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3:40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通过将城市管理工作流程化,强化各流程环节的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完善市、区、街、居四级联动的城市管理网络,在城市管理的每个步骤贯穿精心、每个环节做到精细、每项标准达到精确、每个景观力争精致,每项工作做成精品,进一步把城市管理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实,为打造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针对当前城市管理工作中机构设置不合理、机制运行不顺畅、职责分工不明晰、执法力度不到位、工作水平不够高等问题,通过强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建立起城市管理职责明确、标准统一、奖惩科学、运行高效的良性管理机制。

三、主要措施

按照《*市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通过对城市管理力量进行合理分配、建立健全城市管理规章制度、创新完善城市管理手段、强化层级考核奖惩力度、提升城市服务保障能力等,建立起制度严密、统一协调、高效透明、保障有力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一)整合城市管理力量,继续加大重心下移力度,将城市管理拓展到城区政府管辖的各个层面。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原则,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管理体制,发挥区级政府管理城市的主体性作用。一是在去年对城区“四横”(槐安路、裕华路、中山路、和平路)主干道以外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权下放的基础上,待“四横”主干道整修完工后,立即组织将其设施维护、管理权全部下放到对应的各区政府。二是督导各区政府根据管理范围发展趋势,将区级城管力量合理分配到乡镇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中去,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形成以市为核心、区为重点、街道为基础、社区居委会为辅助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实现城中村、石环公路内、城郊结合部等管理网络无盲区。三是强化市对区、区对街道、街道对社区的层级督导考核力度。通过业务培训、建章立制、经验交流等方式,健全完善层级管理、层级指导、层级考核制度,进一步增强区级政府管理城市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创新城市管理理念,健全规章制度,精心在细节管理中打造健康有序的城市新环境。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管理体制的不断变化尤其是省会“三年大变样”新格局的逐步建立,必须更新理念、完善规章制度,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一是开展城市管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长效化是提升城管工作水平的目标。目前全国只有宁波、昆山、常州市城管局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市城管局决定自今年6月份起开展城市管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通过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行政执法、市政养护、市容环境、清扫保洁、公用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范运行。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结合城管体制改革,修订完善市容市貌、市政设施的层级考核办法,制订层级执法监督考评制度,切实把制度建设与管理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制度建设促进城管工作的健康发展。三是深入推进局领导包道路、干部包街道责任制建设。在市、区、街、居四级城市管理部门中实行领导包街责任制,每名城管干部职工分包一条(段)道路,保证每周两次徒步上路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落实、层级考核,对难点、重大问题四级联动,协调解决。

(三)搭建城市管理平台,创新管理手段,以长效化、科学化的管理保障“三年大变样”的建设成果。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为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以长效、科学的管理手段保障城市的建设成果。一是全面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通过万米单元网络化信息平台,打造集数据管理、动态监控、行动指挥、信息、投诉受理、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高效反应机制,实现城市管理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个个受监督,推动城市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长效化。二是成立*市城市管理工作协调委员会。由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大虎同志任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董玉辉同志、市城管局局长崔金刚同志任副主任,市规划、建设、公安、工商、环保、房管、卫生、水利、民政、园林、文化、电力、电信、联通、移动等部门和单位主管领导为委员会委员,定期对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彻底解决仅靠城管一家单位难以彻底根治的占道经营、露天烧烤、小广告等城市顽症。三是市城管局成立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运行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城管局局长崔金刚同志任组长,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各区城管局长、市城管局办公室、人事处、计财处、纪检组、市容处、市政处、广告处、公用处、法规处、督察处等相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整个工作的协调落实,各区城管局、局属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保证工作取得实效。

(四)严格城市管理奖惩,通过实施层级市容考评,实现城市管理效能的提升。严格的考评奖惩是精细管理的重要保障。随着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要制订办事处(乡镇)、社区(居委会)的城市管理工作标准,使基层各级城管部门定人员、定职能、定经费,落实岗位责任制。同时,完善市对区、区对办事处(乡镇)、办事处(乡镇)对社区(居委会)的层级考评制度。市考评办对市内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居民小区、建筑工地、园林绿化、夜景亮化、户外广告等,做到每周一评比,每月一公示,严格考评,严格奖惩。在城管执法方面,全面推行“路街长负责制”,通过市考评办检查、领导包街巡查、数字化城管监督员等发现的各类违章行为,每发现一处对负责人进行经济处罚。在道路清扫保洁方面,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预留1000万元环卫作业经费作为各区清扫作业奖励资金,按照日常检查结果,每扣1分,扣除1000元作业经费。要严格执法责任追究,对执法工作中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执法不到位、以罚代管等问题,严肃处理责任人。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篇2

关键词:城市管理;精细化;方式创新

中国高速城市化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等物质形态城市化了,但城市内涵、文化、功能等精神形态没有城市化。因此,未来中国城市化,不仅要注重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更应注重推进深度城市化,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化的质量。深度城市化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是强化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实现由从传统的行政一元化、条块分割的粗放式管理向现代的多元共治、联动协同的精细化管理转变。

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城市管理精细化,就是在城市日常管理基础上,将工业化的“标准、精细、复制”,信息化的“数字、网络、智能”,城镇化的“集聚、辐射、统筹”等特征充分融合,进一步细化和优化管理流程,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程式化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城市运营管理质量和水平的管理方式。

一、树立问题意识,实施前置化管理,实现源头治理

城市管理的顽症――乱设摊,存在量大面广、结构复杂、动态性强、多头管理且难管理的特点。乱设摊整治涉及城管执法、市容管理、食品监督、工商管理、集市建设、规划落实、治安保障、劳动保障、物业管理等数个部门,一旦形成后,再要处置,往往执法成本高、处理难度大。如何从“处置问题”向“发现问题”延伸,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防患”转变,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新课题。源头管理是治本之策,是实现城市长效管理的必然要求。加强源头管理,就是树立问题意识,就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市民最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源头治理机制,进行预防性治理。源头管理实质就是要加强前端管理与服务,实行管理风格的前置化。所以,城市管理者应该改变传统应急性、被动式的事后处置问题的管理方式,从源头上抓起,抓早抓小、抓前端,实现由被动执法到主动管理,由末端管理到前端管理的转变,并创造出干部服务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成效检验在一线、和谐构建在一线的新型城市管理风格。

源头管理的具体方式:一是以城市管理与民生服务为重点,建立和完善问题大发现、信息大采集工作机制,建立城市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数据库。二是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机制,使各类安全隐患能在初期阶段被有效处置。三是建立城市管理的源头疏导机制,因势利导,疏通经脉。四是加强事前法律宣传教育,培养市民自律性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减少外部监督性行政执法,减少资源浪费。

二、树立规则意识,实施标准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精准度和可操作性

实施标准化管理,必须树立规则意识,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提高城市管理的精准度。一是实施城市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城市管理者必须改变“以法治市、以法治民”的旧观念,树立“依法治市、依法管理”的新观念,重视城市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并以其为依据,实施城市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特别是针对一些职能不清,经常发生推诿扯皮事件的重点领域,例如违法建筑、无照经营、群租等领域,立规明责,明确问题的发现标准和处置标准。二是实施行政管理的基准化,即通过量化指标约束行政自由裁量权。2010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行政机关要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科学合理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把执法的随意性限制到最小化,基本实现公正执法。三是实施考核过程的标准化。即考核标准的量化、细化,考核管理业绩要用数据说话,并通过网络等信息平台及时向公众公开,接受各方监督。

三、树立流程意识,实施流程管理,强化动态监管

传统的城市管理缺乏动态监管,仅有的动态监管也只是依靠人海战术,成本高,效率低。而在信息化时代,现代城市管理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信息化共享及运作平台,全面推动城市运营管理流程再造,实现实时的动态监管。实施流程管理,强化动态监管,要求我们必须要树立流程意识,严格遵守、执行流程,消灭“随意性”、“特殊性”,同时要对执行结果分析反馈,再不断地优化流程,实现管理流程的良性循环。

实施流程管理,应加强城市管理信息标准化建设。因为,流程管理的技术基础是信息化。一是要健全标准体系,制定一系列支撑信息共享机制的技术标准规范,解决标准统一的问题,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交换共享、协同应用。二是理顺信息共享机制,顶层设计信息化平台,建立融合城市管理、执法、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城乡统筹、覆盖全区、联通共享的城市综合管理总平台。

