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8:06

自然科学的含义篇1

关键词:社会科学;日本;误译;负面影响

汉语“科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2世纪的南宋。南宋陈亮在《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一文中使用了“科学”。陈亮说:“自科学之兴,世之为仕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陈亮笔下的“科学”的含义是“科举之学”。(《汉语大词典》,2008)

日本人的文字从汉语引入。引入的文字包括了汉语意义为科举之学的“科学”。科举之学的“科学”被引入之后,在日本被赋予新的意义。日本人将汉语科举之学的“科学”变成新意义的“科学”。(李醒民,2007)

1877年日本人加藤弘之等人开始使用现代意义的“科学”一词。(杨文衡,1981)

1894年7月―1895年4月的甲午战争以后,梁启超和严复从日本搬回“科学”一词。这个时候被搬回的“科学”已经不是意义为“科举之学”的科学。(王扬宗,1996)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科学”一起从日本进入中国。蔡元培先生在《十五年来我国大学教育之进步》一文中的介绍表明,国立北京大学在民国十年(1921年)决议成立四门研究所,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国学、外国文学四门”。

汉语“科学”受日语“科学”影响,“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日语“科学”词义的演变复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日语中最早的“科学”一词源于12世纪中国南宋的、意义为科举之学的“科学”。(杨文衡,1981)

江户末期至明治时期,日语“科学”意为“某个学科”。

1906年远公对“科学”的解释是:“分科而研之,谓之科学”,又说,“科学”的“学”含义是“精密而有系统之智识也”。1933年,吴承洛说“‘科学’,就其词义,就是分科之学,与西文原意‘branchoflearning相符。’”(杨文衡,1981)

江户末期至明治时期,日本开始使用新意义的“科学”――将从中国引入的、意义为科举之学的科学赋予了新的含义。井上毅在1871年写成的《学制意见案》、福泽谕吉在1874年写成的《劝学篇》、西周在1874年写成的《明六杂记.知见四》中分别使用了“科学”。但是,此时候,在日语中使用“科学”一词时,并非由于自然科学而具有排他性,一般情况下,“科学”意为“某个学科”。(《日本大辞典》,1989)

明治元年,日本出版了福泽谕吉写成的、日本第一本科学著作《穷理图解》。另外明治时期,science这个词进入日本,启蒙思想家西周把它翻译成“科学”。(《日本大辞典》,1989)

随着明治时期日本学问教育体制的完善,“科学”一词开始以今天的意思,即“近代自然科学”的意义固定下来。后来日语“科学”这意义传到中国,中国“科学”也按science的意义使用。(《日本大辞典》,1989)

日语对“科学”有两个很不相同的定义。

日语词典对“科学”有两个定义,它们很不相同。

第一个定义是,“科学:学问性知识,…学,由个别专门领域构成的学问的总称。源于‘分科学’或‘百科学术’”。(《日本大辞典》,1989)

日语“科学”的第一个定义巧妙地运用了汉语“科学”两个字,将“科学”分开变成“分科之学”、“分科知识”、“分科学术”。

日语“科学”的第一个定义,不是主流世界现代意义的“科学”――对物质世界及其活动的研究和研究获得以实验和事实为基础的系统知识。

日本学者佐佐木力也涉及到英语science的词义这个问题。他说,英语science的语源是拉丁语的scientia,后者仅仅是“知识”的意思。拉丁语是古罗马使用的语言,在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它被作为“共同的学问”用语使用。在中世纪的欧洲,自然科学对应的词语是scientianaturalis,其意是“关于自然的知识”,它和“自然哲学”大致同意地使用。这样的scientia以及它的派生词的用法到18世纪还普遍流通,一直延续到19世纪某个时期。不过,scientia乃至science这样的术语特别在精密自然科学即近代自然科学的意义上使用,大体起于17世纪的欧洲科学革命,这种说法不会有大错。

根据佐佐木力的考查,英语science的语源是拉丁语的词义为“知识”的scientia。

在中世纪的欧洲,自然科学对应的词语是scientianaturalis,其中的scientia是“知识”的思意,scientianaturalis即“关于自然的知识”。

scientia是“知识”的思意,一直保留到19世界某一个时期。

scientia乃至英语science,17世纪开始,具有了近代的“自然科学”含义。

日语“科学”第二个定义是,“科学:追求自然,社会等有关世界特定领域的规律性知识的合理性知识体系或探究工作。其特征是根据实验,观察而获得的经验性实证及基础逻辑性推论的体系性的整合。依研究和方法的不同,可分类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从狭义上讲,一般指自然科学。”(《日本大辞典》,1989)

第二个定义是英语science的第一词义的变体,源于英语“科学”,异于英语“科学”。

当代日语“科学”第二个定义源于英语,却与英语“科学”分道扬镳。

英语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简称,是自然科学的代名词。《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第1552页把Science的第一词义解释为科学即自然科学:

“Science1(u)knowledgeaboutthestructureandbehaviorofthenaturalandphysicalworld,basedonfactsthatyoucanprove,forexamplebyexperiments科学,自然科学。”(《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2008)

日语“科学”却有两个定义。第一个定义和第二个定义都与英语“科学”相差甚远。英语“科学”指的是自然物质世界的研究和研究获得的知识体系。日语“科学”第一个定义“学问性知识”,没有限定于自然物质世界,不专指自然科学。在日语“科学”第二个定义中,“科学”的范畴超越了英语“科学”的词义。日语“科学”的研究对象超越了自然物质世界,包含了由人构成的社会。

日语“科学”的第二个定义是一个相互矛盾的定义,“科学”既是狭义词,仅指自然科学,又是广义词,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日语“科学”的第一定义和互相矛盾的“科学”第二定义都影响了汉语“科学”的词义。

汉语词典“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日语影响的结果。

汉语“科学家”不仅仅指自然科学家,从事社会学科研究的专家也是科学家,名叫“社会科学家”。相互矛盾的定义表现在实际语言中的例子是:(1)“社会科学家”是一个光杆司令。社会科学下面的各个学科的专家不能叫做科学家,如政治学专家不能叫做政治科学家,历史学家不能称之为历史科学家,教育学专家不能称作教育科学家,研究翻译的专家不能称为翻译科学家。而自然科学下面的各个学科的专家都可以称作科学家,如汉语有“物理科学家”、“天文科学家”、“化学科学家”等等;(2)“科研”乃科学研究的意思,其中的“科学”是相互矛盾的含义:搞天文研究的人的研究叫科研,搞翻译研究人的研究也叫科研,可是搞翻译研究人的研究成果全国第一也不能参加全国科研大会,也得不了科研奖,因为科研大会是自然科学加医学大会,科研奖是自然科学加医学成果奖。

英语“科学”是狭义词,“科学”即自然科学,“科学”不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日语“科学”是总称词,是广义,“科学”总称之下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英语认为,科学只有自然科学,socialscience中的science不是“科学”,是“研究”、“学”、“学科”、“学问”。(《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2008)

日语认为,socialscience中的science是“科学”,socialscience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属于科学。(《日本大辞典》,1989)

汉语“科学”受日语的影响,“科学”是广义词,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虽然汉语词典的定义不能规范汉语“科学”的实际运用,但是也是汉语“科学”几个混乱不清的词义中的一个词义。下面词典的“科学”定义受了日语“科学”影响。

《新华词典》(所以汉语词典的代表)“科学”的定义是:“(1)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哲学是二者的概括和总结。”(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2003)

《新华词典》“科学”的定义与日语“科学”的第二定义大同小异。相同之处是汉语和日语“科学”是广义词,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又是狭义:自然科学中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科学”仅指社会科学。不同之处是《新华词典》“科学”定义与日语科学的第二定义文字表述不同。(《日本大辞典》,1989)

汉语《新华词典》“科学”只受日语“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个影响。汉语《新华词典》“科学”的定义同样受日语“科学”第一定义的影响。

日本人误读误译了英语science。

日语中的“科学”一词源于汉语意义为科举的“科学”。

日本人在使用现代意义的“科学”一词以前,表达科学的词语与汉语基本相同,如“格致”、“格物”。1877年日本人加藤弘之等人开始现代意义的“科学”取代“格致”、“格物”。1897年现代意义的“科学”由梁启超搬回中国。[6]

日本人“科学”一词虽然源于中国的表示科举意义的“科学”,可是日本人给来源于中国的、意义为科举的“科学”这个词赋予了英语science的一个词义――知识(分科知识)。[6]

英语science的一个词义――科学即自然科学,进入日本以后,有了很大的演变。日语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科学”一词,1906年,远公在《原学》一文中解析说:“分科而研究之,谓之科学。”这是科学的总称。

日语中的“科学”不是英语science的第一词义“科学即自然科学”,而是science的第二个词义(分科)知识――分科之研究之,谓之科学。

“分科之学”就是“分科知识”的含义。

日语“科学”是总称,总称之下有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之下有具体的学科,这些学科的研究是“自物体的性质、动力外,兼论音、光、热、磁、气、电格学”这指的是自然科学。

日本人谓孔子为大思想家,《书》称之为历史学,《春秋》为政治学,《礼》为伦理学。这些学日本人称之为社会科学。

从日本的“科学”是总称词,总称词“科学”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再从翻译原理可以判断,日本人在理解和翻译英语science,犯了翻译的大忌,违背了翻译基本原理:原语中的多义词译入语中无对应词。

英语中的science是一个多义词,至少有二个词义。

Science1.科学,即自然科学(自然物质世界分科之学);2.人文社会学,学,学科,学问(人文社会方面的分科之学)。

Science的二个词义可以用恰当的译入语分别翻译,可是,日语、汉语和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没有一个词可以从整体上与英语Science对应,换言之,翻译英语整体science,除了原原本本照抄加音译翻译成“Science(赛恩斯)”之外,日语、汉语和其他语言中都寻找不到一个与之相当的词来翻译具有二个词义的整体Science。翻译中,只能够用译入语将英语Science的二个词义分别翻译出来,将整体science翻译成“Science(赛恩斯)”。下面演示多义词science的正确和错误两种翻译。

Science1.科学即自然科学(自然物质世界分科之学);2.人文社会学,学,学科,学问(人文社会方面的分科之学)。

正确翻译:

Science(赛恩斯)1.科学即自然科学(自然物质世界分科之学);2.人文社会学,学,学科,学问(人文社会方面的分科之学)。

日本人翻译多义词的时候,犯了翻译中的大忌:违背翻译原理,翻译了作为整体的多义词,将英语具有多个词义的science翻译成“科学”(分科之学)。

日本人的译文是:

科学(分科之学)1.科学即自然科学(自然物质世界分科之学);2.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方面的分科之学)。

让我们再看看汉语多义词“信”的正确翻译,以便比较发现日本人的翻译错误。

汉语中的“信”是一个多义词,至少有3个词义。

信1,信件:我去邮局取信;2.信任:共产党取信于民;3.忠信:翻译标准是信达雅。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没有一个词与汉语作为多义词整体的“信”对应,换言之,作为整体的“信”是没有办法翻译的,只能原原本本照抄“信”加上“信”的音译xin。

正确译文是:

信(xin)1.mail(信件):iamgoingtothepostofficetogetsomemails;2.trust(信任):theCpCmustobtainedthetrustfromthepeople;3.faithfulness(忠信):thestandardoftranslationis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andelegance.

