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发展需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4:31

科学的发展需要篇1

论文摘要:当前工科大学文科的发展面临着各种现实问题,很多工科大学对于为什么要发展文科,文科在工科大学到底有何意义都有过疑问,然而面对21世纪我国高校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工科大学的文科发展是时展的需要,有着其独特的重要性。

工科大学为什么要发展文科,这是我们在一开始创建文科时就遇到的一个老问题。经过二十几年的实践,我们在这里简述为以下7种需要。

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合的需要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人类的实践活动已内在地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当代人类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城镇建设等,内在地呼唤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二者通力合作,即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这也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

从世界来看,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已形成一系列跨学科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法,并在许多大规模的社会试验与社会工程中相得益彰、相互协作。由此可见,工科大学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正是顺应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二、追求现代高等教育目标的需要

作为传递高层文化、探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高等教育,理应为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倾注自己的精力,让青年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和把握科学技术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之一,它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它并不是高等教育目标的全部。

我们需要培养的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对他们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社会责任、文化素养的培养,仅从科学教育的角度考虑是不够的。继承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人类精神宝库,用以教化人的精神,陶冶人的德行,训练人的素养,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为此,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的心智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并对某一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系统的掌握,应当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努力方向。

三、社会公共教育体系构建的需要

1998年随着我国行政改革的进程,高等教育行业也进行了一次大的体制改革。隶属于各部委(少数部委除外)的高等院校全部改变了原隶属关系,一部分归教育部,大部分划归各地方政府。这是自1952年院系调整后,高等教育事业进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我国40多年来按行业构建的工科高等教育体系被彻底打破,随之构建的是全社会的公共教育体系。很显然,公共教育体系的任务是为全社会的教育需要服务,而不再是仅为某一行业服务,这无疑是原隶属于各工业部委的工科大学发展的一次良机。坚持原有专业特色和优势,大力调整学科结构,努力向多科型或综合型大学发展,尽早完成由为某一行业服务向为全社会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公共教育体系的需要。

四、工科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工科大学发展目标的需要。现在很多大学都提出要建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一流大学,就要培养一流人才。而一流大学的建设,一流人才的培养都不仅需要一流的自然科学学科,也需要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这是建设一所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必备条件。很多大学自诩是“工程师的摇篮”、“钢铁摇篮”、“邮电摇篮”等等。但是今天,时代要求一名合格的“钢铁专家”“、邮电专家”不仅要有精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必须具备一定的文理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原有的“摇篮”必须改造,必须要文科与工科协同发展,互相促进,互相融合,否则,就“摇”不出符合时代需要的“钢铁专家”“、工程师”,就不能建成一流的大学。目前已跻身国内一流大学行列的几所原工科大学的发展历程就是很好的例证。

其次是工科大学发展规模的需要。有些老牌工科大学,几十年来全校只有一个学科门类,就是“工学”,学科单一,专业老化,尤其是优势专业,学科点已经饱和,发展空间有限。而同时,一些传统工业对人才需求相对减弱。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学科发展和规模扩大。因此“,为了由单一学院变为大学,为了学校规模的扩大而发展文科”,实际上已成为许多工科大学一条不言自明的信条,他们关心的是文科能多上多少博士点、硕士点,能为学校多招多少学生,至于文科怎么发展则考虑和过问的不多。这一现象也恰恰说明文科在工科大学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文科也是工科大学欲求更大发展的现实需要。

五、工科大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需要

工科大学的文科教育对于工科大学生的意义,远不止于文科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在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并且有利于大学生发展感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成不断获取新观念的能力。人文素质既是人的情感、精神和道德的要求,也是一种富于创造性和批判性的科研态度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而工科大学一直采用传统的、文理截然分开的教学方式,使文科受到歧视和排挤,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培养。这种过分专业化的教育造成了学生狭隘的知识结构和收敛的思维方式,使大批工科学生沦为缺乏思想的“工匠”。因此,对工科大学生来说,人文素质的培养更具必要性和现实性,而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教育则是对工科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培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六、社会发展对文科人才的需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大力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2004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与时代和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还有许多不适应……因此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切实抓紧抓好,努力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社会的管理和发展需要大量的文科人才,但是原有的高等文科教育已满足不了社会对文科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几十年来国家投巨资建设的工科大学,无论在校园建设、教学条件,还是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已具有很好的基础。因此,及时调整现有学科结构,努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种文科人才,应是原工科大学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义务。

七、工科大学已有文科人才寻求发展的需要

科学的发展需要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传统工业文明;新文明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现代化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思想。这个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也吸取了世界上其它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如果进一步对这个科学发展观进行文化思考,那么可以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也内涵着一种新文明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一种反思,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局限性的一种批评,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因此,落实这个科学发展观,需要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新文明观的支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具有新的世界文明的普遍意义;但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具体落实到各个国家和民族,又必然要和各自国情和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各个国家和民族特色的新的发展观和文明观。本文拟主要分析中国在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在全社会树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符合中国情的新文明观的必要性。

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在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不但签署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的《21世纪议程》和《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而且忠实履行会议承诺。1994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出了2000年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慢的具体目标。同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领,明确要求经济发展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两个转变”,达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实现由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向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的转变,减少资源消耗量,降低单位产品能源耗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环境保护的能力和手段,逐步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高度,也就是说,中国已经有了一个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和前景目标,令人鼓舞。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大陆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所面对的困难的挑战,冷静地承认中国大陆刚刚迈上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的艰难历程。

二、中国大陆亟需从“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

应该看到,中国大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其中突出的是人口膨胀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消费压力、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这就不能不使中国大陆还面对着如何彻底走出“非持续性发展”社会的艰难课题。

第一,人口膨胀与资源短缺的矛盾突出。现在中国大陆人口已超过13亿,而且每年仍以1300万?1400万人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增国家财政收入的1/4被新增人口所消耗。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且日益下降。自然资源总量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大。如我国可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左右,(人均占有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可耕地还在以每年平均3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却要供给占世界24%人口食物。尤其是总体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严重,如在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藏中,像石油、天然气、铅、金等矿产储量不足,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而且中国大陆人口对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不仅仅来自数量上的日益庞大,还来自每个人消耗资源、能量快速的增长,在人均资源减少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分母的加权效应”。

第二,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的矛盾严重。对中国大陆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矛盾的严重状况,及其对中国大陆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不少学者都做了分析。本文不再赘述。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估算资源消耗时,必须区分资源消耗和资源浪费两个概念,这对于人口多、资源短缺的中国大陆,以更有效率、更有利于环保的方式运用自然资源,解决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的矛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三,现代农业型污染、传统工业型污染、城市型污染与环境的矛盾日趋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过了生态圈的同化能力和负荷能力。中国人口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始于1973年,大力强调环境保护也始于1973年。由加强“三废”治理,到逐步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持续增长中基本上没有造成总体上大的环境恶化。但是由于中国的环境破坏由来以久,尤其是经济增长方式一直以粗放型为主,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环境污染问题对中国大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不能低估。

