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科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6:21

生态科学篇1

树木年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及其应用侯爱敏,彭少麟,周国逸,HoUai-min,penGShao-lin,ZHoUGuo-yi

福田自然保护区规划的研究王勇军,wanGYong-jun

生态退化的形成原因探讨章家恩,徐琪,ZHanGJia-en,XUQi

现代战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凌虹,吴仁海,施小华,LinGHong,wURen-hai,SHiXiao-hua

地质时期植物生活型重建及古植物群落恢复金建华,JinJian-hua

蔬菜害虫的生态控制黄寿山

广东省森林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张金泉,ZHanGJin-quan

广东海洋生态旅游及其持续发展之我见马克美

广州城市景观持续发展的生态对策李文翎

广州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特征及其效益分析李丹燕,LiDan-yan

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初探林媚珍

你我共同努力,保育中华大地--记第三届海峡两岸水土保持研讨会夏汉平,彭少麟,敖惠修

初谈生态园林黄晓雷

广州地区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及损失估算胡迪琴,苏行,HuDiqin,SuXing

植物根系吸水过程中根系水流阻力的变化特征郭庆荣,李玉山,GuoQingrong,LiYüshan

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周志红,ZhouZhihong

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及其处理研究黄立南,蓝崇钰,姜必亮,HuangLinan,LanChongyu,JiangBiliang

<华夏植物区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张宏达

植物群落学研究中整体论与个体论关系的探讨侯庸,王桂青,HouYong,wangGuiqing

广州市郊蔬菜根际真菌物种多样性陆勇军,陆大京,LuYongjun,LuDajing

城市废物资源化吴博任,周伟南

昆虫种群的一类时空动态模型研究张文军,古德祥

玉米群体内太阳光辐射垂直分布规律研究章家恩,黄润,饶卫民,刘子凡

影响南方红豆杉细胞生长及紫杉醇含量的因素苏应娟,王艇,李雪雁,杨礼香,范国宽,柯亚永,朱建明

人工湿地处理凡口铅锌矿金属废水的稳定性分析招文锐,杨兵,朱新民,束文圣

珠江口近岸水域浮游藻类及其与关键水质因子分析刘玉,李适宇,吴仁海,陈新庚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鸟类组成和区系的研究朱世杰,常弘,关贯勋

广东南岭大型真菌区系地理成分特征初步分析宋斌,李泰辉,章卫民,沈亚恒,陆勇军

广东南岭部级自然保护区大东山昆虫名录(Ⅱ)陈振耀,梁铬球,贾凤龙,谢委才,陈志明,邓世福,唐长根,陈景烈,杨清云

广东省大型真菌概况章卫民,李泰辉,宋斌

植物群落的演替理论任海,蔡锡安,饶兴权,张倩媚,刘世忠

生物入侵及其影响向言词,彭少麟,周厚诚,方炜

几种数量综述方法的介绍与比较郑凤英,彭少麟

自然生态系统公益及其价值徐世晓,赵新全,孙平,赵同标,赵伟

广州市园林植物多样性及其效应的调查研究彭李菁,钟智扬,吴小鹏,何恺明,刘立翔

草类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黎华寿,骆世明,LiHua-shou,LUoShi-ming

广东省微生物肥料的回顾和展望高云超,陈俊秋,张孝祺,GaoYun-chao,CHenJun-qiu

薇甘菊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前景邵华,彭少麟,王继栋,张弛,SHaoHua,penGShao-lin,wangJi-dong,ZHanGChi

德国科隆市Stammheim污水处理厂简介陈运进,李婉华

生态文明时期道德观的新视角郭艳华,GUoYan-hua

广东省生态农业建设及其发展对策赵玉环,黎华寿,陈位超,ZHaoYu-huan,LiHua-shou,CHenwei-chao

集中治理是解决水污染的有效途径侯剑秋,黄智民

论儿童心理发展的复合性条件反射陆玲,黄稼跃

企业群落与企业群落学陆玲

复合茶园节肢动物类群特征值关系研究陈亦根,熊锦君,黄明度,古德就

柘林湾骨条藻的数量变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朱琳,黄长江,陈善文,杜虹,何歆

三种相思植物对短期大气污染的响应温达志,朱剑云,曹洪麟,张德强,叶永昌,刘颂颂,李果惠

热带亚热带水库浮游植物叶绿素a与磷分布的特征胡韧,林秋奇,段舜山,韩博平

汤溪水库的富营养化现状研究赵帅营,林秋奇,胡韧,王朝晖,韩博平,刘昂俊

广州帽峰山主要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成分分析张璐,谢正生,陈北光,林伟强,张伟良

扇贝边蛋白资源酶法水解条件的优化李爱芬,孙祖莉,陈敏,吴存哲,周百成

蜗牛纤维素酶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孙祖莉,刘玉田

珠江三角洲陈村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声环境影响分析骆育敏,梁明易,徐宁,黄伟建,胡韧

