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8:39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1

[关键词]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

abstract:mr.panmaoyuanhasputupaseriesofviewpointsonmasshighereducation,whichformasystematictheory.theseviewpointsinvolvethesignificance,implication,transitionperoid,enforcementapproach,quality,classificationandorientationofmasshighereducation.mr.pan''''sthoughtonmasshighereducationisaChineseeditionofthewesterntheories.theyinherit,developandenrichtraditionaltheories.theyarebasedonChinesereformpracticeandserveit.

Keywords:panmaoyuan;masshighereducation;thought

高等教育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实践的跨越更是需要理论的飞跃。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政府启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围绕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问题和理论研究显得十分需要。潘懋元先生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高等教育研究的学人,在这一宏伟的时代进程中与时俱进,立足中国现实,综观世界风云,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提出了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一系列的思想和观点,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对于我国过去和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体系概要

1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意义

为什么要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模型能不能适应中国的国情,有没有必要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些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理论界思考较多、争论较激烈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潘先生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立论有三:首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需要培养大量的高水平的生产、管理、服务人才;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21世纪掌握高新科技的创新人才只能由大学来培养,中国本科以上的人才储备量太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第三,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性:人口的文化构成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我国城乡居民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如潘先生所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应重复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老路,而应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争取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迎头赶上,从长远的观点看,这是一条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高等教育大众化正是这条高速公路的超车道。”[1]

2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具体含义

潘懋元先生在引进和接受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基础上,对大众化的理解不是坚持简单的数字标准,而是从量和质两方面来入手,坚持量与质的统一。潘先生认为,大众化的进程包含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两个方面。量的增长是人们所熟知的适龄青年入学率(准确说是在校率)达到15%~50%。质的变化具有广泛的内涵,包括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系列的变化。也就是说,大众化进程包括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是两者相互统一的过程。

马丁•特罗教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最先提出者,他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一发展观出发,提出了精英、大众和普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的数量指标,并进而剖析了三个阶段高等教育观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面所存在的质的变化。特罗教授同时断言,“几乎在所有情况下,学生数量的增长都先于其他方面的变化”,只有量变在先,然后才有后面的质变。潘懋元先生认为,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将高等教育量的扩张与质的变化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将以往关于学生选拔与录取、课程与教学方式、行政与管理等许多离散的、孤立的问题研究综合在一起,并将其置于从精英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大跨度的历史发展背景下进行分析,这种研究思想和方法使原先只以数据表示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具有了丰富的质的内涵,也使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质的飞跃有了量的参照系,这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但是潘先生根据世界各国学者有关该理论的批评和修正,从我国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实践来看,提出了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理论,认为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存在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的非均衡性。对于后发外生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进程中存在一个质的局部变化先于量的总体达标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里,高等教育的“量”的积累尚未达到西方学者所说的大众教育的“度”,即毛入学率未达到15%,但是却“超前”出现了种种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质。先生在此基础上,进而考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提出了“过渡阶段”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因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是要通过量的积累和总的量变过程中的许多部分质变才能完成。部分的质变需要一定量的积累,反过来部分的质变一旦发生又会促进量变,并为整个高等教育的根本质变准备条件”[2]。

3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路径

潘懋元先生关于大众化高等教育道路的起点和终点都有涉及,自90年代末以来就开始撰写论文,特别提到起点(即资金投入)和终点(毕业生就业)这两个关隘,并以此探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两条路径[3]。(1)民办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美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是通过公立高校来实施的,以此为基础的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中对于私立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的作用没有涉及。显然,这种理论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某些发达国家而言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潘懋元先生在90年代末就敏感地注意到这一点,提出了“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潘先生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困难重重,最大的困难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此外还有师资、设备和校舍等教育资源的短缺等,而这些问题通过发展民办高等教育都能较易解决。

(2)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在高等教育的出口即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潘先生认为首先要转变传统思想,改变思维方式,并提出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就是一条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在这里,“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不仅仅是为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而且还是在高等教育服务理念上承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然包括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大众化高等教育要为农村的发展提供高层次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在入学机会上,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要为城市生源服务,也要为占适龄青年人口总数70%以上的农村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里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使农村青年能够‘上得来’,城市青年能够‘下得去’,而且两者都能够‘用得上’、‘留得住’”。

4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过程问题——高等教育质量

潘懋元先生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思想非常丰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如在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上,潘懋元先生提出了全面素质质量指标和多规格、多层面的质量要求构成;在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发展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统一”;在实现教育质量标准的途径上,坚持教学是实现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在保障机制上,强调优化教育结构、立法与管理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这里,笔者将重点阐述潘懋元先生的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1)教育质量的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核心。潘懋元先生认为,在大众化时代,基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是多样化的:既需要学术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也需要应用型、技术型、职业型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而后者的需要量是数以千万计的。与传统的基本上是单一的本科以上的教育、培养学术型高级专门人才、课程设置着重于传授与研究“高深学问”的精英教育相比,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办学类型的多样化,其核心就体现在教育质量的多样化上。据此,先生提出了多层面、多规格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先生认为,高等教育质量在统一的质量标准要求下还存在依各级各类的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这就是“具体的质量标准”。不同高校处在不同层次,拥有不同培养目标,针对不同的社会适应面,应当有不同的规格,不同的质量标准。先生非常赞同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中所言的“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按潘懋元先生的理解,所谓“多层面”,包括博士、硕士、学士、专科等纵向层次,也包括理论型、技能型、研究型、应用型等横向层面。对于纵向层次的质量要求,人们比较清楚,而对于横向层面的质量标准,人们则较模糊或容易忽略。在从精英高等教育走向大众高等教育时,分辨横向层面的不同质量标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能否顺利发展的要害问题”[4]。

(2)关于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思考。潘懋元先生认为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既是真命题,也是假命题。从前者来说,高等学校由于连续不断的扩招,学生数量的增长与学校教育资源的增长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下降。为了应对质量的下降,先生提出了改变两条政策性原则(第一,在规模速度上,变“稳步发展”与“快速发展”为“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第二,在增长方式上,变“内涵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以外延式发展为主”)、采取两项适当对策(第一,扩充教育资源;第二,政府切实履行财政性经费增长的承诺,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教育,开放海外“招商引资”)。从后者来说,是由于用传统的、精英教育的标准衡量当前的、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所引起的认识偏差。先生提出了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实现两个转变:要把传统的唯知识质量观和西方流行的唯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素质质量观;要把精英教育时期的单一化的教育质量观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同时要根据社会对各层次、各类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标准,评价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教育与教学质量[5]。

5中国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分类定位

《高等教育法》提出:“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以“采取多种形式”为前提的。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以多样化为前提的。没有多样化,只采取全日制这一单一形式,不可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只采用一个传统的本科的精英教育标准来衡量多种形式教育的质量,会对大众化的发展方向产生误导。因此,在多样化的框架下就存在着进行分类定位的必要了:

(1)从大的方面来说,大众化高等教育中同时包含着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潘懋元先生认为,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不是两个矛盾对立、非此即彼的概念。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既包含了大量的旨在培养专业性的、应用性的、职业性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服务人才的大众教育,也还存在一定比例的从事高深学问学习和研究的传统精英教育。只不过两者朝着不同的方向去发展,一个朝提高方向发展,一个朝普及方向发展。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发展,都是科教兴国战略必要的组成部分,哪一个方面也不能缺少[6]。潘先生进一步认为,尽管大众化高等教育中包含了精英教育,但是对于一所具体的高等院校而言,必须存在较为明确的分工和定位,研究型的大学必须着重发展精英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而一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高专高职,应该全心全意承担大众高等教育的任务,培养应用型的各类人才。因此,有必要改变当前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定位不明、分工不清的局面。

