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审计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5:24

能源审计法篇1

能源审计工作流程笔者参考相关的材料[8-11],并结合实际工作汇总了民用建筑能源审计的流程,可为高效、完整地完成民用建筑能源审计工作提供参考。能源审计工作的人员及设备配置对于民用建筑能源审计项目,建议一般设立1名项目负责人、1名技术负责人、1名质量安全负责人、1个内部专家组(2~3名专家)和数个能源审计工作组(具体数量可根据所审计建筑情况而确定),其中每个工作组均应设立1名小组长,另有组员3~4名。建议现场审计分为2个小队,一队负责文件审查,另一队负责现场调查和测试。民用建筑能源审计工作建议配置如下基本测试仪器:红外热像仪、超声波流量计、Co2浓度计、数字式钳型表、照度计、风速仪、空气温湿度计、通讯设备及笔记本电脑等。民用建筑能源审计进度控制根据笔者对民用建筑能源审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建议可以参考表1所示步骤与业主进行沟通,商议安排审计工作进度。一般可以初步考虑以45个工作日为基准,具体项目可以根据建筑自身的复杂程度以及对能源审计双方约定的其它要求,对时间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8-11]。

能源审计工作实施步骤

基本信息收集通过召开能源审计会议和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建筑所有权人或物业人员收集被审计建筑的基本信息表,包括建筑概况、建筑能耗账单、用能系统和用能设备情况等,并通知建筑能源管理人员准备以下资料,供现场文件审查时进行查阅:1)被审计建筑的文字介绍,包括建筑基本信息;建筑功能划分及布局;建筑的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插座用电系统、动力系统等的基本情况;有无进行过节能改造,若实施过节能改造工作,需要说明改造内容;有无分项计量,若有,需要说明分项计量情况。2)被审计建筑的相关图纸,包括建筑图纸、结构图纸,以及水、暖、电、动力图纸。3)能源管理文件。4)能源账目文件。5)用能设备清单、维修管理记录、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记录。获得建筑的基本信息后,审计方判断建筑是否具备开展能源审计的条件,确定审计目标。若不满足最低审计条件,应及时提出(这一点对于政府委托的项目尤为重要)。现场调查和测试现场调查和测试包括建筑巡视和建筑室内环境测试2部分。1)建筑巡视对大楼进行整体巡视,结合文件审查结果及建筑基本信息表,确定建筑能耗和管理的总体情况。对大楼内的制冷机房、锅炉房等设备机房进行巡视,以便确定空调系统、通风系统、供暖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和电梯等用能系统是否存在管理不善、运行不当、能源浪费、无法调节等问题。根据建筑内各房间的不同用途进行随机抽检,对各用途房间至少选取1个房间。对所抽检的房间,巡视室内基本状况,对室内环境参数(温度、相对湿度等)的设定情况及控制和调节方式进行现场调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设定不合理、能源浪费、无法控制或调节等现象。2)建筑室内环境测试根据建筑内不同类型使用功能的房间进行抽样检测,每种类型至少选取1个房间样本。对所抽检的房间样本,采取以下调研和检测措施:巡视室内环境状况,调查遮阳情况以及办公电器等用能设备的运行和配置情况;对房间室内环境参数(温湿度、Co2浓度、照度等)进行检测;对室内环境参数的设定情况及控制和调节方式进行调查。通过以上检测,可以基本确定是否存在空气温度设定不合理、电器配置浪费以及控制方式不合理等现象。3)机房设备检查结合建筑基本信息表和建筑巡视情况对制冷机房、锅炉房及设备间内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调节和控制方式等进行评价,需要时可进行必要的设备能效测试。4)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测试根据实际需要,对建筑围护结构进行保温性能测试,主要是采用红外热成像法检测围护结构保温缺陷、采用热流计法检测传热系数、采用压差法检测建筑物气密性等,从而确定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需要进行节能改造。

建筑能耗数据的处理分析及能源审计报告

建筑能耗数据的处理分析1)能耗数据评判依据通过分析能源费用账单和现场测试数据,计算出常规能耗和水耗、特殊能耗以及第3类能耗。建议可以采用每年每m2的能耗量和每年人均的能耗量等指标来客观评价能源利用效率。2)能耗数据计算对收集到的建筑能耗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各项能耗指标,包括建筑能耗总量指标、常规能耗总量指标、特殊区域能耗总量指标、暖通空调系统能耗指标、照明系统能耗指标、室内设备能耗指标、综合服务系统能耗指标、建筑水耗总量指标等,并对相同功能的统计指标进行横向比较,以评价该建筑的用能水平。3)能耗数据分析对建筑的能耗数据、设备及系统运行记录、节能潜力等进行分析。按不同季节或时段绘制主要用能设备的日负荷性能曲线,分析和判断各用能设备和系统能耗现状的合理性,提出单栋建筑的节能建议及相应的可行性分析,并综合分析其节能管理体系、规章制度、节能规划和节能技术改造等情况。能源审计报告单栋建筑的能源审计报告相对明确,对于民用建筑群的能源审计报告一般是建议按整体报告附分报告的方式编写。民用建筑能源审计报告(以单栋建筑为例)的内容一般包括:1)能源审计概况:包括能源审计的目的、审计依据、审计内容、审计团队;2)建筑及用能系统概况:包括建筑物基本信息综述、建筑物围护结构概况、建筑物用能系统及设备概况;3)建筑物能源管理:包括建筑物能源管理机构及职责、建筑物能源管理现状及评价、已有节能管理措施;4)建筑能耗分析:包括全年建筑总能耗分析、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分析、典型年逐月能耗分析、能耗拆分;5)节能潜力分析及建议:指出通过改善管理和改进技术可以明显实现节能的项目、总结对加强建筑能源管理的建议、提出改进建筑能源计量系统的技术措施;6)审计结论:得出建筑的能耗指标、分项指标及评价等级、节能建议等;7)附录:包括建筑基本信息表、建筑能耗账单、室内环境测试表、建筑用能现场观察表等。

民用建筑能源审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1)基础资料的完整性问题能源审计项目确定后要及早向业主提出所需的基本资料清单,并向业主详细阐述每种资料包括的内容,给其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整理,审计机构要逐一核查其准确性,以确保能源审计工作顺利、完整地开展。2)能源审计现场测试前的准备工作确定测试位置、合适的检测日期以及需要的检测设备。要及时与业主沟通,保证在其配合下、在适合的检测日前准备就绪。3)核实工作报告初步完成后需与甲方核实项目基本情况的准确性,核对实测情况及数据。4)沟通协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应及时沟通、协调、解决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若遇到确实不易解决的困难,如果是政府采购项目(能源审计),审计机构需要及时向政府相关的管理部门反馈,在其帮助下确保能源审计工作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

结语

能源审计法篇2

【关键词】能源审计;节能;对策

审计具有很强的监督与管理作用,能源审计是一种专业性审计活动,属于管理审计范畴。企业能源审计是由节能主管部门授权的能源审计机构和具有资格的能源审计人员依据国家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审核与评价。目的是通过把审计的管理与控制方法引入企业能源管理工作,帮助企业合理使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我国企业能源审计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监管力度的加强和企业能源成本压力的双重作用下,能源审计工作正经历着20世纪90年代能量平衡后的又一次新的发展高潮。但由于我国能源审计工作全面开展的时间过短,能源审计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能源审计工作的定位尚不清楚

企业能源审计的现状是市场职能和政府职能并行。从政府角度看,政府节能主管部门要求重点耗能企业提交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却没有明确是政府委托还是企业自身行为。如果是政府职能,就不应该收费,但能源审计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很大,需要聘请一些相关行业的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所需经费没有来源,整个能源审计工作将无法展开,政府部门能源审计的监督职能就无法发挥。从企业角度看,如果仅靠市场行为,企业出于自身节能管理的需要,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又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审计机构实行监督。从审计服务机构看,审计服务机构既然因能源审计业务向企业收取费用,肯定要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理顺数据关系,片面迎合政府要求,从而使能源审计变成走过场,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与作用。此外,审计服务机构的违规行为不能得到相应的处罚,也无法保证国家节能政策的顺利推行。

(二)能源审计的评价标准尚不明确

目前,我国节能管理部门对企业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计算到底是按单位产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还是产品能耗尚不明确;能耗标准针对性不强,有些标准或者指标没有考虑到行业内部的不同情况,如产业链的长短、原材料质量好坏等,均可能使产品能耗指标的可比性受到削弱;许多行业缺乏耗能指标的评价体系,单位产值能耗指标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的比较存在的不可比因素太多,实际已经失去了比较的意义;地方节能主管部门与统计部门对等价与当量折标的要求不尽一致,导致计算结果差异较大。

(三)能源审计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尚未建立

我国尚未出台企业能源审计机构资质限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些地方甚至是三人或两人就组成一个能源审计小组,任意打一个牌子就跟企业签订能源审计协议。相关审计人员也没有相应的审计资格要求,部分机构参加审计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指标的计算不准确,甚至理解错误,对二次能源与耗能工质投入、转出机理不理解,单位产品能耗计算不准确、审计报告质量不能保证,造成了能源审计市场的混乱,影响了能源审计应有作用的发挥。

(四)能源审计的基础性资料尚不完善

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缺少专职的能源管理机构,相关的能源使用及管理信息不全面,在各个生产与管理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能源的信息共享链,内部的能源信息共享性差,存在“信息孤岛”现象。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高于资源节约,甚至高于环境保护,致使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因此,节约能源意识较差,计量器具配置不全,完好率、配置率达不到标准,致使部分能源的消耗无法计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能源审计报告的数据准确度。企业财务成本核算中,只核算作为原材料、动力的主要能源,如原煤、电力等,而对用量较小的能源,如柴油、汽油、水等,在成本中则未作核算;部分企业对余热余能回收后转换的能源又用于生产时,不计入成本,因此成本分析中能源成本的升降金额并不反映实际的升降,使成本分析流于形式。

