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4:09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篇1

面对蓬勃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形势,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加强引导,但是,目前我国对外投资立法工作仍明显滞后,存在的缺陷亦日趋显现,既不利于规范投资活动,也不利于防范投资风险,投资管理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更难以得到有效地解决。因此,新形势下迫切需要以对外直接投资立法为契机来推动我国对外投资活动的繁荣并完善对外投资管理工作。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的现状扫描

对外投资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的调整对外投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有机体。我国对外投资立法是随着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1979年开始,为配合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我国先后制定了大量有关涉外投资的法律规范,并与外国签订了有关投资的双边协议和多边国际条约。为全面把握和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的基本状况,有必要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体系进行一个全景式的扫描。

(一)对外投资立法体系的层次结构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并未采取统一的立法形式,而是由各种专项立法及相关的单行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相互联系形成的一个综合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即包括纵向层次和横向联系的各项专门法规规章。

从纵向结构看,根据法律效力层次的高低不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宪法性规范、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宪法性规范是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一层次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这成为指导我国一切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立法的最高法律依据;部门规章是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二层次立法,内容主要包括境外投资企业管理、境外投资项目管理、外汇管理、海关管理以及中国企业境外商务投诉服务等,如商务部于2009年3月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其他规范性文件是对外直接投资立法的第三层次立法,由国家各相关部委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定并,内容非常宽泛,包括境外投资业务管理、财政支持、金融支持、外汇管理、通关商检、国别产业导向、境外权益保障等多方面,如国家外汇局于1993年的《境外投资外汇风险及外汇资金来源审查的审批规范》。

从横向结构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立法体系主要分为境外投资审批制度、外汇监管制度、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境外投资优惠措施、境外投资税收制度、对外投资促进和服务制度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如《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关于用国有资产实物向境外投入开办企业的有关规定》等。

以上法律体系的层次结构属于国内立法的范畴,也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结构。与此同时,我国对外签订的投资保护协定中的有关规定及加入的国际条约,也是我国对外投资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双边协议而言,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经与美、德、法、意、英等127个国家缔结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与90个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就国际条约而言,我国已加入《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议的公约》(即《华盛顿公约》iCSiD)、《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即《汉城公约》miGa),并作为wto的成员方,遵守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的相关协议安排。这些都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依据。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立法模式

由于对外直接投资所依托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背景的各不相同,世界各国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立法模式并不统一,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种模式:

一是制定统一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典,作为调整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法,并辅之以其他相关法律来调整对外直接投资关系。此种模式以美国为典型,其对外投资国内立法主要体现在《对外援助法》及其多次修订案和1970年的《岁人法》之中,其中《对外援助法》即处于对外投资基本法的地位,除主要对对外投资保险制度进行规定以外,还间接性的对其他相关问题进行调整。

二是没有统一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典,而是制定一个或几个对外直接投资的专门法律,构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法群,并辅之以其他相关法律来调整对外投资关系。此种模式以韩国为典型,它采取了制定单行立法的方式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对外投资监管、保险、金融和税收等多方面的立法。

从内容上看,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立法的现状接近第二种模式,即在没有统一对外直接投资法典的情况下,依据一些单行的立法及相关法规规章来调整对外投资关系。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立法存在的问题

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应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引导和规范企业的投资行为,保护企业的投资利益以及对境外投资进行必要的管理。从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立法现状可以看出,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方面仍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有制度的因素,亦有立法本身的缺陷。

(一)对外投资法律体系缺少基石

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应该是以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为基石,辅之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配套性规范。然而,我国至今尚未出台一部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或行政法规,现有用以规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只有几部部门规章,重点也只涉及审批、税收、外汇、国有资产等方面。此外,大量以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现,这些文件一般由一个或几个部委制定,包括商务部、财政部、外交部、发改委、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有资产管理局等,存在多头管理或管理空白的弊端,缺乏权威性和透明度。主要依据这些尚不成熟、临时性、应急性的其他规范性文件来调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在国内外形势急剧变化的环境下,面对纷至沓来的立法需求,结果是章法无存、疲于应付和问题迭出。

(二)立法严重滞后且多领域

空白

从世界重要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可以看出,不仅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对外直接投资给予_了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税收优惠制度、融资支持和信息服务与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系统的立法支持,诸如韩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促进体系也是相当有力度的。而与对外投资的高速发展相比,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立法则显得较为落后,既没有出台一部针对对外投资促进的基本法律,更没有包括税收、信贷、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性法律法规。例如对外投资保证立法已是世界各国对外投资法制的主要内容,而我国尚停留在学者的立法构思层次上,没有纳人立法者的议事日程。对外投资审核立法、境外融资立法、对外投资援助立法以及有关税收法、境外银行金融法等都亟须出台。

(三)结构松散且协调性差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主要由法律法规之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作为主体支撑的,内容宽泛并“法”出多门,由于没有系统及时的清理,要想将这些散见于各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汇总分类,是一件非常繁杂的工作,因此,至今尚没有权威的总结。相关部门往往在急需时,把尚不成熟的临时性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制成条文,这些文件没有明确的目标,相互之间缺少必要的协调,结构松散,不成体系。

与此同时,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的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也缺乏协调。从数量上看,我国对外投资的国际立法占明显优势。从效力上看,我国对外投资的国际立法优先。从内容上看,我国对外投资的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有多方面的不一致,例如有关“投资者”的规定,我国对外投资的国内立法规定的过于狭窄,限于经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和对外合作经营权的组织,而在我国签订的某些双边或多边协议中,已将投资主体扩大为具有或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或我国公民;又如有关代位权的规定,我国国内立法根本不存在行使国际法意义上的代位权主体,因此使得国际立法所规定的权利无法在国内立法中得到落实。然而,要行使国际投资法对一国对外投资的有效保护,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必须有力配合,相互照应,具备良好的协调性。

(四)与市场经济不符的诸多瑕疵

由于我国对外投资法律体系的很多规范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定的历史时期或在摸索中制定的,因此,出现了不少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符合的瑕疵。例如,上文提及的境外投资主体规定过窄的问题,现有的规定不仅与我国签订的投资保护协定不符,也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成为我国经济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际情况不符,许多非法人经济组织包括合伙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可以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主体。

又如,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监管的基点仍然依附于计划经济的行政管理模式,缺乏活力和相对独立性,监管的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商务部负责我国对外投资业务的统一协调管理,但目前对外投资的主体中国有企业占主体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新组建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当承担起出资人的角色,负责对对外投资项目的国内母体(总公司或集团)进行管理。二是对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监管领域存在漏洞: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育还不健全,民营企业自身的企业制度建设以及诚信度仍有不少问题,因此对其对外投资进行有效的监管是不可或缺的,不能放任自流,需要搭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应的监管体系,既可以鼓励民营企业正常的境外投资,又能有效防止其成为资本非法外流的一个通道。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立法的完善路径

从国内需求来看,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完成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战略部署的需要,而对外直接投资法制建设在推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从国际形势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国际投资业呈现出强大的自由化态势,国际投资法的发展是以保障国际投资自由化为目标的。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输出国,我国必须在立法上保持与国际投资法制相一致的变化趋势,需要一个适应国际经济发展和当前国际投资自由化的、全面的、先进的、科学的对外直接投资立法体系,还应积极参与到国际投资立法活动中,通过缔结双边或区域性的国际投资条约,尽量使国际投资立法对我国投资者更为有利。

因此,适应国际国内投资新形势下的发展,解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立法的诸多缺陷,当时而立法,适时而修法,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完善刻不容缓的问题。当然,一个新兴法律部门体系的建立是由一国经济生活条件、法律文化传统和一定的历史阶段的实践需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鉴于此,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立法必须立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有自己的特点。

就立法模式而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应该由基本法和若干单行法及其他配套法规组成。基本法可定名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法》,其他单行法包括《对外直接投资保险法》、《对外直接投资监管法》、《对外直接投资税收法》、《对外直接投资外汇法》、《对外直接投资银行法》、《对外直接投资产业法》等。《对外直接投资法》应当从宏观上把握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工作的开展作出导向性的规定,其他对外投资法律法规不得违反《对外直接投资法》的原则和规定。