上面的具有三个词义的整体“信”在任何译入语中不可能寻找到一个与之相当的对应词。

日本人错误翻译英语science产生的严重后果如下:

将英语的“科学”在日本变成了广义。英语science表示“科学”仅仅指的是自然科学,科学只是多义词science的一个词义而已,英语science表示“科学即自然科学”的science不是广义词,是狭义词。而日本的“科学”变成了广义词。

由于日语的“科学”变成了广义词,日语的“科学”与英语的“科学”的含义分道扬镳了。英语的“科学”即自然科学,而日语的“科学”除了指自然科学以外,还指所谓的其他的“科学”(分科之学),如所谓的社会科学。

由于日语“科学”脱离英语“科学”而变成广义,于是就有了“自然科学”(自然方面的分科知识)和“社会科学”(社会方面的分科知识)两个看起来“名正言顺”的名称。

日语中的现代意义“科学”是对英语science的误读和误译。

参考文献

[1]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oxfordadvomcedlearner’senglish-ChineseDictionary(Sixthedition).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1389.

[2]韦氏高级英语英汉双解词典RandomHousewebster’sDiotionagryofamericanenglish.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718.

[3]佐佐木力.《科学论入门》[m],岩波书店,1996:2-4.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55.

[5]李醒民.科学”(science)和“技术”(technology)的源流[J].河南社会科学.2007(5):15-18.

[6]杨文衡.“科学”一词的来历.中国科技史料.1981-06-30.

[7]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北京.2003:602.

[8]现代汉语辞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602.

[9][13]《日本大典》[Z].主.金田一晴など出版社.社.1989:686.

自然科学的含义篇2

摘要:语义学和语用学是随着解决语言意义而产生的,慢慢地它们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中的渗透和扩张。本文拟立足于语义学和语用学之的区别从传统角度和新模式角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两者区分的意义。

关键词:语用学,语义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1)11-0000-01

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语义学和语用学正是伴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而产生的。两者之间一直存在着许多相互重合的区间,随着语用学概念的提出,这一直是学术界对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很大的争议。

传统意义:德国人弗雷格认为语词在语境中才具有意义,语句是语词成真的条件。鉴于自然语言有缺点,应建立人工语言,从而实现完全定义,即每个谓词、关系式或函项词都给每个对象下定义。但讲话者的言说意义并不完全由关系式或函项词所确定,总是存在一些词语和话句字面以外的东西,如指示性、歧义性、模糊性和非真值内容。这样,对符号意义的阐释就分裂为语义学和语用学两方面的研究。

莫里斯第一次把语用学和语义学加以明确阐述:语用学为研究“符合与符合使用者的关系”;语义学是研究“符号与符号使用者的关系”。后来莫里斯根据行为主义符号理论,重新把语义学定义为“研究各种表示方式中符号的意义”;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研究符号的起源,用法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1]卡纳普认为语用学是“以经验为依据,研究历史上形成的自然语言”,纯粹语义学是“研究构造起来的语言系统”。[2]他认为可以把描写语义学(即研究历史上形成的自然语言中词语的定义)看作是语用学的一个部分。60年代,英国哲学家J.L.奥斯汀和J.塞尔勒先后发表了“语言行为”的理论;美国语用学家p.格赖斯提出了“会话中合作原则”的理论。格赖斯把会话交际的内容一分为二:既包含所言(whatissaid),也包含所含(whatisimplicated)。所言指话语的语义内容,即句子的字面意义,等于真值条件意义,而其他意义都放入所含(会话含义)中加以解释。以上三个学者的贡献使语用学从概念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随着格赖斯语用学的发展,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不同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持语义学观点的认为,句子的字面意义就是真值条件内容,因此句子意义决定真值条件;持语用学观点的则认为,句子意义不能等同于真值条件意义,因为句子的语义内容中含有非真值条件内容。80年代初,列文森总结了语义学和语用学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即语用学从属于语义学,语义学从属于语用学,语义学和语用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3]

新模式: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从新的思维角度研究两者关系提供了基础。但是一般会话含义的“两面性”促进了后格赖斯语用学关于语义学和语用学界限的争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斯帕伯和威尔逊根据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提出了关联理论。关联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它不以规则为基础,也不以准则为标准,而是基于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在任何场合下不一定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完全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惟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斯帕伯和威尔逊提出的必须依靠推理思维来进行的新的语用学观念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颇具解释力的关联原则对克服以往语用理论的笼统性和任意性,使之逐渐成为一门严谨系统的语言科学,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4]

有些学者又提出“非敏感性语义学”概念,坚决反对语境论的观点,主张一种介于语义最简论和言语行为多元论中间的立场,认为决定语句的真值条件是语境和语法触发的意义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英国剑桥大学语言学家K.m.Jaszezolt认为,列文森提出的默认推论模式具有社会文化特征,忽视了认知在含义推导中的作用,在总结Bach的默认推理的基础上提出“默认语义学”概念,试图把“真值条件语义学”和“真值条件语用学”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称作“并合表征”动态语义学理论。[5]

结语: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布隆非尔德到50年代的乔姆斯基,语言研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句法与语义相分离,随着语用学的确立和发展,格赖斯提出会话含义理论,那种认为语义与句法相分离的观念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且人们对自然语言意义的理解已经跨越了学科的界限。尽管后格赖斯语用学关于语义学和语用学界面之争仍在继续,观点也存在差异,但是理论之争带来的是对传统观念的扬弃和新观念的形成与确立,当今语言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观点的多元性、学科的交叉性正是这场争论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C.morris.FoundationofthetheoryofSigns(1938).writingontheGeneraltheoryofSigns[C].theHague:mouton,1971,21-22.

[2]RudolfCarnap.introductiontoSemantics[m].HarvardUniversitypress.1942,9.

[3]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自然科学的含义篇3

关键词:科学的社会研究科学知识社会学社会认识论陈词认识论

一、对科学知识的不同的解读

科学知识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的分歧起源于对知识的不同解读。什么是知识?或者说在怎样使用“知识”一词上存在着重大的分歧。大致可以划分为二类用法:宽泛用法和严格用法。所谓的“宽泛”的用法指的是一种引申的用法,这种用法巳偏离了标准的和日常的含义。所谓的“严格”用法,指的是在日常英语中符合某种标准和术语规范的日常含义的用法。这也是在词典中常见的用法。据此,可以在文献中区分“知识”术语的3种用法:(1)知识=信念(belief)。(2)知识:制度化的信念(in—stitutionalizedeblief)。(3)知识=获得辩护的真实信念(iustifiedtrueeblief)。(1)和(2)的用法是“知识”的宽泛含义,这也是知识社会学学者和许多其他研究者(例如,认知科学研究者)所采用的用法。(3)的用法是“知识”的严格含义,也是经典哲学认识论的视角下的知识概念,同时也是“知识”一词的标准的和日常的含义。

在含义(1)下,“知识”将适用于任何种类的信念,而不去考虑其真或假,理性或非理性,得到辩护或未得到辩护的问题。在含义(1)下的个人知识整体就是他的信念的总体,并且,一个社会或团体的知识的整体就是该社会或团体的成员所相信的东西的总体,或他们所赞成的东西的总体。知识社会学、科学论、文化人类学、知识史和其他许多学术领域都是典型地研究这种含义的知识,这种研究通过聚焦于社会或文化过程来研究信念的产生或转换。这些领域里的研究当然地撇开或忽略所研究的信念的真或假、理性或非理性的问题。

如果知识是在含义(1)下的信念,那么对知识的研究就是对信念的研究,这也意味着对信念的原因的研究。如果知识仅仅是信念,并且,如果对知识的研究是对各种信念原因的研究,那么也应当存在着一部分与社会无关的研究。例如,对大脑中生物地具有的诸如感觉机制、记忆机制、计数机制和基本的推理机制的研究。使用这些先天的能力,婴儿构成了关于非社会刺激的感觉信念,例如,关于物体的形状和位置的信念。对这些信念的解释似乎并不需要诉诸社会因素。所以,解释为对信念原因的研究不应当仅仅研究信念的社会原因,它也将会去研究信念的非社会原因。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的宽泛用法都将知识等同于纯粹的和简单的信念。许多人对知识做出了额外的限制。这样用法(2),即许多科学社会学家所采用的一种“知识”的含义。根据布鲁尔(D.Bloor)对“知识”的理解,如果个体信念者不属于一个将次序带给认识对象的团体,那么他就不会有知识。知识是“作为一种对世界的集体的表象而呈现出来的,而这种集体的表象又是由个体的表象所构建的。这个共享的世界的表象是群体作为一种习俗所持有的,而不是作为像一组原子那样存在的个体倾向而持有。”这样,按照布鲁尔的理解,惟有制度化的信念才有资格称作知识。谢平(S.Shapin)也有类似的倾向。虽然他谈论的是真理,但真理与知识在他那里并无区别。“对任一团体能够算作真知识的必定是集体赞赏的和集体完成的。所谓赞赏总是依别人眼光看,任何声称某事‘是怎样’的特殊主张的命运从来都不是由做出这种主张的个人所决定的。在这种意义上,人们可以说真理是一件集体判断的事,真理是通过集体行动而维系的,集体使用它作为判断其他主张的标准。”

在知识的这种含义下,科学知识的所有的解释都被认为是社会的解释。这也是爱丁堡学派和在科学的社会研究中许多其他学者所明确主张的观点。在他们看来,第一,社会对构成了具有特殊内容和方法的科学实践担承了全部的责任。第二,科学事业的参与者是由相互协调工作着或争吵着的个体的群体所构成。

正如下面将讨论的,对爱丁堡学派和其他许多派别中的成员而言,“社会因素”通常意味着更加特殊和更加限制的内容。

在含义(3)下的知识是知识的经典定义。主流哲学家(追溯到柏拉图)几乎都一致地认为,单纯的信念或意见对于知识是不充分的,真信念,如果没有得到辩护,被证明是正当的,或者不是通过适当的方式(比如,通过可靠的方法)获得的,那么它就不能作为知识。简言之,获得辩护的真信念对于知识是必要的。盖梯尔(e.Gettier)的研究进一步表明,知识所要求的甚至超过了获得辩护的真信念所要求的,尽管人们对额外的构成成份的性质是有争议的。

既然知识是获得辩护的真信念,那么社会因素又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一般而言,一种可能性是,信念的辩护状态依赖于形成信念的社会因素。第二个可能性是,虽然辩护的状态完全依赖于信念者的心理过程,但是这些心理过程的挑选和选择则是受社会因素影响的。换句话说,在第二种情景中,社会因素使得个体认知者去配置或不配置产生辩护的心理过程。

二、对科学的经验主义社会研究:科学知识社会学

库恩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判包含了一种很强的自然主义。科学的理性被理解为研究在科学史上实际的情境,而不再被理解为由知识和理性的先验概念而产生出来的形式分析。科学社会学家和具有社会学倾向的科学史学家以此作为出发点,不带任向先验的偏见,对科学家实践的全景进行考查。来自于新一代社会学学者,常通标榜为社会构建论者的怀疑是引人注目的。他们强调,对科学知识生产的理解要求从根本上考察所有与接受科学思想因果相关的因素,而不仅仅是那些研究者认为相关的因素。

