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与语言的共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4:00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篇1

无声的图形信息包括:可视化警告、符号系统、标记、图形指示、图标、标志、图表等。图画信息、图形标记在我们生活中出现,它们存在的意义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制约:

(1)在传统文化日渐衰落,而视觉文化则兴旺发达的今天,由于信息超载,更准确一点地说,由于文字过载人们注意力的范围正在崩溃。读书看报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行的编辑、浏览、扫读。受于传统阅读方式的限制,人们似乎对图形化的信息语言产生了阅读兴趣,因此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图形化语言标记。

(2)都市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在生活、工作、人际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人们试图寻找能够简化生活的种种方法,而既感性又赋有理性色彩的图形语言,能够迅速在大千世界中能速唤起人们的各种情感。它给人们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生活质量,因此人们越加的依赖于图形语言的设计。

(3)低文化人群在社会中亦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儿童、老年人对文字信息的识别效率以及识别速度比不上年轻人,而社会是一个任凭年轻人打拼的世界,社会由他们而来,为他们而服务。那么,如何保证每一个人都能接受同等的信息量,而又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就只有图形语言可以实现了。图形语言种类丰富,经过系统地调研分析得知,公共场所中图形指示设计确实在生活中大量存在,而且适用领域越来越广,越来越能够为更多的大众所接受,其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促进着人类的文明。因此本文重点对公共场所中图形指示设计做出进一步的现状分析。

2公共场所中图形指示设计的现状研究

2.1公共场所中图形指示设计的存在形式分析,以及它以何种形式代替了哪部分文字语言

(1)公共场所中图形指示语言代替部分文字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形与文字同样归为语言门类,所以二者必定会要符合语言的基本规则。如今,图形代替文字,如果其存在是合理的,那么它必定要符合文字语言的基本规则。由于文字语言有基本句型、词性等之分,那么图形语言也潜在的遵循着这个规律。

(2)既然得知名词、动词性质的图形语言在公共场所的图形指示设计中占有的比例最大,使用率最高,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那么,如何使得这两类的图形语言在形式表现上更简化、更统一、更便于识别和记忆,与此同时,在传达信息上更准确无误、快捷即是我们在今后值得关注和进行研究的新问题。

2.2对动词、名词性质的公共场所中图形指示语言其形式表现的现状分析(从文字、图形、色彩三个角度分类进行)

(1)动词性质的图形指示语言。

1)文字:在分析了大量的实例之后,我发现在动词性质的图形指示语言中,文字的使用并不是常见的。从设计的角度上,归纳总结其原因我认为,文字的较少使用,正是由于其文字内容被图形所代替的原因。此时文字就没有必要重复出现,混乱人的视觉了。试想,在公共卫生间的男女标识中,如在现有的男女图形上标有“男”、“女”字样,那么,不但图形语言与文字语言的重复,从视觉上讲图形还会淡化文字的视觉效果,因为人们对图形的敏感度远远大于了文字的效果。

2)图形:(从物品使用说明书和公共场所中图形指示语言两大类进行分析)首先,对于物品使用说明书而言,其整体图形运用简练、概括,甚至多使用具象图案,而较少使用抽象符号、抽象图形。从设计的角度来看,由于生活中的说明书成千上万,几乎每一种商品都应有各自的说明书,那么,每一种说明书所描述的商品又是各不相同的。几何化、抽象化的图形只能同化人们的视觉,而说明书是个寻求个性化的设计,他只是想更快的给人们带来方便,因此,说明书以简练的线条语言、图形语言,丰富地表达着物品使用方法。其次,对于公共场所图形指示语言而言,其图形的运用是多以几何图形、抽象符号为主的。它甚至以简明的色块,并适当配合精炼的线条,偶尔巧妙运用正负形的表现手法来展现某一事物或行为。较“说明书”的图形语言更为概括和直接。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图形运用有助于人们的记忆和远距离辨识。公共场所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它是绝对有别于一方说明书的。从公共场所的性质来看,其图形指示语言就是为了简化场所的复杂度而设计的,让人们一眼看到、马上辨别。对于标识来说,亦是如此,只有运用简练的色块、简洁的几何形体,才能加强人们处于远距离时对标识的辨别力度。

3)色彩:公共场所图形指示语言的色彩以黑、白、红、蓝、绿、黄为主。从设计的角度来讲,黑白对比色的使用最为常见,因为色彩上的鲜明对比,可以加强其辨别的力度,在公共场所中提高识别效率。看到红色圆圈划一斜杠的标识,一定是警示标,人们看到这一类标识时,自然会警惕起来。红绿灯之间的过度灯颜色为黄色,看到黄色灯,人们自然会放慢脚步,小心谨慎环顾四周的车辆,与红色、黑白对比色相比,黄色稍显柔和,于是带给人一种稳定、祥和的心里暗示,于是,人们就会在这种柔和的心里暗示下放慢脚步,小心行驶。蓝、绿两色也是在各自的色彩特点下适当的运用在公共标识中。

(2)名词性质的图形语言。

1)文字:在名词性质的图形语言中,文字的使用也不是经常的。但有一种情况非常特殊,一定会用到文字。那就是文字的添加用来区分相似或相同图形所要表达的不同含义。公用电话与电话传真所使用的图形是完全一样的,区分二者仅仅用一个英文单词而已;再如计程车与停车位的例子,虽说汽车的图形造型稍有不同,但如没有文字的区分,面对这两个汽车标识,我们可能就是不知所云。因此,必要的文字说明区分开了两个容易产生歧义的图形。再看“SoS”求救标识,如果没有文字的参与,这两种求救方式就完完全全的改变了性质,但加上文字之后图形就是为文字服务的,它变成了文字的辅助信息添加。可见此时的文字的魅力之大,功能之强。

2)图形:名词性质的图形语言是多用来表示某一地点的设计,这类标识的图形设计风格与动词公共信息标志图形运用风格基本类似、不相上下,依然是使用几何图形、抽象符号、简明色块为主的设计。因而在此不多加讨论。

3)色彩:名词性质的图形语言在色彩上的选用与动词性质的图形基本一致,仍然以黑、白、红、蓝、绿、黄为主。其目的和意义依旧,因此不过多分析。

3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篇2

关键词:共时外来词韩国语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语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与其他国家在文化和经济上的频繁交流,这些都会对语言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语言研究而言,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共时”和“历时”两个概念,他指出:“一般共时语言学的目的是要确立任何特异共时系统的基本原则,任何语言状态的构成因素。”(索绪尔,1980:144)也就是说,共时语言学是研究一种语言或多种语言在其历史发展中的某一阶段的情况,即语言状态。历时语言学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变化。在此,本文尝试以韩国语中的外来词分析用语言学中共时性原则。

一、语言的概念和语言共时性

1.语言的概念

从理论意义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而在我们学习语言学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语言是否是词语对现实事物的直接表达?语言的每个要素背后是否都有实在的本质与之对应?语言是否是与现实事物一一对应的词语的集合?这正是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中要回答的问题,并且他把这所有的问题浓缩成一句话:“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

2.语言的共时性

十九世纪以前的语言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以古代语言为研究对象,而不注重研究现存的活的口语,研究目的在于读懂古语,研究方法也仅是解释古语词的音义,而不注重进行语法研究,特别是对语言系统的研究不够。在这种情况下,著名的瑞士语言学家费尔狄南·德·索绪尔(F·de·saussure,1857—1913),在他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之后,又系统地提出了划分语言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原则。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中致力于区分语言和言语,把研究重心放在“语言”上。他还强调静态的共时性的研究方法。语言是在时间过程中流动,它是有发展的,现代韩语不同于古代韩语,这是韩语历史发展的结果。但是,根据一些文字和影像资料发现,我们今天所学的韩语,跟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的韩语还是一个样子,没有感觉出有什么质的变化,这是韩语的相对静止状态。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既呈现出相对的静止状态,又显现出绝对的变化状态,这是矛盾运动的普遍法则。事物的静止的面貌和显著的变化的面貌,就是划分语言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理论根据。把语言发展过程中某一相对的静止状态,叫做语言的共时性。

二、韩国语言中的共时性的体现

1.韩国语中的外来词

韩语中的外来词大致包括汉语外来词(即汉字词)、日语外来词、英语外来词,此外还有极少数的法语、西班牙语等外来词。

汉字词的成因众所周知,在古代时,朝鲜半岛一直是学习中华文化,是中国的附属国,在1443年世宗大王颁布《训民正音》之前一直沿用汉字作为文字。久而久之,很多汉字词自然而然融入朝鲜语中。朝鲜语中汉字词大概占百分之六七十。尤其是在正式的场合及书面语中汉字词的比例更高,如“职业—”,“欢迎—”,等等。

日语外来词与日本百年以前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有很大关系。日本于1905年到1945年对朝鲜半岛进行了殖民统治,期间推行去朝鲜语的政策。日本人利用汉字创制了很多新的词汇。比如中文中现在普遍使用的政治、思想等。所以其实韩语中很多词看似汉字词,其实是日本人创制的词汇。如“乌冬—”,“映画(电影)—”。在吸收日本语的汉字词的时候,韩国语完全按照韩国语的汉字音来读。像“とりけし(取消)”、“わりびき(割引)”、“にもつ(荷物)”这样有训读的汉字词一概用韩国语的汉字音来读“取消—”,“荷物—”等。

英语外来词日渐增多,大概占到百分之二三十,并且比例不断地上升。英语是目前世界上第一通用语,世界上一切最新科技发明和新事物往往是现在英语词汇中出现。韩国在接受外来文明的时候为了保证速度,往往原汁原味得把英语词的发音直接用韩语字母来表示出来。所以在韩语中,近百年来出现的新事物新发明新科技往往都是用英语外来词表示的。如“computer—”,“card—”等。其他国家的个别外来词,多是因为那个词比较强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言中,所以韩语也引进了那些词。

2.韩语中的外来词的“共时”体现

在同一历史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科技及文化等不同领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不同领域引进外来词的数量和引进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这种不平衡性成了外来词产生和借入的社会因素之一。这种现实难免给语言带来影响,外来词的增加现象正是这种现象的结果。

(1)经济领域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韩国也同各国在经济上交往密切,而这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引进了大量反映经济的外来词,如:“(英语maneger,经理,经理人)”等。

①.

(英语maneger,经理,经理人)这个词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由原来表示酒店或是公司的经理的意思,现在在韩语中越来越多地倾向于表达成经理人、经纪人的意思。由于韩国的娱乐业相当发达,因此带动了这些外来词在短时间内迅速流行和发展,成为常用词。也可以说类似这样的外来词的引进和流行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所造成的。

(2)文化领域

在社会文化生活领域也出现了大量得外来词。这些外来词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外国新事物的引入而使用,另外一方面是由于韩国的亲美心理,表现在语言上是对英语,尤其是美国英语的极度热衷,因此,来自美国的外来词大量涌现,如:(英语showcase),(英语media,传媒)等。

②,675000.6

这个例子是关于娱乐文化方面的报到,因此,这里出现的词都是与文化相关的词语,来自于英语单词showcase,本义表示陈列柜,显示优点的东西。作为外来词,韩国把它广泛地用于文化娱乐方面,表示见面会,(歌曲)抢听会。还有一些词,如(英语album),(英语hotdog),(英语sauna)等,这些词的引用都是韩国社会生活西方化的结果和表现。

(3)科技领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新事物新产品的出现,科技方面的外来词也随之大量增加。如:(英语fax,传真),(英语computer,电脑),等等。

③2009.

例句中的“”一词的英语原型是“internet”,意思为因特网,国际互联网。另外还有一些,如(英语notebookcomputer),(英语robot),这些与科技相关的词都是由英语引进的,通过这些外来词的使用,可以看出,韩国积极吸收西方国家的科技文化的成果,在科技上力图追赶甚至赶超西方国家。

三、韩国语言的“共时”分析

语言的共时性是同一平面的语言要素构成的系统,是获得语言要素现存价值的基石。以韩国的外来词为例,现今使用的外来词是由于某种历史原因,政治经济因素而产生并存在的。但使用这些外来词的人民群众最根本的是掌握现存的语言的要素的价值,即这些外来词要素在系统里的职能,应该如何运用才算正确,才能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从研究意义上,对于语言历时性的研究是可以的,必要的。但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在语言共时性里弄清这些问题,反而给学习和使用语言的人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比如说外来词中的汉字词“钱—”,汉语中,钱表示用铜造的物体,中间有空,也说“吊钱,铜钱”,后来,用金子、银子等铸造的货币,也统称为“钱”,现在通行的货币都是用纸造的,但是我们仍然叫“钱”,即使这里的“钱”的内容已经改变,但仍然不妨碍我们继续用“钱”表示货币。

韩国语中的“钱”正是取自中国古代汉字,其古代所表示的含义也与汉语相同,汉语表示“钱”的内容发生了变化,韩国语的“”的内容页相应地发生变化,但是并不影响它所表示的含义,现在我们仍然称钱为“”。这就好比扑克牌,假定我丢了一张a,于是我随便找了任意一个物体——无论是白纸还是纽扣代替这张a,只要这个替代物品能够与其他牌区分开来,赋予它a的价值就行了。

这对于借词和外语翻译更能看出语言要素在语言共时性系统里的现存价值。比如“世界”、“现在”、“因果”、‘法宝”等词,都是随着佛教传入,翻译佛经创造的新词,原来这些词义与佛教的教义有直接关系。我们现在使用这些词,完全按它在现代汉语里通行价值使用,一般人根本不会联想到佛教用语上去。同样的道理,在韩国语当中,以上这些词“”、“”、“”、“”也是出自古代汉语的佛教用语。另外,还有一些词如“”是由汉字词“信用”加上英语单词“card”结合而成,从而完全本土化了。有的时候从字面上看,韩语的词语与汉语相关,但又有与汉语完全不相关的其他语言的存在,重要的是它们具有同样的信息价值。

韩国语中有60%甚至更多的外来词(其中包含汉字词),以上例证说明,我们在学习韩国语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根据它在语言公示系统里的现存价值运用,完全不必考虑它的“语源”,这是语言共时性的根本立足点。

四、结语

语言共时性和历时性是语言客观存在的纵横交错的两个方面,把他们明确地划分开来,不仅符合语言实际,而且在语言研究的方法论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人分清什么是历史的和现在的东西,什么是要素和系统的东西,以及怎样描写现存的语言系统。不这样划分,人们往往只见树本,不见森林,只看到要素,而看不到语言系统的演变,甚至认为古今语言没有质变。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把握好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能够提高外语学习效率,对进一步掌握“言语—语言—言语”这样的过程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撒露莎.从语言的共时性角度看语言的静态和动态存在形式的关系.安徽文学,2011(10).

