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7:09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传统文化;融入

随着外语教学从单纯的语言教学向“语言与内容融合”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逐步得到加强。而我国的许多外语院校也在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体现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等现实需要为目的的原则。河北传媒学院作为以艺术类人才培养为主的院校,其外语人才的培养要充分理性地审视“艺术类外语人才的传统文化教育和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教育”的关系,在充分重视学生外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要有保护母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全球化新形势的具有“中国认同和国际眼光、传播中西文化和传递中国声音”的艺术类外语人才。

一、理性审视传统文化和外语教学的关系

为了更理性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语教学的关系,课题组在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组织了问卷调查。针对国际传播学院2014级和2015级英语、西语、葡语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15名青年教师共计198余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90份。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被访者认为,虽然在语言学习中会有母语的“负迁移”现象,但是母语的语言功底对外语学习有重要的积极作用。95%以上的被访者认为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加强汉语语言和传统文化的学习。70%的被访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遭遇母语的“失语”现象,认为在外语人才培养中非常有必要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写照。外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我们的外语类程在讲授语言专业技能和传播外来文化方面功不可没;但从文化的相通性的角度来看,外语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对外传播方面远远不足。在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下,要培养传统文化素养深厚、语言能力突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传承中国特色文化和进行文化艺术国际交流的需要。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而言,语言的共性决定了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又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语言之间有很多普遍现象,我们在学习外语时是以我们的母语为参照,外语及其文化所传递的信息必须首先经过母语文化“过滤”,其中的各种语言的、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必须以语言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为背景,通过两种文化的比较发现它们的共性与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来看,大学生是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语表达方面却不尽人意。所以作为艺术类院校的外语专业人才,要成为国际交流的使者,承担“学习世界文化、传递中国声音”的跨文化交流的使命,就需要在语言文化学习中具有国家情怀和国际眼光。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外语教学中的途径

为了在人才培养中更好地融入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教学,可以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评价体系以及教师个人素养等环节进行改进。目前国际传播学院对英语,西语、葡语和汉语国际教育等本科专业的学生以及英语笔译专业硕士开设了跨文化交际、涉外礼仪、西方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等相关课程,并且加强了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外语言比较等课程的比重。在教材选择方面除了选用国内高校较为权威的专业教材之外,也在自编教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课程评价体系方面也从传统的语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评价逐渐转向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以论题研讨和论文形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正在被广泛采纳。课堂组织尤其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性、互动式的教育模式。在这些课程开设一年以来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在外语人才培养中合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改善外语专业课教学存在的语言环境和交流的缺失的现象;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因素的了解和理解;强化我国艺术类外语人才保护母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切实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出适应全球化新形势的具有中国认同和国际眼光、传播中西文化和传递中国声音的艺术类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白俊杰.90后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0).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篇2

关键词:客文化学生阅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9-0019-03

作者简介:张继松(1971―),江苏灌云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灌云县实验中学副校长。研究方向:中学教育、中学语文教学。

阅读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接受行为,它是个体获取信息、积累知识的主要手段,是人们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对个体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网络传媒的发展,阅读的网络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因为网络阅读的不少消极影响,使很多人对网络阅读望而却步。对于学生,我们提倡纸质阅读,提倡深度阅读,但并不是必须摒弃网络阅读,相反,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阅读中的网络元素,促进学生的阅读。而提到阅读中的网络元素,又不得不提及“客文化”,因为文化是熏染学生心灵的重要因素。

“客文化”是随着网络传媒的形成和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虚拟文化。根据不同的用途,目前我国的“客文化”大致可区分为六类:共享型客文化、合作型客文化、技术型客文化、智慧型客文化、商务型客文化、服务型客文化。其中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有共享型、合作型、智慧型、服务型四种。笔者认为,只要充分利用好这四个方面的“客文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阅读。下面,笔者就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客文化”对学生阅读的影响。

一、共享型客文化――成就学生阅读的视觉盛宴

所谓共享型客文化,主要是指博客文化和播客文化。博客是一种网络传播媒介,它可以为任何一个网民提供信息、知识交流的平台,博客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播客也是一种网络传播媒介,它可以把数字声音文件或影像文件上传到互联网,让用户点击下载或在线试听。不管是博客还是播客,所提供的信息都具有共享性。学生在阅读中,共享型客文化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为学生阅读提供必要的资源,也就是阅读内容,可以说,共享型客文化是纸质阅读的必要补充。在平时的阅读中,学生经常遇到这样的困境:特别想读书但由于阅读条件跟不上而无书可读,或者是由于纸质图书更新速度太慢,根本无法适应学生阅读的新需求。面对这些困境,学生于是被迫放弃自己的阅读追求,长期如此,学生自然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共享型客文化弥补了纸质阅读的这一缺憾。只要我们能抓住它的特点,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就可以使之成为促进学生阅读的有力推手。

首先,我们必须创设一个适合阅读的共享型客文化群体,即博客群或播客群。不管是博客还是播客,都必须由人来创建,也就是要有一个相互认同的群体。另外,上述所说的共享型客文化群必须要有高度的相互认同感,也就是说,这个群体中的人必须认同群体成员提供的资源。

其次,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共享型客文化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充实学生的阅读资源。我们在创设共享型客文化群体时,应该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网络阅读不同于纸质阅读,它没有先来后到,很多人可以同时阅读同一份材料,也就是可以同时分享同一资源。另外,开发出来的共享型资源,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多读,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共享型客文化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基础性,它为学生阅读提供了大量的书籍,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将资源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及时、适性地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可以说,共享型客文化成就了学生阅读的视觉盛宴,学生在这种视觉的强烈冲击下,自然就会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达到用书籍滋养心灵的目的。

二、合作型客文化――学生实现阅读交流的桥梁

人类的发展伴随着经验的不断交流,学生阅读的深入同样需要交流来促进。从表面上看,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它不需要也无法让他人代替完成,但每一个学生的阅读又都需要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如:阅读思维的形成和发展、阅读方法的整理和利用等。这种支持和帮助通常需要一个媒体来承载,即借由某一个媒介来实现,这个媒介必须具备交互性的特点。

在客文化的诸多类型中,合作型客文化是最具交互性的。合作型客文化有着狭义和广义两种范畴,广义的合作型客文化是指一切利用网络进行合作交流的形式和行为,这就为其在学生阅读交流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可能性。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如何在学生阅读交流中利用合作型客文化呢?

第一,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客文化平台。学生的兴趣很难长时间集中于一个事物上,要想让他们保持长久不变的兴趣,就必须不断变换形式。在学生阅读时,为他们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交流形式,是对他们阅读兴趣的一种有效促进。作为阅读交流的网络平台,客文化本身就对学生有着比较大的吸引力,可以有效促进他们的阅读交流,在此基础上,我们如果能充分开拓客文化类型,让他们在形式多样的文化平台上各抒己见、互相交流,如:利用博客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并通过回帖交流经验等,就可以更快捷地帮助学生实现阅读交流,实现阅读教学目的。

第二,我们必须为学生的阅读交流提供一定的规范。阅读是一种强调个体体验的行为,所以我们在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时应该尽量让他们将自己的体验、观点表达出来,这是为他们提供合作型客文化平台的宗旨,但也不能信马由缰,那样就会使学生的阅读进入唯心的误区。所以,教育者应该给学生提供阅读交流的规范,当然,这种规范大多指向形式和方向,而非具体的内容。

