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者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6:43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篇1

关键词:旅游从业者;旅游环境认知;典范对应分析方法;生态旅游

0引言

旅游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杨桂华,等,2010)。随着旅游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旅游环境影响、旅游环境承载力等热点问题逐渐吸引了学术界的关注。旅游环境质量的优劣与旅游者、政府、社区居民以及旅游开发者和经营管理者等利益主体密切相关。包括旅游从业者在内的任何一个旅游利益相关者在旅游过程中都可能对旅游环境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中,旅游环境认知是制约旅游行为的基本因素。旅游环境认知是指对旅游环境的认识和感知程度,在本文中仅指对旅游自然环境的认知,具体包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旅游环境解说的认识、对旅游环境现状的感知以及对旅游环境管理倾向的态度4方面。旅游从业者作为一类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往往只单纯地追求旅游经济效益,而忽视旅游的负面影响,他们的旅游环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受其自身潜在的环境认知水平的制约。因此探讨旅游从业者对旅游环境的认知水平,对于加强景区从业者的环境管理具有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旅游从业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参与旅游业的程度、旅游收入、流入动因和旅游影响认知等方面。tosun(2000)分析了限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因素。Zhang和Lei(2012)从社区居民参与意向、环境知识,对生态旅游的态度和旅游景观的吸引力四方面,构建了一个参与生态旅游的结构模式。nyaupane等(2006)研究发现,当地人参与旅游业的程度和游客数量或类型对旅游经济漏损、社区控制和社会经济的不公平性都有明显影响。徐建英等(2008)通过对旅游从业者的来源地、收入分布和职业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卧龙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的有效性。对于流入动因,edith和michael(1999)构建了旅游从业者流入动因量表,并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其流入的动因。edith等(2003)、nicole和Rick(2007)分别对英国Somerset和Coventry以及加拿大Vancouverisland的旅游从业者流入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杨钊和陆林(2006)以九华山景区为例对旅游劳工职业转换的动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于旅游影响的认知研究,更多的研究是从社区居民的角度来分析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andereck,Vogt,2000;ap,1992;Brunt,Courtney,1999;teye,etal.,2002),很少是从旅游从业者的角度来展开(程占红,等,2008)。目前尚未见关于旅游从业者对旅游环境认知水平的相关研究。

芦芽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境内,

主要保护褐马鸡及其栖息的温带森林植被类型,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其生态环境状况关系着汾河水文变化和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从业者也愈来愈多。本文以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在使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对旅游从业者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研究旅游从业者在旅游环境认知方面的特征差异,研究结果对加强景区环境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1研究方法

1.1问卷调查

2010年8月,项目组在山西省宁武县西马坊村、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旅游活动集中区域冰口洼一带,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旅游从业者的旅游环境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共发放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4份,回收率80%。问卷调查的原则是:首先,取样对象仅限当地的旅游从业者;其次,从正在经营的旅游企业或者旅游经营个体户,每家随机抽取1名旅游从业者填写问卷。

因此1份问卷其实代表1个旅游经营实体。调查项目涉及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旅游环境认知共37项指标,其中,旅游环境认知指标包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环境解说的认识、对旅游环境现状的认识以及对旅游环境管理倾向的认识四方面。1项指标代表1个旅游环境观点,分为5个等级,以同意程度来分级。

1.2研究方法

旅游从业者的属性特征指性别(sex,S)、年龄(age,a)、文化程度(theeducateddegree,eD)、工作性质(workattribute,wa)、工作年限(worktime,wt)、月收入(income,i)和收入来源结构(theincomeframework,iF),其计量方式见表1。对于37项指标表达的观点,回答项有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和非常同意5个等级,分别赋值1、2、3、4、5。

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Correspondenceanalysis,CCa)是一种限定排序方法(张金屯,2004),其排序坐标值的计算不仅依赖于样本对旅游环境认知的数据,而且也依赖于样本的属性特征数据,因而其计算结果能反映各方面的信息,尤其是能同时给出样本和属性特征的坐标值,这样样本和属性特征就可以同时表示在排序图中,结果直观简单,能够更好地表达样本类型与其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本文把64个样本的7个属性特征和对37项指标的调查值分别组成64×7维、64×37维的两组数据矩阵,在使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twowayindicatorSpeciesanalysis,twinSpan)对样本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利用CCa方法,研究旅游从业者对旅游环境的认知水平与其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

2结果与分析

2.1twinSpan分类

twinSpan作为一种等级分类方法,是以相互平均排序轴作为分类的基础(张金屯,2004),能够同时完成对样本和属性特征的分类。在本研究中,它把所有样本划分为5组(见图1),Ⅰ组包括样本3,4,6,7,8,9,11,12,13,16,17,21,25,27,29,34,42,45,51,54和58;Ⅱ组包括样本18,19,22,23,24,31,33,37,38,39,40,41,46,48,50,55,57和59;Ⅲ组包括样本1,2,5,14,32,35和36;Ⅳ组包括样本26,28,30,43,44,52,56和60;Ⅴ组包括样本10,15,20,47,49,53,61,62,63和64。在twinSpan划分中,指示因子对于识别样本特征极为重要。在本研究中,起关键指示作用的指标有1、2、3、6、15、17、18、20、21、23和25(见表2)。

图164个样本的twinSpan分类图

结合表2(5组类型样本对37项指标的认知)以及在每次划分中起关键指示作用的各指标的特征,可以总结各类型的相关特征。Ⅴ组属于严格保护型,他们关心自然,否定人类中心论,提倡限制性地旅游开发,担心和忧虑旅游环境发展现状,强调严格管理和自觉投入环保行动。Ⅰ组和Ⅱ组都认为旅游生态影响不严重,能够容忍各种旅游影响因素,积极倡导旅游开发,都属于开发型;但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Ⅰ组持人类中心论,Ⅱ组持协调论,二者的积极性显然有所不同。因此,Ⅰ组是积极开发型,Ⅱ组是次积极开发型。有趣的是,Ⅱ组在思想上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论,但是对于旅游环境的管理,却不倡导分区开发和对相关旅游活动进行限制,自觉性也有待提高。由此推知,Ⅱ组所坚持的协调论不彻底,仅停留在表面,是偶尔协调型或者叫消极协调型。Ⅲ组在认知倾向上表现出两方面的矛盾性,其一,他们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坚持人类中心论,但是在旅游发展上却倡导限制性地进行旅游开发;其二,他们对旅游环境发展现状较为忧虑,但在旅游环境管理上却反对限制旅游活动,不愿自觉投入环保行动中来。由此推知,Ⅲ组一方面坚持旅游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又坚持旅游开发,且不愿为环保付诸行动,兼有两面性,属于典型的偶尔保护型。Ⅳ组坚持人与自然协调论的观点,倡导旅游开发,能容忍各种旅游干扰因素,但同时也对旅游环境现状较为忧虑,主张限制相关旅游活动,强调较为严格的管理和自觉的环保行动。由此推知,Ⅳ组为了兼顾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愿意采取各种积极的协调行动,属于积极协调型。

2.2CCa排序

由图2可知,不仅5组类型的样本均集中分布在一定的空间区域,而且7个属性特征因子在排序图中也都有自己的分布态势。其中,每个属性特征因子的箭头连线的长短表示样本类型的分布与该属性特征关系的大小,如文化程度对样本类型的影响明显大于收入水平。箭头连线与排序轴的角度表明与该属性特征与排序轴相关性的大小,比如,工作性质距第一排序轴(以下简称“第一轴”)近,说明它对第一轴的影响远大于对第二排序轴(以下简称“第二轴”)的影响,而文化程度与两个排序轴的角度接近,说明它对两个排序轴的作用近乎相等。箭头所处的象限,表示该属性特征与排序轴的正负相关性。由此可知,CCa排序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不同类型与其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

对于不同类型与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各属性特征与排序轴之间的典范系数和相关系数来表示(见表3)。由表3可知,第一轴与工作属性、收入来源结构和文化程度有较高的负相关性,与年龄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从左到右,旅游从业者在工作性质上逐步与旅游行业管理密切相关,即由其他部门管理人员向出售地方特产的当地居民、旅游业经营者和景区行政管理者逐步过渡,在收入来源上趋于与旅游业的关系逐步紧密,在文化程度上则逐渐降低,在年龄上趋于增大。第二轴与文化程度有较大的正相关性,与性别有一定的负相关性,从下到上,旅游从业者的文化程度逐步提高,性别趋于男性化。在各种属性特征的综合作用下,5组类型从右到左由积极开发型向次积极开发型、偶尔保护型、积极协调型和严格保护型逐步过渡。

图3是twinSpan分类中起指示作用的、衡量旅游环境认知的11个关键性指标的CCa排序图。可以看出,各关键性指标的空间分布与以其为指示特征的样本类型有高度的吻合性。例如,指标2、3、6位于排序图的右侧,代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倡导资源开发而漠视环境的观点,这与积极开发型的Ⅰ组、次积极开发型的Ⅱ组和偶尔保护型的Ⅲ组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吻合性。指标15、18、20位于排序图左上侧,代表对自然环境的强烈关注,这与严格保护型的Ⅴ组和积极协调型的Ⅳ组的位置有很强的相似性。由此说明这些反映旅游环境认知水平的关键性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样本类型的分布格局。

3讨论与结论

3.1讨论

在方法上,CCa作为一种限定的排序方法,其关键在于能把样本对于旅游环境的认知水平与其自身的属性特征紧密结合,因而在其结果图中能直观简单地以箭头连线的方式表达样本类型与其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是除趋势对应分析方法(DetrendedCorrespondenceanalysis,DCa)所不及的。但是CCa分析结果具有显著的“弓形效应”(张金屯,2004),这是因为它的第二排序轴往往是第一排序轴的二次变形,使得样本在第二排序轴上的坐标值受到影响,从而样本的分布就会产生“弓形”扭曲,例如,本研究中的Ⅱ组、Ⅲ组和Ⅳ组的分布就受到这一影响,因而近乎平行地分布于第一轴的两侧。

在案例地选择上,芦芽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山西的母亲河汾河的关键水源涵养地和部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褐马鸡的主要栖息地,其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本文选择芦芽山作为研究对象,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同时,由于取样时排除了外来的旅游从业者,并且在每个旅游从业者单位中仅取一个样本,因而问卷调查的数量不是很多。

但是,因为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发展规模和游客量不及其他传统旅游目的地大,旅游从业者的数量比其他成熟的旅游地要少

很多,取样已经涵盖了大部分本地旅游从业者

。从这一角度讲,本文其实是对一个生态旅游目的地在发展初期时旅游从业者对旅游环境认知水平的详细分析,与其他的研究对象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视角和代表意义。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机制。本文以当地的旅游从业者为例研究其对旅游环境的认知水平,实际上就是对社区参与旅游环境保护与管理的一个检验,有其研究的代表性。对于旅游从业者的管理,结合研究结果可以从如下三方面展开。

(1)加强教育培训。Ⅳ组从业者是自然保护区管理者追求的类型;Ⅴ组作为严格保护型,需要对其进行关于生态旅游发展的教育和培训,使其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能够积极支持生态旅游业;对于Ⅰ组、Ⅱ组和Ⅲ组从业者类型,则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环境教育,使其牢固树立维持自然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其旅游从业行为的基本前提的观念。

(2)提升生态旅游发展水平,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切实提高从业者的旅游经济效益。社区居民是保护自然环境的强大动力,而经济利益则是促使其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因,为此,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一方面应采取各种措施,提升生态旅游发展水平,为社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应规范旅游从业者的经营行为,维持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切实提高从业者的旅游经济效益。

(3)加强环境监管。自然保护区的首要任务是保护自然资源,提倡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因此,对于各种包括旅游从业行为在内的人为活动,都应该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条例。同时,鉴于Ⅰ组、Ⅱ组和Ⅲ组从业者的环境认知水平较低,应加强对从业者从业行为和从业单位的环境监测和相应的环境评估,以便适时调控。

3.2结论

本文的研究主要结论有:(1)twinSpan将所有样本分为积极开发型、次积极开发型、偶尔保护型、积极协调型和严格保护型5种类型;(2)CCa排序图能更直观地反映样本类型与其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第一轴主要反映工作属性、收入来源结构和文化程度的变化,第二轴主要反映文化程度和性别的变化;(3)表征旅游环境认知水平的关键性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样本类型的分布格局。

参考文献:

[1]程占红,牛莉芹,吴必虎.基于DCCa方法的旅游从业者对旅游影响认知水平的排序[J].地理研究,2008(3):715720.

