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投资的优缺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1:00

直接投资的优缺点篇1

一、筹资的概述企业筹资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等活动对资金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企业筹资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筹资方式是指企业用何种形式取得资金,即企业取得资金的具体形式。企业对不同渠道可以用不同方式筹集,即使是同一渠道的资金也可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

二、企业主要筹资方式及优缺点1.银行长期借款银行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它是企业长期负债的主要来源之一。银行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点:筹资速度快、筹资成本低、借款弹性好、不必公开企业经营情况、有杠杆效应。银行长期借款筹资的缺点:财务风险较大、限制条款较多、筹资数额有限。2.发行公司债券债券是由企业或公司发行的有价证券,发行债券的企业以债权为书面承诺,答应在未来的特定日期,偿还本金并按照事先规定的利率付给利息,是企业主要筹资方式之一。债券筹资的优点:资金成本低、保证控制权、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债券筹资具有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公司治理的作用。债券筹资的缺点:筹资风险高、限制条件多、筹资额有限。3.融资租赁融资租赁又称为财务租赁,是区别于经营租赁的一种长期租赁形式,它满足企业对资产的长期需要,故也称为资本租赁,分为售后租回、直接租赁、杠杆租赁。融资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全部转移到承租方,现在融资租赁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融资租赁筹资的优点:筹资速度快、有利于保存企业举债能力、设备淘汰风险小、财务风险小、可以获得减税的利益。融资租赁筹资的缺点:租赁成本高、利率变动的风险。4.接吸收投资吸收直接投资是指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原则来吸收国家、法人、个人、外商投入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投资者的出资方式主要有:现金投资、实物投资、工业产权投资、土地使用权投资等。吸收直接投资与发行股票、留存收益都属于企业筹集自有资金的重要方式。它是非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筹措资本金的基本形式。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是:有利于增强企业信誉、有利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吸收直接投资的缺点是:资本成本较高、容易分散控制权。5.发行股票股份公司的资本金称为股本,是通过发行股票方式筹集的。股票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利的一种可转让的书面证明。股票的发行、股票的上市有严格条件和法定程序,在我国须遵守《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按股东权利和义务股票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普通股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最基本部分。普通股筹资的优点是:筹资风险小、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借债能力、筹资数量大、筹资限制较少。普通股筹资的缺点是:资金成本较高、容易分散控制权。

直接投资的优缺点篇2

关键词:两缺口;供需视角;外资进入

文童编号:1003-4625(2008)03-0016-05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钱纳里和斯特劳特的“两缺口模型”作为引进外资的理论基础,来论证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发展本国经济的必要性。两缺口模型可概括如下。开放经济条件下,从供给方面看,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可表述为:Y=C+S+m(国民收入=消费+储蓄+进口);而从需求方面可表述为:Y=C+i+X(国民收入=消费+投资+出口)。由于总需求恒等于总供给,则将上两式整理可得:i-S=m-X。于是,i-S为投资与储蓄之差,称为储蓄缺口,m-X为进口与出口之差,称为外汇缺口。从均衡的观点来看,左、右两式必须相等,表示国内出现储蓄缺口即投资大于储蓄时,必须用外汇缺口即进口大于出口(即从国外获得储蓄)来平衡。而要保持外汇缺口,主动的做法就是引入外资。这一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弥补自身在发展过程中资源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自1994年以来我国并不存在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而是年年出现储蓄过剩和外汇盈余(见表1),储蓄和外汇能够满足经济增长的高投资需求和进口国外资本品的外汇支付需求。但与此同时,我国仍在大规模地引进外资。如果说,1994年以前,我国引进外资的直接目的是补充国内投资的资金来源不足,那么,此后的外资引进,显然与“两缺口模型”相矛盾。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对于1994年以后大量引进外资与两缺口都不缺之间的“悖论”,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解释。这些解释在肯定外资引进的前提下,认为当前发展阶段下内资代替不了外资。同时,仔细分析这些解释后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解释都是从资金需求方的角度来论证中国引进外资的必要性,结论是当前引进外资的目的是弥补传统“两缺口”之外的其他缺口。我们当然不能否认这些解释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必须仔细考量其全面性。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外资的需求与供给两个角度综述中国两缺口不缺背景下外资进入的原因,并对一些已有的理论阐明自己的思考。

汇管理局网站

二、外资需求方的视角

所谓外资需求方的视角是指站在引进外资者的角度如何看待外资的作用,这一视角的根本出发点是将外资看成弥补传统“两缺口”之外的其他缺口的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引进外资是为了弥补“技术缺口”。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观点,汤文仙、韩福荣(2000)指出,一国经济除存在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这两方面数量上的制约外,还存在第三种形式的缺口,即技术缺口。将技术缺口加入到前两个缺口当中,成为三缺口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的引资行为和模式。另外一些学者在后来的研究中,也强调了在引入外资的过程中,技术约束起着重要作用。李学彦(2004)对我国外资大量流入的“悖论”进行分析,认为技术约束才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硬约束,引进外资的实质是缓解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技术约束。通过外资的引入,解决技术、管理和企业家才能方面的缺口。这方面的文献都在一定的程度上解释了目前的状况以及对模型本身进行修正,增强了模型的适用性。

(二)引进外资是为了弥补“隐形储蓄缺口”。这种观点认为由于储蓄在通过银行或金融机构向投资转化时存在困难,并不顺畅,中国实际储蓄不能迅速完全转化为投资,即存在“隐性储蓄缺口”。殷成东、贺向明(2003)分析了当前我国储蓄一投资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认为由于国内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形成了储蓄过剩和资金不足并存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引进外资仍有其积极意义。何德旭、饶明(2007)分析了我国金融系统转化国内储蓄为投资的过程,发现由于金融系统对内资企业的融资支持效率低下,导致我国在企业层面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还存在着引进外资的微观基础。

(三)引进外资是为了弥补“就业岗位缺口”。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为每年数以千万计的新增劳动力创造就业岗位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引进外资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弥补就业岗位缺口。蔡防、王德文(2004)详细分析了外资对中国就业的影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王剑、张会清(2005)运用联立方程模型证明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通过直接效应带动中国就业;另一方面通过挤出国内投资和提高生产率水平产生了减少就业的间接效应。但综合两种效应的最终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四)引进外资是为了弥补地方政府的“政绩缺口”。我在这里将“政绩缺口”定义为一个地区现有资源可供支撑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本地区领导期望达到的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差距。由于我国当前财政体制和干部考核体制的原因,各级地方政府在任期内往往将迅速做大GDp总量作为重要目标,而引进外资则是实现此目标的快捷方法。尽管从全国整体角度来看,已经不存在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但具体到不同地区却又存在着质或量上的差异。为了弥补政绩缺口,各地争相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甚至把利用外资的市场竞争演化成了行政竞争,不惜付出高昂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五)引进外资是为了弥补“产业结构缺口”。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因此,我把“产业结构缺口”定义为目前我国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与发达国家此比例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所谓的弥补“产业结构缺口”就是通常所说的优化与升级产业结构,不过为了行文的对称,特提出这一概念。关于外资流入对东道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许多学者在理论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钱纳里基于结构主义原理指出: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引进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调整。20世纪70年代以后,赫尔希曼又讨论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经

济增长的意义。此外,弗农又提出跨国公司在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时,将该产品的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能够促进这些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小岛清指出外商直接投资是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助推器。

三、外资供给方的视角

所谓外资供给方的视角是指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如何看待对外投资的问题,这一视角认为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跨国公司,其对外投资完全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从而正常商业运作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海默率先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其后又有若干位经济学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这一理论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是因为其拥有垄断优势,具体主要包括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优势、资本优势、组织管理优势以及对销售渠道的控制权。这些优势确保了跨国公司能在竞争中胜过东道国同类企业而获得垄断利润,因此促使其做出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将产品周期划分为3个阶段:新产品创新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公司在产品周期运动过程中,因生产条件、竞争条件等区位因素发生变动所作出的理性选择。当产品进入成熟阶段后,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国外消费者也已完全接纳了这种产品,国外需求则不断增加。产品生产者开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当地生产和当地销售,以降低生产成本或绕过贸易保护的限制。在产品进入标准阶段以后,产品的生产技术由于贸易和投资的外部性逐步扩散,竞争的结果使得技术领先企业开始利用直接投资,逐渐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低成本、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然后再把产品返销到跨国公司母国和其他国外市场。

(三)内部化理论。该理论在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时,引入了科斯的交易费用观点,提出市场的不完全和较高的外部市场交易成本(或市场失灵)促使企业进行内部化生产,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市场来取代外部市场。跨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和优势,是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和信息传递网络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在内部转移这种优势的能力。只有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自己能够控制的子公司,才能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将技术优势转移到国外,从而有效地克服国际中间产品(原材料、零部件、知识等)市场的不完全性。防止技术优势的迅速扩散或失密,使企业能够拥有持续的技术竞争优势。