在对科学的社会和文化的研究中,许多是聚集在“社会建构论”的旗帜下。而在社会建构论中,“社会”和“建构”这两个术语在不同的研究派别中又有不同的理解。虽然建构论者公认那些作为证据的,或作为理性地获得辩护而接受的信念不应靠牺牲其他的因果相关的信念而享有特权,但是他们在哪些信念是因果相关的或者是值得考察的观点上发生了分歧。宏观分析方法,诸如,与SSK强纲领相关的方法,将社会关系看作是一个外在的自变量,将科学判断和内容作为一种因变量。微观分析方法,或者说实验室研究,抛弃了哪种将社会情境与科学实践分离的观点,聚焦于科学研究项目和团体内部的社会关系,并将研究一生产型团体和研究一接受团体结合起来考察。

自然科学的含义篇4

关键词:Landscapearchitecture景观建筑景观园林风景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自2011年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将“风景园林学”列为工科门类一级学科以来,这门学科从国家层面得到了重视和认可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在风景园林学科飞速发展的现状下,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本学科存在一些问题。即不同高校里该学科所在的学院大相径庭,导致了不同高校在该学科教学理念上有不同的偏重,因此对Landscapearchitecture这个词的发展和变化进行梳理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2.正文

2.1landscape的概念分裂

英文单词Landscape来源于古英语Landscipe、Landskipe、Landscaef,和其古日耳曼语系的同源词表示的含义是接近的,都是指土地、地域、地区、乡间,与英文scenery(自然风景)无关。

16世纪到17世纪荷兰语Landschap开始用来表述区别于海景画和肖像画等画种的陆地自然风景画。随后该词作为绘画术语传入英国,演变为landscape。

18世纪中叶,英国造园家williamShensto第一次使用了“Landscape-Gardener”这个词,认为优秀的风景绘画家也是优秀的自然风景园造园家。自此,landscape从绘画术语转向造园术语。

19世纪以来,从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德创造出“landscapearchitecture”一词来形容“营建风景的艺术工作者”开始,到Landscapearchitecture与LandscapeGardening两词开始专门用来表示传统造园,营建城市公共空间或私人庭院等设计活动这个时间段,landscape都表示“人造的自然风景”。

同时,德语Landschaft继续保持了原始的含义,仍是指一个社区的环境。通常指小的行政地理区划。19世纪中叶德国的洪堡将Landschaft作为一个科学的术语引用到地理学中来,并将其定义为“某个地球区域内的总体特征”。在这里,“landschaft(landscape)”是一个地理学意义上的概念。和上文的“landscapearchitecture”中“landscape”的含义完全不同。

从这里开始,“landscape”的概念产生了分裂。

2.2.landscape的概念统一

从地理学上“地域综合体”的概念出发,多学科参与研究的领域Landscapeplanning逐渐形成,在城市规划领域、生态学领域、都有不同的研究发展成果。1969年,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发表,标志着生态学思想开始应用于区域及景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1986年,创刊于1973年的第一个以“景观”规划为主题的国际性刊物《土地利用和景观规划》和《城市生态学》杂志合并成《景观与城市规划》。自此,Landscapeplanning正式确立其特定地域空间的综合性整体规划的研究领域。

在奥姆斯特德的创建下,landscapearchitecture转化变成一门学科,并开始了大尺度的土地利用和区域规划实践。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受到《设计结合自然的影响》,LandscapeDesign和Landscapeplanning开始融合,自此,西方的Landscapearchitects融合了LandscapeDesign和Landscapeplanning的Landscape的含义差异。

2.3景观及风景园林的概念发展

景观是英文“landscape”最为流行的中文译名,来自于日本,是日本植物学家为了翻译德语“Landschaft”而创造出来的,在1930年后被中国林学家陈植引入中国。

1949年之后,受苏联影响,“景观”一词被用于地理学概念中,成为中国地理学的一个术语,景观学被发展成为综合自然地理学。

同时中国的园林界开始有意识使用景观一词,兼有视景和地理学上的意义。在1980年左右,景观一词被大量用于中国园林界中,表示“景色、景物、景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主管部门和学术界开展了风景名胜资源的评价以及风景名胜区体系的规划管理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景观一词被认为是风景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相当于“景物”的含义。

随着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学科的不断发展和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多的经典书籍被引进,如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在这个不断向国外学习发展的过程中,landscapearchitecture这个学科被更多国人认识,景观被用于翻译其中的landscape一词。

风景在中文中是景观与景观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复合体,指景色风光,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文字,风景与中国传统学科“园林”结合起来,作为landscapearchitecture的一种翻译方式。

3.总结

笔者认为,“风景园林”作为landscapearchitecture的中文译名,能够广泛的涵盖landscapearchitecture从出现至今的发展过程,即包含人工和自然两种风景的含义。

景观一词虽然在外延上比风景园林更相似于landscapearchitecture,但是其内涵过于片面,而且由于曾作为地理学上的一个术语,容易引起混淆和混乱。

一门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历史过程不断在改变和充实自己的内涵,这其中必然有特殊的价值才能让它不在学科交叉和融合中失去自己的特殊性。风景园林作为landscapearchitecture的中文译名,一方面很好的体现了landscapearchitecture本身在发展过程中的词义变化,一方面也能够体现其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包容,也更好的充实了landscapearchitecture本身的内涵。同时因为风景园林又体现了传统园林中传达的中国自然山水观和精神论,不仅仅在物质上,更在精神上丰富了landscapearchitecture的含义。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01)):14-17

[2]俞孔坚.还土地和景观以完整的意义:再论“景观设计学”之于风景园林[J].中国园林.2004(07):37-41

[3]李树华.景观十年、风景百年、风土千年――从景观、风景与风土的关系探讨我国园林发展的大方向[J].中国园林.2004(12):29-32

[4]黄昕.论“景观”的本质――从概念分裂到内涵统一[J].中国园林.2009(04):26-29

自然科学的含义篇5

关键词:语境;科技英语翻译

进入21世纪的中国,不仅是经济逐渐实现了与国际的接轨、文化与世界各国的互相交流,而且在各项先进科学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科学技术的创新、使用和转化为生产力方面仍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积极地把世界的先进知识转化为促进本国科技发展的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当前,英语不仅是科技创新和发明大国美国、英国等的第一语言,它更是世界性的语言。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末,全世界出版的科技书籍有80万篇到100万篇,科技期刊有5万多种,会议论文也有10余万篇,标准资料约10万件——20万件。其中,用英语的科技文献占总量的60%以上。到了上世纪末期全世界发表的各种科技文献平均每年约265万篇(种),而其中用英语发表的就占了65%左右。因此,科技研究和科技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科技英语的研究和翻译。

根据前人的科技英语翻译理论和科技英语文本的特点,传统的科技英语翻译研究者和工作者主要关注和解决科技英语文本中存在的大量被动句、动词非谓语成分和长句等造成的汉译问题。但是,随着科技英语本身语言、表达形式等特点的变化及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众多其他因素也被逐渐考虑和重视。其中,科技英语的语境就被众多翻译家们认为是越来越重要的、在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leech曾表述语境对确定语义的三大作用:1)语境消除信息中的歧异和多义;2)语境指出某些指称词的所指;3)语境能提供说话人和作者省略的信息。而具体到科技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语境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知识”语境对科技英语翻译的重要作用。

科技英语翻译的目标就是要用通顺的汉语言文字客观、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所译学科的专业知识。因此,专业知识对于科技英语翻译来说不仅是翻译的目标,更是翻译基础和根本。如果说文字功力是文学翻译的基石,那么专业知识则是科技翻译的基石。在“专业知识”这块大基石上进行的科技翻译自然受其支持和影响,可以说专业知识对于科技英语翻译来说是范围最大、涉及面积最广的语境。由于不了解或没有充分理解“专业知识”语境而导致的译文不忠实或不准确的例子有很多。例如:

例1,masslessparticles,includingphotons,thequantaofelectromagneticradiation,andothers,werementionedinsection8-8.

原译:没有质量的粒子,包括光子、电磁辐射的量子,等等,已在8-8节中有所叙述。

由于译者对光学知识的缺乏,导致了译文的“不信”。光学理论告诉我们,光子(又称光量子)就是电磁辐射的量子。因此,原文中的“thequantaofelectromagneticradiation”应该是“photons”的同位语,而不是它的并列成分。

改译:没有质量的粒子,包括光子(即电磁辐射的量子)等等,已在8-8节中有所叙述。

例2,iftheelectronflowtakesplaceinavacuum,asinthecaseofelectronicvalve,theelectronswilltravelatconsiderablespeed,sincelittleresistanceisofferedbythemedium.

原译:如果电子在真空里流动,比如电子真空管,那么电子的运行速度非常快,因为介质对电子几乎不产生什么阻力。

将“sincelittleresistanceisofferedbythemedium”译为“因为介质对电子几乎不产生什么阻力”,没有充分表达出原文的内涵。该段谈得是电子在真空中的流动,懂物理的人都知道,真空中是几乎没有空气的。原文中的“medium”指的是真空。因此,翻译时应更深一步挖掘出原文内涵,将“medium”进一步具体化。

改译:如果电子在真空里流动,比如电子真空管,那么电子的运行速度非常快,因此几乎没有空气对电子流动产生阻力。

例3,hetookacourseofmachinedrawing.   

原译:他曾选读过机器制图课程。

将“machinedrawing”译为“机器制图”,说得是“外行话”。“machinedrawing”在汉语中有其对应的专业表达制图法:机械制图。

改译:他曾选读过机械制图课程。

在上面的三个例子中,不论是对句子成分功能的错误判断(例1),对句子语义内涵的不充分表达(例2),还是译文词语的非专业化使用(例3)都是由于译者在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对“专业知识语境”的忽略和不重视所引起的。要做好科技文献的英译汉,转业知识这个大语境是必须正视和考虑的。  

二、语境对确定科技词汇词义的重要性。

所谓语境,就是指语言所处的外部的和内部的环境。英语是由其基本语言单位——单词所组成的,因此可以说词汇意义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其所在的语境,单个词语可以是词组,也可以是短语、句子,再到整个篇章。而科技英语词汇具有出现频率低、词义专一、词汇来源广泛和数量庞大等重要特点。另外,科技词汇构成法中的借代法和转换法更是使词汇的意义扑朔迷离、难以琢磨,因此,其词汇意义的确定也更加依赖于语境。在科技英语翻译中,词汇含义随语境变化而出现各种变异也是非常普遍的。

1.语境对科技英语中借代词汇语义的确定。

所谓借代词汇是指一些词本身或其表示的概念和含义是从外来语、人名、地名等直接借用和代替过来而产生过来的。科技英语中,用这种方法构成词汇的频率是非常高的。例如下面这些就是借代词汇。

robot机器人(源自捷克语robota);satellite人造卫星(源自拉丁语satelles) 

alloy合金(源自古法语aloier);silo导弹发射井(源自西班牙语)

roentgen-ray伦琴射线,x射线(人名);japanner 油漆工(地名)  

chinaclay陶土,瓷土(地名);xerox施乐复印机,静电复印机(商标名称)  

虽然这些借代词汇一旦出现,其科技含义就会相对稳定,但并不排斥他们的灵活多变性,尤其是在当代科技翻译越来越注重美学观的潮流下。

例1,businesslobbyistsoncapitalhillarekeepingclosetabsonwhatisknownasthe“familyandmedicallevelact”.    