广东石岩、大镜山和大水桥三座水库的富营养现状赵孟绪,林秋奇,章群,胡韧,韩博平

云南龙棕资源调查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董晓东,李继红,杨晓霞

我国西南紫色土地区公路护坡草种适应性研究余晓华

白腐菌对木质素降解能力的测定李丹,段舜山,侯红漫,李爱芬

刈割与拔除杂草对草坪生长的影响冯丽蓉,陈兴华,何柳苑,王秋海,陈章和

镉污染土壤的治理及植物修复顾继光,周启星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杨琼,陈章和

分子标记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潜力和局限雷冬梅,段昌群,徐晓勇

中国红松林生态学研究文献综述刘立新,吴小春

我国陆地地面水环境近十年来的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卢进登,卢晓梅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探讨张林英,徐颂军

不同种群罗氏沼虾幼体对急速升温的耐受力邱炜韬,林小涛,谢立民,许忠能,朱建洪,黎坚平

不同季节施用KClo3化学调控剂对龙眼促花与果实品质的影响曾祥有,黎华寿,曾运友

广东省不同地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状况初步研究章家恩,刘文高,朱丽霞

深圳湾福田湿地水鸟变迁与保护王勇军,昝启杰,徐华林

新疆干旱环境中褐家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季节变化及其适应意义艾尼瓦尔·吐米尔

人类活动对辽东山区生态景观格局的影响刘月,程岩

中国牛肝菌分属检索表李泰辉,宋斌

建立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究张金泉

利用水生生物对SBR处理制药废水工艺效果的分析王莹,陈冰,梁永禧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施行

鳝鱼摄食黄粉虫的饵料转化效率研究周文宗,彭云秀,孙玉传

未来的一种生物肥料:丛枝菌根真菌黄京华,曾任森,骆世明

生态科学篇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觉悟;“力量型”科学;和谐;中国现代科学体系

一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理论溯源及其界限

今天我们提到科学,一般指的是近代西方科学,它起源于希腊的理性科学,重视数学的运用与实验的检测,因而也称为数理实验科学。[1]西方近代科学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同时受西方近代文化观念的影响,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偏离了希腊理性科学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正如吴国盛先生所言,“近代科学不仅是希腊理性精神的正宗传人和光大者,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奠基者,科学还以其‘效用’服务于意欲‘控制’的人类权力意志。这是近代科学的一个崭新的维度:力量化、控制化、预测化。”[2]这样,主体维度的价值诉求加上对物质力量的狂热追求,构成了近代科学精神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这种强力意志构成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主旋律,也造就了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

[3]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虽然在过去几百年中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二十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却展示了西方“力量型”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的核心思想和结论分别从宇观、微观和宏观尺度证实了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局限性,且这种片面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4]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上,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都面临着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谐的生态觉悟、科学的前沿发展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范式,而这种新的科学范式的核心思想与东方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与科学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和谐”思想对“力量型”科学界限的消融

二十世纪以来,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复杂科学为代表的前沿科学,通过深刻的观念转变和理念创新,打破了时空对立等二元对立观念,演绎了自然宇宙和谐一体的更为纯正的科学自由精神。这种情况下,强调和谐一体的中国传统自然观,在解释新的科学思想上,较之西方“力量型”科学所依赖的机械自然观显得更加优越。[5]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人自然地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东方文明,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科技文化困境。

1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思想的发掘

儒家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主流。儒家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科技的有序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6]第一,儒家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克服西方近代科学的原子论限度。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始终把宇宙看作为一个整体,如孟子认为自然之天产生万物,人和万物只有一个来源,万物和人都是其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彼此相互倚赖。儒家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反对把人与自然相分割和对立,这有助于消融西方近代科学中还原论、原子论的错误理念,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关系。第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消融近代“力量型”科学范式中的主体外化倾向。在和谐的状态中求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给予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如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不同分职,只有充分把握好天与人的分职,才能清楚地认识天与人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与改造世界。[7]第三,儒家“天人合一”观有助于改变西方“力量型”科学的控制论世界图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如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从社会再扩展到自然万物,进而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这种崇高的境界引导人类理性地控制物质欲望,并把物欲导向精神的追求与创造,塑造人类“赞天地之化育”的伟怀,即理解、赞美和协助自然界之生生不息,并以这样的方式发挥人性,而成为天地大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西方近现代科学思想认为自然界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物的结合,是一幅符合机械力学规律的自然图景,是一个在人类之外跟人类毫不相干的体系,是人类的能源场与垃圾场,从而培养了人对自然的傲慢感、对于其他物种的优越感。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则对自然有一种热爱、同情、亲近之情,认为一切知识本质上都来源于活生生的自然,而不是来自实验室中的自然切片,强调对自然本身的直接接近。[8]这样,儒家文化的生态智慧显然能够弥补西方“力量型”科学观念的不足。它警示人类,应该去除在自然面前的自负和傲慢,应该敬畏自然,停止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2道家文化中的生态觉悟:“道法自然”思想的启迪

