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1:22

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篇1

【关键词】主流思想舆论;互联网;传播路径

【作者简介】谭可可,湘潭大学博士生,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讲师,湖南长沙410082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178-04

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作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特别是在互联网打破原有信息分配的格局,改变我国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发生逻辑的当下,它既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又关系到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近年来,尽管主流思想舆论网上传播发挥了巨大的正能量,但主流思想舆论网上传播路径偏窄、传播量偏少,其理论建构相对滞后。因此,从理论上厘清网上传播最优路径,是进一步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重大现实课题。唯此。本文提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最优网上传播的最优路径是:延展网上话语场域互动方式是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重要路径;推进网络界面升级在做大做强做优上出成果是最佳选择;打造网上大数据智能平台增强传播巧实力是最优路径。

一、延展网上话语场域互动方式是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重要路径

中共十报告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它为网上主流思想舆论传播指明了方向。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在传统媒介时代。主要是依托以电视、广播为代表的“群体化传播工具”,并通过“把关人”作用,对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和整合,通过“议题设置”等手段来影响和调控主流思想舆论传播。然而,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社会生态,信息更快速、更普遍、更多元的传播已成为现实;大规模的海量网络民众创造内容、分享内容、传播内容已成为现实;无所不在的无缝连接高宽带网络、无所不在的泛在移动互联传播已成为现实。总之。互联网以一种网上话语场域的互动方式,改变了舆论的发生逻辑,网上话语场域的个性化、草根化、娱乐化、扁平化特点,既给了网络民众选择上的无限自由,同时也容易引发信息传播碎片化后果。

传播学大师尼尔·波兹曼认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新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绝不止于它所传递的内容,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某种信息的象征方式、传播速度、信息的来源、传播数量以及信息存在的语境,从而在更深刻的层面上影响着特定时空中的文化。以及对真理的看法。”互联网传播为网络民众个体所提供的虚拟空间话语场域中最重要的一个自由权利就是表达自由。网络民众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语,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话语;话语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网络民众自己决定。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网站,对话语内容仍然有编辑权,仍然充当网络“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网络民众享有极大的话语选择权和主动权,网络“把关人”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网络民众倾斜。

在网上互动话语场域中,互动话语传播内容一般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来自各种类型媒介组织的传播内容,这主要集中在网上门户网站的各个相关栏目:一类是来自网上独立运行自媒体的传播内容,这些互动话语既包括大量的长内容,比如篇幅较长的博文、帖子或系列性文字,或者较为完整的图片形式、音频形式、视频形式等,也包括巨量的微内容,如各种简短的评论、跟帖,简单的图片形式、音频形式、视频形式等。在这两种互动传播类型中,随着网络民众不断地增加和网上应用服务不断地拓展,以个人身份在网上传播平台所进行的去中心化表达已逐渐成为重要的传播路径,譬如博客、微博、跟帖、留言、论坛帖文等日趋红火。

近年来,网上主流思想舆论的互动传播路径除网站外主要是网上论坛。网上论坛是一种多对多去中心化表达的话语场域,它的形成是以虚拟社区为基础的。这意味着,论坛群体互动是基于个体之间的相互学习、结盟、冲突、妥协等多种互动关系最终得到的结果。在论坛帖文这类互动传播路径上,网上主流思想舆论对引导群体意识、群体规范、群体行动力来作用于群体中的个体具有极大影响力。除此以外,网上主流思想舆论应顺应新形势、新发展,更多地利用好现有的博客、微博、跟帖、留言、论坛帖文等传播路径,在去中心化表达中变被动为主动,唱响时代主旋律,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延展主流思想舆论网上传播在去中心化表达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关键有二:一方面应具备话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否则其作用和能量大打折扣。网络传媒是社会价值观念的示范者,其话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是指在网络民众与网络传媒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取信于民赢得网络民众信任的能力。它实际上包含三要点,即信源可信度、渠道可信度和信息可信度。社会责任是判定网络传媒权威性和可信度的重要标准。网上主流媒体网站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传播要旨,其信源、渠道、信息传播与实践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是勿庸置疑。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应该理直气壮、高度自信地在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与此同时,主流媒体网站应充分利用其他社交网站、垂直网站等媒介资源的优势进行有效整合。并对各种传播路径进行相应改造创新,打造一批经典网上传媒品牌,更好地让网络民众对主流思想舆论产生情感认同,不断满足广大网络民众多样化的理论需求。

另一方面应具备互动话语的感染力、亲和力,能厘清源流解释现象;回应网络民众不同诉求,能发掘被时光和成见遮蔽的意见,消解网络民众各种思想障碍;能说真话、写实情与网络民众实现良性互动。在这方面应突出三点:一是立足实践。及时总结人民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创造,及时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提出更多有深度、有见地、有影响的观点。二是着力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用获得的新认识、形成的新观点、得出的新论断,引领思想舆论向主流方向发展。三是积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不断提炼出新思想、新表述、新概括。在话语互动中,无论是从词汇选择及物性、情态、图像使用上。还是讨论话语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或权利关系方面,都要做到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实话实说、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不要过多的理性,即使有理性的成份,也让它感性化。最关键的是在多种多样的互动传播中,让网络民众切实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带来的利益满足,享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带来的情感依归。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出实实在在的价值认同。

二、推进网络界面升级在做大做强做优上出成果是最佳选择

目前,主流思想舆论较为成熟的网上传播路径有:以层次化的页面进行信息组织与的类门户网站;以虚拟社区为基础的,群体互动的BBS网上论坛;以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为主在虚拟空间情境中展开的即时通信;以根据受众的需求,真正体现受众主动“拉出”信息,对多元化信息来源提供比较方便选择的搜索引擎;以社会网络为网络民众个体用多种信息交流方式进行互动的微博;以提供给每个用户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并同时可以通过朋友去认识他们的朋友的虚拟互动向现实互动转折的SnS呈现方式等。但是,目前主流思想舆论在网上传播路径利用上仍不尽如人意,微博等呈现方式使用频率偏低,网上论坛做得特色不鲜明、亮度不够,SnS等其他路径也涉足不深。显然当下,主流思想舆论更好地利用巩固已有网上传播路径的同时,推进网络界面升级在做大做强做优上出成果是最佳选择。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智能化升级,网络传媒的呈现方式在“界面”上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完美,网络界面平滑升级正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巧妙地推进,新一轮网络界面革命蓄势待发。由于网络界面升级这一过程的发生并非在同一水平上进行,而是在高一级不同的层面上进行,比如基础设施层面、用户终端设备层面和智能服务层面。所以,我国网络传媒应及早地行动起来积极回应,在做大做强做优传播路径上与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CHinaGBn)等机构展开进一步的深度合作,为全面推进网络界面升级作出最大的努力。可以预言,升级后的网络界面将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网上传播提供一种全新的传播路径。

传播学研究告诉我们,任何媒介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当人类对信息传播的载体提出新的要求,而既有的传播媒介又无法有效满足时,新的传播媒介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凭借自身对此前媒介在功能上的补偿和超越而获得认可,并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推进网络界面升级做大做强做优网络传媒呈现方式,应是在已有的门户网站、即时通信、微博等呈现方式和平台中,以不触动现存的存量、格局(包括其利益格局、功能角色等),通过新的增量成分来达到优化和改善其整体上对于主流思想舆论网上传播的适应度的一种办法。从媒介进化的历史和全球范围的互联网应用进程看。这一方向应该是正确的。与此同时,应当高度重视的是,在强调做大网络传媒传播路径的规模,或者开展重组做强网络传媒传播路径工作时,都要与做优做好网络传媒传播路径的规划、设计、创意、特色等同步向前发展,而不要顾此失彼。

我国是互联网使用世界排序第二的国家,域名总数为986万个,网站数包括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为230万个,网页数866亿个,微博用户数2.498亿为世界第一。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4.68亿,BBS网上论坛数全球第一。但通过推进网络界面升级,在做大做强做优网络传媒传播路径上出成果的空间仍然很大。因此,(1)要从战略的高度来全面深刻地认识新技术和新应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坚持牢牢把握、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的发展方针,制定系统性的政策措施。(2)要从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定位角度来全面思考。做大做强做优网络传媒传播路径的重大意义,树立为人类传播形成更为清晰的传播结构、更为有序的交往活动与更为和谐的传播生态理念,并为之作出积极贡献。(3)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经济社会全球化与国家治理能力有限性、民族文化独特性之间的矛盾,在网络传媒的传播路径上努力推出更多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界面”,赢得后发优势。(4)要着力研究解决做大做强做优网络传媒传播路径进程中的难点问题,重视并善于利用软硬件及系统集成企业通过云服务等模式。为网上主流思想舆论传播提供硬件、软件、应用和安全服务。(5)要发挥网络传媒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精神,为唱响网上主旋律谋求互联网蕴藏的无限可能,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传播的科学发展水平。

三、打造网上大数据智能平台增强传播巧实力是最优路径

数据是与自然资源一样重要的战略资源。大数据技术就是从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大数据跨媒介传播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09年,它的出现是指互联网为数字媒介的智能服务。大数据“先行者”是iBm。近年来iBm一直热衷于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领域的研究开发,后来正式推出"3a5步”动态路线,并结合信息管理、业务分析等软件,提出iBm“大数据平台”架构。该架构涵盖了iBm在大数据领域的四大核心能力和相应产品线。如Hadoop领域的infoSphereBiginsights、流计算领域的in,foSohereStreams、数据仓库方面的infoSpherewarehouse和etezza以及信息整合与治理(idot-mationintegrationandGovernancel方面的产品op,tim和Guardiun。“大数据”的定义可简单归纳为4个V:海量的数据规模(volume)、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velocity)、多样的数据类型(va-riety)和巨大的数据价值(value)。也可以说,“大数据”的作用更侧重帮助网络传媒和机构从日趋海量的数据中迅速发掘高价值的信息,以提升其传播的效率和精准度,智能在这里实指互联网服务。

