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和艺术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1:28

文化艺术和艺术文化篇1

(1)群众文化要遵循群众性的原则。群众是文化的主体,也是群众文化的受众,没有群众参与的文化就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创作和文化活动。所以,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发现民间的优秀文化资源,培养更多的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扶持力度,发挥民间艺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传统民间文化艺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2)群众文化要遵循多样化的原则。群众文化工作人员,需要将群众文化的传播和群众文化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将零散的群众艺人组织起来,逐步建立起专业性的群众文化社团,并且组织这些艺人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沟通。

2和谐社会构建中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1)群众文化逐渐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发展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开放的状态,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也逐渐使得我国的文化艺术发展逐渐呈现出时代环境下的开放性。一个地区群众文化中,融入了当地的社会习惯和风土人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这种文化就会逐渐向周边扩散,进而传播到全国,但是当这一文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就难以再发展了。其主要原因是群众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空间的局限。这时,当地的群众文化就会逐渐的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这一群众文化的社会化也就越来越明显。(2)群众文化逐渐规模化和产业化。在我国政治和经济与国际接轨的情况下,我国的文化也逐渐地与国际接轨,群众文化逐渐走出了国民,融入了世界。其市场化与产业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在另一个方面也显示出了我国的群众文化已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我国群众文化的不断发展与改革中,其已经逐步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另外,我国的群众文化是我国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与重点之一,群众文化的发展也逐步朝向科学化、建筑化等方向发展,这促使了我国群众文化产业链的形成。

3和谐社会构建中群众文化的发展措施

(1)开拓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群众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一种方式,应该充分利用我国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力量进行全方位的发展与传播。例如,目前在社会中比较流行的街头文化、青少年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以及商业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新时期下群众文化的发展形势。这些形式均是群众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良好载体,充分地利用好这些载体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我国群众精神文明的建设,成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载体之一。

(2)大力发展通俗文化。通俗易懂的文化作品可以更加贴近群众的生活,更加生动形象的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使得群众更加切身地体会到群众文化所表达的寓意。所以,群众文化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例如反映普通人生活的小品、相声,在为群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可以引导群众对我们的社会生活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这样就制约了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所以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3)发展广场文化。广场文化是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的体现。广场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种,娱乐演出、广场美化、健身文化和街头文化。在建设广场文化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广场文化要以公益性为主,要避免出现过浓的政治色彩和经济色彩。第二,广场文化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审美趋势和经济能力,选择适用于全年龄段的广场文化,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秀的文化氛围。第三,广场文化应该以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基础,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改进落后的群众文化,取缔腐朽的文化。

4结语

文化艺术和艺术文化篇2

论文摘要: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艺术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艺术思维能力。教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促进艺术文化与音乐教学之间的有效渗透。

音乐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曾一度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被大多学校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在课程安排上,虽然也象征性地安排了几节课,也往往是被其他学科把时间挪用了。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渗入,特别是新课程理念和标准的推行,音乐教学受到了应有的重视。音乐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学科,逐步走上了正规的教学轨道。但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音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融入艺术元素,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一、音乐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的重要性

1、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是学科本身特点的要求。

就音乐这门学科来说。其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在向学生展示音乐这门学科的艺术魅力。比如说,音乐中的五线谱,从表面看错落有致,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跳跃感,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与多个领域,作为艺术造型的创作原型。如果,我们在音乐课堂上,不从艺术的角度组织课堂,传授有关知识,就会失去音乐本身的艺术魅力,让人感觉音乐枯燥、干扁。

2、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是新时期教育的要求。

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艺术修养也是体现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和美术等课程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相比,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方面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我们如何将音乐和艺术结合,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渗透,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已经成为目前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音乐能够培莽学生的艺术思维

音乐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的方法很多,但是,尤为重要的是要抓好学生艺术思维训练这一环节。只有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了,他们才能够从艺术的角度认识音乐,学习音乐,演绎音乐。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非一日之功,要求教师采取合适的途径,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科学引导。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思维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科学创设课堂环境

好的课堂环境是诱导学生进行艺术思维的环境基础,教师经过精心的准备后,在课堂上适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教材有关内容,从探究教学的角度设置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艺术的思维进行深入思考。这个环境包括多个方面,包括教师本身的着装、板书、教学器材等,除此以外,还有课堂氛围这样的软环境。在课堂软环境创设方面,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我们引入电脑等多媒体设备以后,就能够为学生提供声光电等多媒体展示手段,为学生创造视觉、听觉等综合感官参与的环境,刺激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和引导进行艺术思维。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的课程理念下,强调的是学生自身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已经不能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让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要让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需求欲望。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就会主动地思考问题,不再被动地等待老师告知思考的结果,在思考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学习的过程美,享受独立思考后得到答案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独立思考,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的能力。一旦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后,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就会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然,音乐课堂上更多的问题是艺术的,因此,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音乐教学要与艺术文化渗透

在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方面,仅仅提高他们的艺术思维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具有一定的艺术文化基础。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是音乐本身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不可忽视音乐本身的艺术特性。因此,音乐教学离不开艺术文化,艺术文化是促进音乐教学的重要文化基础。我们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促进音乐教学中艺术文化的渗透:

1、找准教材内容与艺术文化的结合点

我们说要在音乐教学中引入艺术文化元素,也不是不分轻重、主次的盲目引入,要在充分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与教材内容体现相对集中的术文化元素。这就要求我们广大音乐教师要在熟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找准教材内容与艺术文化的结合点,有计划、有侧重地引入艺术文化元素。使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的同时,不断丰富艺术文化底蕴。

2、多策并举在音乐教学中引入艺术文化元素

在音乐教学中引入艺术文化元素的方法是非常多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也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我们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可以给学生留一些课后思考题,这些问题可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尽量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引导学生对艺术文化的学习和思考。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组织一些体现不同艺术文化主题的文体活动。总之,要多策并举,加强音乐教育和艺术文化的融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音乐这门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加强音乐与艺术的融合,提高学生艺术思维能力,不断丰沛学生艺术文化的基础,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静,浅谈高校音乐教育的作用及其发展问题,音乐教学,2009年06期。

文化艺术和艺术文化篇3

【关键词】群众文化;全民艺术普及;优化机制

促进全民文化艺术普及,满足城乡居民的文化艺术需求,还要从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和广泛化的群众文化艺术需求出发,合理的组织多种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更好发挥文化馆的阵地作用,切实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力量的广泛联系,构建更加科学、有效和低成本的群众文化工作机制。

一、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机制建设的现状

(一)供需不对等的问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还没能充分地考虑群众需要,存在群众文化供给与服务之间不对等的问题,导致群众文化艺术服务的定位不准确,供需不平衡,在数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对戏曲文化感兴趣,但总体上戏曲文化艺术活动的供给不足。而且,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形式单一,免费开放场馆资源相对有限,现有群众文化设施不能充分满足群众艺术活动的需要。目前,还缺乏完善的群众文化服务创新供给机制与优化体系,不能灵活地调整群众文化服务内容,因此影响了群众文化服务的整体质量。(二)管理机制有待优化。首先,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与管理机制不完善,未能全面调研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现状,不能深入总结群众文化普及的问题,未能加强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导向管理。其次,政府对社会主体的群众文化服务供给的评估不足,未能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机制,导致群众服务供给质量参差不齐,政府购买群众文化艺术产品的成本过高,未能有效约束市场主体。因相关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动态化管理能力不足,导致群众文化服务效率低下的问题。(三)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树立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均等化的意识,才能更好地落实群众文化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虽然政府在群众文化普及中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仍然存在城乡服务不均等问题。目前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存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均匀,各区域性水平差距较大,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未能深入基层的问题。例如,有些地区品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开展,广泛地组织社区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但是乡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不足,乡镇群众文化艺术的创编能力不足,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不足,群众文化艺术影响力不高。

二、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群众文化产品的精品化。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应当走精品化路线,全面加强市场调研工作,进一步提高创作队伍的质量,积极创作反映群众需求的文化艺术作品,这样才能激发群众情感共鸣,促进群众文化广泛传播。(二)完善群众文化服务机制。过去的群众文化服务具有自由而下的特征,虽然提高了群众文化服务的规模,但是与群众的心理期待距离较大。新时代的群众文化服务还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重点建立群众反馈评价机制、供需导向机制,探索自上而下和上下结合的机制,创新群众文化服务方式,探索群众文化的供给侧改革,能够充分的评估群众文化服务的效能,避免群众文化服务供过于求的问题。应当探索群众文化服务精品化的基础上避免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成本过高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三)优化服务供给主体结构。新时代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应当破除主体结构单一的问题,进一步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强调根据不同角色、不同优势完善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机制。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加强政策制定,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指导纲要,由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多元化和特色化的群众文化艺术产品。(四)积极提高群众的参与性。人民群众是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服务的对象,号召群众参加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才能促进群众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突破传统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弊端。为此,应当简化群众使用群众文化艺术场馆和各种设施设备的程序,提供丰富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形式,积极创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品牌,建立促进群众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激励机制,促进群众在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时良好的体验感,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和机制创新路径

