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5:53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篇1

石泽全

(名山石泽全)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中学计算机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硬件的不断更新使学校的计算机教育设备无法跟上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软件使中学计算机教育无所适从。面对这种状况,中学计算机教育必须摆正位置,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的配置两个方面都立足于基础教育,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计算机硬件设备发展更新虽然迅猛,但构成计算机的电子设备、机电设备、光学设备、声音设备的基本原理没变,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数学基本知识没变,布尔代数的基本理论、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依旧是当今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中学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的教学应该以布尔代数的基本知识和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建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模型,这不仅体现了计算机硬件结构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中学阶段学生通过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计算机模型,了解基本设备的功能及其简单的操作方法,为学生使用计算机提供操作的基本技能,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各部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软件是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必须条件,如何编制软件的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中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教学中,要体现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一般规律及数据结构最常用的一般方法。目前计算机的语言种类数以百计,但就语言构成的程序结构而言,都包括了顺序、分支和循环等基本结构,数据结构中以数值型数据、字符型数据和数组等数据为基本类型,程序设计的方法以自顶向下,逐步求精为主。这些是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应该突出体现的基本知识。

中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教学不应以某种计算机语言为蓝本进行介绍。原理和方法是基础,具体的语言应用是该基础知识的应用环境,如果我们忽略了这种主次关系,不仅脱离了中学基础教育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特点,也使学生今后的发展受到限制。当然中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教学脱离具体语言进行也是不现实的,因此,选择适当的计算机语言说明有关原理也是必要的。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篇2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我以为中学计算机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各种素质的提高,我根据自己的的教学经验,对我校计算机教学现状进行深入思考,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我们中学计算机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硬件的不断更新,使我们学校的计算机教育设备无法跟上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软件使中学计算机教育无所适从。面对这种状况,我在计算机教学中立足学校实际,从学生发展现状出发,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的配置两个方面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

计算机硬件设备发展更新虽然迅猛,但构成计算机的电子设备、机电设备、光学设备、声音设备的基本原理没变,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中学要立足于基础教育分档次配置计算机硬件,建立适合中学实际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管理及教学实习、练习、演示环境。在配置学生用机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以及学生发展需要,选择能体现计算机结构基本模型,能实现所选择的计算机语言实习、练习,能进行基本软件操作的计算机配置。科学、合理、适用的中学计算机硬件配置,既能满足中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需要,又使有限的资金投入发挥其最大的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学阶段学生通过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计算机模型,了解基本设备的功能及其简单的操作方法,为学生使用计算机提供操作的基本技能,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各部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软件是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必须条件,软件使用方法的教学应把重点放在软件使用的一般规律上,着重向学生介绍如何构造软件运行的环境、如何从软件中取得帮助信息、如何使用软件的服务功能等,使学生通过中学计算机课的学习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一般方法。如何编制软件的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中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教学中,要体现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一般规律及数据结构最常用的一般方法。这些是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应该突出体现的基本知识。中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教学上,原理和方法是基础,具体的语言应用是该基础知识的应用环境,我们不能颠倒这种关系,因为那样不仅脱离了中学基础教育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特点,也使学生今后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选择适当的计算机语言说明有关原理也是必要的。教学一定要考虑学生实际,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篇3

《计算机原理教程》是一本以理论计算机为对象的系统讲述计算机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产生发展的基础理论、计算机运算器、存储器、指令系统、控制器、总线结构、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接口、Dma、通道处理机、汇编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等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这些都是学习计算机软硬件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该书是作者20余年计算机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总结,是一本系统学习计算机理论和方法的入门书。

该书独具特色地解析了软件程序设计的顺序、分支、循环、子程序调用、中断等程序结构对硬件的依赖关系,系统地讲述了指令的一般设计方法,详细讲解了Dma、通道等部件计算机和相关指令的设计,将程序设计结构、程序执行和计算机组成结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机地揭示了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相互关系,特别强调“硬件是软件的基础,软件是硬件的完善与发展”的思想。

书中介绍的计算机的记数原理、信息存储原理、限位数运算原理、总线结构的数据传输原理、计算机控制原理、指令与程序设计原理、主机与外设信息交换原理、软件与操作系统原理、多处理机系统与网络计算机系统发展原理等,不仅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也是计算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书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结构清晰,内容更加系统连贯,没有知识瑕点。书中用理论模型计算机作为剖析的目标,知识性和理论性较强,方便深入浅出地阐述。由于理论计算机没有实际计算机那些应用上的复杂问题,因而全书内容系统,结构相对简单,直击目标,更易于学习内容的把握。书中对计算机各个部件的论述都给出了逻辑原理图,这些原理图都可以直接成为实际计算机设计的设计图。通过原理图的设计,不仅能够简单直观地讲解计算机的理论,而且也实际培养了读者的计算机设计能力。