道教文化也是华夏母体上土生土长的血脉文化,道家的核心范畴“道”把人类置于自然世界的大系统中,从自然现象推及人类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其思想路径和特征,与当代复杂性科学的生态趋向是一致的,从而有助于消融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界限。[9]首先,道家的“道法自然”生态思想可以为科学提供新的形而上学基础。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界,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地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近代西方主客二分的机械论、二元论以及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是根本不同的,从而可以为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提供新的哲学基础。其次,道家的循“道”而为的价值原则与当代生态科学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老子的“道”具有生态价值的意蕴,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与“道”一致,要与天地万物一致,尊“道”贵“德”,顺应自然,体现在实践上就是“无为”。当代生态科学十分推崇老子的这一思想,与老子把天地之“道”作为确立人类道德的根据一样,生态科学的整体论思想、价值观原则都是以生态系统的自然性质为根据的,主张要对自然过程作出谦卑的默认,让自然按照自己的节律运行而不要去破坏它。其三,道家的生态哲学与当代21世纪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生态科学的生态中心主义观念是十分吻合的,他们共同指向“天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境界。总之,在生态整体系统中,人不在自然之外,也不在自然之上,而在自然之中。人应当站在生态系统和地球的角度,成为大自然的神经和良知,关心其他生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并弘扬大自然的“生生之德”,维持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这就是道家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对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今天我们提出科技生态转向的理论支撑点也在于此。了更为广阔的人类文化图式,从儒学、道学等东方文化中寻找生态智慧与启迪。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能以其特有的生态智慧和觉悟为西方“力量型”科学突破固有的范式提供有益的催化作用,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范导科学应有的气质,现代科学与蕴涵了东方智慧的儒家、道家文化进行跨文化对话,对于人类超越科技文化困境、迈向澄明之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生态智慧的发掘与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许多科学家在“东方神秘主义”与现代物理学之间发现了“惊人的平行之处”,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之间的跨文化对话。[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虽然对于克服和纠正西方“力量型”科学的缺陷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能否起到主导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推进为一种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世界观,成功地实现中华科学技术的腾飞,这还取决于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超越的程度。二十世纪末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劲声浪,其原因之一就是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天人分离思维摸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在复杂科学等前沿领域,因而当代西方科学正经历着从主客二分转向主客融合的后现代主义的洗礼。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崇尚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思与诗的交融贯通;都鄙视对外在对象作还原性的分析,而注重对人在其中的世界的情感体验。因此,西方的一些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看成是抵御西方科学工具理性的希望。[11]而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一方面要跟西方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力量型”科学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要跟不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被不知不觉排除在“体”之外而流于“用”的危险。中国人的“现代化之忧思”,既有西方后现代主义者的“现代性批判”的一面,也有发掘传统文化的一面,既有后现代的一面,也有前现代的一面。[12]因此,为了彻底摆脱现代化的双重困境,中国人不仅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以消融西方近现代科学“工具理性”的界限,更为重要的是在西方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发掘并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觉悟,建立起与西方科学平行的中国现代科学体系,进而将这种生态智慧推进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方法和生态价值观,而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则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世纪前沿科学的核心思想与中国科学和文明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这些前沿科学领域将成为中国人大显身手的场所。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东方科学体系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在系统科学、协同科学、混沌科学以及生态科学等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领域。[13]如何将可能诉诸于现实?这还取决于中国传统科学能否在吸收西方科学精髓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阐述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成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形而上学基础!

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创造性地阐释中国科学传统背后所蕴涵的人文理念,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来制约一再跌落的西方科学,是一条十分恢宏而又漫长的道路,但又是一个十分诱惑的思路。一方面对西方而言,他们则有可能获得突破工具理性这个“座架”的外援——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于母文化之中,激活科学自身内在的修复机制;另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提供了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与现代科学体系建立的绝佳机会。当中国人真正超越自己文化中的旧传统之时,就是中国科学技术走向腾飞之日。

参考文献:

[1][4]姜岩东方科学与文明的复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

[2][12]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吴国盛.何为科学精神[J]百科知识,1998.2

[5]吴国盛20世纪的科技展示了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回顾百年科技

[J]国际经济评论,1999.Z2

[6][11]陶渝苏论作为科学精神生长点的西方思维模式[J]贵州大学学报,1998.1

[7]梅萨罗维,等人类处于转折点[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148

[8]吴国盛.反思科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23-24

[9]李承宗,谢翠蓉.试论道教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与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

生态科学篇3

坚持走建设与保护并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黑龙江省方正县立足资源相对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坚持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做足生态文章,取得了良好效果。

发展生态经济。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把发展生态经济落实到发展新型工业、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中。一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坚持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原则,引导和鼓励骨干企业通过加大技改力度做大做强,通过深度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带动中小企业参与生产协作,建设资源共享、分工合理的循环经济示范开发区。二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依托全国大米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县和全省无公害农产品推进县的优势,扩大绿色、富硒、有机水稻种植面积,建设优质米基地;同时,加大稻米加工企业和品牌整合力度,壮大产业龙头,打造“方正”品牌。立足丰富的林地资源,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北药种植形成规模,建设绿化苗木花卉生产基地。三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依托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条件,大力开发原始森林、冰雪、休闲娱乐等旅游项目,打造旅游精品。

改善生态环境。着眼于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改善城乡整体面貌。一是推进山水园林化城镇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着力打造工业中心、商贸居住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四个功能区,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山水园林化城镇。二是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坚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村镇的山形地势出发,依山顺水,建设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抓好村屯道路整修、沟渠整治、庭院绿化美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切实解决用电难、用水难和各种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推进小城镇建设。根据资源、区位、经济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积极整合偏远、分散村屯,建设具有特色的小城镇。