第三,我们要竭力确保学生阅读交流通道的畅通。多样的形式、一定的规范,都是我们在构建合作型客文化平台时的理想,但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实现教育目的,以上两点都应该基于一个前提――确保阅读交流通道的畅通。如果不能确保阅读交流通道的畅通,就根本谈不上形式的多样,也就无需再制定什么规范了。这不是单单由教育者就能决定的事情,它涉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投入等。试想,一所根本就没有网络教室,甚至连互联网设施都没有的学校,如何实现学生阅读网络交流通道的畅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技术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家庭和学校的一部分,这就为我们构建学生阅读网络合作交流平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一定可以通过相关平台的构建,搭成学生阅读交流的桥梁,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成长、成熟。

三、智慧型客文化――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

智慧型“客文化”,本指威客文化。“威客”是指那些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人,他们在互联网上通过解决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难题,从而让知识、智慧、经验、技能转化为生产力,进而体现其经济价值。目前,威客主要有积分悬赏、现金悬赏、知识出售、威客地图等四个形式。文化中的智慧型客文化虽然不涉及物质,但可以借鉴威客文化的有关理念并进行内化,形成自己的一系列文化。

首先,我们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小威客群”,学生在这个群体中可以进行积分形式的阅读展示,教师发动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用独特的形式展示给大家,管理者根据展示成果的质量给予一定积分。这样,积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学生的阅读成果。在采用积分制的“小威客群”中,积分就是得到别人肯定的最好资本,为了得到更多的积分,学生们就会更加广泛地涉猎各类文学作品,更加努力地阅读,为了使自己的阅读成果积分更高,就会更加深入地研究、分析所读文学作品,从而有效地促进了阅读。当然,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这种“小威客群”,我们还可以建立一些简单的交易平台,让学生进行阅读成果交易。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阅读范围和阅读量的有限性,但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因为特殊的需求,需要别人的相关阅读成果,这就为阅读成果交易平台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我们可以制定一定的交易规则,让学生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互相享用彼此的阅读成果,这样,为了更好地交易自己的阅读成果,学生们也会主动投入阅读,从而促进学生整体阅读水平的提高。

其次,我们还可以建设一些纯展示型的平台,如晒客。学生群体是比较纯洁的,他们的思想还不像成人那样复杂,很多时候他们致力于一件事情的目的只有一个――个人价值的展示。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只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就足够了,而“客文化”中的晒客就满足了这一需求。晒客,就是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展示自己认为有价值或者得意的作品的一种方式,它纯粹以一个人的喜好为标准。当然,这种展示方式中的东西不一定全部都好,但一定是学生真正发自内心的东西,是性情之作,所以它更具有真实性、丰富性。

不管是威客还是晒客,智慧型客文化所呈现的必须是经过学生心灵沉淀的东西,是他们经过认真准备、深入研究的成果,这些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那就是对文本的阅读。也就是说,它是有益于促进学生阅读的。

四、服务型客文化――教师实施阅读指导的捷径

阅读是自身内化的过程,但也必须经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因为学生尚未完全成熟,如果没有教师在阅读方向上的指引和方法上的指导,学生的阅读行为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另外,现代教育“服务”理念要求学校、教师必须具备服务意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服务的原则,我们也必须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指引和指导。

传统的阅读指导必须建立在师生面对面的基础上,一旦上述条件不具备,指导就无法发挥应有的功效,而网络正好弥补了传统教育的这一缺憾,使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成为随时、随意的行为,它方便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利用客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如博客等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就非常必要了。

当然,作为当下一种时新的网络文化,客文化是顺应整个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它并非针对学生量身定做,其间夹杂了很多社会因素。可以说,客文化就像是一片原野,它可能会有对学生发展产生消极作用,但这并不能掩盖它的巨大优势,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将它抛荒。只要我们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相信它可以成为阅读教育的一方沃土。

参考文献:

[1]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美)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美)丹尼尔・科顿姆.教育为何是无用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篇3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文化交流;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B

“一带一路”战略是为促进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发展、增强各国政治互信而创建的一种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新局面,进一步实现全球化再平衡。文化是推动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文化交流是增进沿线各国相互了解,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分布众多国家,文化差异较大,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为促进文化交流顺畅进行,必须实施发展共性文化、营造友好环境等相应对策,进而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有效实施。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交流是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坚实基础

文化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剂,而文化交流是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坚实基础。“一带一路”战略是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平台,促m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增加各国人民福祉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目标。首先,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各国经济合作主体之间的信任,减少合作双方的质疑与顾虑。其次,文化交流拓宽了国际市场,促进经济贸易发展。最后,文化交流不仅将本国的文化带出国门,同时也将文化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二)文化交流是加强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的中坚力量

政治互信是国家与国家间交往的基础,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交流是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的中坚力量。“一带一路”沿线分布着拥有各种政治体制的国家,一国政治体制建立在该国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之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与社会意识,进而增强国家间政治互信程度。文化交流是连接国与国之间的密切纽带,也是国家间合作的重要桥梁,加强文化交流有利于拓宽国家政府间的合作渠道,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

(三)文化交流是实现文化传播与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文化传播,使其他国家更深刻的了解本国文化,提升本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字,任何情况讲求“以和为贵”,“包容”是中华文化的主要特征。和谐包容、互利共赢同样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原则与理念。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可以促进中华文化广泛传播,使其他国家真正了解中华文化,并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战略中去。另一方面,文化交流也是实现各国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资源、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发展各有长处,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可以将优势资源向外传递,让本国的资源惠及世界,实现互利互惠、共同繁荣。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交流的制约因素

(一)沿线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认同感不足

“一带一路”战略覆盖亚欧非三大洲,经过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及北非、中东欧等地区,包括数十个各具文化特色的国家[1]。沿线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历史、观念、宗教和语言等文化冲突已成为阻碍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碍,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宗教文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宗教色彩丰富,包含了世界主要宗教类型,而且大多数国家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国与国之间缺少深刻的了解,并且对彼此的文化认同感不足,在交往合作中信息会受到阻碍,从而影响了各国间的文化交流。

(二)国际互信程度相对较低,质疑与顾虑多

任何一种合作必须要基于彼此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只有互相了解才能积极合作,“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也不例外。但由于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互信程度较低,对方参与该战略的质疑与顾虑较多。第一,目前战略正处于起步阶段,沿线国家对战略各方面决策尚不完全了解,因此会持有一种观察的心态;第二,沿线部分国家政局不稳定,国与国在某些地区有利益冲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存在潜在风险;第三,在中国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中国”也随之出现,尽管我国主张和平外交,并且不干涉内政,但某些国家仍不愿信任,从而阻碍了文化交流的发展。

(三)各国文化发展环境不平衡,物质保障匮乏

“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众多,各区域内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从而使文化交流缺乏必要保障。沿线部分国家常年处于社会动荡环境中,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贫困与疾病是困扰此类国家的重大问题。一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物质保障匮乏,文化交流中基本的通信技术和网络系统发展滞后,加之社会不稳定,恐怖主义威胁严重,社会成员文化交流意愿被削弱,不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进而使文化交流处于被动地位,影响战略进一步实施。

(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薄弱,市场秩序混乱

“中国制造”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一个重要标签,我国经济已经迅速增长,并正在向“中国质造”转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尤其在文化产业方面,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机制薄弱。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产业发展主体缺乏法律意识,类似侵害知识产权事件时有发生。此外,我国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特色文化产品输出,减少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媒介,不利于“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交流的发展。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交流的发展对策

