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现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8:56

旅游经济现象篇1

“行政区经济”理论在国内首次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此后逐渐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不仅系统总结了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而且越来越被现实所证实,并引起了国内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所谓“行政区经济”是指由于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是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区域经济由纵向运行系统向横向运行系统转变时期出现的具有过渡性质的一种区域经济类型。行政区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经济活动渗透着强烈的地方政府行为,具有强烈的地方利益倾向;受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生产要素跨区域(行政区域)流动受到人为的限制与阻隔,经济运行秩序比较紊乱。

旅游业是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的新兴产业,我国旅游业萌芽于计划经济时代,20多年来得以快速发展,但是这种综合性的产业恰恰与我国的行政区划约束体制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使得我国旅游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较强的行政区经济色彩,行政区划和行政区经济在促进我国旅游业快速成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中“行政区经济”现象的成因

1.我国现有的政府行政体制和行政区划体系是旅游业“行政区经济”现象产生的制度性根源。众所周知,我国的旅游业最初是从事政府接待的事业,而非一种成型的产业。这种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业,具有较强的政府行为色彩,旅游业的主要功能主要是从事外事和行政接待。政府几乎包揽一切旅游活动,旅游事业是无经济效益可言的。政府高度集权行政事务的体制在旅游发展初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达到扩大地方财政税收、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当地就业率等目标,纷纷开发新兴产业。首先是在其行政区域范围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利用各种条件,占领各类市场;其次制定各种有利于自身发展、限制和排斥外来竞争的政策、制度等,以谋求本地利益的最大化。旅游业就是在这种经济和时代背景下萌芽并逐渐成长的,自其萌芽之日起就隐约表现出较典型的“行政区经济”特点。

2.旅游业发展的所有制体制是旅游业“行政区经济”现象形成的直接原因。旅游资源具有典型的地域差异性、稀缺性和公共性特征,公共性的属性表明旅游资源的所有者应该是国家,即属于全体国民。但由于国家管理公共资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是由地方各级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公共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转让权,又由于旅游资源的地域差异性也决定了其产权所有者的异地性;再次,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更加剧了同一种资源被不同地区或部门占有并开发的可能性。综合起来,旅游资源的实际所有权掌握在各级地方政府手中。如果这种所有制体制能够得到正确的利用,就能够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否则,就会形成地区分割、区域封锁、互筑壁垒、各顾一方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在一种以资源为主要投入要素才能产生利润的产业发展之初,这种所有制体制就会成为其形成“行政区经济”现象的直接原因。

3.旅游业发展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是旅游业“行政区经济”现象形成的催化剂。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和各类旅游企业,在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中,其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规则、法制的不完善,使得旅游产业的经营、竞争和旅游市场都不够规范。首先各级地方政府拥有发展本地旅游产业的资源所有权、产品开发与销售权、行业审批权、行政管理权等,地方政府代表了地方的最高利益,必然要保护和管理地方各类旅游企业和旅游市场,防止地方旅游产业受到外来强烈竞争和冲击。其次,几乎所有的旅游企业都必然地与地方政府以及其它各类企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各类旅游企业的发展不仅要追求自身的利益,更要承担地方政府所赋予的各种义务,如上缴税收、吸收本地劳动力、促进本地社区发展等。企业不能不面对和听从许多“婆婆”的“号令”,否则,就会陷入“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境地,最终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第三,在旅游业发展初期,旅游企业的规模、实力是相对狭小和脆弱的,旅游业投资主体单一、规模小。旅游业的启动基本上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扶持或包揽,如道路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开发等。特别是在旅游资源丰富、经济不发达地区,这种发展模式更加普遍。政府的投资同样要得到回报,政府会想方设法使本地获得最大的旅游收益。

以上三个方面综合作用,使得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主导(甚至垄断),形成了各级行政区域内的旅游经济现象,表现为旅游业的“行政区经济”现象。

三、“行政区经济”现象对我国旅游业的负面影响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各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区域旅游开发如雨后春笋,显示出勃勃生机。从这一点上讲,行政区划和行政区经济对我国旅游产业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可否认,行政区经济对我国旅游产业的负面影响仍然很突出,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政府主导”思想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的指导思想,有加剧旅游业区域与区域竞争的倾向。由于我国旅游业起始于政府的事业包揽,在其发展历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始终起着主导作用,这种经济发展机制的惯性使得至今我国各地发展旅游业的主导思想几乎都是“政府主导”。发展模式也是“政府主导”型。各地区旅游发展的“政府主导”行为可以说是全方位的,首先是“主宰”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和开发权、旅游经济的发展权、旅游法规的制订与执行权。其次是“主财”,从资金投入、外资引进、财政预算、旅游行政开支等都起主导作用。第三是“主干”,即从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目的地开发到旅游人才培养、旅游宣传促销等一系列旅游经济行为都是政府在唱主角。诚然,“政府主导”旅游发展,能有效地调动地方各种资源和因素,集中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能更好地协调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等等。但这种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发展模式对于旅游经济实体和企业的成长壮大是不利的,极容易形成地方保护主义,加剧区域与区域之间旅游业的过度竞争,影响到国家整体旅游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科学地讲,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具有“优先发展旅游业”的条件,盲目地赶潮流,不切实际地提出“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只会加剧旅游业的区域竞争,而且会助长一些地方的不良风气。

2.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旅游区(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的制定与执行具有极明显的“行政区经济”色彩。近年来我国各地方(行政区域)多热衷于作区域旅游规划,各种旅游规划、设计如雨后春笋般地制定出来。迄今为止,我国省一级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已经做了20多个,占全国的2/3以上,还有1/3的规划正在进行之中。不仅省一级在做旅游规划,中小城市和区、县在做,甚至一些乡镇也在制定类似的规划。但是,许多旅游规划都只是在本行政区域内“画画”,很少与周边地区进行跨区域规划,至今跨行政区域的旅游规划少得可怜。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向上级政府“寻租”,为了获取本地方和本部门的利益,不惜勒紧裤腰带做规划,规划成了要钱的依据。有的地方,出现了“换一任领导做一次规划”的怪现象,规划做好了,可以向上头要钱,可以在社会上“敛财”,例如一些地方的“旅游招商引资”就有“敛财”之嫌。至于规划是否实施则并不重要,规划成了为本地区敛钱、为个人捞政绩的手段和工具。

3.“行政区经济”现象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生产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旅游资源一般有地理位置的唯一性和确定性特点,由于行政区划与旅游资源分布的非整合性,造成许多资源实体的地理范围跨越几个不同的行政区域,被几个行政区域分割管理、开发,如一条河流的上中下游、一座山脉的不同地段、一片森林的不同部分等。面对同一种资源分布,几个相邻的行政区域为了争得资源开发权和收益,互不相让,各地方画地为牢、各自为营、人为分割、抢夺本应该统一规划开发的资源整体。此外,有许多旅游资源,它们的行政归属(上级主管部门)与其实际地理位置发生错位,形成“飞地”现象。当地部门管不了,上级部门又管不着(鞭长莫及),致使我国许多原始、珍贵、品位极高的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在旅游产品的生产方面,为了争夺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相同的客源,大量性质相同的旅游产品推向辨别力不够强的市场群体。各地方为了争夺客源,占领本地市场、扩大外地市场,都愿意花费高额成本生产种类齐全、数量众多的旅游产品。结果造成各级行政区域在旅游产品生产上自成体系、相互竞争、大量雷同、重复建设。近年来我国各类主题公园大量兴建、主题重复,各种品位一般化的景区景点相继诞生,彼此相邻的几个城市各自建造豪华度假村且项目雷同的现象比比皆是。

4.“行政区经济”现象使得各地区在旅游市场占领与获取旅游形象外扬的机会方面很不规范。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呈现出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局面,一个消费潜力巨大的市场正在被激活。在规则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的市场经济时代,各地方为了占领、争夺、控制尽可能大的市场范围,相继展开强大的竞争攻势。恶性竞争、争夺客源、相互压价、各自为战、互筑壁垒的事件层出不穷。近年来各地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交通部门在旅游线路上的打折、降价以致旅游服务质量的下降等恶性竞争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旅游产业整体形象和素质的提高。有些地区为了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无形价值,在本地区的行政区名称上动脑筋、做文章。近年来我国许多市、县、镇的原名(尽管其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消失,而“××山市”、“××山镇”、“××山站”新地(站)名雨后春笋,令人眼花缭乱。“傍大山、附名水、扬伪名”的现象愈演愈烈。不能否认,在一些地方的领导的脑子中有“抢他人先、扬本地名、争一己利”的“行政区经济”思想在作怪。

5.旅游业的宏观管理方面的非正常现象正是“行政区经济”负面影响的表现。由于行政体制的约束,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责、权、利严重错位,有名无实,缺乏有效调控管理力度。原因是其财权、人事权、项目审批权等均受制于上级行政区的对口部门。受利益驱使,各部门为了各自利益,一般不愿意让渡本部门的权力和利益,部门之间的合作困难或勉强实行“伪合作”,难以形成“大旅游”的格局。由于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分属于不同部门和地区管理,各部门和各地区从自身利益出发,制订各自的行业政策、制度和标准,实行行业垄断或地方保护,旅游发展所必须的各种标准和规范很难统一,实施起来较为困难。这种行业、部门、地区垄断、互筑壁垒的非正常局面正是“行政区经济”现象在旅游业中的负面影响的表现。

四、旅游业“行政区经济”现象的改革与创新

1.淡化旅游发展的“政府主导”思想,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监督、全民参与”的旅游发展机制和模式。提倡、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开发旅游(政府、企业、民间、个人、外资、股份、混合)的模式。这样就能从源头上减弱甚至消除“行政区经济”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2.试行建立跨越行政区域的高级别的旅游经济区(即旅游协作区),直属于相应级别的政府管辖或跨区域政府联合管辖。3.在适宜时候,试办旅游特区,丰富并创新我国行政区划的体系。将生态环境保存完好,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自然景观极其优美、不适宜大规模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地区,单独划为旅游特区,发展模式类似于我国曾经试办过的经济特区。特区内以发展旅游业为主,配套发展相关产业。

【参考文献】

1刘君德:《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2刘君德等《中国政区地理》,科学出版社,1999年。

