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观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9:11

文化交流的观点篇1

[关键词]文化包容意识文化感知能力有效交流

交流素养和能力的构成,包括文化宽容态度和文化尊重意识,即尊重参与沟通,协调、进行信息分享各方的不同文化背景,包容不同于本国文化的思维方式、谈吐表述模式;出于各自的立场,在各自的态度、意向上进行协调与沟通,表达各自的立场观点,通过有意义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用包容的态度达成彼此间的理解;以对方的表述习惯和方式进行信息共享,使参与交流的各方在一定程度上,寻求某种共识,或者产生互动,由此实现各自的合理意愿,维持各方的进步和发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是独特的,它的形成有着的深远的历史背景、地域因素的影响;其中占重要影响地位的因素主要有:该国家或民族所经历的特有的历史事件、其独特的历史经历;该国家或民族在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等等。这些诸多因素的不断地交织、演变并逐渐积淀最终了形成某国家或某民族的特有的人生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这一切构成了各民族之间特有文化,导致文化上的彼此差异。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所具有的文化都是其特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都应当受到应有的尊重。这种对各种不同于自身文化的外来文化的尊重包容意识,是文化理解能力的一项基本要素。

一、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

这里所提的文化交流涵盖了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

日益频繁进行的国际交流活动,使对于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也逐渐明确地分离出了文化交际和文化交流的不同层次,各有着不同的侧重。

(一)文化交际的含义

从民间的、国与国之间的交际交流层面讲,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组织机构之间交流活动,或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际。它侧重于各种形式的交际往来,其愿望主要是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和睦彼此间的关系,这种交流侧重于是不同的文化交际,发生的层面广泛多样,是文化交流的基本形式和基础。

(二)文化交流的实质目的:信息共享

从国家与国家之间或民族之间的角度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传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接触,是在更深层次上的各种文化观念,习俗、行为模式的对话、沟通、协调。在这个层面上的文化交际实际是各种文化信息的分享、交流。国际事务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信息共享,通过有意义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在各自的态度、意向上进行协调与沟通,表达各自的立场观点,寻求某种共识,或者产生互动,由此实现各自的合理意愿,维持各方的进步和发展。

(三)有效的文化交流的能力要素: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

要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者必须具备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语言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任何一种语言都必然植根于特定文化的环境之中,是某特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该特有文化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对自身文化又起着载体的作用:传承特定文化的内涵,并使之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种种差异也必然在各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然而在与不同文化背景者交流实际中,人们更多地关注于语言的流畅度。文化的交流、交际能力诸多因素影响,它不仅仅取决于外语语言能力、语言技巧,它还涉及到语言以外诸如政治、社会、文化、心理、习俗等许多因素。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母语不同语言的人在交际时,即使双方都使用相同的语言交谈,并且语言表述都流利到几乎没有语言障碍的程度,也同样会产生语用的不得体或语言迁移的错误,究其缘由,是因为双方母语文化背景的差异,最终导致交际中的文化性失误,即一方不了解另一方的文化价值观中的社会、文化、心理、习俗,甚至特有的身体语言所能提示的信息、意图所至,归结为交流者的文化能力有所欠缺。

二、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于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同步发展

对于文化能力,H.H.Stern(1992)认为:它不仅包含谙熟社会的规范,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结构的构成定位,而且还包含从文化的视角辨认重要事实的能力以及具备区分可接受的文化成分和不可接受的文化成分。

文化能力具体表现为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力。文化理解能力是文化能力的实质核心,是深层层面不同文化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只有具备了文化理解能力,才能在各种不同文化交流中做到得体,减少不必要的曲解和误会,它有力保障达成交流的愿望,从而提高交流的有效度。文化理解能力除去对其他文化特性特点的敏锐感悟力,而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要树立文化平等观,承认各民族文化都具有合理性的。在文化交际交流中,对不同于本族文化的他文化具有包容意识。由此可见,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在必须具备良好的目标语言的听说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对其他文化特点的敏锐感受力、充分尊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不排斥与自身文化相异的其他文化意识中或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交际双方变换视角,以对方文化的价值观来看待和评价对方的所作所为,跳出自身文化价值观的习惯性定势,容忍、尊重并理解彼此间存在的不同。对其他文化在交流中应持有的态度是: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由于文化能力所包括的最基本组成有:对其他文化特点的辨识力,即感受力;对不同于自身文化的包容意识,即对其他外来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意识,它们是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有力保障;认知其他文化的先决条件是对其他文化的敏锐度,表现为在与他文化背景人士的交流过程中对对方的意愿、态度给予及时的反应和反馈;文化包容意识,这个文化能力的基本因素,即对与自身文化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充分理解和包容,影响着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各参与方的所持的态度,认同感以及相互间的接纳程度,对于跨文化交流的有效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由此外语教学不仅是要使学习者掌握目标语,而且还要使他们通过学习了解该语言所依附的文化,使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得到同步发展,才是避免与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交流中的误会、失误,充分地交换各种交流信息,理解彼此的交流意图、交流愿望,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三、文化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关注

2004年由高等教育司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地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总体目标是使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与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有明显的两大不同点:

其一,特别强调了听说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占有的重要地位;

其二,突出强调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

外语教学的核心目的在这里清晰地突出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外语学习者以按目标语言的思维习惯和交流模式,明确地表明态度、观点,阐述理由,进行论证说明,采用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对方所习惯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才能循得有效交流的有效达成途径,保障可能收获的最大交流成效,才真正地体现了对其他文化的敏锐感受力和包容意识,外语教学决不仅仅是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同时,让外语学习者真正理解文化能力内涵,并实践性地运用文化能力;为学生树立起这样的文化意识:既不能盲目模仿其他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也不能看不起自身的母语文化;每个文化都有着其各自的特点上、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的成因,在跨文化接触交流中正确地理解来自它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实现在深层次上进行观念、意图上的有效沟通。

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应以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为基础,对于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在坚持文化交流原则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形式,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感悟力和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不仅掌握孤立的语法规则、词汇或句型,而且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并习惯在实际交流中运用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立足于教材,将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课堂语言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切实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其次,我们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使文化因素的导人在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交往时应该非常实用。坚持相关性与实用性原则,着重选择在跨文化交际中会经常用到,并可以促使这些交流顺利而有效地持续进行的文化内容,结合语言的教学和训练施教,使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卓有成效。(郭绍波,董燕:《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四、文化能力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

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英语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文化知识教学在语言学习中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教师必须使文化教学始终渗透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把文化教学融合进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培养对各种他语文化间的深层差异的敏锐感知和辨认力,对学生进行文化能力训练,使它不游离于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在学生中树立起对其它文化的宽厚的包容意识,坚持以文化交流的原则为出发点,发掘教材的内容素材,加强对学生的文化能力的培养,使英语学习者在发展英语的语言技能的同时,树立起不同文化交流中必需的文化意识尤其是文化包容意识,奠定良好的文化实际交流基础,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以其它文化背景人士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习惯的从事习惯,进行不同种类信息的充分分享、交流。尽可能地减少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的交流误会、沟通障碍,以达成卓有成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

参考文献

[1]赵厚宪,赵霞:《论文化教学原则》(2002年9月,外语教学第23卷第5期)

[2]吴文虎主编:《传播学概论》(p3-4.,武汉大学出版社)

[3]郭绍波,董燕:《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4]官希慧:《论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

文化交流的观点篇2

中国跨文化交流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飞速发展,发展成果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数量增加、跨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以及跨文化交流的国家数量越来越多等方面。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有国家之间的语言、文化以及影视学等领域,在实际交流过程中跨文化交流具有学术和工具两方面的价值。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在本论文中将跨文化交流纳入到电影传播的行列。

跨文化交流是阐明全球范围内社交网络中不同空间文化之间的知识体系,该知识体系包含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两方面的内容。跨文化交流的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不同文化空间发展背景下个人、群体、组织和国家之间的交流规则;跨文化交流可以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空间内的文化知识进行阐述和理解;跨文化交流还能分析各个文化领域内文化影响、延续和变迁的实际状况。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很多人并不了解跨文化交流的实际含义,实际上跨文化交流在各国的发展中已经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我国跨文化交流活动从兹绸之路开始,到玄类西游、郑和下西洋等,由此可见,跨文化交流在我国文化交流过程中历经了漫长的发展时期。跨文化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时间和空间上建立起世界框架结构体系的渠道主要有陆路、海路和互联网等手段,这些手段在构筑连接实际的体系的同时,并将其作为世界文化交流的枢纽。电影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兴起的一种全新的交流媒介,它不仅可以通过影像等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还能拉近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英语电影交流手段以好莱坞电影最为典型,好莱坞电影以现今的电影制作工艺为依据,将不同视角下的美国文化展现在观众眼前。

2英语电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局限性

跨文化交流的内容被纳入到文化的范畴当中,该范畴具有典型的原点性。原点性是指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同空间和不同文化属性的文化知识,其具有典型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无论何种文化只要存在原点,这种文化就会一直延续发展下去。英语电影中包含的英语国家文化植入了英语国家发展过程中已经被认可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既包含英语国家对世界、对其他国家一些对人类的思考和总结,还包含着英语国家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英语电影文化植入既包含着商业价值,同时又包含着发扬文化和弘扬优秀文化的目的。文化原点揭示出不同文化之间虽然有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但只要存在文化原点,文化交流过程中便存在局限性。