[2]徐建英,吕一河,王克柱,刘洋.基于旅游从业者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有效性分析:社区参与视角[J].生态学报,2008(12):61216129.

[3]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杨钊,陆林.旅游劳工职业转换动力实证分析――以九华山为例[J].旅游学刊,2006(2):7679.

[5]张金屯.数量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andereckKL,VogtCa(2000).therelationshipbetweenresidents’attitudestowardtourismandtourismdevelopmentoption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39(1),2736.

[7]apJ(1992).Residents’perceptionsontourismimpact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4),665690.

[8]Bruntp,Courtneyp(1999).Hostperceptionsofsocioculturalimpact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6(3),493515.

[9]edithS,michaelRandDavida(2003).Labormobilityintotourismattractionandsatisfaction[J].annalsoftourismResearch,30(1),6476.

[10]edithS,michaelR(1999).tourismemploymentduringeconomictransition[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6(4),747771.

[11]nicoleV,RickR(2007).mobilityintotourismrefugeemployer[J].annalsoftourismResearch,34(3),630648.

[12]nyaupaneGp,moraisDB,DowlerL(2006).theroleofcommunityinvolvementandnumber/typeofvisitorsontourismimpacts:acontrolledcomparisonofannapurna,nepalandnorthwestYunnan,China[J].tourismmanagement,27(6),13731385.

[13]teyeV,SǒlnmezSF,Sirakayae(2002).Resident’sattitudestowardtourismdevelopment[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9(3),668688.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篇2

关键词:原始村落;翁丁佤族;旅游开发;旅游管理

一、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基本特征

(一)自然特征

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往往地处偏远的山区,离主要中心城市和交通主干道较远,并且进入民族村寨的交通条件很差,受旅游距离衰减规律的作用和交通的影响,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可进入性普遍较差。翁丁村属山地地貌,海拔1200―1800米之间,距省会昆明市790公里,远远超过了城市居民出游半径。翁丁村内部道路主要为土石路,交通主要靠人力和畜力,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通”。

(二)人文特征

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大多数是单民族群居,也有少数村寨是多民族杂居,大多保存了原始的村寨、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色彩等原生态特征。因此,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往往是外国人探秘的地方,更是人类学家探索的基地。翁丁村全村共106户,506人,均为世居佤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翁丁佤族与境外的佤族同根同源,是萨尔温江以东、澜沧江以西怒山山脉南部“阿佤山区”最具典型性的佤族原始村落。

(三)经济特征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的原因,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经济基础非常落后,有的还保存着原始社会的痕迹,社会发展缓慢,生产力水平极低。经济的落后使得村寨自身的投资能力较弱,但却营造了淳朴的、非商业性的、亲和的旅游感应氛围。2005年,翁丁村经济总产值仅为30.97万元,人均纯收入只有612元,这些收入仅仅能维持居民的最基本生存需要。

(四)生态特征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开发迟缓的社会环境,使得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村寨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优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翁丁村位于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内,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森林覆盖率高达95%,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品种极为丰富和典型。

二、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结构与功能

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资源虽然各有千秋,但其资源结构总体上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一)旅游资源结构的和谐性

从资源类型来看,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一般以村寨布局、原始民居、民族风情、生产生活习俗等为主的人文旅游资源,与以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气候景观为背景型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和极强的观赏可游性,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组合形成了原生态的民族村寨景观,这凸现出云南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多样统一的协调性特征。翁丁村地文景观以山岳型旅游景观、谷地型旅游景观和沟壑型景观为主。翁丁村的人文景观不仅保留有完好的原始佤族干栏式、落地式茅草屋顶民居建筑,寨中还保留有寨门、寨桩、火塘、人头桩、木鼓、剽牛场等原始传统建筑格局,以及反映风俗习惯、等的牛头、燕尾、木鱼等标志和象征物,还保留有佤族传统原始生活、生产方式和节庆活动等,是一个不论在外在形态上,还是在精神文化内涵上都保存完好的佤族原始群居村落,是佤族原始群居生活的活化石。

(二)旅游资源结构的层次性

从微观地域分异规律来看,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一般是以村寨为核心景观圈层。围绕村寨的是田园水域景观圈层,而田园周边则主要是山野森林景观圈层。从村寨圈层过渡到森林圈层,蕴含了人―水―林的和谐关系。这充分体现了云南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在地域上的层次性特征。翁丁村的旅游资源分布呈现出三大景观圈层。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则构成了内层原始村落景观圈层;村寨周边无数条小溪流哺育着佤山梯田,共同构成了错落有致的中层田园水域景观圈层;翁丁佤族原始村落旅游区为四周群山所环抱,遍布大片茂密原始林森林,构成翁丁村的外层森林景观圈层。

(三)旅游资源结构的功能

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资源结构决定了其功能和价值,使得其不仅具有人类学、原始宗教、农耕文化、历史文化等的不可替代的社会科学研究价值,同时具有生态环境、民居建筑、生物多样性等的自然科学研究价值,更具有民俗体验、风情感受、影视拍摄、观光游览等特殊的旅游价值。

由此可见,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主要优势资源集中体现在保存完整的民族村落形态、独特和谐的民族、特色的地方文化、多彩的宗教文化、悠久多元的历史、非商业化的旅游氛围等等。这些资源具有较高的纯洁性和至高的人类精神体验价值。

翁丁佤族原始村落旅游区具有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村落、粗犷而野味十足的部落文化、活化石般的佤族村落建筑、具有节奏和韵律美感的佤山梯田、原始神秘的山野密林。

三、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

(一)旅游开发特征和要求

1、特征。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资源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类型景区开发的特点和要求很不相同。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的开发与经营具有“低密度、高投入、硬建设、软策划”的基本开发特征。所谓的“低密度、高投入、硬建设、软策划”,主要是指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一般对环境容量要求较高,不属于大众型景区,它属于恢复保护型项目,需要持续动态的投入。它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投入,但它又不是新建型项目。项目吸引力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挖掘包装,节事节庆的拉动,它更需要对项目的软策划和创意。

2、要求。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需要“精开发、低污染、零破环、营销好、管理好、服务好”的基本开发与经营要求。所谓的“精开发、低污染、零破环、营销好、管理好、服务好”主要是指村寨类项目几乎没有横向拓展空间的潜力,开发经营者只能纵向挖掘其发展的潜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其做深、做专、做精,并且不容任何污染和破坏,利用营销、管理和服务提高和增加其附加值,实现民族村寨的整体增值。就翁丁村而言,利用面积容量法、游道法和卡口法进行环境容量测算,翁丁村游客日容量为448人次,年容量为12万人次。整个村寨的投资上限高达800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修复保护性项目。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1、指导思想。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设计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地方经济和旅游发展战略,高起点、宽视野地整合和挖掘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全方位展现原生态的民族村寨形态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在项目设计上采取理念引领项目、项目支撑理念的方式,注重理念的可行性和项目的可操作性。

2、原则。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设计主要遵循保护与开发并重、社区生产与旅游发展兼具、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个性发展与区域相协调四大基本原则。在这四大原则中,保护是开发的前提,生产可以大大降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风险,文化是村寨旅游开发的灵魂,个性塑造村寨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三)旅游开发战略

1、参与式开发战略。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可谓是活的民族博物馆,它与自然性以及人造性景区的最大不同是村寨即为社区。社区是民族村寨最基本的特征,这一特征要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实施参与式发展战略。建立当地政府、社区居民、专家学者、外来投资者等共同参与开发和建设的模式,形成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关心和协作扶持的机制,使旅游开发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帮助群众摆脱贫困、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2、原生态开发战略。原生态是民族村寨形成旅游吸引力的主要原因,实施原生态开发是保持民族村寨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要求。在充分尊重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以牺牲原生态的文化为代价,而是以促进原始生态社区的良性发展为目标,将其建设成具有深厚文化沉积和浓郁文化特色的文化保护展示区。

3、精品建设战略。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具有较高的环境容量要求,不属于大众型旅游景区,这要求我们必须实施极品化建设战略,塑造高品位的村寨品牌,打造精品景区,采用“高门槛,低密度、高价格、低消耗”式的精品理念。

就翁丁原始村落而言,其开发时必须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全方位展现古老、神秘、生态、和谐的部落历史、部落空间、部落生活、部落文化,和以佤山、佤水、佤寨、佤人等为符号特征的原生态佤文化,使游客游览翁丁村就能探访到原始村落的部落之源、文化之根。深度挖掘和整合人文、自然资源和其它各种资源,实行产业间联合和区域联动。科学的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施保护性的控制开发,避免因开发而导致保护失效。

四、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开发后管理

云南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由于自身的经济落后,居民缺乏市场开发意识,又缺乏行政组织资源,它的建设与管理在宏观上应该要纳入到更上一级的行政管理机构之中,获得更高的开发和运作平台。在微观上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实行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的原则,采用股份制形式组建现代化企业实体,实体中兼顾上级管理机构、村寨居民、外部投资者三方的利益平衡,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翁丁村按照实行“以市为主,市县共管”的管理体制,组建翁丁村旅游股份公司,主要股东成员为翁丁村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翁丁村、外部投资者,股权结构为1:1:1,其中国有和集体股权占80%,而个人或民营股权占20%,目的是使该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权能够在政府的控制范围内,同时又能积极调动和吸纳外部资本。

1、翁丁村顾问委员会。为旅游区的咨询顾问、政策支持、配套支持和上层协调的机构,主要由沧源县相关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2、沧源县旅游局。是翁丁村管委会的上级行政机构,为旅游区的行政主管机构,主要协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市场营销。

3、翁丁村管委会。是旅游局的下属机构,主要以土地和部分资金入股,同时具体实施对旅游区的保护、建设、组织、管理和营销等。因此,它既是旅游区建设的发动者,又是旅游区日常事务的管理者,还是旅游股份公司的股东之一。

4、村民委员会。主要以村寨入股,承担民居和村寨维护、家庭旅游接待、民俗活动展演等为主的旅游资源建设保护和旅游活动的开展,是旅游区旅游活动开展的主角。其管理主要由村民委员会承担,村民委员会由村民选举产生,负责村里有关旅游的一切事务,分工负责每一项具体工作。资金管理、收费、分配、施工、制订发展计划等重大事项,均须集体讨论,最后由村民大会通过。分配方案由村委员会讨论拿出,交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原则是通过集体对资源的管理,实现大多数村民的利益,体现多劳多得,为进一步开发建设打下基础。

5、外部投资者。主要以资金入股,其对象可以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公司、民营企业等,主要负责旅游者的招徕、旅游住宿设施的兴建等。

参考文献:

1、田里.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旅游区总体规划[m].云南大学出版社,沧源县政府,云南大学旅游研究所,2006.

2、赵富荣.中国佤族文化[m].民族出版社,2005.