(2)从具体的高等院校来说,要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需求进行正确定位,避免统一,寻求特色。潘懋元先生认为“单一化的发展方向与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的矛盾,从全国来说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如当前的共同趋向就是在类型定位上重学轻术,在层次定位上层层攀高,在学科定位上综合求全,在发展目标上定位北大、清华、哈佛、牛桥(牛津、剑桥)。所以当务之急,应当做好分类指导工作。要使高等学校定位明确,各就各位,各定发展方向。分类指导的前提是科学的、恰当的分类。先生比较国内外几种主要的高校分类方法,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比较适合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分类和高等学校的定位。按照这种分类,可以把中国高等学校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相当于5a1),他们遵循“本科(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顺序提升其学习层次;(2)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应用性)大学或学院(相当于5a2),他们依循“本科(学士学位或文凭)专业硕士(学位或文凭)专业博士(学位或文凭)或进入研究型博士”的学习阶梯;(3)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型(或技能型)高校(相当于5B),它们走“专科(副学士学位或文凭)职业本科(学士学位或文凭)进入专业硕士”的培养阶梯。每一种类型都有重点高校,都可以办出自己的特色而成为国内(省内)知名、国际(国内)有影响的高校。这样,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可以各就各位,避免大家都追随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路子[7]。在学校的定位上,先生提出,每所高校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都必须实事求是地根据学校所处的客观环境、社会需要状况和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各自的层次和类型中争创一流。

二、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特色

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内容广博,从入口到出口都囊括在内;思考全面,从大学的分类定位到具体的教学问题都有涉及;视野开阔,从世界反思到中国国情考察,思想深邃,逻辑清晰,系统深刻,自成体系,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思想体系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是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的大众化理论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最早在美国提出,其据以为本的仅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而“对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相当比重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基本没有涉及”[8],也没有考虑广大发展中国家“后发外生型”的大众化发展方式[9],因此视野自然具有局限性,甚至对同是发达地区的欧洲高等教育发展也不能进行准确的指导。如马丁•特罗教授在1978年自己也承认“我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变化也将沿着美国大众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假设性预示,现在被1973年以来的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所证明是明显的错误”[10]。显然,将美国的大众化理论简单移植过来指导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是不可能的。正是因为这样,日本、英国、德国等国的学者都对大众化理论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在我国,90年代末开始进行大众化发展首先需要的就是理论的指导,潘懋元先生在引进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出了中国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个性:如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国家的经济实力非常薄弱,他认为按照特罗的依靠政府举办公立高校来实现大众化的理想是不能实现的,所以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中国是后发外生国家,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在数量还没有达到大众化门槛的时候就已经局部出现大众化的“质”;中国的传统文化重学轻术,崇尚“动口不动手”,这就要求对高等学校进行符合实际的分类定位等等。可以说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是西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中国本土化,是符合我国国情、建诸于我国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大众化理论。

2是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丰富、发展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以马丁•特罗教授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基本反映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它提出的数据模型和量变带动质变的论据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是采用归纳法提炼出来的,该理论的实际基础非常狭窄,现在看来,有些观点具有明显的缺陷:由于该理论提出至今的几十年中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经济全球化、网络技术的发展等使许多原先正确的观点现在不能正确反映客观现实而显得有点过时;由于特罗教授本人的精力和视野的有限而使得该理论的问题考虑得不全,具有片面性。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无疑首先是对马丁•特罗教授理论的继承,但同时也是对该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其创新和发展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思想,如提出了大众化发展的“过渡阶段”理论和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思想;二是从现时代的形势出发,与时俱进,促进大众化理论的时展,如根据今天国际竞争的需要提出了“教育——人”才是21世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进一步阐述了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三是从整体把握,论述马丁•特罗教授没有顾及或涉及不深的方面,如进一步研究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分类、定位理论等。

3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极大地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过来作用于社会存在。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是基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实践的需要和现实,以指导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为目的发展起来的,其思想既来源于中国高教实践,又超前于中国高教实践,因此,既是对实践的把握与升华,又对未来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早在我国政府决定开始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之前,以潘懋元先生为首的厦门大学高教所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已经看到了大众化发展的必要性,开始着手引进并研究西方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奔走呼号。1999年扩招成为事实后,高等教育由于规模扩张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相继暴露出来,潘先生从这些问题中觉察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同于西方理论论述的地方,并提出了“过渡阶段”一说,开始引导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关注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质的变化,以期尽量减少突然启动的大众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潘先生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国情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路径,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结构的准确把握。同时,面对公众和学界对大众化高等教育中质量问题的批评和责难,先生又进一步阐述了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质量观,提出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今天,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与社会需求衔接的问题,他对高等教育结构分化、功能定位的高度重视就是对其思想的继承和延续。从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形成发展的轨迹来看,应该说,这一理论体系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它有力地指导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实践。

今天,86岁高龄的潘懋元先生仍以他矍铄的精神和睿智的头脑在高等教育这块广袤的田野上孜孜不倦地耕耘,每年仍以数量不菲的思想成果服务于高等教育这一他为之毕生奉献的事业。“人不下鞍,马不停蹄”仍然是今天先生的真实写照。我们深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不断前进,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会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394.

[2]潘懋元.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2):6.

[3]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394-398.

[4]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3.

[5]潘懋元.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J].中国大学教学,2004,(1):4-8.

[6]潘懋元.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中国高教研究[J].2001,(12):16.

[7]潘懋元.分类、定位、特点、质量[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4):106.

[8]张洪亚.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2.19.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素质状况

与“精英教育”时期的大学生相比,“大众化教育”时期的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社会思潮和复杂的就业环境的影响,其素质状况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具体表现如下:

1.思想道德素质多元化。受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取向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契合,他们重视精神的富有和人格的修炼,崇尚高尚的人生和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自立、自强,对家庭、社会富有责任感,像徐本禹、洪战辉和黄来女等大学生就是这种思想道德取向的典型代表;另一部分大学生受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思想信念模糊、唯利是图,价值取向扭曲、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缺失、心理素质欠佳等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给个人、家庭、学校、社会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像刘海洋、马家爵等大学生就是这种思想道德取向的典型代表。

2.自主学习素质增强。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知识量和信息流在以惊人的速度更新。处于这个时代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了时代的特点,他们不再满足于老师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不再满足于自身专业所学,主动向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向社会寻求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积累。辅修其他专业,甚至在校获得第二学位对于很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已经司空见惯,大学期间就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会计资格考试、报关员资格考试、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翻译资格考试的学生也层出不穷,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素质明显增强。

3.创新素质提高。创新素质是一种以敢于不断否定旧知识,探索和发现新知识,创造新技术和新方法为特点的素质,这是所有素质中最重要,层次最高的一种素质。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开发和激励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许多高校通过“开放实验室”、“科技节”等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国家社会也通过举办各种机器人大赛、“挑战杯”等科技活动来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在这种学校和社会氛围下,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创新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旋律。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实际,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主渠道的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具体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教学模式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原则。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思想依据。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非常重视理论的灌输,用一些名人的思想或言论硬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教化,仿佛天籁之音,让学生感觉可望而不可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教学模式应转变这种高高在上的教学理念,让思想政治教育走下神坛,走入大学生生活现实,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为他们服务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为此,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教学模式应遵循实用性原则,即要以“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原则为导向,运用大学生的语言通俗地对现有理论进行现代解说,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科学理论的内涵,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记忆,这样学生才会真正运用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去说明、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焦点、热点、难点等问题,解决自身的思想困惑和人际交往的实际。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学会运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把枯燥的理论转化成可操作的,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的生活原则,使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意识。

2.求实性原则。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成长在和平年代和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他们集长辈的娇宠于一身,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从总体上说,对于没有经历过战争、贫困、饥饿的这一群体,他们无法理解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无法感受被奴役、被压迫的心理重负,更无法理解长辈们对物质生活的苛刻要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应该单纯地通过对过去、对历史的回顾来教育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珍惜,对现实社会发展现状的理解,这种教育是不能够为大学生所切身感受的,起不到实际的教育效果。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教学模式应遵循求实性的原则,即实事求是原则,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社会现实为切入点,减少空洞的说教,通过探究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理解出发让大学生感受前辈生活的不易、奋斗的艰辛,进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启发性原则。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原则,它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在现代传媒高速发展的时代,时刻感受着来自电视、报纸、网络等传媒的影响,思想波动大,很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生活信念。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教学模式应遵循启发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重了解大学生思想现状,抓住学生思想问题的关键,通过问卷调查式、启发诱导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同时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素质较强的特点,通过设计出一些发生在青年身上的,具有较高思考价值的活生生的案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来解决思想中的疑惑,端正自己的认知,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实用性、求实性、启发性原则是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教学模式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只有始终坚持这三个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够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们所喜爱的课程,才能够真正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3