(四)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借鉴了海默以来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将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和内部化理论结合起来,并引入区位理论,采用折中的方法和体系加以综合,提出了独特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他把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机进一步地区分为4种类型:1、资源寻求型。旨在获得自然资源,如矿物、农产品、非熟练或熟练劳动力。2、市场寻求型。旨在进入东道国市场,或保护与扩大现有产品的国外市场。3、效率寻求型。旨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实现一种更为有效的劳动分工和更高效的国内外资产组合。4、战略资产获取型。目的在于从战略上保护或扩大现有的所有权优势,或者是为了减少竞争对手的数量并增强竞争优势。

(五)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日本的小岛清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也称为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也称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这些产业虽然在投资国处于比较劣势,但在东道国,这些产业的比较优势却正在形成之中。这一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发达国家将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现象。

四、基于供需视角的综合

对于外资的流动,供需双方有不同的视角,其出发点常常不会一致。在外资不是无限供给的条件下,外资供给方之所以会进入是出于其个体利益的考虑,而绝不是为了主动弥补外资需求方的所谓缺口。在我国1994年之前存在双缺口的条件下,由于资金的稀缺造成资金价格的上涨,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正好为当时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提供了机会,这些是促使外资流人的主要原因。而1994年之后双缺口不缺的条件下,外资之所以仍然会大量进入,从供需综合的视角看,是因为需求方的主客观条件仍然契合着供给方的利益诉求,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众多优惠条件所造成的资源价格扭曲契合着外资产业转移的需要。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劳动力、土地以及环境资源。长期以来我国资源产品价格受政府管制,明显偏低,水、电、油、气等的价格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同时,由于劳动力缺乏有效的组织和保护,议价能力偏弱,多年来其价格增速远远低于GDp增长速度,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农民工多年不涨工资的现象。而对于引资主体的地方政府而言,引进外资的数量目前几乎已成为各地方对外开放程度的一种标志,也成为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的一种指标,运用这种方式能积极弥补“政绩缺口”。这种潜在的利益诱导使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表现出对外来投资的浓厚偏好而不顾其负面效应。为了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各地政府竞相制定优惠政策,除了在税费方面给予优惠和减免外,用行政权力向农民低价征地,然后办开发区以低价出让土地招商引资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通行做法。面对这样低的资源价格,根据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一些发达国家多年前就已开始未雨绸缪,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并借机实现产业升级,而把那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夕阳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其所投资国的廉价劳动力,也可以廉价获得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而廉价资源开发使用的过程,同时也是环境破坏的过程。在2008年1月9日国家环保总局最新公布的环境污染“黑名单”中,有130多家跨国企业,其中不仅有著名的百事、惠尔普、博世等世界500强企业,也有公众熟悉的日清、花王、嘉士伯等品牌。

(二)发展水平低下所造成的优质项目的稀缺契合着外国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仍然较低。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产品极度缺乏。因此很多情况下,尽管国内不缺资金,但缺乏资金可供支持的优质项目,这时利用外资发展经济与其说是引进资金,不如说是引进优质项目。这些项目最终是在生产满足大众更多生活需求,提升生活质量的产品。这样的例子从可口可乐到统一方便面,从麦当劳到液晶显示器,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而我国由于原创能力低下所造成的优质项目短缺正好契合了外国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这正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揭示的。根据这一现状,我们或许可以把引进外资理解为弥补“技术缺口”的一种方式,这种引进也确实在

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需要认清的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外资所提供的技术几乎不可能是最先进的技术,在这一契合点上,我国只能充当一个技术上的追赶者而不是超越者,同时,外资进入对我国技术进步的正面影响到底有多大也还值得进一步研究。目前,有不少文献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谢建国(2006)利用中国29个省区1994-200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国内企业,外资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效率,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省区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但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呈现一种区域的差异性。易行健,李良生(2007)运用panelData计量方法对广东1997-2002年39个工业行业的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FDi对广东省内资工业部门有正向的技术外溢效应,但效应有限;而负向的竞争效应和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却大大超过了正向的技术外溢效应。徐全勇(2007)利用我国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各个省发明专利、实用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等三种专利的作用,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不但没有促进各省的发明专利数量的提高,反而有抑制作用,而在市场换技术的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外商凭借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控制了技术和市场,抑制了国内企业的研发行为。以我国汽车工业为例,发展50多年来,目前有120多家整车生产商,但拥有独立品牌的寥寥无几。国内销售的轿车中,合资企业生产的国外品牌占据了市场份额的90%左右。自主品牌企业也缺少自主的核心技术,一部分关键零配件仍然需要进口。

(三)金融系统对内资企业的融资支持效率低下和外汇市场的不完善契合着外资套利的需要。前面提过,有一种观点认为引进外资是为了弥补“隐性储蓄缺口”,实际上这只揭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从金融参与投资过程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金融系统对企业融资支持的效率低下以及外汇市场的不完善给外资进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首先,银行作为金融中介,需要具备发现、寻找和评价有能力的企业家,不断地向具有生产优势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能力。在这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具有很强的储蓄动员能力,但在对贷款项目进行评估和选择,进而选择贷款发放对象上却未必都合理。极端的情况是,优势企业未必能够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而劣质企业却未必被银行淘汰。比如,由于产权的同一性,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供求方面形成了“隐性契约”,国有企业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获得者。相反,一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虽然具有良好获利前景的投资项目,也往往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其次,我国的资本市场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从总体上讲,仍然还不是一个规范的、完善的市场,从而在总体上降低了资本市场对企业直接融资的支持效率以及将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的程度。一方面,目前的股票市场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股票发行市场仍然很不完善,限制了能够进入实体经济投资的资金规模;在债券市场中,企业债券市场规模远小于国债市场规模。另一方面,我国尚未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不同风险度的股票交易市场,也缺乏民营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的债券融资方式。可以认为,我国虽然在宏观层面上不存在储蓄缺口,但从企业层面看,却不能够满足所有企业的投资需求,从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储蓄缺口。再次,我国外汇市场还不完善,限制了内资企业进入市场成为参与主体。我国外汇资源的配置,大部分是行政化的(主要由国家征集并管理),小部分才是市场化的(由银行、创汇企业和个人持有并支配),这样的配置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内资企业的外汇需求。特别是,如果内资企业不是出口型企业,或者不是国有企业或者没有外汇收入,那么要开立外汇账户都是有一定困难的,更不用说在外汇市场购入一定的外汇。因此,虽然从国家层面看我国不存在外汇缺口,有足够的外汇资源满足内资企业的外汇支付需求,但是从企业层面看,由于外汇市场的资本管制,使得内资企业在外汇买卖方面尤其是购买外汇时受到诸多局限,从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外汇缺口。

在以上两种从宏观层面不存在但微观层面却实际存在的“双缺口”出现时,经济系统中也就出现了赢利机会。中国已经保持了几十年的快速增长,并可预期在接下来的若干年中仍将快速增长。这样一个经济体中存在着大量缺乏资金的潜力企业和项目,国家鼓励FDi的优惠政策又使得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面对这样的局面,外资没有理由不采取各种方式进入以套利。而内资企业通过利用国家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大量引进外资,进行合资或合作经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国内金融系统和外汇管理政策对其融资的约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渐进式”缓慢升值方式。这种可以明确预期的汇率变动方式会吸引更多的国际投机资本流入,获得无风险套利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加剧国际收支失衡,造成流动性过剩。这是外汇市场不完善造成外资进入的另一重要原因。

直接投资的优缺点篇3

目前,学术界关于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的投资模式研究得比较少,主要研究的是投资风险及其应对问题。韩宝庆在《中国企业对东南亚水电业的投资及其风险防控》一文中首先介绍了中国五大电力集团在东南亚国家投资的水电项目概况;其次对五大电力集团在东南亚国家投资开发水电项目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在东南亚国家开发水电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风险的防控对策和措施。李志雄在《东南亚Bot水电项目投资风险研究》中针对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投资水电项目采用Bot模式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如何转移、规避风险及加强管理的对策。白帆在《面向东南亚的境外电力投资问题研究》中首先分析了中国在东南亚国家面临的境外电力投资环境;其次阐述了东南亚国家的境外投资方式和资本运作模式;最后进行了境外投资的风险分析并且提出了应对和防范措施。张珺在《从缅甸瑞丽江一级水电站看东南亚水电市场开拓》中通过分析目前国际水电市场的情况,列举了缅甸瑞丽江一级水电站建成后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了中国投资开发东南亚国家水电项目的重要意义,列举了中国水电开发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开拓国际水电市场的建议。

2中国在东南亚国家开发水电项目的投资模式

模式作为学术概念,是对某特定领域中事物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既有实践总结和提炼,也有理论论证和分析,因此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目前,中国在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开发的水电项目主要是在东南亚国家境内,投资模式主要是Bot模式和直接投资模式。

2.1Bot投资模式的内涵

Bot即建造、运行和移交(Build-operate-transfer)。国际项目Bot投资模式是指某国政府部门或者某单位将承担的项目开发责任和权利让渡给外国投资者,外国投资者负责开发项目。项目竣工后,在特许运营期内外国投资者运营该项目并获得合理利润,特许运营期满以后要将项目无偿返还给委托国家。