建设生态文化。在学校中加强生态文化教育,让中小学生从小就树立起热爱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的意识。在干部群众中大力宣传生态产业、绿色消费、生态人居环境等生态知识和生态理念,引导人们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同时,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风尚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移风易俗,使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成为农民群众的内在自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科学篇4

关键词:生态学;教学改革;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57-03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强和应用面广的综合性学科[1]。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和日益严重,人们对生态学的关注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生态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地区及全球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生态学人才作为生态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而且环境问题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加剧,对当代生态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生态学教学模式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新时期生态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对传统生态学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已显得甚为重要和迫切。传统高等教育普遍只重视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普及和掌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较为欠缺。基于此现状,教育部已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大学教育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态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及创新能力具有越发突出的作用。它也是现代生态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成为新时期生态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教学和科研是现代高校的两个主要职能,两者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学科发展至关重要[3,4]。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指标之一[5]。特别对于像生态学这样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来说,其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很显然,传统生态学教学已很难满足新时期生态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科学研究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生态学人才培养方面将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促进现有生态学的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生态学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生态学人才方面优势更加明显。笔者将以现代生态学教学现状为基础,在剖析现代生态学教学弊端的同时,结合生态学科学研究,对我国的生态学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一、目前生态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注重传统理论教学,教学内容缺乏更新。注重传统理论教学,教学内容缺乏更新是现代生态学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虽然生态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其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与不同主要分支学科的有效结合与交融,目前生态学已经形成了多个新兴的分支学科,例如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化学生态学、数学生态学等。这些分支学科不仅使传统生态学理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而且有效促进了更多新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的出现。它们已经成为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随着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的生态学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它们作为生态学的最新发展构成了现代生态学的前沿。然而,纵观目前我国大学生态学教学实际,绝大部分教学内容仍以传统生态学基本理论为主,涉及生态学最新进展的内容甚少。这里我们并不是忽略生态学传统理论的重要性,而是认为传统生态学理论只能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现代生态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传统生态学理论知识,而且也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应用生态学理论所带来的生态学的最新发展,同时也包括现代生态学研究所产生的一些新理论和新技术。只有系统掌握了现代生态学的各种理论知识,我们培养的生态学人才才能更好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重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薄弱。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从目前生态学的教学实际来看,理论教学普遍比较受重视且发展较快,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却严重缺乏。长期以来,我国的生态学教学主要以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为主,涉及到实践环节的也都以课堂演示或语言描述的形式来完成,学生真正进入实践操作的机会很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本上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就是学生所要掌握的生态学的全部内容。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理解比较肤浅,生态学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偏低,学生普遍缺乏生态学专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态学教学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普通科普教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学教学的重视,生态学实践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虽然如此,由于原有生态学实践教学基础条件十分薄弱,目前多数高校生态学实践教学主要以学生开展野外科学调研为主。因此,改善生态学实验和实践条件已经成为未来生态学教学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

3.偏重宏观领域的教学,微观层次理论很少涉及。我国多数高校生态学教学仍以生态学宏观领域理论为主,有关生态学微观层次理论很少涉及。在这种知识结构的影响下,学生和普通民众都认为生态学只是针对宏观领域的研究。其实,就生态学学科的诞生来看,在当时研究条件下,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生物所处的宏观生存环境。但这种对生态学的描述随着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快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特别在生态学与不同学科间实现有效交融,许多先进且精确的现代研究技术被应用于生态学研究以后。因此,现代生态学不仅是运用宏观手段对生物及其所处环境进行研究,同时,一些重要的微观研究手段,例如分子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以此推动生态学向更深层次发展。就目前我国生态学教学现状来看,有关生态学微观领域知识的教学内容很少。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相关专业教材严重缺乏。我国目前有关分子生态学的专业教材极少,只有部分教材在相关章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二是生态学实验条件的限制。在分子水平开展生态学的研究,需要先进的实验设备和高成本的实验经费投入,这些都是多数高校所不能具备的。

二、科学研究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生态科学篇5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科学执政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6-0072-04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人类社会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以人、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崭新阶段。”[1]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中的负面效应,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

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有过很多论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有机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2]。这就是说,一方面,人具有能动性,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他又必须依赖自然而存在,受他所生存的外部环境的制约和约束,是“受限制的存在物”[3]。他指出,“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3]72。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改善,人自身修养的提高必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现实中,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满足自己国家、地区和阶级的利益需求,置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大前提不顾,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恩格斯在总结工业社会对森林资源掠夺的历史时指出:“欧洲没有一个文明国家没有出现无林化。美国,无疑俄国也一样,目前还在发生无林化。因此,我看无林化实质上既是社会因素,也是社会后果。”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进一步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4]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有利于人类改变以往对生态环境颐指气使、任意妄为、蔑视生态的生活观念和实践方式;有利于引导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切实遵循包括生态规律在内的自然的、社会的客观规律,建立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服务、协调配合的和谐关系。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自然界面前,既保持和发扬了人类合理改造和科学驾驭自然的勇气,又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态环境负起了全面的责任。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把生态文明作为科学执政、追求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价值导向。

二、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经验

新中国建立后,为了给人民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非常重视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认为“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5]。在建国最初的20年里,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工业化对环境的污染没有全面地显现。生态文明的思想只是体现在单项工作和局部领域,仅停留在植树造林、绿化荒山、防洪减灾、环境污染问题等方面。

