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设计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9:50

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篇1

摘要: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背景下,基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视角,探索设计驱动创新促进地域文化资源传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策略,从而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或服务,增强文化认同感和促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地域文化设计驱动创新产品设计社会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6-0126-02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提倡通过设计驱动创新等方式促进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可持续性发展,以科技为支撑促进创意产品(服务)的生产、交易和成果转化。《若干意见》是国家对多年来探索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发展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凝练,其为设计驱动创新的设计文化学基础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应用奠定了基调。设计不仅仅只是一个获取商业利益的工具,其从起初就蕴有深厚的设计责任、道德和伦理意识,这不仅仅表现在对于社会特殊群体的关注。设计还在一个更为宏观的社会视野中寻求适度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探索人们日常生活中基本问题的解决之道,促使民众公共社会意识的觉醒。当然,如同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与设计部馆长paolaantonelli所言,并非所有的设计都以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设计跨越产品到行业和产业,乃至社会,表明设计逐渐从一种传统的操作性工具转向一种新的社会思维方式和社会创新战略。

一设计驱动创新:一种开放的创新模式

设计驱动创新的概念是由意大利创新管理专家RobertoVerganti(2009)提出的,他认为设计驱动创新是区别于技术驱动创新和市场驱动创新的第三种创新模式,从设计在企业创新体系中充当的角色出发,设计驱动创新跨越外观造型的美观和技术功能的革新,实现了整合设计管理、美学经济、品牌价值和文化优势创造全新价值的基本诉求”。某种程度上,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设计驱动创新是在现有的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产品的物化,它是以一种或多种技术的可能性应用来创造产品附加值,它是依靠发挥产业链低端环节效应来优化整个产业链发展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然而,从广义设计来看,设计驱动创新的对象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实际的产品本身,物质实体、信息消费、服务体验、社区构建、商业模式和国家形象等都可以成为设计创新的对象范畴,无论设计对象是什么,它们具有共同点,都是通过设计思维实现从概念创意到创新实现的一个过程,其核心是设计思维:经由发现、构思和迭代的过程通过相应的设计方法技巧洞察设计对象的内在本质,从而将创意转化为新的产品、商业或社会创新性解决方案。设计师从始至终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通过群体文化学等各种方法洞察使用者或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内在需求,整合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等要素,从而创造出能够满足目标群体需求或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产品或服务。

由于设计问题的复杂化和设计竞争的全球化,设计活动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因此,设计从设计师个体行为或设计团队范围内的活动日益扩展为其与密切相关的群体与产品、系统、服务或环境之间的互动(图1)。传统的过多的依赖设计师的感性直觉进行设计的策略方法通常无法确保设计交流和设计进程的效率,以及设计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认同性。设计驱动创新—方面突破了传统的侧重外观设计或装饰美化的低层级运作模式,另—方面,设计驱动创新的思维方式区别于长期占据主流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思维,设计关注的对象已从关注物理实体的、有形的产品的设计转向非物质性的、无形的服务的设计,设计日益成为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种驱动社会变革的思维方式和战略。

二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产品设计创新策略

从设计的视角来看,地域文化中的人文地理环境、工业生产模式、日常生活形态和社会行为制度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与设计密切关联,具体可以细分为风俗习惯、生活状态、生存方式、群体规范、生产形式、国民心态、种族意识、社会体制等方面,它们分别在不同层次上影响设计思想、审美取向、设计伦理和设计价值。所以,在文化的视角下探索设计驱动创新的基本策略,一方面需要清晰地了解地域文化的生态构成及其基本结构,重要的是如何实现文化特征与设计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在文化构成体系中,设计创新活动最易接触的层面是物质形态的器物文化,它是深层次的行为制度文化和内在的思想意识的最为直观的外在表现和反映。因此,人们习以为常的设计造物常常被认为是设计的全部。

纵观从原始社会的工具制作到数次工业革命引发的工业和信息产品(或服务)设计,器物演进历史实际就是人类有意识地制造器物或工具的技能发展和人类主观观念物化的历程。因此,与产品设计创新策略关联尤为密切的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器物设计演变知识体系,其侧重日常生活研究,探索以器物为核心的行为特征、认知取向和文化结构;日常生活形态知识,依据特定地域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公众文化活动和组织行为制度等知识,建立完善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和以知识为核心的新型生活形态,文化能够以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形式引导生活方式,将文化纳入设计活动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基于文化多样性而产生的差异性等问题;地域文化符号象征体系,依据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的观点,文化是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存在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概念系统,从而实现对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的交流、保存和发展。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产品设计创新,一个较为直接的方法是以器物文化为核心探索器物设计的思想、文化、技术或观念,进而为现代设计实践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参考。例如,为将中国传统地域性的文化精神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中,燕山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段韧(2013)以客家土楼建筑意象为灵感来源,借鉴其外观作为产品造型的主要表现形式,依其设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陶瓷餐具(图2)。人造器物不只是一个独立的物质,不仅仅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形态的变化,其具备物化和人化的双重属性,任何一个人造器物的实用、审美和语意功能都与其本身特征及其相关的属性(功能、结构、材质、色彩和装饰等)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指向关系,这种指向表明了一种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产品设计创新策略维度:物质技术演进的维度、目标群体消费需求构成维度和人造器物社会性系统维度。.

区别于传统的以技术功能为导向的产品创新和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创新,设计驱动产品创新在于整合技术方案和商业机会,探索技术解决方法和社会性机制之间的关联性,将设计创新全面融入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设计的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虽然,设计创新程度和内容等因具体产品类别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除了产品功能和审美因素,设计驱动创新更加关注创新性设计概念的产生与赋予产品特定的象征性意义,产品承载着特定的个体、社会和文化价值,其能够与处于特定生活方式之中的消费者或用户产生情感共鸣,增强产品的被接受度和文化认同。因此,产品设计创新策略可以依据实用功能、审美体验和设计语意三个基本维度建构(图3)。

三从产品到社会创新:可持续性设计创新策略

社会创新研究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peterDrucker和Dennismeadows等人的工作,主要在于应对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资源等困境。随后,该概念广泛应用于技术、政治、文化和经济等领域,发展形成_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一般意义上,社会创新是—种满足社会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其具有公共性、社会性、包容性、参与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与技术创新或组织创新等存在密切关联而又相互区别,社会创新的主体和目标是社会性的。创新活动的进行亦需非盈利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合作,它是一个包括创新思想形成、实施、评估、完善和扩散的创造性过程,与通常意义上的设计创新在本质上具有相通之处。

在社会创新源起之时,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papanek)曾经从设计角度就寻求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过探索,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他强调设计师的社会伦理意识的重要性,认为设计并非只是千方百计的去创造商业价值,而是一种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更重要的是,这种设计理想实际上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包豪斯就已经存在。因此,就历史发展脉络而言,社会创新思想与设计已早有密切关系。依据社会创新理论研究成果,设计驱动社会创新可以描述为:通过设计创新方式整合环境资源、社会技术和组织力量等形式实现社会问题(如教育不平等)的解决和社会价值(如公平)的创造,提升公众社会责任意识和国家文化认同感,推动社会变迁和可持续性发展。

基于社会创新的视角,传统的设计应实现如下转变:①扩展传统设计对象的范畴,不仅需要关注产品物理属性和物质实体,而且应关注非功效性属性(如象征性意义)和非物质性的设计,改变设计只面向产品使用功能而忽视产品作为信息媒介的现象;②延伸以物为核心的设计,构建以产品为基础的人与产品、产品与产品、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的情境关系,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产品角色、人的个体行为和社会活动过程;③改变设计商业利益至上的唯一目的性,倡导设计回归伦理道德,面向真实世界的现实问题而设计,担当相应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设计驱动创新从产品创新跨越到社会创新,虽然其设计的关注点发生了转变,但是设计思维的本质没有变化,社会创新为设计驱动创新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方向。例如,飞利浦公司对设计驱动社会创新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Stefanomarzano提倡通过设计为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弱势群体所面临的一些日常生活问题提供富有意义的解决方案。如Chulha炉灶(图4)设计项目(源于ph.lipsDesign),印度很多农村居民因为在室内使用传统炉灶进行烹饪,久而久之,除了造成了室内的空气污染,产生的烟雾引发了诸多与呼吸相关的疾病。在设计师、炉灶使用者和非营利组织的共同合作下,最终找到了一个低技术、低成本、环境友好的和高效的解决方案。Chulha炉灶充分利用了传统炉灶的优点,其不仅易于安装、使用和维修,而且能够以本地区的原料为燃料,室内烹饪更加安全高效,降低了呼吸疾病的几率。

四结束语

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篇2

工业设计服从、服务于企业战略,创新的工业设计会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文章分析了各种企业战略的工业设计类型选择和工业设计策略,对工业设计支撑企业战略的实施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企业战略工业设计策略

我国是工业生产大国,但不是工业生产强国。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科学技术进步越来越快和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企业战略急需由以资源为主的粗放型向以科技创新为主的集约型转变。工业设计是以人类需求为导向,集成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已经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过程中,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工业设计支撑企业战略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1.企业战略、工业设计概述

1.1企业战略

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

战略的第一个因素是企业最核心的使命、核心价值观和远景目标,使命和远景指引着战略制定的方向,核心价值观引导着战略的思考方式及执行策略。战略第二个因素是外部环境,其中宏观环境是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状况和每个经济周期的经济状况,产业环境是战略群体情况和供应商、客户、竞争者、替代者、潜在竞争者决定的产业结构。战略第三个因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等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决定了企业战略成功实施的外部极限和内部极限。

1.2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以功能、物质技术、美学为基础,以人的需求为起点,作为人、产品、环境、社会的中介,以科学、艺术、经济、社会有机统一的创造性活动,全面参与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工业设计是科技人性化创新的核心因素,也是文化与经济交流至关重要的因素。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1980年给工业设计的定义是: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2006年的定义是:设计是一种创造活动,其目的是确立产品、过程、服务及其整个生命周期系统多向度的品质。

2.企业战略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企业战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纲领,通常企业战略决定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服从、服务于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对工业设计的进行和管理起指导、规范性作用。