2.2中国采用Bot模式在东南亚开发水电的优缺点

采用Bot模式建设的项目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大、工程量大、技术水平要求高、工程周期长、特许经营期限长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难度比较大,单靠东南亚国家的实力是难以胜任的,但是利用Bot模式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中国在东南亚国家投资开发的水电项目大多数采用的都是Bot模式,投资开发的典型水利水电项目主要有:南俄5水电站,瑞江一级电站等。

2.2.1Bot模式优点从东南亚国家的角度,Bot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减少东南亚国家的财政负担。东南亚国家政府缺少用于水电开发的巨额资金。但是,中国采用Bot模式对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项目进行投资,项目的融资负担都转移到中国企业身上,这样就避免了东南亚国家因为水电开发而极大地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吸引东南亚国家积极与中国水电企业开展合作。(2)弥补东南亚国家的技术缺陷。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的规划、勘测、设计和咨询能力,水电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工程的承包和施工建设能力,技术的研发能力以及运行管理能力都较为落后,无法独立承担水电项目的开发建设。而中国在泥沙研究、建筑水坝技术、水文水资源理论研究、防洪减灾理论研究、水利工程管理、水资源调度技术等方面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因此,采用Bot模式可以弥补东南亚国家在水电开发建设方面技术的不足。(3)推动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东南亚国家的水电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中国在当地大量投资兴建水利工程,能够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能够促进当地的就业,从而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中国的角度,Bot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采用Bot模式开发东南亚水电市场,可以带动中国大型水电成套设备、建设材料、资金以及技术的输出。(2)在水电项目运营阶段,中国企业可以有效利用东南亚国家的资源优势,将电力回送至中国境内,有效缓解中国电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且能够从项目公司获得一定的红利。(3)项目运营期满之后,也就是项目特许经营期结束之前,中国企业还可能以高价出售股份从项目公司获得一定的资本回报。2.2.2Bot模式缺点(1)采用Bot模式开发水电项目前期的工作比较繁杂,主要有调研、谈判和磋商以及规划和勘探。这样会导致项目前期时间过长,同时费用也比较高。(2)投资额巨大,投资周期很长,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也比较大。采用Bot模式开发的水电项目都是属于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电项目的总造价一般高达几亿元人民币,甚至几十亿上百亿人民币,建设周期也比较长。(3)水利水电项目建设过程比较复杂,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无法预测,因此一旦中国采用Bot模式承接了东南亚国家的水电开发项目,所承担的风险巨大,并且没有退路可走。中国水电企业采用Bot模式在东南亚国家开发水电资源,可以有效地解决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技术落后和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减少东南亚国家政府的财政负担,因此中国的Bot投资模式在东南亚国家颇受欢迎。

2.3直接投资模式的含义

直接投资模式是指某国在对外投资中对所投资的项目具有经营管理的控制权利,投资国具有部分比例的股份。直接投资模式的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2.4中国直接投资东南亚水电项目的优缺点直接投资模式的投资者与投资的企业存在着长期的利益关系,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很大的影响。直接投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购买外国企业的股权,一种是在国外建立分支企业。

2.4.1直接投资模式优点从东南亚国家的角度,直接投资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中国在东南亚国家直接投资开发水电项目,可以为东南亚国家水利水电行业带来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可带来不同形态的资本,减轻东南亚国家的财政负担,并且能够很大程度地推动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从中国的角度,直接投资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进行直接投资,除了单纯货币形式投资以外,还有货币资本、技术设备、经营管理经验和知识的转移。同时,中国可以获取东南亚国家的资源、市场和人力等。(2)中国水电开发企业采用直接投资模式投资开发东南亚水电项目,对所开发的项目拥有部分股份,因此对项目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控制权和发言权。

2.4.2直接投资模式缺点采用直接投资模式的风险相对较大,前期的调研和准备工作要做得更加充分,但是如果与当地企业合资能够实现风险共担,而且收益也将是长期的。中国水电开发企业采用直接投资模式开发水电项目的典型案例是伊江上游梯级电站,该项目是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以后的年发电量将达到1100亿kw•h。

3两种投资模式的比较

中国水电开发企业主要采用两种投资模式开拓东南亚国家水电市场,分别是直接投资模式和Bot模式。以上的研究证明两种开发模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劣势,在选择采用哪一种方式投资开发东南亚水电项目时,投资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慎重选择。因此,投资者有必要对两种不同投资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比较,研究和探索其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模式的异同点主要有:(1)组织形式和投资主体不同。采用Bot投资模式,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中国独资,投资主体就是中国独资企业;如果采用的是直接投资模式,那么组织形式是中国独资和中外合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投资主体类似地可以分为中国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2)所承担的风险大小不同。一般而言,在东南亚国家采用Bot模式开发水电项目的风险要大于采用直接投资模式的风险,因为采用Bot模式的融资成本比较高,需要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而采用直接投资模式和东南亚国家进行合作,承担的风险显然要小得多。(3)经营期满后财产处理方式不同。采用Bot模式的水电项目在竣工以后,在特许经营期内,中国企业可以自主运营在东南亚国家开发的水电项目,将电力发送至国内,或者出售给当地政府;但是特许经营期满之后,中国必须将水电项目完全转交给东南亚国家。而采用直接投资模式的水电项目竣工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将长期合作运营该项目。(4)资金的筹措方式类似。目前,中国在东南亚国家进行水电项目开发的投资额巨大,除了自主投资以外,还可以利用国际信贷市场,向世界银行贷款来筹资,也可以吸收利用国际投资基金等方式来筹资。(5)政府参与程度有所不同。由于采用Bot模式,合同文件比较复杂,需要签订大量的协议,磋商特许经营期等,需要政府介入的程度比较大;而采用直接投资模式,最常见的组织形式是跨国公司,需要政府介入的程度比较小,主要是各国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商。

4结语

直接投资的优缺点篇4

关键词:FDi私人资本挤出效应

一、引言

外商直接投资既给东道国带来了资本流量,也给东道国带来了稀缺的无形资产,所以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甚至发达国际也加入了争夺外商直接投资资源的竞争行列。但是要评估外商直接投资对某个国家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效应,这样的分析是不够的,因为随着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的边际效应会发生递减。因此,评价外商直接投资是否给一国的国内投资带来了挤出效应是评价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效应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资本相对匮乏。因此,吸引外资以增加中国资本存量,促进中国资本形成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任务。而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FDi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电力煤气积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二产业,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二产业国内投资的影响。由于影响国有资本的非市场因素较多讨论不易,我们主要关注FDi对私人资本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传统对外商投资的研究利用“两缺口模型”,认为外国投资能弥补发展中国家储蓄小于投资及外汇不足两个缺口,但中国目前不存在这样的缺口。另一种研究的视角是“溢出效应”。e.Borensztein等(1998)研究认为外商投资的溢出效应取决于本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在本国的人力资本存量达到一个最低限之上后,才能对外资的技术溢出形成充分吸收,促进本国投资和经济增长。但在竞争性行业中,只有存活下来的企业才有可能吸收外资的技术溢出。因此,这里关注的是外资对本国投资的影响。陆建军(2003)利用各省份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得出外资对东部省份有挤出效应,对西部省份有挤入效应的结论。

三、分析

对企业家投资决策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利率,而是回报率。设第二产业生产函数满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则其利润

可得

在行业间人力资源无法充分流动的情况下,设,在大量失业人口存在的情况下,设,可得,即,dR/dK

可见,资本回报率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下降,外商投资的引入降低了资本回报率。

已经提及,对企业家投资决策影响最大的是回报率

故此,外商投资引入降低国内资本回报率的同时,减少了国内投资id。

外商投资本应增大总需求从而引致更多的投资。但在行业间劳动力无法充分流动及工资率增长缓慢的情况下,资本量的增大只会导致回报率的下降,从而挤出国内投资。这是因为行业间劳动力无法充分流动导致资本增长率高于劳动力增长率,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下降,产量的增长小于资本量的增长;而货币工资率增长缓慢,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对产品需求的增长小于产量的增长。这两者导致了资本量的增长高于对产品需求的增长,从而高于利润的增长,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利润率太低导致了国内投资,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不足。

实际上,由以上分析可见,任何资本存量的增长都会在本文既定前提下降低资本回报率,从而减少下一期的投资。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各地为了吸引外资,纷纷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这使得本地民营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从而被挤出的总是本地民营企业。而外资企业的投资收益是外国人的收入,属于GDp但不属于Gnp。外资企业在竞争中的获胜,其利润以外国投资收益的形式汇出,实际上是减少了本国人的收入,进一步降低工资增长率,而这又反过来影响到消费需求,减少企业利润,更进一步挤出了本地民营企业的投资。

四、计量检验

此处简化罗长远等(2004)的计量模型,采用1991―2003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方程中,i表示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营企业投资所占的比重,fdi表示GDp中外商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若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有挤出效应,则应为负值。线性回归结果为:i=0.244-18.441fdi,sig=0.000通过检验,说明外资对民营企业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五、结论

在目前中国储蓄显著高于投资的情况下,不应再认为中国资本匮乏而盲目引进外资。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流动受到限制,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利用税收优惠吸引外资只会夺走国内民营企业宝贵的投资机会,进而减少中国的居民的投资收益和总收入,减少国内的总需求,并由此而减少国内企业的总利润,再反过来减少中国的投资机会和投资需求。此外,提高利用直接投资的质量,鼓励随外资的进入而输入国内稀缺资源,对竞争性的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是我国今后利用外资政策调整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陆建军.FDi对中国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9)

