工管理部门负责施工管理,组织并落实工程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方案、测量与计量等工作,现场管理人员实行责任分解管理;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工程质量管理,组织并落实工程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控制和改进、质量检查和验收等工作,现场管理人员实行责任分解管理。

三、工程项目管理

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项制度,狠抓“安全、质量、工期、投资”四项管理,实行业主负责、监理控制、施工保证、政府监督相结合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一)切实履行项目法人职责

建设单位应切实履行项目法人职责,卓有成效地推进工程建设进程。一是健全完善项目法人治理结构,建章立制,规范运作;二是加强管理,建立领导分工负责制、处室目标管理责任制、职工工作岗位责任制的目标管理体系;三是多方筹集建设资金,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四是加强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管理,实行安全、质量责任追究制,确保工程进度达到计划目标,工程质量合格,工程施工安全;五是争优创先,开展文明工地、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二)严格安全生产管理

建设单位应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各级安全机构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各项安全保证措施;开展经常性的施工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积极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掀起安全文明施工高潮。

加强对工程参建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宣传、检查、支持、督促其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报批制度、安全检查(检测)制度、安全隐患整改制度、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制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防护措施、安全生产环境,确保安全生产。一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监管组织体系;二是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三是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民爆物品管理,爆破取料管理,道路交通及车辆运输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区社会治安管理等工作。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大检查,狠抓防范,严查隐患,落实整改,防范未然,杜绝事故发生,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

(三)建设资金管理

建设单位应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加大力度通过银行贷款、地方自筹、招商引资等多项渠道,千方百计筹集工程建设资金,确保工程建设需要,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建设资金保障。

建设单位应认真履行项目法人职责,采取有力措施,严控工程投资。一是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目标,拼抢进度、确保质量、狠抓安全,降低投资风险;二是严格执行建设监理制,督促监理单位认真履行“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监理职责,控制工程造价;三是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通过公开招投标,竞价采购,合理降低工程造价;四是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合同履约管理、结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控制工程投资;五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约机制、运行制约机制、行为制约机制等三项长效机制,杜绝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六是对于比较复杂的工程,应委托造价咨询公司进行跟踪管理,必要邀请政府审计部门介入。

(四)严格遵守招投标制度

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招标申请报批程序、指定媒介招标公告程序、投标资格预审程序,依法组织实施招标工作,遵循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通过招标、评标,优选择定的施工、监理队伍,确保其认真履行合同约定的各项职责。

(五)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监理制

监理公司因承担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任务,应设置工程监理项目部,按需要现场派驻结构、装饰、绿化、计量、造价管理等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监理。工程监理部应按照国家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监理合同的相关规定,严格履行“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监理职能,及时下达《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及《单项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采取旁站、巡视、平行检验及监理指令等方式实施工程监理,切实加强工程建设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强化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积极协调参建各方的关系,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工程建设监理的重要作用。

监理单位在工程现场必须设置工程监理站,实施工程施工监理任务。监理站应实行总监负责的管理制度,监理站人员组织机构采取相应的管理形式,监理地质、测量、计量等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总监理工程师统一领导下,紧密配合监理组开展各项监理工作。

(六)切实加强合同管理

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制定并逐步完善《合同管理办法》、《工程结算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合同管理。严格实施职责与岗位分离的内控制度。合同采购方案的拟定、履行与审批分离;合同洽谈的主持与合同审查、审签分离;工程计量、结算与申报、复核、审核、审查、审批分离;工程结算与财务支付分离。所有合同的订立和结算均按照施工单位申报、监理复核、建设单位业务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审核、分管领导审查、集体洽谈审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审签的层层签证把关程序规范运作。主要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为了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规范合同管理程序,建设单位应制定相应制度,对合同类型、主要内容、内部审签程序、结算依据、价款调整、结算程序、资金支付等实质性内容进行明确界定,各部门应严格按照管理办法实施全面合同管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做好合同基础管理