(一)建设数字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共享平台。各级群众艺术馆、区、县(市)文化馆应当大力开展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充分地利用国家数字文化云、数字文化馆建设、微信平台公众号等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对一站式综合群众文化信息的使用需求。持续扩展数字文化艺术的服务项目,进一步发挥云课堂、云赏析、云点播、云互动的效用。例如,2016年正式上线的上海文化云成为全国范例,该平台融合了七百余家市、区县、街道文化场馆,市民可以通过app了解全部线下群众文化资源,实名注册后既可以进行线下课程和场馆的预约,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再检索舞台、戏剧、器乐等在线资源。(二)以多元化主体满足群众文化艺术需要。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公共文化的财政支持。目前,各级政府普遍地加大了对群众文化的建设投入,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文化的新机制,从而弥补群众文化艺术资源不足。为此,应当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机制,积极完善群众文化服务活动项目的招投标机制,通过云平台尝试建立群众文化艺术资源的招标机制。还要大力探索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建立理事会制度,通过理事会广泛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进一步引导文化艺术服务企业进行针对性的资源供给。例如,嘉兴市探索建设了群众文化艺术服务的订单式供给模式。运用互联网+方式整合各类群众文化艺术的场馆资源,将社会力量举办群众文化纳入供给服务范围。群众可以互联网+平台以订单、众筹方式表达个性化需求。(三)大力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骨干队伍建设。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文化馆为载体的群众文化艺术建设的领导力量,目前还要加强志愿者、群众文化艺术团队骨干和群众文化艺术创编人员的建设工作,这样才能促进群众文化艺术地快速发展,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整体质量。首先,应当大力打造群众文化艺术志愿者队伍,尤其重视聘请具有艺术专长,有丰富教学经验,有群众文化艺术作品创编指导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投身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辅导培训中,发挥专业艺术院团、各大专院校文艺人才指导作用。其次,大力提高免费开放群众文化活动质量,发挥各级文化馆馆办文艺团队的示范作用,通过优质群众文化艺术团队的表演、展示、活动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影响力,对广大市民形成示范效应,带动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第三,各级文化馆还要组织开展一系列各艺术门类骨干人才的辅导培训活动,经常性的举办各类辅导培训班,着力提高群众文化艺术团队和群众文化活动带头人艺术水平。(四)建立需求为导向的群众文化服务工作体系。首先,应当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水平,促进地市级群众艺术、区县级文化馆与社区(乡村)文化中心(文化)站的开放,形成区域服务机制。例如,惠州市围绕打造“城市十分钟”“农村十里”文化圈,通过惠民文化大讲堂、百姓欢乐舞台,以及各级文化馆、社区文化中心等满足每个社区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需要。其次,大力加强品牌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根据市民群众的需要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供给项目,基于地域特色打造别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例如,哈尔滨市道里区结合“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品牌,积极组织开展惠民性、覆盖性、参与性较强的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号召居民自导自演群众文艺节目,每年在道里区的街角打造小型艺术舞台30余个,组织各类群众文化艺术演出千余场。(五)加强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绩效考核工作。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支持,建立健全群众文化艺术普及考核机制,分析以往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工作的得失,才能纠正不良支出,有效降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中的成本,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质量。首先,应当充分组织开展各级文化馆、乡村文化站的评估定级活动,发挥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引导作用,把文化馆建设纳入地方政府工作考核体系当中,引起各级政府对群众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其次,完善地方群众文化服务资金与项目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群众文化绩效评价的指标,从而对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与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中肯判断。(六)促进城乡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均等化。构建以均等化为基本理念的群众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乡镇人口涌入城市,乡镇群众文化更需要与城市同步振兴。应当在促进群众文化资源流动的基础上推动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首先,把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充分地挖掘乡镇旅游文化资源,基于农民丰收节、乡村特色游等推动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积极挖掘乡镇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乡镇特色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其次,大力加强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工作,积极进行群众文化设施设备的无偿供给,由上级文化馆进行乡村文化设施调研,有计划的补给群众文化急需的舞台、音响、信息技术设备等。

四、结论

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与机制创新的主要目标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还要全面了解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探讨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精准化机制,合理调配丰富的群众文化艺术资源,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提高品牌群众文化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辅导培训活动,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评估,发挥文化馆站的阵地作用,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蓬勃开展,解决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碧云.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机制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17,(3):30.

[2]车塔云.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建设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6,29(09):36.

[3]傅佩蓉.浅谈新形势下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J].大众文艺,2018,(07):32-33.

[4]林玉坤.全民艺术普及机制的创新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5):60-62.

文化艺术和艺术文化篇4

[关键词]河北民间艺术文化内涵当代价值

民间艺术是排除贵族意识之外的群众艺术创作,它是一种较特殊的艺术创作,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以特定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历史背景为基础产生的艺术样式。从形态上观察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民族特征,兼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还承载着来自民间的信仰。是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显性表现,蕴含着独立群体和个别区域的审美情感和心理表征。

一、河北省民间艺术概述

河北省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浓郁的文化艺术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条件,河北民间艺术扎根于河北的区域人文环境,代表着中原民族的思想和智慧,是河北人民行为方式和审美追求的直接体现。

河北的民间艺术是人民群众审美思想和劳动实用的统一,是在历史的传承中积淀文化。河北艺术者们不断影响着群众的艺术体验和艺术素养的养成,使民间艺术的内涵渗透到民间的血脉当中,有着坚韧、永恒的生命力。民间艺术的材料简单,但技术高超,构思巧妙,表达乐观坚强的精神格调,和对生活美好的愿望与企盼。

二、河北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

民间艺术根植于民间,首先是为了满足实用的功能,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它仍然是精神文化的创造,民间艺术以文化的内涵来表现人民的精神活动,是人们渴望改造自然和人文自然的形态。

1.天人合一、追求和谐

河北民间艺术虽然形式不同,但大多数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即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性与人文的高度融合统一。“有意味的是,无论哪一种艺术形式,不论内容如何,都能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一种统一的内蕴,即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1]。

和谐指的是在等级划分基础上的稳定,表现的是事物发展中对比协调、完整规律的状态。河北位于中国的心脏地带,代表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哲学思想的精髓,就是天人相和、人人相和,追求的目标始终放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上。

2.对真善美的追求

在河北成长起来的民间文化,反映出勤劳善良的河北人民对生活规律的把握和对生命存在意义热爱。例如雕刻、年画、内画等艺术形式的图案选取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人物、符号、历史故事等,通过想像、寓意等艺术手段,描绘出吉祥如意、欢乐喜庆、和谐幸福生活场景,实现对美的追求,最大限度的呈现装饰、祈福和教化的意味。武强年画中的福禄寿喜财的神像、娃娃类的童子形象、鹤鹿同春、封侯挂印、三娘教子、二十四孝图以及河北蔚县、丰宁、磁县等地剪纸艺术中的喜鹊登梅、瓜蝶莲等艺术形式都传递出这种丰厚的文化底蕴。

3.儒释道的文化寄托

大量的民风习俗、民间禁忌,使得民间信仰又增添了复杂、神秘的色彩。如河北民间剪纸中的宗教崇拜和巫术信仰,武强年画中释迦、孔子、老子等诸神圣贤艺术形象的塑造,唐山皮影中民间传说和佛教故事的显现等。许多历史与宗教人物在俗化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人格化的神,而艺术作品则强化了对他们的崇拜,使他们成为老百姓的精神寄托。如武强年画、徐水舞狮、曲阳雕刻具、河北梆子等等。

三、河北民间艺术的当代价值

河北省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重要发祥地。自古以来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历史的发展中造就了内容丰富、品类繁多的民间艺术。因此,河北民间艺术在河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盘活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催生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河北民间艺术是以物化的艺术形态存在,实体形象能够用直觉直接感觉和体验,是活生生摆在大家面前的,物化形态形成生活环境中的美好装饰,构成民众生活的客观环境,与民众的生活环境紧紧的融合在一起,一方面提升民间的生活环境和空间,另一方面民间艺术通过民间的民俗活动来表现其普遍的文化意义。

在河北的剪纸年画、石雕泥塑、影戏大鼓、梆子老调、吹歌号子、秧歌高跷等艺术形式中,天地神抵、圣贤祖宗、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及祥禽瑞兽、仙花芝草、吉祥图案等,体现民众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和审美情趣。

在丰富的河北民间艺术资源中,对其进行市场化开发与传播,树立起河北民间艺术品牌形象,对于推进河北省文化大省建设应有很大帮助。重点着力打造易水古砚、定窑和磁州窑瓷器、衡水内画等民间艺术工艺品的产业发展,实现河北省文化大省强省。

站在文化历史的视野中,河北民间艺术蕴涵的自然理念、伦理价值、文化思想和情感愿望,都可以成为我们安定生命和提高生活的资源。因此要深入发掘河北民间艺术,推进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合理的利用民间艺术的价值,保持河北民间艺术的永恒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杨学芹,安琪.民间艺术概论[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