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及能源审计服务机构三方合作,做好各自工作,制定相应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推动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的健康、顺利及可持续开展。

二、解决我国企业能源审计中突出问题的对策

(一)从政府角度看

在能源的科学管理和节能管理工作中,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整企业能源利用过程、节能管理工作的各种权力和义务关系,对企业的管理和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的《能源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给企业的节能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也使企业的节能管理和能源审计工作有法可循;特别是随着《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2007年4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国发〔2007〕36号)、《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能源审计工作带有法可依,保证了企业的节能管理和能源审计工作在法律法规的监督下依法进行。

政府部门应继续抓好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审计工作,加大节能资金的投入和节能降耗的财税支持力度,通过制订财政、税收等激励政策,加大对能源审计的支持力度;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能源审计市场准入制度,规范能源审计工作;尽快制订出更多的适用于不同行业的国家能源标准检测方法及评价细则,准确衡量企业的能耗状况;对《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明确涉及能源核算的项目,引导企业在财务成本核算中的成本、费用科目设置增加一些能源方面的明细项目,便于对能源消耗数据的统计。

(二)从企业角度看

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需要支付给审计服务机构一定的费用,此外,在审计过程中,企业各部门的会议协调、资料复印等还需要一定的成本付出,这些基本上构成了企业能源审计的成本。而企业所能获得的能源审计收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企业申请新上项目时,完整、科学的能源审计报告能够帮助政府部门更好的判断企业原有的能源消耗及管理水平,综合考虑新上项目带来的能源消耗变化情况,减少相应的行政成本,为企业带来间接效益;其次,通过能源审计,企业可以充分认识到能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能源审计中提出的相关节能管理及技改措施,找相关的部门或机构进行可行性分析,并进行项目的具体实施,项目的实施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节能效益;再次,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凭借着其强大的专业知识,可以在能源审计过程中适时的向企业宣传国家相关的节能或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以良好的服务让企业得到实惠。

基于此,企业应配合国家相关政策,做好节能管理的基础工作,完善能源使用的计量管理,保证能源使用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一个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其行为和发展应该是在利国、利民,促进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利益最大化。

(三)从能源审计服务机构看

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应转变观念,在满足节能主管部门对能源审计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对企业用能状况做出客观评价的同时,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主要是把审计工作着眼于挖掘企业增加利润的潜力;紧紧抓住降低企业成本的“牛鼻子”,注重于企业能源利用与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的审查和评价,更好地为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服务。具体措施有:

1.扩大能源审计的内涵

能源审计是手段,为企业服务是目的。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在为企业进行能源审计时,应抓住降低企业成本的关键因素,将能源审计的内涵扩大,即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而不是某一部分,灵活运用审计方法,以提高审计效果。能源审计的内涵扩大,一方面为准确计算企业产品产量、科学评价单位产品能耗、产值能耗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通过主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审计,对引导企业搞好事前预防、厉行节约等间接节能也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此外,能源审计工作人员在企业进行工作时,具有综合企业各生产管理部门的优势和对企业整体的信息进行整合的优势,具备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的条件。

2.注重企业能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能源利用方面,企业大多缺乏统一指挥和计划,形成部分能源盲目超储积压,风吹雨淋、自然损失严重,各生产工序之间统筹计划调度能力差,设备无效运转时间长,导致能源损失大。

针对此类企业,能源审计工作人员需着眼于挖掘企业增加利润的潜力;注重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进行审查和评价;注重如何当好企业领导改进经营管理的参谋,发挥能源审计建设性的职能作用,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与评价,为改善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堵塞漏洞,增收节支,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改进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建议,也是企业投资最低、收效最直接的建议。

3.坚持能源审计报告内容的完整性与审计重点的灵活性原则

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企业能源审计应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在审计过程中,应选择性的进行设备的现场测试,不陷入能量平衡的繁杂劳动中,能源监测也注重“抓大放小”,即抓住重点的用能工艺和主要的用能设备,不面面俱到,在合理评价企业能源、资源利用状况的基础上量力而行,科学地配置审计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不搞“企业能源利用率或者企业能量利用率”等庞大的数字计算工程。能源审计工作本身也涉及“节约”的问题,能源审计人员如何经济、合理、有效地利用各项资源,要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才能做到能源审计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笔者相信,通过政府、企业、能源审计服务机构三方的切实改进和踏实工作,企业能源审计工作一定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我国的能源审计工作一定能够更加健康、持续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孟昭利.企业能源审计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albertthumann,williamJ.Younger.Handbookofenergyaudits.newYork:theFairmontpress,2003.

能源审计法篇3

一、资源环境审计的主要方法

(一)传统审计方法

一般将传统审计方法归纳为七大类: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随着审计技术的发展,一些新方法得到使用,新审计准则对审计方法进行了新的归纳,列举了类方法: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较之以前的方法内涵更加丰富,描述更加准确。其中几类审计方法对资源审计来说仍是必须和有效的。

检查记录和文件。这是最传统的审计方法,在对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治理保护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特别是资金的流向审计,以及资源环境保护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性审计,还是有关资源环境开发、保护的决策情况审计,必须采用这种方法对有关账册、法规、文件、纪录进行查阅。

检查有形资产。它与原来的“监盘”有着不同的内涵,它不仅要检查实物资产的数量,更要检查其存在状态。资源环境审计中,检查有形资产主要是检查用于开发、保护资源环境的各种设施、设备数量上是否满足要求、运转是否良好。

观察。就是现场观察资源环境状况是否良好,采取的有关措施、手段是否产生了效果,以及被审计单位从事资源环境工作的人员的业务活动或执行的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询问。资源环境审计中应特别重视这一方法,主要采取调查问卷和座谈询问的方式。比如对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向长期生活在该区域内的有关人员进行问卷或座谈了解,结果可能更真实、真切。

重新执行。资源环境审计中,这一方法有重要作用,就是将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方法、措施,由审计人员(专业人员)再执行,对结果进行再检验。比如在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审计中,不能只依赖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应由审计人员现场取样后,在第三方重新执行检测程序,以查证水体质量。

分析程序。信息技术已在资源环境领域普遍使用,有关部门的业务数据库都能提供资金结算、能源消费、环保统计、在线监测等数据,审计人员可以研究各种数据之间,特别是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对资源环境开发和保护情况作出评价。这一方法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二)新的审计方法

传统审计方法在资源环境审计取证方面是适用的,但由于资源环境审计的特殊性,其在审计分析方面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资源环境审计必须探索一些新的审计分析方法,目前主要应推广以下方法:

机会成本法。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相当于对多种互斥的方案的选择,资源有限性决定了选择一种形式就要放弃其他形式,放弃方案中的最大经济效益为所选方案的机会成本。适用于因水资源短缺、废弃物占地等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计量。

资产价值法。环境条件的差别可以通过地价或宅价反映,据此推算环境资源的价值。常用回归分析法计算、测定环境条件对地价的贡献度,该贡献度可视为环境资源价值。该法适用于宅地周边的森林、草坪等绿色效益的计量。

人力资本法。专门用于评估计量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经济损失,该法将环境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损失分为医疗费、丧葬费等直接经济损失和护理费等间接经济损失。适用于对人身危害重大的重污染企业环境污染的计量。

恢复费用法。环境资源被破坏,改善的效益较难评价。可以估计恢复或防护一种资源不受污染所需的最低费用。就是恢复费用法。适用于消烟除尘、污水处理等治理费用的计量。

防护费用法。消除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害影响所愿意承担的费用来衡量环境污染的损失。适用于出现了噪音污染。需要安装消音或隔音装置。

调查评价法。咨询专家或环境利用者,当环境物品的供给数量或质量发生变化时。人们愿意支付或接受补偿的金额,按调查结果,评价环境资源损失价值或保护措施效益。可运用于评价如洪水对农田、水利设施等造成的经济损失。

决策和风险分析法。一般来说资源环境开发和保护的措施或方案是多选择性的。并且部分资源环境项目难以用年度去体现,有的项目可当年完成,而有的却要跨年度甚至多年度才能完成;有的当时对资源环境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而有的在几年后产生影响或有着长期影响。如何正确评价、预测项目的成本和效果是个难题。使用决策和风险分析法可以较科学的解决这个问题。新晨

在线监测法。资源环境领域的监测网络目前正在完善之中,如卫星遥感数据接收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空气监测系统、排污监测系统、GJS地理信息系统等。资源环境审计应大胆利用这些在线监测设备和系统,审计期间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在线监测。目前在部分资源环境审计项目中已使用这一方法,如耕地保护情况、防护林保护工程审计中,审计人员尝试利用GpS系统进行了查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资源环境审计的方法没有一定之规,任何学科的技术方法都有可能使用。以上只是探讨了一些较常用的方法,只有审计人员不断探索总结,才能使资源环境审计方法趋于完善。

能源审计法篇4

审计资源是审计执行主体权力所管理或掌握的人员、信息、财产、技术和方法等。人才资源是第一审计资源,是关系审计事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资源。广义的审计资源还包括被审计单位应该提供审计的内容,如财政财务预决算资料、电子数据等。在国内,审计资源占优势的地区,通常拥有事业发展的优势。审计资源的分布不是固定的,我国审计发展的过程,是审计资源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分布状况不断改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资源的总趋势是:在资源构成中,外在于人的要素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具有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掌握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能够准确运用法律法规的人的因素不断上升。在审计基本资源基本稳定、相对资源趋于减少的今天,审计机关认识和开发新的资源——最广泛地整合审计机关的人才、财产等资源和规范地利用审计体系和被审计单位的信息资源已越来越重要。

一、审计机关资源安排的基本状况

依据宪法规定,我国于1983年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审计机关组织体系,即国务院设审计署,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审计机关。

审计机关审计资源的安排一般是围绕审计职责而进行的,是与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作出的重大决策、与国家选择的经济资源配置方式和实行的财政管理体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的要求相联系的。