[2]朴龙杰.浅析韩国语外来语中的日源词汇.科技信息,2009(21).

[3]聂志平.论语言共时态和历时态的区分.兰州大学学报,1990.

[4]常柳.社会语言学视角的俄语外来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篇3

摘要:汉字性质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问题。一直以来,由于研究者分析角度或采用标准不同,对汉字性质的认识至今尚未达成共识。针对前人有关汉字性质的学说作一个综述。

关键词:汉字;汉字性质;语言学

汉字性质指的是汉字区别于其它文字的本质特性。汉字性质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问题。一直以来,由于研究者分析角度或采用标准不同,对汉字性质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针对汉字性质的研究作一个综述。

汉字“兼属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说

19世纪20年代,沈兼士在北大讲授《文字形义学》时把世界文字总括为“意字”和“音字”,并认为汉字一部分属于意字,一部分属于音字。他说“意字的性质,不以声音为主,而以表示形象为主,用文字来具体的或抽象的形容事物之状态,如前面所说的文字画,楔形文字,中国的象形、指事、会意各字皆是;音字的性质以表示声音为主,大都是由意字转变而来的,如欧美各国通用的拼音文字,中国的形声字皆是。”沈氏所说的“意字”和“音字”即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在他看来,汉字中一部分属于意字,一部分属于音字。这种把汉字分属两类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他把同体系文字内部的差异当成了不同体系文字类型之间的差别。

2表意文字说

“表意文字”是最早最明确地指出汉字性质的学说。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一个词只用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无关。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示的观念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典范例子就是汉字。……”索绪尔从文字和它所记录语言的关系来确定文字的性质。

索绪尔之后的许多学者也主张汉字是表意文字。但学者们对“表意”的阐释又不尽相同。如张世禄在《文字学与文法学》里指出“中国现行的文字——汉字——就是现今世界上表意文字唯一的代表”。他从文字的构形和社会功能两个角度阐释汉字性质,这和西方学者对表意文字的理解不同。此外,梁东汉也支持汉字为表意文字的说法。他在《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中说“方块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对于“汉字是表意文字”,学者们意见不一,有人又提出了新的主张。

3表词文字说和语素文字说

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最早明确提出“表词文字”。“文字的重要特点恰恰就是这样,并不是代表实际世界,而是代表实际世界的特征,因而不如叫作表词文字或言词文字”。布龙菲尔德的思想和索绪尔的一脉相承,他也从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上来确定汉字的性质。

赵元任最早提出“语素文字说”。他在《语言问题》中说:“在世界上通行的能写全部语言的文字中,所用的单位最大的文字,不是写句、写短语的,是拿文字一个单位,写一个语素,中国文字是一个典型的最重要的例子。”

吕叔湘在《汉语文的特点和当前的语文问题》中对语素文字作了进一步阐释“第三类文字是语素文字,它的单位是字,不是字母,字是有意义的。汉字是这种文字的代表,也是唯一的代表。”

熙也同意汉字是“语素文字”。他说“就汉字跟它所要记录的对象汉语之间的关系来看,汉字代表的是汉语里的语素。”

但裘锡圭等人反对“语素文字说”。他在《文字学概要》中指出:“有的人因为看到汉字里一个字通常代表一个语素,称汉字为语素文字。像这样撇开字符的性质,仅仅根据文字书写的基本单位所代表的语言成分的性质,来给文字体系定名,也是不妥当的。”他认为只根据文字书写的基本单位所代表的语言成分的性质并不能把不同性质的文字区别开来。4意音文字说

周有光最先提出此学说。他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中指出:“综合运用表意表音两种表达方法的文字,可以称为‘意音文字’。汉字就是意音文字之一种。”

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指出:“如果一定要为这两个阶段的汉字分别安上名称的话,前者似乎可以称为意符音符文字,或者像有些文字学者那样把它鉴定为意音文字;后者可以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考虑到后一个阶段的汉字里的记号几乎都是由义符和声符变来,以及大部分字仍然由意符、音符构成等情况,也可以称这个阶段的汉字为后期意符音符或后期意音文字。”

裘氏的意音文字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李禄兴等人反对从汉字的构字符号来看汉字的性质。“只有语言单位与文字单位的关系才决定了文字的本质特征。”他认为汉字的特性在于“方块汉字记录的是以音节为单位的语素”,所以“是语素文字”。

5表音文字说

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所1979年在《古文字研究》上曾写文章说古代汉字是表音文字。此后姚孝遂做了进一步阐述。从文字功能的角度出发,他提出“就甲骨文的整个体系来说,就它的根本功能和作用来说,它的每一个符号都有固定的读音,完全是属于表音文字的体系,已经发展到了表音文字阶段。”

6音节文字说

张志公在《汉字与阅读》中说“汉字是音节文字而不是音素文字,与汉语的非形态相适应。”

7象形文字说

吴玉章在《新文字与新文化运动》中说:“中国的汉字注重在形体,表示一个物件的词就是这个物件的图形……像这种表示事情的词也像那事情的样子,这种就叫做象形文字的系统。”

8语符文字说

马显杉在《汉字性质新论》中指出“汉字不是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和义音文字,汉字是表符文字,一种记号文字,既不表音,也不表意。”

结语

总的看来,对汉字性质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一是从汉字字符自身出发,二是从文字记录语言结构中的哪个单位出发。着眼于前者就出现了表音文字说、表意文字说、意音文字说等;着重于后者,则有表词文字说、语素文字说和词文字说等。但汉字性质最终应从哪个角度来确定可能仍需进一步研究才能获得共识。

参考文献

[1]苏培成.二十世纪的现代汉字研究[m].太原: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2]李禄兴.现代汉字学概要[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8.

[3]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裘熙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1.

[6]布隆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

[7]张世禄.文字学与文法学[a].中国文法革新讨论集[C].上海:上海学术社,1940.

[8]马显杉.汉字性质新论[J].语言研究,2005,2.

[9]吴玉章.新文字与新文化运动[m].北京:华北大学,1949.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篇4

关键词:视觉语言;公共艺术;空间艺术;图形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189-01

对于公共艺术来讲,视觉语言对整个公共空间的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不同公共空间内,所契合的视觉语言是不同的。如交通运输场所: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及地铁站;面对人流攒动的公共场所,公共空间视觉信息传达的概念公共空间泛指人们参与、交流与互动,具有社会性的场所和空间。空间内部的视觉信息传达不能仅仅限定在识别性的意义上,并且它势必是整体环境的一部分,是整体公共空间中突出一个城市特色的文化符号,体现出人文关怀。怎样标识各种不同的公共空间,有效利用公共空间,方面乘客的出行是公共艺术的通过视觉导向语言去解决的问题。人与环境的交流是通过听觉、触觉、嗅觉和视觉感知获得,作为视觉感知的主体——图形与文字,则占据一个人获得信息量的百分之八十。

图形是公共艺术表现的重要视觉语言。因为在公共空间中,公众接受文字信息的能力是被局限的、人流量、时间、空间的因素都是阻碍公众在公共空间内获取文字信息的重要因素。图形是比语言更易被公众理解的视觉语言。

视觉语言的传达已经超越了国家界限,尤其是图形语言。公共艺术的视觉表现是一个重要方面,涉及和涵盖建筑、室内、平面和信息等设计领域。其不仅仅局限于雕塑和公共空间的装潢,而是要建立起一个全方位,涉及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的空间及时间的信息传达体系。公共艺术存在的理想状态不是仅仅作为纯粹的精神与艺术表现,也不是为了纯粹的视觉观赏需要而存在,而是希望公共艺术能使公共环境更加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人性化及文化性的积极因素。对于快节奏、高压力的都市人来说,更需要自然化、人性化、生活化的东西,这是一种基本的心理诉求。正如卡西尔所言:“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有赖于这种条件。”视觉语言形态是基于视觉符号体系并通过传播而构筑的人类核心文明形态之一,与语言文字一起构成人类交流思想、获取信息和传播文化的主要方式。

在不同地域的公共空间内,所适合的视觉语言也是不同的;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与个性,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层级、民族、及语言环境,在公共空间的塑造上也应尊重文化地域特征、民族。在视觉语言上,就应合理利用不同地域的个性特征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

图形是公共艺术表现的重要的视觉语言。因为在公共空间中,公众接受文字信息的能力是被局限的,人流量,时间,空间的因素都是阻碍公众在公共空间内获取文字信息的重要因素。图形是比语言更易被公众理解的视觉语言。人类学以及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表明,文字产生于图形,在图形无法满足人们传达信息,尤其是一些抽象信息的时候,图形逐渐符号化便形成了文字。文字作为约定俗成的信息符号系统,由于其简便而更能携带大量信息,能把有声语言固定而消除了时空的限制,相对准确地传递了“言语者”所要表达的信息,被使用者广泛认可,因此文字一产生就成为人类信息传达的最主要手段。

公共艺术存在于公共空间内,它调节公共场所氛围表达公共空间功用性的艺术形式。从公共艺术作品的功能性角度考虑,公众的参与认知尤为重要。公共空间的建设项目从规划开始到建筑设计,从室内到视觉导向系统设计,各设计环节既独立又相扣。视觉信息传达的设计必须在人工环境下作出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以人为本,建立在人与长宽高所形成的空间范围、人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时间范围以及人与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应该是公共空间视觉信息传达的设计核心。与其相对应的应该体现空间视觉信息传达设计中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艺术性原则。三者相互独立、彼此联系。就整体性而言,只有建立在景观、建筑和室内环境基础之上,在充分考量空间位置的关系、尺寸的大小、造型所选用的材料以及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的信息传达才是和谐、有效和整体的。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篇5

关键词:图形;指示设计;公共场所

1问题的提出

在社会观念多元化、经济效益全球化的今天,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数量冲击着我们。事实证明,一些图像和图画信息正在做着文字所曾经从事的工作,它们能够快速并准确的传递等同于部分文字信息的工作。并超越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界限来传递。这对于文字信息的设计意味着什么?难道说文字语言已经在这股信息的潮流中落伍了吗?

2问题的分析

无声的图形信息包括:可视化警告、符号系统、标记、图形指示、图标、标志、图表等。图画信息、图形标记在我们生活中出现,它们存在的意义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制约:(1)在传统文化日渐衰落,而视觉文化则兴旺发达的今天,由于信息超载,更准确一点地说,由于文字过载人们注意力的范围正在崩溃。读书看报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行的编辑、浏览、扫读。受于传统阅读方式的限制,人们似乎对图形化的信息语言产生了阅读兴趣,因此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图形化语言标记。(2)都市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在生活、工作、人际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人们试图寻找能够简化生活的种种方法,而既感性又赋有理性色彩的图形语言,能够迅速在大千世界中能速唤起人们的各种情感。它给人们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生活质量,因此人们越加的依赖于图形语言的设计。(3)低文化人群在社会中亦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儿童、老年人对文字信息的识别效率以及识别速度比不上年轻人,而社会是一个任凭年轻人打拼的世界,社会由他们而来,为他们而服务。那么,如何保证每一个人都能接受同等的信息量,而又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就只有图形语言可以实现了。图形语言种类丰富,经过系统地调研分析得知,公共场所中图形指示设计确实在生活中大量存在,而且适用领域越来越广,越来越能够为更多的大众所接受,其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促进着人类的文明。因此本文重点对公共场所中图形指示设计做出进一步的现状分析。

3公共场所中图形指示设计的现状研究

3.1公共场所中图形指示设计的存在形式分析,以及它以何种形式代替了哪部分文字语言

(1)公共场所中图形指示语言代替部分文字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形与文字同样归为语言门类,所以二者必定会要符合语言的基本规则。如今,图形代替文字,如果其存在是合理的,那么它必定要符合文字语言的基本规则。由于文字语言有基本句型、词性等之分,那么图形语言也潜在的遵循着这个规律。

(2)既然得知名词、动词性质的图形语言在公共场所的图形指示设计中占有的比例最大,使用率最高,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那么,如何使得这两类的图形语言在形式表现上更简化、更统一、更便于识别和记忆,与此同时,在传达信息上更准确无误、快捷即是我们在今后值得关注和进行研究的新问题。

3.2对动词、名词性质的公共场所中图形指示语言其形式表现的现状分析(从文字、图形、色彩三个角度分类进行)

