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学校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十篇学校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十篇

学校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3:01

学校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篇1

一、华为“云、管、端”,助力教育信息化

云:华为为教育客户提供存储、服务器、数据中心、桌面云等全系列it产品。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性价比业界最佳,能够实现端到端软硬件垂直优化,兼容多家虚拟化引擎和硬件,从而满足解决教育资源集中建设、总校与分校之间it资源共享需求;融合一体机(FusionCube)实现了计算存储真正融合,内置高性能内部交换网络,完美支撑高性能科研计算、云存储、多媒体教室、数字图书馆应用;云桌面(Fusionaccess)是端到端优化整合的桌面云,具有端到端系统化的安全设计、丰富的接入认证方式,低带宽,高网络容忍度,音视频优化,GpU直通的卓越体验,是校园办公协同、计算机上机室、电子评卷、多媒体教学等的最佳选择。

分布式数据中心(DC2)不仅可以大大提高it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实现数据中心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数据中心之间的容灾和备份。微型数据中心(microDC)将网络、计算、存储、安全、语音通信、远程管理集成在标准机柜中,实现3小时安装、1天上线敏捷部署,满足中小学、院系的it信息化建设需求。

管:华为致力于面向教育客户提供全场景的网络承载及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光传输、骨干路由器、企业出口路由器、防火墙、流量整形、行为监管、多业务网关、园区及数据中心交换机、无线wLan、Xpon接入等产品。在CeRnet骨干网、区域教育云网络、校园网精细化运营、无线校园、职教及普教校园网等多个场景均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及实际应用。

端:华为面向移动学习提供系列化mediapad、面向校园安全的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面向协同办公提供的高清视频会议终端及客户端软件平台。基于需求深度定制的平板电脑课取代课桌上的书本和学生肩上的书包,成为电子书包,助力智慧课堂的各类教学应用。高清摄像头的全高清全智能保障校园安全。而高清的视频会议终端使得远程教学成为可能,促进区域教育公平化,使得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享用优质老师的面对面辅导。

二、华为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助力教育信息化

顺应第四波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的发展趋势,以“网筑数字校园,云播智慧教育”为核心理念,华为凭借在教育行业多年的深耕、对校园客户需求的深入理解,在整合“云、管、端”iCt产品基础之上,推出“智慧教育云”、“智慧校园”、“智慧云课堂”、“移动书包”四层次的智慧教育iCt解决方案。

智慧教育云解决方案:以华为服务器、存储、网络、云操作系统、数据中心为基础,集成业界领先的教育软件供应商,构建一个整体的、可部署的教育云数据中心、教育云网络解决方案,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让更高效的教育管理服务成为可能。

智慧校园解决方案:以万兆校园骨干网络为核心,提供有线无线一体化校园覆盖、泛在无线宽带、校园精细化运营、校园网络泛在安全、ipv4/ipv6平滑演进、校园网络可视化管理中心、校园安全视频监控、校园网络及能耗节能管理、教育e卡通、校园办公协同、视频会议等解决方案,可满足校园学习、科研、办公、生活、管理、节能、服务方面的需求。

智慧云课堂解决方案:教室作为教学的重要场所,在第四波教育信息化大潮中,正在从多媒体化向智能化升级,颠倒课堂教学模式日益普及。华为为此设计了pi3教学活动模型及SmaRt教室信息化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推出以云计算为核心架构,以物联网使教室智能化,以专为智能教室设计的“四合一“教室云边界(CCe),资源下沉、提升教学体验的校园云边界(SCe),简化运维管理的智能管控中心(CoC),预集成教学应用平台的云课堂中心(CCC)为核心设备的智慧云课堂解决方案,满足网络课堂、远程课堂、颠倒课堂、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等教学应用场景需求,助力教学模式变革。

移动书包解决方案:提供从学习终端(电子书包)、到网络安全接入策略、终端设备管理,到电子教本内容平台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以实现教学内容实时共享,教师有效监控课堂,即问即答的互动式教学;通过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自学能力。

三、开放协作,共筑未来智慧教育生态

学校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篇2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特征档案

新的历史时期,在校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影响院校教育管理质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的一项紧迫问题。落实以人为本要求、紧贴时展步伐、贯彻安全发展理念、顺应学生成长规律、塑造合格有用人才、全面与社会需求对接等方面,都迫切需要在高等院校逐步推行把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

1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现实意义

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动青年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强院校德育建设,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引领科学人文思潮的有效平台;是创新推动院校教育管理质量,实现安全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对接社会岗位要求、拉近供需之间距离,整合各方力量的一个链接条、一个数据库、一个参考源。因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解决青年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不多,对自己性格特征定性、把握不准的问题;解决青年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缓解思想压力等方面思想意识不自觉、不主动,方法手段不经常、不科学等系列问题。

(2)解决青年学生与同学朋友之间、解决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解决一线教学和管理人员与院校机关职能部门之间,对青年学生在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思想压力内容、应对压力能力,以及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相关基本问题上的诸多个“不统一”:标准不统一、看法不统一、办法不统一、缓解和解决的步伐不统一、外在因素和内在关系的结合不统一等等方面的矛盾。

(3)解决学科设置、不同专业任课教师之间,在青年学生心理特征问题上,条块分割、重视程度迥异的问题;解决当前专业课授课与心理学基础知识灌输联系不紧、涉及不够,以及运用心理学来提高授课质量办法相对单一的问题;解决师资力量偏重专业课、看重试卷得分,相对忽视对青年学生在人格修养、人格锤炼、心理健康、提升缓解思想压力的能力等方面,教育引导不够的问题。

(4)解决单一偏重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听招呼、守纪律、刻苦发奋,相对忽视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保持良好的处世心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感知正确的人生责任,把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学生心理状态的引导,效果和目的上看成“单打一”的问题。

(5)解决对青年学生初、高中时期的心理特征了解不够、掌握不准的问题;解决管理、教育、授课、机关等方面因人员调整等因素,造成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了解与掌握脱节、教育与引导脱节的现象。

(6)解决院校全面了解学生渠道较少,特别是了解其从小到大的心理状态、性格变化规律不够的问题;解决了解其学习情况多、渠道办法多,而在了解其为人处事、思想意识、立身做人等方面,载体、渠道相对较少的问题。

(7)解决院校与社会在学生心理状态上关注层次不一、心理测试方法不同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当前就业单位了解学生一贯地、系统地心理状态资料很少的问题;解决院校在推荐学生就业、评定学生全面素质等环节,心理素质方面依据不充分、方法不完善、操作欠科学的问题。

