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与管理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7:53

酒店管理与管理专业篇1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调研结果及分析;专业前景

调研团队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走访了上海,天津及北京部分高校,对高考生和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其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认知,并深入各个酒店,与人力资源部总监等中高层管理人员,主要围绕酒店的行业发展现状、人才现状、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等话题进行访谈。通过调研数据分析,了解酒店业发展情况,以及对人才的需求。

一、调研结果及分析

1.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报告

本次调查实际下发问卷76份,回收有效问卷76分。其中男性32人,女性46人。调查对象为高考生及大学生。在专业选择原因中,69.57%的学生选择为“专业前景”。选择的专业中有47.83%的同学选择了经管类。而酒店管理专业隶属经管学科范畴。在酒店管理专业学习目标中,有71%以上的同学的目标是学习相关知识,毕业后,运用自己所学,凭自己的努力达到管理层的位置。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同学们对酒店管理专业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也相信能学习到管理层知识,只是需要凭自己的努力。在进行酒店管理专业选择的原因分析,68%以上的同学认为,本专业可以学习到很多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知识,47.83%的学生认为,酒店业发展很快,对工作人员的需求量大,将来有很好的就业。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多数同学相信能学习到管理层知识,认为酒店管理专业会培养绅士和淑女,并认识到目前酒店业发展快速,对于人才需求大,方便就业的现状。在酒店业未来发展分析的调查中,75.36%的同学认为,随国家的发展,酒店业将不断发展。大部分同学相信未来酒店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对于酒店业发展持积极态度。在是否会从事酒店业工作的调查问卷中,39.13%的同学选择会继续进行本专业,大部分同学愿意从事酒店业和愿意考虑在酒店工作。

2.深入酒店调研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问卷数据,我们发现,同学们对酒店管理专业前景抱有很大的信心,除此之外,我们还深入酒店中,对各部门工作人员、酒店实习生、酒店管理层进行了深入访谈。大部门的实习生表示作息不规律,工作强度大劳神劳心,但就业几率大,且能学习到财务人力销售餐饮等综合知识,尤其是管理培训生,不仅受到酒店重视而且可以拿到经理级的薪资,薪资待遇可观。酒店管理层则表示未来中国酒店业发展势头和就业前景良好,酒店人才流动性大,管理型人才的需求极大,但是由于酒店的综合性和工作强度大,更多的是需要综合能力强的高级人才。对于实习生要求则相对低,因为实习生有着就业的不确定性,缺乏社会经验,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完成实习时期的基本工作。

二、酒店管理专业前景

通过上述调研分析,酒店行业前景广阔,在当下就业竞争压力大,职业规划意识为先的理性回归下,酒店行业被认为是职场上尚未被充分挖掘的“宝藏”。

1.就业容量大

近几年,随着中国各地大中小城市把旅游业作为其经济增涨的源动力,政府与社会投资的不断增加,旅游酒店业,成为最具活力的行业,来自全球各个知名品牌酒店集团也纷纷瞄准了中国市场,并大力投资和加盟,促使中国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更是日益增大,导致行业内的专业人才形成供不应求的局势。

2.行业待遇好

酒店行业其高级管理者薪金收入远远高于其它传统行业,同时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其待遇会稳步上升。例如,将采访的天津丽思卡尔顿,北京来福士,北京四季,上海香格里拉,上海半岛,等酒店不同职位正式工的信息分析,普通正式工工资均4000左右,主管级均7000左右,经理级均12000左右,并表示酒店除工资,年终奖,固定休息外,会照顾员工吃住,节假日加班工资翻倍等。

3.看重长期发展

酒店管理行业没有年龄、性别的限制。在初期薪金较少,职位较低,但随工作时间的累积,经验的丰富,越受酒店重视。在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沟通中了解,初期从部门普通员工干起,随工作经验的累计,2年便有突破万元者,并表示随工作时间的增加,每年工资均有小幅度提升,职位也已有人力培训主管,餐饮部主管,值班经理,等中高级管理职位。

4.需求高级人才

从行业特性来看,酒店业也尤其需要那些专业度高、综合能力强的高级管理人才。语言能力强、具备全球化视野、有实战经验的人才尤其受到酒店的青睐。这也对酒店管理专业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实战与理论相结合,走进业界,迎合酒店业需求。例如,我就读的中瑞酒店管理学院,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合作办学,学院重视实操教学,四年学习时间,我们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学院教学酒店完成,四分之一时间在酒店进行实习。学校以培养酒店业高级管理人才为办学目标,培养了大批酒店业高级人才。

5.就业方向广阔

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学生的访谈,与收集的信息显示作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服务型专业,毕业生结业后不会有太大就业竞争压力,不仅可在酒店各个部门任职,还可在各类旅游公司,航空公司,会展中心等单位从事行业管理、导游、业务洽谈,市场调查等服务型工作。

作者:喻明远刘琳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酒店管理与管理专业篇2

(一)实训室管理体制不完善

实训室是校内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很多职业院校学校投入了建设资金,建立起模拟酒店管理实训室,但是,实训室的使用与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模拟酒店管理实训室在建成之后的使用过程中,还没有统一的规范操作流程,实训室的财产管理制度欠缺,实训室的阶段性营业制度不完善,实训室管理人员奖罚评估制度不完备等。除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之外,大部分学校的酒店管理实训室也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总之,还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校内实训室管理制度。