[2]罗长远,赵红军.外国直接投资,国内资本与投资者甄别机制[J].经济研究,2003(9)

[3]罗长远,陆铭,陈钊.FDi与国内私人资本:挤入还是挤出?[J].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参选论文

一、引言

外商直接投资既给东道国带来了资本流量,也给东道国带来了稀缺的无形资产,所以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甚至发达国际也加入了争夺外商直接投资资源的竞争行列。但是要评估外商直接投资对某个国家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效应,这样的分析是不够的,因为随着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的边际效应会发生递减。因此,评价外商直接投资是否给一国的国内投资带来了挤出效应是评价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效应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资本相对匮乏。因此,吸引外资以增加中国资本存量,促进中国资本形成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任务。而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FDi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电力煤气积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二产业,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二产业国内投资的影响。由于影响国有资本的非市场因素较多讨论不易,我们主要关注FDi对私人资本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传统对外商投资的研究利用“两缺口模型”,认为外国投资能弥补发展中国家储蓄小于投资及外汇不足两个缺口,但中国目前不存在这样的缺口。另一种研究的视角是“溢出效应”。e.Borensztein等(1998)研究认为外商投资的溢出效应取决于本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在本国的人力资本存量达到一个最低限之上后,才能对外资的技术溢出形成充分吸收,促进本国投资和经济增长。但在竞争性行业中,只有存活下来的企业才有可能吸收外资的技术溢出。因此,这里关注的是外资对本国投资的影响。陆建军(2003)利用各省份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得出外资对东部省份有挤出效应,对西部省份有挤入效应的结论。

三、分析

对企业家投资决策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利率,而是回报率。设第二产业生产函数满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则其利润

可得

在行业间人力资源无法充分流动的情况下,设,在大量失业人口存在的情况下,设,可得,即,dR/dK

可见,资本回报率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下降,外商投资的引入降低了资本回报率。

已经提及,对企业家投资决策影响最大的是回报率

故此,外商投资引入降低国内资本回报率的同时,减少了国内投资id。

外商投资本应增大总需求从而引致更多的投资。但在行业间劳动力无法充分流动及工资率增长缓慢的情况下,资本量的增大只会导致回报率的下降,从而挤出国内投资。这是因为行业间劳动力无法充分流动导致资本增长率高于劳动力增长率,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下降,产量的增长小于资本量的增长;而货币工资率增长缓慢,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对产品需求的增长小于产量的增长。这两者导致了资本量的增长高于对产品需求的增长,从而高于利润的增长,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利润率太低导致了国内投资,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不足。

实际上,由以上分析可见,任何资本存量的增长都会在本文既定前提下降低资本回报率,从而减少下一期的投资。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各地为了吸引外资,纷纷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这使得本地民营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从而被挤出的总是本地民营企业。而外资企业的投资收益是外国人的收入,属于GDp但不属于Gnp。外资企业在竞争中的获胜,其利润以外国投资收益的形式汇出,实际上是减少了本国人的收入,进一步降低工资增长率,而这又反过来影响到消费需求,减少企业利润,更进一步挤出了本地民营企业的投资。

四、计量检验

此处简化罗长远等(2004)的计量模型,采用1991―2003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方程中,i表示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营企业投资所占的比重,fdi表示GDp中外商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若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有挤出效应,则应为负值。线性回归结果为:i=0.244-18.441fdi,sig=0.000通过检验,说明外资对民营企业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五、结论

在目前中国储蓄显著高于投资的情况下,不应再认为中国资本匮乏而盲目引进外资。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流动受到限制,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利用税收优惠吸引外资只会夺走国内民营企业宝贵的投资机会,进而减少中国的居民的投资收益和总收入,减少国内的总需求,并由此而减少国内企业的总利润,再反过来减少中国的投资机会和投资需求。此外,提高利用直接投资的质量,鼓励随外资的进入而输入国内稀缺资源,对竞争性的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是我国今后利用外资政策调整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陆建军.FDi对中国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9)

直接投资的优缺点篇5

巨大的“资本流出缺口”

纵观近年来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中国目前是世界上位居前列的东道国。1993―2003年,中国连续十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家。截止2004年末,我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08941个,合同外资金额10966.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21.01亿美元,中国2004年以606.30亿美元的流入量已成为当年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

从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看,我国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从对外投资中的资源开发、境外加工组装起步到政府大规模地倡导“走出去”,对外投资的形式日益多样化。目前中国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已从过去的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逐步拓宽到矿产、森林、渔业、能源等资源开发,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等行业在内的全方位的经营活动。但总体规模仍然很小。截至2003年底,我国累计在境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净额为332亿美元,以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与外资累计来华实际投资总额相比,只相当于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6%。

外商FDi大规模的流入和中国FDi小规模的流出,形成了非常明显的“资本流出缺口”。近几年来在中国,FDi流入量一直为流出量的十几倍乃至上百倍(2001年除外),2003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20.87亿美元,资本流入额为535亿美元,资本流出约占流入的5.4%左右。表1反映了外商FDi流入的成功与中国FDi流出的缓慢所形成的巨大反差。

从表1可知,从1996―2003年,外商的FDi每年流入都在400亿美元以上,而这期间中国FDi的流出总量比外资任何一年的流入量都要少,流出量最少的1997年,竟然只流出2.72亿美元,仅相当于当年流入量的6‰。按照国家统计局和商务部的数据,1979―200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5014.71亿美元,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仅为332亿美元,资本流出缺口高达4682.71亿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何其强劲

中国形成如此巨大的“资本流出缺口”,首先表明外资流入中国的势头强劲。造成外资多年来持续增加来华直接投资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1.外资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根据日本学者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的解释,对外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对发达国家而言,投往中国的外资主要是已经处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密集部门以及某些行业中装配或生产特定部件的劳动力密集的生产过程或部门,这些传统部门在发达国家已无任何成本优势,转移到与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的中国进行投资,不仅可以延长本国传统产业的生命周期,而且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较成本格局。这种国际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曾成就了60-7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辉煌,现在轮到了中国。

随着中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中,对外开放、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主流。跨国公司为了实现更大的经济利益和保持竞争优势,以资源最佳配置为目标,把生产活动的不同环节分解到全球不同区位进行生产,使国际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中国,恰好是承接这种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目的国之一。通过在世界上成长性最好的中国市场投资,将中国纳入其国际化经营棋局,变中国市场为其内部市场,降低交易费用和克服中间品市场不完善对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已成为多数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最好解释。另外,全球化带来的商品、服务、人员等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及政策壁垒特别是贸易与投资壁垒降低,这些都构成了大量国际直接投资涌入中国的外部原因。

2.FDi流入能使中外双方都获得“双赢”的结果。

利用廉价的生产要素和占领中国广阔而持续增长的国内市场,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两大动机。对于外商来说,以直接投资的形式进入中国,不仅可以接近市场、获得廉价的生产要素等资源,还可以在规避贸易壁垒的同时受到中国的“超国民待遇”,大力拓展销售市场。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潜力的市场,2005年1月,人口已达到13亿,并且每年以净增长700-8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将惠及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意味着越来越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这使外商来华投资可以获得分享中国经济成长带来的市场机会。而对于中国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弥补资金外汇缺口、带动就业、税收、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高等诸多好处自不待言,外资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企业的改革和机制转换。平心而论,如果没有外资的大量进入,中国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是不可想象的。

3.中国经济的多元化特点强化了中国的资本吸收能力。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发展阶段的多元化特征,使中国对类型各异的直接投资产生各自适应的吸收能力。发展阶段低的要素结构和产业结构,适宜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寻求我国廉价要素的中小资本;而处于较高发展阶段地区的要素和产业结构,则会产生具有熟练劳动力、企业家才能等内涵的能力结构,从而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项目有吸收能力。我国一些人力资本密集、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心城市有能力吸引研究开发型的国际直接投资;一些经济欠发达但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城市有能力吸引生产制造型的国际直接投资;一些有大量既存或潜在消费力的城市有能力吸引消费娱乐型的国际直接投资。总之,各种目的、各种类型的直接投资都能找到充分的理由进入中国。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多元性,既是产生对国际直接投资巨大需求的经济背景,也是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吸引大量国际直接投资的结构性原因,从这一角度也可较好地解释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涌入的原因。

对外直接投资流出乏力的原因

如前所述,与2003年中国作为世界引进外资最多国家的地位相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则相距甚远。面对政府大力提倡的“走出去”的政策鼓励,面对“入世”后的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对华频繁的反倾销制裁等因素,中国企业并没有因此而将对外贸易转化为对外直接投资,原因何在?