主流思想舆论网上传播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即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新时期的新思想经过处理、加工,负载于网上某些载体,使之为更多人所知晓、认识、理解的过程。其主要功能在于凝聚国民共识,并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精神动力。以主流媒体网站为首的网上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继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等中央级媒体网站率先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传播后,千龙网、东方网、北方网、东北新闻网、浙江在线、江西网等省级重点网站,星辰在线、泉州网、温州网、胶东在线等地市级网站纷纷设置专栏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传播。与此同时,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腾讯网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手机报等一大批网络传媒,在政策扶持下各自推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成果系列专题、专栏,许多专题赢得人民大众的喜爱,并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为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出了积极贡献。

传播是实践的过程,任何一种传播都反馈于传播实践。这是一个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网上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在前期“自塑”过程中,网络传媒主体传播覆盖范围较低,存在诸多盲点和“空白地带”、明显的“同质化”难以跟上时展步伐等问题,并严重制约着主流思想舆论网上传播的提升和发展,而“大数据”为破解上述难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大数据”将是下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石油和金矿,也是主流思想舆论网上传播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传播体系的好机遇。网上大数据智能平台具有什么优势?打个形象比喻,当网上主流思想舆论要回应网络民众不同诉求,针对持不同思想观点人群展开有效性对话交流时,如同站在高楼手握一把花生果撒出去却不知真正有需求的人在哪里,有多少?非常茫然。而网上大数据智能平台却能轻轻松松地帮忙找到某某社区聊天室和某某女大学生宿舍将花生果发送给有需求的人。如此以来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将更加快捷、有效。因此,抓住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网上传播机遇,打造网上大数据智能平台增强传播巧实力是最优路径。

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篇2

关键词:云计算数据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

长期以来,互联网舆情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通过网络所、传播、共享的舆情信息,是展现广大人民群众心态、体现政府能力和信心的重要手段。随着当前社交网络、移动网络等新型互联网平台的出现,目前对互联网舆情服务的要求正在日益增强。

现有的互联网舆情监测评估系统在语义处理上采用基于关键词的技术,其在网页处理上直接的局限表现在不能有效地进行实体识别,影响了主题定义的质量,导致系统在热点追踪、文本分类等核心功能的实现质量不高;在数据处理能力方面,由于系统运行在能力有限的物理分割服务器上,导致海量舆情数据的分析能力不足[1]。本文引入语义计算[2]、云计算[3]、主题检测等技术,为舆情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能力,可以依据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不同的舆情分析能力和服务。

本文所提出的针对互联网中出现的新型移动平台、社交平台、舆情数据海量化等新兴状态,采用云计算技术、社交网络分析技术、语义计算技术、文本流主题检测技术、垂直搜索引擎技术等在内的多项新型技术,针对多样化和海量化的舆情数据展开监测和评估,并通过云计算所具备的全新计算架构,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按需计费、可定制和可弹性管理的商业服务模式,最大程度上契合用户的需求并降低用户的使用费用,通过空间、虚拟机和舆情评估模块定制等跳过用户自行投资信息化硬件建设的成本,为用户提供低价优质的全新舆情监测与评估体验。

1整体方案

下面,本文将分别从舆情检测技术、云计算平台架构、舆情传播分析技术等三个方面阐述本文所提出平台的技术方案。

1.1舆情检测技术

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1)信息采集:主要完成网络舆情信息的采集工作,用户可以通过指定站点、频道、时间范围等对这部分功能进行定制。信息采集主要通过Crawler对网页进行采集,或者通过专用DB导出工具,直接挂接到站点的服务器上实现舆情信息的高效采集。(2)用户接口:允许用户采用专门需求对自己的评估监测需求;允许用户专业特点、应用体验对系统的功能重新进行定制;完成舆情监测评估的报告的反馈呈现功能。(3)舆情监测评估控制:对监测评估需求进行语义解析,并据此调度监测评估程序库的程序,来完成监测评估结果,而后将结果以图形、表格、文字报告等形式反馈给用户。

1.2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平台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基础资源服务层(即iaaS层)、数据服务层(即DaaS层)、平台服务层(即paaS层)和软件服务层(即SaaS层)。在这四个层次中:(1)iaaS层:基础资源虚拟化、基础资源动态负载平衡、超大规模高速网络聚合带宽技术、云安全控制。(2)DaaS层:基于etL的海量舆情实时信息处理、大规模舆情信息文本流分类管理、海量舆情数据安全防灾管理。该层中将通过结构化数据库(oracle)和非结构化数据库(HBase和Hive)等同时管理存储数据。(3)paaS层:标准接口管理、异构数据交互与转化、服务部署、任务分配与平衡。该层中将部署节点控制器、集群控制器等实现平台管理。(4)SaaS层:统一访问门户、舆情采集、管理与分析挖掘应用部署。

1.3舆情传播分析技术

当重点聚焦当前舆情传播中的用户社交关系的分析和处理:(1)用户社交关系路径获取与分析技术:实现不同iD情况下用户身份的统一识别和认证;继而对用户的网络社交关系、社交圈等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获取用户对于每一个舆情主题的传播路径等。(2)用户社交关系的计算基础技术:该技术为用户社交关系、社交圈、社区身份等信息提供可计算的逻辑基础,从而使每一个用户的社交关系、身份信息等具备可定性或定量计算的可能。(3)用户关系在舆情传播中的路径和影响力预测技术:该技术可计算并预测不同程度和性质的用户关系可能会导致舆情主题的传播方向,传播对象和传播群体;同时可针对不同用户关系,预测这些关系和路径对舆情主题传播可能产生的附加影响力。

2关键技术

本文所提出的舆情数据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核心技术。

(1)大规模网页信息采集、网页信息抽取、文本实体识别技术:通过构建云计算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计算资源整合,并进一步利用虚拟机动态分配、网络节点分布式计算等实现大规模网页舆情数据的爬去的采集;利用语义计算、垂直搜索引擎技术、文本过滤、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实现了网页信息的抽取与文本实体识别,最终完成舆情信息的采集、分类、抽取等功能。

(2)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分布式舆情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在云计算平台下,划分出专门的虚拟机,通过云平台下mapReduce并行算法,完成舆情信息的汉词切分、语料分析、主题提取和分类、舆情情感计算,最终实现舆情信息的分析处理功能。

(3)基于社会关系的移动社交网络(微博等)信息舆情传播模式分析技术:依据互联网媒体平台中用户的社会关系,对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媒体中所出现的舆情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利用用户社会关系实现对舆情传播模式分析,最终完成主题传播跟踪、舆情影响力评估、舆情预测等功能。

(4)大规模舆情文本流主题检测分类技术:针对互联网大规模文本流舆情数据,利用在线舆情文本进行主题建模技术、在云计算平台进行自动的非监督学习,对舆情文本进行分类、检测等。

3结语

本文提出一种以云计算、语义计算、用户关系计算、文本流主题检测等技术为基础,克服了传统舆情检测系统仅仅依赖于关键字、词频等统计手段的缺点,同时涵盖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不同传统和新兴网络载体,以面向服务的互联网舆情监测评估系统作为主,并向行业应用以及个人应用服务。

参考文献

[1]郑魁,疏学明,袁宏永.网络舆情热点信息自动发现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0,36(3):4-6.

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篇3

微博的信息传播特征

(一)微博及其发展

根据百度词条的解释,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符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将手机短信、社交网站、博客等媒体信息渠道捆绑起来,强化了微博与各媒介之间的纽带关系,使得信息能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共享。140字符的容量更符合快餐时代人们的快节奏生活,博友之间的时时互动,将人与人之间的弱关系变成强关系,微博的迅猛发展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2011年3月2日,新浪公布的2010年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中称:“新浪微博用户基础在2010年扩大了25倍多,现在微博的注册用户总数已超过1亿。”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目前国内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4亿,按这个数字计算,全国约至少有20%的互联网用户在使用新浪微博。①

(二)微博的信息传播特征

1.自主性。微博是一个自主的信息和获取平台,用户具有相当的自主性。无论是心情感受,还是新闻八卦,个人作为信息的主角,可以随时随地自己想的信息。微博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关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主发表评论和意见。

2.草根性。微博的注册方式非常简单,通过邮箱验证,即可轻松注册微博账号;微博页面操作简单,无需用户有过高教育水平;微博的信息短小精炼,原创个性色彩浓厚。

3.互动性。微博用户之间借助互相“关注”,成为彼此的“粉丝”,通过留言、评论、转载等方式,实现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也是信息的“把关者”,通过转发和评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对信息进行加工补充。

4.多样性。微博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客户端,加入不同的话题讨论组,参与信息交流和传播。微博信息的方式也很多样,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链接等都可以成为用户信息的方式。多样化的网络符号和流行语也为微博用户带来新鲜的体验。