在审计机关设立至审计法颁布实施以前,按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方向,我国实行了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折,在这期间,国家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大包干过渡体制。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是财政财务收支合法性审计,金融机构信贷计划、企事业及基建单位财务计划执行结果审计等。审计资源安排基础主要是审计对象所处的行业,辅之以审计对象的职能。

这种资源安排格局,与当时政府对审计部门关于严肃财经法纪,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控制和管理,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的要求是适应的。在这种资源安排下,全国审计机关协调审计体系三轮齐转,共同动作,在监督下级政府和本级政府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全民所有制企业、国家事业单位和基本建设单位等财政财务收支,特别是监督全民所有制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履行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政府的经济监察作用。

审计法颁布实施后至审计法修改前,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构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要求及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所作出的规划和部署,我国完成了经济体制的基本转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期,国家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国家审计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同级审”和“两个报告”成为审计机关的例行性工作。在这段改革集中期内,政府管理经济的重点逐渐从微观转向宏观,公共财政体制基本建立,财政通过筹集和分配一部分社会资源、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来实现其调控经济的职能日益凸现,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党政机关及国有企业领导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法、技建设成为审计建设的重点。国家审计的重点逐渐由以企业审计为主转为以公共资金审计为主。审计资源安排基础是审计对象的职能。

审计机关适应政治、经济、法制环境的变化,及时对审计资源的安排进行调整,符合审计法关于审计机关和人员要依法“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规定。审计法实施以来,全国审计机关,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调整审计重点、拓展审计类型、优化资源安排、创新工作方法,在促进健全宏观管理体制,实现对权力制约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这是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二、审计机关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的必要性

从现在起到20__年,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担负着依法审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任务,责任重大。修订后的审计法对审计机关的职责进行了调整,将使用财政资金的事业组织、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纳入了审计监督范围,明确了审计机关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调整了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的单位范围,明确了审计机关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的责任。修订后的审计法还对审计机关提出了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要求。切实贯彻落实修订后的审计法,整合和利用审计资源是审计机关的当务之急,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其一,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量增加。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是法律规定的审计机关的一项例行性工作,其审计结果是“两个报告”的重要内容。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总体要求,经国务院同意,我国从20__年1月1日起,实行由财政部制定出台的《政府收支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内容与改革之前相比,增加了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支和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是全口径政府收支。方案实施以来对审计工作有直接影响的首先是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内容大幅增加。

现在的预算执行审计必须按照改革后的收支分类进行,如收入类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包括税收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等;支出预算执行审计按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分类包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17类,支出预算执行审计还可以按其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分类进行,具体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等12类。由于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范围覆盖本级政府财政来源及财政供给的部门和单位,因而其对象既涉及具体组织和参与组织本级预算执行的财政、税收、海关和国库等专管机关,也涉及负责本部门和本单位预算执行的本级预算组成部门和单位,特别是税收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以及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政府投资支出等预算执行审计,还要涉及大量的产品生产、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单位等。可见,本级政府收支预算执行审计,是一项人大关注、政府关心、牵动审计机关全局的综合工程,用创新的思维整合和利用审计资源,努力完成好这项工作非常必要。

其二,部分审计机关存在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双轨制”设置现象。经济责任审计不是一项孤立的审计,是以财政审计、政府投资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审计、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等专业审计为基础的审计,是审计机关的职责之一,需要审计机关进行统一的计划和管理。目前有部分审计机关用分割的方式组织和安排这项工作,形成了在审计机关内部独立于其他专业审计的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协调、实施模式,即设立集综合性与业务性于一身的经济责任审计机构。这种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管理与实施的“双轨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审计资源,可以通过优化职能设置的资源配置的方式加以整合。

其三,政府投资审计面广量大。修订后的审计法将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纳入审计监督范围,这是为完善我国国家审计监督职责所作的重要修改。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政府投资审计面广量大,特别是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内容很多,如何结合审计机关指导和监督内审工作、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等工作,利用好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成果,优选协审中介机构和内审部门,需要探索。

其四,信息共享交换趋势。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已经从起步阶段迈入整合阶段,整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细分行业垂直系统的整合,二是地方政府或政府部门间的横向整合。目前,虽然电子政务建设的需求向着多样化发展,但信息共享交换是基本的。“金审工程”是国家电子政务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二期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全国各级审计机关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开展联网审计,为了加快“金审工程”建设,审计署对地方审计机关提出了指导意见,一些省级审计机关还做出了对市、县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提供配套资金的决定。“金审工程”二期全部完成后,审计系统将实现资源的共享交换,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整合和分析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资源,实施联网审计。

三、审计机关整合和利用审计资源的机制和制度保障

审计要发展,管理是基础;审计越发展,管理越重要。整合审计资源是审计管理的范畴,利用审计资源是审计工作的一种方法。整合和利用审计资源的目的是一致的,使审计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

审计运行的机制选择及制度因素决定着审计发展的方向。审计资源整合和利用的实现形式很多,但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和完善管理制度来实现审计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是审计机关整合和利用审计资源的根本保障。

(一)创新工作机制。开展审计工作是审计机关的职能,也是审计机关赖以存在的基础。以开展审计为核心,以法定职责为重点来整合、配置和利用审计资源的方式是管理型审计工作机制。

这种工作机制与目前审计机关按审计机关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现有人员状况来提出审计计划、确定审计任务的“支配型”工作机制的主要区别是:

1.改以“微观取向”为“宏观取向”的审计计划和组织方式。即审计工作按法定例行性职责、国民经济或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国家或地方政治建设体制改革要求、国家或地方应急政策措施落实要求、审计事业发展要求来安排和组织。

2.资源的管理和资源的使用相分离。即审计专业人员分部门管理,以项目为龙头整合使用。

3.审计机关内部机构实行综合部门和业务部门“双系统、不交叉”设置。执行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为综合部门,属综合系统,履行组织实施审计职能的为业务部门,属业务系统。在综合系统中,设置既超脱又有制衡作用的审计业务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审计计划、审计管理与质量控制、审计业务审理、审计统计、审计成果分析及信息反馈等工作,目前这部分职能一般由机关内部的法制部门履行;审计机关按要求设置的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可与审计业务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即“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计划,统一管理审计业务。业务系统各业务部门不再负有应由综合部门执行的职能,政府投资审计可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分部门设置。

在这种机制下,本级政府预算执行审计由审计机关业务系统的所有业务部门共同执行,审计机关设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审计业务管理办公室;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主要负责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由业务系统的相关业务审计部门承担,审计机关设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此外,根据需要审计机关还可以设置其他专项审计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一调度审计资源。如社会保障资金联网审计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具体审计的资源组合、利用等工作。这种机制下审计资源的安排以法定职责为基础,突出审计业务管理的设置。

审计机关最主要的资源是人的资源,专业人员可分为四个层次,一层是具有一定财会、基建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人员;二层是能够准确运用法律法规的专业审计人员;三层是具有一定审计、财政、金融、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水平,掌握一定的审计技术与方法的中、高级专业审计人才;四层是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和办公自动公水平,能够运用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审计的专家型审计人才。这些资源应优先安排到业务系统及业务管理部门,业务系统各部门不同层次人才安排还应力求平衡,并兼顾专业和老、中、青搭配。业务管理办公室应配置至少1名资深业务权威性人才。

能源审计法篇5

一、国家审计资源与社会审计资源的特点分析

国家审计的特点是对国家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把握能力较强,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审计成果层次较高,但是,随着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深度、审计质量、审计范围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家审计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国家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提高一时难以适应审计事业的发展要求,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难以做到宏观把握与微观任务的统一。

社会审计资源的特点是专业化程度高、工作细致,业务素质较高,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和注册造价师等专业化人才较多,具备较丰富的审计经验,工作细致,对被审计对象较熟悉,但是,从国家审计角度来看,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由于社会审计地位的特殊性,对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把握存在不足,审计工作质量要求、政治素质、审计纪律等与国家审计还存在一定差距。

资源整合就是优化资源配置,对现有的资源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各项资源得到发展和完善,各要素之间相互调整并加以重新组合,达到协调统一,形成合力,获得整体效能的最大化。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资源整合是现代审计的必要形式,为了能够促进两种资源有效整合,就需要准确把握这两种资源的特点,找到结合点,最终达到审计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二、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整合过程中应重点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

为了能够使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之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最大程度发挥审计资源整合所形成的“合力”,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审计工作质量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署于2004年《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对审前调查、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实施、审计取证、审计报告等审计实施各环节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是国家审计的工作指南。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都严格执行该规定,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线索后,对事实描述、证据收据、问题定性等都需要严格按照质量控制办法来实施。社会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证据和问题定性的把握与国家审计还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在审计过程中往往能够很快发现问题,但是对于问题的落实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问题表述不清、要素不全、定性不准,对问题的分析停留在表面,有时难以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不能政策法规层面对问题进行反映,使发现的问题难以在审计报告中反映,更难形成高层次的信息,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甚至会带来审计风险。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审计质量的控制,对社会审计力量的审计质量进行动态控制。这就要求国家审计人员首先要熟悉国家审计的质量要求,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能够及时掌握社会审计人员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其取证、底稿等要定期进行复核,发现不足之处尽早完善。

(二)审计效率

社会审计人员对于审计工作都具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思路,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往往会按照以往的审计方法和思路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对各项审计资料的审核十分细致,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问题线索,但对于把握总体的能力不强,对于被审计对象有时会缺乏必要的分析,会造成审计方向不够准确。国家审计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把握总体、突出重点,把握总体是前提,突出重点是手段,只有在把握总体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才能准确的突出重点,提高审计效率。这就需要国家审计人员具备较强的把握总体、突出重点的能力,能够在审计过程中对社会审计人员指引正确的审计方向,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国家审计人员和社会审计人员的各自优势,做到优势互补,使审计效率和效果达到最大化。

