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5:05

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篇1

关键词网络舆论;“自治性”机制;互动机制;媒介整合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2)76—0026—02

在当代中国,几乎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会在网络媒体上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应和展开激烈评论,形成“意见的自由市场”。作为公众通过网络新媒体对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以及焦点性公共事件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评论形成的具有某种倾向性和影响力的舆论形式,其强大力量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指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1]”因此,把握网络舆论传播特征和规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和引导,确保网络舆论健康、有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网络舆论传播的特征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以网络媒体为载体而产生的新舆论形式,其依托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匿名性、自由性、虚拟性,呈现出以下特征:

1)网络舆论传播迅速性和即时性

与传统媒体对焦点事件和焦点问题传播的滞后性不同,网络舆论焦点事件、现象或问题一经出现,各种有关信息就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信息瞬发即至,几乎实现传播速度“零时间”和空间“零距离”,引起网络舆论强烈反应。这些突发事件、焦点问题的大量真实的或虚假的信息首先通过网络传播给网民。如“杭州飙车”事件大量有关信息,包括人肉搜索当事人的相关信息主要通过网络进行迅速及时传播,形成网络舆论焦点,引起广泛关注,产生巨大影响。

2)网络舆论传播的互动性和自由性

网络媒体以多线性、多渠道传播方式打破传统媒体由“点”到“面”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在网络平台上,传播者和受传者互为传播主体,共同享有自由选择信息和发表意见、观点的权利,可实现多次互动,产生舆论力量。如“赵饶事件”等首先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立刻引起轰动。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网民通过发帖、评论、辩论等方式,实现信息即时分享、交流互动,产生多数人认可的网络意见,形成强大舆论流,完成群体传播。同时,网络匿名性、传统“把关人”缺席,使网民获得相对自由表达权和知情权,彰显着高自由性,但也易成为各种危机、谣言滋生的“温床”,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3)网络舆论传播的非理性

网络开放、自由、匿名的环境赋予网民话语表达权,许多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无从考证,网络舆论变得非常复杂。在许多网络舆论中,感性评判取性思考,情绪宣泄掩盖事情真相,表现出群体的盲从与冲动。尤其是涉及社会公平公正、等刺激网民“敏感神经”的焦点信息时,多数网民很少质疑其真实性进而辨别真假而盲从,话语谩骂和情感泄愤形成网络语言暴力。这些非理性表达,破坏着网络舆论的理性力度,容易使舆论发生错位。如“宝马撞人案”“河北大学车祸案”后产生的“仇富”“仇官”言论舆论的非理性表达,宣泄着一些网民的负面社会情绪。这给网络舆论的调控带来不少困难。

4)网络舆论传播的开放和难控性

网民以匿名的、虚拟的身份在自由的网络虚拟空间发表言论,我们无法推断网络舆论主体的真实身份和真实态度,因而网络舆论比传统社会舆论更开放,但更隐蔽和难以预测。网络的开放性与自由性,导致网络舆论信息的多元性,大量代表不同价值观念和满足不同层次网民需求的信息广泛传播。虽有网络管理者却不能对网络言论逐一检查评价,大量垃圾信息、谣言等负面信息充斥其中,影响着网络舆论的健康运行。这些因素都从不同程度造成了网络舆论的难以调控性。

2网络舆论调控的若干思考

网络舆论作为一把“双刃剑”,已成为影响社会舆论方向的重要信息源,其积极因素凸显的过程消极因素也在起作用,严重时甚至对社会造成巨大杀伤力。因此,对于网络舆论,我们应该趋利避害,运用多样的、灵活的方法进行正确引导和调控。

1)各网站加强和规范网站服务,建立“自治性”机制

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篇2

【关键词】社会管理;大学生;网络舆情;传播;应对机制

新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进入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领域,跻身成为公众参与政治、政府汲取民间智慧的一个重要平台。网络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对政府管理方式产生着一系列冲击和深刻影响。大学生作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成员,他们活跃于网络,将网络舆情当成疏导情绪的“减压阀”,通过网络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活动。因此,高校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了影响高校师生生活,关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加强对大学生这一网络参与主体的管理,使其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科学应对,掌握事件的规律性,成为政府和高校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建设性力量。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及其特征

大学生网络舆情是构成高校校园舆论的重要内容。网络是一个新生的信息传播平台和交流的虚拟空间,它与其他传统媒体的舆情比较而言,网络舆情形成的主体、客体和环境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但网络舆情的内涵及其特征依然有多种说法和观点。因此。必须要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及其特征作出合理科学的界定,以便于学者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构建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

舆情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极为深远。学者顾明毅提出:“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顾名思义,网络舆情指公众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对于网络热点问题的意见或言论。这些意见和言论集中体现了公众对该问题的认知、态度、情绪以及行为倾向。当大学生成为意见或言论公众时,就形成了大学生网络舆情。所以,大学生网络舆情是大学生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对于其所关注的或与其利益相关的各类焦点或热点事件的意见或言论。一般而言,构成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要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发出舆论的主体——大学生:二是舆论的客体——事件或人;三是舆论的表达结果——意见。由于互联网的讯息传播快捷、大学生互动强等特性,在各种社会危机事件出现时。伴随而来的危机信息的网络传播及事件表达将促使社会危机的影响力逐渐升温。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

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自我表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与网络传播方式的特征息息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由与控制并存

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随意地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实现即时沟通和交流感情,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言论和表达舆情,或通过在网络上建立自己专属网站,发表自己的观点。一般地。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处、随便发声,似乎在享受着在现实空间中无法体验到的言论自由。但事实上,网络并非完全独立于现实社会之外,它与现实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交叉。网络也在隐蔽的规则控制之下,遵循其游戏规则,如在网络法律、制度和条例等规则下。人们需要为自身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尤其在网络噪音发生时,网络管理便紧锣密鼓地展开。因此,大学生网络舆情并非一个绝对自由的空间,其传播自由是有限的,它和网络的受控性是相伴而生的。

2隐性与显性并存

在互联网虚拟环境中。大学生在现实社会的一些个人身份识别要素,例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社会属性等,都可以不同程度地隐匿。撤除这些信息,大学生再以完全不同的虚拟身份畅行网络。如此一来,他们在传播网络舆情的过程中,无须再像在现实世界那样有所顾忌,而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看法、意愿和情绪。但是,网络舆情的隐匿性也是相对的,绝对隐匿并不存在。大学生网络舆情作为大学生主体内在的心理活动,它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倾向,通过大学生的网络言论,可以较为准确地推断其情绪和态度,这正是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显性表现。网络的显性呈现了大学生中较为真实的舆情,尤其在涉及大学生高度关注的某些敏感问题时,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在现实中内隐在大学生内心当中的舆情就很容易地被表达出来。

3即时和交互并存

由于网络传播的迅捷,大学生的舆情传播非常快速,充分显示了即时性特点,这是影响大学生舆情价值的十分重要的因素。网络媒体对于事件第一时间呈现,并提供各类言论平台,使大量的原创性事件评论得以即时发表和跟进。大学生作为掌握新兴知识技术的群体,习惯于也擅长于捕捉讯息并立即作出反应,他们往往在第一时间便表达意见和看法。传统媒体采用的是单向性的信息传播模式,而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则呈现出双向、交互式特征,这是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大特征,这也决定了大学生网络舆情传播具有互动性和即时性的特征。有学者认为,这种在人们之间展开的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互动往来,是网络传播的根本特征,也成为网络舆情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的区别所在。所以,网络的价值不仅在于海量信息与即时传播上,同样体现在其交互性上。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网络媒体之间以及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动。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及其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