3、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2).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篇3

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是依托城市文化资源禀赋,以城市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为载体,城市文化旅游相关的旅游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协作生产的,集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知名度、美誉度于一体的复合价值系统。近年来,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制度引领下,发掘城市文脉、深挖城市文化,在此基础上培育与塑造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日渐成为诸多城市促推文化旅游发展的普遍选择。相比日益兴旺的塑造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实践活动而言,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理论研究已经落后于实践发展;在理论研究上,创新研究方法、引入品牌生态理论对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开展研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1],品牌生态理论承认品牌与自然生物体一样是有生命体的,Gardner和Levy在《产品与品牌》一文中最早提出品牌的生命体特征[2],在此基础上,诸多学者开始用自然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品牌,并逐渐形成发展为品牌生态理论。然而,导入品牌生态方法论来研究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研究对象具有生态特性,若研究对象不具备生态特性而利用品牌生态学的方法对其研究,这将背离方法论应用的科学性。鉴于此,本文将从微观、宏观两个维度来系统考察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生态特性,为未来基于品牌生态学视角对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研究做好理论铺垫。此外,本文也将对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生态效应进行研究。

一、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生态特征

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生态特性的起点在于把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当作有机生命体看待,基于生命有机体的角度来透视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把其升格为人格化的品牌研究范畴,并融入生态隐喻理念,更能深化相关理论研究。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具有生态特征,其根源在于城市内协作生产的相关旅游企业具有生物体的生态特性,各企业通过城市内部旅游流的流动,带动信息流、物流、能量流等各种流态的流动,传递与交换着“生态营养”。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生态特性可以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表现出来。

1.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微观生态特性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微观生态是把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当成生物个体单元来研究的,如同个体生物一样,表现出与个体生物一致的生态特性。(1)遗传与变异基于经济学上投入—产出关系的启发,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可以被视为在一个城市中,文化要素与非文化要素协作生产的结果。公式(1)显示了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要素—产出关系,其中Cultr为文化要素,other为非文化要素,Bct表示两要素合作生产的城市文化旅游品牌,e、δ和ρ为3个参数,参数e为效率参数,是一个用来映射技术水平的指标,它反映出文化与非文化要素的协调效能;δ体现了“文化”要素在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中所占份额;ρ为反映“文化”与“非文化”两者要素的替代性。对于城市文化旅游品牌而言,文化(Cultr)是其灵魂所在,是旅游供应商生产旅游产品的源泉。在时间的连续续谱中,城市文化旅游品牌表现出一定的遗传特性,也就是说,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总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品牌记忆力与品牌惯性,其原因在于,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携带了自身固有的品牌基因(BrandDna),从而表现出独特的品牌价值与品牌个性,也为文化旅游者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追根溯源,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基因的源头来自该城市的文化Dna,文化Dna是各种文化形态的内核,在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培育中,文化Dna是文化形成裂变与文化旅游产品生产最初始的遗传微粒,其携带了一定的遗传指令,进而引导文化、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品牌的生命机能运作。图1更能清晰地透视出城市文化旅游品牌遗传逻辑的演绎规律,图中箭头所指为遗传信息从内而外的传递方向。处于图1中最内核的是文化Dna,它是遗传特质的中央存储器,更是各种文化生产与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营养总部、信息总部;基于文化Dna,城市文化可以实现其遗传功能,城市文化的遗传可以通过文化主客体两者的遗传来完成。城市文化的主体是城市居民,他们的语言、服饰、观念、风俗习惯等都是经过若干年的岁月积淀而成,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此外,文化的客体(比如建筑、音乐、舞蹈、美食、节庆)等在人类有意识或者无意识中得以代际传承与保护,从而延续了文化的一脉相承。基于文化Dna,不同形态的文化逐渐被人们发掘与孵化出来,从而引致一个地区的文化形态日益多元化,文化密度更大,文化场域磁力更强,地区文化体量也日渐丰裕,从而该城市的文化对旅游者形成更强的吸引力,源源不断的旅游流也逐渐增大。基于地域文化的遗传特质,各种文化旅游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于是,文化旅游产业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最终形成了具有遗传特性的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如同生物单元一样,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不仅具有遗传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变异。在时间续谱中,即使相邻时间点上的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也是不一样的。导致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变异的原因诸多,比如,文化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各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的竞合格局,城市文化创新、文化传播和文化涵化引起的文化变迁,诸多原因都将导致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动态调整;并且,基于代际传递,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父代会把它们自身基因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在遗传过程中,只是部分遗传编码的传递,部分编码需要重新建构,因此,从代际角度来考察,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是拥有变异特性的。(2)异质性与关联性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从个体视角来看,具有城市异质性。生物学上有一个基本的定律,即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生物个体,就像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生物个体都是别具一格的;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也属于此种异质的生物体,一个城市的文化旅游品牌与另一个城市的文化旅游品牌是不相同的,其原因在于文化的地域性根植性,比如,就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言,在不同的城市镶嵌上不同的地域文化,从而形成了中国版图上色彩斑斓的城市文化马赛克图谱。显然,文化的地域根植性是文化旅游品牌异质性的根源,城市文化的差异造就了“文化旅游品牌”的城市差别。从个体视角来考察,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并不是孤立生长与发展的,城市文化旅游品牌需要在其复杂的生物网络上寻找到自己的生态位,需要从网络中寻找并获取自身的生态能量与信息,就必然与生态网络中的其他生物单元发生联系,最终实现与其他生态成员在网络中的和谐共生。(3)周期性Simon(1979)在以研究价格弹性与品牌生命周期为主题的一文中指出[3],欧洲经济学院教授曼弗雷•布鲁恩把品牌明确视为一个生命体,并首次提出了品牌生命周期学说。曼弗雷•布鲁恩认为出品牌生命周期由6个阶段组成,即品牌的创立阶段、稳固阶段、差异化阶段、模仿阶段、分化阶段和两极分化阶段。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1997)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指出[4],品牌的生命阶段与产品一样,也会经历一个从出生、成长、成熟到最后衰退并消失的过程。国外学者对品牌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给出了一个重要提示,即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从生命体角度出发,也符合一般生命体的特性,在生命历程中也经历着若干阶段,在本研究中,将借鉴philipKotler的品牌生命周期论;但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在经历成熟阶段以后,经过品牌的重新定位与生态系统的重构等可能会重新焕发品牌生机,也就是说,品牌可能经久不衰,于是,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作为生命个体,其经历将遵循从出生、成长、成熟到最后衰退消失或者升级的过程。(4)环境适应性在生态学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生物单元,都必须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或行为规律。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作为特殊的生物个体,也必须与其周围环境相适应;把该生物个体当成一个生命系统来看,该系统如果是封闭的,则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其熵会不减少,系统将失去平衡态而变得无序。系统为了维持有序的平衡态,就务必要开放且适应周围环境,并从周围环境中引入负熵流,使得系统维持动态平衡。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建立以下公式。

2.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宏观生态特性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从宏观来考察,摒弃了品牌的个体。从一个复杂的整体与系统角度来考虑,不难发现,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具有宏观生态特性。(1)整体性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是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必然产物,它是协作生产的各种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复和加总,是城市内部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组成的产业集体声誉,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中,i代表城市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的数目,j代表特征数目,Bj表示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第j类总体特征,bij为第i个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的第j个个体特征。从公式可知,对于任何特征类别,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总体特征为产业整体拥有,它总是大于单个文化旅游产品品牌某特征的简单加总。如果总特征代表品牌价值,则公式(3)的含义为,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价值大于单个文化旅游产品品牌价值的简单加总,显然,该品牌价值溢价来源于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的“产业租金”,是对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的特殊回报。(2)共生性张焱、张锐(2003)从流、网、序3方面来研究品牌的生态特性[5],受此启发,下文将从流、网、序3角度来分析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共生体的生态性。①从“流”上来考察,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共生体形成的主导力量为城市旅游流,狭义上来看,旅游流仅指旅游者的流动,是由于旅游需求近似性引发旅游者的集体性空间位移现象[6]。旅游流一旦形成,共生单元之间基于旅游流的信号与引导作用,迅速形成旅游信息流、旅游物流、旅游能量流、旅游知识流、旅游资金等各种流态,各共生单元也将迅速围绕各种流态寻找到自身的生态位,并合理配置资源以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在各共生单元的协同作用下,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价值流也日益增强,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共生体也将不断发展与壮大。②从“网”上来考察,在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共生体中,各共生单元是共生网络的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在该网络中寻找与获取自身独特的生态位,并从共生网络中吸收营养,同时,每个节点也为维持网络的生存与进化供给能量;此外,每个节点通过竞争或协作互补与临近的网络节点形成生态依附关系,进而各节点相互交织,并将形成错综复杂的集物理网络、文化网络、管理网络、关系网络于一体的多维共生网络空间。③从“序”上来看,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共生体的“序”是保持自身合理有效运转的基础。按照“序”的来源,可以把“序”分成两类:其一为来自共生体内部的“序”,通常指共生体中各共生单元之间由于处于产业链的不同捕食位置而形成的“竞争序”与“合作序”;其二为来自共生体外部的政府作用、商誉、法律制度等形成的外部“序”,该外部“序”是解决共生体内部失灵的有效途径。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共生体通过内外“序”的合力作用,维系着品牌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转,在保持着自身健康的“平衡态”的同时,也呈现出“发展态”的生态格局。(3)综合性综合性是从系统角度来研究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生态性的一个视角。综合性认为,任何系统都是若干子系统(要素)聚合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各个子系统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单个子系统的变化将引致系统有机体的变动,同时,系统有机体的变动也会对子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与结构产生影响。式(1)显示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是城市文化要素与非文化要素协作生产的,式(4)则表征了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与其各要素的函数关系。然而,在真实世界的文化旅游品牌创建要素中,文化要素(Cultr)与非文化要素(other)是能再进行分解的,文化要素包含多种文化形态,可以用C1、C2……Ci来表征文化旅游品牌创立中所涵盖的文化形态类别,非文化要素(other)也涵盖了影响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创立的自然、社会、体制等各种类型,任何一种形态的文化要素与非文化要素的改变都将影响到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结构与功能。为此,基于综合性的考虑,城市旅游企业、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协同创立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时,需要抓住文化与非文化要素中的关键种类,厘清各种关键种类要素对文化旅游品牌的作用机理,以更好地建立起一个充满竞争力的城市文化旅游品牌。

二、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生态效应

1.微观生态效应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品牌就是产品质量的一组信号信息。按照该逻辑可知,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是城市文化旅游产品质量的保证,在一个文化旅游品牌价值越高的城市,该城市的文化旅游产品品质固然也是名副其实的,故其文化旅游产品品牌价值也就越高。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体现出城市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与忠诚度,从产权经济学来看,是城市在较长的文化旅游产品经营中形成的集体声誉,是一种公共产品,这意味着只要是在该城市内的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皆可以共享集群品牌这一宝贵的无形资源,无形之中,所有的文化旅游产品品牌已经被贴上了同一种集体声誉标签,并自然进入了旅游者在头脑中已经建构的价值评价系统,文化旅游产品品牌自然而然就拥有了“被品牌化”的晕轮效应。显然,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与城市文化旅游产品品牌是相辅相成的正相关关系。此外,文化旅游企业品牌、文化旅游产品品牌、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两两正相关关系,品牌旅游企业提供品牌旅游产品,无数品牌旅游产品的积累与沉淀塑造起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故从微观生态效应来看,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可以提升文化旅游企业品牌、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的形象与品牌价值。

2.中观生态效应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是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基础,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可以降低旅游者的交易成本与旅游供应商的制度成本、生产成本,通过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使得集群内部获得一定的产生租金,并深化文化旅游企业的进一步分工与协作,推动城市文化旅游产业规模与层次上升到一个新台阶,使得城市文化旅游产业赢得竞争优势。在城市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中,旅游流不断集中与增大,旅游流的空间结构从围绕原本的文化旅游核心吸引物向扩散,文化旅游项目与产品不断创新,并逐渐形成新的文化旅游吸引物,进一步推动城市旅游管理的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提高,如此循环之下,城市文化旅游产品与旅游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日益提高,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的集体声誉也随之而来,于是,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也就自然形成并日益产生品牌价值增值。显然,城市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对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建立、传播与维护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城市文化旅游品牌一旦形成,旅游流的流量将增大,流速将增强,旅游流的密度将更为密集,由此,将推动旅游信息流、旅游能量流、旅游物质流、旅游创新流等各种流态在城市内的进一步集中,旅游产品不断创新,新建文化旅游项目也层出不穷,进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实现结构升级。显然,城市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与文化旅游城市品牌有协同进化的关系,两者协同提升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的产业素质。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中观效应在于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升级,进而不断提升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的产业素质。