一是现代农业型污染突出。目前中国传统农业型环境问题减弱,现代农业型环境问题日趋强化。表现为当前我国在农业生产上化肥、农药、地膜等的大量使用,造成污染加剧。中国大陆每公顷耕地所施的化肥量已是美国的三倍,印度的四倍。而且无论化肥施用总量,还是就分项考察其增长速度均超过粮食等农产品增长速度。这种化肥施用上的高投入,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质量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大量施用化肥的农田用水特别是稻田用水排入河湖,成为一些水系水质下降、污染严重的一个直接的重要原因。

二是传统工业型污染仍然严重。在我国现阶段发展中,传统工业在一定意义上本身便是污染产业。因为这些传统工业的能源多来自煤炭,而且煤炭主导型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特别是中国农村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绝大多数为传统工业,且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经营管理不善,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绝大多数没有防治污染设施,严重污染问题已经构成一部分乡镇企业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关键性问题。

三是城市型污染也在加重。城市的环境污染不限于工业生产,还有居民生活、交通等多方面的因素。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生活消费型污染越来越突出。城市的空气污染,尤其是汽车尾气污染、水质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严重。而且许多城市河段也受到严重的污染,大量垃圾堆积在城市郊区或投入江河湖海,成为新的污染源。这种状况已经在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

总之,中国大陆人口、资源、环境的现实矛盾状况表明,中国亟需从“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

三、中国要实现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需要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符合国情的新文明观

中国在现有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条件下,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实现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笔者认为,重要的文明保证或文化支撑,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文明观。

资源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而自然资源取决于地理和生态环境。非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正是由环境恶化引起,而环境恶化又同人口及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密切相关。因为使环境恶化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的人或人群,是他们的具体的历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而任何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内含着一种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或者说,都是一种特定的文明观。当前全球性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是由传统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造成的,或者说,传统的工业文明本质上是一种不可持续性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中国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不仅不能重复西方工业化国家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重演传统工业文明的整个历史;而是亟需自觉适应时代潮流,在全社会树立一种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又适应中国国情的、并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的新文明观。

这种新文明观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社会文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之中,体现在人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之中。

第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是建立在“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要征服自然”的观念上的,强调只有不断扩大和加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人类生活才能更加富裕和幸福。因而逐渐形成了以无限度、无休止攫取自然为前提,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本质上是反自然的,是以“恶”的方式对待自然界。然而,地球上可供人类生活的非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速度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给它造成的污染的承受能力也不是无限度的。结果是“人有千算,天有一算”,大自然正在对人类进行着报复,污染了的环境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资源和能源危机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大陆从50年代开始“向大自然开战”而逐步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正是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的产物。因此要实现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的转变,就要摒弃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把人类和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观念和作法,建立新的生态文明观,即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是征服被征服的关系、纯消费关系,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人类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身,破坏自然就是破坏自身;人类的发展有赖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的发展有赖于人类的科学发展;从而自觉以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规律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关系,把生产、消费方式置于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维护人??自然系统的平衡。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也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提供了思想养料。特别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上的。孔子讲“仁”,其内涵是“爱人”,同时又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孟子明确地主张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再从社会扩展到自然万物,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宋学家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把宇宙比为一个大家庭,万物和人都是大家庭的成员,民众是我的兄弟姐妹,万物与我通。明代的王守仁在《大学问》中讲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时,主张凡有生命的事物,凡劳动成果和天生之物,都要尽力加以爱护,这是道理情操问题,关系到人性的改良。这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领域来思考,已经提出了人类对自然要承担道德责任的问题。这就为在当代中国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富有伦理内涵的生态文明提供了传统文化基础。或者说,在当代中国把伦理关系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方面,把生态道德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既符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需要,又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继承和发扬。

第二,在人与人关系上,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新的公平观。

非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产生,是由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危机引起,但非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解决,却不能局限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前者的展开程度必然影响到后者,而后者的发育程度亦必然制约着前者。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危机,诸如生态平衡的破坏,资源的浪费和短缺,环境的污染等,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对自然无限度、无休止的攫取,甚至破坏性的攫取引起的;而从本质上看,人与自然的危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文化之危机。因为大量的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并不只简单地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其间尖锐的冲突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而表现出来的是人们涉及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的利益之争,是受害者对公正的渴望。有些人和集团为什么对自然无限度、无休止的攫取,甚至破坏性的攫取,根源在于一定的社会的利益分裂和利益矛盾,在于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于由一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所产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国大陆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已经基本上消除了私有制社会条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利益的分裂和对立,以及由此导致的个人、集团利益的无政府状态,社会竞争的无政府状态,和对自然索取和占有的无政府状态。但是在社会中还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的矛盾,存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团体利益之间以及团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眼前、暂时利益与长远、根本利益的矛盾。中国作为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有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政治压力,有来自内部迅速膨胀的人口压力和消费压力,并集中表现为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下,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上述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利益矛盾,就很容易使各利益主体在资源和环境方面选择下策,即导致从50年代开始向“大自然开战”而逐步形成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或者说是接受了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而在现实社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有的厂商更是更大规模地开采能源,拼命占有可见资源,以最粗放的方式掠夺资源,又对废水、废气、废渣不作净化处理而大量排放,大大加剧了资源紧缺、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态势。于是,面对共同的生存环境和资源,有的人大量获利,有的人却受害。假如受害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么环境就会受到更大的破坏;而假如受害者有生态文明的观念,那就无法再采用同样手段讨回公正。于是人们发现,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背后是人与人关系的危机;自然资源和环境向人们的“报复”,呼唤的是社会公正。因此,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需要建立人与自然的新的文明关系,也需要确立人与人的新的文明关系。

首先,要求确立代内公平原则。因为在环境和资源都有限的中国,任何无政府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经济行为,都要给周围地区和人们带来利益损害;任何过度的消费即浪费都是对他人的剥夺。在经济相对落后、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国情下,中国发展的最基本目标,应该是不断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因此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存需求应当优先于富有者的奢侈需求,先富起来的地区要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所以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整体的持续发展,它要求在全社会普遍建立任何利益主体的发展都不能损害其他利益主体的发展的原则,资源环境公正配置的原则,所有公民享受自然赋予上的公平原则,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所有公民的义务的原则。这种人与人关系上的新的文明,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所要求;它反映在观念上,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保护环境意识,人均资源意识,全面、协调发展意识,整体发展意识,团结互助意识,共同富裕意识。

其次,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还要求把代内公平延伸到代际公平,即强调对后展的足够公平,确立代际公平原则。在自然资源上,我们现在多消耗每一单位非再生资源,就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将要少消耗同样多的非再生资源,我们现在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如果超过其再生速度,就破坏了其再生性,就意味着我们的后代不能再开发利用了。这就要求,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同时这种发展又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要给后代人留下更多的自然财富,以满足后代人能进一步发展的环境资源等自然条件。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是使一代比一展得更好。这种代际公平,更是中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所要求,它反映在观念上,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为子孙后代负责意识,着眼于民族未来的发展意识,中华民族文明世代相传意识。