时代的变迁对网络舆情最大的助推力就是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使用更多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介,有书籍、报纸、杂志、电视机、收音机、影片等物质形式。在新媒介时代,大学生借助整合的媒介功能和用作传播工具的软件技术,如个人博客、贴吧、留言、微信等舆论工具。相比于传统媒介,互联网综合了各种多媒体功能优势,具有更令人愉悦的使用感。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中“人人都有麦克风”,毫不留情地撼动着社会权力的构架,突破权力存在的生态界限。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所接触的媒介开始从传统的“物质媒介”逐渐“软化”,而“软化后的媒介”为大学生的生活增添了别样的乐趣。网络时代更新改进,特别是伴随着新兴媒体的逐步发展,新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信息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不仅能借助互联网浏览和阅读喜好的信息,而且能把手中的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沟通平台:QQ、mSn、微信等即时工具完全突破了地域的界限,方便了大家网络实时交流,使得信息流可以大范围地转移:新闻跟帖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观点空间。评论与新闻有机互动,形成了由点至面的舆论画面:BBS、论坛等汇集了现实社会中的大量的公众关于各类话题讨论的意见和言论,使现实社会空间延伸扩展成新的社会空间。该空间中容纳了各种观点和情绪,超越了具体事件本身,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大众的好奇心:博客,采用个人化写作模式,让网民可以在自己开辟的“一亩三分地”里耕耘,转载、原创、链接,不一而足,改变了传统媒介时代精英垄断话语权的格局,实现了大众对媒介的接近权、话语权,这推进互联网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微博相较于博客,更显短小精干,常常能在主流媒体渠道信息之前,第一时间披露事件现场信息,通过微博群落形成极具针对性的舆论空间和平台,这在一定程度加大了舆论控制的难度。另外,门户网站通过利用超链接,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整合不同形态、时间、地域的讯息。使舆情事件发展情况尽收眼底。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存在具有其积极意义,也呈现负面性。全面分析其影响,对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存在意义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社会变革、文化发展的历史时期,观念变迁、价值冲突在时展过程中交织。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接受着各种观念、思潮的冲刷,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兼具浮动性和可塑性。监测与研判大学生网络舆情,能够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路径与规律,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而且,大学生网络舆情也是大学生利益诉求的一种表达,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对高校各项工作的意见、情绪和态度,特别是涉及高校内部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如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舆情信息有助于促使管理者及时调整政策措施。回应大学生的合理诉求。因此,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也是高校加强校园综合治理、推进民主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2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

(1)影响高校安全与稳定。大学生网络舆情可以图、文、声、画等各种形式传播,不受传统媒介特点的限制,传播途径多样化,传播速度快捷化,影响范围扩大化。若不及时进行管控。将可能导致校园,直接影响高校的安全与稳定,甚至影响社会和谐。一般地,当涉及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政策出台或调整、校园内外治安环境与学生安全等关乎大学生内心情感和切身利益等方面的问题,就极易激起大学生群体性不满情绪,若大学生都在网络中表达不满、宣泄压抑,容易形成“滚雪球”效应,很可能诱发大学生的发生。

(2)影响高校办学形象。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信息空间,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的把关环节弱化,造成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在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由于传播者过度放言、语言偏激、情绪化及非理性等因素,有些内容很可能捕风捉影、以偏概全、以讹传讹甚至纯属虚构。若虚假信息不胫而走,偏激言论沸沸扬扬,对高校良好外部形象的塑造和保持十分不利。另一方面,如果由于网络舆情处置不当引发高校,还容易形成管理不力、教育不当的不良印象,影响高校办学声誉,制约高校可持续发展。

(3)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网络舆情中充斥的一些错误舆论或失当的叙事方式,在互联网虚拟世界中容易形成磁场效应。一方面,在剥离现实身份的情况下,大学生容易摆脱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约束,放任自我表达或情绪宣泄,缺乏理性思考,盲目从众,甚至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加大错误舆论的影响程度或扩大辐射面。另一方面,这种磁场效应也使更多的错误言论甚至反动言论有了发酵的温床。如果不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加以关注和及时管理,大学生长期在错误信息的刺激下,容易形成错误的思维方式和信息接收、传播习惯。甚至导致其道德扭曲、行为不端,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十分有害。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构建

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传播的生力军,积极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问题和进行正确的网络舆情引导是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构建文明、平安校园的重要着力点。因此,构建多维、立体、全面的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确保大学生在网络舆情的传播和引导过程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已迫在眉睫,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敏锐性。及时捕捉网络舆情热点

事物都是从萌芽阶段发起的,网络舆情的发展也始于一点点苗头或倾向。这说明网络舆情形成发展有它的规律性,而且这样的规律性也能够为社会公众所熟知。因此,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的首要举措就是增强对有关社会政治、经济、民生等热点问题的预见性,要善于见微知著,能将小事件放到大背景下去观察、分析,提前对其发展作出大胆预测。作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者要有舆情敏锐感,及时发现苗头和征兆,在舆情广泛形成之前,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应对,对舆情进行及时管控,有效地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健康发展轨道。

(二)消除信息盲点,争取舆论管控“第一落点”

在多元、复杂化的网络环境中,言论中心事件一旦发生,一般在2-3小时左右就会被在网络上。6小时左右就会被网络转载、跟贴发表意见和言论,24小时之后就可能形成舆情高潮。如果事件相关者对有关信息不公开透明,形成了信息盲点,网民极易产生“猫腻猜想”,表达负性情绪,继而更加推进舆情向负面发展,使舆情变得不可控制。可见,舆情的扩散过程正是事件相关者保持缄默的过程。所以,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建构快速、畅通、权威的信息传播渠道,及时公开事件信息是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出现大学生网络舆情苗头时,事件相关者要做到关键时刻不能保持缄默,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优势,第一时间通过已建构的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及时发声,权威的信息。不让负面信息以讹传讹,使谣言止于真相。针对大学生网民最质疑、最关切的问题,还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交互性优势,邀请权威者,如管理者、专家学者等,与大学生进行互动对话,为大学生网民解疑释惑。充分发挥网络能高效整合信息的优势,制作深度报道,全方位相关信息,阐述事件始末,并做好后续跟进,向大学生网民提供准确、权威、全面的信息,满足大学生网民的内心需求。

(三)推进媒体良性互动。共筑绿色网络空间

在媒体世界中,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其实存在着紧密交织的联系。经常地,当网络事件热点产生后。传统媒体介入,然后调查、追踪,呈现事件真相,网络又通过链接、制作专题等方式,将传统媒体信息汇集起来,将事件以全景象、全方位的形式进行呈现。网络还可以针对传统媒体报道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开辟论坛、评论栏目等。设置话题,由网民发表评论,从而形成舆论。在此过程中,网络的即时性、交互性、多媒体优势和信息海量性等特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这种意义上,网络媒体借力于传统媒体,同时也汇集并扩大了传统媒体报道的影响。传统媒体所特有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一旦被网络予以放大,这种力量就发挥了网络引导舆论的作用。也正是由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人们获取网络信息时,总是将一些高端的、影响力大的传统媒体的网站作为首要选择。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好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力,共同宣传时事的正面舆论,尽量保证大学生在传播过程中所获知的信息源都是正面、可靠的舆论,从而使整个网络舆情的空间向无公害性、绿色生态性发展。

(四)拓宽和畅通诉求渠道,建立多层次的舆情管理网络

一般而言,由于现实条件制约,利益诉求无法畅通表达,当网络舆论点恰巧与大学生内心需要密切相关时,很容易达成群体性共鸣,形成普遍性的情绪和信念,造成舆情影响。高校要充分重视拓宽和畅通大学生的利益诉求渠道,维护其舆论表达权益,将意见苗头及时置于可控状态。此外,要构建多层次的舆情管理网络,包括高校各职能部门、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骨干等,有组织、持续性地开展网络信息的收集、识别、研判、分析等工作,准确掌握网络舆情动态,敏锐预测舆情发展趋势及程度。全面分析其现实影响与潜在威胁,为高校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

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篇3

关键词:网络媒体网络舆论引导特点途径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网络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网络已经成为独立于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外的“第四媒体”,也叫做“网络媒体”。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们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随着网络舆论传播影响力不断增强,互联网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播工具逐步发展成为民意表达的方便快捷的“媒体舆论场”,舆论的传播环境也实现了由大众媒体向网络媒体的根本性变化。[1]这种前所未有的言论自由、方便迅捷的表达平台和表达方式,造成了互联网上舆论的泛滥。因此,如何因势利导,保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是网络传媒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

一、网络舆论特点

网络舆论,作为基于网络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的舆论形态,除了具备传统舆论(主要是基于报刊、电视、广播形成的舆论)所具有的意识性、评价性、自发性、公开性等共性特征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民意化。

网络舆论的民意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在以往的三大媒体对信息和舆论垄断的情况下,媒体传播宣传的意味比较浓。当受众接触到媒体上的各种新闻和信息时,他们产生的各种意见和看法,一般只会形成一个口头舆论场,而无法形成媒体舆论场。[2]而网络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的垄断地位。近年来的各种价格听证会就是来自网络舆论的压力而让民众争取到的知情权、表决权。

2.隐匿性。

网络传播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它的虚拟性。在网络人际传播过程中,网民的身份是隐匿的,传播主体通常使用的昵称、iD、网名。符号学者卡西尔曾经说过,人是符号的动物。借助符号,人们才能理解世界,把握环境,表达意愿,实现与他人的交流沟通。网络的传播主体是符号化的人。[3]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说:“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个人不再被埋没在普遍性中,或作为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网络空间的发展所寻求的是给普通人以表达自己需要和希望的机会”。[4]

3.互动性。

互联网中的舆论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传播时的单向性的格局。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互动性,使网民可在网络空间里就自己关心的话题自由地陈述观点、进行交流,意见双方或者多方可以进行充分的互动,并逐渐在互动的过程中,巩固或者改变自己已有的意见,从而形成对社会事件的看法和评价。例如在2007年发生在陕西的“华南虎照片事件”,正是由于网络舆论的互动而把网民分化成“打虎派”和“挺虎派”。

