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3:00

动物科学课程篇1

1 科技活动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传统意义是的中学生物科技活动类型有野外考察型、实验操作型、栽培饲养型、环境观测型、调查访问型等,而且定位为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或兴趣小组活动。但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中,有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如“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调查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等,这些探究性实验涵盖了科技活动的所有类型,既是课堂教学任务,又向课外、野外延伸。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无形的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各种教学资源,也包括社区和自然界的有关资源。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科技活动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2 科技活动的功能多样化

2.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课程实施的核心任务。我国《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传统的生物课程中,教材以对大量生物学事实的简单陈述为主,实验与探究活动在整个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极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参与度不够,极大地影响了生物课程对基本科学素养培养的价值。随着新课程的推进,生物课程极大地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关系,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参与社会的决策,推动社会的进步。

2.2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探索的过程在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传统的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导致学生越来越不爱学习,越来越不会学习;导致学生迷信权威和思维定势,抑制了创造力的发挥;导致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和人际关系冷漠。本次生物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通过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转变。

2.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评价内容过多侧重学科知识、评价方式以纸笔考试为主、评价标准强调共性、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等问题,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从而使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下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丧失。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关注生物科学与日常生活、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联系,有助于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将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

3 开展科技活动的策略

开展科技活动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对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

3.1结合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各版本生物教科书,在学术品质上可能是成功的,但是,任何教材都无法体现和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新课程的实施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结合教材开展生物科技活动,不仅可以完整呈现学科知识,更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中,探究实验“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可以开发成为“常州地区一枝黄花或外来物种危害情况调查”;“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结合无土栽培技术和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开发成“漂浮水生植物净化太湖水的研究”;“探究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开发成“常州地区电动车数量与废电瓶处理情况调查”等等。这些活动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既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又能把学到的知识技能灵活运用,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2结合环保节日

目前与环境有关的世界性节日有14个:水日、气象日、地球日、无烟日、环境日、防治荒漠化日、禁毒日、人口日、保护臭氧层日、旅游日、粮食日、生物多样性日、植树节、爱鸟周(节)等。例如,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结合这一环保节日,组织学生对常州地区的水源地保护、污水处理、河流湖泊污染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用图片、数据、访谈录等形式展示调查结果,拟定保护常州水资源的计划,将调查结果向相关部门汇报。环保节日是开展科技活动的资源,利用环保节日,举办知识讲座、知识竞赛、黑板报、图片展、辩论会、调查研究等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扩大学科的视野,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3.3结合学生家庭

班级学生家庭背景有较大的差异,家庭成员的职业、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生物课程资源,结合学生家庭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生物科技活动,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给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提供了机会。

动物科学课程篇2

关键词:《动物外科与产科》实践教学;现状;对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6)05-0066-03

《动物外科与产科》是一门研究动物外科与产科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教学目的是紧紧围绕当前畜牧兽医市场发展规律和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专业人才需求这一基本目标,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目标、以技能为主线的综合素质教育。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并积累经验,才能具备现代兽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诊断动物疾病所需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个人体会,就目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思考,旨在为农类高职院校《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改革提供参考。

1《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1.1校内实习条件不足

1.1.1实训场地不足学校的实训室普遍不够,养殖场地普遍小而简陋。随着招生规摸的扩大,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医学、畜牧兽医等专业每学期需要在养殖场开展《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践教学的学生超过1500人,现有的场地已经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1.1.2实验动物不足学校提供的实验动物种类和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学生实验需要。养殖场内平时没有存栏,多数动物只有到实验当天才购买回来,有的甚至只能用ppt课件演示替代实践教学。

1.1.3实验课安排不合理有些时段集中安排很多的实训,有时5~6班同时安排实践教学课。实训室不够用,只能是先到先用,有些课程只能安排在室外,教师、学生间相互干扰,时有无心上课的同学趁机逃课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教学资源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影响教学效果。

1.2师资力量欠缺

1.2.1教师人数不足由于招生规模扩大,任课教师少,许多课程为了弥补教师数量不足,只好聘请在读研究生或聘用近年来本科院校毕业直接来学校工作的年轻教师任教,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这些教师对畜牧兽医各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要求认识不清楚,对教学的目的不明确,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1.2.2教师认识不足由于教师工作量大,很少有时间对教学工作进行思考、继续学习和参与学生课后的训练,因而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多数教师认为职称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个人利益,而现有的职称评定只看科研及论文的发表情况,教学工作显得不重要,教学效果好坏影响不大,因而大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上课应付了之,进一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1.3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

