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融合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7:30

文化旅游融合规划篇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产业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产业,清晰明确地表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基本形态的探究是一个值得旅游学者和产业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在文化产业链和旅游产业链的基础上,对两大产业融合的基本形态进行刻画,构筑融合模型,可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研究课题的开展和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基础性理论依据。

一、产业融合

20世纪70年代末期,学者们最初从技术角度讨论产业融合现象,90年代后研究视角逐步转向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产业融合规律。尽管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角度各异,但基本要点大致相同,主要包括产业融合的内涵、形成原因、内容、类型、演变过程和效应。其基本思想都是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新划分产业界限。在产业融合过程中,技术革新和放松管制是融合的主要原因,产品融合是融合的标志和主要内容,业务融合是融合发生的过程和必要准备,市场融合是融合的最终结果。

旅游的产业特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尤其具有产业融合的特性。目前在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有:麻学峰等学者对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研究,杨颖等学者对某一具体产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研究。

纵观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大多是近五年的研究成果,可见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新的旅游研究领域,而且现有成果多针对某一区域,实用性较强而理论基础薄弱。关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多是从文化创意产业这一角度出发的,而以产业链为基础探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性研究较少,有必要深入研究。

二、文化产业链与旅游产业链形态

(一)产业链

产业链是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企业,以产品为对象,以投入产出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依据特定的逻辑联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上下关联的、动态的链式中间组织。产业链是企业的集合,企业是产业链的载体。产业链包含有生产、交易两大过程,其关联关系有时间的次第性和空间的区位指向性。产业链起始于初始资源终于消费市场。产业链的关键是产品的“链接”和“衍生”,核心是“供应”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二)文化产业链基本形态

文化产业链强调以创意为龙头,以内容为核心,驱动文化产品的制造,拉动批发和营销,带动后续产品开发,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经济循环链条。文化产业链包括上游、中游、下游等节点,可以简要分解为:内容制造业――设计制作企业――营销服务企业――衍生企业。主要包括内容创作和知识生产、文化产品设计制作、文化产品服务营销(如图1所示)。

上游节点为内容制造业,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容创作和知识生产,文化创作人才运用方法和技术,对文化素材进行挖掘、提炼和创新,形成文化产业丰富内容素材的产业活动。内容制造业位于整条文化产业链的顶端,是文化产业链的基础和核心,为产业链的中游和下游提供内容创造和创意策划,控制整条产业链的有效运作。

中游是设计制作企业,即根据剧本、方案、创意想法等,设计制作出具体的文化产品的产业活动,就是把文化产品产业化的过程,是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枢纽。在设计制作产业活动中,需要内容制造业支撑,正是上游环节的内容创造,才能打造出中游产业链的核心文化产品。

下游是营销服务企业。即借助于各种媒体及流通渠道,将文化产品传达到大众消费者,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业服务活动过程。其主要活动就是系统研究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及偏好,制定可行的市场分析,并精心设计具有竞争吸引力的产品定位,以实现文化产品的产品化。此外,文化产业具有衍生性,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即衍生出新的商品市场。

综上所述,建立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链,首先要有内容创作的支撑,从而生产出优秀的文化产品,之后是建立良好的传播渠道,有效地宣传产品,从而使品牌产品在文化市场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形成良好的美誉度,从而形成衍生产品,实现产业链的延伸。

(三)旅游产业链基本形态

旅游产业链是以旅游产品或服务为对象,以游客流动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游客需求或创造顾客价值为目标,从上游产业资源开发到下游旅游产品消费全过程的物质和信息投入产出关系,以及这种投入产出过程中涉及的相关企业部门所共同构成的链条体系。(如图2所示)

旅游产业链,包括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旅游产品生产、旅游产品销售、旅游产品消费。其中资源规划开发环节打造旅游产业的上游资源基础,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城镇环境都为旅游产品生产提供的重要资源。旅游产品生产环节根据当地资源特征和环境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和生产,包括直接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产品与服务的企业,它们之间是建立在旅游产品组合基础上的并列关系,可根据旅游者需求进行任意组合。旅游产品销售环节连接旅游产品生产企业和旅游者,根据旅游者需求对旅游产品进行组合设计,并销售给旅游者,包括传统旅游和网络旅游销售商。经过销售环节,旅游产品最终提供给各类旅游者进行消费。旅游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实现了有形资源开发――无形产品生产――体验式消费的过渡,这三个环节正是旅游产业链独特性的体现。

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型构筑

以旅游产业链的四个主要产业链节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旅游产品生产、旅游产品销售、旅游产品消费)为主线,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四个融点(生产技术、产品、业务和市场)为切入点,构筑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型(如图3所示)。在融合过程中,两大产业的产业链载体基于不同融点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重组、整合创新,从而形成了众多新型的文化旅游企业和有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品牌。(见图3)

(一)融合模型在旅游产业链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节点上的融合形态

在旅游产业链的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这个节点上,主要以生产技术为融点,以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创意企业、文化设备制造业等设计制作企业和旅游产业中的旅游规划与开发企业为融合载体,以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地城镇环境规划与开发建设为融合要素,形成了以规划开发技术为主的文化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企业。

这一融合过程主要是生产技术的融合,一些文化制作企业将它们的文化产品制作与研发技术同旅游规划与开发单位或企业的旅游资源开发技术相结合便构成了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基础。这些文化制作企业通过技术投资、转让、咨询服务等途径,应用这些技术、工艺或设备及其产品与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或者旅游城镇环境规划与建设等结合,一方面增加了旅游产品的内涵,使旅游产品的加工和流通获得了增值;另一方面提高了文化的技术含量和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同时也使相关文化企业获得了一系列的经济效应。

(二)融合模型在旅游产业链旅游产品生产节点上的融合形态

在旅游产业链的旅游产品生产这个节点上的融合,主要以产品为融点,以影视制作业、文化娱乐项目制作业、装潢设计企业、动漫制作业等文化产品生产企业和旅游餐饮业、旅游住宿业、旅游交通业、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等旅游产品生产企业为融合载体,以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为融合要素,从而产生出一批旅游影视业、旅游文娱演出业、文化旅游节庆与会展业等新兴文化旅游企业。

在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产品是旅游者主要的消费对象。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过程中,一些文化产品生产企业将文化产品与旅游企业生产的旅游产品通过创新组合,催生了一大批新型的服务业,从而使旅游业的内涵和发展的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多元化需求的旅游市场得到满足,同时也使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延伸。此外,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利用,还能使民俗风情、传统艺术和民间技艺等软性传统文化资源得以保护和延续。利用文化资源及旅游发展元素开发出来的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是两大产业融合形成的标志物。

(三)融合模型在旅游产业链旅游产品销售节点上的融合形态

在旅游产业链的旅游产品销售节点上的融合主要以业务为融点,以传媒业、编辑出版印刷企业和网络新媒体等营销服务企业和旅行社、旅游咨询服务公司等旅游中介企业为融合载体,以旅游产品和服务批发、零售和网络销售为融合要素,从而形成了文化旅游商贸业、文化旅游网站、旅游宣传出版业等一批新型的以文化旅游宣传和营销为主的文化旅游企业。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所产生的结果出现了从事文化会展业、文物博物业、动漫业等的大量旅游产品生产企业,这类企业的业务融合了两大产业的特点,并可利用同一的运作平台将文化旅游产品对外推广,包括批发、销售和网络销售等。旅游产品销售企业与文化产业中的营销服务企业如编辑出版印刷企业、传媒业等相融合,通过计算机网络连通、虚拟技术的运用等,形成了文化旅游商贸业、文化旅游网站、旅游宣传出版业等,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旅游企业的宣传力度和渠道、提升了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这些业务也成为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融合模型在旅游产业链旅游产品消费节点上的融合形态

在旅游产业链的旅游产品消费这一节点上的融合主要是以市场为融点,以文化产业中的市场营销企业和旅游产品销售企业为融合载体,以市场运作、市场营销、品牌整合与培育、资本运营等为融合要素,从而打造出具有影响力和广泛知名度的文化旅游产品品牌。

经过销售环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文化旅游产品最终提供给各类旅游者进行消费。在这过程中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产业的市场运作、市场营销的创新、品牌整合与培育、资本运营等方面。具体来看,原有的文化传播渠道及网络传递方式应用到旅游业中,将使旅游业的产品销售模式、文化产品消费方式发生很大改变。通过市场运作方式的整合,可使某一区域的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统一在一个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之下,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旅游、文化产业的市场融合为构筑文化旅游产品品牌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文化旅游融合规划篇2

关键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发展路径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文化旅游业发展进入了关键的攻坚期和转型期。能否抓住机遇,如何抢抓机遇,做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事关文化旅游业的前途命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从2016年开始我们深入本市三县两区,组织召开多次座谈会,对萍乡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一、文化旅游发展资源丰富、前景广阔

一是红色历史文化举世闻名。萍乡安源是中国工人革命运动的摇篮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有三十几处革命旧居旧址,有多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是近代工业文明遗迹极具开发潜力。萍乡安源是中国近代工业化形成和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崛起的标志和摇篮,具备成为“中国工业文明萌芽与发展代表地之一”的巨大潜力。

三是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地位崇高。萍乡杨岐宗祖庭有1200年的历史,寺内唐碑、唐塔、唐柏是部级重点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四是地质、生态文化资源丰富。萍乡武功山山势雄伟、植被茂密、十万亩高山草甸,被誉为我国南方户外活动的地标式景区,“森林氧吧”、“天然动植物园”等使其拥有打造养生旅游胜地的绝佳自然资源。

五是民俗、休闲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萍乡傩文化“三宝”俱全,有“中国民间绘画之乡”、“中国艺术之乡”、“中国花木之乡”、“灯彩之乡”、“傩舞之乡”等称号;莲花荷花博览园为“中国莲花之乡”。

二、当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文化旅游整体规划,融合宽度受限层次不高。

一是我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仅分散地见于各类旅游规划或部门规划中,没有对全市文化资源进行整体梳理,更没有编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难以指导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是各个景区缺乏全域性的整体规划,无法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把尺”的要求推进景区的全域开发,这给景区的招商引资、土地利用、资源保护、项目建设等工作带来很大困扰,导致招商无处安、土地没法用、保护无依据、建筑无风格,极大地制约了景区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是各个景区的当务之急。特别是安源景区多头管理,各搞各的规划,“各师各的教、各唱各的调”,不但浪费了资金,还不利于文物保护,实际上没有起到任何真正意义上的作用。

(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融合政策力度不大。

一是文化与旅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没有形成,尚未建立文化与旅游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景区没有文化与旅游联合审题研究互动平台,营销缺少一致行动;市、县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制订各自项目计划时,很少把景区范围纳入其申笾氐悖资金安排没有侧重景区;景区、乡镇、村组经济发展角度不一,围绕景区打造经济发展引擎意识不强。文化与旅游融合产生的新兴业态需要扶上马、送一程,多一些呵护,但财税等部门具体管用的系列扶持措施还欠缺。

二是管理体制、考核体系和人事权、财权、规划、执法权等方面缺乏明确统一授权,发展空间受限。武功山虽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但管委会能力有限,迫切需要举全市之力支撑;杨歧景区是“两个和尚抬水喝”,但政府和管委会互相有依赖性,资金和考核等政策未能做到重点倾斜;安源是“三个和尚没水喝”,多头管理又都管不了、管不好。