二、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网络舆论的及时、快速、廉价的特征使得处于不同社会层面的网民都能够对社会上最新发生的事件拥有了话语权,因而变得异常活跃。但与此同时,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匿名性、互动性和时效性等特点,使其双重性更为突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状况,这对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而对网络舆论进行必要的引

导迫在眉睫。

三、网络舆论引导的途径

1.利用专业传媒,打造强势品牌。

尼葛洛庞帝曾说:“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在这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上的任何一条信息都可能会传遍全世界,很多信息无人证实,也无从证实。传统的传播规范、传播公德在网络中无从谈起。网络舆论不需要核实、审批,没有“把关控制”,也没有播发时间和版面空间的限制,任何信息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引发的连锁反应也很快,使得其时效性很强。[5]同时也可能会导致信息的失控。现在网络上到处是垃圾信息、虚假信息,真正有用的信息被它们淹没了。这就导致了网络信息的可信度降低。在核实人们需要接受的信息时,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更加专业化的新闻网站。专业的新闻媒体具有较高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可靠性,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在进行舆论环境的营造时,首先要抓住新闻专业网站的采访权、传播权,利用专业传媒,打造强势品牌,同时借助人们对新闻网站的信赖,有利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民族团结的言论。

2.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

在传播学中“意见领袖”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概念。它直接源于两级传播模式。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同样有一批“意见领袖”,例如BBS各论坛的“版主”。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本网站的宗旨确保该版的主题和风格,及时删除与该版内容无关或错误的及其它违反相关规定的言论,并尽可能经常发表与该版内容有关的文章。目前这些论坛上的“版主”们已成为网络舆论引导的一支生力军,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重视对这些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建立快速、畅通的信息传播途径。

在网络传播的时代,我们要建立一整套畅通的信息通道,完善快速反应机制。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一部分群众利益变动必然导致社会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眼下的网络舆论为我国政府提供了一条了解民意的途径,同时也给政府引导和控制舆论带来了难度。政府要争取在第一时间了解民意,保持信息的权威性和公开性,通过与媒体、公众的互动等方式来引导舆论的良性发展。这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方面尤其显著,如不迅速对曲解的事实进行澄清,不对非理性情绪型舆论进行疏导,它们将会煽动更多不明真相的群众的非理性情绪,最终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增加。[6]因此我们要建立快速、畅通的信息传播途经,只有这样才可避免政府和主流媒体报道滞后情况的出现,从而也有助于网络新闻信息的净化。

4.重新定位“把关人”的角色。

现代大众媒介出现后,受众能不能接触到新闻,能接触到什么样的新闻都是由大众媒介来“把关”的。但在网络媒体出现后,我们必须重新定位“把关人”的角色。目前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主要有以下三种。首先是专门网络传播者把关。在信息大爆炸时代,要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对一般网民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即使是同一个事件,在不同的网页中也有不同版本的表述,一般的网民很难正确地判断其真伪。这就需要专门的网络传播者把关,帮助分析、选择、梳理和了解事情真相。这些专门的网络传播者能很好地起到“把关人”的作用。其次,网络传播机构把关。每个网络传播机构都有自己的传播理念和原则。比如新浪网,它在新闻传播方面很具权威性,甚至可以与具有传统媒体背景的专业新闻网站相抗衡。作为一个商业网站,它没有新闻采访权,但在新闻报道方面,它能一直保持着中立,这就是新浪对新闻传播的把关。最后是政府机构把关。从理论上讲,政府是网络媒体传播的最大“把关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宏观上对网络媒体的传播活动进行规范和引导。例如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互联网信息内容服务管理办法(草案)》、信息产业部制定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都对传播活动进行了规范,起到了把关的作用。[7]

5.充分发挥“议程设置”的功能。

互联网是所有网民共同拥有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网民不再接受别人强制性的宣传或思想,而是主动获取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和思想,在相当程度上削弱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对舆论的控制。[8]网民可以谈论自己关心的各种热门问题。在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网民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媒体强制性的“议事日程”的功能。而当各种热点问题同时摆在网民面前时,网民们又不知道先从那个问题入手。通过“网络议程设置”,“意见领袖”可以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热点问题上,帮助网民对这些问题的认知,从而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例如凤凰网在改编后推出了“即时新闻”、“国学”、“视野”、“要闻”、“宽屏”等一系列的观众关注度和参与度极高的精品栏目,这些“议程设置”对社会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和行为进行全面的引导,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网络舆论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整体体现和民众心态的集中反映。只有采取有效的手段对网络舆论中的负面影响进行必要的引导,我们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的纽带作用,从而形成与我国的社会制度和悠久历史相适应的网络舆论传播环境,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钟瑛,刘海贵.论网络新闻的舆论特征及舆论导向[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11-114.

[2]谢新洲,肖雯.我国网络信息传播的舆论化趋势及所带来的问题分析[J].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7,(3):89-95.

[3]屠忠俊.网络传播概论[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53.

[4]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91.

[5]杜涛.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J].新闻爱好者,2005,(1):37.

[6]姜胜洪.网络舆论引导和管理的舆情视角[J].未来与发展,2006,(12):13-15.

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篇4

1涉检网络舆情的特征

一般认为,涉检网络舆情则是指可能引起或已经引起国内外网络媒体和网络受众关注的,对检察工作或检察队伍的人或事有一定影响力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涉检网络舆情主要是通过网络新闻、网络论坛、新闻跟帖评论、博客网站、QQ群mSn群等几种途径共同反映而形成。有着一般网络舆情的共同特征,如突发性、传播渠道多元化、聚合力、互动性、信源模糊性等。但作为对国家监督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社会监督形式,涉检网络舆情具有自身的特点:

1.1内容特定性。涉检网络舆情是网络舆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必然与检察机关相关联,涉及检察工作或检察队伍。检察工作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重大影响,检察队伍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涉检网络舆情在内容上都是涉及比较重大的问题,而且往往具有负面性,通常体现为侦查、控诉、法律监督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检察队伍建设的缺陷等方面。

1.2主体隐蔽性。正是因为涉检网络舆情对象的特定。使得涉检网络舆情和一般的网络舆情相比,在主体上更具隐蔽性。一方面,匿名传播本身就是网络传播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由于涉检网络舆情的负面性特征,相关信息的传播者在传播涉检信息时,出于保护自身的需要,通常更加注意传播的匿名性。

1.3传播迅速性。网民对涉检案件、事件相对于一般舆情所涉及的信息敏感度更高。政法部门本身的重要性、敏感性和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等特点,其工作动态、执法办案的过程、结果备受网民关注。这是由检察机关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在我国,检察机关不仅是履行侦查职能和控诉职能的司法机关,同时还担负法律监督职责。其地位相对于一般国家机关,更具有特殊性。另外,检察机关侦查案件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尤其是包括贪污贿赂型犯罪,在当前反腐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这些涉检案件比一般案件更加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

1.4情绪极端性。长期以来,人民群众对司法不公、执法不严,深恶痛绝。一旦在网络上出现了关于与检察机关相关的负面信息,在真相未明之前,大众的情绪就很容易被激起。这也是涉检网络舆情相比普通网络舆情的特殊之处。

2基层检察院应对涉检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2.1观念滞后,对形势发展估计不足。一些基层检察院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网络舆情不关注,习惯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待网络舆情问题,不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规律,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力估计不足,没有以我为主、抢占先机的意识。一些检察院对网络舆情重要性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嘴上、纸上,实际没有执行力,完全不关注。由于姿态不够积极,没有认识到在舆情形成初期,有效的引导和预防可以防止网络的发生,错过了应对危机的最佳时期。

2.2应对机制不健全,人员、物质保障不力。目前来看,一些检察院将涉检网络舆情的侧重点体现在收集涉检网络舆情上,在如何应对和处置涉检网络舆情危机方面显得相对薄弱,分析研判工作滞后,危机处理机制不健全,不能适时果断处理危机。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很多基层检察院在应对网络舆情工作上缺乏人员和物质设备的有力保障。没有配备专门的网络舆情人员,缺少网络舆情监控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网络评论员。一旦发生网络舆情情况,不知如何应对,不能及时地引导和有效控制事态发展,负面影响难以及时消除。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没有集信息搜集、处理、研判、反馈于一体的舆情监控系统,只能靠人工监测、收集和处理。

2.3缺乏与媒体打交道的经验与技巧。基层检察机关及时反映、有效应对重大舆情的能力不强,缺乏危机意识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技巧的方法技巧,不善于和新闻媒体沟通。有些基层检察院没有组织有关部门建立从事收集舆情信息的专业队伍。有些基层检察院对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整理工作滞后,大大造成舆情危机事件处置被动。还有些基层检察院应对网络舆情采用围追堵截的办法,认为删除帖子就能万事大吉,其缺乏应对网络媒体、网民的技巧。

