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专业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7:56

表演艺术专业课程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表演艺术专业课程设置

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综合素质与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欣赏艺术、参与文娱社会活动也将越来越多。一方面就业市场也会得到多方位、多元化的拓展与延伸,这些都为音乐、舞蹈相关的艺术形式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高职表演艺术专业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另一方面由于人才需求的复杂化、现代化、专业交叉化等原因,对毕业生具有一专多能等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能否培养出适应市场要求的高职院校表演艺术人才是高职表演类艺术专业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已凸显就业难的问题,学生毕业后无法定位自己适合的工作岗位或就业后不能从事本专业的情况比较普遍。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运用或者工作中需要的知识技能在校期间没有涉及、课程设置的知识口径偏窄、知识序列单一、教学内容滞后、课程体系与市场脱轨,以上这些也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从办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大纲的修订、课程设置的拓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实践能力等方面,展开讨论和改革,而其中课程设置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起着主导作用。

一、高职表演艺术专业教育目标的新认知

高职院校在办学中克服困难、积极探索、认真实践,培养了一批批专业艺术人才,创作了一部部优秀作品,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为我国表演艺术类职业教育、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因起步比较晚,尚未形成较为科学、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给高职艺术教育发展带来了障碍。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关于促进高职教育的一系列改革纲要,对于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都提出了具体措施。应加强就业指导,准确定位,明确指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我们师生反思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优势与局限提供了参照。既要弘扬优秀的传统又有责任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教育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进一步调整课程结构、加强综合性的课程内容、增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对原有课程设置分析,这样在高职表演艺术专业教学实践中有一些不适应当下教育发展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一)培养目标的要求与课程体系配套的矛盾

普通高校偏重高、精、尖来培养从事表演、教学、编导创作的人才,注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而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应与之区别的,要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重视综合素质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往对培养目标忽视科学定位,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合社会需求,目标过高、脱离教学实际,忽视综合能力、与人共事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准确,是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高职表演艺术类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受普通高校和艺术专业院校的影响,还未形成具有高职表演艺术特色的课程体系,就会影响到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实施等诸多环节。有些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相应的课程体系相支撑,目标与过程缺乏相应的链接,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的关联性与互补性缺乏互动支撑。有些院校也具备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但在教学实践的环节还缺乏真正落实。

(二)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高职院校在制定表演艺术专业教学大纲普遍参照高等院校、专业艺术院校或是中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管理模式。而高职院校的学制是二年半或三年,原有的课程设置过于分散,理论课程与技能实践存在单科讲授的缺点,偏重某项专业技能的训练与提升,忽略技能的拓展及实践的系统化。表演实践与学习技能缺少结合与衔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运用,在学习中学生缺乏对各门课程的融会贯通、缺乏演学结合的情景学习。没有很好地理解并落实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在艺术内容与艺术实践上对学生的要求,强调课程本位而忽视艺术素质、综合能力培养,使高职表演艺术教育发展成了“本科压缩型”或者“中专增补型”教育。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这就偏离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办学要求。

(三)课程设置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准确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专科层次人才,招生录取是高招录取的最后档,在各本科院校录取之后。学习成绩不理想以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够,学生的专业水平普遍较低,这些生源条件制约了培养目标的实现,无形中增加了高职教育的困难,而高职院校的学制只有三年,学生在毕业后除少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外,大部分学生都想尽快投入工作,并希望在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若沿袭专业院校或高校的教学模式、开设的课程是达不到这一目地的,我们应避免表演技能课程与实践能力的脱离,必须在课程设置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二、课程设置创新性构建

高职表演艺术类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不应套用普通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课程模式,而要根据社会需要开设培养实践能力相对较强的“实用型”人才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外,更要具备较强的技术的应用能力。有了明确的就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就要以此为依据制订教学计划。高职表演艺术专业教学计划不必以学科教育为中心,也不必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应强调根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来制订教学计划。

高职表演艺术专业教育应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重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重视实际能力、重视综合素质为目标。基础知识是高职教育的基本条件;实践能力是充分条件;综合素质是必要条件。

构建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理念与途径:整合基础课,在演学结合模式下增设能力扩展课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引入与结合,设置动态化学演结合的表演艺术专业课程、增强就业竞争力,实习实训课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推行“双证书”制度。

(一)整合基础课

优化专业设置,突出实用性,明确培养目标实用性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突出了应用性,才能体现其职业性。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结构要通过降减、合并来整合,合理安排课程和课时。如:合并《基本乐理》、《视唱练耳》课,《基本乐理》学习理论,通过《视唱练耳》技能训练来巩固理论知识,二者相互渗透、互相结合。《欣赏类》与《史论类》课程合二为一,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及艺术修养。《即兴伴奏》与《和声》相互结合,强调和声基础知识的实用性。

(二)在演学结合模式下增设能力扩展课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引入与结合

高职表演类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应将理论性强、抽象、学时长的课程在难易程度上进行调整,倡导学演结合、强调实践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在教学中,分清哪些知识是必须掌握,哪些知识是作为了解,避免学知识贪多嚼不烂、学得多会的少的现象。这样把压缩的时间更多的投入到学生的实践技能方面。课程设置上就需要有突破和创新。增加选修课程比如:音乐类的歌曲做法、合唱指挥、即兴伴奏、音乐制作;舞蹈类的舞蹈编导、爵士舞、现代舞等舞种、还有音乐剪辑、舞蹈欣赏等课程。

(三)设置动态化演学结合的表演类专业课程、增强就业竞争力

文化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着的系统,它的发展、壮大,永远离不开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吸收其他文化的珍贵养料取长补短,迎接挑战。也正是今后高职表演艺术专业需要正视和面临的挑战。

设置动态化的表演专业艺术课程,增设多样化选修课,增加就业竞争力。如:普通话、台词训练、音乐剪辑、音乐制作、录音与摄像;还有舞台场景设计、舞台灯光、音响、舞台礼仪、化妆、表演服装、和小型演出策划等。拓宽学生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及创作能力的提高。

(四)实习实训课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演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是高职办学的特点,以舞台实践为支撑、加强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不仅将校内的学习专业技能、表演实践与校外演出、比赛及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中,发展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让校内的表演实践在校外得以展示。还应与社会、市场结合,承接小型晚会、组织策划、演出或市场化的运作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推行“双证书”制度

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使教学内容与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紧密结合,推行“双证书”制度是一项检验教学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也是通向就业的桥梁。表演专业的部分课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也要重视获取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实现一专多能、拓宽就业渠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除了计算机、英语等基础课所必备的证书外,还应有比如:钢琴调律、社会考级、舞蹈演员、器乐演奏员、演出经纪人等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这样即有助于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又为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课程设置创新的实施条件

高职表演艺术专业正处在发展和变革时期,一方面高等教育占先导作用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落在实处的保障。

(一)理念更新

更新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学生职业岗位与就业方向的实际出发,将高职院校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应用能力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表演技能知识;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与人合作的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能安心服务于第一线的技术型、操作型人才。

(二)教材建设

高职艺术教育的专用教材目前还不够完整和健全,还不能适应高职表演艺术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要尽快编写出真正适合高职表演艺术专业的教材和辅助教材来试用,教材内容应体现高职艺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紧密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和发展,改变以往教材单一呆板、内容狭窄、过于专业化、知识繁复的倾向;加强单元主体的内在连贯性、摆脱单纯的技能训练限定和条件的制约,联系高职教育实际的内在价值。

(三)多元化师资队伍

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目前的教师缺的不是专业知识技能,而是适应时代的教育理念。只有教师教育思想的先进,学生才能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针对职业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等特点,学校应及时培养并加强学生的就业教育,帮助他们摆正那种高不成低不就的错误思想。一方面,高职院校有责任有义务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就业指导、加强宣传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政策,来提高表演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使之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

教师要能够以多种途径、多个角度、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专业修养,调动上好课的同时,增强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学术活动和进修,鼓励教师扩充个人知识领域写论文、编写教材、教学调研不断提高专业学科水平。

(四)开发课程资源

以往的教学中,教材就是课程资源。社会的发展要求从民族民间及时代中吸取素材资源,提高课程设置实施的水平,走出只重教材的狭窄天地,扩大学生视野。校内资源:图书资料、教学设备、专业教室、展示空间等为课程设置课改的实施提供必要条件。校外的作为扩展补充条件:如校级之间交流合作、民间文化活动及民间采风、实习实训基地等。