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紧密配合讲解计算机,也是《计算机原理教程》的一个特色。书中将硬件发展和软件的需求联系起来,以十分简单的形式给出键盘管理程序和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实例,这种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处理方法,贯穿全书。这种处理手法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软件和硬件不可分割的关系,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软件对硬件所起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基本概念的理解。

《计算机原理教程》虽然是一本教材,但所阐述的内容,许多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例如对补码制的理解,对虚拟存储空间和操作系统管程的解释等都有更深的内涵。特别是对书中所述计算机启动运行的全过程的描述,为读者揭示了计算机的整体工作过程,为将来进行深入地学习和全面地理解计算机创造了条件。

该书也兼顾到计算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编译方法和系统程序设计等内容,在讲述硬件的同时,介绍软件的方法,这不仅使内容更加完整,而且也为读者专修这些课程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计算机原理教程》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计算机知识引入起点不高,内容系统连贯,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都可以看懂学会书中的内容,跟随作者设计的步伐,逐渐进入计算机系统的领域。该教材可以作为计算机系统知识学习的第一门课。

配合计算机原理课程,作者还编写了《计算机原理教程习题解答与教学参考》,供教学和学习选用。读者若深入学习计算机设计,可学习《基于Qutartusii的计算机核心设计》教材,它可给计算机原理内容更实际的支持,《计算机原理教程》的许多设计,都可以直接成为计算机设计的实例。

《计算机原理教程》不仅适用于本科计算机专业,也适合于本科计算机应用专业。书中带“*”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非计算机专业可以选讲,而且这样处理的结果,不影响全书的完整性和内容的基础作用。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日趋广泛,在家庭、单位及各行各业中,计算机操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各企事业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不同类别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素质和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就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设置、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整体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计算机理论基础,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整体的认知,并了解基本常识;另一部分是计算机软件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具体体现为windows操作系统及office办公软件的运用。这样的教学体系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也没有按照高职院校一贯坚持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进行改革。

现行的教学计划培养出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单位用人的标准,针对目前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高职院校应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时应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模式上推陈出新,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达到使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目的。

影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原因

我国现阶段的高职教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忽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高职院校的前身是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及部分高等专科学校,经过体制改革,成为高职院校。然而,这些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软、硬件水平却迟迟无法提高,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如计算机机房的硬件配置、实训课程的软件安装等方面存在着设备老化,软件更新不够及时的宿疾,同时教学课程计划也没有针对时代变化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在计算机现代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针对各个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体现学生在计算机业务方面的高素质和综合能力。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设施投入了不小的财力,但在观念上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认识肤浅,因而导致计算机教学的形式主义倾向。鉴于这种状况,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经验,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推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我国不同地区的教学条件差异较大,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高职院校的实验室机房应力求有较完备的设施,包括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HUB集线器、网卡等设备。这部分设备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安装调试,其主要目的是满足计算机基础课程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要求。除此之外,还应达到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软、硬件使用要求的标准。因为大部分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都是围绕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安排的,计算机实验室应根据国家等级考试中心提供的机房硬件配置进行组建,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等级考试上机的模拟环境,提高学生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上机测试的学习成绩。但是,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部分高职院校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资金上的限制导致不能对计算机机房建设进行大规模的投入,致使计算机机房设备和应用软件的版本得不到更新,或机房内计算机的数量不足。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条件不能充分满足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条件,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时,不能很好地进行实践操作,严重影响了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的提高。

部分中小学实验室软、硬件配置落后,与高职教育水平相脱节笔者曾经对某所高职院校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45%的生源来自农村,这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对计算机硬件的认知程度各不相同,计算机应用能力更是参差不齐。我国的义务教育虽然已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操作课程,但是,在部分地区,由于教学经费条件方面的限制,基础教育硬件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例如,在义务教育阶段,部分学校的机房设备仍停留在80386、80486的水平上,应用软件仍停留在mSDoS的水平上,与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广泛应用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当这部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时,难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应知、应会、应操作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就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起点必然向下推移,加大对偏远地区学校教学设备的投入,教学目标也要相应地加以调整。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弊端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定位应该随着社会用人标准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变化不断改革,并与各个专业领域的实际工作内容接轨,重点是着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感性上的认识和软件功能的使用,培养学生根据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未能适应计算机技术时展的潮流,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没有在根本上得到改变。同时,教师对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情况也缺乏了解,只是死板机械地完成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导致一部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没有掌握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就业后,还需要企业进行再次培训,部分企业甚至可能因此辞退学生。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应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文化基础及社会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

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首先应教会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计算机软件使用,然后通过后续课程逐步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要将企业应用计算机的实际工作内容添加到课程当中。要改变传统教学中office系列软件菜单命令的教学方法,设计一套以实践操作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实践操作应由浅入深,有较强的实用性、技巧性,能使学生接触到实际工作中需要应用的内容。