(三)审计纪律

审计纪律是国家审计机关的高压线,在本文中主要指廉政纪律和保密纪律。对于国家审计人员,由于普遍重视思想政治的教育和学习,思想政治觉悟普遍较高,遵守廉政纪律和保密纪律的自觉性较强,但是社会审计人员由于社会背景和工作性质不同,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国家审计人员来讲就少得多,遵守廉政纪律和保密纪律的自觉性往往没有国家审计人员强。为了能够将国家审计资源和社会审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合力,避免审计风险,就需要对两种审计资源提出相同的审计纪律要求,这是做好两种资源整合的必要条件。要将社会审计人员纳入国家审计项目中来,就需要树立审计组为整体的观念,要使社会审计人员意识到遵守审计纪律的重要性,必要时要建立约束机制,使审计纪律执行情况与社会审计人员的业绩考核挂钩,对于违反审计纪律的社会审计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弥补,必要时要追究法律责任。

三、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整合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想法

要使国家审计资源与社会审计资源有效整合,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上三个关键环节,但要在审计项目中具体实施,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审前培训

审前培训是做好国家审计资源和社会审计资源整合的前提条件,由于工作经历、专业背景等与国家审计不同,社会审计人员在国家审计项目中对国家审计的各项要求并不了解,这就需要在开展审前培训时对审计方案、审计目标、步骤方法、法律法规、纪律要求等进行详细讲解,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要完善国家审计人员和社会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使每个人都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审计技能,明确审计目标和各项要求;二是要将社会审计人员的各项观念与国家审计人员相统一,要使审计组每位成员都树立整体观念,充分认识到审计组是一个整体,全体人员是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二)建立审计过程中的动态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

审计实施过程中,社会审计人员的优势在审计初期通过扎实细致地审查有关审计资料,会发现一些审计问题线索,在社会审计过程中,社会审计人员往往发现某些违规行为后就不再深入调查,而这些审计线索对于国家审计来讲往往只是深层次问题的表象,要满足国家审计要求,还需要对这些审计线索进行深入分析,审查是否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是不是存在体制上和制度上的原因导致了问题的发生。只有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人员进行了密切合作、紧密衔接,才能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审计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动态的沟通和协调,充分掌握审计实施过程中每个人发现的问题线索和掌握的有关情况,并进行充分讨论和分析,提出每个人的观点和想法,若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线索要集中审计力量进行重点突破。

(三)建立审计资源整合后评估机制

审计项目结束后,对审计资源整合效果的后评估也非常重要。由于缺乏现成的经验,目前审计过程中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资源整合模式,只有在审计过程中加以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这就是后评估的主要目标。审计项目资源整合后评估的内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审计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二是审计人员能力发挥是否充分;三是审计组内国家审计人员和社会审计人员的协作效果如何。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估,对资源整合过程中好的做法进行总结,并对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研究解决方法,为以后的审计项目资源整合工作积累经验。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后评估机制,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使审计资源整合水平不断提高。

(四)建立社会审计资源库

审计项目现场结束以后,外聘的社会审计人员将会返回各自工作岗位,再参与国家审计项目的机会往往不多,为了能够在国家审计工作中将资源整合的优势延续到以后的审计工作中去,需要建立社会审计资源库。社会审计资源库要以审计资源整合后评估为基础,将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的专家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对其工作单位、联系方式、专业特长、审计成果、审计纪律执行情况、优缺点分析等进行总结,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审计资源库,以利于在以后的审计项目中继续发挥社会审计的作用。作为国家审计机关,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审计资源库,在保护社会审计人员隐私的基础上,要设立专门的人员对资源库进行更新和完善。

能源审计法篇6

一、开展节能减排审计面临的难题

(一)法律依据不充分

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审计机关实施审计是依据审计法及实施条例所赋予的职责。2006年修订的审计法第三章规定了审计机关的职责,共计15条,如规定对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但没有明确规定环境审计的条款,更没有涉及节能减排审计。2003年5月1日起实施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也没有关于内部环境审计、节能减排审计的明确条款。与之紧密联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也没有对节能减排审计做出明确规定。因此,节能减排审计缺乏有效法律支撑。

(二)管理体制存在障碍

依照现行审计管辖层级和范围,开展节能减排审计存在体制上的障碍,制约工作的有效开展。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节能减排工作是按一个地区为单位来进行考核评价,涉及辖区内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团体,同时这项工作也具有持续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而现行审计管辖和审计范围的规定,使得审计无法进行驻地央企、外企、民企、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的节能减排审计。内部审计工作接受审计机关业务指导和监督的也仅限于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涉及面也非常窄。这种审计管理的格局将导致审计计划制定不完整、审计业务开展不统一、审计单位协调很被动,从一个地区总体节能减排审计的效果看,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三)制度建设亟待完善

2011年审计署公告了对河北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钢铁和水泥等行业节能减排情况审计调查结果。这是国家审计署的第一份节能减排审计情况的公告,是国家审计机关开展节能减排审计的实务范例。从地方审计机关来看,一是没有全面开展;二是各地开展的不平衡。虽然个别大型企业有开展内部审计的案例,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涉及这方面审计项目很少。如何审、审什么、采用什么样的审计方法、审计的标准如何确立、审计的内容有那些、审计报告是否需要有所调整等,目前没有统一操作的模式。有的审计项目尚停留在专项资金审计模式下,未能对耗能数据进行分析;未能从效益审计的角度查找问题;未能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基于以上现状,相应的制度建设亟待完善,同时更需要不断推出系统化、体系化的的专业规范和较好的实务范例用于推动节能减排审计进程。

(四)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家审计机关还是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主要以审计、会计知识为主。从事节能减排审计工作的人员不但需要具备审计业务方面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需要掌握和熟悉有关能源管理、能源节约、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就企业内部审计而言,审计人员不仅要了解能源采购、存储、管理、传输、使用的传递流程,并能对能源种类实物量和折标量进行结构性分析,对企业的主要工艺过程、能源系统、主要耗能设备、一线人员执行企业内部能源管理规定的情况也要掌握,这样才能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目前具备这种专业知识背景和能力的审计人员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和规模较小的企业更加缺乏。

二、完善节能减排审计的建议

(一)完善法律制度

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全国范围内关于节能减排审计的法律法规,但审计部门决不能停滞不前,而要借助专项资金审计、效益审计、审计调查、政府交办审计的方式开展工作。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已有的审计成果,出台有关节能减排审计地方性法规,或者结合节能减排任务制定各地规范性文件,使这项工作开展具有初步的制度性保障,使之成为整个节能减排环节链的关键节点。这样也能同时达到通过制度性安排,在审计人力资源储备和审计工作协调上消除或减少不利因素,取得良好效果。如同经济责任审计一样,通过若干年广泛而深入的工作促进,伴随节能减排向纵深发展,再充分吸收各地成熟有效的经验做法,形成体系化理论用于指导审计工作,并保障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一旦条件成熟,就可以进行审计法的修订,增加包含有节能减排审计内容的环境审计条款,从而把节能减排审计上升到法律层面。

(二)构建符合节能减排实际需要的审计管理模式

概括起来就是“实现两个结合,发挥三观作用”。两个结合就是中央审计与地方审计相结合,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相结合;三观审计就是建立以审计署为主体的宏观审计,以地方审计机关为主体的中观审计,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为主体的微观审计的三位一体审计监督体系。具体实施应对固有的审计模式有所突破,可采取属地审计的原则,不分监督对象的性质,按照资金的流向和能源消耗数量的原则,由同级环保部门提供委托审计名单。再由审计机关审核后提交当地政府审定,纳入当年政府的审计计划。对于企业内部的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审计应该在当地审计、环保机关的指导监督下开展工作,最终结果纳入地方整体节能减排审计成果之中。

(三)核心是建议,关键抓整改

能源审计法篇7

关键词:资源环境审计审计方法研究综述

问题的提出

资源环境审计的综合性、交叉性,要求常规的绩效审计、财政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方法要与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过程和治理紧密联系起来。目前我国资源环境审计仍以财务收支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为主,审计人员的知识背景多以财务会计为主导,因此资源环境审计时仍较多地选择座谈、调查、分析性复核等传统的审计方法,这导致基层审计机关开展的资源环境审计项目仍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层面,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较为单一,而且实践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影响审计报告质量。新审计准则对审计方法进行了新的归纳,列举了类方法,传统审计方法在资源环境审计取证方面是适用的,但除运用一般常规审计方法外,还要扩大现有审计技术方法的覆盖面,引入相关学科的方法,这些专业不仅限于环境方面,还包括法学、工程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因此资源环境审计必须改进原有的审计方法。

随着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不断推进发展,《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强化对资源环境审计经验和案例的总结提炼,推动资源环境审计实用技术方法的研究和推广运用,促进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到“加强审计机关内部资源环境审计相关资源的整合,积极构建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有机结合的多元工作格局,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理论与方法”。我国理论界对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笔者搜集整理了国内有关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论文,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对我国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研究的现状和内容进行简要地介绍和评价,以期对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有所帮助。

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内涵及现状

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现已有基本统一的定义:“即指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资源环境审计对象,收集资源环境审计证据,对照资源环境审计依据,据以编写资源环境审计报告,做出资源环境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而采取的各种手段的总称”(陈建等,2008;杨宏伟,2011)。我国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步晚、发展缓、操作上又缺乏有效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致使资源环境审计方法呈现以下特点:

(一)资源环境审计方法偏定性

我国目前资源环境审计的具体实践仍以合规性审计为主,资源环境审计方法较多地选择检查、观察、座谈、调查等传统的审计方法。如检查用于开发、保护资源环境的各种设施、设备数量上是否满足要求、运转是否良好;观察被审计单位从事资源环境工作的人员的业务活动或执行的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都是将合规性作为现阶段资源环境审计的重点,揭示和反映存在的问题,促使被审计单位在制度执行和法规政策上进行改善。资源环境审计方法上对环境费用效益、环境经济评价等定量分析在实践中还处于探索阶段。