(二)实训室设施设备不齐全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技能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中高技能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必须充分发挥利用好校内实训室,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以及专业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而目前,大多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设施设备等不健全,不是中餐实训室少水杯,就是客房实训室少了毛巾等,或者是设施设备过于落后,跟新时代酒店行业所要求的标准相差太远,导致某些教学项目无法展开,严重影响了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实训室建设滞后于酒店市场的发展

随着酒店的迅猛发展,大部分酒店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管理与服务模式,纷纷进行了改革调整,这个改革,不只是体现在硬件上,也体现在软件上。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实训室采用的还是80、90年代的老设备,授予学生的也是针对这些老设备的老一套服务方式与技能。因此站在企业前沿,改革更新实训室设施设备,推动实训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行业发展的新要求,才能充分发挥实训室的功能。

(四)实训教师配置不合理

酒店管理专业有着非常强的专业性,对教师专业技能要求极高,尤其是实训指导教师。而在现实中,部分职业院校,尤其是中职学校,对专业实训老师的选择未免欠谨慎,对实训指导环节重视力度不够。虽然也有一些教师经过了一定的培训,但缺乏规范的专业训练,操作技能不扎实。另一方面,专业教师担任实训室管理员与实训指导老师符合专业技能要求,但是一般情况下,他们除了实训室管理、实训指导,还需参与其他科目的教学任务,甚至还要担任兼职辅导员,过多的工作量导致他们对实训室管理力不从心。

(五)实训室日常维护不力,使用率过低

大部分职业院校对于实训室是重建设轻维护,导致设施设备故障,同时,维修效率不高,导致实训室空置。而由于各种原因,原本应该对外营业的实训室,如客房实训室、中餐实训室、西餐实训室等,却没有顺利对外营业,使用率过低,影响实训室的功能发挥。

二、模拟酒店管理实训室管理建议

针对实训室管理现状,一方面要加强实训室设施设备维护与更新建设,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强化职业角色,提高实践能力。

(一)增强建设与维护实训室的意识

校内实训室充当的是“校中厂”的角色,是学生认识酒店行业、提高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一个平台,专业的发展与实训室建设密不可分。因此学校从上到下都应该认识到实训室的重要性,而不是只靠实训室管理员一个人的力量。学校领导牵头,给以政策支持维护,老师以身作则,教育学生在实训过程之中要注意维护实训室设施设备安全,减少破坏。办公室要组织宣传,通过在实训室贴标语、惩罚破坏实训室行为等手段,来提醒每一个人。

(二)建立健全实训教学体系

职业院校的实训一般采取分散实训,如同专业的不同课程实训独立性比较明显。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专业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应该把分散实训变为模块式集中实训,即将同一个专业的全部实训内容,根据职业技能要求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将其整合为几个相对完整的大型实训模块,在实训时,以模块为单位进行集中操作训练。同时,要紧密结合酒店发展的能力需求设置实践课程模块。

(三)实训教师配置要合理化

实训指导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专业在配置实训教师时应该着重考虑其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过硬的技能、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而且,实训教师能够不断地用本专业的新知识充实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今酒店专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由于酒店行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方式、服务流程在不断更新,所以,形成专业教师进入行业锻炼的机制,使专业教师分时段进入酒店企业相应的岗位进行实践锻炼,确保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四)加大实训室的开放力度

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育基地,本应该与企业运营模式相结合,这样,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当真正角色去学习,另一方面,又能最大程度发挥实训室的功能,提高使用率,可谓一举两得。但是,大部分实训室只是专供教学活动所用,体现不了其他功能与价值。

(五)将实训室与考证培训有效结合

如今,国家正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通过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制度。越来越多人也认识到了技能的重要性,讲究“持证上岗”。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的办学初衷是培养面向酒店服务业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因此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更应该积极响应该制度。专业教师团队应争取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考核项目,让校内实训室也参与到技能认定项目上来。

三、结语

酒店管理与管理专业篇3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81-01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内涵解析

“现代学徒制”是相对“传统学徒制”而言的。“传统学徒制”以培养具备熟练技术的工人为主要特点,而“现代学徒制”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职业教育,它试图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教育的一场重大革新。“现代学徒制”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为目标,校企合作双方在合作的方式、方法以及合作的具体内容上,都有明确的利益共享机制,有着相对完善的协调管理办法和措施。学校能充分利用企业的专业设备或是专家师傅等资源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既解决了学校专业设备条件不足,师资缺乏等矛盾,又解决了学生的专业实习问题,还使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岗位技能。校企合作的程度越紧密,人才培养质量就越高。而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报酬,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活费用,同时,也对未来就业提供了一定经验支持。

二、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矛盾。鉴于存在的矛盾,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了频繁跳槽的问题,表现出大学生自身从业、就业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出现了不选择酒店工作,而从事其他类别的工作的现象,这又表现出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不忠诚性。由此,产生了高职院校的资源浪费。

三、“现代学徒制”与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现代高职教育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探索,主要形式有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采取到酒店实地参观和顶岗实习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但是主要的学习时间还是放在校园,与酒店的实际工作环境大行径庭,而且授课的主体依然是学校老师,虽然具备双师资格,但是,不能随着社会发展和酒店行业的变迁而适时调整授课内容,基本上人才培养的模式还是以学校为主,企业的实际需求为辅。而订单模式,是在学生大二的时候,用工企业与学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与学生签订委培用工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实训标准。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学校完成,技能和实践部分在企业完成。工学交替和订单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会出现学校的课程设置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内容,在企业不能有效转化,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企业发展的要求等。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引入“现代学徒制”,企业应该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在行业具有良好的口碑。学校和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制度,学校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标准,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在招生方面,学校和企业共同招生,让家长、学生本人深入、详细了解“学徒”须知,将阶段性的学习、工作任务做分解,让家长和学生充分了解到“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从而,学校、企业、家长和学生四方共同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路线,进行有效地规划。针对酒店行业的服务技能方面的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师资库”,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一线优秀员工纳入到“师资库”中。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的学业、实习和就业的问题。这种模式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优秀文化的传承,实现企业“师傅”的个人价值。另一方面,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可以为企业补充新鲜的血液,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引入,为酒店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探索有效的、长效的机制,破解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是今后应该深入研究和不断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

[2]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专题研究,2013(16).