计算机实践教学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是通过“任务”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真正动力系统。任务是学习的桥梁,驱动学生完成任务的不是教师也不是任务,而是学习者本身,更进一步说是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因此,任务并不是静止和孤立的,其指向应是学习者成就动机的形成,即任务是一个由外向内的演化过程,是以成就动机的产生为宗旨的。任务驱动就是通过“任务内驱”走向“动机驱动”的过程。在实践教学中,要以“双师型”教师和外聘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通过任务诱发、加强和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引导学生提出实际的问题或目标,引起学生对某一实际操作的兴趣,再通过讨论、讲解或操作,使之完成预计任务,从而学会相关的理论或技能。在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中,既可突出实践,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消除学生对理论学习望而生畏的情绪,在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将社会用人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我国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人才培养应满足企业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面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特色,应将行业企业对员工的标准及企业实际工作内容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融入教学计划当中,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体会企业工作的实际内容,提前进入社会工作状态。与此同时,行业、企业及学校应共同合作,研究并确定教学大纲、人才定位、培养方案及质量考核体系,让用人单位和行业专家参与到学院人才培养及课程建设过程中,以形成产学研深度结合、校企互动的教育教学体系。

时代的发展要求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积累课程教学经验,掌握课程以外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并定时到一线企事业单位了解企业要求,从而积累更多的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田枫.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J].商业经济,2009,(11):26-27.

[2]王炎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1):126.

[3]范黎丽.关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4):154.

[4]陈桂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福建电脑,2009,(3):189-190.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篇5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典型故障;硬件故障;软件故障;排除方法

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故障。作为计算机教师,不但自己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而且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计算机常见故障排除方法,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基础的计算机故障排除。

一、精心筛选计算机典型故障,从不同的角度解析计算机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1.精心筛选计算机典型故障

计算机常见故障有很多,即便是精心筛选也会达到1000余个。作为计算机教师,就要从大量的e-mail和BBS中精心筛选符合学生排除能力的故障现象,从典型故障现象入手,寻找不同故障导致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教师要教会学生在故障排除时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从硬件故障、软件故障以及internet故障三部分着手,学会解决各种常见的计算机故障。

2.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机常见故障进行归类,掌握计算机故障的排除方法

在计算机常见故障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机故障进行归类。如,在涉及的硬件故障当中,教师要精选适合学生操作的硬件故障引导学生学会故障排除方法。在各种故障当中,一些基础的包括开、关机中的问题、操作中的问题、软件运用的故障、外设故障以及病毒防治等等,这些都是个人电脑使用时经常遇到的难题。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学会操作,学会解决故障。

二、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方法

1.计算机硬件常见故障

当计算机硬件出现故障的时候,根据不同的状况可能会是不同的故障原因。如,在《电脑常见问题与故障1000例》这本关于计算机故障的书籍中,就涉及硬件故障五百多种。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详细分析基础的计算机常见故障,让学生能够通过方便快捷的查询解决方案,迅速排除故障。如,在因为CpU引起的故障当中,就有因为CpU温度过高造成的死机,因此,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降低CpU温度,避免CpU被烧毁,还要教会学生各种因为CpU导致的故障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判断计算机因为CpU导致的故障原因,在第一时间接触故障。而当主板与BioS出现故障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出现故障的不同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方法的处理。

2.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办法

在计算机硬件出现故障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对照“电脑硬件故障完全解决方案”,确定究竟是哪个电脑硬件出现了问题。在处理故障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法、插拨法、清洁法等方法了解哪个硬件部位出现了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出现问题的硬件要运用替换法进行替换。需要注意的是,用于替换的硬件本身要没有故障或者兼容性的问题,与原件的型号要相同或者相似,尽量缩小替换范围,并遵循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先替换内存或者硬盘,再替换CpU主板等。

三、计算机软件常见故障以及排除方法

当计算机硬件没有问题的时候,计算机出现运行上的问题可能就是软件出现故障了。据网友介绍,单纯软件故障可能就是两三百种,教师要针对软件出现的一些常见故障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处理各种软件故障。如,在开机故障中,就会涉及三四十种故障原因,教师要详细地讲解不同的故障引起的原因,指导学生按照故障原因进行故障排除。如,简单的开机后不能进入系统可能就是系统出现了问题,这就需要恰当地处理才能正常进入系统。而在开机之后,有些计算机又会出现关机或者死机故障。如不能正常关机,关机时提示msgsrv32错误,在系统启动过程中出现死机等多种软件故障,教师就要针对不同的关机原因进行恰当处理。当需要重装系统时,在系统安装也可能出现故障。另外,注册表也可能经常显示注册表空间不足,禁止保存对任务栏修改等注册表故障。针对出现的不同故障,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安全模式法、软件最小系统法、程序诊断法、逐步添加、去除软件法等故障排除法进行故障排除。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篇6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维护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21-01