(二)资源环境审计方法重财审

我国目前的资源环境审计仍以财务审计为目标,资源环境审计方法主要从会计角度对环保项目的计划和目标执行,环保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合法性等方面进行审计,以确保环保资金的合法合理使用,减少投入方损失。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缺乏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缺乏包括大气、水、土地、草原、矿藏、森林等环境资源要素的全面审计。

(三)资源环境审计方法欠综合

我国先后开展了对天然林保护资金审计、三河三湖审计调查、青藏铁路等重大环境保护项目和重点环境保护区域的审计,但资源环境审计方法较为单一,仅从污染物的排放是否超过了规定标准,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及时上交各种费用等单一层次审计。在资源环境损失项目中,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会造成农业及渔业损失、人体健康损失、河流及地下水损失等,涉及资源环境审计方法有人力资本法、资产价值法、调查评价法等,资源环境的审计通常要运用多种审计方法,相互补充,以达到查明经济活动和经济资料的准确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资源环境审计的程序

资源环境审计的程序主要包括: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完成阶段。

(一)审计计划阶段

这是整个审计过程的起点,马雪(2003)提出“资源环境审计人员可采用检查、观察、查询、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方法获取有关的证据资料”;高翔、侯玲(2011)认为“在计划阶段,运用访谈法,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确定审计重点,为制订审计计划服务”。该阶段资源环境审计应做以下工作:组成审计小组;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有关环保的内部控制制度;编制审计计划以确定技术、区域和时间范围等。

(二)审计实施阶段

资源环境审计实施阶段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1.符合性测试。确定有关环保的内控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能否有效处理控制环境风险,并评价控制风险以制订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在符合性测试中,资源环境审计人员还应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切实遵守了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

符合性测试一般通用程序为检查记录和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罗恩·布莱克(1999)在《资源环境审计的新篇章》中指出“现有的审计方法,包括审阅、验证、复算、观察、问询、分析等同样适用于环境绩效审计”。辛金国、邢小玲(2002)在《试论资源环境审计》中指出,“常规的审计方法如观察、函证、检查等”。福州市审计局资源环境审计课题组(2002)指出“环境绩效审计是审计的一种类型,因此常规审计方法对资源环境审计同样适用,如审计检查法,包括资料检查法、实物检查法等;审计调查法包括查询法、观察法、专题调查法”。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2002)提出“常规的审计方法同样适用于环境绩效审计,包括审阅、核对、查询、观察、鉴定、分析性复核等”。高翔、侯玲(2011)指出“资源环境审计常用的方法有审阅法、访谈法、观察法、调查法、重新执行。在实施阶段,运用面询法,收集相关的、充分的审计证据,为最终做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建议提供重要的证据支持”。

2.实质性测试。对内控差、控制风险高的区域,资源环境审计人员应执行更多的实质性程序,以控制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在实质性测试中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解决,即成本效益分析和环境价值的量化。鉴于资源环境审计方法在已有的研究成果阐述很多,本节就环境费用效益分析和环境的经济评价方法进行归类整理: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主要由以下几种:

经济净现值法(enpV)。经济净现值是反映环境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净贡献的绝对指标。张燕和陈进(2003)、陈建和刘颖(2008)、杨宏伟和张敏(2011)分别对经济净现值法作出一致表示,它是用社会贴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收益折算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其方程式为:,其中,DenpV为经济净现值,单位为万元;is为社会折现率。当经济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时(DenpV≥0),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经济内部利润率法(eiRR)。经济内部利润率是反映环境项目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相对指标。黄渝祥和邢爱芳(1995)、张燕和陈进(2003)、陈建和刘颖(2008)、杨宏伟和张敏(2011)以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效益现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表示经济内部收益率,其表达式为:,其中,aeiRR为经济内部收益率;B为年效益,单位为万元;C为年费用,单位为万元;n为计算期,单位为年;t为计算期各年序号,基准点的序号为零。当工程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社会折现率(aeiRR≥is)时,即一般情况下,经济内部利润率大于或等于社会贴现率的项目认为是合理的。

效益费用比法。效益费用比是总效益与总费用之比,张燕和陈进(2003)、陈建和刘颖(2008)、杨宏伟和张敏(2011)分析经济效益费用比通过项目效益现值与费用现值之比表示,其表达式为:,其中,meBCR为经济效益费用比;Bt为第t年的效益,单位为万元;Ct为第t年的费用,单位为万元。当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或等于1时(meBCR≥1),说明社会得到的效益大于或等于该项目支出的费用,项目是可以接受的。

高前善(2006)提出“生态效率指标恰是企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与财务业绩的关系,是企业环境业绩指标和财务业绩指标的结合,生态效率指标是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一个有效的、重要的、客观的审计评价标准,并表示:生态效率=环境业绩指标/财务业指标”。何德炬、方金武(2008)在建设项目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中提出,“环保污染治理费用的经济效益等于环保效益指标与污染控制费用之比,当比值大于等于1时,可认为项目的环保治理方案在经济技术上是可行的,否则不可行”。

环境经济评价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市场价值法。市场价值法的前提假设:市场价格反映整个社会资源的供给和配置状况的价格,能代表竞争手段平衡的真实价格,是一种使用实际市场价格对环境质量变动进行测算的办法,其主要方法有:生产率变动法、人力资本法、防护费用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

薛小荣(1998)提出“环境价值的量化可采用环境经济学中的项目构成法,即按生态资源所能创造收益的不同方面的价值分项加总计算”。其公式为:,其中,Si表示某种单位项目数量;pi表示各项目的单位价值量:S表示生态资源的总价值量。

王菊、房春生、刘殊、于连生(2000)认为“在对生态环境进行综合价值核算时,应兼顾各生态环境因素在环境总体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生态环境资源总价值为:C=D∑fiw(wi1wi2),其中,C为生态环境资源总价值,fi为第i项生态环境因素价值,wi1为第i项生态环境因素在环境总体中的价值权重,反映该生态环境资源与其他环境资源相比,影响的时间长短、范围大小、破坏程度轻重等因素。wi2为其它因素对第i项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权重,反映各生态环境资源彼此的相互影响;w为权重系数,是wi1与wi2之间的函数关系,D为与总价值有关的参数调整变量”。

卫立冬和苏晓彬(2004)、何德炬和方金武(2008)在评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工农业等生产力的损失时,采用方法为:Li=∑piRi,其中,Li为环境污染或破坏造成产品损失的价值;p为i种产品市场价值;Ri为i种产品污染或生态破坏减少的产量。

替代市场法。在现实中,存在一些不能运用市场价格直接来衡量的物品,如清新的空气、赏心悦目的环境等,但可以通过受这些环境物品影响的其他替代物或补充物的市场价格和数量来间接衡量。

周(2008)论述“当分析研究的对象本身没有市场价格来直接衡量时,可以用能够代替的物品的市场价格来衡量。在环境经济评价中,很多环境质量商品是没有现成的市场价格来衡量的,如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等,是很难用市场价格来计量的,这就需要能够用代替的物品的市场价格来衡量这些环境质量商品的价值。替代市场法的具体方法主要有:资产价值法、旅行费用法、防护支出法等”。

李忠魁、宋如华、杨茂瑞、白秀萍(2003)认为“分析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会导致商品和劳务产出量的变化,却有可能影响商品其它替代物或补充物和劳务的市场价格;因此,可以利用市场信息间接估计生态环境条件变化的产生价值和效益”。

调查评价法。在缺乏市场价格数据时,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来评估他们的支付意愿,以求得效益或需求信息,这种方法就是调查评价法。包括:投标博弈法、比较博弈法、无费用选择法和德尔菲法等。

周(2008)提出“在既无直接市场,又无间接的替代市场的情况下,人们只能主观地创造假想的市场来衡量环境质量及其变动的价值,这种进行环境经济评价的方法就是假想市场法。假想市场法的具体方法代表为意愿调查法,也称之为条件价值评估法。意愿调查法包括投标博弈法、比较博弈法、无费用选择法等”。

李忠魁、宋如华、杨茂瑞、白秀萍(2003)认为“在缺乏价格数据时,可以通过向专家或环境的使用者进行调查,估价环境资源价值或保护措施的效益。在评价洪水对农田、水利设施、水库所造成的损失时采用此方法,即对环境破坏的受害者进行调查,以获得人们对该环境的支付愿望”。

调查评价法的基础是个人对各种环境质量改变确定的假想的价值。调查者用这些假想的数据量度人们同意受环境质量恶化所需赔偿数或个人为了避免同样恶化的支付意愿,从而赋予这一环境质量变化一个价值,可用于公有资源或不可分物品,例如空气和水的质量。

(三)审计完成阶段

根据被审计单位环保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审计结论,编制审计报告。资源环境审计人员还应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的审查,针对其管理及控制缺陷,提出改进建议,出具整改意见书,并关注改进建议的执行情况。高翔、侯玲(2011)指出“在报告阶段,运用面询法,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有关情况,以便更好地执行审计意见和建议”。汤孟飞(2011)认为“分析性复核法的应用在审计报告阶段,对收集到的审计证据进行整体复核,形成或支持审计结论”。