众所周知,文化与物质基础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某种文化被视作为优秀的文化存在,文化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会不断扩大和发展。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走向交融和同步发展,但是,这个发展过程通常以弱势文化为牺牲对象,也就是说,文化在交流传输的过程中表现了既统一又分散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英语电影作为全新的媒介形式登上文化交流的平台。近几年,电影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电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英语电影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是英语电影蕴含的文化属性在传播过程中与不同文化所产生的抵触和摩擦现象,这种现象与英语电影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构架体系的成立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英语电影是具有人类最大优势的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摩擦与融合。

3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已经离不开现今的传媒手段,英语电影则是这个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媒介工具。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做了总结介绍。

3.1英语电影传播了西方文化的价值理念英语电影快速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传播英语国家的文化机制理念,并借助现今的电影媒体技术构架西方文化机制的世界文化整体格局。英语电影中包含着较强的帝国主义文化色彩,这种色彩传达出较强的文化霸权和侵略色彩,意在通过文化政策建立全球统一的文化框架,从而形成以英语国家为主的文化模式。

3.2英语电影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的发生必须经过适应和挑战环境这一环节,现代信息技术所构成的文化传播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同文化形态下所产生的实际环境和区域的形态与结构,与之相反的是它更加明确地体现了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英语电影是现代媒介发展的重要产物,在不同文化形态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电影通常以单向传播形式为主,导致英语国家与其他非英语国家之间的文化价值理念和认同感等存在较大的差异。

3.3英语电影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双向性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还体现在双方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上。英语电影以很强大的卖点占领了我国电影市场,在改变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同时,还影响着人们思想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例如,某部英语电影讲述美国西部牛仔的故事让我国人民在一夜之间了解了牛仔裤,牛仔裤也逐渐成为我国很多家庭衣柜中必不可少的服装。当然,英语电影侵入我国电影市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构成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英语国家文化在入侵我国文化的过程中,我国历史文化能够展现出强大的抵抗力。但是,就生活形式而言,英语电影的入侵使圣诞节、情人节以及愚人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我国受到广泛欢迎。

3.4英语电影在全球化传播体系的整体构成趋势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位置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取得飞速发展,电影技术因此取得较高的发展成就,英语电影逐渐成为英语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英语电影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植入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渠道的过程中,全球文化经济体系整合速度不断加快,英语电影的发展以影像技术的进步为前提,全球化时代下贸易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英语电影逐渐成为重要的商品载体。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还体现在其是媒介技术展示平台上,英语电影向全世界展示了媒介技术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在赢得无数观众支持的同时,还让他们心甘情愿成为电影的忠实追随者。

文化交流的观点篇3

文化软实力的定义及特点

软实力(softpower)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软实力,与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相对,是指一个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而这种权力由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或曰政治价值观)和国际制度所构成。[1]在此基础上,他进而提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有三个源泉:文化、政治价值观念和对外政策。其中文化资源要转化为软实力,必须要在对他人有吸引力的地方发挥作用,这样才能影响他人以实现有利的结果。而我国政府和学者在使用文化软实力的时候,对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作了延展,形成了对内对外两方面的界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国际竞争力。基于前一种功能,我们充分意识到了戏曲,特别是地方戏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需求的作用,保护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而文化软实力的另一方面的作用,提升国际竞争力,正是戏曲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所在,也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

我们很难直观把握戏曲对外传播与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软实力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这种关系的晦暗不明。其一,就结果而言,与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运用相比,软实力的运用能否成功更多地是由权力运用对象所控制的。第二,软实力的效果往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得到体现。第三,软实力手段并不完全由政府掌控。尽管政府支配着政策,但文化和价值观根植于公民社会中。由此可见,一个国家把软实力纳入其发展战略之中,必须经过长期的准备和价值观的积淀,这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一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但这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即便这种关系不甚明朗,我们也应指出,软实力这种非经济因素对社会的影响不如经济影响那样即时可显,却可能更加持久深入广泛。对艺术传播来说,这种既非经济因素,又超越美学意义的部分,只有我们正确且充分地意识到戏曲对外交流之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时,我们才能给予其全面的评价。

在戏曲传播与文化软实力构建方面,一个代表性的案例是20世纪30年代的梅兰芳访美。20世纪,梅兰芳到美国演京剧,国人当时都认为是匪夷所思之举。这个动议,最初却是好几年前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paulReinsch)向北洋政府时的总统徐世昌提出的。因为他曾看过梅兰芳的《奔月》,所以在他辞职卸任的宴会上说:“若欲中美国民感情益加亲善,最好是请梅兰芳往美国去一次,并且表演他的艺术,让美国人看看,必得良好的结果。”芮恩施进一步强调说,这话并非无稽之谈,他深信艺术欣赏和理解是最少有国界和民族障碍的,因此用艺术“沟通两国的友谊,是最容易的”。后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又在美国联络、极力促成此事。显然,他们在那时就知道“软力量”的巨大作用。而近代以来的文化交流几乎一直是“欧风美雨”向中国的单向流动,所以他们主动提出让梅兰芳赴美演出,以增加美国对中国文化、中国人的了解。作为美国人,他们尽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对美“输出”,可谓用心良苦。[2]

二、传统文化资源与文化软实力转换途径

传统艺术本身并不等同于文化软实力,但它是一种能形成软实力的潜在资源。传统艺术在审美上是民族传统的历史积淀,在呈现主题和内容上又往往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凝聚性体现。现阶段,文化资源要转化为能形成国际影响的文化软实力往往经由两种途径:以文化多样性为展现特征的交流活动和文化贸易服务水平为衡量标准的文化产业形式。这两种路径在艺术交流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于这两种途径,我们都不应该简单地选择一方而粗暴地否定另一方,应给戏曲的对外传播留下足够的空间。

就文化交流活动而言,主要的交流主体可以分为两类:政府和民间专业团体。政府渠道是指由政府出资或是主导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多表现为由政府搭建的文化年、大型文化节庆、文化交易会、文化艺术奖项以及政府之间通过文化交流协议所进行的文化团体的互访。在交流内容中,我们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呈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选派京剧、昆曲艺术主动走出国门,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成果。

另一方面,民间交流渠道也一直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具有形式多样,灵活高效的特点。文化软实力更多的是一种间接的权力,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产生与积累起来的,所以,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团体可能更适合“文化使者”的角色。学术交流、演出交流、研讨会等非官方色彩的沟通渠道能够为文化软实力提供更加宽松的平台。润物细无声,营造一种彼此信任的氛围,是文化软实力生成的关键所在。回顾中国戏曲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不难发现非政府的社会团体之间的剧团邀演、艺术交流活动占据了很大比例。时至今日,民间艺术机构团体之间的交流更加活跃。

虽然戏曲对外交流次数已经有明显的增加,但戏曲作品的文化贸易能力还十分有限。纵观近年来在国外进行长期驻场演出的中国演出作品,大多只是将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众多组成要素之一,从要素传播的角度进行呈现与推广。或许偶有戏曲名家名角在海外受到追捧的情形出现,那也只是极为特别的案例。不过我们不能就此否认戏曲对外传播的意义,因为文化软实力并非建立在唯一的经济标准之上,而是有更多文化的意味。

三、“与他人相关”的软实力及文化主体意识的确立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输出和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问题,现在一种普遍存在的状况是:交流主体对于中国对外文化形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方面,创作主体简单地将文化资源等同于文化软实力,认为只要艺术作品呈现了,就对受众形成了影响,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使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处于“原生态”状态。“文化交流”被当做原汁原味的传统展示和不创新的托辞。因为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交流活动,所有无需过多考虑观众接受,交流传播效果也没有可以评价的标准。这类活动最后的结果是人力、物力和资源被占用了,但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相反还产生负面作用。这种情况在我们戏曲的对外交流活动中并不少见。我们精心选择的认为能代表我们艺术水准的戏曲唱段被外国观众评价为“不明所以”和“刺耳”。另一方面则是一边倒的“外国观众中心”,把热闹的杂耍作为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将外国人爱看作是主要的艺术创作标准。但与此同时,导致外国人误解中国传统艺术只有世俗化的肉体艺术,缺乏艺术的高雅和有价值的“光晕”。出现这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文化软实力建构中权力建构的“与他人相关”和文化软实力所包含的“文化主体意识”。

根据约瑟夫・奈的观点,就软实力而言,权力运用对象与权力实施者都十分重要。很多时候,在软实力建构活动中,前者会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即权力运用对象的想法尤其重要。在软实力建构过程中,如果我们仅仅把权力――一种影响他人以获得偏好结果的能力――视为“超越他人”而不是“与他人相关”是错误的。[3]戏曲的对外传播所形成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这种“与他人相关”可以表现为两种方式。其一,在表现内容上充分考虑观众的水平和审美习惯,根据具体观众调整演出内容。梅兰芳访美能够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考虑了这一点。现在,我们在选择参加国际戏剧节交流的剧目上,也会认真针对戏剧节要求及当地观众的欣赏习惯来挑选合适的剧目。其二,在作品创作阶段充分考虑东西方文化主题之间的关系。以戏曲艺术形式为依托,相互参与,相互融合,达到实现东西方题材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移植效果。近年来我国很多戏曲的对外交流活动都在考虑,如何让外国观众与中国的古老戏曲在演出中发生关联。这就需要对原汁原味的传统戏剧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包装。例如在表演中穿插当地的文化要素或是邀请当地的演员参与演出,这些都是在演出中拉近演出和观众心里距离的方法。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步入快速发展的国家之列,应当由学习、模仿阶段转入确立主体意识,进而扩大自己文化软实力的阶段了。当戏曲作为民族文化中重要的部分保留下来,政府对包括戏曲在内的传统艺术的扶持、保护和对外传播,使中国形象增加了主体内涵,形成东方与西方交汇、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新型国家形象。总之,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一定要有国家、民族主体意识的深厚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可以影响他人的文化软实力,逐步实现国家核心价值观的表达与传递。

传统艺术的对外传播是融合,不是生硬的展示,也不是求媚的迎合,而是基于尊重的推广和渗透。传统的东西、民族性的东西,是一个国家形象的基础部分。但国家形象塑造不是静态的过程,而是随客观要素环境变化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在发展变化的语境中,走向世界的中国戏曲也应该意识到自己所承载之文化的意义。除了根据行为主体与受众群体关系状态的不同进行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外,我们还应在国家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对展示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更新。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不仅要将经典的戏曲作品传播到海外,还应该创作新的有时代意味的作品,反映新时代下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因为只有与我们当下生活相关的,与观众相关的,才会被记住,才会成为有力量的东西。这一点,无分海内外。

注释:

[1][美]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6-110.