“capitalhill”是美国国会所在地,是一地方名词。但lobbyists(说客,在议院院外活动集团的成员)们不可能会对着一个地方进行游说,显然他们的对象应该是这个地方的人。因此,这句话应该翻译为:“围绕国会议员进行商界游说的人士,正在密切注意着所谓的‘家庭与病假法案’”。 

2.语境对由一般生活词汇通过转换法生成的科技英语词汇意义的确定。 

一般生活词汇是语言的共核,许多科技词汇都是由一般生活词汇转换而成。通常情况下,由一般生活词汇转化而成的科技词汇都与原意有着关联性,但由于科技英语词汇要求其含义准确,所以由一般词汇转换生成的科技词汇的确切含义就必须通过语境来解读和确定。例如:

英语中的“carrier”一词作一般词汇时的意思为“搬运工;携带……的人”,转换为科技词汇后,它又有多重含义。它可以表示“航空母舰;载体;载波;病毒携带者;带基因者”等,甚至是“显微镜载物的玻璃”。面对众多的选择,其词义的确定除了要依据资料的专业这个大的语境外,词汇所在的段落和上下文也是确定词汇含义的重要一环。 

“space”一词在日常交谈中指空间、地方等,但在科技英语中,它可以指太空、宇宙等。如spacejunk(太空垃圾);spacecell(太阳能电池)。但是,由于忽略固定的文化和话语语境而造成错误的理解和偏差也是层出不穷。如在美国硅谷地区,有人会问你“what’syourspace?”在不了解这一问话独特的文化语境前提下,一些人想到了硅谷的高科技环境,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在问宇宙或电子方面的问题,其实不然。“space”在这里既不失宇宙,也不是空间,更不是电子时空,而是指“谋生的手段”。故该句意为:“whatdoyoudoforaliving?”(你在何处供职?)其真正的语用涵义有“thelivingismorethanaday’sjob.”即有份稳定的工作。

3.语境对于其它一词多义词汇词义确定的重要性。

例如:①inthefollowingpagesanum

berofexamplesoftheballisticmissiledefensedesignswillbeshownanddescribed.

原译:下面几页将示出和描述一些弹道系统的设计。 

在这里,“design(s)”可以明显从句子的结构中看出是一个名词,因此虽然“设计”在汉语中也可以作名词,但却给人以不达的感觉。

改译:下面几页将示出和描述一些弹道导弹系统的结构。

②fighter一词是根据词根fight(动词:战斗、斗争、搏斗、忍耐)加表示人或物的后缀“-er”构成的,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也不尽相同。如:“heisafighterofthepla.”应译为:他是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而“fighterescortwing”则应译为“护航战斗机联队”。

③shipment一词也有若干意义。究竟如何解释,只有放入具体的语境中才能确定。a)shipmentiseffectedduringmay.(装船);b)wehavedoneourbesttohastenshipment.(装运);c)qualitymustbethesameasyourlastshipment.(船货、到货);d)pleaseextendshipment30days.(装船期限);e)shipmentbyairwouldbequicker.(运输)。

三、语境对分析和翻译隐含意义时的重要性。

多用主动句、含人称的句子和简单句是科技英语的新特点。加上其越来越受重视的艺术和美学功能及英汉两种语言本身存在的差异性,这些都促使科技英语的语义越来越具有含蓄性、引申性和推理性。这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词义、句意和语篇含义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词典所罗列的含义,而是需要译者根据上下文去分析、去揣测、去推理它们的隐含意思。在这样的情况下,语境就对深刻透彻地理解原文,准确判断词汇含义,完整表达原文内容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 

例如:everycandidatehasitsownbraintrustsintheprocessofelection.andjourgewbushhasthebiggestone.(每一位侯选人在大选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智囊团,而乔治.w.布什拥有最大的一个。)

在这里,根据其上下文语境(election)把“brain”所隐含的抽象意义“智力”具体化和明确化了。

尽管科技英语文体以直观、清晰为其主要表现形式,但并不影响其使用生动的语言,特别是在很多以普通读者为对象的科普文献中。所以科技英语文本中也常常使用一些隐含意义较深的词或短语。这种情况下,语境是译者需要多加斟酌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与文学翻译一样,科技英语的翻译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科技翻译旨在准确地传递科学技术信息和成果,它的过程不仅要求译者熟练各种专业术语,精通英、汉两种语言,而且要求尽量用词准确、文本专业、行文流畅。这些科技英语的翻译特点及其在两种语言之间造成的翻译障碍都需要语境来帮助解决,毕竟任何词语、语句和段落都必须在特定的联系关系,即语境中才能有确定的意义。总而言之,语境是科技英语翻译不可或缺的参照因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冯志杰《汉英科技翻译指要》[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2]韩其顺、王学铭《英汉科技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赵萱、郑仰成《科技英语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自然科学的含义篇6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Landscape、概念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一直以来景观设计的概念都存在争议,风景园林等同于景观设计还是国际上的Landscapearchitect等同于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到底是什么?长期以来的概念的混淆使得景观设计教育和实践出现了混乱在我国高校多个学科门类中都出现了景观设计专业,如:2205020风景园林设计、5604050建筑室外环境设计、5604020城乡规划方法与理论、7605030环境艺术在以上的专业教育中都有景观设计方向的教育,理清和界定景观设计的概念成为指导教育实践和设计实践之基础和必要。

景观要从四个层次去理解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符号性。大部分园林学者则持“景观是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地表景色,意同风光、景色、风景。”艺术设计学者认为把景观设计理解为是科学是片面的,景观设计是艺术的、至少不能称作科学的。

一、“Landscape”以及相关名词在翻译中的混淆现象

景观设计中的“景观”一词,来源英文“Landscape”一词,“Landscape”在英语符号系统中形成的过程复杂,大多数学者接受的Landscape演变路径,“最早Landscape一词来源于荷兰语landskip,特指风景画,尤其是自然风景。”[1]“Landscape在古英语中最初是指“留下了人类文明的地区”,到了十七世纪,“Landscape”作为绘画术语从荷兰语中再次引进英语,意为“描述内陆自然风光的绘画,区别于肖像海景等”。[3]可见“Landscape”一词在英文中最早是关于美的,确切的说是和视觉艺术有关的。

19世纪中叶,近代地理学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洪堡(alexandrvonHumboldt)将landschaft引入了地理学成为地理学中表示“某个地球区域内的总体特征的”的科学术语。

《英汉辞海》中对Landscape的解释是:

①风景、风景画、自然山水,表现自然景色的画面或绘画;风景画法、描绘自然山水的艺术。

②地球表面,特指由地质力产生或改变的集合体中的一个区域的地形;在依次观察视野所及的地区;能够看到一致景色的多种地形的组合。

③[动词]使成为风景;从事庭院布置工作。

二、“景观设计”一词如何翻译

在我国的景观设计所涵盖的范围中,有景观建筑、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等多方面内容,如果我们取其任何一种意义译成英文如下:景观设计――LandscapeDesign;风景园林――LandscapeGardening;景观规划――Landscapeplanning。

LandscapeDesign中的“Landscape”是否包含了Landscapearchitecture,LandscapeGardening及Landscapeplanning之意?有的学者认为译为“景观建筑”、有的学者认为译为“景观设计”、有的学者认为应该翻译为“风景园林”或者还有学者指出译为“风景建造”或“园林建造”比较合适。

可见,在翻译过程中“景观设计”与“LandscapeDesign”并不是一组对等的可互译的词组。问题出现在各自的学术背景的区别对景观设计的理解各不相同,理解不同毫无疑问就造成了翻译的区别。

三、汉语“景观”、“设计”的来源及意指

由于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暧昧性,景观和设计在现代汉语中有多重意义。汉语中本无景观一词,景观属外来语最早出现于日本学者对德语Landschaft的翻译。景观被国内学者接受源于1936年由日本学者著《景观地理学》被翻成中文。80年代国内的园林界逐渐有意识的使用景观一词,有“景色、景物、景象”之意。

在现代汉语语境中的设计和“Design”的使用遥想对应。“现代设计的概念最早是二十世纪初建立的受日本的影响,其概念中包含大量美学和视觉艺术的意义。”[4]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设计是造型艺术的一种。设计广义上是指为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狭义上理解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设想、计划和方案并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

四、当代学者们对“景观”概念的解释

关于景观设计的混淆主要出现在景观一词,景观一词的暧昧性赋予了她太多的含义和内涵。学者们就此纷纷撰文发表观点: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刘家麒先生认为“landscape不是地理学的概念,也不是生态学的概念,正是风景园林的概念”[5]李金路先生认为“景观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意同风光、景色、风景;”[6]刘滨教授则认为景观设计“Landscapearchitecture”是“风景建筑”并指出“风景建筑学是一门包含了传统风景园林学精华的新学科。”[7]俞孔坚教授坚持认为“景观是自然及人类社会过程在土地上的烙印,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类的理想与追求在大地上的投影”[1]景观是视觉美的、是可供人栖居的、是生态的、是记载了人类的历史和理想得符号。

五、景观设计概念析义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landscape是自然美的田园的语义上拓展出视觉艺术上的自然美,具有引申的地理学意义,最终演化成为包含具有视觉美的自然及人工环境。

而汉语中的“景”和“观”有看的意义。景为可见的一切。观与看区别在于,观不仅是动词还有名词如:范文正公在《岳阳楼记》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的尺度上比看要更大,又引范文正公在《岳阳楼记》中“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句为证。

由上可见landscape和景观在元概念的理解基本一致,景观设计的概念必须是以视觉美的、艺术的为基础的人类文化理想的载体;在宏观层面上的出发点必须是生态的、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实践中是以空间、场地设计为基础、形式美为手段、以植物学、环境学、气候学等学科为学术支撑的。甚至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的目的和任务都是同物异名而已,这样“景观设计”这一概念广义上就包含了以上学者们提出的所有概念。如非要对于艺术和科学的侧重有所去别,在汉语语境中“设计”一词含有更多的造型艺术的概念,对于艺术设计侧重的;注重形式感、审美情趣的景观还是以“景观设计”命名比较恰当。侧重科学理性的;注重科学推理、工程的景观借鉴梁思成先生的提法为“景观营建”为好。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01

[2]吴静娴《对Landscape的释义及其理解的探讨和研究》中国知网

[3]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

[4]刘家麒《对“还土地和景观以完整的意义:再论”景观设计学之于风景园林一文的审稿意见》[J].中国园林2004/07

自然科学的含义篇7

关键词:理性社会功能

一、引言:人类理性的非理性困厄

理性,一般词典上的解释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二是指理智,即在以认识、理解、思考和决断为基础的控制、做行为的能力。通常的哲学词典没有专列词条,仅以“理性主义”加以总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空缺,或许多半是由于“理性”一词的涵义在哲学领域,对于不同哲学家、不同哲学流派显得过于各行其是。令人困惑的是:大多数对“理性”及其相关内容进行广泛、深入探究的哲学文献——特别是现代之前的经典文献,对其所探究的“理性”是什么,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一如哲学上数千年来对“物质”概念完整、明确的定义,不过由俄国的列宁明确定义于二十世纪初期。论文百事通较为典型的情形之一是,康德带有“理性”为核心词的《纯粹理性批判》著名论著,通篇没有对什么是“理性”做出具体说明——倒是对什么是“纯粹”进行了解释,以至在阅读理解文本时,难以对做出透彻的理解。

从论述完整性角度来看,对所述内容的主要概念不作明确解释说明,其潜在的意识抑或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该概念已经广为知悉并达成共识,而无需赘述——否则,在歧义丛生、各持己见的诸多涵义中势必造成混乱,又何以得知所论述的是针对什么涵义进行的探究?