1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产生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于1973年向oeCD提交了题为《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的著名论文,一般认为这是世界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产生。在这篇论文中,马丁・特罗以毛入学率为指标,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分段理论。他认为: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向大众的过程,这具有历史必然性。高等教育不仅会变成大众享受的权利,而且会变成一种普遍的福利,最终必然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从美国和战后西欧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出发,马丁・特罗指出,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下的水平时,是一种精英型的高等教育;达到15%以上的水平时,就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在达到50%的水平后,标志着高等教育开始向普及化方向转变,也就进入普及化阶段。②马丁・特罗还进一步阐释: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美元时,高等教育一般处于“精英化”阶段;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3000美元之间时,高等教育开始转向“大众化阶段”;而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000美元以上时,高等教育才开始转向“普及化阶段”。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提出后,不仅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且国际高等教育界迅速作出了回应,此外,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接受了他的理论,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等)也把他的理论作为向发展中国家贷款的一个重要依据。应该说,马丁・特罗的理论为人们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当然,马丁・特罗在对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规律总结时指出,“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飞跃。所谓“质的飞跃”,包含了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观、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概念蕴涵了量的增长到质的变化的发展观,只顾量的增长而不顾质的变化是不可取的。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确立与实施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国家决定1999年大学扩招。自此,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我国开始实施。自政策实施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发展迅猛,高校招生规模与在校生数量连续几年保持持续上升趋势。197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1999年升至10.5%,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我国提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达到36%,2020年达到40%。

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

3.1盲目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众化以多样化为基础,多样化是大众化的最终结果。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规模大”的精英教育,所有高校无一例外走上了规模扩张道路,但高等教育院校结构、形式和类型缺乏多样性。

3.2政治动员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基于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民主思潮三大理论基础的推动,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上呈现出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总体表现出一种国家的战略和政府的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实施高校扩招政策的直接动因是拉动经济增长与扩大内需,这也是高校扩张政策的最终政策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是由上而下政治动员推动的。

3.3利益驱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我国许多学者为15%的量化指标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当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核心涵义,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将之应用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衡量标准,以至于中央和地方政府把15%的毛入学率作为“十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实现目标,甚至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业绩”标准,“入学率演变成为教育领域的GDp”。

4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矛盾与出路

4.1大众化教育模式与精英教育模式的矛盾

对于大学这一教育机构来说,精英的大学教育与大众化的大学教育之间确实存在着不相容性。精英型大学教育倡导者认为,大众化会使大学变成一种“失去的天堂”,招生规模扩张导致大学门槛降低和学术水平下降,使大学的自治受到影响,对精英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构成威胁等等。面对这种矛盾,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必须保持传统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地位,这些大学将继续致力于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而大众化则主要面向一些职业性的、非学术性的高等院校来实施完成。与此同时,传统的精英大学在其高等教育系统中仍然占据至尊地位。两种不同的大学教育并行不悖,各按其职能和特色不断发展。各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很多,如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开放大学、法国的短期技术大学、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日本的短期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等。③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依靠传统大学扩招来实现的实际,因此在今后的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必须多样化发展,把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与结构优化相结合,构建分层次、分类型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

4.2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与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的矛盾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也经受过财政危机的困扰,它们普遍采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办法。据研究数据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捐赠已成为高教成本分担的主渠道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社会捐资、政府拨款、学费收入并列成为重要经费来源,这一发展趋势在高水平大学体现得尤其突出。在中国,自90年代后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呈下降趋势的同时,高教学费、有偿服务和社会捐资的比例在逐年扩大,显示出了与国际高等教育相同的发展趋势。当前,可行的筹资途径包括:鼓励高校提升社会捐赠收入以及资产投资收益,加强高校资本运营能力;鼓励高校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以此筹措更多科研经费,最大化发挥高校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功能等。开拓多元化的经费来源渠道能有利于缓解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困境,但要解决当前高等教育经费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增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落实公共财政的投入责任。

4.3增加学生数量与保证教育质量的矛盾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不适用于大众化阶段,应建立相应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在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过渡后,其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亦发生了调整。尤其在美国,把不断满足广泛的、多样性的社会需求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目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正如美国高等教育家克尔所言:“试图把大众化高等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的学生都容纳在精英框架之内,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错误。”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④并建立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估制度。

4.4教育机会均等与入学者能力和资格差异的矛盾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下,入学者在能力和资格上的差异很大。针对这一矛盾,西方国家一般采取了相当灵活和极富弹性的高校招生制度,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院校针对不同情况的适龄青年或成人采取不同的入学政策,既有研究型大学的“严进严出”,也有教学型大学的“宽进严出”,更有各种短期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宽进宽出”。

4.5毕业生人数剧增与就业市场吸纳能力的矛盾

在高等教育实现迅猛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有学者提出质疑“高等教育大众化可能会造成大量大学毕业生过剩”,⑤从理论上看,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而在大众化阶段,将面向培养社会大量需求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从实践上看,20世纪50-6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正是由于这些国家“大量发展应用性、职业型高等教育,适应了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进而又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与科学文化水平,使社会能容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虽然大学生成倍增加,但并未发生大量毕业生失业的现象”。⑥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年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总量为9890万人,只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33.7%。其中高级技师、技师429万人,高级工1810万人,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3%。因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应当成为我国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所在。

4.2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与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的矛盾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也经受过财政危机的困扰,它们普遍采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办法。据研究数据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捐赠已成为高教成本分担的主渠道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社会捐资、政府拨款、学费收入并列成为重要经费来源,这一发展趋势在高水平大学体现得尤其突出。在中国,自90年代后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呈下降趋势的同时,高教学费、有偿服务和社会捐资的比例在逐年扩大,显示出了与国际高等教育相同的发展趋势。当前,可行的筹资途径包括:鼓励高校提升社会捐赠收入以及资产投资收益,加强高校资本运营能力;鼓励高校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以此筹措更多科研经费,最大化发挥高校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功能等。开拓多元化的经费来源渠道能有利于缓解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困境,但要解决当前高等教育经费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增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落实公共财政的投入责任。

4.3增加学生数量与保证教育质量的矛盾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不适用于大众化阶段,应建立相应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在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过渡后,其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亦发生了调整。尤其在美国,把不断满足广泛的、多样性的社会需求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目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正如美国高等教育家克尔所言:“试图把大众化高等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的学生都容纳在精英框架之内,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错误。”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④并建立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估制度。

4.4教育机会均等与入学者能力和资格差异的矛盾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下,入学者在能力和资格上的差异很大。针对这一矛盾,西方国家一般采取了相当灵活和极富弹性的高校招生制度,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院校针对不同情况的适龄青年或成人采取不同的入学政策,既有研究型大学的“严进严出”,也有教学型大学的“宽进严出”,更有各种短期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宽进宽出”。

4.5毕业生人数剧增与就业市场吸纳能力的矛盾

在高等教育实现迅猛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有学者提出质疑“高等教育大众化可能会造成大量大学毕业生过剩”,⑤从理论上看,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而在大众化阶段,将面向培养社会大量需求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从实践上看,20世纪50-6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正是由于这些国家“大量发展应用性、职业型高等教育,适应了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进而又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与科学文化水平,使社会能容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虽然大学生成倍增加,但并未发生大量毕业生失业的现象”。⑥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年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总量为9890万人,只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33.7%。其中高级技师、技师429万人,高级工1810万人,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3%。因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应当成为我国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所在。

注释

①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36.

②martintrow.problemsinthetransitionfromelitetomasseducation[a].martintrow.policiesforHighereducation[C].paris:oeCD,1974.

③阎凤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变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8):1-7.