(一)寻找文化交叉点,发展各国共性文化

“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拥有复杂多样、各具特色的文化,文化交流要弘扬本国文化的同时吸收国外优秀文化,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为促进战略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必须寻找各国文化交叉点,发展共性文化。一方面,宗教是“一带一路”战略沿线文化交叉点最多的文化类型,通过同一宗教的共同语言与信仰促进文化交流是可行性最高的方法之一。例如,佛教和伊斯兰教是“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分布最广的两大宗教,佛教国家主张的“兼容并包、和平和谐”特质与我国核心价值理念如出一辙,这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艺术也是文化交叉范围最大的文化形式,音乐不分国界,舞蹈不分地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无需语言文字的交流是最近距离的文化交流。此外,要发展各国共性文化,还需继续寻找和探索其他文化交叉点。

(二)构建国际互信体系,营造友好交流环境

相互信任、互相了解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在世界舞台上国际互信是国与国合作的基础,构建国际互信体系,营造友好环境是促进文化交流的保障。中国身为“一带一路”战略发起国,并且是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为了使更多国家参与到战略中去,就有义务从自身做起,为构建国际互信体系贡献力量。首先,中国应转变对话态度,用真诚的语气进行沟通,让对方放下戒备之心,增加交流意愿,积极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其次,中国要使沿线国家了解“一带一路”战略真正目的是实现各国经济共同进步,为各国人民谋福利,增加人民福祉,最终实现互利共赢;最后,中国作为大国,必须主动维护国际和平,不宣扬霸权主义,积极反对恐怖主义,拒绝一切`背国际安全与社会道义行为。构建并完善国际互信体系,营造友好环境与氛围,为“一带一路”战略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三)提供必要支持与援助,推进文化协同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不是一方努力的结果,应是沿线国家共同奋斗的目标。然而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推进各国文化协同发展,经济较为发达国家要为落后国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援助。第一,要加大对经济发展滞后国家的资金支持,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使其拥有充足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第二,要提供先进技术援助,协助落后国家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例如网络体系与通信系统的建设与升级,为“一带一路”战略文化交流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第三,要积极为落后地区输送优秀人才,通过人才输送交流文化发展经验,同时也应为落后地区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帮助该地区进行经济与社会建设,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沿线文化协同发展,促进文化进一步交流[2]。

(四)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扩大文化产品输出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薄弱,市场秩序混乱。为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增加文化产品输出力度,促进文化交流发展,必须首先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一是要维护文化产业市场正常秩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监督文化企业生产优质、绿色、健康的文化产品;二是要引进并培育创新型文化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积极研发创新型文化产品并推向国际市场;三是要搭建文化产品输出平台,扩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保障文化产品的输出畅通无阻,为“一带一路”战略文化交流创造条件。

四、总结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而文化交流又是战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增进沿线各国家友谊,促进彼此更深刻的了解,赢得更广泛的信任与支持,进而促进贸易合作及经济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离不开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文化交流已成为增加互信程度、拉近各国关系的主要途径[3]。因此,要积极发展共性文化,构建国际互信体系,推进文化协同发展,促进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发展,进而达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赵立庆.“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交流的实现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6(5):144-148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篇4

【关键词】现代中学政治教师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就是人通过理性分析而取得对文化的特征的认知。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意识,要看他对文化的思想体系有多少认识。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事业奠定良好品德及文化科学知识的第一基础阵地。从事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教师,任务光荣,责任重大。为此,现代中学政治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文化意识。那么,作为一个现代中学政治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文化意识呢?

1.文化软实力意识

文化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1],它包括文化的感染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政治制度的吸引力、外交的说服力、国际威信与信誉力、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标志着文化软实力正式成为我们国家发展战略新的着力点。

文化软实力意识就是指人们对文化软实力的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并由此形成的文化观念、文化思维、文化行为,它是文化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人教版高中“文化生活”教材强调:“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具备高度的文化软实力意识,认识到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综合国力,我们必须切实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竞争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学校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培养、教育青少年的主阵地,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责无旁贷,必须作出应有的贡献。

对于现代中学政治教师来说,并不是因为具有较高学历,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就肯定具备了文化软实力意识。文化软实力意识的养成,首先必须对文化感兴趣,认识到文化的作用、价值和功能,特别是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才能对文化产生深厚的感情,才能激起对文化的极大兴趣,才能积极地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自觉地为丰富文化生活、发展文化而贡献一份力量。这就要求现代中学政治教师必须加强对文化的学习,弄懂文化的涵义、特征,文化与人的关系,文化的作用、价值、功能等一系列问题,并积极参与学校乃至社会各项文化活动,特别是在“文化生活”教学实践中,亲身体验文化价值。

2.文化传承意识

文化传承就是指在上下两代人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文化生命力、凝聚力的形成有赖于文化继承,有赖于文化创新。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上下五千多年绵延不断,关键就在于有孔子、韩愈、梁启超等一代代历史文化名人的薪火相传,使得中华民族文化从古至今,不断融合,不断交流,不断发展。

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的“文化生活”强调“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文化继承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的继承,文化是在继承中发展的。文化传承意识是现代中学政治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文化意识。只有形成强烈的文化传承意识,才能忠于职守,爱教勤教,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更好地传承给青少年一代。

现代中学政治教师要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承意识,就必须加强文化理论的学习研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把自己当做文化传承者,增强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传承民族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必须积极参与文化研究,特别是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提升自身的文化传承能力,以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壮大。

3.文化交流意识

文化交流是不同文化之间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发生相互碰撞、相互接触,从中互相学习、彼此融合,从而不断发展壮大的一种文化现象。[2]交流是文化的一大特性,不交流的文化是不存在的。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世界文化就是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发展起来的,世界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文化交流同样离不开人。因而,人必须具有文化交流意识。

学校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有较大的文化资源优势,只有形成良好的文化交流意识,我们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现代中学政治教师,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任务。

要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文化交流意识的现代中学政治教师,就必须加强文化理论的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广本民族、本地方的文化,引进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在选择中借鉴、吸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科学地抛弃他民族文化中的糟粕成分,并在活动中深入思考,不断提升,养成良好的文化交流意识。

4.文化传播意识

传播是文化的又一大特性。文化传播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共存之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3]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与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属于文化传播。文化只有在传播与交流中,才能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文化不传播,就无法参与交流,就会失去活力,必将萎缩、凋敝。因此,人必须具备文化传播意识。传播意识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意识,它表现在重视现代传播媒介的应用,形成文化传播的思路,制定全面的文化传播策略。

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的“文化生活”提出:“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教师的工作职责之一是传播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只有养成良好的文化传播意识,才能更好地开发学校的文化资源,更好地释放学校的文化功能。

现代中学政治教师要养成良好的文化传播意识,就必须加强文化传播学理论的学习,更要在工作实践中,熟练地掌握并充分运用大众传媒这―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以较强的文化传播意识,引导我们做好学校的文化传播工作。

5.文化创造意识

创造性是文化的最大特性。没有人的创造,就没有所谓的文化;离开了人的不断创造,文化就难以得到发展,不断壮大;缺乏创造力的文化,就没有活力,就会丧失其生命力。因而,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必须不断创造。而要创造文化,首先就必须有强烈的文化创造意识。

文化创造意识是人们对文化创造性的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创造力,积极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日益文明。中学政治教师只有形成强烈的文化创造意识,才能以高度热情,运用各种科技手段,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6.文化保护意识

纵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无论是物质文化、政治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因其传承、交流、创新而不断发展,日益壮大。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人类也有践踏文化、破坏文化、毁灭文化的痛苦事实。在当今社会,由于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一些人为了私利,一些单位为了眼前利益,一些领导为了所谓的“政绩”,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破坏文物,损坏文化。文化保护已成为当下人们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须知,缺乏文化保护的民族将是一个失忆的民族、一个空虚的民族,我们必须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而这就需要有全民族的文化保护意识。