(1)动词性质的图形指示语言。1)文字:在分析了大量的实例之后,我发现在动词性质的图形指示语言中,文字的使用并不是常见的。从设计的角度上,归纳总结其原因我认为,文字的较少使用,正是由于其文字内容被图形所代替的原因。此时文字就没有必要重复出现,混乱人的视觉了。试想,在公共卫生间的男女标识中,如在现有的男女图形上标有“男”、“女”字样,那么,不但图形语言与文字语言的重复,从视觉上讲图形还会淡化文字的视觉效果,因为人们对图形的敏感度远远大于了文字的效果。2)图形:(从物品使用说明书和公共场所中图形指示语言两大类进行分析)首先,对于物品使用说明书而言,其整体图形运用简练、概括,甚至多使用具象图案,而较少使用抽象符号、抽象图形。从设计的角度来看,由于生活中的说明书成千上万,几乎每一种商品都应有各自的说明书,那么,每一种说明书所描述的商品又是各不相同的。几何化、抽象化的图形只能同化人们的视觉,而说明书是个寻求个性化的设计,他只是想更快的给人们带来方便,因此,说明书以简练的线条语言、图形语言,丰富地表达着物品使用方法。其次,对于公共场所图形指示语言而言,其图形的运用是多以几何图形、抽象符号为主的。它甚至以简明的色块,并适当配合精炼的线条,偶尔巧妙运用正负形的表现手法来展现某一事物或行为。较“说明书”的图形语言更为概括和直接。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图形运用有助于人们的记忆和远距离辨识。公共场所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它是绝对有别于一方说明书的。从公共场所的性质来看,其图形指示语言就是为了简化场所的复杂度而设计的,让人们一眼看到、马上辨别。对于标识来说,亦是如此,只有运用简练的色块、简洁的几何形体,才能加强人们处于远距离时对标识的辨别力度。3)色彩:公共场所图形指示语言的色彩以黑、白、红、蓝、绿、黄为主。从设计的角度来讲,黑白对比色的使用最为常见,因为色彩上的鲜明对比,可以加强其辨别的力度,在公共场所中提高识别效率。看到红色圆圈划一斜杠的标识,一定是警示标,人们看到这一类标识时,自然会警惕起来。红绿灯之间的过度灯颜色为黄色,看到黄色灯,人们自然会放慢脚步,小心谨慎环顾四周的车辆,与红色、黑白对比色相比,黄色稍显柔和,于是带给人一种稳定、祥和的心里暗示,于是,人们就会在这种柔和的心里暗示下放慢脚步,小心行驶。蓝、绿两色也是在各自的色彩特点下适当的运用在公共标识中。

(2)名词性质的图形语言。1)文字:在名词性质的图形语言中,文字的使用也不是经常的。但有一种情况非常特殊,一定会用到文字。那就是文字的添加用来区分相似或相同图形所要表达的不同含义。公用电话与电话传真所使用的图形是完全一样的,区分二者仅仅用一个英文单词而已;再如计程车与停车位的例子,虽说汽车的图形造型稍有不同,但如没有文字的区分,面对这两个汽车标识,我们可能就是不知所云。因此,必要的文字说明区分开了两个容易产生歧义的图形。再看“SoS”求救标识,如果没有文字的参与,这两种求救方式就完完全全的改变了性质,但加上文字之后图形就是为文字服务的,它变成了文字的辅助信息添加。可见此时的文字的魅力之大,功能之强。2)图形:名词性质的图形语言是多用来表示某一地点的设计,这类标识的图形设计风格与动词公共信息标志图形运用风格基本类似、不相上下,依然是使用几何图形、抽象符号、简明色块为主的设计。因而在此不多加讨论。3)色彩:名词性质的图形语言在色彩上的选用与动词性质的图形基本一致,仍然以黑、白、红、蓝、绿、黄为主。其目的和意义依旧,因此不过多分析。

4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其实,形容词、副词性质的公共场所图形语言在生活中也有存在,但却占有极小比例。基于资料收集不全等原因,本文没有对此做更多研究,我将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做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事实上,各国之间,无字图示交流系统的真正差异并不在于国际化的符号和全球化的商标进程的不同,而是在于不同的宗教、当地文化和个人文化水平下对其应用程度的不同所致。那么,如何规范、统一各国的图示交流系统,进行全球化的交流,是我们将要面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篇6

一、填空15%

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

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

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自由)

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选择题10%

1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

D

a、文字学

B、语音学

C、词汇学

D、语法学

2、汉语属于(

B

a、屈折语B、词根语

C、多式综合语

D、粘着语

3、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B

a、音素

B、音位

C、语素

D、音节

4、文字的前身是(

C

a、结绳记事

B、手势

C、图画记事

D、实物记事

5、派生词中包含(

B

a、词尾

B、词根

C、虚词

D、根词

6、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

C

a、音素

B、义素

C、语素

D、音位

7、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

C

a、主语位置

B、谓语位置

C、状语位置

D、定语位置

8、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

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D

a、土话

B、客家话

C、客套话D、黑话

9、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

C

a、初

B、视

C、人

D、民

10、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

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

D

a、转换关系

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

D、聚合关系

三、名词解释20%

1、专语语言学:

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2、组合关系:

指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

3、语流音变:语流中的某些音由于相互影响而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语流音变。

4、语义场:

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

5、语法范畴:

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10%

1、优秀2、维持3、宏观4、精神5、离开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9%

瞻仰[+用眼+往一定方向+崇敬地]

1、{

鸟瞰[+用眼+往一定方向+向下]

生[+存在状态+开始或继续]

2、{

死[+存在状态+结束]

3、乳母[+人+女性-生育关系+成年-长辈+授乳关系]

六、简答题21%

1、指出汉语普通话a

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

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

1)

a

音位的条件变体有四个:[a]、[a]、[ɑ]、[

](1分)

2)

发音特点(3分)

[a]

前、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

a]

央、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ɑ]

后、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

]

前、半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3)

出现条件(3分)

[a]

在韵尾[i]、[n]之前

[

a]

无韵尾

[ɑ]

在韵尾[u]、[

]之前

[

]

在韵头[i]或[y]同韵尾[n]之间

2、举例说明词义的特点。

概括性、

客观性

民族性、

时代性、

模糊性(每一点分,举例共2分)

3、语言的分化和统一是怎样表现的?

1)伴随社会的变化进行(1分)

2)分化的初级表现是方言,

最大分化是亲属语言(3分)

3)方言分歧缩小,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最后形成国语。(3分)

七、论述题15%

1、指出下列句子中“语言”的含义有何区别?在此基础上,论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1)

“四美”是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

(2)

要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

(3)

鲁迅是运用语言的楷模。

1、指出三个例子中的“语言”的差别。(3分)

前两例指“言语”例(3)指语言。

2、指出“语言”和“言语”定义。(3分)

3、具体说明两者的不同。(9分)

1)

一般与个别

2)

封闭性与开放性

3)

时间先后(言语先于语言)

语言学概论试题(2)

一、填空15%

1、“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一般(普通)

理论语言学。

2、1898年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是马建忠写的《

马氏文通

》。

3、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的东部语支。

4、从产生声音角度来看引起音质的不同主要是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三个方面。

5、根据语素在句子中是否具有独立性,可以把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

不成词语素。

6

、文字是在记事图画、词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固定地与语言中的联系在一起,

才具备文字的资格。

7、“吃饭”、“煮饭”和“混饭(吃)”中的具体语义关系分别是动作与受事、结果、目的的关系。

8、语言演变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社会)和内部(语言结构要素的相互影响)。

二、选择题10%

1、研究语言亲属关系的语言学是(

C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小学

C、历史比较语言学

D、转换生成语言学

2、一个词尾可以同时表示多个语法意义的语言

属于(

a

a、屈折语

B、词根语

C、多式综合语

D、粘着语

3

、音高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语言一般属于(

a

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C、南岛语系

D、阿尔泰语系

4、汉字属于(

B

a、图画文字

B、表意文字

C、表音文字

D、音节文字

5、采用拉丁字母的是(

B

a、俄语文字

B、汉语拼音

C、朝鲜文字

D、日语文字

6

、下列语言学术语与语法形式有关的是(

C

a、主谓

B、体

C、语调

D、语境

7、汉语语法学中,有将副词归入实词的,其分类标准是(

a

a、能够作句子成分

B、是否能够表达意义

C、能够作句子的主要成分

D、是否有形态变化

8、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系叫(

D

a、转换关系

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

D、聚合关系

9、洋泾浜英语的基本特征是(

D

a、语音、词汇是英语的,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B、词汇主要是英语的,语音、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C、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语法基本上是英语的

D、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主要是英语的,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10、下面词语属阶级方言的一组是(

B

a、多头田心

B、黔首寡人

C、行头亮相

D、圣母上帝

三、名词解释20%

1、语法:

语言中各语法单位的组织结构规律(包括词法、句法)

2、聚合关系:语言单位按某些共同点相互联系的纵的潜在关系

3、音位:一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4、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的符号体系

5、语言的演变:指语言中新的语言要素的产生和旧的语言要素的消亡,有时导致语言系统变得不同。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10%

1、年龄2、至少3、寒暄4、角度5、部门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9%

妻子[+人+女性+成年+未昏]

1、{

未婚妻[+人+女性+成年+已昏]

香(气味香)

[+嗅觉+好气味]

2、{

香(他很吃香)[+感觉+受欢迎]

3、镰刀[+工具+农具+用于割谷物和割草+由弧形刀片和木把构成]

六、解答题21%

1、指出汉语普通话e

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

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a、四个:[e]、[

]、[

]、[

]

(1分)

B、发音特点(3分)

[e]

前、半高、不圆唇舌面元音

[

]

前、半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

]

央、中、不圆唇舌面元音

[

]

后、半高、不圆唇舌面元音

C、出现条件(3分)

[e]

在[i]前

[

]

在[i][y]后

[

]

在[n][

]前或辅音后轻声

[

]

单独或辅音后

2、“狼孩子”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狼孩子的故事说明了:a、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2分)B、离开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2分)

C、孩提时期是学会语言、掌握语言的一个重要的阶段。(2分)如果错过了这个最好的时机,就很难学会一种语言。

3、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及其产生的地方?

a、圣书字、产于古代埃及(2分)

B、楔形文字、产于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2分)

C、汉字、产于中国(2分)D、马雅文字、中美洲(2分)

七、论述题15%

1、什么是词类?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有哪些?哪种标准最适用汉语?为什么?

1、词类是指词的语法分类(2分)

2、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有三:意义标准;形态标准;功能标准。(6分)

3、功能标准最适用于汉语(1分)

4、a、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无法从形态上区分词类。

(2分)

B、意义标准过于抽象,不易辨认,

且词类是语法上的分类,理当从语法的考虑。(2分)

C、形态标准从本质上看也是功能。(2分)

语言学概论试题(3)

一、填空15

1、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

2、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普遍唯理语法》。

3、汉藏语系的语言除了汉语外,还包括壮侗、苗语、藏、缅(选二)等三个语族的语言。

4、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是最小的能自由发音的语音单位。

5、义素是用对比的方法,在词与词或者其它语言单位之间发现的意义区别特征。

6、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再到

表音文字发展的三个阶段。

7、语法结构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转换分析法。

8、方言和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

共同语的形成是语言走向统一的结果。

9、一种声音表达了几个意义,它们是同音词关系还是多义词关系,区分的标准是看这几个意义是否有联系。

二、选择题10%

1、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是(D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描写语言学

C、转换生成语言学

D、历史比较语言学

2、英语属于(

a

a、屈折语B、词根语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

3、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

C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质

4、英语、俄语、法语等语言使用的文字基本上以一个字记录语言中的一个(

a

a、音素B、音节C、语素D、短语

5、属于熟语(固定短语)的有(

B

a、述语

B、专名语

C、短语

D、“的”字短语

6、下列语言学术语与语法意义有关的是(a

a、主格

B、内部屈折

C、重叠

D、虚词

7、表层语法意义不同而深层语法意义相同的是(

B

a、给他钱,叫他师傅

B、给他书,笔给他

C、给他凳子,给他开门

D、给他小说,看他的小说

8、汉语只能用“男”、“女”、“雄”、“雌”等来表示事物的自然性属,这说明汉语(

a

a、没有性的语法范畴

B、有性的语法范畴,但通过词汇手段来表示

C、有性的语法范畴,但通过分析手段来表示

D、用分析手段来表示相当于性的语法范畴的意义

9、从语言的谱系分类看,汉语属于(

a

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C、词根语

D、粘着语

10、在词汇发展过程中,有些词不为人们使用而逐渐消失,

其原因是(B)

a、音质音位的合并

B、旧事物的消失

C、词义的演变

D、汉字的简化

三、名词解释20%

1、亲属语言

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若干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这些语言就是亲属语言。

2、语法手段把具有共同特征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形成的类。

3、义素

就是对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以后得到的最小的语义单位。即词义的区别特征。

4、音位变体一个音位的实际发音。

5、语言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体系。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10%

1、耐劳2、始终3、航线4、排比5、走向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9%

丈人(古义)[+人+男性+年长的]

1、{

丈人(今义)[+人+男性+年长的+妻子之父]

朋友[+人+有交情的]

2、{

敌人[+人+敌对的]

3、酒精[+无色液体+药品+用于消毒]

六、简答题21%

1、音质的不同取决于哪些条件?举例说明。a、发音体不同。如二胡声和鼓声不同。(2分)

B、发音方法不同。如[t]是不送气,[t]是送气(2分)C、共鸣器的不同。如[n]和[t]的不同,[n]是鼻腔,[t]是口腔。(2分)

2、什么是显性语法意义?它具有什么特点?a、通过词形变化、

辅助词和词序等手段所反映出来的各种语法关系(2分)

B、成分之间是连续的;是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成分之间的关系是单一的(6分)

3、说明印欧语系的主要特点。

a、没有声调,有固定重音(2分)

B、主要使用附加成分和内部屈折等语法手段(3分)C、没有量词(2分)

七、论述题15%

1、试论述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1、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4分)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a

从词的音义结合的关系来证明(4种关系)(4分)B、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来证明(3分)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4分)

2、语言学概论试题(4)

一、填空15%

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

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我国各民族的语言属于汉藏、印欧、阿尔泰、南亚、南岛(选二)等五个语系。

3、在元音和辅音的几个区分标准中,是否受到阻碍是决定性的。

4、国际音标是在拉丁、

音标和音素字母的基础上根据一对一(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的原则创制出来的。

5、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语境起了补充说明的作用。

6、世界古老的表意文字主要有古代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末人的楔形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以及中国古代的汉字甲骨文。