《动物外科与产科》的实训教学包括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外科疾病诊断与治疗、产科疾病与治疗等三大部分,每个部分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但大部分教师依然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选择健康的动物进行检查和模拟治疗,没有患病动物实验,同样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大大的影响了教学质量。

1.4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多数学生自学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不足;随着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的提高,就业压力大,导致部分学生因看不到希望而放弃学习;媒体网络的兴起,物质水平的提高,同学之间相互攀比,诱惑因素多,导致一部分学生无心学习。

1.5实验教师积极性不高

实验教师主要任务是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辅助,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与管理、药品管理、实验室的安全、卫生管理及实验准备等工作内容。由于实验教师数量不足,每位实验教师要负责几门课程、多个班级的实验准备,导致没有精力和时间进行教学辅В煌时,实验教师处于教学辅助的地位,不受学校重视,难有晋升、培训、进修的机会,且在待遇上与理论教师相差很大,从而影响工作态度和工作的积极性。此外,任课教师带班的学生的人数多,有时个别辅导不过来,也制约了实验教学的质量[1]。

2加强《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践教学的对策

2.1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资源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学校应根据生源规模增加实验室、完善实验动物的种类和存栏数,让学生随时有足够的动物进行技能训练。同时按照兽医行政法规的要求及学生教学实践的实际需要,建立动物医院,配置先进的仪器及合格的实验室,合理布局临床检查室、化验室、治疗室及住院处。让动物医院成为当地养殖业技术支持和疫病诊疗、疫病防控的服务窗口,同时为学校解决临床病例难收集、动物疾病种类单一、实验材料采样来自健康动物等教学资源不足问题。另外,动物医院能为学生的外科手术、实验室诊断技能训练提供真环境,从而提高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2]。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设计者与执行者,学校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确保教学质量。

2.2.1严把教师准入关在师资的选拔上除了要求考核个人学历、专业技术能力外,还应是具备热爱教学工作、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双师型”教师。

2.2.2加强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在搞好教学科研的同时,主动到动物医院、养殖企业等一线去锻炼,通过实践,积累临床经验,丰富课堂内容。同时定期进行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培训,参加各类各级师资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全方位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及综合素质。

2.2.3增强教师队伍活力根据学院发展实际,转变思想观念,改革实验教师队伍职称评聘机制,制定实验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稳定实验队伍,提升实验教师业务素质、服务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成为具有参与实验教学能力的教师。聘用责任心较强,对实验室工作拥有较高热情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实验室,使实验队伍结构更优化,带动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要让实验教师在保证实验室正常管理的前提下,做好日常实验素材准备和实验后器材的清点工作,在实验过程中协助任课教师做好实验,并能独立辅导学生做实验,掌握本领域常规实验的核心技术,以适应当前实验教学的需要[3]。

2.3创新教学手段

传统实验课多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实验老师预先准备好实验材料,老师在课堂按教材内容的顺序讲解、示范,学生紧接着练习,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学生现状和课程教学的需要,必须创新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纯听讲、被动接受灌输的地位,向有机会参与、发现、探究的主动地位转变,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主动参与、自动探索的良好的学习氛围[4]。

2.3.1研究性教学法在实验教学运用研究性教学法,教师要始终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学中的引导和指导的作用。首先,重视实验前的预习。预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该实验的原理、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而且在引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穿插设计一些与实验相关或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有关的问题的理论知识点和思考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和组内合作,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现象结果的观察到实验结束的后续工作,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及团结协作精神。每次实验课结束前应预留一定时间,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易出现差错的环节、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办法,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2.3.2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图片、视频、声音、文本等素材融为一体,将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更直观呈现。结合《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的实际,平时工作、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相关典型的案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实验教学课堂展示给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6]。

2.3.3现场教学法根据动物的接近与保定、临床检查、治疗方法等实训项目内容需要,把课堂搬到养殖场,教师先讲解、演示,后由学生模仿练习,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时间,增加学生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练习中碰到问题能直接跟老师沟通、探讨,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