现代中学政治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保护意识,并能采取积极措施,从保护校园文化入手,包括历史建筑、古树、图书资料、校史校训等,密切关注、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地方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探究保护传统文化的对策。

7.文化教育意识

文化是人的创造物,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又会反过来熏陶人、塑造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4]文化重在于化人、在于育人,也就是说,文化具有明显的教育功能。先辈的引导和教诲,社会的褒扬和惩戒,无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播一种文化。一个人小到饮食起居、待人接物,大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不是一定文化熏陶的结果,人们的交往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无一不是一定文化塑造出来的,正所谓“文化影响人的行为、打磨人的气质、浸润人的灵魂”。[5]

学校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教育是学校固有的一种突出功能。文化教育意识指的是人们对文化教育功能的充分认识与高度重视,自觉养成文化教育观念,发挥文化教育功能,培养青少年,培养社会公民的一种习惯思维。文化教育意识是教师必备的一种文化意识。政治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对先进文化的认同感,自觉将文化教育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觉行为。为此,中学政治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刻苦钻研文化理论,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自身的文化教育意识,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优势,最大化地发挥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文化教育。

总之,文化意识是现代中学政治教师必备的一种重要素质。中学政治教师的文化意识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学习中获得的,从工作实践中养成的。中学政治教师文化意识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引领、指导政治教学,提高政治教学质量。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自己的文化意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中学政治教师。

(作者单位:汕头市广澳中学,广东汕头,515071)

参考文献:

[1]卢新华.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4).

[2]陈友义.试评血火方式文化交流的两重性[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3]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篇5

关键词:国际文化交流应用语言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77-01

1国际文化交流与应用语言学

1.1认识应用语言学

19世纪70年代,波兰学者、语言学家库尔特内最早提出了“应用语言学”这一学科概念。在其相关的著作中,相对理论语言学来说,其对象是把理论语言学的知识应用于其他领域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虽然对应用语言学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各学者普遍认为其指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而非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应用语言学曾被定义为语言学在社会各领域的实践性应用研究,如翻译学、辞典学、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学等方面,也包括现今应用最为广泛的外语教学及第2语言教学等学科应用领域。

1.2应用语言学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1.2.1应用语言学的语言媒介传播作用

(1)英语在国际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国际文化交流是依赖于语言这个媒介,英语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至关重要。当前的信息网络的国际化,对于应用语言尤其是英语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由于全球信息资源大多以英语作为主存储媒介,因此,英语在整个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凸现。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人们需要掌握自己的母语外,还需要掌握电脑语音和英语。也正因此,赋予了应用语言学研究对英语教学研究的更多发展空间和保证。全球化带来语言界英语优势地位的同时,更凸显了应用语言学的的学科作用。

(2)汉语在国际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据一份官方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在亚洲地区,汉语作为应用领域、范围最广的一种古老语言而存在着。由于汉语言历史悠久,本身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及语言意境,因此,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汉语拥有着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个性优势,是新世纪国际文化交流的必须用语,更让中国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为世界精神文明发展及文化交流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例如,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首流行歌曲“心灵清明”,从语言源流上可以追溯到中国古老典籍“清明”这一词汇中来,这一例子就形象说明了汉语言的独特文化魅力。

1.2.2应用语言学在文化传播活动过程中的工具作用

在当今计算机应用领域中,语言作为文化传播以及人际交际的工具必不可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根基。国际文化交流的扩大化促使了语言多样化的形成,在各国际文化交流传播的活动过程中,各语言通过计算机系统转化为可以互相交流的符号,从而达到国际文化交流的目的。

当代社会文明的传播必须依赖于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传播媒介,我们常见的如书刊、报纸、影音数字出版物等,并且具有与之呼应的通讯系统和对应的符号及信号系统。综观世界,任何一项文化的传播都离不开“语言”这一基本工具与载体。例如,我们汉语是联合国官方工作用语之一,因此,中国法定的“汉语拼音文字”成为传播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主要工具语言。

1.3应用语言学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应用

世界全球化的形势,使得各领域的交流扩大也形成了语言的多样化。各种语言通过计算机的处理转换为可交流的符号信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现在通用的传播媒体,从电视到电影,从广播到报纸书刊及音像出版物,都有自己对应的符号信息系统。任何一项传播与交流都是依据语言为载体。

2应用语言学的学科意义

母语是掌握各种知识的初始条件与基本工具,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育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标准。全球化的发展推进了社会对现代化语言理论和水平的发展以及人才需求,语言教育工作也日益被重视起来。历史不止一次证明,任何一个经济实力强国,其首先必定是一个语言文化强国。应用语言学具有无限的生命活力,为了应对当前日新月异不断发展中的国际文化交流,为了满足这一市场需求,除开不断培养本国语言文化人才外,还要不断培养外国语言人才。

3讨论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们的外语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围绕着语言理论知识的单一传授,外语教学活动中往往仅局限于对语法、句章、词汇等的分析、举例与教学,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人际交往与交流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文化的输入与学习还远远不够。人们已经习惯于将语言作为一中符号知识来进行传授与学习,而没有认识到语言的外部文化信息,忽略了语言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文化交流地位,使得人们在语言的学习中往往是抽象的、索然无味的,对语言却没有具体的感性认知,一旦接触到实际的语言交流环境总显得手足无措,难以应付。

近年来,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外语教学仅围绕语言理论知识的单一传授是不够的,只有与相应的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语言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外语教学的目标,培养出具备扎实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综合性实用人才。

4结语

在当前全球化文化、经济浪潮席卷下,外语教学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我们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准绳,培养出高质量的外语应用性人才。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离不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因而其研究范围也在一天天的扩大和变化之中,实践应用中对其所提出的问题也会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其跨学科性、实验性与开放性也显得更加突出,语言学研究者们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其次,应用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理论根基还很不成熟,研究任务艰巨。这些现状要求我们的语言学研究人员必须以广泛的多学科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无论是狭义的语言学研究还是广义的语言学研究,都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作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及教学人员,要不断扩充知识视野,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积极吸纳语言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并将其进行有效结合,实现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的跨越,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应用语言学问题初探[J].语文建设,2011(1).

[2]陆志韦.国际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学研究[J].语言研究,2012(2).

[3]文炼.汉语语词的节律问题[J].语文建设,2004(5).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篇6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04-02

要深刻理解中国民族教育,就必须切实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国情,而多民族、异文化就是当前中国发展的现状。中国的民族教育是在多民族和多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中国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其对多民族和多文化的关注。或者换句话说,中国民族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文化背景的多元性和差别性。

本文围绕多民族文化背景,重点探讨跨文化交流理论、跨文化教育理论及民族教育的基本理论内涵,从而探析中国民族教育的本质内涵特征。

一、多民族与跨文化交流理论

民族是由于历史的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的人们共同体,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和生活方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核心和赖以生存的主要方式,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我国拥有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逾1亿,是个不折不扣的多民族国家。因此,搞好民族教育有利于实现民族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中国民族教育的基本内涵体现在“多民族”和“异文化”方面,因此必然导致了民族之间甚至是个人之间的跨文化交往的趋势出现。