综合上述,高职院校和教师应该认识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重视教学改革、重视素质教育,从各方面尽量弥补的不足,取长补短、与时俱进、共同努力以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让学生在学校有限的学习时间中得到尽可能多得教育,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表演艺术专业课程篇2

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舞台艺术表演实践能让学生检验所学专业知识是否能够在舞台上得到发挥,能否与舞台融会贯通。舞台实践教学是课堂专业知识教学的延伸和再度体现,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真正应用于舞台之上,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挑战自己的舞台实践能力,从而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变。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践教学应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燃起学生自主实践的激情,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2、有利于学生在社会舞台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音乐艺术表演离不开舞台艺术和舞台实践,二者密不可分。好的舞台艺术表现者应该是内心理论充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做好舞台艺术实践这一环节很重要,需要注意自身各方面培养,养成良好的空间感、氛围感,同时准备适合舞台表演的装备、进行适度感情交流及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互动。音乐专业舞台艺术表演顾名思义就是舞台表演艺术,这是一个深入人心、具有自身情感的艺术,能让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交流与互动,而这个互动的平台就是舞台。所以,音乐艺术离不开舞台的实践,舞台艺术实践在音乐表演中至关重要。舞台艺术实践教学是音乐课堂、音乐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专业学生舞台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力的重要因素,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成果、培养音乐专业学生在表演道路上多方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可以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所学知识在舞台上展示出来。从而提高积极主动性,成为具备音乐专业各方面知识技能、拥有良好专业素养的音乐人。在社会舞台上,在音乐和艺术领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目前舞台艺术表演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方向主要是向社会输送“高、精、尖”的艺术表演人才,以“技能的获得”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这使得综合素质及应用能力薄弱问题凸显,传统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社会及市场需求。其问题在于:

1、课程设置不科学

一是传统课程体系里的课程过于分散,理论课程与技能实践课程存在单科讲授的缺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运用。例如,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理论课程与声乐表演、器乐表演、舞台表演等技能实践课程均为单科授课,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对各门课程的融会贯通。

二是传统课程体系只注重某项专业技能的训练与提升,忽略技能的拓展以及艺术实践的系统化、一体化。表演实践与学习技能成平行线状,缺少交集。

2、专业学生局限于课堂教学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如今各高校音乐类专业学生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这是远远不够的,艺术需要通过实践表演检验和提升。不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琴房演唱的状态和感觉很好,可是登上舞台后,环境发生了变化,专业技能就不能充分进行展示。传统课程的技能学习与表演实践存在脱节,学生平时缺乏在演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真实工作情境里学习与实践,使得学生在今后从事音乐表演工作时不能学以致用。所以音乐专业方面的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通过舞台表演提高艺术能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现自我潜力、逐渐走向成熟。

3、学生舞台表演机会少

音乐舞台表演专业学生的舞台艺术实践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据有关从事高职音乐表演教学和管理方面的人员表示,通过他们的调研和评估,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音乐理论知识不清楚、基本功不扎实、舞台表演锻炼机会少、缺乏舞台临场实践表演经验等,直接影响该专业教学成果。>

4、师生缺乏对舞台实践的认识

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无需真正懂得舞台上的表演实践。该课通常由专业理论课、公共素质课、专业素质与实践课程等几大模式构成,看似构建得比较完善的教学系统,实质上并不尽如人意。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在舞台艺术实践课中,通常把音乐理论学习作为第一目标,因而忽视学生在舞台上实践的真正能力,舞台综合素质得不到培养,从而使舞台艺术实践课程形同虚设,严重阻碍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前途。

三、完善舞台艺术表演实践教学的对策

因为舞台艺术[!]表演不但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专业舞台表演技能,只有把理论艺术、实践艺术与社会艺术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专业的舞台艺术教学,探索以舞台艺术表演为核心的音乐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和学生应结合自身实际,夯实舞台表演实践教学基础,从而对音乐专业舞台表演实践教学进行探索和发展。主要方法如下。

1、加强学生的舞台适应能力和表现力

舞台表演初期,学生会出现一系列心理反应,如恐惧感和不适感,导致学生舞台表演时不自然和不流畅。任何一场舞台表演无论是舞蹈还是声乐都有其表演形式和方法,其表现的总体大多为情感表达。所以,学生在上台时要加强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自身舞台表现力。任何音乐作品都是为情感服务的,所以舞台表演技巧要通过情感加以运用和掌握。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切理论都要回到实践中,再从实践出发。所以,在学生完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要将知识运用于舞台实践中。教师自身要重视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训练,摆脱传统、单一的低层次教学模式,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引领学生大胆创新,将舞台作为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学过程中,待学生对自身舞台表演动作有了一定认识后,一些学生还对老师教授的内容提出质疑与创新,当学生有了一定舞台表演自信时,才能更好地将作品发挥到极致。充分掌握舞台表演技能,具有全面的舞台表演能力,实现学生复合型、多元化发展,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登上舞台表演,能够克服自卑心理,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让身心融入音乐中,成为专业的舞台表演者。

3、组织丰富多彩的舞台表演活动

舞台表现力是通过学生在舞台上表演的经验和次数决定的,归根到底是实践沉淀下来的产物。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非正式舞台艺术表演,也可与老师进行一对一教学,提高学生准确表达和演绎相应作品的能力。在作品表演中,学生能自然释放自身情感,老师同时要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赞许,提高学生自信心。有些学生一上舞台就因紧张而手足无措,不但得不到正常发挥,反而可能发挥失常。这些现象都源于学生的紧张,缺乏舞台经验,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消除学生的舞台紧张感,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肯定。

表演艺术专业课程篇3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目标定位偏高、强调“做事”教育、未能体现高职特色等现状,文章提出: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应根据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调整人才培养方式;应重视人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高。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是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目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培养目标为:“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能够胜任专业文艺团体等单位的音乐表演、研究、教育的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定位与本科院校相似,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明显偏高。第一,高职学生无论文化成绩还是专业成绩都不如音乐学院的本科生,因此培养“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这一目标,对于高职类院校音乐专业来说是不切实际的。第二,“专业文艺团体”要的是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演员,“研究”“教育”应是研究生或本科生的培养目标。

2.过于强调“做事”教育。由于受传统“就业至上”价值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忽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状况。高职表演艺术类课程过于强调专业学习,强调“做事”教育,强调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的“做人”教育,诸如精诚合作、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教育,以及与人共事的能力培养;追求所学课程的完整性,忽视了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学生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孤立的,不具备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所以,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技能单一及知识面狭窄的状况,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高职教育不仅是“做事”教育,更应该是“做人”教育,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也是如此,否则,学生就无法在竞争的社会中立足。

3.未能体现高职特色。目前有不少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管理方式上较多地沿袭了本科教育或是中专教育的模式,没有很好地理解并落实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在艺术内容与艺术实践上对学生的要求,强调课程本位而忽视艺术能力,艺术素质教育抓得不力,使高职表演艺术教育发展成了“本科压缩型”或者“中专增补型”教育。

二、根据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确立高职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确立岗位群及就业方向。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群众性文化娱乐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社会对具有一定音乐文艺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艺术培训学校、青少年宫、幼儿园、文艺团体、街道社区文化站等校外教育单位及社会文化活动阵地都需要具有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和表演技能的技术型、操作型人才,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表演艺术音乐专业正适合于培养这种人才。所以,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需求决定了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学生的岗位群和就业方向为:艺术培训学校、青少年宫、幼儿园、文艺团体、街道社区文化站等校外教育单位及社会文化活动阵地。

2.依据职业岗位群和就业方向,并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1)具有应用能力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2)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忠实肯干、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第一线工作;(4)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这些要求,并从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学生职业岗位群与就业方向的实际出发,将高职院校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应用能力所必备的音乐知识和表演技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能安心服务于第一线的技术型、操作型人才。