④张应强.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1(5):8-13.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4

关键词:十六大以来;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2-0069-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当前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对人民大众进行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核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十六大以来,重庆在坚持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结合自身特色,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十六大以来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取得的成绩及原因分析

十六大以来,我党更加突显了用大众化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宣传教育。重庆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方面成绩显著。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得到重庆市民普遍认同,且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数逐年增多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重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走出了一条西部大开发的特色之路。其成绩和特色也鲜明地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工程上。2008年11月-2009年4月,西南大学陈跃教授等人对重庆市14个区县,上百个单位和部门,30多个社区和村镇,11个市级党政部门,11所高校,4个市级科研部门进进行了一项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调研,调研显示:“56.9%的人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宗教、相信封建迷信、无信仰或不清楚的人数较少,分别约占12.0%、5.3%、25.9%”[2]。又据重庆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2010年的调查,干部群众信仰马克思主义逐年增多,这一比例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达到68.5%,比全国同期调查高出26.2个百分点。[3]这说明,近年来,重庆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方面成绩显著,马克思主义信仰得到重庆市市民普遍认同,且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数在逐年增多。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重庆市得到有效落实,重庆市公共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价值归属不是空而论道,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其根本归属是服务于人民群众。重庆很好地做到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重庆市自身建设有效结合与落实,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02-2008年,重庆国有资产总值增加了4倍,同时民营经济也是西部12省中最发达的……重庆的国资获得了增值,可以作为‘第三财政’投资重庆大学城、重庆大剧院等,全部投资不是来自一般意义上的税收,而是国资增值部分。”[4]可见,重庆市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与重庆自身建设结合与落实,不断地提高和发挥了国有资产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国资增值成果建设重庆,做到了服务于民、藏富于民。

(三)重庆市市民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前景、社会主义发展前途信心十足

随着近年来重庆市的经济、政治、生态等方面的突飞猛进,市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得到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发展前途信心十足。陈跃教授等调研数据进一步显示:57.9%的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前景有信心,其中“有些信心”的占32.5%,“充满信心”的占25.4%。[2]125这充分说明了重庆市市民对于国家发展的未来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前景看好,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

十六大以来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之所以成绩显著,其原因主要为以下。

(一)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正确的理论能够指导人们在具体实践中达到预期目的。重庆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研究中心,创作出了一系列精品力作,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举办了“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理论研讨会”等。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保障。同时,重庆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利用各高校有利资源,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研、宣传、服务功能,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理论素材。

(二)坚持民生视角,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六大以来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之所以成绩显著,其根源在于从根本上体现和维护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做到了真正从民生视角出发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近年来,重庆启动了一系列民生工程:提出“五个重庆”建设目标,推出“民生十条”惠民政策,制定了“一圈两翼”和“国民共进”等民生政策,大力实施户籍改革、、医疗改革等。与此同时,市委三届九次全会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这一惠民政策切实把实现共同富裕放在首要位置,是老百姓心声的应和,包括了住房、上学、医保、增收、社会保障等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从而真正做到了将科学的理论融入人民大众生活,为解决民众生活中的难题服务,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这些政策措施是在讨论和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难事、急事。

(三)借助“唱读讲传”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单一枯燥模式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思辨之学,而是面向生活、面向大众的科学理论。重庆开展的“唱读讲传”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重要形式,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走进人民大众,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唱读讲传”主题鲜明,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具体,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要方向;主体突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对象更广泛;活动丰富,使马克思主义教育方式更生动;效果显著,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践行更自觉。借助这一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充分尊重了民众的主体地位,使人民群众寓教于乐、寓理于情,有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四)通过“三进三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带进基层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重庆依托党的先进性建设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探索出“三进三同”大众化路子。“三进”即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三进三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实效明显:其一,密切了干群关系,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宣传氛围;其二,直接把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带进基层,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有效突破了当前马克思主义难进基层的困境;其三,是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实现互动的重要契机,党员干部可通过民众反馈信息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有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真正意义上的具体化、通俗化、群众化。

(五)依托红色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重庆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文化之城,广大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积极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增进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热爱。近年来,重庆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先后出版了《红岩精神读本》、《忠诚与背叛》等多部红色书籍;拍摄播放了《解放大西南》、《千秋红岩》等多部红色影视;建立以“红色春秋”为代表的红色网站;发展渣滓洞、白公馆、张自忠墓等红色旅游胜地,有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二、十六大以来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成绩斐然,然而也不乏存在一些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抽象性与重庆市民知识水平普遍较低之间的矛盾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瓶颈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普通群众接受和内化较难,加之重庆是一个农民占绝对多数的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受教育程度较低,这就加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的难度。即便重庆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过程中采取了诸如“唱读讲传”、“三进三同”等多种通俗又简单的方式,但这些方式毕竟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具体性,要受具体题材、环境、理论深度等条件限制,通常只能对较为简单、通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实践,而对许多诸如马恩经典著作和抽象思想就很难做到大众化。因此,这一现实状况一直以来困扰着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二)部分党员干部信仰与实践“失范”,党内腐败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其学说首先应该在社会主义先进分子的价值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共产党员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分子,首先应该身体力行。然而,当前社会上一些党政干部在公共场合高呼马克思主义,理论讲的堪称“精深”,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另一套”,出现信仰与实践“失范”,少数党员干部甚至、,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在调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危机的原因时,在受访的人中,有76.03%的人认为是由于干部腐败问题造成的”[5]。尽管重庆近年来下狠力开展“打黑除恶”活动,惩治了不少腐败分子,社会风气有所好转,但仅凭“高压”式的方法来惩治腐败是不能治本的,党内腐败将影响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三)宗教、封建迷信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广大人民一直深受封建毒瘤残害。多年来,尽管我们一直宣传、普及科学文化教育,但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两千多年的封建残留思想一直危害着我国广大人民,尤其在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更为严重。以陈越教授为主的调研组对重庆地区调查的数据显示,“对请神、驱鬼、算命、烧香等迷信活动持完全可信或部分可信态度的群众达到24.1%”。甚至“8.8%的人认为求神、算命等迷信活动对个人和家庭有好处”[2]128。且许多普通百姓把宗教和封建迷信混同。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约占14.0%的人信仰宗教……2.7%的人定期参加宗教活动,23.6%的人曾经参加过宗教活动”[2]127。不言而喻,这些数据足以表明宗教、封建迷信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着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四)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以及当前社会多元价值理论对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形成冲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破了西方列强武力殖民中国的幻想,然而,列强的殖民本性驱使他们从未放弃过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蚕食,针对具体的历史环境,西方列强开始调整战略,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来分化、西化社会主义国家,宣扬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实质是借助美丽的言辞来达到瓦解社会主义的目的。此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锋、交流、交融,人们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改革意识、效率意识等不断增强。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如一些人的理想信念、爱国意识、民族认同感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不断上涨,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屡见不鲜。这些思潮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所提倡的主导信仰,逐渐涌现的各式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严重的冲击。

十六大以来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理念和方式存在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理念方面,一方面,长期以来我们过多的坚持标准而统一的要求,缺乏层次性和科学性,脱离受教育者主体特性,往往是没有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状况、现实接触、具体情况等方面的“单厢情愿”式的“灌输”,其实效性不佳;另一方面,我们往往过多地强调理论和信仰的重要性,而忽视把理论和信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造成理论和信仰教育空洞而乏力,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方式上面,一方面,不少教育者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时不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显得过于理论化和学术性,难以得到人民群众接受;另一方面,形式主义严重,部分教育者思想不端正,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时往往走过场,过多地关注形式化的东西,而忽视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决,直接影响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践行。

(二)党内监督方式不够科学,惩治腐败很难达到标本兼治

长期以来,人民群众对党政干部内部事务了解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淡薄,一方面是党内透明度有待提高。因此,人民群众难以有效深入党政干部内部进行监督,对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很难第一时间举发。惩治党政干部腐败是一个综合工程,必须要把党内监督有效置身于人民大众的监督中。近年来,重庆市采取的措施较受社会关注,其中“打黑除恶”活动最为瞩目。自然,这种突击性的打黑活动在短期内的确立竿见影。