微博时代的网络舆论传播机制

(一)裂变式传播影响社会舆论

微博的传播路径一般有两个:一个是“粉丝路径”,某一被关注的用户信息后,其粉丝a、B、C、D……都可以接收信息;一个是“转发路径”,如果甲觉得乙的某条微博不错,他可以一键转发,这条消息立即同步到甲的微博里,同时甲的粉丝a、B、C、D……也都可以实时接收到这条信息,以此类推,实现裂变式传播。②

这种裂变式传播蕴含着非常巨大的公共舆论能量。在微博中,有着共同兴趣立场的用户借助微博传播的迅捷性,将自己的个人意见在群体中迅速交换,交换后的意见结晶为指向明确的群体意见,形成群体舆论,这种群体舆论和其他群体进一步交换讨论,形成更大范围的公共舆论。公共舆论波及整个微博空间,参与主体广泛,影响巨大。③

(二)“意见领袖”引导微博舆论

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④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意见领袖影响舆论的能力日益凸显。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社会名人等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开始使用微博,意见领袖的微博往往能够引起广大网民的极大关注。任何一个具有敏感性的社会话题到网络上都极易形成不同网民个体之间的信息传播流。随着参与该话题人数的增加,原本仅仅是个人的意见变成了该网民圈子的大体一致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甚至会出现通过网民直接的影响扩大到非该网民圈子民众的更大社会范围,此时该话题由个人意见变成了重大社会舆论源。微博逐渐发展成为介入公共事务的信息传播新途径,成为网络舆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一种载体,改变了传统网络舆论格局的力量对比。

微博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影响

(一)微博成公民表达、舆论监督新途径

微博成为网民收发信息的重要载体,其涉及领域已渗透到网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仅实现了公众的言论自由,扩大了百姓的知情渠道和参与机会,而且对公共舆论的发展也起到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微博带来的更大社会震动,在于实现了每个受众都可以通过手机等无线终端对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从而轻而易举地成为信息者。微博网友以个人自愿承担一份责任的方式推动并保证社会向良性方向发展,表现出一种看似微弱,实则威力极强的事件发展“助推器”。微博是突发新闻的出色载体,为言论表达提供了开放的平台,是公民表达和舆论监督的新工具。

(二)微博是滋生谣言重灾区,危害网络公共舆论

微博信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信息无须审核,用户的信息即时显示在互联网上。话语权的下放、把关人的弱化,为微博谣言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温床。微博谣言层出不穷,既有明星八卦、国际热点时事,也有国内社会普通百姓民生。诸如“金城武结婚”、“金庸去世”、“山西地震”、“郑州机场旅客水中推飞机”等谣言的频繁出现,表明微博成了谣言滋生扩散的重灾区。此外,许多用户对事件急于有感而发,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导致非理性的言论严重影响了公共舆论环境。无聊灌水和情绪化的评论言语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网络舆论的健康生态。

应对策略

(一)实名认证,加大微博公信力

目前新浪微博对公众熟悉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演艺、体育和文艺界人士,知名企业、机构、媒体和高管,以及重要的新闻当事人进行了实名认证。在保证受众接受真实信息的同时,有利于维护微博的公信力。建议微博在用户注册时进行必要的认证,这是维护微博公信力的第一步。

(二)利用微博及时权威信息,澄清谣言

特别是政府部门的官方微博,要在第一时间遏制流言,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微博塑造亲民形象,构建畅通的传播渠道,培养良好的政府公信力。

(三)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升公民媒介素养

微博用户应当严格自律,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在没有事实根据时不要随便转发和评论,成为信息的第一道“把关人”,尤其是“舆论领袖”应该发挥自身的效应,积极引导网民理性发言。

(四)网站应该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密切关注敏感话题的舆论走向,维护信息传播的良好秩序

相关部门应该尽早制定和完善微博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舆论秩序,保证微博在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体系下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未来几年里,微博对中国传统舆论格局的影响将继续增加,并在社会舆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微博功能不断衍生拓展,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实名认证后,会更加彰显对社会的推动力量。

注释:

①新民网:《新浪2010年度财报微博注册用户过亿》,news.省略/c/2011-03-02/132322039674.shtml

②吕辛福:《微博客的传播特征分析―以新浪博客为例》[J],《今传媒》,2010年第8期,第72页

③吕航张婷:《微博传播环境下舆论生成初探》[J],《新闻传播》,2010年第6期,第148页

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篇4

关键词:食品安全;网络舆论;大众媒介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9-0026-02

食品安全警报的连连拉响,让公众谈“食”色变。在食品安全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层面,大众媒介当之无愧成为主角。然而,与普通新闻事件有别,由于食品安全事件关乎每一位公众的健康与生存,公众对于该事件的介入度也是史无前例。而这种高介入度的参与,则有赖于网络互动传播。

几乎每一个时间节点,网络传播都会迎来或大或小的技术变革。从论坛到SnS社区,从博客到微博,网络载体的革新,所承载的已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而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变迁。人们借助大众媒介的报道素材,展开抽丝剥茧的追查,经过“公审”式的网络群议,让公众体会到了网络空间群体声音的力量。食品安全时代,一种与“媒介舆论场”相对应的“民间舆论场”正在网络空间大行其道。

一、食品安全事件之网络舆论场

回顾近一年来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现都遵循同一路径:媒体曝光――网络热议――相关部门介入、查处。这一传播路径中,网络热议这一扩散性的传播和舆论形成过程,成为事态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手。而这一推手的内涵,恰恰是网络传播所构建的民间舆论场。

民间舆论场的形成,恰恰是由于媒介舆论引导的不成熟。媒介舆论场构建于民间舆论场之上,并对民间舆论场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当媒介所映射的“舆论场”不能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与表达欲望,他们便会通过其他渠道,如口头、网络等方式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形成媒介舆论场控制之外的“民间舆论场”。

在2011年4月初发生的“染色馒头”事件中,网络民间舆论场的作用不可小视。4月11日,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独家播出了《超市馒头如此出炉》一片,节目报道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生产馒头过程中,随意更改生产日期、违规添加色素、防腐剂并将回收馒头重新当作原料再生产等行为。在节目播出过程中,“染色馒头”话题同步引爆网络,截至4月12日下午16点,仅仅一天不到的时间,在新浪微博上,关于“染色馒头”的相关评论和转发就达到了185万。在搜索引擎中搜索“染色馒头”,相关报道和评论网页则达到了91万余条。鉴于民间舆论的影响,全国各地相关部门陆续展开对染色馒头食用安全问题的调查。一些行业协会更是向企业发出“诚信经营”的倡议,呼吁企业自觉遵守法规,落实诚信经营行为,并为此建立有效地监督机制。

继“染色馒头”后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如“牛肉膏”事件、“瘦肉精”事件、“塑化剂”事件,几乎也都遵循同一路径。

二、食品安全“网络舆论场”之弊病

可以显见,媒介引导之下所构建的网络民间舆论场,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现与尽快解决起到了无可比拟的加速作用。然而,并非所有食品安全事件都遵循这一路径,网络舆论场在传播食品安全问题的过程中也显露出一系列弊病。

第一,信息源多而杂,不利于管理和引导。可以显见,在诸多食品安全事件中,网络信息几乎都呈现出海量的表现形态。

截至2011年6月26日15:00,笔者对几大食品安全事件作了一项统计,通过百度搜索引擎键入“染色馒头”事件,找到相关结果约2080000个;键入“牛肉膏”事件,找到相关结果约2470000个;键入“瘦肉精”事件,找到相关结果约17100000个;而键入“塑化剂”事件,搜索结果更是高达41900000个。

而在不同的网络舆论载体中,更是呈现出海量的信息,其中包括大量的观点性信息。通过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网民们进行集聚式的热议,对不同类型信息的传播和放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仅以新浪微博为例,截至6月27日20:00涉及“染色馒头”的微博达到135208条,涉及“牛肉膏”的微博达46340条,涉及“瘦肉精”的微博达507688条,而涉及“塑化剂”的微博则达到348141条。

无论是对百度搜索引擎的统计结果,还是对新浪微博的统计结果,都表明:网民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甚高。然而,在传播食品安全信息和观点的网络空间内,海量信息也存在杂乱的特点,尤其表现为:无用信息、浅表性信息占据大多数,而深入性观点信息则相对匮乏;网络信息中不乏虚假内容,尤其是对谣言的传播呈放大态势。

第二,网民成分复杂,舆论主体层次参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另外,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依然是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

这意味着,我国网民结构已经突破了原有的高知、高薪局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也直接导致了在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网民表现出了千差万别的网络言论。当中既有专家学者的理性思考,媒体网民的信息扩散,更有普通网民的情绪化发泄。身份、年龄、职业、学识等诸多因素,让广大网民在网络这一公共平台中作出迥然不同的表现。

而当公众聚焦于某一食品安全事件时,网民们的意见也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各种意见在不断碰撞之后产生化学反应,在各个舆论圈之间,广大网络公众互为作用,并时刻保持流动,甚至改变原有的立场,最终形成高速运转“网络舆论场”。

三、食品安全之网络舆论引导

在诸多食品安全事件中,网络信息源的混乱与网络舆论场的无序,直接导致了食品安全舆论方向的偏离。因此,作为舆论监督者的大众媒介,理应在食品安全事件中担负起引导网络舆论的领衔角色。此外,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舆论引导体系,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通过媒介议程设置,加强公众理性认识。食品安全事件中,“网络舆论场”陷入无序境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权威声音的引导。而在网络传播时代,大众媒介的作用依然是不容小视。在某一社会事件中,大众媒介往往充当议程设置者的角色,对于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话题,大众媒介可以设置出有利于引导舆论方向的议程。通过大众媒介对某一信息的集中性报道,可以让某一角度的事实在公众心中得以强化。