3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引导

检察机关如何增强忧患意识、阵地意识,正确认识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并积极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已成为检察机关如何适应新形势下舆论环境的一项重大挑战。

3.1制度上加强检察机关的自身建设。涉检网络舆情之所以具有负面性,涉检网络舆情危机之所以出现,一方面是公众对检察工作的错误认识所致,另一方面是检察机关的个别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生活中未能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给检察机关造成了负面的影响。面对网络舆情,首先要做到的是从根源上杜绝负面网络舆情的出现,其关键无外乎加强检察机关的自身建设。使检察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爱岗敬业,从而提高公众对检察工作和检察人员的认同感,从根源上杜绝负面网络舆情的出现。

3.2观念上重视网络舆情工作的开展。网络舆情的危机性最初往往不是来源于网络舆情本身,而在于对网络舆情重视不够、危机意识不强,最终失去主动权和控制力,导致舆情危机的产生。因此,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作用,增强舆情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救火为事前防火,占领网上发言主动权和主导权,进行正面引导疏通。网络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甚于普通媒体,利用和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和水平是检察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检察机关需要高度重视网络舆论的阵地建设,深入把握网络媒体的和传统媒体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检察机关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和处理能力。

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篇5

论文关键词:校园网络舆论 内涵 特点 问题 建设路径与方法

论文摘要:校园网络舆论是构成校园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舆论的整体走向和趋势有重大的影响,如何使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内涵的概述、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分析、高校在引导校园网络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建设健康向上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与方法,以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积极营造“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网络道德自律和加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等方法推动促进健康向上校园舆论环境的建成。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舆论相较于传统舆论,在传播内容、服务功能、传播方式、传播范围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是政府洞察民意、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窗口[1]。以校园网为载体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及话语权的提升[2]。对于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水平,对于促进高校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网络舆论的内涵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作为高校校园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托校园网建设的主流媒体网站及其举办的BBS(电子公告系统)等载体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3]。校园网络舆论具有传统舆论社会意识性、公开传播性、评价引导性等共同性特征。同时还融入了互联网独特的交流性、开放性、及时性、针对性等特征,由于其与高校特定的区域文化密切相连,在舆论主体、客体、数量、质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功能表现等要素构成上呈现出与传统媒体舆论不同的特点:自由多元,分散性特征明显;个性张扬,开放性特征明显;偏激盲目,非理性特征明显。

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源于社会上的突发事件,高校热点,学术上的争鸣,校园内部改革,以及校园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质量问题。大学师生通过网络发表自己对焦点事件的意见并由此在网上引发广泛的社会议论。随着点击率的攀高,跟帖和发帖数量的增多,各种观点、意见通过相互交流、整合后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舆论定式及舆论环境,个体关于公共事务的意识也通过整合而成为一种公众意识和社会舆论意见。

二、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

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群体,拥有自己的语言、思想和兴趣。当前,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和应用日趋完善和广泛,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接受行为逐渐依赖于校园网络,基于信息内容、网络媒介、大学生用户群体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校园舆论环境,校园网络舆论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点个性化、多元化[4]。网络身份隐匿性使得大学生在言论方面拥有极大自由度,他们在发表言论的时候顾虑很少,大多为真实的意愿表达和心声倾诉。青年学生思想和视野具有多维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每个人对事件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而且,网络舆论一般是自发性的,没有经过精心的组织,是无数个网友个人观点的汇集。因此,网络舆论中的观点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在校园网上,无论是理性的表达,还是另类的言论,甚至对现实不满的声音,都可以被容纳,都有被尊重、被理解的机会。

2.现实信息放大化[5]。从“芙蓉姐姐”、“胡戈恶搞”事件到女青年“虐猫”录像等事件,均是从各大校园网上发源,然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各界强烈关注,进而延展到道德层面的反思和讨论。种种事例表明,校园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学生民意表达的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场”,网络就好比一面放大镜,现实生活中微小的变化、校园中的突发事件包括个人行为等一旦公布在上网,就会成为焦点内容和中心话题,从而引发大量热烈的讨论。

3.“意见领袖”平民化[6]。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的人。在高校校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通常都是专家、学者、编辑、权威人士的评论左右舆论,他们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而在校园网络中,人与人之间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他们完全可以抛开现实社会中年龄、社会地位、资历、学历等的区别,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到任何因素干扰。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学生,都可以通过不断发表帖子,赢取高点击率和高回复率,久而久之,产生号召力、公信力和权威性,成为网络世界的意见领袖。

4.舆论内容多为感性表达,情绪化色彩浓厚。网络的隐匿性特点增加了网络言论的开放性,同时也减少了言论的原则性和理性化色彩。在网上发言,因为身份隐匿,发言者不用考虑承担责任的问题,加之大学生易冲动,在网上容易出现过激言论及情绪宣泄。同时,部分学生网民很少质疑信息的真实性,也没有进行成熟的思辨,仅凭主观臆断对信息发表意见,导致网络舆论的内容带有很严重的感性色彩。

三、当前高校在建设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重“堵”不重“疏”,缺乏“引导”的主动性[7]。目前,校园BBS已经成为各类焦点问题的讨论场所和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场所,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发源地。针对出现在校园BBS上的负面言论,尤其是学生关于学校管理事物方面的负面评价,在大多数高校,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很少能做到针对问题及时给予正面回应,采取的措施多是让网管员删除帖子。这种“堵”的做法使得学生的情绪得不到宣泄,更容易招致学生们的反感,诱发他们的抵触情绪。古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高度自由的网络世界,更是如此。网民具有自主选择权,一旦网民觉得知情权与发言权被剥夺,他就会选择另外的阵地如微博来发表意见。这样,不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助长矛盾的激化。

2.重“平台作用”,轻“媒体效应”,校园网络媒体的主阵地作用未能完全发挥。高校网络媒体应该达到的效果是通过网络整合和联合校内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以新闻信息的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形态的相互转换,使学生产生比接受传统媒体的报道更加逼真的“沉浸感”,从而使宣传效果最大化。但是目前由于硬件设施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校园网络新闻媒体仅仅是为校报、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上网提供了一个平台,网络上仅仅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的简单陈列,网络其自身作为“媒体”的作用,“多种手段,一个声音的动态立体传播效果”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3.重“宣”,不重“教”,高校网络媒体的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要营造良好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氛围,最主要的是靠广大网民,也就是大学生群体网络道德的提高和文明上网意识的加强。高校网络媒体不仅仅具有宣传功能,而且由于网络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教育载体,在高校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因而具有育人功能。高校网络媒体在现实中主要着重于事件的报道、动态讯息的传递,仅仅停留在舆论育人的层面上,在实践育人方面还未能充分挖掘,不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分析判断能力,从而影响到正向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

四、建设健康向上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与方法

1.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正确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首先应积极面对网络环境,充分认识并拓展网络功能,建设一批“红色网站”,提升其影响力,使其成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其次是拓展网站功能,发挥交互作用,使网络的影响力渗透到高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开通建设基于校园主网的校长在线、学工在线、勤工助学在线等校园管理网络,可以使网站与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加紧密相连,促进学生和学校、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整合内容、创新形式,逐步规划覆盖校园生活的全方位,能够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最后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多种网络应用。学生既是学校网络资源的使用者,又是开发者,他们贴近自身需求开发设计各类网站、主页,自我管理,自我维护,既能学习网络知识和技术,又能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网络思想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积极营造“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在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建立网上文化课堂等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积极发掘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隐性舆论宣传载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网络为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网上辩论赛、网站(网页)设计大赛、网上咨询服务等活动,既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能提高学校引导舆论的能力,为引导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广大师生在享受互联网传播信息便利、快捷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3.积极引导网络道德自律。各高校应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渠道,强化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及网络“慎独”境界的教育,不断提高网民自我约束、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评价等内在的道德制约力,使他们的网络行为能够自觉地置于正确的善恶引导之下,进而增强网民在网络舆论过程中的自我教育及自我控制能力,并有效提高其信息道德,使其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要加强对校园宣传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自律,要培养其社会良知和高度的责任感,以严格的自律精神来约束自己,认真地履行网络媒体行业自律公约,积极地倡导文明办网,促进绿色网络建设。

4.加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8]。博客团队建设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提升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效率;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班级同辈群体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有益网络知识的效率。

五、结语

总之,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将网上虚拟延展到网下现实,将网络虚拟空间有机结合到校园现实中来,倡导并建设网络文明,培养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塑造大学生的校园网络责任,形成积极向上成熟理性的舆论导向。这对于构建和谐文明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玲.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之思考.文教资料,2009,(10).

[2]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4]张瑜,焦义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6,(8).