(一)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方面。对林业的关注是多元的,具有浓厚的生态意识。建国后,他曾要求“在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6]。1956年,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紧接着提出了“实行大地园林化”[6]67。1958年,针对“”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对森林造成的破坏,提出了“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6]51。在积极号召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同时,非常重视森林保护。他曾批示:“森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资源,又是农业生产的一种保障。积极发展保护森林资源,对于促进我国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6]78。

(二)防洪减灾、水土保持方面。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他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中要求,“同流域规划相结合,量地兴修小型水利,保证在七年之内基本消灭普通的水灾旱灾”[5]262。之后,“兴水利,保持水土”上升为全党意志,中央并于1957年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对于垦荒工作,要求“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决不以因为开荒造成下游地区的水灾”[6]38。他认为尤其要注意避免水土流失,对水土冲刷地区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保持水土工作,对山水田林进行综合治理。

(三)环境污染方面。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和工业化加快推进等因素的影响,环境污染形势每况愈下。以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此给予特别关注。曾指出,“把环境搞好了,人民健康了,就是保护了最大生产力,是最大的财富”[7]。1973年,国务院专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1974年,国务院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并陆续下发了一系列环保文件。比如,1974年的《环境保护规划要点》、1975年的《关于环境保护的10年规划意见》、1976年的《关于编制环境保护长远规划的通知》等,有效地推动了“三废”治理和循环利用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

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把保护环境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环境被看作是关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大事。中国共产党人在强调植树绿化、环境保护等具体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处理好经济发展速度、人口增长速度、资源环境可承受度之间的关系,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处理好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一)植树造林、水土保护方面。邓小平既是义务植树运动的倡导者,又是义务植树运动的实践者。他从1982年起连续十几年都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他认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件大好事,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8]。他对西部地区的造林绿化工作尤其关心,要求将植树种草与改善生态、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林业的综合效益。针对水土保护问题,他指出:“黄河所以叫做‘黄’河,就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我们计划在那个地方先种草后种树,把黄土高原变成草原和牧区,就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人们就会富裕起来,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很好的变化”[9]。

(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方面。邓小平多次谈到,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影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提到同等重要的高度对待。建国以来,邓小平始终对中国人口问题高度重视,他要求应做好人口数量的控制、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充分就业等工作。他认为,人口数量过多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他说,“每个人增加一元钱的收入,就要十亿元”;“即使我们的经济指标超过所有国家,人均收入仍不会很大”[10]。

关于资源问题,邓小平多次强调中国资源紧张,要合理利用,节约使用。1986年8月,邓小平视察天津时对天津市负责人讲,天津“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荒地,这是个很大的优势”[11]。他指出,必须坚持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防止过量开荒造成的环境恶化。他说,“特别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连草都不长,水土流失”[10]239。对于资源保护,他认为:应从制度入手,着力加强法制建设工作,依法保护和科学利用资源。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他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2]。1979年9月,五届人大十一次常委会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此后,《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水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保护、利用、开发和管理整个生态环境及其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关于生态环境问题,在1978年,邓小平提醒黑龙江等地领导,大面积开荒一定要慎重,有的没搞清,开了荒得不偿失,破坏了土地资源,引起了气候变化,出现了黑风暴、风沙现象。为此,邓小平多次强调,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四、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面对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实际,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了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实现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创新,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在实践中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

(一)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生态观。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作出了中国今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2002年,中国政府向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该报告阐述了履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关文件的进展和中国今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想,以及中国对可持续发展若干国际问题的基本原则、立场与看法。指出:“任何地方的经济发展都要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注重优化结构,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好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13]。他提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必须做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兼顾与生态良好的辨证统一。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二)重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开发与利用好资源则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而资源开发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做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投资少、消耗资源少。1996年,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13]533。1999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把这件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作为紧迫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立足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实际,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要求“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14]。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记载,到2002年全国已建成20个部级园林城市、102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和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在这一阶段,我国在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同时,加强了工业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实行限期达标排放措施,强制淘汰技术落后和污染严重的生产装置。我国城市环境得到了综合整治,城乡居民的居住质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5]。

(三)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在部署西部大开发工作过程中,特别重视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提出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他强调:“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不从现在做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会落空,而且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也将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14]343。他认为,要坚持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的原则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五、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观,汲取了人类社会关于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益成果,紧密联系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绿色经济等与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相连的重大命题和重要论断,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对推动科学发展的原则、主要任务和措施作了具体安排。这一科学论述既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又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探索,也是对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强调:“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6]。同时,他进一步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定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保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6]8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一项重要理论成果,也是对生态文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问题作出了重大决定。中央对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了部署;对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进行了安排;对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小组会上,说,甘肃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要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别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他强调,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和子孙后代的发展,关系世界的环保事业。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方针,把这项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提高和升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相对于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而言,生态文明是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经过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执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但也面临诸多亟需破解的难题。这些重大问题包括基层政府及其官员如何树立正确的生态政绩观,如何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法制、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武.试析生态文明与传统三大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16-1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5]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77.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论林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6.

[7]孟浪.环境保护事典[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531.

[8]翟泰丰.邓小平著作思想生平大事典[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395.

[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33.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40.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5.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13]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2.