计算机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硬件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其维护与保养不仅关系到硬件的工作效率,也关系到计算机软件的工作效率。如果硬件出现问题,计算机就无法正常运行,因而,我们应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问题的原因和维护方法。

一、计算机硬件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设备内部的原因

计算机硬件设备内部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两种:一是设备冲突。主机与系统资源之间的适配是计算机正常运行的关键,配置是否兼容关系到计算机能否正常工作。如果新装入的板卡与现有设备之间发生资源冲突,就会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二是软件原因。软件对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实现软件与硬件的有机结合,才能使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从实际维护情况来看,计算机硬件故障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由软件问题特别是病毒引起的。

(二)外部原因

计算机系统对外部环境要求较高,电压不稳定、电磁干扰、计算机使用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外部原因都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压不稳定可能会损坏硬盘等配件,强磁场干扰会造成计算机意外重启,或导致显示器磁化出现偏色等故障。

二、计算机硬件维护的原则

(一)预防为主

计算机硬件如同人的身体,不能等到出了问题才进行维护,应当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这样才能使计算机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从而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因此,计算机硬件维护应以预防为主。在计算机硬件维护中,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计算机出现故障除了其自身原因外,日常保养情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同时打开过多软件会使计算机长时间处于高速运行,导致主机温度过高,此时计算机就会突然自动关闭系统。虽然这种自动关机不会造成计算机系统的瘫痪,但应加强预防,将这些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应掌握计算机维护常识。灰尘堆积过厚、机房湿度过大等都会阻碍计算机硬件的正常运行。在使用计算机时,应当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清洁,提高其运行速度,不要频繁的开关机,掌握正确的开关机步骤,将计算机摆放在通风较好地位置,便于机器散热。

(二)遵循检测顺序

计算机硬件出现问题进行检测时,应当先从低级、简单问题入手,然后再进行高级、复杂的检测顺序进行检测。[1]一般来说,检测计算机时应先为计算机做一个清洁,然后再进行电源与设备间的检测或主机检测;应先排除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再考虑特殊性的故障因素。如计算机自动关机,一般来说造成这种情况的有两种原因:一是主机温度过高,主机自动关机;另一种是由于下载或运行了携带病毒的软件。计算机各个硬件间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掌握了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就容易排除故障。同时,计算机维护还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先低级、共性,后高级、个性。这样做既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和维修成本,又可以避免“小题大做”情况的出现。

三、计算机硬件维护的方法

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是进行计算机硬件维护的基础,应在该原则的基础上灵活的处理故障问题,既注重技术层面的问题,也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直接观察法和隔离尝试法

直接观察法贯穿于计算机硬件维护的全过程,是计算机硬件维护最直接、最简单的一种方法。直接观察法就是对计算机硬件做全面的了解,既要观察硬件运行的环境、还要观察硬件的配置情况;既要观察用户的操作习惯,也要观察用户的操作过程;既要观察电源插座、插头情况,也要观察软件的使用情况。通过观察来对计算机硬件的整体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维护是为了快速、有效地找到故障,有时需要将一些硬件或软件进行隔离或屏蔽,这时就可以采用隔离尝试法,即将可能与故障产生冲突的硬、软件暂时卸载或停止运行。

(二)最小系统法和逐步增减法

计算机硬件维护中经常将最小系统法与逐步增减法配合使用,能够快速锁定和排除故障。[2]最小系统法是通过测试计算机系统在软、硬件中能否正常运行来判断计算机软硬件环境是否正常。如果系统在软硬件中不能正常运行,说明软硬件环境出现了故障,可以进行隔离。

逐步增减法包含两个内容:逐步添加和逐步删减。逐步添加是在最小系统法的基础上通过逐一增加计算机组件或设备,检测故障产生的原因,找到解除办法;逐步删减与逐步添加正好相反,即通过逐一减少组件或设备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

(三)组件替换法和比较法

组件替换法是指根据故障的类别更换可能产生故障的计算机组件,观察故障是否消失。[3]在实际使用组件替换法时,应首先检查与组件相连的外部设备,然后再进行组件替换,如判断打印故障时,应先考虑驱动是否存在问题、打印机与计算机的连接是否完好、打印机的电源线路是否通畅等。

与组件替换法相类似的是组件比较法。所谓组件比较法是将性能较好的组件与可能存在故障的组件进行全方面的比较,判断二者有何不同之处,从而找出故障。

(四)安装软件或专业性的维护

有许多软件能够自动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检测,安装此类软件也是解决计算机硬件故障的有效方法,一方面,检测软件能够在硬件出现故障时准确的检测出硬件出现的问题,并提醒用户;另一方面该软件还可以适时对计算机硬件进行“体检”,防止故障的产生。但如果经过以上方法,依然无法排除故障,此时,应当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而不是盲目的进行维护,有时一些小问题在盲目的维护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故障的进一步恶化。