[2]雷颐.被“梅兰芳”省略的[n].经济观察报.2009.4.4.[3][美]约瑟夫・奈.权力大未来[m]..王吉美译.中信出版社.2012.127.

文化交流的观点篇4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交流和沟通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人类文明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而产生了跨文化交往的必要。

一般而言,跨文化交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语言交流,第二层次是非语言交流,第三层次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交流。

跨文化交流能力与此相对应,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摒弃民族中心论的思想,拥有了解、接受外来文化的能力;其次是对外来文化有欣赏的态度和能力;最后,在其他文化环境下,拥有流畅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在讲解此文时,教师可以营造一个特定的情景,在此情境下,与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旅客进行交流,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了解外国的文化。

二、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语言学科的学习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从这个角度出发,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文化交流是语言的归宿。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将语言学习作为目的,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评判学生能力强弱的唯一标准。在此环境下,教育教学活动出现了一系列的弊病:

1.目的与手段的本末倒置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英语单词的学习作为主要内容,对句式的应用过于关注,长期发展下来,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提升得十分有限,作为沟通前提和基础的信息获取能力十分缺乏。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掌握必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实现这一目的的具体手段是通过课程的教授与学习。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将教育目的进行曲解,将教育手段和教育目的进行了倒置。

2.学习方法陈旧单一

日常交流与课程学习并不完全一致,教科书教授的句式在日常交流中可能有过于生硬和刻板的嫌疑,但目前教师教授单词和语法时,过于强调所谓的标准答案,忽视对文章总体思想的把握。

三、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对策

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时,需要注意把握教育目的与教育手段的关系,需要采取多元的学习方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取如下三个方法,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1.活学活用教学法

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表达切身体会。在讲述mynewteachers一文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讲述自己对某一个老师的第一印象,老师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是温柔、和蔼、有耐心,还是严厉、严肃、有原则?因为哪些事情对此老师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老师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品质,在讲解某些句式和单词的用法之后,鼓励学生对身边的其他老师或者朋友进行介绍。

2.循序渐进教学法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思考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教授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教授学生单词的含义及其用法,在此基础上对句式的应用问题进行讲解;在引发学生思考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问题的表面现象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对问题的本质进行剖析。

例如,在学习此文时,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校、教科书、老师、朋友等,对高中生活第一天发生的事情进行复述;其次,引发学生思考高中生活与初中生活的相似以及不同之处,并鼓励学生表达对高中生活的期待和目标;最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展示美国的教育体制以及教育方式。

3.批判辩证教学法

文化交流的观点篇5

论文摘要:旅游是一种使目的地文化向客源地传播的有效途径。与其它形式相比较,这种方式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旅游传播文化符合旅游者旅游的目的,而且旅游者愉悦的心理有利于在旅途中接受异域文化。同时,旅游中的文化传播使更广泛的人群在更广泛的领域更真实地了解目的地文化。

旅游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能够将目的地文化传播到客源地,在国际旅游中这种国家间、民族间的文化传播更值得我们重视。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了旅游的这种功效,并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旅游者在旅游中与当地人交流,通过旅游,旅游者将信息带回本国,传播给其他人群。“一个人旅游的经历及感受会以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方式,以口语形式和文字形式去影响别人。并且他可能在一切适宜的场合完成对他人的宣传,而不论其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接受信息的人会成为信息的再次传播者,遂形成逐次非定向信息扩散。”旅游引起的目的地文化传播是通过旅游者亲临目的地,接受该国或该地文化信息,并将其扩散开来的。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从而将中国文化传播至国外。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与一般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一样担负着文化传播的功能,但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旅游这种方式具有更多优势地传播文化。

一、文化传播符合旅游者自觉的需要。

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的一大趋势。许多旅游本身就是把了解目的地文化作为旅游的目的。据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休闲消遣旅游者即使不是专门为了了解文化而旅游,对目的地的选择也都是建立在兴趣上的。尤其是国际旅游,路途遥远、费用较高,并非随意的选择。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文化必然或多或少的有兴趣,他们至少对目的地文化有着好奇心,希望能够亲身体验异域文化的情调,或者希望通过旅游了解一种文化,甚至有的是专家学者的考察。无论怎样,国际游客都希望能够在旅游过程中了解这种异域的文化。根据调查,外国人感兴趣的中国旅游资源占前三位的是:山水风光53.4%,文物古迹47.1%,民俗风情27.6%后二者显然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而中国的山水风光也很少有纯自然的景观,多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景观,如泰山、峨眉山、华山、捞山等,虽然自然风光优美,却更以人文景观闻名。同经济、政治、传媒等方式相比,旅游这种交流方式更体现了接受者的自愿性。事实上,经济政治领域的许多交流活动也是属于旅游的范畴,比如外交访问、商务差旅等。我们这里指的是休闲或观光意义上的旅游。由于交流过程的自愿性,旅游者能更主动地、有效地接受与反馈信息。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差异和交流者的民族中心主义等心理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化误解,导致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出现后,接受者的主动性越强,消除误解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如果对交流方的文化没有兴趣,只是出于其它利益目的进行交际,甚至双方本来就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可能使双方的误解增大,导致文化交流的失败。

有观点认为“旅游者大多是带着先人之见,带着他人对有关国家的普遍评价和观念到国外旅游的;他们虽然能获得很多新的感受,但却在其先人之见的影响下来评价解释这些感受,而很少愿意改变以前所形成的观念。旅游者诚然在去目的地之前有“先人之见”,但是,既然旅游者愿意亲自作一次旅行、他们必然希望亲身感受一下当地的文化是否如自己所知。他们不可能是为了证明目的地确实如自己的想象才来旅行,尤其是不可能因为试图验证目的地文化在头脑中的偏见才去做一次旅行。换句话说,由于已形成的印象和文化差异等原因使旅游者愿意用这些“先人之见”来评价旅途中的感受,而他们的评判也确实是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来作为评价的,但这不可能决定他的感受。真实感受与心理印象的反差越大,越容易引起旅客的注意,更改印象。毕竟“眼见为实”,更易让人信服。如果旅游者不能从旅游中获取新的信息,那旅游还有何意义呢,人们只需要读书、通过他人或大众传媒来了解异域文化,而无需长距离地旅游。事实上,正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吸引了异域的游客来旅游,往往不是“先人之见”影响了他们的感受,而是通过旅游改变了他们的成见。如《美国教授:中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中写的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代表团的四名教授来华访问在北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团长诺尔塔先生对记者说:“我们看到的中国,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喜欢中国,也喜欢北京!”在来华以前的一些担心都证明是不必要的。缺乏交流,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的想象或是道听途说有时与现实相去甚远,旅游正是用亲身经历来改变观念的途径。游客是用实践检验观念是否正确,而不是用观念映证实践。旅游者更多地是以一种平和、主动的心态面对文化交流,接受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信息。

二、旅游能更有效地传播目的地文化

旅游过程中人们是以一种愉悦的心情主动接受文化。文化的传播有和平与非和平两种手段。前者是接受文化群体主动性的接受,而后者则是传播者通过战争等方式强制性传播。当今世界,大部分父化交流的形式都是和平的,但具体文化接受者的主动程度有差别。

旅游是人类的休闲活动,目的是为了放松休息,或是增长见识等。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心情较其它正式活动来说更轻松、愉快。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影响感受性,对知觉、记忆、思维都有影响。相对于其它传播方式,如通常的讲座、书籍等形式,旅游所带来的这种愉悦心理环境使信息接受者没有太多的戒备心理或敌对心理,因而,有利于文化信息的接受。虽然如前所述,由于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的不同,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矛盾冲突是难免的,但旅游者本身具有交流的意识使传播的阻碍减少,加之旅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使他们在文化冲突发生时能更好的去理解和解决。“旅游跨文化传播不同于其他文化知识的跨文化传播(如培训外国留学生)。这是因为.现代旅游是现代人用以调整、缓解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所造成的心理重负的手段。因此,现代旅游是一种兼具度假、休闲和娱乐特点的消费。这种轻松愉快气氛下的文化传播必然比严肃的说教让人更容易接受。