3何光韦等《中国旅游业50年》,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

4魏小安等《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

旅游经济现象篇2

为了提高人民生活的快乐指数,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开始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人文关怀这一领域。在这一治国思路的影响下,国民收入可以用来支配用于购买基础生活物资之外的收入占比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国民可以用来休闲的假日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各种形式的旅游来享受生活,感受快乐。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内蒙古区域旅游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旅游设施和旅游形象得到显著改善,对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作用逐步增强,同时对拉动当地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内蒙古区域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旅游发达省市相比,内蒙古旅游产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距离旅游强省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因此,如何借国家发展旅游、建设边疆的良好势头,提升自身的旅游形象,从而提升内蒙古旅游产业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使内蒙古成为我国旅游强省,是未来内蒙古旅游产业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2区域旅游形象的理论概述

2.1区域旅游形象的概念

形象是指可以对人的思维和情感状态产生影响的具体形态,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区域形象是区域景色、气候和交通等方面的实际状况在人脑中形成了总体印象。区域旅游形象是指区域内旅游的相关服务和景色给旅游者留下的感知形象。

2.2区域旅游形象的形成

通常情况下,区域旅游形象的形成主要通过区域内旅游景观的整体印象、旅游基础设施印象、相关服务印象以及区域内旅游文化的印象所共同构成的。区域旅游形象通过景区在社会媒介上的广泛宣传,将其旅游形象传递给广大公众,从而在其心里留下印象,最终对其旅游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当游客到达区域旅游目的地后,其客观形象会对其主观印象造成一定的影响,游客会将这种印象再反馈给区域中,从而对区域旅游形象进行改造。同时这个过程是不断周而复始的。

2.3区域旅游形象的影响原因

通常情况下,区域旅游形象的影响原因包括旅游者原因、区域旅游目的地原因、信息原因以及外力原因共同构成。

3内蒙古旅游总体情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1内蒙古旅游总体情况

尽管内蒙古发展旅游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是内蒙古旅游资源潜力深厚,优势明显。近年来,在国家有政策、地方有资源、群众有愿望、市场有需求的条件下,内蒙古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经营,扎实有效地实施“旅游兴省”战略,不断完善设施、提升品位,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内蒙古旅游产业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1)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上涨。近年来,内蒙古旅游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截止到2013年,内蒙古旅游总收入达到了2.9万亿元,旅游人数达到了32.5亿人次,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2)入境游旅客明显增加。随着内蒙古综合实力持续上升、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市场拓展更加深入,在这一大背景下,国家又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如离境退税等政策的出台,在吸引境外游客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再加上新的国际航线不断开通,内蒙古各旅游景点入境游客明显增加。

3.2旅游对内蒙古经济产生的影响

(1)推动地区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全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发旅游产业,辅助多种多样的旅游形式的开发,可以有效地改善内蒙古的经济产业结构,有助于经济建设工作的开展。内蒙古旅游包罗万象,可以开发的方向点非常的多。比如自助烧烤、绿色养生、放牧生活体验等等。这些方向上产业的开发,将带来大量的资金,这将对内蒙古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提高了当地牧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内蒙古当地的旅游基本上是以乡村为区域,以家族为主体开展的。每个旅游接待的实体多数都是一村的牧民。他们向客人提供导游、饮食、居住、烧烤、放牧、渔猎等多种多样的服务,并通过服务赚取利润。而在这样的经济环境当中,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提供旅游服务而赚取较高利润的经济现象。这对提高当地牧民的经济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改善了内蒙古区域的软硬环境建设。在内蒙古地区推动旅游产业,就要有能够吸引旅游消费者来旅游的优良环境。在这个利益驱动下,无论是地方还是当地的牧民都将会产生极大的主观积极性,来建设和改善当地的环境。地方政府将会乐于将财政支出投入这一层面。而当地牧民也将会发扬蚂蚁啃大象的精神,群策群力,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参与建设。这是由旅游业的特点而带来了益处。而这样的改变又将反过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在推动旅游产业建设的过程中,当地的卫生、医疗、交通、通信、居住、商超购物等物质环境和绿化、环保、等软环境都会得到巨大的改善。

(4)可以提高当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了能够在激烈的旅游产业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旅游产业地的软环境必然要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从服务的理念到服务的具体细节,从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到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这些都在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着影响。在我国很多的旅游城市,市民在旅游产业发展以后得到了较大的经济实际利益,也因此产生了全民共建发展旅游的主观积极性。由此可知,内蒙古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提高当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4努力保持内蒙古旅游形象提升,切实推动其旅游经济发展

4.1保持稳定的内蒙古旅游形象定位

内蒙古的地质地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是由于内蒙古和黑龙江在旅游资源上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因此在旅游形象定位的选择上,要避免发生同质性。因此在对内蒙古旅游形象提升之前,必须对内蒙古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就内蒙古的旅游资源来说,草原旅游和民俗旅游是比较突出的,因此,在宣传时要注意保持形象的稳定,这样才能切实推动其旅游经济发展。

4.2制订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规划

旅游经济现象篇3

[关键词]“潮涌现象”;旅游业;产能过剩;预防

1 “潮涌现象”的提出与解释

作为经济术语,“潮涌现象”是林毅夫教授于2007年率先提出的。他认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升级时,企业所要投资的是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经存在、处于世界产业链内部的产业,企业很容易对新的、有前景的产业产生共识,容易出现许多企业的投资像波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涌向相同的某个产业;在每一波开始出现时,每个企业对其投资都有很高的预期,金融机构在“羊群行为”的影响下也乐意给予这些投资项目金融支持,但是等到每个企业的投资完成后,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大量亏损破产、银行呆坏账急剧上升的严重后果。

全球金融风暴出现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经济体都明显暴露出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对“潮涌现象”的跟进研究增多。胡楠指出,流动性过剩的存在是“潮涌现象”发生的条件之一。陈刚研究了“潮涌现象”、产业风险和金融风险之间的传导机理以及政府部门的应对策略。万光彩等认为,投资潮涌在短期内会加剧通胀,在长期会诱致通缩。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进一步建立数学模型探讨“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模型的基本性质是:(1)当企业实际数目较大时,会发生产能过剩;(2)此时各企业实际生产产量较小,产能利用不足;(3)随着企业个数增多,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降;(4)随着企业数目增多,企业销售收益下降;(5)企业可能亏损破产。行业外部环境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则表现为:(1)随着建厂成本的增加,产能过剩的可能性增加;(2)随着价格弹性的增加,产能过剩的概率增加;(3)对行业前景的更好共识会使产能过剩更可能发生。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可以对“潮涌现象”发生的一般机理勾勒如图1。

需要指出,“潮涌现象”是基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投资“潮涌”剧烈且频仍的现实而提出的。“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联系在一起,并可能对物价、就业、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表现产生影响。该理论并不否定“个体的理性投资”,相反,认为“对产业前景的正确预知并达成共识”是“潮涌现象”发生的缘起,因此,“潮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行业外部条件和周期波动。

2 旅游业“潮涌现象”发生的基本逻辑及特殊性

理论界对“潮涌现象”的具体关注多集中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基础产业,鲜有对服务业的分析。迄今为止,尚未有人把“潮涌现象”同旅游业联系在一起。相反的是,政府、旅游学界和业界共同呼唤加大旅游投资的声音越来越高。但是,如果冷静思考,不难发现,在我国,旅游业同其他产业一样存在发生“潮涌现象”的逻辑可能(如图2所示)。

首先,旅游业具备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经存在、处在世界产业链内部等3个发生“潮涌现象”的基本条件。旅游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从长期来看,旅游需求的增长是确定无疑的,因此,企业很容易对旅游产业前景产生正确共识。由于旅游业能够创造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在产业结构亟须转型升级的经济服务化、全球化时代,政府会对旅游业寄予更高的期待,必然给予旅游业各种政策上的支持,这样就使全社会对旅游产业前景的共识变得更加强烈和坚定。

在发展中国家,一般把经济增长视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干预和直接参与经济发展的程度较高,不当的政策和管理方式助推了“潮涌现象”的发生。在我国,由于土地国有制度,多数旅游资源具有公共属性,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长期扮演着主导者角色,形成了特殊的“旅游业政府主导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介入旅游业的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出于对地区形象、工作业绩的追求,政府对旅游业的直接投资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同时,政府对招商引资呈现极度的渴望,通过种种优惠条件吸引国有企业、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进入旅游业,投资“潮涌”由此而生。可以说,政府的全面介入是“潮涌现象”在旅游业发生的一个特殊的原因。

作为成长型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旅游业需要适度超前发展,需要重视投入。甚至在某些特定的阶段出现相对过剩也是合理的,或者说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并不能据此认为“潮涌现象”与旅游业无关,只能说,在人们的知觉上,在时间维度上,旅游业对“潮涌现象”有较大的宽容度。“潮涌现象”是同产能过剩联系在一起的,旅游业是否出现投资“潮涌”最终要靠“供需关系”来判定,这就使得对旅游需求的预判进入了研究的范畴。旅游产品具有不可移动性和不可储存性,旅游企业对市场波动高度敏感。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都会导致产能过剩。旅游需求具有复杂性、波动性和多样性特点,定性预测易,定量预测难,如果旅游有效需求明显低于投资者的预期,产能过剩就会成为事实,行业饥荒在所难免。当然,如果投入品(包括劳动力)价格上扬,以及环境压力、社会压力的加大,产能过剩和行业饥荒的发生概率会进一步增加。还需指出,旅游业“潮涌现象”一旦出现,其负面影响将是长期的,而且并不局限于产业经济一隅,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3 中国旅游业曾经发生过局部的“潮涌现象”

在上述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回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旅游业曾经发生过局部的“潮涌现象”:

——在1980年代初中期,受入境旅游快速发展的诱动,国内主要旅游城市饭店投资密集,到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诸多城市出现了饭店过剩,客房价格和出租率双双暴跌,形成行业性饥荒,并对饭店业的利润率和产业素质形成长期的负面影响。从1993年至1998年,全国饭店平均出租率逐年下降,利润率表现出同样的趋势,以致1998年全行业亏损,全国房价下降了136%,平均出租率下降了3%,。

——由于深圳锦绣中华的成功所带来的轰动性的示范效应,以及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下,1990年代,中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各种各样的主题公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全国累计开发主题公园2500多个,投资金额达到3000亿元;这些主题公园70%亏损,20%持平,只有10%赢利,最终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歇业倒闭。2010年9月,中国旅游协会在江苏常州召开中国主题公园峰会,再次证实规模庞大的中国主题公园产业“面临着题材重复甚至模仿抄袭、创意水准低下、规划设计基础产业,即使需要超前发展,也必须适度,否则就会因“木桶原理”的存在而导致社会浪费。在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不可或缺,但是若直接投资营利性项目、主导旅游产品开发则有可能引发投资“潮涌”,导致市场扭曲,有损公平和效率法则。建议一些地方政府有效节制“投资拉动”的内在冲动,避免出现只求短期政绩、不管身后洪水滔天的错误行为。