[3]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J].教坛视点,2013(6).

酒店管理与管理专业篇4

(一)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的,注重实际操作的能力,在实习教学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这样的认知在实际的教育中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果,还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当下,我们国家的高职实习教学还未将职业素质和培养技术应用的能力作为核心和关键,进行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设计,理论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和实习体系的创建过程还不完善。实现理论和实习的结合是我们国家的高职教育要做到的,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教育学者还没有对实习教育做出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理论和实习还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对于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的合作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国内的大部分研究是关于如何解决实验和实训的,不过对于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互惠互利的有效机制的研究还不深入。(二)传统的实习模式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学生对于实习的认知非常片面,认为实习是一种负担,这样的认知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完成。酒店管理专业实习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酒店将实习的学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一味让他们干活,没有尽到承担实习指导的责任。在学生实习方面没有详细周密的安排,没有做相应的培训计划等等,这些问题使得学生的实习质量大大降低,实习生没有得到很好的指导。高职院校的管理者的实习教育理念是非常落后的,而且没有高质量的实习教学方案,在实习中的主导地位就没有突出出来。缺乏系统的实习培训、全面的实习过程和完善的实习效果评价机制,所以,在学生的实习中没有发挥出应用的作用,更多的时候采取的是放养式和粗放型的管理。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新模式的基本架构

实习教学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和编写训练报告。这是传统的实习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和漏洞,各个环节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层次性非常薄弱,使得实习的效率大大降低,实习过程的重点不突出,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没有掌握相应的技能,做不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实习的效果得不到保证。根据传统实习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新型的实习模式,包括三个步骤,分别是适应、思考和研究,这三个步骤是层层递进的。学生实习的时间一般是一年,那么,这种新型的实习模式将这一年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是适应岗位和环境,这是这三个阶段中的基础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要学会观察酒店内外的环境,时刻关注酒店的产品,积极地与客人进行沟通,体验酒店的文化,还有掌握相应的技能,这都是一个酒店合格员工必须要做到的。第二阶段,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对酒店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学生就进入了思考分析的阶段。这一阶段将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了很好的连接。学生将第一阶段的观察作为基础,对于酒店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知,那么,就可以从比较细微的问题开始进行探究。在这个阶段,要将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应用的实际的操作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且要不断归纳和总结工作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达成实习模式的目标。从培养目标着手,切实联系酒店基层管理者的工作状况,对酒店基层管理者应该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促进学生课堂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这三个阶段中都要为学生建立可以进行量化的实习效果评价机制,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三步渐进实习模式的目标是让学生在经过三个阶段的锻炼和学习之后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酒店基层管理人员。

三、三步渐进实习模式的特点

(一)学习的内容具备综合性和开放性。酒店管理中需要管理者具备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包括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三步渐进实习模式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利用不同种类的探究方法,对于社会生活、学科多元化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可以将教学的成果进行有效的整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更加活跃的态度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二)学习的过程具备参与性和自主性。三步实习模式注重分层教学,学生所具备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这样可以符合他们的不同的要求,调动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在三步渐进模式中,包括了很多的环节,需要学生自己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具有很大的自主性。

高职教育与其他的高校教育有着一定的不同,它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对于企业来说,更加能够接受具备这样能力的人才,在实际能力操作的培养中,实习教学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但是传统的实习模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三步渐进实习模式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和改善了这些问题。

作者:李斌单位: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于庆源,YUQing-yuan.谈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模式的创新[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2):76-78.

酒店管理与管理专业篇5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职业习惯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B

良好的职业习惯是一个人从事职业活动的基础,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石。就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来说,职业习惯的塑造更为重要。

酒店业作为服务行业,能否做到优质服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酒店员工的职业习惯。酒店业每天都在对员工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目的也正是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习惯。目前大中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已经成为酒店人才招募的重要渠道,但是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容易出现干不好、留不住的现象,经过调查访谈发现,工作第一年的流失率最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而言,缺乏基本的职业习惯,短时间内不能适应酒店的工作习惯而离职是主要原因之一。

酒店行业需要的准“职业人”不仅仅是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而且还需要其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基本的职业习惯。因此,某种意义上讲,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应该就是职业习惯教育。一个具备了一定职业习惯的毕业生一踏入酒店,很快适应工作,而且目标明确,必然会推动其职业发展。高职教育作为学生成为“社会人”、“职业人”的最后一道“人才培养关卡”,必须要率先肩负起塑造高职学生基本职业习惯的重任。

而目前从高职学生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和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因而,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高职学生基本职业习惯的培养。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现状