然而,“理性”概念至今仍未必可以称为“广为知悉并达成共识”。对“理性”涵义的这类不明就里即妄加袭用,似乎是以哲学为代表的思辨思维领域的通病。广为熟知的示例有“科学”、“存在”、“真理”等概念的普遍袭用——没有共识的理解,却各行其是、毫无顾忌的袭用。换言之,按照上述“理性”的普通涵义,如果认可理性包含有“概念”、“认识”思维形式之意义,那么,关于“理性”这类不明就里而妄加袭用的现象,恰恰是违背理性宗旨的“非理性”的。这种“非理性”做派的流弊,不仅仅是导致由于思维活动发出者自身不明就里的含混,引起接受者无所适从的迷惑,进而直接影响各种对思维活动内容认同的效果;而且,更为严重的是,类似的“不明就里的含混”、“无所适从的迷惑”源于对人类理性进行探究或希图探究的核心群体——哲学家们,将潜在地导致人类对其理性思维、行为的整体价值的迷惑,乃至对其认可的信赖丧失。

从一定程度上说,人类思想中一直存在的对宇宙、世界以及人类自身诸种本原问题的根本认识上的严重分歧——如:有神论、无神论之争,唯物论、唯心论之争,尤其是近现代西方思维领域出现的,此起彼落的诸多哲学思潮、流派各领数十年甚或三五年等现象,应当与这类“不明就里的含混”、“无所适从的迷惑”的有着难以分割的关联。

本文试图针对理性认识上存在的“不明就里的含混”、“无所适从的迷惑”状况,进行探析并以抛砖引玉的主旨探求其消弭途径。

二、理性的理解分歧

如前所述,对理性涵义的理解,且不论偶尔使用的情形,即便就相关论题专门进行论述的不同哲学研究者,其差别也是很大的。这可以从古往今来众多论著各行其是的观点略见端倪。有代表意义的观点可以粗略地划分为四大类以及难以具体化归的用法,五大类为:目的意志论、信念能力论、天赋遵循论、多维认识论以及难以细致划分的类型。

(a)、目的意志论的典型观点: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理性的理解包含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从认识论意义上说的,理性是指人们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抽象思维形式和思维能力。如唯理论哲学和康德、黑格尔哲学就是在这种含义上使用理性的。二是从人性论意义上说的,理性是指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所支配的人的理智的、合理的、自觉的和合乎逻辑的能力和存在属性。……理性是属于精神的范畴,如果我们还从精神和意识的整体意义上来理解理性,那么理性就是泛指受人的目的和意识所支配的一切主观的和心理的活动。

这类观点(撇开其“理性是……活动”的语意上的不严谨)确如其自身所表述的,只能流于“泛指”层面上的过于宽泛。第一种“基本含义”只能算是笼统的说明,并非实质性“定义”;对于第二种“基本含义”,如果“受人的目的和意识所支配的一切主观的和心理的活动”就是理性的,那么希特勒式的战争狂人、、无辜残害众多他人性命的杀人恶魔之流的“主观的和心理的”邪恶行径,无疑也将属于“理性”范围,因为他们的活动也是受其“目的和意识所支配的”,也有其强盗逻辑。“目的意志论”显然是混淆了理性的表现形态的充分性与必要性关系。或者说,理性必然是“受人的目的和意识所支配的一切主观的和心理的活动”,这只是必要条件;但“受人的目的和意识所支配的一切主观的和心理的活动”未必是合乎理性的活动,也即还不是充分条件。

(B)、信念能力论的典型观点:

我们通常把理性思维和理与这样一些品质相联系:具有一致性的推导,经过充分证实的信念,以及对在我们周围自然界中发生的事件的预见和控制能力。我们可以公正的把科学看做是满足这些品质的理性的最高成就,这里的科学是指从文艺复兴后期和巴罗克时期一直发展进化到今天的科学。质疑、求证、合乎逻辑地论辩之能力应归于人的另一属性,叫做理性。

什么是理性呢?从理论上说,理性就是人类以唯物的态度对事物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发展成科学,形成了逻辑。这种科学和逻辑,就是理性。而尊重科学和符合逻辑的行为方式,就是理性的表现。与此相反的自然就是非理性。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上说,非理性就是指人的直觉、意志、欲望、本能、灵感等,它不以科学为前提,也不尊重逻辑。

首先,一个科学理论必须是合乎理性的。它必须是合乎逻辑地组织在一起的、没有明显的内部矛盾,否则它就不可能无歧义地与经验相联系。理性只有一种认识的理论运用,即自我批判,能够为自己确定限制。

与“目的意志论”的过于宽泛相反,这类观点则是过于狭隘了。一方面,按照“一致性的推导”、“充分证实的信念”以及相关“预见和控制能力”乃至“科学和逻辑”的标准,众多原本显然属于理性范畴的内容,将因为条件的过于苛刻直接遭到荒谬的排斥。如原初人类逐步确立的“杀人偿命”、“借债还钱”一类道德约定,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也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遵从性,这种约定尽管显得粗略、浅陋,但无疑属于理性范畴。然而,从其初期的萌发甚至上升、完善为现今的法律形态的相应内容,很难与“一致性的推导”、“充分证实的信念”、相关“预见和控制能力”,尤其是前两方面存在必然的限定关系。或者说,将理性限制在“推导”、“证实”一类的要求之下,实在是过于苛刻了。至少在道德领域内的理性内容,人类的取舍选择尺度,完全不是出于严格“推导”、“证实”意义上的逻辑判定,而更多的是将心比心、礼尚往来式的价值换位。

(C)、天赋遵循论的典型观点:

这三位伟大的理性主义者(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确相信有着理性秩序的宇宙,因而每一事件都会在整体中找到它的必然位置;但他们并不是天真地认为,人类可以自动地或直接地察觉到任意情形中所包含的必然联系。

他(莱布尼茨)的确与笛卡尔和斯宾诺莎共同持有这样的“理性主义”看法,即宇宙是由上帝决定的(在斯宾诺莎看来是与上帝不可分的)理性排列的体系。

理性的天职就是指引我们达到成熟的发展。

概括地说,理性主义思想的成分之一,是对诉诸感觉的某种警告,是相信正确使用理性能使我们超越朴素的、常识的世界观。另—点是把宇宙看作一种有序的体系,其中的每—方面原则上都能为人类理智所理解。进一步的信念是被数学固有的清晰性和确定性所吸引,因而它同样被看作是建立完善的统一知识体系的模式。最后一点是相信自然界的必然联系,更一般地说,是认为科学真理和哲学真理必定指涉在某种意义上无法改变的东西。

“天赋认识论”观点由于并没有直接给出理性的具体含义,而仅仅对其做出一种超自然的推崇,多少含有一种“超唯心论”的色调,其独特之处在于,如同几乎所有唯心论者并不公然标榜自己是唯心论者一样,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这三位伟大的哲学家,没有一个人把自己描绘为‘理性主义者’”14。这里所谓“超唯心论”粗略的说是指这样一种认识:唯心论的观点,如柏拉图的“个别事物是观念的摹本、影子”、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把原本属于一般宇宙自然现象,幻化为人类(或类似人类)智能历经长期进化而拥有的特质;相对应的,这种“天赋认识论”类的超唯心论,则把原本属于人类(或类似人类)智能历经长期进化而拥有的特质,超越泛化为一般宇宙自然现象。和唯心论的本末到置相类似,这种观点最致命的弱点也恰在于:把原本只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联系,牵强附会到“必定”程度的“必然”联系。事实上,暴君独裁者、战争狂人、变态杀人恶魔的现实存在,业已充分揭示了“天赋认识论”包含的不完全性缺陷。

(D)、多维认识论的典型观点:

人类的这些忧虑刺激反思性的大脑去质疑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影响,由此也反思科学所代表的理性类型的价值。“理性论战”是当代哲学、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的主要论题之一。这个论战与其说澄清了问题,倒不如说混淆了问题,但它至少教给了我们一点:人类的理性是一个多维度的东西,它除了具有在西方科学中意见完全成熟的那一面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方面。

怀疑论的理性概念使哲学彻底醒悟过来,并且同时明确了哲学作为理性保护神的角色。

在语言理解的可能性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种稳定的理性概念,它的声音存在于既依赖语境又具有先验意义的有效性要求中:“这种理性既是内在的(在具体的语言游戏和制度之外是找不到的),又是先验的(一种我们用以批判所有活动和制度所依赖的规范性观念)。”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命题和规范所要求的有效性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但是,有效性又都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具体的语境中提出来的,接受或拒绝这种有效性要求会带来现实的行为后果。

以“多维认识论”来笼统冠名上述观点,也许不够确切,但更能凸现其发散性的思维态度。这类观点,与其说是对理性思想的认识,倒不如说是面对理性认识存在的歧义纷呈、认识混乱局面,所含有的无可奈何的反讽或自我解嘲情绪;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多维认识论”也确是给人以对广义的“理性”含义的超越揭示。然而,要认可其对理性一词含义的具体定位,“无可奈何”的情绪与“超越揭示”,无疑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e)、难以具体化归的观点:

“多维认识论”至少还提供了具体理解的根基,比其更显灵幻的是,有些“理性”一词的使用者对其含义的用法让人根本难以把握其实际意象:

理性是人类行为和历史的推动力。所谓合乎理性也就是能认识真理及其相互联系。

(有些哲学家20)把怀特海和哈茨霍恩(Hartshorne)的哲学视为典型的现代哲学,因为这些哲学寻求提供一种符合自足的理性标准、并足以符合所有经验事实的形而上学宇宙论。但是相反,怀特海则把现代哲学(包括现代科学)视为一种在本质上反理性的运动。

现代常常被认为是理性的时代,它是相当于被看作信仰甚或迷信的时代的中世纪而言的。

而理性主义当然总是主张理性和经验科学有权批判、拒斥任何传统和任何权威,因为它们以十足的非理性、偏见或偶然性作为根据,我勉强算得上是一个理性主义者。……在我们非常宝贵的理性主义传统(理性主义者往往一点不加批判地接受它)中,也有相当多的地方我们应当对之提出疑问。例如,理性主义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形而上学的决定论观念。然而,我认为决定论是一种在许多方面站不住脚的理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接受它。

长期以来,理性观念坚持认为,一个真实而完整的理论必须和客观世界完全一致。相对主义认为,任何一种可能的描述都只是反映了现实的特殊结构,从语法的角度来说,这种结构存在于众多的语言世界观当中,根本不存在超越文化限制的理性标准。

以上关于理性的驳杂含义,尤其是类似“**是**的推动力”等万用句式性的政治论调,本质上不会提供对理性内在含义的确切认知,反倒徒增无谓的惑乱。类似的观点,在很多文献论著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详细罗列显然没有必要。