(三)重庆市民科学文化知识依旧相对贫乏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80%以上,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广大农村更甚。直辖以来,重庆以崭新的面貌开始蓬勃发展,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重庆普通百姓受教育水平依旧普遍较低,尤其中年以上人群更为突出,较低的科学文化知识造成人们对许多自然界复杂现象难以得到科学解释,从而步入信奉封建迷信以及宗教甚至行列,极不利于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四)对西方不良思潮的实质揭露不到位,易使重庆市民对其本质误解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大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更加密切,各种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蜂拥而来,人们的思想受到空前冲击。诸如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迎面扑来。“其中有些思潮过度夸大地方性和民族性特点而否认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体性,有些思潮则通过宣扬西方社会某些所谓的优越性来否认中华民族精神的合理性,否认爱国主义的必要性等”[5]28。这些不良思潮在华丽词句掩饰下进行着分化、西化的目的。当前,我国部分人信奉这些不良思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乏不轨之心者、崇洋者,但更多的是不明真相者,究其原因是没有给广大人民群众讲清、讲透这些思潮的实质和危害。而重庆广大人民群众在受教育水平、知识来源等方面的限制下,不能从实质上了解这些思潮,往往易被其华丽的言辞蒙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

三、进一步推进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对策建议

对上述阻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与解决民生问题有效结合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过去,我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过程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过多地要求人民群众奉献。当前,我们应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注重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归属是为人民服务。当前,解决民生问题是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归属的关键。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重庆,整个中国,民生问题都最为重要,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有好的群众基础,才能收到理想效果。民生问题是密切关乎群众实践的问题,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深入到群众实践中去,才能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好实际问题,才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深化,从而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二)坚持“打黑除恶”与制度建设等措施多管齐下,从源头杜绝党内腐败

党政干部中的歪气邪风、腐败行为严重毁坏着党的形象,导致人民群众对党的思想路线、信念信仰产生怀疑。当前,党内腐败更趋向于复杂化、隐性化,许多腐败分子往往是和地方黑社会势力勾结,甚至其本身就是黑社会势力核心成员。对此,国家制定出实质性措施加以惩治,重庆更凸显了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开展了“打黑除恶”、“灭枪治暴”等专项活动,惩治了以文强为代表的不少党内腐败分子,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同时,要坚持人民民主,以科学的制度来预防、监督和惩治腐败,强化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依法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机制,通过体制变革铲除腐败行为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才能从源头切断腐败。对此,在惩治腐败方面我们始终要坚持“打黑除恶”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

(三)加大教育力度,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从源头消除重庆市市民对宗教、封建迷信以及西方不良思潮的盲目信奉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6],是剥削阶级用来压迫人民群众的工具,他们用宗教来控制劳动人民的思想,让劳动人民把希望寄托于一种虚幻的意识中。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也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慰借的那个世界的斗争”[6]2。因为,宗教控制了信徒的思想。反宗教不能简单的只针对宗教,而是从宗教的本质入手,反对被宗教所控制的人们的思想,让他们的思想回归于现实,回归于科学。同样,消除封建迷信和对西方不良思潮的盲目信奉也是对人们错误思想的一种教育,简单而粗暴的暴力方式无济于事。要使重庆市民彻底摆脱宗教、封建迷信以及西方不良思潮的毒害,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思想上入手。让人民群众从根本上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方能在科学的指导下明辨宗教之本质、封建迷信之毒害以及西方不良思潮之用意,才能从思想上彻底消除这种盲目信奉。科学文化是一种科学,只要我们对人民群众加大教育力度,积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一定能够说服人民群众远离宗教、封建迷信和西方不良思潮。

(四)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缩小贫富差距,让重庆市市民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当前,我国两极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悬殊,“我国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仅占有全国财富的1.4%;1981-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0.29增长到0.47,近两年又不断飙升以致突破了0.5,这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7]。这些数据不仅是对整个中国现状的反应,也是对重庆现状的反应,在重庆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也是很大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较大的贫富悬殊极易引起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怀疑,不利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在现阶段,要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为实现社会公正奠定坚实基础。只有在充裕的物质基础之上进行公平、公正的分配,才能保障人民群众对物质财富的公平、公正享有,人民群众才会安下心来认真学习理论,才能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陈跃,熊洁.关于“信仰问题”调研情况的报告[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2):123.

[3]何事忠.重庆干群信仰马克思主义逐年增多达68.5%[eB/oL].(2010-12-3)..

[4]纪硕鸣.重庆模式、经济民主与自由社会主义[J].商务周刊,2010,(2).

[5]程恩富,郑一明.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2):28.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5

关键词:受众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贵州高校

一、受众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相关性

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研究如何向人们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识和研究教育传播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主体,是教育主体开展传播活动的落脚点和目的地,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的开展及其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受众理论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借鉴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大众传播的受众接受传播时选择媒介的动机、需要、态度和个性心理差异等问题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系统分析了受众在接受传播过程中的主体能动地位、影响受众接受传播的因素等等。这对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有重要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把受众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理论研究的一个基础,从二者交叉的理论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受众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使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反映择取、整合内化与外化践行阶段的各个环节能有效的结合起来,相互作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不佳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者急需解决的一个严峻问题。要想改善这种现状,需要教育者和受众共同的努力。教育者应该因材施教,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受众的特点及兴趣爱好,根据受众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本文借鉴受众理论当中的一些观点对贵州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众进行了调查,了解到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反映则取阶段,缺少针对贫困受众的教育内容,使受众不易主动择取。首先,由于贵州省整体经济发展缓慢,导致贵州的贫困受众数量比其他省份要大的多。有很大一部分受众是从农村考上来的,甚至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他们大多比较珍惜上大学的机会,但是由于个体性格等多方面原因,这些贫困受众面对困难时会采取出不同的做法,有20%左右的贫困受众因为性格内向,又背负了太多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无法排解,在面对困难时会表现为自卑甚至自暴自弃。48%的贫困受众会更加努力,32%的贫困受众会因为经济原因影响到学习,其实当大部分贫困受众面对困难时,如果能得到教育者或其他人的鼓励会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缺少针对贫困生的励志教育。其次,大多数乡镇受众从小学到高中接受的教育并不是十分规范,很少有老师能用较标准的普通话教学,并且教育内容只停留在书本,对课外知识扩充较少,学生希望从课堂上了解更多的信息,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少对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讲解。再次,由于贫困受众数量多,而经济状况较好的和城镇普通收入家庭的受众会有很大的优越性,因为没有家庭经济负担,这部分受众大多对学习持有从众心理和消极接受心理。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引导教育和定位教育。

第二,整合内化阶段,欠缺和受众的互动的教育方法,抑制受众主动的整合信息。整合内化阶段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关键环节,只有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受众对反映择取阶段中所获得的信息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教育主体所传播的教育内容产生共鸣,主动的把新的教育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普遍采用简单灌输的方法,忽视了受众的个体差异性,抑制了其主观能动性,并且把丰富的教育信息用粗线条简单描绘,不能满足接受主体对多元化教学手段而展现的更加多彩的教育内容的期待。这种方法尤其不适用贵州高校的受众。首先,因为贵州高校有很多受众因家庭贫困,性格内向不善言表,这种灌输的方法只能使他们对于接受的信息停留在表面,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其次,对于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而主动参与教育的受众又抑制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再次,对于因家庭条件好而一直处于有心理优势的受众,他们是根据兴趣来参与教育,这种枯燥而又单调的方法,容易使他们产生反感。