2.3.4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任务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做中学、学中做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动物外科与产科》典型工作任务是对动物进行临床检查、实施治疗。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每种动物疾病的不同检查、治疗方法作为一个学习任务实施教学。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自由查阅资料、自发讨论,自由操作,工作任务结束后,教师分别点评。通过自主参与完成任务,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更有自动性,既可使学生熟练掌握实训技能,又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有效保证教学效果。

2.3.5案例教学法案例是《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教学的重要资源,好的案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平时工作中,应收集有关典型案例并加工、整理,用于开展以问题为中心“案例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播放全程的案例过程让学生观察,以典型案例为主线,接着对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由教师补充完善。这种方式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2.4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在开放时间或预约开放时间内实验室的设备、场所向学生有目的地开放,学生可在实验室内进行课程或课程外的实验内容、实验设计。传统实验班级人数多、班数多,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辅导,并且多凳笛榭问笛樗夭挠邢蓿不可能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动手,仅在上课时间训练,操作技能不可能得到有效提高。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可以自己设计,自己操作,可以对课堂上不熟练的操作进行反复训练,这样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学习的兴趣。

3结语

为适应当前畜牧兽医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必须把《动物外科与产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摆在重要位置,加大投入,创新教学手段,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适应于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晓.浅谈高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现状与建设思路[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23.

[2]刘明生,甘辉群,吴敏秋,等.关于提高《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改革与探索[J].养殖技术顾问,2010,4:217.

[3]李田,徐金荣,杨玲,等.实验技术人员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6):144-145.

[4]孙东波,武瑞.《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5):149-150.

动物科学课程篇3

物理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学校和物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各种课程资源对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将物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纳入课程实施的计划之中,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服务。当前的物理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学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物理课程资源被有形无形地限制于教材、教参和学生用书,而其中相当大的部分又以“应试”为目标,许多重要的课程资源被忽略。这次高中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利用不同的资源背景,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彻底扭转传统教育过份注重教科书,注重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单纯依赖教课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教科书等文字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科书是重要的文字课程资源,但是,教科书并非惟一的文字课程资源。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选择适合本校特点和学生需求的教科书。各种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学资料和教辅材料,有相当一部分与课程改革的理念相悖,学校和教师应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对各种教学资料进行筛选。各种科技图书是物理课程的重要文字课程资源。报纸和各种科技期刊也是物理课程重要的文字课程资源。

二、加快信息化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理课程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也为物理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物理教学,将改变学校课程资源的结构,为课程资源的优化提供动力。

计算机多媒体软件以其交互性和超文本链接的能力显示了它在科学教育中的巨大发展潜力。在物理课的学习中提倡智能型软件,学生输入条件后它按照科学规律自动给出正确的情境。例如,凸透镜的焦距由学生给定后,用鼠标拖动“物体”,计算机就按科学规律给出物体的像,其位置、大小、正倒、虚实都由机器正确地呈现出来。这种教学软件可以丰富学生对于物理情境的感性认识,深化对于科学规律的理解。对于中学实验室中不能完成的实验,这类软件的意义更为重要。

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如学校的数据库、局域网、因特网来获取和交换课程信息,以学生自主收集到的课程信息为基础,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物理教师要根据探究的课题,向学生提供网站和数据库的索引,以促进物理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从课程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从单个的学习活动向合作学习活动转变;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从孤立的人工背景向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转变。

三、开发实验室的课程资源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重要的课程资源。任何时候都应该十分重视实验室课程资源的作用。开放实验室,为科学探究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发挥实验室课程资源的效益,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实验,丰富实验室的课程资源。

四、开发和利用社会课程资源

动物科学课程篇4

关键词:科学课程;生物课程;知识;能力

深圳作为课程改革的先锋,从2003年开始把原来的分科课程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合并为一门综合课程科学。从2013年开始,又取消科学课程,恢复原来的分科课程。

笔者担任初中生物教学工作13年,担任科学教学工作9年,经历了分科教学综合科教学分科教学的轮回。经历了十年的综合课程以“失败”告终,原因是什么?笔者选择了科学中的“生物”部分与分科课程生物进行了比较。

一、教学上的不同

1.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基础知识、原理、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以“种子萌发的条件”为例,课时安排为一节。课文通过“控制变量法”的学习,设计出甲乙丙三组,每组aBC三颗种子,让学生分析讨论不同组合的种子分别研究种子萌发的哪个外界条件,从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最后得出结论。