而在新科学理论、新技术的发明,或国家出台新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或企业战略出现偏差,工业设计又会反作用于企业战略,创新的工业设计会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甚至改变企业战略的方向,形成适应新科技、新政策、新需求的企业战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设计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企业战略的实施也越来越倚重工业设计,这是由资本经济向智本经济过度的必然选择。

3.工业设计策略的主要依据

3.1需求原理

市场需求永远是工业设计支撑企业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需求是分层次的,同层次需求又因环境、文化和价值趋向不同有不同喜好。工业设计要以人为本,准确了解市场现实需求、潜在需求和未来需求。

3.2科技生产力原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科技创新是工业设计和建立、维持竞争优势的基础。工业设计要准确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等成果及可行性应用。

3.3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表现,就是联合在本质上也是提高竞争优势,因此竞争就体现出同战争类似的原则,如统一指挥原则(工业设计策略与企业战略一致),战斗力原则(增强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避实击虚(市场薄弱点突破策略)、器不杂不利(系列产品、防御性产品组合)和预备队(储备一代、研发一代产品)等战略战术原则。

3.4生命周期原理

任何产品都有从诞生到消亡的过程,工业设计应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在发展阶段中后期及成熟期,确定替代或升级当前产品的储备产品,并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研发更远时间需求的产品。

3.5系统原理

系统具有整体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等基本特征,工业设计作为企业的一个子系统或因素,其设计策略和功能发挥应以战略目标为导向,采用组合策略应具有内在一致性和主次之分,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才能发挥企业整体的最大功能和效益。

4.工业设计支撑企业战略的策略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要求得生存和发展,首先要根据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市场的需求,制定企业战略,研究、开发和生产能满足上述要求的产品,工业设计支撑企业战略的策略成为多数企业战略的重要方面。

4.1拓展型战略的工业设计策略

4.1.1市场渗透战略的工业设计策略

拓展功能策略:以原产品核心功能为基础,采用新技术转变、调整或增加产品辅助功能,改善特性设计,以“辅”带“主”,提高附加值,用带有新功能的产品,扩大产品市场使用人的数量、吸引顾客。

提升定位策略:根据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重新“定义”原产品内涵,提高定位层次,在原有市场从事新的更高层次的经营,按照新“定义”开展升级设计。

消费增效策略:在产品最终使用效果不变或提升的前提下,设计缩短整个产品使用周期或增加每次使用数量,扩大产品使用人的用量。

4.1.2市场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的工业设计策略

薄弱点策略:市场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成功的关键是找到市场的“薄弱”突破点,有时并不要求拿出市场上没有的新产品作利器。

未来需求薄弱点:适应潜在需求和未来需求的新产品;

领先公司薄弱点:领导者如要避免须放弃原工业设计产品定位和品质强势;

产品市场薄弱点:产业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区域市场薄弱点:区域市场的特殊需求。

工业设计薄弱点策略会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甚至改变企业的战略方向。

成本领先策略:在全产业范围中设计较宽的相关产品系列,工业设计的核心是取得并维持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使高成本的竞争对手退出市场。

标岐立异策略:也称之为产品差异化战略或特色战略,工业设计的关键是设计产品在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创造出行业中独一无二的品质、高科技等特色。

集中策略:根据确定的有明显差异性的目标细分市场,设计满足某个特定顾客群、某产品系列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个地区市场的产品,建立竞争优势及市场地位。

价值匹配策略:产品的体验价值与产品价值定位统一,工业设计要在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外延产品各方面充分体现产品价值的定位。

文化适应策略:产品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形式产品和外延产品,工业设计应与消费者的民族文化、所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体现的文化相适应,避免产品文化与市场文化冲突。

4.1.3多元化战略、一体化、联合战略的工业设计策略

周期组合策略:选择生命周期各异的纵向时间段产品组合,使企业在任何时候都有处于成长期的产品。

拓展组合策略:发挥核心竞争优势,挖掘细分市场需求,设计高端产品、利润型产品、扩大市场影响产品的横向系列组合。

防御组合策略:在竞争者核心产品领域,选择设计同类型的产品组合,防御竞争者的威胁或潜在威胁。

新兴产业策略:根据科学技术发展、需求变化趋势,引领或跟进设计新产品,开拓新兴产业。跟进新兴产业策略,应在新兴产业的成长期或导入期的中后时间段进入。

4.2稳健型战略

维持策略:维持原工业设计成果不变,继续应用。

非核心优化策略:在已取得优势的市场,通过对形式产品或外延产品进行工业设计改良吸引顾客,扩大产品消费人群,力图更多地获利。

主导产品优势策略:对市场优势受到威胁的利润支柱或市场占有率大的产品进行升级换代设计,巩固已有优势。

4.3收缩型战略

维持策略:(同上)

中心转移开发策略:根据转移市场区域或行业领域的已有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薄弱”点,通过新产品开发,或产品升级换代、系列开发、模仿改良转移市场。

结语

工业设计产品是实现企业战略的载体,工业设计是支撑企业战略实施重要基础保障。企业根据内外环境和自己的的使命、核心价值观制定不同的战略,企业的整体性和内在一致性要求不同的工业设计类型和工业设计策略与之匹配。

本文分析了企业战略与工业设计的关系,并对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工业设计类型和工业设计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归纳,对工业设计师和工业设计管理的工作起到宏观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华词典》[m].1988年修订版.商务印书馆,1997年印刷.

[2]《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务实(中级)》[m].张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13年出版.

[3]《工业设计史》[m].王晨升等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4]《管理学原理教程》[m].董金岭等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

[5]《竞争战略》[m].[美]迈克尔・波特(mechaele.poRteR)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1997.

[6]《决战在商场》[m].[美]艾尔.雷兹、杰克.屈特著.蒋涛、阎锋刚译.中国解决出版社,1992.

[7]《武经七书》[m].周百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8]《战争论》[m].[德]卡尔・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军事科学院译.商务印书馆,1982.

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篇3

系列化包装设计,贵在创新,只有新的创意、新的格调、新的表现手法才能吸引公众的注意,才能有不同凡响的心理说服力,加深包装装潢的视觉传达范围和冲击力,结合产品的优良品质,塑造名牌产品,才能给企业带来无限的经济价值。美国许多名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其重视产品与营销及包装的设计,尤其在现代的产品营销过程中,家族式企业、系列化的包装、CiS战略的实施,为企业、产品品牌的声名远播奠定了基础,更造就了美国世界第一品牌大国的地位。

(一)实施品牌战略

系列化产品及包装设计是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企业实施名牌战略要有科学正确的方法。品牌策略恰恰提供了从品牌诞生到成长壮大的系统指导。为某个特定品牌确定一个适当的市场细分位置,使商品在顾客的心中占领一个有利的空间,当某种需要一旦产生,人们会先想到某一品牌,同时为品牌选定一个便于成长发展的空间。产品的系列化通过包装传达信息,应该是品牌传播的基础和依据。

l、品牌设计与

应该按照确实的品牌形象对品牌进行一系列包装设计,并通过特定渠道向外界,是塑造品牌形象的工具、方法和途径。广义上讲,品牌设计与不仅包括形象和标识设计CiS战略,更是包括产品、服务、价格、等内容与外包装设计相关的信息系统项目。

2、品牌推广与传播

要实现品牌推广与传播,包装设计与品牌策略至关重要,要对已经进行包装设计和对外过的品牌利用各种媒介和渠道向市场以及消费者进行广泛宣传。注重品牌的传播管理。通过包装设计、系列广告,新闻,公关,促销等各种方式推广品牌,让每一分钱的传播费用都能产生最好的传播效益。

3、品牌管理与巩固

这是品牌策略的核心内容。体现出对内的以品牌为核心目标进行组织结构建设,制定相应的品牌意识和品牌文化,并通过企业文化内涵影响外部客户;对外实现与顾客的多维度和立体化沟通,通过产品包装、包装的系列化设计,服务广告等加强顾客对品牌的记忆、理解、认同和忠诚。品牌巩固则对解除消费者对新产品的不信任感和提升品牌价值等多方面的好处。

(二)实施品牌延伸

参考国际成功的经验,品牌的持续成长离不开合理的延伸和辐射。就是要借助成功的品牌扩大企业产品组合或延伸企业产品线,采用现有的知名品牌推出新产品。

1、一牌多品

由企业的多种产品均使用同一品牌,实施“一牌多品”战略进行品牌延伸,不仅可以使企业以较低的费用迅速打开市场,也有利于企业树立行业综合品牌的形象。一品多牌战略通过企业对同类产品使用两个或多个的品牌,其战略目标是将企业内在属性经过多元、多极、多渠道的方式向外传播。这不仅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也有助于企业的市场细分,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2、多品牌策略

通过企业拥有多个品牌且一般来说不同的品牌对应不同类的产品。多品牌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分散市场风险,又可以建立市场区隔,避免不同产品相互之间的消极影响。例如,宝洁产品多种多样,不同类别的产品一般对应不同的品牌,如洗衣粉有汰渍等,洗发水有飘柔、海飞丝等,牙膏有佳洁士、高露洁,化妆品有玉兰油等3、次品牌策略

可由企业在拥有一个主品牌,同时在同类市场中还拥有其他若干个次品牌,他们相对核心品牌的市场份额要小。在这一战略中,品牌的主次要分明,次品牌要主动保护主品牌的领先地位,同时要担负起企业品牌整合与调整的任务,并以此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实施这一策略的有可口可乐公司(可口可乐、雪碧、天与地、酷儿)等。

4、副品牌策略

集团经济研究2oo6·1o月下旬刊(总第21o期)企业的产品在使用同一个总品牌的同时,依据市场的不同细分,消费人群的不同定义,产品的个性特征以及产品的价值特色而使用不同的副品牌。尤其是针对知名度很高、美誉度很好的品牌,使用副品牌有助于突出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和个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海尔集团的大王子、雪王子、冰王子、金王子、美王子、小王子、小小王子系列冰箱等。从产品外包装和企业形象的展示上系列化产品的包装设计将体现的淋漓尽致。

5、新品牌

具有中国国情的一个概念,主要有创业时间短、产品创新多、宣传力度大、市场覆盖广、竞争意识强、管理团队化、经营模式新、企业信誉高、效益增长快、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商务通、盖中盖、报喜鸟、一卡通、鲁能、海航等都是新品牌的经典范例。