(8)解决院校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籍贯地域传统性格特征等方面,办法单一的问题;解决了解掌握学生家庭、亲属、社会主要关系的心理学基本要素不便于操作的问题,特别是解决难以了解其是否有精神病遗传史、家庭重大变故史、反常行为表现史等问题。

(9)解决因当前院校对学生整体心理状态,评估体系不健全、资料不具备、底数不清楚,在实施心理干预、心理教育疏导、预防自杀事故案件等实现安全发展上,效果和招法亟待提高与亟待科学的问题。

2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基本含义

高等院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主要是指:在大、中专以上院校,对在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逐步进行心理学学科数据采集与管理、分析与预测、教育与控制、研究与开发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按照《档案法》、《教育法》和心理工作科学体系,对在校学生的人格种类、性格特征、心理基础、心理状态、心理病症等情况,进行统一的采集、管理、研发、实践等方面的系统工作,为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全面了解自己,提升院校教育管理效益,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事故案件概率,实现安全、和谐发展等方面提供心理学技术支持;也是更加科学地、全面地掌握学生底数,给社会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参考的一项辅工作。

3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

(1)个体上建立学生个人心理特征数据库。主要收集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家庭成员心理状态调查函、每学期心理状态、人格种类、性格特征、人际关系、心理压力、调适手段、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内容。

(2)整体上建立各个班级、科系、专业的学生心理特征状态库。主要收集各个班级、科系和不同专业的重要心理数据与特征;显示各个层次、各种管理教育方法、各个学习阶段之中,对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等。

(3)体系上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操作办法。主要建立各项数据采集制度、采集时间、衡量和评估机制、保密和使用范围等内容;建立研究和总结成果向教学管理一线进行实践的办法、尺度等;明确各级在校学生心理状态、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上的职权划分、纪律要求等。

(4)方向上重点整合院校心理工作方面的软硬件资源,引导改进院校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探索依靠心理学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办校质量的新路子,研究促进院校和谐氛围、德育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的新举措,拉动培育各级为学生当前与今后、能力与人格、智力与心理等全方位负责的新思维。

(5)核心上重点整理分析各个阶段、各个时期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上的新变化、新动向、新特征,为院校的教学工作、研究工作、管理工作、安全工作等提供有力的客观分析、理论依据和办法建议;为用人单位、学生家庭积极反馈意见建议、参考依据。

(6)环节上大力突破一般档案工作难于大张旗鼓、难于引领实际工作的瓶颈问题,不断开创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在坚持保密原则、心理学固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开办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学基础知识辅导、心理问题帮扶活动等,引导学生面对各种压力时自觉在心理问题上找办法;在交友、婚恋、和谐关系、挫折、就业等方面主动调整良好的心态,塑造良好的人格,锤炼良好的品格。4开展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高等院校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一项新的实践与探索,既是原有档案工作领域的新拓展,又是院校教学与管理、功能与效能的新尝试。为了确保正确展开,达到兴利除弊,发挥最大效益,必须重视该项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1)心理特征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本质属性,是档案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档案的定义及档案学科的内涵问题。因此,心理特征档案应有的本质属性,必须合乎原本档案工作的本质属性。同时,作为一种“新型档案”,也必须允许保留与其较为匹配的内涵和特征。应当界定的属性内涵为:必须坚持它的原始纪录性,同时发展“结构说”、“备以查考性”以及电子档案的理论属性,最大化地保持“原本化”与“异化”相结合的属性。

(2)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应该是具有本源性、潜在性、多元性、增殖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其价值实现规律应当是主导律、扩充律和衰减律占主要成分,扩散律实现不大。其作用主要存在于“院校本位化服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信息资源服务”两个方面,主要在于“资政学生全面发展”。

(3)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与模式。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可以抽象地概括为“资治”、“存史”、防范和教育。虽然具有有限性,但基本保持了“社会化服务”的功能。院校本位看,最大的功能在于它的“休闲功能”。运行模式上基本上属于电子、虚拟和数字化。

5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把在校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显然是一项新举措、新探索,类似当前院校的档案工作,又区别于传统的档案工作;既关联着一般意义上的档案人员,又关联着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员与体制。因此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实际困难与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勇于尝试、科学运作。

5.1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

(1)传统档案工作的制度上要有新逾越。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数据采集制度与环节等方面,当前与心理学学科所要求的制度还不匹配。比如需要管理、保密的范围就不接轨,哪些该录、哪些不该录等问题,距离较大。

(2)各级思想认识上要有新高度。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从某些方面看,属于院校心理工作、全面建设的奠基工程。从当前的情况看,各级认识上还不够统一,具体步骤上方法各异;比如有的院校仅限于管理范围,有的院校局限于德育教育范围,有的把其看作第二课堂。

(3)院校之间资源共享上要有新突破。此项档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资源共享、服务多方”,但当前的情况明显存在着“各自为政”。比如一所大学难以获取到某个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心理状态、不良心理反常表现。初中、高中、大学分别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势必牵扯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难于收集到系统的数据与情况。

(4)各级认定标准上要有科学统一的尺度。不能一个班级、一个科系、一个院校,都规定一个自己感到便于衡量、便于操作的尺度。应当在既遵守一般档案管理科学、又坚持心理学特有要求的框架内,研究确定出统一的政策与尺度,颁布执行。

(5)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要全面。既熟悉原则意义上档案学科的原则、制度、要求,又要全面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原则与要求。

5.2应突出把握的几个问题

(1)加强教育引导,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心理特征建档工作重要意义的教育。应当在思想认识深处,确实把此项工作当作一项长远、全面的基础工程来看待,上升到影响院校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全面提升办校水平的重大举措来实践。同时,大力对在校学生、学生家庭进行教育,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建档工作的意义和原则,剔除不良观念,积极主动地配合院校开展工作。

(2)讲究科学、把握政策。档案管理也好,心理学自身原则也好,都有着相对独立、严谨周密的操作体系和政策要求,必须坚持科学的精神、法规的尺度,开创性把这一新生的工作想到位、抓到位、负面问题上防范到位。

(3)精心研究、严密组织。此项工作关系着方方面面,要善于针对院校自身的情况,研究分析相关链的前提工作和问题,以严谨的态度周密考察、认真论证、科学计划、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王二平.当前在校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文摘,2005(5)

2张平.解析大学生心理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2006(3)

3伍震华.再论档案的本质属性[J].档案通讯,2006(6)

4黄子林.关于档案属性问题的几点认识[J].档案学研究,1999(4)

5何玲.电子档案原始性的认定[J].中国档案,2001(2)

6张斌.档案价值论.档案学通讯,2003(3)

学校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篇3

关键词:创新体系建设;高校档案管理;管理理念

【中图分类号】G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13)03-0037-01

高校档案工作要想在学校管理中体现出自身价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跟上当今和未来世界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在管理上创新体系建设。即: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档案服务的思路创新;管理手段的创新;提升档案管理的品位。