三、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教育的特色,调整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1.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合理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有了明确的就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就可以此为依据制订教学计划。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教学计划不必以学科教育为中心,也不必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应强调根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来制订教学计划。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为艺术培训学校、青少年宫、幼儿园、文艺团体、街道社区文化站等校外教育单位及社会文化活动阵地,这些岗位需要会唱、会奏、会跳、会讲、会教、会编、会组织策划等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全能型人才,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技能性、科学性。也可让用人单位、企业专家、行业专家直接参与制订,这样制订的教学计划才会更加贴近实际,更有利于合理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2.优化教学方法,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承担职业性课程教学。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成效。传统的音乐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教和学互相脱离的弊端。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优化教学方法,譬如钢琴、声乐、舞蹈三大技能课程可以用渗透教学法,让学生做小老师亲力亲为。

就以钢琴课为例,可以采用大课、中课、小课等各种授课形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在大课上,讲解有关钢琴史、钢琴演奏技巧的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方法等,并让学生参与分析、总结演奏技术难点;也可由老师作现场示范、学生学做老师进行现场试教,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点评,找出问题所在,让学生在校内钢琴课堂上就能亲力亲为,体验教学,为今后实际工作打下基础。在中课上,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分组进行教学。从进校就可以把学生的演奏水平按照级别进行分组,可分成初级,初中级,中级,中高级,高级。根据每个级别进行授课,这是中课,一般中课的人数在5~6人比较合适,中课尤其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的教学更为方便,可以在此学期安排进行钢琴考证,做到教学考证一体化。小课上,针对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展开细化教学。尤其到大二后,选修钢琴学生来说比较合适。这三种授课方式也可灵活结合。

除了优化教学方法外,还可广开渠道,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承担职业性课程的教学。譬如艺术策划与组织、群众文化课程等可以从群艺馆或文化馆聘请专门从事艺术策划、各种文艺演出的专业人士担任教学。幼儿音乐教学、幼儿视唱教学、幼儿舞蹈教学等可以请具有艺术特长的幼儿园老师担任教学。像器乐选修课程既可以聘请相应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担任,也可把授课地点放到实践基地进行,可以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教学条件进行教学。

3.改革考核方式,多方结合全面促进课程教学的成效。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三大技能课程教学成效的考核一定要实行多方结合,即专家现场参与、教师评分、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平时成绩等几方面相结合的方式。聘请专家现场参与学生技能考核,在考核结束后专家要给予评价,对总体教学水平或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现场解决问题。教师参与集体评分,并在现场给学生客观科学的评价,包括在专业演唱演奏、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点评。学生自评主要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成果和横向差距。学生互评主要是学生之间相互评分。总之,考核方式一定要多方面结合,这对促进课程教学的成效是有明显作用的。

四、重视人文艺术教育,提高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个体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素质、智力素质、心理素质、角色素质和健康素质五个层面上。思想品德素质体现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等一系列道德要素的有机结合;智力素质反映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面的广博等情况;心理素质主要指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角色素质为角色规范、角色认同、角色适应、角色整合诸方面的素质;健康素质则指体力、精力、耐力、毅力等生命指标。这些素质的培养都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仅仅强调专业能力是没有远见的功利行为,一定要贯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全面型艺术人才。

人文艺术教学对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在培养人才上,除了教授知识和技能外,不能忽视人文艺术的教育。人文艺术教育的渠道是多种的。

1.开设人文艺术课程。如文化概论、中外音乐史、美学、艺术鉴赏等必修课或选修课,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了解文化、了解历史,学会审美和鉴赏。并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将这些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这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智力素质和心理素质。

2.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艺术节和文化节上,学生有机会进行直接的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展示自己虽不成熟却充满热情的作品;体会运用艺术形式进行交流的感受,体验艺术创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其他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素质。一是与实践基地紧密合作,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重视艺术才能的挖掘。实践基地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单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舞台,这一舞台在学校内部是无法复制的,有其不可替代性。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可以根据就业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在社区、音乐培训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建立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活动应有计划地进行,不能走过场,要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挖掘艺术才能的作用。二是在竞赛和考级中使学生的艺术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专业竞赛也是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专业竞赛,学生不但可以获得比赛的经验,还可以在比赛中获取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教学与比赛一体化,教学成效在比赛中得以体现,比赛更促进教学。象作品排练、合唱指挥课程可以专门与比赛或演出内容相结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就直接把教学内容与竞赛演出体现出来。专业考级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学生对待专业考级比较重视,所以,每一次考级都是对学生智力素质、心理素质、健康素质的一次提升,根据每个学生程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社会对文化艺术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实际、社会需求、高职教育特色尽快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音乐专业人才,投入到社会中去,既能当辅导员又能当演员,为日益丰富和提高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水平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基础教育新概念(第1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表演艺术专业课程篇4

【关键词】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人才培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7个突出强调的问题中,把人才的培养作为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并提出人才培养所包括的内涵建设的要求。这是对高等教育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正在从过去单一的音乐教育专业,逐渐向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专业兼有模式发展,有的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招生规模甚至大于音乐教育专业。在这个发展、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一、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办学中的问题分析

(一)音乐表演专业与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模糊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基本上只有教师教育专业的办学任务,其人才培养模式、定位、课程设置都是围绕培养适应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目标来进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科建设的推进,各地高校纷纷创办音乐表演专业。由于音乐表演专业与音乐教育专业在专业能力的训练和知识传授上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所以在实际办学中,一些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就是照搬音乐教育专业,“新瓶装旧酒”,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基本跟音乐教育专业差不多。出现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模糊的问题。

(二)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面临的生源尴尬问题

当今的音乐艺术教育的办学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9大音乐学院和少部分重点师范类院校垄断的单一格局转变为了多元的格局,即在专业院校方面有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龙头学校和各省、市专业音乐学院二元构成;在综合类院校中有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地方师范类院校的多元构成。这种格局的形成对地方高校的招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流的专业音乐院校、部属高校由于其良好的办学声誉、所处地理位置吸引了最优良的生源。对于地方综合高校来说,优质考生资源缺乏、考生专业起点低,具有较好的艺术学养、酷爱音乐艺术表演的考生凤毛麟角,则是普遍存在的情况。

(三)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问题

1.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

近年来,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快速增加,供大于求的矛盾突显,毕业生就业难度空前增加。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VCD、DVD、家庭影院以及电脑网络进入家庭等因素,极大地冲击了文艺舞台。演出市场、文化市场鱼龙混杂,使得许多专业文艺团体面临困境,也造成了音乐专业就业岗位的不稳定和大幅度减少与毕业生数量增加之间的矛盾。

2.学生就业意向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由于我国现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地域不平衡性,影响着人才发展的起点、环境和机会,尤其对艺术表演人才。所以,音乐艺术表演人才在分配布局问题上基本是以中心城市、大都市为核心向外辐射递减。虽然基层乡镇对音乐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但由于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很少有人愿意去。而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尽管表演艺术团体远比地方县市集中,却是人才拥挤,人浮于事。那些“挤”不进去的音乐表演艺术专业的学生们宁可改行或做流浪艺人、自由职业者,也要选择留在大都市谋求发展。

3.学生的盲目自信、文化素质缺陷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修养直接决定着表演艺术人才的发展起点和发展潜力。近年来,社会对音乐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并非赞誉有加,而是颇有微词的:“头三板斧力大,发展后劲小;对新鲜事物感受力强,对环境适应能力弱;竞争意识好,敬业精神差。”①这种说法反映了音乐艺术表演人才在文化艺术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和艺术品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与社会需要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由于学生在学习中只重视专业课、轻文化课的观念造成的。学生觉得专业课才是自己今后“找饭吃”的工具,所以很重视,也很认真,对专业课教师也是尊重有加;而对待文化课基本不放在心上,敷衍了事。学生轻视文化课,教师也提不起兴趣,这样一来形成恶性循环——表演常识之外无知识、表演技能之外无能力的尴尬境地。

(四)传统课程体系阻碍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特色建设

课程体系中“西方音乐文化艺术课程担纲,民族音乐文化课程点缀”的不正常现象长期存在。在近现代半殖民文化基础上建立起的中国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至今变化不太大,也暴露出与中国文化发展、繁荣的不协调。教学的内容大都是西方的音乐理论掺杂了一点中国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的乐器是西方的,演奏演唱的技法、作品大都也是西方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我国民族音乐艺术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需要之间就存在严重错位。