[14]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

生态科学篇6

一、课堂生态观的理念

“生”是指活着的,有生命的可以培育的生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生存、发展、长大。“态”是指形状、样子。那么,“生态”也就可以理解为可以培育的生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生存、发展、长大的状态。在生态课堂里,“可以培育的生物体”既指学生,也指老师;“一定的条件”就是学生和老师围绕教学内容来共同营造的课堂环境。

二、初中科学课堂的生态化教学

为了促进科学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优化科学教学过程,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初中科学生态课堂教学的构建。

(一)教学目标生态化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风向标,它的生态化是指由传统的“双基”向“三维目标”转变。教学目标生态化是构建科学生态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1.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个体都是有差异的,生态型教学目标要求科学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差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力都得以充分发展,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2.注重三维目标。旧的教学大纲过分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过于抽象,缺乏针对性和导向性,重结果,轻过程。生态型课堂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形成对自然现象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学会学习、生存和创造。

3.突出科学探究。在科学课堂中突出科学探究,要倡导学生亲自动手,勤于思考,敢于否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遇见的困难,选取适当知识和方法提供支持,使学生获得成功,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整合。

(二)教学内容的生态化

课堂生态系统中,教师选择适当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建构,学生继而接受知识,进行重新建构,进而达到发展,所以教学内容的生态化是初中科学课堂生态化的基本条件。

1.深入钻研教材。初中科学是一门融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于一体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教师要掌握教材总体思路和价值取向,理清知识脉络及各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挖掘其中所隐含的科学方法;要研究具体知识点之间的生态链,明确每个知识点发生、发展、应用的过程;对教材整合创新,分析学生所知所想,真正让教材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服务。

2.紧密联系生活。科学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这种联系正是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部分。生态化的科学课堂要求教师突破唯教材的课程观,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与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生活情景,让科学知识贴近生活,让学生感悟到科学问题的存在,产生学习的内在需求。

3.深化实验教学。以往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多验证性实验少探究性实验,多教师演示实验少学生实验。生态化的教学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并操作实验乃至分析探究结果,教师不做“先知”,而是与学生一起探索、研究,一起讨论、判断、整理、去伪存真,找出有效结论。

(三)教学环境的生态化

生态系统中,所有有机体与其所生存的环境间存在着互为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同样,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有赖于良好环境的建立。课堂教学环境的生态化就是指为教学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平等互动的、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它是科学课堂教学生态化的实现途径。

1.和谐自然的课堂情境。传统的科学课堂情境中,教师过多注重科学情境,按照教师的理解或教参的规定、预设知识目标规范学生的学习,课堂上经常出现严肃、严格、严厉,甚至严酷的气氛。生态化的课堂情境要求体现课堂的情感性、创造性、独特性,以体验、感悟、创造为核心,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目标,营造一种丰富、和谐、自然的学习氛围。

2.自由开放的心理环境。学生心态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教师要不断创设引导学生强烈参与的新情境,激励学生浓烈的学习愿望,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在积极的探究中感受参与和成功的,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精神漫游。

3.平等互动的交往环境。科学生态课堂要求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学习,丢弃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行为的霸权控制,敢于承认自己有不如学生的地方,主动放下架子成为“平等中的首席”,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其次,注重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科学生态课堂要求传统的个体学习让位于更富有生态性的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教学评价的生态化

生态化教学评价不像传统教学评价那样只注重区分学生优劣,为选拔精英人才服务,它的目的在于激励,在于促进每个人的发展,促进每个人的整体、和谐发展。

1.评价内容全面化。生态化课堂教学评价反对以单一的知识目标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力图改变学生在教学全过程中的被动局面,还学生主动权。把学生看作有独立性、创造性的形成性生命主体,看作一个既有理性,又具有感性和灵性的“全人”,实现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2.评价对象多元化。生态化教学评价注重对科学课堂生态系统各因子的全面评价。关注对学生生态主体的发展评价,关注他们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能力、情感等各方面的变化;关注科学课堂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关注教师生态主体发展的变化。

生态科学篇7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生态课堂构建

科学课的课堂应该是一个“生态系统“,和谐平衡是它的基本特征。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师生、生生之间民主、平等、活跃,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体验科学的真谛。在科学教学的生态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和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自己成为探索的合作者、平等的对话者。

1.教师要树立先进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只有首先树立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才能真正为生态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小学科学自然也不例外。为此,教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应该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做的不是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具体怎么实现,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适时、必要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最终成功解决问题。

2.营造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应该确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观点,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堂上营造公平、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课堂状态下,学生才能心情愉悦,乐于接受新知,主动探索未知,也就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这样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促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沉浮“一课时,先让学生猜想一些物品放到水中是沉下去的还是浮上来的。橡皮、砝码、泡膜,这些东西学生都猜得很正确。但如尺子、橡皮筋等等一些不容易看出来的东西学生的意见就会不一样。这个时候,引导学生做实验来证明。又如,教学“沉下去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时,先让学生猜想,学生的答案不一致,会想到用实验来证明,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学生知道了下沉的物体也受到了水的浮力……在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情境设疑,激发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动机