因此,在引导网络舆论的过程中,大众媒介应当利用好、发挥好自身的这一功能,及时抓住食品安全事件的核心问题,展开议程设置,从而影响公众探讨事态的方向,间接起到引导网络舆论的作用。

第二,加强观点性信息传播,树立网络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既非选举产生又无名号的人。意见领袖是一支活跃的力量,传播者要想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影响广大受众,必须先设法影响大众传播中具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网络空间中同样存在意见领袖,他们是网络互动中的活跃者、话语引领者。无论是大众传播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都是引领舆论走向的重要力量。在诸多食品安全事件中,无序的大众言论亟需意见领袖对其加以引导。

因此,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大众媒介应加强网络报道,尤其是在网络社区、论坛、博客、微博等自媒体空间发表理性、辩证的言论,以引导混沌不请的大众舆论,使其朝着有序、积极的方向发展。

第三,规避沉默的螺旋,鼓励多元化观点传播。在舆论传播中,个人往往会通过观察了解哪些观点占优势、受欢迎,哪些处于劣势、不受欢迎,然后采取相应对策。这样,一方讲话另一方沉默的倾向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舆论确立为主要的意见。在“沉默的螺旋”作用下,表面上强势的舆论显得更加强劲,表面上弱势的舆论则更加软弱。由于网络舆论场是一个相对混乱、无序的舆论环境,尽管舆论表现形式呈现多元化,但经过不断的内部整合、稀释,网络舆论场最终会形成某几大特定的主导舆论,最终将不再呈现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一旦网络舆论朝着消极方向发展,其舆论负面效应将不容忽视。

因此,应鼓励网络言论多元化传播,避免不同的观点在“沉默的螺旋”中走向弱化甚至消失。只有保持多元化信息和言论的畅通,才能有助于公众全面、辩证地了认识食品安全事件,以形成正确、理性的网络舆论,从而推动事态的积极发展。

第四,严格控制和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实现舆论平衡。从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大多数信息都来源于大众媒介的报道,而网络这一信息和观点空间只是对大众媒介传播的进一步讨论、升华和分层。而从大众媒介的报道质量来看,在诸多食品安全实践中,目前,大众媒介往往将报道重心放在披露、揭黑上。当然,曝光隐藏于身处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大众媒介的职责所在,然而,也必须看到,一味地披露、揭黑只能带来公众的不满情绪,一旦激化,反而会影响问题的正常解决。

因此,大众媒介在报道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实现平衡报道,对于一些事态的正面信息也应加以关注,如相关部门对事件的解决进度、该食品安全事件解决后的现状等等。同时,由于食品安全事件的特殊性,还需对公众进行常识层面的普及,让公众清楚透彻地了解该食品安全事件的问题所在,以便对事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英)麦奎尔著.刘燕南等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展江.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Shoemaker(休梅克).大众传媒把关[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5]吕蒙.网络舆论监督热背后的冷思考[J].记者摇篮,2011(6).

[6]常法武.舆论监督:提高引导能力的着力点[J].新闻战线,2011(3).

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篇5

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新媒体是一种依托数字技术存在的介质和工具,作为一种与传统媒体不同的媒介形态,主要指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文字、音像的电子出版以及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之雏形的互联网络等,是“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的介质”。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更加体现了传播者和阅听人双向互动的传播特点,同时兼具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双重特质。近年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迅速崛起,微博、论坛、QQ、mSn等即时网络通讯工具被普遍使用,成为我国媒体阵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信息传播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深刻改变,这完全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未来十年,互联网将发展到“移动时代”。据统计,2009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2.3亿,到2011年4月底,手机网民数字跃升为4.77亿。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出现裂变式发展,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互动功能的凸显,新媒体由此变得丰富多彩。

速度即时快捷、内容无所不包、方式双向互动、主体匿名自由,是新媒体环境下舆情传播的多元特征的主要表现。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了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就在毫秒之间,相隔千山万水犹如近在咫尺,每个终端用户都可能成为网上内容的提供者和传播者,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渠道和意见表达的主体。以“微博”为例,它在“博客”发展与成熟的基础上诞生,拥有自由发表和个性发表的特点,但是与博客相比篇幅更短小精悍,写作更加随意,即时性更加明显,并且不拘泥于时间地点方式。随时随地即时信息、转发、以及跟帖、加关注、实时搜索是微博类产品的基本功能,它兼具博客的媒体功能、自秀功能和即时通讯交流功能与沟通功能,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身份完全模糊、多向、自由,共享信息的自由度前所未有。正是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广泛度,各种主流非主流的网站都开辟了专门的微博空间,并成为各网络媒体争夺阅听人的“最新武器”和最重要的盈利途径。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从政府部门到街道社区,从公众人物到草根大众,人们都在使用微博表达个人信息或者时下见闻。客观地说,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变革了政治生态,提升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文化繁荣,重塑了社交格局等。但毋庸讳言,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甚至影响国家安全。近年来网民诉求激增,网上非理性情绪表达和网络谣言事件多发、频发、突发已经成为常态,一些原本萌芽状态就可解决的问题被无限放大,以致发酵成社会公众事件,而滞后的官方回应有时显得苍白无力;网络群体极端行为冲击社会公正,草根的暴力表达加深了社会信任的裂痕,从而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因此,信息渠道呈多元化发展既有利于发挥信息及时传播和舆论监督作用,但也给不实信息甚至谣言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对政府有效引导和管理网上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位学者曾把互联网比喻成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舆论交锋的主阵地,应该是非常形象的了。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不仅给人们的传播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而且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带来从速度到广度再到深度的改变。这种变革与改变带来的繁荣发展不可逆转,因此,发现敏感舆情,回避和敷衍绝对不行,因噎废食也非良策,理性面对、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才是根本出路。

建立网络实名制是十分必要的治理手段。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了社会活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通过网络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应该服从整个社会活动秩序也就理所当然。实行网络言论发表真实身份确认制度,是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的基础,是网络环境下整体社会诚信体系建立的必要条件,这有利于网络经营的监管,规范网络交易,防止欺诈发生,改善网络市场大环境;有利于形成负责任的个人素质,从而建立一个负责任的国家。近几年来,湖北“邓玉娇”案、陕西周正龙“华南虎”事件、南京“天价烟局长”周久耕案,都由于网络的实名而推动了事件的生成、扩大,并最终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加快立法、依法治网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举措。2010年7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颁布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暂行管理办法》,旨在规范网络商品经营者、网络服务经营者的行为,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和社会诚信建设,然而对于更广泛层面的网络行为规范、监督、惩处等却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因此有必要加快建立《网络行为法》,加强对网络市场和网络行为的常态化监管。一是打击网络交易欺诈和网络谣言有法可依,对利用网络进行交易欺诈的机构和个人处以扰乱市场秩序和诈骗罪,对网络谣言制造和传播处以危害公共安全罪。二是监控网络行为双管齐下,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网络行为实行有效监管,对欺诈和造谣实施零容忍,一经发现并查实,坚决依法查处。

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篇6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维稳;基本路径

[HJ1.13mm][FL(K2][KG2]新媒体相较传统媒体,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方式多。高校是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前沿阵地,对社会上的新鲜事物接受快。新媒体很快占据了高校网络交流和信息传播的主阵地,成为师生学习交流的重要载体。新媒体打破高校维稳工作生态,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给高校维稳工作带来的机遇

1.新媒体搭建维稳工作新载体

以微博、微信为主导的新媒体能以更贴近师生的方式开展维稳教育,让师生在轻松自由的方式中获取维稳资讯,搭建良好维稳教育、宣传、咨询平台。新媒体使高校维稳工作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从枯燥走向生动,对传统维稳工作载体形成互补。

2.新媒体丰富维稳工作手段

[Jp3]传统的维稳工作模式主要是采取情绪感染、疏导教育、课堂教育、谈心谈话等实体性、单向性、灌输式的教育来实现,具有可控性强的特点。但效果往往会受参加人员、场地、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在新媒体时期,主办单位可通过编辑图文并茂的案例及漫画式的政策解读,随时随地开展维稳教育,使师生在主动阅读中提升安全防范意识,使安全教育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3.新媒体提高维稳工作时效

新媒体为学生搭建了自由学习、自由交流、自由表达、自由求助的平台,也为学校搭建了了解学生的平台。教师通过关注学生的动态或在网络世界中的交流建立信任、增进了解,有利于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二、新媒体给高校维稳工作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方便不法分子进行思想渗透

新媒体对信息过滤不严格,利于不法分子恶意制造负面、暴力信息的传播,这些良莠不齐、真假难分的信息对师生的思想文化观念产生较大冲击。在新媒体时代,恶意信息无孔不入,对高校维稳工作产生较大挑战。

2.新媒体对高校维稳工作方式方法提出更高要求

传统的高校维稳工作以教师为主导,属单项灌输教育。媒体时代,网络成为影响师生、威胁师生安全的因素。对于一些迅速传播的造谣、串联事件,高校若没有提前做好a案,便会措手不及,导致事态恶化。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积极探寻有效的报道方式成为当前高校维稳面临的重要挑战。

3.新媒体使网络舆论极易发酵并引发群体性危机事件

传统的舆论形成是从下到上缓慢发展的过程。新媒体时代使每个师生都可成为舆论主体,使舆论的形成变得更加平常快速。而且新媒体的用户数量庞大、信息隐蔽、传播速度快,使学校对舆论的生成和传播较难把握,甚至会出现一定的不可控性。因此,新媒体时代,如何控制网络群体性危机事件的发生也是新的挑战。