[5]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思想理论教育,2006,(3).

[6]孙超.论高校新闻媒体的系统整合及其作用互动.理论月刊,2006,(11).

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篇6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

近年来,我国高校突发事件频频出现,如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事件、清华大学“真维斯”楼事件等,这些事件经过网络传播、发酵、扩散,对高校发展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本文从高校管理角度出发,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的存在问题及原因,探讨高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对策,旨在引导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一、高校突发事件及网络舆论特征

高校突发事件界定为在校园内引发的、以师生为参与主体,快速、广泛传播,形成舆论洪流甚至能够极速引爆危机的事件。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以微博微信、人人网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平台的崛起为网络舆论传播提供重要载体,“自媒体”时代下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呈现以下特征:

(一)网络舆论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

从近年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方式看,媒体传播形式日益多样化。人民网舆情检测室表明:2013年发生的83起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而网络爆料而引起社会公众的高达23起,约占全部事件的30%。与传统BBS、博客占据主要网络舆论阵地不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已超越传统网络舆论载体,成为社会热点事件曝光的主阵地。

(二)传播媒介联动化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动所形成的舆论力度更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动主要表现两方面,一是网络媒体聚焦新闻点,形成网络舆论,为传统媒体提供新闻线索。二是传统媒体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经过互联网的聚焦专题报道,产生强大的舆论合力。当前,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大多是通过新媒体和网络媒体二者的联动合力作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三)“新意见阶层”和“公民报道者”在网络舆论中迅速崛起

“新意见阶层”和“公民报道者”在社会舆情中的地位迅猛崛起,“意见领袖”作用更加突出。“新意见阶层”和“公民报道者”的核心就是“意见领袖”他们愿意让社会公众认识和了解自己,直接与有关领导和部门交流与对话,越来越呈现“显性化”的趋势。

二、当前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媒体应对策略,直接影响到事件的发展以及事件的处理。然而,目前存在着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应对网络舆论的误区,导致事件的处理难度加大,高校的公信力下降。

(一)当事方封堵信息,设置报道障碍

高校学生是一群思想活跃、对任何事物都保持好奇心的群体。突发事件一经其关注和传播,就会以非理性或失真的状态向社会媒体传播。高校如果人为封堵信息,设置报道障碍,会使自己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失去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致使网络舆论最大限度地聚集和爆发。

(二)信息迟缓,舆论应对不力

突发事件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容易引起连锁反应等特征,网络舆论传播具有迅速性、匿名性等特征,两者结合后容易围绕一起突发事件形成广泛议论,如果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信息迟缓,舆论应对不力。

(三)校园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缺失,对新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重视不够

高校校园媒体包括广播、校报、校园网和官方微博微信等,这是高校舆论引导的主阵地,但是,大多数高校仅仅是把广播、校报、校园网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校方和学生互动性较差,沟通功能弱。除此而外,高校对移动互联和智能手机等新媒体二者的作用认识不够深入。

三、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一)第一时间控制舆论,杜绝谣言产生

高校应重视自身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权威性和主导性作用。即要求在第一时间控制舆论,避免谣言四处传播,避免事态无限扩大。国外学者作过一项实验,受众第一时间接受的信息,要想得到有效清除,至少需要数倍于第一信息的信息量。因而,第一时间权威信息,主动公开事实真相,这是高校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首要选择。

(二)建立新闻制度,化解舆论危机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很容易被媒体炒作后出现负面信息。建立新闻制度,培养能够传递出高校准确、权威的信息,极大限度地挽救社会公众对学校的不良印象。建立新闻制度的前提是确立新闻的决策机制,利用新闻的方式和渠道,构建切实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坚持及时、准确、适度和有利于事件处理的原则,针对不同媒体特点,接受采访,新闻。

(三)培养“论坛领袖”,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

高校突发事件中,可以充分利用“论坛领袖”引导舆论的走向。这些“舆论领袖”有见地、有代表性发言放在网页的突出位置,当网络上出现大量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受众感觉无法适从时,他们对于舆论权威的依赖会更加强烈,舆论领袖则可以为他们解惑。

参考文献

[1]张云霞,王少云.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舆情研究初探[J].传媒,2010(04).

[2]刘敏姬,李伟东.论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特点,监测及管理应对[J].湖北社会科学,2011(10).

[3]葛晨光.高校舆情及其引导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2).

[4]陈燕.新传播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J].新闻知识,2011(5).

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篇7

关键词:网络舆情;角色参与;舆情治理;角色引导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空间中的个人、组织及群体间的互动不仅仅只是在虚拟世界中激起涟漪。高校网络,作为高校师生表达意见、抒感、交流观点、传播思想的重要场所,其对高校的整体氛围、社会形象、治安稳定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当前层出不穷的校园网络舆情事件呈现出的多发性、复发性特点提醒我们,单一针对某一事件进行的网络舆情监控及事件处理已经不能有效杜绝和防范不良情形的重复发生,需要从网络舆情参与者的角度入手,分析构建有效的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机制。

一、网络舆情中的角色分类

在网络空间中,网民个体参与公共事件和热点事件的观点、态度、情绪表达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角色参与。

1.根据角色主体参与的网络舆情的阶段不同,可分为舆情的发动者、舆情的传播者和舆情的干预者。[1]其中,舆情的发动者在舆情发生阶段通过信息制造了事件,传播者通过浏览信息、发表意见评论、转发传播等方式将舆论范围扩大,干预者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说明、解释和处理就舆情的发展及走向进行干预。

2.根据角色参与对舆情发展影响的强弱不同,可分为主导型的参与者、跟随型的参与者、围观型的参与者。其中,主导型的参与者指的是通过创设或发表议题,主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左右并引导舆情发展的舆情主体,主要包括意见领袖和网络推手。跟随型的参与者主要是被动接受主导型参与者意见的参与主体,包括事件的评论者、跟帖者。围观型的参与者包括事件新闻的浏览者、关注者。

3.根据对角色参与的干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角色赋予、角色引导和角色再造。其中,角色赋予指的是通过一定行为,赋予网络舆情参与者特定角色特征的干预方式;角色引导是通过对网络舆情的跟踪分析,对参与者的认知和判断进行引导的干预方式;角色再造是通过教育途径,改变或加深角色参与者对自身的认知的干预方式。

表1网络舆情中的角色种类

划分依据角色分类特征表述参与阶段舆情发动者信息制造事件舆情传播者扩大舆论影响范围舆情干预者影响舆情发展走向影响强度主导型参与者意见领袖、网络推手跟随型参与者评论者、跟帖者围观型参与者浏览者、关注者(续表1)划分依据角色分类特征表述干预方式角色赋予赋予特定角色特征角色引导对认知和判断进行引导角色再造通过教育途径进行干预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辨别与现状剖析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征

针对网络舆情的概念,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网络舆情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网民在网络空间中对其关心的公共事务尤其是社会热点话题所表达的情绪、意愿、态度”[2]。也有类似的观点:“网络舆情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在此概念基础上提出的高校网络舆情,就是指“在高校这一特殊环境内,大学生群体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4],主要指“高校内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活动紧密相连的一些网络载体上所形成的较为集中的意见、情绪和言论等”[5]。

综合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手机终端和新媒体,本文认为,网络舆情是网民在网络空间、新媒体终端中就公共事件和热点事件形成、表达及传播的情绪、态度和意见;高校网络舆情,就是大学生群体在与校园相关的网站以及受大学生群体关注较多的网络空间、新媒体终端中所表达、传播的情绪、态度和观点。

作为和谐校园的“晴雨表”,高校网络舆情由于参与主体的年轻化、新技术和新媒体应用技巧的高水平化、对新思潮新文化的高接受度、受众面参与性的集中化,较之一般公众更容易形成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即时性。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媒体舆情,公共事件一旦出现,网民就可以借用网络空间和新媒体的便捷性和开放性,进行转载和传播,发表各种相关信息,表达言论、情绪和态度,继而迅速产生有关事件的网络舆情。[6]

2.匿名性。虚拟的网络社会可以使网民在无需表露身份的情况下表达观点和态度,这种低成本性、随意性和扩散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激发网络舆情的重要动力源。当然,网络舆情的匿名性是相对的,在网络技术的甄别下,任何匿名的网络舆情实际上都是可以追踪溯源的。[7]

3.迅速性。由于高校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对网络和新媒体的高接受度、高应用性和高集中性,使得一旦有能引起这一群体关注度和兴奋点的新闻信息,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起广泛的关注和快速的传播。

4.互动性。网络舆情一旦产生,就会引发网民与网民之间、网民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互动,还可以作用于现实社会,加速现实事件的爆发或恶化,也可以促进现实事件的有效化解,还可以实现与纸质等传统媒体的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事件信息的扩散和累积。