6、商品牌

又称销售商品牌,由销售商创建并由销售商承担其责任和利益的品牌经营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在保持经营高度灵活的同时,实现快速的扩张。例如,著名的“耐克”品牌,其系列运动产品是在耐克公司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下,由合作公司生产出来,再标上“耐克”的商标销售的,这使得耐克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以极快地速度在世界各地扩张起来。此外还有双品牌等针对目标客户群在品牌上做出明确划分,如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男用品牌和女用品牌等等改善了品牌的市场效果。

三系列化包装设计的思维创新

从广告学的角度来讲,创意是在进行广告策划时的一种思维活动,而商业创意设计又是进行产品广告、产品营销的一种必需表现形式,随着现代广告策划的不断科学化、程序化,使得包装设计创意不再像以前那样“天马行空”随意而为,而成为一种更为理性、更为科学的创作步骤。它是一种有规律可循、有策略可讲的活动。它需要思维上要突破习惯印象和恒常心理定势,从点的思维转向发散性思维,多渐性思维。善于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展开思维,学会用水平思维、垂直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反思维,以使思路更开阔、更敏捷,在发散思维的同时把握住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辩证规律,充分发挥设计师的想象力,使包装设计更加富有个性和独创性。这其中,要遵循的创意策略:

1、目标策略:系列化包装常常只针对一个品牌,一定范围内的消费者群,才能做到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目标过多,过奢的包装广告往往会失败。

2、传达策略:包装的文字、图形避免含糊、过分抽象,否则不利于信息的传达。要讲究包装广告创意的有效传达。

3、诉求策略:在有限的版面空间、时间中传播无限多的信息是不可能的,系列化包装设计主要诉求该企业统一的形象特征,产品的形象、品质、特征及产品的优越性等把主要信息通过简洁、明确、感人的视觉形象表现出来,使其强化,以达到有效传达的目的。

4、个性策略:赋予企业品牌个性的系列化。使品牌的系列化与众不同,以求在消费者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5、品牌策略:把商品品牌的认知列入重要的位置,并强化商品的名称、牌号,对于瞬间即失的视觉暂留,通过系列化产品包装的方式强化,适时出现、适当重复,以强化公众对其品牌的深刻的印象。

这五个方面,重点的考虑整个包装装潢设计过程中通过包装及广告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商业营销策划,赢得商业创意策划成功。

二系列化包装产生的必然性

在包装产业领域,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渐凸现出个性化的彰显与创新,促成了包装的现代化设计,新机械、新技术以及包装款式的多样化成为包装设计的全球化、系列化商品包装设计人员只有掌握市场营销过程中的企业及文化内涵,比如产品和服务的系列化设计,体现企业特色等,才能对市场营销环境、消费心理作出科学的分析;才会在对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才有可能适应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趋势,使包装设计有序化,更利于开拓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1、产品的多样化促成产品包装多样化,系列化

在现代生产领域,企业界致力于开发新品种,新产品速度快、时间短、收效高。同时,与之相适应的包装界致力于向消费者提供更方便、识读性更强的多样化系列化的包装设计已成为必然,以食品工业为例,人们对食品消费需求向多规格、多样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食品加工业已将费用投向开发具有更灵活和机动的包装线上。这充分说明产品的系列化生产与包装的系列化实施给企业的有效快速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动作用。美国制药业最先采用了防盗开封口包装,近年药品的多样化,更加快防盗开封口系列化包装有增无减。这种确保产品品质的安全包装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乳品、饮料等包装,并推广到了世界各地。

2、个性、专业化特色化设计不断促成系列化包装

企业的灵魂就是创新,techpack公司就是典型的代表企业。公司在巴黎附近成立了一个创新中心,专门用于研发新的概念和新的产品原型。Slim彩妆盒就是其中一例,它可以180。全方位打开,透明简洁,内中的产品一目了然。生产商还选择将产品名称Sexy四个字母展示在透明彩妆盒内,每个字母中放入不同颜色的唇彩,这样不但降低了包装的成本,节约能源,与倡导的绿色设计也不谋而合。

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篇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及拖鞋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和竞争能力的加剧,拖鞋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劳动密集型企业,拖鞋企业提升其自身竞争力的核心就是提升产品质量,即拖鞋企业要赢得市场,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新,即时开发生产新产品来适应市场的变化,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取得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产品创新是拖鞋企业的活力源泉与生存之本,从产品创新到产品具有品牌竞争力更是拖鞋企业长期经营积累的结果。

我国一些拖鞋企业已经开始注重品牌效应,加大研发力度,但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仍较低,产品以中低档为主,品牌发展意识有待加强。

拖鞋产品创新是拖鞋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手段,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是产品创新的目的和归宿。最终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是通过开发新产品,不断满足顾客新的需要。从产品创新到品牌需要拖鞋企业综合实力做后盾,而拖鞋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有赖于竞争力的提升,所以拖鞋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各个环节的改进与创新,优化拖鞋企业的价值链,从而促进拖鞋企业的核心能力的形成。

二、国内一些拖鞋企业及其经营理念

1.永达拖鞋厂有限公司:以开发新产品与质量保证为目标。另可根据客户提供样版或要求、厚度、硬质、颜色、花纹生产鞋。

2.福建省晋江创龙拖鞋厂:不断创国际名牌。

3.福建家家乐鞋业制造有限公司:家家乐为《哆啦a梦》品牌中国区唯一授权指定拖鞋生产商。2011年,家家乐公司以拔剑之姿迈出了品牌征程的第一步。2012年家家乐公司蓄势出击努力打造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拖鞋企业。服务宗旨:以最新的品种。

这些拖鞋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树立拖鞋品牌意识,创新产品的努力奋斗目标.以需求拉动创新产品模式,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充分体现品牌建设的意义:品牌特色,既增强了企业员工的自信心,也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更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三、拖鞋产品创新的重要意义

1.拖鞋产品创新满足了顾客求新的需求。

2.拖鞋产品创新奖能提高拖鞋企业的竞争位次。

3.拖鞋产品创新适应了科技迅猛发展,更好适应拖鞋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趋势。

所以,拖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有品牌意识,需要创品牌、树品牌,依靠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实力的意识,商标意识和品牌自我保护。

拖鞋企业要进行品牌建设和谋求自身的发展,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个性和品牌定位,品牌定位一定要和产品的个性概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容易辨别和认识。树立良好的品牌塑造和推广策略,拖鞋企业最佳的策略选择就应该是寻求主动创新。

四、拖鞋企业产品创新的策略

拖鞋产品的创新设计可以分为改良性设计即对已知的或现成的原理和产品进行改进或重新组合和开发性设计即设计出的新产品具有明显的创新性两大类。其中改良性设计进行产品创新的策略有:参照创新法、组合创新法和问题清单创新法;开发性设计进行产品创新的策略有: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发散思维法和集思广议思维法;同时结合拖鞋产品功能多样化及拖鞋产品结构多样化进而实现产品创新。

下面是一些具体拖鞋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的策略措施及取得的成果:

1.自发热保健功能拖鞋

采用创新策略:纳米功能材料与功能拖鞋结构相结合。

具体做法:采用热敏材料、远红外材料制作而成且在中底上分布有高能磁元。

拖鞋功能:拖鞋具有热疗和理疗保健的双重功能,弥补了普通磁疗按摩拖鞋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了拖鞋的性能。

2.便携拖鞋

采用创新策略:对传统拖鞋的鞋底和鞋帮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和创新。

具体做法:可拆装、易清洁的便携防滑拖鞋。

拖鞋功能:具备滤水、透气、防滑、按摩四大功能。

拖鞋特点:易制造,成本低。

3.拖地拖鞋

采用创新策略:品牌嫁接。

4.减肥拖鞋

拖鞋产品创新提升拖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主要表现如下三方面:

(1)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多角度人才。

(2)利用可用资源,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改进。

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篇5

关键词:设计企业;设计管理;设计战略;企业竞争力

近年来,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设计产业,设计管理也受到了设计企业的高度重视。目前,在设计管理方面,设计管理者遇到的困难是,由于设计师和管理者在文化背景上有差异,设计观念的差异导致他们对设计的理解有所不同。同时,设计行业的不完善性、管理者与设计资源之间的沟通障碍也反映出了设计企业在设计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设计企业中存在的设计管理问题

1.1设计战略体系不完善,定位不准确

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在设计战略上,我国的工业设计公司往往采取的都是模仿和跟随的态度。全美三大设计公司之一的ZiBa设计总裁SohrabVossoughi对单纯的模仿提出了警告:“不能只是复制别人的成果,必须要考虑到怎样将设计融入企业的Dna中。”当前正处于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发展的时代,设计将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未来发展中,情感等非物质因素将会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单纯的产品功能、技术、质量乃至外观已经无法满足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国内现有的很多设计公司初期都有很好的设计项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智联网”时代,许多设计企业在制订设计战略时都出现了较大的失误或延迟,或者是设计部门的设计战略体系还不完善。比如,之前的手机界一哥——诺基亚,它正是因为在智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下没有制订适合技术与时展的设计战略,所以,发展受到了制约。

1.2设计策划管理不当,盲目跟风

设计策划是针对设计企业某一产品进行品牌形象的宣传和推广,它影响着设计企业的品牌文化形象和项目效益。虽然策划的是产品的品牌形象,但是,外在表现的是设计企业的整体水平和品牌力量。设计策划主要是由4部分构成,即确定设计策划任务、组建设计策划团队、制订设计策划方案、选择设计策划方案。它们之间依次传递,环环相扣,一旦后期发生失误,就要从头来过,重新根据企业设计需求和设计战略制订策划方案。这样,将不能及时完成对策划阶段的修正。这是现阶段设计企业在策划管理上遇到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还有一些设计企业在制订产品的设计策划时不够敏感和果断,导致设计资源被浪费。另外,目前,许多设计企业形成了一种跟风的策划模式——只要一种设计策划取得成功,市场上就会出现无数雷同的策划方案。这极大地打击了设计企业的创新力和生命力。