一加强档案管理创新体系建设

1.模式的创新。高校档案馆虽属机关部门,但大多属于非独立结构,一般情况下挂靠校办,或者是校办的一个科室,其职能主要是执行而非决策。这种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面向办学的要求。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一些高校管理者逐步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高校机构改革中,先后将档案管从校办或其他部门分离出来,独立起来,升格为直属单位,变成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由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决策,对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档案工作的主体地位形成之后,就要注重学校的未来方向,把握前瞻性的特点,在档案资源、档案人力、档案开发、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这就能使档案机构高效、安全、有位。各项工作从维持性向创造性发展,为档案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档案工作的超越,呈现高校档案事业不断发展的前景。

2.思路的创新。

(1)管理观念的创新。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改变旧观念,牢固树立新观念。盲目追求“小而全”“大而全”,以藏为主,重藏轻用,被动服务,各自攻破,封闭自导,势必造成档案文献资源的极大浪费。观念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前提。管理创新的过程将始终贯穿着观念创新的思想,观念创新就是使管理创新得以成功的保证。管理创新必须确立现代化管理意识,特别是档案管理知识化、网络化、社会化,把知识和创新作为档案工作的管理目标。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全社会用户和学校的需求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价值走向,以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来加强档案管理,开辟档案管理发展的新途径。

(2)管理内容的创新。档案馆虽然收藏有学校文献资源,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文献资源收藏齐全。人们至今仍然会感到馆藏资源的不足。单凭本馆馆藏难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必须调整,充实馆藏内容,提高馆藏质量。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采集用户的需要的档案资源,并对档案文献资源不断地进行优化、组织、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及时、准确、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3)管理方式的创新。档案管理的好坏往往要通过对管理水平的评价来确定。根据时展的需要,对档案馆管理水平的评价不能单纯地看场所、设备和馆藏。档案管理主要应看档案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服务效果。档案馆的管理工作重心要从对馆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转向对用户和档案员的管理。档案管理人员要面向用户,走向用户,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有之所急,馆员与用户之间的配合关系将更加融洽与协调。

(4)人才资源的创新。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要针对档案专业人员成长和工作特点,努力营造一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信息理解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工作实、纪律严的专业人员。要完善档案干部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档案培训质量,提升现职档案人员的文化和专业程度,切实增强档案干部和馆员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要加大对优秀青年档案工作者的培养力度,加强多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在实践工作中培养锻炼人才。

3.手段的创新。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运行和行政模式等特点的影响,高校的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传统性的倾向,其管理方式或手段是手工的,这对高校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认识。加强这一行为的转变,应成为高校档案管理改革的重点。要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替代传统的手工管理,尽快做好库藏条目录入工作,实现档案条目检索自动化,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技术的更新已成为衡量档案工作现代化与否的标志之一。因此,档案部门要积极参与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提出档案管理方面的要求和建设。认真研究解决档案现代化管理与学校办公自动化的衔接问题,研究解决文档一体化问题。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地把档案工作重点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为教学、科研服务,使高校档案管理走上主导地位,实现管理手段方式的社会化、多元化和优质高校化。

二高校档案管理创新与实践

1.引进人本管理理念。加强知识管理的核心为人本管理。发挥馆员主观能动性,内凝外联,改革创新,整体推进。要强化校内宣传,取得学校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把学校档案工作推想新层次、新台阶。

2.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开展资源整合。

(1)馆藏优化组合,提高档案利用率。

(2)强化信息技术利用。及时购买档案管理软件,扩大对于电子及数字信息的发掘、整理、组织及使用,设计一个多功能并具有吸引力的网站来指导用户直接使用各种有用的网上资源。

3.人才资源管理。

(1)全员聘任竞争上岗,通过岗位的设置和工资待遇的分级,调动不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鼓励馆员轮岗,带动知识在馆内流动,在工作中学习、成长。对那些通过写作、出版、讲座,或以辅导方式与他人共享自己隐性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组织文化。

(3)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加强馆员的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以保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扩充,防止其老化或停滞不前。同时,鼓励馆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继续教育课程的学习,如计算机课程培训,归档文件整理等。

(4)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管理与利用的关系,不能只强调利用,就放松管理,削弱管理的行政职能;二是社会效益与部门经济利益的关系,在档案信息利用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其次才是部门的经济利益,不能不顾社会效益一味追求部门的经济利益;三是保密与开放的关系。档案中有许多国家机密是不能公开的,必须以国家的政治利益为重,不能牺牲国家的政治利益,威胁国家的政治安全,惟有与时惧进,正确处理这三个关系,才能不断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参考文献

学校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篇4

[论文关键词]小学档案室服务功能信息服务

[论文摘要]小学档案室的信息服务功能在学校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如何完善和利用好这一资源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此问题作了几点深入浅出的探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信息已成为各种决策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同时,信息资源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对社会的作用而被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和利用。小学档案室的信息采集范围、运行方式在学校中的特殊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探索档案室的信息服务功能,发掘并利用好这一资源,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小学档案室的运行特点及其信息服务的意义

档案室通过对学校党政、教学、教研、学籍、设备仪器、声像档案、基建、财务等文件材料的搜集加工整理立卷,为学校决策及有关部门提供文献的工作机构。它与校图书室或资料室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特定的收藏范围。档案室的收集范围以上级及有关部门文件、校内文件、会议记录、大事记、教学管理、教研成果、学籍管理、设备仪器、声像档案、学校基建、财务资料等为主,涉猎范围明确,采集结构多样,具有信息的独特性。

2.特定的使用对象。档案资料的使用对象比较单一,一般为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或特定的工作人定的信息属性。档案信息不同与一般图书资料。使用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即信息具有不完全开放性。使用者在在使用信息时,一般需要一定的申请,使用时不得跨类别任意查阅,对特殊内容不得摘录、复印、外借等。

3.特定的信息来源。档案室的信息收集途径一般为按照档案管理要求直接收集。

4.在学校信息系统中,档案室是基础部门,应该在学校信息系统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为学校提供信息服务。

但是,由于档案室的特殊性及目前档案室普遍存在的档案信息利用意识较弱,导致了人们对其具有神秘感,认为档案室的信息是不可利用或很难利用的。所以说,档案室的信息服务功能的开发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档案室的信息服务可以为学校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学校决策者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档案室把相关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去粗取精、分析归纳等的处理,提供给决策者,不仅可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还可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为教职员工提供专项咨询,减少工作难度及不必要的重复。在学校管理中,贯彻落实好上级或学校文件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部分人员对文件制订的背景、文件的连续性及部分内容存有模糊之处,从而影响文件精神的落实。所以,为教职员工提供专题咨询服务,使之了解内容、过程,化解疑问,对文件的落实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档案室还可为教师教学、教研提供咨询服务,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二、档案室的信息服务功能