第三,在生活方式上,中国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全社会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可持续的消费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消费文明,它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消费观的超越。与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相适应的消费方式,实质上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而作为对这种消费方式的反映的消费观则是一种“浪费型”的消费观。这种“浪费型”的消费观,追求的是“一次性”消费或者“类一次性”消费,结果是迫使大量仍具有使用价值的可消费对象退出消费过程,作为废弃物被抛弃。这种“浪费型”的消费,还过度追求所谓“深加工产品”。当然,有些“深加工产品”在生活上必要的,但过度追求,既浪费了大量能源,又污染了环境。工业发达国家的这种高消费,使人均消耗资源量急剧增加。美国的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5%,却消费掉了占全球25%的商业能源,排放出了25%的温室气体。也正是工业发达国家的这种高消费,使得人类的资源总消耗量按几何级数增长,给地球造成了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这种以资源的高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大。

当前,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正在向工业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标准看齐。而按照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谋求现代化,人类要达到美国的消费水平,得需要20个地球。因此,从根本上说,美国式的消费方式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传统道德,是格格不入的。盲目追求美国式的消费方式,不仅要导致个人物质欲望的无限膨胀,而且要使中国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就是按照当前的生产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长估算,我国能源的供需缺口还会继续扩大。而未来50年中国要面对的,则是三大人口高峰一齐出现的人口压力:总人口超过16亿,老龄人口超过3亿,过剩人口超过3亿。如何保证大多数人的就业和基本生活,都不能不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此,中国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一条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建立一个低度消耗资源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降低资源消耗,杜绝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与此相适应,中国从现在起就应当建立勤俭、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反对盲目追求西方发达国家那种高消费、高浪费、高污染的物质生活方式,倡俭崇实、形成人人适度的节粮、节能、节钱的物质生活方式。所谓:“适度消费”并不是低消费,而是一种与现实国情、资源状况、可持续发展方式、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美德相适应的消费文明。

参考文献

1.《21世纪议程.联合国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国家环境保护局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21世纪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4.《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罗德明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科学的发展需要篇3

关于如何认识和处理“快”与“好”的关系问题

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具体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就是发展的“快”与“好”的关系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保持世界第一的同时,也累积了不少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成了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十七大及科学发展观将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从“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把“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从全局意义而讲的,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因此,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如何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与“快”的关系问题,对于真正实现一个地方的科学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好”与“快”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谁也离不开谁。“好”,指的是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要高,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快”,指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要快,不能慢下来。“好”是关键,“快”是条件,抓住了“好”,就抓住了关键;实现了“快”,就具备了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基本条件。实践证明,要“快”不容易,要“好”更难。只快不好,不仅是无用功,而且具有破坏性。只有“好”字当头,加快发展,才是有效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平稳的发展、持续的发展。当然,不能用“好”否定“快”。只好不快,就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不符合社会的要求,无法支撑社会的稳定。可以说,“好”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快”来作支撑的。

特别是,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好”与“快”有着不同要求。因此,对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应当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在不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解决自身发展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必须以“快”来作支撑,更加注重加快发展的问题。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四川仍然是不发达地区,“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四川全省人均GDp、工业化水平、城镇化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发展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差距和不足,要求我们在谋划四川的发展时,必须体现发展的紧迫性和忧患意识,必须加快发展、充分发展。当然,这种加快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端正指导思想的加快发展,是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加快发展,是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环境保护的加快发展,尤其是在认真吸取别人经验教训基础上避免再走弯路的加快发展。一句话,就是要坚持好中求快。

从哲学上说,一个地方的量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就不能表现出质,总量太小的经济不能体现质量,所以我们要加快发展经济。从历史上讲,要加快发展,不能否认“快”,德国、日本、美国都是发展比较快。现在我们追不上沿海,就是快得还不够。如果只强调好,否认快,这不对。中国西部加快发展才能实现总体的好。另一方面,平衡就是速度,质量就是效益。我们出口欧美的产品很多,出口发展的速度很快,但如果一个产品出问题,整个国家的产品质量可能都会受到质疑。我们要赶上日本造、德国造的产品,就要质量好才行。我们如果只强调速度,就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关于统筹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问题

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社会越往前走,民生问题在中国的发展进步中越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如何改善民生已成为亿万人民瞩目的一大焦点。党在这时将执政的重点指向民生,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这是十分明智的。以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就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成为衡量科学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这就要求我们要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应当说,在过去一个较长时期中,我们的确存在着重经济发展速度而轻改善民生力度、重经济发展的投入而轻改善民生的实惠的倾向,在改善民生上欠账较多。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就成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一方面,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为改善民生提供条件和可能;另一方面,只有不断改善民生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和可靠的保障。如果GDp增长很快,而改善民生的步伐却很慢;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很多,而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却很少,就可能损害社会和谐。在国际社会中这样的教训并不少见。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具体工作上,要把改善民生放到更突出、更实在的位置。我们应确立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始终应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放在优先的位置来考虑。过去长时期我们大力倡导并习以为然的“先生产、后生活”,“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这一类指导性观念和相应的政策,都应审时度势地进行调整和改变。我们也不能随便讲;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而应首先看个人利益是不是合法。如果是合法的,就应该受到足够的尊重和保护,就不是什么“服从谁”的问题。即使为了公共利益要征用个人财产,也必须给予个人足够的补偿。什么叫“足够补偿”?国际公约中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而需征用包括外国投资、个人投资在内的私人财产时,必须给予“及时、充分、有效”的补偿。这就是国际通行的规则。尤其是在我国《物权法》已经实施后,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补偿,都应很好体现“及时、充分、有效”的规则。近年来在农村征地、城市拆迁中出现的一些尖锐矛盾和上访案件,其中一个带有共性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体现这个规则,教训是很深刻的。

当然,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渐进的长期历史过程,以往多年累积的一些民生难题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都解决。但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却应当经常扪心自问:自己解决了多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自己在改善民生上有多少作为?经常有此一问,或许能够经常想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关于统筹处理好发展经济与发展民主政治的关系问题

科学发展是包括发展民主政治的全面发展。讲科学发展观,不仅要讲科学,也要讲民主,不仅要讲“赛先生”,也要讲“德先生”。这就要求我们要统筹处理好发展经济与发展民主政治的关系,把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清醒看到的是,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发展民主政治已经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因此,努力增强党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就成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当充分肯定的是,近年来在发展民主政治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令人信服的进步并有许多夺目的亮点,我们还有自己特有的一些优势,理应在此基础上,有更扎实的工作和更大的作为。

科学的发展需要篇4

[论文摘要]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符合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9实践统一的基本原则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发展需要

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我国学科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对于我们打破原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界限,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

1.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符合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基础上形成的,无产阶级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精神武器。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也就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无产阶级实现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它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推翻旧社会、建设新社会提供了科学指南。马克思主义白产生以来便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迄今的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与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真理,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样,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不懈努力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无产阶级代表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它的发展方向同历史前进的方向是一致的,它的根本利益与人类彻底解放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公开申明其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克服了一切剥削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所固有的阶级狭隘性、片面性,体现的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反映了社会历史客观的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国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地要用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思想体系,它集中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马克思主义历来就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长期以来丌lJ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地位。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既给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了难得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挑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较量和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尤其在当前显得非常尖锐,我们将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和平演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图谋。在这种形势下,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住我围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如何教育青年学生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从而能够自觉有力地抵御西方资产阶级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对他们的渗透和侵蚀,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任务。党中央高瞻远瞩,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将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和改进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转贴于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这无论是对于我们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还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都是一种缺憾。这也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长期以来的一大困惑。由于没有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一讲到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进一步明确你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是科学社会主义。多年来许多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研究的同志,无论是在申报课题研究项目的工作上,还是研究成果、著作的图书归类等问题上,都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如今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将使我国的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也切实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具体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困难。