完整、严谨的合同条款是履约的基础工作,建设单位应高度重视,参照相关行业示范文本拟定合同条款。在编制工程招标文件过程中,应抽调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以招标投标法为准则,参考相关招标文件示范文本,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配合设计单位编制完成招标文件。招标工作结束后,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结合招标中对相关问题的澄清和答疑,合同条款参照相关行业标准示范文本拟定。对工程建设安全、进度、质量、造价、计量与结算等重点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实践证明,一份内容全面、条款清晰、界定明确的合同文本,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将合同履约纠纷减少至最低限度。

3、强化合同履行管理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与合同相对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分歧、发生纠纷。建设单位在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身责任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督促合同相对方按照合同约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七)加强工程进度管理

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各项施工组织方案实行审批制度,切实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实施旬、月施工计划管理,按月下达施工进度计划,认真执行每周现场例会制度、每月工程例会制度,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计划目标的完成。

(八)强化工程质量管理

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质量管理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质量监督站代表政府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督,建设单位由一名副总经理负责工程质量管理,设立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监理单位配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质量控制;各施工单位均建立、健全项目经理为首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监理安全责任制度篇8

一、全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履职情况

从检查评估的总体情况看,全区已初步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均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按照“三定”规定和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分工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较好保持了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一)职责分工明确。区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12个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相关人员、职责、制度等方面均有较为完善的规定。按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或者与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部门的分工标准,13个镇(街道、开发区)和31个部门单位均有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分工。

(二)机构设置到位。区安监局内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区煤炭局设立了煤矿安全执法稽查大队,国土、质监、教育、交通、交警、水利、商务等重点监管部门均设立了安全办(科)。各镇(街道、开发区)均设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局)。

(三)职责履行有力。各单位部门均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度,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建立了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台账》、《安全生产执法工作人员守则》等各类执法工作制度。在各镇(街道、开发区)实施安全生产委托行政执法。积极开展危化品、矿山、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特种设备、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度治理,深入实施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等专项活动。在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能,强化执法监督和执法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履职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专业安委会作用发挥有待进一步强化。目前政府设立的12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中,道路交通、社会事业两专业委员会能够定期召开协调调度会议,职责履行较正常,其余专业委员会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一岗双责”制度未落实到位,内部协调机制尚不健全,行业监管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安全监管软硬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人员配备存在不专一、不专业现象,镇(街道)安监站兼职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的人员达60%,多数非相关专业学历,且持证上岗率低。受经费不足影响,专家组成员聘任不足。安监专用车辆存在“专车不专”现象。各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及执法装备落后,设施设备配备不到位。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监管和执法监察工作正常开展。

(三)监管职责划分有待进一步明晰。部门与镇(街道、开发区)之间存在权责不对等问题。部门按行业法律法规应承担的安全监管责任通过下放或者转办件的形式,按属地化管理的模式交给镇(街道、开发区)安监机构处理,造成在不具备相应法定权限的情况下,基层安监机构许多工作难以到位。个别部门间存在职责交叉和关系不顺问题。如住建部门与房管部门在装饰装修工程监管方面、农业局与蔬菜局、农工委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存在交叉,降低了行政效率,增加了管理成本。有些部门由于上级体制原因,内部安全管理分工过细,如教育系统的校园安全与学校食堂的安全分属不同机构管理,不利于统一管理。

(四)安全监管范围和监管网络有待进一步扩大。在监管范围方面,安全监管的范围还没有延伸到全区所有企业。在安全监管网络方面,没有把安全监管网络延伸到村、社区和企业,未实现责任和重心下移的工作格局。

(五)打非治违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深入企业实地检查发现,一些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生产经营行为仍不同程度存在,凸显了某些领域安全生产监管的相对薄弱。

三、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建议

(一)各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要进一步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各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要按照职责分工要求,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会议制度,切实加强内部协调。设有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的部门要做好牵头协调工作,健全信息联系和沟通制度,进一步发挥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在相关领域监管工作中的协调指导作用,牵头组织各部门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二)合理划分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职责权限。安委会办公室牵头,进一步梳理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职责,坚持一事一部门负责的原则,尽量减少职责交叉,消除监管盲区,切实做到依法监管、高效行政。建立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职责分工协调办法,对随时出现的责权不清等问题,及时加以协商解决。探索在部门实行安全监管大科室制,同时引导有条件的部门将更多的行政资源和执法力量投放到基层,杜绝执法责任下放的随意性,进一步理顺内外部安全监管体系。