三、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维稳工作的基本路径

1.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升大学生鉴别真伪能力

教师要积极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爱校、爱党、爱国的价值观,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在新媒体世界中的自我保护和鉴别真伪能力;要通过新生始业教育、网络安全专题教育以及案例展示等渠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大学生在新媒体时期善辨真伪信息,遵守网络秩序。

2.利用新媒体,提高维稳工作实效性

因势利导,注重发挥新媒体的优点,抢占先机。首先,管理者应主动接触新媒体,提升自身使用新媒体的能力。既能主动利用新媒体搜索信息,了解师生舆情,又能积极利用新媒体表达观点。其次,借助新媒体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权威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高校对于群体性、突发性、负面性事件,要及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避免不必要的误解。用信息公开对付似是而非的流言和不负责任的谣言,并积极策划宣传主题,将热点正能量化,朝危机解决的方向发展。

3.完善政务微博微信平台,占领网络舆情主动权

各学校和学院要主动出击,占领网络舆情制高点,变被动为主动。一要推广政务微博、微信平台,努力在师生中形成一定影响力。二要积极引进第三方网络舆情监测机构,实时监控与本校有关的网络舆情信息。三要组建网评员和大学生意见领袖。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和师生思想动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综上所述,新媒体给高校维稳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高校要主动出击,趋利避害,努力在新媒体时代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熊澄宇.新媒体与创新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篇7

摘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是全域的、深层的。它加剧了意识形态的外来威胁,催化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分立,增大了意识形态的引导难度;也拓展了意识形态的辐射范围,丰富了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增强了意识形态的工作实效。面对大数据浪潮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巨大冲击,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凝聚力。

关键词:

大数据;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安全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p105)大数据不断渗透到当今各个行业和领域,也给意识形态传播带来了重要影响,使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更加凸显。为此,我们必须深入研判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积极探寻将大数据有效嵌入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和建设中的契合机理和策略路径。

一、大数据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新阵地,在国内外各种复杂因素交织缠绕与合力冲击下,网络空间已逐渐演变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面对大数据浪潮的强烈侵袭和巨大冲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困境,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和凝聚力亟须增强。

第一,加剧了意识形态的外来威胁。近年来,西方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战略举措来推动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也越来越注重利用数据信息优势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一是通过庞大的数据库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拥有世界性的大型数据库,借助这些带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数据信息,潜移默化地对我国民众进行价值观念、制度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输出与灌输。二是运用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进行意识形态侵袭。大数据可以完整记录社会舆情和民情民意,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支持之下,每个人的网络痕迹都可以被完整提取和精确分析,从而为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侵蚀提供了标靶和参考。三是凭借先进的数据技术设备进行意识形态攻击。“美国的互联网企业几乎渗透到我国网络空间的每一个节点,覆盖了信息技术的所有领域。”[2]当前我国网络信息体系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整体落后于西方国家,在其所主导的网络技术规则和信息规则之下,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监视和窃密已是不争的事实,网络病毒、网络攻击、网络窃密等事件频频出现。

第二,催化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分立。大数据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意识自由表达的主要场所,一些错误思潮和言论借助网络不断传播扩散,一定程度上解构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公信力和影响力。首先,传播主体大众化造成舆论信息异构多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不同利益阶层和社会群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而混乱陈杂的信息也使民众在海量传播面前难辨真伪,变得迷茫失语甚至轻信盲从。其次,传播途径多样化导致舆论管控和引导的难度也明显加大。日新月异的媒介载体实现了舆论信息的分众化和个性化传播,无疑使多元社会思潮和网络舆论杂音的传播渠道更加多维立体。最后,传播速度即时化造成舆论信息复杂多变。大数据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阻隔,多元舆论主体能够迅速地表达和交换观点主张,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也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导致信息真假的迷惑性”,[3]大量非理性舆论和不真实信息在裂变式快速传播下,容易使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影响和煽动,甚至从“表达对抗”发展到“现实对抗”,影响意识形态安全和危害经济社会稳定。

第三,增大了意识形态的引导难度。伴随着媒介格局和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优势受到强烈冲击,对社会民众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有所弱化,意识形态控制和导向的难度日益加大。一是主流媒体的转型发展急需推进。部分传统主流媒体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宣传内容老化过时,缺少动态性和生动化,传播话语居高临下缺少平等性和互动化。此外,在网站建设、议题设置、热点引导、沟通监督等方面创新不够、能力不强,严重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二是复杂媒介的依法治理急需强化。大数据条件下,由于媒介受众的浏览需求与爱好左右着新闻报道的形式与内容,部分新闻媒体为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而置职业道德准则于不顾,热衷于传播负面消息,炒作花边绯闻、热门话题,对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冲突大肆渲染,助长部分网民偏听偏信的非理性情绪,加剧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解构。三是多元主体的信息辩识素养急需提升。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加上部分网民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对海量信息缺乏应有洞察和分辨能力,跟帖发言缺乏思考,使得一些负面情绪和观点快速呈现出高速裂变的发展态势,给舆论监管和引导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大数据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重大机遇

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席卷了意识形态领域。大数据也以其信息海量、即时共享、分析预测等特征,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路径和方法手段。

首先,拓展了意识形态的辐射范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当前我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人数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通过网络每个人都成为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从而使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范围变大、受众人数增多。一是开放交流和隐匿沟通相结合。大数据时代,一方面传播媒介和渠道日益丰富多样,传播手段和技术愈加先进,极大拓宽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覆盖面和受众面;另一方面“大数据在本质上而言,是人与人之间的隐性沟通”,[4]通过隐匿传播主体可以有效消解人们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二是虚拟网络和现实世界相连接。大数据为人类生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程度,从而使得“网络逐渐成为现实世界的‘镜像’,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日益融为一体”,[5]基于网上网下各方数据的关联分析,可以实现网络和现实的联系互动和协调共治,不断改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和掌控力。三是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统一。“大数据技术给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呈现和开发利用信息的无缝方法”,[6]通过分析、判断、过滤和提纯使海量信息转化成有价值的信息,既可以宏观把握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呈现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真相背景,又可以微观分析个体的所思所想和态度情绪,通过把握其习惯偏好有针对性地选择话语时机和话语内容,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和凝聚力。

其次,丰富了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通过把握大数据的丰富性、共享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征,可以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多种渠道和便利。一是由抽象说教向形象感化转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只用听觉能认识事物的15%,用视觉能认识事物的20%,而视觉、听觉并用可以认识事物的65%。”[7]大数据不仅数据规模庞大,而且数据类型多元,通过融合声音、图片、影视等非结构化数据,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意识形态传播变得丰富多样、生动有趣,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二是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有效拉近了主流意识形态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不仅可以迅速便捷地传播主流观点和主张,而且受众一方可以讨论和反馈,可以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公信力和认同度。三是由集中固定向动态分散转变。利用大数据的动态性、分散性、非线性等特点,不断促进“两微一端”的发展和普及,可以使意识形态教育“转变为不受时间限制的动态性教育、不受地点限制的分散性教育”,[8]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再次,增强了意识形态的传播实效。大数据不仅是一种科学技术和战略资源,更是一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可以有效助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变革创新。一是基于数据,提高传播的科学性。《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指出:“将世界看作信息,看作可以理解的数据的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审视现实的视角。”[9](p126)当前,网络舆情大数据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和思想动态的“仪表盘”,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处理可以了解大众需求和分析舆情态势,克服以往基于经验或直觉推断的缺陷,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科学性。二是基于动态,改进传播的时效性。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传播迅速及时,利用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可以对所获数据进行高速处理,可以快速获取舆情信息,能够做到研判快、预警快、决策快,积极抢占先机,有效化解舆情危机,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反应力。三是基于预测,增强传播的主动性。传统的舆论管控通常都是事后通报,而大数据的核心功能是预测,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和倾向,从而及时调整意识形态的信息内容并有效进行解释说明,避免谣言和误解的扩散传播,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三、大数据助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策略路径

在大数据时代,必须牢固树立大数据思维,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1转换模式,改善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内容和话语

一是要创新话语内容。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是“其所承载的内容本身是否具有解释力,是否具有回应社会诉求和解决社会矛盾的理论能力。”[10]因而,首先就是要以理论研究推动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新的思考,人们面对这些冲击所产生的理论困惑和伦理困境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予及时的解释与引导。此外,大数据的发展为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全面加强教育资源数据库建设,做到资源共享、内容丰富、快速便捷,实现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共享化、动态化,使传播和教育效果得以提升。

二是要革新话语方式。“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如何使用语言、使用何种话语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沟通机制的畅通与否以及效果好坏。”[11]要以大数据先进的技术系统为支撑,打造一批经典网上传媒品牌,及时、公开、透明地提供权威信息,增强网络民众对主流思想舆论的信任信仰。同时还要契合网络平台和信息交流的需要,改“假大空”为“短实新”,一方面关照群众所关注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用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语言阐述理论,不断提升话语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增强网络民众对主流思想舆论的认知认同。