2.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曾对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实际上这三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相连的统一整体。列宁曾明确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由它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的完备而严密的、一个严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无论是研究哲学、政治经济学,还是创建科学社会主义,都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种手段”。他们是把这种研究当作为无产阶级解放锻造武器的手段。恩格斯就此曾强调指出,从来没有过像马克思那样积极的战士,“为雇佣工人阶级摆脱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生产制度的桎梏而斗争,这是他真正的爱好”。从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留下的经典著作和浩瀚的笔记中,可以看到,在他们的宏文巨著中并没有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严格的区分,在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浑然一体,水乳交融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或是以辩证的哲学方法去分析现实中具体的经济事实,并从中引出精辟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论断或结论;或是通过对政治经济学问题的具体研究,得出高度抽象的哲学概括。只要认真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就会明确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有机的内在联系,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这种有机的内在统一,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的原著过程中,拘泥于现有的、严格的专业学科划分,由这种僵硬的学科划分走向极端,就容易造成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让人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觉,这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事实上后人严格的专业学科划分,导致了割裂地、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结果有的是歪曲了马克思主义,有的是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甚至往往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肢解为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谬误,僵硬的学科界限往往导致专业化的教条主义和机械化的本本主义,无论是哪一种状况都会窒息马克思主义的生机,造成把马克思主义片面化、庸俗化的错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有利于我们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去学习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更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全面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尤其是更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综合性研究。

科学的发展需要篇5

关键词:体育学科;大学体育学科;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095-03

大学体育学科是指近来在非体育专业院校的综合性大学发展起来的体育学科,是在传统体育学科基础上应大学体育发展和大学学科体系完善的需求中产生的。在过去10年,大学体育学科的产生发展推动了大学体育的整体发展,使大学体育的地位在综合大学里受到重视,体育学科的地位得到提升。同时,大学体育学科的发展,为体育学科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和人才培养的新力量,使我国的人才培养格局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大学体育学科的研究受到了我国体育理论学者的关注。主要研究集中在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大学体育学科概念确定。本研究按照从大学体育学科产生的动因、发展的现状、未来的突破和创新这条历史逻辑线索,对我国大学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学术队伍、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组织结构等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以期为大学体育学科的创新发展寻找突破口。

1大学体育学科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动因分析

1.1社会发展对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要求

大学体育在这样的社会需求和历史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体育的多种功能、体育手段的多样化、体育发展的国际化,都为大学体育更好发挥作用培养人才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大学体育必须进行结构的调整和功能的拓展,才能适应这种需求。大学体育新的结构和功能的形成和发展应该是一个理性的过程,需要研究新的背景、新的需求,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和学科结构来实现这一跨越进程。

1.2体育发展对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需求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29届奥运会,体育事业发展进入后奥运时代。在新的发展时期,大学体育学科将成为满足体育事业高水平、综合化发展的重要桥梁和阶梯。通过大学体育学科的沟通和连接,调动多学科的力量开展体育领域的科学研究,为体育事业发展培养新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体育未来的发展为大学体育学科提供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1.3大学体育发展对体育学科的要求

现代大学体育不仅具有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功能,还具有传授体育知识、创造体育知识,传播体育文化、创造体育文化的功能。适应新的大学体育发展,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大学体育教师需要更新知识结构,研究大学体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1.4大学学科整体发展的需求

大学学科体系的整体发展要求在同一个学校里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等应协调发展构筑良好的学科生态系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方面发挥整体功能。体育科学不仅要研究体育运动中人的生物过程,还要研究人的社会过程和心理过程,使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思维属性三性统一。

1.5体育学科发展的需求

在2l世纪体育高速发展中,未来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训练水平发展的极限性的科学化要求,迫使体育学科必须与生物学科、医学、遗传学、营养学等学科实现交叉。运动竞赛的规模化发展,需要系统化的管理运作。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经济奥运推动体育与科学、文化、经济发展全面融合。体育学科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必然成为体育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

2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结构分析

2.1大学体育学科缺乏完善的知识体系

狭义的学科实际上就是指一定范畴的知识体系。我国大学体育发展了近10年,大学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是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搬用。至今还未能构建出按照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需求的系统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大学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大学体育学科的组织障碍

大学体育学科组织包括大学体育学科领域的学术人员和组织机构。大学体育学科作为一个综合化的交叉学科对学术队伍的学术素养具有特定的要求。但是,我国大学体育学科是基本在综合大学公共体育教研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组织成员基本上是公共体育教师,知识结构基本局限在体育教育学科领域。公共体育教师工作任务重,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程度都有客观限制。学科组织结构大多是公共体育教研室的模式,大学体育学科仅仅是公共体育教研室的学科。因此,要在这样的组织和队伍平台上发展大学体育学科,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专业硕士和博士,一方面缺乏必须的条件,另一方面,必然会产生运行障碍。

2.3大学体育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由于受到传统体育学科结构的限制,在学科布局上基本都是体育学的二级学科范围内,研究方向能够集合综合大学优势,突破体育学科的界限实现科际整合新领域和方向的不多,缺乏有突破性的研究方向,也影响了大学体育学科对高级体育人才培养。综合大学体育学科的发展旨在利用综合大学的多学科集合优势,在人才培养上与传统体育学院形成互补。但是,由于大学体育学科研究方向没有新的集合和突破,专业设置过于单一、狭窄,课程设置缺乏大类的基础课程平台和大类的专业综合化课程。本科、硕士、博士学科(专业)招生和培养一条线,缺乏跨学科、跨专业招收和培养的措施和力度,交叉学科的人才储备不足,大多数新增加的大学体育学科在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与体育院校人才培养重合,并且,在传统体育学科人才培养上,由于师资、经验、课程体系上又与体育专业院校存在差距,造成人才培养上缺乏竞争力。

3大学体育学科未来创新发展

大学体育学科要实现多学科交叉发挥集合优势,不是一个自然过程,它必须是一个自觉的创新过程。这个过程的发展和大学体育学科理想的实现必须在综合大学良好的学术环境中,根据社会发展和体育发展的要求构筑一个新的学科发展平台,对学科发展的未来先进科学合理的规划,而不仅仅是将体育传统学科体系简单迁移到综合大学。

3.1创新发展观念整体规划大学体育学科

大学体育学科是应新的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需求产生的。大学体育学科的创新发展必须从建设发展理念,进行整体规划,推动体育学科的开放和与其它学科的科际交叉发展。规划的逻辑顺序是:分析社会对体育学科、大学体育学科的需求——研究传统体育学科的局限——分析大学体育学科的优势——分析本校大学体育学科的基础、潜力和不足——分析本校综合学科的实力和优势——进行大学体育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确定大学体育学科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制定学术队伍的结构模型——设计学科开放和学科交叉平台——制定人才综合培养的层次性课程体系——制定发展阶段和步骤——制定保障体系。