档案室的设立是直接为学校主体服务的,其生存是以主体需要为前提条件,以自身运行规律为基础,以有效的信息服务为生长点的。认识、完善和发掘档案室的服务功能,搞好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应是档案室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

1.综合汇总功能。档案室基础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其范围是上级及有关部门文件、本校党务和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各个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说,档案室是学校的信息中心。要制定相应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方面,档案室要加强信息资料的主动收集,另一方面,要在全校各个部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较强的档案意识,注重文件材料的保存和存档,最大程度地丰富档案室的信息资料,从而达到充分占有信息资料的目的。

2.信息分析功能。充分占有信息资料,仅仅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如何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比较、归纳,形成简捷明了、具有参考借鉴功能的有效信息。根据档案室的信息资料特点及主体的需要,档案室应注重对信息进行开发。管理经验比较分析。档案室中存有大量的有关学校管理方面的信息,特别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各职能部门对管理方面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广泛。所以,档案室可以通过纵向比较分析、横向比较分析的方法,为他们提供学校管理方面的各个专项信息服务。

查新服务。针对某些特殊需要,档案室可以提供史料查新、文件查新、教学教研、查新等服务。

对档案信息的编研,搞好编研工作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好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编研工作,如编制《学校统计资料汇编》、《规章制度汇编》、《教学教研成果汇编》等材料,更好地提供服务。

3.咨询服务功能。利用所藏文献资料,围绕用户提出的某一特定主体或专题,在管理要求范围内,查询有关文件、资料等,经过整理提供给用户。如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为部门或个人提供查询服务等。

三、档案室信息服务功能的完善与提高

档案室的信息服务工作要适应发展的需要,不仅在于对服务功能的认识,还要进一步完善这一功能,不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档案室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改变过去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是转变重藏轻用的观念。由于长期受档案神秘感的影响,人们对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一直存有顾虑,重存、重保,从而制约了档案室的信息服务功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档案管理要求之下,主动服务,是提高档案室信息服务功能的首要前提。

2.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业务能力培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保证。学校领导必须重视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定期培训,经常组织参观学习,拓宽视野,以及信息收集、加工、检索、保管的能力。

3.充分应用现代化技术,加强信息收集与交流能力,计算机的使用和网络的发展将使信息的收集方式与途径、存储载体、检索方式与速度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并为广泛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可能。档案室在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创造条件,尽快应用这些现代化的手段,尽快实现档案信息管理自动化,从而更有效地提供服务。

4.进一步完善档案室的管理,建立可行的信息服务途径。

学校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篇5

一、案例教学法是教学结合实践的重要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学过程结合实践的、非常有效的实用教学方法,它的主要优点是联系实际、激发兴趣、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

什么是案例呢?一般来说,案例是指对现实生活中某个事件的真实记录和客观的叙述。这些案例以描述的方式重现了以往发生的事件以及对事件做出的决策、解决办法和得到的结果,而这些记录对我们处理现在或者是未来发生的类似事件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所以,案例的方法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案例法进行教学,其目的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①将学生置身于模拟的复杂的现实生活环境中;②帮助学生获得分析实际情况的能力;③让学生练习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所能获得的有限的资料来进行决策,并希望增长学生依据不完全的信息进行决策和采取相应行动的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有两方面,一是使用案例教材,它主要包括:有明确教学目的的案例及相关的阅读材料、与案例相关的教学笔记、根据案例设计的讨论计划、根据讨论计划设计的相应的教学技术等。另一个是要有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这种教材的老师。他们清楚教学的理念,能够设计教学方案,编制教学案例,并熟悉案例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岗位研究、员工招聘与使用、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协调等方面。其内容紧贴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实践性非常突出,要求教学过程特别注重实践环节、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师必须树立教学服务于学生的理念,必须重视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设计出更符合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有效的结合人力资源课程实际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得这些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变得更加具体直观,更加形象生动,也更加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案例教学:

第一、案例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传统教学方法以“灌输式”为主的讲授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案例教学法大多采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事例,要求学生以当事人身份身临其境地解决问题,从而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认真参与案例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案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和能力。由于案例教学的特殊性,它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案例,从中发现问题并拟定方案,然后参与课堂讨论,交换意见,形成有创意的方案,这样有利于养成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案例问题的解决方案可能有多种,由于案例教学法非常重视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考过程,从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案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传统教学方法往往理论知识的讲授多,照本宣科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死记硬背多。而案例教学法能够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它不仅要求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从而既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能增长实际操作的技能,可以说案例教学是成本最低、最节约时间的“社会实践”。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怎样实施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实质上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最常用的是讨论法。例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派遣劳动者的管理的知识,结合周占文《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中的《劳动关系协调》,笔者认为讨论法案例教学应包括:

1.案例分析。案例教学首先是下发案例材料(如本案例)或创设案例情境(如:《李先生与KDJ公司所引发的劳动纠纷》)同时下发一些思考问题,供学生分析、阅读,如:本案例给出三道思考题:①李先生到底属于哪个企业的员工? ②KDJ公司为什么不承认与李先生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③派遣劳动者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由于本案例来源于工作实际,可读性较强,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情况;很容易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过去形成的经验与案例展示的背景材料整合起来,通过思考、分析、推理,从个体的角度形成初步理论;同时在此过程中获得乐趣、自信及终身学习的方法。

2.分组讨论。当一个个充满睿智和灵感的结论初步形成后,则进入小组讨论阶段。案例小组是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单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讨论的效果,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按奇数将学生分组,采取自由组合的形式,一旦形成,较为固定。为什么选择奇数呢?主要是为了方便形成小组结论。由案例讨论小组的每个成员民主地选出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讨论中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简要地谈出结论形成的过程和思考,允许意见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记录员应认真地记录各种意见,组长组织讨论,形成小组一致意见,有疑问的带入全班讨论。

3.集中讨论。集中讨论是小组讨论的继续,一般由组长汇报本组的观点,同时将本小组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进行全班集中讨论。全班集中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看问题,通过摆事实的方法讲道理,使不同观点相互补充、相互接纳,形成合力解决问题;继续允许不同意见进行争论,集全体同学的智慧,共同讨论所要解决的问题。

4.总结述评。案例教学的最后是总结述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学生完成案例提出的问题,并对案例阅读,分析、讨论过程中取得的收获和感受做出结论;同时把从案例中学到的知识与其它方式获得的知识相联系,奠定可广泛迁移的知识基础。第二部分是由教师对本节案例课进行评价,做出全面总结。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强调案例所传递的信息,更应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和取得的进步。