3.宏观生态效应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的支点,其宏观生态效应主要表现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的开创者是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perroux),佩鲁1950年首次提出增长极理论,此后法国、美国、瑞典等国家的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丰富与补充。增长极理论是西方城市经济学中不平衡发展论的重要依据。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与地区经济要实现平衡发展仅仅只能是一种理想,在复杂的经济发展中是不现实的,经济增长只能是依靠不均衡的增长来实现,通常是集中优势资源培育一个或少数几个“增长中心”,形成规模经济、外部经济、范围经济,进而通过“增长中心”的非线性迅速增长的扩散与极化作用,带动相关产业和周围腹地的发展。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当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作为多数城市经济发展支柱的背景下,依靠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增长极的关键所在。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发展在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在增加旅游吸引力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城市对外来投资者与外来居民的吸引力,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而推动城市总体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三、结论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篇4

关键词:环境行为;红色旅游;遵义会议;遵义会址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旅游业历来被誉为无污染的行业,但是近些年旅游目的地发生的各种环境问题,给旅游景区的环境管理敲响了警钟。景区环境管理不光是管理部门的事情,与游客有着重要的关系。游客的环境行为可以有效减少景区环境管理的压力,对提升景区的环境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对红色旅游者的环境行为进行深入探究,可以促进红色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对目的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旅游者的环境行为

广义的环境行为,是指能够影响生态环境品质或者环境的行为。它可以是正面的、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行为,如资源回收等;也可以是负面的行为,如浪费能源等。[1]现有文献中的环境行为多指前者。这里所指的环境行为也特指前者。

二、影响旅游者环境行为的因素

Ramsey和Rickson(1976)认为知识与态度互为因果,知识可诱发态度的形成。ajzen提出了经典的计划行为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2]tpB预测若个人对某行为的态度愈积极、所感受到周遭的规范压力愈大、对该行为所感知到的控制越多,则个人采取该行为的意图便愈强。Guagnano,Stern和Dietz提出了aBC理论。该理论认为环境行为(B)是个人的环境态度变量(a)和情境因素(C)相互作用的结果,当情境因素是比较中立的或者趋近于零的时候,环境行为和环境态度的关系最强;当情景因素极为有利或者不利的时候,可能会大大促进或者阻止环境行为的发生。[3]

Hines、Hungerford和tomera将128篇有关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加以整合,提出了一个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式。他们认为产生环境行为主要的因素是个人具有意向采取行动。而这意向又由若干变项所操纵。当个人具有意向之前必先认清一组特别问题的存在,因此,有关问题的知识成为行动的先决条件。另一个影响个人行动意向的变项是行动技能,而行动技能的产生需相关的知识。结合环境问题的知识、行动策略的知识,以及行动技能,使个人有能力采取行动。仅有能力尚不足以产生行动,个人尚需“期望”行动。个人的期望受人格因素的影响,包括态度、控握观、效能知觉度,以及个人责任感。对环境及行动具有积极态度,控制观,且认为个人采取某些行动能有助于解决某环境问题的人,则针对环境问题表达较高的行动意向。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可能并非直接的,而是透过与其他变项的作用,再影响到行为。此外另一个可影响环境行为的变量就是情境因素,如经济上的限制、社会压力、是否有机会从事环保行动等等都属于情境因素。由于情境因素常常在改变,更增加了环境行为的不确定性。[4]

三、遵义红色旅游者的环境行为特征

为研究遵义红色旅游者的环境行为特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遵义红色旅游者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总计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278份,问卷回收率为92.7%,其中有效问卷264份,收回问卷有效率为95.1%。

(一)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由调查可知,遵义红色旅游者中男性有138人,占52.3%;女性有126人,占47.7%。年龄中18岁以下为18人,占6.8%;18至25岁为21人,占8%;26岁至35岁为48人,占18.2%;36岁至55岁为103人,占39%;55岁以上为74人,占28%。文化层次中初中及以下学历为14人,占5.3%;高中学历为42人,占15.9%;大专学历为93人,占35.2%;本科学历为107人,占40.5%;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为8人,占3%。收入水平中1000元以下的为56人,占21.2%;1000元至1999元为48人,占18.2%;2000元至3500元为83人,占31.4%;3500元至5000元为49人,占18.6%;5000元以上为28人,占10.6%。居住环境中外省为144人,占54.5%;省内其他地方为73人,占27.7%;遵义本地为47人,占17.8%。出游方式中组团出游为118人,占40.9%;自助游为146人,占59.1%。职业中学生为52人,占19.7%;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为101人,占38.2%;公司员工为85人,占32.2%;个体从业者为21人,占8%;自由职业者为5人,占1.9%;离退休/无业人员为78人,占29.5%;其他为6人,占2.3%。

(二)游客环境行为特征

针对游客环境行为涉及的题项总共20项。分别为:曾在游览时抄小路走近道(m1);曾在景区扔垃圾(m2);曾在树干或匾牌上图画留名等(m3);野营时会折树枝在草地上生火(m4);旅游时采摘路边的花草等植物(m5);旅游时完全配合注意事项(m6);旅游时详细阅读解说牌(m7);我会捐款给景区管理部门进行环境保护(m8);我乐意参与景区的解说活动(m9);旅途用餐我会拒绝使用一次性快餐盒(m10);我愿意以行动呼吁经营管理者重视环境问题(m11);我会劝导他人别乱丢垃圾(m12);我会劝导他人别捕捉或采摘动植物(m13);我会检举旅游中发现的环境破坏事件(m14);我不猎捕、不采摘野生植物,因为那是犯法的(m15);如果没有法律或制度规范,我会采摘或捕捉动植物(m16);整个景区整洁干净,给我感觉景区管理有序(m17);景区的请勿采取违章行为的环境解说牌,我会遵从(m18);他人在景区里乱丢垃圾没受处罚,我会效仿(m19);景区的行为指南册子对我很有用(m20)。

从平均值分析,评价分值较高有:旅游时完全配合注意事项(m5)3.74;旅途用餐我会拒绝使用一次性快餐盒(m9)3.68;景区的请勿采取违章行为的环境解说牌,我会遵从(m19)(m17)3.59。评价分值最低的三项是:我会捐款给景区管理部门进行环境保护(m8)2.21;曾在游览时抄小路走近道(m1)2.40;旅游时采摘路边的花草等植物(m5)2.68。整体行为的平均值为3.16,可见游客在景区游览的环境行为表现一般,拯待加强。对随手采摘花草和抄近道,是国内游客旅游的通病;而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和单位的行为,这也说明了我国公民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差。

三、结论与展望

遵义红色旅游者的环境行为具有明显的特征。不同类型的游客表现出不同的环境行为特征。游客年龄、文化程度、居住环境等人口学特征会对游客环境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游客一般具有较好的环境行为,本科学生具有较好的环境态度。景区的环境管理水平会对游客不良的环境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红色旅游景区为有效加强环境质量管理,应该考虑不同层次旅游者的环境行为特征,结合景区环境管理的状况,不断查漏补缺,弥补环境管理薄弱环境。环境管理作为景区管理的重要环节,应该长期不懈地抓,这样才能保证景区旅游环境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新华.生态旅游者环境态度与行为差异及其旅游营销管理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

[2]ajzeni.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J].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es,1991,50:179-211.

[3]GuagnanoGa,SternpC,Dietzt.influencesonattitude-behaviorrelationships:anaturalexperimentwithcurbsiderecycling[J].environmentandBehavior,1995,27:699-718.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篇5

一、特种旅游的界定

特种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它是在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基础上的提高,是对传统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因此是一种更高形式的特色旅游活动产品。“特种旅游”,这一概念,通常也被称为“专题旅游”、“专项旅游”和“特色旅游”等等。

这里所说的特种旅游,是指为满足旅游者某方面的特殊兴趣与需要,定向开发组织的一种特色专题旅游活动。根据特种旅游的开展及实际操作经验的性质判断,它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相比较,具有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在特质。

1、在旅游消费价值取向上,特种旅游者侧重于自主性、个性化、目的性,而观光旅游侧重于对外在景观的感知,度假旅游侧重于休闲性和享受性。

2、特种旅游的体验方式强调精神和体魄的因素,旅游者在运动中感知外部世界,在冒险或面对全新的环境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旅游者本身对行程的组织有较高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3、特种旅游的手段和途径,是借助人力运作(徒步、狩猎、登山、驼队、自行车旅游)和自驾机动车运作(汽车、摩托车、其它机动运输工具)。

4.特种旅游的路线和区域具有较大的特殊性。连续旅游跨度大、时间长,旅游目的地复合化是特种旅游的突出特征。特种旅游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具有浓烈的原始自然性,旅行经过的地区通常是边(边疆)、古(有悠久文明史)、荒(沙漠、人迹罕到之处)、奇(有奇特的地形地貌特征)、险(高山、峻岭、险地、恶水)、少(少数民族聚居地)地区。由此而组成的旅游线路和项目,对旅游者具有新鲜感、刺激感和探险性。

5.参与特种旅游活动的旅游者一般具有冒险精神和耐受艰苦条件的体魄,一般选择志同道合的人作为旅伴。其内部有共同的文化准则。

6.特种旅游的产品内涵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特种旅游在开发时具有的特殊审美情趣和特点会逐渐显现。其内涵也因各国的条件而不同,如汽车旅游在欧洲相当普遍。

7、根据中国的国情,特种旅游一般使用非常规的交通旅游形式,有时要经过非开放区,因此在政策上属于需要特别审批的产品。

特种旅游作为旅游形式的一个类别,它除了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都具有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服务的共性之外,它的最主要物质是要与旅游者共同参与旅行,并在参与中提供服务和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旅游者实现其旅游目标。此种旅游活动面大,常常涉及边远、人迹罕见的地域以及旅游活动方式超乎寻常,难度极大。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地区跨度大、使用汽车、自行车、摩托车作为旅游交通工具的旅行和非赛事的滑雪、攀岩、漂流、热气球、滑翔等体育旅行;到高山、峡谷、沙漠、洞穴、人迹罕至区域的探险旅行,以及短期观赏、踏勘、参观为主要旅游形式的自然、人文景观科考旅游等均可列入特种旅游的范围。

二、特种旅游的特征

目前我国已进入大规模发展观光旅游产品的阶段,度假旅游产品处于积极发展的阶段,特种旅游则刚刚处于早期开发的阶段。从实际操作或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特种旅游有别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项目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旅游项目和线路的新奇探险性,旅游形式的自主参与性。

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由于受工业化影响程度较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第二,是指在这个区域内的人口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文化的独特性,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的纯自然原始状态保留得较系统,对于旅游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因为使旅游者选择去某地旅游的共同心理特征是了解、观察、体验有别于他们本人文化模式的异文化;第三,是指在上述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要体现特定的旅游生态环境特征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和谐相存的要求,项目和线路能够使旅游者体验到过去未曾体验到的心理感受。