笔者曾在2008-2010年连续三年对上海市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选择了入学后、实习前、实习后三个时间节点,针对他们的行业认知和职业认知方面进行追踪调查发现:调查的三个阶段,学生认为最需要提升的始终是“英语水平”,比例均超过70%,而这三阶段,认为需要提升“专业动手能力”方面在逐渐下降,分别占77.4%、45.3%、43.5%。而对于“人际交往”、“沟通技巧”、“主动服务意识”、“礼貌礼仪”等职业习惯方面重要性的认知在逐渐提升,经过一年或者半年的实习后,通过对客服务、与同事、上司的实际工作配合和沟通等方面一线体验,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能力”(占52.7%)、“主动服务意识”(占59.3%)、“沟通技巧”(占51.4%)、“礼貌礼仪”(占49.6%)几个方面在酒店工作中的重要性。

可见,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对于行业所需的职业素养的认知,更多地尚停留在语言要求、职业技能等硬性方面,而对于行业职业习惯等软性要求认识不深。因此,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精力主要集中在语言能力的提高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上,不重视甚至是忽视了基本职业习惯的培养,从而影响到其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这势必会影响到未来的顶岗实习、正式就业后的工作适应能力,容易形成错误的职业认知,致使许多毕业生短期不能适应酒店工作而武断地认为自己不适合从事酒店工作而草率跳槽,进而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

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

教育就是塑造习惯,而职业素质教育应该是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等方面的理论教育和职业习惯的养成教育两个方面。而前者是后者的方向标,后者是前者的外化,理论教育只有外化为具体、可见的职业习惯才更富有意义。而只有真正地深入理解了职业道德等理论,才能将之贯彻到自己的职业行动中,才进而形成相应的职业习惯。职业习惯的培养,并非仅仅通过开设职业道德理论课或开几次现身说法的职业讲座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结合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针对性地为各专业学生制定一个目的明确、系统规范、易于操作的职业习惯培养计划和行动方案来执行的。

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依然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随着“就业导向”理念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开始在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岗位的能力需求开设课程。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注重了教育自身特点却忽视了教育与职业的衔接、注重培养职业能力却轻视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的塑造。

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如何塑造学生的职业习惯

习惯培养是一项艰巨、长期的过程,高职院校和学生个人都必须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职业习惯培养的氛围和制定相应的制度等方面来贯彻落实,真正地将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而学生个人则可以通过“pDCa”方法来培养和矫正习惯,真正地认识到培养良好职业习惯的重要性。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酒店管理与管理专业篇6

1.国外发展与实践

旅游业与酒店业发展路径一致,欧美发达国家较早开展对于旅游和酒店相关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同时也开展相关的职业实践教育。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实践研究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有极为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办学模式、宏观微观社会环境的较大反差,使得我们与之难以在一个平台进行横向比较,差距较大,但国外一些办学理念和实习实践成功之道则可以借鉴。国外酒店管理相关专业实践教育中,以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nVQ“国家职业资格”推动实践教学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为典型代表。其中,德国的“双元制”,顾名思义,就是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企业的广泛参与各类教育形式互通,在专业教育中更加注重专业的实践应用性,将职业经验理念融入教学中。此外,以加拿大为首的CBe模式,广泛流行于北美、英国及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该模式同样是以职业综合能力学习与考核为基础,以岗位的应用和实践为目标,培养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学生。从国外的专业教学体系来看,实践教学以课堂教学作为酒店相关专业的两大教学重点,备受重视,从实践课时的构成比例来看,德国的实践教学培训要求不能少于2个学期,北美等地的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之比为3:7,足以见得实践教学对于酒店管理相关专业的重要性。

2.国内发展与实践

相对于国外的酒店管理教育,我国的大学本科酒店管理教育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早期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教育由于刚刚起步,属于探索时期,因此更多地是在原有本科相关专业设置的基础之上吸收国际酒店专业教育经验兼收并蓄开始的,因而早期的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对实践的认知和应用并不完善。随着酒店行业的变化发展,对于具有经验的酒店管理人才需求大量增长,使得酒店管理高等教育开始重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并重的教学体系。国内诸多学者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实践内容与方法提出了众多建议和见解。例如,专本硕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区别下实践教学一体化(刘建华、汪京强等2011)[1];我国高端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的课程中的实践问题(许慧卿,2018)[2];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应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平台(周景昱,2018)[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和实习学生、酒店及学校的矛盾,使实习效果最优化,使学生、酒店及高等学校三方实现共赢(吕江,2018)[4];围绕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塑造,从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导向、内容及条件三方面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方玲梅等,2017)[5]等等。可以说酒店管理教育领域对实践教学体系的认知越来越深入,也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国情和具有实践借鉴意义的建议。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学者对旅游管理教育中实践教学模式有着深入的研究,既有宏观层面的组织结构与机制研究,又有基础层面的专业建设与实习探讨,但对于实践模式差异化的实践教育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因此,从基于目标差异化的角度深入研究高等院校学生实践教育将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差异化培养的目标

在过去的10多年间,酒店业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行业之间的渗透性使得酒店不再是简单提供住宿的空间,酒店的功能不断丰富,酒店管理者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同样也面临着困惑,一方面是大量的人才培养和输出,另一方面确实酒店业与高等教育体系之间的对接问题,酒店行业难以获得符合要求的管理人才。尤其是酒店业员工的高流动性和快速流失率使得人才培养体系与现有行业需求之间难以实现有效对接。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专业培养中的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的差距,以及培养环节与就业体系的脱节。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育是专业教学计划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其实施效果关系到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而长期以来学生实习实践教育无差异化的模式,一直影响着专业实习效果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结合学生对于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度评价,对于酒店管理课程及实践教学计划进行有效地补充和完善,进行差异化的实践教育模式构建,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改变以往旅游管理及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实践的无差异化传统模式,建立高等院校该类专业的实践新模式在现阶段的酒店管理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对实践教育模式的改革,能够帮助学生端正实习实践的态度并建立正确的专业认同感,消除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迷茫。学生在差异化的实践培养中能够充分利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发挥潜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实习工作。通过对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基地、实践过程等差异化的设计为我国酒店业提供更多的复合应用型管理人才。