文化艺术和艺术文化篇5

关键词:文化艺术教育和谐校园文化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艺术教育是思想教育、做人的教育,它不仅单纯属于审美范畴、更是在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涉及、渗透和深入,是具有跨越性、综合性、多层面特点的、能在愉悦中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形式。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和途径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发展,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使人能够主动地、充分地实现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的和平共处,令其人格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人在心灵开发和交流的氛围中培养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内心的感受。加强艺术教育有利于推进大学生全面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形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进而实现加大对社会各界的影响,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阐明了我国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十七大报告也指出,今后的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作为具有高学历的知识群体,在未来的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大的方面说,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从小的方面说,它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将来是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了,才会形成爱国爱校、诚信友善、求实创新、严谨勤奋等优秀品质,才能够升华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使人的价值实现合适于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取向,成就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着重于人的全方面素质的培养,而其中艺术文化教育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践行国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育人用人标准具有现实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有利于构筑大学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它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要通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三方面的协调发展,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活动秩序,实现校园文化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从而体现高校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对于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高校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促进大学生的思想交流、品格完善和性情陶冶,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艺术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加剧,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必然要求大学生在专业知识以外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去克服困难、融入环境。加强艺术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心理压力,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实现艺术课程设置的人性化,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陶冶其情操,促进其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许多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艺术审美可以消除人脑的高度紧张和疲劳,使大脑各部位的兴奋和抑制有序交替出现,从而有助于脑机能的平衡健康发展。艺术教育的动情自由,让学生在多元文化情境中获得宽容精神。加强艺术教育,使人在美的环境中产生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性格开朗,精神饱满,活力旺盛,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使人的气质和风度高雅大方,保持鲜明的个性,形成完美的人格。同时它能够调整情绪,使情感获得正确释放的途径,而且还能够超越感性娱乐,进入人格塑造身心和谐的层面,以求在将来面向社会时具备更完善的心理。

(二)增强艺术活动开展的多元化,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创新

高校中需要增强艺术教育的多元性和前瞻性,促进多元智能的开发。第一,开展专题性艺术活动。第二,开展竞赛性艺术活动。第三,开展趣味性艺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乐于接收来自外部的信息,尝试新的思想行为,立足于艺术的前沿来思考问题,始终保持个人成长的生机与活力。

小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人才综合素质提高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加强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更是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应全面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和认识,认清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搞清艺术教育的概念是让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艺术思想与审美等艺术能力的过程,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或者说是人的“修养”、“灵魂”、“做人”教育。其次,要深刻认识到艺术教育是使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推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手段。

参考文献:

[1]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文化艺术和艺术文化篇6

建立长效机制促进音乐事业科学发展的提案徐沛东(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作为文艺工作者,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天,我们谈到的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的,是一个角度和内容的综合体,应该包括创新、传承、保护和公益、惠民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前不久,李长春同志在视察广州交响乐团时就谈到了交响乐发展,以专业的眼光指出了许多制约音乐事业发展的客观问题。比如如何洋为中用的问题,一直是几代交响乐人孜孜探索的关键性课题。他在其中还谈到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改革问题,如何解决民乐队的乐器配备并使之更加科学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民族乐器的低音问题等等。这些课题客观存在,关系到我国音乐事业的整体发展,也是摆在音乐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长春同志提了出来,对我们既是一个警醒,又是一种鞭策。我们要仔细组织调查,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来。

早在“”后期,国家即已经成立了以音乐界专家为核心的乐器改革小组。经过多年的努力,到今天已经初见成效。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项工作停止了。不少亲历过、见证过这一改革过程的同志坦言,尽管当时乐器改革的路很艰辛,但专家克服了种种困难,攻克了一些技术性难关。像笙改革、古筝和扬琴的改革,以及唢呐和笛子的改革等等,都已被后人的创作、演出实践证实是成功的,这些改革也是行之有效的,而且这些成果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乐器改革是我国音乐事业发展的一个长远战略方针,需要专家的培训、科研的投入及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需要一个长效机制,要保证其连续性,不可因“人”的因素止、不能因“政”的因素而止。像乐器改革这样的关系到整个民族音乐事业发展的问题,宗旨在于优秀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因此对文化事业和社会发展是有益的,也是必需的。

为更好地促进音乐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促进当前音乐事业发展的问题上,需要有一个既有科学性、建设性,又具备可操作性的长效机制,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科研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协作,由财政提供经费支持,盘活市场资源,形成产业化的运作态势。这样的一种发展思路,前提是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又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大的基调里突出文化的公益性、惠民特征,是适合当前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唯有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探索和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音乐的科学发展,这也可视作我们这代人为子子孙孙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积淀。

关于发展和繁荣文化艺术的几点建议

王次(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部署,如何贯彻和落实党中央的精神,真正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大发展和大繁荣,是我们每个文艺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个时代或一个社会的文化艺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才;第二,精品;第三,观众。文化史或艺术史主要描述和评价的是每个历史时期的大师及其他们的作品和思想。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高素质的接受者,也就是读者、听众和观众,也同样是某个时代和某个社会的文化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而,要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应该做好人才培养、精品创作和全民美育三方面的工作。下面就这三方面的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人才培养和艺术教育要实现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而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可以说,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尖端培养是处在世界先进水平之列。但目前高等艺术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不少师范大学的艺术教育已经完全靠拢专业艺术院校的培养方式;而同样,有些专业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违背艺术教育的规律,采取“批量生产”的方式,这样是难以培养出艺术家的。此外,对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以致造成院校办学上的种种困难。鉴于以上情况,我提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明确划分艺术人才培养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界限。目前我国有专业艺术院校31所,师范大学和综合大学的艺术学院有1306所,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规模。建议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机构,根据办学条件区分学校的办学职能,并根据艺术人才培养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不同办学目标,确定各自的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以确保各类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第二,合理控制艺术教育的规模,重点抓好艺术院校的教学质量。就目前来说,我国1337所设有艺术教育的院校,它们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差距很大。不少学校只从学校的利益出发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因而导致一些本来就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不足的学校,由于扩大招生而无法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建议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认真负责地对艺术院校作出评估,并有效控制盲目招生的学校,以确保全国范围内艺术教育的质量。

第三,建议各级财政部门要增加对艺术教育的投入,并根据学校办学职能的不同,调整原先平均主义的投入方法。应该加大对中央和地方所属的重点艺术院校的投入,以保证尖端人才的培养。

第四,建议国家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机构应该消除重理轻文的错误观念,要在大学文科专业包括艺术类专业设置一级教授,以保证艺术教育人才队伍的稳定。

二、培育精品和国际交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文艺体制改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这样的形势下,特别要注意文艺展演的质量,尤其要重视文艺精品的培育。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精品之作是每个时代文艺兴衰的标志。此外,对外文化交流是宣传我国文艺发展的重要窗口,近年来举办的各种中国文化年对提升我国的国际文化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由于国际交流的特殊性,国外听众往往只从一场展演来了解中国的文艺水平。在以往我们所了解到的出访演出中,的确有部分演出的质量并不高,不能代表国家水平,因而造成国外观众对我国当代艺术水平的误解。同时,文化交流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展示,因而它不仅要展示历史文明,也同样要展示现代文明。鉴于以上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文艺院团要重视展演质量。一定要精心选题、精心制作。文艺展演不仅是展现艺术家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引导大众的艺术趣味和审美品位。因此,文艺展演不仅要对艺术负责,更要对观众负责。

第二,要重视培育精品。精品创作不仅需要艺术家对这个时代生活的体验和对整个社会发展的认知,也需要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现代的眼光以及国际化的视野。精品之作是用艺术精神培育出来的,对艺术家来说,一定要消除利益和金钱的驱动,带着强烈的艺术使命感为之努力。建议各级政府在抓文化建设的工作中应该设立文艺创作基金,为文艺家静心创作提供物质保证。

第三,要重视对外交换交流的艺术质量和题材选择。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审批出访项目时,除了严格把好政治审查关口以外,还要充分把握好艺术标准。各级文化部门在计划和组织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以及国际性的大型文化活动中应充分考虑体现现代文明的内容。

三、国民教育和学校美育国民的整体文化素养也是一个时代文艺发展和繁荣的标志。文化艺术一方面需要顺应大众的需要,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和建立公共文化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应该努力从文化内涵上提升全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能单纯迎合民众的需要,还要引导大众不断提高审美趣味,努力在人民大众中间建立起一个健康、多样、雅俗共有的社会审美心理结构。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在文化设施上投入较多,各种文化场馆纷纷建立,这无疑为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但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更需要有良好的接受环境,这就需要有高素质的读者、听众和观赏者。鉴于以上情况,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充分重视国民教育中的审美引导。建议文化场所、文艺院团、艺术院校、新闻媒体都要为提高大众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品位不懈努力,要引导我们的读者、听众和观赏者为推动我们时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做出努力。

第二,建议各级政府要倡导文化消费,要引导民众在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情况下,重视文化消费。图书音像、艺术展出、文艺表演等要设定合理的低价票位,保证普通老百姓读得起、看得起、听得起。努力使文化消费意识深入到人民大众的心中。

第三,建议学校美育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艺术团和文艺比赛可以作为一种活动形式来开展,但更重要的是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文艺知识、文艺鉴赏和文艺实践的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审美教育的权利。

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既不是群众运动,也不是形象工程。它是国家长期建设和发展中的常规工作,既包含在国家建设的计划之中,又渗透在政府整体工作之中。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不能急功近利,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出成果。作为文化艺术工作者和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克服浮躁的文化心理,肩负起发展和繁荣文化艺术的责任,用我们的智慧与情感去创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文艺精品,用我们的热情与心血倾注到艺术教育和全民美育的工作中,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尊重艺术规律尊重艺术家