三、旅游对广大人群更具有现实性

旅游的时间长度对于促进文化交流更有现实性。长时间的接触无疑能促进彼此深刻的了解,时间越长,交流就越深人,如长期旅居国外,移民等。但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时间上,这些都不是大多数人能承受的,可行性不强。相比较而言,旅游在西方社会已经普及,在中国社会也开始走进百姓家。作一次长途旅行对许多人来说是可能的。旅游团时间相对长而可以进行较深较广的文化交流,胜于一般的文化交流。以美国游客为例,在华旅游抽样调查中显示停留时间在8~14天的和15天以上的最多,分别占37.2%和26.7%这个时间长度足以使文化传播过程中游客有机会反馈.如提出自己的疑问等,让传播更顺畅。

大众旅游的兴起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文化交流,而许多专门的文化交流活动只限于少数专业人员。旅游比起许多文化交流形式而言,更具普及性、大众性。从机会上看,旅游不会遇到年龄、性别、职业、地位等多种参与其它文化交流可能遇到的多种障碍。大部分人都可通过旅游这种民间交流方式得以参与文化交流。

四、旅游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目的地文化

旅游的接触往往是全面的接触,旅游客体是文化的载体,包含了一种文化的多个方面。旅游者在游览中不会只接触一类资源,旅游地往往向游客传递着各方面的信息。旅游者欣赏到的不只是一种景观,还包括丰富多彩的、从物质层面到思想层面的文化,同时,在与导游、饭店工作人员、当地居民等形形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无疑丰富了游客对目的地文化的认识。有观点认为“旅游者大多满足于仅仅认识旅游国的旅馆、浴场、具有代表意义的大街和风景名胜,而很少愿意并且也很少有机会与旅游地的人们进行真正的接触没有机会来体会以他们的眼光看问题。”事实并非如此,旅游者在目的地与当地人总会有一定的交流,特别是在文化旅游为人所重视的今天,旅游者不仅停留在观赏了解民俗层面上.更有体验一些百姓生活的趋势,一些特定的旅游团还会参观校园、敬老院。如《我们喜欢中国》一文中美国北卡罗来那州夏洛特工学校艺术团对北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尽管时间不长,但他们评价道“此次是我们第一次到北京……看到了北京老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还亲眼看到了中国功夫表演。……我们了解到中国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于自助游的游客来说,与当地人打交道就更不可少了,他们的饮食起居几乎都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帮助,交流会更多一些。这种相对不太正式、系统的交流,使旅游者更可能从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中全面地获取另一种文化的信息,包括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五、直接性是旅游作为文化交流方式的另一优势

大众传播是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如书籍、报纸、电视广播、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与这些相比,旅游者不仅有机会了解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如历史文化、经济成就等,还可以直接接触社会文化的各面旅游者有机会亲自观察大众的生活,与普通百姓交流,看到更真实的文化,不象其它形式只限于代表性的精品或是本国政府有意识的片面宣传。

文化交流的观点篇6

1 研究背景

1.1 符号与网络表情符号

符号的运用在人们的交流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有效且能够准确表达情感的工具。

符号是在人的认识和交际过程中用来代表其他事物,接受、存储、改造和传递信息的可感知的物体。人类符号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类集体由于共同的物质生产而联合起来,用符号作为集体传递信息的物质形式,皮尔斯将其分为icon(复制性符号),index(标志性符号)和symbol(象征性符号)[1]。

而如今的网络表情符号则是一种具有多种性质的非语言符号,它对应的英文专业术语为emoticon,是将情绪(emotion)与小图标(icon)进行了精巧的融合[2]。具体来说,网络表情符号是指运用图文、动画等手段进行模拟和再现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动作及卡通化的事物、自然现象等。与现实交际中的身体动作、语言符号类似,网络表情符号在虚拟网络中也起着交流情绪、传达感情的作用[2]。

1.2 表情符号的发展

最初的网络表情符号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授法尔曼于1982年首创的微笑符号“:-)”。这是利用aSCii码中的字符组合成的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的抽象表情,用来表达较简单的情绪,如“:-o”表示“惊讶”和“:-(”表示“不悦”,此类表情多流行于欧美国家。随着信息全球化的跟进,此类网络表情符号传播到亚洲国家,出现了横向的表情符号,此种表情表达的情感更为细腻直观,如“(?Д?)”表示惊讶以及“(╥^╥)”表示伤心。

如今伴随各种网络社交媒体的出现,其官方的系列表情(emoji)开始盛行,QQ中的黄豆表情就是典型代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表情符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时下流行的明星、语录、动漫、影视截图为原始素材,配上简短幽默的文字,制作成静态或动态图片,用以在聊天过程中表达特定的情感。由于这类图片表情常以成对或成组抑或成系列的形式出现,因而被称为“表情包”[3]。

2 东西方表情符号的主要差异

2.1 相同点

中日等亚洲国家与欧美国家所使用的表情符号在构成要素方面均借鉴了现实中人脸表情的主要特征,并演化成网络语言所通用的表达形式。而在官方聊天软件如Facebook和QQ中所提供的黄豆系列的基础表情则无明显区别。同样,网民自制的表情包或动态图在较为固定的使用人群或圈子中使用,例如都喜欢关注明星的网友就会用明星的照片或与其相关的事物制作表情进行交流。

2.2 不同点

东西方网络表情符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符号表情和“表情包”类表情上,而emoji表情几乎没有显著的差别。

2.2.1 符号表情

东西方表情符号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符号表情方面,在表达形式上,西方国家所使用的符号表情主要是基于美式aSCii字符,其在計算机中作为一个数字单元存在,都为半角符号。而中日韩等亚洲国家的符号表情都是由全角符号组成,其在计算机中作为两个数字单元存在。另外,西方网络语言中的符号表情大部分为逆时针旋转90度的侧视表情,而东方的符号表情基本都是正视表情。

2.2.2 “表情包”类表情

东方的“表情包”类表情十分丰富,很多为网友自制或官方表情。东方网友可以将其用于平时聊天,而西方网友则常常将这类表情作为说明或一段话的配图;另一方面西方人在日常交流中很少使用这类表情,东方人则反之。当交谈对象兴趣相同或关系密切时东方人会使用“表情包”类表情交际。

3 东西方表情符号在跨文化交流上的问题

3.1 同一表情产生歧义

从目前全球化信息交际来看,网络语言表情符号的使用都会配合文字。而文字的使用方式和习惯则扎根于使用者的语言习惯及其文化背景。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交流时,若不了解相互所处的文化背景及其语言习惯则很容易出现对同一表情产生歧义的情况。比如,“”这两个表情符号,本意为“生病了,正在康复中”,加拿大人理解为“隆起二头肌”,而阿拉伯人觉得是“我腋下很臭”的意思,德国人则理解为“沉默就是力量”,广东人认为,这两个符号就是“死也不说”的意思[4]。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仅靠两个表情符号并不能准确的表达说话者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此外各个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系统不同,它们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且每种语言文字系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表1以经典的东西方字符类表情符号为例,对两种表情符号进行差异化比较,比较的角度分为两种:含义相同而外观不同和含义不同而外观相同。

表1中的“:-o”在东西方网络文化中都表示“惊讶”;“-D”“p”“(???)?”“ヾ(^?^)?”在东西方都表示“赞同”“大笑”“高兴”“喜悦”;“:-)”“=)”在东方网络语言环境中表示“示好”,其使用目的是为表达友善;西方网友则为表示幽默感(intendtohumor)[5]。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东方文化背景下的网民在使用表情符号时,常常是为了避免对方误解,同时也出于表达自己真诚友善的目的。而西方网络环境下的网民则很重视幽默感,甚至把其作为生活各方面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当西方网民发送符号表达幽默感时,常常会使得东方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网民出现误解或困惑。

3.2 语境差异致使表情表达误解

由于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进而影响着双方的语言习惯和交流方式。西方的表情符号与东方比较则较为浅显,在网络跨文化交流中使用东方较为复杂的颜文字可能会让人产生疑惑和误解。

由于文化语言习惯的不同,东方网民在与西方网民在网络交流时,东方网民常常会先发送一个“”或者“:)”等表示“微笑”“友好”的表情,西方人见面常常先说“howdoyoudo?”等问候语打招呼,而不是表示友好。因此西方人对其感到困惑。

4 东西方社会差异、语言机制差异与人际关系

4.1 语言机制差异

在跨文化的交流中,不同文化的语言影响了表情符号的跨文化表达与理解[6]。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具有很强的客观性,非常重视结构的完整,被称为“法治语言”,而汉语日语等亚洲语言则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重视其表达的语意,为“人治语言”。英语高度形式化,逻辑化,句法结构严谨完备,并以动词为核心,重分析,轻意合;而汉语则不注重形式,句法结构不必完备,动词的作用没有英语中那么突出,重意合,轻分析。这构成了两者在表达机制上的明显差异。

此外,西方语言以英语为例,英语多用长句,多用从句、代词,语法多为被动语态,且英语表达往往较为抽象。这就使得英语使用者必须读完整句话才能理解表达的含义,因此也不易产生歧义。而网络表情符号大部分都较为直观,其含义一目了然。因此这些网络表情符号往往不会被独立使用,大多作为话语的陪衬。