1.3设计管理组织沟通存在障碍

在实施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如果管理者与设计资源之间没有经过适当的洽谈和规划,那么,沟通、战略制订、策划混乱等问题都会随之而来。设计管理者只注重量化的工作目标和设计项目的绩效、效率,设计师过分关注设计方案的新颖度和完美度,对成本关注不足,工程师只关注设计方案方面的内容,以最小的风险满足产品结构和功能的要求,但对客户的审美需求关注不够。这些都容易在日常工作中产生冲突。同时,在甲方与设计师之间,设计师与领导者、上下级之间都存在沟通障碍。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或者具有控制管理能力的团队,那么,这个设计企业很可能会因为沟通障碍而产生各种负面问题。

2应对策略

2.1合理制订设计战略,完善企业设计

设计战略对于设计企业来说是生命线,因此,必须制订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体系,确定企业未来的发展路线和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行业领头羊和行业经典。农夫山泉在经历了“矿泉水”这一败笔后,没有纠结于前期问题,而是努力改变这一劣势,重新制订全新的发展战略——“天然水”。虽然农夫山泉不是设计企业,但是,在其转型之后,在设计方面,公司的战略非常出色,从厂房的景观设计、水瓶身的产品设计、用户的体验等入手,利用设计重新确定了企业的战略形象,也为企业在外界打造了高端、精致的设计形象。小米手机的“为发烧而生”这一广告词也是其对自身战略发展的一种认识。

2.2设计策划创新多样化

创新性是设计企业的生命之源,没有创新,设计企业也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对于设计企业的设计策划来说,提高其创新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魅族在当今智能化手机市场并不占据优势,魅族mX系列的简约性在其他手机的设计策划中也能体现出来,然而魅蓝的出现将其定位于“青年良品”,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时尚精致的外观。它针对的是智能手机使用者最多的群体,而不是单纯依靠产品性能。由此可知,魅族这一创新的产品策划方案无疑是成功的。多样性的设计策划能够保持产品形象的新鲜感,但是,在策划中,也不能一味追求多样而舍弃其一脉传承的部分,要将“基因文化”融入产品设计策划中,保证品牌效益。

2.3优化设计管理中沟通渠道与环境

沟通渠道越长,越容易使信息失真、丢失,尤其是在需要思想直接交流与碰撞的设计活动中。因此,建立便于设计管理者、设计师、客户、设计活动相关人员之间直接交流的途径和机制是提高设计沟通的重要手段。现代设计活动越来越复杂,对沟通的频率、沟通密切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建立企业的知识管理平台,以知识平台丰富的内容、即时快捷、远程可视等独特条件为支撑,实现高水平、高效率的沟通。比如iDeo开放性的知识体系与工作环境,设计者和客户可以借助共享的知识平台沟通,并协调相关方面的工作,设计师也可以利用它制订方案,分析客户,使客户参与其中,保证沟通的有效性和协调性。另外,在设计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行业的延伸性,为甲方公司提供“视觉形象设计—产品设计—展示设计”一条龙服务,避免几家公司同时为甲方服务而出现沟通障碍。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采用这种方式将大大减少与外部进行不必要的沟通的时间,从而更加高效、便捷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曹薇.我国现有工业设计公司的设计管理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0.

[2]管顺丰,刘健.设计沟通障碍与管理策略[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5).

[3]姚善良.提升设计竞争力,设计管理中文化力的整合研究[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篇6

会议特别采用主题报告与专题论坛相结合的形式,旨在探讨新形势下纺织新产品的开发方向及发展对策。特别邀请了来自国际权威趋势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品牌采购与设计总监、科研院校的学者及中国优秀纺织企业的研发专家等,从国际色彩风尚趋势、产品创新思路、国际采购与营销模式、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与品牌建设等方面解读了色彩与面料运用信息以及市场和采购需求的变化,剖析了产品创新策略,并探讨了未来纺织品的新发展与新需求,在为与会人员提供具有前瞻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产品开发实战经验的同时,也为企业提升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注入了新动力。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作了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化产品开发”的主题报告。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的贸易环境、品牌定位与运作对产品开发的影响,指出了产品开发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从消费、设计、质量、品牌及营销等方面分析了企业应如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化产品开发体系。

本届研讨会从趋势、设计、营销、采购、品牌及技术各环节围绕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并获得长远发展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产品开发策略。

在“新产品开发策略”专题论坛中,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材料与工效研究室主任施楣梧及东华大学教授蔡再生分别采用原理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高新技术材料和功能性纺织产品的市场需求及发展空间,明确了此领域的技术关注点,并从科学的角度指出了目前行业在技术研究领域中的一些误区和差距。

来自中国优秀企业的研发专家如志向集团的研发总监孙显康、旭荣集团的研发总监何世贤、天纺投资控股公司的研发总监陈宝建等则分别从新产品创新策略、新产品营销策略及新产品开发策略等方面,结合企业的典型案例,与参会代表进行了点对点的分享与交流,为企业如何结合自身产品特色进行产品定位及营销提供了更切实的借鉴。

来自法国巴黎pS工作室的项目主管黄晶传达了2011/12国际色彩风尚趋势,从4个主题解读了未来季节的消费、设计和色彩信息,为新产品开发方向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来自欧图(otto)国际集团的采购经理王歆,根据自己10多年的采购经验,与大家分享了国际买家的采购模式、采购流程、合作模式及开发模式,为国内企业成为国际优秀供应商提出了更多创造性的建议。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流行趋势中心设计总监王旭和DaZZLe品牌经理张立伟则从产品设计手法、市场策略与品牌形象建设等方面剖析了如何创造高附加值的纺织产品。

在“新材料应用”专题论坛中,上海安诺其技术应用中心副总监汤晓飞结合行业现状和实际案例,分享了锦纶超高牢度染色新技术的市场需求、应用工艺及染色性能的优势,为企业进行产品开发提供更具实际价值意义的参考。诺维信中国区纺织部门销售总监周文叶同与会代表分享了诺维信生物技术与可持续解决方案,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给与会代表带来了很多启示。太仓金辉化纤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谈辉介绍了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及应用方向,通过重点分析功能性纤维的原理和技术,配合一些检测标准和产品,提供了直观而令人信服的纤维应用方向。同时,东华大学教授王华平、天津工业大学教授郭秉臣以及苏州大学教授陈宇岳等也分别从国际新型原料、再生纤维及天然纤维等方面分析了这些纤维的开发新进展及应用方向,提出了一些比较前沿的纤维研究技术及创新理念。

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篇7

这个时期出现了两个胜利者。一个是国外进口品牌,如皮尔卡丹、金利来等,它们代表了时尚、高品质和高品味,占据了中国服装市场中的高档地位和名牌地位。另一个是部分中国本土国产品牌,如红豆服装,三枪内衣等起步较早的新企业和部分传统老企业,抓住了机会,形成了较大的市场规模。

中国服装品牌80后是无知者无畏的一代,也是野蛮成长的一代,他们身上有着将军赶路不追小兔的风光,更有着功败垂成、时运不济的无奈与忧伤。(文/萧寒)

欧迪芬(ordifen)

地区:台湾

诞生时间:1980年

创始人/开创者:王文宗

诞生背景:欧迪芬国际集团1980年成立于台湾,是一家专业生产女性内衣及经营欧迪芬品牌的公司。

成长关键词:特许加盟经营形式特许经营理念

成长述评:从1993年进入中国大陆以来,欧迪芬以丰富的国际市场行销经验,将女性内衣精品成功地推进大陆市场。自1999年起欧迪芬引进国际特许经营商业模式,推出连锁加盟计划成功辅助各地加盟商使其成为创业赢家。1996年欧迪芬在上海注册公司并投资建厂,为欧迪芬全面拓展大陆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1999年起欧迪芬引进国际特许经营商业模式,推出连锁加盟计划成功辅助各地加盟商使其成为创业赢家。

吉尔达(aokang)

地区:温州

诞生时间:1980年

创始人/开创者:余阿寿

诞生背景:吉尔达的创始人余阿寿在老家附近租下一间40平方米的民房,办起了皮鞋厂也就是“吉尔达”鞋业的前身。

成长关键词:家庭控股家庭决策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转型

成长述评:在行政、营销、生产等领域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家庭高层决策人员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不断掌握新知识,跟上时代步伐,适应现代经营需要,家族决策管理人员和经理人互为补充和促进,共同推进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型。

七匹狼(Septwolves)

地区:福建

诞生时间:1980年

创始人/开创者:周少雄

诞生背景: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由福建七匹狼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来尔富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晋江市建利塑料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厦门维一实业有限公司、晋江市恒隆建材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发起设立,并于2004年8月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成长关键词:品牌经营生产模式多样以外包为主国际化打造渠道领先力量锁定目标消费群品牌形象延伸集约式营销

成长述评:品牌经营,通路的快速反应和供应链畅通,用流通业和文化概念来经营品牌。外包的生产模式,生活馆,旗舰店,专卖店不同组合得以实现终端形象;重拳出击渠道深化及战略拓展,将生活馆与营销渠道作为品牌发展的重心,与国际服装品牌发展趋势的契合,将渠道也提高到决定品牌发展的高度。

康奈

地区:温州

诞生时间:1980年

创始人/开创者:郑秀康

诞生背景:当年中国皮鞋领军企业康奈集团多元化发展的一项延伸,到今天温州内衣行业领导企业,康奈内衣用短短五年时间,创造着一个温州式的成长奇迹。

成长关键词:产品多元化战略市场导向专卖店经营销售终端功能

成长述评:实施“一牌多品”的产业多元化战略。以市场导向,是消费者导向型,以消费者为中心,贴近消费者,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提升销售终端功能。

今童王

地区:上海

创始人/开创者:沈应江

诞生时间:80年代初

诞生背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传统的家庭作坊起步。

成长关键词: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成功市场转型产业升级

成长述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成功实现了以国内市场批发为主向出口贸易为主的市场型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快新一轮浙江童装产业的升级。

佐丹奴(Giordano)

地区:香港

诞生时间:1980年

创始人/开创者:黎智英

诞生背景:佐丹奴始创于1980年,由香港商人黎智英创办,专营中低档休闲服装的零售,1991年在香港上市。黎智英后来专注于他的传媒事业,逐渐把持有的佐丹奴股票出售,在2000年左右已经完全退出佐丹奴集团。