张国勇(中国音协副主席,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

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该尊重艺术发展规律文化主管部门应给艺术创作提供一个宽松的平台,加强服务引导,减少管理干涉。创作是艺术家的自发行为,泛行政化管理、领导命题、集体讨论很难出精品。音乐剧在西方有一个从正歌剧、喜歌剧到轻歌剧的衍生过程,像《悲惨世界》这样名剧的成功是在50多部失败作品的基础上诞生的。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反映了追求政绩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对文艺体制改革,我持审视态度,要认真研究艺术发展规律,了解各艺术门类的特点,深入调查市场的现状和大众的需求后再谈改革。文化部官员不了解文艺院团的现状和特点,硬把文艺院团推向市场比作学游泳,不扔到池子里,不喝几口水就永远学不会游泳,但忽视了一个条件就是池子里必须要有水,现在的首要问题是要向池子注水,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健康的市场和广泛的观众。

中国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到大国、强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话语权的增强更需要提高软实力。中国的交响乐团、歌剧院要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应了解世界一流院团的生存发展条件。如亚洲一流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一年支出为一亿人民币,而中国爱乐乐团只有2500万。美国旧金山歌剧院一年支出为5亿人民币,上海歌剧院是5000万。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创业,谈何一流水准。

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趋势

一个真正强国的标志不在GDp的增长,而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让世界了解中国,认同和接受中国文化,我们才有真正的话语权。有战略规划地把有代表性和一流水准的文艺表演院团派出去,让西方真正了解中国。因为国家对此投入不够和规划无序,导致中国一流的院团出不去,民间资金资助的二、三流院团随意登上西方著名表演场所,造成大众对中国的误读。

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能促进与世界的沟通交流,化解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由于北欧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施压和不敬,中方今年再一次停止与挪威的文化交流是消极之举。上海歌剧院联合国内五家乐团邀请挪威诙谐指挥六一期间来华演出,已被排入演出季内。此人热爱中国,友好和善,他的演出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普及交响乐,深受听众和孩子们喜爱。我们应该显示一个大国的气度和海涵,应加强民间的友好交往,消除误解、增进友谊、化干戈为玉帛。

、新疆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影响了社会和谐。我坚决支持对于少数民族分裂分子采取强硬措施。但国家应该在这些地区加强文化投入,丰富边远地区的文化生活,尊重认同他们民族文化,对化解矛盾会有积极作用。我去了新疆爱乐乐团,他们艰苦程度让人不忍,乐器差、工资低,但是他们的敬业认真态度是中直院团所不及的。尤其可贵的是乌市、克拉玛依、喀什的听众对交响乐之喜爱也明显好于内地。他们理当得到最大的支持和投入。

四、文化自觉和自信是建立在艺术家被尊重的基础上的我曾应邀去厄瓜多尔国家交响乐团指挥,厄瓜多尔的经济在南美不算发达,乐团水准最多是中国二流,却得到国家每年700万美元的支持,排练工作的环境宜人,每天后台都免费提供饮料、点心和水果,艺术家的自信和优越感从平时点滴积累,台上厚积薄发。中国爱乐乐团、国家交响乐团请的是一流的指挥家,都在很破旧的排练厅工作,很难培养优良的审美情趣和舞台自信。厄瓜多尔国家交响乐团由于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音乐会的门票是免费领取,所以无论什么曲目,何人演奏,音乐厅永远是满座,听众素质之高完全出乎意料。而我们的乐团为了维持生存和正常业务运转,不得不靠大量的商演(如单位包场、演通俗小曲)来获得经济效益,根本无暇顾及业务训练、音乐季内容等。

为国歌立法唱出民族之魂

于海(中国人民军乐团团长)

这是我连续第五年提出《国歌法》的提案,我之所以对这一提案如此执着,一方面,是因为我作为中国人民军乐团的指挥,曾经无数次在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欢迎仪式和国家重大庆典活动中指挥乐团演奏我们的国歌,对国歌怀有特殊的感情。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对国歌重要意义的宣传不够,在使用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目前社会上损害国歌尊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让我寝食难安。

比如:在一些非常庄严的大型活动中奏国歌时,有的与会人员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或交头接耳,有的军人、警察等不肃立,不敬礼;在国际体育赛场上,我们的一些运动员唱国歌时连嘴巴都不张,有的人随便哼唱应付;许多国人连歌词都记不清,曲调唱不准;有的学生在升国旗、唱国歌时嘻笑打闹;国歌乐谱的出版发行有不同的版本,错误很多,差异较大;乐队演奏的国歌不准确?穴包括一些中外著名的乐团以及在国外礼宾仪式上演奏的?雪。更有甚者不分场合乱用国歌,把国歌作为一般娱乐性的乐曲,在婚礼、葬礼上乱用,在各种商业和娱乐场合演奏播放;有的人甚至将国歌设为手机铃声;还有人恶搞国歌,将国歌歌词改编成短信。这些现象的产生使我感到很痛心。

我们的国歌创作于1935年,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之际唤醒民众团结抗战的号角,是世界反法西斯的嘹亮战歌,1949年在第一届全国政协会上选定为代国歌,1982年在全国人大会上正式确定为国歌。我们的国歌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展示了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精神,展示了一个公民对国家的责任,展示了万众一心、精诚团结的精神……毫不夸张地讲,在我们的国歌中凝聚了中华民族之魂!

从国际上讲,许多国家都已经专门为国歌立法(如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它们在规范国歌正确使用和确保国歌得到尊重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建议:

一、抓紧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应像制定国旗法、国徽法那样,将国歌的正式文本、国歌的演奏或演唱场所与时间、国歌的制作与发行、对侮辱或肆意破坏国歌形象的惩治等内容进行专门立法,将国歌法的制订列入国家的立法规划,维护国歌的宪法地位和尊严。作为国家声音形象的国歌没有立法,是我们法制国家的一大缺憾。

二、加大对损害国歌尊严行为的惩治力度在行政法、刑法等实体法中应体现出相关的惩治内容。如随意播放国歌、恶意增删修改歌词和乐谱、肆意改变国歌音乐表达形式、将国歌用作广告和其他牟利等等现象应尽力避免和及时制止,严重者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开展公民国歌教育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一种认同感,是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同。国歌的历史作用、精神内涵需要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的民族认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社区为依托的国歌知识教育体系,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维护国歌的尊严,通过国歌等国家象征形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如将国歌的宣传教育进行统筹规划,从立法的重要性和国歌的起源、内容、演唱?穴奏?雪等进行宣传。把国歌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教育,一项公民教育,视为凝聚民族精神、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的教材。对国歌的演唱?穴奏?雪进行辅导,举办“国歌教育宣传行动”并统一中外演唱?穴奏?雪的乐谱。

加强艺术人才与乐队建设

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吴玉霞(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

让世界进一步认识一个历史悠久、发展迅速的现代中国是当今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各种艺术作品和文化产品通过不同渠道、载体面向大众走向国际,使中国在世界面前变得不再那么遥远。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是关于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谈两点思考。

一、艺术人才与基本建设艺术创作离不开人才及其队伍建设。我国现有的艺术招生中缺乏灵活性,一味地追求某些“指标”,忽略了特殊人才有其自身的特性因素,使得有些“好苗子”因此错过了施展和深度培养的机会。社会在人才的使用和认知上,亦存在着唯学历论现象。我认为技能展现离不开艺术实践与文化积累,学历并不完全等同于学问,如何鉴定人才、合理地用好人才值得探讨。

此外是有关民族乐队中低音声部的乐器研发问题(主要包括弦乐的低音和管乐的中低音群体)。中国的民族乐器个性强,相比西洋管弦乐队缺乏整体的融合度,普遍地高亢、明亮,致使我们对音色、音量的平衡性要求更高,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特性加以改良和拓展以符合中国语汇的表达情怀。虽然中央民族乐团以及其他相关团体、人士曾经对此类乐器的改良和改进做过努力,但由于研发团队和个人缺乏财力物力的保障以及科学的技术支撑与实践的沟通对接,低音群体至今尚未在音质和共鸣上有大的突破,特别是在一些外事演出中常令人困惑:用大提琴、贝斯,会显得不够“中国”,用现有研制的乐器,除了外形上的不同,其音量、音质上存在的差异比较突出。因此希望批准由中央民族乐团融各方优质资源组建乐器改革小组,将科技和艺术、数据和技艺有机地结合,改良研制适合中国乐器特性的低音群体。

中央民族乐团是文化部直属的部级院团,具有示范性、标志性和引导性。数十年来,乐团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关怀下不断地积累提升,拥有一批高水准的演奏人才,是国内外有实力和影响力的一流团体。乐团除了在国内成功举办多种形式的音乐会以及参与部级的重大艺术活动,还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如第23届奥林匹克艺术节、中华文化美国行、中法文化年等。无论是在美国卡内基音乐厅还是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无论是在萨尔斯堡艺术节还是在“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签署十周年”专题音乐会上,都让世界瞩目中国!作为业界的领头雁,中央民族乐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如何保持中华文化的特色、意蕴,完善中国民族乐队的编制、乐改,是中国音乐人的目标和任务,我们有能力、有理由向更大的世界范围推广中国的民乐艺术。

文化艺术和艺术文化篇7

[关键词]书法;和文化;艺术语言;和谐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4-0034-05

和文化是一个意义相当广泛的范畴,这使得中国书法艺术领域里的和文化内涵也具有了多重意义。目前有许多文章讨论中国书法艺术领域里的和文化,但是缺乏整体观照,思路不清晰,结果虽文章不同却内容近似。下面,我们将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试着解析中国书法艺术领域中的和文化内涵。