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与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是软件与硬件相互配合的结果,因而,对计算机硬件的维护时应考虑软硬件等多种因素。在使用计算机时,应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维护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运行速度,使计算机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1]齐志亚.计算机硬件日常维护与故障排除[J].硅谷,2010(5).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篇7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机房软件安装维修

高校公共计算机机房是高校重要的教学资源,承担着全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以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实验辅助教学作用。机房建设完成之后,如何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管理维护,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计算机机房管理包括硬件管理和软件维护两个方面,相对于硬件管理来说,软件系统的维护难度更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更新和维护是一项常规工作,而高校机房的计算机数量一般都较大,如果每台计算机单独维护,许多重复性的工作就难以避免,效率非常低,不能满足使用需要,甚至影响教学安排。因此,探索更加科学的管理策略,提高维护系统的工作效率势在必行。

1.软件维护与管理的主要原因

对于机房来说,软件的损坏是很常见的。学生在上机实验时,因为老师的指导,软件的损坏要少一些;但是课后,上机者来自不同年级,对计算机熟悉程度不同,一些应用程序或系统程序常常就会在无意中被损坏。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目前的计算机教学环境大多已是windows平台,有时由于学生误操作或者是恶意操作,极容易破坏系统,而要恢复系统却是费时又费力的事,如果造成系统损坏的机器数较多,那么维护的工作量就会加大,有时甚至会影响到教学工作。计算机机房一般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每逢等级考试时,都必须重新安装等级考试所用软件,考试完后还要恢复教学用环境,这又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劳力。而且,机房作为计算机中心,常常要提供给不同的老师、不同的系部使用,在同一个机房环境中,常常需要满足不同的上机需求,如不同的应用软件、不同的操作系统、每一学期教师又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每一学期开始都必须把本学期上课所用的软件安装好,以备教学使用。

2.软件维护与管理的主要方法

2.1规划计算机系统软件

从维护的角度看,教学计算机不论何种配置何种用途,都可以看作是在计算机上运行某些应用软件,只是在不同的时间运行不同的程序而已。在不同的用机环境下,必须选用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平台和系统软件。如果是考试环境用机,其系统软件和操作系统平台必须要满足考试环境的要求,需要完全安装的软件,就不能自行更改为典型安装;如果是教学环境用机,所用软件版本不能追求最新,只要能满足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即可。同时,配合教学需要,安装一些通用或专用的其他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如办公绘图软件、自动化软件、各种语言教学软件、压缩软件、图片编辑软件、杀毒软件,以及信息基础实验素材等。

2.2用好硬件还原技术

硬件还原技术有保护卡、硬盘还原卡之类。计算机机房每台客户机上必须安装还原卡,这种还原卡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可靠性高、兼容性好。这个保护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CmoS数据和硬盘数据及预防病毒的入侵,一般用户都可以随意设置、更改、删除各种系统软件,这些破坏性的操作,只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恢复到本来的状态。它具有单机保护、网络同传、多系统引导、自动分配及修改计算机名和ip地址,还可以通过发射端电脑对全部学生端电脑网络实行开机和关机操作。此系统保护对象的属性及复原方式可任意组合。该系统是独立的,不需要依赖任何操作系统及其他软件,能在各种机型上使用。所以对于如何维护与管理好计算机,特别是计算机软件系统采用还原卡是个很好的选择。

2.3维护批量计算机系统软件

对于需要批量安装的某些应用软件,只要在机房内挑选一台性能最好的计算机作样机,事先安装好该应用软件,调整好硬盘保护卡的相关参数,再使用网络拷贝的方法,把拷贝发送到所有的计算机上,批量安装软件就实现了。如果上机辅导老师有临时性的作业或课件等文件需要发送给上机学生的时候,可以用学生的移动存储设备,如U盘,到指定的计算机上拷贝后使用;可以在课前,使用硬盘保护卡的网络拷贝功能,将文件网络拷贝到机房内所有计算机的逻辑盘中;也可以采用共享的方法,让全体用机的学生使用指定的某台计算机上逻辑盘中的数据。

2.4维护单机计算机系统软件

如果是硬盘的问题引起计算机软硬件的故障,用更换硬盘的方法就可以解决。当机房有学生在用机,时间又紧迫,这个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因为更换硬盘比复制硬盘要快得多。这就要求首先准备好足够的硬盘,按照机房内在用计算机上的数据,事先复制好,作为备用硬盘。当需要时,更换上备用的硬盘,修改ip地址和计算机名等网络参数,即可快速投入使用。同时,对替换下来的硬盘在维修计算机上进行检测,或重新复制数据,或返修作为备用硬盘。随着机房计算机使用时间的增加,硬盘必然会有损坏,更新之后的硬盘,其容量必须要大于或等于之前的硬盘抑或是发送端,容量较大的硬盘作为目标盘或是接收端。