(2)规范管理投资项目

在出现旅游业良好前景的“社会共识”之际,政府应当加强旅游投资项目管理,规避“潮涌”风险。首先,要设立统一的旅游投资管理机构,避免因政出多门而导致的重复建设和无序开发(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其次,要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专业审查评估,设立技术门槛,避免不合理的项目进入市场。再次,要严格实行大型投资项目向上一级旅游管理机构申报制度,避免地区之间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最后,要严厉控制查处违规违法投资行为,保证尽量多的企业和项目处于合法、规范的体系中。

(3)增强总量信息服务职能

林毅夫等人指出,“与个别企业或金融机构相比,政府对于行业内的企业总数目、供需情况、产能利用率及投资、信贷等总量信息具有信息优势;同时,总量信息的收集具有典型的外部性,应当作为政府服务来提供。”提出政府应当“建立信息服务制度,发挥政府的总量信息优势,并着手建立识别、评估产能过剩的体系。”这个解释和建议非常适合具有综合性的旅游业。在旅游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各级政府旅游部门应当积极、及时、详尽地收集和相关信息,提示产能过剩风险,缓解投资者因信息不完全和协调困难引发的投资偏误,更好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保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加强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调整

旅游业有诸多分支,分支之间存在量和质的关联,形成旅游业内部的结构关系,旅游业的产能过剩既可以表现为总量过剩,也可能表现为结构性过剩(包括产品结构失衡),因此预防“潮涌现象”需要产业结构政策的配合。在发挥总量信息服务优势的同时,政府应当及时判断旅游业的“长板”和“短板”,利用多种手段(如新加坡实行的“牌照制”),抑“长”补“短”,实现均衡发展。同时要积极优化旅游产业组织,支持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通过提高集中度逐步加大市场进入的规模经济壁垒,抑制投资潮涌。

5.2 转变旅游发展基本模式

(1)从超前发展转向嵌入发展

由于从入境旅游起步,中国旅游业在肇始之初就确立了超前发展的基本策略,旅游经济呈现出相对于本土社会经济的“游离性”。1990年代中期,国内旅游得到鼓励和支持,由于国内需求巨大,供给短缺明显,旅游业超前发展的思路不仅继续沿用,而且有所加强。及至进入21世纪,旅游业的供需关系发生了质的改变,总体上呈供大于求的格局,但是超前发展的思想依旧根深蒂固,旅游经济的游离程度不降反增,表现为严重超越地方社会经济能力的投资水平和对超大人工项目以及“高端”项目的盲目追求。仅在笔者有限的接触范围内,投资额达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拟建旅游项目竟然大量出现在县级政区里,资本密集的主题景区、旅游度假区纷至沓来,号称“超五星”的奢华饭店、面向富豪阶层的各种俱乐部受到广泛青睐。无须讳言,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旅游业具有强烈的“项目情结”,重带动、重规模、重建设,在总体上显得很“硬”,人工化色彩浓重,很多地区门票价格越来越高,旅游经济沦为门票经济。鉴于中国已成世界经济大国,国内旅游市场同入境旅游市场的二元结构大大式微,旅游业短缺问题在总体上已得到解决,笔者认为,应当摒弃旅游业超前发展的传统模式,转向嵌入式发展,即把旅游经济主动嵌入社会经济体系,重利用、重环境、重配套,依赖自然和文化遗产,挖掘城乡社会资源,强调产业融合,突出旅游附加价值。这种转变不仅能够有效地遏制投资“潮涌现象”,而且有助于真正发挥旅游业的“催化”功能和综合带动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从分散发展转向区域发展

旅游业在本质上是需求推动型产业,其布局应该是市场决定的,而不是计划先验的。由于行政区的存在和地方政府主导力量的强大,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长期表现出地区分割的特点,空间结构因之而支离破碎,重复建设屡见不鲜。政区壁垒早已受到多方诟病,但是破解并不容易。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区域统筹发展观,并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战略,国家旅游局着力推进旅游业配合区域发展战略工作,为区域旅游提供了基础保障。另一方面,随着交通条件的迅速改善,尤其是城际快速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区域旅游会得到市场力量的强大支持,封闭的、分割的、分散的地方中心主义将无以立足。区域发展模式取代地方分散发展模式,有益于旅游投资的规范、集中和协调,能够有效预防“潮涌现象”。当然,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促进旅游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深入探讨区域旅游发展机制、建立跨行政区的旅游业规划管理平台等对应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3)从鼓励竞争转向追求有效竞争

这是针对旅游业总体管理目标而言的。在解决了供给短缺问题之后,中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素质,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分析历年的中国旅游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同旅游接待规模增长率、旅游业固定资产增长率等规模性指标相比,旅游行业的利润率、平均劳动生产率等质量性指标提升缓慢。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出现这种现象当与市场结构有关——旅游业的市场集中度过低,原子型的市场结构导致企业过度竞争、资源配置低效。旅游产业的升级不仅指产品结构升级,更重要是实现产业组织升级。因此,旅游业管理的总目标应当从规模增长阶段的鼓励竞争转向效益增长阶段的追求有效竞争,产业政策的制定应更多考虑支持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规模企业在行业中的比重。前已述及,这样的转变意味着行业进入门槛的提高,能够降低“潮涌现象”发生的概率。

(4)从经验管理转向知识管理

这是针对旅游业管理方式而言的。显然,只有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上述3个方面的转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在经验管理模式下,路径依赖、投资盲从、模仿复制、低水平重复、粗放管理等种种弊端都难以避免,资本会拥有绝对的支配地位。而知识管理以人才为本,指向对研究、教育、培训和创新的切实重视,对投资“潮涌”有阻抑效应,这是不需细论的。

6 结论与讨论

6.1 初步的结论

(1)“潮涌现象”是基于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实践的长期观察而提出的,它有很强的针对性、解释力和应用价值,适用于对中国旅游业的分析研究。

(2)在基本逻辑层面,旅游业“潮涌现象”发生的特殊性体现在:①政府的直接投资或对投资拉动的过度追求是极其重要的成因;②对有效旅游需求增长的过高预期放大了“潮涌现象”;③投人品价格,尤其是劳动力价格上扬会加剧旅游业产能过剩;④旅游业“潮涌现象”的负面影响会进一步扩散到社会和环境领域。

(3)中国旅游业曾经发生过局部的投资“潮涌”和结构性的产能过剩,目前存在出现普遍的“潮涌现象”的可能,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4)预防旅游业“潮涌现象”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旅游职能,同时需要从根本上扭转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包括建立嵌入模式、区域模式、有效竞争模式和知识管理模式。

6.2 进一步的讨论

(1)对中国旅游业“潮涌现象”的预警、预防研究,是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应有内容之一。

(2)由于缺乏相关统计数据,本文对中国旅游业“潮涌现象”的预警研究,采用的是观察加理论推演的方法。如果能够得到即时翔实的旅游投资统计,进一步的研究应当向数量分析方向发展。

旅游经济现象篇4

[关键词]“潮涌现象”;旅游业;产能过剩;预防

1 “潮涌现象”的提出与解释

作为经济术语,“潮涌现象”是林毅夫教授于2007年率先提出的。他认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升级时,企业所要投资的是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经存在、处于世界产业链内部的产业,企业很容易对新的、有前景的产业产生共识,容易出现许多企业的投资像波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涌向相同的某个产业;在每一波开始出现时,每个企业对其投资都有很高的预期,金融机构在“羊群行为”的影响下也乐意给予这些投资项目金融支持,但是等到每个企业的投资完成后,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大量亏损破产、银行呆坏账急剧上升的严重后果。

全球金融风暴出现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经济体都明显暴露出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对“潮涌现象”的跟进研究增多。胡楠指出,流动性过剩的存在是“潮涌现象”发生的条件之一。陈刚研究了“潮涌现象”、产业风险和金融风险之间的传导机理以及政府部门的应对策略。万光彩等认为,投资潮涌在短期内会加剧通胀,在长期会诱致通缩。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进一步建立数学模型探讨“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模型的基本性质是:(1)当企业实际数目较大时,会发生产能过剩;(2)此时各企业实际生产产量较小,产能利用不足;(3)随着企业个数增多,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降;(4)随着企业数目增多,企业销售收益下降;(5)企业可能亏损破产。行业外部环境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则表现为:(1)随着建厂成本的增加,产能过剩的可能性增加;(2)随着价格弹性的增加,产能过剩的概率增加;(3)对行业前景的更好共识会使产能过剩更可能发生。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可以对“潮涌现象”发生的一般机理勾勒如图1。

需要指出,“潮涌现象”是基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投资“潮涌”剧烈且频仍的现实而提出的。“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联系在一起,并可能对物价、就业、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表现产生影响。该理论并不否定“个体的理性投资”,相反,认为“对产业前景的正确预知并达成共识”是“潮涌现象”发生的缘起,因此,“潮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行业外部条件和周期波动。

2 旅游业“潮涌现象”发生的基本逻辑及特殊性

理论界对“潮涌现象”的具体关注多集中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基础产业,鲜有对服务业的分析。迄今为止,尚未有人把“潮涌现象”同旅游业联系在一起。相反的是,政府、旅游学界和业界共同呼唤加大旅游投资的声音越来越高。但是,如果冷静思考,不难发现,在我国,旅游业同其他产业一样存在发生“潮涌现象”的逻辑可能(如图2所示)。

首先,旅游业具备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经存在、处在世界产业链内部等3个发生“潮涌现象”的基本条件。旅游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从长期来看,旅游需求的增长是确定无疑的,因此,企业很容易对旅游产业前景产生正确共识。由于旅游业能够创造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在产业结构亟须转型升级的经济服务化、全球化时代,政府会对旅游业寄予更高的期待,必然给予旅游业各种政策上的支持,这样就使全社会对旅游产业前景的共识变得更加强烈和坚定。

在发展中国家,一般把经济增长视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干预和直接参与经济发展的程度较高,不当的政策和管理方式助推了“潮涌现象”的发生。在我国,由于土地国有制度,多数旅游资源具有公共属性,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长期扮演着主导者角色,形成了特殊的“旅游业政府主导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介入旅游业的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出于对地区形象、工作业绩的追求,政府对旅游业的直接投资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同时,政府对招商引资呈现极度的渴望,通过种种优惠条件吸引国有企业、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进入旅游业,投资“潮涌”由此而生。可以说,政府的全面介入是“潮涌现象”在旅游业发生的一个特殊的原因。