东方语言以汉语为例多用短句、分句、名词,语法多为主动语态,汉语表达常常比较具体。而网络表情符号的主要特点是短小、形象、直观,这些特点与汉语几乎重合,汉语注重含义的表达,而表情符号可以替代一些单词或短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表情符号诞生于西方,但其数量以及使用却并没用东方那样普及与广泛。在东方网络语言环境中,经常发生交流双方仅用表情便可实现不产生歧义的交流,而西方网络语言环境下,则常常不使用表情符号,或者仅在一句话的末尾添加表情。

4.2 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差异

4.2.1 思维方式

西方网民的思维方式是直线的,英语直线思维的特点是直截与抽象,说话写文章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要点放在句首,次要成分逐一补上[7],对于原因的陈述则可有可无,他们不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注重思辨理性的分析。

东方网民的思维方式是曲线的,汉语曲线思维的特点是整体性和直观性[7]。整体性指人们习惯于把事物作为封闭的整体来观察和认识,说话写文章习惯于从外部环境的描述开始,最后才点出信息中心;直观性是指人们基于有限的事实,凭借已有的事实和经验,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所做出的洞察、识别、理解和整体性判断的思维过程[7]。交谈常常是由次要再到主要的从相关信息到主要话题的发展过程,做事时会考虑很多。

因此西方人在网络交流时并不需要依赖表情符号来完善自己所表达的内容,而东方人则很喜欢这种简单快捷的方式来辅助交流沟通希望让对方感到自己的真诚。

4.2.2 价值取向

霍夫斯塔德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认为:“在个人主义的社会中,人际关系松散,人人各自照顾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相反,在集体主义的社会中,人们从一出生开始就与强大而又具有凝聚力的内部集團结合在一起,而这种内部集团又对这些忠诚的成员提供终生的保护。”[8]不同的价值取向有着不同的认知与行为,例如价值取向为集体主义的人会保持和睦的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价值取向为个人主义的人会有什么就说什么,从不兜圈子[9]。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社会的趋势主要强调个体主义要高于集体主义,人们的价值观是以个人为重,是强调个人主义、注重结果轻视过程的价值观。因此人与人间的关系是不稳定不持久的,很少讲究人情或面子,人与人间的关系是一种达成目的的手段。此外西方讲求效率,谈话直言直语,无论对人还是对事都十分客观。

而之所以率先诞生于西方的网络表情符号不如东方发展的迅速,且现今其种类较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西方人使用网络表情符号时通常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幽默感。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西方人使用笑脸表情的频率不如东方人高。

而中日韩等东方国家都具有注重人际关系文化传统,社会的发展趋势主要强调“以和为贵”,集体主义高于个人主义,因而在使用网络表情符号时经常是为了在一些严肃激烈的环境下缓和气氛或者打破尴尬局面。此外,由于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是以集体为重,注重团队和人与人的关系,较为重视感情,也较为稳定持久。人们经常会用表情表示“客气”“友好”。

中华文化是内敛含蓄的。历史中的文化产物如诗词书画等所表达的内涵大都较为抽象晦涩难懂,其中的思想道理往往不直接表达出来。它需要读者自己去感悟理解。当代中国的文化亦是如此,很多表情符号也有复杂抽象的含义。

5 如何避免跨文化交流障碍

当今社会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已越发明显,在网络的交流过程中,每一方的谈话方式都是基于各自的文化背景。表情符号的使用的确可以作为沟通的桥梁,弥补语言的缺陷,使网络交流更加多元化,能够使交际者更好的理解对方的意图。然而仍然会产生因不适当地使用表情符号使对方产生歧义的情况。这就产生了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5.1 了解文化根源

想要彻底規避这种交流障碍,首先交际双方要尊重彼此的习俗,明确时间观和不同节假日安排,了解忌讳语和送礼习俗,并能够了解对方社会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做到知己知彼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会与冲突[10]。

例如“狗”在汉语中是贬义词,代表卑贱卑微。像狐朋狗友成语代指不好的朋友,如果说对方像狗一样,就是对对方的羞辱。而“狗”在英语中则像最忠诚的朋友、最亲密的亲人一样,dog用来形容对方不仅没有羞辱之意反而表示赞美之意,如“Youarealuckydog.”意为“你是个幸运儿”。而“猫”则恰恰相反,在汉语中“猫”用来比喻一个人温柔乖巧,在特定情境下还有宠溺亲昵的含义,像“小馋猫”比喻人贪吃;在英语中,“猫”是一个贬义词,像“mrsSmithisaprefectcat.”意为“史密斯夫人是个长舌妇”。如果可以了解这些语言文化差异,在交流的过程中就很少会出现误解、歧义等现象。

但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基本很难做到完全了解双方文化,只能了解一些社会大众观点,并非完全准确。因此这种情况多会发生在极其熟悉亲密的好友或亲人之间。

5.2 减少具有复杂含义的表情的使用

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尽量减少表情符号的使用,减少一些容易产生误解的表情符号的使用,尤其是“表情包”类表情符号,这种表情符号多带有其引申意义,具有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特殊性,并非适合应用于所有文化的交流。尽量使用直观、通俗易懂、没有隐喻的表情符号交流,例如东西方交际软件和网络平台上都有的emoji系列表情。

其中“”(喜极而泣的笑脸)表情普遍为东西方相互理解,其常用于化解尴尬或者转移话题[11]。我们可以放心地使用这类不易产生跨文化交流障碍的表情符号。

此外,东方人在使用网络表情符号时,往往并不满足于表情符号的表面意义,而是赋予一些表情符号以更深层的隐喻含义,例如emoji表情中的“”(挖鼻孔)表情在西方国家都认为只是“挖鼻孔”的含义,而在中国其主要含义则是“不在意”、“鄙视”或者“得意”的意思[11]。像这类具有深层含义的网络表情符号几乎不存在于西方,因此在跨文化网络交流中,我们可以减少具有隐喻等具有深层含义的表情符号的emoji表情的使用,尽量使用emoji等网络表情符号的表面含义进行交流。

文化交流的观点篇7

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越来越多实力雄厚的中国公司加入了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使得中国对外商务贸易事业蓬勃发展。在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过程中,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商务英语在世界商务贸易中发挥着重特别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商务英语的特点与重要性,进而分析出新时期商务英语在进行翻译时所应该注重的基本原则,还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文章通过分析商务英语交流之间产生障碍的主观原因,阐释了解文化间的差异的重要性。商务英语对于国际经济商务谈判以及商务贸易广告都是具有深刻影响的。因此,在今后的商务交流中,我们要注重商务英语的掌握和积累,不断提高商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尊重不同文化之问所存在的差异,更好地进行商务交流。

关键词:

国际经济贸易;商务英语;策略;运用;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越来越多实力雄厚的中国公司加入了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使得中国对外商务贸易事业蓬勃发展。英语是当前世界上的国际通用语言,由于商务英语的应用与普通的英语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对外商务贸易活动中,在各式各样的商务交流过程中,英语在国与国之间的谈判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英语作为工具,是形成共同的合作意愿的基础,通过中英翻译来塑造良好的商谈氛围,双方真诚、友好、亲密的交流,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借助该工具交流要应用一些技巧,才能更好地实现商务交流的目的,所以要采用相应的商务英语交流技巧。

一、商务英语的特点与重要性

(一)商务英语的特点

商务英语是人们在跨国贸易、跨国投资、招商引资、对外劳务、涉外保险等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商务英语以英语为母体,具备英语所有的语言学特征,具有独立性特征。商务英语更直白、严谨,专业性较强,没有太多的趣味性。[1]商务英语适应于跨国公司、跨国企业中,商务英语教学更加专业化,更加有针对性,对口语水平的要求更加严格。商务英语和社会交往有着紧密的联系,商务英语用在不同国家,要让从事贸易的双方都能理解,具有国际通用的特点。同时,用商务英语所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要有条有理,词汇要正式。[2]

(二)商务英语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各国间休戚与共,互相依存,彼此都不能离开对方,大量的跨国公司不断发展,在这发展过程中,增加国际贸易活动,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跨国投资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也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不同民族间的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最普遍交流的用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贸易中,双方通过商务谈判,来达到共同的最大利益。商务英语对个人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代青年,英语是全球通用的语言,必须掌握这门语言。[3]在国际性的商务谈判中,英语是必不可少的技能。现阶段世界各国学习英语的人数激增,通过对商务英语的学习,有效地提高商务英语工作人员的语言组织能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合作力、创新能力。

二、商务英语翻译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商务翻译要符合语境

在跨文化商务交流翻译实践中,翻译者应该关注语境,只有如此,才能使交际双方完成交际活动,达到融合差异的作用。有的翻译者对异国的文化语境忽视,重视不够,“翻”得程度不足,译得还不到位,有的译作,在句法上很完美,让人挑不出毛病,但是读起来感觉就不是英文。由此可见,语境对于翻译是多么的重要。[4]语境原则就是在翻译实践中,利用对语境的增删来完成交际传递。汉语翻译成英语需要翻译者注意语境,注意对具体语境的交待。

(二)商务翻译内容要有意义

在中英商务交流过程中,跨文化交际应准确的表达意义,把意义原则与语境原则并立,还要注意意义的表达是否准确,考虑双方的交际背景。因此,翻译者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在意义表达上保持一致。跨文化商务交流交际翻译实践中的意义原则通过语言层面的“差异”,达到意义上“融和”。