前述关于理性的多种含义,无疑染有对某些语词基本含义不清,却勇于对其恣意发挥、任意滥用的“学术”流弊,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其中有很多宏篇巨著,在未加剖析理性具体涵义的情形下,无视所论及的理性概念自身尚且语词含义不清,却洋洋洒洒地就对“理性”及其相关内容施加攻讦。从这一角度来看,对理性概念的理解混乱是极为明显的。换言之,从这一角度来看,也充分显示了对理性概念加以适当规范的必要性。

三、理性含义归结

从逻辑的角度看,一般概念具有其沿用的历在性,也即某一概念已然模糊地存在历史施用了,尽管这一概念未必有明确的意义或施用范围。或者说,概念的产生、使用及至明确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

基于这一认识,鉴于理性含义的诸多历史沿用,缺乏较为全面的代表意义,不妨针对理性既有的含义做作出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代表性的含义概括:

所谓人类或类似智能生物的(以下合并简称人类加以统括)理性,也即人类对宇宙、自然及人类自身相关的秩序、法则、公理、规范的认同、创设、遵从以及批判性改进、优化选择的思维、行为表现;简言之,理性也即人类理智对待秩序、法则、公理、规范(以下有时简称秩范)的品性。理智一词在这里是它的普通含义,是指一个人用以认识、理解、比较、选择、推想和决断的能力。

用这一概括定义,对前述理性的各种含义下用法进行比照,将不难看出,这一概括尽管不能说可以包全理性的全部用法,但基本能够涵盖前述既有含义:

最普通使用的“暴君独裁者、战争狂人、变态杀人恶魔丧失了理性”,正是标志了那些暴君、狂人、恶魔们严重缺乏对秩序、法则、规范的认同、遵从,也即严重缺乏理智对待秩范的品性。

而“目的意志论”所谓“那么理性就是泛指受人的目的和意识所支配的一切主观的和心理的活动”,实际上应紧缩为“那么理性就是指受人的理智对待秩序、法则、规范的品性所支配的一切主观的和心理的活动”。

而“信念能力论”所苛求的“一致性的推导”、“充分证实的信念”、相关“预见和控制能力”,实际上应宽展为认同秩范的推导、遵从秩范的信念以及充分认识、理解、思考和决断秩范及其变化的能力。这样并未局限于“推导”、“证实”一类的杀人偿命、借债还钱、将心比心、礼尚往来类的价值换位信念,因具有充分的秩序、法则、规范意蕴,而能够取得理性含义的合法包容。

而“天赋遵循论”所信赖的观念实际上相当于认同人类天然具有理智对待秩范的品性。

至于“多维认识论”以及其他各种难以细致划归的认识,基本上都能够从某种角度找到“理性”具有的理智对待秩范品性的支持,如:所谓“理性是人类行为和历史的推动力”,完全可以阐释为“理智对待秩范的品性”——如法律思想等等“是人类行为和历史的推动力”;而“理性主义当然总是主张理性和经验科学有权批判、拒斥任何传统和任何权威”,这自然与理性含义所拥有的认同、遵从以及批判性地选择秩序、法则、规范——并据其做出甄别而不接受无条件的传统、权威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值得强调的是,前述引文论及卡尔.波普尔指出的对理性主义“有相当多的地方我们应当对之提出疑问。例如,理性主义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形而上学的决定论观念”,其核心观点是:

我将在如下两种理性主义的态度之间作出区分,一种是“批判的理性主义”,另一种是“非批判的理性主义”或“综合的理性主义”。

我们可以把非批判的理性主义和综合的理性主义描绘为一个人所持有的这样一种态度:“我不准备接受任何不能通过论据或经验的手段而受到保护的事物”。我们也可以用一种原则的形式来表达这类理性主义,即任何不能在论据上也不能在经验上得到支持的假设都将被抛弃。现在很容易看到有关一种非批判的理性主义的这个原则是自相矛盾的;因为论到它自身。它是不能够得到论据或经验的支持的,它暗示自己将被抛弃。因此,非批判的理性主义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

按照卡尔.波普尔的这一区分及其相关剖析,“非批判的理性主义”或“综合的理性主义”看起来似乎确实是自相矛盾的。然而,是否存在那些纯粹的“非批判”的理性主义姑且不论,单就波普尔一句轻描淡写的“因为论到它自身。它是不能够得到论据或经验的支持的,它暗示自己将被抛弃”,并不能够令人信服。毕竟,如同数学大厦建立在若干并非具有绝对可靠性的公理基础之上,并未妨碍数学大树结出累累硕果一样;理性主义者如果将“我不准备接受任何不能通过论据或经验的手段而受到保护的事物”作为一种公理性的出发点,也应当无可厚非。事实上,迄今人类生存思想所呈现的日益进化、发展不息的实际表现,已经充分说明,理性作为人类理智对待秩范的品性,必然是以不断批判性改进、优化选择、扬弃的“批判的理性主义”占据人类思维、行为主流的。

四、理性对于人类发展的功能

在上述理性含义陈述中,曾直接把“类似智能生物”与人类并列提出,后为了简捷行文而合并统称。其含义无疑是想表明这样一种观点:有一定智能的生物,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理性——对待秩序、法则、公理、规范的品性。世界上很多民族的传统咒骂人的一种常用语“他连猪狗都不如”、“她比蛇蝎还毒”,可以说是人类丧失理性的表现较之动物尤为恶劣的直接揭露。如所周知,生物学研究结果业已表明,猴子、蜜蜂、狼等等动物群体所创立、遵守、认同的等级制度、行为规则,在某种程度上比人类的相应方式更有效、更精致。无怪乎英国哲学家休谟会在其著名的《人类理解研究》中单辟一章“动物的理性”来与“人类理解”相提并论。

也许要通过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综合探究,才可能深刻揭示理性对于人类发展的功能,而粗略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仍不难发现,人类有史以来给自身带来的各种惨烈灾难,无不始于人类自身相关的秩序、法则、公理、规范的直接践踏、违背、破坏。国家之间的侵略战争,是对国家平等秩序、规范直接践踏;民族之间的仇恨、纷争、歧视,是对民族平等秩序、规范的直接违背;个人谋财害命、贪赃枉法等违法犯罪,是对个人生存、财产法权制度、社会公共秩序的直接破坏;还有各色各样的邪恶宗教势力、专制独裁者们丧心病狂的兽行,这些行为莫不孳生于个人或组织——个人撮合体丧失理性地,公然对人类自身相关的秩序、法则、公理、规范的直接践踏、违背、破坏。而那些研制永动机的疯狂念头、滥砍乱伐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则表现为对宇宙、自然法则、公理的漠视、悖逆而严重缺乏理性意识。换言之,人类每一阶段的顺畅发展、巨无不来自对宇宙、自然及人类自身相关的秩序、法则、公理、规范的探求、发现、创设、认同、遵从以及批判性改进、优化选择。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探求、发现、创设、认同、遵从以及批判性改进、优化选择的秩序、法则、公理、规范的升级,包括自然科学定律的发现以及运动、游戏规则的制定,正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标志。因此,与其象悉尼•胡克认为的“理性是人类行为和历史的推动力”,而难以摆放人类劳动创造的位置;毋宁说理性是人类发展的方向盘。

五、结语:局限性下的永恒主流

自然科学的含义篇8

关键~:图灵机转移函数读写头等价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b)-0162-03

图灵机(turingmachine,tm)是由图灵在1936年提出的,它是一种精确的通用计算机模型,能模拟实际计算机的所有计算行为[1-2]。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图灵机进行了研究,如在文献[3]中,王强证明了四元图灵机与五元图灵机的等价性;文献[4]研究了一种三状态图灵机的设计;文献[5]研究了图灵机与petri网。进一步,文献[6]提出了量子图灵机的概念并研究了它的性质。

众所周知,概念的定义形式是理解、推导和掌握与之相关的性质及结论的基础。在教学中,如何更好阐述概念,帮助学生分析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理解和应用此概念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图灵机是《计算理论导引》课程里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在可计算性理论及计算复杂性理论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笔者在从事《计算理论导引》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教材[1-2,7-8],发现这些教材中对图灵机概念的描述在形式上不尽相同,但教材上却没有明确指出这些不同定义形式之间的等价性。因此,深入剖析不同图灵机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理解和掌握图灵机,同时也为图灵机的应用奠定基础。下面先给出教科书上常见的三种不同图灵机概念的描述。

1预备知识

定义1([7])图灵机m是一个七元组:

其中:

Q为状态的有穷集合,,q为m的一个状态;

q0为为m的开始状态。对于一个给定的输入串,m从状态q0启动,读写头注视着输入带的最左端的符号;

F为是m的终止状态集合,为m的一个终止状态。一般地,一旦m进入终止状态,它就停止运行;

为带符号表(tapesymbol)。为m的一个带符号,表示在m的运行过程中,X可以在某一时刻出现在输入带上。

为称为空白符(blanksymbol),含有空白符的带方格被认为是空的;

为为输入字母表。为m的一个输入符号。除了空白符号之外,只有中的符号才能在m启动时出现在输入带上;

δ为为m的转移函数。

(i)表示m在状态q读入符号X,将状态改为p,并在这个X所在的带方格中印刷符号Y,然后将读写头向右移动一格。

(ii)表示m在状态q读入符号X,将状态改为p,并在这个X所在的带方格中印刷符号Y,然后将读写头向左移动一格。

定义2([1,2])图灵机是一个七元组

,其中:,都是有穷集合。

(1)并且Q为状态集;

(2)为输入字母表,不包括特殊空白符号;

(3)为带字母表,其中:;

(4)是转移函数。

若机器处于状态q,读写头所在的带方格内包含符号,当时,机器在所在的带方格内写下b以取代,然后将读写头向右移动一格,并进入状态p。

若机器处于状态q,读写头所在的带方格内包含符号,当时,机器在所在的带方格内写下b以取代,然后将读写头向左移动一格,并进入状态p。

为起始状态;

为接受状态;

为拒绝状态,且。

定义3([8])图灵机是一个五元组,其中

Q为状态的有穷集。

为带字母表,包括空白符号和左端点符号,但不包含符号和。

为起始状态;

为停止状态集合。

是转移函数,使得:

对所有的,如果,则。

对所有的且,如果,则。

2分析

下面对上述三种定义进行分析。

相同点:上述三个定义都含有有穷状态集、起始状态、带字母表、停止状态集、空白符号及转移函数。

不同点:

(1)带字母表不同:定义3中的带字母表除了包含字母表及空白符号外,还包含左端点符号,但定义1及定义2的带字母表不包含左端点符号,只包含字母表及空白符号。

(2)停止状态集合不同:定义1的停止状态集合只包含接受状态,没有拒绝状态。定义2的停止状态集合只包含一个接受状态,一个拒绝状态。定义3的停止状态集合既包含接受状态又包含拒绝状态。

(3)转移函数不同:定义1和定义2所定义的转移函数都是从集合到集合的一个映射,对中的任一个元素,图灵机既要在读写头所在的带方格内印刷一个字符,又要将读写头向左或向右移动一格。定义3的转移函数是从到的一个映射,对中的任一元素,图灵机或者在读写头所在的带方格内印刷一个字符,或者将读写头向左或向右移动。