作为成长型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旅游业需要适度超前发展,需要重视投入。甚至在某些特定的阶段出现相对过剩也是合理的,或者说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并不能据此认为“潮涌现象”与旅游业无关,只能说,在人们的知觉上,在时间维度上,旅游业对“潮涌现象”有较大的宽容度。“潮涌现象”是同产能过剩联系在一起的,旅游业是否出现投资“潮涌”最终要靠“供需关系”来判定,这就使得对旅游需求的预判进入了研究的范畴。旅游产品具有不可移动性和不可储存性,旅游企业对市场波动高度敏感。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都会导致产能过剩。旅游需求具有复杂性、波动性和多样性特点,定性预测易,定量预测难,如果旅游有效需求明显低于投资者的预期,产能过剩就会成为事实,行业饥荒在所难免。当然,如果投入品(包括劳动力)价格上扬,以及环境压力、社会压力的加大,产能过剩和行业饥荒的发生概率会进一步增加。还需指出,旅游业“潮涌现象”一旦出现,其负面影响将是长期的,而且并不局限于产业经济一隅,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3 中国旅游业曾经发生过局部的“潮涌现象”

在上述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回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旅游业曾经发生过局部的“潮涌现象”:

——在1980年代初中期,受入境旅游快速发展的诱动,国内主要旅游城市饭店投资密集,到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诸多城市出现了饭店过剩,客房价格和出租率双双暴跌,形成行业性饥荒,并对饭店业的利润率和产业素质形成长期的负面影响。从1993年至1998年,全国饭店平均出租率逐年下降,利润率表现出同样的趋势,以致1998年全行业亏损,全国房价下降了136%,平均出租率下降了3%,。

——由于深圳锦绣中华的成功所带来的轰动性的示范效应,以及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下,1990年代,中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各种各样的主题公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全国累计开发主题公园2500多个,投资金额达到3000亿元;这些主题公园70%亏损,20%持平,只有10%赢利,最终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歇业倒闭。2010年9月,中国旅游协会在江苏常州召开中国主题公园峰会,再次证实规模庞大的中国主题公园产业“面临着题材重复甚至模仿抄袭、创意水准低下、规划设计基础产业,即使需要超前发展,也必须适度,否则就会因“木桶原理”的存在而导致社会浪费。在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角色不可或缺,但是若直接投资营利性项目、主导旅游产品开发则有可能引发投资“潮涌”,导致市场扭曲,有损公平和效率法则。建议一些地方政府有效节制“投资拉动”的内在冲动,避免出现只求短期政绩、不管身后洪水滔天的错误行为。

(2)规范管理投资项目

在出现旅游业良好前景的“社会共识”之际,政府应当加强旅游投资项目管理,规避“潮涌”风险。首先,要设立统一的旅游投资管理机构,避免因政出多门而导致的重复建设和无序开发(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其次,要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专业审查评估,设立技术门槛,避免不合理的项目进入市场。再次,要严格实行大型投资项目向上一级旅游管理机构申报制度,避免地区之间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最后,要严厉控制查处违规违法投资行为,保证尽量多的企业和项目处于合法、规范的体系中。

(3)增强总量信息服务职能

林毅夫等人指出,“与个别企业或金融机构相比,政府对于行业内的企业总数目、供需情况、产能利用率及投资、信贷等总量信息具有信息优势;同时,总量信息的收集具有典型的外部性,应当作为政府服务来提供。”提出政府应当“建立信息服务制度,发挥政府的总量信息优势,并着手建立识别、评估产能过剩的体系。”这个解释和建议非常适合具有综合性的旅游业。在旅游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各级政府旅游部门应当积极、及时、详尽地收集和相关信息,提示产能过剩风险,缓解投资者因信息不完全和协调困难引发的投资偏误,更好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保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加强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调整

旅游业有诸多分支,分支之间存在量和质的关联,形成旅游业内部的结构关系,旅游业的产能过剩既可以表现为总量过剩,也可能表现为结构性过剩(包括产品结构失衡),因此预防“潮涌现象”需要产业结构政策的配合。在发挥总量信息服务优势的同时,政府应当及时判断旅游业的“长板”和“短板”,利用多种手段(如新加坡实行的“牌照制”),抑“长”补“短”,实现均衡发展。同时要积极优化旅游产业组织,支持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通过提高集中度逐步加大市场进入的规模经济壁垒,抑制投资潮涌。

5.2 转变旅游发展基本模式

(1)从超前发展转向嵌入发展

由于从入境旅游起步,中国旅游业在肇始之初就确立了超前发展的基本策略,旅游经济呈现出相对于本土社会经济的“游离性”。1990年代中期,国内旅游得到鼓励和支持,由于国内需求巨大,供给短缺明显,旅游业超前发展的思路不仅继续沿用,而且有所加强。及至进入21世纪,旅游业的供需关系发生了质的改变,总体上呈供大于求的格局,但是超前发展的思想依旧根深蒂固,旅游经济的游离程度不降反增,表现为严重超越地方社会经济能力的投资水平和对超大人工项目以及“高端”项目的盲目追求。仅在笔者有限的接触范围内,投资额达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拟建旅游项目竟然大量出现在县级政区里,资本密集的主题景区、旅游度假区纷至沓来,号称“超五星”的奢华饭店、面向富豪阶层的各种俱乐部受到广泛青睐。无须讳言,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旅游业具有强烈的“项目情结”,重带动、重规模、重建设,在总体上显得很“硬”,人工化色彩浓重,很多地区门票价格越来越高,旅游经济沦为门票经济。鉴于中国已成世界经济大国,国内旅游市场同入境旅游市场的二元结构大大式微,旅游业短缺问题在总体上已得到解决,笔者认为,应当摒弃旅游业超前发展的传统模式,转向嵌入式发展,即把旅游经济主动嵌入社会经济体系,重利用、重环境、重配套,依赖自然和文化遗产,挖掘城乡社会资源,强调产业融合,突出旅游附加价值。这种转变不仅能够有效地遏制投资“潮涌现象”,而且有助于真正发挥旅游业的“催化”功能和综合带动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从分散发展转向区域发展

旅游业在本质上是需求推动型产业,其布局应该是市场决定的,而不是计划先验的。由于行政区的存在和地方政府主导力量的强大,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长期表现出地区分割的特点,空间结构因之而支离破碎,重复建设屡见不鲜。政区壁垒早已受到多方诟病,但是破解并不容易。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区域统筹发展观,并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战略,国家旅游局着力推进旅游业配合区域发展战略工作,为区域旅游提供了基础保障。另一方面,随着交通条件的迅速改善,尤其是城际快速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区域旅游会得到市场力量的强大支持,封闭的、分割的、分散的地方中心主义将无以立足。区域发展模式取代地方分散发展模式,有益于旅游投资的规范、集中和协调,能够有效预防“潮涌现象”。当然,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促进旅游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深入探讨区域旅游发展机制、建立跨行政区的旅游业规划管理平台等对应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3)从鼓励竞争转向追求有效竞争

这是针对旅游业总体管理目标而言的。在解决了供给短缺问题之后,中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素质,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分析历年的中国旅游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同旅游接待规模增长率、旅游业固定资产增长率等规模性指标相比,旅游行业的利润率、平均劳动生产率等质量性指标提升缓慢。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出现这种现象当与市场结构有关——旅游业的市场集中度过低,原子型的市场结构导致企业过度竞争、资源配置低效。旅游产业的升级不仅指产品结构升级,更重要是实现产业组织升级。因此,旅游业管理的总目标应当从规模增长阶段的鼓励竞争转向效益增长阶段的追求有效竞争,产业政策的制定应更多考虑支持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规模企业在行业中的比重。前已述及,这样的转变意味着行业进入门槛的提高,能够降低“潮涌现象”发生的概率。

(4)从经验管理转向知识管理

这是针对旅游业管理方式而言的。显然,只有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上述3个方面的转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在经验管理模式下,路径依赖、投资盲从、模仿复制、低水平重复、粗放管理等种种弊端都难以避免,资本会拥有绝对的支配地位。而知识管理以人才为本,指向对研究、教育、培训和创新的切实重视,对投资“潮涌”有阻抑效应,这是不需细论的。

6 结论与讨论

6.1 初步的结论

(1)“潮涌现象”是基于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实践的长期观察而提出的,它有很强的针对性、解释力和应用价值,适用于对中国旅游业的分析研究。

(2)在基本逻辑层面,旅游业“潮涌现象”发生的特殊性体现在:①政府的直接投资或对投资拉动的过度追求是极其重要的成因;②对有效旅游需求增长的过高预期放大了“潮涌现象”;③投人品价格,尤其是劳动力价格上扬会加剧旅游业产能过剩;④旅游业“潮涌现象”的负面影响会进一步扩散到社会和环境领域。

(3)中国旅游业曾经发生过局部的投资“潮涌”和结构性的产能过剩,目前存在出现普遍的“潮涌现象”的可能,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4)预防旅游业“潮涌现象”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旅游职能,同时需要从根本上扭转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包括建立嵌入模式、区域模式、有效竞争模式和知识管理模式。

6.2 进一步的讨论

(1)对中国旅游业“潮涌现象”的预警、预防研究,是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应有内容之一。

(2)由于缺乏相关统计数据,本文对中国旅游业“潮涌现象”的预警研究,采用的是观察加理论推演的方法。如果能够得到即时翔实的旅游投资统计,进一步的研究应当向数量分析方向发展。

旅游经济现象篇5

摘要:“门票经济”是一种短期化行为,由此而产生的旅游门票的价格乱象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旅游市场秩序,阻碍了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要树立“旅游经济”的观念,以平均利润率为基准,充分兼顾旅游产业链的利益均衡,才能使旅游门票的价格合理回归,促进旅游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关键词:门票经济;旅游经济;产业链;价格乱象

“稳增长、调结构”是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产业也同样面临稳增长调结构进行产业升级的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这种发展也主要是低级的、低端的发展模式,即存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模式问题——“门票经济”无疑是其典型特征。如何推动当前的“门票经济”向“旅游经济”转化。笔者以为,旅游产品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产品,无论其生产与消费,都有着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征,如某些旅游产品的公共物品性质、自然垄断性质等,而且产品的种类不同,生产与消费以及价格机制的形成不同。作为一个提供给消费者消费的旅游产品,因其特殊性,所以,是当前少数依然要接受政府管控价格的产品。