三是全域旅游的理念还未形成,城市形象营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配套、项目布局等还未和旅游充分融合对接,全域化旅游产业格局还未形成。

(三)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融合支撑不足深度不够。

一是旅资金投入渠道单一。游产业主要是政府行为,外资和私企参与较少,造成有些好的旅游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搁浅,导致文物修缮保护管理经费严重不足,有的民俗民间文化面临流失的危险。

二是资源保护压力大。一方面,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各路社会资本蜂拥至景区抢占资源,给景区资源保护和管理带来空前压力。另一方面,景区管理体制不健全,执法力量薄弱,管理出现了真空。

三是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从形式上看,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均已具备,但具体分析,哪一方面都不强,都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景区仅靠门票收入保证运转,无法做大做强。

(四)人才匮乏资源内涵挖掘不深,融合措施不硬效果不强。

一是部分景点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仅融入历史遗迹,缺少相关人文摄影、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等,更没有融入演艺、工艺、饮食、时尚等文化因素,能够让旅游者真正融入其中的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项目不足,造成旅游活动单调乏味。

二是特色文化没有得到充分表现。比如,上栗作为花炮大县,花炮文化景点打造不足、氛围不浓,没有大型的焰火燃放场,游客很难体会到“中国鞭炮烟花之乡”的气息;安源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品优势,资源中蕴含的中国近代工业文化,中国少年先锋队诞生地等丰富内容尚未充分挖掘,缺乏吸引游客的载体。

三是旅游商品或纪念品开发不够。缺乏规模生产厂家,缺少特色街区和特色产品定点商店;缺乏文化主题宾馆,装修没有融入本地民俗文化元素;对剪纸、农民画、竹艺、玻璃指掌画等民间艺术的开发利用不够;古城缩龙、年丰舞狮、车湘傩舞、上埠牛带茶等民俗活动与景区对接不够,没有作为旅游要素进行升级、打造。

四是旅游专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旅游产业的后续发展。一方面,缺乏专业管理策划人才对已经开发的旅游文化产品进行有效管理,导致旅游文化开发不成体系,各自为政。另一方面,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导游人员,尤其是缺乏土生土长的、真正了解本土文化的导游人员对旅游文化内涵做深入讲解。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传承人。

三、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思考

(一)以政策为导向,助推文化旅游发展大融合。

由市政府牵头部署,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旅发委、市体育局等部门联合制定《关于促进萍乡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体制、机制、资金、人才的统一协调、调配;制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细则;从规划入手,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加强旅游与体育的密切结合,增加景区文化附加值和竞争力,着力打造萍乡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品牌。

(二)以大交通为突破口,促进文化旅游业态大跨越。

一是外畅“通道”,充分发挥交通的先行引领作用。做好高铁、高速公路经济之下的大旅游,对接服务好湖南、广东等近省游客,高铁、高速路口到城区的交通要道要做好城区重要标志性建筑及各重要景区线路的指示标识。

二是充分发挥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开通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等至市旅游集散中心公交车,再由此发送至3a级以上景^的旅游专车和周边地市重点景区、机场的旅游专车。

三是解决部分景区交通隐患。如孽龙洞景区出洞后无公交班车,当地老表摩的、面包车、黑车安全隐患很大;市区至武功山交通是个体小客车,服务质量和安全无保障,严重影响游客旅游质量。

四是打造一些徒步、自驾游线路。如莲花高滩到高洲徒步,市区至武功山、广寒寨自驾游等,满足各个层面的游客需求。

(三)以规划为龙头,引领文化旅游资源大开发。

一是要有全市一盘棋意识,在规划中体现现代旅游业特征,重点做好产业布局及产品开发、目的地体系建设等规划,开发建立文化产业基地,努力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尽快编制出台《萍乡市乡村旅游规划》,并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总体规划和旅游、文化、交通、农业、林业发展规划等相衔接。

二是将湘东百里文化旅游经济带纳入全市旅游产业的大盘子,从规划建设到对外推介分量上加重支持。尽快打造幸福村部级4a景区、腊市农业观光休闲基地,东桥五峰山为鲜有的佛、道两教共存圣地,历史悠久,是萍乡四大宗教名山,黄庭坚、刘凤诰均在此留下诗作。

三是对于整个芦溪和武功山风景区的发展要协调好,到底是生态发展,还是乡村发展,不能形成竞争模式,要互补。武功山的发展应该思考如何支持芦溪的发展,甚至是萍乡的发展。芦溪的发展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对接武功山的发展,使两者互利发展,在宣传上也要互补。

四是上栗要打好花炮文化这张牌,挖掘花炮文化的深厚底蕴,特别是鞭炮祖师爷李畋故居的打造宣传要加强,建好花炮燃放平台、花炮博物馆,通过县委县政府主持、花炮企业赞助相结合的形式定期打造烟花晚会吸引游客。要引导好花炮企业转型和创新,孽龙洞景区服务中心门口六位本地花炮老板投资新建的水上乐园项目就是转型的最好例子。还要打造孽龙洞到武功山的一日游,二日游,甚至三日游。

(四)以城镇为依托,带动文化旅游质量大提升。

安源煤矿始建于1898年,是清末洋务运动后期中国采用西方机械采煤方法综合开矿的企业,也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工运摇篮,遗存红色革命文化国宝、省宝、区宝级文物和近代工业文明遗迹三十多处,具有小城镇开发的巨大潜力。建议:

一是以安源老城镇2平方公里为核心规划建设;突出“红色”革命遗迹,“乌色”近代煤炭工业文明;打好韶山―安源山―井冈山起义线路牌,武汉―黄石大冶―萍乡这三地工业遗址游。

二是开辟七条观光游。即红色教育景观游、近代工业遗址游、井下体验生活游、野外地质勘探游、地方商品购物游、地面娱乐休闲游、宗教文化圣地游。

三是尽快将所有遗址的管理权归口安源纪念馆,并对文物切实加以保护。以工人俱乐部(一处两址)、张家湾军事会议旧址、谈判大楼四处国保单位为龙头,将安源旧址群分为四大片区,依托安源近代煤矿工业遗址公园、安源秋收起义纪念园、安源创意产业文化园的“三园一馆”格局,统一规划,整体布局。

四是规划筹建刘春华艺术馆,邀请著名画家刘春华洽谈“刘春华艺术馆”筹建事项,已与刘春华先生签订了《关于建立刘春华艺术馆的协议》、《捐赠书画作品等及有关问题的协议书》,艺术馆的筹建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开展。

(五)以要素为统筹,促进文化旅游功能大完善。

搞好文化旅游产业规划与布局,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全面提升旅游品位。酒香也怕巷子深,各景区利用各种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推介自己、组织驴友户外团体到各景点看花看水看叶子。

一是景区要建设定位在200―300价位的宾馆,使旅行社成团的游客能住下来,消费太高的宾馆不能作为主推。农民建的私房改宾馆要规范、统一标准,消除一些安全隐患。做旅游攻略、特色旅游景点介绍放置宾馆供游客免费阅读、选择,综合推出一日、二日游。

二是基础设施要齐全、要干净整洁优雅。如洗手间要多要干净,根据景点特色设计,还要有造型各异的椅子、凳子,既供游人休憩,又装点景区。

三是傩文化无论以什么内容为主,最主要的是融入新旅游,作为旅游的一个项目,可通过傩舞表演的形式更好地宣扬傩文化,做到文化和旅游的具体融合,打造景区娱乐基地。各景区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如声光电、3D、各种实物、图标等展示自己,丰富景区的文化娱乐氛围。

四是改变旅游产品单一现象,将武功山温泉和登山旅游相结合,使游客下山后能泡泡温泉,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加大文化产品、旅游商品、纪念品推出力度,使游客来了以后有能够带走的东西。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在游客服务、景区(点)管理、旅游营销等方面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

(六)以资源为载体,促进文化旅游项目大融合。

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文化旅游软实力。

一是上栗的禅宗文化、花炮文化、傩文化三大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尤其是杨岐禅宗文化挖掘得不够,日本研究禅宗文化的大师、傩文化学者到萍乡各地学习收集了民间傩面具傩舞,成了世界专家学者,而我们本土杨岐普通寺历史悠久却没有很好地追溯,也没有很好地宣扬道家文化,可在这方面下功夫,深入挖掘杨岐灯盏、子母泉等历史文化资源。

二是打造好万龙山乡的苏维埃文化、农垦文化及白鹭天堂,可以邀请文人作家、文化名人游览武功山,只要能写下短短的文章就可以为武功山景区带来轰动效应,如作家梁横就在游览明月山后写了《雨中明月山》。还可以下功夫或邀些名人出三本书,如《武功山旅游攻略》、《摄影师镜头下的武功山》、《作家笔下的武功山》。

三是萍乡还有一些重要的历史文化没被挖掘,比如: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曾贬职在芦溪做监税五年之久。在此期间,周敦颐写下了一些诗作,还在芦溪街上办了一所书院,广收门徒,积极传授儒家学说。芦溪可以尽可能收集周敦颐的材料,仿建一个濂溪书院;莲花可以在荷博园旁立一块碑,刻上周敦颐著作《爱莲说》;还可以在荷博园旁结合《爱莲说》建一廉洁文化园。

参考文献:

[1]刘为民.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报告[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文化旅游融合规划篇3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乡村振兴;品牌建设

乡村旅游是充分利用农村的农业资源环境、田园生态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当地特有的农耕文化等元素,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科普、观光、度假和农事体验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1](p58),是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有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还能为农产品销售、农民就业、农村环境改善等提供支撑。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017年,我国出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要求加大乡村旅游投资。在政策和市场的不断推动下,乡村旅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并得以迅猛发展。[2](p92)农村旅游产业园区作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载体,在推动旅游方式转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产业园区形式引领农村旅游业发展,拓展旅游产业范围,完善农业旅游发展产业链,形成集群竞争优势,成为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推动城乡融合、加快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加强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的研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指导借鉴意义。

一、城乡融合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城乡融合的加速推进,为实现农村资源精准定位,农业生产要素汇集,旅游资源价值在城乡融合中得以开发提供新动能。农村立足城乡差异确定优势定位、资源价值,谋求融合发展,这是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构建城乡平等互惠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其功能,一是城乡融合可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引导更多城市资源下乡;二是城乡融合可推动城乡互惠大流动,以农产品为城乡沟通媒介,开辟农产品市场空间也促进城镇旅游资源的丰富;三是城乡融合可打开三产融合的路径,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当地农业品牌的树立,推动传统的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间产业融合力度;四是城乡融合可带动乡村振兴不断深入发展,引导更多科研、生产、销售、电商、物流、资金等政府和企业资源要素融入乡村旅游产业链,有力推动农村发展。[3](p82)

(二)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新途径城乡融合为促进城乡统筹,并形成城乡良好互通,进而实现以城促乡,优化农村旅游产业结构,带动三产融合发展提供新途径。一是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科学规划、合理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各乡村因地制宜制定主导产业,构建以自身旅游资源为主导的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特色产业结构;二是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渠道,通过城乡均质发展带动了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农村的建设,并通过“互联网+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和涉农服务业的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三是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融合契机,借助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为乡村文化高附加值产品的营销提供了合适途径。[4](p154)