三、差异化培养的内容

随着人们旅游意愿和旅游需求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升级延伸到旅游市场的各个领域,酒店业首当其冲。酒店类型、产品和客源市场等都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酒店的经营方式也受到了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生活消费方式变革的影响。酒店业不再是仅仅为住店客人提供简单的住宿和饮食服务。酒店的功能不断拓展,人们对酒店的消费诉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多样化。因此,酒店业的发展对具有复合型知识要素和基本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的需求更加迫切,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的要求更高。与此同时,酒店不同岗位对员工的教育层次和职业技能的要求也出现了分化和差别。酒店中既存在简单的对客服务劳动技能岗位,也存在着需要较高学历背景、语言技能娴熟、精通酒店整体运营的复合型管理岗位。因此,高等教育培养下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应该从行业发展与需求的角度,基于差异化的培养目标,设计符合高等教育层次及酒店岗位需求的教学实践培养内容。

1.培养目标差异化

高等教育下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历背景和学习能力较优于其他专业层次,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符合企业的需求,更需注重对其理论方面的教育,综合提升学生的实践与理论素养,为酒店行业培养具有文化素养和知识技能的后备力量,使之成为创新实践复合型的国际化管理人才。

2.实践目标差异化

高等教育下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目标是通过实践过程,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尽快融入职业角色,为其未来的职业规划和最终成为酒店管理者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与较低学历层次教育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实践服务人才有较大差距。因此,应该在学生实践环节建立与实践企业的有效对接和沟通,不仅为学生提供一线的实践岗位,还要为学生创造实践中晋升与交流的平台,最终让学生对行业产生归属感。

3.实践内容差异化

与其他学历教育的专业实践内容不同的是,高等教育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应以轮岗实践为主,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学生实践的内容不再是单一的某一岗位实习到底,而是通过贯穿整个实习过程的轮岗来提高学生对酒店的全方位综合认知,使其能够掌握酒店各部门实习实践的基础操作从而建立管理岗位有价值的全局观。作为未来的酒店管理者,对酒店整体运营与架构的全面了解是未来酒店管理的重要基础,在实践中,如果能够较早融入到酒店各部门的实践中,就能够迅速提升学生从业的适应能力。但轮岗就意味着需要较长的专业实习期,这就需要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创新和协调实践时间和周期,可以建立校企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累实践经验,在酒店各部门进行轮岗实践。

4.实践中的身份角色差异化

高等教育背景下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身份角色也应与其它学历教育下的同专业学生有所不同,但在以往的实践中,学生在实习岗位上并无较大差别,这就使得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认识存在误区,认为酒店行业人才需求对教育背景无差别对待,学生实践热情受到影响,职业定位受到打击,从而对实践产生抵触情绪。针对这类情况,应该在实习实践环节中,给学生一定的角色定位和角色培养意识,如可以建立管理培训生培养实践模式,让学生在潜意识中能够认同和主动进行实践环节。

5.实践基地差异化

作为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应结合当前酒店行业发展趋势和热点,与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实践的起点上区别于普通教育层次。尤其是通过在国际连锁酒店集团、外资品牌酒店的实习实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酒店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充分获得个人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是实习的前提条件。

酒店管理与管理专业篇7

【关键词】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人才

自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旅游业便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与旅游密切相关的酒店建设与管理也蓬勃的发展起来。旅游市场对旅游和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种形势下,职业学院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出发点,搞好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加快教学改革,提高该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以满足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在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方面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专业课程的设置、实践教学的安排、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教学设施的配备等。鉴于这些问题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影响,必须要进行教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此提高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为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本文先对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再分析了如何实现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一、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目前很多学校在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所开设的课程大多是酒店管理方面的,比如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对学生的培养,仅仅局限于酒店服务层面,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这个专业名词来说,就可得知不仅仅只是酒店管理,还包括旅游管理。而目前很多院校偏重于酒店管理教学而忽略了旅游管理教学,使得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毕业后只能从事与酒店管理相关的服务岗位,就业面狭窄。

(二)实践教学普遍少于理论教学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因此在其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而目前很多学校过于重视该专业的理论教学,导致实践教学滞后,跟不上理论教学的步伐。这就使得学生往往徒具众多理论概念,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因为缺乏实践经验,束手束脚,错误百出,效率低下,给企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三)实践教学的设备严重不足

实践教学设备缺乏是目前众多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在酒店管理方面进行客房服务教学时,必须要具备一些客房用品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餐饮服务教学需要一些餐饮器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设备,导致实践教学很难开展,这对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来说。

二、如何实现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针对目前我国各大职业院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而言,必须要对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改革,才能实现该专业教学效率的提升。改革具体的切入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改革教学观念

教学改革并非学校领导单方面努力就可以完成的,而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才能实现。要全面落实教学改革,首先必须要改革当前的教育观念,只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做好改革的思想准备,才能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才能将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实处,否则就是形式主义。对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来说,应该重视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充分听取老师的意见以及学生的需求,综合各方面意见来推进改革工作。