特种旅游的第二个特征,是旅游项目和线路的新奇性、探险性。所谓新奇性,是指项目和线路设计,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相结合的巧妙构思,视角新颖,能够突出一两个具有独特特征的主题。即使其它国家或地区有类似的项目或线路,在设计上也要有本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特征相对集中的优势,而这一点应该体现在具体项目和线路的每一个点、每一个节目安排独到、新颖之处上,使旅游者感觉到每天都有自己不曾料到的内容出现。所谓探险性,是指旅游项目和线路具有某种程度的冒险因素。对旅游者来说,他们对物质上的享乐程度的要求相对而言并不高,但注重精神或心理上有一种检验自己能力的满足感。探险性的项目和线路,要有较为充分的内容使旅游者展示自己的能力,包括体力、耐力、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一般来说,特种旅游许多项目和线路,都安排在自然环境条件较为艰苦,交通通讯条件及吃住条件不太理想的高山峡谷、草原湖泊、沙漠戈壁地区。这里面有一个人类普遍心理因素在其中起作用,即对形式各异的自然环境的探险、求异和征服欲,特别是对自然奥秘的探险、对自然界的征服欲表现最为强烈和普遍。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的设计应该满足这种心理欲望。当然,无论是新奇性,还是探险性,都必须有可靠的安全系数,能够保证旅游者最大限度地体验到项目和线路所蕴含的冒险因素,又能在接待、导游和联络等操作上最大可能地保证旅游者的安全,二者必须相统一。

特种旅游的第三个特征是其旅游形式的自主参与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所设计的许多项目,应该给旅游者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另一方面,又留有许多让旅游者自主参与的余地。譬如说,在允许的范围内,海外旅游机构根据旅游者的特殊需要,可以对项目或线路提出增加或减少内容的要求;在项目和线路实施过程中,精心安排一些旅游者乐于参与的内容,诸如自备交通工具、自备架拆帐篷、参与餐食准备、组织娱乐活动,甚至参与排除事先安排的“险情”或偶而出现的“危险”局势,以及提出更改某些具体内容的要求。在这一点上组织者要对旅游者的文化心理有充分理解,尽可能满足他们在这一方面的合理要求。旅游者在参加特种旅游过程中的自主参与性,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他们在常规旅游中的角色和心理上的被动性,使旅游者有一种感觉,即特种旅游是充分发挥他们自身潜力、施展才干的机会,使他们在体验、欣赏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同时,享受自身潜能和才干在探险中得到体现的欣喜愉悦。特种旅游的上述三个特征内涵,构成了它区别于常规旅游的基本要素,也决定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同于常规旅游的诸多特征。

三、特种旅游的功能

如果说常规旅游产品是旅游超市中的大众商品,那么特种旅游产品就是旅游超市中的专卖商品、新潮商品和精品。正是特种旅游这种专卖商品和精品的不断涌现,促进了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了旅游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人们注重自身价值的开发,旅游者审美层次的提高,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特种旅游这种产品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生命力,特种旅游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和影响也越发充分地表现出来。

1.产品功能。旅游业的发展一般遵循着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的不断深化开发的产品系列过程,在观光产品大规模发展,度假产品开始占一席之地的基础上,特种旅游的发展就成为必然。特种旅游产品的发展,可满足有特殊偏好的旅游者的需求,同时与常规旅游产品不同,在产品开发系列上,特种旅游属于先导性产品,对其他旅游产品的开发有着示范和引导的功能。在旅游产业的链条中,旅游产品是连接经营者与旅游者的媒介,经营者要靠旅游产品吸引旅游者,旅游者通过旅游产品实现消费愿望,旅游产品是提高旅游产业水平的纽带和桥梁之一。特种旅游所具有的在产业结构中的先导性和牵引力,显示了它对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大特种旅游的开发和经营力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旅游业将会因此而受益。

2、经济功能。经营常规旅游虽然轻车熟路,但多属于买方型产品,团队利润较薄,也不利于参与国际大旅游市场的竞争。而特种旅游虽然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但是它的独占性和内在价值决定了它同样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可以给经营者、开发者以较高的回报。开发特种旅游产品不仅是旅行社参与竞争的有效手段,提高整体旅游消费水平的增加,刺激国家旅游外汇收入的增长,对产品的独占程度比常规旅游产品高得多,它将成为特种旅游方兴未艾的原因之一。目前特种旅游的经济功能已为旅游界广泛注视。

3.引导功能。这里指的是在旅游观念上所起的展示和引导作用。特种旅游构成要素多,组织产品需要发挥想象力和艺术家般的眼光,因此对其它常规旅游产品具有示范性的功能。特种旅游的开展,有益于常规旅游产品升级换代。这是因为,一方面,特种旅游消费特征特别强调发挥旅游者的能动性、主导性、参与性,强烈的现场感和在运动过程中的直接体验,属于“消费者主导型”产品,而常规旅游尽管也要考虑旅游者的需求,但本质上是“生产者主导型”产品。另一方面,特种旅游的消费特征反映了现代旅游者的消费倾向和潜在需求,其组织方式、运作形态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在组织常规旅游产品时有借鉴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特种旅游对其它旅游活动可以发挥影响,其作用机制与赛车运动的发展推动汽车工业开发更好的汽车技术是相似的。

4、宣传功能。相当部分的特种旅游活动,如跨越欧亚的汽车旅游或攀登高山峻岭的登山旅游,由于其艰巨性、冒险性、刺激性,通常都会引起公众和新闻媒介的关注,社会名流或政要也多参加此类活动的仪式,因此,对潜在的旅游者来说,是一次极好的宣传机会,对海外公众来讲是了解民俗风情、山水风光的极好机会。特种旅游活动受公众瞩目,是舆论兴奋点,实际上为旅游业作了不花钱的广告。特别是一些特种旅游活动经过边远和可进入性较差的地区,对于边远地区的宣传效益,即展示边远地区的文化,引起各界的关注,提供向当地人民导入旅游文化的机会,在这些方面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从以上的角度出发,特种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是仅由其直接经济效益决定的,而是由其对旅游产品的完善功能、催化功能、引导功能、区域旅游形象的宣传功能决定的。在旅游业实现加速发展的战略中,应充分重视特种旅游在旅游产业结构中的先导作用,使旅游业的形象更为丰满,对海内外旅游考更有吸引力,在旅游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四、特种旅游的开发

对特种旅游的开发战略研究,涉及特种旅游的政策与决策、特种旅游资源与市场、特种旅游项目与线路设计、特种旅游实施操作与人才培养等诸方面的问题。在此就特种旅游的组织实施问题进行讨论。

1.线路的设计。特种旅游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具备旅游对象的独特新奇性与旅游方式的特殊性相结合的特征。首先,在旅游对象的选择上应有较大突破,而不能只局限在传统的模式上,不同地区的特种旅游发展,应该建立在该地区相应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之上。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经验,具有独特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系统的高山地区、草原地带、湖泊河流、戈壁沙漠、峡谷丛林等,都具有发展特种旅游的潜在资源基础。但是,有资源基础并不意味着就能够立即发展特种旅游。重要的是根据这个基础,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调研,把资源转化为具体项目和对线路的研究和设计上,包括项目在具体地理与人文环境中的时间或空间内容,对历史、文化、宗教等内容的利用,以及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等。其次,在旅游方式上充分考虑和注意多样性、新奇性。由于特种旅游活动涉及诸因素,因此在推出项目和设计线路时,要动员学术界人士参与论证。同时,一个项目或线路在实施过程中,应随着市场反馈不断进行修正和补充,那些凡是具有贴近自然、富有挑战特征的旅游方式均有尝试的价值,诸如徒步、登山、潜水、漂流、攀岩、探洞、滑雪、热气球旅行、骑自行车、自驾车船、乘伞滑翔等等。

2、行程的控制。由于特种旅游的特殊性,其旅游的相关环境及有关条件必然不同于常规旅游,因而在操作及旅游的实施控制上比常规旅游要复杂和困难,同时旅游风险性也比常规旅游大。这就要求必须特别注意以下两点:第二,线路的安全性。由于特种旅游的性质所决定,其旅游过程中将会遇到种种不可搞拒的或无法预料的自然因素,面临种种可能性。因此在设计线路及实施操作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人们能够预料的风险,把风险性控制在最低的程度。第二,控制的严密性。由于特种旅游方式的多样性和旅游对象的奇特性,以及旅游中的配套服务各个环节不可能全部完善,因此必然存在着许多难以预测的特殊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在组织实施上应把握住各个环节,备有行之有效的各种应急措施和手段,对行程的各个细节严密分析控制,从而使旅游者得到较为满意的服务。

3.规范化管理。特种旅游活动通常是由若干特殊旅游点、特殊地域单元通过线路组合起来的综合性产品,管理工作的协调和各点之间业务操作的衔接,均要求达到较高的水平。为确保特种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应逐渐地创造条件,使管理活动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逐步减少人为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干扰。为此,第一,特种旅游的管理应以维护我国旅游业声誉和国家安全为前提,旅游主管部门应尽快按国家有关法规制定出特种旅游的管理细则,让从事特种旅游经营的各旅行社有章可循。第二,应为各从事特种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提供一个接受国家安全机关审批的通道。第三,对已基本具备开办特种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进行必要的考核,并授予特种旅游经营权,在短期内为全国旅行社开办特种旅游业务的规范化作出科学、可行的样板,再推而广之。

4、协调机制。特种旅游业务的开展目前没有大多的实践经验可惜鉴,是以对现存的各种可能性因素的挖掘和组合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开发特种旅游产品的复杂性。经营者在开发特种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直接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需要军事、交通、海关、外交、宗教、文化甚至一些特定自然人等等的支持和帮助。怎样才能用制度或政策为经营者打开方便之门,并规范各方面的行为,形成规范性的运作机制,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障碍,这单靠经营者的自发性行为是不够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如果能考虑建立一个协调机构,加以指导或帮助解决矛盾和困难,必然会增强经营者对开发特种旅游的信心。

5、队伍的专业化。从事特种旅游作业的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接待质量,而接待质量不仅关系到能否获得完善的经营效益,而且关系到特种旅游产品的寿命。特种旅游接待不同于常规旅游接待就表现在难度更大、要求更高、操作规律和方式更具有专门性,这就需要经营者的产品开发部门与接待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相对稳定的接待班子。从事特种旅游的相关人员如外联、计调、导游、司机等,都必须具备丰富的特种旅游的相关知识、经验和技能。从事该项业务的旅行社,应培养和拥有一支自然、历史知识丰富,能吃苦耐劳,国家安全意识强,熟悉民俗民风,能严格执行民族政策,有志于特种旅游的专业队伍。

总之,特种旅游的发展在全世界以及我国尚属初创时期,其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确立特种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对开发我国极其丰富的特种旅游资源,开拓旅游市场,招徕更多的海内外旅游者,推动我国旅游事业向纵深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篇6

关键词:旅游经营业态现状

我国现代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不菲的成绩。面对我国蓬勃发展的国际、国内旅游,我国的旅游企业在经营业态上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创新。旅游连锁店、旅游商业街、旅游超市、旅游专卖店在全国相继出现,这些旅游经营业态是怎样出现的,其特点如何?笔者将在此展开分析。

旅游经营业态创新原由

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和相对于游客的异地性使得旅游者的旅游购买行为带有较大的不可预期风险,旅游经营业态变迁中的旅游专卖和旅游连锁无疑更能消解游客这一顾虑,它为游客出行提供品质保障。

旅游信息的分散性和游客获取相关旅游信息的高昂成本促使旅游经营业态发生变化。传统的旅游信息获取途径存在两个不足:一是信息不完整,如通过电视可能仅能获取景点相关信息,但对于如何到达景点等具体细节无从得知;二是信息的可比较性较差,传统的获取旅游信息相对比较完整的场所就是旅行社,但每一家旅行社对相同线路报价和服务质量上却存在较大差异,旅游者要找到质优价廉的旅游线路必须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促使旅游企业不断进行经营业态创新,旅游市场竞争已经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变化。为更多更好争取客源,旅游企业必须在经营方式进行变革。传统的“坐地等花开”经营理念必须向主动出击转变。