跨文化交往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之间的交往。第一,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已经日益频繁,各种文化之间的相遇由偶尔变为频繁,由偶然趋向于必然。第二,“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类存能够在类意识中确认自己,并且在自己的普遍性中作为思维着的存在物自为地存在着”,“人作为类的存在,不可能独生独长于天地间”。[1]人类交往的必然性是由其社会性决定的。基于这两点,跨文化交往是人类文化发生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个人之间的跨文化交往有时会因为个体和文化的差异性而出现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文化休克(个人对异文化不适应而产生的社会性隔离),更严重的会导致文化冲突。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跨文化交往概念的基础上,又逐步提出了跨文化交流理论。“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是这个领域的开拓者,1959年他的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出版,在该书中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交流’一词”。[2]

所谓交流,一般是指人们通过言语与非言语媒体以传达知、情、意的相互作用的总称。交流是文化的一个特有的功能,正是通过交流文化才得以不断地发展。

“跨文化交流就是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输入和输出。也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通过信息传达所进行相互作用的一种象征性的过程”。[3]跨文化交流理论侧重观察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交往双方的特点及交往的方式等,最终找到出现障碍的缘由及可能解决的办法。可见跨文化交流理论所倡导的不仅仅是异文化之间的了解,更是一种接受和包容。因此,跨文化交流理论成为理解中国这种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和中国民族教育的构成基础。

二、多民族与跨文化教育理论

多民族的现实带来的是异文化的内涵。这种异文化一方面丰富了社会生活,同时也产生了多民族的诉求。在我国,多民族诉求更多的指文化意义上的认同(宗教、民族传统等)。因此,在政治上,我国实行民族自治,坚持所有民族一律平等;在经济上,积极支持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对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提供特殊政策优惠;在宗教上,我国实行宗教自由,尊重各少数民族的;在教育上,大力支持各民族地区教育,兴办民族高等教育、双语教育等。但是,所有的这些政策都只有在真正理解了我国的“多民族、异文化”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民族发展,而跨文化教育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适宜的视角。

跨文化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异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而是作为一种完整和可操作的教育过程(包括知、情、意各个方面),是指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

1998年版的《教育大词典》中对“跨文化教育(cross-culturaleducation)”的定义是:①在多种文化并存的环境中同时进行多种文化的教育,或以一种文化为主兼顾其他文化的教育。②在某个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到另一个语言、风俗、习惯和价值观、信仰都不相同的文化环境中去接受教育。③专门设置跨文化的环境,让学生接受非本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教育。

鲁卫群在博士论文《跨文化教育引论》中认为:“跨文化教育是对某一文化的受教育者进行相关于其他人类群体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或时间活动进行,并通过家庭、文化机构和各种传播媒体等社会教育途径开展。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理解异民族文化。”[4]实践证明,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只是第一步,是否形成积极的跨文化态度则更深刻地影响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积极的跨文化态度必然有利于跨文化交流,因此,跨文化态度是跨文化教育理论中很重要的内涵。积极的跨文化态度就是开放、不歧视(平等)、相互鉴赏(尊重)、无偏见(客观)和谨慎的跨文化态度。

相较知识与观念态度层面,行为是更重要的层面,尤其在具体的跨文化交流中,避免异文化间的冲突仅仅是被动地避开问题,而我们更需要的是积极去了解、理解和包容。这就需要培养跨文化能力。第一,一种全面而准确地认知多民族、异文化,进行跨文化对话交流的能力;第二,一种认同本民族,尊重异民族的跨文化比较能力;第三,在比较能力基础之上的取舍能力,因为合理的取舍可以为跨文化交流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而错误的取舍则可能导致跨文化的灾难。所以,跨文化能力是跨文化教育理论另一个重要内涵。

因此,跨文化教育理论是一种系统的教育理念,包括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态度、跨文化能力,是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对处于某一种文化背景的教育对象实施异文化内容的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促进教育对象与异文化的互动,从而达到使教育对象充分理解和尊重与自己文化不同的文化和培养教育对象良好的跨文化交往的态度、较好的跨文化交往的能力的目的。

三、我国的民族教育与跨文化教育理论

什么是民族教育,民族教育的概念如何界定?“民族教育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民族或共同文化群体的民族集团进行的文化传承和培养该民族或民族集团的成员,一方面适应现代主流社会,以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或本民族集团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民族教育则是指在多民族社会对少数民族受教育者进行的多元文化教育,即传承主流社会民族的文化,也传承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5]

民族教育的核心内容有两点:其一,以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为主;其二,涉及并了解异文化的内容,促进民族团结和睦。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关系曾经比较复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交往基本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和睦。回望历史,民族仇视,只能造成国家分裂和战乱,人民苦不堪言;民族和睦,则社会生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只有实现民族的和睦与团结,才会促进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才会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民族教育。目前,我国的民族教育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围绕民族团结原则,侧重于有关民族政策、民族常识、民族历史等知识性内容的教育。这类民族教育的目的大多为促进本民族社会经济和自身文化发展。这就造成了汉族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也仅仅来自中国历史课程中极为有限的认识,无法全面了解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特点,甚至还不如大城市的人们对其他发达国家的文化了解得多;而少数民族的人们对汉族文化也存在着不信任感。也就是说,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的现状是:第一,在民族教育过程中偏向于注重知识类的学习,而忽视了跨文化态度、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没有形成体系。第二,我国的民族教育主要是民族政策的教育,知识内容大多是民族文化、优秀文化历史、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成功历史实践等,即知识方面的介绍仅仅是有选择的介绍。第三,过于强调对少数民族习俗的尊重,而忽略了各民族之间共同生存的必然与需要。总的来说,我国民族教育存在与跨文化教育理论不一致的情况,各民族之间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相互认识上,而缺少对异文化的真正理解。

四、用跨文化教育理论促进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

我们需要用跨文化教育理论指导我国的民族教育,用跨文化的思想来实践民族教育。不能单纯强调对跨文化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应该更注重适宜的跨文化态度的形成和跨文化能力的提高;不只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教育,而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应该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开展民族教育。我们应该通过国家内的跨文化教育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最终走向世界性的跨文化教育,形成世界性的影响力和融合力。应根据跨文化教育理论树立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形成更开放的教育态度,具备更广阔的教育视野,建立更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更多样化和更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视野开阔、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目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站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国家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把学校打造成为创新知识、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基地;必须更主动和更自觉地融入世界跨文化民族教育发展的潮流中,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和优势,坚持继承,不断创新,以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务实的态度,促进教育一体化与多样化之间的平衡[6]。通过国家内的跨文化教育促进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最终使文明、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走向世界性的跨文化教育,形成世界性的影响力和融合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123.

[2]周荣艳著.浅析跨文化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23.

[3][5]哈经雄,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3,9.