结论

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选用要与资源环境审计内容相结合,不同的资源环境审计内容对应不同的资源环境审计方法。更多的情况是同时采用多种方法才能做好资源环境审计。例如,市场价值法适用于因水资源短缺、废弃物占地等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计量;适用于对人身危害重大的重污染企业环境污染的计量;适应于消烟除尘、污水处理等治理费用的计量;适用于出现噪音污染需要安装消音或隔音装置的计量。替代市场法适用于宅地周边的森林、草坪等绿色效益的计量。调查评价法适用于评价如洪水对农田、水利设施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资源环境审计项目中,要尽可能与资源环境审计内容相结合,增强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资源环境审计方法不断创新发展,而资源环境审计却还在传统的方式上缓慢前进,要推进现代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广泛运用,关键要破解人、制度和协调的难题。现代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对审计人员在技术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审计人员的水平直接决定是否恰当使用资源环境审计方法,体现审计报告中资源环境审计的效果和效益,需要在原有财务、会计、审计类人才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和引进环保类、工程类、地理类等专门人才,充实审计队伍。同时,加强资源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建设、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积累,整理出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使用准则和操作手册,使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精确化,为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的应用打好理论基础和操作规范。最后,资源环境审计在我国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这就要求不仅仅审计部门要做好本职,也需要环保、住建和发改等部门的联合协调机制,形成合力推动资源环境审计实用技术方法的研究和推广运用,使资源环境审计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中国审计署.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R].2008

2.中国审计署.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R].2011

3.陈建,刘颖.费用效益分析法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经济,2008(1)

4.杨宏伟,张敏.费用效益分析法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6)

5.马雪.我国环境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

6.高翔,侯玲.环境绩效审计方法浅谈[J].中国内部审计,2011(7)

7.罗恩·布莱克.环境审计的新篇章[J].审计研究资料,1999

8.辛金国,邢小玲.试论环境报告的审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4)

9.福州市审计局环境审计课题组.论环境审计的对象、内容方法和目标[J].审计研究资料,2002(3)

10.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开展我国环境审计的构想[J].浙江审计,2002(11)

11.张燕,陈进.水环境保护工程的经济评价方法[J].水利经济,2003(5)

12.陈建,刘颖.费用效益分析法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经济,2008(1)

13.杨宏伟,张敏.费用效益分析法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6)

14.黄渝祥,邢爱芳.工程经济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15.高前善.生态效率—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J].经济论坛,2006(7)

16.何德炬,方金武.市场价值法在环境经济效益分析中的应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17.薛小荣.论经济持续发展与环境审计.陕西经贸学院学报,1998(5)

18.王菊,房春生,刘殊,于连生.生态环境影响价值核算[J].环境科学动态,2000(4)

19.卫立冬,苏晓彬.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的估算方法研究[J].衡水师专学报(综合版),2004(2)

20.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J].中华建设,2008(11)

21.李忠魁,宋如华,杨茂瑞,白秀萍.流域治理效益的环境经济学分析方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3)

22.汤孟飞.环境绩效审计应用方法研究[J].财会研究,2011(7)

能源审计法篇8

一、整合审计资源是国家审计发展的客观需要

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探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国家审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近几年来,审计公开的力度逐步加大,审计透明度不断增强的同时,社会民众对审计监督的期望普遍高涨,甚至到了不切实际的程度。审计工作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很大。李金华审计长讲“审计不能包打天下”,作为国家财产的“看门狗”,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是“摸清家底,揭露问题,促进发展”,这与审计法关于“真实、合法、效益”的审计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但是,国家审计对象数量约有百万个之多,资产规模也极为庞大,要有效履行三项基本职能,或全面实现三大目标,困难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国家审计任务重责任大。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的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突出强调要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温总理指出,审计工作直接关系到维护国家的财政、秩序,关系到加强党和政府的廉政建设,也关系到推进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关系到整个改革开放和化建设事业。国家审计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风险责任。就拿国有经济责任审计来说,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大和光荣的任务,是加强干部监督和管理,加强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促进廉政建设的需要。但仅中央企业就有169家,资产规模达9万多亿元,这些巨型企业大多内部结构十分复杂,经营业务包罗万象,下属机构遍布全国。要对其中任何一家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就其经营决策和业绩做出评价,都必须进行广泛的调查取证和深入的,所需的人力物力无疑是巨大的。同时,在审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否准确把握总体,得出比较准确的评价结果,审计监督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和重大的审计风险。

其次,审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全国审计机关仅有8万多人,以平均每人每年审计1个对象,一年也只能审计8万个,轮审一遍约需12年左右。更何况,一些审计对象资产规模非常庞大,机构分布十分广泛,其工作量之大,远非少数几个审计人员可以胜任。

再次,审计人员结构不相适应。从审计机关的内设机构来看,大都按行业作了分工,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及经济责任审计(俗称3+1),实际内部分工更细,可谓一应俱全,但相对审计对象的门类来说,显然又是一根针与千条线的关系。人还是那些人,审计对象却不断翻新。就拿企业审计来说,2001年以来,我们审计的对象主业分别是汽车、、电力、石油、电信,一年一个行业,而主业之外多元化经营涉及金融、证券、保险、房地产等,实在是五花八门。投资审计涉及的行业也变幻不定,水利、公路、机场、电厂等走马灯似的却少有重样。单纯从财务核算来看,当前审计人员以具有财会及工作背景的居多,或许适应起来还不太难。但审计如果仅限于查账,是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发展前途的,这也是被20多年审计实践反复证明了的。要拓展审计的深度,就必须对审计对象所在的行业环境、行业、行业特点及其技术基础有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但隔行如隔山,凭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和结构,要很好适应如此快速变化的审计任务,是难以胜任的。

此外,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过20多年的培养积累和更替,现在的审计队伍整个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较之政治经济形势发展需要来看,还存在较大差距。可以说,不同层次审计机关之间或同一审计机关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都比较突出,视野宽广、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审计人才还只占少部分。虽然通过教育培训可以使这一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但远水难解近渴,我们不能等培训搞好了再开展工作,而且形势发展与教育培训也存在一个相互追赶的问题。

审计工作实践迫使我们要寻找出路。出路在哪里?我们的眼光很地投向了国家审计以外的审计资源即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90年代中期以前审计机关与审计事务所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至今回想起来仍然令人蹙眉。但我们不能也决不会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之间有条件互补的资源、一致的目标、共同的愿望,而不是简单的回归、相加,也不是沾沾于一点点的蝇头小利。当我们以全新的眼光回眸审视,整合三类审计资源的思路已豁然在目。

二、整合审计资源是国家审计发展的现实选择

谈到审计资源的概念,有广义的理解,也有狭义的说法。广义地讲,审计人力、审计职权、审计技术、审计资讯等都可以归入审计资源的范畴;狭义地看,审计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主要资源就是审计人员,审计人员是审计资源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资源。相应地,整合审计资源也就有两个不同的概念基础,由于当前国家审计发展中突出的矛盾在于人力资源瓶颈,这里主要基于狭义概念进行考量。这并不是说人力资源以外的资源整合不重要。实际上,人力资源以外的审计资源整合也都是审计实践中普遍遵循的原则,而人力资源的整合也与其他资源的整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前,我国审计组织体系中除国家审计机关8万人的队伍外,全国5200多家师事务所执业注册会计师队伍约有6.7万人,关于内部审计我这里只有2001年底的数据――机构7.6万、人员20余万。也就是说,社会审计、内部审计队伍至少有28万人,相当于国家审计机关的3.5倍,这为国家审计整合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这种整合思路的可行性在哪里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理由:

其一,职责目标上容易达成一致认识。通俗地讲,国家审计的职责就是“摸清家底,揭露问题,促进发展”。从条文上看,国家审计的目标表现为对财经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社会审计职责或者目标定位,则是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或公允性发表意见,这与国家审计目标中的真实性、合法性是高度契合的。管理者和经营人员不能对经济实体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做出自我鉴定,第三者的独立评价才具有权威,正是基于这一共同特点,有人将国家审计、社会审计统称为外部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对称。但具体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行体制下的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共同点更多,从一定意义上讲国家审计就是政府的内部审计,它们都受最高管理层的领导,向其负责并报告审计发现的问题,同时也向立法机关即所有者代表报告工作。在审计目标上,内部审计不仅关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本部门或单位经营管理的效益性更是其首要目标。也就是说,内部审计在目标上与国家审计基本一致,只是侧重点略有区别。有了这种职责目标上的一致性,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在整合审计资源时,可以采取国家审计主导式、委托外包监管式等各种紧密程度不同的组织方式,并使审计质量得到基本保证。也就是说,整合审计资源的具体方式有了更为灵活的选择。

其二,技术手段上具有广泛同质基础。从本质上看,国家审计、审计、内部审计都是代表所有者或管理者,对其所辖制的活动及其结果记录进行监督的活动。这种活动都需要对审计对象的财务资料及其经济活动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对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对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质询,并对其市场交易的对方进行调查,都要收集各种证据以形成并支持评价结论。在审计程序安排上,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都遵循大体相同的,从审计计划(包括审前调查、方案制定等)到审计实施、审计报告,三者都大同小异。同时,三者在内部控制测试、审计风险评估、抽样审计技术、机辅助审计等具体手段的运用上也存在广泛的共识。尽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因具体目标、工作环境等不同,造成技术手段具体运用上各有侧重,但技术手段上如此众多的同质性,已经为我们整合审计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社会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只需稍加培训,即可编入国家审计项目的审计组中,在国家审计指导下,顺利地开展工作和沟通。也就是说,整合审计资源的成本可以由此实现最小化。

其三,资源利用上便于获得互补效应。从审计技术的来看,社会审计一直走在国家审计之前,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在一些特定的领域,社会审计组织在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细分市场形成了相对的竞争优势,其中关键的优势表现为项目管理和业务技能上的优势。从横向上看,这种细分的优势领域可能体现为国民经济某一行业,比如业、制造业、流通业等,以至更具体的亚行业;从纵向上看,这种细分的优势领域可能体现为财务核算、税务申报、基建结算等不同环节。纵横网格交错,进一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亮点。内部审计熟悉所处行业经营环境,了解审计对象运行规律,因而也具有相当的信息资源优势。但国家审计以授权、经费自理为保证的高度独立性,则是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无法企及的。此外,国家审计还具有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尤为眼热的行政强制手段,以及开展外部调查的职权。在国家审计项目实施中,依托国家审计机关的行政权威,通过优选整合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其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从而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只要组织协调得当,资源的互补性将带来可观的整合效益。