2.5加强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机房电脑中必须安装防火墙、杀毒工具或硬盘保护卡等软硬件,这对病毒的预防、查杀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因为安装了硬盘还原卡,每次重新启动机器后要还原操作系统,所以杀毒软件的升级就成为关键问题。硬盘保护卡为给上机者留有可保存文件的空间就不保护所有的逻辑盘,因此除系统盘外其他都有可能被感染。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在校园网中安装杀毒软件网络版服务器,并确保每台学生机能正常访问。当启动学生机后,病毒库会自动升级。因为是局域网升级方式,所以速度较快,不会对操作产生太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晓军.计算机机房软件维护管理的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5).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篇8

关键词:硬件;办公软件;网络使用;计算机基础课

现在的大学新生,在进入校门之前,都会一些计算机知识,但仅限于上个网页,打个游戏,聊下QQ。由于高考的压力,新生在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后,第一个要买的就是计算机。一般包括台式电脑与笔记本电脑,出于对携带方便的考虑,多数学生会选择笔记本电脑,少量对性能要求高,价钱又不高的才选择台式电脑。而从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里,介绍计算机软硬件这部分的内容,已经是陈旧得不能再陈旧了。教材再版的过程中,一般都是抄来抄去,远远跟不上现实中的硬件更新速度,导致学生学到的硬件架构知识完全无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当时所流行的硬件种类、性能(包括参数)、名称,对资料进行一定的收集整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内容包括图片演示、参数比较、视频讲解、硬件测试软件的使用。另外,在课后可以适当地布置作业,作业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去电脑市场查找自己想要的电脑型号与对应的价格,再回到课堂上,对学生带回来的型号与价格进行点评、分析,从而使得学生认识到各种型号的区别,为自己真正选择电脑打下一定基础。

在介绍完电脑硬件这部分之后,需要讲解的就是操作系统部分,现今流行的操作系统就是winXp与win7系统了,win7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winXp已经在慢慢淡出市场。现下新出的硬件,比如固态硬件等,只有win7才能良好的支持。在对操作系统的教学中,除了基本的操作,如,复制、粘贴,基本的工具使用以外,还应该加入对操作系统设置的讲解,如,用户管理、进程管理、服务管理、设备管理和驱动程序的安装。很多时候,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总是抱怨计算机很慢很卡,动不动就认为计算机出了故障。其实很多时候,多是使用操作系统不当造成的,如一开机就有五六个窗口跳出来。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加入以下的内容:(1)安装软件的时候要看清楚提示,不要乱装插件,不需要的开机启动的软件就不让开机启动。(2)认识操作系统的进程与服务,知道如何开启与关闭服务,这样就可以关闭掉平时不需要用到的服务,要用的时候再开启即可。(3)了解设备管理器,如果设备没有驱动或驱动程序安装错误(出现黄色感叹号),应当如何下载正确的驱动,进行安装。在良好地讲解了这部分知识以后,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就又上了一个台阶。

在现在的大学生生涯中,考证是一个必要的元素,其中一个与计算机能力相关的就是“计算机等级考试”。其中,一级考试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这一级中办公软件的试题占了较大的比重,在教材中虽然也讲解了办公软件的使用操作技巧,但是在考试当中,我们发现学生还是不能很顺利地完成试题。经过分析发现,主要是平时讲的例子与考试不相符,上机练习少。这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讲解往年考试的真题,解题过程应该多演练,让学生多练习,一般学生在看教师操作的时候觉得很容易,自己练习起来时,却因为某个功能找不到而出现操作错误,这是因为学生很难将操作一次性全部记下。所以我们提倡将教师自己做题的过程用屏录软件录下来,保存为一般的通用视频格式,如aVi、RmVB之类,除了上课的演示,再让学生将操作视频拷到自己的电脑上,进行复习演练。通过以上练习,可有效提高学生做题得正确率。

最后我们要讲到的模块就是互联网基础这部分了,教材中主要介绍浏览器的使用、邮件收发、文件下载等知识。我们可加入以下实用的教学内容,现在大学生寝室用得最多的网络设备就是两样,一是普通版交换机,二是无线路由器。交换机没有什么要讲的内容,接上网线、插上电源就可以使用,而无线路由器我们要讲解一下,如何设置上网账号,如何设置无线加密功能,如何设置内置防火墙功能。另外,可以讲解一下网上交易要注意的事项,如何识别安全购物网站,进行安全的电子商务交易。讲解安装网络防火墙,设置一些常用的网络规则,抵御木马软件的攻击。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篇9