1.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目前“资本流出缺口”的存在。

著名国际投资专家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揭示了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投资发展周期是指一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从无到有、直至发展成为一个净对外直接投资国的过程。邓宁实证分析了67个国家1967―1978年间对外直接投资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联系,并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论。该理论认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一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减去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是该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函数。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邓宁区分了四个经济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人均GDp低于400美元的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只有少量的外来直接投资,完全没有对外直接投资;第二阶段:人均GDp在400-2000美元之间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与内部化优势不显著,对外直接投资相对较少,但国家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了大量外资,因此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负值,且绝对值有增大的趋势;第三阶段,人均GDp在2000-4750美元之间的国家,在这一阶段,外国对本国的直接投资量仍然大于其对外直接投资,不过两者之间的差距缩小。处于经济发展第四阶段的国家其净对外直接投资呈正数增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2003年的人均GDp为1087美元,因而正处于第二阶段,这就决定了目前“资本流出缺口”的存在。

邓宁的理论也得到了现实数据的支持。从表2可以看出,从所有国家的总体情况看,资本的流出和流入大体是相当的。但如果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看,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出始终大于资本流入,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出始终小于资本流入,并且小于的幅度相当大。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资本缺口,需要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入以弥补。而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动则完全是为了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

可见,资本在国际间的运动是与它们国内各自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中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并不明显,许多核心技术还依赖大量进口,竞争实力不强。正如tCL董事长李东生所说:“从实力上看,中国企业还没有到能够走出去的阶段。现在我们出去与索尼、松下、LG、三星这样的公司竞争,实力不足,风险很大。”是否选择去国外投资,是厂商进行收益与成本、优势与劣势、回报与风险比较之后才能做出的决策,而在这一阶段,国内尚有很多投资机会,大规模向外投资的时机尚未成熟,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能力都不强。

2.中国对外投资的宏观政策环境存在缺陷。

国家境外投资政策对资本流出的作用不亚于引资政策对资本流入的作用,因此分析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较小的原因不得不考虑我国现行的境外投资政策。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是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为核心设计的。因此从对外直接投资导向上看,是以扩大出口为首要目标的,缺乏相对独立性。即我国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的定位存在缺陷,不能满足促进中国FDi发展的客观要求。再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一直沿用行政性审批方式,带有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色彩。政府作为管理者和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的所有者(出资人)职能交叉,时常混淆、错位。部门分割审批,使审批制度处于复杂和不甚透明的状态。这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相适应的对外投资审批制度也是影响资本流出的一大因素。这种状况2003年以后虽有明显改进,但仍无本质性的变化。

加入wto后,我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要实行资本管制和外汇管制,现行境外投资管理体制中,政府对民间对外投资管理缺位,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没有正常“走出去”的渠道,形成了对外投资管理的“盲区”。其实不少民营企业早已具备走向国际进行海外投资的实力,由于审批制度过于繁杂和严格,有实力、有优势的企业从正规渠道走不出去,而一些没有实力不该出去的企业却通过非法途径逃避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溜”了出去,这也是造成部分国内资产的海外流失或资本的非法外流的原因。

3.企业自身存在问题。

中国企业主体的构成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乏力的重要原因。目前最有活力的企业大多是三资企业,而三资企业系外商投资进入中国市场的一种方式,其母公司对华投资利益多多,不大可能对其投资母国反向投资。中国民营企业中确有一部分已具备走向国际市场进行海外投资的实力,并已不乏取得成功的案例,如万向集团等,但从总体看,由发展阶段所限,尚未达到普遍大规模对外投资阶段。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国有外贸专业总公司和工业企业集团为主体,国有企业固有的弊病同样存在于对外直接投资中,尤其是“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让对外投资往往“亏了企业,肥了个人”。这种制度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

资本流出缺口对中国经济不无影响

中国的资本流出缺口,在初期是非常必要的,当时中国利用外资完全符合“两缺口模型”的理论。大量的外资流入,有效地弥补了当时中国的投资缺口和外汇缺口。特别是外资流入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对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对我国贸易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时的人民币汇率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中国企业以后融入国际社会做了演习性的准备。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功不可没。而外资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企业的改革和机制转换。

然而,时过境迁,自1989年后,储蓄开始大于投资,投资缺口不复存在。此后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03年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年末为20805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58996亿元,存差为4906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1月13日正式公布,2004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6099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二位。此时,资本流入大于流出的缺口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已发生了变化。在外资大量涌入和中国银行业存在4.9万亿存差的背景下,这种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值得我们重新评估:

1.中国资本流出的巨大缺口,意味着国内的投资市场被外商占领。

巨额缺口的存在意味着外资与内资之间存在着激烈地争夺投资市场的竞争。虽然从宏观上看,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有明显的益处,但从微观上看,外国直接投资与本国企业在利益上存在冲突也无须讳言。外国在华的直接投资夺走了许多最好的投资机会和市场份额,它们享受各种超国民待遇的优惠,对中国各种产品的高端市场长驱直入,几乎所向披靡。这种竞争固然有逼迫国内企业提高竞争力的积极作用,但其“肥水流入外人田”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并且对中国银行业的贷款有明显的挤出效应。

2.中国资本流出的巨大缺口造成中国在GDp增加的同时Gnp减少。

外资企业的利润收入既是中国的GDp,也是外国的Gnp,外国直接投资往往靠抢走中国企业的投资机会来获取利润,它常常会在增加中国总产出的同时减少中国人的总收入。这是一个有关国家利益的实质性问题,尤其当外资的数额很大时。从1979-200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为5621.01亿美元,相当于46485.75亿元人民币,倘以10%的利润率计算回报,每年约为4648亿元人民币,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而实际获益者是外商投资母国。另外,外资企业对中国就业的贡献不是很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年鉴的数据,2002年在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和外商投资单位就业的劳动者为758万人,大体上只占全国劳动力的1%。尽管这部分劳动者的工资一般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由于所占比重甚低,所以对中国Gnp的贡献比较有限。

3.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使中国难以摆脱不利地位。

外国直接投资确实会给中国带来先进技术,加快中国的技术进步。可是即便如此,在跨国公司控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产业也只能被限制在产业链的低附加值一端,永远不会将中国导向高技术、高收入的富强境地。这样的经济发展格局一旦形成,中国的支柱产业还将完全受外国的指挥中心控制,离开外国人就无法运转,从而丧失安全保障。

4.从长远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大多数产业,中国都对外商开放国内市场,允许其内销产品,而所得人民币经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可以汇出中国。根据有关专家估算,入世大约5年以后,我国外商实际直接投资总规模将会达到8000亿美元左右,按照年内销利润的10%,即相当于800亿美元的人民币计算,就有大约7000亿人民币汇出,亦即每年汇出的外汇很可能接近甚至超过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

据金融专家的研究,外商直接投资所引起的金融外汇危机,要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其主要环节出在人民币利润的集中汇出,可能引起境内居民和企业挤兑外汇存款,进一步引起黑市上以人民币兑换外汇,并挤兑人民币。而更为严重的是,外商每年数千亿的人民币利润,有大约90%并没有汇出,而是作为再投资,重新投入到国内。至于有多少是买了土地厂房,多少是进入股票市场投机,虽然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字,但估计数额会相当大,而一旦这个数字与国家的外汇储备大致相等时,就会面临危机的临界点。如遇突发事件,外商集中兑换,即有可能触发外汇挤兑。

如此看来“资本流出缺口”随着国内经济情况的变化,经历了利大于弊、利弊相当的阶段,现在很可能走向弊大于利的阶段。

对缩小“资本流出缺口“的思考

然而无论资本流出缺口带来的后果有多么严重,我们不可能重闭国门。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我们无可逃避的命运。那么如何直面挑战,解决资本流出缺口给我们造成的难题呢?

首先,应当切实调整我们引进外资的政策,从引进外资追求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正如国有企业进行战略结构调整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样,引进外资也到了必须进行结构调整的阶段,有必要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对外资项目进行甄别选择。绝不可再以引进外资的数量多少作为考察官员政绩的目标。要理性地看待“引进外资第一大国”的地位,不能盲目的以此为豪。我们究竟需要多少外资才是最合适的?有关部门应进行这方面的量化研究。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

直接投资的优缺点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9-0029-02

1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1.1投资规模小

根据2003年底的数据计算,我国企业海外累计平均项目投资额为153万美元,而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则达2528万美元。

1.2投资对象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据外经贸部一项调查表明,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比例中,非洲占32%,东南亚占20%,拉美地区18%,以下依次为中东9%、东欧9%、中亚8%及其他地区4%。

1.3投资以开拓市场为主要目的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投资以开拓市场为主要目的,在许多产品国内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企业纷纷把眼光瞄向了国外。

1.4投资方式以合资为主

由于国际化发展的经验相对缺乏,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和开辟东道国市场,我国企业多采取合资方式。在目前的中小跨国公司中,有56.3%的企业选择中方控股51%以上的合资方式,独资的占29.1%,只有11.7%的企业中方占49%以下的股份。

2我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政策和经营管理状况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在对外投资中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2.1市场调研不充分

由于自身信息获取和加工处理能力较低,许多中小企业在开展海外投资前缺乏对目标市场的准确分析预测,没有对目标国政治稳定性、经济结构、汇率变动状况、有关法律条文及风土人情、工会力量、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做充分的调研。

2.2缺少优秀的跨国经营人才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通晓国际商业惯例、法律,具有全球眼光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导致海外企业的经营效益不佳。跨国经营人才缺乏也与中小企业不够注重企业的本土化有关。