(五)盲目效仿专业音乐院校,缺乏立足本土意识

地方高校是前几年高校扩招的主力军,是本科教学的主要承担者,但就当前各高校的音乐教育现状看,很少考虑地区的实际状况,更很少考虑将地方民族的音乐文化纳入教学内容。音乐理论课程的深奥、乏味,不切合基层的实际等情形,已经使教学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并且适应地方区域经济文化艺术建设能力弱,故而缺乏自己的特色。

二、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办学过程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一)立足地方经济社会音乐文化发展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多方向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的功能,归根到底是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②近年来,地方综合性高校招收了为数不少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但是这些学生毕业后,真正能从事表演工作的却为极少数。围绕社会的需求、就业的方向进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就成为必然。

1.专业演员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为地方歌舞团、区县艺术团培养歌唱演员及乐器演奏者。针对专业基础扎实、有专业发展潜能、形象良好和有做演员需求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艺术实践课程的量和配置,教学内容侧重选择中、高级演唱(奏)作品,能力培养侧重于舞台心理素质、演唱(奏)个性、风格发展、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2.基础音乐教育师资方向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为基础音乐教育单位培养音乐教师。在课程设置上既要考虑音乐专业类课程,还要强调教师职业类课程的设置,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前音乐教学法、中小学音乐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等。鼓励、支持考取教师资格证。能力培养强调“既能上舞台,又能站讲台”。

3.艺术管理者和与音乐艺术相关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为企事业单位文艺宣传、电台电视台、演艺策划公司等行业培养从业人员。在课程设置上重视音乐艺术基本规律的探索,关注音乐艺术创作与制作、音乐艺术传播与接受、音乐艺术市场与营销等方面的学习。定期聘请电台、电视台、演出公司、报刊等部门人员和杰出人士进行专业讲座。也可安排学生到有合作关系的文化产业单位进行实践,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文化产业实际演练紧密结合。支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音乐的各类职业资格证。

(二)建立与地方教育单位的合作机制,解决“原材料”进口问题

为了遵循表演艺术人才的严格条件和特殊要求,地方高校应迅速建立和完善自己培养教育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基地,积极与所在地方基层教育部门、中小学校联动,一方面通过建立表演艺术辅导中心,精心培养、储备良好的艺术人才资源;另一方面,做好地方基础教育单位音乐师资的“职后培训和教育”,让他们在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培养苗子。这项工作可能对改变生源质量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通过数年或者更长期的坚持,肯定会显示出长足的发展后劲。只有解决了“原材料”质量问题,地方高校的音乐表演专业才可能在将来的生存和发展中立住脚。

(三)转变办学理念,打破与专业音乐学院在办学上的相似性,扩大差异性

作为地方高校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面对目前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要让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必须改变办学理念,改变过去长期效仿专业音乐学院的办学习惯,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表演专业的办学之路。

每个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地域、社会环境条件决定了学校办学可以利用、依赖的发展空间和潜在资源。地方高校应该凭借自身所处的社会条件与地方文化资源、服务地方社会的具体内容、人才培养的起点和学生就业的方向来探索和定位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说专业音乐学院是“高、精、尖”的人才培养定位,瞄准的是国家、省级一流的专业文艺团体,那么地方高校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就应该与地方区域内的人才需求挂钩,打出服务地方音乐文化艺术发展的口号,培养多方向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必须要弄清楚与专业音乐学院相比自身的优、劣势在哪里,学校所处地方的历史特点与现实优势是什么,能够依托地方优势办学的基础或者高地在哪里,与同类兄弟院校的发展思路、策略的异同等情况。

(四)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和环境,加强文化知识、艺术职业道德的培养

首先,充分利用综合院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专业核心课程制,为培养学生综合文化修养提供平台。鼓励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今后就业的方向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拓展课程修读。因为合格的、受社会欢迎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在几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内容,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更主要的还是技能的培养和演唱(演奏)的实践。学生要在“练中学”,音乐表演能力和艺术水平的提高需要在琴房、舞台之间经常、反复地实践才能有所提高。可以每学年让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举办一台自导自演的文娱晚会,开展音乐专业技能比赛、大学生艺术节、专业汇报演出活动以及参加全市、省甚至全国专业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最后,邀请老一辈歌唱家、艺术家或者优秀校友到学校举办常态性的讲座,用他们艺术人生道路上的经历、经验对学生们进行教育;抑或选拔在校的优秀学生作为正面典型个案进行教育。

(五)构建“民族音乐为主、西方音乐为辅”的课程内容体系

与专业音乐学院较多的国际交流、国际合作相比,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办学更多的是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发展培养用得上、顶得住、留得下的人才。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有立足本土音乐文化,地方民族音乐为主、西方音乐为辅的内容架构。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并在传承中得以延续。学校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地方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有责任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结合本校所处的地方优势,将本地民族音乐文化、地方戏曲、剧种引入课堂,成为民族音乐艺术文化的自觉传承者和创新者。正如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吴卫民在其著作中所说过的:“探索和建设一个可靠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环境,开发和挖掘出本地区、本民族音乐艺术资源,利用和发展好资源,在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环节上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薪火相传的巨大工程。”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音乐生活涉及方方面面,音乐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办学事业在面对新形势、新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还存在很多不适应、不协调的情况。但只要能坚持实践“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④的理念,充分了解“市场信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并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一定会有很好的、持续的发展。

注释:

①③吴戈.判断与思考:艺术——教育的顾盼与前瞻[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②秦福利.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创建机理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

表演艺术专业课程篇5

论文关键词:民俗艺术表演声乐教学

论文摘要:从声乐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入手,分析当前百色学院艺术系开设的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进而提出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对声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音乐表演(民俗文化艺术表演方向)是百色学院艺术系开设的特色专业方向之一,百色学院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开设此专业方向的高等院校。从200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艺术系教师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在民俗艺术表演专业的教学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教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艺术系学生在参加全国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以及CCtV青年歌手大赛等许多赛事中,都凭借民俗艺术表演节目屡屡获奖。然而,也正由于是全国第一个开设此专业方向的高校,没有任何先例可以效仿,完全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进行专业建设,其难度可想而知。在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栽过不少跟头,吃了不少苦头。

目前,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方向在教学模式、师资配备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不健康因素,对此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不仅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到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勿论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专业了。声乐课是音乐表演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专业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民俗艺术表演方向中亦是如此。在声乐课的教学过程中,百色学院艺术系的声乐教师同样遇到了上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将以声乐教学模式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进而探讨在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下,对如何进行声乐教学模式改革提出自己的思考,以期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

一、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下声乐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师资配备来看,百色学院艺术系现有专任声乐教师8人,都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其中美声唱法教师3人,民族唱法教师5人,而8位教师中,对民俗声乐表演比较了解的教师只有1人。从学生情况看,音乐表演专业学生4个年级共有213人,主修声乐的学生有179人,占学生总数的84%,其中民族唱法学生最多,有163人,占声乐学生的91%。从授课方式来看,声乐主修生上课采用“一对一”的小课授课方式,每周每人一节,非声乐主修生上集体课,每周2节。从课程设置和教授内容来看,与一般音乐院校(系)开设课程和所教内容基本一样,只有一门“原生态歌舞表演”略显与众不同。从教学实践环节来看,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三年级每年下乡采风一次,其他实践主要是参加各种舞台演出活动。以上就是当前百色学院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基本情况。

作为百色学院艺术系的特色专业之一,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亲身体会到这样的声乐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和缺陷,不仅背离了百色学院人想要办出特色的初衷,而且如果长此以往,形成定式,不仅偏离了专业轨道,而且对本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1.目标不明,定位不准

百色学院最初开设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方向,主要是为培养具有较强的民族歌舞和原生态歌舞表演能力,较为全面地掌握民俗文化概况和具有一定的民俗文化研究能力的人才。然而,在现实的声乐教学和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真正认清这个目标,或者说即使认识到了也没有真正朝这个方向迈进和努力,授课内容与上课方式等都与普通音乐院系基本一样,在师生思想定位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2.教学内容与教材使用中民俗文化内容过少