我国旅游经营业态创新类型

旅游产品的特殊性使它比其它商品销售更重视中间流通环节,而我国旅游流通领域在销售方式上仍然沿袭传统模式――代销模式,对旅游者信息反馈不灵敏是该模式的最大弱点。所以旅游经营业态创新就势在必行。

旅游连锁

旅游连锁经营形式在国际上早已盛行,旅游连锁经营形式在旅游饭店领域出现最早(上世纪80年代)和推广较为普遍,比较成功的有上海的锦江集团、北京首旅集团。在旅行社领域出现旅游连锁形式是在上世纪末期的事,早于旅游专卖。旅游连锁一般要建立统一的CiS形象识别系统,具有统一的品牌、统一的标识、统一的经营理念、统一的市场推广活动和鲜明的形象特征。旅游连锁经营不是简单的经营网点遍地开花。一般要设立了统一的操作流程,确保连锁门市经营各方面的高度统一。

旅游商业街

旅游商业街本指的是能为旅游者旅游出行提供完整信息及服务的地理公共场所。但在我国很多旅游商业街却成为地方工艺品、土特产、风味小吃及少量旅行社服务的展示和交易空间,即旅游商业街等同于风味小吃街、民俗展示街等。真正意义的旅游商业街在我国并未完全建立。完整意义的旅游商业街应具备以下功能:

旅游商品展示和交易功能这里的旅游商品不仅是指地方工艺品、土特产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狭义旅游商品,还包括在地方大型商业中心销售的一般商品,该种商品相对于旅游者而言具有心理价格比较优势和稀有性特征。所以有的旅游商业街就在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域。

旅游目的地信息展示功能即商业街为旅游者提供众多旅游目的地信息的展示平台。这些信息包括旅游目的地住宿、餐饮、游览点、民俗风情、即时气候变化等。它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模型来加以体现,能给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完全旅游信息。

旅游出行媒介选择功能旅游出行媒介包括出行交通方式和出行组织形式,一般地,旅游商业街应有主要交通方式的代办处,为游客提供即时购、退和预定票证服务。针对旅游组织方式中的团队客和散客,商业街应有数量较多、服务质量较好的旅游批发商和旅游零售商。

旅游产品质量审查、投诉及退市功能为保证商业街所提供旅游产品质量,商业街都应有旅游产品质量检查检验机构,该机构可以是地方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检验所的派出机构,也可以是旅游行业协会的派出点或地方质量技术监督机构。为有效维护和保障旅游消费者权益,该机构可以通过收取一定质量保证金方式和制定严格的进入、退出机制。

其它辅助信息服务功能如为满足部分旅游者旅游消费信贷需求的银行代办处;满足旅游者邮寄、托运需求的办事点等。

旅游商业街由于其功能较多,故其占地面积一般为2万平方米左右:即长度约1千米,宽度约20-25米。商业街门面一般较小,装饰风格根据不同功能应有一定差异,但要保持整个商业街风格的和谐统一。在商业街功能区划上,应考虑旅游消费心理过程:注意-兴趣-认同-购买,设置旅游目的地展示区域-旅游商品展示交易区-旅游媒介展示交易区-其它旅游功能服务区-旅游产品质量检查检验区。

旅游超市

超市运作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最早由法国人应用到商品流通环节,但在服务产品营销中引入超市化运作,却是开先河的。全国首家“旅游超市”――广州市旅游交易推广中心(又名优游时代)投入试业是在2001年12月21日,这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随着天津、上海、北京、河北、陕西等10多个省份纷纷办起了自己旅游超市。在日用百货流通领域开创的超市销售模式能否适用于旅游业?是不是全国所有省份都可以开办旅游超市?旅游超市的优点、缺点在哪里?

旅游超市的优点:

交易集中化:企业集中、产品集中、信息集中、服务集中,是旅游超市的最大优势和最明显特点。把诸多类型的旅游产品如酒店、景点、旅行社、旅游金融服务集于一处,大大降低了消费者为搜集旅游信息而付出的时间成本和其他费用。

选择多样化:以前个人出游,往往因信息局限性而缺乏自由选择余地,现在旅游者来到旅游超市,各个展位都向他提供咨询服务,他可以从中比较、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有利于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选择,从而提高服务的个性化水平和顾客的满意程度,同时也充分保障了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散客普遍化:以前散客出游费钱费力更费时间,有的消费者一看繁杂琐碎的手续就打消了散客游的念头。如今,旅游超市可为散客提供多样化选择、方便、快捷的服务,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资讯互动化:在旅游超市里,各展台积极向顾客推介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可收集世界各地的旅游资讯、观看旅游风光片、选择旅游线路,向各个展台说明自己的出游意向。这种双向互动的信息资讯沟通方式比以前那种旅游企业单向传递市场信息更能提供针对。

服务直接化:在旅游超市里,旅游者接受的是零距离服务,旅游企业提供面对面服务。在一般旅游企业里,企业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旅游中间商购买或出售的。旅游商的业务又构成了旅游中间商的绝大部分。而旅游中间商和商都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因此,旅游营销人员的宣传及促销用品可能被歪曲使用,有时中间商故意不把有用的营销信息反馈给旅游企业的营销人员,有时甚至会处于自身利益,频繁变动产品和服务组合,并有可能排斥营销人员的直销努力。

虽然旅游超市可以为游客带来诸多便利,但它的经营管理也存在不足之处:

较高的租赁成本超出经营者的承受能力。旅游行业已经进入低利润时代,尤其是旅行社行业,2000年,我国8993家旅游社的总体平均利润只有11609元/家。而一个普通位置的超市摊位(10平方米)每年租金就是1.2万元。

超市形态创新不能适宜旅游市场需求。大型化是我国旅游超市的一大特色,经营面积在2000平方米的旅游超市全国就有12家。大型化超市虽然可以给游客以较大选择空间,但旅游者的较分散布置,旅游者出游频率增加要求旅游产品购买也如同普通日常消费品一样求方便的需求都要求大型旅游超市小型化,便利化。

旅游超市部分功能没有有效实现。旅游消费信贷功能,旅游商品展示功能,旅游信息传播功能在旅游超市都没有或部分没有实现。其中原因有:先创收再消费的文化传统制约旅游消费信贷功能实现;地方旅游商品创新设计不力,缺乏特色和新意限制了旅游商品展示功能实现;旅游信息仅局限于超市内,信息手段单一,信息更新较慢等促使旅游超市的信息功能受挫。

超市位置较偏僻使其丧失较大客流。旅游超市与普通旅游店的最大区别就是信息量大,客流大。但我国70%的旅游超市都不在城市商业核心区,所以从便利角度就输于一般旅游店,当然这里有其高昂的租赁成本所制约。

旅游产品的超市化经营是旅游市场经营的创新形式,但由于上述原因存在,所以我国较多的旅游超市不得已关门停业。

旅游专卖

我国最早的旅游专卖形式是由峨眉山旅游景区在2002年开创的。它是为融洽旅游生产者和销售者关系,更好地及时、收集了解自己产品销售形式,建立良好的稳定的旅游地形象而由旅游生产者(景区)主动发起的旅游产品销售形式。旅游专卖就是旅游产品生产者与销售者签订合约,授权区域内某家销售者全权该生产者旅游产品在指定区域独家销售的一种旅游产品销售模式。与其他普通旅游店比较,旅游专卖店有以下特征:

旅游产品的方一般是在方所在市场区域内销售该旅游产品绩效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与生产方合作可以持久取得产品信息优势、价格优势等,从而在区域内树立起特色旅游形象。

旅游产品的提供方通过专卖可以更快、更准确了解市场变化特征;可以避免过多的方为追求竞争优势导致产品价格低于实际价值,损害该产品市场形象。

旅游产品专卖是旅游产品生产者主动走出去的创举,尤其是在一些知名的部级风景区出现。譬如峨眉山风景区在全国主要的中心城市已经建立起80多家旅游专卖店,江西龙虎山已建立起10家。

我国旅游经营业态创新总体特征

我国旅游经营业态变迁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非常规发展而发展的,其变迁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政府在推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反映在旅游经营领域最突出的就是旅游商业街的提前出现。该种形式带有较强的行政指令色彩。

旅游经营业态变迁呈现出不同于一般商业零售变迁规律特征。商业零售业经营业态变迁规律一般为:杂货店时期-专业店时期-百货店时期-方便店时期-商业街、购物中心时期。而我国的旅游经营业态变迁则为:普通旅游零售店―旅游连锁店―旅游商业街―旅游超市―旅游专卖店。

新的旅游经营业态类型一般最早在沿海或经济发达地区出现,并且数量也多于内地。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篇7

[关键词]城市居民;近郊休闲旅游;偏好;南宁

1引言

近年来,近郊休闲旅游在全国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的居民休闲活动中越发活跃,且规模和影响力在不断壮大,日渐成为现代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城市居民近郊休闲旅游的偏好进行研究,无疑是开展城市近郊休闲旅游、设计休闲旅游产品的重要基础。

2研究现状

都市周边旅游带的出现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国外城市周边游憩地带的描述性研究起始于苏联普列奥布拉斯的工作,自此在欧美一些国家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报道,总体上是以现象描述与成因的初步探讨为主。我国自周末双休日实行而导致相应的旅游现象出现后,相关研究成果开始产生,陈传康提出城市周边旅游带的概念并做出开发实证研究以后,吴必虎在北京大学的博士后研究课题中,提出了大城市环城游憩带概念,总结了学术界相关研究,并对其形成机制需求特征、投资偏好和政策导向、用地特征、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从城市角度对旅游活动规律、目的地选择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市场相关的内容主要是以客观市场事实作为对象,以市场抽样调查为主要方法进行研究的。

近年来国内有许多学者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行为偏好和特征。许春晓(2004)通过长沙市客源市场的具体调查研究,得出长沙市居民对于其周边旅游地的客观需求和可接受消费水平的结论,并推导了都市居民近郊休闲旅游特征。顾兴全(2006)以杭州市为例,对城市居民体育休闲旅游的现状和意愿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由此产生的城市居民体育休闲旅游行为及倾向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黄燕玲、黄震方(2007)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南京为例探析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由亚男(2009)对乌鲁木齐独特的城市休闲旅游消费文化倾向进行了探讨,并对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观念转变、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特殊的地理位置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论证。粟路军(2010)通过抽样调查获取了丰富的基础数据,进而对城市居民近郊休闲场所风格偏好进行了系统分析。

3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采取现场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调查对象是南宁市居民,采用区域控制的方法进行了抽样调查,具体选择了朝阳广场、梦之岛商业区、广西民族博物馆和文物苑、南湖公园、民族广场、广西大学和火车站等多个地点分别发放调查问卷,总共300份问卷,回收3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84份,有效率达到94.7%。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各项统计分析,对于异常数据进行了必要的校正和剔除,对缺省的数据采用样本均值替代法进行处理,然后得出结论。

4数据分析

4.1受访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从样本人口学特征(见表1)看,学生为样本主体,占35.5%,其次为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14.1%)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13.7%);相应地,游客年龄分布以17~25岁为主,占60.9%,这与学生样本主体对应,其次为26~45岁(27.8%);无个人收入的占35%,无收入人群主要为学生,其次为月收入1000~2000元者占24.3%;最高教育程度以大专、本科为主,占48.9%。

4.2休闲消费特征

(1)资金消费水平

将休闲旅游的经济承受能力划分为双休日和长假出游两种情况。数据显示,双休日意向花费调查中以100~300元为主,占总样本量的47.1%,其次301~400元占14.7%;在2000元以上的占2.6%,1001~2000元的占7.9%,601~1000元的占8.4%,401~600元的占8.9%,100元以下的占9.4%。另外长假旅游意向花费调查中,选择501~1000元的比例最高,占24.1%,以此为中心分别向高低端消费水平递减,依次为201~500元、1001~2000元、2001~3000元、4001~6000元、200元以下、3001~4000元以及6000元以上,所占比例分别为22.5%、18.8%、12.6%、5.8%、5.8%、5.2%和2.1%。总体而言南宁市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参差不齐,具有较为显著性的差异,这与南宁市居民收入水平相关。