关键词:机房管理和维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3-3581-02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计算机机房的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方面。现代高校机房计算机数量众多,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模块化,所需安装软件种类增多,公共上机和自由上机频率增高,计算机软件管理水平难度和计算机故障率也相应增加。因此如何管理和维护好机房的计算机,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上机环境,对当前计算机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机房管理的意义

高校计算中心机房不仅承担了全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上机实践、考试和等级考试等工作,而且还是学生上网浏览查阅信息资源、获得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网上选课、收发邮件、查看成绩等信息的重要场所。由于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分模块教学,经常要结合教学内容安装很多相关软件,而且上机人员的流动性、随意性和使用系统的差异性,因学生操作不当,难免会出现硬盘系统被有意无意的删除和破坏以致崩溃现象,在机器和系统维护上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机房管理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学生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关系到学生进行计算机练习和考试,以及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已经成为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方面。

3机房管理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3.1一卡通管理软件的运用

由于公共机房一方面承担全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的任务,另一方面提供全校学生自由上机的时间,因此在管理上如果没有有效的制度合理安排时间,特别是两者过渡期的时间安排,就会使整个教学秩序混乱,而且会给管理员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我们学校采用一卡通管理软件“联创机房管理软件”来解决上课和自由上机的矛盾。利用联创机房提供的预约制度,考虑不同的课程和班级在该学期的课程设计情况、时间要求进行合理安排,管理人员在每学期根据课程安排表进行预约安排,如图1。该预约功能可以提供下面的服务:在非预约时间内,可以提供自由上机,学生可以通过一卡通刷卡端刷卡进入,登陆成功后,系统自动建立用户上机纪录。上机结束后根据使用时间进行计费。当预约安排的时间到时,管理软件提醒学生退出并重新启动系统,在预约安排内――即公共课上课时间,上课的学生不需刷卡,通过学生一卡通上的帐号和密码就可登录上机,而那些不上课的学生就无法登录,如图2。有效的解决了公共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和自由上机的矛盾。

3.2硬盘还原卡的运用

硬盘还原卡也称硬盘保护卡,它主要的功能就是还原硬盘上的数据。每一次开机时,硬盘保护卡总是让硬盘的部分或者全部分区能恢复先前的内容。换句话说,任何对硬盘受保护的分区的修改都无效,这样就起到了保护硬盘数据的内容。它是基于计算机硬件的底层,兼容性好,可靠性高,不依赖于硬盘,不占用任何硬盘空间,也不占用常规内存及Dma、i/o、中断等系统资源,它既能保护硬盘分区,又能防止CmoS设置的修改,并且能完全防止系统型病毒的入侵。它在学校的机房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极大的减少了机房维护的工作量。

1)在软件的安装上的运用

由于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每学期的安排都不同,而且同一个学期也有不同的模块,因此对机房管理员来说,每学期进行大量的软件安装,工作量相当大。以往笔者在管理电子系专业实验室的时候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1key_ghost”对计算机进行备份和还原,但那只适合计算机数量少的实验室,一旦计算机数量上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利用该方法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工作进度受到了严重影响,给公共机房日常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现在运用硬盘保护卡能很快的解决问题,例如我们机房使用了华锐保护卡pLUS版,即在每台电脑的网卡上安装一片芯片。该保护措施提供“一对多网络拷贝”功能,通过该方法只需要做好一台母机――即在该机上安装好操作系统、专业软件、常用工具、机房管理客户端程序等。其他电脑通过网络登录到母机后,将母机设置为发射端,其它计算机设置为接收端,通过网络拷贝功能就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将几百台计算机安装完毕,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多模块下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安排。

2)在系统的保护方面的运用

高校计算机公共机房是学校学生公用机房,学生误操作,或者及个别学生的恶意破坏,都可能把软件系统搞得面目全非,甚至是系统崩溃,将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目前我们机房所使用的硬件保护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的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硬盘保护卡可以实现硬盘的某个分区以及全部进行保护,可以将将硬盘分为若干个分区,把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放到主分区C、D区内,并将该两个区设置为“每次还原”。而其它盘,比如e盘可以设置为“从不”,这样学生每次用过之后的C、D盘下的数据,特别是遇病毒及文件被破坏,利用保护卡的复原功能,通过重新启动计算机,立刻就可回复系统到保护之前的初始状态,实现硬盘自我保护作用,而其它盘则由于未受保护又可以保存学生的数据不丢失。如果管理员需要临时安装软件或者进行升级可以通过特殊按键,输入密码进入“操级用户模式”进行操作。