生物课程注重的是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建立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样以“种子萌发的条件”为例,课时安排约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说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要有充足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同样的例子有“微生物滋生的条件”。可见,科学课程传授的是“控制变量法”,以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生物课程是以学生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有什么”这个“知识”为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不同

以“各种各样的动物”为例。

科学课程用4~5个课时完成这部分内容。教师围绕“依据什么特征”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八门和脊椎动物五纲进行教学。根据这些“分类的特征”制成简单的检索表,学生会使用检索表查找所观察到的动物属于哪一类。

生物课程用32~38个课时(一学期)详细学习无脊椎动物八门和脊椎动物五纲动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主要特征。

可见,科学课程是以传授“方法”为主,生物课程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3.教学方法的不同

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分组实验、探究、活动教学为主,讲授法为辅。

生物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分组实验、观察法为辅。

二、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

1.正面反馈

科学课程由四门学科组成,在传授知识上教师要承担自己不熟悉,甚至不会的其他三门学科的教学,备课量上大大增加了。经过第一轮的教学,教师四科知识基本掌握,可编制出基本的教案、课件、作业、试卷。同时认真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尽可能地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第二轮的科学课程教学以“学案”为引线,绝大部分教师可以借助学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借助学案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和学生从观念到具体实施发生四个巨大的转变:

(1)课程功能。生物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科学课程强调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2)课程结构。生物课程的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科学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生物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科学课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学生学习方法。生物课程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科学课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负面反馈

(1)来自高中教师的反对。由于高考还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经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升到高中的学生,“知识”没有形成体系,知识面狭窄。高中教师不得不重新教授,增大了教学量。所以,科学课程的开设遭到了高中教师的普遍否定。生物课程在内容上与高中生物课程是成一个知识体系的,由于中考的淘汰,特别差的学生高中教师不会教到。所以,高中教师对学生基础差的反应不强烈。

(2)参与课改教师的牢骚。担任科学课程的教师从原来教一门课程改为教四门课程,要重新学习三门课程的知识,备课等工作量大大增加,教师的牢骚自然免不了。担任生物课程的教师只要把自己熟悉的本专业教好就行了,自然是轻松。

(3)课堂效果的责任推卸。作为青春期的初中生,贪玩好动是天性。学生喜欢科学课程变化多端的课堂组织方式,大部分学生觉得科学好玩。在第二轮科学课程中,很多教师按传统讲授的方式上课,不敢也不愿安排实验课、探究课,只有公开课的时候才表演性地上探究式的课程。担任生物课程的教师,大部分课堂是讲授课,就算有实验,也是观察性实验,按部就班进行观察就可以了,课堂纪律要明显安静许多。

动物科学课程篇5

在我国,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也将“活动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并为活动课程正式安排了课时1993年2月13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自此以后,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为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祖国各地把课程改革的重点转向“活动课程”的设计1997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是新课程方案的核心其中很重要一个特点就是构建了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类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由单一的学科课程改为“学科加活动”的整体优化结构

一、生物活动课的特点

生物活动课程以学生的各种活动(如实地考察、设计实验、指导生产等)为中心,从学生需求和兴趣出发,注重学生对各种事件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新型课程

生物活动课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指导学生自主的活动,学生的“学”是发现式的学习这一点与生物学科教学有着显著的差别,学科教学中教与学是依附于教材,教学进程主要由教师掌握,教师是显性的而活动课的教与学是依附于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的活动方案,教学进程依附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如果离开了学生的自主活动,活动课程便名存实亡了,可见教师的指导是隐性的显而易见两类课程坚持同样的原则――“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因此,本课题重点在于研究生物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以及各项活动的组织形式、特点等科学系统地挖掘各项活动中的创造成分,结合中学生身心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教学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生物活动课作为正式课程出现,它不是“第二课堂”,不是学生随意支配的课余生活,它有更强的综合性、活动性、创造性、广域性、趣味性、实效性特征其层次高于课外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功能更加全面因而,无论从实践上讲还是从理论上讲都是课外活动的发展和升华

二、生物活动课开设的必要性

[HtK]1现状分析

前已述及,当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实践也像国内经济实践一样呈现出鲜活的时代气息神州大地把课程改革的重点转向“活动课程”的设计,一时间“活动课程”如火如荼,蔚成风气,生物学科活动课程更不例外