(2)距离

距离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及态度。随着距离的增大,旅游的成本也增加了,旅游的可能性也随之变化。被调查者中选择休闲旅游目的地期望理想距离约为半小时车程内的比例为5.2%,半小时到1小时车程的占30.4%,选择1~2小时车程的占37.2%,2~3小时车程的占17.3%,选择超过3小时车程仅占5.2%。从中可以看出,2小时之内的车程,随着距离的增加,休闲旅游的出游期望值提高;在2小时以上的车程,随着距离的增加,休闲旅游的出游期望值降低,这恰恰符合南宁市的近郊旅游资源与市区的距离基本位于2小时之内车程的现状。

(3)频度

接受调查的居民在最近两年的外出旅游休闲频度,分为近郊短途(一日往返)旅游、远郊双休日游、省内中途旅游和省外长途旅游四种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距离的增加,旅游的频度相应地不断下降。居民休闲旅游以短途游和郊区游为主,对于近距离旅游尤其是近郊短途旅游保持较高的出游率。

4.3休闲旅游产品期望

(1)旅游休闲类型

在旅游休闲类型的意向强度调查中,采用单一样本t检验来对12个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旅游休闲类型偏好存在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0

(2)具体休闲旅游目的地

根据近郊旅游资源状况,罗列可以开发的主要代表性旅游休闲目的地,形成调查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如图2所示),南宁市居民的意向强度特征明显,选择频次最多的前十位休闲旅游目的地分别是南湖公园、人民公园、花花世界、青秀山公园、大明山保护区、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八桂田园、九曲湾、乡村大世界和绿水江漂流,其中属于观光型的目的地占据主导地位,这也验证了居民选择频数最多的旅游类型是自然观光型。

4.4影响因素分析

从选择目的地进行近郊旅游所考虑的因素上看,影响因素重要性高低的排列顺序为自然风景品质、交通便利、文化氛围、服务态度、娱乐项目、价格、休闲旅游产品、接待设施和可参与性,选择频次分别为29.53%、14.54%、12.61%、11.72%、8.90%、8.90%、7.42%、3.26%、3.12%。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休闲旅游产品的频次相对较低,这与目前南宁市乃至广西的休闲旅游发展不够成熟、休闲旅游产品不够丰富有一定关系。

将休闲旅游产品与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如表2所示),得出以下结论:偏好休闲旅游产品的居民选择休闲旅游目的地时将自然风景品质、娱乐项目和接待设施为主要考虑点,而与文化氛围和交通便利两个因素呈负相关。从中可以看出,南宁市休闲旅游者旨在渴望绿色以回归自然而不是特别地在意其是否具备浓厚的文化底蕴;重在考虑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设施水平,而不是过多的注重其交通是否便利;同时希望能够放松身心、消除疲劳,较为青睐旅游目的地丰富的娱乐活动。

5主要结论

5.1近郊休闲旅游行为

南宁市居民的旅游消费能力不高且参差不齐,偏好2小时之内车程的旅游目的地,对于近距离旅游休闲尤其是近郊短途旅游保持较高的出游率,近郊休闲旅游市场较为广阔。

5.2旅游休闲类型

南宁市居民对于旅游休闲的生态要求明显,风格上偏好自然生态景观,对于自然观光旅游产品和休闲旅游产品保持较高的热情度。从对具体旅游休闲目的地来看,目前更加偏好于自然观光型的旅游产品,如花花大世界、人民公园和青秀山公园等。

5.3影响因素

偏好休闲旅游产品的市民普遍希望旅游目的地具有较好的自然风景品质,能够享受到热情周到的旅游服务和较好的旅游接待设施,同时期望参与丰富多彩的娱乐性项目。

6建议

6.1注重不同档次的休闲旅游产品开发

一方面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发展多种类型的休闲旅游活动,满足大众要求;另一方面顺应时代潮流发展高档次产品,满足旅游者的高层次需求。

6.2项目开发应优先考虑环境品质较高的自然资源

偏好休闲旅游的市民青睐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希望远离城市喧嚣,渴望绿色和自然。因此依托自然山水风光的各类景区景点应该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营造一个让人回归自然,自由享受自然、舒适、放松、惬意的氛围。

6.3加快开发休闲旅游产品,提供满足休闲需求的多层次旅游产品

南宁市近郊休闲旅游产品项目单一,而多层次的旅游休闲需求要求改变目前单一观光型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应根据南宁的旅游资源状况,多元化地开发休闲旅游产品项目,以供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选择,如发展与休闲相关的乡村风情游、农业生态游、会展商务游等旅游新产品,重点发展参与性较高的娱乐项目,充分满足旅游者追求深度体验、增进身心健康的高层次、全方位、多样化的休闲旅游需求。

6.4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目前南宁市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相对不高,已经成为制约休闲旅游发展的主要障碍,须加强旅游接待设施尤其是休闲设施的建设,培养和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实现旅游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6.5加强自然生态景观的保护

现阶段南宁近郊旅游开发和利用资源的水平还较落后,对稀缺性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人造景点建设的模式,易造成文化内涵的低层次开发和旅游景点景区建设的低俗化趋势。然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开展休闲旅游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南宁市民休闲旅游行为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休闲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协调发展休闲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使两者产生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许春晓,周慧.都市居民的近郊休闲旅游意向特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101-104.

[2]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33-344.

[3]陈传康.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大纲[J].旅游学刊,1996(5):31-34.

[4]顾兴全,于可红.杭州市体育休闲旅游发展前景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5(10):88-90.

[5]黄燕玲,黄震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实证研究——以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07(3):60-64.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篇8

一、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设计的重要性

旅游经历丰富的人们不难发现,我国旅游景点确实众多,也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来观光游览,而观光的过程中一道十分惹眼的风景线就是旅游纪念品的售卖。无论是纪念品摊还是纪念品店,售卖的旅游产品在样式上大都相似,种类虽然不少但是真正差别并不大。旅游纪念品本应该是当地特色文化的一种象征,但是很明显可以看到当前旅游产品市场中商业纪念品占有了更多的市场,而真正蕴含了丰富文化的纪念品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在市场上处在比较弱势的地位。这并不是说有着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不受消费者欢迎了,而是地域文化特色更多地变成了商家推销旅游产品的噱头,纪念品本身很少具有这种深层的意义,而购买纪念品的旅游者本来对当地文化很感兴趣,但受商业化的推销过多之后,也逐渐对旅游产品产生了厌恶,购买纪念品更多只是一种形式。所以就当前来说,如何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真正将旅游产品和当地文化融合到一起进行推广,是每一个旅游产品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对旅游产品重新进行定位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方向。

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旅游产品如果商业化气息过重,就不能对当地特色文化起到很好的保护和推广作用。基于地域特色文化对旅游产品重新定位可以真正利用传统文化这一重要资源,既可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和文化需求,也可以推动当地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桂北地区有着美丽的山水,多样的风俗以及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人文环境也独具魅力,如果能将这些文化意识形态赋予到旅游产品形态中去,就能使产品获得更多的意义和附加价值,以不同地区文化特色定位和设计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就可以避免产品在形态上的相似和雷同,减少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时的审美疲劳,提升对产品的欣赏力和购买兴趣。旅游产品一方面作为商品而存在,另一方面又承担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旅游产品设计者需要明白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来定位和设计产品的重要性,努力创造出更多具有浓厚桂北文化气息的旅游产品。

二、桂北民族文化特征分析

(一)桂北文化特征阐述

桂北地区的文化起源于灵渠流文化,在秦朝建设的灵渠即便在世界上也是十分著名的水利工程,灵渠并不长,但是却把湘江和漓江的上游连在了一起,从而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两个完全不同的地区有了交流,不同地区的文化借助灵渠开始了传播和交流。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原、岭南、荆楚、百越等各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通过灵渠不断交流和融合,最终诞生了桂北文化,成为如今广西多元文化体系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多元化是广西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而桂北文化又是其中一个显著且独特的存在。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经济、语言、社会等其他学术角度,桂北文化都有很多可以挖掘和研究的地方,灵秀而祥和,稳健且雅朴可以说是桂北文化在外在上拥有的气质,而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则是桂北文化的内在之美。

(二)桂北建筑的文化特点分析

(1)建筑的空间组织。桂北很多民居都围绕天井来进行空间的组织安排和建设,天井是汉族合院的重要部分,也是桂北民居的核心元素,桂北民居通过天井把建筑其他各部分在空间组织上联结成一个整体。在民居的天井中,家人可以进行团聚、聊天、进餐,孩童可以在天井中玩耍,天井是很多家务活动开展的场所,在桂北民居中重要性和地位甚至只低于民居中心堂屋。所以天井可以说是桂北民居建筑空间组织上的一个显著特点。(2)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搭配。桂北地区山石土木较多,所以树木和石头理所当然具有了就地取材的优势,被桂北居民广泛用来建造民居。桂北的传统民居在屋架和围栏上更多地采用木材,外墙则选择青砖或者黄土砖,这些都是当地可以轻松得到的材料。而由卵石和黄泥筑起来的建筑台基则能够防护桂北多雨气候的影响,确保足够的稳固性来应对雨水的冲刷。屋顶则采用南方建筑多见的坡顶式,用小青瓦覆盖,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桂北民间建筑大都采用白、褐或青灰色作为建筑的颜色,色彩柔和朴实,质感浓厚,营造了浓郁的桂北乡土氛围。(3)其他建筑细节方面。除了上述特征,桂北的建筑在细节上也具有很多特点,下面几个细节概括并不全面,但是十分典型。例如桂北地区建筑的屋顶在立体面上占有很大的比例,檐口的变化十分丰富,因此原本很强硬的建筑立面在细节上得到了柔化,这也符合桂北地区偏柔性的民族文化特征;又如桂北民居在住宅内部并没有过多的装饰,十分质朴,并没有江南地区建筑中的雕花等装饰,这样的民居虽不华丽但是很实用,在桂北地区随处可见。

三、基于桂北特色旅游产品设计的新定位分析

(一)桂北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

旅游产品并不止包括旅游纪念品,纪念品只是旅游产品的一个小的部分,而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也不可能只通过纪念品来展现,旅游产品指的是旅游地区向游客提供的所有各种服务的总和。对旅游产品开发者来说,除了要对旅游纪念品精心设计外,更要对向游客提供的观光、饮食等服务进行独特设计,将文化特征融入其中,让游客切身体会当地的传统文化。这才是旅游产品开发应该选择的方向。桂北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分为两个方面。首先,作为一种商业产品,桂北旅游产品必须要能够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和了解,明白消费者的追求和需要,既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产品进行更新和改进,也要不断提升产品的收藏价值,保证其在市场上有着长久的生命力,这就是旅游产品作为商业产品在开发上的方向,各个地区的产品开发大都相同;另外也更重要的是,旅游产品虽然有着商业化的开发需求,但是将其自身和其他产品区分开的是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作为文化产品,旅游产品需要在开发中提升其文化附加价值,通过产品形态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和搭配来传递文化元素,充分发挥旅游产品的文化性。这样才能使得桂北特色旅游产品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和其他地区的旅游产品区分开来,从而树立起桂北旅游产品的独特品牌。不仅桂北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其他旅游地区的产品开发也要将两个方面都做到位才行。

(二)关于设计元素的定位

(1)桂北的山水元素。桂北的山水十分闻名,“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在旅游产品设计元素中,桂北的山水是一项重要的财富,占有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很大一部分。比如漓江、象鼻山等都是十分著名的景观,漓江是很多文人心中情怀所向往的地方,象鼻山的奇景则对游客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旅游产品设计者需要深入发掘山水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并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去。(2)桂北的少数民族元素。广西是很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桂北地区的壮族、瑶族、苗族和侗族相对更多,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他民族虽也有着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手工艺品等都可以成为设计灵感,比如壮族的壮锦花纹图案、壮族的铜鼓、瑶族的长鼓等,都可以作为桂北特色旅游产品的设计中的灵感元素。