佐丹奴在中国大陆的业务。1992年佐丹奴在广州开设了国内第一家专卖店。

成长关键词:专卖店模式零售为主品牌战略

成长述评:开设特许专卖店,以物有所值和专业服务闻名。零售业发达,市场遍及全国;周密的市场调查,准确的市场定位;独到的企业策划,匠心独具的市场营销;利用连锁特许经营权,实施扩张策略,实现规模经营,以品牌为核心发展加盟工厂和加盟店,加盟商家提供销售分析、营销推广、市场分析、形象设计、财务分析、人事培训、仓货分析及电脑支援品牌营销成功经验。

劲霸(K-boxing)

地区:福建晋江市

诞生时间:1980年

创始人/开创者:洪肇明

诞生背景:劲霸的创始人洪肇明,1981年以家庭式作坊开始进入服装行业。

成长关键词:开创性品牌独特的设计风格

成长述评:中国商务休闲服饰开创性品牌;具独创设计,一直引领国内服装时尚。2003,中法文化年,东西方两大文化代表国度首次举行盛大交流,劲霸男装因其领先的款式设计,入选为展演于巴黎卢浮宫的中国唯一男装品牌。

班尼路(Baleno)

地区:广州

诞生时间:1981年

创始人/开创者:不详

诞生背景:品牌本身为一个意大利品牌,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香港经营。

成长关键词:开拓特许经营方式采用自营店与特许经营商双管齐下的策略。

成长述评:进入国内市场后,致力于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业务发展,并拓展不同类型的服饰品牌。目前班尼路服饰公司旗下已经推出十多个品牌,并不断在国内市场推出新品牌;发展理念是物超所值、大众化;采用自营店与特许经营商双管齐下的策略;拓展不同类型的服装品牌。

鄂尔多斯

地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诞生时间:1981年

创始人/开创者:王林祥

诞生背景:1981年通过补偿贸易方式建立起来的羊绒制品加工企业。

成长关键词:品牌运营品牌延伸内外销并举

成长述评:坚持内外销并举的营销战略,作为副品牌走中档大众路线,有多家营销网点,形成了自营店,加盟店、商场有机配合的营销格局,成为国内纺织行业最大的企业营销网络之一。通过品牌延伸和市场扩张,构建与羊绒齐头并进的非绒类系列服装实业平台,最大限度地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经营效益。

名瑞(FamoRY)

地区:重庆

诞生时间:1982年

创始人/开创者:蔡民强

诞生背景:从一个地方国企到国际大牌、从传统的手工制作到与高科技的结合、从日渐没落到引领世界潮流的发展轨迹。名瑞的“起家”靠的是来料加工、来样加工。

成长关键词:以设计引导市场重视品牌定位提高市场占有率创建品牌技术创新开拓市场

成长述评:加大设计力度,自行设计,营销,开拓市场,用最新的款式引导市场,把品牌,设计师推至客户。注重用高品位、高品质、高质量来树立品牌,用提高市场的占有率来保证品牌。名瑞完成公司股份制改造后,在国内服装企业率先导入Ci战略,遵循现代化企业运营理念作,为企业和品牌的良性发展铺好了路。

海林

地区:江苏南通

诞生时间:1983年

创始人/开创者:费建明

诞生背景:创办于1980年的老针织企业。

成长关键词:完整的产业链因地制宜形成品牌发展产业链

成长述评:完整的产业链是基础,海林产业链条的地域分布也都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定位为名牌针织服装制造基地,营销中心在上海,便于借助上海国际都市的魅力,吸收最新的流行元素,学习国际一流企业的先进经验。

红豆(Hodo)

地区:江苏省无锡市

诞生时间:1983年

创始人/开创者:周耀庭

诞生背景:原港下针织制衣厂,红豆内衣作为内衣行业老牌劲旅的起家产品,于1983年正式走向市场。

成长关键词:品牌文化创新用技术和文化构筑价值终端战略多元化

成长述评:Hodo产品地商场、专卖店等销售渠道相结合,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可以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策略,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进行产品的设计研发。

步森(Busen)

地区:浙江郴州

诞生时间:1984年

创始人/开创者:陈能恩

诞生背景:步森集团前身是一家小服装加工―枫桥百树服装厂。1984年,陈能恩创办了这家厂,后来越做越大,成了衬衫产量名列全国第一的步森集团。

成长关键词:先进的企业理念金牌终端战略具备良好的营销体系和渠道优势构建强势终端网络

成长述评:构筑核心竞争力即先进的企业理念、启动金牌终端战略、具备良好的营销体系和渠道优势,构建强势终端网络,是优秀的大众化强势品牌。立足国内,做强做大国内市场,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罗蒙(Romon)

地区:浙江宁波奉化

诞生时间:1984年

创始人/开创者:盛军海

诞生背景:不详

成长关键词:整合组合传承创新领导性企业集团经营战略多元化走出去战略兼并收购

成长述评:坚持以西服为龙头,发展其它产业,以增强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同时,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加强与国际企业集团贸易合作和资本合作,兼并收购有影响的国外服装企业和国际著名,通过上市来提高参与全球化经济综合竞争力,推动罗蒙的工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实施“多元化工程”,强化罗蒙整体品牌形象和产品组合,不断开辟新的营销渠道。

巧帛(CHaBeR)

地区:上海

诞生时间:1984年

创始人/开创者:李锦漳和宋爱玲夫妇

诞生背景:上海巧帛服饰有限公司是由台湾的巧帛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锦漳先生于1999年投资设立,以时尚服饰和相关商品的设计、制造和营销为主要业务。

成长关键词:商业品质品牌形象多角度、多品牌经营模式

成长述评:致力于商品品质的提升,是高品质中价位的服饰商品的最佳选择。建立了优良的品牌形象,严谨、专业地向多品牌与多元化经营不断迈世持续吸收和培养人才,朝着品牌国际化迈进。

培罗成(Baromon)

地区:上海

诞生时间:1984年

创始人/开创者:史利英

诞生背景:1984年,一群农家妇女,拿起宁波人传统的“三把刀”之一的剪刀,带着各自的嫁妆缝纫机,在四间小小的砖房里,承揽一些劳保服装的活计,补贴家用。她们的带头人是史利英,后来成为培罗成的创始人。

成长关键词:新兴工业化道路多元化发展

成长述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立足于西服,重点发展商务职业装和其它产品,然后拓展到其它产业,多元化发展,以增强培罗成的综合竞争力实施多元化工程,完善产品结构,产业多元化。

恒柏(HemBoUG)

地区:浙江绍兴

诞生时间:1984年

创始人/开创者:不详

诞生背景:恒柏集团有限公司始创刊于1981年,是一家拥有10亿元资产,3000多名员工、占地35万平方米,以恒柏牌西服、西裤及服饰系列产品为龙头,集科技、房地产、纺织、印染、进口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成长关键词:企业集团自动化网络化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

成长述评:跨地区、多层次、多元化、集约化、品牌化的企业集团。实行方向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用的电子化策略,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和内涵,充分利用大规模和高品质的优势,多渠道地开拓国际市场。

雪弛(XUeCHi)

地区:河北邯郸

诞生时间:1985年

创始人/开创者:王自修

诞生背景:固定资产仅3.6万元,职工18人,亏损9000元的无厂房、无设备、无技术、无资金、无效益的“五无”工厂。

成长关键词:品牌经营产品创新致力多元经营专卖店销售特许经营模式

成长述评:“上产品、抓质量、创名牌、占市场、高效益、快发展”的十八字经营方针,产品创新致力多元经营,营销创新拓展品牌卖场,以健全生产链,终端形象和销售,注重品牌策划,立足本土本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美而雅(maiLYaRD)

地区:湖北黄石

诞生时间:1985年

创始人/开创者:杨闻孙

诞生背景:从一个总资产仅有191万的亏损小厂起开始起家。

成长关键词:品牌打造品牌价值观价值体系高端消费群体品牌经营型新营销文化

成长述评:企业发展战略上围绕打造品牌,创立品牌新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创新品牌资本运作理念。致力高端消费群体,加速企业向品牌经营型转变,品牌资产优化组合,打造品牌建设平台,国内市场全新营销文化。

兆君(Zhaojun)

地区:内蒙古呼和浩特

诞生时间:1985年

创始人/开创者:彭登霞

诞生背景:从做纯山羊绒原料转为经营“兆君”品牌。

成长关键词:品牌战略路线以点带面市场销售战略多元化经营模式

成长述评:成熟的品牌理念:走品牌之路战略指引成功的方向,提出品牌经营既是战略问题,又是战术问题,实现以点带面的市场销售战略;设计思路多元化、销售方式多元化、品牌建设多元化、管理多元化、品牌开发多元化。

威鹏(weipenG)

地区:广东佛山

诞生时间:1985年

创始人/开创者:岑润洪

诞生背景:佛山恒威集团的前身,是个服装加工的小作坊。

成长关键词:用优秀的设计风格提升品牌的价值取向,重新构筑产品设计与市场营销的框架。

成长述评:引进设计人才、购置设计资料软件、创新产品研发体系、推动企业以设计为主体的市场研发;用时尚设计文化拓展市场,引导消费,发展自我。

才子(tRieS)

地区:福建莆田

诞生时间:1985年

创始人/开创者:蔡宗美

诞生背景:上世纪80年代中期,蔡宗美投资于服装加工,与当时著名的北京大华衬衫厂联合生产天坛牌衬衫,由此翻开了事业上决定性一页。

成长关键词:品牌运作品牌文化融入产品打造原创品牌成功转型终端模式

成长述评:始开服装概念化推广方式先河,产品定位创新系列化。打造原创文化第一品牌,以国际竞争的眼光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用创新的方法整合一切有效资源,打造最佳品牌。批经营线转为专卖体系,首次引进品牌运作专项人才进行市场扩张,适时的定位和塑造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建立新的营销模式,挖掘品牌元素,引进设计力量,适时品牌定位再塑造。

马克.张

地区:广东中山

诞生时间:1985年

创始人/开创者:张肇达

诞生背景:开办以来一直成功的为欧美多个著名时装品牌设计、生产高档女装晚礼服及高档女装系列时装。创办人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时装设计师之一。

成长关键词:设计师品牌高级定制走高档时装发展路线

成长述评:在国内创办的“maRK.CHeUnG”高档时装品牌以其简洁、精致的设计风格让消费者、爱不释手。除了以上品牌外,还推出“LaZeneL”和“FaiRwHaLe”休闲品牌。