就立法层级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基本法应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其他单行法可以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形式出现,即既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也可由国务院制定;除此之外的配套法规可以以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出现,即可由有立法权限的国家部委制定或有立法权限的地方立法机关制定。如此设定的立法层级,一方面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冲突,可以保障对外投资法律体系内的协调;另一方面,在维持对外直接投资基本法律制度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适时颁布和修订行政规章的方式,保证对外直接投资立法与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高度一致,体现对外投资立法活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篇2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经济增长

随着中国的经济国际化不断的提高,尤其中国在加入了wto之后,中国开始考虑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想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际直接投资产业的选择对经济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企业取得利益的同时也对本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带动的作用。

一、理论概述

(一)理论基础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独立的经济理论,其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这之前,国际直接投资没有从资本流动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中独立出来。当时的情况,国际直接投资方面的投资理论基本采用的是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学者海默在60年代初里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在其理论中充分的表达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产生。之后邓宁、卡森和维农、小岛清等学者陆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轮、边境投资理论。内部化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形成了系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对外投资理念。这些国际直接投资的理念是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对外投资的总结,时代特征很明显,前提都是以发达国家的垄断性作为前提。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对外直接投资在产业结构优化的传导效应基础上,发现了影响国际投资主导产业在选择上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行业供求关系和产业生命期的结构分析。中国在实施国际直接投资的同时要注意避开贸易壁垒为主体,基础为生产,后盾为金融,多功能的拓展,综合性的国际经营战略。所以贸易壁垒高的产业,也是国际直接投资产业扩张的“头号选手”。国际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扩展新的市场领域来提高企业收益。不同的国家,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会有极大差异。对外投资企业尝试选择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较低的国家进行投资规划。例如台湾选择中国为生产地点。企业在加工生产时需要国外技术时,假设进口一批原材料,在本国进行加工生产和出售,与在原材料丰富的国家设点直接加工生产返销相比较,更可行的方法是在原材料所在国家实行加工。对外投资的同时能将国外的技术引进,完善并提升企业的生产程序以及生产技术。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选择因素

国际直接投资可以把产业选择与区位选择相结合。在对发达国家进行投资是主要以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相对经济水平相当或是层次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应该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以劳动密度型产业、资源开发型产业、初级产品加工制造为主。发展中的国家在国际对外投资方面主要考虑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比较优势的产业区位,即对外投资选择的国家与中国同种产业相对比之下具有优势的产业。产业的国际直接投资能否进行,从产业的区位优势来看,这是产业能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其二,我国生产量在贸易上的标准,生产环节之间的商品交换的规模大小,对产业中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交易量以及交易的频率。

二、国外与沈阳市的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一)国外的国际直接投资

任何国家对待国际直接投资这个问题的时候都必须要解决谁去投资、到何处去投资及投资与产业这三大基本问题。

1.日本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情况

日本学者小岛清在1977年,根据当时美日合作以及日本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践进行研究比较,利用资源禀赋差异的形成和成本差异的原理来分析日本的国际直接投资,提出了边际投资理论,也可以称作比较优势理论。在边际投资轮中提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不只是依靠从微观经济因素出发的跨国垄断优势,同时也需要考虑从宏观经济因素出发的国际分工原则。美国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上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相反日本国际直接投资,除资源开发型,在日本制造业对于其他国家已经不能说是比较优势的部门。成本以及利润相对应的原则,对日本来说还是比较符合的,对外投资的结果是扩大了两者之间的成本差距,所以对于日本来说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是互补的形式,投资的形式属于顺贸易导向型。边际投资理论的核心是:遵循优势的分工原则来实施在对外直接投资上,从国家比较历史的产业依次进行。比较劣势的产业容易丧失优势,这种比较劣势的产业也可以称作边际产业。通过实行国际直接投资把国内比较劣势的产业向优势的产业进行转化。边际投资理论的提出,小岛清认为:日本的传统工业在国际直接投资上比较容易找到立足点,选择传统工业对外投资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地区进行投资,这其中的优势远比在国内新行业的投资大。

2.小规模技术理论

小规模技术理论被西方理论界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研究中的早期代表性成果。威尔士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产生与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在理论上给后人提供分析空间,对于分析经济落后国家企业在国际化的初期阶段怎样在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是颇有启发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把世界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动以及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竞争的产生相结合,依照国际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特征发展中国家进行小规模的生产,周全的考虑到每个领域的发展,形成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小规模技术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想法显示出局限性。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直接投资能否是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中拾遗补缺,而不能与发达国家企业界在同个领域内竞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小规模市场上展开竞争的同时也在同发达国家企业进行竞争。所以小规模技术理论不能全方位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的优势以及动机。但从本质上看,小规模技术理论是技术被动论。威尔士认为认为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使用“降级技术”生产在西方国家早已成熟的产品。降级技术将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使用,可能导致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位置永远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同时,该理论很难解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也无法解释当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日趋增长的现象。

(二)沈阳市的国际直接投资

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对外投资逐步取代国际贸易,掌控世界经济格局的跨国公司成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力。

1.沈阳对外投资综合考量

经过调查统计显示,沈阳市对外投资企业已经不断增加,从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来看,沈阳市主要的对外投资集中在机械制造、木材加工、商业服务、制药等行业。从投资国家的选择上,多是选择周边的国家,主要分布在朝鲜、加拿大、俄罗斯等地区。结合沈阳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世界经济变动的规律,整体上对沈阳市国际直接投资产业与区位合理的组合。由于世界的各国资源技术以及地理条件各方面的不同差异,在选择对象的同时要对各方面进行调查参考,依照各方面的因素调查结果来确定选择产业的投资方向,同时采用合适的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方式,才能使得沈阳市在国际直接投资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2.沈阳对外投资产业布局

近年来沈阳国际对外投资首选的产业有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执照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及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及橡胶制品业。沈阳市未来对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发展方向在以上的对外投资产业中充分的表现,同时要考虑中国的产业政策避免起到反向的作用。

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可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空间同时也能学习到不一样的专业技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是让企业不断壮大有足够实力成为跨国公司的关键点。现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对外投资使各国经济相互地联系、相互地依赖,同时在国际范围内提高了产业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三、国际直接投资对沈阳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沈阳产业结构调整

在全球化经济的情况下,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已经在世界逐渐进行产业调整,与此同时也形成了新的产业链。在新的产业链中,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在产业上有着一定的互补性。在选择上对外投资产业的基础进行优化,这样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增长,调整升级发展国内产业结构由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技术交流和市场扩展来带动,使国际直接投资成为提高国内产业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制定国际投资产业选择的战略来实现沈阳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同时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沈阳市对外投资偏低分析

沈阳市对待国际直接投资的比例与规模均偏低。形成沈阳市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比重偏小,项目单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沈阳市是传统经济体制影响较深的老工业基地,有着许多历史性、结构性和机制性的矛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际直接投资结构的不成熟,经济效益降低、国际直接投资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小执行效率低、国际直接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重视以及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管理办法限制了国际直接投资的项目开展。

因此,对外投资的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在于产业类型的正确选择。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的日益强化,中国经济水平与对外交流的战略层次在不断提高。中国为了鼓励更多的企业接触国际对外投资,政府提出了“走出国门”战略。

四、对策与建议

从1985年国家开始鼓励企业"走出去"策略以来,沈阳市不少企业进行了国际对外投资的尝试,从整体上来看海外企业的功能相对单一,非贸易性企业的比例低等问题,但不可否认,企业通过国际投资实践中,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以及生产技术,同时丰富了国际直接投资的经验。同时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所以无论是从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条件考虑,沈阳市都具备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

沈阳市作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基地,在适当的时间抓住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契机,科学地选择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群,对国际直接投资的领域合理的定位,对于沈阳市经济发展、老工业基地、调整产业结构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开发,我国对国际直接投资行为表示出积极的态度,鼓励国内企业在国外进行资源开发合作,这样让我国在利用国际资源的同时掌握主动权。从沈阳市的产业结构上可以了解到,在国际直接投资上产业的结构不是很合理,第三产业比别的产业占的比例要多。我们目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在向工业化后期推进的同时,要注意两方面:一方面需要有发达的第三产业的平台;另一方面需要有庞大的第三产业,利用传统和新兴的劳动技术双重密集的产业,来吸取工业化进程中淘汰的劳动国,所以逐渐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是沈阳市产业结构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每一个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沈阳企业借力“走出去”谋求转型升级,并参与到国际竞争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常态。企业间已意识到各自为政只会使企业陷入艰难局面,“抱团取暖”、“抱团出海”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计。

五、结语

国际直接投资能够促进产业的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在产业选择上必须与区位相互协调。以动态的眼光去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可行性以及优越性,来制定不同的对外投资产业计划方案来带动国家整体的经济水平,以达到风险低、效率佳、能力强的投资前景。

参考文献:

[1]陈英,李秉祥,谢兴龙.全要素生产率、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基于我国经济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4).