但当他们冷静地观察时,发现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不少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教育者仍然固守着传统的教育思想,不敢开设活动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学校课程开设以升学为唯一的价值取向,课程结构比较单一学校仅开设有限的几门学科,生物作为小学科往往被严重忽视我们曾对我县的高三、高二年级的学生做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421%学生在初中学校就没有开设生物课,生物活动课更是无人问津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个性和特长,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别人会的我也会,别人不会的我也不会”

[HtK]2生物活动课的意义

生物活动课是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项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最新信息以及实践能力的课程它对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提高各种能力,具有独特的功能,对素质教育的贯彻和落实有极大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以下就生物活动课开设的意义略作一番探讨:

(1)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由于生物活动课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比较符合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因而活动的开展能够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够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并逐步形成特长,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目的而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又是推动人进行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力,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关键例如在学习“植物向光性实验”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引发其独立思考、去努力探究实验的真谛

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生物活动课的教学能够突破学科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如发现性、探索性、批判性等问题研究中,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开发、训练在活动中通过各种易于接受方式让学生去接触新事物,传递新信息,获得直接经验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提高多种能力,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从小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创造思维,形成创造品格,增长创造才干如组织学生制作动植物标本,参观考察生态园;再如针对“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步骤多、难度大的特点,可以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设计改进实验……通过各种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勇于战胜困难的科学精神

动物科学课程篇6

第一模块:东城科技馆科技课程。充分发挥科技馆教师自身专业特长,开发车―船―空模型制作、益智、定格动画、动手玩科学、科技英语、趣味化学、智能控制、机器人、天文观测、生物百科、比特实验室、科学迷俱乐部共12门课程。采取学生现场选课,进馆体验的方式进行。

第二模块:走进博物馆课程。联合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由科学教研员召集区域内科学课骨干教师和科技馆科普教师,充分利用北京各博物馆资源,共同开发了走进中科院古生物博物馆、北京动物园、自然博物馆、中国科技馆、地质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天文馆等场馆课程。

第三模块:引进高校院所课程。先后引进了中科院生命科学,北京交通大学几何机械,中国农科院植物观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构造,中科院地理、自动化、物理所等高校课程。

第四模块:优质社会资源课程。考察、引进社会优质科技类课程并送课下校。先后引进北师大数字科学家课程、3D纸模服装打印制作课程、以色列Steam课程、中科院生命科学类课程、北京交通大学几何机械课程。

动物科学课程篇7

   一、物理教师课程知识的理论探讨

   1.概念界定

   美籍波兰学者兹南尼基曾说过“每个人无论承担何种社会角色都必须具备正常担任该角色必不可少的知识。”教师作为学校课程的研制者和实施者,其课程知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物理课程发展趋势的认知、对物理课程核心理念的理解、对物理课程实施现状的了解;二是对物理课程标准文本的认识、对物理教科书设计意图的领会、对不同版本物理教科书异同的掌握;三是对物理课程隐含的教学观念的领会、对新课程教学行为特点的把握、对有关个人课程设计与开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四是教师对个人课程知识进行客观评价、反思的知识,以及有关个人课程知识提升的策略、方法、途径的知识。

   2.结构与类型

   有研究者将教师课程知识划分为一般课程知识和学科课程知识,一般课程知识主要是指教师有关课程本质、课程价值、课程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认知;学科课程知识则是指教师有关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及教辅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从认识论上说,知识是认知者与被知体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涉及三个构成要素:认知者——知识的主体,被知体——知识的客体,认知过程——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物理教师课程知识也由这三个要素构成:主体——物理教师,客体——与课程有关的方面,主客体间的交互作用——教师自己创造或者是学习与接受他人的有关课程知识的过程。

   欲对物理教师的课程知识类型进行划分,应保证其划分角度的一致性。首先,本文从知识的客体角度入手,将物理教师的课程知识划分为三种类型,即课程理论知识、课程活动知识和课程资源知识。其中,物理教师的课程理论知识是指存在于教师个人头脑中、为教师个人所享用的有关课程诸方面的理性认识成果,具体包括教师对物理课程本质的认识、对物理课程价值的理解、对物理课程发展趋势的认知等。物理教师的课程活动知识是指教师对物理课程设计、实施及评价过程的理解。物理教师的课程资源知识是指教师对形成物理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的认知,依据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又可划分为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的课程资源知识,生命载体的课程资源知识主要包括教师对个人课程知识评价、提升的策略、方法、途径的知识以及学生在课程中的角色、地位及价值特点等方面的认知;非生命载体的课程资源知识是物理教师所具备的与课程材料有关的知识,主要包括教师对物理课程标准内容和结构的认识、对物理教科书设计意图的领会、对不同版本物理教科书优缺点的掌握、对物理实验仪器及技术设备的性质和功能的认知等。