一、书法领域里和文化的内涵

和文化的建构并非一时完成,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地阐释,着眼点变了,阐发的要义也不尽相同。我们仅从书法领域里和文化视角出发,简要分析它的概念意义。

早在中国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从文字学意义上看,“和”有多个读音,分别指示不同的意义,与我们话题相关的读音是he,可读去声hè与平声hé。读去声时,词性为动词,可解为呼应、响应、答应、唱和等。比如《尔雅》有“关关,噰噰,声和也。”[1]《大戴礼记》有“和以钟鼓”,王聘珍解诂:“和,应也。”[2]《礼记》有“倡和清浊”,孔颖达疏云:“先发声者为倡,后应声者为和。”[3]读平声时,词性是名词,与和文化相关的词义是和谐、谐调、中和、平和、和洽、和鸣、和平等。从和文化角度看,“和”最初的意思指歌声相应,《说文》曰:“咊,相应也。从口,和声。”[4]二上《尚书》亦曰:“声依永,律和声。”[5]文字学意义仅仅提供了指示符号的基础,“和”首先是先民生存意识的哲学思考,后来又在社会政治、艺术审美等众多领域得到不断阐发,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倘若仅从字面意义理解和文化,难以深入透彻。

在我国久远的农耕时代,先民生存依赖天时、地利,敬畏天、地,逐渐产生了天时地利“调和”的美好愿望。天地调和,万物繁茂,福泽人民。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的观念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先民的“天人合一”观念尚处于朴素阶段,强调生产生活要按照天时而动,反映了农耕文化意识。历代思想家都在思考并建构从先民那里继承下来的和文化,西周末年的史伯论“和”最著名之处在于将“和”与“同”对举:“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6]39。“和”是异质,“同”是同质,新生事物的成长是不同事物之间相互砥砺的结果。春秋时齐相晏婴形象地描述为:“和如羹焉,水火酼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晏婴的目的是论政治,说君臣之间也是这个理:“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7]1419但他讲着讲着就讲出了艺术哲学:“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徐疾、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7]1420书法艺术各元素之间的“和谐统一”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国两大思想体系儒家与道家都着力阐述“和”,后人多在儒、道互补中建构和文化体系。由于儒、道两家思想在宇宙观与个人价值观上的不同,他们对“和”的追求存在着差别。儒家看重的是人的社会价值,论“和”时常常从社会伦理出发,比如《礼记·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8]这里不仅讲了“和”,而且还讲了“中”,在“中”与“和”的关系中,前者统率后者。

何为“中”?在甲骨文、金文中,“像‘有旒之旆’(有飘饰的旗帜),士众围绕‘中’(旗帜)以听命,故‘中’又引义为空间上的中央,谓左右之间,或四方之内核;又申发为文化或政治上的枢机、轴心地带,所谓‘当轴处中’。”[9]在《周易》中,“中”指卦象中的“中”位,又引申为“正”位,在哲学上应理解为恰到好处。后世儒家“中”吸收了《周易》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庸”之道。何为“和”?在《周易》中“通常指阴阳交感所形成的和谐状态。阴阳和谐最基本的意义是男女关系的和谐,以此引申、扩展,则有人际关系的和谐、人天关系的和谐、人神关系的和谐等,在这诸多的和谐中,最具哲学意味的是人天关系的和谐。”[10]儒家思想中的“和”与此有一定的渊源,更有新的意义。这一点若放到“中”与“和”的关系上看,则更清楚:就个体而言,“中和”是按照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调节自己的喜怒哀乐情绪;就社会而言,“中和”是按照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儒家所讲的天下之大本的“中”就打上了封建礼制的烙印。这种“中和”思想,在艺术领域也表现出来,比如中国文学批评中“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在书法领域里,体现这种“中和”思想的书风也颇为可观。

与儒家思想不同,道家思想从“道的自然演化”看问题,追求个人的“逍遥”境界,因此他们重点讲“天和”。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1]这里所说的“气”归根到底是道的自然演化,“冲气以为和”即是合乎“道”的状态。庄子曰:“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12]所谓“天和”者,是人与“道”的和谐。道家所讲的“天和”与书法意境有相通之处,也被书法家自觉地加以体味与运用。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在义理上存在互补,它们论“和”的着眼点与结论也存在互补,后世论者多将儒家“中和”之论与道家“天和”思想融合,比如《吕氏春秋》“和出于适”的思想、董仲舒的“中和”之美和司空图“饮之太和”的理想。

和文化思想较早地走入的艺术哲学领域是音乐,这是由音乐在社会秩序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尚书》记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6]4最初关注的是音乐调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之内心的作用,但也时不时地论及音乐艺术本体,比如上文列举的晏婴关于“声音”的描绘,也可以视为描绘音乐各要素的。我国文学中和文化思想由来已久,以“中和”为内核的“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影响深远。身处在和文化语境中的书法艺术,本身就是和文化的典型体现。

由此可见,当我们分析书法艺术的和文化时,既不可理解过窄,仅从“和”的字面意义剖析;也不可理解过宽,将和文化与书法艺术对比起来一一剖析;更不可无条理地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我们以为适宜的方法是以书法艺术特质为核心,探讨其和文化的特点。“和”范畴在书法领域中,主要用于描述以下七个方面:书法本体论、书法艺术语言各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书法艺术辩证法中异质因素的和谐统一、书法作品整体审美风格的和谐统一、书法审美范畴的具体形态、审美情境与书法意境的和谐以及书法艺术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下面逐次对这七个问题简明扼要地阐述。

二、书法本体论的意义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中讲:“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4]第十五这是书法本体吗?这是文字的起源,意不在书法本体。书法家东汉蔡邕曰:“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13]5虽然是讲书法创作,但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书法的本体,即书法与心境、情感、性情的统一。西汉杨雄所说“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14]3。虽不是特指书法艺术①,却能被后人视为书法美学引起共鸣,在于这个论断讲出了书法本体。后世书法美学著作如唐代虞世南的《笔髓论》、元代盛熙明《法书考》、明代项穆《书法雅言》等,都有相似演绎。

事实上,书法本体论是一个大课题,应该从多角度理解它。书论史上不少人认为书法取法于自然。比如蔡邕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13]6王羲之讲“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生,阴气太则风神生。”[13]37元代杜本感叹“夫兵无常势,字无常体。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日月垂象,若水火成形。倘悟其机,则纵横皆成意象矣。”[14]6书法从自然界万象中获取灵感,源自于书法造型与万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东晋卫铄以自然喻象形容基本笔画的形势: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侧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13]22书法取法的不仅是物化的自然,也是人化的自然,人的站立、行走、奔跑的姿态以及喜、怒、哀、乐的情绪,都是取法的对象。现代论者多喜欢从艺术哲学角度看问题,即从书法艺术语言本身分析书法本体。书法是点线的造型艺术,是点线的构图与运动。因此,分析点线的运动规律成为书法本体研究的重要内容。

当我们从和文化角度分析时,“和”就具有了书法本体的意义。书法本体“和”指的是各个层次上的“和谐”状态。作为书法本体的“和”可以通向“天人合一”的境界,审美主体可以书法艺术为媒介,突破书法的文字内容,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精神对话,获得“天人相合”般的审美愉悦。

三、书法艺术语言各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

艺术语言是指某门艺术得以存在的传达媒介,比如文学语言是文字,影视语言包括画面、声音等。任何艺术都是以其特有的语言创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意蕴的。书法的艺术语言按照其表意特点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汉字书写的基本笔画。基本笔画变化多样,通常高度概括为“永字八法”,即侧、勒、努、趯、策、掠、啄、磔。这八法以“取势”为上,非常精到。基本笔画的写法,历来为书家所重视,蔡邕《九势》、卫铄《笔阵图》、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等总起了笔画的精妙所在,藏头、护尾、盈中、出锋、转笔、折笔、往复、啄笔、磔笔、趯笔、掠笔等笔法无不是追求精妙笔画的法宝。从书法艺术的本质看,这些基本笔画可以归纳为“点”和“线”,其写法可视为“点线”的运动。

第二,结构与章法。书法的结构与章法相当于文学语言中的语法系统,被视为书法艺术语言的构成部分。结构与章法不仅是书写法则,同时也具有了语言的意义,即结构与章法本身就是传达书法意境的媒介。结构与章法不再仅是“语法系统”,也成了书法这门造型艺术的造型手段。结构是汉字的间架结构。实用汉字结构是稳定不变的,因其机械性而失去了书法艺术的灵魂。书法结构灵活多样,随机而发,前辈书法家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比如隋释智果《心成颂》有回展右肩、峻拔一角、潜虚半腹等法,欧阳询《三十六法》②有排叠、顶戴、穿插、向背等法。“字的结构本身是无所谓生命的,也不会有情感。然而书法家运用娴熟的技巧,借助一定的笔法结构,竟能使人体会到种种复杂情感的存在。”[15]无怪乎韩愈观张旭书法后感叹道:“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13]292章法是书法作品点画行款的和谐统一。书法是由字与字相互结构而成,前后有款识,并在适应的地方加盖印章,这些都是章法的构成部分。通常,书法作品是以章法的整体感知作用于欣赏者的,笔画结构融入章法之中,某个笔画的失败,可以运用章法来补救,但是章法混乱了,书法作品的意境就无法保证了。