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堂教学中虽然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案例或案例法,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第一、案例教学法不是简单的举例法

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会把案例作为实例说明或演示论证,或者通过给学生一些案例来检验学生对学过的原理的掌握情况,便以为在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法。实际上,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配合教学的举例或对事例的分析看作是案例法。案例法的教学并不是简单地用举例来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说明。案例法需要提供一个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案例只是用一组具体的事实供学生进行练习,以体验实际管理者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所需进行的智力思维和分析。在给定的环境中发生的事件的结果如何,通常是要由学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做出判断和决定的。通过一个用案例法教授的课程,学生应该感到有过实际解决问题的经历,这是简单的举例法很难达到的。

第二、案例教学法不能适合传授所有知识技能

由于教学对象的需求是不同的,教学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需要根据课程的需要来确定是否采取案例教学法。案例方法在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以及在经济、法律等课程中的有效性已经得到实践的证明。案例教学法主要适用于实践技能的传授,对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传授不够理想。如果我们把案例法的教学方法用于不当的教学领域或目的,不但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还会对案例法的有效性产生误解。因此,案例教学法不能代替其它的教学方法。

第三、案例教学法实施中要考虑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尽管案例是对一个真实事件的记录或叙述,甚至模拟出一个真实环境,但是它毕竟不是真实的。学员在虚拟环境中做决策时所感受的压力与现实中的压力是不同的,所以,学生不认真、不负责任的现象也会存在。因此,如果不能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精神的环境,不能引起他们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法就不能发挥出它的效果,也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可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比其它教学方法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技巧性更强,要求更高。因此我们认为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工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学校应充分重视和支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身是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开设该专业的学校从加强专业建设、保证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应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资源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划拨相应经费,引进、配备资深师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第二,学校应多途径解决案例编写和质量问题。案例的编写和质量水平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国家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过十来年,教学案例数量不足,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的案例缺乏,相关学校应考虑广开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企业实践来编写和完善案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顾问公司的合作也是丰富案例素材的方法之一。当然对以往案例的补充和修订同样是案例编写和完善的重要渠道。有些案例虽然陈旧,但企业背景和问题的代表性仍然突出。对于这样的案例,应该追踪企业的发展现况,补充案例对象企业的最新资料,检验以往分析和判断的正确性,使得案例教学课程能保持持久的真实与鲜活。

第三,学校应积极聘请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人员进行案例教学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业案例教学中,除专业教师外,还应该考虑更多地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比如聘请企业人力资源副总、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作为指导教师,来共同进行案例教学工作,解决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缺乏企业实际运营经验导致的纯粹纸上谈兵的问题。所以吸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人员加盟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教学队伍中,是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 杨海光.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02

学校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篇6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高校档案工作保持蓬勃生机的力量源泉。作为高校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档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管理水平的高低。要以创新的态度、思路和途径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与高校其它各项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1.档案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是一种不能再生的信息资源,是记录和反映高校整体工作全貌的载体。国家教委明确指出:“高校档案工作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各高校必须把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由此可见,作为记录和承载高校历史沿革的档案管理工作,是整个高校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员。作为重要信息资源的高校档案,其价值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只有不断提升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利用水平,才更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和扩大高校的知名度。

2.高校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档案管理模式陈旧

在信息化背景下,对于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方面,既懂档案业务管理,又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受高校现行人事制度的影响,目前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年龄偏大,计算机操作能力一般,习惯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编研模式。而在信息社会,档案的载体形态和记录方式已呈多元化发展,一些必备的技能如数据存储和压缩技术、档案信息组织技术、检索技术等还不为多数人熟练应用,更不用说网络环境下教学档案的安全性问题了。

2.2高校档案数字化、辅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档案工作计算机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原有的手工管理模式基础上,该模式的特点以档案信息载体为核心,工作对象不是档案信息,而是纸张、塑胶等载体材料。计算机的作用只是辅助人工管理档案实体,而不是处理档案数据。这种模式的落后点是没代替手工管理工作,而且是大大的增加额外手工劳动的投入。在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模式仅局限于档案工作内容的编目和检索环节发生局部作用,而且是辅助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实体进行编目和检索,不是针对具体的档案信息。

2.3档案服务功能单一

档案服务功能单一,档案资源偏少,不能科学全面的真实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轨迹,参考价值不高、针对性不强。所以档案管理水平的创新有待进一步提高。

3.加强档案管理创新体系的建设

3.1模式创新

目前,高校档案室虽属机关部门,但大多挂靠校办或党办之下的非独立结构,其职能主要室执行而非决策。这种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应当改变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档案室从校办或其他部门分离出来,变成独立的档案管理职能部门,由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决策,进而注重学校的未来方向,把握前瞻性的特点,在档案资源、档案人力、档案开发、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这样才能使档案机构高效、安全、到位,才能实现高校档案工作的超越,呈现高校档案事业不断发展的前景。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用观念创新助推档案管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加快高校档案数字化进程;改进档案服务机制,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3.2思路创新

一是管理理念创新。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过去盲目追求“大而全”,以藏为主,重藏轻用,被动服务的状态,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全社会用户和高校的需求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价值走向,以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来加强档案管理,开辟档案管理发展的新途径。把档案管理的知识化、科技化、信息化、社会化作为档案工作的管理目标。

二是管理内容创新。档案室虽然收藏有学校文献资源,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文献资源收藏齐全。单凭本室收藏难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必须调整,充实档案室收藏的内容,提高质量、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的采集用户需要的档案资源,并对档案文献资源不断进行优化,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及时、准确、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三是管理方式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主要应看档案室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服务效果。档案室的管理工作重心要转向对用户和档案员的管理,要最大限度的实现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是人才资源创新。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要针对档案专业人员成长和工作特点,努力营造一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信息理解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作风正、工作实、纪律严的专业人员。要完善档案干部终身体系,不断提高档案培训质量,提升现职档案人员的文化和专业程度,切实增强档案干部和工作人员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要加大对优秀青年档案工作者的培养力度,加强多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在实践工作中培养锻炼人才。

总之,做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高校管理者和档案管理人员应以积极有为、多元创新的进取精神,变简单的分类整理为高技术含量的综合性开发建设,变重储轻用为存储、利用并重;变单一的查阅服务为多元的开发利用,最大限度的实现档案资源的社会价值和档案工作人员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学校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篇7

关键词:招生档案管理数字信息化纸质档案信息

招生档案是原始信息的一种资源,是原始信息和信息载体的统一体。然而,许多高校的招生档案存在数量冗余、保管条件较差、查询和利用效率较低、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单一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着高校招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实效,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实现招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1招生档案信息化的内涵