[4]鲁卫群著.跨文化引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42-43.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篇7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 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策略 

 

英语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在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前正面临着进行现代化改造的问题。语言学习首要的是要确立学习的目的,而目前大部分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目的都是为了交流,尤其是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交流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交流的进行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者不可或缺。然而初始学习通常是以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语言知识为起点,这样往往就被误认为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就具备了交际能力。因此,在实际交际活动中就出现了因英语文化的缺失而造成的各种不当表达。如今大多数英语学习策略仍然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文化教学却被疏忽,这就需要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渗透文化教学,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提升文化能力,才能实现有效交际。 

一、语言与文化 

文化是指在特定的时期一个特定的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信仰文学艺术等。 

美国人类学家古迪纳夫指出:“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蕴含在文化之中,同时文化赋予了语言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与文化之间相辅相成,文化通过语言表达继承和传播它所属的民族的独特民俗、价值理念、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语言通过交流丰富文化的内容,促进文化的发展。因此,脱离了文化而单纯的学习语言,就会出现礼仪,礼节甚至是表达了相反意义错误。 

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其实就是外民族文化的输入与本民族文化重构的过程。在英语逐渐成为国际性的语言的时候,用英语向其他国家的人民讲述和解释中国文化已经成为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承担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实现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交流融合,而不是仅仅进行目的语文化的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与文化意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把文化教育导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掌握语言符号系统,而不学习其底蕴文化,就会造成说着一口流利英语,犯下严重语用错误的现象。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必须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目的语的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因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交往中引发的误解时有发生。这些事实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化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语言学习的要求,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对语言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导入文化知识时,在教语言的同时结合语境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一方面,要经常给学生灌输一些英美文化习俗;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纠正一些不适合英美文化习俗的语言。大学英语课文选材丰富,内容涉及英语国家历史、地理、社会、人文、价值取向和社会观念等。如在讲课文“BigBuckstheeasyway”可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他们的家庭关系及父母子女自立性格的培养等文化观念,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课文,加深印象。而且,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哪一个方面都离不了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准确的理解目的语。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篇8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语言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用以承载和传播文化信息的工具,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延伸至文化教育和英语教育,两者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门语言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敏锐的文化意识、充足的文化积累,是得体、准确地利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必备基础。教育部颁布的《国家英语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鉴于英语教育和文化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有必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在学术界历来有多种定义方法。笼统地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显性元素和隐性元素。显性元素有服饰、建筑、交通工具等,隐性元素则包括了价值观、宗教信仰、文学等。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主要是狭义的文化,即一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行为标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跨文化教育是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指把目的语的习俗、历史知识、价值观等融人课堂教学之中。

现代的英语教学,一向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人类学家海姆斯于1971年就曾指出:英语教学要培养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2000年3月,教育部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应该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种种因素影响,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还是更多关注语法、词汇等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和英语专业的四、八级考试,更是成了学生关注的核心,这也使与考试相关的技能训练成为教学的中心,文化教育则遭遇冷落。另一方面,文化教育的教学缺乏统一的、成熟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即使有些教师认识到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其教学效果也往往千差万别,不尽如人意。

二、文化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文化教育导人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优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人首先应该遵循实用性原则。由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而文化这一概念所涉及的内容又繁多复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挑选出最具实用性和普遍性的部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合理设置课程方面,学校应改变原有的“文化课等同于英美概况课”的思路,增加西方文化入门、中西方文化比较等课程,并根据教学重点和难易程度,对这些课程进行系统性的安排,穿插在英语教育的各个阶段。文化教学不能是空中楼阁,没有目的和边界的内容,因为这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找不到学习的重点和方向,甚至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和目的性也非常重要,但文化教育的教学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应在精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授课内容而定。

2.加强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双向互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敏感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二是对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母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因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学习者的背景和特征。所以,英语教学在导人目标语文化的同时,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元素——母语文化的导入。任何外语学习者,在使用目标语的时候,都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要想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养,也要注意提高他们的母语文化意识和文化素质。文化教育作为英语教学的必要因素,目的不是使学生的思想西方化,恰恰相反,母语文化的输入,才能真正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文化是平等的,没有一种文化是优越于其他文化的,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不同文化之间还是存在某些共性的。这是跨文化交流得以开展的基础,因此,学习西方文化,绝不是否定中国文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交流越来越多,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英语也因此成为多向、多元的交流工具,人们利用英语,不仅是和美国人及英国人交流,还要和世界各个国家的人交流。传统的英美文化输入,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跨文化意识,不单指对目的语文化的认知、了解和掌握,还应加强对目的语与母语文化差异的理解,英语作为一门被广泛使用的语言,不应只承载文化输入的任务。在与他人交际时,还要承载起母语文化输出的任务,这样才能最终达到文化理解和文化宽容。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中国文化的输入,无疑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塑造出真实的语境来方便学生的语言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文化的双向互动。

三、提高学生文化敏感性的方法

1.创造文化语境,确立学生主体。教学思路体现了教学的指导思想,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最终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思路是以词汇和语法为主,辅之以大量的书面练习。这种教学思路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也不利于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强化自身文化素养,提高教学水平,以适应社会对英语教师和英语教学的新要求。这就需要他们舍弃惯有的词汇+语法的教学方法,认识到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创造出真实的语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倾向于把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种教学思路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基础知识扎实,语音语调准确,词汇量较大,应试能力较强,但语言运用能力较差,这显然不符合现代社会对语言学习者的要求,需要对其加以改革。同样的词汇教学,传统教学方法关注的是词汇的发音和搭配方法等,而新的教学思路,则强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即克服文化差异障碍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重点词汇时,必须分析它们的特定文化背景,以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创造出真实自然的文化语境,以方便学生学习,使他们成为自主的、能动的学习主体。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采用分组讨论、演示、采访或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教材背景入手,多种角度渗透。文化这一定义所涵盖的内容错综复杂,如果没有适合的切入角度,学生在纷繁的话题中就找不到学习的重点。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找到适当的切人点。正如上文提到的,课堂教学所涉及的文化一般是狭义的文化,主要包括风俗习惯、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宗教信仰等内容,教师应从中找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能体现出中西文化差异的话题。对此,教师可以从教材的背景中,发掘出与文化相关的资料。那些题材广泛、内容新颖的课文,往往涉及方方面面的文化信息,如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思维信仰、社会习俗等。挖掘这些课文背后的信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积累,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同时,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交际技巧,包括非语言交际,教师都应适当涉及,挖掘背后的文化含义,以加强文化知识的渗透。

3.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良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手段,教师是教学的中心。简单的教学工具,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很难创造出真实的语境,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另外,由于教学手段落后,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文化渗透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是不能很好地进行文化教学。因此,有必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技术。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用声音和影像技术来辅助英语教学,全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增强他们的直观了解,使他们尽可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学习。其次,在网络化的今天,网络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积累文化知识;利用网络,创造交流平台,促进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教师可以及时解答学生的学习困惑,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思想;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和学生可以把有用的材料放到网上,和其他人分享,共同学习,分享经验。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异国他乡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开展第二课堂,提升文化积累。鉴于文化知识的既广又杂和教学时间有限,笔者认为可以开展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正确合理利用第二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还可以迅速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二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首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组织以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周、文化月等交流活动,邀请外国专家全面系统地介绍西方文化,或组织文化专题讲座,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提高他们的文化敏感性。另外,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主动体会文化差异,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影响。教师还要引导他们进行与文化相关的实践,如开展社会调查、撰写与文化相关的论文和报告等。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文学作品,观看原版电影,听英文歌曲,等等,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为解决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本土文化缺失的问题,在鼓励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还应引导他们通过适当的活动,来增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如观看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节目等,以增加他们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篇9

摘要:概览两岸学者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学术研究成果,探讨两岸学者对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可持续性发展愿景,论述闽台体育文化交流的迫切性和可行性。通过多类、多项闽台体育文化交流项目的实验设计,实践反馈,实证研究,构建两岸体育文化交流可行的路径。通过对交流过程控制的剖析,对过程目标、形式、内容、方法等基本因素的系统整合,探索两岸体育文化交流合作面临的、急需解决的体制兼容、机构对接、条例配套等系列问题。提出闽台体育文化交流的研究重在创新和具有指导思想明确、项目计划严谨、措施科学合理、机制长效互动的新思路。

关键词:体育文化;闽台;交流;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80-05(257,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6)11-1457-03