(4)左端点符号不同:定义3中明确给出了左端点符号,并规定在任何状态下,如果读写头所在的带方格是左端点符号,则图灵机的读写头必须向右移动一个带方格。定义1和定义2中没有给出左端点符号,但在计算时要求若图灵机读写头处于带的最左端方格,即使转移函数指示的是,此时读写头也必须停在原地不动。

上述三种定义虽然在形式上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在能力上却是等价的,下面讨论它们的等价性。

命题1:定义1与定义2是等价的,即:若m_1和m_2是由定义1和定义2所分别定义的图灵机,则L(m_1)=L(m_2)。

证明:显然,由定义2所定义的图灵机都是定义1所定义的图灵机,即:若m是满足定义2的图灵机,那么m满足定义1。

反过来,设是由定义1定义的图灵机,则构造图灵机如下:

,,,,其中转移函数定义为,对任意的。

(1)如果,那么令;

(2)如果,那么令;

(3)如果,那么令;

(4)如果,那么令。

显然,图灵机n是定义2所定义的图灵机。综上可知,定义1与定义2是等价的。

文献[3]讨论了四元图灵机与五元图灵机的等价性问题,并给出了四元图灵机和五元图灵机的转换算法。在下文中,将文献[3]的算法应用到定义2和定义3,得到了如下结论。

3结语

虽然在不同的教材中图灵机的概念在形式上不尽相同,但由命题1和命题2可知,它们在能力上完全等价。形式上,三种不同定义各有侧重,即定义1和定义2侧重于描述图灵机在每一个状态下读、写及转移。定义3则侧重于图灵机不仅可以读、写,而且其读写头还可以左移、右移或保持不变。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图灵机等价模型的实际应用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图灵机概念,还能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michaelSipser,introductiontothetheoryofcomputation(Secondedition)[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40-142.

[2]michaelSipser,著.计算理论导引[m].唐常杰,陈鹏,向勇,刘齐宏,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7-88.

[3]王强.四元图灵机与五元图灵机的等价性[J].计算机科学,2003(31):192-193.

[4]丁勤.一种三状态图灵机的设计[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158-161.

[5]宋文,牟行军.计算的模型:图灵机与petri网[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1-6.

[6]李永明,李平.基于量子逻辑的图灵机及其通用性[J].计算机学报,2012(35):1407-1420.

自然科学的含义篇9

关键词:进化 进步 达尔文主义

1959年,美国著名遗传学家h.j.穆勒在纪念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一百周年的一次会议上,针对百年来人们对于达尔文进化理论的简单、片面的理解,以及进化理论发展的迟缓,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一百年来没有达尔文也是一样的”。[1]时间又过去了37年,我想,如果穆勒在天之灵有知达尔文主义和进化理论在当前中国的状况,他还会发出相同的感叹。

姑且不论中国当前对于达尔文主席和进化理论的研究、教学方面的忽视〔1〕,就是对于达尔文主义和当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和接受方面,我们也远远落后于欧美。再具体一些,对于什么是进化这一进化论中最基本的问题,不少人的认识和理解依然停留在一百年前的水平,其中当然不乏误解。《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第4期上的“论恩格斯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学说”便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例证(以下引注此文时,只注页码)。然而,正如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在中国目前有不少人持有与该文作者相同或相近的观点。因此,我们就进化问题的讨论便具有了普遍性的意义,它不是针对某人,而是针对问题本身的。

“论恩格斯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学说”一文中提出,“进化与事物的革命性变革、上升发展、相互转化等概念是一回事”。并且认为这“首先是客观的事实”,“所以,从语义学上讲,‘进化’者‘前进变化’之简谓也”。(第23页)

从汉语的语义学角度看,“进化”确实能使人产生“前进变化”的联想。但是这样理解显然是望文生义。因为“进化”(evolution)是一个纯粹的外来语,又有译作“演化”的(笔者认为,根据现代的进化生物学,“演化”是比“进化”更贴切的译法),它的词根“evolv”的拉丁语含义是“滚动”的意思。据《牛津英语辞典》,“进化”一词于1670年首次使用在生命科学中,但直到19世纪初叶,“进化”这个词基本局限于胚胎发生学中,大致用来表达胚胎发育中潜能的“展露”(unfolding),即表达胚胎的有机发育。〔2〕

这也是为什么拉马克、达尔文这两位科学进化理论的创始人很少使用“进化”一词的原因之一,因为容易与当时人们熟悉的“进化”用法混淆。在表述生物的进化时,拉马克更多更明确使用的是“转形”(transformisme),[2]而达尔文则经常使用“带有饰变的由来”(descentwithmodification)。([3]、[4],p.34)

在达尔文时代,使用“进化”一词最响的并不是达尔文,而是赫伯特·斯宾塞。不过斯宾塞的“进化”用法并不是严格意义上达尔文理论的含义,而是带有前进变化的含义,并且主要通过他,“进化”一词被广泛用于社会科学中。[5]

即使从理论的内涵上看,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也并不完全含有“革命性变革、上升发展、相互转化”的意思。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革命性变革”或“革命性变化”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生命科学领域中有其特定的含义。灾变论的创始人乔治·居维叶正是使用“革命”(revolution)这个词来说明地层中脊椎动物的不连续性,说明地质史上生物的灾变。([5],pp.106—112)。而拉马克和达尔文理论很少的共同点中就包括他们都明确反对“灾变”(或按当时的用词“革命性变化”)的观点,他们都信奉赫顿的箴言“自然中没有飞跃”,达尔文则更是一位坚定的“均变论”者。[6]而恩格斯的“自然界完全由飞跃所组成”的观点表明他并没有汲取当时的最新科学成果来看待自然变化的连续性与间断性。〔3〕此外,拉马克和达尔文从未提出过生物的进化是“相互转化”的观点。试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按照拉马克、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哺乳动物起源于爬行动物,如果进化是相互转化的话,也就意味着,哺乳动物中还会发源出爬行动物。自然界中根本就没有这种相互转换的生物进化例证。至于生物进化是否是“上升发展”的观念,在拉马克的理论中确有这样的含义,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中则几乎没有。

现代主流的科学进化理论秉承达尔文主义的传统(即综合进化理论,又被称作新达尔文主义),结合了现代的遗传学、系统分类学、古生物学、胚胎学、生态学、动植物地理学、动物行为学等成果,对于生物的进化有了更新更透彻的理解。无论按照综合进化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迈尔所下的并且被广泛使用的“进化”定义,“进化是适应的改变和生物群体多样性的变化”,还是按照许多遗传学家所坚持的“进化是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变化”的“进化”定义[7]pp.162—163),“进化”的科学含义中都不存在“革命性变革”、“上升发展”或“相互转化”的意思。亦即,从语义上看,“进化”不等于“前进变化”。

“论恩格斯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学说”一文中提出,“在这个〔指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看来,生物的变化就决不只是种类和数量的简单变化,即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发展过程。……‘进化’概念的科学含义,就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演变、转化、发展”(第23页)。持有相同进化观的人在中国为数不少。这一点,仅从十几年来的几本高校自然辩证法教材中就可以看出来。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中就指出:“进化论用大量的事实……揭示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发展变化的自然图景”(22页),动植物都经历了“从低等到高等的发展”(71页);1984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舒炜光主编的《自然辩证法原理》中也说:“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是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的方向发展”(478页);而东北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1995年)陈昌曙主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中依然认为生物的进化存在着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向性(80—82页)。此外,在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自然辩证法论文集》中我们看到,即使象方宗熙这样从事多年生物进化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也从低级和高级的角度看待生物的进化(258页)。这种观点显然是对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曲解。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具有很丰富的内涵。[8]他将生物的进化看作生物(确切地说是物种)的趋异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发生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结果是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达尔文认为生物的进化是一两个阶段的过程。第一阶段是随机(不定向)变异的产生,这完全是一个偶然性的过程。第二阶段是自然选择的作用,结果使适应的变异保留了下来,而不适应的变异被淘汰([3],pp.80—81),这个阶段可以视为定向的和必然性的过程,但衡量的标准只是生物的适应。在达尔文看来,适应是生物进化最终结果。在这样一种理论柜架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真正达到了统一。现存生物以及人类的出现是生命演化长河中无数偶然性,以及每一阶段、每一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并非“物质的本性”决定了必然“发展出能思维的生物”(《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第4期第25页)。同样,对比之下,恩格斯所谓“太阳系、地球可能要毁灭,但还会重新出现新的集结运动过程,星球、生物、人类还会重新出现”显然缺乏事实和理论依据,只能算是幻想。此外,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框架,生物“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进化观也显得毫无必要。再者,“低级”,“高级”、“前进”都是人类中心说的判定标准。达尔文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中彻底的唯物论内涵,包括完全抛弃人类中心说的判定生物是否进化的标准。这也正是达尔文理论与前人的进化理论及西方传统观念的一个明显的区别,[9]同时也是他迟迟不发表自己进化观点(推迟了20年)的顾虑所在和他的理论最终引起很大争议的原因所在。([4],pp.21—27)

生物,乃至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低级与高级之分,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并且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形成“自然等级”(scalanaturae)的理论。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根据其质料因和形式因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等级,并构成静止不动的自然等级。在这个等级中,无机物是低级的,有机物是高级的;而在有机物中,植物是低级的,动物是高级的,人类则是最高级的。这种观念在中世纪后期与经院哲学和世俗的社会政治理论结合了起来,成为基督教教会和封建贵族解释社会等级差别的理论依据。到了17—18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等级观念被改造成为“存在的巨大链条(thegreatchainofbeing)[10],并且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个链条之间的环节并非固定不变的。到了18世纪后期,存在的巨大链条不是静止不动的,其中存在进步(或前进)变化的观点已广为人知。[10]、[11]

拉马克的进化理论正是按照这样的理论框架形成的。拉马克承认自然界中存在从低级生物到高级生物这样一个等级序列,其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但拉马克认为这样一个序列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存在着进步(或前进)式进化变化,即链条的每个环节都会发生本质性改变,明确地说,物种本身会发生改变,变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2],p.60)。这是不同于莱布尼茨等人观点的重要地方,莱布尼茨等所提出的生物潜能的展露并不涉及生物的本质变化。在谈到生物进化的机制时,拉马克提出,除了环境的作用、获得性遗传、用进废退、自然发生外,还有生物内在的向着完善的驱动力(intrinsic drivetowardperfection)([12],pp.222—250)。应该指出的是,19世纪下半叶流行欧美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中就包含了许多拉马克理论的成份,如获得性遗传、环境对生物变异的直接作用、用进废退和生物具有向着完善进步进化的内驱力等。([5],pp.266—274)恩格斯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观点显然受到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很大影响。[13]社会达尔文主义也随着进化论在上个世纪末传播到中国[14],加上带有浓厚拉马克主义色彩的米丘林、李森科等前苏联学者的进化观在中国的广泛宣扬,至今在一些国人的进化认识中,依然存留着拉马克主义的痕迹。

达尔文以其坚定的推论和丰富的依据,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而严谨的理论体系,更加合理地解释了生物的适应、和谐、地质史展示的生物变化与差异,从而带来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9]