第三,墨韵。自古以来,书法家都注重用墨,王羲之说:“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13]26姜夔《用墨》讲得甚为透彻:“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不知也。笔欲锋长劲而圆:长则含墨,可以取运动;劲则刚而有力,圆则妍美……”[13]389书法家如此重视用墨,是因为书法是“黑白”的艺术。“白”是纸的质地,“黑”则是由“墨”形成的。纸张虽然有多种,但是一经选择就只有一种。仅从色泽角度看,书写者不能改变纸的质地(以白为主),而只能妙用“墨”(以黑色为主)。黑墨虽然只是一色,但是可以墨色的浓淡、枯饱、燥润等方法创造视觉上不同的色阶效果,改变“黑”与“白”的构成关系。不仅如此,“黑”与“白”在书法中更本质的关系是由二者形成的时空关系,留白、知白守黑都是为了正确地处理黑与白的时空关系。再者,书法讲究筋骨、血肉,这也需要通过墨韵实现。

第四,纸张与装帧。与笔画、结构、章法、墨韵相比,纸张与装帧似乎算不得书法的艺术语言,因为纸张是书写工具,装帧方便了保存书法作品。倘若这样看问题就欠妥了。

纸张在书法中的作用不同于其在文学艺术中的作用。在文学艺术中,纸张仅仅只起到记录文字的作用。在书法中,纸张虽然有记录书法的作用,但不仅仅如此,它还深入地参与了书法创作。用纸主要有宣纸、元书纸、皮纸、毛边纸等,这些纸张之所以适用于书法创作,是因为它们能与墨构成良好融合关系。孙过庭《书谱》中有五合、五乖[13]127,“纸墨相发,四合也”,“纸墨不称,四乖也”。“纸墨相发”得力于用笔之法,但是如果没有适应的纸,是难以做到的。此外,不同质地的纸张,用笔方法不同。“若书虚纸,用强笔;若书强纸,用弱笔。强弱不等,则蹉跌不入”[13]28-29。谈的就是这个问题,灵活用笔,做到纸墨相发,方为上乘。

装帧是中国书画特有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延长了书法作品保存的时间,也参与了书法艺术的创作。最直观的例子是,同一幅作品装帧前后效果明显不同。装帧后的书法作品,增加了新的艺术语言:通过天地的设计改变了书法作品原有的时空关系;通过图案色彩的选择,改变了原有的黑白关系。新的艺术语言形成了新的艺术表现力,我们应该从书法艺术语言的角度审视书法装帧。换一句话说,没有装帧的书法作品并没有最终完成书法创作,因为其艺术语言运用不充分。

书法艺术语言各元素都是书法作品创作的关键因素,应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谐统一于一体。

四、书法艺术辩证法中异质因素的和谐统一

前面讲到“和”强调异质,异质因素的和谐统一是“和”之艺术辩证法的精髓所在。

书法艺术不同于实用印刷文字。印刷文字笔画规范,结构平整,没有行笔脉络与色泽上的变化;书法艺术也必须遵守汉字的书写原则,但是它打破了机械的规范,在“变化”中追求点线的运动,使书写充满了生气活力。这种“变化”以书法艺术特征看,就是异质因素的对立统一。比如“求”字的写法,从第三画开始都可以处理为“点”画,共有五个“点”画,每个“点”的形态都要不一样,这只有通过“点”画的方圆、高下、偃仰以及行笔时的轻重、迟速等方法才能做到。再比如《兰亭序》中的横画,有露锋横、藏锋横、垂头横、下挑横等多种形态,被人称道的“之”的写法,同一个字却气象万千,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善于运用异质因素。

书法艺术充满了异质因素,笔画上有虚实、隐显、粗细、长短、高低、曲直、方圆、正欹、向背等关系;结构上有主次、偃仰、疏密等关系;用墨上有浓淡、润燥、干湿等关系;行笔上有拙巧、迟速、提按、轻重、逆顺、藏露、收放、疾涩、刚柔等关系。这些对立关系,在书法实践中又是一体的,比如虚实、偃仰、藏露等可同时指笔画、结构和行笔特点,用墨只能蕴藏于行笔之中。可以说,一下笔异质因素就相互运动了,它们看起来是对立的,其实是统一的。孙过庭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13]130,正是异质因素相互作用归于和谐的结果。

五、书法作品整体审美风格的和谐统一

书法作品应有和谐统一的整体风格,这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同篇作品的书体风格统一。书法史上出现过多种书体,运用最广的是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每种书体都有其特征。比如小篆笔画以直画和弧画为主,两头圆、遇折圆转;隶书横向取势,波画讲究“蚕头雁尾”;楷书点画结构虽然丰富,但是最讲究法则。这些都已融入相应的书体,形成了相应的法则。张怀瓘《书断》列古文、大篆等十体,探其渊流,论其风格。虞世南释真(即正书)曰:“拂掠轻重,若浮云蔽于晴天;波撇勾截,若微风摇于碧海。”[13]111孙过庭曰:“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13]126无不说明不同书体具有不同的风格。

在同篇书法作品中,如果时而篆法,时而隶法,时而楷法,时而草法,很可能会造成作品风格的混乱。因此,书体风格的统一首先应保持书体风格的纯洁性。当然,如果运用恰当,也可兼用多种书体笔法,比如篆隶、隶楷、行楷等,这就另当别论。书法创作时,书体风格在下笔时就已确定了,孙过庭有“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13]130的深切体会。下笔之初已经在取势、笔法、墨韵等关键方面确定了风格,接下来的行文务必与之保持相应的关系,否则就会造成风格上的混乱。

二是书法艺术语言与书法内容的统一。书法艺术既要追求点线运动带来的审美愉悦,同时也要将书写内容的美学意味抒发出来。诗词美文的情感与节奏都很强烈,在书法点线运动中应该得到响应,书写者应运用适当的笔法、章法、墨法等因素准确地再现内容的情感与节奏,做到书法艺术语言与书法内容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书法史上,许多经典名作,尤其是三大奇书,即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子稿》、苏轼的《寒食帖》,堪称二者和谐统一的典范。《兰亭序》的用笔体现了书法内容的魏晋风流,《祭侄子稿》的用笔与作品内容所传达的沉痛之情相呼应,《寒食帖》的用笔符合作品所透露的在困境中持有的旷达的精神。在书法创作伊始,应先分析书写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艺术形式。比如李白的《将进酒》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两首诗的审美风格大不相同:前者情感喷发,一泻千里,节奏跳跃很大;而后者意境明净澄澈,犹如一汪清泉汩汩地沁入心灵。前者选择流畅奔放的草书比较合适,后者选择清新修雅的楷、隶比较合适。

六、书法审美范畴的具体形态意义

当书法领域里的“和”指向审美范畴的具体形态意义时,通常指沉净内敛的“平和”书风。

曾经有人认为,现代书法的发展要打破“和谐”。这种书法革新意识的表述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它常常将书法的“和谐”仅仅定位于书法的审美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平和”书风。细察之,就会发现这种表述既未能从艺术哲学上考察书法“和谐”的意义,也没有深入地分析“平和”书风的美学意义。从艺术哲学上讲,任何书法都追求“和谐”的意境,无论何种个性的书风,都要遵循书法各元素之间的和谐统一。从审美风格看,“平和”书风并非是平淡无奇,更不是平庸低下;它是书法审美理想的一种风格,同样具有书法的力的结构,体现着书法艺术辩证法。因此,用打破“和谐”来标明革新意识非常不妥。这种革新思想实际上表达的是打破沿袭的俗套,创造新的风格。

什么是“平和”的书风呢?我们不妨借助它的对立面“奇险”来解释。从字面上看,“平和”指的是一种平正、内敛的风格,但是新奇是书法创新的内在要求,“平和”书风并不排斥新奇、奇险。“平和”书风与“奇险”书风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在平正、内敛中追求奇险,而后者则在奇险中追求平正稳健。因为这个原因,“平和”书风很难量化指明,但可以从质的方面来体会。不同书体相比较,比如楷书与草书,楷书呈现出“平和”的风格,草书则以奇险制胜;不同的书法作品相比较,比如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和欧阳询《九成宫》,前者平和,后者奇险。

七、审美情境与书法意境的和谐统一

审美主体根据审美活动的不同阶段可以分为创作主体(作者)和接受主体(欣赏者),分别对应书法创作阶段与欣赏阶段。“审美情境”是指在书法创作或者欣赏过程中,影响审美主体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体,比如主体的学识、书法素养、个性、心境等。只有当审美情境与书法意境和谐统一时,书写者才能创作出佳品,欣赏者才能获得艺术共鸣。

主体的学识是主体关于自然、社会、艺术及人生所有知识的综合。学识高,胸襟和见解就会高,影响着书法的创作与欣赏。书法素养指的是了解书法知识及运用书法艺术语言的程度,这点直接决定着书法创作的水准。个性即个人气质、禀赋,书法家的个性往往决定着其书法作品的风格。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评定了32位书法家,比如“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王羲之书字势雄逸”、“蔡邕书骨气洞达”[13]81,他们书风的不同,也是其个性不同的写照。

心境指书法创作时的心理、情感状况。书法创作时,需要涤荡心灵,归于澄澈,正如蔡邕所讲:“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13]6只有这样的心境,才能体会书法变化之妙,才能做到手随心走。这种境界就是虞世南所讲的“境和”:“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13]113