(三)商务交流翻译内容避免禁忌

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实践中,在中英商务交流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禁忌原则。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中都会有一些禁忌事项,在翻译实践中要是出现了违背他们禁忌的生活词汇,就会对交际产生负面影响,伤害到双方彼此的情感。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中,要充分考虑到对方的禁忌,从而使翻译恰到好处。[5]在翻译实践中,通过“融合”现象,使翻译实践得到成功。

(四)商务英语翻译要以效果为导向

翻译更加侧重的是交际的效果,使译文对译文尽量接近原文,增强阅读效果,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达到预定的交际目的。纽马克提出要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要与原文的效果相同。翻译的重点是突出的是信息传递的交际效果。交际翻译强调突出原文的情感色彩,突出翻译效果,翻译侧重效果轻内容。在以效果为导向下,译者可以自由阐释原文,不必受原文的语言形式的束缚,可以自己调整文体、组织语篇结构、排除歧义。

三、商务交流英语翻译障碍的主观原因

通过上面分析商务交流英语的重要性与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商务交流中,英语的翻译是非常重要的,影响翻译的主要因素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些主观因素直接导致了商务英语交流翻译障碍,那么导致翻译障碍的主观原因,主要有:

(一)不能透彻理解原文及其语言文化背景

商务英语翻译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的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外国商务者来说,要想商务交流顺利进行,最主要还是中英文之间的翻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可能用一言半语就将悠久的内涵翻译出来,这就需要翻译者具有超凡的翻译能力,具备在两种文化间转换的能力。[6]从而更好地向外国商务者进行推介。比如对佛教词语“弥勒佛”的翻译,弥勒出自梵文“maitreya”,是一个外来词,在翻译时翻译为“mile”会使外国商务者感到迷惑。因此,要想成功地翻译,译者必须要对原文内容的理解透彻,旅游知识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充分了解原文,了解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有一定的翻译水平。

(二)翻译时不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虽然能够正确无误地理解原文,但是翻译出来的文字却不符合对方的表达习惯,让外国人感到非常迷惑,但由于译者的翻译能力所限,翻译的译文不符合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没有能够贴近外国语言的文字习惯进行翻译,忽略目标语言的文化特色是不行的。中国有个菜叫做“霸王别姬”,是鳖和鸡制作的,在翻译时,就不能直接翻译成为“别了,我的小老婆”,让外国商务者感觉莫名其妙,太过于唐突、奇怪了。

(三)翻译时处在两种语言文化转换的“桥梁”上

中英是不同语系的语言,这就要求在商务交流翻译过程中,译者能够对两种文化都有很好的理解,要不就会出现翻译不匹配现象,导致译文处在汉英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中的“桥梁”上,没有进入英语的文化氛围。在当前的商务英语翻译中,不彻底的翻译还比比皆是,值得我们注意。比如在翻译“观音菩萨”时,在佛教刚刚传如中国时,观音菩萨为男性,但是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形象带有女性形象特征,在中国就慢慢演变女性形象。翻译者只有将观音菩萨比作中国的圣母玛利亚,才能帮助外国人理解共同两者慈悲的特点。

四、新时期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越来越多实力雄厚的中国公司加入了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使得中国对外商务贸易事业蓬勃发展。随着各国之间交流的日渐密切,为商务英语的不断完善以及推广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空间,商务英语在国际交往和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影响力也在不断的提高,是别的语言所无法替代的。

(一)商务英语有利于提高国际商务谈判效率

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过程中,很多商业事务是要靠交往双方来进行谈判决定,通过双方的不断让步来实现对方在某一利益上的满足,在商务交往过程中,国际商务谈判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由于英语是世界性语言,这个商务谈判的过程也是需要借助商务英语来进行交流和沟通,最终达成利益上的一致性,从而实现商务合同的签订。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在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的合作谈判过程中,商务英语无可替代,在商务交流过程中作为交流工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双方的商务活动与商务交流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在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的交流和谈判的过程中,谈判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对方的禁忌,需要树立严谨的意识,从而使翻译恰到好处。在翻译实践中,通过“融合”现象,坚持交流用词的准确性和标准性,使翻译实践得到成功,避免出现用词不当造成歧义,为双方合作的达成提供十分重要的保障。

(二)商务英语有利于提高商务贸易广告的影响力

国际经济贸易范围广泛,在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过程中,要想使自己的商品闻名世界,就需要进行贸易广告,所以说,商务广告在商务交往活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通过相关的广告宣传,可以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和消费者的亲和感,能够提高外界对其自身的认知程度,进而能够实现自身产品内容和特色方面的成功推介,实现商务英语的成功策划。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商务广告的作用,在进行产品广告的对外宣传上,要充分了解英语国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文化差异,利用英语这个媒介来实现介绍自己的商品,可以利用商务英语的优美化和标准化,准确的表达,实现其自身风格特点的充分,达到耐人寻味的目的,在进行广告的推介过程中,通过画面上的冲击和语言方面的诱惑来激发消费国消费者购买的欲望。我们在充分了解中英文化差异的情况下,进行商务广告的设计,要转变传统的认知方式和思想方式,坚持商务语言上的推陈出新,利用创新性的思维表达广告的深刻含义,实现其商业价值和知识价值,提高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商务英语有利于提高对外贸易翻译的准确性

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日渐密切,在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商务英语的实际翻译越来越重要。商务英语含有口头翻译和书面性的翻译,从口语翻译的角度来看,翻译人员保证用词的准确性和标准性,要充分的考虑到对方的风俗习惯、文化特点等,需要根据双方的谈判进行有效性的、针对性的分析,然后对应进行翻译,其实际的要求则是更加严格。在进行书面翻译的过程中,国际经济贸易要求需要重视用词的准确性,准确性表达文件中的信息,避免出现疏漏,不能遗落函电中内容。[7]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翻译人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实现专业化的队伍建设,最终保证商务交流的效率。

五、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商务英语进行交流的技巧

(一)遵循文化信息灵活等值的商务翻译原则

在对商务交流内容进行的翻译中,由于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想很好地翻译出相对于的商务交流的内容,翻译人员必须要跨越不同文化间的差异,直接的翻译是不行的,这时就需要通过进行灵活的、适度的调整来解决,采取意译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必须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进行差异的调整。

(二)充分理解产品商务谈判内容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中英商务交流内容都是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在商务谈判内容里面的,商务交流内容所蕴含的积极意义往往代表着企业的文化,因此商务交流内容的翻译者一定要充分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避免出现文化冲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翻译出高质量的商务交流内容。要做到上述这点,就要求翻译者不能只停留在表层信息的理解上,应深入探索商务交流内容中蕴含的深刻文化涵义,在译语中找到合适的词汇表达,不仅仅追求词汇上的对等,最最关键的是要做到在两种文化中找到交融点。商务的翻译人员通过挖掘商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实现成功的商务交流内容对译,企业才能成功的占领目标市场。

(三)运用转换意译法对商务交流内容进行翻译

在进行中英商务交流内容翻译时,我们可以采用转换意译法来对商务交流内容进行翻译,仅仅保留商务交流内容的内在含义,通过翻译者的深入挖掘与渊博的知识涵养,用另一中意义的词汇取代原语的词汇,从而使对方交流者通过商务交流内容的名称联想到商品的功能和特性,促进商务交流内容的理解。[8]要做到上面所说这点,就要求译者必须充分的了解商务交流判内容的技巧,与此同时,也要懂得消费国家的文化,能进行中英文化差异对比,十分清楚译语国家消费者的心理。

(四)运用其余方法对商务交流内容进行翻译

除了转换意译法,我们还可以采用直译法、音译法、音意结合翻译法对商务谈判内容进行中英文翻译。成功的商务谈判内容,必须便于记忆,音译法突出的是原文语言的功能。好的商务谈判内容翻译,即使音译,也要尊重文化个性,使商品在营销活动中价值倍增,这种方法灵活机动,简便易用。综上所述,商务交流内容的翻译是很艰难的工作,要做到原名和译名的绝对对等是很困难的,译者要实现完美商务交流内容翻译,必须了解中西方不同文化,对商务交流内容所涵盖的信息进行适度的调整,最大化的体现出翻译的原文涵义,达到在商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六、结语

英语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商务英语是国与国之间沟通的工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各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开,商务人员在实际进行商务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的考虑到文化上存在的差异,最大程度的保证沟通的顺畅性。商务人员要根据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与价值观,不断的增加知识积累,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实现沟通的灵活性以及准确性。

作者:王重光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

参考文献:

[1]付宇.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业务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1(33).

[2]王莉俊.浅谈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运用策略[J].现代商业,2013(21).

[3]王巧宁.新时期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与运用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5(09).

[4]徐辉,童颜.浅谈国际贸易中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3(23).

[5]任春梅.浅析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特点及应用[J].中国商贸,2012(03).

[6]伊丽娜.国际贸易商务谈判英语文化的运用策略[J].北方经贸,2015(03).