所谓招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使有现实利用价值的档案内容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不仅要发挥招生档案的凭证作用,更要注重发挥招生档案信息的功能。依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在学校信息化改革中要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档案管理的数字和数据库建设。招生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具有特殊意义,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招生档案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等同于一般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而应从多方面入手来加强招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2实现招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策略

2.1提高招生档案工作者的素质,特别是加强招生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复合型的招生档案管理队伍。招生档案人员不应单纯是档案的保管员,还应具备高校招生工作的专业特性,熟悉招生工作,明白招生档案对于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性。一个档案管理者,特别是招生档案的管理者必须有较好的基础知识、较高的专业知识及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素养。只有具备一定的适应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需要的基本技能,才能处理好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做好网络环境下的招生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2.2提高高校招生标化、规范化水平就要推进招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档案信息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形式极其复杂的信息源。要保证招生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人们轻松、快捷的在网上查档,就必须遵循一定标准。否则,就会影响利用者快速、准确的查阅档案。

2.3抓好学校档案数据库的建设。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由文件处理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完成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

2.4搭建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平台,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档案管理意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提高和增强学校全体师生对档案工作特别是招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是搞好学校档案工作的先决条件。

2.5加强横向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学校部门多,人员复杂,学生流动性强。因此,对于招生档案管理也是复杂多样的。建立一个完整的校园信息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通过建立联合目录,形成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使招生档案的利用率提高,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3当前学校招生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3.1存在的问题(1)档案意识淡薄、档案材料不全。一方面,由于学校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导致各部门不能及时地提交各类档案材料,从而导致档案的收集不全,可能使重要材料流失,归档材料质量不高,缺乏完整性;另一方面,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归案意识不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2)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硬件设施不达标。目前,大多数学校没有形成主动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编研,以便有效地提供利用服务的意识,操作上也都是传统的、低效率的手工方式,极少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管理,还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状态,这些都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及利用价值。

3.2解决办法(1)加强档案部门网上办公先进设备的配置,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需要购入设施设备。我们要争取学校领导的对招生档案管理的重视,加大对招生档案信息化的投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推进招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2)加强信息人文管理。所谓信息人文管理是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对招生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其主要管理手段是档案制度化、信息政策话,大力推崇档案信息文化。在推进档案信息社会化中,应当重视相应的信息法律、信息政策和信息文化的建立,没有这种人文管理提供支撑,要想充分实现学校招生档案信息的流动性、共享性和价值性是不可想象的,只靠信息技术是难以实现档案信息社会化的目的的。(3)采取切实可行的信息保护措施。加强使用电子档案的法律、制度的制定,用法律和制度来保障招生档案这一特殊资源的齐全完整。

将纸质招生档案信息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就是为了让档案信息变成流动的、有生命力的资源,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依靠网络,必须配备统一的管理设备。

实现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全覆盖。要为学校的招生工作发展提供快、准、全的档案信息,计算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利用开发计算机招生档案管理系统可实现:档案自动编目和检索、档案自动全文存储与检索、档案业务工作管理、计算机辅助立卷、档案自动标引,以及文档一体化管理等。采用高容量的存储载体。随着招生人数的变化,招生档案数量的增加,档案部门面临着沉重的档案室压力,以及档案自然老化和人为损害的难题,这就需要使用大容量的档案存储载体。利用计算机的移动存储系统,可以解决档案信息存储难的问题,同时解决招生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并能提高档案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管理中技术革命进程的动态审视》傅荣校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2.《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部门的生存与发展策略》王英玮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学校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篇8

[关键词]学校档案管理

学校档案综合管理,较一般所指的集中管理更有明确的内涵,不仅是对学校各个职能的分类,各种载体形成档案实体的统一管理,而且是对学校全部档案进行统一分类,系统管理和整体的开发利用,还是一种把学校档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组织管理和提供利用的组织形成和集中统一管理的具体化。

1.对学校档案进行综合管理

第一,要建立综合档案室,将文书档案、教学档案、政教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声响档案、基建档案、荣誉档案等进行统一管理,让学校档案与学校发展同步进行。

第二,要用活档案,服务学校,注重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边整理边开展服务,而学校档案实行综合管理又有利于全面,系统地提供利用,能起到省时省力的效果。

第三,要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利用档案资料集中后的丰富档案信息资源,体现档案信息的整体优势和潜在价值。

第四,要确保年度归档文件按时归档,做到收集齐全完整,分类明确,排列科学合理,编目清晰,实现学校档案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加强学校档案综合管理,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领导要把档案工作摆到议事日程上,做到思想发动,组织落实和目标管理“三到位”。思想到位是指,针对有些教职员工对档案意识不强,轻视档案管理的倾向,加强对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爱岗敬业教育,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组织到位是指,要通过各项组织落实措施,使学校档案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每个科室部门,要有明确分管领导,确定学校档案管理人员,逐步形成比较健全的档案管理网络。

目标到位是指,要通过目标责任制考核,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以及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使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表彰。

2.要提高教职工的素质。要加强学校档案综合管理,适应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必须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提高学校档案人员的队伍素质,总的要求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重学习,顾大局。学校管理的目的在于保证提高教学水平,教书育,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档案专业人员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指导思想不变,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不变。

3.档案人员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是学校档案目前要解决的问题。要改进学校档案管理手段,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解决好,由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的转化。我们不能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因为这是不符合时展的要求,也不符合学校档案工作的实际。

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站在时代的前列,认清学校档案管理发展方向;掌握和了解学校档案工作现状,确定发展的路子;大力倡导和鼓励爱岗敬业,勤奋钻研的精神,立志岗位成才,立足岗位出成果;积极培养和发掘既懂政治又懂业务,一专多能的档案管理人才。

4.要热爱档案事业。档案事业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业,为了能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档案工作者应该有一种历史责任感。踏踏实实工作,甘于清贫,淡泊名利,献身学校档案事业。学校档案是学校发展轨迹的载体,是学校管理的依据手段和基础,抓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是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教职工的整体认识,切实把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明确学校档案管理的重点,不断促进学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3)全面推行电子档案,尽快实现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档案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档案真实、可靠,是因为档案是最原始的历史记录。因此,坚决维护档案的真实性,维护历史真迹也是我们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5.要建立学校综合档案室,这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推行学校全部档案综合管理,既体现了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又有利于学校统筹安排人、财、物,完善学校档案管理体制,改善学校档案管理条件,更有利于学校作用的发挥,便于学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学校各项工作服务提供便利。

总之,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学校中的价值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的持之以恒的努力工作,才能真正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学校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篇9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档案;云存储