基于信息化基础之上的流程管理应该是闭环式管理。城市管理精细化要求城市管理建立发现、立案、派遣、处置、核查、结案、改进的闭合管理流程。特别是对一些反复出现的问题,城市管理部门要进行深层分析,及时总结规律和经验教训,从源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加强整改,在动态推进中提高管理水平。

四、树立服务意识,实施差异化管理和细节化管理

城市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市民的幸福生活。所以,城市管理者一定要树立服务意识,在城市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提升城市管理的内涵和质量。城市管理精细化蕴含于各个管理细节之中。细节管理体现在管理方式上的差异化和管理环节上的细化。因地制宜的差异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城市管理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标准,一定要适应城市社区的实际情况,要符合城市化发展规律,必须兼顾不同群体的适当需求。例如,城管与摊贩冲突是当前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如何化解?关键是坚持疏堵结合,重在疏导的原则,实施差异化管理,相应地把城市行政区域明确为严、严控区和控制区等不同管控标准区域,因地制宜推出了一批设摊疏导点。这样,执法对象少了,服务的对象多了,那么支撑配合的力量就会大量增加。

注重细节管理,应在管理环节上不断细化、优化,在细节把握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例如,垃圾分类处理在上海全面推行,户外的垃圾箱一般两个并排,上面标了“有机”、“无机”,“可回收”、“其它”等字样,但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并不一定能够理解其中的区别。而英国户外垃圾箱并列三个,分别以三种图案标识:一个是玻璃瓶、一个纸袋和一个屑屑粒粒的点。虽然没有文字说明,但是很形象,一目了然。这些管理细节,充分彰显英国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管理精细化还蕴含于各个程序细节之中。一个“纠正违章先敬礼”的细节,就拉近了与被处罚对象之间的距离,赢得群众对执法的尊重。

五、树立创新意识,完善网格化联动机制,实施无缝衔接式管理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执法越来越专业,形成了分段式管理模式,分段式管理的连接点是软肋。城市管理网格化联动机制是应对分段式管理模式弱点的理智选择,也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网格化联动管理应该合理划分社区巡管网格和街面联勤巡管网格,建立“网格叠加、工作联动、角色互补、绩效激励、同网通责”的工作机制,实施“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行政执法联动模式,实现社区和街面管理空间的无缝衔接、白天和夜晚管理时间的无缝衔接、治安与城市管理管理责任的无缝衔接、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内容的无缝衔接、城市管理的部件和事件信息的无缝衔接,做到各个管理环节没有空白点。

六、强化大局意识,实施系统管理

城市管理精细化,必须坚持城市综合管理理念,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实现一种管理内容综合、管理手段联动、管理方式多样的整体性系统化管理。

城市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多是疑难杂症,需要各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并进行综合治理。例如,“城中村”内大量外来人口集聚、生活设施基础差、治安情况复杂、不确定因素多、群死群伤的安全隐患长期存在。但由于城市前端管理的不足和长效机制的缺失,小发廊、小饭店、小网吧、小浴室、小室、小游戏机房等无证“六小”场所蔓延;地下工场、非法行医、违章建筑、群租等现象屡禁不止;“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治安热点难点问题比较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综合管理、综合服务的相关措施进行配套。一要深化内涵建设,形成涵盖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应急管理,覆盖城乡的综合管理格局;二要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市区联手、部门联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三要创新机制,通过整合管理力量、调动社会资源,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市场机制、社会自助互助等多种手段,共同作用于城市各个部件、事件的管理,使城市整体功能协调高效运转,实现整体系统管理。

七、强化责任意识,实施协同管理

城市管理精细化,必须坚持多中心治理理念,树立责任意识,实施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联动,实现城市管理的“共建共享”。多中心治理理念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互动性、社会化,强调城市管理不应只是政府某个部门的工作,更应是全社会的工作,是全社会的责任。因此,城市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市民应该共同承担起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责任,形成城市管理协同治理网络。一是政府定位要准。政府是城市管理的主要责任人,但不是唯一责任人。二是政府要由集权管理转向给社会放权,要善于借助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市场化管理模式,实施城市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共同提供城市公共服务。政府应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委托、招标、租赁、承包等形式,把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转移给企业、社区,政府只负责管理标准的制定和执法监督。三是城市管理要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形成价值共享,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公民是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提高公民城市管理的自觉性、责任心也必不可少。因此,政府应该为公民增权,不断增强所有城市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多渠道、多方式动员、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城市治理。当前,要注重消除公民生存和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社会障碍,如社会歧视与社会排斥,特别是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学习、就业、身份问题,为他们提供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增进其自由、权利和福利,使之对居住地城市产生归属感,自觉主动维护城市秩序。

参考文献

[1]郭理桥.现代城市精细化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篇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提出了一定要求。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园林建设。在进行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团队仅重视园林的设计和施工,缺乏对园林后期养护管理的关注度,导致园林景观未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因此,进行精细化的园林养护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对园林养护进行了概述,根据北京地区园林养护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旨在促进我国园林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园林养护;应用;措施

我国在早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对城市园林养护管理有所忽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养护的重要性日渐突显。我国加大了对园林养护管理人力和财力的投资,但是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北京地区也不例外。城市园林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建设的完善性和养护的精细性是城市面貌的重要体现,所以城市园林养护在现今的城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实行精细化的园林养护管理,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科学的养护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实现园林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如何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创造更加具有审美特征的生态园林景观,是园林养护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任务。

1园林养护管理的概述

1.1园林养护的工作内容

园林养护的主要工作内容即对园林中的各类植物进行护理和美化,保证其观赏价值。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相对复杂,细节众多,要求养护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养护知识和管理经验,需要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并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施肥、除草、修剪工作,保证园林景观的艺术价值。由于园林养护工作涉及面广,要求养护工作人员最大程度降低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失。

1.2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对城市园林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工作即将养护管理工作任务进行细分,将各工作环节细化到每个人身上,并将责任落实到实处,以此提高园林养护管理的工作质量。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不仅要求养护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素质,也需要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系统,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通过合理的园林养护措施提高城市园林植物成活率,降低多次采购植物的成本,提高精细化管理的经济效益。通过园林养护的精细化管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净化城市空气,缓解尾气排放、工业污染等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精细化管理还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品味,帮助人们缓解工作压力,提供接近大自然的生活空间,实现良性发展,提高人们的满意程度。

2园林精细化管理的问题

2.1养护管理认知问题

园林工作人员在进行养护管理时,缺乏对养护管理的认知。大多数北京地区园林项目的责任单位主要重视园林前期的设计和施工工作,缺乏对园林养护管理的重视程度,仅进行了简单的除草和灌溉工作,针对园林中的植物,未实施有效的病虫植物救治和死亡苗木的清理,对园林绿地没有实施全面的养护管理工作。为营造生机的园林生态环境,北京地区部分园林建设项目的责任单位在移交前进行突击补救,造成接管部门后期的养护成本增加,养护管理的积极性下降。当园林景观遭到破坏时,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认知意识薄弱,未及时展开针对性的养护措施,造成问题的严重化,进而加重对园林养护管理的经济损失,破坏了园林的观赏效果。

2.2管理资金投入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园林建设的规模逐渐增大,北京地区也不例外,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园林建设的投入资金也逐渐提高。但是由于对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对养护管理的资金投入较少,导致城市园林景观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当前北京地区部分园林的观赏草坪出现老化的现象,当由于绿化养护投入成本过高,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缺乏对养护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造成对城市园林的资金投入分配不均,可持续的资金供给不足,养护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频发。北京地区城市园林养护管理的资金无法满足逐年扩大的城市园林建设数量,管理资金投入问题成为阻碍园林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矛盾。