1两岸体育文化交流成效与局限性

1.1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成效回顾两岸体育文化的交流进程,从两岸学者论述演说的言语和论著、报刊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个共识,即:认为两岸体育交流是不可逆转的。两岸学者评析两岸体育交流也各具特色:台湾学者主要是从问题的外部入手,逐步进入问题的内部,即以两岸体育交流事件为例,从中追溯两岸同根同宗的渊源,说明为什么两岸体育交流如此受欢迎,发展如此神速,为什么两岸体育交流比其它方面的交流更为可行;大陆学者则主要是从问题内部人手,即从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视角上去剖析两岸体育交流的必然性,可行性。这诸方面的研究已不限于体育学范畴,已构成从体育学、生物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角度、多专题来剖析两岸体育交流的文化现象对两岸关系影响成因的框架。

1.2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研究的局限性因受社会体制不同、信息不畅、交通阻隔、观测出发点不一等因素影响,两岸学者的研究仍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内容上,过于偏重对竞技体育交流的研究;对在闽台两地特别是在台湾社会族群中广为流传的更能体现同根同宗的民俗体育交流的研究甚少。对正影响着年青一代成长的两岸学校体育和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两岸社会体育的交流研究更是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调查法,而较少采用必须有行政机构、社会团体支撑的,需要经费支持的实验法;并且研究分析表层化,揭示由于体育交流、文化传承而激发两岸关系互动的研究也尚少。

2闽台体育文化交流的新思路

统计表明,闽人及后裔占台湾人口的73%,闽台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史缘久、地缘近、文缘深、血缘亲、俗缘同、语缘通、神缘合、商缘广和亲情、乡情、友情浓厚的诸多特点。闽台两地密不可分的自然联系,使闽台社会在两岸体育文化交流合作或其它的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2.1体育文化交流结构尚须改变竞技体育的交流主要由两岸管理层操办,但两岸竞技体育因项目的不同,水平悬殊,有的交流结果反而未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增进友谊”的目的。有台湾学者在总结十多年来两岸竞技体育交流的成效中指出,因台湾竞技体育与大陆有较大差距,促使其交流结果“处处矮人半截,岂是交流本意?”;“如果只是单方面从竞技体育的角度来思考,到最后会发现台湾与大陆之间能够互相截长补短的项目不多,最后恐沦为单向的技术传输。”。两岸竞技体育的交流率先打破了台湾当局在1980年宣布坚持“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这是功不可没。但在现阶段,竞技体育的单一性钳制了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广度、深度和功效度。

所以,必须发挥民俗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等体育活动的功能,改进体育文化交流结构。民俗体育系指民间风俗中与体育有关的舞龙、舞狮、划龙舟等。另外,闽台的祭祀活动中采用的舞蹈、竞技和角力来进行祈祷,娱乐神祗,祈求庇护,藉以表示对祖先寺院神灵的虔敬,还有徒步巡礼(赶庙会)步行化缘等都含许多体育因素。这些活动对强身健体、锻炼身心有着直接的作用,并能营造浓烈的祭祀活动气氛,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推崇,代代传承。根据目前两岸现状,就祖国大陆方面,由政府来扶持两岸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体育的交流,发挥闽台同根同宗的民俗文化优势,是非常必要的。

2.2体育文化交流研究要注重实践笔者认为:两岸,特别是闽台两地,有诸多对口体育交流合作单位,研究机构可与基层单位联手,通过项目设计的形式进行研究与应用。台湾方面,在广大“民意代表”的倡议下,台湾管理层颁布了台湾学者、民众赴大陆学术交流、体育交流经费补助的条文,如:“补助最短行程之往返经济舱机票款及会议期间生活费。”,和“藉助体育院校师生互访等活动”“加强‘奥会模式’教育宣传,建立两岸体育交流秩序”等规定,这些规定对两岸的体育文化交流是非常有利的。

2.3体育文化交流通道尚须便捷化首先需简化两岸互访审批程序,这一点需由负责口岸的大陆机构精心研究;其次可加强两岸单纯的体育文化交流的计划性,提前把交流内容、时间、地点、人员、经费落到实处;第三,要重视两岸共同的民俗文化节日的民俗体育活动,现阶段政府有必要介入加以引导,列入两岸体育交流的议事日程;第四,由于厦门――金门“小三通”的运载能力已得到加强,可以利用这一渠道和契机,在金门或厦门建立可共享的体育基地,使之成为大陆与台湾常年的体育交流的实体。第五,可以动员在闽的台资企业机构参预西岸的体育活动,使台资企业同时推进两岸的体育文化交流,成为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中介力量。

2.4体育文化要凸显中华文化的传承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由此批准实施“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今天,全面弘扬中华文化的“纽带”精神,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精神认同感和向心力,反对分裂祖国、分裂民族的各种图谋,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交流合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实践评析

3.1闽台体育交流实践概述从列表中不难发现:闽台活动项目比例约为3:1,人数比例约为1.5:10。可见目前闽台体育交流项目仍以大陆区域活动为主,闽方赴台人数仅是台方赴大陆人数的15%;对闽台体育文化的交流,闽台领导层都频频介入,管理层有意进一步推动两岸体育的交流合作;闽台体育交流涉及社会体育、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体育的学术交流,涵盖面广;闽台文化交流的参与人数在逐渐扩展;以闽台体育交流为契机,搭建闽台行政高层领导者之间以及领导者与基层的沟通平台,也是闽台体育交流水到渠成的自然景观之一。

3.2闽台体育交流结果评析

3.2.1形似意合、互动共鸣由福建省厦门市游泳协会与金门县“四季晨游泳协会”联合发起,每年正月初五在厦门举行的“迎新春、盼统一”冬泳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八届,成为海峡两岸共迎新春佳节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金门行政机构负责人李炷烽是台湾方面此项活动的发起者之一,也是参与者、执行者和推动者,他为了表达金门民众的肺腑之言,2004年引用了宋诗“春江水暖鸭先知”典故,题写“海峡水暖,两岸先知”,意韵深长。2005年题写“金厦海峡水暖,两岸乡亲同心”,2006年题写“金厦一脉,两门同心”。

3.2.2涉项宽泛、层见叠出经过两年来闽台两地体育的交流实践,我们可以发现相似或相同的交流项目屡屡再现,形成相对固定的,有可持续开展的长效交流项目。如:可容纳上千人的,社会各界踊跃参加的,在闽台两地易于开展的海上长泳活动;吸引大量参观者的,两岸共同的民俗节日的龙舟竞渡;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妈祖祭祀大典;中华武术文化的交流研讨;各种群众性的球类邀请赛;闽台两地分别主办的每年的马拉松比赛;专门的体育学术研讨会等。

3.2.3沟通管道、潜心打造闽台体育文化交流的管道因赴台或赴大陆的目的地的不同而不同。从台湾赴大陆有二条管道。第一是通过台湾地区的金门、马祖直达福建省的厦门、泉州、这是一条最为便捷的,也是目前体育团队流通量最大的通道,深受闽台民众的欢迎。但可经此通道往返的台湾民众,其身份深受严格限制。但,“小三通”管道仍有其极高的实效性、经济性和可拓展性。即使将来实现了“大三通”,这一条双向“小三通”通道将继续发挥情系中华,联结闽台的最为直接、最为便捷的链接效能。第二是是通过第三地辗转至大陆,通常是取道台湾――香港(澳门)――大陆往返,这是一条耗时耗钱耗精力,且是台湾当局目前仍顽固坚持使用的一条人为设障的主要通道,令两岸人民怨声载道、口诛笔划。