高校档案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是高校从事教育教学活动、高校管理、教学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参考借鉴资料。高校档案不仅是高校政策决策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日常管理决策不可或缺的资源。

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已经迈入了大数据时代,高校也不例外。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的学籍、发表的论文、课程成绩以及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学课件、发表的科研论文、参加的科研项目等会产生大量数据,同时还有实验室设备、学校机房和行政部门产生的档案信息等也会产生海量数据。除了在学生培养方面会产生海量数据外,高校行政管理活动、科研和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也都会产生海量数据,这些数据数量大,数据结构多样,数据来源广泛,明显具备了大数据的特征,对这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进行归档存储,并确保在需要时能被有效地查询和利用,这将成为高校档案部门无法推脱的责任,同时也为高校档案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目前高校档案管理面临的最主要的两个挑战:一是如何为档案数据提供足够大的存储空间。二是如何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安全、高效、方便的档案访问平台。幸运的是,面对大数据带来的挑战,云存储技术应运而生。简洁地说,“云存储”是将数据资源存放到网络上供人们查询的一种新兴方案。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通过任意可上网的设备方便地存取数据。现在许多国内外的大公司如微软、亚马逊和谷歌已经引入了相关的云存储平台服务。在大数据背景下,如果能将云存储技术应用到高校档案管理领域,不仅可以解决以上两个挑战,也将会为高效档案事业带来历史性的变革。

一、云存储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优势

(一)云存储技术的应用,能降低高校档案管理的成本,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传统的数据存储都是静态的,多用于存储pB级以下的数据。若采用传统的存储架构,当存储容量需求增加时,就需要添加新的存储阵列。随着需要管理的阵列数增加,存储环境变得日益复杂,管理难度更大,需要的运营成本也随之增加。而云存储能够实现动态扩展,按需求进行配置。各高校档案馆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申请适当的存储容量,无须额外的存储设备,相比较传统存储模式,降低了购置设备的成本。存储平台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由云存储提供商完成,降低了高校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的成本。云存储提供了一个较为开放的访问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任何可上网的设备访问档案资源,这就解决了某些用户由于时间、地点等因素限制而无法实时访问档案资源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高校档案资源的利用率。

(二)云存储技术的应用,能为档案数据提供海量的存储空间。随着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快,高校档案数据也由原来单一形式向电子文件、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发展,高校档案馆要安全存储这些数据,需要不断扩充服务器和相应的存储设备,这会给高校档案馆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由云计算发展起来的云存储平台,用户只需要利用几台可以上网的电脑终端就可以方便地上传和下载存储在云中的电子文件。云由成千上万的存储设备和服务器集群构成,它具有无限的存储空间和海量的存储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档案数据海量增长的存储需求。

(三)云存储技术的应用,能增强容灾、异地备份能力。云存储可以实现跨领域部署,并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多物理存储节点、多应用系统和多业务服务协调的共享存储构架。特别是当发生不可预测的数据灾难时,通过云存储的分布式备份功能可以实现档案数据的快速恢复。同时,云存储可实现数字档案网络在线异地备份,以上两类功能可避免各高校档案馆单独存储档案数据时遭遇停电、火灾、水灾、地震等特殊灾难情况时可能带来的档案数据丢失和损失。

(四)云存储技术的应用,能实现档案数据中复杂数据类型的虚拟化存储。采用云存储所具备的虚拟化技术和大数据管理技术,能实现很好地复杂数据类型的虚拟化存储。特别是针对特殊类型的档案,如:电子期刊、古典文籍、照片资源、音频视频文件等。

二、云存储在高校档案存储中的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一)云存储平台的安全风险。高校档案的保密性以及档案工作的机密性决定了高校档案存储需要一个相对安全的存储环境,现有的高校档案存储方式在档案安全存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首先,云存储自身的虚拟化、无边界性、流动性等特性,使得其面临较多的安全威胁。其次,与传统的存储方式不同,云存储是将数据信息存储在云端,这对数据的存储安全、传输安全、服务安全和访问控制都带来极大的挑战。同时,云存储应用导致网络资源、信息资源、用户数据和应用的高度集中,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与安全风险也较传统应用高出很多。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云存储供应商保证可以提供绝对安全的存储平台。此外,如果将不能公开的数字档案以远程方式存储到云端,必定会引发档案管理者的担忧。

(二)云存储的可靠性问题。大多数云服务供应商都对云存储的安全性做出过承诺,但亚马逊弹性云服务出现的服务中断事件以及微软出现的云数据托管中断事件都表明用户能否访问到自己的云存储数据取决于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是否可靠,一旦云服务供应商出现问题,用户则无法正常访问自己存储在云服务上的数据,因此可靠性问题是目前云存储急需解决的难题。

(三)缺乏可靠的国内云存储供应商。现在大部分成功的云存储供应商都是Google、微软等国外品牌,尽管国内的一些it公司正努力追求云存储技术,但就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来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当高校档案选择云存储方式,云平台就控制了档案数据,这将会导致潜在的数据威胁行为,例如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挖掘机密的档案信息。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更希望找到一个具有独立R&D认证的国内云存储供应商,最大程度地保证高校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四)缺乏统一的云存储技术标准。在技术层面,对于长期有效存储数字档案尚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技术标准问题。想要实现数字文件长期、高效地存储,必须制定一系列的统一的存储标准。然而,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未形成一套公认的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的标准,这有可能导致在将档案数据上传到云端的过程中产生数据丢失、错序等问题,从而直接影响档案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三、高校档案云存储实现的观点

(一)积极参与档案云存储设计。高校应该以档案管理部门为领导,由各部门共同支持建立起一个较为全面的档案管理系统,从而避免过多地依赖于云服务供应商。在档案管理系统的核心设计以及资源建设过程中,高校内部应该制定一套统一的安全标准和机密性协议,所有的档案管理人员都应积极参与档案云存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习云存储相关的知识,建立一个规模合理的档案管理系统。考虑到高校档案的保密性要求,在云存储供应商进行系统维护以及业务合作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机密性协议,以降低档案数据泄密的风险。

(二)建立高校档案私有云。云服务按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范围可以分为三类,即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公共云通常适用于大规模和多用户。相对于公共云和混合云,私有云的用户完全拥有整个云中心设施,提供了更多地安全和保密等专属性的保证,因此在安全性、法规遵从以及服务质量方面更加具有保障。高校档案管理选择私有云可以保障在使用云存储技术的同时最大程度地维持对档案数据的控制权,提高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三)建立云存储平台下的档案数据的安全备份策略。采用云存储技术存储高校档案数据后,相应的备份策略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脱机备份转换为网络在线备份。为了提高档案数据的存储安全和灾难恢复能力,高校可以选择对档案数据进行多套备份,通过将档案数据副本在本地、同城和异地进行备份的策略,实现档案数据资源的多套多地备份,这不仅能够提高档案数据访问的实时性和共享性,更加增强了档案数据的容灾能力。对于重要的、机密的高校档案数据应该做好提前备份,一旦云存储数据库遭受致命损坏时,可以立即启动备份系统以确保高校档案数据的正常使用。