2.3技术水平不足问题

当前我国专业的园林养护管理人员匮乏,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员极少,因此导致在实际的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中,技术水平不足。在北京地区,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后即可上岗,这不仅影响了园林景观的养护效果,还对养护管理的经济造成一定损失。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数量增加,北京地区园林养护管理部门的人员也不断增加,但是在实际的养护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人员年纪偏大,文化水平较低,专业知识欠缺等问题导致北京地区园林养护工作效率较低,养护效果不理想。北京地区当前大多数园林养护工作人员的养护工作不规范、作业强度较大,当面临病虫害问题时,只会采取喷洒农药的方式,当草坪中草过长时,只会使用割灌机打草的方式,这将严重影响城市园林景观的艺术价值。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过关,缺乏对植物生长习性的了解,当城市园林景观出现问题时,无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应对,造成北京地区城市园林管理的经济损失。由于园林养护工作人员的工资较低,部分具有经验的养护人员选择到物业、房地产等企业单位就职,这也是造成北京地区园林养护管理人员匮乏的主要原因。

3精细化管理在园林养护中的应用措施

3.1强化园林精细化养护管理的认知

园林精细化养护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园林中的植物,通过强化管理认知水平,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气候因素等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保证植物的顺利生长。在北京地区,根据季节性的养护管理认知需要采取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在于对北京全年不同季节的养护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实施综合养护管理。由于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漫长寒冷。在进行精细化的养护管理时,春季主要进行植树、施肥、维护巡查等工作,及时拔除冬季死亡树木,科学的补种。夏季主要在于病虫害防治和修剪,高温天气下保证植物的需水量,多雨天气时,及时加固树木,对绿篱进行修剪,强化城市园林绿化的维护巡查工作。秋季当树木即将进入休眠状态,精细化的养护管理措施在于对落叶植物进行树木基部封堰和灌冻水,不耐寒树种可在适宜的时间采用草绳缠绕树干的方式进行抗寒保护。冬季由于树木处于休眠期,则主要通过积肥、积雪等措施进行养护管理工作,对露地树木进行积肥,并在下雪天后堆雪于树根处,给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保证植物次年的长势。根据北京地区园林绿化的季节性特征,采取相应的养护管理办法,有效保证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

3.2完善园林精细化养护管理的制度

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的工作具有系统化、多环节、内容复杂和技术性强地特点,所以只有对园林的养护进行精细化管理,才能使得北京地区园林养护工作顺利而科学地开展。完善北京地区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制度,促进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完善的精细化管理制度能够为园林养护的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地依据,使其能够制定出合理的养护计划,实现园林养护的全面化管理的同时,还能确保园林植物的安全和健康生长。明确北京地区园林养护的工作内容和步骤,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最具针对性的管理方法,是实现全面化养护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立完善的养护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养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能够更好地实现园林养护的精细化管理效果。提高园林养护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也是完善精细化养护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北京地区为培养专业的养护管理工作人员,可以由政府部门组建相关工作小组,并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监督,加强对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聘请高水平的人才指导园林养护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调整北京地区对城市园林建设的资金投入制度,合理分配园林建设在前期设计、施工和后期养护上的资金安排,养护管理部门有效的把控资金的使用情况。完善北京地区园林养护管理的奖惩机制,将考核结果纳入下一阶段的拨款政策中,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努力投身于精细化的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中。

3.3掌握园林精细化养护管理的技术

精细化的园林养护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且相对复杂,对养护程序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养护管理工作人员掌握先进的技术。根据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植物的修剪工作是重要环节,因为修剪植物的枝干不仅能够使布局更加地合理,也能保证园林整体观景效果。在修剪过程中,可以使用短截、回缩等方式,不同植物所采取的修剪方式也不同,只有科学地运用修剪技术,才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好的通风和透光空间,才能避免病虫害和枯枝等现象的产生,拥有更好的观景效果。进行园林的水分管理工作时,结合北京城市园林的布局特点、园林大小等因素,通过科学技术研究北京地区的温度、湿度和关照条件,采取机械灌溉的方式进行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春季施用有机肥,夏季追施氮肥,秋季注意施用磷钾肥,促进植物根茎的良好生长;根据北京地区园林植物的特性选择施肥次数,为保证城市园林景观效果。展开病虫害管理工作之前,需要分析北京地区城市园林中的植被特点和病虫害特征,并使用针对性的措施。根据北京地区园林植被的生长特性,保证环境的清洁程度,及时修剪枝叶,清扫落叶,营造最佳的生存环境。根据北京地区的土质条件,种植合适的树种,对外来树种进行检疫,避免病虫害的传播。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技术,将北京地区园林景观的社会价值发挥至最大化。

4结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加。城市园林作为休闲放松的场所,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对北京地区园林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将发挥出园林景观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许圣远.在园林养护中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J].科技与企业,2014(12):112.

[2]俞连刚.浅谈园林养护系统长效管理方案的优化对策[J].绿色科技,2014(9):110-111.

[3]赵攀.我国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现状及相关对策[J].现代园艺,2014(16):205.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篇4

关键词:城市绿化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近年来,随着乌海市城市建设事业的长足发展,和乌海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绿化城市活动的不断深入,政府和广大市民对城市绿化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城市绿化管理工作的精细化问题自然也就摆到了每一位管理人员的面前。

1、城市精细化管理释义什么是精细化?通俗点说,精就是精致、精益求精;细就是仔细完善、注重细节;化就是转变变化的过程。城市管理精细化就是将传统的城市管理工作逐步细想、持续深挖、实现精做、并长期保持。从长远来看,城市绿化管理精细化将越来越成为社会管理的趋势,城市也只有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才能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市民日益提高的对工作、生活及居住环境的需求,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1、城市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实施举措“工作精心、过程精致、质量精品”是城市养护管理的新思路,也是我们养护过程标准的新要求,新目标。精细化养护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认识到计划合理有效的养护计划是顺利开展各项养护工作的前提,根据各类园林植物的生长态势,季节特点,乌海的气候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年度养护计划,从大局方面对一年的养护工作做了准确的定位;月度实施计划及周计划,则是注重养护任务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具体要求,对于工作的调整安排做出指导和参照。通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调整、总结、实践、分析、审核,使养护作业计划更全面、更实际、更合理。其中包括植物的调整计划;病虫害防治计划;施肥计划,草坪养护计划;植物修剪计划;四季草花调整计划;养护员工培训计划等。

2.2、科学流程结合可操作性的计划,有效实施,落实到人,精心策划,科学管理,合理编排,优化科学流程。朝夕之功,四季之美。做到花灌木及时修剪,有序调整,植物病虫害有效发现并防治,观赏绿篱保持整齐美观,草坪修剪及时。加强目标控制、协调配合,既能有效实施养护作业计划,又能使各项养护工作有序衔接。努力实现四个一“管好一片绿地、总结一点经验、提升一种精神、展示一种形象”。

2.3、监督考核日常养护管理的成效离不开有效的监督考核,加强日常的巡视管理检查和定期养护质量意见征询,结合月度、季度、年度考核,对反馈的各类信息、存在问题及时加以分析解决。针对性进行考核,采取综合评价体系,结合职工守则,基本的道德规范,养护计划,技术要求,养护区域的各类规章制度,通过考核奖励与惩罚,有效保证了养护工作的实施与养护质量,做到管理有层次,计划有目标,工作有落实,过程有控制、考核有依据、质量有保障。

2.4、资料收集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种类较多,覆盖面较广,相关不确定因素也较多,例如天气、药剂、人为干预等。每一个细节的改变,可能会导致相关工作的调整。所以日常养护管理中数据的收集、资料的累积、记录的整理,对于今后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对于养护计划的制定与调整是重要的依据。所以结合质量体系论证和日常考核,对养护中各类资料及时归档整理,加强信息的收集与贮备,加强行业的沟通与互动,真正提升养护质量。

2.5、应急管理绿化养护工作是一项持续长期的工作,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挑战,我们有必要建立应急预警机制,思想重视,落实到人,明确职责,合理统筹安排,准备充分,从容应对。例如:防台防汛应急预案,防火应急预案,病虫害暴发应急预案,工伤事故应急预案等。从源头上抓起,思想上重视,做到准备工作周密到位,应急反应迅速有效。

2.6、合理调整伴随着植物的生长,绿地系统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达到资源利用,景观效果良好的双赢。在尊重原有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追求景观的自然、和谐、美丽,结合实地情况,通过施肥、修剪、移栽、补种,重新调整抽稀等技术手段,调整绿化结构,优化绿化配置,保持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应。