2.3融资能力低下

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基本不具备依靠自有资金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在国际上,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本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例如美国建立的“出口援助中心”、日本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等。而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银行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存在“惜贷”现象,中小企业要想获得资金支持很难。

2.4研发水平普遍较低

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即使在我国中小企业最发达的浙江和广东两省,大量中小企业依然在使用国外70-80年代的生产设备,许多中小企业也基本不具备研发的能力。国际上一般认为,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l%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的企业可以维持,占5%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力。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为0.71%。

3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3.1努力改进对外直接投资的经营管理

(1)做好投资风险防范工作。

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既要注意东道国当前的市场容量、竞争态势等必要因素,也要对中远期市场发展趋势及汇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做到对历史沿革、当前现状和未来前景了然于胸,做到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合理结合。

另外,作为投资主体的我国中小企业要遵守东道国法律规定,办理符合东道国法律规定的手续,建立符合当地规定的财务制度。采取与东道国企业合作的方式。对外投资的中小企业一定要与合作伙伴签订合营企业的合同和章程,以确保在出现利益纠纷时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

(2)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除了充分利用国内资金外,还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我国政府设立了“国际市场开拓基金”。同时,世界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等国际机构也在我国设立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机构,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应尽可能的加以利用。

(3)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

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弱的企业,可以暂时采用引进外部成果和模仿创新的模式缩小与国际技术水平的差距。有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可以通过在海内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与其它企业及科研院校合作开发等渠道进行创新活动,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

3.2注重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1)巩固和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相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一些工业产品如纺织、服装、机电、家电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另外,发展中东道国劳动力往往非常廉价,自然资源丰富,我国企业在这些国家可以获得比较低廉的生产成本。

非洲和拉美国家是期待开拓的投资市场之一。加勒比地区在内的拉美国家共有4亿多人口,是经济十分活跃的发展中地区,其中一些国家如巴西、乌拉圭等,己经进入中等收入的国家的行列,这些国家和地区矿藏丰富,水产资源充沛。东南亚地区拥有大量人口,有相似的语言文化背景,且这一地区的华侨对中国传统产品有比较强的偏好。这一地区已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同时东盟和中国达成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与中国具有良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2)积极开展对发达国家的投资。

中小企业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发达国家的投资,针对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特点,中小企业可以专注于生产某种特色产品,以产品的新颖求生存。同时中小企业也要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借鉴发达国家完善的网络体系和营销方式。实际上,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的硅谷)设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追踪行业的前沿技术,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3)谨慎开展对转型国家的投资。

转型国家主要包括东欧、俄罗斯和其他一些独联体国家,这些国家长期同我国保持经济和文化上的往来,我国一些企业对这些国家的产业技术和社会环境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我国的一些消费品工业,如传统的轻工、纺织、食品、新兴的家电等具有比较优势。但是这些国家由于政治不稳定,法律不健全和市场经济不完善可能会带来的投资风险。抗风险能力比较差的中小企业在这些国家进行投资时要谨慎决策。

3.3慎重做出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1)以具备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作为境外投资的突破点。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依靠这些优势对那些国内市场有限、劳动力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另外,在一些规模经济不显著的行业,如食品、餐饮、华文出版等行业中,小型海外投资项目也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2)适当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在国外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源密集的地区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充分利用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提升产品的高技术含量。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层次有差异,中小企业境外投资产业选择的重点均有所不同。一般地说,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产业选择以制造业为主,向其提供适用技术;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投资的产业选择应以高科技行业为主,旨在获取其先进技术,实现技术回流。

3.4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1)“跟随式”对外直接投资。

我国一些实力雄厚、信誉度较高的企业尤其是其中的一些专业外贸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之后已经建立了较大的市场网络。我国中小企业可以依托这些公司进行跨国投资,填补其产品的缺口,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双方优势互补。中小企业在此过程中减少了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市场调查,降低了海外投资的风险,同时充分利用了大型企业和专业外贸公司的各方面的便利,产品的销量有一定的保证。但这种投资方式会使中小企业对于大企业和专业外贸公司过分依赖,使中小企业缺乏独立性。

(2)“市场先导式”对外直接投资。

所谓市场先导就是在国外设立以名、优、特产品为主的商品专业市场,然后以这些市场为中心进行直接投资,建立相关制造企业。近年来,浙江已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设了一系列专业市场,如海宁皮革城在莫斯科建立的“海宁皮革专业市场”,以温州企业为主在巴西设立的“中华商城”,在马来西亚设立的“中国商品贸易中心”,在南非设立的“中华门商业中心”,在阿联酋设立的“中国产品交易中心”。以这些专业市场为中心,辐射和带动一批中小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些中小企业可由行业的关键企业或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协调组织有关的银行、供货商、咨询机构和服务企业齐头并进,在东道国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投资”。

(3)“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中小企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的中小企业以及该产业相关产业中小企业在有限的地理空间上的集聚。集群本身是一种共生的状态,是一张无形的产业网络。集群中的主导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就会引导原来集群中的企业一起走出去,最终将整条产业链转移到东道国,对于这其中的企业来说,企业经营中的每一环节都有自己熟悉和适应的伙伴。我国浙江的中小企业集群特征最为明显,这也是浙江中小企业能够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4)“独立开拓式”对外直接投资。

这种方式适用于具有一定的国际化经验,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的中小企业,对企业的各方面要求较高。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可以尝试采用三外联动的方式进行国际化发展。三外联动即一个企业既搞外贸生产,又办合资企业,还到国外办厂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这较之单一外向型企业国际化程度高,市场信息灵敏,既可以利用外贸出口销售,又可以利用自己生产的产品赢得利润。这种方式的市场领先优势比较明显,但这种投资方式也伴随着比较大的投资风险,建议中小企业谨慎采用这种投资方式。

参考文献

[1]上官学进,胡凤玲.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J].国际贸易问题,2003,(8).

直接投资的优缺点篇7

关键词: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3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565.3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五位,发展中国家第一位。2010年我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流量),对外投资流量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10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588亿美元(存量)。图1显示了从1990年到2009年这2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情况。(图1)可以看到,加入世贸组织后,从2002年到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包括金融类和非金融类)从27亿美元上升到565亿多美元,增长20多倍,年均增长速度超过65%,从世界第26位上升为第5位,发展速度相当可观。但是,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还是相当弱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数量、金额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累计总额都比较小;同时,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多数为中小型项目。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投资主体规模较小,一般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另一方面是投资的资金量较小。目前,我国的境外企业除了海尔、华为等少数企业外,大多数跨国经营企业投资规模过小,绝大多数的投资规模仅为几百万、几十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0万美元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50万美元的水平。

(二)投资结构有待改善。首先,从对外投资区域结构来看,存在着投资区位相对集中的问题。其中,亚洲是我国对外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其他地区的流量则相对较少,造成企业之间为了争客户互相压价、封锁消息,致使海外投资环境不断恶化;其次,从对外投资流量的行业分布来看,我国的对外投资主要流向了商品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等行业。这样的行业结构既不甚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也不尽依据FDi理论的学习动机。中国拥有低廉劳动力、大国规模经济和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真正体现我国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建筑业在FDi投资存量中的比例偏低,高新技术等学习型投资所占比例更低。相反,采矿业等资源寻求型投资比重较大,且呈逐年上升态势,表明我国对外投资的产业导向还停留在初级层次,缺乏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行业结构表现出较明显的初级化特征;再次,从投资主体看,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是对外投资的主要力量。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投资主体相对单一,很大一部分投资属于政府政策性对外投资,由此会造成国有资本与私营资本比例失调,私营资本积极性受挫,也容易滋生国有资产流失的险患。

(三)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发展战略和跨国经营意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战略,且不具备真正的全球观念和跨国经营意识。首先,我国有些企业从事对外投资不是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是带有某种试探性、偶然性。这些企业对外投资是为眼前利益驱动,或是为了获得海外投资所带来的税收减免,而不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生产和交易的比较利益;其次,我国更多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仍是扩大出口市场,而不是依据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计划而进行投资的。这样投资的结果往往是企业只注重短期效益,走一步说一步,企业海外发展的持续性和全体布局性就较差,也将导致企业在全球市场的长期竞争中缺乏后劲。

(四)缺乏核心技术且科研创新能力较弱。从总体来看,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偏低,在主流市场或主流产品当中我们并没有多少自主的核心技术,许多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进口,而且对于许多引进技术缺乏吸收消化,大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平均还不到1%,仅有极少数大企业能在3%以上,这样低的开发投入维持生存尚有困难,更谈不上与其他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竞争了。

(五)缺乏跨国经营人才。国家对外投资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缺乏高素质跨国经营管理人才是我国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企业派出的境外经营人员很多难担重任。据商务部研究院《对外直接投资公司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企业海外投资主要障碍是缺乏海外经营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海尔总裁张瑞敏也坦率承认,即使像海尔这样在海外已有所成就的企业,仍然缺乏懂得海外市场及其操作的管理人才。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策略

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几个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