文化交流的观点篇8

一、加强组织领导,出台活动方案

首次与国外教育机构互访交流,我们高度重视,计划周密,分步实施,以达到中外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为此,我们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担任,副组长由担任,领导组办公室设在校专业教研组,由专业教研组具体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和开展此次活动。为使活动如期有序进行,学校召开了活动筹备会,认真拟定了校际交流活动方案,活动时间初步订在2014年5月和10月,活动日程,进行合理分工,责任到人,任务到人。

二、精心安排日程,确保万无一失

英国朋友来访,比较关系到我们学校的形象,还关系到我们这个国家与民族的形象,因此,我们把这次接待工作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去认识,活动方案中,拟出《2014年斯卓德学院访华之旅来访者名单》,《2014年接待英方师生初步接待方案》,活动地点、内容及时间,都在方案中做了比较祥细的安排。

反反复复推敲方案中的每一个细节,特别是安保问题、食宿问题,必须保证外国朋友的安全;还要吃得舒心、住得安心和玩得开心。根据活动方案,我们学校对活动的每一个内容和每个环节都明确了责任人。同时,我校从迎送宾客、食宿安排、交流互动、联欢等方面,从每一个细节对责任人都有严格的考核要求,力争做到精心安排,热情接待,外树形象。

三、两校互访学习,相互取长补短

(一)提前信件沟通,组织人员赴英国访问

2013年10月,我校与英国斯卓德学院签署了一份合作行动计划。2014年5月,我校先与英国斯卓德学院琳达院长联系,进行电子邮件沟通,加深印象,打好交往基础。经过一个月时间的邮件往来,两校按照合作行动计划,双方达成一致共识。2014年5月,我校组织师生一行人到斯卓德学院访问交流,时间共7天。在交流期间,我校师生先后参观了斯卓德学校的机械类和餐饮服务专业的课程,并在这两个课程达成了课程共建的意向与协议,学习对方有利于自己的知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校师生深深的感受到斯卓德学院师生的热情与真诚,看到了斯卓德学院在机械类与餐饮服务专业课程的计划与评价。

(二)周密安排行程,邀请对方来我校观摩

2014年10月10日,我校邀请英国斯卓德学院2名老师与11名学生一行来我校访问交流。对方师生观摩内容各有侧重,对方教师主要了解中国职业院校16-18岁学生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中国职业资格取证的评估方法、中国教育体制下各专业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工程专业及酒店专业等。对方学生主要了解中国职业教育工程专业及酒店专业的课程及发展就业前景、中国两国间学生经历的不同、中国学生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来提高其就业发展机会。对11名学生,我们分别安排在我校11名老师家里。在访问期间,英方师生听了我校4位老师的课程,分别为:餐饮服务与管理、机械类加工、文化、活动课等。同时我们也安排了英方师生参观岳阳楼、君山岛;还参观了与我校联合办学的国际影视会展中心的制作中心。飞机抵达北京后,我们领着英国客人先后参观天坛、长城、天安门广场、紫禁城等景点。接着,到我们中南工业学校参观学校、会见全校师中南工业学校,观摩课堂,分专业观摩,参与一体化教学实践,分专业进行),并且,对方学生在友好气氛中与我校学生进行了座谈。英方师生在参观我校学生协会,包括书法协会、青橄榄文学社、英语俱乐部等时,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断伸出大拇指称赞。当天晚上,为了欢迎不远万里漂洋过海的英国客人,我们学校组织举办了一场欢迎晚会,会上两个国家的师生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次日,英国客人兴致勃勃参观了岳阳楼、君山公园。晚上,荡舟于南湖,参观了党的一大会议举行地红船。第3天,参观了步步高广场,了解中国茶艺和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了解当地社区生活,购物。随后几天,先后参观了特殊教育学校、游览了橘子洲头。在长沙,游览了著名的岳麓书院,晚上住宿在长沙市国际大酒店。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参观了合作企业—长沙国际会展,中午在会展中心就餐。

在岳阳几天,英国学生深深的感受到我校师生的热情。同时也了解到了中国的餐饮文化。10月24日我校篮球队与英方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篮球比赛。各种互动活动,让双方进一步加深了对对方的了解,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四、优势得到互补,活动收获颇丰

(一)活动特点

这次中英校际交流活动,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组织得力,领导机构健全,我校有关方面人员做到活动方案到位、配备力量到位、经费落实到位,活动效果到位;二是形式多样,英国客人在我方逗留期间,安排内容既有风景名胜,又有文化故迹,既有互动晚会,又有课程观摩,充分满足了客人的要求;三是重点突出,主要围绕学校管理、教学模式和校园文化建设。

(二)活动收获

通过两校学习交流,特别是到贵方参观取经,我们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之间的联系。校与校之间相互交流,有利于思想的统一。二是进一步促进了学科认识的统一。校际教研活动填补了这项空白。三是教师相互取长补短。通过教研,教师们可吸取别人之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四是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常规管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校看到的只是本校的教学水平,通过交流看到了学校间的差距,有利于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指导,给常规管理提供了成功经验。五是进一步注重了课堂常规,注重了实效。

文化交流的观点篇9

身边的典型最具有影响力。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学校于新学期分学科召开了骨干教师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与传统意义上的经验交流会有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人员的选择及交流的内容上,可以说是做到了两个精心。

1、精心确定人选:充分发掘本校教师资源优势,由各教研组结合组内教师个人特长,从常规管理、教学成绩、师德修养等多个角度,推荐二十名教师,最终由学校确定十一名教师,分语、数、英三个学科进行交流。

2、精心确定汇报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对本组以及本人(交流者大多是组长)上学期期末考试的试卷进行分析,坦陈得失,未雨绸缪,目的是对新学期任教本年级学科的教师进行引领,以便更好地把握目标和方向。二是学校依据其个人的特点选取角度,交流者以此为中心,再结合个人在师德修养、敬业精神等方面的突出做法进行典型交流。如选择上学年个人及教研组整体成绩位居全市前茅的教研组长蒲昕昕老师交流“如何实现个人及教研组的合作共赢”;推荐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尤其是作业的验算及书写方面表现最优的刘希琳老师交流“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推荐在上学年学校基本能力竞赛中成绩最突出的姜雪芹老师交流“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做法与尝试”等。

二、巧抓教材教法培训――下移重心,持之以恒

结合本学期分流不便于集体组织的实际情况,学校下移培训重心,由年级备课组长为主体组织进行培训。以两个周为一个周期,按以下常规模式运作:

1、试题命制:以全程教材知识点为范围,针对重、难点,由各学科教研组长轮流命题。第一阶段,重点是单项命题,按不同知识领域进行;第二阶段是综合性命题,强调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从而体现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培训特点,让每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全程教材的知识体系。

2、教师练习:以分流学校为单位,将试题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利用业余时间,独立完成,并定时回收试卷,交给原命题组长。

3、回收批阅:由原命题组长对试卷进行批阅,并统计教师在练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撰写批阅报告。

4、反馈矫正:分两种形式。一是将批阅后的试卷回发至教师手中,由教师自行矫正;二是针对普遍性问题,利用集体备课、研讨的时间,统一评析矫正。

三、巧抓课堂教学研讨培训――细化分工,多点观课

1、确立观察点:在上级教研部门的引领下,多方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实际,学校确立了“课堂整体评价”“课堂教学结构”“预习的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情况”“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学生发言覆盖面”“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七个观察点。

2、合理分工:参与听评课的教师每人选取一个观察点进行重点观察。主要有两种分工模式。一是由学校结合听课教师本身的特点,统一安排。如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方面有缺陷的教师,着重观察这一方面,从而便于自己学习、借鉴这方面的经验。二是教师结合自己的需求,自主申报观察点。

3、有效评课:听课教师在评课时,针对自己的观察点进行重点交流,从而把研课的注意力从以往的泛泛而谈具体到对“点”的关注,捕捉在这些点上观察到的有用信息。然后从以下角度做出客观的课后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教学结构的适宜程度、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协同程度、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程度、教材运用的恰当程度、教学手段的合理程度、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课堂管理的有效程度等。

4、总结提高:听评课活动结束后,学校要求听课、执教教师做出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反馈总结,可以采取撰写总结报告,或者提交修正式教案的方式进行。

观察式听评课活动对传统的研课模式是一个大胆的挑战与创新,对于讲课者来说,实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关注,对于观课者来说,改变了传统的泛泛共议的模式,专注于某一个侧面,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改进建议,提高了研讨的实效性。

四、巧抓师德培训――凝乐教心态,聚向上动力

文化交流的观点篇10

关键词 体育交往跨文化传播理论逻辑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奥运会借助于传播技术手段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交往行为,北京奥运会既是体育盛会,更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集中对话和交汇。无可否认,体育早已超越了竞技的范畴,成为系统的交往行为与独特的文化传播盛事。北京奥运会,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思考是丰富而深刻的,北京奥运之后的几年间,广州亚运会、全运会将陆续举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连串以体育为载体的传播中华文化的契机与挑战,我们需要经验的沉淀与思维的创新。从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的视角探索体育交往的逻辑问题,这既是对北京奥运的文化思考,也对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文化的传播具有视域上的开拓意义。

一、体育交往先天的跨文化传播特质

在一般意义上,跨文化传播是各种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动、共享和互动的过程,主要指涉人类社会中文化要素的扩散、渗透和迁移的现象,以及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究其实质,跨文化传播就是一种沟通和建立不同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的文化交往活动。体育交往已经从一种体能技巧的竞技、社会活动或是文化实践,上升至诸如奥运会这样具有跨文化传播特质的宏大文化景观。