(三)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资源的获取提供了新渠道乡村旅游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又为乡村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渠道。一是城乡融合能够更好地挖掘乡村旅游中的自然生态、农业经济、社会、农业文化、农业市场以及政策等相关资源,进而对农村自然生态、文化等进行深度开发和整体规划,为乡村旅游树立创意性品牌理念,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二是城乡融合能够更好地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为加强城乡区域合作研究,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提供新途径,近卫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对外推广奠定基础;三是城乡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资源与城镇逆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转移需求更好地融合,促进城郊型乡村成为都市人的新生活空间的发展,进而构建宜游、宜居、宜业的新空间。

二、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现状

(一)乡村旅游产业园区规模不断壮大,内容更加丰富园区开发主要是在农村已有的生态资源、产品资源、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片区内的旅游业进行了整体开发,形成了具有观光休闲、科技展示、文化交流、亲子互动、购物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抓手和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载体。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不断倾斜,全国很多地区都在开展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活动,乡村旅游产业园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其内容也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观光休闲农业开发,更加注重引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着力拓展农业功能,加快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从而焕发了农村旅游产业的活力。

(二)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作用更加突出,内涵更加丰富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作为我国乡村振兴和农业旅游的新载体,在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农业服务业发展等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农业旅游发展的新业态,其开发过程充分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融合到园区建设中,实现了旅游理念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与传统观光农业旅游相比,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在开发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相关政策和优惠支撑,还能吸纳更多社会企业和社会资本的进入,从而为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社会企业和资本的入驻,也进一步促使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更加有针对性,能够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最大化和收益的最大化。

(三)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更加注重人文性和服务性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主要以旅游生产要素和消费服务业态集聚为核心,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满足多层次旅游体验需求。[5](41p)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会兼顾“文、养、学、闲、情、奇、商”等各类休闲需求,注重设计开发的人文性和服务性,选择具有特色的自然环境、民族风情、文化特色的区域,深度开挖特色化乡村旅游业态,并通过园区开发形成集聚地方特色的高水准、高要求、多活动、多文化的农业旅游综合体。同时,园区运营中也引入更加成熟的营销策略和运营团队,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并在着力规范旅游产业链各环节的质量,确保交通、住宿、娱乐等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游客体验度。

三、城乡融合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政策支持不到位,很多停留在文件里、口头上乡村旅游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以及其他和乡村旅游相关政策文件,给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指导。但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的政策落实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上,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严重受阻。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很多偏远贫困地区往往希望借助乡村旅游政策文件和当前火热发展趋势,通过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园区来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推广,但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尤其是针对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落实较少,导致很多项目难以持续下去。

(二)资金缺乏,融资成本高很多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往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淳朴的风土文化,加强该地区的开发一方面可以丰富当前旅游市场,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精准扶贫。但是这些地区地方政府往往配套资金有限,很难为产业园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导致园区建设不得不求助于社会融资。但当前社会融资环境不足,融资方式匮乏,主要表现为: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缺乏乡村旅游专业融资机构;乡村旅游业与资本市场结合松散;闲置资金进入旅游业的投资数额规模较小;利用政府扶持资金的能力较弱。因此,资金缺乏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建设推进过程举步维艰。

(三)开发创新性和原创性不足一方面,当前很多地区政府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受政绩观和地区经济利益驱使,盲目跟风上马产业园区项目,但在园区开发前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及专业性指导,仅仅是照抄已有的项目案例,并未充分结合当地特色,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园区趋同性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和原创性;另一方面,很多乡村旅游产业园区项目仍停留在果蔬采摘、生态观光、“农家乐”等初级层次上,导致产业园项目类型单一且雷同现象突出,对当地农耕文化挖掘不足导致旅游产品体验性严重匮乏。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创新性和原创性的缺乏与当前公众对旅游多样化的需求脱节。[6](p61)

(四)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弱,经营管理混乱首先,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中由于自身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不足,很多地区政府为弥补不足利用较为宽松的投资环境来谋取地区发展,导致很多开发商对农村地区自然环境过度开发现象严重;其次,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中由于资金不足和政策不够完善等因素,导致园区科技投入缺乏,进而导致园区科技性和前沿技术应用有限,难以吸引游客;再次,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缺乏顶层规划设计,且管理团队整体水平较低,导致经营管理存在很大问题,严重制约着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快速健康发展。[7](p21)

四、城乡融合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的推进路径

(一)以城乡融合下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提高开发科学性首先,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必须以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立足当前,全面统筹设计,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确立符合地区发展需要的旅游空间范围和产业布局。[8](p102)在开发前要先对当地旅游需求进行充分调查,进而制定符合城乡融合下满足居民需求的乡村旅游园区开发规划方案,突出园区建设的“产业融合、功能复合、要素聚合、运营整合”的特色。其次,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要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提高园区开发的科学化水平。这就要求园区开发要紧紧围绕城乡融合这一根本原则,在产业园规划设计中坚持政府部门的主导,设计中要体现城市元素,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融合的原则对地区旅游业进行整体规划,重点提升旅游园交通、基础配套服务设施的水平,提高园区服务质量,吸引更多城市旅游者进入园区旅游,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二)强化检查和监督,将引导和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新模式,在其发展初期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地位,通过政策倾斜、统筹整体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及投资等措施,确保方向引导和扶植政策能落到实处,为招商引资提供政策保障;在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要强化检查和监督,重点培养创意性且符合整体规划的乡村旅游产业园,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措施,积极引导旅游产业园区的顺利开发建设;在产业园正常运营阶段,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和资金扶持,强化政府部门行政管理职责,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旅游产业园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的形成,确保产业园资源充足,园区运营规范,利益分配合理,保障当地农户的经济利益,保障地区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深化城乡产业融合,培养乡村旅游新业态城乡产业融合为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新契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城乡融合的条件和动能更加完善。城乡融合为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劲动能。首先,借助城乡产业融合拓展了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带动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乡村旅游,农业电商等新型业态在农村的发展;其次,通过城乡融合带动乡村民俗文化、现代农业观光休闲等旅游新业态的发展,依托乡村旅游产业园,形成以城市居民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村旅游产业体系,既解决城市居民对田园的向往需求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最后,通过城乡产业融合吸引城市社会资本,借助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发展平台,立足农村生态自然资源和风俗文化,策划包装形成田园综合体、生态农业产业园等新型产业业态,形成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在农村地区的集聚效应。

文化旅游融合规划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讷豪守”为你整理了这篇文旅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文旅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北湖区深入实施“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紧贴郴州“锦绣潇湘、别样郴州”旅游形象,打造“养生福地、水月北湖”旅游品牌,有力推进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一)资源禀赋较优。北湖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民俗文化丰富,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瑶族文化、义帝文化等在五岭大地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郴阳对子调、剪纸、龙女与柳毅传说、劝农故事、金仙传说等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历代涉足北湖区的文人墨客、达官名臣众多,如名相王陵、张九龄、寇准,名将周勃、马援、岳飞,文化名人沈佺期、宋之问、韩愈、柳宗元、秦观、王船山,理学家周敦颐、张栻,地理学家李吉甫、徐霞客等,都曾在北湖驻足,并留下了剑泉、燕泉、韩愈北湖叉鱼等历史古迹。北湖区还是湘南革命的发源地之一,有龙广洞革命根据地、邓华故居、十八红军墓等红色旅游资源,以骡马古道为代表的商埠文化,以中国女排“五连冠”为代表的体育文化,也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旅游资源,更有溶洞峡谷、草原丛林、湖泊温泉等原始资源,充分彰显了北湖文化旅游资源的魅力。

(二)产业产值较强。目前,全区文化产业核心领域市场主体企业注册数量815家,分别为文化艺术业73家、文化商贸45家、文化教育86家、文化广告传媒415家,网吧84家、娱乐业27家、体育业63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代表性名录2项,市级代表性名录11项;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8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10点;部级传统村落10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家,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6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9家、3星级以上旅行社9家。春韵动漫公司拍摄的《小邑时空传》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小埠古村被收入第一批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强县、全国优秀自驾旅游目的地,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正在争创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龙女温泉旅游度假区(省级)。2019年,全区接待旅游总人数1372.7万人次,同比增长12.86%,旅游收入145.7亿元,同比增长27.71%。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行业下滑比较严重,但我区旅游市场恢复较好,仅今年9月份我区共接待游客106.12万人次,同比增长3.42%,实现旅游总收入10.99亿元,同比增长12.26%,在全省、全市各县(市、区)中居于前列。

(三)政策保障较好。近年来,北湖区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体育、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出台了《北湖区十三五文化产业规划》《北湖区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北湖区民宿管理办法》,区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引导资金40万元,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为契机,启动了乡村旅游、旅游标准化编制规划,进一步修订完善北湖区旅游总体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全面考虑产品定位、功能布局、线路安排、要素配置、产业管理等内容,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四)市场主体发展较快。一是文化休闲娱乐业发展良好。作为主城区,我区的KtV、网吧、酒吧等数量较多,涌现了快乐唱响KtV、爆米花KtV、苏荷酒吧等一批骨干企业。二是传统民间工艺业(非遗产业)来势较好。神农蜂、鲁塘砂罐烧制技术、湘南根雕、郴阳对子调和厚府奇石精品文化一条街等地域特色产品充分展现了本土文化气息,同时吸引了一批外来投资商。三是广告演出培训业方兴未艾。主要以商业广告演出为主,有金牌演艺公司、北湖水月艺术团等为代表的业界精英,目前培训市场种类较多,90%是少儿培训。四是文旅开发初见成效。四清湖景区、小埠景区已形成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及娱乐、休闲餐饮于一体的产业链。引进深圳金展集团等文旅企业,着力开发仰天湖高山草原景区等文旅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仰天湖景区开发项目在前期禁牧封育禁游基础上,大力修复自然生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凸显,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对外试营业,仅国庆长假共接待游客1.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9.9万元。

二、主要问题

尽管我区在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但我区旅游业仍处于观光型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整体规划不全。目前,我区文化旅游产业总体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发展还相对滞后,缺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消费趋势以及对各种文化市场发展应有的数量、比例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和引导,文化行业的发展仍处于自发状态。

(二)文旅产业发展不优。一是文化产业规模较水,层次较低。文化动漫、文化传承、娱乐演出、广告、印刷、教育培训业等整体上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无法形成大品牌,没有发挥产业的效应,无法起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作用。旅游方面有一定资源,但文化底蕴挖掘、开发不足,文化对旅游的影响力有限。如区内的瑶族文化、湘南民居木雕、大布江拼布秀、鲁塘砂罐烧造技艺等深入系统挖掘、研究不够,不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较难产生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旅游产业链条不长。在传统旅游“六要素”中,我区目前只能基本满足游客“吃、住、游”的需要,在“行、购、娱”上还是短腿,具有北湖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少、开发力度不够。我区现有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山水产品多,文化产品少;观光产品多,休闲度假产品少;欣赏产品多,体验产品少;粗放产品多,高端产品少,难以留住游客,增加消费,延长消费链。