(一)实施规模经济战略。没有一定的规模,就难以实现较好的效益,也不可能形成较好的抗风险能力,更难以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如首钢集团),应该充分利用原有的国内规模优势,运用市场的作用和国家的指导,使企业之间通过强强联合或相互兼并等措施来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二)优化投资结构

1、投资地域多元化。针对现时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集中于周边国家和地区,长远看来,投资东道国应该逐步向发达国家延伸,实现投资地域的多元化。因为发达国家投资环境规范,非经营性风险小。虽然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贸易壁垒也相对较多,我国产品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实力毅然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但双方有互补性,只要我们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就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当然,发展中国家市场广阔,资源丰富,也是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市场。

2、行业选择上突出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业。首先,加大对发达国家高科技产业的学习型投资。通过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既能满足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对先进技术的现实需求,又是我国获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最有效途径;其次,向海外转移成熟技术的过剩产业,扩大出口贸易量。目前,我国的机电制造业、纺织业、家电制造业等行业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体系,扩大这些行业的投资不仅能优化国内产业、产品结构,促进劳务和设备产品出口,而且能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3、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既要鼓励有实力、管理好、拥有自主品牌的国有控股大企业拓展境外投资业务,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以培养更多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同时,还要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取消歧视,使其在优惠贷款、信息交流和境外投资保险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待遇。

(三)科学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战略。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和中长期规划,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际收支状况,制定对外投资战略规划。明确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思想、指导原则、产业导向和重点区域等,从而使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更有力地利用国内外2个市场、2种资源,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更好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核心技术。企业要把创新能力和发展核心技术作为对外投资的重要战略目标,通过独资、合资、并购和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中心或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公司,了解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和最新科技发展动向,并雇佣当地工程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利用当地的先进设备,研发和生产高新技术及产品,使企业通过海外研发和生产,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大力培养对外直接投资的高素质人才。首先,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境外企业派遣、用人和选拔制度,完善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制度,吸纳具有丰富国际经营管理经验的海外和东道国人才为我所用;其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国内院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国内专业培训以及选派人员到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进行实践锻炼,实施跨国经营人才培养战略,多层次、多渠道对从事跨国经营的人员进行培训,以实施人才国际化和本土化战略,集聚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企业在整体上仍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初级阶段,因此深入分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对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伊玲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探析[J].商业现代化,2010.8.

直接投资的优缺点篇8

关键词:

   做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方面起着主力军的作用,各国政府还纷纷采取各种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更多渠道的资金投入科技产业。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对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税收优惠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完善现行各项政策,加速科技产业发展已忧为当务之急。其中税收优惠政策的完善将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一、现行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不足

  (一)优惠政策多而泛,目标不明确。我国现有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多是以通知、规定等方式零散的,且对内外企业不同,显得多而乱,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如对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无论其产业项目是否属于国有鼓励发展的,也不论该项目在种类、利润和风险上的差异,一律给予基本一致的优惠。优惠政策目标的不明确,相对减弱了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吸引力。

   (二)优惠方式单一,削弱了政策效果。我国现行的科技税收优惠方式以直接优惠为主,基本上限于税率优惠和定期减免。这种直接的税收减免侧重于事后利益的让渡,而对事前行为缺乏必要的引导。相比较而言,国外对科技事业的优惠方式多种多样,且多以间接优惠为主。间接优惠方式主要是税基减免,侧重于事前优惠,能够促使企业自觉进行技术创新。单一的直接优惠方式必然削弱税收政策的实际效果。

  (三)对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少,不利于科技业的投资和创新。现行的科技税收优惠主要是企业所得的优惠,相比较而言,对个人的所得优惠很少。由于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是一种风险投资行为,缺乏必要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难以吸引广大投资者进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而科研人员在转化成果时获得的股权形式的奖励,在分红或转让该股权时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也不利于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以所得税为主的优惠,整体缺乏力度。我国的科技企业税收优惠以所得税优惠为主,这虽然与国际通行做法一致,但就我国的实际来看,与其他国家相比税收整体优惠力度不够:

   1、税收负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国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将重点体现在我国不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的国家,流转税作为双主体税种之一,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使得企业在税收优惠中得到的好处不多。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则不同,他们以所得税为主体,所得税的优惠给企业可以带来真正的实惠,极大地鼓励了科技产业的发展。

   2、科技产业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目前的优惠政策涉及面窄。我国所得税优惠政策是以已有所得为前提的。而科技产业的特点是投资风险大、周期长、很大一部分企业会处于暂时亏损或微利阶段,这些企往往得不到优惠,进而可能形成“亏损(微利)——不能享受优惠——缺乏科技投入——进一步亏损(更微利)”的恶性循环,扼杀企业的技术进步积极性。

   3、生产型增值税桎梏着企业科技进步的步伐。科技进步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知识附加值,会相应增加企业所承担的流转税负担。而我国目前不仅缺乏必要的流转税优惠政策,而且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时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造成重复征税,反而加重了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税负。另外,我国实行的又是不完全增值税政策,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负担,影响了科技投入和研发新产品的积极性,越来越不适应科技飞速发展、产品中直接材料成本比重不断下降而间接成本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

二、完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措施

  (一)制定以项目优惠为主的科技税收政策。建议国家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尽快联合制定《科技税收优惠法》,规定可享受优惠的研究项目或研究开发行为,确定基础研究或前期研究、中间试验阶段和产业化阶段的优惠标准。严格标准认定,逐步缩小内外资企业、高新区内外企业科技税收优惠的差距,并最终达到统一政策。

  (二)增加间接优惠方式,提高政策效果。

   1、扩大加速折旧的适用范围。在原有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企业、科研机构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可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的环保设备、国产软件的购置和风险酱的投资实行“期初扣除”的折旧方式,允许在投资当年就扣除50%——100%。

   2、扩大费用扣除标准。对企业用于技术研究、开发与实验的费用及企业推广高新技术培训费允许税前列支。原有研究开发费用扣除标准,规定只要是研究开发费用超过上一年一定比例的企业,无论是否盈利,都可享受150%的税前扣除优惠。企业因当年亏损或盈利部分不足以抵扣规定扣除额的,可以往后结转。

   3、实行科技发展准备金制度。对部分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如信息产业等,允许企业按销售额或投资额的一定比例在税前提取科技发展准备金,准备金要在规定时间内(如3年)用于研究开发、技术更新和技术培训等方面,也可弥补万一的亏损,化解科技投资风险。若逾期不用或另作他用,则应补税并加收利息。

   4、给予投资税收抵免。即在折旧额以外,还根据机器设备的先进程度,投资类型按一定比例抵免当年应税所得。其相当于在不影响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前提下国家变相为企业拨款购置先进机器设备。

   5、延长补亏年限。可将亏损弥补年限延长至6—8年,减少企业由于投资于高领域而蒙受的损失。

   (三)加强科技工作者、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一方面,对任何个人知识产权转让所得或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予以低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提高从事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全部科技工作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标准,可以对他们的技术援助费收入、版权费收入等免征或减征个人所得税。以此来激发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另一方面,对个人投资于成本费用技实际发生额在应税所得税中扣除外,个人所取得的股息、红利或分回利润等,实行优惠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大力支持个人对科技产业的行为。

直接投资的优缺点篇9

[关键词]绿地投资跨国并购世界经济一体化

国际投资的参与方式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对外投资所采取的基本形式。跨国公司可以灵活地选择参与方式来达到控制其国外分支机构的目的。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有绿地投资(又称创建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基本方式。

一、绿地投资的概念

绿地投资也称创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创建投资会直接导致东道国生产能力、产出和就业的增长。绿地投资作为国际直接投资中获得实物资产的重要方式是源远流长的。早期跨国公司的海外拓展业务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绿地投资有两种形式:一是建立国际独资企业,其形式有国外分公司、国外子公司和国外避税地公司;二是建立国际合资企业,其形式有股权式合资企业和契约式合资企业。

二、跨国并购的概念

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渠道,取得东道国某现有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的所有权的投资行为。跨国并购是国内企业并购的延伸。跨国公司采取并购的方式进行直接投资,其动机包括开拓国际同类市场,取得产品商标、品牌和已有的行销网络;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市场;经营领域、区域和资产的多元化等。

三、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的比较分析

1.绿地投资的优缺点

(1)优点

①利用绿地投资方式创建新企业时,跨国企业拥有有更多的自,能够独立地进行项目的策划,选择适合本企业全球发展战略的厂址,并实施经营管理。而且,企业能够很大程度地自己控制项目的风险,并能在较大程度上掌握项目策划各个方面的主动性。

②在创建新企业的过程当中,较少受到东道国产业保护政策的限制。如果采取契约合资企业形式创建新企业,即跨国公司通过向东道国企业提供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与股权无关的各项服务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这样,跨国公司不动用资金、不占用股份,因而不会激起东道国民族主义的排外情绪,从而减少了政治风险。

③通过绿地投资方式创建独资企业后,跨国公司能够更大程度地维持公司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垄断优势,并利用其技术、管理、生产和营销上的优势占领东道国市场。