5.情绪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面对突发性事件,人们会出现情绪冲动。网民同样如此,在公共事件发生后,他也可能会将网络视作排解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消极情绪的重要渠道,因而在网络上经常会出现多种非理性的情绪、态度和意见。[8]

6.极化性。公共事件发生后,网民之所以能聚集在一起,除了满足信息知晓欲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事件有相似的观点,并在不断的讨论和交流中逐渐得到强化,进而使网民对其认同的观点深信不疑。这就是群体极化。

・教师与学生・基于角色引导的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协同模式研究(二)高校网络舆情的作用及影响

1.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多元文化冲击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导致青少年对不同文化价值选择的困惑。大学阶段恰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网络空间中形形的负面思潮和观念充斥其间,极易动摇和破坏大学生经过前期教育而积淀到心理层次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传统。网上交往中多元文化价值的共存以及网上生活对技术价值的极度崇拜,容易动摇现实社会主导价值在大学生心理上的权威地位,就会使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年陷入价值选择的困惑,导致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的错位。

2.空间主体的人格缺失、自由行为和自律危机对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影响。网络社会在人际沟通上的虚拟性很容易使大学生从中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对其产生依赖性,未能有效实现客观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角色转换,这样就容易使之趋向于社会分隔化与人格孤立化。网络的自主性特点,使网络主体的行为得到充分自由的实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即时各种信息,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论坛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人们可以自由集结和组合,并由此产生一系列有效的网络行动。与此同时,虚拟的网络主体,由于不受传统社会中诸如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的约束和控制,其自由的行为很容易滑向绝对自由的陷阱,导致网络主体行为失控。

3.道德失范、文化危机和行为失控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网络空间中,由于剥离了一系列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种无法被传统的社会舆论监督和评价的,不具有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所具有的完整性和充分性的,虚拟的、间接的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道德主体的淡化导致了网络道德观念的虚无和淡化,网络道德出现失范的现象。与现今网络盛行所对应的是并未确立起一套公认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网络空间亚文化盛行和社会失范皆由此而生。由于大学生对这种虚拟性存在误解,把虚拟性混同于虚幻性,因此对“虚幻空间”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现实空间,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生态文明危机问题的不同态度。上网的人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丑与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态下得到宣泄。

(三)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由于高校网络的高度普及和大学生群体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自由表达言论观点的意识越来越强烈,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的常态化工作。校园网络的监测管理、网上信息的公开透明、舆情事件发生后的积极应对等方面的能力和技术得到极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准确把握了校园舆情动态,第一时间捕捉到舆情苗头,及时、妥善处理了一系列舆情热点和突发事件,塑造了良好的舆论形象。

然而,在高校网络舆情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监管的同时,一系列校园网络舆情事件在各大高校呈现出齐发性、多发性、复发性特征。这类事件提醒我们,应该正视当前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针对短板寻求有效、长效的监管机制。

1.网络舆情的监管对象仍主要集中于校园网络平台。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广泛,除了一般的校园网络平台(校园网、校园新闻网、团学组织网站、BBS等校园网络媒介),还包括其他深受大学生群体关注的社会BBS、博客、社交平台、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手机等新媒体终端。较之传统的校园网络平台,在高校舆情传播中手机终端、新媒体等网络媒介的采用越来越多,这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信息采集、信息识别及处理的能力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思政教育者在网络舆情的角色引导中往往处于被动。网络舆情的周期一般经历“形成、高涨、波动和最终淡化”[9]或称“发生、传播、干预、平息”[10]四个阶段,本文从主体角色参与的角度将之整理为“形成、传播、干预、平息”。当前高校针对网络舆情事件的介入,往往处于传播的中后期阶段,在信息处理中,也主要是被动地就舆情事件进行解释处理。在舆情治理过程中缺乏有力的“舆论领袖”,没能占据控制网络舆情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3.网络舆情在监管之余缺乏有效的引导教育后续措施。虚拟社会的群体伦理是按照“初始共识社群原始规则特定冲突新共识新伦理规则”的规律构建的[11],因而在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传播过程中,参与者个体的角色意识及角色参与对于舆情的形成和转变有着关键的导向性作用。当前高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关注点多数集中于针对热点事件和的有效处理、防范疏导上,缺乏对隐形类似事件“隐患”可能再次“复发”的根本性治理,仅仅依靠网络空间的单线治理,缺乏在线下就相关群体做好类似事件的角色引导和思政互动教育。

网络舆情的发展周期及网络伦理的构建规律告诉我们,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应该与线下教育结合起来,依托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系统和思政德育教育平台,硬软件配备,线上线下互动,前期监控与后续辅导相结合,及时更新网络舆情的发展媒介,紧密捕捉网络环境中高校大学生群体的角色参与特征,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三、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模式的构建(一)构建角色引导的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模式

基于上述分析和认识,本文认为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督和管理,需要在把握网络舆情发展周期及网络伦理构建规律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见图1),结合舆情信息系统的硬件技术和思政德育引导的软件手段,既注重对网络舆情事件本身的实时监控及有效处理,又能通过对类似事件引发的伦理规则构建路径的整理分析,对相关群体和大学生开展后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图1网络舆情发展周期及网络伦理构建规律的内在逻辑匹配

为此,高校需要集中一定的物质资源和优质团队,打造“舆情信息系统”和“舆情德育平台”两大平台,通过“线上信息处理”与“线下德育辅导”这一“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结合(见图2),解决单独依靠网络这一“单线”治理手段可能造成的短视及弊端,通过虚拟和现实的二维空间相结合、舆情发展的周期环节与群体角色参与的干预手段相匹配,实现对网络舆情事件的“标本兼治”,切实占领网络教育的主阵地和制高点。

1.舆情甄别与角色赋予

在舆情形成和传播的初期阶段,在利用“舆情信息系统”的网络技术手段有效捕捉、甄别舆情动态的同时,积极培养“意见领袖”参与舆情发展,有意识地在舆情形成和传播的初期赋予正向的角色参与,参与网络伦理的冲突,制造积极的正向影响,减少负面影响。

2.舆情分析与角色引导

在舆情传播阶段通过“舆情信息系统”跟踪收集信息,并将舆情事件的情况与舆情德育平台进行共享,进行舆情信息的有效分析,并将舆情分析的结果通过“舆情德育平台”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舆情参与者进行积极的角色引导,促进正向的新共识的达成,从而干预舆情发展的进程。

3.舆情反馈与角色再造

在就舆情进行干预后直至舆情事件的有效解决,即在舆情平息阶段,应将舆情事件加以总结和汇总,充实信息系统的关键内存。同时,提炼事件中的伦理冲突,强化达成的新共识,通过舆情的反馈和后续德育教育,实现角色再造,构建舆情参与群体针对类似事件的新伦理共识,即成为对之后可能产生

图2基于角色引导的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协同模式

的类似事件影响的潜在“意见领袖”,对处理类似事件的角色赋予形成反哺机制。

角色引导的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模式实质是强调高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时刻掌握主动权,依托虚拟的网络空间与现实的教育平台相结合,通过在舆情形成、传播、干预、平息各个阶段的有效监控和积极参与,通过对一个事件的处理梳理类似舆情事件的干预方式,覆盖一类群体的思政教育,达到一个高校网络空间的自主净化和良性互动。

(二)实施策略及保障机制

1.提升学生群体在网络实践过程中的主体自觉意识。

网络教育要疏堵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学生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注重大学生作为思政工作主体的“内化机制”,将主动权赋予学生自身,强调自觉和自律,发展他们对信息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并加之适当的引导和监督,使得他们在面对网上海量信息和多元文化时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选择。

2.充分利用网络空间资源拓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阵地建设。

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开展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来直接反映、直率表达,这才有利于教育者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使思政工作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现实。因此,应构建思政网络体系,开辟思政工作的虚拟阵地,主动占领德育教育的虚拟阵地。

3.加强网络空间的引导,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

实施网络空间下大学生精神治理和思政工作的开展必须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包括专职教师队伍、学生骨干、学生党团员和班级导师队伍。他们能够针对大学生的心理、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等特点,灵活多样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同时他们能熟练地使用网络,及时通过网络途径发现学生思政工作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4.健全对网络和新媒体终端舆情监督预警的管理机制和处置措施。

高校通过对校园互联网、移动互联终端、网络新媒体监管的硬件技术和软件能力的升级,扩展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的覆盖面,加强网络舆情监督预警水平,加强高校思政德育工作者的网络技术水平,将校园网络空间的净化作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保证网络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小结

在新的形势下,在网络日益高速发展的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及机遇。网络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缩短了大学生社会化的时间,并为他们创造了个性化和社会化学习的条件,提供了认识社会和扮演社会角色的便利,创造了自我实现的机会,从而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角色扮演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网络交往导致大学生对现实交往的冷漠化,引发大学生的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芜杂和文化导向的缺失容易导致道德意识弱化,导致高校大学生对不同文化与价值选择的困惑,反而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带来消极影响。在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中,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不能忽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我们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把大学生网络空间的精神治理与思政工作的开展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学校网络文化氛围,开创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傅亚挺.大学生中网络舆情的演化逻辑及有效监管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2).