7、分化歧义,经常采用语法结构分析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转换分析法。

8、语言之间的接触会导致语言的借用、同化(融合、替换)、混合等结果。

9、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二、选择题10%

1、描写语言学、规范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的分类角度是(

D

a、语言结构部门的范围不同

B、语言存在的时间范围不同

C、语言学与其它科学联系方式不同

D、研究语言的操作方法不同

2、日语属于(

D

a、屈折语

B、词根语

C、多式综合语

D、粘着语

3、发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音部位之间形成的窄缝比较大,气流略有摩擦。这样发出的音叫(

B

a、元音

B、半元音

C、浊擦音

D、塞擦音

4、对文字的产生有直接作用的是(

B

a、实物记事

B、图画记事

C、结绳记事

D、系珠记事

5、根据语素是否有直接用来造句的能力,可以分为(

D

a、词干语素和词尾语素

B、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

C、前缀语素和后缀语素

D、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6、分析性的语法手段是(

B

a、零形式

B、语序

C、外部附加

D、内部屈折

7、汉语的“我”,翻译成英语在不同的句子成分中,

分别是“i

”、

“me”、“my”、“mine”,这里使用的语法手段是(

B

a、重叠法

B、异根法

C、重音移动法

D、外部附加法

8、能够充当句法结构的结构成分的语法单位是(

B

a、语素

B、词

C、句子

D、句群

9、在各个语系中,研究得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语系是(

B

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C、南亚语系

D、阿尔泰语系

10、下列诸现象中属于构词现象的是(

a

a、汉语的“老”加“虎”变成“老虎”

B、汉语的“儿童”加“们”变成“儿童们”

C、英语的“help”(“帮助”,

现在时)加“ed”变成“helped”(“帮助”,过去时)

D、英语的“dog

”(“狗”,

单数)加“

s

”变成“

dogs”(“狗”,复数)

三、名词解释20%

1、对比语言学: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语言的构造要素进行比较的语言学

2、言语:就是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而对语言的使用

3、条件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音位变体

4、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

5、民族共同语:一个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词各的读音10%

1、讲话2、寻求3、忠实4、航行5、增补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9%

丢失[+停止+具有]

1、{

保存[-停止+具有]

凳子[+家具+有腿+供坐用-有靠背]

2、{

椅子

[+家具+有腿+供坐用+有靠背]

爱戴[+爱+下级对上级]

3、{

爱护[+爱-下级对上级]

六、简答题21%

1、语音的四要素是什么?在语言中各有什么作用?

音高,区分音调(1分)音长,区分长元音和短元音(2分)

音强,区分轻重音和语调(2分)音色,区别语言的意义的最重要的因素(2分)

2、举例说明语言演变的两大原因。

a、社会原因(3分)B、语言内部原因(3分)

3、文字的发展规律一般可分为几个阶段?

汉字属什么性质的文字?

a、三个阶段: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3分)

B、汉字属表意文字。(1分)

因为汉字随着形体的演变已失去了象形的特征,但它仍同整个词发生关系;

汉字不表音,虽有表音成分,但本质上仍是表意的。(4分)

七、论述题15%

1、人以外的动物有没有语言?

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1、没有语言(1分)2、a、功能方面(4分)

B、构造方面(6分)

C、习得方面(4分)

语言学概论试题(5)

一、填空15%

1、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通常叫小学。

2、谱系分类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依次把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

3、语言系统的两种基本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它们是打开语言的两把钥匙。

4、从声音产生的角度来看,辅音的不同由发音体、的不同和发音方法的不同决定的。元音的不同主要由

共鸣器

的形状和大小的不同决定。

5、世界上的表音文字可以分为音节文字和音位

文字。

6、不同级别的语法单位都可以从外部功能和内部结构的差别进行两种分类。

7、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别有的比英语和德语的差别还要大,但是仍

然属于一种语言,这是因为使用者共同属于一个民族,

并且有共同的书面语(文字),有共同语和共同的政治、经济、

文化生活等。

二、选择题10%

1、下面关于语言学发展路线不正确的一个是(

a

a、从重视口语到重视书面语

B、从重视表层到重视深层

C、从重视外部亲属关系到重视内部结构关系

D、从重视历史规定到重视现状描写

2、语言的谱系分类采用的语言学方法是(

、C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转换生成语言学

C、历史比较语言学

D、传统语言学

3、汉语拼音hen(恨)代表的是(

B

a、开音节

B、闭音节

C、只有起音和领音的音节

D、没有音谷的音节

4、属于音节文字的是(C

a、俄语文字

B、日语的汉字

C、日语的假名

D、中国纳西族的东巴文字

5、根据构成词的语素数量的多少,把词分为(

C

a、单义词和多义词

B、类义词和同义词

C、单纯词和合成词

D、复合词和派生词

6、综合性的语法手段中没有(C

a、重叠

B、附加

C、虚词

D、内部屈折

7、“说的是他”具有两种(

D

a、语音停顿

B、层次结构

C、表层意义

D、深层意义

8、从语言的词的构造来看,汉语属于(

C

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C、词根语

D、粘着语

9、下列诸现象中属于构词现象的是(

a

a、汉语的“桌”加“子”变成“桌子”

B、汉语的“同学”加“们”变成“同学们”

C、英语的“help”(“帮助”,

现在时)加“ed”变成“helped”(“帮助”,过去时)

D、英语的“dog

”(“狗”,

单数)加“

s

”变成“dogs”(“狗”,复数)

10、现代汉语属于(

B

a、比较语言学

B、共时语言学

C、历时语言学

D、一般语言学

三、名词解释20%

1、显性语法意义通过词形变化、

辅助词和词序等手段所反映出来的各种语法关系

2、谱系分类按语言的共同来源进行分类

3、描写语言学对具体语言进行断代描写的语言学

4、音素音节中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5、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10%

1、属性2、简化3、荟萃4、致使5、头疼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9%

忠实[+忠诚+可靠]

1、{

忠贞[+忠诚+坚定不移]

眺望[+用眼+往一定方向+向远处]

2、{

鸟瞰[+用眼+往一定方向+向下]

忘记

[+停止+知道]

3、{

记住[-停止+知道]

六、简答题21%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先天就有的一种机制,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分清语言能力和语言的获得。人类的语言能力指人类特有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这是先天具备的,与生俱来的。而语言的获得是后天的。离开社会就不可能学会语言。(4分)

乔姆斯基的说法仅仅指语言能力。(2分)

2、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a、功能上。元音能自成音节,辅音通常不能。(2分)B、物理上。在共鸣腔内是否受阻;肌肉是否均衡紧张;气流缓急;有无噪音;声音响度。(5分)

3、说明汉藏语系的主要特点。

a、有声调(2分)B、单音节词根占多数(单音节语素)

(2分)

C、词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2分)

D、量词丰富(2分)

七、论述题15%

1、试论述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相同点:(7分)1、都是交际工具2、没有阶级性

不同点:(8分)1、语言历史长,文字历史短。2、语言第一性,文字第二性。3、语言应用范围广,文字窄。4、语言永远是渐变的,文字有时可以突变。

语言学概论试题(6)

一、填空15%

1、1786年,英国的Sir

william

Jones(威廉、

琼斯)在皇家亚洲学会宣读的论文《三周年演说》中指出梵语跟希腊语、拉丁语以及日耳曼语有共同的结构特点。为了纪念这一新发现,这一年被认为是语言学诞生的一年。

2、世界上的语言一般分为汉藏、印欧,

阿尔泰,南亚等九个语系。

3、八个标准(基本)元音,其中前元音从高到低依次分别是ie

a

,后元音从低到高依次分别是ou。

4、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

音位变体。

5、文字的个体符号(单字)以音节或者音位(音素)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音文字;文字的个体符号以(单字)词或者语素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意文字。

6、句子结构关系的意义可以分为显性意义和

隐性意义两种。

7、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

亲属语言

;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二、选择题10%

1、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等边缘学科属于(

D

a、个别语言学

B、一般语言学

C、狭义应用语言学

D、广义应用语言学

2、普通话的“好”,用国际音标记为(

B

a、〔hao〕

B、〔xau〕

C、〔hau〕

D、〔xao〕

3、在时间线条的某一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是(

B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

C、层级关系

D、表里关系

4、下面错误的一个是(

C

a、思维可以不依赖于语言

B、语言对思维有固定和改造作用

C、思维是语言的服务对象

D、思维中的概念与语言中词不是一对一的

5、属于音节文字的是(

a

a、朝鲜谚文

B、朝鲜汉字

C、日语汉字

D、法语字母

6、汉语“他在读书”的“他”(

a

a、不表示人称的语法范畴

B、表示人称的语法范畴

C、表示格的语法范畴

D、表示数的语法范畴

7、在汉语演变过程中,现代汉语出现了“他”、“她”、

“它”的不同,这是历时性的(

D

a、同化音变

B、异化音变

C、同化形变

D、异化形变

8、广义地说,汉语动词词尾“着”、“了”、“过”属于语法范畴中的(

C

a、时范畴

B、态范畴

C、体范畴

D、数范畴

9、《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是(

D

a、乔姆斯基

B、布龙菲尔德

C、萨丕尔

D、索绪尔

10、能够充当句法结构的结构成分的语法单位是(

B

a、语素

B、短语

C、句子

D、句群

三、名词解释18%

1、隐性语法意义: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

2、音节:发音器官肌肉紧张度和语音响度增减过程形成的语音单位。即语音上最小的使用单位

3、合成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4、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是综合各种具体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

5、义素分析:就是把词义分割成最小的对立成分,从而描写其相互关系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10%

1、语言2、好象3、知识4、能量5、学期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9%

1、馒头[+食品+上圆下平+用面粉制作+发酵蒸成]

老太婆[+人+女性+年老+贬义]

2、{

老太太[+人+女性+年老+褒义]

君子[+人+人格高尚]

3、{

小人[+人+人格卑鄙]

六、简答题21%

1、什么是音位的区别特征?

p

的区别特征主要有哪些?

a、一个音位区别于其它音位的语音特征。(指音位之间的最小对立项)(3分)

B、p

的主要区别特征是:(4分)双唇,区别于唇齿音。

不送气,区别于送气音。清音,区别于浊音。塞音,区别于擦音。

2、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语言有哪些不同?

a、有无声调(3分)B、有无形态(2分)C、有无量词(2分)

3、文字起源于什么?它与文字的关系怎样?

a、文字起源于图画记事。(2分)B、图画不是文字。(1分)图画成为文字,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整幅的画拆散成个别图形,一个图形与语言里的一个词(或语素)相当。(2分)

它们要有固定的读音。

(2分)

七、论述题15%

1、试论述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a、从语言对思维的作用来看: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思维活动的成果要依靠语言的巩固而存在。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B、从思维对语言的作用看:思维是构成语言单位的必要条件。

2、语言和思维的区别:

(7分)a、功能不同

B、规律不同C、范畴不同

D、存在形式不同

语言学概论试题(7)

一、填空15%

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

葆朴和格里木

2、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语言的

结构(形态)

特点分类;第二,按照语言的亲属(来源)

关系分类。

3、辅音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两个角度进行分类。辅音的发音方法包括阻碍方式、声带是否振动和气流的强弱三个方面。

4、汉文中的字基本上以语素为造字单位或者记录对象,英文中的字基本上以音素(音位为造字单位。

5、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6、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国家的国语是选择一种主体民族语言作为基础形成的。

7、多义词的引申意义,除了一般的通过近距离引申产生外,还有远距离引申的,后者主要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式产生。

8、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就是说它是最小的

音义结合物。

二、选择题10%

1、下列四门学科中,可以归入个别语言学的是(

a

a、英语词汇学

B、逻辑语言学

C、病理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2、下面正确的一个是(

B

a、语言是个人的,言语是社会的

B、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

C、语言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而言语是社会的

D、言语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而语言是社会的

3、〔d〕和〔t〕两个音素(

a

a、在英语里是不同的音位,在汉语里是同一个音位

B、在汉语里是不同的音位,在英语里是同一个音位

C、在汉语、英语里都是不同的音位

D、在汉语、英语里都是同一个音位

4、表音文字以(

D

)为记录单位

a、音节或词

B、语素或音位

C、语素或词

D、音位或音节

5、“的士”是(

D

a、“的”字结构

B、派生词

C、双语素词

D、双音节词

6、英语“She

teaches

english

”(她教英语)中的“他”表示的语法范畴有(

D

a、时数人称

B、时体态

C、时态人称

D、时数格

7、现代英语的“woman”由中古英语的“wifeman”演变而来。

从现代英语经看不出语素“

wo”的

意思是“

wife”,

但是并不影响woman”的使用。这是因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

a

a、词

B、音节

C、字

D、语素

8、汉语中的轻声是利用(

C

)构成的

a、音高

B、音长

C、音强

D、音质

9、语言是由哪三部分组成(

B

a、汉语外语方言

B、语音词汇语法

C、语用语义语法

D、声母韵母声调

10、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是(

C

a、自然的发展变化

B、个人生活经历的变化

C、社会的发展变化

D、语言内部的发展变化

三、名词解释20%

1、内部屈折在一个语素的内部变换音位来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

2、构词后缀加在词根后面帮助表达某种词汇意义,构成新词的附加语素

3、互补关系指有些音素各有自己出现的语音环境,它们出现的语音环境是互相补足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互补关系。

4、语言符号用一定的声音形式去标记某种事物或者思想从而获得意义的符号

5、社会语言学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上的形形色色的语言变异等问题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10%

1、闪光2、混淆

3、相信4、拼写

5、意义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9%

男孩[+人+男性+年幼]

1、{

女孩[+人-男性+年幼]

凳子[+家具+有腿+供坐用-有靠背]

2、{

椅子

[+家具+有腿+供坐用+有靠背]