2创新方法,拓展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广度和深度

一是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辐射力。首先是优化传播平台,要拓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上传播的主阵地,构建多媒体传播平台和全媒体舆论阵地,努力壮大宣扬时代主旋律的网站和舆论专栏,不断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其次是改进传播方式,要顺应大数据时代信息海量、即时交互的传播特点,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完善信息反馈与互动机制,通过整合信息资源优势和调动网上网下一体等方式,不断扩大受众规模和提升传播效力。再次是丰富传播手段,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多媒体性和互动性,增加影音图画等非结构化数据的比重以提高宣传载体的可视性和观赏性,并针对社会民众的差异需求,有针对性地挖掘信息资源、遴选媒体素材,不断提高传播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

二是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一方面,反映舆情不缺位、不失语。要完善意识形态领域的预警研判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工具进行数据挖掘,系统收集、分析、判断和反馈社会舆情的最新动态,不断增强舆情信息的关联分析和科学预测,及时阻止有害信息的传播蔓延。另一方面,引导舆论敢发声、善发声。要通过对信息数据的敏锐洞察和挖掘分析,把握舆论引导的时机、分寸和效果,面对敏感问题和网络谣言要主动设置议题、及时澄清真相,不断增强舆论的处置和引导能力。同时还应积极培植一批忠于党和国家的意见领袖,打通线上线下两个舆论场,牢牢占领网络舆论主阵地。

3强基固本,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能力和水平

一是对外占领制高点。大数据事关国家和安全,要牢固树立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意识,确保大数据的安全存储和规范使用,对涉及意识形态安全的复杂敏感数据尤其要加强监管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同时,要推进国家大数据建设和发展工程,建设国家大数据体系平台和处理中心,实现大数据基础领域和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加大关键性硬件和软件设备的研发投入力度,减少民众对西方国家信息数据的依赖,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自主可靠的技术支撑。

二是对内掌握主动权。要确立大宣传工作格局,意识形态工作渗透到各行各业,涉及方方面面,而大数据时代各类海量数据纷繁复杂、良莠不齐,为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就必须全党动手,依托党本身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加强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和支持,推动数据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为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同时,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需要更多具备数据处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素质和运用大数据的能力,主动收集、整理数据并认真分析以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作为意识形态工作主体在掌握大数据这一工具的同时,还需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作风修养,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2]任贤良.推动网络新媒体形成客观理性的网络生态[J].红旗文稿,2014,(11).

[3]王超.大数据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探析[J].学术论坛,2015,(1).

[4]刘辉.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微传播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4,(6).

[5]鲍宗豪,宋贵伦.重视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J].红旗文稿,2014,(11).

[6]赵周贤,徐志栋.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意识形态安全[J].红旗文稿,2014,(24).

[7]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

[8]张学军.让“生命线”在网络时代焕发强大生命力[J].中国军队政治工作,2015,(5).

[9](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10]蔡志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困境与改进路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9).

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篇8

关键词:校园网络舆论内涵特点问题建设路径与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舆论相较于传统舆论,在传播内容、服务功能、传播方式、传播范围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是政府洞察民意、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窗口[1]。以校园网为载体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及话语权的提升[2]。对于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调查与分析,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水平,对于促进高校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网络舆论的内涵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作为高校校园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托校园网建设的主流媒体网站及其举办的BBS(电子公告系统)等载体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3]。校园网络舆论具有传统舆论社会意识性、公开传播性、评价引导性等共同性特征。同时还融入了互联网独特的交流性、开放性、及时性、针对性等特征,由于其与高校特定的区域文化密切相连,在舆论主体、客体、数量、质量、强烈程度、持续性、功能表现等要素构成上呈现出与传统媒体舆论不同的特点:自由多元,分散性特征明显;个性张扬,开放性特征明显;偏激盲目,非理性特征明显。

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源于社会上的突发事件,高校热点,学术上的争鸣,校园内部改革,以及校园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质量问题。大学师生通过网络发表自己对焦点事件的意见并由此在网上引发广泛的社会议论。随着点击率的攀高,跟帖和发帖数量的增多,各种观点、意见通过相互交流、整合后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舆论定式及舆论环境,个体关于公共事务的意识也通过整合而成为一种公众意识和社会舆论意见。

二、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

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群体,拥有自己的语言、思想和兴趣。当前,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和应用日趋完善和广泛,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接受行为逐渐依赖于校园网络,基于信息内容、网络媒介、大学生用户群体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校园舆论环境,校园网络舆论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点个性化、多元化[4]。网络身份隐匿性使得大学生在言论方面拥有极大自由度,他们在发表言论的时候顾虑很少,大多为真实的意愿表达和心声倾诉。青年学生思想和视野具有多维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每个人对事件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而且,网络舆论一般是自发性的,没有经过精心的组织,是无数个网友个人观点的汇集。因此,网络舆论中的观点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在校园网上,无论是理性的表达,还是另类的言论,甚至对现实不满的声音,都可以被容纳,都有被尊重、被理解的机会。

2.现实信息放大化[5]。从“芙蓉姐姐”、“胡戈恶搞”事件到女青年“虐猫”录像等事件,均是从各大校园网上发源,然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各界强烈关注,进而延展到道德层面的反思和讨论。种种事例表明,校园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学生民意表达的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场”,网络就好比一面放大镜,现实生活中微小的变化、校园中的突发事件包括个人行为等一旦公布在上网,就会成为焦点内容和中心话题,从而引发大量热烈的讨论。

3.“意见领袖”平民化[6]。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的人。在高校校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通常都是专家、学者、编辑、权威人士的评论左右舆论,他们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而在校园网络中,人与人之间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他们完全可以抛开现实社会中年龄、社会地位、资历、学历等的区别,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到任何因素干扰。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学生,都可以通过不断发表帖子,赢取高点击率和高回复率,久而久之,产生号召力、公信力和权威性,成为网络世界的意见领袖。

4.舆论内容多为感性表达,情绪化色彩浓厚。网络的隐匿性特点增加了网络言论的开放性,同时也减少了言论的原则性和理性化色彩。在网上发言,因为身份隐匿,发言者不用考虑承担责任的问题,加之大学生易冲动,在网上容易出现过激言论及情绪宣泄。同时,部分学生网民很少质疑信息的真实性,也没有进行成熟的思辨,仅凭主观臆断对信息发表意见,导致网络舆论的内容带有很严重的感性色彩。

三、当前高校在建设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重“堵”不重“疏”,缺乏“引导”的主动性[7]。目前,校园BBS已经成为各类焦点问题的讨论场所和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场所,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发源地。针对出现在校园BBS上的负面言论,尤其是学生关于学校管理事物方面的负面评价,在大多数高校,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很少能做到针对问题及时给予正面回应,采取的措施多是让网管员删除帖子。这种“堵”的做法使得学生的情绪得不到宣泄,更容易招致学生们的反感,诱发他们的抵触情绪。古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高度自由的网络世界,更是如此。网民具有自主选择权,一旦网民觉得知情权与发言权被剥夺,他就会选择另外的阵地如微博来发表意见。这样,不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助长矛盾的激化。

2.重“平台作用”,轻“媒体效应”,校园网络媒体的主阵地作用未能完全发挥。高校网络媒体应该达到的效果是通过网络整合和联合校内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以新闻信息的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形态的相互转换,使学生产生比接受传统媒体的报道更加逼真的“沉浸感”,从而使宣传效果最大化。但是目前由于硬件设施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校园网络新闻媒体仅仅是为校报、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上网提供了一个平台,网络上仅仅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的简单陈列,网络其自身作为“媒体”的作用,“多种手段,一个声音的动态立体传播效果”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3.重“宣”,不重“教”,高校网络媒体的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要营造良好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氛围,最主要的是靠广大网民,也就是大学生群体网络道德的提高和文明上网意识的加强。高校网络媒体不仅仅具有宣传功能,而且由于网络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教育载体,在高校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因而具有育人功能。高校网络媒体在现实中主要着重于事件的报道、动态讯息的传递,仅仅停留在舆论育人的层面上,在实践育人方面还未能充分挖掘,不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分析判断能力,从而影响到正向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

四、建设健康向上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与方法

1.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正确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首先应积极面对网络环境,充分认识并拓展网络功能,建设一批“红色网站”,提升其影响力,使其成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其次是拓展网站功能,发挥交互作用,使网络的影响力渗透到高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开通建设基于校园主网的校长在线、学工在线、勤工助学在线等校园管理网络,可以使网站与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加紧密相连,促进学生和学校、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整合内容、创新形式,逐步规划覆盖校园生活的全方位,能够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最后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多种网络应用。学生既是学校网络资源的使用者,又是开发者,他们贴近自身需求开发设计各类网站、主页,自我管理,自我维护,既能学习网络知识和技术,又能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网络思想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积极营造“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网上网下”良性互动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在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建立网上文化课堂等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积极发掘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隐性舆论宣传载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网络为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网上辩论赛、网站(网页)设计大赛、网上咨询服务等活动,既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能提高学校引导舆论的能力,为引导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广大师生在享受互联网传播信息便利、快捷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3.积极引导网络道德自律。各高校应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渠道,强化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及网络“慎独”境界的教育,不断提高网民自我约束、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评价等内在的道德制约力,使他们的网络行为能够自觉地置于正确的善恶引导之下,进而增强网民在网络舆论过程中的自我教育及自我控制能力,并有效提高其信息道德,使其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要加强对校园宣传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自律,要培养其社会良知和高度的责任感,以严格的自律精神来约束自己,认真地履行网络媒体行业自律公约,积极地倡导文明办网,促进绿色网络建设。

4.加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团队建设[8]。博客团队建设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提升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效率;有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班级同辈群体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有益网络知识的效率。

五、结语

总之,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将网上虚拟延展到网下现实,将网络虚拟空间有机结合到校园现实中来,倡导并建设网络文明,培养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塑造大学生的校园网络责任,形成积极向上成熟理性的舆论导向。这对于构建和谐文明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玲.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之思考.文教资料,2009,(10).