八、书法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和谐统一

书法艺术是高度抽象的形式化艺术,它以极富辩证法的艺术哲学反映中国文化。当前我国正提倡和谐社会建设,更需要从书法艺术与和谐社会建设角度思考书法艺术的和文化特点。

第一,书法艺术与时代审美的统一。书法艺术的演变主要受制于书法艺术内部因素,是书法艺术的继承、扬弃、创新的结果,同时受制于时代审美的特点。比如书法美学史已经获得的共识:晋代尚韵,唐代尚法,宋代尚意。晋代正值玄学盛行,士林普遍浸染着魏晋风流,崇尚清谈,超然物外,因此,晋代书风自有一种“韵”味在。唐代建立后,国家统一,社会逐渐兴起革新的清健之风,立国思想需要新的规范,书法艺术演变到唐代,正是楷法形成之际,唐代书法便以“法度”闻名于书法史。宋代采取崇文抑武的国策,国力不强,但文人地位较高。文人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外部事功与追求个性自由和谐地融为一体,加之宋人书法要突破唐代法度,“尚意”书风经苏轼提倡,大行于宋代。值得注意的是,对晋代尚韵、唐代尚法、宋代尚意的理解,不能过于拘泥,关键在于如何“韵”、“法”、“意”。

不同时代的书法受时代审美习气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张宗祥论二者的关系相当精辟:“字之变迁,时代为之,而人之胸襟亦有关焉。晋尚清谈,超然物外,而王氏书遂化汉之雄浑。六朝信佛,佛之为教,苦行持戒,其说明性、了解无不圆通,故六朝之雄肆庄严,格无不备,一变晋习。”[16]895书法艺术不可能脱离时代,与时代审美是统一的。

第二,书法艺术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统一。当前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它渗透于各个领域,书法艺术以其特殊性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书法艺术里的“和”,既具有艺术辩证法的意义,也具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意义,书法艺术能帮助我们在新的时代下理解和文化,并将我们导入“和”的境界。书法艺术是陶冶人性情的艺术,“书画六艺之一,似小道也,然能令生气远出,陶养性情”[16]847。作者在创作书法之时,虚静澄怀,去除浮躁之气,全身心投入书法意境中,创作出赏心悦目的书法作品;欣赏者观赏书法,因获得审美愉悦而使自己的情感获得升华。这有利于平和、净化被物欲浸染的心灵。书法艺术极富美感的形式及其与书法内容的完美结合,有利于宣传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理念,这也是书法艺术与当前和谐社会最直接的关系。

[参考文献]

李传书.尔雅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7.

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760.

李学勤.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1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店,1989.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0.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朱熹.四书章句[m].济南:齐鲁书社,1992:1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63.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232.

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85.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毛万宝,黄君.中国古代书法类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3.

文化艺术和艺术文化篇8

关键词河北女性艺术和合文化生命意识人本意识自然意识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合、和谐的的民族,“和合、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命题与核心价值,是心灵关怀与价值理想,是精神家园与终极关怀。”。中华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化。《周易》,就曾多处涉及和合思想:其中提出的“阴”“阳”这对最宽泛、最具蕴含的理念,相互包容,圆融一体,体现着最朴实、最质朴的和谐。在这种文化心理的影响下,艺术作为民族心理的再现,势必要受到和合文化的熏染。

但是,目前人性在现代性社会中,遭遇到零散化、空洞化、幽暗化甚至游戏化,问题多多,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一种掠夺、占有,在艺术接受方面人们忽视了艺术作品所体现的“和合”文化。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本文从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然意识三个方面切入河北女性艺术,具体解读河北女性艺术所呈现的和合意蕴,从多方面彰显河北女性艺术超时空的审美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北女性艺术中所体现的生命意识

和合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知识,而是已经沉淀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更确切的来讲是一种对生命的重视和尊重。生命意识就其本质来看,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直抵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充满生命的深层体验的审美境界。可以说对生命的认同、热爱是河北女性艺术最富有哲学智慧的部分。

河北女性文学中就有很多篇章是对生命顽强不息的赞美和歌颂。比如河北女性画家徐晓燕调用各种色调画出了各色各样的大白菜,如阳光下红艳艳的白菜、月光下清幽的白菜以及璀灿瑰丽的白菜等等。在徐晓燕的的笔下,大白菜仿佛鲜活的生命体,以一首首生命之歌,汇成了欢畅的生命的乐章,歌唱着生的快乐。这些白菜虽然仍是具像的白菜,却早己超越了其原有的含义,成为一种生命的符号,体现着生命意识和生命精神。

二、河北女性艺术中所体现的人本意识

中国“和合”文化充满了浓郁的人本意识。高尔基曾说:“文学是人学”,以人为本就是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对真、善、美进行热情歌颂,对假、恶、丑进行严厉鞭策。这是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和方法,同时,这是在以“和合”文化为精髓的主导下,影响文学创作而产生的一种“以人为本”的中国式文学创作红线。这种“和合”文化中的人本意识在河北女性艺术中也得到了具体体现。

和合文化中人本意识在绘画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女画家刘丽的国画作品《故乡的小河》,生动地反映了北方儿童生活风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以人为核心,关注人本,关注人的生活和人的状态的创作主旨。

和合文化中人本意识在文学领域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女散文家苗莉在其作品《写给女儿》中写到,“你恬静地在那泓清澈温暖的湖中安营扎寨,悄然成熟。仲秋时节,你忽然不安分了,你开始手舞足蹈……你的来临是神速的,妈妈心中尚流淌着一片片青春的梦幻,脸上尚流淌着初做新娘的娇羞。你的来临使妈妈失却了轻盈的体态,妩媚的容颜。但第一次感觉到你躁动腹中的欣喜,绝不亚于新婚的甜蜜……伴着第一声响亮的哭啼,你终于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姗姗学步,牙牙学语,你新奇的看这瞧那,你幸福地在这个世界上成长。”在这里,作者与读者分享着一个生命的孕育、诞生、成长……的全过程,分享着一个女人从娇羞的新娘(心中充满无限青春幻想)到初为人母孕育新生命,到孩子诞生,姗姗学步,牙牙学语,到拉着孩子的小手儿散步到看着孩子成长为一个诚实善良的人的全过程,那种心情,是快乐又不可言喻的,又是极其复杂的。

三、河北女性艺术中所体现的自然意识

在中国古代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区别于西方海洋文明的独特的大陆文明,形成了厚重宽广、含蓄内敛、自强不息这一东方人所具有的优良特制。“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便构成了他们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契机和题材来源。”河北女性艺术体现着“和合”文化自然意识这一思想内涵。

比如河北女散文家张立勤在其作品《痛苦的飘落》中,用生命演绎着凤凰涅磐的重生,谱写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她有着女孩子的柔弱和婉丽,同时又蕴有着别的女孩子所不曾经受痛苦的坚韧和希冀。张立勤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自然作家,她深居繁华都市,却与大自然的心灵生生相息,和谐相处,在描写自己的长发根根坠落时,自己和自然不谋而合,头发凌乱飞舞到各个角落,像山峦不断迸裂,像河流不停决堤,像火山爆发的岩浆一样不可收拾,头上象征的对象不再拥有宛若大自然的毁灭,在“我”心里绞痛。“我”的思绪到处撺掇,找不到坚强的方向,女孩子没有了长发就没有了女孩子的魅力和格调,大自然没有了色彩就没有了自然的神秘和瑰丽。

女孩子的细腻在这一刻表现的淋淋尽致,所有的感伤,所有的想像都如凤毛麟角似的飘飞堆积。“我”彻底地痛苦过、彷徨过、凄凉过,可心里也一直隐隐的给自己鼓励,心里最深处埋藏着的柔韧和星光在闪烁,因为大自然可以轮回,重生的本质不可泯灭,终于在荒芜半年之后,贫瘠的黄土地解冻了,长发缓缓的耸立着,像江流开始汨汨流淌,张立勤与自然和而存在着,这位坚强又有毅力的作家身上时刻显着柔韧和婉约的气质。

参考文献:

[1]陈凤珍.女性主义文艺美学透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73.