(四)加强云存储人才的建设和培养。将档案数据向私有云迁移时,需要采用成熟的技术方案,解决私有云的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安全工作。同时,应做好系统容灾、数据备份,以及业务回退机制,以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安全事件的处理能力,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掌握相关技术的it技术人员。管理档案系统的it技术人员不仅要有较为深厚的计算机背景知识,还需要熟悉档案的相关知识。因此,高校档案馆建设要注重人才的建设和培养,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

四、结语

云存储技术的出现为高校海量档案数据的高效存储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平台,为高校档案的管理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应积极投入到高校档案私有云建设中,充分利用云存储的技术优势。同时,也要重视高校档案云存储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尤其是档案安全和保密问题,积极提出相应的策略。

本文系云南省档案科技项目“基于Hadoop云平台的高校档案资源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16-y-125-006)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ZhaoYi.opportunitiesandrisks:electronicdocumentmanagementundercloudcomputingenvironment[J].Journalofarchivesandconstruction,2013(10):4-7.

[2]张桂刚,李超,张勇,邢春晓.一种基于海量信息处理的云存储模型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S1):32-36.

学校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abstract:Humanresourcemanagementnotonlycultivatespeople’smanagerialnotions,butalsodevelopstheirpracticalability.ithasalwaysbeenthemajorconcernfortheeducatorsinthisfieldthathowtodevelopandenhancestudents’practicalabilitywhoaremajoringinhumanresourcemanagement,andhowtocombinethebasicthoeriesandthepracticesintoanorganicwholetodeveloptalentsadaptingtothemarketrequirement.Forsuchkindofcharacteristicsofthiscourse,wemustchangethetraditional,closedandtheory-emphasizedteachingmethod.Caseteachingbecomesanimportantmethodtodevelopmanagerialtalentswithinnovationalspiritandpracticalability.

Keywords:caseteaching;humanresourcemanagement;thespiritofmovatin;poacticalabibtg

传统的以教师“填鸭式”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必须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加以创新。借助于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通过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使学生在一种“创造性的环境中”培养操作性的能力。我们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憾,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特点与作用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具有显著的不同,其特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性:案例教学法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转换,改变以往课堂讲授法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使学生成为主角,有足够的空间展示自己的才能,自觉地学习。

2.亲验性:通过案例使学生了解到真实、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并不只是书本上纯理论的堆砌,并且能够及时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

3.交往性: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自由组合成案例讨论小组,互相交流看法,互相启发,开拓思路,有助于相互沟通与学习。

4.实践性:案例教学是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应用能力与自身素质得到锻炼与提升。

(二)案例教学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若想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就要注重案例教学法的灵活应用。如果只是凭借一本教材按部就班进行理论教学,离开真实的企业实际,离开现实性的案例研究,可以说,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学习,就只能是浅尝辄止、管中窥豹,难以掌握其精髓,也不能满足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人才实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案例教学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案例教学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将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方面,由于从中学校门到大学校门,学生的实践能力严重缺失;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欠缺,使部分教师苦于枯燥理论的讲解却达不到理想的授课效果。而案例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可以将理论知识寓于案例之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第二,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案例,可以帮助学生从具体、生动的实际出发,从特殊个案中归纳分析出一般结论,案例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众多案例,都来源于复杂的管理实践,通过对工作场合过去实际发生的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通常,我会让学生自由组成案例讨论小组,每组由6~8人组成。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案例教学法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讨论完毕,每个小组都会派代表发言,阐述观点,有时还会有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针对要点问题的不同观点、不同方案他们会进一步探讨、争论。这有助于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同时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

第四,案例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案例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而又逼真的人力资源管理情景,对于没有直接接触过或很少接触过企业,对实际工作了解甚微,又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我发现,课上参与案例讨论的同学比以往回答问题的同学数量明显增多,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的。

[HS(2]二、案例教学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HS)]

虽然案例教学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依然存在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

第一,案例非本土化。通过我国各高校的案例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真实案例来自国外企业的实践。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案例搜索时就会发现这样的问题,频繁出现的无非是摩托罗拉、麦当劳、肯德基、通用电气、iBm、微软、沃尔玛等此类公司的案例。然而我们都知道,对于人的管理一定是基于特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只有本土真实的案例才能反映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才能够使得案例教学工作对于分析解决我国企业的实际问题更具有针对性。

第二,教师和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目前在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大多是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具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的比较少,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也大多是高中生直接进入大学学习的。这样,教师和学生双方都不具备对于企业的感性认识,案例分析缺乏与实际情况的联系,难以激发思维火花,止于对概念、原理等概括性知识的阐释和套用,对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创新思考等能力的培养都很不利。

三、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途径与对策

我们就从参与教与学活动的双方分别进行分析。从教师的角度,关键是抓两点:一是抓案例的质量;二是抓教师案例教学能力的提高。从学生角度,也要抓住两点:一是抓学生课前的准备;二是抓学生课堂的表现与参与。

(一)从教师角度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途径与对策

首先,案例的选择必须是具有代表性的、最新的,并且是与本课程几大板块密切联系的案例,最好是与中国目前实际相结合的现存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案例。但却发现介绍跨国公司或国内知名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较多,而介绍国内普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的案例较少,而且通常情况都是通过案例来介绍一般性的理论或原理,能够运用理论或原理深入分析并解决问题的很少。因此,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应考虑广开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最好能编写一些本省的或本地区的大家平时耳熟能详的地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做法作为案例,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校应该积极主动与企业建立联系,通过师生的企业实践活动来完成案例的编写与应用。

其次,教师案例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改善案例教学质量的又一关键性因素。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有意创造一种开放的气氛,借助于提示、设问、反问、引起争论等方式使学生各抒己见,注重鼓励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观点分享和交流。同时,应注意多种手段的应用,譬如:案例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案例讨论与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结合起来,这样可增强案例的可读性与趣味性。这对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对那些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进行必要的案例教学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在本教研室的教师之间,经常开展案例教学的经验交流。此外,还可考虑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到案例教学环节中来,比如聘请企业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经理和人力资源部长作为指导教师来共同进行案例教学工作,解决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缺乏企业运营实践导致的纯粹纸上谈兵的问题。

(二)从学生角度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途径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