3.3netop的运用

虽然管理人员在每学期根据公共计算机模块安排的任务安装好了必须的应用软件,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安装新的软件或者分发文件,而此时如果使用硬盘还原卡“一对网络拷贝”功能又太耗时,此时可以考虑使用netop软件进行管理。计算机管理员事前已经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了netop学生端,在管理机上安装netop教师端。利用netop提供的工具就可以快速完成批量计算机文件分发如图3和软件安装如图4,对应急文件的分发和软件安装非常有效。

3.4硬件故障的解决

公共机房内的计算机因为使用频率较高,出现硬件的损坏率也比较高。为了保证机房正常运作,提高设备的正常使用率,硬件设备的维护是十分重要的。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硬件故障一般分类两类:接触不良引起的硬件问题,比如发现不了硬件或者发出警报声,这时候一般考虑重新插拔内存条、显卡、网卡。另一类属于硬件损坏,比如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导致键盘或者鼠标、硬盘的损坏,这时候就应该考虑更换新的。在管理人员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就要及时和厂商联系,进行保修。因此在平时的维护中,关键是经常对电脑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硬件设备故障,及时发现和检修维护,使得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

4环境卫生及安全管理

机房适宜的温度和通风环境不仅能延长计算机硬件资源的寿命而且还能保障管理人员和上机人员的身体健康。如显示器受阳光直射会加速显示器的老化,因此机房应安装较厚的窗帘;积尘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缩短机器的寿命,因此管理人员应每天打扫卫生,定期拖地板,做好机房的清洁工作;机房上机人数多就会造成计算机散热量变大,空气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头晕等症状,不利于学习效果,因此要采取措施保持机房的通风。机房由于计算机数量多,布线复杂,因此管理人员要定期整理计算机的电源线,做好电源开关的保护,不让学生接触到危险的地方,保障计算机房的用电安全。

5结束语

机房的管理和维护是一项繁重和复杂的工作,而机房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计算机基础教学及其实践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关系到自由上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质量,关系到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因此如何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好机房对于计算机管理人员至关重要。本文从公共机房软硬件管理和维护,卫生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根据自己工作的经验,提出一点关于公共机房管理和维护的经验,希望能给其他计算机管理人员提供一点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篇10

云计算的本质就是要屏蔽it的复杂性,将it资源以服务的方式交付给用户。对于终端用户而言,云计算显然让it变得更简单,而对于底层的it基础架构而言呢?它能否也会变得更简单呢?

近日,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三通信)推出了全新的UiS(UnifiedinfrastructureSystem)统一基础架构系统,它是华三通信面向云计算基础设施层推出的融合基础架构,基于UiS架构,华三通信推出了集刀片服务器、机架服务器、交换机、存储于一体的全融合产品。UiS从全融合、全虚拟化、全面管理三方面入手,将计算、网络、存储三大类it资源紧密集成,实现了软件定义it基础设施资源。

华三通信的UiS正是希望通过一体机的方式,让云计算从基础架构层面开始就变得简单。华三通信云计算产品线总裁吴健介绍,构建云计算基础架构的传统方式,需要硬件平台、虚拟化软件和云管理软件分阶段部署,或者把多个厂商的各类产品拼凑起来交付给用户,而华三通信UiS为用户提供的是云计算基础设施的一站式交付和运维。

“UiS系统实现了可定制化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整体交付,并对软硬件设备的性能进行了全面优化,用户不必考虑软、硬件基础设施之间的兼容性问题,UiS同时也解决了多厂商之间服务协调难度大,响应速度慢等问题,使用户从繁琐的设备选型、采购等环节中解放出来,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自身业务的规划当中。”吴健说。

吴健认为,it基础架构的融合是最难的。所谓的融合架构,不是把各类产品简单叠加在一起,而是可以将各类资源无缝融合,同时可以更简单、灵活地进行调度和调试,将it管理员的管理难度和复杂度降到最低。UiS中的统一管理矩阵套件UiSm(UnifiedinfrastructureSystemmanager)就是基于这种理念进行设计的,它具有统一的、符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的管理界面,可以真正将用户的全it基础资源和应用进行统一管理。对管理员而言,UiSm可作为其it基础架构管理的唯一入口,可以做到新设备的自助上线、应用的一键部署。

据了解,UiS集成的虚拟化平台不仅可以实现计算资源的虚拟化,还可以实现网络、存储的虚拟化。刀片网络模块通过横向虚拟化技术iRF2和纵向虚拟化技术VCF实现多台虚拟化为一台,overlay技术则可以为每个虚拟机分配独立的虚拟通道,实现计算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深度耦合。存储虚拟化vStor技术把所有服务器空闲硬盘组织起来,虚拟化为一个共享存储资源池。由于存储与计算完全融合在一个硬件平台上,用户无需像以往那样购买连接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San网络设备(FCSan或者iSCSiSan),vStor在功能上与独立共享存储完全一致,计算虚拟化软件就可以在此虚拟的共享存储资源池中部署、管理虚拟机资源,实现计算和存储的深度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