(二)合理设置课程

学校必须加强对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合理增设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更宽阔的渠道。对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可以将教学课程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类,其中理论课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理论教学、文化基础理论教学、专业方向理论教学等;实践课主要包括实训课以及顶岗实习。而在实践课与理论课中,还必须设置相对应的教学科目。就拿实践课而言,其主要教学科目如表1所示:

另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安排必须要合理,不能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也不能故意缩减理论教学课时来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应用,二者必须要合理安排,互相促进,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合理配置设备

对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而言,充足的教学设备对于提升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在教学改革中,各大院校必须要重视对教学设备的配置。首先,要在数量上满足众多学生的需求;其次,要在质量上达到一定的标准;最后,还必须要与时俱进,多配置一些当前酒店中常用的主流器具,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合理安排实习

各大职业院校必须要与社会上的酒店企业、旅行社等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习制度,遣派学生到企业中去顶岗实习,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同时,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必须要保护好学生的正当利益,强化带班教师的责任,确保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安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各大职业院校在开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课时,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既要重视酒店管理方面的教学,更加不能忽视旅游管理方面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拓宽学生的就业之路。

参考文献:

[1]尚生锐.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模块化教学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1):104-106.

[2]李路.基于行业需求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餐饮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1,(3):18-19.

酒店管理与管理专业篇8

关键词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习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ontheteachingReformoftourismandHotel

managementinVocationalSchool

LUoChunlin

(GuangdongFamingVocationaltechnicalSchool,Zhanjiang,Guangdong524091)

abstractatpresent,theenrollmentoftourismandHotelmanagementinvocationalschoolshasbeenshrinkingincreasingly,forteachingandlearningarearrangedunreasonably.Basedontheteachingandcurriculum,thisarticleanalysestheproblemsexistinginteachingoftourismandhotelmanagementinvocationalschoolsandraisessomeeffectivemeasurestoperfecttourismandhotelmanagementinvocationalschools.

Keywordstourismandhotelmanagement;teachingreform;practice

0前言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是广东省某中职学校商贸类专业之一。但近两年来,这个专业的发展不断地走下坡路,教学班级不断减少、学生规模也在缩小。不单是该学校,其他一些中职学校也出现类似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从一个学生热门报读的专业沦落到学生少有问津的专业呢?问题出在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上。中职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阻碍着这个专业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对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

1中职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科学、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低、学生难适应实习工作等。

1.1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一些中职学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过少,主要侧重的是酒店管理方面的教材。比如广东省某中职学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开设“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学生的知识面局限于酒店服务方面的知识,不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以致学生普遍认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就是一定要从事酒店服务方面的岗位。其实,中职类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主要的就业方向可以有两个:一个是酒店服务方向;另外一个是旅行社导游方向。由于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过少,以致于学生毕业后就业渠道偏窄。

1.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不科学

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也是技能教育,所以中职学校应该更多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开设实践课程就很必要了。但是目前一些中职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相分离,实践教学课过少或者直接安排到企业实习就算实践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学生在学校学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但实际的技能操作却没有得到锻炼,缺乏对工作岗位技能的认识,这样导致学生出去实习或者就业时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或者对工作岗位有抵触。

1.3缺少必要实践教学设备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设备缺乏也是目前专业教学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问题。比如客房服务的实践教学必需要有一些客房用品才能进行,餐饮服务的实践教学必需要有一些餐厅的物品才能进行。由于缺乏这些必要的实训设备,实践教学很难实施,这不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的服务技能,不利于学生适应工作岗位。

1.4学生对本专业缺乏认同感,专业认识出现偏差

酒店或者旅行社的基层员工所从事的大都是服务性质的工作,相当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认同感不足,对所安排的实习单位和岗位不肯服从,甚至因此而逃学进而辍学;很多学生认为“反正我毕业后不从事这一行”,即使能服从实习安排,也是以应付的态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也不认真,很难有实习效果。

1.5学生不适应顶岗实习工作,且有抵触的现象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十六七岁左右,大多数学生的心理还是处于小孩子阶段。很多学生都对工作缺乏认识,且从小没受过什么苦,也没干过什么活,刚入学没多久就安排他们进入酒店顶岗实习,他们一时很难适应顶岗实习工作,甚至有些学生出现抵触的现象。

2有效完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一些措施

2.1合理开设专业课程,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专业素养

为了解决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合理增设部分专业课程。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比如学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所有的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大类,其中理论课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程;实践课包括顶岗实习和专业实训课(如表1、2、3)。

表1

表2

表3

2.2科学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杜绝用减少理论教学来增加实践教学课时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一定要科学合理。中职学校的学生特点以及就业方向决定了专业教学偏向于实践教学多点,但是并不是意味着就只注重实践教学而轻视理论教学。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广东省某中职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安排过少,学生对于一些专业技能掌握有限。因此,该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应该安排一些实践教学课,比如《客房实操训练》、《餐厅实操训练》、《导游实训》等实践课。通过实践课,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服务技能。

2.3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实践教学设备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是个实践操作比较多的专业,拥有实践教学设备是上好实践课的前提。目前该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可以考虑按照实际情况增加一些实践教学设备或者建立一间旅游与酒店管理综合实训室,可以完成客房、餐饮、前厅、模拟导游等实训教学。

2.4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热爱对所学专业的激情

很多学生选择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不是因为对这个专业有明确的了解,而是出于对这个专业的好奇和热爱旅游。因此,专业教师应该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通过言身传教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这样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习爱自己的专业。专业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彰显出本专业的优势和长处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

2.5与实习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规章制度

学校应该与实习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规章制度。在学生实习工资待遇以及实习出现问题的处理方式等方面,学校可以和实习单位沟通协商,学校应该要以维护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实习管理,派遣带班教师且明确带班教师的职责,使学校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并处理出现的问题。

3结束语

旅游与酒店管理是一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紧密结合的学科。中等职业学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必须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不断改革与创新完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陈非,李坚诚,杨佩群.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文教资料,2009(5下).