3、大风[+空气+流动+大的速度]

六、简答题21%

1、什么是音位?划分音位的主要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a、一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分)

B、对立与互补。(1分)比如[

p]和[p

]可以在相同的语言环境[au51]

中出现,具有辨义作用,前者是“抱”,后者是“炮”,这是对立关系。(2分)

又比如[a]和[a],前者出现在“单说或开音节的单元音”的环境中,后者只出现在[i]和[n]前,

它们之间出现的语言环境是互补的。(2分)

2、为什么人类语言具有灵巧的构造?

a、任意性B、离散性C、层级性(每一小点2分)

3、什么是隐性语法意义?它具有什么特点?

a、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2分)

B、可以是非连续性的(2分)可以是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2分)一个成分可以同其它成分发生多种关系(2分)

七、论述题15%

1、谈谈世界语言学发展的几个大的过程。

1、传统2、历史比较3、结构主义4、转换生成

语言学概论试题(8)

一、填空15%

1、著名语言学家瑞士的索绪尔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2、有共同历史来源的语言叫做亲属语言。

3、音位是能够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4、文字的个体符号(单字)以音节或者音素

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音文字;文字的个体符号以(单字)

或者语素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意文字。

5、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对于缺乏形态变化或者缺乏词法范畴的语言来说,

划分词类只能依靠语法中的功能特征。否则划分词类只要依靠语法中的

形态

特征就容易划分。

6、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不同是,

前者内部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词汇上面,它不可能发展成独立的语言。

7、多义词虽然有几个意义,但是并不引起表达中的混乱,这是因为有语境的作用。

8、联合国的6种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

二、选择题10%

1、索绪尔提出了(

C

)的主张

a、劳动创造语言

B、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C、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D、语言不属于上层建筑

2、下列材料,属于组合关系的是(

B

a、b

p

m

f

B、不足改革

C、a

h

o

t

D、哈额击妈

3、决定音高的是声音的(

C

a、振幅

B、陪音

C、频率

D、声波复合的形式

4、下面四种语言中不能归入汉藏语系的是(

D

a、傣语

B、壮语

C、苗语

D、蒙古语

5、“音素”、“电子”是(

a

a、单义词

B、派生词

C、单纯词

D、多义词

6、汉语里只能出现在名词前边的词是(

D

a、动词

B、副词

C、形容词

D、介词

7、语言中稳固性最强的是(

C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语义

8、语言的基础是(

C

a、语言和语法

B、语言的交际功能和思维功能崐

C、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

D、语言的社会性

9、〔K〕和〔g〕的区别主要是(

B

a、发音部位不同

B、发音方法不同

C、音强和音高不同

D、送气和不送气的不同

10、在词汇发展过程中,有些词不为人们使用而逐渐消失,

其原因是(

B

a、音质音位的合并

B、社会生活的改变

C、词义的演变

D、汉字的简化

三、名词解释20%

1、变换句子根据不同格式之间表现出的规律变成另一种句子的方法

2、语素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3、自由变体在同一语音环境中可以自由替换而又不区别词义的音位变体

4、语言的接触指说不同语言的人在口头上或书面上经常交往所引起的

语言上的相互影响

5、前提义素与临界词共同的义素,是确定该词义与临界词义有共同联系的义素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10%

1、时间2、重视3、努力4、忽然5、团体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9%

男人[+人+男性+成年]

1、{

男孩[+人+男性-成年]

高[+距离+离地远]

2、{

低[+距离+离地近]

3、确实[+真实+可靠]

六、问答题36%

1、举例说明音位的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有什么不同?〔p〕和〔b

在普通话中是不是音位变体?是什么变体?

a、条件变体是处于互补关系中的音位变体,如a音位的几个变体属条件变体。(2分)

B、自由变体与条件变体不同,

它是出现在同样的位置上可以任意替换但又不起区别意义作用的几个音素。

如吴方言平翘音、前后鼻音等。(2分)C、[p]和[b]是音位变体(1分)D、它们属于条件变体(1分)

2、举例说明词义演变的方式。

a、扩大(2分)B、缩小(2分)

C、转移(2分)

3、什么是语法范畴?举例说明主要的语法范畴。(举五种)

a、

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2分)

B、性范畴,数范畴,格范畴,体范畴,时范畴(5分)

4、举例说明语言演变的特点。

a、渐变性(3分,没有举例扣1分)B、不平衡性(同上)

5、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有哪些不同?

a、地域方言是在某一地域内通行的语言,有自己的语言结构系统;社会方言没有自己特殊的语言结构系统。(3分)B、社会方言可以演变为独立的语言;社会方言不能。

(3分)

6、我国各民族语言分属哪些语系?(每种语系至少举一种语言为例)

a、汉藏语系,如汉语、侗语、傣语、壮语、苗语等。B、阿尔泰语系,如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C、印欧语系,如俄罗斯语、塔吉克语D、南亚语系,如佤语、崩龙语、布朗语e、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如高山语

语言学概论试题(9)

一、填空15

1、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

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2、像汉语这样主要采用语序和虚词语法手段来表达各种句法关系,而没有词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叫做分析语。像俄语这样主要采用外部屈折(附加)

和内部屈折等形态性的语法手段的语言叫做屈折语。

3、音位变体可以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

4、世界古老的表意文字主要有古代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末人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以及中国古代的汉字甲骨文。

5、划分词类有意义、功能和形态三个标准。其中功能是决定性或者根本性的标准。

6、人类语言的统一,就是通过语言接触中的双语现象阶段,让不同层次的共同语逐渐替换原来的语言或者方言,

从而统一成最后的共同语。语言的分化就是在接触减少或者缺乏的情况下,逐渐扩大不同区域的人使用的原来相同或者相近语言的差别,

从而形成不同的方言甚至亲属语言。

7、基本词汇具有全民性、稳固和能产。

二、选择题10%

1、都属于汉藏语系语言的是(

C

a、蒙古语汉语维吾尔语傣语

B、蒙古语汉语藏语满语

C、壮语汉语瑶语傣语

D、壮语藏语瑶语满语

2、语言不具有(

C

a、社会性

B、符号性

C、阶级性

D、系统性

3、汉语拼音声母g

k

h

出现的语音环境与j

q

x

出现的语音环境(

B

a、对立

B、互补

C、部分对立

D、部分互补

4、“friendship(友谊)”和“recall(回顾、撤消)”都是(

D

a、音素字

B、派生词

C、单纯词

D、复合词

5、一个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部分是(

a

a、词根

B、前缀

C、后缀

D、词尾

6、汉语副词出现的语言环境是(

D

a、名词后面

B、形容词后面

C、名词前面

D、谓词前面

7、传统语言学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是(

C

a、转换分析法

B、层次分析法

C、中心词分析法

D、分布分析法

8、方言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D

a、经济的发展

B、文化的不同

C、地理的不同

D、社会的分化

9、可以归并在同一个音位中的音素是(

a

a、具有互补关系、语音上又相似的音素

B、语音上相似的音素

C、彼此能区分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音素

D、具有非对立性关系的音素

10、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D

a、土话

B、客家话

C、客套话

D、行话

三、名词解释20%

1、语法意义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类语言单位的共同的关系意义、功能意义或对词汇意义的抽象概括的类义

2、音标专门用来记录语音的符号

3、构形后缀只表示某种语法形式的后缀

4、聚合关系语言单位按某些共同点相互联系的纵的潜在关系

5、历史比较语言学利用几种语言反映在语音上的对应规律去追溯它们的亲属关系的语言学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10%

1、出来2、师范3、现象4、探讨5、活动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9%

女人[+人+女性+成年]

1、{

女孩[+人+女性-成年]

2、黑板[+黑色+用于写字+木板或玻璃板等制成]

食品[]

3、{

食物

六、分析题12%

1、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并说明关

松花江的洪水终于退下去一米多了

2、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化下列歧义

咬死了猎人的狗

3、运用变换分析法分化下列同形结构

他在晒太阳──太阳晒在他身上

他在晒衣服──他把衣服晒了

七、问答题24%

1、恩格思语言起源论的基本论点是什么?

a、语言、思维、人、人类社会是同时产生的(2)B、语言是在人们的劳动中,由于交际需要产生的,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

C、人类语言从产生是起就是有声语言(2)

2、举例说明舌面元音的三维特点。

a、舌面高低B、舌面前后C、唇形圆展(每小点理论1分,举例1分)

3、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分别属于什么语系和语族?

a、英语: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部语支B、法语:印欧语系罗曼语族(又称拉丁语族)C、西班牙语:印欧语系罗曼语族(又称拉丁语族)

D、俄语: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部语支

e、阿拉伯语:闪──含语系(又称亚──非语系)闪美特语族F、汉语:汉藏语系汉语语族

4、举例说明义素分析的基本原则。

a、对等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依存性原则D、简明性原则

语言学概论试题(10)

一、填空15%

1、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的代表著作是《句法结构》,

他的作为“标准理论”著作是《句法理论问题》。

2、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孤立语(词根语)、

粘着语、屈折语、多式综合语四种。

3、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和时位三种。

4、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字改革,其方式、内容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可以分为文字类型的更换、表音字母的更换、文字的调整与改进等三种。

5、一个结构成分完全的句子类型通常叫做主谓句。

6、人类语言的统一,就是通过语言接触中的双语阶段

,让不同层次的共同语逐渐替换原来的语言或者方言,

从而统一成最后的共同语。语言的分化就是在接触减少或者缺乏的情况下,

逐渐扩大不同区域的人使用的原来相同或者相近语言的差别,

从而形成不同的方言甚至亲属语言。

二、选择题10%

1、属于印欧语系拉丁语族的语言是(

a

a、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

B、英语德语法语

C、法语德语俄语

D、英语法语意大利语

2、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

B

a、在本质是一致的

B、有着根本区别

C、有不大的差别

D、基本一样

3、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这里的“约定俗成”的内容(

C

a、只有任意性

B、只有强制性

C、既有任意性,也有强制性

D、没有任意性,也没有强制性

4、汉语普通话〔p〕与〔t〕的区别在于(

a

a、发音部位

B、阻碍方式

C、送气和不送气

D、声带振动和不振动

5、在以下几个语素中,属于粘着语素的是(

C

a、水

B、人

C、规

D、亮

6、汉语“帽子”、“棋子”两个词(

B

a、前者是复合词,后者是派生词

B、前者是派生词,后者是复合词

C、都是复合词

D、都是派生词

7、英语单词“work”(

B

a、附加“ed”是构词法,附加“er”是构形法

B、附加“ed”是构形法,附加“er”是构词法

C、都是构词法

D、都是构形法

8、方言是全民语言在(

D

)的变体

a、不同民族

B、不同时代

C、不同交际领域

D、不同地域

9、以下四种语言中,跟汉语同属一个语系的是(

C

a、维吾尔语

B、日语

C、藏语

D、朝鲜语

10、属于词义要素的是(

B

a、义位和义素

B、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

C、同义和反义

D、类义和同义

三、名词解释20%

1、词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2、对立关系相近或不同的音素,可以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具有辨义作用者,属于不同的音位,

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对立关系

3、组合关系指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

4、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行为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的语言学

5、结构分类法以语言结构的共同性为依据对语言进行分类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10%

1、重视2、能力3、计划4、相互5、条件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9%

窥见[+用眼+往一定方向+缝隙里]

1、{

眺望[+用眼+往一定方向+向远处]

2、电灯[+工具+照明+发光+用电]

创立[+做出结果+初次]

3、{

建立[+做出结果-初次]

六、简答题21%

1、举例说明前提义素与断言义素的关系。

a、与临界词共同的义素,是确定该词义与临界词义有共同联系的义素(2分)

B、与临界词不同的义素,是确定该词义与临界词义相区别的义素(2分)

C、举例(2分)

2、举例说明汉语语法中常见的主要语法手段。

a、词序(理论1分,举例共2分)

B、虚词C、重叠D、语调

3、举例说明国际音标的特点。

a、音素和音标一一对应,不会出现混淆或两可现象B、形体简单清晰C、通行范围广

七、论述题15%

1、试论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动物的交际不是语言(人类特有)(6分)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篇7

关键词:阅读认知加工;字词解码技能;阅读能力;跨语言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2-0071-06

收稿日期:2011-09-12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09SZZD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0XJa880006)

作者简介:赵微,女,陕西西安市人,教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从联结主义的观点来看,任何文字的阅读技能习得都要求建构正字法表征,同时形成正字法一语音和正字法一语义间的密切联结。字词识别与词汇表征是阅读过程的基础,涉及读者从记忆中提取视觉的、语音的和语义的信息。有关阅读发展的分析表明,语音意识、正字法意识及语素意识是阅读能力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认知技能。语音意识指对口语中语音成分的感知和操作能力,语音成分由大至小可分为音节、首尾音和音位。正字法意识一般包括特定字词正字法模式的建构能力和正字法规则的抽取能力。语素则是语言中完整、稳定、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包括词根与词缀两种类型。语素意识指儿童对口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的敏感和操作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儿童的语义加工技能。

不同的语言文字书写系统的阅读是否需要不同的认知能力?阅读能力的发展是依赖于一般认知加工过程还是受到语言文字特性的影响?关于这个问题长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中枢加工假说认为,阅读技能的习得主要不是依赖于语言文字的特性,而是依赖于如短时言语记忆、工作记忆、语音加工技能等潜在的阅读认知加工技能。与之相反。语言文字依赖假说认为,不同的语言文字特性对阅读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认知要求。阅读认知加工技能对儿童阅读发展所起的作用在不同的语言文字系统中存在着跨语言差异性。尽管这两种假说都得到一定的实验支持,显然,单一文字系统内的研究并不能很好解决这一争论和分歧。因此,大量的跨语言认知比较研究应运而生,以探讨语言文字特性和认知加工过程与阅读技能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将从国内外对阅读正常者和阅读障碍者阅读过程跨语言的比较研究这两个角度,来概述和分析阅读认知加工技能的研究现状,为深入研究阅读及阅读困难的机制提供借鉴。