(三)加大打非治违力度。依据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具有前置许可的部门是本行业领域打非治违工作的牵头部门,没有前置许可的由工商部门负责”的工作体制。加大对安全违法行为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处罚惩戒力度,借鉴淄博市环保执法做法,建立安监、公安联动执法机制,构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对接”体系。

(四)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各单位要选配年龄相对年轻、学历相对较高、专业相对对口的人员充实到安监队伍中来。安监局、法制局做好全区安全监管人员执法证的调查摸底工作,抓好全区安监人员的执法培训,解决安监人员持证上岗率低的问题。

(五)加大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资金投入。各单位一方面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社会公共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治投入和安监机构办公经费、专家聘任;一方面督促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装备。

监理安全责任制度篇9

关键词:安全责任;安全生产监理管理;风险规避;培训

自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相关部门相继颁布了若干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通知等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法规性文件,上至行政机关下至部门机构到人掀起大家齐抓安全的热潮,充分说明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在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理安全生产管理社会责任非常大,全国监理企业、监理人员被处罚的很多,监理安全生产管理风险越来越大,所以必须认清形势切实承担起监理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监理承担安全管理责任不可逆转,监理作为工程建设过程的参与者与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监理应承担安全管理的监理责任,我们监理企业在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中理应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那么监理企业应怎样才能做好自己的安全管理工作呢?那我们监理企业和现场监理机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做些什么工作值得深思的,来规避监理安全生产管理风险。笔者就从事总监理工程师岗位项目管理的心得体会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一些看法,供同仁共同探讨。

1.解决监理企业自身方面的问题

1.1大部分监理企业对监理安全生产责任的认识不足,完全放纵于项目监理机构自行管理,公司不闻不问,若出了安全事故公司才来处理已晚矣,监理企业缺乏安全责任防范机制

大多数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对自身赋予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认识严重不够,责任心不强,忽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巡查和管理,认为现场安全生产监理管理工作全是总监理工程师的事,出了安全事故亦是总监理工程师的责任,但近5年来,监理工程师、监理员被处罚和刑事处罚的案例甚多,个人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责任认识不清,不学习国家及地方法规法律及部门规章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业务,未认清“安全生产管理监理责任”形势。安全生产管理是每个监理人员的应尽的责任,不分人员、不分阶层,只要参与就有责任。

虽然监理单位及个人很难承担过多安全责任,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对监理单位赋予一定的安全管理责任和义务。事实上政府、司法机关对已发生的多起安全事故,就安全责任对监理处罚力度越来越大。打开“中国工程建设信息网”查看建设部行政处罚决定书,不难发现建设部对监理处罚数量逐渐多于施工单位。对监理的处罚较多的是监理单位停业整顿、监理人员限定执业年限,监理单位资质降级、监理人员吊销执业资格证书,监理人员刑事处罚均有之。所以监理企业必须认真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监理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安全责任防范机制,这是监理发展趋势所向。

1.2监理企业及项目监理机构安全管理组织不健全,安全责任制度不完善,监理安全措施不到位、不落实

企业应建立监理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岗位责任,安全责任落实到项目,落实到人(专人负责)。完善安全管理流程、方法、措施,做到安全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目前大多数监理企业未成立专门安全生产管理督查机构,监理企业对所承揽的监理项目做不到安全定期检查,技术服务跟不上,完全依赖现场监理机构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现场监理机构的安全管理担子十分的负重,作为总监理工程师对安全管理压力很大,风险也特别大。

1.3严重缺乏专业安全管理方面的监理人员,普遍安全管理水平较低,监理企业内部对监理人员安全培训工作缺乏,未建立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安全工作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只有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地方建设行政部门颁发的标准和通知,并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才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做好程序性资料编写与审查工作,切实起到指导工作作用