酒店管理与管理专业篇9

1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简介

酒店管理专业是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之一,两年学制。该专业自2007年开始招生至今,分别有2007级、2008级、2010级三届喜来登定向班(与虹桥喜来登上海太平洋大饭店签订),以及2008级、2009级、2010级、2011级四届蓝海定向班(山东蓝海酒店管理集团)。就该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学生基本理论—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发展轨迹,校企共同构建了“1.2+0.3+0.5”工学结合培养模式。“1.2”指的是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完成相应理论教学的时间,即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前7周,共计1年2个月时间;“0.3”指在企业(实训基地)完成英语、礼仪、前厅、客房、餐饮等课程实践教学任务的时间,即第三学期后10周,共计3个月时间;“0.5”指的是在企业完成综合实习(顶岗实习)的第四学期,共计5个月时间。

这种做法不但考虑到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形成的发展逻辑,也考虑到了酒店管理专业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强、能力要求多的特点,将学生的培养与工作实践、行业发展和社会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着力营造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的环境和氛围,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问卷调研

为深层次发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于“专业、职业、行业”的认知与评价,为教师教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在酒店管理教育教学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范围,以该院酒店管理专业二年级在校生(已完成一学年的专业学习,即将赴企业/基地进行下一阶段学习)为样本进行问卷调研。该问卷由30道封闭性选题和2道开放性论述题构成,从学生专业填报环节起,全面涵盖学生对“专业、职业、行业”的看法,基本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调研结果与分析

根据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知分析”调研报告,结合当前高职酒店专业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列出以下几点与高职酒店专业教育同仁商榷。

3.1专业选择方面

3.1.1选择专业未能全面了解专业

根据调查分析,42%的学生在专业填报方面是根据招生简章宣传或熟识亲友介绍来进行的,未能对一个专业进行深入的、慎重的分析。招生简章是使学生了解学校和专业并进行报考的重要依据,由于其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存有备案,所以是一种较为可信的信息来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招生简章篇幅有限,在文字表述的时候宣传意味不少,这些都可能会使志愿填报受到影响。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亲友可以帮助收集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但切忌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包括家长在内的亲友,对自己子女的性格、气质、兴趣、特长等应该了解得较多,但是未必对自己子女在学校学习成绩处于什么位置,哪个科目学得更好、兴趣更高等信息了解得足够全面。

3.1.2选择专业未能全面了解自己

经过综合分析得知,近50%的学生承认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对自己的特点(优势)、缺点(不足)没有足够清晰准确认知。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因而在选择专业时存在误区。选择专业方向需要综合考虑,如专业方向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志向特长,毕业后就业前景如何,是不是与自己高考的优势科目相一致等。此外,还须考虑社会需求,了解所选专业的社会评价与社会需求是否平衡。

3.2行业认知方面

3.2.1就业趋向体现时代精神

根据调查显示,有40%的学生毕业后将工作目标定在酒店业发达的沿海地区,少数学生也表示如果有能力则自己创业。将沿海发达地区作为就业地的首选,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沿海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比内地多;(2)沿海发达地区的工资要比内地高;(3)沿海发达地区成熟的酒店经营管理模式更能锻炼人。从这一点也看出学生认识观念的进步以及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这说明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把环境和发展潜力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3.2.2行业认知有待继续深入

调查显示,在遭遇外界对酒店专业的不良非议时(如酒店行业吃的是青春饭,是伺候人的职业等),84%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过抵触情绪。这一数据足以说明,本专业学生对酒店行业的认知还有待矫正和深入。在当前,不可否认还有很多人对酒店行业有误解或偏见,认为酒店行业是伺候人的活。要知道,酒店管理的就业面绝对不局限于餐饮和客房,同时还涉及到财会、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旅游观光、会展组织等。更重要的是,高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初级管理人员或技术(技能)型员工。如果能清晰认识到酒店行业当前的发展速度、规模和趋势,并摆脱“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腐观念,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误解。关于酒店行业吃的是青春饭这点也是很片面的看法。酒店的某些岗位的确对员工的年龄和外貌有相当的要求,比如前台,但是前台只是酒店的部门之一。懂行的人应该知道,酒店的管理阶层都是具有一定时间积累的人才能担任的。再者就是酒店的各个岗位都需要年龄梯队合理的团队。

3.3职业规划方面

3.3.1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欠缺与职业相关的各种素质

职业素质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所应当具备和体现出来的基本品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调查显示,有54%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人际沟通交往方面的知识;

(2)调查显示,有4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心理素质方面有待提高;

(3)调查显示,有68%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组织管理素质。

虽然这些基本属于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但目前的欠缺,会影响学生的择业,也会影响学生在进入行业后所取得的预期成果,进而影响其职业生涯的规划。