[2]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4]张瑜,焦义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6,(8).

[5]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思想理论教育,2006,(3).

[6]孙超.论高校新闻媒体的系统整合及其作用互动.理论月刊,2006,(11).

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篇9

【关键词】网络舆情;税务机关;应对

2012年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视察事故现场微笑的照片引发网友对他进行了人肉搜索,网友从这位官员身上“搜”出了各种名表,被网友们称为“表哥”,导致其官场失利;2013年沸沸扬扬的郑州“房妹”和陕西神木“房姐”都是因为社会网络舆论成为众矢之的。当今不仅有报纸、电视台,还有网络媒体以及境外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一、网络舆情特点及传播方式

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这一概念的外延相对要宽,公共事务包括了社会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社会冲突、社会活动,也包括公众人物的所言所行等。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传播载体,已经成为民众表达舆情的重要窗口。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网络传播方式的特征息息相关。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它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与即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性化等特点。主要通过电子邮件、新闻组、im、BBS、Blog和wiki等途径传播。

二、税务机关应对要点

首先,加快网络危机事件处置速度,采用第一时间法则。网络舆情信息主要来自于各种贴吧、聊天室、博客以及新闻评论等,网络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体更迅速快捷,对税务机关的行政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税务机关的负面信息见诸网络平台时,受到广大网民和社会公众的深度关注,迫切希望税务机关部门能及时、主动地出面响应,公开事实真相,跟进事件进程,促成事件的圆满解决。因此,税务机关必须在第一时间发现危机信息,着重做好识别、控制、处理危机信息和消解错误信息的工作;第一时间准确信息,从政府的决策层到操作层两端入手,切实解决好调查、授权和的各个环节,坚持尽早、主动、准确和动态;第一时间进行权威评论,以纠正网上的错误言论、非理性的观点和偏激的情绪表达;第一时间落实不同层级的责任主体,合理地界定各自所要承担的责任,对于成功处置危机事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极为重要。其次,切勿过度控制信息。有研究表明:政治稳定与信息量度有关。信息量低或许可保政府机关部门一时的稳定;但是长期的低量信息会导致信息贫困,表面上的超稳定往往会是政治危机的前夜;而信息超量虽为社会公民对社会焦点的意见表达和沟通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共享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导致舆论控制力下降,造成信息污染,可能会对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税务机关对信息的过度控制往往会导致税务机关部门的公信力大幅下降。因此,在应对网络舆情时,税务机关应对所发生事件信息进行适时、适度的公开,让广大网民对事件能有个大致清晰正面的了解,消除网民的各种猜疑。最后,加强税务机关部门网络文化建设,强化网络舆论引导。第一,建立一支专门处理网络舆情信息的队伍。主要是积极地对网络出现的新闻事件进行客观评述、跟帖等,以达到为广大网民批驳谣言、解除疑惑、澄清事实等目的,防止以讹传讹以及事态的扩大化;第二,加强网络舆情分析。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聊天室、博客等。税务机关要建立定时排查机制,定期排查各大主流舆论网站,汇总各方面的信息,科学地梳理,及时报送相关的领导和部门,各个领导和部门对网络舆情信息作出相对有效地决策,以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第三,积极建设税务机关部门的主流媒体网站,强化舆论引导。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几乎每个政府部门都有自己相应的主要网站平台。税务机关部门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扶持建设好税务机构重点新闻网站的建设,及时披露和更新机关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先进思想文化,成为减少非主流言论和有害言论破坏力的重要实践力量。

借用纽曼曾说的一句话,我们可以这样说,网络舆情是我们的“社会皮肤”,它有利于防止社会因意见过度分裂而导致社会解体,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握好网络舆情这把双刃剑,极力地控制其消极的一面使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积极地促进其发挥对税务机关管理有利的一面,促使税务机关部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负面影响的路径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

[2]胡键.信息流量与政治稳定[J].社会科学.2004(2):30~35

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篇10

充分发挥出版发行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部长刘奇葆出席纪念新华书店成立80周年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发挥出版发行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着力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着力为读者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为党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刘奇葆强调,新华书店是我们党直接创建和领导的出版发行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责任,做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发行,做好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重大主题出版宣传。要坚持读者至上,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的精准化、专业化水平,更好地服务读者、服务基层。要突出发行主业,健全网点布局,做实实体书店,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要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发展新模式,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打造现行业态,提高企业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要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爱党、爱国、爱店、敬业”的新华精神,进一步擦亮新华品牌,坚持做大做强新华书店。

(来源:新华社)

摘要:网络情绪作为观察网络舆情的新视角,其复杂的情绪内涵、阶段性的演化呈现以及明显的现实介入性等特点成为基于网络情绪引导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理论模型建构的基本参考。以个体网络情绪、群体网络情绪和社会网络情绪为建构线索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理论模型拓宽了现阶段网络舆情管理的思路,形成一个更为系统全面的观察视角。基于该理论模型推导出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现实路径丰富了舆情管理的操作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引导意义。

关键词:网络情绪;突发事件;舆情管理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051-02

作为公众心理的集中体现,网络情绪因其表达的直接性和传递的感染力日益成为网络舆情中最为活跃和易变的因子。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特殊的刺激源进一步促动了网络情绪的产生和变化,加之网络传播范式的进化,使网络情绪成为近年来影响突发事件走向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基于媒体类型和部门协作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体系在新的舆论环境中显得反应滞后、效果欠佳,寻找突发事件舆情管理新的突破口成为突发事件舆情调控的必然要求。由于情绪表达的文本性和可追溯性,基于网络情绪引导建立突发事件舆情管理体系可以在情绪监测、分析、即时处理和长期调控等多个层次弥补传统舆情管理粗放化和主观化的问题,做到更加科学、精细和长效。同时,对于克服长期以来由于引导理念和规范缺失造成的实际工作隐患,提升舆情管理的可操作性。

一、突发事件中网络情绪的特点及其影响

基于不同的生成机制和技术背景,网络情绪与传统情绪在表达方式、结构类型以及影响层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网络的开放性是网络情绪表达的动力,而静态抽象的情绪文本进一步丰富了网络情绪的内涵,多层级的情绪影响机制是梳理网络情绪演化层次的基础。作为刺激源的突发事件与网络情绪这一本体在核心特征上存在明显一致的社会公共性,继而形成两者演变发展的统一方向。网络情绪本体的易变性、阶段性呈现以及现实介入性等内容构成突发事件中网络情绪的基本内涵,也成为该视角下突发事件舆情调控的难点。

1.复杂的情绪内涵是网络情绪引导的认知基础

网络情绪的本体性内化在现实的情绪认知中,成为网络情绪监测和引导的基础参考。网络情绪的文本特性是对其进行可计量分析的基础,而文本传递意义的多元化和个体理解的内隐化,使得网络情绪的传递和交互更为复杂和难以监测。作为社会矛盾和情感的集中点,突发事件这一生成背景下的网络情绪测量尤为困难。网络情绪本体内含诸多情绪引导背景,包括个体真实情绪与其网络情绪表达的不一致,情绪发出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传递偏差,网络情绪监测数据准确性判定等内容,这些背景从根本上规定着网络情绪的引导难度。

2.情绪的阶段性演化特征是网络情绪引导的参考线索

网络情绪的阶段性演化构成基于网络情绪引导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体系的层次线索,网络情绪的阶段性呈现有利于系统地归集和定位复杂的网络情绪生态元素。对于突发事件中网络情绪的演进路径,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可划分为情绪出现期、高潮期、发酵期和衰退期四个过程,这一路径在理论上基本适用于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但由于各类型突发事件的情绪刺激点和公众关注点的不同,以及各层次网络情绪的复杂度、强度以及公众关注度的不一致性等因素,在现实层面体现了突发事件各类型情绪阶段性演化的差异性,对其演变状态的把握是各个主体进行合理情绪引导的基本参照。

3.情绪的现实介入性是网络情绪引导的有机变量

网络情绪对网络舆情生态的现实介入主要表现为网络情绪已经成长为网络舆情系统中最活跃、最有力的变量,线上线下情绪的交互发展从内部塑造着网络舆情生态。就突发事件而言,网络技术赋予个体情绪表达自由的同时,也成为网络情绪层次性演化和转换的基础,个体、群体、社会层面的网络情绪交织影响,不断更新网络情绪的表现形态。基于此,网络情绪现实介入的特点使其发展为全面透视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生态的最佳视角,对网络情绪的实时监测成为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核心现实举措。

综上所述,突发事件中复杂网络情绪内涵要求情绪文本检测的客观准确性,但情绪演化的差异性和变异性使得在现实引导操作方面存在诸多难点。不论是单一学科的线性化建构路径,还是微观集中的建构视野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构建的基于网络情绪引导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模型试图克服线性化、微观化的研究局限,进而形成一个系统性、多层次的引导视野。

二、基于网络情绪引导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理论模型

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核心在于对舆情发展的基本态势和走向的准确把控。网络情绪作为网络舆情体系中最为活跃的变量,也最具研究潜力,以网络情绪切入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弥补网络舆情模型构建在该领域的内容空缺,也有利于明确各个行为主体在该理论路径上的核心作用力。