(1)编好监理规划,规划中对监理安全工作作指导性要求。(2)编写安全监理细则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理细则,这是监理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指导工作思路。(3)对承建方所报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内容认真审查,审查安全组织保障体系是否完善,管理人员是否配置齐全,分工是否明确,责任是否落实,安全管理内容是否全面,切实可行。(4)对承建方安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审查。(5)督促承建单位申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对专项安全方案审查,尤其是对深基坑支护开挖降水、脚手架搭设方案、高架支模、幕墙和吊篮、拆除爆破、大吨位吊装等安全措施审查,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还应要求承建方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3.对施工过程中承建单位的安保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情况进行督查,尤其是检查各种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1)监理检查承建方现场安全布置落实没有,如平面布置、“七图一牌”、各警示标志等是否规范。(2)检查承建方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健全,检查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到岗情况,安全员配备数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3)进场施工人员、机具、各种施工设备及施工临时用电是否符合安全施工要求。(4)施工人员是否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安全管理人员是否正常巡查,对发现安全隐患是否及时提出整改,或停工并给予责任人相应处罚等等。

4.监理利用各种手段督查施工方行为,努力创造施工过程的安全环境

4.1加强巡检,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严格按约定的处罚条款处罚

(1)认真做好监理本职工作,每天对现场不定时巡查和检查,有无不按规范及专项方案施工问题,检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定期组织各参建单位安全大检查(宜每周一次),如安全隐患频繁发生,采取不定期、突击组织参建单位对工地现场进行检查,起到防范和提醒作用,始终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到最高度,安全无小事,长抓不懈,警钟长鸣。(2)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以书面形式要求整改,如未按要求进行整改及时签发停工令,并按约定或例会上制定的处罚制度进行处罚,仍未整改的及时上报建设单位,根据安全隐患严重程度及时上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理任何的巡查和检查均要留下记录痕迹,以及安全隐患及安全生产监理管理工作处理均要及时做好工作记录,安全台账,这是规避监理安全管理责任风险重要举措。

4.2制定报验程序和制度,行使工序验收权

对于出现安全隐患(包括质量安全)或承建方不整改行为,监理拒绝验收并上报建设单位,视情况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理检查和验收均要留下书面记录痕迹。

(1)大部分承建及监理单位往往重视工程上的施工工序质量报验,但忽视了安全施工报验和验收。譬如落地脚手架基础、悬挑脚手架钢构及每完成一步架的报验和验收,大型设备(塔吊、人货电梯等)及幕墙吊篮安装每一步的报验和验收,等。(2)用于安全施工的材料和设备必须履行报验程序,材料和设备必须按有关强制标准规定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这方面往往承建方弄虚作假,监理把关不严,各方严重忽视这方面的控制。譬如脚手架钢管、扣件及安全网取样检测,往往与现场所用材料不相符。

4.3监理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要采取适当手段和措施

(1)及时下发监理通知单,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并作书面回复,监理及时对回复内容进行复查。(2)提出的问题未在限期内整改或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总监理工程师要及时签发停工令并进行相应处罚。(3)停工令下发了仍未整改,上报建设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4)组织召开工程例会或安全专题会议,并形成有约束力会议决定。(5)获得业主支持,利用工程进度款支付手段进行约束。

监理无论下发通知单、停工令还是向业主、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均要把握好分寸,适可而止,达到效果即可。监理要注意工作方法,表现出极大诚意和耐心,积极主动协调沟通尽量转化矛盾,在不违反原则情况下,复杂问题简单化。因为工程总是在承建方自己组织下完成,监理如与承建方出现矛盾公开化、复杂化,监理也无法很好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

监理安全责任制度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命脉。建筑工程领域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迎来了更多挑战,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和特点,解决其存在的常见问题非常迫切和重要。