一、正常阅读者字词解码技能的跨语言研究

阅读过程本质上是学习和掌握口语语言与印刷语言之间的认知匹配关系。虽然口语语言与印刷语言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但语音加工、正字法加工和语义加工是任何语言文字阅读的三个基本加工过程,因此,在不同的语言文字系统间,阅读技能的发展一定存在着跨语言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近年来,外语学习的热潮和广泛的学术合作,为不同语言文字系统下三个基本加工过程与阅读的关系的跨语言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途径,有助于研究者深入探讨不同语言文字系统间发生的跨语言迁移现象以及阅读过程中共同、潜在的认知加工过程。

(一)语音加工技能的跨语言研究

在语音意识方面,出现了大量拼音文字体系内部不同语言之间和拼音文字体系和非拼音文字体系之间的双语跨语言研究。两类跨文化研究都聚焦于探讨不同文字系统中语音意识发展的跨语言迁移现象并得出了两个主要结论:一是认为在两种拼音语言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语音联系;二是认为一种语言的语音技能与另一种语言的语音技能高度相关,并且一种语言的语音技能能够解释另一种语言的字词识别成绩的变异。例如,道格罗格尔(Durgunoglu)以西班牙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englishassecondlanguage)儿童为被试的研究结果显示,西班牙语语音意识较好的儿童在英语单词认读和假词拼读中的成绩好于西班牙语语音意识较差的儿童,而且,语音意识是本语言内和跨语言间的字词识别测验成绩的显著预测变量。萨瑟尔(Cisero)和罗尔(Royer)的纵向研究数据也验证了西班牙语英语双语儿童的跨语言语音迁移现象。从第一语言向第二语言的语音迁移现象在英语一法语、英语一意大利语、英语一希伯来语等拼音文字体系之间的跨语言研究中均得到了充分地证实。

鉴于拼音文字英语和非拼音文字汉语的口语形式和书写系统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书写系统的阅读学习中语音意识是否存在跨语言的联系,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王民等人的研究以一组生活在美国的汉英双语儿童为被试,对上述问题中的语音加工过程和正字法加工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两种文字系统的语音加工技能同样存在显著的跨语言迁移,而任意一种文字系统的正字法加工技能未能预测另一种文字系统的单词识别成绩。由此可以推断,语音加工技能可能属于阅读过程中不依赖文字特性的认知加工过程,因而表现出跨语言的一致性;而正字法加工受到文字特性的影响,因而表现出跨语言的差异性。以上研究结论显示,无论在拼音文字之间还是在拼音文字与非拼音文字之间语音加工过程中均存在显著的迁移现象。

(二)正字法加工技能的跨语言研究

在大量研究者探讨语音意识的跨语言迁移现象的同时,史密尔(Shimron)和萨瓦(Sivan)首先将正字法作为影响阅读技能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来进行研究。他们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希伯来语为母语的双语儿童和以希伯来语为第二语言、英语为母语的双语儿童为被试,来探讨不同语言的正字法是否会影响字词识别的速度。研究结果表明:不仅英语为母语的儿童读英语课文快于希伯来语儿童,而且希伯来语为母语的儿童读英语也要快于他们的母语希伯来语。不同语言的正字法特征不仅会影响不同语言的阅读速度,还会影响不同语言阅读技能习得的难易程度。另一个著名的跨语言研究测量了来自13个欧洲国家的接受阅读教学1年的儿童。研究结果显示:英语儿童真假词认读的正确率仅为40%,而其他大多数欧洲国家儿童真词认读的正确率却接近于天花板效应(除了法语和丹麦语为75%,其他国家均为95%),假词认读的正确率也十分高(除了丹麦语为53%,葡萄牙语为76%外,其他

国家均为90%)。由于英语是半透明文字,而其他欧洲语言为透明语言,已有跨语言研究结果表明掌握英语阅读技能要难于其他欧洲语言。他们的研究说明,潜在的字词识别机制不仅仅是受制于个体智力和社会文化的能力,还受到每一种语言自身内在的正字法特性的影响。

在拼音文字之间正字法特征影响着阅读速度以及阅读技能习得的难易程度,而在拼音与非拼音文字之间的正字法特征差异,则导致了正字法意识在阅读中作用的不同。第一语言为汉语的研究均证实正字法加工是汉语阅读中基本的加工过程,正字法意识对非拼音文字阅读技能有一定预测力,而在拼音文字中正字法意识的预测力不及语音意识。研究还进一步指出,字形信息和视觉加工技能在汉语阅读中也同样重要。例如黄(Huang)和汉利(Hanly)的跨语言研究显示:香港和台湾儿童与视觉相关的测验和阅读成绩相关,而英国儿童则不相关。与之相反,即使控制了智商和词汇量,与语音意识相关的测验更好地预测了英国儿童的阅读成绩。这说明不同语言文字的正字法特征差异在阅读技能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

同时,也有部分跨语言研究考察了第一语言正字法特征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作用。例如:里欧(Liow)比较了3组分别具有英语、汉语和印度尼西语3种语言背景的新加坡儿童的英语阅读技能,研究结果显示:在语音意识测验上印度尼西亚儿童的表现最好,其次是英语儿童,而汉语儿童的表现最差。另一些研究也支持在英语字词识别中,与第一语言为拼音文字体系的儿童比较,第一语言为非拼音文字体系的儿童更倾向于较少地依赖语音信息和较多地依赖字形识别信息。由此可见,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正字法加工技能与阅读关系的跨语言研究,同样说明了不同语言体系的文字系统属性对阅读技能发展的影响作用。

(三)语义加工技能与阅读关系的跨语言研究

尽管与语音意识和正字法意识比较起来,只有少数跨语言研究涉及语素意识,但研究结果均表明:在双语阅读习得过程中具有共同的跨语言语素加工过程。在拼音文字体系之间,赛夫(Saiegh)等人考察了生活在加拿大的以英语为第一语言、阿拉伯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儿童的两种语言的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技能与字词识别、假词拼读和复杂单词阅读流畅测验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语言的语音意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语素意识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两种语言中的语音意识对字词识别和假词拼读均有显著的跨语言预测力,但在语素意识方面,只有阿拉伯语语素意识对英语词汇测验成绩有预测力。在英语中,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均可预测英语字词识别,但在阿拉伯语中只有语音意识可预测阿拉伯语的字词识别。有关复杂单词阅读流畅测验的结果表明,在拼音文字体系之间,无论何种语言的语素意识均有显著的跨语言预测力。这种跨语言的差异性来源于英语和阿拉伯语在语音透明度和语义透明度的差异:在语音透明度即字形单元与语音单元对应的规则性上,阿拉伯语是透明语言而英语是半透明语言,因此,语音加工过程在阿拉伯语中比在英语中显得更重要;在语素透明度即字形单元与语义单元对应的规则性上,英语的语素透明度要高于阿拉伯语,因此,语义加工过程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要大于阿拉伯语。王民等人的研究考察了语素意识在韩语一英语双语儿童的双语阅读技能习得过程中的重要性。英语是半透明拼音文字而韩语是透明拼音文字。对65个2-4年级的韩语为母语,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儿童,分别测量口语词汇、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字词认读和语篇阅读理解测验,研究结果显示:语素意识可显著地解释两种语言中字词认读和阅读理解的变异量,而且一种语言的语素意识可以显著地预测另一种语言字词认读测验的成绩。这说明,语素意识对阅读能力的预测作用发生了跨语言的迁移现象。

在拼音文字体系与非拼音文字体系之间,舒华、安德森(anderson)和张厚粲等人的跨语言研究对比了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学习不熟悉的单词,结果显示:中国儿童比美国儿童更倾向于使用语素分析学习新单词。鉴于汉语的表意特性,安德森等人在另一项跨语言研究中假设汉语儿童的语素意识与阅读能力的相关程度要高于英语儿童,他们分别测查了412个台湾儿童和256个美国儿童的语素意识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与研究假设基本吻合,即进一步验证了汉语儿童的语素意识与阅读能力的相关程度要高于英语儿童。王民等人的研究在考察了语素意识在韩语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儿童双语阅读技能习得过程中的重要性之后,还对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儿童的语素意识在双语阅读技能习得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与韩语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儿童一样,即语素意识可显著地解释两种语言中字词认读和阅读理解的变异量。而且,一种语言的语素意识可以显著地预测另一种语言字词认读测验的成绩。这说明,语素意识对阅读能力的作用无论在拼音文字与非拼音文字之间,还是在拼音文字之间都可能发生跨语言的迁移现象,其影响程度取决于两种语言中字形单元与语义单元对应规则的相似性,正如从上述研究中看到的,语素意识在汉语与英语之间、韩语与英语之间均发生了明显的跨语言正迁移现象,而阿拉伯语与英语之间未发生类似的跨语言正迁移现象。

综上所述,阅读过程跨语言一致性说明了在不同语言文字系统中阅读技能发展的认知加工过程普遍存在,差异性则说明了阅读技能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语言文字特性的制约。到目前为止,在两种不同的书写系统如英语一汉语之间,同时考察3个基本加工过程的双语阅读习得的跨语言研究还较少,仅限于汉英双语儿童的阅读研究。那么,对于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儿童而言,与拼音文字之间相似的跨语言关系模式是否也存在于拼音文字与非拼音文字之间,还不能确定。

二、阅读障碍者字词解码技能的跨语言研究

探讨语言文字特性和认知加工过程与阅读技能发展之间复杂关系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考察阅读不良者在不同语言阅读习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缺陷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无论何种语言的阅读过程,都离不开语音加工、字形辨别、语义理解等语言认知加工过程。因此,研究者可以推断:即使两种语言在正字法规则的复杂性和规则性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例如汉语和英语),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基本阅读技能是高度相关的,在一种语言的基本解码技能的习得中遇到困难的儿童,在另一种语言中势必也会存在困难,只是困难的表现形式不同。

(一)拼音文字与拼音文字之间的跨语言研究

拼音文字体系之间阅读不良的跨语言研究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第一语言阅读不良的双语儿童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是否也会遇到困难。正如中枢加工假说指出的,第一语言存在解码困难的儿童,在第二语言中也会遇到解码困难,而不同的困难程度则反映了两种语言文字正字法之间的差异。例如,

大量研究均支持斯坦诺维奇(Stanovich)所提出的“核心语音变量差异模型”,该模型认为,拼音文字系统的阅读不良者在语音方面存在着共同的不足,而在其他语言和认知特征上却未表现出一致性。唐尼(Downey)和斯尼迪(Snyder)认为,导致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均阅读不良的主要因素是某些潜在的、共同的语音加工问题。语音技能缺陷的跨语言迁移现象说明,语音加工技能可能是任何语言文字系统阅读习得的共同的认知加工过程。斯帕克(Spark)等人曾报道母语阅读不良儿童学习外语时,在语音、正字法和句法方面的加工技能显著差于母语阅读正常儿童。而由于正字法深度的差异,中枢加工假说预测儿童在掌握不透明语言的基本阅读技能中将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因为在掌握形音对应规则上要难于透明语言。例如,英语单词识别的准确性低于其他透明的语言(例如希伯来语)。另一个问题则是虽然在不同国家均发现阅读不良者,但不同语言文字系统中的阅读不良者的认知缺陷是否一致及其检出率是否一致,英语阅读不良研究的结论能否适用于其他语言系统,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为揭示阅读技能发展的规律提供了又一视角。兰德尔(Lander)的跨语言研究以德语阅读不良儿童和英语阅读不良儿童为被试,探讨了不同语言阅读不良的本质和检出率是否有差异。测试项目包括大声朗读真词和假词,两种语言的所有测试项目在正字法、语音和语义方面均非常相似。研究结果显示:与德语阅读不良儿童比起来,英语阅读不良儿童在真词和假词认读均存在更严重的不足(假词错误率英语儿童为70%,而德语儿童仅为20%)。不少跨语言研究均发现,对于透明语言而言,阅读不良儿童的检出率较英语而言较少。即使在半透明语言之间,如法语与英语之间,阅读不良者的认知缺陷也不完全一致。以上研究均证实了阅读技能的顺利发展,不仅受到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更受到语言文字特性的制约。

(二)拼音文字与非拼音文字之间的跨语言研究

拼音文字的属性与非拼音文字的属性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那么当在一种语言的基本解码技能的习得中遇到困难的儿童在另一种语言中是否会遇到同样的困难呢?非拼音文字阅读不良儿童所遇到的困难又将会是什么呢?虽然,中枢加工假说已取得了广泛的共识,但近年来受到了来自语言依赖假说的质疑。该假设认为,不同文字系统的属性使人们在阅读过程中使用不同的加工策略,因此,特定语言中的正字法特征以及形音对应规则可以引起不同的认知加工障碍。王民等人选取两组均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大学生为被试,一组是韩国学生,其母语为拼音文字;另一组是中国学生,其母语为表意文字,让他们完成语义范畴判断任务,目标词有形似和音似两种。韩国学生对目标词进行语义范畴判断时,音似词比形似词产生更多的错误,而中国学生在这两种条件的目标词中产生的错误没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在完成语义任务过程中,中国学生比韩国学生较少依赖语音信息而较多依赖字形信息。在语音删除任务中,中国学生比韩国学生在整体表现上要逊色,在语音任务上错误较多,但在正字法任务上错误较少。由此可以认为,不同的母语书写系统能够影响第二语言的认知过程,这说明不同语言文字系统所需的认知加工技能存在跨语言差异性。