[2]刘亚臣,方媛.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以沈阳市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3]樊少华.国际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4]周爱农.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面板协整研究[J].经济数学,2011(02).

[5]宋毅.浅谈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4(26).

[6]向晓丹.四个直辖市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

[7]梁莹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与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4.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篇3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中国;影响;出口贸易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特征分析

(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拓展迅速

21世纪之前,中国投资流量呈现不断增加趋势,但投资存量不大。自2002年中国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以来,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存量)达5319.4亿美元,跃升至全球第13位。而且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较2011年下降17%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创87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6%,首次成为继美国、日本后的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经济体。

(二)投资遍布全球近八成的国家和地区

截至2012年底,中国对外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投资企业近2.2万家,广泛分布在全球179个国家(地区),覆盖率76.8%。2012年,58.4%的投资(512亿美元)流向了香港;同年,中国对美国投资40.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3.5%,美国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二大经济体(占比4.6%),前十大投资目的地还包括哈萨克斯坦、英国、英属维尔京群岛、澳大利亚、委内瑞拉、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卢森堡。前20位的存量累计达到4750.93亿美元,占总量89.3%。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尽管投资流量大幅上升,但投资存量少,而且投资流量和存量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份额都较小

根据《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2012年中国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6.1%,存量占比仅2.2%。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占美国的10.2%,与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的存量相比,差距也是比较大的,这与中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二)投资主体结构失衡,国有企业占较大比重

中国的投资主体结构和其他国家有所区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为国有企业,尤其是在资源和能源领域。由于国企受到国家的监督和管理,所以在对外直接投资时受到很多政策上的限制,国有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具有很多的“国家色彩”。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放宽政策限制,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去”。

(三)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

根据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行业分布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集中在服务业和能源类行业,缺少对高科技行业的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根据国际经验,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大都经历了资源开发―制造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出口贸易的具体影响

(一)宏观层面

完善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律法规体系是我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因此,应建立完整、系统地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保障。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努力营造公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贸易环境,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提高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同时协调对外开放和环境保护,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政府还应加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如加大融资力度,设立信息咨询和服务中心等。

(二)微观层面

1.增强高科技的研发力度,创立企业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

国际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更是品牌实力的竞争。中国企业无论是科技上还是实力上都无法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其渠道、市场、销售等方面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2.加强培养企业跨国管理人才

人才的不足会制约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由于缺乏相关技术的人才,导致我国对外投资的产业和商品结构严重失衡,所以企业需要建立专门机构来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人员,以适应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3.加强企业战略国际化

国际化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充分条件。把国际化的发展和企业的总体目标战略相结合,既可补充国内发展的不足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也可从国外的角度来衡量国内发展的产业链条发展以及经营方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要想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目标制定国际化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

参考文献:

[1]陈石清.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实证比较研究[J].证券与投资,2006(01)

[2]李春峰.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的对外贸易[D].湘潭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篇4

2004年,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明显加快。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4年美国经济增长4.3%,比上年度增加1.3个百分点;欧元区增长2.2%,增加1.7个百分点;日本增长4.4%,增加1.9个百分点;亚洲增长7%,增加0.5个百分点;拉丁美洲增长4.6%,增加2.8个百分点;独联体国家增长8%,增加0.2个百分点;中东欧增长5.5%,增加1个百分点;非洲增长4.5%,增加0.2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由于受高油价的影响,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计为4.3%,比2004年略低,其中发达国家增长2.9%(美国3.5%,欧元区2.2%,日本2.3%),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增长5.9%。全球经济的复苏,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主要来源国经济的复苏,对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各地区外国直接投资前景均向好。世界经济的复苏,不仅使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体形势得到改善,也使各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前景欣欣向荣。

非洲地区:投资前景谨慎乐观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流入非洲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在2004得到增加。新增外国直接投资中,很大一部分将投向自然资源的开发。同时,较快的经济增长、全球商品市场的繁荣和投资者对非洲印象的改善也推动了非洲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的增加。近期,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对大型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专家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2005年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在接受调查的跨国公司中,1/5认为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将会增长,2/3认为将保持稳定。跨国公司认为南非是非洲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其次是埃及、摩洛哥和尼日利亚。国际投资专家认为,外国投资者将主要投资于食品、纺织品等行业以及能源、金融和保险领域。

亚太地区:中国是最好的选择

亚太地区良好的经济前景,决定了该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前景光明。2004年,亚洲公司对其业绩充满信心,这将推动他们的对外投资活动。同时,亚洲公司盈利能力的改善也将进一步吸引日本、欧洲、美国的跨国公司将更多的资本投入到该地区。中国是接受制造业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外资持续从高成本经济体向低成本经济体转移、服务部门的开放、跨国并购活动的增加将使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创新的记录。在中国、韩国的带动下,流入东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将迅猛增长,并在整个亚洲地区居于优势地位。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将保持上升势头,政权平稳过渡、地区一体化进程以及经济强劲增长将进一步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南亚、中亚、西亚以及太平洋诸岛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也将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行业部门看,制造业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将会增长,而服务部门的外国直接投资仍将占据主导地位。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调查结果显示,60%接受调查的跨国公司和90%的国际投资专家认为,2005年亚洲外国直接投资的前景将得到改善,其余的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专家认为前景将保持不变。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专家均认为,中国是该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其次是印度和泰国。国际投资专家认为,在制造业领域,机动车辆、机械设备和化工产品具有良好的外国直接投资前景;在服务业领域,银行、保险、商务服务和旅游在2005年将吸引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

拉美地区:外商投资复苏

拉美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将实现增长,从而扭转连续4年的下滑趋势。其中该地区3个最大经济体(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将会复苏。在短期内,该地区外国直接投资增长的前景有赖于经济复苏的力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4年拉美地区的经济形势已大为改善,经济增长率可达4.6%。这将提高外国公司的盈利能力、放松对外资流动性的限制,并为外国直接投资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对大型跨国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46%接受调查的跨国公司认为,2005年拉美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将会增长,其中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和委内瑞拉将收获最大。但必须指出的是,随着私有化进程的结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拉美地区要想提高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在整个发展中国家中所占比重,必须提高其目前仍然较弱的经济竞争力。

中东欧地区:投资前景大有改善

2003年,中东欧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出人意料地大幅下降。但是,2005年的前景大有改观,外国直接投资预计将出现恢复性增长,尤其是新加入欧盟国家的表现将更为出色。鉴于投资者对新加入欧盟国家的投资优势青睐有加,预计这些国家将会出现外国直接投资涌入的第二次高峰期。同时,新加入欧盟国家为了符合欧盟的要求,将进一步削减公共部门的债务,这会进一步促进私有化进程,同样预示着良好的外国直接投资前景。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对大型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专家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中东欧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前景极为乐观,超2/3的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专家认为2005年该地区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将会增加。波兰和捷克是该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其次是罗马尼亚、俄罗斯和匈牙利。据国际投资专家预测,流入食品、饮料以及机动车辆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将会增加;在服务部门,建筑与房地产、零售与批发贸易、运输等行业的前景最为光明。

发达地区:美国被看好

2004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的加快,发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而言,无论是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还是流出量,其前景都令人乐观,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将会反弹。跨国并购的发展、欧元对美元汇率的变化以及主要经济体正在推进的经济改革计划都将会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前景产生影响。发达国家的各项经济指标正在好转,2004年GDp实际增长率将超过2003年,而且经济增长的基础更为牢固。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篇5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投资理论比较优势对外直接投资:简称FDi,是指企业以跨国经营的方式所形成的国际间资本转移。“走出去”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现在中国已是国际投资市场中的重要角色。但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正因为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了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在借鉴西方比较成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来构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