3.3.2由于缺少自我约束力,专业课学习态度不够积极

在学习过程中,有44%的学生承认缺乏学习欲望、存在自由散漫的学习状况;同时,少数学生也承认,面对以上问题,有自我意识但并没有采取积极的改正行动。其中主要原因有三点:

(1)有48%的学生认为,一度没有改变初、高中应试教育的学习方法;

(2)部分学生对迅速提高能力进而成为合格职业人的问题认识不够,学习中自主性缺乏,生活中自我约束力缺乏;

(3)个别学生对教师教学形式存在不满,但不能与教师及时沟通。从而48%的同学认为教师能够完成授课任务,但没有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因为这点原因,导致一些学生学习热情不足。

3.3.3职业信心不够坚定

(1)调查显示,如果实习或就业遭遇挫折时,60%的学生会考虑重新选择职业;

(2)调查显示,在毕业后有20%的学生认为自己会在酒店行业从业5年左右,以后有转行打算。有22%的学生尚无具体的职业发展规划,有在酒店行业走一步看一步的打算。因此得出结论,部分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存在随意情况,对酒店管理专业最初的认识较为片面,对该行业没有一个合理的、深层次的认识,因而在遭遇专业挫折时,萌生退意。

4教学建议

当前,酒店业进入门槛相对不高,如何给高职层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定位,使其免于浮躁,脚踏实地地学习与工作,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4.1培养目标及其定位应当准确

我们要摆脱“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腐观念,但必须要强调的是,高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初级管理人员或技术(技能)型员工。这一点,办学单位要向学生、学生家长乃至社会长期不懈地阐明。

4.2专业介绍及其宣传应当客观

(1)在招生简章等资料中,有必要阐明酒店行业、酒店职业的特点,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知专业。

(2)入学后,一定要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使其理顺在学校学习与在企业工作的发展轨迹,从而对培养模式、教育手段得以真心接受,在心理、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由准职业人到职业人的过渡。

4.3教学模式及其方法应当科学

(1)根据实际,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能力不但得以健全与提高,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职业氛围,在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驱动中提高自身能力。

酒店管理与管理专业篇10

一、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实践能力强、服务意识好,专业技能精的优秀学生。酒店顶岗实习正是契合该专业特性的实践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措施。除此之外,组织学生开展顶岗实习活动,还有着其他层面的益处。从学校角度讲,通过顶岗实习活动,一方面可以检验教学质量是否达到预期,通过实践信息反馈,学校可以有效矫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顶岗实习是促进理论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教学手段,是帮助学生知识内化的有效途径。鉴此,相关院校需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顶岗实习活动。

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学生主体性发挥极其重要,相反学生主体行为也有可能成为影响实践成效的消极因素。纵观现目前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情况,现在立足于探讨学生主体因素,分析以下几点问题:

1.实习目的不明确、实习内容空乏。顶岗实习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促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以此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此是也。然而顶岗实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只图完成任务获取学分,在实习过程中主体能动性消极,没有促进理论与实际结合,其职业技能也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2.实习态度消极,实习效果差。实习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具体策略,也是一个克服困难完善自我的过程。然而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态度消极、不配合甚至抵触实习单位任务安排,在实习工作中对岗位挑三拣四,对酒店服务工作存在较强的抵触心理,从而导致其实习态度消极,工作上出现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严重降低实习活动的实效性。

(二)学校方面

顶岗实习过程中,校方应起到主导性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工作,提升职业技能。然而在实际顶岗实习中,校方的主导性发挥十分有限,其中不乏一些问题。其一法制教育以及心理教育不足,导致学生法制观念不强,爽约现象频发,此外由于缺乏心理教育,在实习中学生没有足够的思想觉悟去克服困难。其二,缺乏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实习活动需高水平教师队伍进行指导。然而实际中,诸多实习指导教师身兼数职,一方面要完成学校授课任务,一方面又需指导实习活动,加之部分教师同时负责几十个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如此窘境教师实则疲于应对,也就无暇提升其指导实效性了。其三,实习基地及合作机制不理想。导致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校方选择的实习基地及合作机制不合理,部分学校只看重合作机构的星级、品牌,而未深层次思忖酒店管理制度以及福利制度是否合理,从而导致合作关系不稳定,实习安排也存在较大变数。

除上述问题之外,顶岗实习问题一方面也来自于酒店方面。其主要体现在酒店对实习活动不重视,对实习生的管理系统构建不完善,实习考核模式落后以及考核落实不到位,人力资源管理办法落后,缺乏有效的鼓励措施。综上述,旅游及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中存在诸多亟待矫治的问题,鉴此,下文将结合以上问题进一步探究相关策略。

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优化对策

(一)学生方面

对于酒店顶岗实习活动,学生需端正态度,要正确认识实习实质,并认真审视自身有缺点,做好角色定位。在顶岗实习之前,学生需考察实习单位实际情况,并结合专业要求、行业前景以及自身特性明确规划实习目标优化实习过程。在实习期间,学生要树立吃苦精神,要积极迎接挑战,不断提升专业技能。除此之外,实习过程也是提升学子交际能力的过程,学生应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譬如各种竞技比赛以及联欢会等,以此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最后通过实习活动,学生还需理解酒店服务流程及企业文化,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尽可能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思考解决策略。因为对于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子而言,提高服务意识及服务能力至关重要。而在酒店顶岗实习中,正是给予学生提升服务技能的机会,学生应珍惜实习机会,并在实习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增强职业技能,以此全面构建就业竞争力。

(二)学校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