所谓的情境设疑,就是教师围绕实际教学内容和既定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某种教学情境,进而抛出问题,以此来达到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目的。以“磁铁的磁性“这一环节的教学内容为例,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设计教学,利用磁铁的磁性设计隔着纸板(纸板上画有碧绿的湖水,湖底下面有碧绿的小鱼)让小鱼游动的游戏。以这个有趣的游戏导入新课,学生立刻被吸引了,探究愿望被激发了。此时,可以抛出这样的问题:大家思考一下,小鱼怎么会自由地游动呢?紧接着,可以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进行思考与讨论,然后由教师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磁铁。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往往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而主动思考,全面提升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科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光靠一张挂图、几段视频是远远不够的。要完成科学探究的目标势必要借助各种形式的科学实验,而实验材料是开展科学实验的前提。选取的实验材料要贴近生活,最好是随时可得、随处可见的,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有助于教师的教学顺利开展。在《认识水》一课教学中,我选用冷开水、淡盐水、白醋和牛奶,把他们分别放入洗干净的烧杯中,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四种液体,让学生充分利用眼、鼻、舌头等感觉器官来感受不同液体的差别,从而深化对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而且透明的液体这一概念的强化,效果非常明显。只有根据学生和课程的实际来设计、选取合理的有结构的材料,才能让学生由材料引发经历,由经历形成科学认识,方便实验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最终发展和丰富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操作,让他们结合操作来理解科学知识,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让他们养成科学、严谨的科学习惯,在实验过程中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

生态科学篇8

作者:吴文彩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与他人共处,学会生存发展,具有合作能力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而做人、求知、与他人共处等方面均需注意细节。因此,在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都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注重细节的习惯。

在有限的课时内尽量多地安排学生进实验室,通过感性的体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化学教师的心愿。但实际情况是,有些学生从来没有使用过火柴,特别担心划出的火焰会烧到手,教师对这一行为虽然诧异,但不至于嘲讽,在生活中使用煤气灶是不需要火柴的,一些同学的确没有使用火柴的机会,教师要结合时代的改变,站在与学生同等的角度辅助学生练习,当然也是“高二实验操作能力考试”背景下的要求,胆小的学生克服恐惧学会了,未尝不是一种欣喜呢?所以“科学素养”中的“实验技能”可以说也是培养学生“生活技能”的一部分。例如,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教会学生制作手工皂、化学暖袋等。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周光召先生说:“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实事求是,一个是追求真理,这是最根本的内容。”在实验这种最体现真理的发现过程中,教师必将回答学生提出的若干为什么,如在nH4Cl固体分解的实验中,有同学尝试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了试管口,并且在实验报告中提出疑问“为什么石蕊试纸变蓝了,而不是变红了?”书上只是介绍了分解产生的nH3和HCl在冷处相遇后又会化合为白色固体的事实,但学生多了一个加试纸的动作,多引出一个问题。教师对于这个细节的处理和回答,一定要让学生满意,有可能有偶然的因素,但学生看到的就是真理,教师是否引导到两种气体的扩散速率上去呢,虽然书上没有要求,但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有了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是否可以激发他更深入地自我学习呢?

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中,教师一般总是介绍正确的操作,但总有学生没有搞清楚,出现阴阳极接反的现象,其实,反接的现象记录下来,可以很好地充当素材,作为教师理论解释的依据。一旦反接,铁丝作为阳极会迅速地腐蚀,U形管出现浅绿色的絮状物,所以将错就错,由此加深学生的理解,以事实说明铁丝接电源负极而受到保护的结果,当然选用铁丝而非石墨,是铁丝的导电性比石墨强的原因。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多联系化学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而高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要通盘考虑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制订周密的计划,事先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内容。要克服见一步走一步、备一课讲一课的被动局面,要有大局观。

化学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知识的应用不仅是学习教材内容要求做的实验,而且更重要的是紧密联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生态科学篇9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联系生活现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获得自我感知、自我陶冶,同时还可以感悟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1.解决生活问题式提出日常生活中学生十分熟悉、用现有知识又无法解释的问题,让好奇心和求知欲成为学生探究和主动寻求答案的动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如提出“人不吃早餐为什么会有头晕现象?”“为什么空腹喝牛奶不好?”等问题,引出“消化和吸收”的有关知识,增强学生关注健康的意识;让学生用“遗传”的相关知识解释“滴血认亲是否科学?”“如何鉴定车祸和严重烧伤死者的身份?”等问题,加深对遗传方式的认识,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初二“用药与急救”的内容,知识性、能力性目标不多,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会很高,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关爱家庭健康,设计家庭小药箱”活动,让学生不仅能将学到的医药、卫生知识得到应用,并且通过询问家人的健康现状去关心家人,以此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该活动还有可能帮助学生树立学医以治病救人的理想。

2.参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式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时代精神,中学生所具备的良好的思想情感、道德素质应符合时代要求,对学生实施的情感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应符合时代特色。如:对太空育种知识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肾脏”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联系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为母亲捐肾的事例,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在“环境污染”一课中,引入关于“大米镉超标”新闻的讨论,能引发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与关注,使学生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进而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往能力、资料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等。

1.研究内容有的研究可围绕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的可围绕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材中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归类如表1所示)。