1.“旅游门票”与“门票经济”

1.1“旅游门票”

“旅游门票”是游客购买旅游产品的支付凭证,也是旅游产品提供者的收入凭证。我国学者是这样定义旅游门票的,“旅游门票是指对游客开放的各种旅游景点所收取的游览参观费用的票据”[1]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旅游门票和戏票、电影票在本质上并无多大区别。

旅游门票问题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才引起重视的,在此之前,由于受到改革的局限性,旅游景区仅仅作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门票的价格一般是象征性的、普遍不高,对旅游业的影响不明显,而未能引起重视,但90年代之后,受价格改革的影响,我国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的门票价格问题。2005年北京的六大景区涨价,引爆了全国很多景区跟进,出现了涨价风潮。实际上涨价风潮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从各地出台的价格治理的法规中不难看出。如“1997年,国家计委、旅游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旅游价格管理整顿旅游价格秩序的通知》。1996年,陕西省开展旅游市场价格专项治理工作。2000年,全国开展旅游价格检查。2005年山西省旅游局调查研究旅游区(点)门票涨价问题。广东现行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办法。”[2]这都客观说明旅游门票的价格存在的问题,需要出台政策法规予以控制的状态。

1.2“门票经济”

所谓的“门票经济”是基于门票价格的认识,是与门票价格乱像分不开的。尽管各地出台了很多门票价格的治理措施,但迄今仍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也依然为广大旅游消费者所诟病,各地旅游景区依然在和政策措施博弈。于是学者将这种现象厘定为“门票经济”。

门票经济的技术性界定在本文的讨论中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将“门票经济”等同于“旅游经济”,旅游经济是旅游作为一个产业而出现的经济现象。这里问题的着眼点是:将门票收入视同旅游收入和将旅游产业的整体收入作为旅游收入是不同的。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眼光看,前者是狭隘的发展观念是不能持久的价格形态;而后者是基于系统的广义的发展观念,是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的价格形态。

2.价格乱象与“门票经济”的危害

2.1价格乱象

所谓价格乱象就是价格的不正常,这种不正常是指严重的偏离旅游产品的价值,但由于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其价值的本身难以测算,这在客观上让价格失去了参照,使得旅游价格难以找到合理的定价目标。此外,供求关系和外部环境(政策制度环境)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又强化了价格的扭曲。致使门票的价格似乎难以趋于合理。门票的价格畸形形态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一是超低价甚至免费,在2005年由北京六大景区涨价引领的涨价风潮中也有的地方反其道而行之,如杭州的西湖免费游览;[3]上海拆除公园“价格围墙”,近九成公园免费开放;[4]200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辽宁出台全省旅游景点门票一律不得上涨的规定;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综合性经济效益。但这种价格也遭到质疑,由于当前国民意识国民素质等问题的制约,对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旅游景区超低价门票或者免费开放,如果没有有效的约束会酿成“公地悲剧”。[5]

二是无限制涨价。一般而言,价格合理会增加市场主体的信誉和提高竞争能力,而旅游门票的价格超高则会适得其反,门票的高门槛挡住的仅仅是普通的消费者和低收入游客。但有人则并不这么认为,根据供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具有调节消费的功能,恰恰是这种高价格可以控制游客量,减缓景区承载的缺陷,尽管这一观点同样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

价格乱象突出的表现就是第二种现象,价格超高,严重偏离价值,多数学者分析门票价格上涨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主要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是增加收入、二是限制客流量以保护资源。在笔者看来,就算通过高价增加收入,最终也是不可持续的,在市场不成熟的早期,或许可以,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消费理性的回归,这种严重超高的价格会因游客的减少而不会增加收入,势必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2.2“门票经济”的危害

门票经济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判定一个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好坏,其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看门票收入的多少。这就是典型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短视行为。这种短视行为的危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依靠景区的自然垄断性而任意涨价、乱涨价使得价格与价值严重扭曲,这本身就是对市场正常交易秩序的破坏,严重损害了广大游客的利益,而这一点对于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景区存在这样的问题,就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损害了社会效益;

其次,这种自然垄断性,由于景区与景区之间存在差别(如5a级4a级3a级等的不同),景区中也存在类似“级差地租”的情况,这样就为经营高级景区的经营者带来超额利润。但如果没有很好的利益均衡机制予以制约或再分配,这对经营较次景区的经营者显然是不利的。

第三,破坏产业链平衡损害整个区域经济利益。旅游产业是与其它产业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最密切相关的有:交通、食宿、购物、娱乐等等。而门票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区别可以有下边的公式表述:

门票经济=景区门票收入

旅游经济=交通收入+食宿收入+购物收入+娱乐收入+景区门票收入

一个游客到某地旅游总的支出是有一定数量限制的。我们设想一个游客本次旅游的计划支出是5000元,产业链各环节支出一样、收入一样:那么它不是把这个钱全部消费在景区门票上的,是分配到至少是上述产业链的五个环节中,而门票收入仅仅是五分之一,即1000元。在5000元的消费支出一定的情况下,那么各产业链环节之间的收入是此消彼长的。如果门票定价不是1000元而是2000元则意味着其他四个环节平均每个环节减少收入250元。根据平均利润率规律,其它四个环节要弥补亏损的250元,势必要提高自身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这样做,正是各地普遍出现宰客现象、强买强卖丑恶旅游现象的肇因。于是我们不难看到门票经济不仅损害了产业链其它环节的利益也对整个旅游产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最终整个区域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会遭到破坏,如果失去了这个5000元的游客,意味着整个区域减少了5000元的销售收入。

3.由“门票经济”向“旅游经济”转化的对策措施

3.1树立“旅游经济”观念并确立原则

首先,作为地方政府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管理者,要能够平衡个产业链之间的利益关系,兼顾旅游经营管理者、政府、游客三者的利益关系。其次,要是门票价格合理,要充分尊重平均利润率规律,动用各种经济杠杆甚至使用行政干预手段遏制垄断利润的形成。

3.2对旅游产品进行合理的分类作为定价基础

笼统的探讨门票价格问题没有实际意义,为了平衡个旅游产业的产业链利益,理顺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把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分类的特点觉得其价格机制的模式,不能搞一刀切。从大的方面看,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社会公益型、资源保护型和商业投资型。[6]

首先,社会公益型,这类旅游产品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如城市公园、少年宫、图书馆等等。这些景点景区的投入维护等等由政府埋单,具有事业、半事业单位的性质,因此,其定价原则应当是“公平第一兼顾效率”可以实行低票价甚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免票;其次,资源保护型。这类景区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如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等。这类景区景点,一般属于历史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其传承与保护十分重要,围绕“保护为主适度开发为辅,以环境的承载力为限”适度提高价格的原则;第三,商业投资型,主要是度假村、主题公园以及各种现代人造景观。这里旅游资源要坚持“以平均利润率为主线,以质论价,兼顾产业链利益”的定价原则。

3.3强化财政杠杆作用

财政杠杆主要体现在“收”“支”两条线上,针对上述划分,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划分可以搞的更细一些,来确定税收的多少与财政预算支出的多少,再再分配这个环节上平衡各种利益关系。

3.4建立基于产业链的利益均衡机制

基于“旅游经济”的视角来确立价格机制,本身就是要兼顾个产业链之间的均衡发展。和上述的财政杠杆协调同步的是,区域经济体或地方政府,有必要建立旅游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旅游产业关联性强的产业或企业是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的来源,这些基金的使用按照平均利润率的规律安排在整个旅游产业中的使用,如可以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因抑制景区门票价格而为景区经营管理者造成的损失等。

4.小结

旅游产品性质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价格形成机制的复杂性。“门票经济”阻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在此工程中破坏了旅游产业链的利益均衡,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摒弃这种观念,树立大旅游大市场的意识,以“旅游经济”的视角对旅游产品进行分类确立定价基础、兼顾旅游整体产业链的发展,以平均利润率规律确立总体定价原则才能解决当前损害消费者利益、影响市场秩序的不合理的门票价格乱象,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为其转型升级奠定基础。(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贵州财经大学旅游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张文菊,杨晓霞1我国旅游门票研究综述[J]1人文地理,2007,(02):58-62

[2]何丞,温梅兰,朱韶华,等.完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研究简写报告[J].粤港澳价格,2005,(1):33-37.

[3]“免费西湖”拉动相关产业大发展—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公园免费开放的做法与启示[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4):13-14.

[4]俞丽虹,谈毅敏,谭进.上海近九成公园免票[J].华人时刊,2005,(5):12-14.

旅游经济现象篇6

当前,旅游进入了大众化旅游阶段,“假日旅游”成为旅游工作中最大的看点和亮点。每逢节假日特别是黄金周,全国各地的景区就人满为患。

一、从经济基础来看,“假日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是社会物质财富进步的标志

近年来,“假日旅游”这个概念变得耳熟能详,很多人都可以信手拈来。可以说,这是一种社会物质生产进步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具体表现。

“假日旅游”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带来了一系列反应:一是产生了一个新的需求热点。这种需求热点原来是潜在的,由于假日结构调整,现在变成现实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去是没有时间出去玩,现在有了时间,当然就成了一种新的需求热点;二是形成了一个供给热点,社会各个领域的资源资本统统往假日旅游地集中,因为那儿的人多,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许多现实的需求;三是形成了一个投资热点,这应了一句老话:“钱往热处走”。

二、从上层建筑来看,“假日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精神财富进步的表现

日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是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没有生活质量的相应提高,不可能有假日旅游现象;二是反映了文化追求的个性化。人们有了时间有了钱,不去打麻将,不去喝酒,去旅游,这是一种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体现,体现的是对人性化、个性化的追求,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为此,要在旅游工作中逐步提高旅游文化品位,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提高文化素养。

三、从历史渊源上来看,“假日旅游”并非一种“新现象”

“假日旅游”最突出特点就是集中性和冲击性,但这中集中和冲击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现象。颐和园最高峰一天接待31万人,八达岭长城到极限的时候,一平方米4个人,这些都是过去的记录。这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新的景点,节假日旅游的高峰早就开始分流了,八十年代的景点比现在挤得多,所以这集中性冲击性的现象严格的说不是新现象,“假日旅游”严格的说也不是新现象。

四、从社会实践来看,四面山的主流是“假日旅游”