文化艺术和艺术文化篇9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合、和谐的的民族,“和合、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命题与核心价值,是心灵关怀与价值理想,是精神家园与终极关怀”[1]。中华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化。《周易》,就曾多处涉及和合思想:其中提出的“阴”“阳”这对最宽泛、最具蕴含的理念,相互包容,圆融一体,体现着最朴实、最质朴的和谐。在这种文化心理的影响下,艺术作为民族心理的再现,势必要受到和合文化的熏染。

但是,目前人性在现代性社会中,遭遇到零散化、空洞化、幽暗化甚至游戏化,问题多多,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一种掠夺、占有,在艺术接受方面人们忽视了艺术作品所体现的“和合”文化。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本文从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然意识三个方面切入河北女性艺术,具体解读河北女性艺术所呈现的和合意蕴,从多方面彰显河北女性艺术超时空的审美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北女性艺术中所体现的生命意识

和合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知识,而是已经沉淀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更确切的来讲是一种对生命的重视和尊重。生命意识就其本质来看,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直抵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充满生命的深层体验的审美境界。可以说对生命的认同、热爱是河北女性艺术最富有哲学智慧的部分。

河北女性文学中就有很多篇章是对生命顽强不息的赞美和歌颂。比如河北女性画家徐晓燕调用各种色调画出了各色各样的大白菜,如阳光下红艳艳的白菜、月光下清幽的白菜以及璀灿瑰丽的白菜等等。在徐晓燕的的笔下,大白菜仿佛鲜活的生命体,以一首首生命之歌,汇成了欢畅的生命的乐章,歌唱着生的快乐。这些白菜虽然仍是具像的白菜,却早己超越了其原有的含义,成为一种生命的符号,体现着生命意识和生命精神。

二、河北女性艺术中所体现的人本意识

中国“和合”文化充满了浓郁的人本意识。高尔基曾说:“文学是人学”,以人为本就是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对真、善、美进行热情歌颂,对假、恶、丑进行严厉鞭策。这是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和方法,同时,这是在以“和合”文化为精髓的主导下,影响文学创作而产生的一种“以人为本”的中国式文学创作红线。这种“和合”文化中的人本意识在河北女性艺术中也得到了具体体现。

和合文化中人本意识在绘画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女画家刘丽的国画作品《故乡的小河》,生动地反映了北方儿童生活风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以人为核心,关注人本,关注人的生活和人的状态的创作主旨。

和合文化中人本意识在文学领域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女散文家苗莉在其作品《写给女儿》中写到,“你恬静地在那泓清澈温暖的湖中安营扎寨,悄然成熟。仲秋时节,你忽然不安分了,你开始手舞足蹈……你的来临是神速的,妈妈心中尚流淌着一片片青春的梦幻,脸上尚流淌着初做新娘的娇羞。你的来临使妈妈失却了轻盈的体态,妩媚的容颜。但第一次感觉到你躁动腹中的欣喜,绝不亚于新婚的甜蜜……伴着第一声响亮的哭啼,你终于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姗姗学步,牙牙学语,你新奇的看这瞧那,你幸福地在这个世界上成长。”在这里,作者与读者分享着一个生命的孕育、诞生、成长……的全过程,分享着一个女人从娇羞的新娘(心中充满无限青春幻想)到初为人母孕育新生命,到孩子诞生,姗姗学步,牙牙学语,到拉着孩子的小手儿散步到看着孩子成长为一个诚实善良的人的全过程,那种心情,是快乐又不可言喻的,又是极其复杂的。

三、河北女性艺术中所体现的自然意识

在中国古代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区别于西方海洋文明的独特的大陆文明,形成了厚重宽广、含蓄内敛、自强不息这一东方人所具有的优良特制。“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便构成了他们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契机和题材来源。”[2]河北女性艺术体现着“和合”文化自然意识这一思想内涵。

比如河北女散文家张立勤在其作品《痛苦的飘落》中,用生命演绎着凤凰涅磐的重生,谱写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她有着女孩子的柔弱和婉丽,同时又蕴有着别的女孩子所不曾经受痛苦的坚韧和希冀。张立勤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自然作家,她深居繁华都市,却与大自然的心灵生生相息,和谐相处,在描写自己的长发根根坠落时,自己和自然不谋而合,头发凌乱飞舞到各个角落,像山峦不断迸裂,像河流不停决堤,像火山爆发的岩浆一样不可收拾,头上象征的对象不再拥有宛若大自然的毁灭,在“我”心里绞痛。“我”的思绪到处撺掇,找不到坚强的方向,女孩子没有了长发就没有了女孩子的魅力和格调,大自然没有了色彩就没有了自然的神秘和瑰丽。

文化艺术和艺术文化篇10

【论文摘要】:现代社会我们已经不能简单的把我们的作品作为一个工具或器物来看待,在强调产品实用性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注重产品可承载的情感内容,即希望通过产品获得某种情绪感受,满足特定的感情需要,如友情,亲情,寄托希望,向往;展示情趣,格调,追求自然,回归等。产品被要求蕴涵丰富的情感色彩,以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感情需要。

文化影响现代设计,现代设计传承并表现文化,设计是一个载体,设计体现文化的发展,设计的主观意志应体现在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之上。

一、本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而艺术与科技,同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而本土文化本身即是本国人民历代在实践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结、归纳。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曾经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设计师都企图摆脱传统文化的阴影,但本土文化还是如影随形。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学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都对现代设计产生连带的巨大作用。

在人类社会,各国的本土文化都在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在此我们仅以中国为例,以点窥面,从中发现其规律性。在当今世界里,像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也只有中华文化,所谓四大文明古国,也只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一脉相承,不曾中断。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人对本土文化情有独钟。我们谈中国本土文化,大体离不开易学文化,离不开儒道,释文化,即儒学、道学、佛学。在东方,或者说主要在中国,各种文化相互通融,数千年相安无事,这本身就说明中华文化巨大的兼容性,也正是这种兼容性才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到了现代社会,中国的文化再传承,中国的设计也在延伸。

本土文化可谓是一脉相承的器物和习惯,就像一个家庭的传家宝和日常行为,站在历史的角度,传统文化即是物质与精神的沉淀,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物质得到改进和创新,使人类有了新的征服自然和表述情感的工具,物质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使得人在精神系统养成的习惯也发生了变化。设计,作为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活动,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一些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方面,都可以称之为设计,微观方面,人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都包含其中。

设计是"以人为本",其中的人我们又可以分为两种人:主观形态的人[设计师]和客观形态的人[大众群体]。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设计引导人"与"人引导社会"这本身就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就像法国印象派兴起的时候,连街头擦鞋的姑娘也会谈论莫奈的油画,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类似情况,宋朝宋徽宗崇尚道教,导致了街上买烧饼的也回说道,这不也就说明了我们的设计在引导人的时候也在引导自己的方向,反过来,人引导设计的时候也在引导自己,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看,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物质影响意识,意识也影响物质。当人们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向前发展了,这时候用什么作为语言呢?无疑,最好还是本土文化。毕竟本土文化离我们较近,就好像中国人用筷子用惯了叫他用刀叉反倒还不习惯。这就是人的一种情怀,设计师如果把握好了这种情怀,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陈汉民老师在设计王府井饭店的标志时,把传统的中国结与建筑墙壁上的装饰融合在一起,使我们看到这个标志时,既有中国情结,又具备现代设计的特点。

靳棣强老师在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运用中国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肌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贝津铭先生更是世界公认的建筑大师,在做中国香山饭店运用江南水乡的青砖灰瓦白墙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文化情怀,形成一种共鸣。

他们这些大师自身都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种韵致。

现代设计的发展,不仅仅是设计师个人的问题,寻找相同切如点,那么传统文化的介入应该来说对当代设计文化具有推动作用,这也就是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最大意义了。

二、本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基石

之所以提出以上观点进行试析,其目的也就在于体现本土文化在现代设计所特有的分量,曾经全球十大营销公司世界伙伴公司的执行长说:"本土文化的广告要比国际化的广告效果至少强百分之三十"。因此,他们从来都和当地的营销公司平均持股,使命是增加本地商的力量,使之与全球传播集团的商抗衡。屡获广告大奖的niKe广告创意掌门人说:"不管他们给不给你奖都别在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广告来自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惟有从自己的文化和角度出发告诉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什么是你所认为的广告。

以上两个观点告诉我们,使用本土话语言进行创作与设计,向世界呈现自己独特的文化视角其所具有的广告效应,商业价值是国际化的设计所不能抗衡的。现今社会都笼罩在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之下,可当文化也到了一体化的哪天,其实也就是文化的终结点,而设计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个方面,将遭遇其同等命运。可这一切的操纵者、传承者、发展者皆为人,以人为核心进行外延,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人类最初的设计正是针对人们最普遍最基本的需要展开的,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的消费品蕴藏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产品本土化设计符合不同民族需要民族识别,民族认同的亲情感要求,是民族表现欲不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民族识别的要求表现为不同的精神生活方式,即不同的风俗习惯、起居饮食、喜庆节日、信仰祭祀、婚姻家庭、文学艺术特点等等。民族认同表现为同个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即在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中,感觉到大家都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这种心理强烈而集中的体现在共同的风俗习惯、情感需求。

设计需要创造,如果没有创造,世界将是一副模样,但创造是有基石的不同的地区有其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不同,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法兰西民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法兰西民族追求美妙而浪漫的生活习惯,时尚成了这个迷人国度奉行的生活准则,时装、香水这些时尚的载体成了这个民族的代词,洛可可风格的延存与装饰艺术运动的渲染,形成一种华丽、经典的法国浪漫风格。德意志民族则不同,气候干燥,多山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因而,德国的设计体现了严谨、重功能的品质,就连较为倾向艺术性的平面设计在这里也自由不起来,包豪斯是其代表,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的设计就是科学技术,从而形成重功能、技术缺乏艺术感的德国风格,与之相反,美利坚民族是个民族大融合,渴望自由的环境下造就了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

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设计本土化的问题,设计必须融如当地本土文化中去才能得到持续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处于东亚文化核心地位的国度里,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的本土化并不是对本土中国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融如进去,香港设计师靳棣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浸淫五千年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如设计中,儒家的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体现包容性,包容性必然衍生多样性,而多样性也是造型与装饰在注重整体效果之上,就体现在形式与功能协调结合与造型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优秀的设计是真善美的体现,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把人们上升到了对人的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如文化,增强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这是设计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周末祥主编.《中国美术主潮》[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6.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