[3][4][6][8][11]李尚旗.高校网络舆情的作用及其管理[J].学术论坛,2011(2):183.

[5][7]胡玉东.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其引导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32).

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篇8

4篇论文分别从网络舆论场域、中国电影文化表达的认知和使命、娱乐节目后期包装对花字的使用、真人秀节目《传承者》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供媒体同仁参阅。

【内容提要】本文关注了《网络舆论场的生成与结构》一书的出版,认为本书是网络舆论研究领域中一本极具创新意义的学术新作。本书借助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工具,通过对网络舆论场域的生成背景、客观结构、运行逻辑及不同行动者在场域内的实践活动的分析,完成了对网络舆论场域的整体观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网络舆论场域,推动网络舆论治理的新视角。

【关键词】舆论场域研究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风险社会》一书中,使用了“风险社会”的概念来描述创造了极大物质财富,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诸多风险的后工业社会。他认为,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风险的出现,在风险社会中,出现了矛盾频现,危机频发,风险丛生的景象。

在当今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结构转型的加速,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结构失衡、体制摩擦、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繁荣的现世景象相伴而来,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存,社会进步与社会风险共生,极大考验着转型中中国社会的承受能力。与此同时,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失范严重、环境风险提升等问题对普通民众的生活造成影响,导致社会不满情绪频发、社会负面心态蔓延,社会风险在公众层面进一步强化。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带来新挑战。日新月异的网络新媒体打破了中国传统的舆论格局,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逐渐融入社会各阶层的表达体系,成为利益诉求的重要平台。在网络平台上,信息交流具有私人化、平民化、广泛化、自主化等特性,具有快速聚集民意、迅速拓展传播影响力的能力。因此,在当前,网络舆论越来越成为我国建设民主政治,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重要语境,对社会发展进程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在网络舆论研究中,由刘艳婧博士撰写,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网络舆论场的生成与结构》无疑是一本极具创新意义的学术新作。此书借助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工具,将这一理论切入到网络舆论研究中,完成了对网络舆论场域的整体观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网络舆论场域,推动网络舆论治理的新视角。

一、理论与视角:场域理论在网络舆论研究中的创新使用

在当下中国的社会语境中,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影响下,不同利益主体、价值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及争论此起彼伏,利益、诉求及价值观的多样化成为常态,社会舆论十分活跃。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推动下,传播行为再次拥有了人际传播所具有的互动性与多元化的交流模式。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进一步丰富了由互联网络开辟的新的舆论场,也使得两个舆论场中的差异与分歧被放大。同时,作为社会话语场域,舆论场中充满了利益、权力的纠葛,其表达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作为社会学研究中层理论和“关系主义”思维方式的代表,“场域”理论提供了网络舆论研究的新范式。依据布迪厄对“场域”的概念界定,本书首先给出了“网络舆论场域”的定义,即网络中的不同行动者(网民、组织、机构等)互相之间所形成的围绕着网络舆论的生成和传播的客观关系网络,并借助“场域”理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场域、资本、惯习所搭建起的研究框架,对网络舆论场域的生成背景、客观结构、运行逻辑及不同行动者在场域内的实践活动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主要解决网络舆论场域的形成原因及背景,资本构成和运行逻辑。这一研究有助于丰富网络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观察与解构:深入解读网络舆论场域的特征与构成

现阶段,以新闻跟帖、网络论坛、网上即时通信、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为表现形态,聚焦于垂直领域的私人化、广泛化、平民化、自主化传播的网络自媒体,因其海量信息和开放性,不断形成具有显著社会影响力的公众意见集群,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迅捷的互动与传播。巨大的信息流使得这种虚拟世界的“话语权”和“干预力”不断增强,推动着舆论的产生机制、内容及其语境等都在发生变化。因此,随着网络自媒体的舆论影响力的增强,它日益受到政府管理者的重视。在这里,要想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的治理与监管,需要对网络舆论场域进行深入观察与准确分析。

本书对网络舆论场域的元场域进行梳理,在廓清该场域所处位置和生成背景的基础上,更好地观察所研究场域的客观关系构成和特殊逻辑规则。本书通过分析指出了网络舆论场域的三大元场域,即以执政理念更新、舆论引导观念转变、基层政府公信力式微为现阶段特征的政治场域,以社会转型的加 ⑼络社会的崛起、利益诉求渠道的不畅为现阶段特征的社会场域和以媒介生态的改变和传媒功能的演进为现阶段特征的媒介场域,一并构成了现阶段中国网络舆论衍生和传播的宏观环境。

三、分析与建构:客观评述政府舆论监管实践与策略

对网络舆论场域构成、运行规则、效应发挥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化和推进对于网络舆论生成和传播规律的认识,能够廓清对于网络舆论的误解,从而帮助党和政府妥善应对网络舆论,为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为此,本书针对网络舆论场域内包括网民和政府在内的两类不同行动者的惯习及其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中国的网民群体在进行信息生产时存在“开放性领域中的意见多元”“匿名性传播中的自由表达”“陌生人环境中的自我暴露”“共享性空间中的隐私窥探”“平权性语境中的话语狂欢”“同质化社区中的群体极化”和“拟态化交流中的理性缺失”七种惯习。同时分析指出了一些政府在网络舆论监管中的几大惯习,即“维稳意识下的消极打压”“管制思维下的硬性钳制”“官僚作风下的封杀堵塞”和“地方保护主义观念下的拖延回避”。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建构了保守、继承和颠覆三种类型的网络舆论监管策略,并指出,目前网络舆论场域正以其特殊的运作逻辑和游戏规则迫使政府摆脱传统舆论监管惯习的影响,不断更新网络时代舆论监管的理念和策略,使网络时代政府舆论监管惯习,从“严把关”和“堵为主”的硬性管控转向“巧指路”和“疏为重”的隐性引导。

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篇9

一、网络空间中风险传播的特点

网络舆论多元化。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大颠覆了传统媒介的风险传播模式。网络媒体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传播符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其开放性、参与性等特征,使得网络媒体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方式个性化、传播内容多元化。特别是近年来网络媒体参与重大主题新闻报道及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信息源、即时的传播速度和无边界的传播范围,大大削弱了原来存在于公众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局面,网络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复杂状态。

舆论的多元化主要依赖于网络媒体强参与性和即时性的传播优势。对于同一风险事件,参与者可以通过BBS论坛、博客、播客、新闻留言等方式做出不同解释,发表各自的评论。由于评论主体的自发性、随意性以及其认知水平、个人好恶等观念的差异,对于同一信息的评价极易形成不同的声音。同时,每个用户都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对某一风险的性质、发展趋势、后果等发表看法和预测,对他人的看法进行评价,从而形成舆论多元化的现象。

信息传播“去责任化”。网络媒体“把关人”层级的简化使信息的流动和传播高度自由化,其交互性特征又为网民提供了空前的权力和自由空间。在网络中每个人都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者,信息量也不再受到限制,每一个用户都是面对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信息资源,具有空前巨大的选择余地。由于网络媒体的匿名性和无边界性,使得网络风险具有隐蔽性和“去责任化”的特征。即制造风险的主体不明确,有时根本无法寻找到造成损失的责任主体;风险本身只要没有足够大时,也是“无责任的”。特别是在风险发生时期,即便网络社区为了遏制谣言和传播的扩散配备了“网警”或设置关键词过滤,但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及多样化的传播渠道,这种“把关”效应显得微不足道。

风险传播的“多米诺”效应。风险具有牵连性、扩散性及不确定性等特征,当某一风险爆发,由于其不确定性及难以预测性而导致政府及媒介无法及时对风险做出预测或预测失误时,受众就只能借鉴他人或依据自己的经验来做出判断。当众多受众的风险认识不一致,而媒介提供的风险信息不确定甚至错误时,受众就会产生焦虑及心理恐慌。另一方面,由于受众风险素养的差异,即使网络媒体及时科学地进行了风险传播,如果受众不及时提高自身的风险素养,克服心理恐慌的话,仍然有可能造成风险的进一步扩大。这种风险传播造成的心理恐慌极易使人们把风险人为扩大到那些根本不存在风险的领域,从而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而网络空间的诸多特性又为风险的迅速传播和扩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7年发生在广东的“香蕉致癌”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