(三)旅游品牌不响。资源开发品位不高,缺乏像张家界、南岳这种在国际、国内叫得响的旅游精品,到北湖旅游的游客以郴州本地人为主,省外、境外游客占比不大。一些优秀的旅游资源还处于粗浅开发阶段,像仰天湖高山草原、仰天巨佛、永春的杜鹃花等景点,还缺少配套服务设施,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匆匆而去,留不住游客,无法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又带动不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亟待挖掘现有旅游资源,塑造旅游品牌,打造龙头企业,带动区内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文旅融合度不高。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躯,没有文化的旅游就缺乏内力,没有活力,没有旅游支撑的文化同样缺乏张力,难有生命力。北湖文化底蕴比较深厚,民族民俗文化比较丰富,但挖掘不深,整合不够,培植力度不大,旅游的文化品位没有得到很好提升。

(五)文旅专业人才匮乏。我区文化旅游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特别是文旅产业经营管理高端人才稀缺,导致文化旅游产品质量不高。

三、发展对策

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发展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北湖区在文旅融合发展上要贯彻落实来湘考察系列讲话和五中全会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红色传承、绿色发展”,遵循“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文旅发展新途径,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加强统筹,因地制宜长远规划。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修订完善全区旅游总体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区文旅广体“十四五”规划,充分利用山、水、人、物四大资源,对全区文化旅游资源统一保护规划,开发和营销,做好产业布局,产业聚集,新型业态融合发展以及产品创意开发,产业链高端发展目的地体系建设等规划,力求突出北湖特色,找准景区(景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实现文化旅游的联动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同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产业发展和景区(景点)开发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区相关职能部门要从严把关,强化监督,确保我区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开发旅游资源,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二)立足区情,大力丰富文化体验活动。一是采取“文化+”模式,重点打造演艺综合体,围绕“湘南文化”“红色文化”“都市文化”等特色资源,策划凸显北湖区特色的标志性文旅项目,如北湖公园商贸圈、五岭广场金融圈,逢节假日组织消费节、赏灯节等,五岭广场组织大型综合文化演出,策划组织昆曲、音乐、电影、非遗、红色文化等主题文化活动,提升文化软实力。充分利用北湖公园人群集聚的优势,组织文化、体育、舞蹈等协会在北湖公园周边广场开展文艺演出、太极拳展演等系列文体活动,穿插互动娱乐项目,在友阿综合体集中规范发展美食、KtV、酒吧、足疗、电竞等一批休闲娱乐场所,提升夜生活品质文化,满足市民及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构建北湖公园夜间经济文化圈,培育夜间消费亮点。二是立足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结合湘昆剧、郴阳对子调、剪纸民间艺术和龙女与柳毅、劝农故事等民俗文化,在“夜听”字上做文章。以环五岭广场夜间休闲聚集区为主,五岭阁、市博物馆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带动文化消费和人气。三是充分利用我区西南山区道路曲折、森林覆盖率高等优势,开辟自驾游与露营房车聚集地,同时开辟攀岩、速降、探险等娱乐项目,让大量游客参与其中。四是打造一批文旅结合特色业态聚集区。如集中建设特色工艺品一条街,特色餐饮一条街、酒吧茶楼一条街、休闲娱乐一条街和民宿一条街等。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活动内容,使游客完成日间游览后能有另一种精神享受和文化观摩。

(三)完善配套,提升文旅融合发展硬实力。一是健全景区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北湖区游客集散中心,重点建设景区旅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卫生间、摊点屋(位)、广播、电子屏、电子监控、文明标识牌等基础设施。结合历史标识,方便游客了解景区造型意义和文化内涵。二是完善区内交通路网体系。制定全区旅游交通建设规划,逐步开通景区客运专线,推动城市公交网络向乡村旅游景点延伸,加快旅游目的地之间与等级公路的连接,实现旅游路线合理布局、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畅通。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在主要交通线路补设旅游标识,规范通往景区旅游交通引导标识。三是建立灵活开放的投融资环境体系。认真研究上级涉及文化旅游的政策,立足北湖区实际,加大项目包装力度。向上争取国家、省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资金、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坚持市场化运作,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运机制,制定文化旅游招商引资、争取投资、多元融资工作措施,激发社会资金、民营资本投资活力,扶持金展公司、小埠集团等文旅企业做大做强。坚持绿色传承,绿色发展基调,充分利用大仰天湖区、西河风光带等优势,旅游资源、培育北湖区红色景区、旅游民宿等一批精品线路,打造一批具有北湖特色和富有辐射力、影响力的重点旅游项目。

文化旅游融合规划篇5

关键词:晋西北黄河沿岸旅游产业基本情况金融支持问题原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202-03

近年来,各地为了实现加快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而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作为金融部门如何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推动旅游产业的迅速提升和跨越式发展,是当前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以晋西北为例,在对晋西北黄河沿岸旅游资源及发展优势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所面临的症结,提出了消除金融抑制,加大产品创新,全面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晋西北黄河沿岸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

1.晋西北黄河沿岸地理区位概况。晋西北黄河沿岸范围从行政区划上包括忻州市的偏关县、河曲县、保德县和吕梁市的兴县,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土地总面积为7170.7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2.37万人。该区北靠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相邻,西隔黄河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陕西省的神木县和府谷县相望,东依吕梁山与朔州市的平鲁区、忻州市的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吕梁地区的岚县为邻。

2.晋西北黄河沿岸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特征。晋西北黄河沿岸各县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其中有自然旅游资源单体13处,人文旅游资源单体28处。拥有部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水利风景区1个(偏关县万家寨水利枢纽);省级森林公园1个(偏关县万家寨森林公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河曲民歌、河曲县和偏关县二人台);国家非物质保护项目1个(河曲河灯会);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兴县晋绥革命纪念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其中,偏关县的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千里黄河与万里长城在老牛湾相逢握手,相携并行30余公里,形成中华大地上屈指可数的壮美景观,并且老牛湾享有“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黄河长城唯一握手之地”、“中国石头民俗博物馆”、“山西十个不能不去的地方之一”等美誉。而位于“鸡鸣三省”的河曲县有誉为“万里黄河第一滩”的娘娘滩,它是黄河上唯一有人居住的一个岛屿,岛上四周环水,景色迷人,俨然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此外还有太子滩、以及位于石梯村和水寨岛之间举世闻名的“天桥急流”,天桥村附近,冬季积冰成桥,冰桥下急流滚滚,涛声震耳,故而谓之“天桥”;它全长20公里,峡深水涌的急流,连绵不绝的峰峦,构成一幅壮观的奇景,使人惊叹不已,心旷神怡;而“雾迷浪”险滩,横拦在峡谷中部,屹立着几座犬牙交错的巨石,急流从石涧冲出,浪花飞溅,水雾腾空,遮天蔽日,令人生畏。另外,保德县的钓鱼台是一处大型的园林式石窟,这里“轻鲦出水、白鸥矫翼,水石清幽、地势险峻”,是全国十大钓鱼台之一,也是黄河上唯一叫钓鱼台的旅游景点。

二、晋西北黄河沿岸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

1.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氛围初步形成。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主要领导多次对晋西北黄河沿岸旅游景区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关指导意见;各县区对旅游业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制定出台了一些措施和办法,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各部门、社会各界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在涉及旅游业发展的重大工作上都能主动配合、积极支持,各级旅游部门广大干部为加快旅游业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旅游业的热情也不断高涨。

2.旅游业发展的框架基本成型。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以县区旅游业发展规划为基础,以旅游景区详细规划为重点”的旅游规划框架,2009年,编制了《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晋政发〔2009〕28号)。资源相对丰富的偏关县、河曲县都编制了旅游发展规划,其中偏关县老牛湾旅游发展规划已完成初审,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旅游行政管理机构逐步健全。近年来,4个县区分别成立了独立建制旅游局。旅游企业数量稳步增加,现有宾馆饭店13家,旅行社4家,旅行分社5家,旅游商品生产定点企业7家,旅游商品更加丰富多样,吃、住、行、游、购、娱链条初步形成。

4.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形象初步树立。确立了“黄河奇观、红色圣地”旅游主体形象,有效提升了晋西北黄河沿岸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举办《黄河老牛湾文化旅游风情节》和《黄河老牛湾冰上徒步履行活动》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营造了旅游气氛,活跃了旅游市场。同时,通过创新营销机制,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与新闻媒体、旅行社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晋西北黄河沿岸旅游的市场占有率。

5.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旅游队伍不断壮大,晋西北旅游直接从事人员增加到2000余人,带动间接从事旅游业人数约1万余人,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2008年以来,四县累计接待游客302.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150多万元,年均增幅超过40%。2010年,接待游客10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76万元。2011年“五一”假期短短3天,仅黄河老牛湾接待游客180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0%和21%。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农民尝到了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实惠和甜头,加入乡村旅游的农户和返乡创业人员越来越多。据对偏关县老牛湾调查显示:目前,已有农家乐12家,旅游商品店铺14家,2010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80元,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475元。旅游业已成为晋西北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三、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障碍分析

1.旅游企业规模较小、管理粗放,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四县现有涉旅企业10余家,但没有一家可起到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涉旅企业规模小,分布散,难以形成合力。对旅游景点的管理太过分散,不能做到统筹安排,各景区各自为战,不能充分发挥出整体优势,不利于旅游产业整体和谐发展。旅游局目前只起到对国家旅游政策的传达和导向作用。每个旅游景点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多为财政性拨款。基于当前这种现状,有相当一部分旅游景点不具备承贷主体资格,无法获取银行信贷支持。

2.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模式制约了旅游业发展的融资规模。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贷款风险终身责任制,将信贷风险与信贷人员的职位、工资奖金等挂钩,并追究终身责任。由于对信贷人员的激励机制并未形成,而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大部分旅游项目开发贷款属于中长期贷款,资金投入大、产出周期长、利润回收慢、风险控制难,造成金融机构负责人和信贷人员产生了惜贷、恐贷心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业对晋西北黄河沿岸旅游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据调查了解,目前晋西北黄河沿岸旅游开发企业多采用民间融资方式融资。在支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方面,金融机构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作用。

3.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滞后限制了金融服务及产品创新。一是旅游业缺乏统一的长远规划。突出表现在旅游定位不明确,在整合本地旅游资源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创新和突破,各旅游景点、各旅游特色资源之间也各自为战,未形成整体合力。另外,旅游行程停留在“一日游”的低水平阶段,旅游经济还局限于观光经济,复合型的旅游开发思路不够清晰,吃、住、行、游、购、娱协调发展的布局有待进一步深化。二是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综合服务水平较差。当前多数景区景点普遍存在硬件条件差、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大规模、上档次的酒店、娱乐场所太少,服务游客的观念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导致旅游规模小、游客滞留时间短、旅游消费低,也限制了金融业的服务能力提高以及服务产品创新。

4.旅游企业缺乏承贷主体资格,因此无法取得银行贷款,难以满足景点开发和改造所需的大量资金。一是大多旅游企业难以落实有效的抵押、担保手续。多数景区(下转第204页)(上接第202页)景点资源属于国家财产,不能用于信贷抵押,部分旅游景点偿还贷款的来源仅靠门票收入,而以门票收费权作质押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障碍。同时,一些项目投入资金较大,项目单位在申请贷款时很难找到价值充分又能长期保值的抵押物,一般企业也无相应的信用担保能力,或不愿为此提供长期担保。二是政府财政支出有限,不能提供有效的财政贴息等政策扶持和担保。同时由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政府财政收支较为紧张,加上目前旅游企业在盈利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能力不足,给地方政府带来的税收有限,所以政府在给予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提供贷款担保等方面的能力也十分有限。