2.7、创新实践创新是发展的动力,通过实践学习,加强观念创新,提高养护质量,如:杨柳树病虫害的处理,果树的栽培,大乔木下草坪的生长等。在点滴积累经验的同时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解决了绿化养护中的实际问题。。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篇5

数据规范、信息丰富、现势性良好的地名地址数据是新型城镇规划与精细化管理的数据支撑与保障,目前国内各大、中城市也正在积极开展此项工作。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实际,探索了地名地址数据规范的建立,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最后提出了数据的应用愿景。

关键词:

地名地址数据;数据标准;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

城镇精细化管理体现的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城镇精细化管理主要运用标准化、数据化、程序化的手段,使管理的各要素精确、协同,使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准确。与以前粗放性的城市管理不同,城镇精细化管理必须注重细节。城市管理的细节往往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出行、乘车、旅游、购物、医疗、教育等;同时也与政府关心的要素密切相关,如行政区域的范围与面积、管辖范围的自然资源、企业分布、人口分布、商业分布、GDp分布、交通、应急事务对策等。而以上这些城镇精细管理关注的要素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与空间地理信息密切关联。而地名地址数据库承载着空间地理信息的框架性内容,是城镇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概略描述,是城镇精细化管理决策最直接的、可以形象化感知的数据基础。丰富、细致、规范的地名地址数据将对城镇精细化管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与分析出发,提出地名地址数据建设要点,并以南京市为例,介绍地名地址数据标准设计内容和数据建设实践,最后提出地址数据应用愿景,以此抛砖引玉。

一、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与分析

新型城镇是以城乡统筹、集约高效、功能友好、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表现为“城乡一体”的城镇发展态势。新型城镇应科学合理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设计合理的新型城镇将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资源享用均等化,最终实现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要构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格局,地名地址数据库作为重要的数据基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具备规划与管理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1)我国新型城镇建设正处于规划建设阶段,要管理好首先要规划好,科学规划离不开地名地址数据的支持。地名地址数据具有客观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其详细的空间位置反映城市自然和人文资源布局,挂接专题数据后将生动反映社会及人文信息的空间分布,形象地揭示新型城镇的区域特征、发展态势、经济分布,有利于新型城镇科学规划。

2)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还具备事务性细化管理的特点,也离不开地名地址数据的支持。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具有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特点,与政府和公众均密切相关,因此应对城市管理细节进行通盘考虑,从而实现有效的精细管理。而地名地址数据客观反映了城市各层级的管理单元分布,将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平台的搭建提供很好的数据支撑。

二、地名地址数据建设要点

目前国内各大、中城市正在积极开展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但目前我国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还存在着覆盖不全、描述不详细,以及权威性、现势性数据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要使地名地址数据满足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需求,并为之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必须建设规范、统一、现势、权威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其建设要点如下:

1)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需求引导。应充分了解精细化管理的具体需求,如行政区域、社区、小区,甚至楼栋等信息的空间表达,如各类娱乐场所、商业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垃圾站、公共枢纽、餐饮住宿等的空间表达等。只有新型城镇管理的对象空间信息越丰富,才越便于管理。

2)标准先行。要建设统一、规范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必须在国家相关要求的指导下,广泛调研各方需求,编制科学、可行的地名地址数据标准。

3)体现权威性。地名地址信息与民政局、公安局的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地名地址数据库的采集、建库应和管理部门密切联系,在标准制定、数据源获取、更新维护等环节都应与权威部门充分沟通联系、信息确认,以保证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的权威性。

4)统一建库、统一。对于一个新型城镇而言,其地名地址数据库应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要求去搭建,不应存在多部门重复建设、多种渠道等现象。该类数据库建设应由该城市的(数字城市或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领导小组牵头,多部门协作完成,其应依托于该城市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地理信息服务的方式向政府、公众,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数据利用开发提供保障。

5)与面向服务的地理信息产品相互关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09年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设计指南》中明确指出:公共地理框架数据主要包括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电子地图数据、影像数据、高程数据5类,且这5类数据密不可分。地名地址数据与地理实体等其他几类空间框架数据无法分割:它们在空间上、基准上,以及各类数据相互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在标准、更新维护、版本(现势性)上相互关联。

6)更新维护制度化、程序化。地名地址数据库首次建设固然重要,但要使数据库长期发挥作用,必须建立有效的、便于实施的更新维护管理制度,使更新能够自动触发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流程进行,可以利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优势,使更新工作责任到人,逐级上传,并建立权威部门的审核制度,使更新工作及时、有效。

三、标准设计与应用实践

在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需求的大背景下,南京市规划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13—2014年度开展了地名地址数据标准建设与实践验证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标准设计

(1)数据概念模型设计

地名地址数据是对地名、地址信息的结构化描述与标识。《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规范》中地名地址信息以地理位置标识点来表达,利用该标识点实现与其相关的地理实体空间概略定位。地名地址数据包含标准地址(地理位置的结构化描述)、地址编码、地址位置、地址时态等信息,还包括了与其相关的标准名称(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经标准化处理,并由有关政府机构按法定的程序和权限批准予以公布使用的地名)、地理实体标识码、建筑物编码等信息,便于与现实存在的地理实体及建筑物挂接。结构化描述的地名地址数据利于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相关专题信息的空间匹配、信息挂接展现。

(2)地名地址组成结构

《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规范》中描述的地名与地址是密不可分的,面向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其地名信息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概念,还应满足城镇精细化管理需要下的地名信息(即兴趣点poi)的广义拓展,如商业、娱乐、生活服务等地名及地址信息。任何一条记录中既包含了地址信息(包括标准地址与代码、行政区域代码与各级名称、路街巷名称、门牌号及图片、楼栋号、单元号、建筑物唯一编号等信息)、通用的地名信息(包括标准地名及类别、简称、别名、曾用名、地理实体标识码等信息)及广义拓展的地名信息(即兴趣点poi,包括poi类别、邮政编码等信息),还包括了以数据应用为目的的信息(包括数据来源、数据更新、是否、照片与视频等信息)。如图2所示。

(3)数据分类

我国在2001年了《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18521—2001),该规定对山峰、河流、湖泊、森林、行政区域、矿区、农林牧渔区、交通设施、纪念地等有明显地名意义的地名作了分类规定,其中按自然地名、人文地名分成两个门类,再按照其大类、中类、小类进行细分。但该分类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政府、公众对地名的分类需求,且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对自然、人文的城市框架信息表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规范》中明确了地名地址数据分类表达是在国家相关标准的框架上,拓展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商业服务、交通运输、餐饮住宿、金融保险、旅游服务、房产楼盘、休闲娱乐、医疗卫生、文教科研、生活服务、公共设施等13个分类,近140个小类,并且其分类体系与国家地名分类体系进行了很好的衔接。

(4)标准特色

《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规范》的制定将有利于统一南京市地名地址数据生产规则,有利于建设标准统一的地名地址数据库,最终将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提供更好的数据服务支撑。标准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属性信息表,将密切联系的地名、地址、兴趣点等信息三者统一为一体,减少了数据冗余,其数据结构的科学性及信息表达的丰富性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为信息空间匹配、信息挂接展现、查询、定位及分析统计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支撑。

2)通过地址编码、地名分类代码、兴趣点分类代码标识,可以实现任意条件的成果输出,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地名地址匹配)和利用率,实现了面向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多个行业、多用途的目的。

3)地址编码在国标的基础上增加了社区编号,可以更好地与将来的社区网格管理进行衔接,便于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社区化(网格化)。

4)地址拆分提高了将来地名地址匹配的精度和效率,便于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各类专题数据与之匹配和挂接。

5)标准中地理实体标识码和建筑物编码信息将有利于将专题和社会经济信息与建筑物或地理实体(如行政边界、河流、道路、院落等)的挂接、联动,便于统计分析、客观展现。

6)照片、视频、网址、邮编等信息使地名地址信息表达更为丰富,脱密信息标识、数据来源、采集更新属性信息及区域元数据便于数据利用和管理。

2.应用实践

在标准制定后,南京市规划局与公安局紧密联系,顺利完成建邺核心地区的地名地址采集建库,并通过实践反复验证并完善数据规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该部分数据已经在南京市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南京、智慧新城专项系列平台上展现。地名地址采集、建库实践不仅丰富和完善了数据标准,使其能够直接指导生产,也为后一步工作提出了思路:

1)开展地名地址数据库管理平台研发:完成数据归整、质检、入库、更新等辅助工具的开发,为数据建库提供质量保障;另外基于该平台还应实现地名地址唯一标识码编码管理、更新维护、地名地址数据匹配(专题挂接融合服务)、导出等功能。

2)应联合公安局、民政局等权威部门联合开展地名地址数据审核、更新维护等相关工作,保证地名地址数据的权威性、可靠性。

3)建立联动更新制度:要使地名地址在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中发挥更好的应用,还应建立市、区、街道、社区等分级触发更新维护的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其现势性、可用性。

四、应用愿景

地名地址数据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使者、社会管理与经济活动的桥梁,是实现各部门数据在地理空间上有效共享的重要纽带。地名地址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及权威性特点,将为新型城镇的科学规划与有效精细化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地名地址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摸清家底,客观分析,为新型城镇科学规划提供数据支撑。以往的规划设计在前期现状分析时往往缺乏对人口、经济、基础设施、产业等相关信息空间布局的有效判断,导致规划设计由“拍脑袋”决定,缺乏科学的依据。而地名地址可以与企业分布、企业产值、人口统计、法人数据、GDp统计等规划编制的重要因子进行空间匹配和共享融合,有助于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和内在关系,也有助于揭示人文信息与城镇化进程等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都将为新型城镇的规划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2)为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地名地址数据库作为重要的媒介,通过地名地址匹配,将各种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需要的信息与之关联,将可以开发出满足不同需求的城市管理应用平台,可以在空间上进行直观展现和动态维护管理,如住宅管理、户籍管理、卫生管理(环卫、垃圾中转站)、集贸市场管理、公厕管理、公众出行、安全突发事故的处理、建筑能耗监测,甚至可以做到电梯、锅炉等质量安全问题跟踪,残疾人员、老年人员定期管理和跟踪,娱乐场所与公共场所定期跟踪管理等细节性的管理。依托于地名地址数据,城市精细化管理将成为一种常态性管理制度,使城市管理工作更加直观和科学有效,将提高城市管理部门和政府的公信力,从而推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3)新型城镇规划设计、规划实施与精细化管理相互促进。新型城镇的科学规划与实施,将促进地名地址的不断更新,而其通过精细化管理获取的各个层级的专题信息与地名地址空间挂接,又将为下一轮的规划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实施面向新型城镇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客观分析—规划设计(调整)—规划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个不断完善并螺旋式上升的闭合环,整个过程将是新型城镇发展有力的推动力。

五、结束语

地名地址数据建设与其他GiS数据建设相比,具有数据结构简单、建设成本低、便于利用的特点,它将为智慧地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格局提供科学依据,也是新型城镇精细化管理的有力推手,通过它最终将体现新型城镇的整体观、历史观、系统观的科学发展新理念。

作者:诸敏秋宋以胜王芙蓉尹向军赵伟单位: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CH/Z9010—2011[S].北京:测绘出版社,2012.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18521—200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GBt23705—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4]陈玉萍,张秀.地名地址普查与建库研究[J].测绘通报,2015(6):103-107.

[5]卫启云,渠伟勇,黄鸿,等.城市地理编码的部门信息共享与应用实践[J].测绘通报,2014(10):101-104.

[6]佚名.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十问[J].领导决策与信,2013(25):4-7.

[7]李军.城市管理需要精细化[J].现代城市,2011(2):45-47.

[8]杨萌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J].财经界,2014(4):100-102.

[9]张森奎,郭庆堂,许有田,等.基于microStation平台地名数据采集更新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2):191-194.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篇6

一、现场会要解决什么问题

城市管理最终要达到市容环境“优美整洁、规范有序、文明和谐”的目标。近几年来,在这一方面,力度应该说是很大的,重点从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以开展“五脏五乱”整治活动为载体,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水平,可是,我们还是走不出“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城市环境整治怪圈,全市各区(市、县)“脏、乱、差”问题时有发生。今天,在清镇市召开城管现场会,并不是说清镇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在全市最好,比市容市貌,清镇只能排在中间;比基础设施,比经费投入,比工作力量,清镇无法与两城区相比,就在基础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要实现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说清镇在管理上动了大量的脑筋,在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上寻求突破,大胆探索,提出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理念,出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方案,制定了科学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考核机制和评价机制,搭建了一个“信息集成,统一指挥”的计算机管理工作平台,实现了城市管理的高效率和全覆盖,开了市乃至贵州省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先河,这次现场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创新的问题。

二、清镇的做法有什么启示

今天,听了清镇在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系列做法后,我深有感触。我认为,至少给了我四个方面启示。

一是在工作创新上,清镇能够在总结以往创建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并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应当说,这是在全省城市管理上的一大创新、一大突破。虽然全国不少省区也在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但大家都是围绕精细化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一套可供借鉴的经验。清镇能够借鉴外地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推行精细化管理,这在全省来说是第一家首先提出,其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二是在工作标准上,清镇明确提出了“力争在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园林绿化、建筑工地、街巷院落小区等管理上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城市环境''''优美整洁、规范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按照无缝拼接的要求,在10个方面,明确细化了10项具体的精细化管理内容、43项工作标准和109项任务指标,并将细化的目标明确到人,做到管理目标量化,管理标准细化,职责分工明晰化,为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夯实了基础。标准体系目标明确,内容翔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我们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明确了努力方向。

三是在管理方式上,成立了城市精细化管理信息指挥中心,搭建了管理平台,并开通了市民免费投诉电话,架构了“城管110”,指挥中心初步实现了城市管理内容和标准的数据管理、城市管理事件的迅速处置、责任单位及人员的科学考核,做到了城市管理对象数字化、管理评价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应当说,此举是全市乃至全省在推进城市管理工作进程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一大亮点,尤为值得我们学习。

四是在机制建设上,清镇积极探索,立足于工作创新,为使明确的各项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得到有效落实,再造新的管理流程,建立了从管理、监督、考核到评价的四大机制,围绕四大机制,制定了“五级督查”、“三令督办”、“连带承责”等26个工作制度,为实现长效管理提供了机制保障。有效解决了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城管及保洁管护人员工作到位,监督督查工作到位等问题。可以说,这套从管理到考核的体系是城市管理工作中,机制和体制建设上的一大创举。

三、下一步该做些什么

一是要进行管理理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解决好城市管理工作中不断涌现出来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够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当然,能够创新固然最好,如果一时想不出新的办法,那学习别人创新的先进的有效的城市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城市的特点,有效实施管理,也是不断提高我们工作水平的途径。

二是要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投入。只有在管理上加强了,设施上跟上了,我们的城市才会越来越舒适、越来越亮丽。刚才恒部长也和我们商量,明年市里对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有亮点的区(市、县),可给与一定的补贴。

三是要着力提升市民素质。市民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只有全体市民都积极参与、支持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我们的城市管理才会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

四、全力以赴抓好“整脏治乱”迎检工作

今年下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恒部长亲自主抓,市文明办牵头,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区(县、市)切实按照《年下半年市深入推进“整脏治乱”工作方案》,全面深入开展整脏治乱工作,使我市市容市貌得到整体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提高,城市软环境进一步改善,增强了我市城市综合竞争实力,成绩十分显著。但我们也应看到,我们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管理松懈,未能形成长效机制,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工作主动性不强等问题。下个月省里就要开始检查,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市各有关部门、各区(市、县)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这次“整脏治乱”的各项迎检准备工作,增强紧迫感,全力以赴,切实按照《年下半年市深入推进“整脏治乱”工作方案》要求,对照自身,有针对性地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要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日常的管理中积累经验,形成长效机制。

五、下一次城管例会要干什么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篇7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城市市容;网络;模块