(2)缺点

①绿地投资方式需要大量的筹建工作,因而建设周期长,速度慢,缺乏灵活性,对跨国公司的资金实力、经营经验等有较高要求,不利于跨国企业的快速发展。

②创建企业过程当中,跨国企业完全承担其风险,不确定性较大。

③新企业创建后,跨国公司需要在东道国自己开拓目标市场,且常常面临管理方式与东道国惯例不相适应,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匮乏等问题。

2.跨国并购的优缺点

(1)优点

①资产获得迅速,容易获得廉价资产。跨国公司以收购兼并方式取得资产的出价往往低于目标公司资产的真实价值。因为:a并购公司可能比目标公司更清楚地了解目标公司资产的真实价值;b目标公司在经营中陷入困境而使收购公司可以压低价格收购;c收购公司利用东道国股市下跌时以低价购入目标公司的股票。这样,并购方式就能够使跨国公司得到一些现成的有用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厂房和熟练劳动力等,从而大大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和投资周期。

②市场进入方便灵活,可以利用被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减少竞争。跨国并购不仅可以直接获得被收购企业的原有资产,而且收购方企业可以直接占有被收购企业原有的销售市场,利用被收购企业的销售渠道。从供求角度分析,并购一般不会增加东道国原有的市场供给,从而降低了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可避免因厂商增加而导致平均销售额下降的风险。

③跨国并购后,原来对目标企业提供信贷的金融机构有可能继续维持与该企业的借贷关系,为跨国企业提供借贷方便。此外,跨国企业还可充分利用适合当地市场的原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从而快速适应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在东道国占领市场。

(2)缺点:

①由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信息不对称和无形资产评估等问题的存在,评估目标企业价值难度大,造成跨国公司决策困难,从而影响跨国并购的成功率。

②往往会遇到东道国的限制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抵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东道国政府有时会对某些特殊行业的并购进行限制。

③容易受到企业规模和选址上的制约以及原有契约的束缚。由于被收购企业的规模、行业和地点都是固定的,跨国公司很难找到一个与自己全球发展战略所要求的地点及生产规模都相符的企业。被收购企业同客户、供货商和职工已有的契约也往往会影响跨国公司对企业的继续管理。

四、创建方式与并购方式的选择

跨国公司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必然面临着投资方式的选择。跨国并购方式的缺陷往往是绿地投资方式的优点,而绿地投资方式的不足又是并购方式的优势所在。因此,跨国公司应对照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方式的优缺点,结合内在和外在因素综合考虑。

1.一般说来,在以下情况下,跨国公司应采取绿地投资策略

(1)拥有最先进技术和其他垄断性资源。采取绿地投资策略可以使跨国公司最大限度地保持垄断优势,充分占领目标国市场。

(2)东道国经济欠发达,工业化程度较低。创建新企业意味着生产力的增加和就业人员的增多,而且能为东道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并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而并购东道国现有企业只是实现资产产权的转移,并不增加东道国的资产总量。因而,发展中国家一般都会采取各种有利的政策措施,吸引跨国公司在本国创建新企业,这些有利的政策有助于跨国公司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2.在以下情况下,跨国公司采取并购方式更为有利

(1)由于信息的搜集和国际经验的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快速扩张的跨国企业来说,采取并购策略可以使其弥补信息和国际经验的不足,克服人力资源短缺的限制,从而适应企业的资源状况,便于企业快速发展。

(2)跨国公司为了使其产品多元化和经营地域多样化,可以采用并购方式,以便弥补对新行业的生产和销售等经验的不足,迅速进入目标市场,占有市场份额。另外,对于实行市场跟随战略的跨国公司,采取收购方式可以迅速跟随领先者进入市场以取得战略平衡。

(3)一方面,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现有企业的管理体系、技术水平等比较符合跨国公司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收购后迅速进入正常生产轨道;另一方面,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的目标企业选择余地较大,这有利于收购方的压价收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绿地投资在FDi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跨国并购已成为跨国公司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保持有利竞争地位而更乐于采用的一种跨国直接投资方式。随着全球投资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梁蓓杜奇华:国际投资[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杜文中:论跨国投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直接投资的优缺点篇10

西部FDi占全国的比重有走下坡趋势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全球投资前景评估机构”2004年发表的专题工作报告中,中国被列为全球对FDi最具吸引力国家。2003年中国吸引外资达570亿美元,创历史性最高,占亚太地区外资流入量的一半以上。然而,大量涌入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呈现出极度不平衡分布的特点。

历年来,东部一直都是中国吸引FDi的主要聚集区位,比重大多在85%以上,而中西部的比重仅7%一16%区间,尤其1990年起,西部的比重为最低,大约只占到4%左右。

尽管2000年以来,中央政府给予了西部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不均衡趋势并未得到有效转变,西部FDi占全国的比重有走下坡趋势,从1997年的5.58%到2003的3.25%。

为什么FDi不向西部集聚呢?有的学者认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北上”趋势有所加快,而“西进”的趋势则不明显;从长远看,外商对西部地区的转进不可能是“大跨越式”的。其原因是西部改革开放严重滞后,投资环境尤其是投资软环境更令人担忧,此外由于政府机构臃肿庞大,行政办事效率低,手续复杂繁锁,增加了交易成本。

有的学者则认为,外资“西进”趋势并不明显,原因是,西部地区观念落后,配套能力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供应不足,东部地区政府不愿意外资从本地转移出去。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外商对西部缺乏了解,害怕上当受骗和安全没有保障。尽管中央对投资西部有优惠政策,但他们有的不敢贸然进入西部投资,有的还没有投资的打算。

优惠政策效应趋弱

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国家陆续在东部和中西部等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优惠政策对各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这表现在下述两方面原因:一是东部先于中部、西部实行优惠政策;二是三大区域的第二轮优惠激励政策的时间不同步。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首先赋予东部地区一系列吸引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1992年起中部、西部地区也开始享受东部地区原先的优惠政策,而这时东部地区因更全面开放及累积效应进入第二轮优惠政策激励。但中国实施开发大西部重大战略,并赋予西部地区更优惠的政策,即西部地区进入第二轮优惠政策激励,却是从2000年起。

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的确比较明显。以中部地区为例,1992年以后,中部地区开始享受先前东部地区FDi优惠政策,吸引外资飞速增长,从1991年的16734万美元到1993年的234273万美元,仅仅两年的时间,增长了13倍。

不过,从长期效应看,这种政策效应已逐渐呈弱化趋势,如2000年起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在近几年对西部地区吸引FDi影响不显著。这可从2000年至2003年西部的FDi占比4.64%、4.15%、3.82%、3.25%等四个逐步下滑的比值中得到验证。这表明,在新的引资发展阶段中,各区域不应过度开展区域间优惠政策的竞争。

低劳动力成本不再是获得投资的优势

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似乎一直是中国各区域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东部引资的初期阶段,低成本优惠更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主要的因素,但随着更多的跨国公司及高质量外资进入,在东部其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不存在了,更多的高质量外资倾向于以较高成本留住高素质优秀人才。

通过研究发现,当前东部的低成本优势已逐步消失,而且职工平均工资还有了提高。比如在1986―1991年第一阶段,职工平均工资每降低1个百分点,FDi就增加0.409个百分点。然而,在第二阶段,也就是从1992年到2003年期间,职工平均工资每提高1个百分点,反而促进吸引FDi提高了0.39个百分点。

这一新的变化基于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东部地区的职工素质提高了,无法以原来的低成本获取足够的劳动力,这可以从该阶段后期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缺工”显著现象得到证实。如果不适当提高工资,这一地区的“缺工”现象将持续。二是东部地区FDi已从第一阶段的以低质量外资为主转向以高质量外资为主,即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等高质量的外商直接投资陆续进入我国,他们更愿意通过高工资来吸引高素质人才。

而目前进入西部的还是低质量的FDi,对劳动力质量要求不高,更偏好于低成本的劳动力。但随着高质量FDi的进入,低成本劳动力对FDi的弹性影响存在弱化趋势。所以,西部今后若要提高FDi的质量,还需通过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加强人才教育与培训来提高劳动力质量,以吸引高质量外资的流入。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东部吸引外资的初期,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当时还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萌芽状态,市场很不成熟,因而外商直接投资更愿意选择GDp大的地区。而且,从东部地区在1986―1991期间的企业结构分析看,大批量的民营企业或乡镇企业为能享受到外资优惠政策,纷纷戴上“洋帽子”、“红帽子”,这部分企业也大多以国内市场为主。

但重要的是,在东部引进外资的初期,FDi主要集中在出口加工型产业,这与打造“中国制造”是吻合的。在东部1992年以前,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或第三产业比重的下降,均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东部。

然而,这个趋势在1992年后有了新的变化。1992年以来,中国的FDi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即随着大量高质量外资的进入,提高东部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东部。

不过,在西部,迄今为止第三产业比重变化对外商直接投资流人的反向影响仍然十分显著。统计显示,西部第一二产业的总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FDi流入量会增加2.509个百分点。这说明在西部引资的整个历程里,FDi更倾向于投资其第一或第二产业。

目前中国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潜存产能过剩的问题。比如铁合金行业,现有生产能力是2200多万吨,企业的开工率目前仅仅是40%左右;焦炭行业的产能也超过1亿吨,同时还有在建和拟建的各3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