5.金融服务水平相对落后。随着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接待游客量的增多,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相对发达地区而言,晋西北金融机构在存取款、结算、汇兑业务方面所能提供的服务仍然较为落后。目前,区内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点中,大部分集中于城区,而旅游景区大多地处偏僻的乡村地区,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数量稀少,使得游客存取款不方便。另外,银行卡只能在旅游景点、文化演出场所刷卡消费,而购买文化纪念品、观看民俗文艺表演等环节的消费,基本上只能使用现金。同时,能够方便地进行外汇兑换的营业网点不多,这也极大制约了晋西北黄河沿岸涉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四、金融支持晋西北黄河沿岸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尽快制定科学明晰的旅游发展战略,增强吸纳银行信贷资金的能力。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的发展战略是实现旅行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吸引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基础。因此,要做好旅游产业长远规划和总体布局,形成主题突出的对外旅游品牌,增强旅游产业对于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一是重点抓好旅游景区的升级、度假产品的开发和纪念品的挖掘生产,努力推进旅游方式由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为主转变,旅游产品由低档次消费向中档次消费转变,旅游开发由不注重规划的低水平开发向严格规划的高水准开发转变,重点支持黄河沿岸旅游景区的宣传和开发,突出本地资源优势,提升景区文化品位。二是不断提升旅游业服务层次和质量。加强对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引导旅游企业维护声誉,加大对旅行社的让利推荐力度,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和服务质量。三是注意保护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企业形象。严厉处罚污染景区环境,破坏旅游景点治安、生态环境的行为,积极组织开展宣传营销活动,维护优良的旅游企业形象。同时,以大旅游、大产业的理念谋求市场开发,强化行业经营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增强信用意识,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

2.落实旅游业投资相关优惠政策,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一是充分利用旅游业作为开发鼓励发展的特色经济产业,切实落实旅游业投资应享受的有关优惠政策,如减征或免征新办旅游企业一年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所得税,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优先考虑安排项目建设用地,并对上规模、有效益的旅游项目用地,在全额缴纳土地价款后,允许将该土地部分的出让金专款用于该项目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以充分调动投资者投资旅游产业的积极性。二是按照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在广大农村地区从事旅游开发,并制定相应的贷款优惠利率政策或给予贴息支持。三是简化旅游业贷款在抵押登记方面的手续,并减收抵押登记费用,降低旅游业的融资成本。

3.创新金融服务,为旅游业发展提供高效的金融支持。各级金融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增强大局观念、发展观念和服务意识,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基层央行要进一步加强窗口指导,通过召开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银企项目洽谈会等形式,引导金融机构对旅游业资源及发展前景做出准确判断。积极支持具有发展前景的旅游业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发展。各金融机构要及时研究旅游业发展特点,不断增强金融服务意识,完善金融服务功能。要强化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考虑外地游客的资金需求,多设atm机和poS机等便捷的工具,以提供及时、周到的金融服务。在防范风险前提下,结合晋西北旅游资源定位,积极开展贷款业务创新,设计多种适合旅游业发展需要的贷款品种,针对旅游景区景点投资规模大、资金需求额大的特点,尝试推行银团贷款等模式,降低信贷风险。要积极探索开办收费权质押、经营权质押等新型贷款抵押方式,解决目前旅游业贷款落实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现行信贷管理办法,可适当下放县域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权限,不断促进信贷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积极探索多种融资方式,努力实现旅游业融资渠道多元化格局。一是建议国家政策性银行在对晋西北黄河沿岸旅游业定位和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介入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做大做强旅游企业,积极创造上市融资条件,疏通各种渠道,努力营造良好上市融资氛围。三是根据《企业债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旅游企业及其相关产业企业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支持,争取发行债券和短期融资券,扩大旅游业的筹资渠道。四是积极扩展民间资本进入旅游业的渠道,满足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

5.加强财政金融的协调配合,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一是结合晋西北黄河沿岸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探索由财政部门和旅游企业共同出资建立旅游业担保资金,以解决旅游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二是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由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实行专户储存、滚存使用,专项用于旅游规划编制、宣传营销、资源保护、表彰奖励及对重点景区环境、道路、景观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三是根据旅游业发展特点,探索设立旅游业金融服务区,并赋予一定的经营自特别是信贷审批权限。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条件下,积极引进各种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不断完善金融机构体系,适应旅游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四是加快保险业发展步伐,积极开发适应旅游业发展的保险新产品和新险种,提高旅游业保险份额,增强和扩大保险对旅游业的渗透力和覆盖面。

参考文献:

1.李万莲.城乡旅游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模式与运行机制探讨[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4)

2.孟浩东.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创新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12)

文化旅游融合规划篇6

关键词:旅游业;规划;整合;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0-0077-02

巍巍祁连山、悠悠黑河水,不断滋养着甘州大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风韵独存,和保持至今的古甘州方形城市布局,棋盘式道路骨架及街巷格局和空间尺度,共同形成了今日甘州“半城芦苇、半城塔影”的古城风貌。近年来,甘州区以生态旅游和文化发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设,突出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特色旅游,犹如一朵奇葩绽放在茫茫的西部大戈壁上。

一、甘州区发展旅游业具备的优势

(一)自然条件优越

甘州区处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境而过,特别是围绕城区的大片湿地,湖光树影、鸟语花香,构成了河西走廊独特而宝贵的禀赋资源。区内寺庙、古城、墓葬、烽燧等名胜古迹遍布,有亚洲第一卧佛之称的西夏国寺、汉代黑水国遗址、明粮仓、总兵府、钟鼓楼、西来寺、古汉墓群、木塔寺、七彩丹霞、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城市沙漠公园、平山湖国际汽车赛场等旅游景点,古代与现代的旅游景点交相呼应、相互融合,形成了甘州独特的旅游名片。五千年文明历史塑造了甘州人民的深厚内涵,六百里山川造就了甘州儿女质朴豪放的博怀,加上融南国秀色与大漠风光为一体的塞上江南的独特景观,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二)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甘州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兰新铁路、国道312线、227线、连霍高速穿境而过,区乡公路四通八达,沿国道线南出扁都口可达西宁,北上可达内蒙古;通讯光缆横贯全境,数字电话与全国并网。兰新铁路、张掖军民合用机场及即将开工建设的张掖至兰州城际铁路,加快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

(三)政策扶持强劲

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放在全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分工方案》和《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为甘州加快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和新的动力,甘肃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规划建设张掖(甘州-临泽)经济区,同时滨河新区也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工程,张掖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把发展空间布局为“一心、两带、四区”,以甘州区为中心,临泽为辐射节点,打造核心经济区,为甘州区发展旅游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对甘州区发展旅游业的思考与实践

甘州区以保护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为前提,顺应自然规律,彰显发展特色,着力发展了旅游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3年宜居宜游对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税收的贡献分别达26.2%、24.9%和53.8%。但在旅游业的总体发展上还存在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强、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在科学规划利用旅游资源、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发展、推进文化产业的整合、突破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能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服务素质、强化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等方面需要继续完善。

(一)科学规划利用旅游资源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要严格执行《甘州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城市乡村旅游相统筹、古色红色绿色旅游相融合、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相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要求,编制各景区、景点开发建设专项规划。组织开展旅游资源普查、评价和确认工作,定期召开旅游发展听证会,制定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管理办法。坚决制止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盲目开发、低水平开发和破坏性开发。

(二)推进旅游资源整合

零散的旅游景点无法形成合力,目前甘州区的旅游景点较多,但还存在大而不强、经典线路不多的问题,推进旅游资源的整合,是甘州旅游业发展的重点。组建区级旅游开发公司,通过合资、合作、参股等方式,积极进行旅游资源、文化产业和服务业的整合发展,进一步整合包装域内其他旅游项目,实现合作共赢。加大与周边地区重要旅游客源地的联系合作,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全区旅游业的竞争力。做好绿色湿地资源与城市建设的整合文章,发挥湿地资源对全区旅游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助推张掖湿地品牌做大做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财团,积极培育“吃住行游购娱”旅游综合服务体。以建设全省旅游示范区和河西走廊“生态旅游大区、文化旅游名区和旅游产业大区”为目标,围绕生态和人文两大景观特色,抓好国家湿地公园、神沙窝城市沙漠公园和大佛寺景区建设,积极融入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构建大旅游格局。依托甘州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积极开发培育高品位旅游景区,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推进文化产业的整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加强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整合,增强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让游客在游览观光的过程中更多地接受文化的熏陶,是甘州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支撑。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的遗存,为甘州区发展旅游业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唱响“甘州乐舞”品牌,丰富“甘州乐舞”的内容,充分挖掘和发挥甘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品牌优势和文化内涵,高标准规划建设文化演艺厅,整合全区文艺战线骨干力量,深入挖掘和编排一批集甘州特色文化、甘州农村文化、现代文明气息和各类流行元素为一体的高质量文艺作品,提升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开发包装一批经典的民间曲艺(甘州小调、秦腔等)、民俗工艺、民族服饰和民间文学等文化艺术作品,推动甘州民间文化的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深入挖掘旅游文化,依托区内旅游优势资源,组织策划文化节会活动,举办“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张掖大佛寺旅游文化庙会”、城市湿地公园“三月三湿地风筝节”、大佛寺文化广场“九月九老人会”等活动;开发推出一批地方名优小吃,传承西北烹调特色工艺,推出具有甘州特色的系列餐饮,通过名吃展示、烹饪比赛、美食评比等活动,推出地方风味、乡土风味特色宴会和菜肴;加快培育骨干文化企业,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兴办文化实体,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深化旅游文化内涵,使甘州特色文化贯穿于“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各个环节。

(四)突破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乡村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新类型,是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各类农业旅游示范区(点)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各级部门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政策和奖励资金,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重点,结合甘州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加快建设一批档次高、示范性强的休闲农庄、农家乐集聚区,推进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变,推进农业园区、休闲景区和美丽乡村建设向休闲度假村转变,科学串联田园风光、生态农业等自然资源,加快乡村旅游通道建设改造,打造连接乡村体验和健体休闲的景观线,实现生态养民、文化强民、旅游富民。

(五)大力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能力

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更要注重以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为目标,深入组织实施旅游景区创a升级、饭店评星创建工程。积极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全区饭店和景区的整体管理服务水平。在城区各交通集散地、大型购物场所及重点旅游景区建立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查询系统,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全面提升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环城市游憩带、自驾车营地、自行车步道、生态停车场、星级厕所和方便残疾人、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要的无障碍通道及设施。

(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服务素质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服务素质综合素质。通过制定并推行《旅游服务行业从业规范》,进一步细化岗位服务标准。积极开展各级标准化服务单位和标准化标准化服务个人的“双标”创建活动,形成以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地方标准互相融合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月”活动,通过在全区涉旅窗口行业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a级旅行社、诚信示范单位、优秀导游等活动,树立一批叫得响的服务品牌,引领旅游服务行业向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七)强化旅游市场监督管理

建立“从业质量公报、违规处罚警示、市场退出”三项制度,加强旅游综合执法及监督执法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投诉受理协作网络,切实解决零负团费、低价竞争、恶性竞争、夸大宣传等反响强烈的难点问题。积极发挥旅游行业协会优势,建立和完善行规会约,充分实现行业自律和区域自律,搭设行政监管和行业监督双重“高压线”,提高旅游市场监管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委、区政府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涉及旅游产业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事项,审核重大旅游项目规划,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重点工作通报制度和旅游项目协调推进制度,统筹对成员单位责任目标的检查、督导和落实。

(二)提供资金保障

创新金融产品,强化商业性开发景区信贷支持与服务。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资金,加强银企、银政合作,充分利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融资,积极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贷款,争取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和政府间贷款,为规划实施提供资金支持。

(三)提供人才保障

以特聘方式组建旅游产业发展专家智囊团,加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健全职业培训机制,与旅游高等院校联合,定向输出专业人员在职培训。建立旅游职业学校与旅游行政部门、旅游协会、旅游企业的联席会议和联系点制度,根据旅游市场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继续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按照中共张掖市委的总体部署安排,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改革创新的勇气、敢闯敢试的胆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开创甘州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武开义.以大品牌打造大景区[n].张掖日报,2010-08-16.