其四,整合资源也是国际通行做法。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数量都比较少,大量审计项目外包给有资格的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国家审计机关主要负责审计计划制定和审计项目的管理,指导和监督社会审计机构按照既定目的和方案实施审计监督。如美国、德国、瑞典等国家审计机关将绩效审计项目外包给社会审计机构是通常的做法,同时通过行业组织对参与国家审计的社会审计机构实行资格管理。澳大利亚议会下达的审计计划中,明确规定外包审计项目聘请社会审计机构人员的数量、费用预算,并规定费用由政府预算和审计对象共同承担。这表明,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实施国家审计项目,在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有比较成熟的实践基础,还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制度机制。

2001年以来,我们在对信息产业集团、长江堤防重要隐蔽工程、国家电力公司华中及湖北省公司等单位的审计中,都不同程度地利用了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力量。今年对中国电信集团进行审计时,我们还尝试对电信行业内审人员进行了跨省区整合。初步统计,我们在这些项目实施中,先后组织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112人次参加了审计,占审计组成员的42%.一方面,借助他们完成大量的财务核对等基础性工作,缓解了人手紧缺的矛盾,扩大了审计的有效覆盖面;另一方面,利用他们的技术、信息优势,查出了许多十分隐蔽的,拓展了审计工作的深度,增强了审计监督的力度。此外,通过相互合作中取长补短,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这些年我们查出各类违法违纪资金600多亿元,上缴财政10多亿元;向纪检、司法机关移交各类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80多件,涉案金额93亿多元,涉案人员390多人;上报各类审计信息300多篇,被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采用250多篇次。这些成果主要体现在前面列举的审计项目中,其中4个审计项目被审计署评为优秀审计项目。在实践探索中,我们深切体验到了整合审计资源带来的效益。

三、整合审计资源需要探索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们近几年的实践中,积极探索了审计资源整合的思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经常为一些难题困扰:

一是法制基础问题。国家审计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工具,也是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其重要目标之一是要推动依法治国,而其自身亦须坚持依法独立审计的根本原则。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负有指导、监督和管理的职责,但对整合利用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资源等问题并未做出明确规定。我们在审计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也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法律支撑,不得不采取非常复杂的规避措施,就像高空走纲丝一样,制度风险问题十分突出。如果不及时修订相关法规,这种探索将难逃夭折的命运。

二是经费筹集问题。审计“八不准”纪律实施以来,由于落实了经费自理,尽管每年经费缺口较大,国家审计机关的独立性还是得到了充分保障。但是,整合审计资源面临的一个极为现实的难题就是经费筹集。社会审计机构是营利性的,要讲求经济效益,利用其人力资源必须付费。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项目的实施,根据现行审计纪律的要求也应据实支付报酬。这就使得本已紧张的审计经费更加捉襟见肘。按照当前管理办法,国家审计经费核拨以机关人员数量和审计项目数量为计算基础,按从紧的原则安排,而没有实施项目经费预算制度,往往难以全面考虑到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在整合审计资源上,审计署对少数审计项目曾有过临时的安排,去年审计署还出台了一个聘请审计专家经费管理办法,但与实际需要相去甚远,实在是杯水车薪。

能源审计法篇9

[关键词]审计资源整合国家审计机关

分配一定数量的资源用于审计监督是政府发挥控制作用的必要手段之一。审计机关成立二十年来,在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越来越重的审计任务与审计人员的严重不足、审计成果利用率不高与审计执法亟待加强、审计盲区与重复审计并存的矛盾也是越陷越突出。“实行科学的审计管理,事例审计资源”已列为《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三项基础工作之一。如何在既定审计资源供给前提下研究审计工作的有效需求,让有限的审计资源供给发挥更大的效益,就是我们审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我认为,现实审计体制下开发、运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成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挖掘国家审计资源潜力,提高利用效率

1.明确审计工作重点,制定中长期审计工作计划。我国宪法、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基本确定了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责和监督范围,国家审计机关应该依据这个职责范围和现有的审计资源来确定国家审计重点的基本框架;同时还要围绕当地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考虑并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既要能达到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目的,以要能促进当地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建立审计重点动态数据库。依据重要性原则将审计工作重点细分为重要和比较重要两类项目,并根据地方中心工作在适度范围内加以调整。重点项目是指重要资金、掌管大量资金部门及重点领域如财政预算执行、社会保障资金、核心企业等;比较重要项目是审计法中规定的重点项目以外的次重点项目。

编制以三至五年为审计周期的滚动式战略审计计划。重要项目每年必审,比较重要项目三年轮审一次。每年都要更新计划内容,计划的当年内容要具体化,以后各年的内容则可概括描述,一个审计周期内要将审计重点轮审一遍,并以此固定的间隔期对审计重点对象进行定期重复审计。

2.改进审计组织方式,有效利用审计资源。

(1)建立项目组运行机制。淡化专业限制,内设机构扁平化。积极探索审计工作一体化的路子。就是业务部门不再按专业性质分类,任务安排及人员组合可以打破科室限制,按项目循环科学配置审计任务,统一调配审计力量,不同层级领导可以胜任不同层次的工作,整个科层机构向审计的职业化体系发展。采取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审计力量,而且可以合理安排和平衡科室间的任务,减少科室间的矛盾,还可以有效地实现全员交流轮岗,增强审计干部工作能力,培养符合未来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科学运用送达审计。送达审计具有减轻被审计单位负担、增加审计有效工作时间、充分利用审计整体资源、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的优势,根据现时情况,结合项目特点,对不是必须进行就地审计的项目都可以尽量技术服务送达审计组织方式。

(3)灵活采取行业审计、专项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行业审计与专项审计中注重结合审计调查方法,就可以发挥审计调查对象多、覆盖区域广的优势,征对调查中发现的深层次、系统性问题进行重点审计,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耗费,更能着眼全局提出有操作性的建议。

(4)探索财务收支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与定期审计相结合的组织方式。虽然我们审计资源极为有限,但在现实当中资源的浪费也比较严重。由于计划、协调和政策导向的问题,使得那些资金量大、容易出成果的被审计单位频繁地接受不同方面的审计,如外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

一套人力,完成不同目的的审计事项,审计资料互为补充,审计成果共享,减少重复审计,降低了审计成本。

3.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日益普及和成熟,使得审计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以及线索等基本审计要素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审计工作方法已经无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当务之急是各级审计机关应因地制宜地推进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重点是围绕促进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来展开。我以为首先要做基础工作是:

(1)加强审计数据库建设,努力构建审计对象、审计法规、审计专家等数据库和共享作业平台。这是审计执法的信息资源保障,也是提高审计效率、防范审计风险的基础。

(2)建立完备的被审计单位资料库.把各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基础信息、财务决算报表数据、会计核算数据、各种业务数据、内控制度以及外部审计信息、经济运行、管理情况和审计情况有关资料收集、整理起来在网络办公平台上形成一个资料系统,并赋予其数据存取功能,数据增、删、改、查功能,以及数据的下载、打印功能,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和数据查询、挖掘技术,实现信息整合、信息共享、信息利用的目标,同时对方便审计人员查找,对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建立审计机关办公自动化网络,这个网络要逐步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以及有关工作单位之间的工作网络相连接,实现办公市场化、信息交换网络化,尽早实现全国审计信息共享。

(4)要进一步重视信息披露。对严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及其处理情况、严重损失浪费问题及其处理情况等审计事项应及时公告,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审计结果,广泛参与监督,将审计机关一家的监督扩大成为全社会的监督.事实上,通过最近几年的审计结果公告看,信息披露比处罚的威力大得多。信息披露促进了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促进了规章制度的完善,也促进了人民群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4.改进审计工作方法。努力学习国际先进审计方法。制度基础审计技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数学和统计学技术以及比较流行的分析性复核技术,在国际审计界已经成为通用技术,我们的审计人员如果能够充分地学习和借鉴,必能以较低的成本,迅速提高我国审计的技术水平。

加快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目前,国家审计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还相对滞后,尤其是一些通用和专用审计软件的开发还远远不够计,如果能在这些方面加大力度,针对不同行业特点,研发出简洁、实用性强的审计软件(比如利用excel和access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实现自动计算、自动对账以及筛选整理电子数据收集审计证据),并加以不断完善和推广应用,将是审计机关解决审计力量和审计任务矛盾的根本方法。

二、有效利用外延力量,扩充审计资源。

1.综合利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资源。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负有指导、监督和管理的职责;《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规定“国家审计机构的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可以利用经核实确认后的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结果”,这为国家审计机关有效利用外延审计力量,合理设计审计程序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审计目标的真实性、合法性要求上,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是高度契合的,并且国家审计具有法律授权及多项行政强制手段,社会审计具有项目管理和业务技能的优势,内部审计了解本行业、本单位经营动作规程,因此在国家审计项目实施中,依托国家审计机关的行政权威,通过优选整合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资源,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从而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大大降低审计成本,只要组织协调得当,资源的互补性将带来可观的整合效益。

鉴于目前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在沟通、协调等方面存在监督空白、交叉作业、未达账项诸问题,国家审计机关应逐步从具体的审计业务中抽出身来,将一部分精力用于指导和监督社会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方案实施审计监督,同时通过行业组织对参与国家审计的社会审计机关进行资格管理。

2.有效开发利用纪检、监察、司法、社会舆论监督及财政、税务、金融等经济监督资源。

审计监督的局限性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监督的事后性、资源的有限性和信息的非对称性。这些局限性要靠各种监督资源的整合来弥补,如人大监督、法律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舆论监督、内审监督等。要注意发挥审计监督的经常性、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市场经济体制下,法律对于各种监督的职责都有明确的规定,审计监督亦如此。开发利用的关键是结合的形式要充分兼顾其他监督的特点,运用先进信息手段,建立监督通联机制,使监督成果相互利用,有效地发挥审计的综合经济监督职能,同时发挥监督机制的整体效能,达到开发利用其他经济监督资源的目的。