   其次,从主客体间的交互作用过程来划分,将物理教师的课程知识划分为六种水平,即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记忆是指物理教师从长时记忆中提取有关课程信息的水平;理解是物理教师从课程的方方面面建构意义的水平;运用意指物理教师在给定情境中执行或使用某一课程知识的过程;分析是物理教师将课程知识分解为部分,并确定各部分彼此之间的关联以形成总体结构或达到目的的过程;评价是物理教师依据标准或准则作出判断的能力;创造是物理教师组合各部分课程知识以形成新颖、内在一致的整体或创造出原创性课程知识的水平。

   二、物理教师课程知识的现状调查

   1.问卷设计

   基于对物理教师课程知识的理解,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按教师个人的课程理论知识、课程活动知识、课程资源知识三个维度展开。其中课程理论知识调查包括教师对物理课程本质的理解、对物理课程核心理念的领会、对物理课程发展趋势的认知三个次级维度;物理教师的课程活动知识细化为四个次级维度,即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的知识;物理教师的课程资源知识细化为六个次级维度,包括教师、学生、课程标准、教科书、实验仪器及技术设备的知识。

   2.调查对象

   笔者随机选择辽宁省中学物理教师10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取现场填答与电子邮件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回收问卷97份,有效问卷93份,有效回收率93%。

   3.数据分析

   (1)物理教师的课程理论知识情况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决定了其课程实施的取向,有七成教师认为“课程”是指教学科目或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本内容,而对课程经验说和活动说比较陌生。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选择中,33.7%的教师选择了交叉关系;其次是包含关系,认为“教学包含课程”的人数占23.6%,而选择“课程包含教学”的教师占总人数的21.3%,相对而言,认为教学是更上位的概念。由如上数据可见,物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课程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存在偏颇,物理教师的课程理论知识水平较低。剖析原因,这与物理教师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不高,甚至怀有抵触情绪不无关系。

   (2)物理教师对自我知识的评价

   自我知识包括与课程有关的教师个人的优缺点,属于反省认知知识,是物理教师课程资源知识中与教师这一资源有关的知识。物理教师对自我知识的认知,是考量其课程知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和教学知识是否缺乏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最欠缺的知识依次是课程知识、教学知识和学科知识。其中,有71.7%的教师对“教师最欠缺的是学科知识”这一说法选择了非常不同意或不同意。这一结果表明教师基本认识到自身课程知识的欠缺,对学科知识比较自信,教师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

   对物理教师比较常用的教学反思形式的调查显示,在教案上采用旁注、点评和总评等方式进行反思的形式比较受物理教师欢迎,占总人数的40%;选择“和同事交流”的为28%;采取撰写教学反思日记”的有22%;仅有5%的教师采用“画教学思路图”进行反思、总结问题。进一步追问得知,物理教师喜好不同的教学反思形式与其自身特点有关,对自身文字表达、口语表达或图形表达的认知决定了教师选取何种教学反思形式。

   (3)物理教师对课程活动知识的认知

   课前精心的教学设计对教师的施教、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教师个人的成长意义重大,然而仅有3.9%的物理教师认同此观点;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仅有21.6%的教师明确表示不同意以教师自己的经验为主进行教学设计,52.9%的教师对教科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的重要作用持否定意见。80.4%的教师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课程理念对个人教学行为转变的重要作用;对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调查,仅有21.6%的教师明确表示不同意“应严格按照课前的教学设计进行”的观点。

   在问卷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维度的调查中,68.6%的物理教师对“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具有一定权力”的表述选择了“同意”或“非常同意”,但仅有33.3%的教师明确表示参与过校本课程开发;而对于“校长从自己的办学思想出发来设置有关课程属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仅有29.4%的教师明确表示非常不同意或不同意,可见物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与实际参与程度均有待提高。