顺美(Smartprofile)

地区:北京

诞生时间:1985年

创始人/开创者:不详

诞生背景:北京顺美服装股份有限公司于1985年成立,从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经营起步。

成长关键词:错位经营转型细化经营方式

成长述述:错位经营,根据市场的划分来体现,并不是被动地与竞争对手拼价格。针对不同的市场细化经营的方式。在设计上,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设计定位,区分在工艺上和面料上。在品牌分布上,避开雷同较多的中高端是顺美转型的第一步。同时,服务也是顺美成功转型的重要保证,是将来服装高端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康威(KanCwei)

地区:浙江义乌市

诞生时间:1986年

创始人/开创者:黎伟权

诞生背景:中国最早专业生产、销售体育用品的公司之一;集团以提高中国体育装备水平为己任。

成长关键词:全面的营销分销体系大营销理念品牌定位终端形象规划建立旗舰店

成长述评:集研发、生产、销售、品牌经营为一体的综合型体育用品专业制造商,拥有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和分销体系,终端销售网点2000多家,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大中小城市。提出“运动+休闲”的营销理念,品牌核心定位规划,品牌终端形象问题整合规划,在重点市场建立旗舰店,在提升了品牌形象的同时也增加了经销商对未来市场的信心,彻底提升品牌形象在市场中的地位。

FeD

地区:嘉兴宜泰

诞生时间:1986年

创始人/开创者:FeD

诞生背景:不详

成长关键词:自创品牌策略品牌策略多元化

成长述评:代工与自创品牌同步扩展,以多元化品牌策略拓展版图,以全球决策为与外销制造端为主。

新一系(newSet)

地区:广东汕头

诞生时间:1986年

创始人/开创者:不详

诞生背景:当初岌岌无名的小工厂成长为业内知名的现代企业。

成长关键词:品牌识别品牌经营策略和终端制胜战略提升终端销售竞争力

成长述评:启动品牌视觉识别工程,坚持策略和技术并重推进营销工作,通过eRp管理平台和专家顾问组输出科学的解决方案,在区域市场派驻品牌小组,实施品牌经营策略和终端制胜战略,推动品牌建设和提升终端销售竞争力。经销网络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云敦

地区:福建仙游

诞生时间:1986年

创始人/开创者:云敦

诞生背景:1986年,云敦在福建创建了福建云敦服饰有限公司。

成长关键词:差异化品牌定位和营销战略布局竞合营销策略按品牌目标定位消费群体

成长述评:树立独特品牌概念,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和营销战略布局,应变市场,加强渠道建设,设计队伍升级运作提升品牌创新能力,运用创新的竞合营销策略,按品牌的目标定位群体开发产品,为终端市场及时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提高经销商和企业的盈利率,全面推进品牌升级战略。

乔士(Choose)

地区:广东阳江

诞生时间:1987年

创始人/开创者:不详

诞生背景:以经营乔士品牌服装、服饰系列产品为主的专业营销公司,其前身为广东乔士集团有限公司的销售部门。

成长关键词:特许经营管理模式加盟连锁总部

成长述评:以传统的商场零售模式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在与中国特许经营协会、广东省特许经营协会、香港加盟连锁协会、台湾加盟连锁协会、新加坡加盟连锁商会保持常年的交流,成功地走上特许经营管理模式之路于2001年6月在广州设立了乔士协信营销广州加盟连锁总部,全面负责乔士品牌服装全国专卖店的营销策划、加盟连锁等经营管理职能。

王(Kipone)

地区:福建泉州

诞生时间:1987年

创始人/开创者:施清体

诞生背景:旗牌王由一个小家庭作坊到现代化大工厂,成为“中国牛仔第一品牌”的最有力竞争者。

成长关键词:品牌产品差异化产略快节奏零售

成长述评:品牌意识强,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强化终端建设,快节奏创新,快节奏生产,快节奏营销,注重产品研发和销售终端模式创新。

古今(Gujin)

地区:上海

诞生时间:1987年

创始人/开创者:浦雅玲

诞生背景:上海古今内衣有限公司,是国内集工贸为一体的女性内衣专业公司,是原国家内贸部授予的“中华老字号”企业。

成长关键词:品牌发展战略生产销售一体化运作走新型商业业态道路

成长述评: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挖掘古今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在服务质量上的独特优势,提升人性化服务内涵及支撑品牌的资源点,全力打造企业生产平台,形成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运作,走新型的商业业态。

金格莱(JinGeLai)

地区:广东汕尾

诞生时间:1988年

创始人/开创者:陈胜勇

诞生背景:广东自由人服饰有限公司前身为海丰金格莱服装厂于1988年诞生于中国六大裤业名镇之一的公平镇。

成长关键词:集研发生产营销一体终端销售模式

成长述评:重品牌、创品牌,走品牌强镇的发展路线;集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在全国20多个省设立了,发展终端店铺近百家,业务遍及全国及东南亚、中东、欧共体等地区,年销售额逾亿元。

虎都

地区:福建泉州

诞生时间:1988年

创始人/开创者:郭建新

诞生背景:虎都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筹建,1989年开始出产品,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诞生。

成长关键词:专业化服饰外资企业服装研发市场调查

成长述评:打造民族服装品牌,集产品开发、设计研究、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为一体的专业化系列服饰外资企业;国内首家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电脑控制数字化专用设备的企业,并成立了研发中心,综合全国几百万人的人体曲线数据和市场调查研究数据,设计出符合国人体形的版型品牌历史;品质科技先导,走法国和意大利的服装文化路线,竭尽所能的突出高品味和品牌的高档次。

奥康(aokang)

地区:浙江温州

诞生时间:1988年

创始人/开创者:王振滔

诞生背景:1988年,不向命运屈服的王振滔东拼西凑了3万元,创办了永嘉奥林皮鞋厂,开始了他民营制鞋业的艰苦跋涉。

成长关键词:国际化战略多元化投资

成长述评:奥康集团创始于1988年,是一家以制鞋为主业,并涉足商业地产、生物制品等领域、跨行业、跨区域发展的全国民营百强企业。公司实行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总部由中心组成,下辖国内外18个子公司和事业部。2006年由奥康发起的与欧盟的皮鞋反倾销诉讼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企业大气、规范、追求公平的形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则让世界见证中国皮具品牌的真正魅力。

虎豹(HUBao)

地区:江苏扬州

诞生时间:1989年

创始人/开创者:蒋茂远

诞生背景:从28万元起家的乡镇小厂发展到实力雄厚的大型服装集团。

成长关键词:先进技术支撑管理模式

成长述评:以创立世界名牌为理念,先后引进国际一流的衬衫、西服生产流水线58条、国际先进的理化测试设计套、意大利立体整烫设备18套,以及拥有7个工作站的法国全自动CaD/Cam电脑服装设计裁剪系统。紧紧依托先进的设备、严格的管理、一流的产品质量。

波顿(Boton)

地区:广东佛山

诞生时间:1989年

创始人/开创者:岑润海

诞生背景:1989年,受内地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的快速成长所吸引,创立之初的波顿品牌就高调进军内地市场,并一路高歌猛进,逐步完成了面向全国的市场布局。

成长关键词:创新多元化各层次消费群体

成长述评:波顿时装有限公司是香港波顿国际时装有限公司属下的一家分公司,是一家集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外商独资服装企业,公司主要生产、经营商务休闲装、牛仔服、羽绒服、羊毛衫、t恤等系列。生产全系列的休闲服,覆盖各层次的消费群体,实行品种的多元化定位。

九牧王(Joeone)

地区:福建晋江

诞生时间:1989年

创始人/开创者:林聪颖

诞生背景:靠7.2万元起家的小服装厂起家。

成长关键词:战略发展规划半山腰改革模式成长中的探索与创新多元化战略管理和规划。

成长述评:市场数据收集及时准确;物料库存管理精准;订货会管理的明显优势;物流配送的高效;信息化时代大胆创新,打造高效的分销通路,产品设计,生产,库存,物流,销售,财务连通,成就高速成长奇迹;不盲目的扩张,融资及寻求多元化发展,企业注重战略管理,制定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发展战略规划;及时调整战略管理方向,其半山腰的改革路径成为民营企业的借鉴。

圣得西(Sundance)

地区:湖南长沙

诞生时间:1989年

创始人/开创者:罗文亮

诞生背景:创立于1989年,历经15年的艰苦创业起家。

成长关键词:品牌经营健全的营销网络保障渠道建设优势拓宽国际国内市场

成长述评:以品牌经营为重点,以服装产业为核心,注重品牌培育和经营。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咨询机构通力合作;在创造优质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健全的营销网络和实现网络覆盖全国各地,辐射国外市场,做强做大集团的主营业务板块。

衫衫

地区:宁波

诞生时间:1989年

创始人/开创者:郑永刚

诞生背景:以小型作坊服装加工企业起家。

成长关键词:无形资产经营理念最庞大的市场销售体系多品牌国际化

成长述评:实施了品牌发展战略,提出无形资产经营理念,构建起当时全国最庞大最完整的市场销售体系,斥巨资全面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成为中国服装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在国内率先实施“多品牌、国际化”战略,以“多品牌、国际化”的战略在新世纪唱响了变革发展的主旋律。

卡宾(Cabbeen)

地区:福建石狮市

诞生时间:1989年

创始人/开创者:卡宾

诞生背景:由最初的一家小店开始。

成长关键词:品牌经营连锁经营发展模式专卖店连锁店形成销售网络特许经营模式。

成长述评:以“品牌经营”为核心的连锁经营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大城市最繁华商业地段和市中心步行街开设专卖店,形成以连锁店及百货店的经营形式迅速拓展市场,带动整个销售网络。迅速扩张国内市场的份额,同时享誉国外。卡宾在1996年全面进入国内市场,并在广州设立集管理、市场、营销和设计于一体的总公司;2002年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在印尼泗水、越南河内等地开设多家专卖店,2006年在美国纽约开设第一家专卖店。

太平鸟(peaCe)