因此,语言依赖假说认为,既然不同语言在字形、语音和语义方面的差异导致字词识别中的不同认知要求,那么,理论上同一个双语阅读者可以在一种语言上阅读不良而在另一种语言上阅读正常。何宗迅等人通过测量25个汉语阅读不良儿童和25个汉语阅读正常儿童的英语词汇水平、英语阅读水平和英语语音加工技能,并对此问题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英语测试项目上,汉语阅读不良儿童的表现显著低于汉语阅读正常儿童,尤其在语音加工技能方面,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汉语阅读不良组均差于汉语阅读正常儿童,这说明汉语阅读不良儿童在学习第二语言英语时也遇到了困难。然而,英语语音技能与英语阅读水平显著相关,而汉语则不然。另外,虽然汉语与英语阅读不良共发的可能性很高,但在研究中还是发现了汉语与英语阅读不良分离的现象,即存在汉语不良儿童在英语学习中并没有表现出困难,这些结果都表明:英语阅读不良和汉语阅读不良的成因即有共性又有特性,进而说明英语和汉语的阅读技能发展之间既存在共性又存在特性。在日语与英语阅读不良的跨语言研究中也曾发现双语阅读习得的分离现象。例如瓦戴尔(wydell)和巴特沃斯(Butterworth)研究过一个在英语阅读中表现不良而在日语阅读中表现正常的日语一英语双语男孩,研究结果清楚地显示了英语和日语阅读技能的分离现象。_早在1997年罗兹(Rozin)等人的研究就曾经发现英语阅读不良的美国儿童能够容易地学习汉语,这可能是因为汉字与英语之间存在着差异,克拉提(Karanth)认为这种分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与正字法差异有关。因此,语音意识缺陷能否充分解释全部汉语阅读不良还不能确定。何宗迅等人认为快速命名和正字法技能的缺陷是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主要缺陷模式。吴思娜等人认为语素意识缺陷是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主要缺陷模式。

近年来,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特别是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为不同语言文字系统中阅读不良者的认知障碍差异提供了神经生理学的证据。以非拼音文字为母语的阅读障碍儿童的脑成像研究表明,他们在阅读时激活的皮层区域和激活模式与拼音文字阅读障碍儿童存在明显差别。拼音文字阅读障碍儿童的脑激活区域主要在左颞顶区,这些区域主要负责音素分析和形音转换。而在以汉语为代表的非拼音文字系统中,阅读障碍儿童的脑功能障碍区主要位于左脑额中回,这一区域主要调节汉语加工中相对复杂的认知资源分配,左脑额中回的最前部负责汉字笔画视觉一空间的精细分析。这些差别的存在预示着阅读障碍至少与不同文字系统的使用有关。坦(tan)等人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了英一汉双语者在语音加工任务中大脑活动。实验一发现,英一汉双语者在汉语语音加工任务中负责空间信息表征、空间工作记忆的左中额叶和后顶叶脑回皮质有显著激活。而实验二中发现英一汉双语者的这些神经系统在英语语音任务中比英语母语者有更显著的激活。研究结果说明,汉语缺乏字母语音转换规则的语言文字特性,导致双语者比英语母语者较少使用的形一音转换分析系统,而将第一语言字形语义加工策略运用到了第二语言的阅读活动中。阅读能力的发展受到语言文字特性的深刻影响,而第一语言的文字特性对第二语言阅读技能习得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这种差异性的存在。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篇8

关键词:阿拉伯语;维吾尔语;字母;语音;异同

语言不仅是民族生存环境的体现,同时也是民族思想与文化的一个宝库。在历史进程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拉伯语和维吾尔语虽然从表面上看几乎是相同的,但实质上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对维吾尔语有所了解的人不难发现它所采用的字母大部分都是阿拉伯语语言中的字母,但是维吾尔语的部分字母也是不完全属于阿拉伯语的,这些“新”的字母是维吾尔人在阿拉伯语字母基础上进行创建的,之所以创建新的字母主要是因为阿拉伯语的字母不能够完全表达出维吾尔语的语音。众所周之,阿拉伯语对维吾尔语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等方面。这些主要在维吾尔语中部分的阿拉伯语借词方面有所体现。另外,其在宗教语言方面,阿拉伯语与维吾尔语是相同的,这主要是由于它们均信仰伊斯兰教。除此之外,阿拉伯语本身属于一种综合型语言。它的文字系一种音位文字,一般情况下,标准的阿拉伯语一共有34个音位,并且都是由闪语族西支的音节文字发展得来的。

一、关于阿拉伯语的语音简述

阿拉伯语的语音是自成体系的,主要由28个字母组成,其中每一个字母都代表着一个辅音,并且在这28个字母当中有3个字母是具有元音的作用的。同时阿拉伯语的辅音一旦离开元音是不能够进行独立发音的。

除上述内容之外,阿拉伯语的28个字母主要分为两大类:(1)有点的——一共有14个字母。(2)无点的——同样有14个字母,并且每一个字母都是有13个发音音符,并且阿拉伯语的28个字母的发音全都是依靠发音符号来完成的,但是其中的任何一个字母都必须跟其标在其上边或者下边的发音符号进行才能够发出声音,否则是无法发音的。通常情况下,阿拉伯语的发音是不同于其他语言的发音的,阿拉伯语有着独特的发音部位和发音动作等,这些均是其他语言所没有的。比如,阿拉伯语的28个字母当中有12字母的发音在其他语言中是没有办法找到相类似音的,并且阿拉伯语这28个字母之中的12个字母发音主要包括喉音、齿间音、舌根音、舌根小舌音以及颤音等多种发音,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发音是具有很大难度的。除此之外,阿拉伯语语言总共有336个音素,并且这些音素大都位于世界各种语言的首位。另外,从其语言书面形式方面来讲,阿拉伯语语言的音节具有一定的“半呈现性”,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可拼读性,不过在其进行掌握与拼读时必须保证它们在一定的语境当中,否则无法进行的。

二、阿拉伯语语音的主要特点

首先,阿拉伯语语言当中,音节是由2个辅音加元音或者多于2个的音素相结合所构成的,此外,阿拉伯语的音节还具有语义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阿拉伯语的语音主要有6个明显的特点:(1)阿拉伯语语言主要是依靠符号进行发音的,其具有繁杂的语音。此外,阿拉伯语是世界上众多语言语音当中被运用最多的语言。而且阿拉伯语的语音发音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是喉音与顶音。(2)阿拉伯语的音节差异主要表现在长音与短音,①短音节主要由1个辅音和1个短元音结合构成。②长音节主要由1个辅音和1个长元音相结合构成,与此同时,由1个辅音、1个短元音和1个辅音共同结合构成也不是不可以的。(3)阿拉伯语语言在应用过程中通常会有叠音现象出现,而且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这个主要是因为2个具有一定差别的因素在相互发音的作用下逐渐转变成互不相同的重叠性因素。此外,阿拉伯语语音中的冠词阅读方法也是不相同的,其具有多种阅读的发法。(4)阿拉伯语的语音字母同化现象:对于阿拉伯语语言来讲,字母同化是阿拉伯语语言当中最常见的一种语流音变现象。在语流的作用下,由不相同的2个音逐渐转变成发音相同或者是类似的音等。以此来与发音的动作相适应,从而提高因素的共同性。(5)阿拉伯语语言具有“柔弱性”的字母是可以相互进行转换的。(6)阿拉伯语的语言在阅读结束时,最后一个尾符是可以不读的[1]。

三、维吾尔语语音的主要特点

阿拉伯语可以说是维吾尔语语言的“启蒙老师”,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维吾尔语的语音的最明显特点大体上有4个:(1)维吾尔语的语音具有“元音弱化”的现象。元音弱化主要是指维吾尔语和其它突厥语重要标志的区别,具有一定的特性。(2)维吾尔语的语言主要有24个辅音。这些辅音都有“同化、弱化”的现象,也可以说这种现象十分普遍等。另外,塞音与其塞擦音有清浊两种:①送气。②不送气,与前者恰好相反。(3)维吾尔语的语言有重音规律。在维吾尔语语言当中,音节的重音规律与其它语言想必,表现的十分简单。它的词中重音在最后一个音节上进行添加时,其重音就会移动到最后一个音节上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4)维吾尔语的语言有语调变化的规律:维吾尔语语言的语调主要是由一系列音节调域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种音高调节形式。维吾尔语语言中一般有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以及级祈使句四个重要句式。这些句式的语气规律:句子属于陈述句和祈使句时,句尾音高就会出现下降的现象,对句子最后一个音节进行清读;句子属于疑问句和感叹句时,句尾最后1个词的音调会出现上升的现象,重读最后1个音节等[2]。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维吾尔语言中的文字主要是坚持以阿拉伯语字母作为基础的,并非是直接借用,此外,维吾尔语语言在已有的阿拉伯语字母基础上进行文字创新,创立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等,因此可见,阿拉伯语语言与维吾尔语语言在语音与语法等方面具有很多的异同点。不论怎样,两者均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等。(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篇9

  关于语言文字的工作计划范文

  本学年我园在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过程中,将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有利于普及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不断提高师生的普通话水平,全面推进我园的语言文字工作。我们力求引导幼儿在愉快学习中热爱语言、感受语言、运用语言,培养一批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本学年来我园语言文字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建立三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形成了以园长主管,教务处、办公室负责,全员落实的立体化管理模式,围绕“严管理、重落实、创特色”的总体思路开展工作,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工作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务处负责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班主任负责本班教师及幼儿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全体教师负责幼儿在家庭和面向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同时,园内的指示牌、标志牌、标语牌规范用字情况,由教务处负责;班内的规范用字情况由副园长和教研组长及班内成员负责;对师生的专门培训、常规检查以及各项活动的开展等,由教务处负责。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为确保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地顺利进行,幼儿园制定了《语言文字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与此相应,修订了《教学评估细则》等规章制度,明确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要求,并把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作为教师上岗、评优、聘任、晋升职务的必备条件。

  三、加强学习,多方宣传

  幼儿园将把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幼儿园议事日程。根据上级语委一年一度的“推普周”的要求,开展学习和宣传工作。幼儿园将利用平时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全校教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达标评估的通知》等法规、文件。

  幼儿园将利用园宣传窗、永久性标语牌、等途径和载体,加强“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宣传,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意识。特别重视每年的“推普周”工作,认真组织好学校的内外宣传:制作宣传版面、分发推普宣传单,积极搞好推普宣传,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力度。

  幼儿园还将充分利用幼儿园网站,创办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专栏,使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管理实现信息化、公开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要求各班精心布置教室内部环境,提出规范用字要求,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每位教师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检查身边的牌匾、标语、黑板报等活动,净化园内语言环境。

  四、抓好普通话的推广,切实落实语言文字工作。

  (一)将语言文字普及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

  教务处将实施教师备课笔记不定期抽查的制度(文字书写是必查内容),并提供反馈、指导意见,要求教师及时矫正。班级语言文字工作小组记录教师课堂用语用字情况,定期向教师反馈。学期结束,作为考核评价教师的一项依据。幼儿园提供专项经费,供师生培训、购买资料和开展活动使用,以保障语言文字工作顺利开展。

  (二)将语言文字工作与教学竞赛有机结合。

  幼儿园还将结合“教师基本功竞赛”、“优质课选拔赛”、“教师教学竞赛”、“教师教学大比武”进行青年教师过“四关”活动,即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规范书写教案、规范使用电教设备。这些工作的开展对提高青年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和能力,营造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氛围,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面向全体教师,推广普通话。

  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工作,教师的榜样是关键。每一位教师尤其是教师自身语言文字规范使用能力对幼儿影响深远。所以,幼儿园本学年将特别注重对广大教师的普通话素养、运用规范汉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召开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专项工作落实大会,组织教师学习,以强化教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外,幼儿园还将园内普通话水平较好的老师对普通话水平较弱的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幼儿园要求教师率先垂范,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讲标准普通话、用规范字。教导处还组织有关领导“看”课,检查教师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情况,并要求班级推普员将教师讲标准普通话、写规范汉字的情况进行记载,作为教师学期考核的依据。现在我园教师能自觉运用普通话和规范字进行教学和日常交流。

  为使推广语言文字的工作扎实开展,本学年我园要求师生必须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同时规范幼儿用语、学会说普通话。每班每学期举行一次班内“钢笔字书法”优秀作品展示,使语言文字规范化内容分层次、分阶段落实,强化与常规相结合,潜移默化地让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收到了显著成效。

  (四)配合课堂教学,举办古诗诵读比赛、“我喜欢的故事”比赛、诗歌朗读比赛。建立“好书交换站”。在班内幼儿间,建立“好书交换站”,的活动。

  (五)积极做好每年的“推普周”活动。

  “推普周”活动中,幼儿园将组织规范用语用字知识讲座、规范用语用字知识竞赛征文评比、小记者小主持人口语竞赛等活动,各班以“讲普通话、用规范字”为主题开展班级活动。组织教师对我们身边的规范化用语、用字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撰写了研究性小论文。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师生切身体会到说标准普通话、用规范化汉字对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产生的影响。

  (六)在语言文字工作方面,幼儿园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争取家庭的配合、社会的支持。

  为提倡学生坚持在家庭、在社会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由幼儿园到家庭,由家庭辐射社会,扩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影响力。我园还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教师走上街道、走进社区和农村,向城镇居民宣传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意义;制作推普卡片,向人们进行宣传;对大街小巷,店名,广告,路标,铭牌等用字情况进行检查,查到不规范用字,及时找到相关单位和个人,告知正确用法,提醒其及时更正。同时,为加强家、校、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幼儿园要求家长在家和学生交流都要用普通话交流,同时督促幼儿园周边单位或部门在对外悬挂的标牌中出现的不规范用字及时地改正过来。

  (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电子阅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我园电脑可以上网进行网上阅读,同时购买了大量书籍,供孩子和老师阅读,让阅读成为校园时尚、成为师生生活方式。

  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道路还很漫长,任务还很艰巨。校园是传播知识、获取知识的地方。我们师生有责任共同营造一个纯洁的语言文字环境,培植属于我们自己的净土。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我园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水平。