城市市容环境作为一个城市的硬性指标,它不仅是客观反映城市经济实力、文化程度、开放性意识、文明程度、社会道德的基础,更是指导城市未来建设的依据。然而在我国城市市容管理工作中,因为投入少、管理体制欠缺以及市民思想意识差、素质低等原因,大多地区的城市市容管理都存在管理混乱、效果不佳的特征。为了更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制定一个科学、高效的精细化管理策略不容忽视,是未来人们必须重视的城市建设问题。

1.精细化管理概述

城市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城市管理的根本途径,也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要求的加强,人们对城市市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种社会背景不仅让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无法满足时代要求,还大力推进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研究,为加快形成协调一致、管理范围及安全、管理策略科学、责任到位的城市管理工作新格局提供了基础。

1.1城市精细化管理内涵

所谓的精细化管理主要指的是在管理工作中以国家现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提高管理效率为依据,优化管理体系为目的,利用现代管理策略对管理对象实施精准、快捷、迅速的管理。这一技术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西方国家,当时主要是以工商管理的方式来提高公共部门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在近四十年代的发展中,这一管理策略在全世界已经趋于普及,我国也积极的引进这一管理思想,并在包含城市管内在内的各领域积极推广。经过几年的研究与试行,精细化管理方式的应用有效地转变了我国传统粗放型市容管理方式,改变了以往落后、低效的管理方式,让整个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规范和标准。

1.2城市市容精细化管理特点

首先,现代城市市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是通过提前在城市管理组织中设立独立的市容管理部门,并且对市容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统筹各项管理工作,并且制定了科学的奖惩制度,让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成为有规可循、有法可依的精细化工作流程,从而实现了市容精细化管理的现代行政管理要求。

其次,市容管理在政府决策、制度以及管理方面的引导下,逐渐实现了内容的精细化制定、管理统筹的现代化要求,让整个管理制度变得更加科学。在这种背景下,各项管理制度的开展变得更加有效,能够在规范、有序的环境下自我负责、自我约束,并对管理行为有着更进一步的提升。

再次,利用各种现代技术和方法,引导市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各项城市市容管理工作中来,让市民从自身做起认识到城市市容环境的重要性,做好自身与市容环境的改善要求。面对这种要求需要从提高市民个人素质入手,增加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彻底解决传统城市市容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阻挡、制约以及不配合现象。

2.城市市容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技术

要想更好实现城市市容的精细化管理,需要从城市硬件和软件两个不同的方面入手。这离我们所说的硬件主要指的是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而软件环节则是对市容精细化管理技术的选择、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制度标准建设以及信息平台等。具体来说,在城市市容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2.1建立健全城市市容管理体制

对于城市市容的管理而言,由于它本身是一个综合执法工作,有着内容丰富、难度大、场所复杂以及流动性强烈的特征,因此要想更好、科学的开展管理工作就需要完善、科学、扎实的法律依据,利用法律武器来开展各项工作。但是一直以来,我国城市市容管理中都存在众多的地方特色,使得管理工作很难达到标准统一的管理目标。针对这种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定统一的城市管理法,来明确城市管理执法的法律地位,改变“借法执法”的被动情况,并以此来解决执法依据过多,内容繁杂,操作困难的问题;制定专门法律法规来规范城管执法,包括统一队伍称谓、管理体制、职能范围及职能划转原则真正做到职责法定;理顺城管执法队伍与相关部门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建立相应的协调配合机制,确定相应的协调形式、程序以及责任,明确行政机关之间的一些必须履行、相互负责的义务,切实保证执法协调工作的落实。二是加紧修改和完善现有的城市市容管理法规,认真梳理执法的依据。修改或废止已经归并到城市管理部门执行后的相关职能的法律依据,避免出现法律适用茅盾。针对实际执法过程中发生的法律依据不足的情况,应及时加以补充和完善,从而减少立法缝隙,消除立法盲区,克服法律法规之间的抵触现象,切实增强法律法规的支撑能力。

2.2采取先进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破解精细化管理执行难

一是管理手段现代化。“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应用信息化手段科学管理城市市容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市容管理的基本立足点和战略制高点,以城市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来带动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现代化,推动高科技在城市市容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已成为改善城市市容管理方式和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二是管理理念人性化。“从某种角度看,法的功能和目的就在于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3提高执法人员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一是满足执法人员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执法人员晋升空间狭小或者没有晋升空间,并重复着一些简单的工作,就难以保持长时间的工作激情,这种现象在年轻人比较集中的单位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政府应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复函的精神,解决执法人员的身份问题;单位也应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并多组织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来满足广大执法人员的优势需要。二是对内进行人性化的管理。管理学中的“社会人”假设理论认为: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指挥、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等,而更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及生活学习条件,满足执法人员的实际需求,增加满意度,从而来激发工作热情。

3.结束语

城市市容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城市市容的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市容精细化的城市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城市管理人从小事做起、从细节着手,坚持不懈,为实现城市市容管理的长效化、精品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鸿懋.城市市容资源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00(04).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篇8

立足“环境友好”,打造“森林中的城区”。我们提出了“城郊森林化、城区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小区花园化”的建设目标。植树能造就“绿”,在城中,“绿”可以养眼,可以怡人,让人感到亲切,有回归自然的感觉;“绿”还可以造就天然氧吧,净化空气;“绿”是构成城市名片的主要元素,是竞争力;“绿”是恩泽后代的民心工程,利在千秋。为了统一思想,通过大算“发展账”,强调“‘绿’就是优势,‘绿’就是品牌,‘绿’就是竞争力”,倡导“多添一片绿,就立一份功”。在农村,植树造林能够保护农田、防风固沙、蓄积木材、改善局部气候、发展林经济和美化农村环境。通过细算“经济账”,叫响“‘绿’就是财富,‘绿’就是银行”的口号,引导镇场干部和农牧民投身造林、受益造林。探索实行了“政府主导、统一规划、逐年实施、以林为主、社会共建、全民共享”的绿化工作思路,以提档升级和后期管护为重点,积极推进街路绿化、居住区庭院绿化、城市公共绿地、城市防护林系统建设和泡泽周边绿化等工作,论证规划总面积达671公顷的东湖生态公益林和宏伟绿色生态长廊景观区,实施铁路沿线绿化综合整治工程。对辖区企事业单位、临街商服、老居民区等绿化欠账多区域,实行“见缝插绿、垂直造绿、拆墙透绿”。大力实施“三围一沿”和“农田林网”工程,着力建设“环境优美镇”和“生态文明村”,做到了村屯绿化、经济林、接班林、防护林等建设同步进行。从2007年春季开始,两年来,辖区有近70家中、省、市直企事业单位参与城区绿化工作,城区义务植树60余万株,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原来的8.5平方米提高到11.5平方米,农村绿化完成1.54万亩。

立足“细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细节体现人文关怀,细节影响城市形象,城市不可不拘小节。关注细节,是城市进步的标志和动力,是城市精神的具体体现。打磨好细节,是市民对城市发展的要求,也是城市管理者的责任。把城市细部整理作为抓手,推进街路、场地硬化,消除主城区土地;实施“黑杆下地”工程,将主街路两侧通讯线杆全部拆除;拆除主街路的围栏围墙,营造通透式城市景观;整治牌匾广告,达到美观和谐;实施“亮化”工程,打造油城亮丽夜色景观。通过实施细部整理,消除了视觉污染,实现了街路宽敞明亮、街区整洁有序,展示了精致、温馨、品位不俗的城市形象,塑造了严谨、细致的城市精神。目前,全区有93个居住区70%达到了平安小区建设标准,65个社区基本实现了花园化,并涌现了荣获三项省级荣誉、两项部级荣誉东湖五社区,荣获四项省级荣誉、一项部级荣誉东湖四社区,成为了社区建设的典范。两年来,仅商厦商贸周边、明湖商务休闲区、新潮商业区环境治理共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整体环境大为改观,“两区”新增企业277家,促进财政增收2800余万元,商业吸引力和辐射作用明显增强。