第三,外化践行阶段,复杂的社会环境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

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内化整合之后,最终要通过外化践行表现出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由于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而受众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具有长期性与反复性的特点,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样就加大了外化践行的困难。比如,在面对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受众对信息的消化吸收和应用能力并没有相应的提高,”1因此,信息量的剧增一方面会使受众消息更灵通,更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受众的困惑,迷茫和行为选择的失范。因为如果受众通过传播媒介接触到许多和自己接受的教育内容不相符的信息,就容易使受众对已经接受的教育内容产生迷惑,甚至放弃教育主体通过呆板的灌输方法而传授的教育内容。这样就容易导致受众的思想观念会出现层次性,波动性。这种现象现在贵州尤其需要重视。因为贵州高校的贫困生多,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会更多,这样就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当他们接触到许多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相符的社会信息的时候,教育主体又缺少对不良社会现象的分析与解答,教育过程中也缺乏外化践行的指导,会使受众对社会及思想政治教育不信任甚至持冷漠态度。而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忽视对受众生活环境及其思想变化的了解,缺少实践环节,教育内容的变化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变化,使教育停留在表面,不能指导受众在实践中把内化的道德品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优化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优化是指教育者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科学地选择、加工、传递思想政治道德信息,确定相应的可控条件,促使受众对思想政治道德信息处于最佳接受状态的过程。”2也就是努力实现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接受效果。所以,教育主体要在遵循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下,分析贵州高校受众的特点及影响受众接受的因素,找准社会要求和受众“期待视野”的切入点,积极优化接受客体、接受媒介、接受环境等要素,使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各个要素都达到最佳有效状态且协同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个阶段能够有效开展,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达到最优化,切实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针对贵州高校受众的特点完善教育内容,扩大受众的反映择取面

需要驱动规律指出,受众在选择教育内容的时候,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其自身利益或需要的影响。所以,教育内容能否引起受众的注意和兴趣,是否能与受众的需要和利益相关,决定着受众择取面的大小。因此,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分析其受众的特点:①贫困生压力大容易产生自卑甚至自负心理;②经济条件好的受众容易产生优越心理;③普通受众存在茫然心理和从众心理。根据以上贵州高校受众的特点,针对受众的思想动态和利益所在,尽量选择与受众心理相一致的内容,同时还必须研究在教育内容与受众的心理倾向不一致时如何传播的问题,把握好教育内容刺激的强度,新鲜度和重复率,以提高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贵州高校由于贫困受众比较多,生活的拮据,虽然可以磨炼他们的坚强意志,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巨大的精神压力,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许会使他们产生敏感、自卑、焦躁的负面情感,他们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得到肯定和认可,需要得到教育主体和其他受众的支持与鼓励。使用与满足论中谈到受众是为了满足自己某种需要而有目的的选择媒介来获取某种信息。所以,贵州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主体应该针这些受众的需要和思想变化加强励志教育,给予他们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鼓励,使他们增加自信。从根本上唤起他们的自主意识,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他们奋勇拼搏,锐意进取,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受众的健康成长。此外,贵州高校经济条件相对好的受众容易产生优越感,对学习持有从众心理和求新心理,这部分受众大多会更加关注那些和他生活紧密相关的,他在生活中存在疑惑或者感兴趣的教育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教育主体应根据不同受众的需要,使教育内容具有层次性。对不同层次的受众,提出不同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不同的行为规范要求。

第二,创新教育方法,促进受众主动的完成整合内化阶段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受众占据主体地位,具有能动选择性。所以,“要认真了解受众的思想问题,切实关心受众的利益和需要,让受众在明理中受惠,在受惠中明理,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最佳体现。”3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在内容上所特有的教育性和严肃性,相对于一般知识、娱乐等传播来说,不易引起受众的兴趣和关注,”4受众一般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易抱有主动接受的态度,也不容易产生热情的关注心态,普遍持有从众心理。根据这种现状,教育主体应该采用引导和鼓励意见领袖的教育方法,因为受众间的信任度和亲密度很高。所以,教育主体应重视意见领袖在其他受众中的带动和鼓励作用。此外,受众理论表明,受众希望在教育内容的制定以及运用何种教育方法进行传授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度的参与。因此,要想让受众认同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充分发挥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双向互动摸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与受众以平等的关系进行信息、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交流,把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有效地转化为受众的主体效应,充分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让受众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对教育内容进行思考并作出相应的反映,最后达到受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受众形成良好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网络环境等,它对受众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家庭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现实环境,对人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优化家庭环境,就要求家庭的主要成员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尤其是贵州贫困山区的家庭成员需要改变他们对知识和学习的看法,不能因为经济或其他原因让子女辍学,应鼓励子女用知识改变命运。其次,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机构。在学校环境建设方面,除了应努力建设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能够身心愉悦的学习外,还应建设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提高教师的素质,让学生在良好的校风、校园文化等校园环境下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品德。再次,优化大众传媒环境,要加大对大众传媒环境的投入和监管,使媒介能将有利于受众健康成长的高雅内容以多样的形式展现在受众的面前,并用法律来保障大众传媒教育功能的正常运行,强化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舆论导向,减少负面影响。

小结:由于贵州的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区域文化的不同使得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的群体差异性。所以,贵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受众的特点和心理需要等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性,增强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欧阳林.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段京肃.传播学基础理论[m].新华出版社,2003年6月版.

[5]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5年版.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0年贵州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0YB07

注释:

1谷人.《大众传播的现展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J].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2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90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2-0034-0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认识、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程度,不仅是检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也是检验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的重要依据。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并实施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主体和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不断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性、针对性、实效性,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强化“自我教育”的教学原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科学理论体系。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为人民群众所理解,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六项基本原则。其中第二项就是“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别强调,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里讲的虽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无疑也是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基于大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自我教育者,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并实施教育活动,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引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成为教师对学生施教的过程,而且成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过程,努力改变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育的现象。

二、遴选“贴近学生”的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之树常青的奥妙,在于掌握人民。如果离开了人民,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它的生命力和战斗力。马克思主义要想掌握人民,就必须集中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必须有效地回答和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取决于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程度。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呢?其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学生”,能否满足学生的需要是关键。目前,教学内容中存在的脱离学生的倾向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学生”。首先,必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当代大学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思想活跃开放,由渐进转为跃进;主体意识觉醒,但权威意识淡化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充分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思想脉搏和行为习惯,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深造、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才能解答学生思想上的困惑,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学生心悦诚服地认同、接受教学内容。其次,贴近学生的生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师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解释、说明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感受、体验、认同现实生活,并在观念世界中构建“理想生活”的过程。“生活”不仅是教育的永恒主题,而且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永恒主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1]与生动具体的社会生活相比,理论具有抽象性、枯燥性等特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如果严重脱离生动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那么,它不仅会变成抽象的教条,而且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丧失吸引力、亲和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找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切入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不断增强吸引力、亲和力。

三、实施“对话式”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与学生自我建构相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生的自我建构。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强调:“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的自身,而教师本人则退居暗示的地位。”[2]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人”,学习的主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并实施民主式、平等式、“对话式”教学方法。雅斯贝尔斯认为,对话式教学方法应该是教育的“神圣本源”,是提高教育效果的主要形式。“教育就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3]“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换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4]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对话式”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师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惑,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诚感人,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能够使教师在平等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思想的沟通、交流、探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促进学生把所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自身的信念与觉悟,并外化为自觉的行为。

四、突出“实践教学”的教学环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仅仅具有更多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学习、培育,让学生把社会的要求、规范逐渐内化为主体的知识、情感、信念,内化为思考、分析、解决社会、人生中具体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再外化为行为的过程。内化与外化是学生必须完成的相辅相成的两次转化。所谓内化就是在教师的帮助和促进下,学生对教师所传递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筛选和接纳,即将其纳入自身思想品德结构之中,变为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力量。所谓外化,就是在教师的帮助和促进下,学生把自身已经形成的思想观念和信念自主地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内化与外化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内化,也就没有外化;外化是内化的目的和归宿,没有外化,内化就失去了实际意义。而内化和外化的互动,只能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才能实现。马克思曾指出:“德育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学生只有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信仰、人生准则和行动指南,自觉运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指导社会实践,外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行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使教学从灌输走向实践,即从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抽象概念原则的解释走向学生对抽象概念原则的实践体验,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使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即让学生从“课堂教育”走向参与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社会团体的活动,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让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阔视野,参与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了解社会,积累社会生活的经验,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五、力求“通俗化”的教学语言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使马克思主义从抽象到具体、从深奥到通俗、从由少数人理解到被广大群众掌握,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理解与吸纳并转化为行动的强大思想武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艰深与晦涩的语言历来就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忌,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敌。教师的语言通俗性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进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6]。”语言通俗化,有助于理论贴近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升理论对学生实践的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真理带来的愉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深刻领悟“大众化”的真实含义,创建通俗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实现教学语言风格由“学术语言”向“通俗语言”的转换。用通俗易懂、平实质朴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深邃的理论讲清楚;用现实生活的鲜活实例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形象的生活逻辑,把深刻的道理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进、融入学生的心灵;用具有“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语言,把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使复杂的道理变得简单,激发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兴趣,促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可并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和信念;用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通俗化、生动化、生活化的语言,以理论本身的吸引力和语言的表现力吸引学生,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60.