地区:宁波

诞生时间:1989年

创始人/开创者:张江平、张江波

诞生背景:以2000元资金、6台缝纫机的微薄之力开始了创业征程。

成长关键词:多元化发展以品牌经营为核心

成长述评:注重产品升级,从产品设计研发入手,力争用新颖、独特、多品种的时尚产品提升品牌形象。在未来,太平鸟集团将形成以品牌经营为核心的企业经营发展模式,坚定保持中国名牌、驰名商标的称号,努力争创中国第一时尚品牌。

雪豹

地区:浙江海宁

诞生时间:1989年

创始人/开创者:不详

诞生背景:雪豹皮衣在1989年成为全国皮衣行业首家以品牌专卖进入全国市场的企业。

成长关键词:品牌专卖独特销售理念以质量开拓市场

成长述评:全国皮衣行业首家以品牌专卖进入全国市场的企业;皮衣“回娘家”售后服务这一举措为全国首创;以品牌质量开拓全国市场,促进了全国皮衣行业健康发展,引领了我国皮衣品牌的培育;重新定位,向中低档订单说不,非中高档单子不做的经营理念。

奥丽侬(oLeno)

地区:南海盐步

诞生时间:1989年

创始人/开创者:何炳祥

诞生背景:1989年邂逅香港胸围大王罗杰伦,由此结缘内衣业,借款12万元开始创业之路,内衣之都――盐步第一家内地私营内衣企业诞生;1989年,公司前身适雅内衣厂成立。

成长关键词:整体研发产品延伸市场定位精准

成长述评:整体研发、生产外,品牌还提供服务和促销指导,如淡季促销指导、销售培训、内衣文化展示,并细分内衣市场。开发了少女系列、妈咪系列、保暖衣、袍类家居服等产品线进行产品延伸,市场定位精准以专利设计和人性化设计为突破点。

影儿(YinGeR)

地区:广东深圳

诞生时间:1985年

创始人/开创者:不详

诞生背景:不详

成长关键词:品牌国际化人才与品牌管理先行借力方式市场双向化发展

成长述评:品牌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专业化;注重品牌和价值观建设;明确战略格局,设立研发中心,借力方式实现国际化第一步;自主开发,逐步打开国际市场,实现市场双向化发展,成长为营销中国高端服装文化和品牌的企业。

北天鹅

地区:浙江杭州

诞生时间:80年代

创始人/开创者:陈招贤

诞生背景:北天鹅品牌诞生于80年代,其生产企业(如今已是天翔集团)随之起步;北天鹅是萧山羽绒特色产业集群中创办最早的第一家羽绒企业与品牌。

成长关键词:企业品牌全面品牌化战略规范360度全程协助计划

成长述评:市场的多面手,敏锐的市场眼光,以品牌和创新打造全新竞争力,以创新打造品牌、靠质量赢得市场在转型中不断跃上新台阶;探索出精品、特色、专业化的发展模式;始终强调与坚持“规范”两字,不仅仅实现了经营上的规范,管理上的规范,而且在品牌、营销、团队上更加规范;首创性推出了360度全程协助计划。

狐仙(HUeDY)

地区:广东东莞

诞生时间:80年代

创始人/开创者:周锦贤和陈玉玲夫妇

诞生背景:上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的服装工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中国的珠三角地区,“三来一补”模式遍地开花。与此同时,服装手工作坊也大量催生,市场以利润的形势刺激着生产者的神经;“狐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一对夫妇,周锦贤和陈玉玲,看准了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开始了自产自销的“小作坊”经营。

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篇8

撰写指南

一、执行总结

本创业计划的简述(包括公司、项目产品、创业团队等基本情况)。

二、项目介绍

项目的创意背景、技术(创意)的描述和前景分析。

三、市场分析

1、行业及市场概述(国内行业状况、市场容量);

2、项目的市场需求程度(分析项目市场的可接受容量、主要市场);

3、项目的目标市场(结合产品优势、企业优势,确定该产品的细分市场定位);

4、项目的市场竞争分析(从项目的技术优势、营销优势、行业的认知、团队管理优势等多方面分析与市场同类产品的竞争优势)。

四、总体进度安排与发展策略

1、项目总体安排(描述项目实施计划、操作周期、阶段目标);

2、项目开发、生产策略(从利用企业优势、合理组合各种资源出发,描述对项目开发、生产、销售进行的合理策划,以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满足市场的需求,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和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3、项目市场营销策略(制定项目产品市场的推广计划,制定项目产品销售计划,及制定计划时所采取的各种策略);

4、项目获利方式(其中可分析技术的先进性对获利方式的贡献程度等,分析这种获利方式是否是最佳的,及持久性)。

五、创业团队

1、核心团队:教育背景(学习及培训经历)、工作业绩;

2、创业发起人:自我评价(创新意识、开拓能力、经营理念)。

六、资金运作与财务预测

1、项目资金来源与运营计划;

2、投资收益与风险分析;

3、预测近3年的财务状况,列出主要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

七、风险应对关键的风险分析(财务、技术、市场、管理、竞争、资金撤出、政策等风险),提出应对措施。

八、远景规划

未来1-5年的定位及发展规划。

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范文

现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压力都很大,如何才能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就业成为社会性的问题。不过很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将大学生的技能知识更多的培养出来是最好的办法,大学生不仅仅要学习到课本的知识,更要更多的了解到技能知识,有更多的创业经历,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创业设计大赛已引起全国大学生、新闻媒介、企业界、风险资本的密切关注,成为创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深入贯彻十七精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有力举措,已在引导大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积极参与创业实践,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掀起高校新一论创业高潮。请全院同学踊跃参与,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大赛目的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创业、参与创业、实现创业,我们本着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业能力、提升我院学生的创业竞争力,拟在学院内举办首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力求通过这一平台,使同学们学习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创业技能,激发创业热情。同时也为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展现我校的和谐校园、魅力校园。

二、活动宗旨

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技能、激发创业热情、弘扬创业精神。

三、大赛组织

主办单位:共青团xx警安职业学院xx警安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

承办单位:xx警安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

赞助单位:

四、参赛对象xx警安职业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

五、比赛时间2009年5月—2009年6月

初赛时间2009年5月中旬

复赛时间2009年5月底

决赛时间2009年6月中旬

六、参赛项目

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创业创意、产品开发、服务开发、生产经营计划等(包括工业、商业、加工业、服务业、农业、手工业等领域)。

七、参赛要求

1、参赛公司和个人模拟资金200万(可作为公司的启动资金或公司的运转资金)

2、以创业设计小组形式参赛,大赛要求参赛者以班为单位组成创业设计小组(每队最多5人)小组成员务必事先协商明确作品第一责任人,由参赛团队自愿聘请指导老师。

3、参赛者提出一项具有一定市场前景,且具有一定实施可行性的产品或服务,在深入研究和广泛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商业)设计计划书。同时能创造条件,吸引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注入资金,推动创业(商业)计划真正走入市场。

4、完成的创业(商业)设计计划书要求有文字版(最好有电子版)。

八、作品要求

1、核心内容:包括产品或服务的独特详尽的市场分析和竞争分析,现实可行的财务预算,明确的投资方式,管理队伍和公司介绍。

2、写作框架:

(1)概要:创业计划概要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公司简介、公司名称、公司的结构、公司的基本运作、主要的产品/服务、公司的业务范围、创立公司的地区选择以及创立公司的原因等。

(2)产品与服务:在这里描述你的产品/服务,包括以下内容:产品/服务的概念、性能和特性、主要产品/服务的介绍、向消费者提供价值的途径、销售/服务的方式等。

(3)市场分析:简要叙述你的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特征,分析是否有新生市场,你将如何发展这个新生市场;你的公司在你选择的开发区域中的发展前景,这个行业的历史或历年的发展概况等。要求从实际出发,可以在图书馆或网上搜索相关资料,提供相关的网站;如:让同学们主动去查找相关资料。(以下列举初步提纲:市场描述、目标市场分析、目标消费群分析、可持续发展分析。)

(4)竞争分析:从产品特点、价格优势、市场份额、地区优势、营销方式、

管理手段等方面出发,该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优势,以及在竞争市场上的盈利能力。必须描述以下两点:竞争描述、竞争战略。

(5)经营策略:制定经营策略须分析:

a、消费者的特点;

b、产品的特性;

c、企业的自身状况;

d、市场环境方面的因素;

(6)经营策略一般包括以下几点:描述你所希望达到的市场份额;描述你进行销售所采取的策略,包括如何做广告等;分销渠道及合作伙伴;定价战略;市场沟通。

(7)制定生产计划(主要针对制造业而言):生产制造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制造和技术设备现状、产品生产计划、技术提升和设备更新的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计划等。

(8)财务分析:以列表形式分析你的原始总资产、固定资产份额、流动资金、员工工资、负债以及每月总收入、最终盈利额等。

九、赛制赛程

初赛:各参赛团队向大赛筹备委员会递交创业计划大赛作品,由专家评审团选出进入决赛的作品,并向各参赛团队反馈评审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决赛的赛前培训(参加预赛的作品上交时间截止到4月13日)。

以系为组,评出该组冠军、亚军、季军团队。

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篇9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超20%,2016年销售收入突破4.89万亿元,是2010年的2.37倍,年均增长超过17%,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2.4%提高到30%。分产业看,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光伏、海工装备等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同时,以分享经济、信息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智造经济为阶段性重点的新兴经济业态逐步成为新的增长引擎,物联网和云计算、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支撑。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1956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跃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全国第一。推动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iGCC)、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大科学装置正式落户江苏,实现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江苏零的突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工程中心(实验室)等部级创新平台100家,省级创新平台2500家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占全省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的比例超过1/3。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第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日趋活跃。全省已建有384家省级众创空间,共有创新创业服务机构567家,孵化面积达3001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数达32000家,孵化器数量、面积及在孵企业数均居全国第一。

企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做强做大,对一批基础好、带动力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加以重点扶持,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向行业龙头企业集聚,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在新兴产业领域涌现出徐工集团、国电南瑞、天合光能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细分行业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1万家,新兴产业企业总数占比超过70%,全省120家超百亿元工业企业(集团)中新兴产业企业超过一半,成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总投资300亿元的中电熊猫G108液晶面板项目和总投资35亿美元的苏州三星液晶显示8.5代线项目已实现满产,SK海力士累计在无锡投资达150亿美元。前不久投资达30亿美元的台积电12英寸晶圆成功落地南京,生产工艺达到16纳米,水平全球领先。