3.2大学体育科研和人才培养合理定位

通常情况下,我们清楚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目标是发展体育学科,服务社会,培养体育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体育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定位,就是锁定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目标的位置,确定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确定学体育学科人才培养的规格。

大学体育学科定位:一是国家体育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二是学校自身已有的办学条件与特色及可能实现的学科交叉的需要,三是世界高等教育与体育发展的趋势。将这三方面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大学学科定位才能反映体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满足大学学科建设和体育学科发展的追求。

3.3大学体育学科组织结构的构建创新

大学体育学科组织主要包括:根据学科发展定位需要组建的相应的师资队伍,有利于开展学科研究方向,学科交叉的组织制度和运行平台。

学术队伍是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主体。体育学科在综合大学的交叉发展仅依靠公共体育教师队伍是不足以支撑学科发展的,必须按照学科发展的需求构建师资队伍,培养和引进能在体育与其它学科间架起桥梁的通才型的学科带头人,按照学科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以学科为中心培养跨学科的学术梯队,突破学院限制,跨学科聘用研究人员,通过整合全校力量进行学科建设。

以往大学体育的学科组织主要建立在专业体育学院和大学公共体育教研室,这种建制一般只反映体育学科领域各学科之间的源流关系,未能反映不同领域学科间耦合互动的要求。因此,大学体育学科要实现学科的开放与其他学科实现科际交流,不是建设体育教研室的大学体育学科,而是建设大学的体育学科。因而,有必要建立跨学科组织,以加强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3.4创新大学体育的学科知识体系

作为应新的社会需求和体育发展需求产生的大学体育学科,其学科知识体系,除了从传统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中继承、迁移知识外,还必须根据大学体育发展新的领域的实践需要,通过学科的交叉、整合,吸取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创新知识体系。大学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大学体育学科的研究的对象或研究的领域,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学科知识体系的成型需要足够的学术积累。

4结语

大学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通过迁移和继承传统体育学科的核心知识内容,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知识内容,根据未来学科发展需求研究创新知识。大学体育学科的产生是为满足现代和未来高等教育和体育发展的需求,旨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利用多学科优势交叉发展培养新型人才,创新发展体育学科,为高速发展的体育事业找到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陈希,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探析[J],体育科学,2005(12):6.

[2]仇军,21世纪大学体育的使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86.

[3]彭庆文,当代中国大学体育实践的新动向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视角转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79.

[4]李绍成,非体育院校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6):78.

科学的发展需要篇6

论文摘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相关,则表明可以互通、互补,区别,则表明应该互动、互补,以求共同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功能上的互补性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而和谐的协调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现实的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

现实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物质生活作基础,而物质需求的满足则要靠人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创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人的物质创造能力与享受能力,是指人认识物质世界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占有这些物质成果发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人类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上,或者说,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与技术发展水平是人类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现形态。人生存与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另一个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在情感上获得幸福体验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指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关系的基础上,去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中,用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确享受生活的人。一个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将是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在当今,不懂科技而侈谈人文将是游离于时代的“边缘人”。“空心人”、“边缘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对生活的理解,有善于调节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养。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能将物质化为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总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从教育规律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存在着功能上的互补性。首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以学生的外显行为综合表现出来,并含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虽不相同,但却有交叉,且交叉渗透的成分愈来愈多。科学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制约;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自觉,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将会更加完善。再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侧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两者最终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学教育,也不能用科学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种“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尤其是科学理论方法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及科学品质的熏陶与培养。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我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求实、理性和创造性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知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协调的人文精神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道德的完善、价值的实现、精神的昂扬、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臻美。杨叔子就曾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性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又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科学的发展需要篇7

[关键词]刑事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169-01

一、刑事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势

(一)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的刑事科技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为可观。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后,刑事科技发展更是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司法改革背景下,现代刑侦科技不断突破,发展势头良好。

(二)刑事科学技术得到高度重视

刑事科技的发展,促使司法取证质量不断提高,对案件侦破成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司法取证必须有完善的刑侦技术作为支持,由于该技术应用范围广阔,因此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受到高度重视。由于社会关注程度的提高,刑事科技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研究应用空间。

(三)刑事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交互渗透

提高在刑侦案件中,利用技术手段可以获取相应的证据,但是证据认定阶段,则需要大量样本作为对比支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刑侦人员多面对的证据采集更加繁琐,因此需要建立相关数据库。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数据保存,电子数据库具有方便存储、灵活查阅、取证快速的优势。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在刑侦科技中的英语,是办案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为司法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更多便利条件。

二、我国刑事科学技术面临的困境

(一)自身特色不明显

刑事科学技术并不是一门孤立学科,需要法学及自然科学进行辅助,尤其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对刑侦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是从现阶段国内发展情况来看,刑事科技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极端性倾向,或者注重法学元素,或则侧重于自然科学。法学研究者提出刑事科技的发展应当具备立法高度,而自然科学研究者则以科技元素作为行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这些学术观点对争论造成现阶段我国刑事科技附着于自然科学或者法学基础上,缺乏自身特色。笔者认为,刑事科技的发展不是自然科学与法学的机械累加,而是建立在这两项学科之间的独立科学体系,在自身发展中体现出独立学科特色,

(二)轻理论而重应用

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体现出理论与应用之间的有机结合。但是在实际发展中,对于刑事科技的应用研究要远远高于其理论研究。一般思维认为,刑事科技中应用研究才是“有用”的部分,由于功利思想的渗透,一些人单纯将刑事科技定位于工具范畴,如果实践效果难以立竿见影,就会对这门学科表示质疑。因此,公众更需要对刑事科技的发展有客观认识。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刑事科技的发展同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转型过程,并与应用需求相匹配。这就需要在学科研究中有完善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持,因此要改变当前轻理论而重应用发展弊端。

三、刑事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一)积极发挥刑事科学技术特色

刑事科学技术的有序发展,必须保持和发挥自身特色,不能仅依附于其他科学寻求发展途径。刑事科技的发展是以满足公众需求和司法需求为基础的,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这门科学也将会呈现出持续发展更新的趋势,进而与时俱进,为司法工作和社会公众提供更为完善的技术服务。司法科技的发展主要服务与司法实践领域,因此在注重科技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对法律法规有深入了解,在应用刑事科技的同时,要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技应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并促使刑事科技不断升级,体现出更为鲜明的自身特色。

(二)加强刑事科学技术理论研究

在刑事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中,由于应用领域较广,因此需要在技术研究的同时根据理论指导。如果理论研究不能同步跟进,仅凭个人经验或直觉进行活动,就会有效降低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丰富的实践案例为刑事科技的理论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根据真实素材进行理论论证、实践分析,就会有效避免研究中的空洞说教,为实践活动的开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起到指导作用。

强化理论研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首先,对于理论来源需要具备客观把握并,以实践为基础。理论研究与案例素材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案例素材为理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更多有效实践支持。其次,理论研究应当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以此验证理论研究成效,并对实际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保证刑事科技与实际应用不致脱节。由此可见,刑事科技的研究发展,必须有完善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此创造更为清晰的思维构架,促使理论指导作用转化与实践工作中。