风险预警。在风险社会中,风险的承受主体是个人,因此每一个网民都有权利通过网络获知与自身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采取相应举措,阻止和降低风险的发生,网络编辑的风险预警体现的是对社会良知和公众知情权的尊重。另一方面,保持与网民的沟通、实时关注网民的信息反馈,对庞大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和提炼,监测网络舆情走向,对不适宜信息做出处理,评估并及时向公众预告风险存在的可能,已成为网络编辑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同时,网络编辑还可以通过网民的留言信息观测他们的风险意识和心理,使他们得以形成正确应对社会风险的心理状态,从而在不期而遇的风险面前能采取正确的态度,最终减少风险带来的社会损失。

风险告知。由于社会风险与每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相关,所以民众都渴望在第一时间获取有关风险的真实信息,网络媒体优于传统媒体的时效性使网络成为很多人了解信息的首选。因此,透明、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事实,能够有效地阻止谣言的扩散,避免恐慌的产生。相反,越是害怕引起恐慌隐而不报,越容易将风险治理置于尴尬的位置。同时,网络编辑第一时间的信息有利于构建负责任和可以信赖的媒体形象,改变长期以来网络媒体在人们心中低俗、媚俗的看法,树立其权威性。

风险教育。目前,我国民众的风险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科学风险意识的宣传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担当起风险教育的使命,提高民众的风险意识已成为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网络媒体也不例外。在风险社会中,传媒除了向公众传授有关风险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公众正确地、积极地应对风险,以免在风险到来时手足无措,人为将风险的危险和灾难放大。

敏锐的新闻嗅觉和信息整合能力。网络媒体传播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要求网络编辑时刻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尤其是风险事件发生初期,信息流动的活跃度和自由度超乎寻常,这就给虚假信息以可乘之机而导致风险的蔓延,这就需要网络编辑具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新闻洞察力,对网民提供的海量信息进行甄别、筛选,以防虚假信息及流言的肆意传播。而且还要掌握网络受众的心理,监控网络舆情的动向。

网络信息流动的无疆界化、风险传播的自由化给不良传闻、谣言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极易形成蛊惑人心的“信息公害”。因此,网络编辑必须对论坛、博客等网络空间中的言论进行密切跟踪和监测,对于真假难辨、具有煽动性的传言,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以使消除或降低风险的发生几率。当风险发生时,网络编辑更需要很强的信息整合能力,将各方面的信息编辑整合到网络媒体中,并将有价值的信息在页面上予以更醒目、更集中的展示,以增强传播效果,形成主流舆论。

“把关人”向“引导者”的角色转换。一方面,由于网民的心态、动机、表达方式各式各样,加之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得网络舆论大多零散杂乱,良莠不齐,普通受众很难辨别真伪。特别是重大危机事件发生时,网络舆论通常表现出爆发性、情绪化、破坏性等特征,极易造成风险的扩散和难以遏制,这就要求网络编辑充当起“把关人”的角色,坚决不给错误舆论提供阵地,以有效避免谣言的扩散或引起社会恐慌。但另一方面,网络可控性差、管理困难的特性,仅依靠严格的监控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作为受众了解社会、反映民情的通道,网络编辑还要在充分尊重网络上各种不同观点和意见的同时,主动担当起网络舆论的引导者。

网络编辑要想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必须重视“舆论领袖”的作用,顺应不同层次网民的需求。网络编辑可以通过议程设置、组织网民讨论、邀请专家访谈、网络征文等形式来引导舆论热点。例如“5・12”汶川地震、“三鹿奶粉事件”等重大危机事件发生后,包括人民网在内的国内很多网站都邀请相关专家和当事人进行嘉宾访谈,以主流、权威的言论和观点与网民互动,积极有效地引导了网上舆论,净化网络传播空间。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在网络空间,任何一条不负责任的信息的传播都有可能引发一场公共危机事件。而在商业利益、新闻竞争压力的驱使下,一些媒体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和影响力,把风险作为炒作对象而引发重大危机事件给社会造成损失的案例并不少见。因此,网络编辑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具备较强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舆论导向,正确发挥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的作用,才能够在风险传播中始终占据主动,有效促成风险的解决。

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篇10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微博舆情演化情感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a)-0244-01

1群体性突发事件微博舆情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微博舆情的研究逐渐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国的学者分析了群体性突发事件微博舆情研究成为热点的原因,他们认为中国正是处于风险社会和媒体社会的双重背景之下,而随着一些大型突发事件在网络舆情的盛行,这些事件的出现给社会和网络的管理和运维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微博舆情的不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突发事件的媒体舆论风险。也加大了一些社会管理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压力。

而国外学者对于群体性突发事件微博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事件和社会性的事件上面,他们采用情感分析的方法来对其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微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人们可以利用非常简短的信息来对复杂的事件进行实时的分享。

2群体性突发事件构成的要素及其阶段性特征

2.1构成要素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导火索、利益之间存在的矛盾以及对社会秩序形成的威胁等。而导火索就是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个外在的契机,也正是因为导火索的出现,才促成了积累的社会风险的爆发,而利益之间存在的矛盾则是引发整个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部因素。在某些利益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为了解决利益问题,就采取了游行示威等群体来扩大影响的范围,从而达到向责任人施压的目的,可以说利益矛盾是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最为基本的构成要素,而对社会秩序形成的威胁则是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个性质要素。因为群体性突发事件可以扩大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对党政机关具有施压的效果,而群体性所采取的是聚众的行为,因此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威胁到社会的秩序。

2.2阶段性特征

群体性突发事件除了具有一些基本的群体性特征、突发性特征和利益特征之外,在事件发展的过程当中还表现出了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一特征的出现是根据事件的情况而定的,具体包括事件发生阶段的多边形特征、在发展阶段的公开性特征以及多元化的特征,在结束阶段出现的复杂性以及失范性特征等等。我们所说的自发性特征是指群体性突发事件在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个人和组织负责发动和管理的,很多时候参与者都是出于共同的利益角度,有时候也会受到事件发生环境的影响而加入当中,所以说成员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但是其最终目的却是相同的。而多变性特征是指群体性突发事件有的时候会因为外部的一些因素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发展情况。而失范性特征是指群体性突发事件当中参与人员会具备群体心里的一种特征,当群体心里特征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人们的情绪会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导致行为方面出现失控的状态,进而违背社会规范。

3微博舆情演化过程当中的突出特点

微博舆情是现阶段网络舆情的一种表现的形式,它是将微博作为具体载体的网络舆情,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网络媒体,它所体现出来的特点有。

(1)中介性事件的快速全面曝光。我们都知道微博的内容会限定在140字以下,因此简短的字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的门槛,因此就出现了大批的人通过pC客户端等移动终端随时的信息,可以说一个刚刚发生的社会性事件只要有人在微博上发出,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会有传遍整个网络,对这一事件进行全面的曝光,并且还会深入地对其进行认知,最终形成微博舆情。

(2)微博的互动性和实效性更好。微博和传统媒体的单向通道相比的话,微博提供了实现实时交互的平台,微博舆情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了网民与事件当事人以及网民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上,再就是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交流。而微博的实时更新也给舆情的表达和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实效作用。

(3)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模式。微博中有一个功能就是设定了自由的关注机制,这一机制的实行可以让人们更加自由的关注其他方面的信息,也可以向其他人传递自己的信息,而微博中的转发功能更是做到了对信息的放大,使信息呈现出了一种裂变式的扩散。

(4)领袖作用更加的明显。所谓的领袖就是指在整个突发事件的产生和传播的过程当中,起到主导作用的网民,这些网民在某一个特定的事件和领域是有着非常大的话语权的,因此在潜意识里可以很好地影响广大的网民,而在微博当中也会出现很多的草根名人,他们在具体的事件的舆情传播中也会发挥非常大的主导作用。

4意见领袖对舆情演化的影响分析

微博当中的意见领袖的出现会促使整个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讨论更加的激烈,随着突出特征的深入,微博评论和转发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微博平台的与之相关的微博总体数量也会迅速的增加,一般情况下意见领袖所关注的主体都会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而意见领袖所表达的观点也会影响公众的情感。

一般意见领袖在某一个特定群体性突发事件当中的活跃度是最高的,他会详细地介绍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最终处理的结果,在得到广大公众网民的转发之后,这一事件的信息得到了非常迅速的扩散,最终形成了微博舆情。可见意见领袖对群体突发事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意见领袖在大局上左右着公众网民的思想,他所发表的文章代表的都是他自己的观点,而我们的网民就会跟着他的观点进行探讨,最终事件成为了意见领袖想要看到的样子。

群体性突发事件微博舆情的演化是在微博出现之后,人们逐渐了解了微博的特点,微博能够将人们想要表达的,想要了解知道的事情都显示在上面,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而且微博的信息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体突发事件微博舆情的演化过程是非常迅速的。希望在以后的演化过程当中能够多对群体突发事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将事件变成有益于人民生活发展的好事情。

参考文献

[1]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J].传媒观察,2008(1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