1.个体层面的网络情绪引导是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基础

个体层面的网络情绪是突发事件中网络情绪生成的最初状态和演化基础,个体网络情绪虽然外部表现简单分散,亦无明显和强烈的内部演化机制,但个体网络情绪在情绪演变各阶段的普遍渗透力,以及其基础原始的情绪状态特征使其成为最具可塑性情绪成长层次。

个体网络情绪以个人的“自然情绪”为主要呈现方式,在突发事件中,个体网络情绪的表达直接迅速,恐惧、愤怒、震惊、同情等内容是网民最直接的情绪表现,事件关联度和利益相关度是网民选择不同强度情绪表达的重要参考,基本的网络情绪引导层次以官媒的信息传播为主导。以2014年3月l生的昆明事件为例,对暴徒的愤怒和社会环境的恐惧是网民情绪出现期的主导情绪,并伴随少量对政府的质疑和诟病。针对这一情绪状态,以@人民日报为主要网络发声区的政府无论是彻底打击的态度,还是对事实细节的准确及时报道,及都为为个体网络情绪提供自我梳理的空间。

个体网络情绪在突发事件舆情管理模型中的基础性一方面体现在个体层次处于该模型建构和演变的前端,还体现在个体情绪是最基本和单一的情绪元素。在突发事件舆情管理模型中,情绪个体由于受到认识层次、心理状态、事件相关度等变量影响,形成独特的情绪调动和调节方式,继而使个体网络情绪呈现出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表现。

2.群体层面的网络情绪引导是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关键

群体层面的网络情绪是分散的个体情绪基于某种共同认知小规模聚集演化的情绪表达,这类情绪一般出现于事件信息模糊多样、事实不清的网络情绪高潮期,形成情绪关注度和强度高峰。群体网络情绪中的某些关键情绪具有较强的识别力和转换力,例如网络大V等人,影响网络情绪的演化方向,以及情绪引导主体在舆情管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突发事件中,事故灾难事件内容丰富、层次复杂,诸多非事实信息的刺激因素在网络情绪高峰期的介入甚至变异,譬如谣言以及极端对立情绪,加大了事故灾难网络情绪监控和引导的难度,这一阶段的政府表达力明显减弱。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为例,事件初期引发网民的热烈围观,但随后政府的非正面回应态度和天津媒体话语缺失,使得公知和媒体人等网络意见领袖成为自媒体传播的核心力量,但事件事实不清使得“爆炸区出现神经性毒气”“爆炸污染物致海河出现死鱼”等谣言泛滥,网民极端的问责情绪势头强劲。

在基于网络情绪引导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模型中,群体网络情绪基于去个性化、从众心理、情绪感染等群体心理机制的影响,情绪感染是这一转换过程的核心动力。情绪感染可能成为情绪极化的动力,但大多数以迅速隐匿的方式聚合。对于普通网络个体如何权衡和决定自己的群体情绪偏好,中和技术理论和威慑理论成为判定网络个体是否有可能参与和推动极端群体情绪成长的理论基础。

3.社会层面的网络情绪引导是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方向

社会心理共同体层面的网络情绪是各种个体情绪和群体情绪经过交织演变后形成的较为一致的情绪状态,是一种共同文化体悟下的社交习得,这类情绪涉及网民范围广,影响也更为深刻。社会网络情绪是各种线上情绪状态和线下网民行为相互浸润对抗的结果,是情绪发酵期的重要形式,呈现出整体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是舆情管理模型的最终形态。

在突发事件中,自然灾害事件网络情绪具有极强的整体唤醒度,基于一定的共同心理期待,易形成较为明显的社会网络情绪。以2016年全国暴雨洪涝灾害为例,当网络情绪发展到发酵期时,基于网络情绪自我净化、理性思辨的内部机制,网民由于事件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恐惧、焦虑甚至戏谑的情绪渐渐淡去,鼓励、建议等较为理性的情绪占据主导。

社会网络情绪是群体情绪博弈后的趋同或者情绪热点溢散的结果,理性趋向和群体极化是可能出现的两类差异明显的社会情绪倾向,也是网络情绪深度演化的最终形态。理性趋向是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理想成果,群体极化是网络情绪演化的极端形式。某一突发事件中的社会网络情绪不仅是本理论模型的最终形态,且该情绪形成的社会记忆也可能使其成为另一突发事件的起始情绪和演化基础。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情绪引导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根据个体,群体以及社会层面的情绪演化层次来建构,根本上与突发事件本体的演变状态一致。在该模型中,以突发事件的演变刺激为演化动力,个体、群体以及社会网络情绪依次成长为主导层次,是该理论模型的建构线索。各层次情绪的生成都存在核心的情绪理论基础,以情绪的表达和分享、情绪感染、情绪趋同为核心的转换力量紧密连接各层面,从而建构起该理论模型的主体框架。该模型意于全面系统地呈现突发事件中网络情绪的基本演化生态,也成为厘清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现实路径的理论基础。

三、基于网络情绪引导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现实路径

突发事件中的网络情绪表达作为公共网络情绪的典型呈现,其成长系统存在复杂的演化机制,一个细微的引导行为可能会引发网民情绪和网络舆情指向的巨大反转。本文建构的基于网络情绪引导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理论模型,突破了先前舆情管理中单纯以单一部门或媒体为核心的引导窠臼,为现实的情绪引导和舆情管理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框架。而基于情绪主体的具体现实引导行为,不仅是梳理网络舆情管理现实路径的主要参考,也为更新和重塑突发事件舆情管理模型提供现实依据。

(一)政府角色是引导网络情绪各阶段平稳演化的基本参与力量

以突发事件为代表的公共事件中,政府既是事件主体,又是整个情绪引导体系中最基本的参与者。政府对公共网络情绪的作用力主要包括政府官方媒体、政府新闻发言人以及政府现实介入行为等内容。在网络情绪发生期,引导重点在于政府积极主动的回应态度以及面向网民提供及时、真实、全面的事件基本信息。在情绪高潮期和发酵期,建立大数据支撑下及时有效的网络情绪分析系统为采取精确的情绪引导策略提供支撑。在情绪衰退期,网民情绪逐渐趋于理性和一致,“维稳”成为这一阶段政府情绪引导的关键。除此之外,对整个事件中政府引导行为的基本总结是政府公共网络情绪引导参考库中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政府的主导力和话语权操控着突发事件网络情绪的演化生态,特别是对于个体层面的网络情绪,政府向公众传递的重要事件信息和关键情绪具有定调的意义。

(二)“节点”情绪是引导网络情绪形成积极情绪认同的核心转换力量

重视公共情绪演化链条中“节点”情绪的转换力是引导网络情绪形成积极的情绪认同的重要内容,有利于顺利过渡群体网络情绪这一关键层面。根据“节点”人物所起到的客观引导作用,公共情绪演化链条中节点情绪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理性情绪的凝聚力,这要求“节点”人物在进行事件信息的筛选传播,意见类信息的点赞、转发、评论,以及个人情绪的表达时做出更为理智和审慎的思考。另一类是极端负面情绪的助推力,一些“节点”人物出于自我认知或者利益驱使而形成的认知偏差,增大了网络情绪正向引导的难度。“节点”情绪的网络影响力使其很可能对突发事件中网民的情绪演变产生方向性的转变,其对公共网络情绪的巨大转换力既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引导机遇,也是挑战。

(三)普通网民中的关键情绪是引导网络情绪趋向理性的重要推动力量

除政府和“节点”情绪外,普通网民中的关键情绪也是公共网络情绪引导中的核心参与因素之一,重视这类关键情绪的突变性是引导突发事件中网络情绪趋向理性形态的关键。在网络情绪演化过程中的关键情绪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类是事件当事人和相关家属的情绪,其情绪的浮动有力地牵动着网民的心理底线。第二类是网民中两种相对立情绪的存在和对抗,一种是理性成熟的情绪表达,另一种是偏激的群体负面情绪的宣泄,这两种情绪的冲突对抗推动着网络情绪的演变。第三类是谣言等刺激下引发的极端情绪和偏见情绪。关键情绪在现实表现中具有隐蔽性,这类情绪引导的重点是防止突变情绪以及极端情绪的干扰,利用关键人物把控情绪引导的主要方向。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情绪这一关键概念建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体系,这一建构视角是对先前网络舆情管理研究成果的全新突破,是交叉学科理念指导下的研究尝试。基于网络情绪引导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模型与网络情绪引导的现实操作相互渗透,不断更新着该体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也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精准化操作提供动力。基于此,大数据基础上对网络情绪的深度探索是未来网络情绪引导的主要方向,也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由系统化、全面化走向细致化、准确化的深化动力。

参考文献:

[1]汤志伟.公共危机情境下网络空间群体情绪差异的实证研究[J].电子政务,2015(5).

[2]唐超.网络情绪演进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2(10).

[3]王雷,方平,姜媛.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群体情绪传播模型[J].心理科学,2014(3).

[4]刘志明,刘鲁.面向突发事件的民众负面情绪生命周期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15(1).

[5]李青,朱恒民,杨东超.微博网络中舆情话题传播演化模型[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12).

[6]Robertplutchik,albertF.ax.CritiqueofdeterminantsofemotionalstalebySchachterandSinger(1962)[J].psychophysiology,1967,4(1):79-82.

[7]GreshamS,Davidm.techniquesofneutralization:atheoryofDelinquency[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1957,22(6):664-670.

[8]paternosterR,SimpsonS.Sanctionthreatsandappealstomorality:testingaRationalChoicemodelofCorporateCrime[J].Law&SocietyReview,1996,30(3):549-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