(三)刑事科学技术将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刑事科学技术有着极强的专业性,技术含量较高,在某些层面上能够对涉案当事人形成决定性影响。因此,更需要建立严格规范的执行标准,以促进技术研究的科学化发展。统一标准的建立需要有大量案件素材作为评价指标,从中界定客观的执行标准,对素材标本进行综合评价,找到其价值特征。在广泛总结归纳基础上,建立科学化的评价制度,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这一标准,在形式科技的发展中进行统一规制,从而促使这一学科的发展更加客观严谨,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结语

从我国形式科技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发现速度由慢到快、由弱到强,表现出强大的发展动力,并且取得了引人关注的发展成果。但是当前刑事科技的发展有激进倾向,在理论研究方面还需进一步夯实。因此,刑事科技工作中需要保持客观认识,对当前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清晰认识,对其发展方向进行积极思考,从而避免在科研应用中走弯路,促进刑事科技健康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烨.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地位和作用[J].公安教育.2012(10)

[2]庄琳.对我国刑事技术发展的若干思考[J].森林公安.2012(04)

[3]程宏斌.关于加强我国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思考[J].求实.2014(S2)

科学的发展需要篇8

[关键词]生态位;学科;高校

[Doi]10.13939/ki.zgsc.2015.11.215

学科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加强学科建设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体现,目前,生态学蕴含的生命有机体需要与环境相互协同发展的思想已经渗透到社会科学领域,影响着由多学科构成的高校生态系统,可以说每个学科均有自己的生态位,因此,本文将用生态位的相关理论探索黑龙江省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地位和生态位策略。

1黑龙江省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学科生态位重叠

查看黑龙江省70多所高校,普遍存在学校目标定位趋同、人才培养模式趋同的问题,进而导致各个学校专业设置低成本重复化、学科设置相似、特色不明显:虽然学校的名称不同,类型不同,但是都设置了类似会计学、工商管理、国贸等管理类、经济类学科的专业,计算机技术、电子科学等理工类学科的专业,教育基础学、法学、社会管理等教育学类、法学类学科的专业。

1.2学科生态位宽度窄

为了明确某学科占整个学科系统的比例,需要确定该学科的生态位宽度,一般认为学科生态位宽,说明该学科的教育资源利用率高、竞争力强。对于黑龙江省的高校而言,由于该省的经济增加值相对较低,地方财力相对有限,致使高校的经费投入不足,学校的创新能力较弱,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缺乏特色,学科生态位宽度不大,高校的整体竞争力也受到影响。

1.3学科生态承载力小

学科生态承载力就是某一学科在生态位的某一维的最大容量。为了保质保量的进行高等教育需要一定的教育资源和外部办学环境等的支撑。目前黑龙江省地方高校由于非理性扩张导致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已到达或超过自身承载力,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必定会使教育环境恶化,教学质量降低,进而使整个高教系统生态结构失衡。

2黑龙江省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定位与生态位模型

2.1黑龙江省高校学科生态位建设战略定位

为了合理发展高校学科,各个高校需要依托学校的自身资源环境和能力要素,探索学科内在规律和本质属性,实现每一学科的正确定位和其学科生态位的自身优化以及学科生态位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其中的核心环节就是要制定和调整好学科生态位具体战略定位模式。对于黑龙江省的高校来说,制定和调整学科生态位发展战略时应该首先考虑其自身的能力要素和外部环境资源相对较弱的现状,明确自身的特色,消除学科生态位重叠,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科生态位的特质性;在此基础上需要结合最新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增设和扩充学科生态位,加大学科生态位的宽度,增强学科生态位的承载力,实现学科生态位的竞合互动及差异化竞争;最后,需要从战略和长久发展的角度考虑构建整体优化的学科生态系统,实现各个学科生态位共生、共栖、协同发展态势。

2.2黑龙江省高校学科建设的生态位模型

黑龙江省高校的学科要赢得竞争优势,需要依存外部资源环境优势,凭借其自身的学科投入、学科水平、学科资源以及学科规制等,实行学科生态位优化策略,实现学科生态位错位发展,并提升学科生态适应度,以使学科能够更好地满足资源环境对它的需求。据此,本文构建了黑龙江省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生态位模型,该模型从层次上看分三个部分:最底层属于资源环境因子层,包括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科发展的社会需求、经济资源等生态因子;中间层属于学科自身资源因子层,包括学科投入、学科水平、学科资源以及学科规制等因子;顶层属于学科发展的生态位策略层,就是为实现大学学科竞争优势的具体策略。

3黑龙江省高校学科建设的生态位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可见,高校学科建设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提升一个学科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进而实现整个学科生态系统的整合优势,增强高校学科的整体竞争力,是需要一系列的高校学科生态位策略的。

3.1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学科发展

生态学认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有一定的生态占位,每种生物只有在适合自己的生态环境中才能生存和发展。同理,每个学科都有一定的生态位,黑龙江省的各个高校应该借鉴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学科规划,合理定位学科生态位,即需要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和各个高校的具体实际,发挥学科的主观能动性,求同存异,创设每个学科的特定生态位,实现学科生态位的异质化与不断创新,从而使每个学科都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

3.2突出自身学科生态位特色

达尔文的进化论指出自然界中同一域界的物种只有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特性才能继续在复杂的环境中长久的生存下去,高校的学科领域同样存在竞争,这就需要每个学科都形成自身特有的生态位特性,并突出自身学科生态位特色。因此,黑龙江省的高校需要根据自身学科投入、学科水平等限定条件制定或选择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学科生态位组合和发展策略,扩充自身学科生态位容量,形成适合本学科的错落有致的多维立体空间生态位,从而实现学科发展的良好态势。

3.3实现学科生态位的协调发展

一个学科的发展离不开能力、资源、空间和功能等不同维度的协调发展,离不开与竞争对手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协同发展。因此,黑龙江省高校为了实现学科生态位的和谐发展,必须挖掘潜在的尚未被利用的资源,提升学科学术资源的利用率,营造和谐的学科生态环境,加强各个院校之间的合作,提升学科合作的效能,实现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拓展学科生态位空间,促使各个学科的高层次合作竞争和协同进化,形成学科间相互依存、相互竞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4结论

高校的学科系统和生态系统一样,都具有复杂性,异质性和动态性,而存在于其中的每个学科生态位都需要在依存整个学科系统的前提下,既要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又要实现和其他学科的协同发展。因此,对于黑龙江省高校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较弱的学术氛围,必须依据生态位理论,整合优势资源,在发挥学科主观能动性的同时,采取学科生态位发展策略,实现多学科共存共荣,提升整个学科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郭树东,赵新刚,关忠良,肖永青.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发展战略定位模式与生态位对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7):95-98.

[2]刘海仁,谢东,李英,付克翠.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体育学科生态位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6(26):162-163.