[2][3][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8.14.4.

[5]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6]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244.

onteachingReform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ourseinHigherVocationalSchoolsfromtheperspectiveofpopularizationofmarxism

ZHoUYa-ping

(Collegeofmarxism,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225000,Jiangsuprovince)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7

[关键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政治理论教师

[作者简介]任丽丽(1971-),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天津300387)赵凤柱(1970-),男,天津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管理系政工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工作。(河北廊坊06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形势下高校育人体系科学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3JY008)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070-02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肩负双任务,不仅要严格要求自身,还承载着育人重任,应具有特殊的角色定位及角色实践。增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意识,能培育出知使命、明荣辱、敢担当的后备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梦注入永不衰竭的正能量。

一、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角色错位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政治责任感淡漠的局外人

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党在建设与发展中面对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和消极腐败危险等严峻考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应对新问题,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战略性举措,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增强紧迫意识,提高责任观念,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肩负着自身实践和教育学生实践的双任务,而有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自身应承担的责任,认为此次活动只是领导干部们的事,因而在学习文件和教育实践活动中呈“事不关己”的姿态,错误地将自己“高高挂起”。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职责的背离者

师者,自古就有“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自身政治理论博学的优势,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解读社会问题,帮助大学生走出迷茫与困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些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做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理性分析社会问题,要么消极地避而不谈,要么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人云亦云,背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的主旨要求,影响了学生的三观形成。

(三)丧失感召力的边缘人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大学生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于毕业后的自主就业,或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较高,或热衷于课堂外的非学术能力的实践锻炼,相应降低了政治理论课的求知欲。部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想办法增强自身的人格魄力,感召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反而被动地随着学生求知欲的降低而影响了职业自豪感和紧迫感,不但缺乏在课堂上激情展示的欲望,而且政治理念陈旧、内容空洞,愈加成了学生心目中的边缘人物,直接弱化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二、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殊的角色定位

(一)对当代大学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精神

党的十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承载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育人重任,在教学一线如何深刻领会与落实此次教育实践的精神,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宣传和推动。每名政治理论教师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政治信念,积极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之中,把握教育方向,站稳、站实、站宽三尺讲台。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锚索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夯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观念等较高的人文素养,不但在校园中得到学生敬仰,而且在社会上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担负着理论研究和政策宣讲的职责,既要在学校讲台上发挥传道授业的职责,也要走出校园辐射社会,宣传好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可接受性、持续性和创新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锚索功能。

(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践行者

角色定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具体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人师表的真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践行者,不但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而且要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提高群众工作作风,做到以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以学校工作为重,急学校之所急;走与群众合辙之路,做于群众合情合理之事。

三、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角色的实践路径

(一)找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位置

一要树立主体意识。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要通过教育触击社会上的虚浮心理和奢靡享乐风气,以净化社会环境,增强良性的社会心态;同时,这次活动也是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扎实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从源头上为党的事业培育出知使命、明荣辱、敢担当的后备军。

二要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说:“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党的群众路线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探索并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的执政优势。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深入研究群众路线形成的背景、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才能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旨和内在要求,在课堂上讲精说透,使教育内容入耳入脑入心,给学生以动力和启迪。

三要增强创新观念。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着力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教学研究团队的功能与优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找准契合点,充实新内涵,努力提升理论的时代性和适用性。

(二)履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职能

一要提高完善政治理论教师的师者职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信仰者,身上体现出的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正能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自觉做到认真学习、准确领悟、积极传播、勇于实践。要善于将自己夯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观念的优势发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解读社会问题,帮助大学生走出迷茫与困惑,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党的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二要履行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职能。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中,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又要密切关注社会动态,理清群众路线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善于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普通群众理解党中央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与要求,增强对我们党特有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能力的信心。

三要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践行者职能。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习惯于将教育者视为主体,教育对象处于客置。党的群众路线其要意就是要转变单向强令性的工作模式,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政治理论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践行群众路线,不但要运用互动式、访谈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而且要善于挖掘培养学生骨干作为同伴导师对普通同学进行帮带式导学,引导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素养。教师通过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践行,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潜移默化到日常工作中,使学生在日常养成中达到训练人格和培养公民素质的目的,实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效益的最大化。

(三)注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示范

一要做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信仰者,增强教育的可信度。教师身上体现出的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正能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自觉地做到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要注重师德修养,增强教师的人格魄力。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教师做人和从教的基础。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工作的敬业奉献、治学的严谨求实、教学的认真负责、生活的正派庄重,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进而提高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感召力,增强学生的向心力。

三要谦虚平和,善于吸纳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高校政治理论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应不故步自封,在学术探讨中不固执己见,要在教学中虚心纳谏,在教学相长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完善。

总之,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找准角色位置,增强角色责任意识,发挥政治理论教学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自身的群众观念,培养大学生深刻体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刘新庚,韩慧莉.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治道”内化[J].伦理学研究,2012(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8

关键词大众化教学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自1998年以来,我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这种变化与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有直接关系。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大学便有了电视课程,教学的设施设备不断更新,一直发展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教学也快速兴起。新的科技革命,带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也引起了教学方法的不断变化与创新。

1大学教学方法的回顾

1.1现代大学最初的教学方法

现代大学产生于西方国家,在西方社会的中世纪时期。那时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

(1)讲授,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主要是教师注释和评论经典论著,老师将原文读给学生听,并进行详细地讲解与阐述,让学生理解经典,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的学习依赖于记笔记,不断复习理解学过的内容。

(2)辩论,这是对讲授的内容消化理解的一种必要手段。通过这两种方法达到教会学生的目的。辩论不仅是解决学业中疑点和难点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敏捷思维和判断能力。这些辩论按亚里士多德《工具论》规则实施,大体上普通辩论每一至两周举办一次,自由辩论每年都要分别在圣诞节、复活节共举办两次。

1.2以德国为代表的近代大学的教学方法

创办于19世纪初的柏林大学是近代大学楷模,坚持学术自由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这个时期德国大学的主要作法有:一是成立研讨小组,老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根据某些专题的内容进行研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能力。二是开展实验室教学,老师通过上实验课,边讲解边演示,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这些作法对学生建构新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育大众化时期的教学方法改进

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大学及近代大学的教学方法对于教育大众化时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也就是说新的教学方法是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问题学习法。这种教学方法经常被采用,我们时常所说的案例方法,也属于此类。此外还包括对儿童的教育游戏以及应用学科常采用的模拟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教师是指导学生操作的角色,从主体的位置转移到辅助的位置,大量的工作在课前完成,如准备选择教学用的各种材料,寻找现实案例等,让学生带着问题探寻知识。这种方法在19世纪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教学就已被采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则出现了各种模拟试验教学。实践证明,用问题学习法取代传统的讲授法,学生学习兴趣高,记忆和应用方面都明显成效。

(2)合作学习法。在教学上也可以认为是项目教学法。在教师创设的条件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团队形式自主完成项目工作任务,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咨询者,重在引导学生如何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提高了认识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种通过小组学习掌握的知识,比接受其他教育方式接受的东西都要多而快,而且记忆牢固,学生们的课程满意度更高。

除此而外,还有探究式的学习、远距离网络教学、开放与虚拟大学、甚至完全颠覆课堂教学的其他以互联为基础的新的教学方法,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固有的教学方法。