1 体育交往的流动性

体育交往通常伴随着人口流动、信息流动、文化流动与资本流动。作为一种整合的力量,资本流动与信息流动、文化流动一起形成一种流动效应,与体育交往形成互动,成为彼此发展、相互融合的推进力。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之下,人口流动与信息流动早已突破了空间对体育交往活动的限制,为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体育交往提供了技术的保证。北京奥运会共有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0050名运动员参加。仅8月8至24日,北京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52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8.2万人次。这一数据还不包括其他几个奥运协办城市。短时间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以及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其实现的基本保障便是交通通讯手段的便利与安全。同时,为了规避大规模的文化混杂产生“巴别塔”风险,需要相对简明的话语体系在人群中形成即时性的文化认同。体育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诸多运动规则与规范用语简单并且高度符号化,成为不同文化人流的世界性语言符号,既能够发挥通用语的沟通作用,又为在不同空间转换中发生的文化的碰撞与交融预设了制度性的约束。

此外,虽然资本的介入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争议,但体育交往中的资本流动作为一种资源型的供给,为体育交往特别是全球性大规模的体育交往提供了的物质基础。这一点在体育赛事与赞助商的关系中得到最好的注脚,正如麦当劳全球品牌副总裁杰克・伍德沃德(Jackiewoodward)所说“普通消费者将能通过我们接触到奥林匹克”,“奥林匹克将有助于提升我们连锁店的地位”。

2 文化抓痕的短时记忆效果与学习与移植的涵化功能

在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中,通常将旅游及体育中的跨文化现象作为一类研究对象,原因是许多研究者都认为二者同属于文化旅居,旅行,旅游的具体表现形式――人们为了休养、娱乐和运动等目的,离开日常生活范围所进行的暂时性的地域空间移动。交往主体自身成为了“文化交往使者”,负载着原有文化内涵,前往相异空间,发生多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使得不同文化在不断的借鉴和适应中走向趋同,其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但是,文化旅居/旅行,旅游毕竟是短期的随机的人际交往方式,它产生的是一种“文化抓痕”的短时记忆效果,任何一种旅游活动都有不可避免的回归过程,旅游者把短暂的在目的地的旅游生活置于身后,重新汇入居住地仍在继续的生活。

与旅游活动不同的是,体育交往还具有学习与移植的涵化(acculturation)功能。体育交往伴随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与体育精神的传播,提供给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人们一套同质化的“隐藏符码”,对不同的文化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长期效果。

不同民族体育交往和地域体育文化在交流中往往出现“抗拒”、“同化”、“涵化”等多种不同情况。“抗拒”是某种体育文化在受到外来冲击时采取完全抵制的态度;“同化”是指一种层次较高的体育文化与较低的体育文化相接触,后者往往被前者所摄取和融化;“涵化”是两种相同或相近的体育文化进行双向交流的渐进过程及其相互结合的自然结果。“抗拒”和“同化”只是暂时和局部现象,“涵化”才是体育交往中健康的发展途径。

3 自觉交往弥合文化差异与冲突

体育交往是一种基于愉悦的、跨越地理空间的自觉的人类行为,是一种能够接触“真实世界”而非简单“媒介世界”的直接传播方式,是文化间基于人际的、亲身的、直接的、互动的、即时的、感知的交流与传播,而不是单纯通过媒介间接、外在地获得映像世界的交流和传播。体育交往中的娱乐目的、快乐主题和良好意愿为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相互了解制造了接近性的文本,这种自觉交往能够弥合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与冲突,也是体育交往的重要特性之一。它“所涉及到的是至少两个以上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这些主体互动使用(口头或口头之外的)手段,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行为者通过行为语境寻求沟通,以便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把他们的行为计划和行为协调起来”。

在这一意义上,体育交往比媒介传播更能渗入到人际交往的微观层面,这不仅仅表现在它扮演过使战火暂时停息、使对立的外交状态缓和等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对自由、幸福、完美和和平的追求。

二、全球文化流动中体育交往的现实语境

体育交往自身的跨文化传播特质证明了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观照体育交往的理论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关注体育交往的现实语境,探寻其历史定位与逻辑起点,

1 因科技革命而加速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文化相互接近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GilbertRozman)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在科学和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社会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将动用一切可支配的社会资源,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体育交往的现代化起点不是来自本土文化,而是来自西方直到今天体育交往实践中依然沿袭着西方现代奥林匹克话语体系中对体育精神的界定。

同时,现代社会是一个具有巨大的“制度化的结构性风险环境”,为了应对现代性的危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在

探索中向拥有悠久历史与深厚传统的东方文化靠近,虽然这种文化交流的相互之间的流量并不平衡,但是接近毕竟是事实。东方传统的健身、养身之道如功夫、瑜伽等也成为全球性的体育交往中东方文化的典型象征。

因此,跨文化传播中的体育交往才会引起关注,这已经不是“现代”与“传统”之争,而是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出现的深层次的文化交往与融合。

2跨国发展模式主导下全球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博弈

法国著名传播学专家马特拉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指出:“今天,跨国发展模式越来越是一种社会行为、主体多元化相互结盟的结构,包括私营部门和国营部门,民族资本和国际资本,它们合在一起重新定义民族一国家的角色。”现代化过程中贯穿着全球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博弈,这也许是体育交往最直观的现实语境。

从信息交换和地缘政治的角度讲。民族国家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系统。很多时候民族国家作为体育交往的直接参与者与组织者的身份出现,绝大多数体育交往都无法离开民族一国家的语境。但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资本、技术、人才、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界的流动与配置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带来各国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改变,使各国文化呈现出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新的发展态势。人类交往技术的快速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急剧扩散,打破了民族国家的相对封闭性,全球化的文化流动所形成的开放秉性与国家的疆界封闭和权威垄断形成了极大张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奥林匹克精神大体也呈现出了核心价值理念不变,但外部边界不断完善和择机调整的发展态势”。“这种基本判断的得出,不仅与百年奥运所历经的时代变迁高度相关,同时也与不同奥运举办国特定的地缘语境和预设的目标语境密不可分。

3 资本均质化逻辑对文化交往逻辑的渗透

杰姆逊认为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跨国资本主义时期,这个“既存的社会体制”就是资本追求利润的逻辑。在这种体制中,文化交往愈来愈受到资本逻辑的规范,文化的差异化逻辑被资本的均质化逻辑吸收并且被纳入“商品生产的总体过程之中”,从而改变了自己以往基本的文化角色和社会功能。先前作为一个自律领域与资本对峙的文化被资本的逻辑同化,文化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商品总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体育交往既受惠于资本的全球流动,又处处受到资本力量的掣肘。

为了满足欧美广告商对转播时段的要求,北京奥运会游泳项目的日程安排由下午调整到了早上,这一类与我们早已习惯的各类文化现象与商业资本的“联娴”不同,更多的反射出资本逻辑对交往逻辑的渗透。资本既为体育交往的扩展插上翅膀也给交往的理性发展带来障碍。

三、与体育交往相联系的可资借鉴的几种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范式

总体说来,跨文化传播中的体育交往作为北京奥运后中国体育文化传播的一类问题视域,目前还处于发韧初期,需要多角度的观察与思考才能对其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价值性与科学性作出合理的判断。

1 符号互动视角――文化符号的创新与整合

对于体育交往的理论逻辑而言,符号学的视角当属最有效的一类。作为截取的文化字段,充满了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向来是不同文化人群相互接近并加深了解的最直观的印象载体,他们之间的言语指称意义的形成与传播也最为便捷。文化符号的创新,是北京奥运带给中国的一种启示,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地理符号与特色资源,更多的发现了中华文化的内在特点与时代精神。如何对既有文化符号进行创新与整合,使之利于今后深层次体育交往的展开,也是北京奥运后值得思考的议题。

2 文化认同视角――文化身份认同与构建

我们必须通过各式各样的符号与象征来感知我们身处的世界,媒体再现的国际赛事俨然成为一种国家,民族的身份标识。美国学者安德森(anderson)在《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Communities)中提出民族国家是“一个想象出来的政治社群”。他认为,“即便是最小的民族国家,绝大多数的成员也是彼此互不了解,他们也没有相遇的机会,甚至未曾听说过对方,但是,在每一个人的心目中却存在着彼此共处一个社群的想象。”就奥运会而言,其原本的体育意义已经通过媒体延伸开来,“体育,尤其是媒体所再现的体育,已经被融人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份界定之中”,使民族国家将异质分散的民众聚集在了集体的庞大荣誉象征体系中,恰如戴维・罗伊所论述的那样:“所谓‘民族国家’的概念是围绕着其代表性的体育活动而建构起来的,并且这一概念通过媒体机构进行对内和对外地广为传播,从而成为在人类情感世界的深层连接媒体和体育的重要文化象征。”

3 批判视角――重视交往的理性与和谐

当前社会交往实践中。理性与和谐是一对相伴生的概念。和谐要求以公平正义为原则进行利益分配、协调,其底蕴是理性的社会关系建构。虽然批判理论因“缺乏建构性”而经常遭到批评,但是批判的视角是保障交往理性与和谐的思想武器,它提醒文化交流个体勇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善用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对生活世界进行思辨。在多元文化全球流动的宏观背景下,体育交往的思想取向和对信息交流的接收取向有着很大差异。但是,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结构以及影响他们文化观念的基本社会结构、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领域,有着很多重合的地方。通过体育交往构筑一种人道主义的友善精神的生长空间,也给社会成员之间的精神交往提供了一个相通的德性网络。这种充满终极关怀的批判的视角在目前中国体育文化传播中有待于挖掘与弘扬。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