(一)国际产业级差与产业梯度转移

当前,在知识经济的大潮席卷全球背景下,发达国家正处于由一般技术密集型向高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而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其工业部门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其他一些更为落后的国家,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小,社会仍处于传统经济阶段。

一个由发达国家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到半工业化国家最后到落后国家的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已经形成,国际产业转移作为国家间经济联系的主要纽带正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重大作用。

(二)对外直接投资是新战略

国外主流对外投资理论大都是以跨国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出发点的。这些理论都是以一定的优势为前提的。但是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半工业化国家而言,这些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一味照搬只怕永远也无法摆脱目前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立足我国的实际条件,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主动获取现国外先进技术并促进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我国应该按照以下两个目标,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1、产业提升目标论

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科技术含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从资金利用方面来说,只有扩大技术和市场开发深度,才能有效利用外汇资源,才能改正国内产业结构不平衡问题。我们应加大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并带动本币资金和其它要素的投入。

2、有限优势利用论

国家产业结构优化有两个方面:第一,开辟新兴产业;第二,改造或淘汰落后产业。

我国要大力发展对贫穷落后国家的投资。而且要立足于我们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并为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留出资源,扶持我们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

二、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意义

(一)对国际收支的意义

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使本国的出口贸易增加,对本国国际收支产成有利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对收支的波动进行调节。因此,进一步鼓励国内企业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减轻高额外汇储备的风险,缓解我国经常性项目账户中的逆差,从而达到国际收支平衡。

(二)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很大,当前形势下外国资本华独资经营增加,我们过去的以市场换技术方式难以实行。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技术向本国内转移,纷纷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将技术带回国内进行消化吸收。我国的一些企业例如华为、联想到海外市场投资并不是为了获得产品上的优势,而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研发水平,学习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将这些技术带回了国内,达到了与时俱进的目的。因此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就业

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具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一方面因对外直接投资而使本国企业的部分国内生产活动停止,导致的国内就业机会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建立海外公司而带来了额外的就业机会。但是鉴于中国目前的人才结构,很多高科技人才流入国外的现状下,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对于防止人才外流和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上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四)对外直接投资加强南北合作,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建立跨国公司,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使得中国在国际活动中的作用加强。这对于加强南北合作,提高我国的国际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五)对外直接投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企业跨国投资就必须改革不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与国际相接轨,这给国内企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给于国人很多管理方面的经验,对于促进国内企业中的改革,建设并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六)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取得国内短缺资源。

我国尽管地大物博,但石油,铁矿是我国急需却短缺的资源,我国大力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在被投资国获取原材料来源,对于解决目前资源不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七)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有效的优化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趋向稳定,第三产业迅速上升是当今全球的共同趋势,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能够缩小国内相对劣势的产业的规模,给国内新兴产业让出资源,使我国的产业结构更为完善。

三、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建立一个完善的对外投资理论体系势在必行,关键在于将国外现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既不因循守旧也不盲目创新。中国扩大对外投资具有很大的意义,一些国内的优秀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带动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特别鼓励这些企业的对外投资。政府也应该要尽快建立和健全对外投资制度保障,放宽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完善对外投资部门的管理,同时还要积极鼓励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在资金上对其提供支持,让有条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让没有条件的企业安心在国内发展。这对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提高就业,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等方面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谭介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J].世界经济研究,1998;6

[2]杨建清.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及战略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1;4

[3]毛蕴诗.跨国公司战略竞争与国际直接投资[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篇6

   一、中国与美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目标的比较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缓慢到迅猛,再到平稳发展。这实际上是对我国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条件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下面,本文将对中国、美国、日本对外投资的目标进行对比分析。

   1、美国凭借垄断竞争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

   海默1960年就提出了以垄断优势来解释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并与金德尔伯格共同创立了垄断优势论。他归纳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条件:第一,企业必须拥有垄断优势,以抵消在与国外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第二,存在不完全市场,使企业拥有和保持这种优势。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是凭借具有垄断优势的产业:投资重点是高新技术和垄断产业,而不是以价格竞争为基础生产标准化产品的产业;以技术密集而非以资金密集为基础,依靠工业产品差异化战略取胜。这种垄断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垄断性的产业或产品,从而获取高额利润。

   日本学者小岛清在分析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时指出,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依靠新产品的技术差距,为获取垄断利润而进行海外投资。具体地说,其一,这种直接投资是高度技术革新和高度垄断的产业,而不是以价格竞争为基础生产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因此,大部分跨国企业要在研究开发和宣传方面花费许多资金,所以多数又是巨型企业。其二,从美国工业品贸易的地位看,其在技术革新上具有比较优势,美国资本丰裕并不是原因。其他发达国家的出口更多地依靠价格的竞争力,而美国的出口则主要依靠产品的差异化。

   2、日本依托边际产业转移的对外直接投资。

   日本学者小岛清20世纪70年代以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为对象,通过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着名的边际产业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从己经或者即将失去比较优势、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日本企业是通过对邻国进行直接投资以利用邻国较低人均收入的比较优势的先行者,如1985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吸收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存量的19%,而相比之下只吸收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存量的6%,欧盟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存量的3%,正是这种投资方式引起了“雁行”发展模式,且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主要是非制造业。这是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它与日本战后一段时期的产业结构有关,当时的日本主要向发达国家投资,目的在于确保对其经济至关重要的初级产品的进口并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小岛清认为,日本型海外直接投资实际上是资本、经营能力和技术知识等经营资源的转移,因而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一方面,可以对发展中国家的天然资源、农产品和初加工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另一方面,可以将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工业从日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对其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而且“日本的海外投资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以后最有希望的出路,也是中小企业遇到困难时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他认为,日本处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如果投资国首先将与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移植过去,那么,中小企业就容易成为海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力量。

   3、中国旨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对外直接投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催发了对外直接投资这个新生事物。那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将触角伸向国际市场,了解国际市场的行情和国际竞争的规律。从国际经验看,一般都把对外直接投资概括为美国型和日本型。如果以美国型或日本型为标准,我国还不完全具备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从整体上说,我国既没有垄断性的产业,也不需要向国外转移边际产业。但是,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不可能在单纯的国内竞争中得到提高,而必须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所以,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使之尽快成长为国际性的跨国公司,也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源、资金和技术,我国企业必须尽决走向世界,在学习和演练中成长壮大。这种学习和演练的企业,投资规模比较小,整个国家的投资总额也比较少。1996年以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平均规模在发达国家为200万-1300万美元,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为100万-300万美元左右。

   我国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成长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国际合资合作中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理念、技术、管理及营销方法;第二阶段是在条件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进入国际市场去演练,提高素质和拓展市场;第三阶段是在积累能力和优势的基础上到国际经济竞争的大舞台去跟具有国际水平的跨国企业较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合资或者合作,还有少数企业到境外进行合资或合作,通过在合作中学习,初步掌握了国际市场竞争的规律和国际企业管理的方法。现在,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始进入“演练”阶段,要独立地到国外市场和经济环境中去演练和拓展。这就是我国的演练拓展型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从现阶段看,它立足国情,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二、中国的综合性优势和不成熟性特点相结合的特征

   与多元地区结构、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相联系的大国综合优势,是我国所特有的现象。它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其他的发展中小国,而是综合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和优势。在这里,本文将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小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进行比较。

   1、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以下特点:(1)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资金、技术及规模等方面的垄断优势,高投入和高技术产生高效率,加之母公司和子公司交易的内部化,可以节约大量的交易费用;(2)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往往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标,利润再投资的比例也比较高;(3)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主要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广阔的市场;(4)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呈现软化趋势,其重点在于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型服务业和被高新技术改造后的传统产业。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相同之处。从不同的方面看:其一,我国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规模经济和内部化优势不明显。据统计,我国海外投资项目的投资额约100万美元,而发达国家约为600万美元。其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技术或市场,而非劳动力资源,到发达国家投资是为了寻求技术与市场,到发展中国家投资是为了寻求市场与自然资源。从相同的方面看,我国也在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也在逐步走向高级化。