科学的发展需要篇9

关键词:特色研究型大学;形成机制;学科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6-0059-05

一、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概念辨析

近几年.国内学者对特色型大学的讨论逐渐升温。国内十几所具有深厚行业背景的特色型高校召集论坛,探讨特色型大学的特征、学科建设和发展建设等系列问题,形成了相应的高校联盟,并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特色型大学的概念也是随着探讨如何更好地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而提出的。

国外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多以综合性大学为主,而且通常在文、理、医、法、商多个学科具有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其现代大学建设的背景与中国现代大学建设的背景不同。尽管如此,在国外众多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仍然可以看到其中一些大学与中国学科特色研究型大学相似的地方。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就建立并保持了与国家和大企业之间十分密切的关系,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同时并举的模式。它在武器研究以及后来的航天设备的研制方面享有盛名。长期以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一直从事尖端科学和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研究,成为其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斯坦福大学与硅谷之间的渊源也众所周知。20世纪20年代,斯坦福大学还只是一所“乡村大学”,它的崛起则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主要得益于硅谷的微电子工业的发展。硅谷作为美国先进人才和精尖端技术的聚集地。成为当时美国经济的助推器,斯坦福大学作为产业孵化器,电子学科群的发展对于硅谷的发展推动功不可没。20世纪80年代以来,斯坦福大学在权威的《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最佳大学排行榜上一直排名前列,被誉为美国西部“哈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

国外没有明确定义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概念,但许多大学在建设与发展的模式上却实践着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之路。所谓特色研究型大学,是指以行业为依托,围绕行业需求,针对行业特点,为特定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研究型大学。国内有学者研究指出,“特色型大学是与市场、产业、行业和岗位群密切联系的大学,依据普通高校本科院校办学的基本规律,围绕学科建设,针对行业、岗位与技能需要设置专业,以培养专业性高级人才”。

特色研究型大学这一概念极具中国特色。综合国内学者对特色研究型大学概念的界定以及大学发展的实践探索可以看出:特色研究型大学是指学科建设有一个或若干传统优势学科,行业背景突出,在社会上具有广泛认可度的研究型大学。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形成发展与社会需求、产业、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办学中围绕优势学科,针对行业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培养专业性高级人才。

特色研究型大学基本具备以下几个鲜明特点:第一,具有突出的优势学科以及较为集中的学科分布,通过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带动相关学科的互动发展,形成辐射面较宽的学科群:第二,大学的发展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有较深的行业背景,面向服务的行业相对突出和集中;第三,大学规模适中,教学水平较高,开展的科学研究多以应用性研究为主。

二、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竞争力影响因素

在以学科建设为特色的大学中,学科成为其形成特色、持续发展和和形成优势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大学学科特色及优势竞争力的形成,与大学自有资源、社会需求、特色学科群、学校发展战略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

1.大学自有资源

大学自有资源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特色形成的基本核心要素,具体包含大学的人才资源、物资资源、资金资源等。人才资源主要包括大学的师资队伍、管理人员、学生和校友。教师是大学的核心资源。作为知识传播、科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传承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学术、教学能力、管理水平的好坏对知识的传承、创新及转化影响巨大,直接影响大学的整体发展。学生产生的各种创新火花和新奇观点能够有助于教师扩宽研究视角,开阔思路,在相互研究探讨中实现教学相长。大学中开展科研活动的各层次研究生则直接参与创造有价值的知识以及推进应用技术的实践。此外,大学不断累积的校友在特色研究型大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毕业的校友在某一行业中的就业数达到一定水平,能够得到行业企业的广泛认可,间接形成和推进了社会对大学特色学科的认同。与此同时,校友还可以为大学科研提供资金来源,帮助大学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为联系大学和市场的重要桥梁。

物质资源主要是大学的办学用地、基础设施、教学及科研设备等。物质资源为大学开展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支持与服务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资金为大学形成良性发展提供基本稳定的资金支持。大学需要聘请高水平的教师,购置开展教学、科研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这些都需要稳定的资金资源作为支持。具备充裕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实现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2.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形成特色及优势竞争力的第二个关键要素。大学的社会需求来自政府、行业、所在区域和社会公众。政府需要特色研究型大学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动力:行业需要来自于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应用技术和人才资源;大学所在区域和社会公众需要特色研究型大学提供广泛的智力资源和支持服务。大学与社会需求在互动中相得益彰,大学学科特色及优势竞争力的逐步形成。

社会需求体现的具体要求、规模和需求的拉动模式影响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政府需求对大学学科形成起着先导性的作用。政府对某一产业及领域的战略性规划将直接影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特色及优势竞争力的形成。如果本国需求具有超前性。那么为之服务的大学也相应的走在了世界其他同类大学的前列。因此,在本国需求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知识体系,成为该学科占领国际前沿领域的一大竞争优势。政府和社会发展对某一学科的需求规模大,有利于提高该学科的国际竞争力和绝对优势。此外,社会的需求偏好非常重要。社会需求丰富多样,技术创新也会层出不穷,各有千秋;相反,如果社会需求单一薄弱,科技创新也会缺乏原动力而后劲不足。3.特色学科群所谓学科群,是指若干学科点的集合,以形成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多学科有机综合体。其发展脉络是学科点一学科系一学科群。“两门以上的学科有机地组合起来,若干学科间产生了依赖、促进、移植等互动行为,这种多学科的集合称之为学科群。”

一所大学的特色学科群是由特色学科、支持性学科和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围绕某一共同领域而有机结合的学科群体。特色学科群在特色研究型大学内部不断集聚凝练,最终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产生学科群效应,符合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的需求。特色学科群内的各学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协同共生的科学逻辑结构关系。合理的学科结构就像有机生命体一样,主学科的发展可以为相关学科提供动力和支撑。学科群内各学科之间如果形成链式连锁反应,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反馈,学科逻辑链上的各个学科都能得到促进。学科之间呈现多学科、跨学科交叉的链网状关系。学科网络链的形成可以丰富学科的生长点,增强学科之间的共生效应。为推进实现学科群的共生效应,学科群内必须有一至两个特色学科作为龙头学科,发挥凝聚和辐射作用,提升学科群的整合力、凝聚力、协同力和互动力,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学科群内的支持性学科则对特色学科起到充分的支撑作用。

4.大学的办学理念及发展战略

大学所秉承根本原则和指导方略对于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非常重要。其办学理念应该由一系列围绕特色学科建设的办学理念构成,这些理念均服务于增强大学特色学科的竞争力。在大学可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大学必须围绕自身的办学理念,确立发展重点,把握特色学科建设的主线,统筹处理好大学组织内外的资源,逐步凸显特色学科,建设品牌学科。

以上这四个因素是高水平大学特色形成的内部要素,也是决定性因素。除此之外,产业发展机遇和政府作为两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对大学的特色形成及竞争优势也有很大影响。产业发展机遇包括行业需求的重大变化、科学研究的意外发现、支持资金等。产业发展机遇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变化和偶然性,新的发展机遇可能打断已有产业的发展进程,使原来具备学科竞争优势不再凸显:原先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大学如能顺应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利用新机会便有可能形成特色,获得发展机遇。政府作为外部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拨款、制定教育政策等方式直接影响大学发展:通过确定市场供给标准、制定市场规则等对大学产生间接影响。此外,政府本身也是大学科研和教育资源的需求者。并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大学的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