3启示

3.1教学方法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从西方大学发展的历史看,数百年的大学历史,教学方法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不断赋予新的内含。大学讲授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以传统为基础,不断进行变革,重在教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学会如何思考与学习。

3.2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模式,向以学为主发展

这种变化是根本性的变革。历史上西方的中世纪大学都是以教为主,进入近代大学开始进入教与学的并重,如实验教学等,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体。大众化时期,教学方法呈现出在由以学为主超越以教为主的方向上发展的趋势。

3.3教学目标从知识为目标转向能力目标

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已经过时了,从西方的现代大学开始就进行了对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项目教学既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协调好兴趣与工作任务和行业标准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先实施小型项目后实施大型项目,先对局部能力进行培养,然后整合各个局部的职业能力,学生有了驾驭大型项目能力和知识基础,完成大型项目才有意义。这样一个过程是能力目标实现的过程。比单纯传授知识更有实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制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G641

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性与理论教学紧迫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将传统哲学性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变成大众化易懂的语言已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对此,本文主要对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性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紧迫性进行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总结以及对现实的反思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总结。就知识爆炸和网络世界冲击着现实生活的今天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当今社会发展有着现实和紧密的联系。并且,回归到具体生活的语境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人类的思维认识和社会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进人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也备受重视,尤其在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领域,各级各部门、相关专家和研究者,都予以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也得到了强力的支持,更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实施大众化的实践道路进程中,由于重新回到了学术研究的领域,从而造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能实现的效果也与预想的相差甚远,无法从根本上来提升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力,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施的过程中,还依旧有很多理论性问题有待于我们众多致力于此项事业的工作者重新思考。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现实的反思。通过以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总结的分析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问题,而要切实的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下去,必须抓住问题的根本动因,就必须要揭示问题的主要矛盾。

首先,应确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从现阶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性上看,主要对象有青年学生和普通人民群众等。就青少年学生来说,为了让他们快速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不断的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各院校教学中开展了政治理论必修课,对青少年进行马克思理论教育。而另一对象普通人民群众,是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建设者,在生产力创造的同时还应认识和理解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普通人民群众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这样才更有助于社会主义发展。

其次,针对两个不同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要分别对待,尤其是对青年学生,应积极做好院校的政治理论课程规划,重视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加强对国家政策的传播,提高对青少年及其家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识影响。而普通人民群众主要是依靠国家行为,予以长期的宣传教育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意识形态功能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当今青年学生重要课程之一,对提高青年学生的认识有着极大的作用。现阶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如何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用大众化的语言和思维表现出来,这也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效果的关键点。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普及,院校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高等教育院校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因此,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马克思主义开展大众化的理论教w也应重视起来,以此来解决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如,社会实际问题、理论认知问题等。试想,如果人们的理论认知出现偏差的话,势必会造成人们对理论认知以及社会实际问题认识出现偏差,甚至在价值观上发生畸变,尤其是当今各种社会思潮充斥着校园的背景下,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问题必须正确对待,要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从本质上来讲,如果在理论认知上存在问题的话,就是在知识学习上存在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知识学习的重要一类,也可以将其称为德性知识;而另一类则是实利性知识,主要是与人们生存发展的利益和适用相关的知识。当今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德性知识不如学习实利性知识实用,这也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总的来说,当前青年学生所面临的选择极为窘迫,一方面要考虑到学习技术性的知识,为以后的就业、生存和发展打下基础,而这方面的知识也就是之前所提到的实利性知识,但是这类知识却没有多少德性知识;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去适应多数人,而在当前教育普及的情况下,文科生也逐渐从少数人变成了多数人,而传统的文科少数人的对内教育也逐渐发生变化,甚至被取消。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德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能用辩证认识论等方法论判断学习与生活的是与非也有着一定的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主要体现。

三、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性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紧迫性

(一)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是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利用理论教学也是最为有效的途径,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顺利地传承下去。同时,也能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以及思维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里,这样更有助于提升理论教学的效果,有效的提高高校德性知识教育成效,而且,对摆脱目前院校德性知识教学的困境也有着一定的作用,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更有利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如何运用大众化语言和思维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发展

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进行分析和了解。从实际的情况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维主要是将客观存在的从现实出发、抽象道路转向朴实化的观念,将诸多抽象理论与实际生活相互结合,并将实际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维主张不能回避现实存在的问题。

其次,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性的基础上,打破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方式,将其转向朴实化的教学。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多以神秘、玄奥、书斋式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教学,虽然包含了大量的哲学知识,但是,从哲学家的角度在课堂上宣教这些知识的话,很难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思维和言语。因此,应向青年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朴实道理,将哲学的理论从哲学家的课堂以及书本上彻底解放出来,这不仅更有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言语和思维的了解,更便于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维的理解。

再次,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通过以上的分析,可清楚的认识到,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的角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应展开朴实、浅显、“接地气”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还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运动历史有效的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解决革命问题的作用来彰显其实践性。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青年学生应学会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作为基础,并将其理论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切实的面对当今时代的问题,并对其展开深度的研究,确保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三)从大众化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

以上所提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主要就是将以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些过于思辨的语言形式转换为人们易于理解的语言形式。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应以准确、幽默、朴实、直白等表达形式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巧妙的运用中华民族的言语,并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有效的结合起来,加强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以及认清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例如,毛啥同志曾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简单易懂的语言却能准确的揭示当时无产阶级革命主张的暴力革命理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如果过度重视西方语言张口朴实哲学,闭口民主文明等理论教学的话,对学生而言是很难懂这些哲学道理的,甚至会对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热情造成极大的影响。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性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其教学模式改进的紧迫性关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效用。因此,在当前的这种情境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改进主要应从大众化的角度出发,用大众化的语言和思维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气派和风格,让听者易懂,从而有效的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效用,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更加“大众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校的重要科目和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德性知识有很大的作用。在近些年来,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堂不是太受青年学生的喜欢。一方面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认识不高,无法真正认识到德性教育的价值;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语言以及思维过于哲学化,造成大多数青年学生都难以理解。针对这种不良的课堂教育趋势,必须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和采取行之有效措施,以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践性和青年学生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指导性。

参考文献:

[1]张志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视野的新扩展――党的十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识的新贡献[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3).

[2]何鹏举,方小年,李燕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

[3]曹景文.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S1).

[4]许丹,张洪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诞生地和秘密[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0).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篇10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知行统一的过程

所以,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过程中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这一基本途径。群众路线的理论教育是将群众路线理论内化成为“知”的过程,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前提和基础;“行”是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是“知”外化的表现与结果。高校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进行群众路线教育,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化理论学习,明确党的群众路线产生的背景、内容、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新时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现实意义等,做到群众路线理论教育的系统化。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等价值理念根植于大学生的头脑中。通过理论学习夯实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使其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只有具备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价值理念,才能指导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践行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理论教育还要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在实践中深化对群众路线的理解。“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2]高校要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践行群众路线创造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社会实践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利用群众路线改造客观世界能力养成的活动,也是知与行有机统一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可以真正地认识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可以利用假期深入工厂实习、做社区志愿者、到村镇做志愿服务活动、到农村偏远山区支教,在社会实践中广泛接触人民群众,发现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坚定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在与人民群众的交往中虚心向群众学习。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积极投身到群众路线的实践中,才能认识到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致性,才能切实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与技巧,从社会实践中理解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群众工作方法。

(二)开展党团宣传活动教育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高校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党团组织的作用,并且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这种立体型的培养模式来充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意识,锻炼他们的群众工作能力。一方面,通过党团宣传活动教育树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优秀典型,扩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基础,使高校学生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一种信赖与认可。这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同学、了解同学、帮助同学、为同学排忧解难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围绕群众路线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积极参与大学文化建设,从广大同学中寻找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例如,在校园中开展帮扶贫困学生、大学生心理问题咨询、勤工俭学服务社等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担当校园文化建设志愿者。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要与学校党团宣传活动相结合。在党团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宣传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可以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广泛的支持,这便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同学中,解决校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践行群众路线理论的尝试。

(三)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与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相结合

2013年6月,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高校不断深入开展,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的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高校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契机,将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与解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身实际问题相结合。

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