立足“精品工程”,打造独具魅力的建筑景观。大庆是石油城,是资源型城市,从城市建筑风格、华丽气派来看,怎么做也赶不上一、二类城市。但从城市建设、管理来看,我们处处体现大庆的“三老四严”精神,体现“精细”而不是追求“大、洋、华”,要实际、实在、实用、节简、节省,时时处处使城市建筑与经济实力相一致,与城市精神相吻合。规划辟建了铁人广场、石油广场等7个广场景观,建设了铁人纪念馆、油田指挥中心等独具石油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整治了乘风湖、燕都湖、新潮湖,开发新建了奥林国际公寓、银亿阳光城、丽水华城等9个精品人居工程,改造建设了以世纪大道、铁人大道为骨架,以石油化工专用路为补充的快捷便利、四通八达的城市主干路网。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精品工程,形成了完整、美观的城市轮廓。

立足“以人为本”,打造整洁舒适便民的人居环境。整洁体现城市文明、市民素质、城市魅力。近年来,让胡路区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为目标,重点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为了有效管理流动商贩,推出了数字化城管,成立了数字城管指挥大厅,配备了24台装有GpS系统的城管执法车辆,在全区主要街路安装了77个摄像头,对城区主要街路实行实时监控,极大提高了对问题的发现和处理速度。同时采取了由堵变疏的策略,新规划增设了8个便民市场,既方便了商贩又方便了市民,有效解决了流动商贩影响市容的问题。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谐城管”理念,立足本地实际,坚持从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市容环境卫生入手,切实把群众最关注的环境卫生解决好,把最需要城管关爱的弱势群体服务好,把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城市管理违法现象整治好,把群众最希望提升的城市景观维护好,把受群众最欢迎的沟通平台搭建好,把群众最期盼的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好,把群众最满意的城管队伍形象树立好,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整体水平,营造优美、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和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工作目标:

2009年,我县城市管理工作主要以“打改革牌、打创建牌、打服务牌”为主要手段,做到“围绕一个重点,实施二项工程,实现三个走向,整治四个问题,推进五个突破”。

1、围绕一个重点

围绕园林城市、卫生县城的创建工作重点,继续深入开展市容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大城管执法力度。充分发挥“众志成城,依法治管”的城管精神,走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突击整治,监督管理四大步骤,凸现“城市牛皮癣”治理、店面装修整治、建筑工地规范、“门前三包”管理四大亮点;下好依法行政、联合执法、亲情服务、亲民管理四步棋,排除流动摊点、路面污染、乱搭乱建、越店经营四障碍;建立“三位一体”、网格式管理、全过程跟踪、错时式巡查四机制,实现管理时间、管理区域、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四突破,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实施二项工程

一是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深化环卫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环卫管理硬件基础。启动*县生化处理厂的建设,力争在年底投入使用,确保主城区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调整环卫基础设施布局,动工建设长安北路垃圾中转站,改建梅园路垃圾中转站,形成较为完善的东南西北中布点格局;更新环卫设施建设,增设适量的垃圾收集点、垃圾箱、果皮箱、垃圾转运站,解决垃圾收集问题,提高垃圾处置效率;加快城东、城北区块公共厕所建设,完成以长安北路为中轴线、海兴路为分界线四座公共厕所的选址与建设。

二是实施夜市管理规范工程,增强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市容管理硬件基础。实行划行归市,统一布局,加快夜排挡迁建工程的启动,实施摊位设置准入制度,改善夜市无序混乱的局面。开辟勤俭路夜市专设区域,堵疏结合,标本专治,有效解决夜市经营管理不规范,经营分散、卫生条件差、污染环境、噪声扰民等问题,成为管理部门依法管理、经营者合法经营,政府支持、群众欢迎、经营者乐于投入发展的亮点工程。

3、实现三个走向

一是修订完善《*县县城容貌标准》,市容管理标准走向规范。根据《浙江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与《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从提高城市品位、着眼长远发展的角度,进一步修订完善《*县县城容貌标准》,对城市容貌的平面、立面、空间、静态、动态等全方位提出管理要求,增加城市管理可操作性的要求,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法制化、规范化,改变目前城市日常管理过程中,标准不够明确、细致,细微之处缺少精雕细刻,进一步约束执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以进一步提升县城的文明形象

二是建立乡镇城管执法队伍,城管队伍走向基层。抓好有关乡镇城管队伍的组建,严格做好基层城管执法人员法律法规、执法业务的组织培训,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推动基层城管执法工作依法有效开展,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县城乡的城管执法网络,进一步改善乡镇集镇群众的居住环境,提升集镇品位。

三是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城市管理走向大众。坚持“开门管理”,通过“门前三包”、“市容环境星级单位评创”、“城管志愿者”、“行风监督员”、“城管进社区”等活动与载体,引导、动员广大市民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形成人人齐管理的良好局面。开通热线电话,接受群众举报,加强市民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查处。真正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全民监督,提高广大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参与率、支持率和满意率。

4、开展四项整治

一是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在抓好城区主次街道环境卫生管理的同时,注重抓好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卫生管理;落实“门前三包”、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定时清扫清运等制度,要不断加强环卫细化岗位考核制,完善环卫基础设施配置,提高环卫作业效率,扩大保洁面积,保持街道卫生清洁,全面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市容市貌整治。狠抓道路清扫保洁质量。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和频率,重点提高城区主要道路的保洁质量,试行夜间水冲保洁,确保道路干净整洁。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和维修保养。加强环卫设施的日常维修保养,及时进行消毒消杀,确保环卫作业正常运转,提高作业水平。实施卷帘门的整治,在县城新桥路、勤俭路等主要商业区域内,制订政策措施,积极协调推进,逐步将现有密闭式卷帘门改为透景防盗格栅式卷帘门,探索透景防盗格栅式卷帘门。同时结合卷帘门整治,对店面容貌进行整顿,做到店面橱窗裱贴出新,无乱招贴,窗内商品摆放、陈列整齐,与整个街景融为一体,清新自然。加大袋装垃圾管理力度,不断完善车辆收集、上门收集、垃圾房、垃圾周转箱收集等形式,增加收集、清运次数,做到日产日清。

三是加强工地、工程施工车辆滴撒漏整治。实施《建筑工程工地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制度,督促建设单位做好施工工地内部环境卫生管理,施工工地必须做到围护规范、牢固,抓好工程施工车辆加盖改装和施工车辆密封运输,要加大对工地违章违规行为尤其是工地运输过程中的"撒、拨、滴、漏"现象的监察执法力度。减少工地施工和工程施工车辆“滴、撒、漏”污染城区道路的现象。

四是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核心,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以新农村社区、新农村示范村整治为抓手,指导各乡镇建立全民参与专业队伍相结合、建立集中整治与日常巩固相结合的新机制。整合县乡道路保洁、河道保洁、生活垃圾收集等专业环卫队伍资源,建立专职专业的工作队伍,经常性地开展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切实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5、推进五个突破:

一是启动全县各类违法建筑处理,实现违法建设监察有新的突破。做好现有存量违法建筑的分类定性工作,依据违法建筑的具体用途、违规情况、历史遗留问题等进行分类定性,有区别的实施集中拆违活动。要健全完善协调配合机制,实施集中拆除。健全完善协调配合和部门联动机制,从重点路段入手,坚持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顺序,对逾期未自行拆除的违法建筑实施。要有效遏制新建违法建筑的发生。在突出重点工程集中拆违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规划监管,坚持举报查处与执法巡查并举,对新建违法建设行为做到及时发现、迅速制止、依法查处,有效遏制新建违法建筑的发生。

进一步拓展建设监察领域,力争在建筑业管理、园林绿化、物业管理等等方面查处一批案件,进一步为各项建设法律法规的精确实施提供保障。

二是深入开展民生实事工程,群众满意率实现新突破。根据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把群众的要求当作大事要事来抓,推行“和谐城管、民生工程”,提升群众满意率。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经营区域,规范设置便民服务点,确定重点扶持失业人员、城镇困难家庭、残疾人、低保人群,施行便民服务设施投放前有相对固定的服务点位,统一摊点管理标识、统一摊号和经营时间,合理配置修理点、小吃点、百货点的布局,统一制作便民服务车,经营业主签订管理协议书,配备四桶一筐(即垃圾桶、泔水桶、清水桶、消毒桶、废纸筐)。