[2]王晋峰.抓好三融四结合建设旅游新产业[n].中国旅游报,2014-01-13.

文化旅游融合规划篇7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和为贵的管理方式和以德服人的人格魅力。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重要影响之一。在旅游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思想是一致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贵民”亦即“重民”的民本思想启迪我们要重视“人”的作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旅游管理置“人”的管理于重要的位置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

(二)以和为贵的管理方式

“以和为贵”的思想源自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以和为贵的管理方式对旅游管理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现代旅游企业管理中,现代旅游企业重“人和”的企业凝聚力恰恰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也是“以和为贵”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对旅游管理而言,在服务管理上从“条规约束”向“无为而治”的转化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以德服人的人格魅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儒家主张“内圣外王之道”,就是说内有圣人之德,外行王者之政。在这里,圣人的人格魅力起了很大作用。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以德服人”。旅游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旅游管理的时候,应注重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自身的人格魅力,以道德榜样来影响他人,尊重员工,处处为员工着想,注意树立自己的人格榜样,这样可以赢得员工的信任与支持。

二.旅游管理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策略

为进一步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促进作用,在旅游管理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科学规划旅游地区的文化

科学规划旅游地区的文化,是旅游管理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关键。在旅游企业管理中,我国的旅游资源因地域不同而不同,科学规划旅游地区的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在突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老城区,是在旅游管理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旅游文化的重要举措。所以旅游管理必须在政府主导下,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做好旅游地区的规划。

(二)做好文化旅游基础性工作

做好文化旅游基础性工作,是旅游管理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旅游管理而言,在文化旅游理念的实施过程中,要广泛开心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知识、价值功能、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旅游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传统文化意识,做好文化旅游基础性工作,促进文化遗产永续传承。

(三)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旅游管理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也至关重要。传统文化旅游是一种全新的、知识含量高的旅游形式,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时期的旅游活动不会局限在观光旅游的初级层次,而是一种多方位多层次的旅游方式,旅游区必须结合我国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开发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旅游新产品,创造和凸显本地旅游的特色,使旅游业的发展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四)丰富传统文化的旅游形式

丰富传统文化的旅游形式,开展多元化、多样性的旅游方式,是现代旅游的必然要求。旅游管理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发展参与式与体验式的我国传统文化旅游形式来实现。旅游作为需要用心灵感悟的精神文化产品,要求旅游管理者为旅游者提供身心参与的进入方式,在旅游中经历心灵震撼。如红色旅游的兴起,就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有其独特的精神价值。

文化旅游融合规划篇8

关键词:开发性金融;国际旅游岛;规划先行;信用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F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0)11-0067-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11.17

一、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基础及运行特征

当今,开发性金融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因其深刻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即新古典经的特性,导致不能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即亦存在着“金融市场失灵”。对于金融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就需要开发性金融机构来校正,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合理性的有机统一。于是,开发性金融应运而生。

开发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业绩为支柱,坚持把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和自身的融资优势相结合,通过融资推进社会各方共同进行信用建设、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以建设市场的方式来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开发性金融通过建设市场,把资金以及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技术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每一根毛细血管,推动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融资体系、风险防范体系、健康运行体制和协调合作体制,从而把经济效率和增长大幅放大,在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稳定中可以发挥独特作用。

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于1994年,按照既要防范金融风险,又要支持经济增长的要求,积极开展开发性金融实践的探索,明确了把政府组织协调优势与开发银行融资优势相结合建设市场的方向和路径,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在实践中,大力推动银政合作,共同构造市场化融资平台,实现了项目“政府入口开发性金融孵化市场出口”的全过程,形成了金融财政良性互动、共同拉动地方经济建设的良好局面[1]。

一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由政府拥有赋权经营,体现的是政府意志,作用于市场机制的空白领域或薄弱环节,贷款投向始终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二是优惠性。开发性金融的政策性决定了其融资领域是不易或不能获得金融支持的领域,贷款期限长,贷款额度大,而且提供的贷款条件比商业性金融更优惠。三是引导性。由于开发性金融主要是贯彻国家的政策意图和战略目标,一般有政府方针政策支持,对商业性金融具有引导作用。当开发性金融投贷某领域后,商业性金融机构就会降低对该领域项目的审核门槛,加大对此领域信贷的投放,从而间接地吸引商业性金融机构从事符合政策意图或国家长远发展目标的重点产业的放贷。

经过10多年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开发银行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引导社会资金用于重点建设,促进融资体制建设和信用建设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投向电力、铁路、石油石化、公路、通信、高新技术等产业,并支持了包括三峡、京九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走出去战略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开发性金融通过巨额的、持续的直接信贷扶植,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通过贯彻国家宏观政策,克服市场失灵,主动引导经济发展方向;弥补市场机制配置的空白领域或薄弱环节,将金融资源投放于商业性金融不予投入或无力选择的领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定位目标及金融需求分析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将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战略定位海南省要建成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45%以上,力争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中上水平,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2]。

但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海南岛旅游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如海南省旅游产业总量较小,发展速度较慢,效益较差;旅游基础设施底子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人文社会环境尚待改善等问题,还在阻碍着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步伐。解决国际旅游岛发展的资金问题,单纯依靠市场手段和地方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介入,特别是需要政府合理的制度安排,培育市场化的解决机制引导资金投入。这就要求必须重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政府信用的重要作用。开发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将市场融资推动和政府组织增信相结合,不断运用和放大国家信用在物质生产力建设和制度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将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金融支持[3]。

三、开发性金融支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路径有模式

(一)规划先行,支持国际旅游岛科学发展

规划先行是开发性金融的重要内容,作为开发性金融的践行者的国家开发银行,倡导“规划先行,融资推动”,将规划列于融资之前,规划是开发性金融业务发展的基本模式。规划先行是由开发性金融的开发性特点决定的。

开发性金融通过规划先行,整合各方资源,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推动市场建设、信用建设、制度建设,提升区域发展度、产业发展度、社会发展度、市场发展度,通过规划,突破当地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技术及制度约束,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开发银行通过与政府及客户合作编制规划,合理安排项目建设,设计信用结构及平台,成批量、成系统地构造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就必须合理规划,解决有限的资源供给约束的矛盾,实现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一是旅游岛建设要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旅游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卫生、医疗、供水、垃圾处理、轨道交通、机场等,是旅游业发展和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但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社会性、公益性的特点,资金投入量大,建设周期长,必须超前规划。景区度假区的合理布局、各市县旅游服务定位、景区服务设施建设、度假区配套等等都要强调规划的引领作用。强调差异化发展,避免重复投资,立足国情、国际视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统筹。

开发性金融的规划先行优势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得以体现,把金融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体现到旅游基础设施融资上。通过技术援助贷款、规划贷款、规划费用等形式支持海南省做好各层次规划,通过资金支持解决国家旅游岛建设中的规划资金约束问题,支持《三亚海棠湾规划》、《南山产业园规划》、《国际旅游岛总体规划纲要》、《海南城乡一体化规划》、《海南省中西部地区城乡规划和旅游区建设规划》等,并配合国际旅游岛总体规划、“十二五”规划编制重大项目的系统性融资规划,国家开发银行在多年的规划实践中建立了系统的规划组织推动体系,包括总行规划局、分行规划发展处、总行规划院和分行规划院等。拥有丰富权威的专家资源,并与国内多家顶级研究机构建立了规划合作平台,并深度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等重点规划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更重要的是,开发性金融通过系统性融资规划支持国家旅游岛建设,打通规划项目与项目开发的之间的隔阂,前期介入项目,保障规划项目的资金落实,从而保障整个规划的实施。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

据有关研究,我国基础设施对GDp的贡献率至少为0.5个百分点,而社会效益是其他投资的3~4倍,远高于其他方面的投资。因此,基础设施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先行资本,必须加快构建和完善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对于创造优良旅游发展环境,建设国际旅游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夯实海南省发展基础,海南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的发展战略,组织推动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自2000年开始,国家开发银行与海南省政府先后签订了7次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通过共搭平台、共建制度、共筑诚信、共享发展,推动海南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开发性金融积极参与并支持这些重大项目融资,按照开发性金融的理念和模式,把地方政府的组织增信优势和开发银行的融资融智优势相结合,搭建地方投融资平台。海南省政府成立了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目前在全省已建立两级政府融资平台29家,先后为东环铁路、西环铁路、海口绕城高速、三亚绕城高速、农村公路、城乡电网改造、全省垃圾污水处理设施、160万吨造纸等一批支撑海南省长远发展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海南省基础设施的改善、重大项目的建设和民生事业的发展。

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要求,至2012年共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国际旅游岛建设初建成效,启动并建设一批重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并开工建设一批主题公园,基本完成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国家开发银行是中长期信用银行,具有长期、集中、大额的融资优势,具有基础设施领域融资支持的经验和团队,能够为国家和地方中长期发展战略服务。国家开发银行具有“银行+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的组织架构,拥有投、贷、债、租等综合金融功能,能够为国际旅游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三)发挥资金虹吸作用,引领社会资金投入

近年来,海南省金融呈现复苏,但海南省金融业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的问题,地方金融抑制问题更为严重。从2000年至2008年,海南省存款占GDp比值逐步加大而贷款占GDp比值在下降。这说明海南省地方汲取金融能力在逐步增强,而本地实际掌控金融资源的能力在下降。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就是本地银行大量汲取本地资金,通过拆借给总行,令资金流向富裕地区。本地资金沉淀不足,资金外流现象严重,本地资金投入少。而开发性金融不同于一般商业金融,能将从省外汲取的发债资金用于省内建设,同时发挥独特的资金虹吸作用,放大资金效应,引导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在改善地方性金融抑制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

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平台建设和市场建设,为吸引其他资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打通了社会发展瓶颈领域的融资渠道。比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由于国家开发银行的大力支持,开发性金融发挥了资金的导向作用,境内外的机构投资者、民营资本已开始在开发银行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国家开发银行还通过组织银团贷款、管理资产等多种方式,吸引其他商业银行参与煤电油运等瓶颈领域的融资,国家开发银行有效地发挥了资金导向作用,实现了融资结构的调整。