由于目标不明,定位不清,所以声乐课的教学内容仍然是在教授美声或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上课练声、演唱作品,演唱的作品也大都是传统的声乐教学作品,与民俗文化艺术表演基本不搭调。在教材的选择使用上,目前选用的教材多是仿习正规音乐院系选用的教材,大部分内容是创作歌曲,还有一少部分的民歌和美声歌曲,真正意义上民俗文化的作品极少。在此需要强调一点,笔者并不是反对要教授美声或民族的发声方法,相反,还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和改良民间原生态唱法的音色,但如果偏废了一方,照目前民俗文化艺术内容极少的情况发展下去,离当初办出民俗文化特色的宗旨只会越来越远。转贴于

3.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缺乏创新,师资配备不均衡

目前,百色学院艺术系开设的课程也仍然是沿袭专业音乐院系的课程设置,尽管“原生态歌舞表演”一门课程有所创新,但仅此一门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且这门课程仍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在声乐课教学形式方面,仍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小课形式,虽然这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解决他们个人歌唱技术上的不足,但对于学生之间的协调配合训练明显不足,而好多真正的、民间的民俗艺术表演都是由于相互配合得好才更显魅力的。关于师资配备,如前所述,目前艺术系专任声乐教师有8人,但真正比较懂得民间歌唱艺术的只有1人,这样的师资配比对于民俗艺术表演专业而言显然是很不合理、很不均衡的。

4.教学实践环节民俗艺术方面内容相对薄弱。

在教学实践环节方面,艺术系比较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的演出活动也较多,但与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相比,有关民俗文化艺术的内容仍然偏少,除每年一次的采风活动之外,基本没有其他民俗艺术实践活动,要么就是参加比赛、展演时,由教师临时组织排练一些具有民间民俗特色的作品去参加比赛,活动结束之后又回归常态,如此一来,学生对真正民间民俗艺术的了解只流于表层,民俗文化知识更是微乎其微,对于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人才相距甚远。

鉴于以上的种种问题,我们首先应客观看待,冷静分析,找出原因,然后制定出适合本校本系特征的改革策略和措施并付诸实施,从而保证声乐教学乃至整个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下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与措施

1.明确目标,转变观念,找准定位

艺术系要统一全系师生思想,同时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明确培养民俗文化艺术人才的目标,找准定位。教师应转变观念,真正扑下身子去了解学习民族民间、民俗原生态歌曲等,从中汲取营养并运用到自己的声乐教学中去。此外,还应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方式,促使他们认清民俗文化的巨大价值以及从事民俗文化研究和走专业特色化道路成才的良好机遇。

2.改进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大量增加民俗文化艺术内容

明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后,要对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革新,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内容的课程,在教材的选用上,应多采用从民间采风回来得到的“鲜活教材”,从而不断加大学生对民族民间、民俗艺术知识和信息的占有量,真正为进行民俗文化艺术研究做好准备。

3.改革声乐课上课方式,完善师资结构

改变声乐课传统的“一对一”上课方式,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相结合的上课方式。个别课主要训练学生如何发声,借鉴科学的发声方法,美化学生的歌唱音色;小组课主要训练他们的协调配合能力和互相间的艺术默契感,体会民俗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集体课主要讲授一些民俗民间的音乐文化知识以及让学生体会民间艺术在集体活动中的呈现方式。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措施,完善师资结构,聘请校外优秀民间民歌手担任原生民歌演唱的教学工作,同时派出本系声乐教师走出校门,深入民间进行“接地气”般地采风学习,尽快扭转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方面师资薄弱的局面。

4.加强教学实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加强教学实践,同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要增加学生采风次数和时间,除了系里组织的采风必须参加外,还要求他们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田野采风,深入学习民间文化知识。二要训练学生对采风回来的材料进行加工整合,改变被动的学习方法,多采用研究型的学习方法,提高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最终成为有一定民俗文化研究能力的人才。

三、结语

声乐课是音乐表演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到民俗文化艺术表演的专业建设,针对百色学院这几年的声乐教学中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应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切实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课方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对整个声乐教学模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本专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表演艺术专业课程篇6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艺术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203-01

艺术指导作为一种音乐专业教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已经成为了音乐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艺术指导是指在音乐专业教学中通过与专业教师合作,钢琴伴奏角色参与声乐、器乐活动,促进演唱者、演奏者的演奏技术不断提高,增强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整体音乐艺术水平的专业教师。而高校的艺术指导课程就是钢琴伴奏艺术指导课,又常简称为“钢伴”。艺术指导课程的有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艺术指导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艺术指导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分析当前高校的音乐教学艺术指导课程现状

我国的一些高校,特别是综合性高校开设的音乐表演专业中,艺术指导的教师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受到过艺术指导专业授课教育,而从事艺术指导的教师与专业课程的教师比例,与学生的比例等都没有体现合理性,使得跟课制度很难得到保障,因而也就影响了艺术指导的教学质量。当然,也有一些高校已经实施了跟课的教学模式,但是因为课时较少还没有达到全程跟课的效果,而教师只能采取一些临时性的策略,如找钢琴专业教师和学生来代替,在音乐会中的走台活动中匆忙实施等大大降低了跟课模式的效果。种种情况都不利于艺术指导教师的自身素质的发展,更不利于音乐艺术指导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在高校音乐艺术指导还没有达到成熟的水平时,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不断优化教师、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充分认识到艺术指导的的重要性,全面接受音乐专业的授课训练制度,有效开展跟课模式,促进有效教学效果的发挥。

2分析实施高校音乐教学艺术指导教育的策略

2.1必修与选修结合的课程体系

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打造符合学生发展的必修选修结合的课程体系。在音乐专业教学中,要开设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的必修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如声乐艺术指导、器乐艺术指导方向等。教学内容的制定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声乐、器乐教学大纲要求,选择相应的基础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保证由专门进行艺术指导教学的教师对创作风格或者类型进行分类,对作品进行授课,传授演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要领等等。

2.2模拟训练

高校的艺术指导课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模拟训练,让学生在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内容,聘请声乐、器乐的学生为合作伙伴,打好艺术指导的知识基础。聘请声乐、器乐类型的学生作为合作伙伴,能够让学习艺术指导的学生走入艺术指导的课堂,一起接受授课教师的指导,并参与到课程考核中去。指导教师还可以对声乐、器乐表演者的表演方法和处理方法进行讲解和指导,使得艺术指导学习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准、气息调节和音乐变化处理能力等,为其形成更高水平的艺术指导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通过模拟训练的形式,有效地环节了高校艺术指导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了学习者与参与者的共同进步,有利于提高艺术的整体水平。

2.3实施跟课模式

在高校的艺术指导课程中,可以实施跟课模式,促进了学习者的艺术指导水平不断提高。跟课模式是指在在艺术指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模拟训练之后,让其参与到声乐、器乐专业的课程中跟课学习,接受专业教师的训练的一种模式。目前的跟课模式能够让艺术指导者充分了解弹奏作品的相关特征,并能够根据了解情况对弹奏音色、呼吸、力度、变化层次、线条、渲染气氛等方面进行有效地处理,因而不断积累了艺术指导经验,逐渐掌握了作品的风格、技能要求等,促进了学习者的艺术指导水平的提高。

2.4专家讲座

在高校的艺术指导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聘请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进行集中训练和指导,以专家讲座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艺术指导能力。和专家也不仅仅是一名知识的传授者,传授演奏演唱的技巧、经验等,还是一名分析者,从声乐、器乐作品的创造背景、风格、特点、内容等方面的讲解,更是一名表演者,带领学生一同去现场感知音乐艺术指导的极大作用和魅力。因此,通过专家讲座,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指导对于艺术整体艺术效果的重要性,从而带领学生更准确更全面地理解艺术指导的教学目标,更能促进学生的演奏能力、演唱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2.5参加艺术实践锻炼

在高校的艺术指导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实践氛围,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例如,通过跟随教师参加考试、演出或者比赛等艺术实践活动中去,学生能够学到在专业教学之外的一些演奏特殊要求,还能掌握艺术实践活动的不同需求,并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锻炼和学习,提高演奏水平和合作能力。音乐艺术指导是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仅仅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而没有参与实践活动,仅仅只是纸上谈兵,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艺术指导。

随着音乐专业教学的不断发展,艺术指导作为一种专业课程和特殊的角色,在专业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的音乐艺术指导教学中,我们要加强艺术指导与音乐基础专业的合作,发挥综合课程体系、跟课教学模式、模拟训练等的作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艺术指导水平,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和演奏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露润,古全林.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J].成功(教育),2012(1):27.