三是完善市容长效管理机制,管理水平实现新突破。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围绕城市“四化”长效管理,发扬“众志成城,依法治管”的*城管精神,在乱设摊、乱占道、越店经营等“三乱”管理过程中,着力做好“四求一提高”文章,促进城市品质增长。“四求”即:以“广”求平衡,提高管理覆盖面。不断拓展管理的范围,填补管理的空白,消除管理的盲区,力求整体推进,全面覆盖;以“精”求深化,抓好细节管理。进一步确立“细节为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以考核为抓手,改变粗放式管理,更加注重细节管理,精雕细琢,提高管理的精细水平;以“实”求满意,坚持让群众得实惠。坚持城市管理为人民,城市管理靠人民,坚持项目带动,继续搞好背街小巷环卫设施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以“新”求突破,确保城市管理年年有进步。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着力破解当前城市管理中的热难点问题,实现工作实现再跨跃。“一提高”即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群众生活品质。

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篇10

刚才,大家观看了城市环境“三项整治”录像,*区长就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和“三项整治”工作做了很好的动员部署,王主任、蒋区长分别与各街道办事处签订了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目标责任书,六家单位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可以说,这次会议是开展城市环境“三项整治”,推动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的动员誓师会,任务部署会,工作推进会,希望大家要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积极行动起来,在全区迅速掀起环境综合整治的高潮,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提升标杆,固牢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新理念

随着城市的发展,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城市管理工作的标准越来越高,城市管理工作从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已成为现实而迫切的要求。

从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看,新加坡成为世界的“花园城市”,扬州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无不得益于他们非常精细的城市化管理,其精细化程度令人叹为观止,新加坡具有非常精细的城管法律,并有完备的执行力,仅公民行为管理就有12条规定,垃圾如何出户、使用完厕所后必须立即冲水等都有法律规定;扬州具有非常精细的数字城管体系,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发现问题,问题发现能力明显增强,处置效率显著提高,处置能力快速提升,显著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从当前工作看,我们开展的城市环境“三项整治”和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必须强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理念,必须有“细节决定整体”、“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破解城管难题需要细节之处着手,保持城市长效常态管理,需要从细微处着手,提高城市形象,需要从小处着手、以细节提升质量,以细节体现品质,以细节展示形象。

从长远工作看,提升竞争软实力,打造江北现代化新市区,我们在城市管理上也要确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实现高效科学的城市管理的必要前提,是建设整洁良好的市容市貌、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抓好城管精细化工作,是优化环境,提高群众幸福感的需要,是树立形象,提高城市美誉度的需要,更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二、综合整治,实现城管薄弱环节的新突破

城市环境“三项整治”以来,各街镇、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城市卫生状况有所改善,交通秩序有所好转,占道经营有所遏制,整个城市面貌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下一步,要针对薄弱环节,抓住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寻求突破。

一是着力解决热点问题。我区部分区域、路段存在的占道经营问题相当严重,特别是王家田市场周边、欣乐市场门前、朝天街沿线的占道摊点、乱停车辆、乱设广告牌等问题,领导不满意,群众反映强烈,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对这些区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关街道和部门要高度重视,集中精力,合力整治。城管、交警部门要重拳出击,对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乱停车辆进行全面清理,力保一个不漏;对不规范的广告招贴,坚决清除;要堵疏结合,合理科学地进行疏导,规范管理;要高度重视整治后的日常管理,有关部门要派专人定点定时死看硬守,确保不回潮。

二是着力解决环境“脏”的问题。个别路段、老旧小区保洁质量不高,垃圾不能及时清运,卫生死角多,环境状况较差,环卫设施不全,垃圾运输抛撒仍然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区市容、房管部门和各街道要认真对待,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加以解决。主要道路要在坚持全天候保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保洁质量,保持时时都干净;街巷道路要提高保洁标准,解决乱倒、乱堆、乱放问题;居民区内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要进一步完善设施,完成功能配套,推行垃圾定点收集,改变垃圾随意出户堆放的现象;城郊结合部要组织环境卫生整治会战,清理卫生死角和积存垃圾,解决垃圾围城现象。要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计划建设的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公厕要保质保量按时限要求完成任务。

三是着力解决秩序“乱”的问题。要进一步规范人车的交通行为。交警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交通法规宣传,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意识,规范车辆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纠正各类违章,使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要尽快规划停车场所。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选好城区内的停车场所,使各种车辆能够做到定点摆放,有序停放;要继续做好打击非法营运车辆工作。加大打击“黑车”的力度,制定有力措施,采取超常手段,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黑车”营运问题。

四是着力组织联合整治。这次“三项整治”覆盖面广、涉及工作量大,时间长,需要组织多次的联合整治行动。所有参与整治的部门、单位、街镇,必须无条件服从“三项整治”办公室的统一指挥,主动参与,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绝不允许有推诿扯皮现象发生;“三项整治”的各牵头部门、各街道要切实负起责任,按照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公、检、法、司要充分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敢于执法、严格执法,对不积极配合、故意干扰阻碍整治活动的,要敢于上手,决不手软。这里我重申,各部门要主动找准位置,顾全大局,在这个问题上,不讲条件,不讲原因,只有服从,唯有落实。

三、常抓不懈,推动城市管理的新跨越

开展城市环境集中整治,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很有必要,也能取得一些成效,出现一些起色,但这是暂时性的、阶段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反弹。如何巩固成果,如何能够长期管好,是我们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是要落实城市管理责任。区政府关于加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实施意见对各部门、各街镇城市管理的责任已划分的十分明确具体,关键在抓落实。要将责任落实到单位,任务明确到科室,压力下传到人,要划片分段,划分责任区,包路段、包时段,每天组织巡查,对出现责任问题的责任人要进行问责追究;但仅仅由政府部门、街镇承担城市管理责任远远不够,要让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单位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加紧推行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划分各单位的市容环卫责任区,签定市容环卫责任书,告之市容环卫责任,依法监督其履责,真正形成政府部门牵头、街镇组织实施、社会普遍参与的“大城管”格局。

二是要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做任何工作,人的因素始终是关键因素。抓好城市综合长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我们既要有懂管理、敢管理的城管、交警、工商、卫生等城市管理人员,有了你们城市才会更有秩序;也要有从事道路、社区保洁工作的环卫工人,有了你们城市才会更加干净。目前,政府正在充实雄州主城城市管理力量,组建雄州街道的城管执法队伍、城管协管队伍和保洁员队伍,我们一定要将这些队伍打造成善于城市管理、敢于动真碰硬、勤于吃苦奉献、带头以身作则的队伍。我们的每一位同志一定要恪尽职守,各尽其责,各尽所能,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城市管理中,我相信,城市环境一定会有较大的改观。

三是要严格城管监督考核。考核工作常态化,要建立城市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办法,选调有事业心、责任感的考核人员,坚持每天考核,当日反馈,一周一查,及时通报,每月讲评,公布排序,通过严格的考核促进问题的整改;媒体监督常态化,区电视台设置专题节目、选调专门人员、配备专用设备,用专栏、专人、专机“三专”的方式报道城市管理工作,曝光突出问题,通过有力的媒体监督促进问题的整改;举报整改常态化,要广开渠道,设立投诉电话、明确举报接待人处理群众来电、来函、来访,并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通过社会力量监督问题的整改。

四、加强领导,增强城市管理的新活力

一是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区政府已成立了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领导小组和城市环境“三项整治”指挥部。各街道、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真抓实干,分管领导要专抓专管,狠抓落实,以坚定不移的决心,超常规的举措,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全面改善市容环境面貌。

二是奖优罚劣,严格问责。区政府已建立城市管理保证金制度和问责机制,将城管工作的绩效、绩誉和绩位进行挂钩,各街道缴纳10万元保证金,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缴纳5000元保证金。年度考评实际得分高于总分90%的为优秀街道,区政府对街道和各责任人在退还保证金基础上给予双倍奖励,达到总分70%的为达标街道,对街道在全额退还保证金基础上给予适当奖励,对责任人在退还保证金基础上等额奖励。低于总分70%的为不达标街道,全额扣除单位和个人保证金。对连续两年考核居未位、问题突出的单位,对主要责任人建议区组织部门进行必要的岗位调整和交流。

三是宣传造势,营造氛围。重视抓好舆论导向,大力宣传长效管理对改善城市形象和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整治过程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和典型事件,公开曝光整治工作开展不力或长效管理不落实的单位,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