开发性金融通过开展组合融资,拿出部分电力、公路、城市基础设施等优质项目,让商业银行资金介入,共享开发性金融成果,吸引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引导它们的资金也能流向重点行业、瓶颈领域、重点地区的建设,保证了这些行业、地区的资金需求,积极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目标。

国家开发银行目前已经投资中非发展基金等11支基金和5家基金管理公司,基于这一优势,可以考虑建立“海南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参照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基金的基金”(或叫母基金)的方式,通过政府的有限资金吸引其他非政府资金,共同组建专业投资机构,选择专业管理团队负责投资运作,重点投向重大旅游基础设施、景点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政府资金在支持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的示范和放大效应,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资本多元化模式。

(四)信用制度建设,改善海南省信用环境

经济发展过程的实质,就是不断解决资源稀缺性的过程,而信用则是市场经济实现资源跨期配置的关键因素。在海南省发展中,由于文化和历史的原因,制度缺损和市场失灵比较严重。20世纪90年代初的房地产泡沫使海南省信用受损,使金融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曾一度成为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重灾区。近年来,海南省金融业整体风险趋小,不良贷款率逐年降低,但作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金融基础来讲,海南省信用体系建设仍不健全,资金的稀缺依然是制约海南经济发展和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瓶颈,因此要加强信用建设和市场建设。政府作为主导者可以在构建社会信用管理体制中起到主导地位作用,但政府主导的市场信用体制与依据市场发展内在规律建立起来的市场信用体制会有差异,容易潜伏和累积全局性风险。这主要因为全局性风险通常与政府所涉及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政策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政府不宜过多的直接参与和干预,开发性金融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开发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业绩为支柱,坚持把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和自身的融资优势相结合,通过融资推进社会各方共同进行信用建设、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融资体系、风险防范体系、健康运行体制和协调合作体制,从而把经济效率和增长大幅放大,以建设市场的方式来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4]。

开发性金融正是在融资推动市场信用体制方面形成了成功范例。比如国家开发银行在开发性金融实践中较早提出和应用“信用发展程度”(简称信用度)这个概念,并且形成一套市场信用发展度评价的方法和指标。[5]所谓信用度就是一个地区的市场信用发展程度。在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对客户的信用观念及法律意识、法人治理结构、信用结构质量、信用发展前景和融资多元化等五方面的分析,评价客户的信用发展状况,确定信用发展度等级。在实践中,信用发展程度可以分为很多信用等级,且每个等级和资本投资使用效率都有线性函数关系。根据市场信用发展的状况,将信用发展度级别设置为启蒙、起步、构建、成型、成熟五类,并细分为十二级,即启蒙为C、BB级,起步为BBB-、BBB、BBB+级,构建为a-、a、a+级,成型为aa-、aa、aa+级,成熟为aaa级,评价指标重在对客户信用发展程度升级进行预测、建立升级的标识及完成时间表,促进市场信用体制建设。

开发性金融利用政府信用的高能量培育微观和基础制度建设,培育信用体系,以此作为支持信贷融资的信用平台。开发性金融在微观制度建设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推进信用建设[6]。微观制度方面,开发性金融通过融资推进项目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产权制度和财会管理制度的建设,弥补制度缺损,使得微观主体能够更好地参与经济的运行,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金融基础设施方面,其包括综合的法律体系、交易规则和技术、支付和清偿系统、规制与监管制度、透明度原则与会计准则、破产法规与合同强制履行机制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等,其核心是金融交易所涉及的法律制度和信用环境。开发性金融把政府的组织优势和开发银行的融资优势结合起来,推进信用建设、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有效地支持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国际旅

游岛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元.做好科学发展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n].光明日报,2009-06-26.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R].国务院,2010-01-04.

[3]王年生.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助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n].海南日报,2010-06-01.

[4]周岩,袁建良.开发性金融的核心――信用建设[J].金融经济,2006(4):27-28.

文化旅游融合规划篇9

关键词:“旅游+”;民俗文化;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4月19日

一、引言

旅游产业,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旅游+”把旅游业的要素渗入、融进其他相关产业和领域,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的共同进步,并因此形成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新型业态、新型发展模式和新型产业结构体系。总之,“旅游+”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2015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在《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中明确指出“旅游+”的概念,呼吁旅游工作者以融合的理念重新构建中国旅游的发展格局。即把旅游作为一个平台,来整合其他社会资源,把旅游产业作为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把“旅游+”作为工具来构建新业态下旅游新路径;将“旅游+”作为手段用来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民俗事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作为一种现代的旅游活动发展起来。30多年来,学者们相继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民俗文化的见解和认识。在《中国旅游百科全书》中,认为民俗文化旅游是集观赏、考察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于一体的活动。当然,这里所说的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也是民俗与文化旅游的一体化发展。将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共同作为旅游吸引物,有助于从不同方面激发旅游者的动机,从而使旅游者产生想要旅游的冲动。当前,文化旅游已成为新业态下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沉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由于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的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旅游+”的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实现“旅游+文化”、“旅游+民俗”的重要旅游形式。从目前旅游业的发展来看,民俗旅游的民族性、区域性、神秘性、文化性与传承性,日益成为现代旅游独具魅力的项目;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将各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悉数呈献给游客,能够有效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展示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还能有效弘扬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对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现阶段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规划欠科学。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规划不够科学。一个科学完善的旅游开发规划是各种旅游建设成功进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在民族聚居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上也要有一个科学完善的规划。但是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起步晚,部分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开发,本质上并没有立足于当地文化资源的实际水平,加上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不到位、利用不合理、市场开拓不完善,致使当前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

(二)旅游设施不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是有很多原因的。一是在于民族地形的复杂性,景区的道路设置不够畅通,增大了游客进入的困难性,严重抑制了游客的整体数量,这就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二是在于后备资源供应滞后化,当前民族地区除较早开发的个别资源突出地区,具备较好的基础供应条件外,许多一般资源的民族文化旅游景区都存在供应不充足的情况;三是信息传播闭塞化,当今社会是智慧旅游的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是发展旅游的关键。但是部分民族地区仍存在网络通讯设施落后的问题,导致手机等移动客户端出现无信号无网络的现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发展。除此以外,景区排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缺失,不仅对旅游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还明显抑制了整个民族地区旅游的快速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旅游的经济效益和联动作用。

(三)产品创意缺亮点。当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在开发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缺乏创新点,尤其是对体验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较少,大部分景区是吃吃特色的饭菜,简单参观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和生活环境,而对当地真正的生活缺少体验。当下正是体验经济时代,体验作为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应当被我们应用在产品开发中。很多民族地区在搞民族聚居的微缩型生活景区建设,意在完整展示少数民族的生活特色,但是很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相互模仿和复制,既没有体现原有的民族特色,还造成了服务产品的严重同质化。当然,体验经济下少不了对民俗表演节目的展示,但是有的景区过分热衷于制造伪民俗,采取杜撰与附会等方式,给游客造成了错觉,这对特有的民俗与风情的传承是不利的。然而,当下的旅游者尤其是民俗爱好旅游者,他们怀着对少数民族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在意、更关注的不仅仅是作为一名游客停留在观赏的层面上,而恰恰是体验型、参与型的旅游活动。

(四)服务水平不够高。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一部分,旅游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无形的直接服务,同样民俗文化旅游业提供的也是这种无形的服务。如果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微观上会直接影响到旅游的服务水平,从宏观上说会影响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导游作为游客参观游览的伙伴,要充分体现作为游客的另一双眼睛的作用,在导游过程中讲解景点不能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还要和游客互动,激发游客的兴趣,提高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整体印象;除此以外,民俗文化旅游地的酒店大多数都是私人经营的家庭式旅社,这些经营者由于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等这样那样的问题,降低了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地的满意度。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旅游+”的新时代下民俗文化旅游业持续发展,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已迫在眉睫。

(五)保护力度不健全。20世纪80年代时,我们普遍认为旅游是无烟产业,但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慢慢发现旅游并不是无烟的,相反旅游过程中的交通废气、景区污染已然成为大气污染、环境破坏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在讨论民俗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时不可避免要讨论到保护问题。首先是环境的保护问题。随着大众度假时代的到来,游客的规模越来越大,旅游的超负荷接待增大了保护的难度。现阶段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更多是追求经济效益,进行掠夺式开发,并不重视民俗文化得以繁衍生存的生态环境,如景区的违章建筑问题、污染排放问题;其次是文化的保护问题,包括外来文化的入侵和民俗文化的商业化问题。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在旅游中五湖四海的游客汇聚一堂,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受到了外来旅游者所带来的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击,其特有的风俗习惯等随着外来文化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长此以往,旅游地民俗文化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异化甚至同化,民族特有的神秘感也会随之降低甚至消失。然而,民俗文化旅游地,本就是以民族独特的文化来吸引各地游客的,如果这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被现代文明所改变,那么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随之降低。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经营者大多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人,过分的商业化严重破坏了民族地区的生态平衡,使民俗文化旅游趋向于商品化、庸俗化,扭曲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目的。

(六)投资方式范围小。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既要有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良好的投资环境。虽然国家每年都安排有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增加了对旅游、特别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方面的投入,然而随着旅游热的持续升温,现有的基础设施承载负担过重,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在“旅游+”背景下众筹逐渐成为旅游投资的重要方式。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包括发起人、跟投人、平台等,是指一种向大众募资,来支持发起人或组织的一种投资形式,由于众筹的投资来源比较多,未来众筹将会是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在“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要创新理念、创新思维,树立起创新的意识,具体来讲就是从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七个方面探索民俗文化旅游创新性的发展战略。

(一)整合区域化资源。“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规划应该是在资源整合驱动下的民俗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民俗文化产业资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于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借助电视、杂志、网络等媒体,一方面通过广告电视作品或专题纪录片、多语种旅游网站,来展示旅游;另一方面通过影视节目或节日会展等重大事件来整合现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或已经转化为旅游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影视节目可以充分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提升文化旅游品位。同时,影视节目对旅游目的地的展示时间相对较长,有利于对潜在旅游者形成有效持久的刺激,这对转化为现实旅游者是非常有作用的。《花样姐姐》、《爸爸去哪儿》等影视节目火爆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旅游的繁荣发展。因此,制作有内涵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节目对扩大旅游地民俗文化旅游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下的民俗文化的融合不仅仅是民俗文化资源小范围内的简单组合,而应是在全省文化旅游整体发展规划下进行的整合。具体是在省内已有成熟景区基础上,达成“大带小,强带弱,先带后”的规划思路,即以大景点带动小景点,以竞争强资源带动弱势资源,以先发展起来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的规划思路,如以精品景区中的大景点带动地域性的小景点;以处于强发展阶段的景点带动发展弱的旅游景点;以先发展起来的成熟景区带动后发展的景区。

(二)打造创意化产品。“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规划的重点应是加强旅游产品及项目的开发规划,根据不同的地区分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情况,结合具体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新产品和旅游新项目,这是实现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的关键。我国五千年文化积淀,56个民族集聚发展,因而大力推动旅游与民俗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不仅传播了民族文明,还丰富了旅游产品内涵。