[2]古全林.论音乐教师培养的专业教学改革――以绵阳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教学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140-141.

[3]古全林.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进阶刍议[J].四川戏剧,2009(5):140-141.

表演艺术专业课程篇7

关键词:专业训练;舞台表演;关系

1课堂专业训练价值

课堂专业训练最终的价值是要服务舞台表演的。从客观角度来说,运动能力其实就是需要学生在掌握一定舞蹈技术和技能的前提下,从各种练习中所获得的本领。因此,要实行有系统化的训练课程,采取科学的训练方式,并且尽量要尝试大胆的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促进与提高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认知能力。通过反复的趣味化训练,强化学生的直觉性,将传统的训练模式变换成多元化的训练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舞蹈能力,全面地体现课堂专业训练的价值。

基本功的训练不仅仅需要基础课程的教学,更要将基本功的训练体现在专业的训练课堂上,利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更容易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舞台形象塑造训练等是基础训练科目,将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专业训练,才能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对于学生而言,专业性的训练价值,不仅仅在于学习基础理论,学习传统知识,更需要学生能够把握专业性的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的延伸和创新化的发展。发展绝不是单纯地模仿、拼凑,而是继承与创造的进程。

课堂专业训练的价值,就在于为舞者奠定良好的基本功。经济时代背景下,专业实力的优势表现,就是专业的训练确保舞台表演的成功,产品价值的高低与其本身的科技壁垒和创意性紧密相关。在艺术领域,创意思维会给人们的视觉上带来冲击和享受,但是一切的实现基础,即专业性的课堂训练,从精神层面的意蕴表达,有助于与人们的审美水准之间相互促进,对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2舞台表演的艺术价值

舞台表演既是检验学生的日常训练,也是对中国古典舞传承的一种重要手段,将舞蹈的特有风格和最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力,在经过艺术加工的洗礼后形成经典的剧目及经典舞剧,这也是舞蹈艺术不断发展的展现。舞蹈表演是舞蹈练的目的之一,它是综合训练课程的集中表现方式,将日常训练的内容经过艺术加工,形成完整的舞蹈表演形式,它是体现舞蹈社会功能的重要表现手段。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迎合当今社会的步伐,以艺术的手段运用肢体语言将其完美地表达,从而展现给观众。舞台表演是中国舞蹈表演艺术的精髓,不仅能够塑造出艺术形象,还能够通过形象和意境来反映社会内容、反映生活和表现情感。是感觉和思维心理过程的总和,通过舞蹈演员在角色中的形象,运用肢体动作塑造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表达角色的人物精神和角色的思想等,使观众能够留下深刻难忘的艺术形象。并且,通过对专业训练与舞台表演方面的研究,能充分认识二者的关系。

所谓风格,绝非包含所有特点,而是要懂得“度”的把握,在创新中传承传统,在继承中打破常规,在吸收和借鉴中摆脱扎乱无章,广收博采、扬弃优缺,可以更利于未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在训练的同时,也要把握风格的塑造,不能够什么都吸收,要更好地融合时代的特色,深入地把握民族的审美意识和特性,同时把握内在之气韵、身韵、神韵,并通过专业训练来展现舞蹈的精华,这就需要舞蹈的教学要充分体现基本训练的价值所在。从课堂走向舞台,最大的区别在于需要学生丰富的感情流露以及感性变化。因此,学生要从模仿动作的学习向舞台表演转换时,要提高对与肢体语言和舞蹈结构的感受力和把握能力。古典舞审美要求可以让学生更具备舞台的表现力,因此学生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使其呈现的舞蹈更加具有舞台魅力。

3专业训练与舞台表演关系

舞蹈艺术的发展要以满足民众需求为条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民众的审美标准和精神追求也在不断地变更,这就需要利用新思维和新理念,在舞台上表演出更符合现代人了解并欣赏的具有情感丰富、内涵深入特色的优秀舞蹈作品。舞台表演的优劣,也与专业训练的情况有着直接的关联。

将舞蹈课堂训练与舞台表演的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专业培养,才能使学生舞台表演能力得到提高。对于舞蹈学员而言,专业性的训练价值,不仅仅在于学习基础理论、学习传统知识,更需要学生能够把握较高的专业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的延伸,创新化的发展。发展绝不是单纯地模仿、拼凑,而是继承与创造的结合,课堂训练与舞台表演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缺一不可。

理性与感性的矛盾与统一始终存在于表演的始末,两者之间尺度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表演的成功与否。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舞蹈特色的情况,采取对应的训练安排,同时还要融入舞台表演的精髓。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合理地设置训练课程,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的舞蹈界在不断进行改革与推进,通过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有利于培养扎实舞蹈基本功,提高舞蹈表演,经过艺术加工得以传承,将舞蹈独有魅力完整地呈现给大众,并且将舞蹈艺术推向更大的舞台。

舞蹈专业训练与表演本身应该是有机结合的整体。没有正确、合理的专业训练不会达到表演的完美与极致。舞蹈本身是一个具有多种元素的艺术形式,它的多元化发展本身便是合乎舞蹈特点的,需要将多种元素和谐地融入其中。训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表演是综合体现其艺术价值的方式。专业训练是服务于舞台表演的,而表演也应反作用于专业训练“质”的提高,所以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且和谐一体的。

参考文献:

[1]赵青.中国古典舞课堂教学与舞台创作的承接关系[D].山东大学,2014.

[2]刘岩.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表演艺术专业课程篇8

关键词:演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252-02

按照浙江省“文化强省”建设的要求,针对社会就业市场对实用型、复合型演艺表演人才的大量需求,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于2007年正式创建了“表演艺术专业(演艺方向)”。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对演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获得了一些教学和管理的经验和体会。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潮,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据调查,浙江现共有约16家省级专业演出院团,11个省、市级、县区级86个文化馆和全省近2000个乡镇、街道文化站(文化中心)。仅就杭州,在市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演艺公司就有86家。另外,据初步统计,仅杭州市登记在册的各类艺术培训结构就有99家,广告传媒策划公司近3800家。按照“文化强省”建设的要求,这些单位和机构都需要不断充实实用型及复合型的演艺人才。正是在这种为文化类专业的设置和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的大背景下,我们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演艺专业应运而生。

我们所创立的演艺专业培养具有创意思维、一专多能、综合素养全面的表演艺术高等复合型专门人才。具体来说,即具有一定的表演艺术基础理论,较强的表演艺术基本技能和综合演艺能力,面向文化馆、影视公司、文艺团体、艺术培训机构及各类文化演出市场,从事戏剧小品表导、歌舞表演、综艺节目主持、影视表演及艺术培训教育等工作。

演艺专业的课程设置以综艺表演为核心课程,围绕核心课程分别开设了表演、语言技巧训练、舞蹈表演、声乐表演、综艺主持等主干课程,再辐射延伸至艺术概论、戏剧影视欣赏、艺术策划、化妆、音乐剧欣赏、舞台知识、音乐剪辑等选修课程。

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相对全面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该专业的特色和亮点所在。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学生不仅能演、能唱、能跳,还能编、能主持,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演艺人才。

演艺专业的培养,注重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而专业上所谓的复合,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正如有关专家指出的,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同时,面对培养学生“应用型”能力这一思路,演艺专业不仅学科设置全面并多元化,包括表演艺术各个范畴,还特别强调、提倡跨学科学习与跨院系合作,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学习,扩阔他们的视野。该专业的教学人员中,既有本校专职教师,也有校外特邀延聘的艺术家。深入挖掘和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可以与本校内的教师优势互补,进而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和能力,提高办学质量。