1.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特点

为适应建筑工程行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日益迫切和必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是指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进行监督管理,促使各方主体履行相应义务,控制和减少施工事故发生,维护企业和人员安全,提高整体经济利润。安全监督管理有着“承上启下”的特点。即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要接受上层组织的监督管理,上传下达,同时对下层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2.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是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许多缺乏安全意识的施工单位领导,不能宏观把握施工安全的大方向,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组织架构完善,监管职责明确,管理力度权威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导致管理机构职能划分、监管范围不明朗,缺乏细化健全的考核指标,一旦发生事故,处理紧急事故的针对性不强,缺乏权威性和时效性,推诿扯皮现象时有放生。此外还存在一些不具备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施工单位,施工安全管理一人兼任或根本无人担任,伴随着利益至上的原则和侥幸心理,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以及一些违章违法行为,导致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病害部位逐渐积累,最终发生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项目工程的完成。

2.2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力度不强

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大部分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力度还相当薄弱,对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管理不到位,不具有专业素质的监督管理人才,管理过于形式化,甚至存在的人员,没有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措施及办法等。许多施工企业不重视监督管理人才的培养,导致监督管理人员欠缺专业素养,为了自身政绩,流于表面,有章不循,漏报或瞒报安全隐患及重大安全事故,导致监督管理力度不强,处罚力度不够,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监管人员吃回扣,为了自身利益缩减安全保障,导致施工人员在高危作业时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一些职能交叉,职责脱节的施工单位,许多监督管理人员在发现安全隐患时,由于职责不明不能及时进行治理整改,安全监督管理不能明确落实,几乎名存实亡。加大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对安全施工至关重要。

2.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导致许多企业的安全管理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管理责任不明确,安全责任制不能落实到位,缺乏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这就导致了许多管理人员互相依赖,不能认真审核施工方案,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予以治理,不能及时发现违章作业并予以纠正,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由于管理责任不明确,现场施工安全总监负责什么,安全总监代表负责什么都没有明确的说明,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互相推诿责任,不能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导致重大事故纠纷。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导致监管工作无序可循,无章可循,安全管理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3.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

3.1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是保障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基础,落实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关键。为此要深入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部门监督机制,深刻安全奖罚,深知安全责任体系。首先提倡落实责任制和层级领导负责制,将建筑施工安全的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个具体的施工步骤由哪些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加强建筑工程与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紧密性,防止职能交叉,管理责任不明确。其次要促进多个部门联合监督,建立奖惩制度和举报制度,各部门的监督管理人员要认真对待建筑工程安全的管理工作,切实严格履行联合监督管理职责,对施工安全管理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部门给予奖励,对一些知法犯法的个人或部门给予严惩,创建公开举报的电话、信箱,利用群众监督管理,及时从基层了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是否出现现象,打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监督管理平台,使安全责任深入到施工工程中的每一位相关人员心中。此外还要建立预防管理制度,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突发状况的应急措施,以便及时处理突发安全事故,及时排查安全隐患,降低事故损失,减少人员伤亡,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保证施工项目顺利竣工。

3.2加强建筑安全监督队伍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力度

应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专业素质,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定期对监督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传授安全施工的实践经验,更新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根据监督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予以奖惩,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职能,使监督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努力建设高素质高效率的建筑安全监督队伍。强化监督管理力度,监督管理人员要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认真落实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通过不定时巡查,随机抽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对施工安全和施工设备进行安全监督管理,提高监管力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知法犯法的个人或部门给予严厉的惩处。加强建筑安全监督队伍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力度,以保障建筑施工安全,降低施工事故发生率。

3.3转变监督工作模式,明确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责任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队伍是施工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重大,在履行安全管理责任方面要转变传统的监督工作模式,明确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责任。在实际的监督管理任务中,要由传统的应急管理方式转变到全方位的动态控制方式,切实做到安全隐患预防、排查、治理一体化,提高安全监督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要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安全管理人人有责,谁主管,谁负责,一旦发生重大安全隐患,要从重从快,安全管理责任人要及时排查和治理,对已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绝不姑息,杜绝因职责不明而推诿责任的现象。安全管理人员要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原则,忠于职守,履行监督管理职能,明确安全管理责任,提高安全管理意识,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正确处理安全事故。

4.结语

在建筑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全方位动态控制方式的监督工作模式,明确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责任,高水平高素质的建筑安全监督队伍,强有力的监督管理力度成为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只有切实做到这几点,才能保障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维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