2.研究方法可采用调查、实验、资料查阅与分析、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开展研究活动。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全班围绕同一主题开展课外研究;也可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分别承担不同的主题开展课外研究。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来展示交流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和质疑。调查法:是指与研究对象或相关人员交谈来获取信息和资料的方法。如“输血与血型”、“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传染病及预防”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都可以用到调查法。资料查阅与分析法:是指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解决问题,增加知识,拓展视野。如“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等内容中的研究性学习,都需要用到资料分析法。实地考察法:是指为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势态或发展流程,而去实地进行直观的、详细的考察。如“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各种环境的动物”等内容中的研究性学习,可以用到实地考察法。

生态科学篇10

下面是我在“动态生成”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对《认识简单机械》的教学理念的改变、对教学策略的取舍以及对教学过程的一点积极反思。

一、预设是动态生成的施工图

(一)引入新课

1.打开桌上食品罐头的盖子。

教师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观察自己带来的器具并使用(如:起子、剪刀、开瓶器、羊角锤等),再归纳这些器具在构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哪些共同之处,记录在活动单上。

2.各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和发现如下:(摘选)

(二)认识杠杆五要素

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情况,进一步引导得出杠杆的概念及支点、动力、阻力。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一个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2.让学生找出前面所观察的各种器具中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

教师讲解: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画力臂的步骤。以撬棒为例子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三)找一找、生活中的杠杆

1.找一找,赛一赛。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杠杆的例子,并画出其示意图或说明其支点、动力、阻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找出最多的组获胜。

2.探究:指甲钳中的杠杆。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3.寻找人体中的杠杆,并指出支点及动力、阻力作用的位置。

(四)问题小结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动地球,用今天所学知识解释一下可以做到吗?小结今天的课。

1.让学生自己小结本堂课中的收获。

2.教师利用多媒体图片进一步拓展介绍杠杆的历史及在古代和现代社会的使用情况。

3.让学生提出跟这堂课中有关但又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是动态生成的建筑者

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教学信息的传播、反馈、再生和升华的过程,师生的信息活动围绕文本展开,构成一个多向的、多层的、互动的信息网络。具体地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针对不同的反馈信息,灵活地调整教学思路,重新组合新信息,提高信息体验的质量,完善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进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和利用,推动教学进程

一节成功的研讨课,应该是能充分体现课标新理念的一节展示课,就是要把课上出一点新意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开始研究怎样才能使教学有所突破,在深入备课以及和其他有经验的老师交流中,我逐渐认识到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集中在杠杆五要素的分析和如何画图上,所以我把书本上重点分析撬棒,改成分析起子撬罐头。通过每组学生自己的探索、加上老师分析每一种撬罐头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杠杆五要素这一重点的落实。

(二)精心设计,突破教学难点,促进知识的内化

我对“力臂”这个难点如何突破进行修改,问题引导:起子橇罐头时我们的手一般要拿得离支点远一点,为什么?省力与费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吗?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用到的器材:杠杆、支架、钩码、弹簧秤。步骤:(1)杠杆放到支架上,钩码挂在杠杆的一边,另一边在不同的位置用弹簧秤竖直向下拉。得出:拉的位置近,示数大,拉的位置远,示数小。(2)动力作用点位置固定不变,向不同的方向拉,发现示数变大了。(教师引导)是离支点的距离近了吗?是哪个距离近了?(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近了,这个距离我们叫力臂。)

(三)问题引导,促进学生的探究,推动教学思维进程

在授课过程中,给我一个很大的感触是,对同一内容的分析,提问的角度和方式不同,教学的效果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以下是在对“指甲钳的探究实验”过程的分析时问题的设置。原来问题的设置是:指甲钳是杠杆吗?尽可能多地画出每根杠杆的示意图。现在改为:

1.指甲钳的上面有几个杠杆?

2.分析每个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

3.画出其中一个杠杆的示意图。

4.拿指甲钳的手是杠杆吗?

对比上述问题的设置,可以看出,修改后的问题,层层递进,具有较好的指向性。在原来的问题中,问题问得太大,步骤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该从何去探究。修改后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对这一部分内容教学的有效性。可见,虽然是分析同样的问题,但稍微改变一下提问的方式和角度,效果就截然不同,这些看似很微小的变化,但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却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学生是动态生成的活材料

在动态生成中,学生是“教学过程创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暗示。只有营造氛围,才能产生新信息、新问题、新思维、新方法,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发表真情实感的舞台,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一)“错误信息”的捕捉,促进知识有效生成

不少教师对课堂中的“错误”避之不及,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的教学中。即使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也希望他们按自己预设的方法去解决。事实上,真正的课堂应该允许学生出错。对于学生的错误,有时我们不妨将错就错——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改变思路,重新探究,最后走向成功,也许我们的课堂会因为“错误”而生成精彩。

在这节课的实际教学中,我对学生的错误也注意到了,也去分析了,但经过专家的指导,我觉得我的教学设计可以改成让学生展示错误,再从错误中总结正确的画图方法。这样通过“将错就错—抛错引对”的环节,我们不但纠正了学生的画图错误,规范了杠杆五要素示意图的画法。而且还发现了问题背后的问题,学生的思路也变得“柳暗花明”。课堂中的意外事件、学生解决问题时的“节外生枝”、学生暴露出的错误信息以及师生之间的“隐性”资源等都是动态生成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和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及时修改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我们的课堂才能更精彩。

(二)对话平台构筑,创设课堂资源生成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