培养多才多艺、一专多能型的艺术人才,“全人教育”是演艺专业核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艺先学做人,把品德、修养放在第一位,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养,不断完善学生人格,增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逐步探索建立具有演艺专业的教学特色:教师集体备课制、课堂教学轮换制、艺术实践月赛制、汇报专家点评制。教师集体备课制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前提是建立在教师个人做好充分备课准备。在“孩子是大家的”的共识下,采取的流动式教学,能使教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能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艺术实践月赛制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倡导课后学习的良好习惯,更好地提升演艺专业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和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第二、加强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挥;第三、培养学生自我组织管理的团队精神;第四、促进课堂教学的立体认知。像这样的月赛,每个班的同学在2年半的学习时间里,要完成8次的比赛,一个人(次)都不能少。通过这样的展示,也让专业老师对学生有更立体更全面的认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提升。汇报专家点评制,每一学期期末举行专业汇报,邀请省内外业内专家、教授进行专业点评和指导,使学生能及时得到相对准确而精深的学习反馈,促进专业素养和专业认知。这种方式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本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得教学团队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更好地把握好专业方向,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有效实施上述措施和体现特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了四个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探讨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法、鼓励思考无结构的教学法、探索无管理的管理教学法。特别是实行“管学融合”的教学法。我们认为,教学管理和教学是紧密融合在一起,应是鱼水交融的关系。讲究班风、学风、专业之风是一门非常重要的隐形课程,是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与体现。不管是平常的学习,还是课后及自主学习,我们都强调良好的传统要传帮带传承下去,由上一届的学兄学姐带至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体现专业的一贯性和连续性。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学团队的老师们会带着学生去博物馆、各大剧场、美术展馆等校外观摩学习,广采博收,兼收并蓄,借鉴吸收,为我所用。

演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重点是采取“月赛制”和建立“教学工作坊”。

演艺专业的教学理念是以实践为本,因此我们会为学生安排针对性的排练,给予学生较多演出的机会。演艺教育的精髓在于表演本身,本专业学生每年均会参与不同的制作演出,让他们在学期间就有丰富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未来投身演艺行业做好准备。

“月赛制”即一月一赛。根据声乐表演、语言艺术、舞蹈表演、表演、综艺主持、主题晚会、综艺晚会等题目,有意设计的主题是循序渐进、由浅至深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除了展示专业技能外,还要求融入一定的创意思维,因为创意是生产作品的能力。要求这些作品既新颖(即具有原创性,是不可预期的),又适当(即符合用途、适合目标所给予的限制)。创意又是神秘的。神秘意指激发创意本身的欲望,以及被欲望激发之后如何找到途径让欲望成形。这两个神秘部分就是创意工程的两个主要面向:“构想”面向与“执行”面向。定义中的“新颖性”属于创意的构想面;“适当性”属于创意的执行面。设立相关的岗位由同学们来竞聘。

所有的节目都是同学们自己构思、自己组织、自己排练,由同学选出导演组、舞台监督,以实践为本,运用“一月一赛”的形式进行“以赛促学”教学改革。通过比赛既使学生了解掌握艺术创造的规律,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潜能和热忱将可得以全面发挥。

小品创作工作坊是演艺教研室新近设立的一个项目,是一个阶段性的特色教学,不仅演艺专业整个教学团队群策群力、全程参与,还邀请社会各界的专家、导演前来指导。

自演艺专业建设以来,我们在教学和社会实践方面都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教学实践成果

创作演出话剧《茶人杭天醉》、原创音乐话剧《青春不作弊》等,小剧场话剧《故事》、《末漫》、《叫我孙悟空》,综艺晚会《thediaryof07》、《我们的青春ing》、《向梦想出发》等,小品《军训的日子》、《红包》、《交警》、《自然节拍》等等。其中,《军训的日子》参加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荣获一等奖;《茶人杭天醉》被选参加浙江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活动;《末漫》获选成为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同时,我们还每年进行一次正规而隆重的综艺汇报演出,演出融合了话剧、小品、歌舞、戏曲、武术、曲艺、音乐剧等多种元素,所有节目均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

(二)社会实践成果

历届在校学生都由学院组织,分别参加了余杭“手牵手”百场演出、“钱江浪花”送戏下基层演出、杭州剧院越歌剧《简爱》演出。2010年2月,2007级的8位同学作为主创,参演了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肖锋执导的电影《岁岁清明》,其中,钱佩怡同学凭该片“阿敏”这个角色获得第28届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跟其他提名者吕丽萍、娜仁花、徐帆、秦海璐、颜丙燕相比,22岁的钱佩怡是提名者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也是演艺专业学生中目前获得最高奖项的一位。

在生活中塑造一个完整的自我,在舞台上塑造一个完美的角色,这是所有的演艺专业学生都殷切希望自己能早日顺利实现的人生目标。对于演艺专业而言,知识和技能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演艺专业人才培养初步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但也不时意识到不足的存在,比如,在学生的“学以致用”和“用以致学”的结合方面,我们还需要再进行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和探索。

演艺专业目前已被列为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更切实地解决演艺专业的系统综合教育与实用教育之间的矛盾,提升演艺专业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丰富演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创造力培养的手段和方法,探寻更符合时展的演艺专业新教学模式,我们正在努力做好各方面基本功的前提下,一步一个脚印地继续坚实向前走。

表演艺术专业课程篇9

一、教学指导思想的微调

目前,高师音乐专业大都以培养各个阶段音乐教育人才为目标,高师声乐专业因此也致力于培养学生科学发声并能胜任中小学声乐教学。但高师声乐学生演唱水平参差不齐,而且课程学时较少,常常出现教师刚教会学生怎样科学歌唱而学生却又马上面临实习毕业等尴尬境遇,而学生毕业后又普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声乐表演能力异常缺乏等状况。如何利用现有课程设置和学时,增进学生声乐演唱和表演能力,则迫切需要高师声乐教育者们对教学指导思想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首先,应打破传统声乐分类法等固化观念,对学生进行综合化、差异化培养。传统声乐教学通常将声乐学习分为美声、民族、通俗,而教师也常常自我归类的进行声乐教学。但高师声乐有别于声乐表演专业,它主要是培养多能的学生,高师毕业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各种声乐唱法都要涉及。因此高师声乐专业迫切需求转变固有观念,对学生进行通识化声乐教育并强化表演训练,充实声乐学习内容同时依据学生自身条件进行差异化培养。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创新教学理念。传统声乐教学强调让学生发现辨别自我的声音并自如运用发声器官,教学过程中以倾听和模仿为主。高师声乐课程大都沿袭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流程,但高师声乐专业毕竟不同于声乐表演专业,课程学时较少等因素限制使高师声乐毕业生大都有科学的发声,却缺乏艺术表现力。如何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则需要将“模仿”这一理念扩大化。“模仿”这一最古老的艺术起源学说,不仅说明了由自然表现转化为艺术的重要环节,而且指明了艺术者技艺掌握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庖丁解牛的比喻还是谢赫六法的转移模写,各种艺术门类都是在”模仿“中得到技能的提升从而获得质的飞跃。高师声乐专业课时较少,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而在教师带领下模仿借鉴艺术大师的优秀之处,无疑会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技艺有迅速进步。所以,除了对科学发声的学习外,还应重视“模仿”对增进技艺的功用,从而在“模仿”理念的引领下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最后,高师声乐课程还应根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特点和社会市场需求做一定的调整。目前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运用多种手段启发和培养儿童对音乐认知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高师声乐专业也应适应这一形势,在实际声乐教学中加入即兴、创造、表演等多种音乐教育元素,使高师声乐真正向世界先进音乐教育理念靠拢,并强化高师音乐教育学科特色。从近年的学生就业情况来看,高师音乐学生从事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宣工作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对高师声乐的教学形式及内容的调整也就迫在眉睫。

二、教学形式、内容的创新与丰富

高师声乐表演教学模式的建立,离不开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与丰富。在声乐教学实践的开始阶段,应根据学生的演唱水平作细致分组并制定详尽计划进行差异化培养。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努力做到多样化。演唱歌曲的学习包含艺术歌曲、经典流行歌曲、校园民谣、歌剧、民歌、中国戏曲几大类,所选择的标准为具有艺术美感、社会认知度较高、有一定声乐学习价值。同时歌曲演唱方式也包含了独唱、对唱、小合唱等。针对声乐演唱基础较差的学生,多选择流行歌曲、民歌、艺术歌曲等音域不宽,对声乐技巧要求不高的歌曲进行学习。在自然科学发声前提下,重点启发和要求学生用情歌唱并培养良好的舞台表现力。通常一些流行歌曲或者艺术歌曲没有正谱伴奏,可以用来学生培养的音乐创造力。声乐教师可要求多位学生即兴为歌曲加入和声及伴奏,进行表演唱、对唱或小合唱。而对于有较好演唱条件的学生,多选择戏曲、歌剧等表演元素较多的曲目,让学生融入音乐和角色,从而改变高师声乐学生只有声音没有表演的尴尬境遇。