“假日旅游”的特点,就是集中性和冲击性。时间集中、地点集中,人流集中、物流集中。集中体现在交通的集中、住宿的集中和景区的集中上。

四面山作为部级的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是“丰富多彩、风情万种之山”,“千瀑千姿、赤壁丹峡、先巴文化、原始森林”是“人无我有”的资源特点。四面山虽然是江津市旅游景区的“龙头老大”,却有着“先天的不足”:其旅游旺季相对短暂,仅仅局限于五一节和国庆节之间,以及春节期间约半年时间内。从一年来看,四面山的旅游旺季“季节性”太强。从一周来看,四面山的旅游“周末性”太强。从这个角度来看,四面山当前旅游的主流是“假日旅游”,四面山的旅游经济是一种“假日经济”。

五、从发展前景来看,四面山“假日旅游”大有可为

“假日旅游”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发展“假日旅游”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

一是四面山景区形象的提升,对外影响的不断扩大,当前私家车的流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的构建,交通“绿色通道”的实施,以及将来带薪休假制度的实现,是四面山“假日旅游”火爆的前提和基础。

“假日旅游”是一种大众化的旅游,大众化的旅游需要商业化的运作,也要求有现代化的设施。这就要求四面山景区内的设施建设要逐步达到民族化的形式与现代化的内容的有机结合的高度,加大力度对“四面丹霞,百卷银帘”的打造和包装。尽快实施东部景区民俗新村建设,打造成为“中低档”旅游景点。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实施西部景区“极品”景点,打造成为高档次的“独一无二”的景观。抓好每年的五一黄金周、国庆黄金周、学生寒暑假,每周内的黄金周末,从而有效地延长旅游黄金时间。

二是四面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是“假日旅游”进一步发展的保障。

旅游经济现象篇7

一、引言

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战,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是“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绝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也就是说,居民收入与精准扶贫之于小康,其伟大的战略意义与深厚的历史内涵,确关大局,已无退路。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极为重要的路子。然后如何从宏观上核算旅游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以及由于发展旅游使多少贫困人口受益和脱贫,较为科学和具有说服力的宏观数据尚为鲜见。

二、旅游收入与居民收入、精准扶贫贡献的核算

(一)旅游业增加值与旅游产业增加值的界定。旅游业增加值与旅游产业增加值是两个涵义不同的概念,世界旅游组织的分类体系中就有这个不同概念的分类。旅游业增加值就是旅游直接增加值,它是依据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旅游卫星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tSa:RmF)关于旅游特征产业的定义核算的,即旅游业增加值是来自游客在旅游特征产业中消费旅游特征产品(tCp)而产出的增加值,或者定义为“为由旅游产业和经济体的其他产业为服务境内旅游消费而产生的增加值”。而旅游产业增加值是由旅游直接增加值和旅游间接增加值的加总,即两者共同构成旅游产业的完全增加值。旅游产业增加值的长处在于它不但可以反映出游客的消费活动是怎样通过直接和间接影响和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出,而且还可以计量出旅游业发展的乘数效应。

(二)研究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主要方法。迄今为止,研究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主要是投入产出分析法。通过投入产出表的第i象限(参数象限),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参数―直接消耗系数,可以清楚揭示出旅游的消费活动与经济各部门之间复杂的联系性,也即将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将涵盖于国民经济各部门旅游业从投入产出表的联系中分离出来。通过投入产出表的第iii象限(内生变量象限),可以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值率,核算出旅游业的增加值,再通过投入产出表的第ii象限(外生变量象限),运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ij)和列昂节夫逆矩阵(i-a)-1,以及它们与旅游各相关部门的最终消费需求(Yi)的关系,核算出旅游产业增加值。这样,可以清楚看出旅游产业的完全增加值是如何直接和间接地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从而弥补了旅游乘数研究无法解决的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影响和贡献的过程。进而核算缏糜味跃用袷杖牒途准扶贫的贡献。

(三)旅游收入与旅游产出(产值)的关系。弄清楚旅游收入与旅游产出(产值)之间的关系,这是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统计调查制度》对旅游收入的解释是:游客(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支付的一切旅游支出,也即是国家(省、区、市)的旅游收入。这就是说,对游客来说旅游收入就是游客的旅游支出,对国家(省、区、市)来说即为旅游收入。

还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概念是旅游消费,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消费的定义,旅游消费是指“由旅游单位(游客)使用或为他们而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也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及目的地停留期间所支出的全部费用。由此可见旅游收入和旅游消费都是从需求角度加以定义的。对旅游目的地来说,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旅游收入在数值上等同于旅游消费总量(当然不包括旅游漏损)。它体现在投入产出表的第ii象限内,即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最终消费”项内。

旅游产出(产值)是从生产或供给方的角度加以定义的,是衡量旅游特征产业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提供给游客进行旅游消费的价值总和,以反映旅游特征产业各部门生产活动的总规模。这是计算各部门增加值的基础,因为增加值是生产活动总规模即产出(产值)减去中间投入的价值。由此看来,旅游消费属于支出概念,旅游收入属于收入概念,都是从需求的角度出发的,体现在现行的旅游统计制度中,而旅游产出(产值)属于生产概念,体现在现行投入产出表中。旅游消费、旅游收入和旅游产出(产值)只是在不同视野角度下的概念,而在数值上是等同的。

(四)旅游业增加值的核算。通常将产业增加值与产值,中间使用之间的关系表示为:产业增加值=产值-中间使用,那么旅游业增加值也可表示为,旅游业增加值=旅游业产值-旅游业中间使用。因为等式右边的旅游业产值是已知的(在数值上等同于旅游收入)。但中间使用是未知数,因此需要利用投入产出表第Ⅲ象限中的相应各部门的增加值率(这是已知的),乘以旅游业产值即得旅游业的增加值。

假设第i部门的增加值率为pi,将与投入产出表对应的第i部门的旅游收入为Yi,那么旅游业增加值的计算公式:

tVa(旅游业增加值)=∑Yipi(1)

显然,旅游业增加值是旅游特征产业与旅游相关产业直接引起的增加值。尽管它是衡量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核心综合指标,但它没有考虑旅游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完全影响和贡献。由于旅游业是涵盖国民经济各部门,它的间接贡献远远大于直接贡献。

旅游经济现象篇8

一、我国旅游市场发展概况

我国的旅游业较长期地保持7%年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产业的概念是从供给方出发的,生产同一类产品或者提供相关服务的单位的集合,而旅游业是一项以需求方来定义的活动和产业,这是旅游产业界定的特殊性。所以旅游产业的定义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两方面来看,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旅游经济活动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形成了旅游产业,主要由旅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行社与旅游景区管理组成,其中旅行社,旅馆业和交通运输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综合产业。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所以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推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也是一个形象产业。旅游业的开展为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相互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游客会从旅游的过程产生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印象,旅游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向游客展示地区的整体形象。旅游业推动旅游城市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社会就业机会,促进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强地区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所以,旅游业是一项对地区的经济、文化、环境有重要推动意义的产业。

二、旅游市场的消费特征

旅游市场营销既指营销活动,又指营销理论。作为一种营销理论,旅游市场营销是研究旅游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以旅游者为中心,在旅游环境分析、旅游购买行为分析、旅游市场调研和旅游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找准本企业和旅游产品的位置,通过营销战略、营销策略的整合使用和科学的营销管理,实现旅游企业、旅游者和社会“三赢”目标的实现。

旅游市场是市场学的一个分支,但与一般市场学相比又有其特殊性。表现在:(1)以旅游行业为背景进行研究,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三产业龙头的旅游行业有“朝阳产业”之称,具有增长快、脆弱性、服务性、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旅游企业市场营销必须适应这些特点;(2)旅游消费需求不同于一般需求,它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以无形产品和服务产品(观光旅游产品尤为明显)为主的需求,人们通过旅游消费满足其精神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旅游市场营销也要体现这一要求;(3)旅游市场营销是一种具有较高知识化要求的营销(旅行社等企业营销表现更为明显),知识型游客研究、知识型旅游产品开发、知识化手段、知识化管理等显得尤为重要。

旅游市场营销作为市场运作活动,是指通过创造和交换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及其价值,以满足旅游欲望和需要的社会过程。其中交换是核心,满足旅游欲望和需要是目标,交换过程是否顺利,取决于旅游产品创造者或提供者所提供的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价值满足游客需求程度及对交换过程的管理水平。

三、发展我国旅游营销市场的办法

(一)要建立行业协会,制定价格标准。使各个旅游公司都能在规定的价格范围内进行有序竞争,对违反价格规定的旅游公司,行业协会应当给予相应的制裁。协会成员应当预先缴纳价格保证金,存到行业协会,当哪个公司出现问题,协会立刻扣罚该公司,同时,开除协会,协会成员单位不许同其协作。

(二)要积极建立完备的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对于一个长期发展的旅游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应包括:对游客售后服务满意程度的跟踪调查,获取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要求和意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旅游者建立一个完备的资料库,以便今后在进行旅游市场营销及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时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另外,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还可以帮助旅游企业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建立口碑效应,为今后旅游服务产品的市场营销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同时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要注意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在各级导游证考试当中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考核,鞭策导游人员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在旅游公司经营活动中,旅游监管部门,要加强检查和监督,定期深入旅游市场,常抓不懈。聘请监督员,微服探察,适时进行监管,对有问题的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达不到要求的要停业或吊销营业执照。

旅游经济现象篇9

【关键词】旅游业诚信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我国旅游行业长期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旅游投诉、暴力事件等经常发生,广告误导、虚假宣传、质价不符、报价不实、随意涨价等不良事件总是屡禁不止。这些现象的发生使得旅游行业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使得旅游企业形象受损,进而影响企业的声誉和美誉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可知,在2013年前9个月中我国质量投诉部门收到的旅游投诉案件大约为1000例,比2012年同期增长1倍。在整个投诉区域中,发达城市是主要投诉案发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地区,最后就是西南地区;而旅游投诉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包括酒店宾馆服务质量、航空服务、票务预订、旅行购物等,而住宿问题和行的问题是最为明显、严重的问题。旅游业不断发展过程中,诚信问题非常严重②。从本质上来说,旅游业中诚信缺失问题是由于很多原因而引发的,它并不是偶然发生的。随着旅游业诚信问题越来越严重,旅游企业、旅游投资者、游客对旅游诚信的评价越来越低,旅游诚信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出现严重的信任危机问题,愈加猜疑的人对诚信的渴望程度越深,但是又不敢实际践行诚信,因而出现恶性循环。