达尔文在其进化理论形成的早期(1837—1838)就认识到不能用从低级和高级的角度来解释生物的进化,“当我们谈到高级时,我们总会说到智力上的高级——但是当我们面对覆盖着美丽的大草原和森林的地球时,很难认为智力是这个世界的唯一目的。”[15]以后他更加明确地告诫自己“绝不使用高级和低级这些词”。([7],p.251)这一思想被现代的绝大多数进化生物学家所继承了。确实诚如现代著名进化论者古尔德所说,“假如阿米巴象我们一样适应生活的环境,谁又能说我们是高级的生物?”([4],p.36)倘若不以人作为参照标准,低级与高级就更难划分了。比如,软骨鱼出现的历史早于硬骨鱼,按照拉马克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所展示的观点,会认为软骨鱼是低级的,硬骨鱼是高级的,但是不论从适应环境的。角度,还是从食物链上位置的角度,都很难认为作为软骨鱼的鲨要比作为硬骨鱼的鳕鱼低级所以认为进化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发展过程”,既不是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又不是现代的科学成果,只不过是被达尔文理论所替代的拉马克进化论或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的乐观主义进步论而已。

诚然,达尔文在谈到生物进化的用词上,并没有完全脱离他那个时代。他在《物种起源》中10次使用“进步”(progress),123次使用了“完美”(perfect,perfectedperfection)。[3]但他在使用这些词时,很少带有人类中心说的色彩。他在使用“进步”一词时,并不指生物向着完善的定向发展和前进,而是指时间的进程。([7],p.240)在《物种起源》中,只有一处在谈到“高级”(即地层中晚出现的)化石动物群可能取代其他类群时,达尔文使用了带有发展改善意思的“进步”一词,但他又说:“我找不到检验这种进步的方法”。([3],p.337)在使用“完美”一词时,达尔文主要用来说明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生物更加完美地适应所生活的环境,并不是等级上完美的意思。(〔3〕第六章,〔7〕,pp.240—241)斯宾塞等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在使用“进化”、“进步”、“完美”时,与达尔文的用法有很大的区别,其中含有以人类或智力为标准而指称从低级向高级上升前进、不断完善的意思。[5][16]恩格斯在使用这些词时,其中的含义更近似于斯宾塞的用法。这类用法的“进化”概念,并不是严格意义的科学进化概念。

19世纪中叶以来,“进化”概念从生命科学中传到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以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在这一传播过程中,“进化”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已不同于达尔文在说明生物变化时的原义了。今天,“进化”一词被广泛用来说明人类历史的变化、政治的变化、经济的变化等,但其中的含义基本上是事物随时间的改变,而且是单向性的,甚至有些进化是可以预先确定方向的。而生物的进化除了时间上的变化外,它还不是单向性的,而是分叉状的,另外生物进化的方向并不是预先可以确定的。([17],p.5)换句话说,到目前为止,科学界关于物质形态的进化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其实,即使在生物学界,在生命进化本身的看法上也没有达成共识。如此看来,上面所引述的且被目前许多人所认同的恩格斯的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统一学说就显得过于乐观和缺乏依据了。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无疑是奉献给人类的无价财富,继承这笔财富的最好方法是利用时展所取得的精神、文化成果(包括科学的最新成果)去丰富它,而不是恪守其中已经过时的教条。

参考文献

[1]h.j.muller,"one hundred years without darwin areenough".thehumanist,19:139—149,1959.

[2]j.b.lamarck,zoologicalphilosophy(1809). translatedbyh.elliot,london,1914;reprintedby univ. of chicago,1984.

[3]c.darwin,ontheoriginofspecies(1859),facsimileoffirstedition,ed.e.mayr,harvarduniv.press,1964.

[4]s.j.gould,eversincedarwin,w.w.norton,1977.

[5]p.j.bowler,evolution-thehistoryofanidea, univ.ofcaliforniapress,1984.

[6]e.mayr,thegrowth of biological thought. harvarduniv.press,1982.

[7]e.mayr,towardanewphilosophyof biology, harvarduniv.press,1988.

[8]d.kohned.,thedarwinianheritage,princeton univ.press,1985.

[9]m.ruse,thedarwinianrevolution, univ. of chicagopress,1979.

[10]a.o.lovejoy,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1936.reprinted:harper,1960.

[11]s.f.梅森:《自然科学史》,第28章,周熙良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12]e.mayr,evolutionandthediversityoflife, harvarduniv.press,1976.

[13]r.m.young,"darwinismissocial",in[8], pp.609—638,1985.

[14]李佩珊:“社会达尔文主义和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3:29—32。

[15]s.herberted.,therednotebookof charles parwin,b252.cornelluniv.press,1979.

自然科学的含义篇10

【论文摘要】:对科学素养涵义进行界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文章分析了科学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区别,深入探讨了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它在不同时期的含义进行了评析。

引言

正确理解科学素养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中文文献(包括学术期刊和大众媒体上的文章和报道)中对科学素养的概念作深入全面探讨的论文很少,因此对科学素养进行概念辨析是十分必要的。

1.是科学素养,还是科学素质

《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即属于"如艺术素养"之类;对素质的解释是:(1)指事物的本来性质;(2)素养;(3)心理学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因此,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因素,而素养则主要指后天培养的。所以说,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科学素养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当代著名理科教育专家R.w.Bybee认为,第一个使用scientificliteracy一词的是美国学者Conant。literacy有两层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有学识、有文化,跟学者有关;二是指能够阅读、书写,针对一般公众。不管是学识、文化,还是阅读、书写,这些都为后天培养获得。因此,根据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的区别,把"scientificliteracy"译成"科学素养"更为确切。

2.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2.1美国三大组织的描述

在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美国科学促进会(the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简称aaaS)、国家科学院(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简称naS)以及国家科学基金(the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简称nSF)这三个组织起着重要作用。

aaaS从1985年开始发起了一个旨在通过长期的科学教育提高全美民众的科学素养的计划,即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2061)。在试图说明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含义时,aaaS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ascientificallyliterateperson)的描述来界定: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知道科学、数学和技术是相互联系的人类智慧的创造物,伟大但仍有局限;明白科学中的一些关键性概念和原理;对世界和自然了解,并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能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考方式。"

naS在介绍《国家科学教学标准》(nationalScienceeducationStandards)时,表达了以下观点:"科学素养是人们在进行个人决策,参与社会、文化和经济事务时所需要了解的科学知识、概念及过程,……科学素养有不同的层次和形式,科学素养的提高和扩展是一生的事,而非仅仅在校期间。"

nSF在其报告《影响未来:在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本科生教育的新期待》(ShapingtheFuture:newexpectationsforUndergraduateeducationinScience,mathematics,engineering,andtechnology)中认为,一个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应该知道,"广义的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专家们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如何评估所谓的’科学’信息,社会如何作出关于科学和工程方面的理性决策。"

从上述三个组织对科学素养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和定义,不同的组织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2国外学者的见解

Roberts把1957-1963年这一阶段称为科学素养概念的"正名阶段"(periodoflegitimation)。然而,倡导这一概念的人,却没有给出其明确的定义,因此,紧接着正名阶段而来的,是"认真解释阶段"(periodofseriousinterpretation),这一阶段出现了有关科学素养的许多定义和解释。然后是进一步解释阶段。1976年,Gabel基于当时有关科学素养的含义的概括和分析,指出这一概念含义之庞杂,足以表示任何和科学教育有关的事。由于各种说法长期无法达成共识,这一概念实际上一度丧失了其使用价值。

1966年,pella和同事仔细而系统地挑选100种1946-1964年之间出版的报刊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检查各种和科学素养有关的主题的出现频率。他们认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了解以下这些方面的内容(即所谓的"参照物"):(1)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2)知道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3)科学的本质;(4)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5)基本的科学概念;(6)科学和人类的关系。其中,头三个方面的内容尤其重要。

1974年,Showalter进一步深化了pella等的工作。他们总结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近15年间有关科学素养的文献后,认为科学素养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含义(sevendimensions):(1)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科学知识的本质;(2)有科学素养的人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3)有科学素养的人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增进其对世界的了解;(4)有科学素养的人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和科学原则是一致的;(5)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并接受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6)有科学素养的人对世界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7)有科学素养的人具有许多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

上述pella等学者和Showalte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都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多维度概念(multi-dimensionconcept);二是两者对科学素养的定义,都是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的定义来进行的。其中,对科学素养概念所包含的不同维度(dimensions)的归纳和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维度正是这一概念的基本特性(essentialqualities)。

1975年,Shen把科学素养区分为三类:实用的(practical),社会生活的(civic)和文化的(cultural)。这三类并不互斥,但在目标、对象和内容、方式及普及方法上各有特色。实用科学素养指一个人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消费者的自我保护;社会生活方面的科学素养旨在提高公民对科学与科学相关议题的关注和了解,以便让公众参与到社会的相关决策中,包括健康、能源、食品、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政策;而文化方面的科学素养,指把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活动的理解和认同。Shen对科学素养不同类别的区分,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这一概念丰富内涵的认识。

1983年,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的会刊Daedalus发表了一期关于科学素养方面的研究专刊,许多作者就科学素养问题及美国面临的挑战发表意见。其中,Jonmiller对科学素养的概念和经验测量的论文影响最为深远,因为他不仅提出了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定义,而且也提出了一套实际可操作的测量方法。miller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时代不同,科学素养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他在"当代情景下"(contemporarysituation),定义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个维度如下:(1)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2)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3)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

1991年,Hazen&trefil认为,在有关科学素养的讨论中,必须注意"从事科学"和"使用科学"(doingandusingscience)之间的重要区别,这涉及到科学素养的对象问题。他们认为,对公众而言,科学素养只涉及后者即使用科学,因此,对其科学素养的要求,也应只限于后者。这正如对于公众而言,计算机素养只要求会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够了,不必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各种编程技巧。鉴于此,他们对科学素养的定义为"了解各种公共议题所需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词汇、概念、历史和基本哲学思想"。Hazen&trefil的看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科学素养的内涵和测量方法。即科学素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是否存在或应该存在一种普适的科学素养?抑或科学素养也要因人因地而异,注意具体场景?这都是仍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欧盟国家科学素养调查的领导人J·杜兰特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研究机构的功能。

2.3我国专家的观点

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的专家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概念和术语)、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也有专家认为,可把科学素养分成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二是科学能力,三是科学观,四是科学品质。还有专家把科学素养的结构划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来论述。《科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1)中科学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小结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含义和解释,从本质上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人们对其的理解和了解,实际上是各种不同含义和解释之间"争霸"的结果。科学素养概念含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动态性、发展性特点。那么,当前是否有一个公认的科学素养定义了呢?对科学素养的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实践问题。对公众科学素养的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评估,乃至随后的政策建议。在这个意义上,Jonmiller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模型显然是一个受到广泛认可的概念定义,因此自1979年开始,基于miller模型的科学素养调查在美国一直延续下来,并为欧美以及亚洲许多国家所借鉴。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于1992年开始,利用miller模型对全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了四次调查,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数据。

1996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表明,现在国家之间竞争已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了国民素质的竞争,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科学素养正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从2001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数据看,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每千人中有14人具备基本公众科学素养),而美国公众科学素养在1990年就为6.9%。当前,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显然只有正确把握科学素养的含义,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国民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效民.国民科学素质-现代国家兴盛的根基[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

[2]李大光.科学素养研究[J].科普论坛,2000(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2.

[4]周超,朱志方.逻辑历史与社会:科学合理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