教学形式方面,在现有课时量基本不变情况下,对声乐小课的教学形式做一定的微调,同时增加固定的理论观摩大课和舞台实践活动时间。传统声乐小课的教学流程通常为练声曲再到歌曲演唱,固然这一教学形式能很好的解决学生发声问题并获得更宽的音域与优美的音色,但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长期一对一的单独授课。高师声乐表演教学可以效仿西方声乐专业授课方式,将声中西声乐表演理论知识;借鉴模仿艺术名家从而提升高师声乐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三、声乐表演实践的多样化

艺术表现需要在不断实践中获得成熟和发展,声乐表演也是如此。高师声乐教学受多种因素的限制,亟需为学生创造多种声乐表演实践条件以培养学生艺术表演能力。传统音乐会准备周期长、节目质量要求高,而艺术实践或者舞台实践相对来说流程简单,不需要海报节目单、每一位高师声乐学生都可以参加。因此在每月的月末,可举办一次声乐艺术实践活动,教学班的学生都可以参加这种半正式的演出。艺术实践活动的表演内容为近段时间以来学生声乐学习的汇报和总结,演出形式可以是独唱、对唱、或者小合唱,而歌曲的选择则是更加不受限制。音乐会作为艺术表演的正式形式,在高师声乐表演实践中还是应被选用的。较为合适的是以一学年为期举办,并纳入教学成绩的考核体系中。

目前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与多个单位建立了学生实践基地联系,这也为高师声乐学生的表演实践活动搭建起了良好的平台。高师声乐学生的表演实践不仅可以锻炼自我,还可以通过实践检验自身声乐学习,从而为声乐学习的良性循环发展打下基础。

四、课程学时的划分

高师声乐课程受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科特点影响,必须进行教学实习和毕业论文答辩等,除去节假日和考试安排等因素,平均本科前三年每学年高师声乐课时为30节课,本科第四年为20个课时,新加入的集体课为每学年6-8节,而艺术实践环节也应算为每学年6-8课时。如高师声乐表演教学本科学时分布图:

从学时的分布情况来看,开展高师声乐表演教学仅仅增加了少量课程学时,艺术实践等活动时间安排灵活,集体授课不过多占用学校教学资源,同样也不占用其他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集体课课程学时少,但在高师声乐表演教学模式中至关重要,因为每次教学班大课所训练的侧重点都是不同的。集体课学时划分大致按授课内容每两学时一个重点,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高师声乐表演教学中集体课程具体内容有:天性解放、情景设定即兴表演、声乐表演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中国歌曲演唱的注意事项、中国歌曲演唱表演范例分析与模仿、西方歌剧演唱及表演特点、西方歌剧范例分析与研习、流行歌曲演唱分析及研习、民歌及艺术歌曲演唱及表演研习、戏曲演唱范例分析及研习、对唱及小合唱表演注意事项。

五、学习成绩的评价

表演艺术专业课程篇10

关键词:表演艺术;声乐教学;相互关系;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4;G642

一、引言

声乐艺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从广义上来讲,声乐艺术也可被称之为表演艺术的一种,但二者有所不同。表演艺术是一种将动力定型的表演技巧,它是展现舞台表演者行为的一门艺术,表演艺术存在且巧妙地渗透于声乐表演的方方面面,毋庸置疑,没有表演艺术支撑的声乐艺术将失去灵魂与生命,成为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与活力。鉴于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发挥表演艺术的作用,以表演艺术提升声乐教学质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表演艺术与声乐教学的相互关系

所谓表演艺术,就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的形体动作、肢体语言、表情来塑造形象、表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种类。通常来说,表演艺术包括戏剧、音乐、舞蹈等各种内容,具有综合性特征。表演艺术与声乐艺术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前者更倾向于“演”,而后者则更注重“声”,虽然两种艺术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同,但其在艺术教学中却存在相通性,有着相辅相成、互相渗透、融会贯通的密切关系。例如,目前我国各大院校在声乐教学中普遍开设了表演课程,不断迎合表演艺术的发展潮流,将“演”与“声”,“表演艺术”与“声乐教学”做了恰当的契合,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旨在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专业的幼儿声乐教师。毋庸置疑,幼儿声乐教师面对的是3岁到6岁的孩童,他们活泼好动、知识浅薄,但好奇心重,爱模仿、爱表现,极想得到别人的赞美与认可。在幼儿声乐教学中,如果能运用趣味生动的表演艺术将抽象、枯燥的声乐课堂具体形象化,做到声乐与演唱、声乐与肢体表演的完美融合,定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感受到声乐之美、声乐之情、声乐之趣。从该层面上讲,表演艺术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三、表演艺术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声乐教学中,高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往往兴趣低下,课堂参与度不够,枯燥乏味的声乐理论知识以及重复、无新意的声乐训练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如果在声乐教学中渗透表演艺术,为学生创设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习兴趣的动作表演、情节表演或者富有韵味的舞蹈表演等,定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感官细胞,使其兴致昂扬。在声乐表演中,适当的表演艺术,如舞蹈动作表演等可将学生带入一种新奇、梦幻的绝美声乐艺术境界,这样不仅能提升教师的演唱魅力以及舞台魅力,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魅力,增进师生情感,拉进师生心理距离,让学生倍感亲切,继而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参与声乐教学活动,改善学习效果。

(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处理“声”与“情”

幼儿声乐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教会幼儿声乐艺术,更要教会幼儿传情,让声乐为感情表达服务,提高幼儿演唱内涵与意蕴的丰富性,为幼儿日后更复杂的声乐艺术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学前教育声乐教学要渗透表演艺术,让学生更好地处理“声”与“情”的关系,既要唱“声”,又要唱“情”,为日后更好地指导幼儿声乐学习而努力。在目前的声乐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声”与“情”的把握不足,他们只练声,不达情,声音死气沉沉,毫无活力,歌唱很难达到扣人心弦的艺术境界。但如果设置一些趣味肢体表演,调动学生的感官情感,定能达到医以演显声,以声带情的声乐表演境界。

(三)表演对声乐教学具有烘托与促进作用

表演艺术对声乐教学的另一个作用便是烘托、铺垫与促进。表演艺术的渗透,能使声乐教学更具有戏剧性、情节性与情感性,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类审美元素的作用,这些审美元素能对整堂课起到烘托、铺垫作用,为学生声乐学习创设完美的审美情境,促使学生学习心理与声乐审美情感的融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基于教学内容编创一些幼儿歌曲与幼儿舞蹈,让学生试着弹唱这些幼儿歌曲,学会跳幼儿舞蹈,为其创造艺术表演平台。这样不仅能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克服声乐表演中的忘词、节奏不稳、声音发抖等现象,对学生更好地学习声乐艺术起到推动作用。

(四)表演艺术推动声乐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要坚持“中西结合”的原则,在声乐教学方面,既要吸收与学习西方声乐教学的先进模式,同时也要结合中国本土声乐艺术不断创新声乐教学模式,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教学方法。将表演艺术渗透于声乐教学,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突破“三种唱法”的限制,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表演艺术的相关因素,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出迎合学生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学习认知的中西结合式的声乐教学模式。融入表演艺术的声乐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基于学生音色以及唱法的不同给予学生不同的表演内容(或角色),让学生在表演中去演唱,在演唱中实现声乐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五)表演艺术可检验学生声乐学习效果

毋庸置疑,声乐课堂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在声乐实践中的表现,声乐的单纯表演需要要有扎实的声乐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声乐技能做支撑,将表演艺术融入声乐教学一定程度上能检验学生声乐学习综合效果,考察其声乐综合能力的高低。学生在声乐课堂上学到的声乐理论与技巧一定要通过某种实践平台展示出来,而表演艺术则恰好可为学生营造这样的氛围,使学生声费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渗透表演艺术,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明得失,不断改进学习策略,提高学生效率。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表演艺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有利于优化教学方法,推动声乐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表演艺术与高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具有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密切关联。作为声乐课堂的组织和引导者,声乐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表演艺术之于声乐教学的重要性,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不断改革教学理念与方法将表演艺术的作用践行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勇.戏剧表演基础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4,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