   2、中国与发展中小国的比较

   从一般的情况看,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是:(1)利用成熟的适用技术开发传统产业,适应小规模市场;(2)以传统和习俗为纽带,开发特色产品,以适应特殊的市场环境;(3)利用较低成本优势,节约劳动力、管理及营销方面的费用,形成较低价格优势。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普遍具有上述特征,但发展中小国与发展中大国有所不同:前者是仅仅具有这些特征,而后者除了具备上述特征以外,还具有发达国家的某些特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也表现出一些类似于发达国家的特征:其一,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既面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面向发达国家。特别是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以及寻求技术动机的加强,对发达国家投资的增长将快于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增长。其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既重视开发传统产业,又重视开发高新技术产业。随着企业发展目标的高级化,我国的跨国企业开始重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如海尔、华为集团就加大了对技术和项日研发的投入。其三,我国也开始实施企业集团化经营,以获得某些内部化优势。跨国集团的工贸一体化经营,通过行政组织形式及组织内部交易节约运行成本,体现了组织的内部化优势。

   3、综合性的优势和不成熟性特点相结合

   我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四个基本特点:其一,总体的条件是不成熟的,也缺乏很明显的优势,因而不可能以充分的成熟的条件和优势为依托;其二,局部的条件是成熟的,某些企业和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有可能以局部的成熟条件和优势为依托;其三,不是完全以微观主体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而且以国家利益为目标,以潜在效益和“演练”的综合性效益为目标;其四,并不完全以市场为驱动,还存在一种政府政策的驱动力,是市场驱动和政府驱动的统一。

   然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没有优势的。我国是一个大国,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差异性或不平衡性:在某些方面具有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优势、垄断优势,在有的方面又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适用技术优势、比较优势,可以概括为大国综合优势。是通过整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优势。具体来说,我国现阶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适用技术优势。虽然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也不排除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技术知识也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企业提供了它们得以在国外生存的竞争优势。企业为了适应小规模市场而发展的技术有一个最为显着的特征,那就是劳动密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具有一些独特的技术优势,主要表现为适用技术优势和劳动密集型技术优势。

   (2)高新技术优势。我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内部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同时并存。新中国建立后,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国防科学技术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两弹一星”就是最好的例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很高的速度持续发展,在某些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己经成为带动出口和经济增长的新兴支柱产业,同时也构成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势。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篇7

abstract:Chinaisimplementingthe"going-out"strategy.althoughChineseFDiisgrowingfast,therestillhavealotofproblemstosolve.we'dbetterlearnexperiencefromadvancedcountriesinordertoachievebetterdevelopment.asoneofthemajordevelopedcountries,Japan'sexperienceinFDiisworthlearning.thispaperreviewstheevolutionaryprocessofJapaneseFDi,summarizesthecharacteristicsofJapaneseFDi,andthenputforwardssomeinstructivesuggestionsonthedevelopmentofChineseFDi.

关键词:日本;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Keywords:Japan;China;FDi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011-03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随之加快,但是由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晚、规模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对未来进行大规模的全球战略布局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日本,既是经济强国,又是对外直接投资大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在发展与壮大中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同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学者曾对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动机、产业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情况与8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有相似之处。由此,本文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归纳和提炼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以期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良性发展提出管窥之见。

1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历程回顾

随着日本经济的阶段性发展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背景、规模、动机、行业和区域选择以及投资载体都发生了阶段性地演化。综合其发展过程,可以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大致划分为起步、发展、扩张、调整四个阶段。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由获取资源和低劳动力成本指向,升级为开拓和巩固海外市场、建立国际性生产流通网络和获取专利与信息;投资主体由中小企业为主到大型跨国集团与中小企业结合、互补;投资方式由“绿地投资”到独资、合资、合作、并购等多种形式广泛发展;投资的行业和区域则受到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投资东道国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比较优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2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2.1以“边际产业扩张论”为理论基础日本和欧美国家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认识是大不相同的。西方国际投资理论普遍认为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是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主要原因,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企业,必须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教授结合日本国情,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边际产业扩张论”,其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母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他认为比较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并指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一是充分利用了国际分工,大大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益,从而把劣势变成了优势;二是在国内集中发展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使本国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边际产业扩张论”对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能够解释一定时期内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些特点,但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局限。随着日本经济实力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日本出现了与美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趋同的趋势。

2.2投资动机不断调整日本的资源禀赋、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欧美国家的差别。欧美跨国企业在资本和技术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之所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一是为了绕过关税壁垒占领东道国市场,二是由于技术等资产不能像其他商品那样通过销售获得全部收益,而直接投资可以保证企业对国外经营及技术运用的控制,因而获得所有权带来的最大优势[1]。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最初的动机则是获取资源、降低成本。

战后至今,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经历了以保障国内原燃料资源供应为目的的资源型投资、利用东道国廉价劳动力为目的的成本型投资,发展到目前以开拓与巩固海外市场、建立国际性生产流通网络、获取专利与信息为目的的综合型投资。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在行业间在与区域间存在规律性的差异。在行业间差异表现为,农林水产业为资源型,建筑业、商业与服务业为市场型,制造业则为复合(市场+生产+成本)型。在地域间的差异表现为,对北美和欧洲直接投资动机主要在于市场、技术、信息以及规避贸易摩擦;对于亚洲这样的发展中地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已经明显表现出了从追求低劳动力成本的成本型向追求开拓东道国的市场、建立国际性生产与流通网络这样的市场主导的复合型(市场+生产)转换。

2.3投资载体灵活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以中小企业为投资主体,以合资为主要投资方式,80年代中期以后才出现了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并购逐渐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用边际扩张理论来解释,就是中小企业竞争力较弱,更容易成为“边际部门”,为了获利不得不向海外转移;同时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更符合东道国的生产要素结构和水平,容易被东道国所接受。由于中小企业经济实力有限,也为了规避风险,因此投资多采用合资的方式进行。

而欧美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是由大型跨国公司完成的。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来解释就是,大型跨国公司规模大、实力强,拥有更多的垄断资源,即所有权优势;同时,大型跨国公司把所有权优势内部化的能力强,因此大型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由于欧美大型跨国公司投资是以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为基础的,为了维持垄断优势、防止泄密,其必然倾向于采取独资方式。

2.4投资行业与地域指向明确在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上,日本以非制造业为重心。1971-2011年,日本对非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比例大部分超过历年总投资的50%,1986年达到最高值,超过总投资金额的82%;在三次产业间的投资,呈现出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的结构,但2005年以后的投资又将投资重点回归到二产,跟世界金融市场形势不稳定有关;具体的行业选择,对金融保险业的累计投资额最大。

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域选择上,日本以发达地区为重点。70年代初期以前,日本对外直接在地域分布上波动较大,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对发达地区的投资比重呈上升趋势,在1990年比重最高,超过总投资额的80%,之后对发达地区的投资比重在波动中缓慢下降;具体而言,对北美洲的累计投资金额最高。

2.5受汇率影响巨大虽然货币汇率的变动对不同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差异,但整体上看日元汇率的变动的确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从汇率与对外直接投资变化关系图(图2)中可以看出,1971-1973②年和1985-1988年两个阶段日元大幅升值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在后几年内迅速增加。周展、陈作章(2009)通过实证模型验证了1971-2007年间日元汇率的波动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日元升值对劳动成本指向性投资影响最大,市场指向性投资次之,对资源指向性投资也有一定影响,对污染产业移转性投资很微弱[2]。

3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历程对中国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世界政治、经济活动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不少学者认为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背景与日本80年代十分相似,主要体现在:

第一,两国在对外贸易中都面临日益尖锐的贸易摩擦;第二,两国货币都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但是将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日本同期加以比较后发现,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上看我国投资规模低于日本同期水平[3]。目前,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对外投资规模有限,成长空间巨大。由此,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在投资动机、投资行业和地域选择等诸多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给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带来了一些启发。

3.1政府引导至关重要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经验表明,海外投资初期要获得成功往往与政府完善的促进体系密不可分[4]。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海外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对投资风险认识不足、对全球经济动向把握不足,视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我国政府有必要对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在投资动机、行业与地域选择方面进行科学的、具有预判性的引导,避免投资行为的盲目性和偶然性,提升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2行业与地域需要科学选择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的技术与资本并不具有绝对优势,因此在行业与地域选择上,可以借鉴日本经验,认清目前哪些是我国的“边际产业”,这些“边际产业”对哪些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在对东道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对不同的行业和地区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最终实现科学、高效投资。

3.3对外直接投资以科技领先作为动力来源当前世界经济竞争的本质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进步使日本不断产生新的“边际产业”,获得比较优势,由此可见,科技领先对日本企业向海外的扩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状况是,生产世界级的产品,却少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和世界级的品牌,因此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难以获得较高的垄断利润,未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急需技术领先作为助力。

3.4将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关系密切。战后日本的经历了三次产业升级,每一次产业结构的蜕变都是伴随着阶段性的产业外移,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的日趋合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借鉴日本经验,我们可以将对外直接投资当作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契机,向海外转移边际产业的同时不断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循环提升。

注释:

①theJapanexternaltradeorganization,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积极致力于促进日本与海外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加强企业之间的商务合作为目的的工作,其中尤其以加强东亚地区的商务合作为重点.