旅游诚信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因为旅游业具有比较长的产业链,涉及内容广泛,所以在建设旅游业诚信体系过程中,就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具体为:

第一,旅游企业。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市场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旅游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经常会出现恶性竞争、不规范、不诚信的现象,很多旅行企业出现了投机倒把的不良行为。它们会制作一些欺诈性的广告、价格、合同、管理、规则、债务等,因此,这些旅游企业诚信缺失现象变得非常严重③。

第二,旅游从业人员。导游是旅游行业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和游客最为直接的联系者就是导游,导游能够有效协调各种旅游行为,传递各种旅游审美信息,执行旅游消费者的旅行计划。因为旅游业的生产环境比较恶劣,不合理的薪酬模式、管理模式,导致导游这种自由职业者严重缺乏诚信。另外,我国政府并未制定专门的导游管理制度,难免出现趋利的不良行为。很多导游经常会宰游客,不择手段从游客身上赚取个人利益,导致了游客的强烈不满。因此,旅游业之所以出现诚信缺失问题,主要的导索线就是导游。

第三,旅游目的地政府。在不同地区中,环境的营造、规范的制定、监管机制的建立及强化,都是由本级政府所承担的,因此,在旅游诚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为了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大力宣传旅游形象、建设旅游特色项目、招商引资成为了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但是各级政府却很少将注意力放在旅游管理机制的建立上。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旅游业的诚信体系建立的意识比较差,不能较好、全面深入了解整个旅游市场的现状,无法及时审查相关的旅游投诉信息,从而不能有效处罚一些违规违法旅游企业④。

第四,旅游地居民。大力发展旅游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有效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随着旅游目的地游客的不断流入,当地交通状况变得越来越差,物价变得越来越高,人口密集程度越来越高,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情况变得越来越差,地区治安状况变得越来越差,使当地居民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干扰和不便。例如,海南省三亚市,根据相关旅游数据资料统计,2013年春节期间,本市共有约50万游客,换句话说,每个三亚市民平均要接待两个游客,当出现旅游供不应求的现象时,当地居民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极易产生诚信缺失问题。⑤

第五,旅游消费者。迄今为止,导致旅游市场出现诚信缺失现象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不够成熟的旅游消费者。首先,旅游消费者只有关注旅游市场,才能有效促进旅游诚信体制的建立、旅游市场的规范化;其次,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旅游市场认知程度的高低,对旅游市场的规范化、旅游诚信体系的建设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⑥。旅游消费者在对旅游路线进行选择时一味追求低位价,不能深入了解旅游消费过程,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具有投机心理,自身维权能力较差、维权意识较薄,这些均表现出旅游消费者的不成熟。不成熟旅游消费者的旅游消费观念不够理性、正确,一味追求低报价,对旅游业服务质量没有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因而一些旅行社就会产生投机心理,向旅游消费者抛出诱饵,如负团费、低价组团牌、零团费等,使用各种恶劣欺诈手段来欺骗旅游消费者。

旅游业诚信缺失引发的不良后果

旅游业涉及很多行业,旅游行业的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也比较大,因而诚信缺失的影响范围就会相对广泛。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无法使游客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随着旅游经济关联带动作用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出现融合的现象,如文化、体育等,逐渐出现创新性产业,这种发展前景是非常乐观的。目前出现了很多新型旅游形式,如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等,另外,为满足人们追求新鲜感、刺激感的需求,旅游市场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急速增长的特殊旅游形式,如悬崖攀岩、丛林探险、沙漠越野等。

其实,旅游业具有双面性,它在某些方面也是比较脆弱的,由于旅游业的关联性、综合性、服务性、涉及群体的广泛性非常强,因此,只要涉及其中的一个行业存在一些诚信缺失行为,就会产生很大程度上的不良影响,产生非常严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影响了旅游业和其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业能否成为人们比较青睐的现代服务性行业,旅游诚信水平的高低,对其起着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⑦。

通过分析全球旅游业组织的研究结果可知,旅游消费的发展趋势要想变得普遍化、大众化,其人均GDp水平至少要达到1000美元左右,而旅游消费要想成为一个国家的休闲产业,其人均GDp至少要达到3000美元左右。2013年,我国人均GDp约为30万元,其中,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均GDp约为5010美元。在本年中,我国的旅游总人数高于20亿人次,其中约有1.4亿人次的入境旅游者。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进入休闲社会的速度将会变得越来越快。2010年,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国务院提出相关意见,并指出到2016年,我国的旅游人数年均增长应达到15%,城乡居民年均旅游次数不低于3次,旅游消费在居民消费总额中的比重不低于15%。⑧

另外,随着我国带薪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实施,将会不断促进我国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能够使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只有对旅游业的诚信问题、规范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不断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提高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稳定性、协调性,努力克服各种旅游行业存在的不良弊端,才能使旅游业发展成为现代行业。旅游诚信缺失,对人们旅游的需求会起到严重的抑制作用,如果人们的旅游需求越来越低,那么我国政府制定的旅游消费目标实现的难度就会越来越高。

旅游业应大力倡导诚信的不断发展

旅游业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中,诚信是其发展的基础,一旦没了诚信,旅游业就很难得到旅游者的信任,旅游的生存环境就会变得越来越差,因此,旅游业应当对诚信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应当大力倡导诚信的不断发展,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使旅游市场变得越来越规范化,使旅游经济效益变得越来越好。目前,旅游业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就是旅游经济秩序不够规范化、旅游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由于旅游市场的准入门槛不高、旅游产品消费的同一性、经济收益的高效性,导致越来越多的其他行业均发展相关旅游业,从而出现旅游企业的急剧增加。另外,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仍为放低旅游业市场的门槛,不断鼓励各种资本进入旅游市场中,这样才能不断促进旅游业经济的发展⑨。

在我国,很多旅游企业都没有制定现代企业制度,旅游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企业管理普遍比较差,没有较高的诚信经营意识,导致旅游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变得越来越严重。旅游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只有坚守诚信,不做出任何有损于游客的行为,这样才能使企业长久地可持续发展下去。

由于我国制定的旅游诚信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制定的惩罚管理措施不够得当,这和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不适应的现象。由于没有及时曝光旅游企业及其工作人员诚信缺失行为,并给予相应的惩戒,没有及时奖励具有诚信的旅游企业及其工作人员,最终使得旅游企业及其工作人员获得更多的利益。由于旅游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在开发经营过程中严重缺乏诚信,为了利益最大化,轻视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严重破坏了旅游企业之间、旅游消费者之间、旅游企业和旅游消费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我们可以合理开发、利用旅游环境及资源,诚信经营、管理旅游企业,对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行文明检查、诚信立法,这样有助于旅游业的诚信建设,有助于旅游收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有助于自然环境、经济文化和旅游业之间变得更为和谐,有助于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

不断发展本国的旅游业,才能使旅游经济的竞争力变得越来越强。市场经济存在很强的竞争性,随着亚洲的旅游客源变得越来越多,周边国家及地区对旅游业的重视度变得越来越高,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外来客源,均采取相关措施,如市场促销、服务质量、产品开发等,使得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自1980年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增长方式发生了变化,即由爆发性增长转变为了竞争性增长,相应地,市场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即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了买方市场。目前,相对资本而言,人们更偏重于知识;相对物质而言,人们更偏重于文化;相对产品而言,人们更偏重于品牌,因此,旅游业面对着有形竞争和无形竞争,包括旅游人力资源、旅游产品质量、旅游从业人员形象等。诚信是旅游市场主体的一种外在形象,它是一种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相比,诚信的价值更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竞争能力,诚信起着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⑩。一些旅游业生产要素,如乏资金、技术、人才等,如果市场主体缺乏,旅游业只需要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不过,一个旅游企业一旦缺失诚信,它的发展前景就会立即变得渺茫,要想在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其难度是非常大的。

目前,自毁形象是我国旅游行业所面临的所有危险因素中最大的一个因素,旅游投资者、游客的切身利益会因诚信的缺失而严重受损,并且还会产生连环反应,影响到整个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目的地处于非常不利的环境中。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要想顺利从旅游资源大国转变为全球旅游强国,旅游诚信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我们应根据国家相关旅游政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合理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

在最近几年中,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我国28个省均已将旅游业列为支柱型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旅游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很多省份为了不断发展旅游产业,纷纷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性意见。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国务院指出,我国旅游业应成为我国具有战略性质的支柱型产业,不难看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很大的。

另外,资源消耗低是旅游业一个比较显著的产业特征,旅游经济是一种低碳经济,旅游业大力推倡低碳旅游模式,旅游企业能够对新能源进行不断开发、运用,因此,旅游业具有创新性使命。不过,由于旅游业严重缺失诚信,导致旅游市场主体没有积极肩负自身的使命,没有进行节能环保、节能减排,使得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严重降低了旅游的经济效益。旅游业要想保持可持续发展,旅游利益相关主体应该对自身生活污染消费方式进行不断反思,应该积极推行诚信,对低碳旅游的承诺要严格遵守。

小结

总而言之,我国旅游业在旅游诚信缺失的影响下,遭受到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和谐发展。要想成为世界旅游业强国,我国就必须要大力建立旅游诚信体系,发展、弘扬旅游诚信。

(作者为阿坝师范学院副教授;本文系阿坝师院校级规划项目“阿坝州旅游业健康发展相关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SB15-09)

【注释】

①淳理:“诚信经营的经济效应”,《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8期。

②李学超:“浅谈我国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7期。

③张凌云:“十二五我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思考”,《旅游学刊》,2010年第1期。

④徐丽君:“诚信的现实反思―兼谈《易经》中诚信思想的现实启示”,《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8期。

⑤谷玉芬:“浅谈我国旅游经济安全面临的挑战”,《商业经济》,2005年第5期。

⑥揭益寿:“诚信道德建设与重视无形资产的优化配置”,《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年第4期。

⑦张付芝,白忠,曾燕:“论旅游诚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桂州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

⑧王取银:“试论诚信对旅游企业的影响”,《企业经济》,2005年第10期,第133~134页。

⑨朱沆,杨国嘉:“旅游欺诈的产生原因及治理思路”,《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6期。

⑩韩英:“论和谐旅游”,《太原大学学报》,2006年第7期,第39~40页。

旅游经济现象篇10

关键词:旅游城市化;研究综述;中国

旅游城市化起源于福特制(fordism)时期的高工资和大众消费,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即后福特制(postfordism)时期的大众享乐消费(massconsumptionofpleasure)的兴起[1]。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城市环境的全面改进及城市各种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在原有经济、文化、交通、政治等功能之外,旅游功能日趋完善。可以说旅游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城市化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