   有关物理教师对科学探究活动知识的理解,仅有52.9%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不同意“进行科学探究教学必须要有物理实验”的观点;54.9%的物理教师对“科学探究的关键是要有学生动手活动”的说法持否定意见,以上数据表明,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实施至今,仍有近半数的物理教师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理解存在误区。

   (4)物理教师对教科书知识的认知

   教科书是教师与学生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之一,也是物理教师课程资源知识的重要子类。物理教师对指定教科书理念的领会、思路的把握、结构的理解将对其教学行为形成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调查表明,初高中所指定的教科书版本多为人教版;有八成教师认为4年以内即可完全熟悉指定教科书的编排特点,86%的教师选择了非常同意或同意“教师可以调整教科书中不适合学生的内容安排”,90%的教师选择了非常同意或同意“教师可以对教科书的编排设计提出个人意见”;多数教师所在学校没有更换教科书版本的情况,三成教师选择了“从起始年级更换”或“中途更换”,而对于更换的原因,近九成的教师选择了“上级要求”或“不知道”,仅有12%的教师选择了“教师要求”;半数教师认为目前所使用的教科书版本最关注的是科学方法教育,初高中教师对此选择无显着差异。

   实践证明,阅读、学习、比较、内化不同版本教科书的思想和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调查显示,有七成教师选择“应该了解不同版本教科书的优缺点”、52%的教师选择“应该了解国外的一些教科书编写特点”,但遗憾的是,实际教学中,68.7%的教师对非指定教科书选择了解很少或不了解。

   (5)物理教师对各类课程知识重要性的感知

   为了明确物理教师对课程理论知识、课程活动知识和课程资源知识三个维度的重要性看法间是否有显着差异,本文采用相依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物理教师课程理论知识、活动知识和资源知识三个维度变量间的单题得分平均数没有显着差异,即被调查教师对课程知识三个维度重要性的知觉程度是一样的。

动物科学课程篇8

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在国际与国内动物考古学学科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动物考古学的教学工作越发重视起来。从学科构成来看,动物考古学主要包括动物解剖学、埋藏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考古学等方向的内容。从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来看,其动物考古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4]:(1)动物解剖学及埋藏学,即由陈全家教授为研究生开设的《动物考古学》、《动物解剖学》、《史前考古埋藏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2)埋藏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即由陈胜前副教授为研究生开设的《晚更新世以来史前史》、《考古学理论》、《遗址过程》;(3)环境考古学方向,由汤卓炜教授为研究生开设的《环境考古学理论探讨》、《环境考古学文献导读》、《环境考古学专题与学科最新进展》等。根据以上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学生可以更好地通过利用动物解剖学和动物分类学的研究方法,以遗址和墓葬内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为研究对象,探讨古人类对动物和动物骨骼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当时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从而使其能够达到对遗址内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初步整理,掌握遗址内出土动物遗存的科学搜集方法、骨骼各部位的名称和方位、常见动物骨骼的种属鉴定方法等。

北京大学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学最早设立了考古学教学研究机构。1922年北京大学在国学门下设立了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设立考古专业。考古专业成立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已将自身专业发展壮大成今天的基础设施完整、学科覆盖面宽、教研力量雄厚的考古文博学院。2007年,又成立了考古学系,由原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中的考古学诸教研室及科技考古教研室整合而成。目前下设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商周考古、汉唐宋元考古、外国考古和考古学技术方法等5个教研室。[2][3]其中,除传统的各时代考古以及田野考古学等学科是北京大学的传统强项外,科技考古、动植物考古、古人类考古和外国考古等方向也有长期的积累,并逐渐与其他方向相互渗透,成为考古学系新的学科增长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动物考古学专业是包含在旧石器考古与古人类学专业之中的。尤为重要的是,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的动物考古学专业具有文理交叉性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较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并能够进行动物考古学的初步研究。