②日本银行日元兑美元汇率数据中无法查到1971、1972年汇率.

参考文献:

[1]马海.日本与欧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之比较[J].日本问题研究,2004(1):9-11.

[2]周展,陈作章.日元汇率波动对日本对外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日本19个行业1971—2007年的面板数据[J].日本问题研究,2009(004):6-12.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篇8

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问题

目前学界有一种消极观望的观点认为,不宜大规模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其理由是:目前及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处于国内急需建设资金的状况,如果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必然会减少这种国内资金的存量,从而不利国内经济建设;同时,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在较低的水平,按照英国经济学家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论”,我国将长期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二阶段,即起步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2000美元,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为负值,且负值有扩大趋势”,而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将人为超越这种经济规律。此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监管制度并不健全,若放开对外直接投资,将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如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国有资产大幅流失等等。对此,笔者则认为我国无论当前还是以后都应大规模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理由如下:

(一)符合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21世纪前10年,国际直接投资出现停滞或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其规模将会继续扩大。理由有二:一是尽管遭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的反对,经济全球化仍会继续向前推进,各国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将会继续推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根据wto有关协议,在21世纪前10年,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的过渡期也将基本结束,这将进一步推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二是一些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如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内部成员之间的直接投资可能会不断扩大。既然国际直接投资的未来趋势是继续扩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其组成部分,也应适应这种发展趋势。

(二)未超越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律

前文消极观点称我国未来仍应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第二阶段的定位并不十分准确,它不是在科学预测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基础上作出的结论。诚然,目前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致在1300美元左右,但我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如果能保持在8%左右,21世纪初期的20年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可望超过2000美元,并进而达到3000美元以上。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处于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则可能处于第三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4750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其发展速度可能超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速度,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负值呈下降的趋势”。在这种科学的定位下,近期和未来大力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并未超越“投资发展周期论”的阶段定律,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

(三)我国有必要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我国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有经济上的必要性,因为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一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推动我国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和资源配置更加国际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比例极不平衡,但若以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保持一个合理比例,我国也能在国际资源配置上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二是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三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绕开各种壁垒,促使我国产品更多地进入别国市场。目前,我国出口遭遇别国反倾销和进口壁垒措施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生产基地设在别国,可以有效地绕开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直接进入国际市场。

(四)我国具备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一是国内经济和体制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格局良好,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加,2005年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三位,这些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物质条件。此外,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对外直接投资便利化,建立、健全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服务体系,可以预测将来对外直接投资的体制环境会进一步得到改善。二是宏观资金环境的根本改善也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前文所述的消极观点理由之一是对外直接投资会减少国内资金的存量,而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稳中有升,2005年底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国际收支方面常年保持经常项目及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这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不会过多减少国内资金的存量;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国内引进外资的流量也可以弥补资金的外流。此外,一些行业和企业已积累了相当充实的资金,国际融资能力也大幅提高,加之国内市场上还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游资,这些都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有利的资金条件。三是其他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我国的一些生产技术、工艺水平以及一些制造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备比较优势。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未来发展结构

在大规模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定位基础上,针对其现状及问题,未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应作适当调整和优化。这种调整和优化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未来发展的具体趋势:

(一)优化投资主体结构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仍会呈现目前的多元化趋势,但国家应采取个体分散投资与联合集团投资并举的策略,优化这些多元化主体,使其在保持合理比例的基础上,形成最优结构,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具体而言,“优化”有两个要求:

1.各类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应保持合理比例。这种合理比例通常表现为某类主体居主要地位,而其他主体为次要地位。究竟哪类主体应处于主导地位的问题,学界观点各异。一种观点认为,应主要依靠大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为与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有规模、技术、设备、资金等优势,并有生产、科研、贸易、金融、信息、服务等多功能经营能力,能迅速在国际市场上打开局面,成为跨国经营的主力军。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重点发展中小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因为从带动出口的角度出发,更容易成功的不是大型的企业,而是中小型企业。而我国的比较优势正是中小型企业,不是资本密集型的大型企业。

笔者倾向第一种观点,因为要扭转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益不高的局面,就应该鼓励有各方面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也印证了这一点。但中小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不容忽视,它可能在带动我国产品出口方面作出其独特贡献,因为中小型海外企业生产成本较低,其产品的价格更容易被东道国接受;而且以加工、组装为主的中小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往往会带动半成品、机械设备等出口。如果从所有制而言,民营企业应取代国有企业,成为未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中的主力军。因为我国国有企业虽然规模较大,但内部产权不清、缺乏正确的激励机制,在没有彻底改革之前很难指望它们担负起资本输出的重任。事实上,我国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概率也不高,国有资产由此浪费不少。而世界经验表明,民营企业往往产权清晰,有着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和完整的营销网,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生命力很强。我国也有不少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常成功的案例。因此,我国政府应引导、扶持民营企业走向海外,通过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力,让其担当对外直接投资的重任。

2.个体分散投资与联合集团投资并举。市场竞争表明,独立投资难成气候,势单力薄最终会败北于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因此,从长远来看,我国投资主体应适度向集团化、联合化转换,提高“集团军”作战的规模效益。措施主要有:一是将现有的海外投资企业重组成企业集团,造就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对外直接投资“联合舰队”;二是将对外投资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融合起来,组建银企集团。我国可充分利用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中信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国际上信誉较好、资金雄厚等优势,搭台组建生产、金融、贸易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多功能中国银企集团,通过各种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并给对外投资企业以金融上的支持。

当然,在集团化、联合化的过程中要防止“定指标”和“拉郎配”的做法,避免重蹈计划经济的覆辙。例如一些具备自身特色的中小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就没有必要予以联合化和集团化,保持其个体分散投资方式对其更加有利。

(二)优化投资地区结构

优化对外直接投资地区结构,就是使我国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直接投资保持合理的比例,既避免投资国家过分集中,同时也要注重重点区位。简言之,我国投资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应合理、适当。但怎样的比例才算“合理、适当”?对此学界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维持现有的集中于发达国家的局面,不必过分强调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因为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后转移出来的产业,而这类产品往往需要大规模的市场才能充分发挥经济优势,因此经济势力强、市场容量大的发达国家才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设厂的首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为主;同时不鼓励企业到发达国家投资,因为发达国家的市场竞争激烈,我国的企业尚没有足够的实力进入。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不尽妥当。究

竟投资于哪类国家才合适,应结合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投资目的来判断。如果投资目的在于“销售产品”(保证销售市场),投资于有庞大市场容量的发达国家是首选;而如果投资目的在于“产品生产”(建立生产基地),则投资于各种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是首选。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具有二元性:“销售产品”和“产品生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同样会具备二元化特征,即部分投资于发达国家,部分投资于发展中国家。但由于我国企业生产水平普遍不高,以建立生产基地为目的的投资仍会占主要地位,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位应是发展中国家。近两年我国的投资流向集中于拉丁美洲和亚洲地区说明了这一趋势,以后还应大力拓展对非洲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此外,我国也应在巩固北美等发达国家的现有海外企业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寻求在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新的投资机会。

(三)优化投资行业结构

优化投资行业结构,就是合理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并达到一个合理的分布比例,以最大限度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取向不够合理,主要集中于贸易性行业,许多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对外投资未得到充分的发展。未来如何优化投资行业结构?学界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应以生产加工和资源行业对外投资为主;有人认为应以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外投资为主。笔者认为以上观点不尽全面,优化投资行业结构应同时从三方面着手:

1.减小贸易性行业对外投资的比重。由于我国未来的对外直接投资重点区域是发展中国家,以建立生产基地为主,因此在这类国家进行生产加工行业和资源行业的投资前景广阔,应扩大非贸易性行业的对外投资。近年来,我国这两类非贸易性行业的对外投资已经有了迅速发展,以后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2.前瞻性地鼓励部分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外投资。国际直接投资行业的重点已从资源开发、初级产品加工业向新兴的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转移,高科技产业和金融等服务业正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热点。虽说我国目前还不是完全处于此阶段,但也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鼓励部分企业从事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当然,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外投资的首选地域应是发展中国家,因为我国主要是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才具备资金、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

3.扩大我国特色产业的对外投资。所谓特色产业,主要是指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食品、瓷器、手工艺品等产业。这些产业往往具备独特的国际比较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投资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优化投资方式结构

在优化投资方式结构方面,以下内容学界意见一致:一是扩大并购方式的运用。由于并购方式具有成本低且迅速便捷的优点,我国应采取体面倾斜政策,重点扶持一批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并给予必要的财政金融支持。在具体操作上,并购对象可选择一些小型企业,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本进行再融资、再并购,逐步扩大规模,以降低并购成本,减少东道国政府的抵制;在并购方式上,可多采取协议式的善意并购,以提高并购的成功率;在并购目标企业所属行业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有利于带动我国产品出口的行业。二是扩大实物与无形资产的投资,货币投资的资金来源则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解决,币种选择应达到防范外汇风险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上,实物投资方式应注意选择国内经济发展所不急需的实物作为输出资本;工业产权投资方式也应选择技术差距相对较小的产业进行;货币投资方式的资金可通过国际贷款或发行国际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币种选择上或增加硬币投放比重或实行货币构成多元化或以符合货币保值。

然而在新建海外企业的组织形式方面,学者的建议并不一致。有人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应选择合资的形式,而大型企业选择独资形式较好。因为合资的优点是可获得当地财政、金融、物资供应以及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和优惠条件,并利于当地政治风险的减少或避免,故这种形式适合能力有限又希望获取更多利益的中小企业。有人认为,在海外企业的组织形式上一律以采用合资为宜。也有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要尽可能避免独资的形式。因为一切从头开始的做法并没有贯彻“优势互补”原则。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大型企业有时更看中风险,适宜选择合资形式,而中小企业的投资多数是抓住市场机会,灵活的独资形式可能更适合。第二种观点则太笼统,因为合资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应吸收其他的组织形式。第三种观点只看到在发展中国家采用非独资方式的重要性,但究竟采取何种形式,未作进一步分析。总之,笔者认为,采取何种组织形式更为合理,没有统一的规律可循,应结合投资主体的所有制性质、规模、发展阶段和投资地区等多种因素做出最后判断。

参考文献: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篇9

一、中国与美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目标的比较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缓慢到迅猛,再到平稳发展。这实际上是对我国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条件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下面,本文将对中国、美国、日本对外投资的目标进行对比分析。

1、美国凭借垄断竞争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

海默1960年就提出了以垄断优势来解释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并与金德尔伯格共同创立了垄断优势论。他归纳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条件:第一,企业必须拥有垄断优势,以抵消在与国外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第二,存在不完全市场,使企业拥有和保持这种优势。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是凭借具有垄断优势的产业:投资重点是高新技术和垄断产业,而不是以价格竞争为基础生产标准化产品的产业;以技术密集而非以资金密集为基础,依靠工业产品差异化战略取胜。这种垄断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垄断性的产业或产品,从而获取高额利润。

日本学者小岛清在分析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时指出,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依靠新产品的技术差距,为获取垄断利润而进行海外投资。具体地说,其一,这种直接投资是高度技术革新和高度垄断的产业,而不是以价格竞争为基础生产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因此,大部分跨国企业要在研究开发和宣传方面花费许多资金,所以多数又是巨型企业。其二,从美国工业品贸易的地位看,其在技术革新上具有比较优势,美国资本丰裕并不是原因。其他发达国家的出口更多地依靠价格的竞争力,而美国的出口则主要依靠产品的差异化。

2、日本依托边际产业转移的对外直接投资。

日本学者小岛清20世纪70年代以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为对象,通过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边际产业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从己经或者即将失去比较优势、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日本企业是通过对邻国进行直接投资以利用邻国较低人均收入的比较优势的先行者,如1985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吸收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存量的19%,而相比之下只吸收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存量的6%,欧盟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存量的3%,正是这种投资方式引起了“雁行”发展模式,且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主要是非制造业。这是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它与日本战后一段时期的产业结构有关,当时的日本主要向发达国家投资,目的在于确保对其经济至关重要的初级产品的进口并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小岛清认为,日本型海外直接投资实际上是资本、经营能力和技术知识等经营资源的转移,因而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一方面,可以对发展中国家的天然资源、农产品和初加工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另一方面,可以将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工业从日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对其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而且“日本的海外投资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以后最有希望的出路,也是中小企业遇到困难时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他认为,日本处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如果投资国首先将与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移植过去,那么,中小企业就容易成为海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力量。

3、中国旨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对外直接投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催发了对外直接投资这个新生事物。那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将触角伸向国际市场,了解国际市场的行情和国际竞争的规律。从国际经验看,一般都把对外直接投资概括为美国型和日本型。如果以美国型或日本型为标准,我国还不完全具备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从整体上说,我国既没有垄断性的产业,也不需要向国外转移边际产业。但是,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不可能在单纯的国内竞争中得到提高,而必须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所以,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使之尽快成长为国际性的跨国公司,也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源、资金和技术,我国企业必须尽决走向世界,在学习和演练中成长壮大。这种学习和演练的企业,投资规模比较小,整个国家的投资总额也比较少。1996年以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平均规模在发达国家为200万-1300万美元,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为100万-300万美元左右。

我国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成长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国际合资合作中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理念、技术、管理及营销方法;第二阶段是在条件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进入国际市场去演练,提高素质和拓展市场;第三阶段是在积累能力和优势的基础上到国际经济竞争的大舞台去跟具有国际水平的跨国企业较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合资或者合作,还有少数企业到境外进行合资或合作,通过在合作中学习,初步掌握了国际市场竞争的规律和国际企业管理的方法。现在,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始进入“演练”阶段,要独立地到国外市场和经济环境中去演练和拓展。这就是我国的演练拓展型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从现阶段看,它立足国情,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二、中国的综合性优势和不成熟性特点相结合的特征

与多元地区结构、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相联系的大国综合优势,是我国所特有的现象。它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其他的发展中小国,而是综合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和优势。在这里,本文将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小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进行比较。

1、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以下特点:(1)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资金、技术及规模等方面的垄断优势,高投入和高技术产生高效率,加之母公司和子公司交易的内部化,可以节约大量的交易费用;(2)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往往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标,利润再投资的比例也比较高;(3)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主要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广阔的市场;(4)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呈现软化趋势,其重点在于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型服务业和被高新技术改造后的传统产业。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相同之处。从不同的方面看:其一,我国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规模经济和内部化优势不明显。据统计,我国海外投资项目的投资额约100万美元,而发达国家约为600万美元。其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技术或市场,而非劳动力资源,到发达国家投资是为了寻求技术与市场,到发展中国家投资是为了寻求市场与自然资源。从相同的方面看,我国也在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也在逐步走向高级化。

2、中国与发展中小国的比较

从一般的情况看,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是:(1)利用成熟的适用技术开发传统产业,适应小规模市场;(2)以传统和习俗为纽带,开发特色产品,以适应特殊的市场环境;(3)利用较低成本优势,节约劳动力、管理及营销方面的费用,形成较低价格优势。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普遍具有上述特征,但发展中小国与发展中大国有所不同:前者是仅仅具有这些特征,而后者除了具备上述特征以外,还具有发达国家的某些特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也表现出一些类似于发达国家的特征:其一,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既面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面向发达国家。特别是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以及寻求技术动机的加强,对发达国家投资的增长将快于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增长。其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既重视开发传统产业,又重视开发高新技术产业。随着企业发展目标的高级化,我国的跨国企业开始重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如海尔、华为集团就加大了对技术和项日研发的投入。其三,我国也开始实施企业集团化经营,以获得某些内部化优势。跨国集团的工贸一体化经营,通过行政组织形式及组织内部交易节约运行成本,体现了组织的内部化优势。