(三)特色旅游产品的定位分析

(1)产品外观。对于实体旅游产品来说,其外观设计完全可以参考桂北建筑外观的风格,以质朴温和为特色,在细节处加以柔润的雕琢,体现桂北地区灵山秀水的韵味。旅游产品外观是传达给旅游者的第一印象,如果把桂北文化特征融入到外观设计中,将是对桂北特色旅游产品的一次十分成功的定位设计。(2)产品色彩。色彩也属于外观中的一种,在特色旅游产品色彩选择中,既可以选择多颜色混合,表达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多姿多彩,也可以选用灰青色等并不艳丽的色彩,和桂北地区民居建筑色彩一样,朴实而温和,低调而明净。(3)产品功能。旅游产品的功能主要用于观赏,但是在桂北旅游产品设计中,也有很多实用性的产品,比如壮族的铜鼓等,将其开放成旅游产品可以定位成观赏性产品,也可以定位成实用性产品,即铜鼓可以由游客拿来即兴演奏。这样也可以和少数民族舞蹈、音乐的传播相融合起来,提供更多形式的旅游产品服务。

(四)以生态理念来对旅游产品进行定位

旅游产业要想持续发展,需要将生态化理念融入到旅游管理之中。对于桂北特色旅游产品设计来说,还要定位成生态环保型产品,将成本更多地用到桂北文化的开发上,而不是无限制地追求产品外观、包装等,要降低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生产绿色清洁的旅游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把保护桂北灵秀山水和生态旅游产品的推广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起到更积极的宣传效果,毕竟桂北地区的环境原生态化还比较高,需要得到更多的保护,这也是对桂北地区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篇9

【关键词】旅游展演民俗生态旅游文化保护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把它看作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同时,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陶立瑜.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6.

[4]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4.

生态旅游者的特征篇10

[摘要]后悔是全面解释消费者满意度和后续行为意图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梳理了消费者后悔心理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旅游者后悔心理的基本定义和成因。在此基础上,对实证调查资料使用因子分析法总结出旅游后悔心理的后续行为表现为5类: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和借鉴经历调整心态。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男性较女性更容易“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及“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方式表达自己的旅游后悔心理;个体所学科别的差异对采取这5种行为方式来表达旅游后悔心理没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旅游后悔心理实证研究的不足,为旅游目的地经营者有效疏导旅游后悔心理提供了战略层面的参考。

[关键词]旅游后悔心理;后续行为特征;因子分析;方差分析;认知

1引言

消费者行为研究结果是市场拓展策略制定的基础。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所强调的消费者动机、感知、期望、满意度、感知价值等行为变量最终是为了更好地预测消费者未来的行为意图。消费者后悔心理是消费者对所使用或体验产品不满的直接反应,此种心理及其后续行为被认为是全面理解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满意度和解释多种售后行为(例如在购买意愿、品牌转换、投诉及口碑传播)的重要因素。对消费者而言,后悔情绪可引发不满和消费转移,事实上,简单的一个后悔期望就足以改变消费者的后续购买行为。

旅游者行为作为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分支方向之一,其研究方法和范式上和消费者行为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活动的特殊性导致旅游者后续行为表现的多样化。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有相关旅游体验后,其后悔心理所导致的后续行为表现对旅游目的地稳定和发展客源意义重大。从学科研究角度看,国内外从后悔心理角度对旅游者后续行为表现的研究尚显缺乏。

2理论基础评述

后悔被定义为产生于认知的消极情绪。当代关于后悔的研究取向主要有3种:哲学取向(philosophicalapproaches)、经济学取向(economicapproaches)与心理学取向(psychologyapproaches)。鉴于个体消费的特点,消费者行为研究多借鉴心理学成熟的研究方法和内容,这也决定了心理学取向对消费者后悔心理研究的主导地位。

国外心理学取向对消费者后悔心理的研究结论是不一而同的。泽兰伯格等(Zeelenbergetal.)把后悔归纳为与观念、感受相关,是一种深切的感受,也就是消费者认为做错某件事,或失去了某次机会,对自己不满并想纠正自己,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做而寄希望于第二次机会的一种理想。卡尼曼和米勒(Kahneman&miller)指出可能是消费选择引发了消费者的一种逆反想法而导致了后悔的出现。因此,当购买者仔细考虑放弃的选择时,他们认为放弃了可能更好地选择,犯了选择性错误,并后悔没有选择应选而未选的。从后悔情绪研究的理解来看,消费个体越是认真地考虑其他选项,越有可能体会到后悔。米勒等(milleretal.)的研究证明: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可能性数量,影响其对自身消费行为和结果的常规认定(惯性认定),即购买前选择的可能性越多,购买行为越不常规化(越不符合习惯),购买后悔情绪越高。

当消费者购买后,后悔和满意可能同时出现。因购买者对选择的产品既感到满意,也感到对其他产品没有被选而产生后悔和不安。尽管后悔和不满意都来自不愉快的经历,但是它们的参照不同。当产品的性能达不到顾客对产品的期望时,不满意就产生了;但产品的性能比不上顾客应选而未选的产品功能时,就会产生后悔情绪。后悔与购买者对产品的选择有关,而不满意与期望的比较结果有关。当购买者完成了产品特质之间的比较评估之后,他可能感到总体满意,但同时,如果产品的一些特质比不上未选的产品时,也会感到后悔。因此,后悔情绪是由“作为”和“不作为”之间的比较引起的。

大多数研究都认为态度有情感(affect)、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即所谓的aBC态度模型(aBCmodalofattitudes)。从国外后悔心理研究结果看,后悔是基于认知信息加工而生成的个体态度(态度的标准学习层级),其结果指向必然是“认知个情感于行为”。因此,以消费者认知为主导的后悔心理必然能更好地预测消费者后续的行为意图和行为表现方式。

基于上述的分析并结合旅游者行为活动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旅游后悔心理,它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体验活动基础上做出的以认知因素为主导的个体态度,这种后悔心理可能是实际旅游体验质量和旅游期望的比较结果,也可能是旅游者将本次旅游目的地和未选择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比较结果,或二者皆有的结果。因后悔心理和行为的直接相关,研究旅游者后悔心理比研究旅游者抱怨能更好地预测和分析旅游者行为意图。

3旅游后悔的行为表现实证分析

3.1研究设计及数据说明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与信息,采用统计分析软件matlab7.01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各项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笔者于2007年9月进行2次预调查,预调查主要是访谈形式,选择20位大学2~3年级有过旅游经历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选择和确定旅游后悔心理的行为表现特征,为正式调查做准备。问卷的设计包括两部分:①旅游后悔心理所导致的后续行为特征19类(具体内容见表2),采取李克特5点量表尺度(LikertScale),依序由1分到5分代表此类行为特征表现的程度(非常小、小、一般、大、非常大);②样本的个人情况,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和学科差别。

正式抽样调查于2007年10月,调查主体以大学2-3年级有过旅游经历的学生为主。调查问卷共发放260份,回收244份,回收率为93%,排除回答不完全及真实性较低的样本后,最终使用有效样本共计224份,有效问卷率86%。调查样本中理科生为105人,占总量的46.88%;文科生为119人,占总量的53.12%。男性为93人,占总量的41.52%;女性为131人,占总量的58.48%。

对所收集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及Kmo值分析,结果如下:数据信度标准值克朗巴哈α值(Cronbachα)为0.768,标准化克朗巴哈α值(Cronbach’sαBasedonStandardizeditems)为00771,共分析项目19个。根据纳恩诺里和伯恩汀(nunnally&Bemtein)的研究,测量工具的克朗巴哈。值(Cronbacho)最好高于0.7,但是,如果量表中的测量项目数个数小于6个,克朗巴哈α值(Cronbachα)大于0.6也表明数据质量可靠。此处问卷信度值都在0.75以上,说明了本文所使用数据具有较高的置信度。问卷的Kmo值为0.766,巴特勒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数据存在良好的结构效度,适合于下文所使用的因子分析法(见表1)。

3.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相关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新因子的提取标准一般为特征值大于1。和主成分分析相比,因子分析可以使用旋转技术帮助解释因子。因子旋转最常用的方法是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Varimax)。因子旋转的目的就是要使因子载荷矩阵中因子载荷的平方值向0和1两个方向分化,使大的载荷更大,小的载荷更小。本研究数据的因子分析使用该技术线路。

数据因子分析正交旋转后结果如表2所示。19个问卷项目通过因子分析及正交旋转后新萃取因子5个,分别是“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及“借鉴经历调整心态”。

3.3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用来研究一个控制变量的不同水平是否对观测变量产生了显著影响。本研究数据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受调查者学科门类的差异对旅游后悔心理驱使下导致的后续行为特征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不论是学习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学生旅游后悔心理的后续行为特征不存在差异性(见表3)。

旅游后悔心理导致的3种后续行为特征和受调查者性别存在明显的差异,即男性和女性在“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的行为方式上存在明显的不同。“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和“借鉴经历调整心态”两类行为表现方式在性别上没有明显的差异(见表4)。

3.4总体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揭示旅游后悔心理对个体后续行为特征的影响,笔者对收集数据进行了加权平均,其权重由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结果如表5所示。

数据结果显示:当旅游后悔心理产生后,旅游者选择采取“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的倾向较强(3.1794)。另外,因本研究调查样本为在校大学生,该年龄层次对网络使用率较高,因此,“通过网络负面宣传”(3.1719)成为该旅游群体产生旅游后悔心理后行为意图表达的另一类重要选择。相关研究表明:处世态度能直接反映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个体动机水平。大学生在旅游后悔心理产生后表现出“借鉴经历调整心态”倾向较强(2.9790),这说明了当代大学生能更多地从社会现实的角度上不断完善自我的处世态度,充分理解社会现状,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社会现实。在旅游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旅游者会更加理性的寻找一定的渠道和途径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也是“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赋值较低(2.0761),而“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赋值较高(2.8567)的原因。现实生活中,男性一般处于主导地位,其行为外显性表现总是略强于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在旅游后悔心理产生后所采取的各类后续行为表现赋值均高于女性。该结果符合男女性别差异在行为表现上的社会认识。

相关实证研究显示:文科生多接触社会人文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缺乏精确的定量和实证性,这使文科生在行为表现上更多的具有感性色彩,易冲动;而理工科生多接触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精确性、严密性和规则性,这就使得理工科学生的人格趋向理智、精细、守则。本研究结果从学科赋值差异上看:自然学科背景的个体在“通过网络负面宣传”(3.2664)、“借鉴经历调整心态”(2.9406)来表现旅游后悔心理上的赋值较高;社会学科背景的个体在以“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3.0699)、“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2.9808)来表达旅游后悔情绪上赋值较高。该赋值评价基本符合以往对自然学科背景和社会学科背景学生行为表现方式差异的研究结果。

结合上文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可以给出如下结论:男性较女性更容易“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及“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旅游后悔心理。

4结论、管理借鉴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在后悔心理研究总结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旅游者行为活动的特点提出了旅游后悔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体验活动基础上做出的以认知因素为主导的个体态度,这种后悔心理可能是实际旅游体验质量和旅游期望的比较结果,也可能是旅游者将本次旅游目的地和未选择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比较结果,或二者皆有的结果。使用因子分析法萃取了旅游后悔心理导致的后续行为表现主要为: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和借鉴经历调整心态等5种表现方式。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说明了男性较女性更容易“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及“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旅游后悔心理。从学科差异来看,个体所学科别的差异,对采取这5种行为方式来表达旅游后悔心理没有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