一、旅游城市化的概念界定

“旅游城市化”(tourismurbanization)是mullins最早提出的,他认为,旅游城市化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观(注重享乐,pleasure)的一种城市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享乐的销售与消费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1]。国内已有学者对中国的旅游城市化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旅游城市化概念进行了界定。黄震方将旅游城市化定义为: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旅游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作用逐渐增大的现象[2]。www.lw881.com王冬萍认为,旅游城市化是以旅游的发展带动人口、资本和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积聚和扩散,从而带动城市地域的不断推进和延伸的过程,它包括使城市规模扩大和使城市质量提高两方面内容[3]。李鹏在黄震方等人定义的旅游城市化概念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旅游城市化还包括旅游景区景点的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4]。陆林从城市化角度,认为旅游城市化是旅游作为推动城市化的一种动力,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从消费的角度看,旅游城市化是指为满足人们由传统的日用型消费向现代享乐型消费转移,提升城市功能的过程。旅游作为现代享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的城市化过程是一种新的城市化模式[5]。朱竑界定的旅游城市化不仅仅是旅游业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种结果,更主要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趋势和演变过程。包括:(1)旅游城市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旅游向城市集中、城市的旅游功能日益增强和城市旅游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2)旅游城市化是城市旅游角色的变化,是城市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综合体转化的过程;(3)旅游城市化也是旅游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一个动态过程[6]。李璐芳则在王冬萍所定义的旅游城市化概念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旅游城市化的含义作了如下描述:将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以更好地发挥城市的旅游功能,促进城市建设,繁荣城市经济[7]。安传燕将旅游城市化定义为:把旅游作为一种推动人类社会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和文化重构的动力来促进区域城市化的一种过程和现象。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城市的景区化和景区的城市化[8]。

二、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

黄震方将旅游城市化的形成机制总结为以下几点:(1)城市化进程的带动;(2)城市本身的载体作用;(3)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4)政策机制;(5)旅游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2]。李鹏从内在拉动力和外在驱动力两个方面对旅游城市化动力进行了研究,认为旅游活动在本质上符合城市化进程的内在动力和规律,具体来说,旅游需求拉动旅游城市化,旅游供给推动旅游城市化。一系列旅游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也促进了旅游城市化进程。此外,与旅游相关的活动以及旅游行业本身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4]。丁娟以九华山为例,对当地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旅游城市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除了城市化进程的带动因素外,旅游城市化形成的动力机制还包括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和偏好、政策制度以及区位交通等因素[9]。吴国清认为,城市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城市化的进程。一方面,城市的食宿、娱乐、休闲、通讯、购物等设施比较发达,为旅游活动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受闲暇时间、经济支付能力、交通等因素影响,多数城市居民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仍将目标锁定在城市或城市近郊[10]。

三、旅游城市化模式及特征

李鹏将中国的旅游城市化模式总结为黄山模式、曲阜模式和以武陵源为代表的旅游景区景点城市化现象。他认为,黄山作为一个由旅游催生的城市,代表了为旅游活动提供支持的一类城市,其旅游城市化进程极具典型性。曲阜的旅游城市化与黄山模式不同,从时间上看,曲阜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呈现出一种共生关系;从空间上看,在曲阜城市就是旅游地,旅游地即城市,景区景点则分布在城市(旅游区)内部,曲阜旅游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他还从武陵源这一景区景点城市化现象的典型例子中,概括出了这一现象产生的一般原因:包括经济利益驱动,景区景点行政管理条块分割,行政支配旅游经济,景区景点与居民村落连为一体,以及当地居民对景区景点的依附关系[4]。

吴国清将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总结为多核心+网络化模式,作为中国城市化发育最快的地区,长三角已初步形成了由多城市区连绵而成的多核心城市密集地域系统。同时,一个网络化的经济环境和地方政府间关系正在逐步形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国内区域性合作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区域旅游必然会形成区域内城市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态势,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亦使得区域内的旅游经济中心趋于分散化[10]。

四、旅游城市化实证研究

王冬萍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分析了旅游城市化现象在吐鲁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认为旅游城市化可以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质量提高。旅游城市化使吐鲁番城市地域扩大并延伸,推动了吐鲁番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促进了吐鲁番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城市特色的鲜明化[3]。

朱竑以桂林为例,指出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化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认为城市旅游化是城市旅游供给方面为迎合旅游需求做出的适应性举措。随着大众旅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化,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享受城市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文化休闲娱乐设施以及完善的综合服务配套,人们的这种需求带动了旅游城市化的进程;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到来,在服务设施的使用上,市民与游客发生了冲突,城市原有的比较优势弱化。因此,城市就需要进行旅游化建设,为旅游发展做好必要的改进和完善(如在城市的标示系统、城市的人性化服务设施配套、城市的风貌保护等方面),提升城市的旅游功能,优化城市的旅游形象。同样,旅游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城市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接待地和旅游目的地转变的过程,而城市的旅游化建设则是城市为了树立和强化旅游目的地形象而采取的必然措施。桂林的旅游“城市化”正是桂林城市“旅游化”的必然结果。而桂林在完成了城市的旅游化建设之后,随着城市形象的极大改观,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旅游的城市化[6]。

焦华富以九华山为例,分别从经济影响、社会生活影响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对旅游城市化的居民感知进行了研究,指出九华山居民对旅游城市化经济方面的正、负影响都有明显的感知,主要包括: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个人收入,提高房地产价格,导致物价上涨。在社会生活影响方面,当地居民对旅游城市化的正面影响感知强烈,而对其负面影响感知相对较弱,多数居民认为旅游城市化对其生活设施、教育环境、医疗条件以及娱乐活动设施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当地知名度,促进居民思想观念的改变,只有少数居民认为旅游城市化破坏了当地的淳朴民风,甚至导致犯罪率上升。在环境影响方面,居民对旅游城市化的正面环境影响感知较弱,但对其负面影响感知强烈,尤其是对人文环境的感知更强于对自然环境的感知[11]。

李璐芳对大连市旅游城市化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已成为大连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之一,但与此同时,大连旅游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城市化的推进使大连本地人不断被边缘化;城市化的推进使大连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城市规划存在不合理因素等[7]。

吴国清认为,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趋势是以城市为依托,实现沪宁杭旅游互动是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旅游城市化将成为必然[10]。

葛敬炳对丽江旅游城市化特征及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与传统的工业城市化相比,丽江旅游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为:(1)在城市性质和功能上,丽江由工商业城镇逐步向旅游城市转变;(2)在城市空间结构上,丽江城区逐步演变成以大研古城为重心呈“扇”形发展;(3)在城市建设用地上,旅游业用地增长迅速,大量城市绿地被侵占;(4)旅游的快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丽江人口城市化过程,旅游业成为丽江市居民就业的主要渠道;(5)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丽江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超常规发展。丽江旅游城市化机制包括:资源比较优势、地方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参与以及旅游消费。葛敬炳认为丽江的旅游城市化是一种典型的资源驱动型旅游城市化现象[12]。

五、旅游城市化的影响

朱竑指出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已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也为旅游业的

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旅游与城市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6]。李璐芳认为,旅游城市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功能,优化城市的文化氛围,并且是城市再生的重要动力[7]。

李芸分析了旅游城市化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和保护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城市化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城市用地剧增,不断蚕食和破坏风景名胜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旅游环境和景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现代城市景观与旅游整体环境意境不协调[13]。

黄振方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分析了旅游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问题,例如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淡化,以城市开发代替旅游开发,建设性破坏比较严重;旅游资源产权不明晰,开发利用不合理,缺乏整体协调机制;不当的游客行为和旅游活动使旅游资源与环境质量下降;景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和保护力度不大等[14]。

六、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社会文化现象。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促进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城市化已逐渐成为多元城市化道路的一种模式。但从国内现有研究成果看,旅游城市化研究尚处于探索中,研究内容侧重于旅游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负面影响及对策。与旅游城市化的发展实践相比,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旅游城市化概念尚处于构建之中,还未形成较完善的旅游城市化概念体系,研究领域较分散,研究内容不够丰富,尚未凝炼成明确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近年来,中国出现不少因旅游业而兴,或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的旅游城市,这些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旅游城市化特征和机制值得关注。在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旅游城市化对于城市化进程和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范围内,重点研究旅游城市化在促进城市就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投资,带动区域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要加强旅游城市化的国际比较研究,充分借鉴、利用国外旅游城市化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成果。目前,国内学者对一些典型的旅游城市很少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对少数旅游城市的实证研究也只是涉及到旅游城市化动力机制、模式、影响和发展对策等单一方面。加强实证研究有利于旅游城市化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有利于旅游城市化概念体系的确立,有利于中国旅游城市化理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6,(4).

[2]黄震方,吴江,侯国林.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2):160-165.

[3]王冬萍,闫顺.旅游城市化现象初探——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5):118-122.

[4]李鹏.旅游城市化的模式及其规制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4,(4):97-100.

[5]陆林.旅游城市化: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j].旅游学刊,2005,(4):10.

[6]朱竑,贾莲莲.基于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化”——桂林案例[j].经济地理,2006,(1):151-155.

[7]李璐芳,谢春山.旅游城市化现象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166-167.

[8]安传燕.旅游城市化内涵及动力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2008,(8):223-224.

[9]丁娟.山岳型旅游地旅游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以九华山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6).

[10]吴国清.区域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区域化研究——兼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旅游互动[j].地理研究与开发,2008,(1):51-55.

[11]焦华富,丁娟,李俊峰.旅游城镇化的居民感知研究——以九华山为例[j].地理科学,2006,(5).

[12]葛敬炳,陆林,凌善金.丽江市旅游城市化特征及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9,(1):134-140.

[13]李芸.旅游城市化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1,(3):22-25.

[14]黄震方.发达地区旅游城市化现象与旅游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探析——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1,(5):53-57.

[15]罗彦.滨海地区旅游城市化发展模式探讨与深圳借鉴[j].特区经济,2010,(3):145-147.

[16]张建庆,李晓光.长三角旅游城市化发展背景分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6):98-100.

[17]梁继超,钟扬,赵耀.浅谈桂林的旅游城市化[j].中州大学学报,2007,(2):38-39.

[18]苏建军.基于旅游城市化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区域一体化研究——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