大陆赴台的惟一管道是以上谈到的第二条管道。即: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往返。管道被台湾当局人为地改直为曲,从交通上影响了闽台两地的体育文化交流。但,这毕竟是目前两岸交流的正式通道。要发挥体育文化交流的特殊效能,为拓展闽台“小三通”,打通两岸“大三通”,直至两岸全面通行尽力尽职。

3.2.4传承文化、勤于实践从民俗文化视角上看,台湾社会直到今天仍然保留源于福建的浓郁的闽南和客家传统特色,现在民间供奉的各种神灵,其祖庙绝大部分都在福建。中华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已深深地根植于台湾的传统社会,成为维系海峡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尽管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但这种建立在对中华民族道德思想认同基础上、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壤中的俗缘,和与生俱来的血缘一样,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切断的。文化的传承与族群的原籍属性、原籍传统文化传宗接代和新一代人的信仰理念有关。闽台同宗同源无可厚非,原籍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仍在持续,但,文化的传承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接才得以持续。50年来的两岸军事对峙,口岸封闭,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这是海峡两岸口岸开启时,文化交流所急需填补的空缺。

3.2.5情感交流、共铸同心体育的交流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文化的传播包含了扩散、交流、传承和发展的多重意义。闽台体育的交流,首先是双方有共同的意愿,期望通过共同熟悉的体育项目进行交往,约定交流时间、地点、形式;其次是通过交流,了解对方,消除隔阂。承办交流项目的一方,热情好客,闽台语言方言相通,特别是说起闽南语,聊起祖籍地,备感亲切难于忘怀;体育交流过程,双方身体力行,全力以赴,既争拔头筹,又不忘相互鼓励,形成浓烈的竞争与互助的氛围,竞赛都是定位在亲情互助的基础上;体育活动空闲之余,主办方组织参访、游览祖国名胜古迹或祖国宝岛锦绣山水,共同追忆同宗同源同文的历史遗迹,感慨无限;体育交流接近尾声,双方忙于交换联系方式,称呼、地址、电话、单位,约定下次的交流,并介绍更多的同行加入,提出交流的改进意见等等。双方都意识到:“心通,什么都通。”体育文化交流是亲缘沟通,是情感交流,是促进两岸团结统一的催化剂。

4小结

文化交流的必要性篇1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单向制记时和多向制记时;线性和环形时间观

1.引言

时间观是指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它包括人们对时间的理解、认识,和人们使用时间的方法。时间观的形成极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响。因此,由于中西方人们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他们各自形成的时间观念产生了差异。

1959年霍尔出版了《无声的语言》一书,书中他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详细阐述了时间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和影响。霍尔指出,每个文化都拥有自己的“时间语言”。由于对时间意义的理解各不相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流中会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从而无法达到成功有效的沟通。

2.中西方时间观差异比较

2.1过去与未来的时间取向观

20世界6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Kluckhoh提出了时间价值取向理论模型。他在这一理论模型中将时间取向分为三种:过去取向、现在取向和未来取向。过去取向的人们认为时间见证着人类的发展和兴衰。遇事时他们习惯遵循前人的处理方式,并把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看做如今的规律与守则。在现在取向中,人们注重当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少依据传统或经验来断定行为,或者预测分析对未来的影响。未来取向的人们着眼于将来,习惯于设定目标和制定计划,推崇创新精神。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对传统的敬畏与尊崇,使得人们形成了过去的时间取向。中国人珍视过去,将经历视为财富。他们认为年龄与智慧的增长成正比,年纪愈大,经验也更丰富。美国仅有几百年历史,未来取向在美国人心中打下了烙印。他们憧憬未来,崇尚奋斗并且坚信成功。人类学家Hall认为,美国人把时间看作一条伸向未来的纽带,人们沿着它循序渐进。美国人喜欢新颖,追求变化,几乎总是着眼于未来。

2.2单向制记时和多向制记时

20世纪70年代,Hall提出了人类时间观的两种文化模式:单向制记时和多向制记时;并以这一理论为基础对不同文化群体的行为做了深入对比。他发现,在单向制记时中,人们对时间精打细算;工作、生活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一次专心做一项活动,效率这一准则渗透于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多向制记时的人们倾向于在同一时间处理多项任务;人们很少制定严格计划,有许多因素可左右计划的执行。

Hall认为美国文化属于单向制记时;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属于多向制记时。在这一问题上,学者们提出了不同见解。王宏印认为中国人在保持效率的前提下,讲求一心多用,这正是中国多向制记时的佐证。胡文仲对此持不同观点,他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一书中指出,中国并非完全的多向制记时国家。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人们都倾向于对活动做一计划并制定时间表。公司明确规定工作时间,员工不可迟到早退;学校规定上课时间,学生须要严格遵守,这些行为都是单向制记时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守时”这一时间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

2.3线性和环形时间观

在传统的哲学时间观中,时间既是线性的,又是循环性的。从时间进程的线性特征而言,时间具有流动性和延绵性,时间是川流不止,生生不息的。从时间的循环性特征而言,时间则是阴阳交替、周而复始的。从《易经》、《老子》等等经典中,不难看到人生经历的时同流程中穷通、逆顺、吉凶、祸福的互相转换。而历史文人经常提到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等等又充分体现了时间之流当中的循环性时间进程。因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时间流程的线性和循环性是融会贯通的。在线性时间的绵延流动性中含有周而复始性;在循环性时间的流程中,也含有流动性和延绵性。

美国人认为时间是线性的进程,时间不可逆转,且最终会“消失殆尽”,故美国人是在以一种自认为最佳的方式管理时间。他们总是匆匆忙忙,时间意识强,生活节奏快,办事效率高。在他们眼中,时间是神圣的,违反工作时间表的人必受处罚。Hall认为,当代美国社会中,正规时间的最小的集(set)已降为5分钟。约见身份不相上下的人时,迟到五分钟或以下者必须作简短的道歉或说明。如果你没有准时赴约,你将被视为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由于许多中国人持有循环性时间观,所以他们做商业决定的方式与持线性时间观的美国人迥然不同。美国人常常期望中国人迅速做出决定,或根据其当时的实际情况谈生意,不必考虑过去发生的一切。而中国人认为过去是现在做出判断的环境背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从长远的眼光来考虑问题。中国人办事讲宛四平八稳、求好不求快,并不匆忙下决定。美国人则认为这种花了时间又没有做出决定或有所行动无疑是浪费时间。他们总是风风火火,似乎总是有下一件事等着做。中国人则认为时间井非一去不回头,是还会回来并往复循环的,所以提倡万事要“谨小镇微、三思而后行”。

3.结语

时间观是影响跨文化交际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对比了中美两国的时间价值取向,并从单向制记时和多向制记时、线型时间观和环形时间观这两大方面探讨中美时间观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美国属于单向制记时,人们在时间问题上十分严谨,他们将“准时”奉为必须遵守的准则。美国是未来取向社会,美国人憧憬未来,崇尚独立奋斗并且坚信会获得成功。中华民族则是比较典型的过去时间取向的民族,中国人珍视过去,将经历视为财富。在时间取向方面,和一些西方学者的分类不同,现代中国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多向制记时社会。造成中美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历史渊源、政治形态、社会现状、和哲学观等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解决文化冲突的主要途径是加深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尊重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加强文化移情和相互理解,做到彼此妥协。这样才能保证跨文化交流的顺畅、高效。(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Hall,edwardt.1959.theSilentLanguage.GardenCity,nY:Doubleday

[2]Hall,edwardt.theDanceofLife:theotherDimensionoftime,GardenCity,nY:anchorpress

[3]adler,n.1991.internationalDimensionsoforgannizationalBehavior,Boston:ma:pwS-Kent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