集约集聚效应放大,成为带动产业高端发展的重要因素。立足技术和市场两大需求,以高新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着力完善新兴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江苏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各类载体集聚了60%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a值,已成为产业高端发展的先行区。全省已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试点示范城市11个,部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13个,部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8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7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3个,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7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82个。

人力资源结构配套完善,成为人才集聚的重要领域。截至2016年底,累计引进国家“”特聘专家696人,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家547人,占总数的78.6%。省“双创”人才计划引进省双创人才3129人,全省推进98个专项引才计划,累计资助引进双创团队236个、双创博士2528人,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5.5%。由“双创”人才新创办企业1230家,157家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59家年销售超亿元。2016年共有662个重点产业人才项目入选第13批“六大人才高峰”资助计划,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达372个,占56.2%。通过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等共培训38万多人,其中信息技术和软件人才约16万人,这些高层次人才已成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及深层次矛盾的影响,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产业投资增幅持续走低。两年来高新技术投资增幅呈现低位走势,部分行业出现负增长情况,特别是航空航天制造业下降36.2%,另外软件业下降了4.3%,主要原因是由于相关政策尚不明朗,人力成本上升、市场风险加大导致企业减少投资。二是部分行业受市场环境和政策影响较大。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等行业出现利润下滑、利税率低的不利态势,新能源产业因上网电价政策变化进入三季度后大幅缩减产量,新材料产业缺少掌握产业主导权的领军企业,许多电子信息关键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仍依靠进口。三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传导仍然不畅,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还是有关方面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p2p平台跑路现象不断发生,资金压力造成新兴中小企业回款困难、三角债上升,企业互保资金链断裂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十二五”以来,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攻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为目标定位,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从资金、政策、机制各方面全力支持,从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全面引导,从研发、示范、产业化各环节全程推动,力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协同推进,形成产业发展强大合力。2011年,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统筹组织协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12年由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明确界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成员单位及办公室工作职责》,明确了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同时,针对十大重点产业成立了十个专项工作跟踪推进小组,具体负责跟踪研究相关产业重大问题,深入了解各领域发展进程和存在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各市了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或相关政策,建立了推进机制,出台了考核办法,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目标责任体系基本形成。在工作中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省市加强上下联动,形成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规划引领,推进产业健康发展。2011年底,省政府出台《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明确了江苏“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2012年,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编制出台了十大重点产业推进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南》,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导向。2014年,出台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十二五”末期到“十三五”初期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2016年11月,《江苏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形成新兴支柱产业,培育新动能。

需求导向,大力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意见主要目标任务工作分工方案》等,设立省级专项资金,分行业、分阶段、分批次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产品认定和推广工作,有效拉动市场需求。一是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组织认定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产品近500个,省重点推广新技术新产品超千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占总数的81.7%。二是着力推进示范应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国家和省重大应用示范工程110余项,有效拓展市场应用空间。三是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十二五”以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举办了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博览会、中国苏州国际节能环保产品与技术展览会、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等省内重点展会,展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最新成果。

深化改革,加快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良性互动,推动新兴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设立10亿元省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亿元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推动建设了11个“省级创业投资集聚发展示范区”。备案创业投资机构420家,管理资本规模729亿元,累计投资达449亿元,累计扶持中小企业3514家,有关指标均位列全国第一。二是鼓励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近年来,江苏先后推出江苏银行“科技之星”和“基金宝”、交通银行“科贷通”、农业银行“金科通”和“投联贷”、南京银行“投联贷”等科技信贷特色产品60余种。目前,全省科技贷款余额达到8340亿元。三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和载体建设。目前,全省共有科技(特色)支行38家,科技保险(特色)支公司3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62家。科技小贷公司实收资本113.02亿元,贷款余额129.0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622.66亿元。全省布局建设26家省级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11家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政策引导,明确产业发展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加强政策聚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重要载体和集聚区建设。一是加大财政支持。省政府制定了《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年预算安排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亿元,重点支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环节、关键技术、重大工程以及d体建设。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制定了《江苏省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实施办法》、《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效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坚持优化环境。突出配套政策措施的支撑作用,在税收优惠、金融支撑、专利保护、土地使用、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四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对企业在境外参展、国际认证、技改研发及“走出去”等项目方面给予扶持,降低企业出口成本。

跟踪监测,建立可行管用的考核机制。2012年,制定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报表制度》,确定了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范畴和指标体系;2013年,在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重点企业库,建立了常态化研究制度,并按月、季度提出形势分析报告。更为重要的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各级、各部门科学发展实绩的重要内容,把考核和激励紧密联系起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绩与项目审批、土地供应、政策资金、环境容量等挂钩,让工作得力的地方有干劲,工作不力的地方受鞭策。

三、“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

“十三五”时期,是全球新兴技术群体迸发、新一轮产业变革深度演变的关键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引发国际分工格局重整,全球创新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从国内来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动力正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江苏来看,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力和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江苏交汇叠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中心、一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和发展空间。

“十三五”江苏战略性业发展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准确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按照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发展新经济的总体要求,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重大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着力培育优强企业集群,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着力加强产业链协同,推进集聚集约发展;着力提高国际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新兴产业发展体系;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产业发展新生态。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空天海洋装备、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江苏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构建经济发展新优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提供有力支撑。到2020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突破7万亿元,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发展成为万亿级规模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占全省比重达到45%,建设100家部级创新平台、1000家省级创新平台,培育10000个新技术、新产品,创建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在重点领域取得群体性突破,优势领域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先进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比重大幅提升,支撑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形成一批原创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美誉度的行业排头兵企业,培育形成100家左右百亿级行业领军企业,500家左右技术领先的骨干企业,1000家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重点创新型企业。建成50个国家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形成10个左右标志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

发展环境更加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有利于产业汇聚人才、技术、资本的政策措施持续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信用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市场环境更加公平,适应新模式、新业态蓬勃涌现的产业生态基本形成。

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支持前沿性、先导性、颠覆性科技研发突破。当前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全球范围内产业变革浪潮汹涌,正在发生产业链重构、价值链整合、信息链融合的新变化、新趋势。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瞄始际跚把亍⒉业高端和未来发展,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重点专项,突破一批抢占制高点的前沿先导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产业科技融合创新发展。

支持企业、高校院所产业创新重点平台载体建设。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格局。推进产业创新重点平台载体建设,推动大中型工业企业、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建设研发机构,着力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发展水平和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组织有实力的企业创建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引导和支持企业不断强化技术研发能力建设,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盟,支持创新战略联盟牵头承担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开展前沿先导技术研发和重大战略产品开发。

支持重点领域高端人才的引培集聚。坚持引进、培养、激励多策并举,加快集聚一支规模大、结构优、素质高、活力强的创业创新人才队伍。通过“双创计划”等人才专项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高端人才,并争取更多国家“”和“”人才落户江苏。支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育高层次人才,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员工在岗培训,努力培养更多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支持企业探索灵活的方式用好人才,鼓励实施股权和期权等激励政策,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才获得与其贡献相适应的报酬。

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篇10

市场营销策划是指在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准确分析并有效运用经营资源的基础上,对一定阶段内企业营销活动的行动方针、目标、战略以及实施方案与具体措施进行设计和计划。市场营销策划的内容包含市场细分、产品创新、营销战略设计、营销组合4p战术四个方面的内容。

1.1市场细分战略所谓市场细分,就是企业按照影响市场上购买者的欲望和需要,购买习惯和行为等诸因素,根据单一因素或多个因素对市场进行细分。

选用的细分标准越多,相应的子市场也就越多,每一子市场的容量相应就越小,反之亦然。如何寻找合适的细分标准对市场进行有效细分,在营销实践中并非易事。市场细分的目标是为了聚合,即在需求不同的市场中把需求相同的消费者聚合到一起。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市场决策者而言,进行市场细分的目的是针对每个购买者群体采取独特的产品或市场营销组合战略以获得最佳收益。企业细分市场的标准还有很多,比如按使用程度的细分市场、按生活习惯的细分市场、按教育程度的细分市场等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行业的特点和所提品的特性来决定使用哪一种细分市场方法,或者选用几种不同的细分标准组合来进行不同层次的市场细分工作。因此,在具体实施销售的时候有必要进行更为明确的目标市场细分,根据产品推广的不同阶段,针对更加明确的目标客户,使用合适的营销策略和方式。对市场细分的作用,学术界曾从不同的角度将市场细分的作用概括为以下五点:有利于企业挖掘市场机会,形成新的富有吸引力的目标市场;有利于选择目标市场和制订市场营销策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标市场;有利于企业提高经营效益;有利于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总之,市场细分是企业发现良机、发展市场营销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力手段。市场细分对中小企业更有重要意义。中小企业资金少、资源薄弱、竞争优势不如大公司,但如果能通过市场细分找到一个尚未被大公司注意和占领的较小细分市场,找到力所能及的良机,见缝插针,拾遗补缺,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便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1.2产品创新的策略毫无疑问地,成功的创新可带来惊人的利润。

产品创新是企业不断创造出适应市场需求,能够带来高额利润的新产品,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策略。分析研究产品创新的策略,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一环。产品创新策略包含为满足需求而推出一个全新的产品以取代旧产品,以及提供一个新方法以满足现有的或潜在的需求。例如,尼龙替杜邦公司赚进许多钱,并使该公司在不制造其他产品的情形下仍然能够高居财星五百大企业之中。然而,发展新产品是一个需要高度投入,而且在成功之前仅有低获利的高风险策略。因此,选择此策略公司必须要具有财务以及管理优势,并有承担风险的意愿。如保利中央公馆n+1户型,88平米两房变三房、万科金域蓝湾即将推出的149平米的大户型,赠送率前所未有地达到近25%,赠送面积约37平米……这些从规划、户型设计、配套附加值等方面的产品创新举动,成为楼市一道风景线。有楼市观察家认为,价格回归的同时,也促成了开发商回归本位:关注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是为消费者解决问题的,品牌只有实现了在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代价范围内解决了消费者的问题,这时候才产生价值。品牌若想超越价格手段的价值获取,一个较好的途径是对产品进行创新。创新不是非要有尖端技术,也不是非要有尖端人才,更不是关起门来自己摸索。最主要是靠走出门去,了解市场、了解竞争,用低成本的方式去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