三、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特色形成机制

大学、政府、产业之间的创新三螺旋关系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亨利・埃兹科维兹提出,是研究学科特色型大学竞争力形成因素与来源的最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在大学、政府、行业组成的三螺旋关系结构中,大学被看做是技术的源泉,对政府和行业产生影响:政府通过利用可以看得见的“手”,对大学和行业提出要求、促进合作;行业可以利用市场机制,与大学和政府形成契约,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合作。借鉴三螺旋关系模型,我们可以分析得出:高水平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形成是多科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学科特色及竞争优势在具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术传统、社会需求、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引导、所在地区的区域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因素之间也相互作用、影响,形成对学科特色研究型大学的综合影响。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与整合,可以分为四大方面:国家战略、大学传统、产业互动、区域需求。这四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相互作用,推动和促进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科特色及优势竞争力的形成(见图2)。

第一,国家战略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对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特色形成具有先导和助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大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走向。大学与国家政府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空前增强了政府与大学的联系,政府对大学在人才培养、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另一方面,大学对国家政府的依赖也逐步加深,政府为大学提供有效的经费投入,国家战略对大学的发展提供指导。随着大学自身功能的日益强大,使得大学具备了为政府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政府对大学的依赖逐步加深。政府对大学在人才培养、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而当代大学功能的强大恰恰使得大学有能力满足政府的这些需求。

第二,大学的学术传统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科特色形成的根本和核心要素。一所大学的学术传统形成是一段渐进的历史过程,是大学领导者、管理者、教学科研人员在大学办学理念指导下逐步的建构过程,学术传统的影响在办学过程中萌芽、内化并最终确立。学术大师对大学学术传统的形成、传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中有影响力的领军式大师通过对学科知识的不断探索和个人魅力的影响推动着大学学术传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大学与产业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大学在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过程中发展,并逐步形成优势学科和竞争力。知识的基本结构、生产方式和传承、创新模式的变化最终体现在知识与社会经济体系的交融和互动中。社会的经济运行系统在发展中不断更新,其组织模式和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在当今的时代体现得更为突出。大学是知识生产、传承和创新系统中的主体,企业及相关产业则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过程是进行社会进步和技术革新必不可少的要素。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不断变化的创新模式要求大学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二者间的合作与互动成为一种必需,它们的互动方式和互动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创新的绩效。产业的革新进步离不开大学人才资源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同时产业行业的发展也有效促进了大学优势学科及竞争力的形成。大学与产业的“关系”可以分为合作研究和提供服务两大类。“合作研究主要是大学与企业就该学科、产业涉及的基础课题、应用技术共同制定研究规划,建立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各项研究工作等;提供服务主要指按产业的需要,根据签订的合同提供定制的研究服务、技术开发和学术咨询等。”因此,大学对社会需求的适应,与产业的互动,对区域经济的契合是高水平大学特色形成的现实推动力。

在大学与政府、行业企业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建设高水平的特色研究型大学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提出要加强分类指导,加大支持力度,创设良好的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环境。在建设我国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大学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逐步构建、完善适应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的大学学科特色体系。高水平学科特色研究型大学以学科特色立校,以特色求发展。因此,适应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的学科特色体系建设,是高水平学科特色大学的重要任务。调整学科布局、完善学科组织、凝练学科方向、组建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基地、营造学科环境、加强专业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形成特色学科群效应,进而为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服务。二是立足产学研合作,为行业企业提供知识、技术服务和人力支持。现代大学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高水平学科特色研究型大学在做好知识生产、传承的基础上,更应当凸显其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依托特色学科,与相关产业园区、企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创新合作模式,按照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产业领军和领导人才,为企业提供科研服务、技术开发、知识和人才支撑等。三是重视行业产业战略发展规划,构建服务于行业产业的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与相关行业产业紧密联系的新机制。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支特色力量,高水平学科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需要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应当研究重视相关行业产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构建服务行业产业的科技创新平台,在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中,积极承担相关重点学科的建设,以研究行业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战略性需求和技术难关,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车如山.特色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大学教育科学,2008,(2):11-14.

[2]项延训,马桂敏.对学科群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1):41-43.

科学的发展需要篇10

论文摘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相关,则表明可以互通、互补,区别,则表明应该互动、互补,以求共同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功能上的互补性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而和谐的协调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现实的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

现实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物质生活作基础,而物质需求的满足则要靠人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创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人的物质创造能力与享受能力,是指人认识物质世界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占有这些物质成果发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人类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上,或者说,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与技术发展水平是人类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现形态。人生存与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另一个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在情感上获得幸福体验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指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关系的基础上,去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中,用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确享受生活的人。一个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将是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在当今,不懂科技而侈谈人文将是游离于时代的“边缘人”。“空心人”、“边缘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对生活的理解,有善于调节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养。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能将物质化为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总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从教育规律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存在着功能上的互补性。首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以学生的外显行为综合表现出来,并含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虽不相同,但却有交叉,且交叉渗透的成分愈来愈多。科学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制约;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自觉,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将会更加完善。再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侧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两者最终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学教育,也不能用科学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种“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尤其是科学理论方法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及科学品质的熏陶与培养。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我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求实、理性和创造性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知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协调的人文精神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道德的完善、价值的实现、精神的昂扬、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臻美。杨叔子就曾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性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又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三、和谐的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整个人类生活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使物质财富得到巨大的增长,它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得以较为充分享用闲暇时间,扩大受教育的时间与机会,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成果,也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然而,在现时代,人们在充分享用着科技所赐予的丰硕成果时,却也感受到了种种科技异化的恶果。如它曾被滥用于军事与战争,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相残杀达到毁灭性的程度;当它被当做一种资本为少数人所掌握时就成了一种牟取私利、剥削他人的工具,成了剥夺他人自由发展的手段,使人为科学技术所奴役,导致人的异化;当它被滥用于征服自然时,它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危害人自身的生存以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当人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把握世界的唯一准则,它也就成了一种“宗教”,从而排除了反映人类精神需要的文明成果——人文文化,导致人的发展的缺失,社会精神层面的失落,人在精神上变得“无家可归”。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要对学生施加全面的科学文化教育,不仅要使他们获得科学的知识,获得科学技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得到精神的熏陶。美国哈佛大学实行的核心课程,我国台湾省各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我国大陆大学尝试的人文素质教育等,这些教育方式的实行既满足了人们对职业追求的需要,又满足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需求。当然,这种协调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客观上的对立。比如,为了迎合社会分工,增强学生的职业造就性,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专业性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专、深、精;为完善学生人格,又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人文社会综合课程,要求学生达到广、博、厚。而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既要专、深、精,又要广、博、厚,这对于生活在社会分工盛行的当今时代的任何个人来讲,都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而收“鱼和熊掌兼得”的双赢效果。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半人教育”性质的专才教育,实现科学技术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走进教育的“全人时代”。从上世纪末发展至今,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让科学文化纳入人文因素,也让人文文化接纳科学精神,创建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或新的人文主义。杨叔子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同样,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和内涵……科学,求真,一定有求真的责任感;人文,求善,一定有求善的责任感。两者交融,无疑会形成坚不可摧的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