实行并不断地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把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这也是改进审计工作方法,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发挥审计威慑作用的必要措施。

借鉴纪检委的做法,预防、教育和监督并重,把事后的监督与事前的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被审计单位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我认为这也是延伸审计职能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审计理论》2005.6

能源审计法篇10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我国政府审计领域的新兴产物,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本文在对国内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现状述评的基础上,针对国内研究的不足,分别从审计署牵头制定该项审计工作的制度规范、审计方法的创新、重视审计案例的运用和发挥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四个方面,对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现状述评

一、引言

作为公共物品的自然资源,政府接受了社会公众的委托对其进行管理,并对该资产的所有者(即社会公众)承担公共受托责任。而领导干部作为政府的管理者,要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承担主要责任。由于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为了确保领导干部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合法、合规性,社会公众有必要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自然资源资产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恰当的监督。于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运而生。从政府管理自然资源资产的实践来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标尺”,领导干部便宁愿牺牲资源也要发展经济,且在离任或退职时,也难以对其行为追究责任,该问题也引起了党和政府的持续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更是将国家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视上升到战略的高度。目前,我国还没有系统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框架,使得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二、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研究现状述评为了了解国内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文献的总体情况,本文分别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主题和篇名,运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截至2015年8月底,涉及该主题的文献(除报纸)有60篇。同时,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相关性,本文去除检索文献中的专题研讨会通知(3篇),筛除与主题无关的文献5篇,其中对同一作者主题相似的论文不重复计算,除去5篇,最后对筛选出的47篇文献计量分析。下面,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分析结果:

(一)从论文数量和发表期刊角度

目前国内研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论文数较少,其中少数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大多数刊登于省级公开发表的刊物上。若将研究倾向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论文排除在外,单纯研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论文数就更少了。同时,文献均以期刊为刊载物,在硕士和博士毕业论文中均没有此类研究,篇幅的局限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研究的理论深度。

(二)从时间角度

上述文献大多集中于2014年以后发表,这可能与2013年底《决定》中对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规定,2014年初,总理在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的“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美好家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另外,企业在其生存环境的推动下,出于不同目的重视绿色竞争力的同时,也引发了国家审计工作向自然资源方向的拓展。

(三)从研究内容(主题)角度

根据文献的分布表及研究主题,对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1.问题对策类研究。从文献的统计结果看出,这类研究最多,如祝素月、夏晶晶,2014;马智娟、宗耀星,2014;董贤磊,余芳沁,2014。问题主要涉及审计主体权责不明、对象难以界定、依据不健全,专业性强及工作任务繁重、自然资源资产信息收集难度大及结果问责难以贯彻等。同时,大致从各政府部门联合开展审计工作、重视审计队伍的专业素质、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信息系统、期中与离任审计结合和风险导向审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关键性问题界定研究。与问题对策类研究不同的是,这类研究主要基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本身,为实践提供理论基础。例如,陈献东(2014)从审计主体、目标、对象范围和内容四个方面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进行研究,认为审计主体不仅仅是国家审计机关,还包括内审机构、中介机构和社会大众;通过对审计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进行定义全面概括了审计目标;认为审计对象范围主要包括土地、矿产、水、海洋等自然资源;审计主要内容是自然资源资产使用、管理和监管情况。张宏亮、刘恋和曹丽娟(2014)通过专题研讨会综述形式就审计目标、审计主体与范围、审计内容与方法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等方面将目前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的主流观点进行汇总。

3.理论框架研究。这类研究的论文还比较少,具有代表性的是蔡春、毕铭悦(2014)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本动因和基础理论,剖析了构建理论框架的十个关键性问题。此外,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系数较高的研究主要是自然资源资产及环境审计方面的研究。如,张宏亮、王秀华(2007)结合国际关于自然资产审计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初步探索了我国自然资产审计的理论框架,并探讨了自然资产审计与自然资产会计的衔接。

4.基于离任审计视角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在统计文献时发现,国内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研究有些是以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为侧重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耿建新教授(2014)在研究了国外已有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了国内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要素及结构,丰富了离任审计的审计线索与证据。此外,从著作文献资料来看,国内已有学者对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较相关的环境审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如蔡春、陈晓媛(2006)编著的《环境审计论》一书较为系统地构建了环境审计的框架。虽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环境审计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其受政府审计特性的约束,在内容和性质上与环境审计还是存在差异,环境审计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从上述多角度分析结果和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内涉及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研究并不多,研究重点多是基于操作层面的问题和对策,缺乏制度层面的深入系统研究。但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制度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应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入手,本文就目前国内在该项研究还未涉及的一些关键领域提出改革建议。

三、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改革建议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我国现有的审计工作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我们应深入了解该审计工作特点及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的实际情况,在通用审计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以扭转国内研究匮乏、实践鲜有成效的局面。

(一)审计署牵头抓紧制定自然资

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制度规范目前,我国只有很少的法律和规章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有所涉及,且规定都不明确、可操作性弱。相关部门虽已制定了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为该审计工作提供了审计依据,但缺乏可操作性。同时,作为调整审计关系的行为规范与工作指南的最高准则,《审计法》与《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也没有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刚性规定及详细准则。强制性和可操作性制度规范的缺失,是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

1.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规范应由审计署牵头,并与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协同制定。从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及政府在社会变迁中的主导作用来看,政府提供制度规范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其他组织,并能以最快的速度践行规范。政府的具体哪个部门担此重任呢?从国际经验来看,多数与环境相关的规范的都是由审计机关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部门共同制定的。而我国,作为被审计对象的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部门是不能成为制度的制定主体,而应是重要的参与力量,否则将影响到制度的可行性。

2.提高法律和规章的强制性和可操作性。一是要修改关于政府审计工作的有关规定,增加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强制要求。二是利用《审计法》《会计法》等法律修改的机会,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写入法律。此外,制定规范时,必须考虑与我国的各种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相关的环保法规及会计、审计准则规范等有关条款的协调,避免操作上的混乱无序。

(二)创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方法

根据对一般审计方法的定义,笔者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法是指国家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任期内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情况审计的过程中,根据相关的标准、收集审计证据、做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而采取的各种手段的总称,其应包括常规审计方法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特殊审计方法。由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特殊性,其审计方法应在传统审计的方法上有所创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法的创新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传统审计方法的特殊运用。由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从环境审计、政府审计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审计分类,有些传统审计方法也能满足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需要,即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传统审计方法的特殊使用。如专家法,即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过程中,可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辅助审计,以弥补现有审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足的缺陷。

2.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特殊的审计方法。

(1)拓展常规审计内容。在常规审计中融入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管理自然资源资产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内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仅包括对财政收支审计,还包括自然资源产管理系统的审计、政策制定、实施过程审计等。

(2)审计分析方法的创新。考虑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专业性,应创新相应审计分析方法。如,机会成本法,适用于对因耕地占用、废弃物占地等原因造成的损失的计量;GpS检测法,利用GpS系统进行区域性的防护林保护工程、耕地开发等审计;风险导向分析法,可用于对跨年度成本预测和效果评价分析。

(3)审计评价方法的创新。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主要有以下评价方法:主客观因素评价法,分析领导干部在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中的行为或事项源于主观创造力或主观过错,还是源于客观因素;责任区分评价法,包括区分不同责任之间及责任人之间的界限,使责任清晰明确。

(三)重视并发挥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

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时,有效发挥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可弥补审计力量的不足,形成审计合力。一方面,该项审计工作任务繁重、专业性强,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任务和审计力量的矛盾突出,难以做到对审计工作的全覆盖。另一方面,对自然资源的污染、损害行为往往存在滞后效应和长期性,而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能及时评价和监督领导干部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的日常行为,为离任审计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审计证据,提高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如何有效发挥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中的作用呢?

1.制定相应的政府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规范及操作指南。具体来说,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有关规范中加入对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强制要求;另外,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一套内容具体、易于操作的政府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部审计制度规范,使内部审计人员对本单位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监督有章可循。

2.加大政府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适应专业化审计的要求。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政府内部审计机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自然资源管理的标准和政府会计核算准则,监督并评价本单位领导干部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待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建立政府内部审计师制度,并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纳入考核中,提高政府审计的准入门槛。

(四)重视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案例的运用

目前,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对象、方法、内容等还未统一,可审计工作却未因审计标准的缺失而止步不前。例如,贵州省委将对领导干部的责任审计扩展到自然资源资产领域,并率先在一些市县开展试点工作。为了弥补审计标准的不足,审计部门应总结并提炼这类实践中折射出的审计理论与方法,形成审计案例供政府审计人员学习。具体操作如下:

1.审计机关可与一些财经高校合作总结更多的审计经验,以案例的特征分类形成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案例集。如《水审计———各国最高审计机关的经验》的编制者收集了各国关于水资源的审计工作报告,并根据水的不同用途整合出不同类别的审计案例,并分析不同类别审计案例的审计范围和方法。

2.通过进行案例教学和经验交流,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案例集在审计人员中推广。审计人员应重点学习如何制定并实施审计计划、采用哪些审计方法、怎样发现疑点并追踪审计、如何取得有效的审计证据并做出审计决定等。因地制宜,将审计实践案例成功运用于当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务中。

参考文献:

1.蔡春,陈晓媛.环境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董贤磊,余芳沁.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问题及建议[J].商业会计,2014,(18):76-78.

3.马志娟,宗新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及责任追究研究[J].财政监督,2014,(8):65-68.

4.祝素月,夏晶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4,(5):67-69.

5.陈献东.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若干思考[J].审计研究,2014,(5):15-19.

6.张宏亮,刘恋,曹丽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专题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14,(4):58-61.

7.蔡春,毕铭悦.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思考[J].审计研究,2014,(5):3-5.

8.张宏亮,王秀华.我国政府自然资产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7,(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