3、综合性的优势和不成熟性特点相结合

我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四个基本特点:其一,总体的条件是不成熟的,也缺乏很明显的优势,因而不可能以充分的成熟的条件和优势为依托;其二,局部的条件是成熟的,某些企业和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有可能以局部的成熟条件和优势为依托;其三,不是完全以微观主体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而且以国家利益为目标,以潜在效益和“演练”的综合性效益为目标;其四,并不完全以市场为驱动,还存在一种政府政策的驱动力,是市场驱动和政府驱动的统一。

然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没有优势的。我国是一个大国,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差异性或不平衡性:在某些方面具有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优势、垄断优势,在有的方面又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适用技术优势、比较优势,可以概括为大国综合优势。是通过整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优势。具体来说,我国现阶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篇10

关键词: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

出口贸易与一国对外直接投资之前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出口贸易的发展会促进该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进行,但也有学者对此持相反的观点。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出口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进行梳理。

一、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界定

对外直接投资虽然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当中很早就开始存在,但将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研究确是上世纪中叶才开始,首先对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关系进行研究的是美国经济学家mundell(1957),其在代表作“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一文中提出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之间可能存在的替代关系,在mundell的理论中国际投资主要指的是一般的货币资本投资,而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包括技术、资本和管理等综合要素在国际间的转移。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经济学领域内也逐渐有学者开始了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正式研究,Hymer和Vernon的研究是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他们的研究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寡头垄断企业的发展与行动扩大的必然结果,从而在理论上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根据,说明了它的合理性。

目前关于对外直接投资比较权威的定义主要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其给出的界定。imF把对外直接投资定义为某种国际投资,该投资反映了某一经济体直接投资者获得其他经济体企业持久权益的目标。oeCD在imF对国际投资定义的基础上,把对外直接投资阐述为:某一经济体的常驻居民或企业(投资者)为在另一个不同于该投资者所在经济体的企业确立“持久权益”而进行的跨国范畴的投资,该投资的目的是与被投资企业建立一种战略性的长期关系,以确保能在管理方面对被投资企业施加显著的影响。

也有学者从其他侧面提出对国际投资这一概念的理解,Kojima(1985)提出对外直接投资与其它资本流动的不同在于它不仅包括金融资本(比如外汇)的流动,也包括有形资产、技术和管理技能等资源的转移。Kenwood和Lougheed(1992)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国家的企业在另一国家建立分支机构或通过获得该国某一家企业的股票而拥有控制权。而Salvatere(2002)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资本和管理相关,其实质是投资于东道国的资本、工地、厂房等生产要素,同时投资者保留其对所投资资本的控制权力。国内学者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则主要强调资本的流动以及相应的控制权。钟新昌(2009)提出对外直接投资的核心是投资者对本国或本地区以外的企业有一定的控制力,该控制力表现为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掌控权力。

二、出口贸易影响对外投资的理论研究

Ruffin(1984)曾在其对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研究中发现,基于经过修正的H-o-S贸易模型,当放松要素不能流动的假定时,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和出口贸易有负相关关系。Buckley和Casson(1981)提出贸易因素与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潜在动机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比如对东道国出口的替代,通常被解释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之一。Buckley和Casson的模型给出了这样的理论,可以认为出口贸易是一种固定成本比较低,而运输和贸易壁垒等可变成本比较高的活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在国外建立分公司,来为原来的出口市场提供销售产品的服务,可以明显的降低可变成本,但这个过程可能比出口贸易产生更高的固定成本。只要国外市场对跨国公司产品的需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从出口贸易到对外直接投资的转换将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即出口与投资会表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但大部分的学者的研究还是支持出口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观点。Vernon(1966)的产品生产周期理论认为出口贸易是一个对外部市场探索与熟悉的过程,对外投资会在这个过程之后进行。Vernon是从产品技术垄断的角度,展开了对国际直接投资产生原因的分析,他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称为初始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当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前两个阶段时,主要表现为产品从创新国通过贸易的形式出口到其他国家,同时在第二阶段后期,创新国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将一部分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国外进行,而在标准化阶段,产品的生产则通过在国外设立生产工厂方式,完全转移到国外进行,贸易和投资在整个过程之中的表现就是前期的出口贸易不断积累,引致了后期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Johanson和Vahlne(1977)认为公司的国际化一般都遵循这样一个典型的过程,先从出口贸易开始,确立出口渠道,进而建立销售分公司,最后开始在东道国生产,整个对外投资的过程完成,作者认为出口是一种减少市场开发成本的方法,可以帮助了解东道国市场的特点和规模,为以后对东道国的投资提供了必要准备。Kumar(2007)研究了印度改革之后对外直接投资大量增加的情况,发现出口贸易不仅增强了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给企业提供了其他国家可能存在的新兴机会的信息,因此印度国内企业的出口强度会增加企业在国外经营的可能性。

国际学术界也有学者专门针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研究,Buckley和Clegg(2007)从主流的解释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入手,同时特别强调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从资本市场不完善、所有权优势和体制因素三个方面引入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框架,作者认为对于那些市场寻求型的中国企业来说,来自中国的出口代表着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贸易强度,1980-1990年间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都是为中国的出口提供支持,因此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正相关,进口同样也应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正相关关系。

总的来说,虽然大部分的研究都支持出口贸易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结论,但分歧仍然存在,目前尚不存在一个确定的结论。有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区分了企业发展的阶段或动机的差别,并较好的融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其结论更具有一般性,比如Bergsten(1978)从公司全球化过程中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的角度展开分析,认为在公司全球化过程的早期,垂直一体化可能是占主导地位的,在这个阶段贸易和对外投资更多的会体现出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而在后期,水平一体化会变的更为重要,这个时候贸易和对外投资会出现相互替代的关系。Blonigen(2001)注意到两国间贸易的产品可能是最终产品,也可能是中间产品,如果是最终产品的贸易,那么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直接在东道国建厂生产,满足东道国市场需求,东道国原先从母国进口的商品就会减少,即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表现出负相关关系,而如果是中间产品的贸易,中间产品将会成为海外分公司的投入品,从而加强了母国对东道国的出口,即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会表现出正相关关系。

三、出口贸易影响对外投资的实证研究

针对出口贸易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在理论上的分歧,有大量的学者也对该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类似,主要形成了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但出口贸易有利于对外投资的结论仍然是大部分实证研究的结论。

出口贸易不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观点。Kim和Kang(1997)运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韩国和日本1989-1993年间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出口市场的规模对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大多是负向的,尤其是在韩国对发达国家的金融及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上,出口对其影响是显著负相关的。但对日本的实证分析结果则刚好和韩国相反,出口贸易对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显著的正面影响。trevino和Daniels(1994)对影响日本制造业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公司规模、公司先前出口经历、行业集中度、公司盈利能力和技术密集度,并将日本制造业分为十个细分部门,运用1984-1988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日本对美国之前的出口经历并没有与日本对美直接投资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反而在某些年份,出口对直接投资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出口贸易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观点。Leftwich(1973)较早研究了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并回归分析了1962-1971年间35个国家对美国直接投资的数据,包括美国市场规模、增长率和关税等等。ajami和Barniv(1984)在Leftwich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独立变量来解释各个国家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变化,作者认为公司通过国际扩张的方式来为贸易创造条件,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应该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进口或出口的变化会对对外投资有直接和正面的影响,其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母国先前对美国的出口、母国的真实国民生产总值和利率都显著解释了1975-1980年间对美直接投资的变化。Damijan和polanec(2007)运用公司层面的微观数据,建立了概率模型对斯洛文尼亚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拥有出口贸易份额越高的公司,其在国外建立分公司的可能性越大。Lipsey和weiss(1981,1984)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美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和对东道国的出口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也表明了美国对东道国的出口对美国的对外投资有正向的影响。

对中国市场的研究方面,Buckley和Clegg(2007)研究了进出口贸易、市场规模、汇率等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作者在研究中采用了混合普通最小二乘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49个接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1984-2001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出口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该结论与作者之前的假设相符合,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是跟随贸易的发展而产生的。

参考文献:

[1]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2]R.mundell.internationaltradeandFactormobility[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