  关于语言文字的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快我园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进程,深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创建市级语言文字规划化示范幼儿园和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为契机,围绕本园中心工作,全面贯彻语言文字工作的“三纳入一渗透”的要求,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扎实做好常规管理工作,保持工作特色,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我园语言文字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工作目标

  (一)学习、宣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大语言文字宣传力度,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校园氛围,努力创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园、提升幼儿园良好形象,展示幼儿园特有的风采。

  (二)健全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网络,进一步规范语言文字工作,对照语言文字验收指标,结合本园中心工作,与各班组工作整合,扎实有效开展语言文字活动,按时认真做好资料的积累和归档。

  (三)营造幼儿园文化氛围,让幼儿在各项阅读、诵读、讲故事、等活动中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幼儿园文化品位,推进全园用语用字的规范化。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完善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综合管理

  1、在园长的统一领导下,语言文字管理网络机构正常运作,定期召开语言文字领导小组会议,从幼儿园中心工作出发,全面部署本园语言文字工作。

  2、各班级设班级推普员,负责班级日常推普工作,注重抓日常管理。实行推普员不定期交流汇报制度和推普员培训制度,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良好的推普员队伍。

  (二)优化校园语言文字环境,提升规范运用语言文字水平

  1、常设推普标语牌,按需进行宣传标语和横幅的张贴,利用班级墙面、幼儿园博客、宣传板、会议等形式,经常性宣传语言文字工作。

  2、定期检查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情况,重点检查各推普角等班容班貌情况。

  3、规范教师的课堂用语,采用推门听课和上研讨课的形式检查教师的课堂用语,对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普通话应达到二级乙等水平。

  4、规范幼儿在园文明用语,要求全园学生在校园内必须坚持说普通话,并通过教师指导与培训,进一步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

  5、领导小组成员一起深入课堂,定期检查、调查师幼在课堂、校园活动、会议等方面使用普通话情况,并及时反馈检查情况。

  (三)贯彻“三纳入一渗透”,增强语言文字工作的实效性

  1、纳入幼儿园常规管理: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到幼儿园的文明单位创建中,与幼儿园中心工作整合。强化管理,积极营造园内推普氛围。各班组、教研组认真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保证工作文字和公示文字的规范纯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园内用字用语规范。积极落实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能力纳入教师考核、职务晋级、评优评先等的基本内容和条件。

  2、纳入教学基本功:重视教师素质的培训与提高,加强过程培训,突出教师培训的“四性”:全员性、参与性、实践性、全程性,提高全体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结合幼儿园教学流程考核,把教师的标准的普通话作为重要的评分项目,以推动教师的普通话应用能力,强化写规范字的意识。结合教学工作,适时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与比赛。

  3、纳入德育内容:根据幼儿园研发的经典诵读课程,围绕幼儿园“五字五星”评比活动,坚持做好幼儿园“每周诵读”并定期检查,把推普工作列为每日行为规范考核项目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工作相关活动,主要有讲故事比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提升师生说普通话和写规范字的水平。

  4、渗透进各学科: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把相关教学内容与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有机融合,在各科教学中有机渗透语言文字,并体现在教案、教学反思或案例中,教导处定期进行检查反馈。

  (四)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幼儿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

  1、结合幼儿口语交际课,引导幼儿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幼儿方面开展“书香节”、“普通话宣传周”等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激发幼儿规范用语和用字的兴趣。

  3、教师方面开展“资深教师好书分享会”、“年轻教师演讲”等一系列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于语言文字的工作计划范文

  语言文字工作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继续认真落实语言文字工作,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对20xx年语言文字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继续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精神,积极营造规范语言文字氛围,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和幼儿规范语言文字意识。

  二、工作要求:

  1、严格按《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园)监督监测及督促整改制度》开展各项工作,做到每项工作有专人负责实施有专人检查落实。

  2、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努力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提高语言文字规范的意识。

  3、将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普通话达标与教师的教师资格注册、聘用挂钩。

  4、加强教师语言文字规范的应用能力,运用规范文字制定各种计划、总结,运用规范普通话进行教学。

  5、教学要重视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

  6、创设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营造浓厚的幼儿园文化氛围,幼儿园内使用和公布的文字都要规范。

  7、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要做到经常化,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升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意识

  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校师生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园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长久效果。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提升语言文字规范化运用能力。

  1、美化幼儿园环境,张贴推普的宣传口号,形成统一的校园文化氛围。

  2、充分发挥班级家园栏的功能,做好推普宣传。

  3、以本备课组为单位,开展“说、上、评”比赛活动,在主持、说课、上课、研讨等环节上促进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4、开展新教师语言教学实践课观摩,进一步督促新教师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5、对教育教学资料语言文字规范化进行检查:如班级计划、一周教育教学计划、区域活动计划、主题活动计划、领域活动计划、游戏活动计划、幼儿成长册等资料的检查。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篇10

[关键词]咬字吐字 民族声乐 语言艺术

千百年来,中国历代声乐家们对民族声乐唱法的特点和规律都曾做过精辟的论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著多半集中于元、明、清三代。如:[元]燕南芝庵的《唱论》,[明]魏良辅的《曲律》,[明]沈宠绥的《度曲须知》,[清]徐大椿的《乐府传声》,[清]李渔的《闲情偶寄》等。这些论著都从各种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中华民族唱法对歌唱的咬字吐字、歌唱的发声、共鸣、润腔及情感的表现的要求、规范和审美标准。

民族声乐是我国人民根据自身的审美习惯,根据汉语言的发音吐字,在民歌自然唱法、说唱、戏曲唱腔的基础上,在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了西洋声乐艺术科学的发声方法而形成的一种中国独有的一种演唱风格,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科学发声技术的新型声乐艺术。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民族声乐的语言艺术

语言在歌唱中是非常重要的,歌唱语言和说话不一样,要求在科学的歌唱状态中,在通畅优美的歌声中把语言表现出来,语言效果既要符合汉语吐字归韵的特点,也要符合五音(唇、齿、牙、舌、喉)四呼(开、齐、撮、合)的规律。在这方面民族声乐十分重视语言与音乐的关系,它根据演唱语言的发音规律来处理发声、共鸣、行腔,讲究字音的五音、四呼、出声、归韵、收声。它是通过人的语言来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有别于其它音乐艺术,作曲家利用音乐的高低、快慢、强弱、圆、顿和节奏的变化,使歌词的思想感情更为丰富、更优美、更动听、更有艺术感染力。作曲家使整首歌词和乐曲的感情融为一体,协和统一。歌中的每个字都生动活泼、富于歌唱性,都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的一部分。如果失去了优美的语言,那就成了“乐器化”的声乐。完美的歌唱艺术。既要有清楚的语言,又要有悦耳的声音。歌唱中的语言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

正确的咬字吐字首先要解决好发声与咬字吐字的关系和歌唱中字与字的关系这两大问题。

中国的汉语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语言之一,它不同于意大利语那样只有五个母音“a、e、y、u、o”与子音相拼,构成语言,所以,在意大利源流的美声唱法中,总是以声音为主,咬字为辅。正因为中国语言的复杂性,才使中国的声乐技巧中读字占首要地位,因此,在学习民族声乐时就应该首先懂得出字收声的要点,懂得使用唇、齿、牙、舌,喉等发声器官,即“五音”、“四呼”与送字的方法,似乎即所谓“开启、撮、合”四势,凡读字,“五首为经,四呼为纬,经纬分明,字字清晰。”也正因为中国的语音这一特点,才使得古往今来的大部分声乐著作中对于“字正”都作了重点论述的对象。

我国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要把字顺顺溜溜儿不是疙瘩瘩融化在歌声之中,即声中无字。要在吐字清晰而不是以字害声的基础上,把字变成音乐化的有声字。就是字中有声,我们唱的歌词,如果咬字吐字不清,将使听者费解。

二、民族声乐中咬字与吐字的特点

民族声乐的咬字一般是指字头部分声母的发音,声母大部分不颤动声带,发出的不同性质的音响。因此,声母的时值短暂,不能延长,要求准确、短促、有力,它与韵母结合发声时,就可发挥其有效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声乐理论中,将所有的辅音声母的发声部位分为五大类,即称之为“五音”,即

唇音:b、p、m、f

舌音:d、t、n、i

牙音:j、q、x

齿音:z、c、s、zh、ch、sh、r

喉音:g、k、h

这五大类声母发音时,用力部位要分明,出口不能含糊。唇音字用力部位上下嘴喷口应有力清晰,舌音字用力部位在舌头,牙音字用力部位在牙(前上下牙间),齿音字用力部位,在上下齿之间,喉音字用力部位在喉(但注意不是喉音)。声母读音的准确、有力、清晰是十分有助于歌曲情感的表达,也就是说歌唱的咬字中字头是很能表现情绪的。总之,我们可掌握这样的原则:声母的发音注意口腔各部位的灵活多动,而韵母的发音应注意咽腔部位的适度打开,做到咬字时既能将字头字腹拆开。又能圆滑的连在一起。吐字一般是指字腹和字尾部分韵母的发音,韵母大部分都振动声带。字腹是一个最响亮,的部分,它是吐字时发挥音响共鸣作用、引长音腔的中心,也是歌声富于色彩变化的基础。声乐的线条实际上是由各个韵母连贯而成的,唱好韵母对唱好歌曲起着重要作用。民族声乐理论中将一个字分成字头、字腹、字尾,前面所说过的声母便是字头,韵母就是字腹,而收音便是字尾。咬字吐字的过程就是出声、引腹、归韵,其要领便是咬紧字头,延长字腹、收准字尾,也就会字正腔圆。

学习咬字吐字的具体要点:朗读歌词要准确,分析语气韵味加深理解词义;可进行不同调门的郎读,体会发声技能各部位的感觉,注意语音、声母、韵母的变化和字音的准确;朗读中体会歌词的轻声与重读,按排语气、找出逻辑重音,为歌唱奠定基础。

三、民族声乐的依字行腔

声乐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气质、个性、风格。因此,民族声乐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而歌唱中的语言占主要地位。在演唱过程中咬字要准确、吐字要清晰。字咬歪了就变成别的字了,所以字正是前提。但是光有字是不行的,还要有腔才是歌唱。歌唱是依字行腔,那么吐字就是依母音行腔。有了“字”才能谈“腔”,无字之腔在歌唱中是没有的,同样从歌曲的形成来看,是先有词。后有曲,从吐字发音过程来看更是先有字后有声。从古至今“字领腔行、腔随字走”是我们歌唱的原则。转贴于

细腻流畅的行腔犹如歌曲的肌肤,“唱曲之妙,全在顿挫,必一唱而形神毕出,隔垣听之。人之装束形容,颜色气象,及举止瞻顾,宛然如见,方是曲之尽境”。“如喜悦之处,一顿挫而和乐出:伤感之处,一顿挫而悲恨出”。这些传统理论,都说明了行腔讲究抑扬顿挫的重要性。没有这些,就没有一首表现力的歌,一定平淡无味。我们在唱每一首歌时,除了咬字吐字方面下工夫外,还应对它的行腔的抑扬顿挫作一番研究,合理安排各种强弱音,使演唱有起有伏,层次鲜明,还可运用哭音、漱音、滑音、颤音等来丰富演唱的行腔。总之在演唱中既要表现语言的魅力,又要表现行腔的魅力,因为优美的行腔生动清晰的语言。才能概括和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刻画动人的艺术形象,深化音乐主题,使歌声富有感染力,可以达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四、咬字吐字在民族声乐中的艺术处理

掌握了咬字吐字的方法,我们应该根据歌曲的风格的不同,在演唱的咬字吐字中各有特色。演唱激昂有力的歌曲时,咬字准而短,吐字要有力度,“字尾”要收的干净、利落,咬字与吐字的衔接要结实有力,并富有弹性。但是避免唱的生硬呆板。演唱节奏欢快的、激情热烈的歌曲时,咬字吐字要轻快、敏捷有弹性,又要出口分明,字字清晰,不能拖泥带水。除此之外,这一类型的歌曲的咬字吐字和演唱的呼吸技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歌唱时要特别注意互相配合。同时要注意歌曲的线条、连贯性、短而不碎。

演唱一些委婉的歌曲时,咬字吐字则应柔和、细腻连贯,字头要出的平稳,字腹延长时声音要流畅而舒展,字尾归韵时要缓慢、完美、清晰。

演唱抒情、安静歌曲时,要唱清字头,但不可过分强调:唱雄壮有力的歌曲时,字头要唱的有力,但切忌特别夸张。

五、民族声乐咬字吐字与共鸣

民族唱法由于咬字和润腔等技法上的使用与西欧传统唱法有所不同。其共鸣腔体相对比欧洲唱法要细一些和短一些,喉、咽腔不太宽、喉结相对稳定。发出的声音比较集中、结实、明亮,便于咬字行腔。民族声乐讲究的共鸣焦点是鼻腔、头腔共鸣的最高位置要穿鼻而过,固定共鸣焦点,并在演唱中始终保持头、鼻、胸共鸣的作用。因此,悦耳的歌声,主要是由共鸣器官而产生的。假如歌唱中咬字吐字不灵活变化其字的部位,则很难达到用共鸣来美化声音的效果。因此,要想获得良好的共鸣,就必须掌握好准确、清晰的咬字吐字技术,“以字行腔”、“字正腔圆”,就阐明了吐字与共鸣的关系。此处的“腔”就是指共鸣腔。由此可见,咬字吐字对于共鸣腔有着相当重要的调节作用。好得共鸣能发挥其共鸣器官的功能,使声音优美、结实、洪亮。但歌唱的共鸣决不能脱离咬字吐字。歌唱的共鸣要紧紧围绕咬字吐字这一中心进行,使科学的发声建立在中国语言的基础上,离开语言的共鸣,即使声音再洪亮、再优美,在艺术表现中也缺乏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