(三)搭建信息化平台。在技术力量的作用下,“互联网+”正在全面地改变着各个行业,同样拥有强大的市场开拓力量、旨在追求愉悦生活、饱含人文交流优势的旅游,也正通过“旅游+”给旅游行业带来深刻影响。由于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很明显,加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地区联动发展的意识薄弱,各个地区内部的行政管理部门缺少有效的平台进行旅游资源的交流与分享,不仅使地区的旅游发展差异日趋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旅游+”下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发展进程,因而尽快搭建跨界的信息交流平台,对于不同地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除了加强在线上的定期沟通以外,积极促成线下旅游相关会议的召开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培育优质化人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属于知识及资源双密集型的产业,其发展的速度、竞争力的强弱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人才的影响,优质的人才是旅游产业实现创新的关键。为此,在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政府部门一是要根据市场需求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具体来讲,就是在高等院校确定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合作,构建科学完善的旅游人才培养方案,或者考虑成立职业性学校,培养旅游专门人才。最重要的是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定期参加必要的培训,以及开设模拟导游和讲解员课程,实地强化基层人员素质;二是是扩大从业人员的来源,吸纳社会未就业人员,组织旅游专业培训,引进从事旅游研究、规划、营销、策划、纪念品开发等专业人才;三是激励机制,首先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归宿感和成就感,给予员工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员工亲身的参与进来,既能锻炼自身的能力,拓宽职业生涯的通道,同时可使自身价值得到体现。还要保持公平、平等的薪酬待遇,同时为一些紧缺人才、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设立高职高薪的回报体系,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外流。

(五)开发多元化产品。新常态下旅游产业是商养学闲情奇六要素俱全的产业体系,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空间很大。然而目前很多景区存在特色性和体验性较低的娱乐项目的问题,因此要将民俗文化中的娱乐活动设置与“旅游+”深度融合,用民俗文化要素丰富旅游的体验项目。首先,应把普通的观光型旅游转变为丰富的体验性旅游,调动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其次,要积极借鉴经验,尤其是国内外成熟民俗景区与“旅游+”融合实践的经验,建设融合休闲、文化、购物、体验、观光的现代性民俗文化旅游区。在完善旅游基础配套的同时,严肃整顿不恰当文化,主动融入时尚元素,合理开发以体验性为基础的娱乐休闲旅游产品,有机结合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创新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产品设计,构建完善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链,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从游客的需求角度来看,要开发特色化、专一化旅游线路,如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如对中小学生推出“教育游”、“少数民族风情游”,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体验不同文化;针对大学生推出“民俗探险游”、“文化体验游”,以此来满足90后大学生求新求奇的需要;针对情侣推出“浪漫蜜月游”,可体验少数民族的婚庆事宜;针对银发市场推出“休闲保健游”来满足老年人特殊的需求;针对短途游客推出“一两日游”;对国外游客主推“民族历史文化游”以及“民族建筑文化游”等。

(六)塑造一体化品牌。营销的概念源于管理学。现将营销中的整合概念引入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上,则是指以游客为中心,对不同区域、不同资源进行融合,统一发展的目标,从而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就单个民俗景点来说,要从景区内部提高民俗文化内涵。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不同民族区域的特色资源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段。对于知名度相对较高的民俗旅游产品,可以采取“大带小”的理念,在具体发展时,直接把有知名度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成旅游产品,在原真性基础上打造精品旅游区,构建民俗文化旅游体系中的高端旅游产品;对即将失传或者已失传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查找历史书籍记载,挖掘历史面貌,以人造微缩景观的方式再现出来。从游客角度来讲,基于游客对民俗特色文化的兴趣,应进行不同开发层次及营销整合。如调查游客群中男女比例、年龄比例、职业构成、旅游方式等,做到在资源的开发和项目的设置上男女游客的比例恰当;在旅游路线的设计上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分群体进行营销。在旅游方式上,自由行、自助游、自驾游等,逐渐成为旅游中的主流,因此应该加大对道路、宿营地等基础旅游设施的建设。总之,从游客的需求和特点出发,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是有重要意义的。

(七)持续生态化发展。从长远发展来看,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不仅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持续性,也保证了文化的传承性。在黄金周、小长假等时期,通过信息平台及时游客数量信息,实现对游客人数的合理控制;在景区,设置节能型、环保型车辆。着重听取民俗文化的传承者意见,尊重当地居民意愿,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适度的利用,使得民俗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自然地进行传承。地方政府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水平,研究制定民俗旅游的整体生态发展规划,发挥政府部门在旅游中的的宏观调控职能,协调各级分管部门的力量,加强民俗旅游景点的可行性论证与生态建设;积极鼓励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严厉制止滥用民俗文化资源的商业,营造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总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民俗又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文化已经融入到旅游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而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特殊成分,在大众度假时代到来之前,研究其与“旅游+”的深度结合,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创新型生态发展显得格外重要。(图1)

四、结语

旅游活动是一种涉及面非常复杂的活动内容,其旅游资源要素、旅游产品形态、旅游产业边界都是不断扩展的,随着“旅游+”的提出,旅游活动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融合到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心理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带动了工业、农业、教育、物流、养老养生、婚俗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因此,本文研究“旅游+”下的民俗文化旅游就显得意义重大。

本文基于“旅游+”的背景,以旅游中的各种融合为研究基础,分析了民俗文化这种民族特殊的旅游形式,在实际旅游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包括观念认识不足、产品创意、旅游服务、保护力度、投资主体、品牌营销等,并在此基础上从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民俗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战略。当然,推动“旅游+”还需要市场的配合和政府监督,既然研究的是“旅游+”,就不妨称之为“旅游+市场”和“旅游+政府”。我们知道,在经济学中市场总是被称为无形的手,这只无形的手在旅游市场中为旅游资源配置、旅游基础建设、旅游需求的满足、旅游景区的规划等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是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动力系统;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政府”相对来说就是实物形态存在,不妨称之为有形的手,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力量和法律条例保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政府的公报、政策也会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导向性,正如我们所研究的“旅游+”,就是在政府的号召下新兴的研究方向。同需求与供给的平衡一样,既要通过市场的力量,不断丰富旅游的内容,拓展旅游的边界,扩大旅游的影响;也需要依靠行政资源和行政权力的进行资源配置,在“旅游+市场”和“旅游+政府”的平衡中也需要有这样的匹配性,同时也要融合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这样对“旅游+”的融合、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相互匹配、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就会有很重大的作用。

“旅游+”与“互联网+”一样,具有平台的功能,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不仅要实现“旅游+互联网”,也要实现“旅游+产业”、比如农业、工业、文化、物流等,互联网毋庸置疑,正在以其强大的技术力量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十分需要关注在“旅游+”下旅游发展各个面的研究。可以想象“未来景区”可以实现“旅游+技术”,也就是发展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是“旅游+”的有效实现形式,就体来讲就是通过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和技术手段,为景区打造集电子智能服务、数据分析能力、网络营销平台的于一体的旅游科技信息融合方案,同时也是践行旅游行业“互联网+”和实现从供给侧改革,来推进旅游行业全新发展的有益尝试,标志着“互联网+旅游”新模式的正式开启。作为“旅游+”带领下的未来景区,将会以更美好的姿态迎接访客的到来,如扫码支付景区门票、景区地图电子导览和解说系统等在内的全线产品。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金早.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n].中国旅游报,2015.8.21.

[2]宋子千.“旅游+”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n].中国旅游报,2015.9.18.1.

[3]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4]刘敏,潘贵渝.民俗生态旅游新模式研究[J].新经济,2015.17.

文化旅游融合规划篇10

【关键词】株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炎帝文化

0引言

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源于Rosenberg对美国机械设备业演化的研究。早期的产业融合主要在信息传输业体现最为明显、影响最为深远。[1]随着产业融合现象日益普遍化,产业融合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各产业之间更加密切的融合催生新型产业结构。学者们开始从更广泛的视角来定义产业融合的概念,产业融合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发展的新模式。以关注民生、关注幸福为导向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热点之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将形成本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使本地区旅游更具吸引力。

1炎帝文化与株洲旅游

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它的核心产品就是文化产品,只有实现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整合,才能吸引大量旅游者前来游览观光。株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尤以炎帝文化最具代表性。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因寻找为民治病的草药误食断肠草不幸身亡,“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境内炎陵县鹿原陂。作为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炎帝神农氏教民种谷、制陶,教民建居、织布,还教民弓箭、音乐。从尧舜时代起,炎帝就与黄帝轩辕氏一道,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受到世代炎帝子孙的钦敬。炎帝文化主要包括: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陶瓷文化、天文地理气象、交易市场和社会文明等六个主要方面。在炎陵当地还流传着“神农盗谷”、“天降嘉禾”、“神鸟播种”、“神农夺鞭”、“茶叶解毒”、“炎帝下葬”等美好的传说。它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凝聚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炎帝文化对于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归依情结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是联系海内外华人的情感纽带,更是激励华夏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之光。

株洲作为湖南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炎帝活动的重要区域,也是农耕文化―炎帝文化发祥地的核心区域之一。同时株洲的区位优势明显,且株洲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据《株洲市“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湖南株洲文化产业总产值将占GDp的比重要达6%,为更好的壮大文化产业,株洲市政府又印发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挖掘株洲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为了尽快提升株洲的旅游产业,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株洲市“旅游升温”为契机,供助炎帝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个案研究,为株洲文化与旅游产业全面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炎帝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重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各地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株洲也不例外,充分利用炎帝文化的影响力,打造株洲的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株洲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2.1运行机制不畅,制约炎帝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首先,对于炎帝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缺乏全面的设计规划。株洲对于炎帝文化的旅游功能非常看重,提出打造炎帝品牌旅游产品。但在具体的操作上,缺乏对炎帝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就产品开发、宣传、投资项目等方面缺乏全面而详细的设计规划。在管理上存在多头管理,对炎帝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制度化的合作协调机制缺少有效的合作规划,严重影响炎帝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

其次,融资渠道窄。近年来,随着炎陵旅游业的发展,当地政府对于炎帝文化旅游投资预算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在陕西宝鸡、湖北随县都有关于炎帝文化的景点开发,炎帝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异议,加之炎帝文化核心区域地理位置稍显偏远,经济基础差,政策优惠措施实施不力,市场运作机制弱,融资渠道窄。由于受资金、人才制约,导致很多与炎帝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因为资金的原因被迫延迟甚至停止开发。

2.2炎帝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开发结构单一

炎帝文化历史悠久,内容极其丰富。但从当前对炎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来看,对于炎帝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开发的旅游产品更多局限于“炎帝寻根祭祖”文化旅游这种单一产品结构,对于炎帝文化所附有的其它文化内涵开发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涉及,导致对游客吸引力有限,制约株洲文化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2]

2.3炎帝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创意滞后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指为了满足游客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而策划设计的文化活动内容并形成游客可以体验参与的活动,以及为此而必备的制度安排和设施条件。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一个新的产业发展模式。纵观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的创意空间、创意地标,都因为自身的文化、创意、艺术而成为其主要的旅游吸引物,文化创意产业整合当地的文化科技等要素,将提升当地旅游的个性和魅力。[3]炎帝文化作为株洲文化旅游资源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备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强大基础,但目前有关炎帝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的开发相对滞后,除了当前炎帝祭祀活动与旅游产业融合互动以外,其它相关的创意活动就非常欠缺,游客能参与互动的炎帝文化旅游产品几乎没有,不利于炎帝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也制约着株洲旅游产业的提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