吉林大学与北京大学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相关方面比较

(一)课程设置及教学理念

动物考古学是指根据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去探讨古代各个地区不同时间存在的动物种类,并根据动物生息特性对古代环境做出推测。西方动物考古研究大约始于19世纪前期的欧洲。[5]作为考古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动物考古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深刻影响。近十多年来,人与动物的各种关系,即人类开发利用动物资源的策略和行为,已经成为西方动物考古学研究的重点。学者往往通过研究人对动物的来源、分配、屠宰、储藏、消费、废弃的过程和方式,来认识当时人类的行为模式,探讨人类社会的经济成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政治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等诸方面的问题。[6]本门课程希望通过动物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以及指导学生参与动物考古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动物考古学的意识并初步掌握基本研究的步骤和规范。因此,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研究生们能否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做到掌握和灵活运用动物考古学相关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根据北京大学与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表来看(表1),与动物考古学相关的课程设置(除去旧石器考古学系列课程)在两所大学中差别不大,主要课程重合在动物考古学这门课上。在此基础上,两所大学各有侧重,以北京大学为例,由于其动物考古学专业包含在旧石器考古学及古人类学的方向之内,所以北京大学的动物考古学课程设置几乎包含了所有的旧石器考古学以及古人类学的相关研究生课程。另外,由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着重研究晚段考古(主要指新石器时代考古以后的各时间段考古学)及其相关问题,所以在动物考古学的课程设置上又增加了农业起源与动物驯化等课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大学动物考古学课程体系中,还包括第四纪哺乳动物这门较为基础性、专门性的课程,这体现了北京大学重视该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全面发展以及重视研究生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这不仅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的一大特色,也是我校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近年来,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动物考古学学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1999年成立的吉林大学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下设的动物考古实验室是集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4]。实验室配备体视显微镜、电脑、液晶电视等教学设备20余台以及数十件常规的观察和测量仪器。实验室主要承担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的实验教学,包括动物骨骼鉴定、骨器模拟制作、动物解剖、现代动物骨骼标本制作、骨骼表面痕迹分析等实验项目。同时也为研究生的自主创新实验、专业培养和教师的学术科研等提供平台。然而,反观我校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设置虽然在数量、学时、学分上来看,都远远高于北京大学,但是在此我们不得不正视仍然缺乏一些基础性的研究生课程的现实,即第四纪哺乳动物学、脊椎动物进化、第四纪环境学等古生物学、古生态学方面的课程。

从“动物考古学”这个名词上我们就不难看出,动物考古学的落脚点是考古学。又因为考古学是以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的古代人类活动遗存为研究对象,以重建古代人类社会面貌为目的,所以属于社会科学范畴。虽然考古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源于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但是在达到研究目标的过程中,却离不开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手段,而且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就分别来源于地质地层学的层序律和生物学的进化思想。尤其是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在全面而科学地认识古代人类社会的历史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更具体地讲,动物考古学(Zooarchaeology)是指运用古生物学研究的各种技术和方法来进行的考古学研究。从运用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的考古学即科学(科技)考古学(archaeologicalScience)的概念来理解,动物考古学应涵盖在科学考古学之中。由于动物考古学主要涉及地学、动物学、植物学等,所以其主要分支学科就分别有:地理考古学(Geoarchaeolo-gy)、环境考古学(environmentalarchaeology)、植物考古学(archaeobotanyorpaleoethobotany)等。#p#分页标题#e#

与动物考古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地质学、地理学、古气候学、埋藏学、土壤学、生物学、生态学、人类学、民族学、年代学(Chronology)等[7]。因此,值得说明的是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在重视传统考古学的相关课程之外,还非常重视第四纪地质学、埋藏学以及古环境学相关课程的设置,因此课程体系包含了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史前考古埋藏学、环境考古文献导读以及晚更新世以来史前史等课程。我校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这种教学架构的目的,是使研究生们既能从整体上把握动物考古学的来龙去脉,理解理论原理的核心,又便于在动物考古研究工作中,有的放矢地获取古环境学、埋藏学等方面的信息以解决具体问题,使得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内容更全面、更细致。

(二)课程大纲及教学内容

动物考古学研究和教学适应了现代科学大发展的形势,其作为考古学的分支学科,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认识时间序列和古环境信息的角度,来解决人类自身及古文化发展的时空问题,以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问题,从而起到了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从人才培养的迫切性来看,国外早在20世纪中叶就开始了动物考古相关主干课程的讲授,其中以出版的埋藏学和生物考古学的著作最具有代表性。例如Brain,C.K.在1981年出版的《狩猎还是被捕食?———非洲旧石器时代洞穴埋藏学研究》[8];Klein,R.G.等人1984年出版的《考古遗址的动物骨骼研究》[9];Lyman,R.L.在1994年出版的《脊椎动物埋藏学》[10];Reitz,e.J.等人在1999年出版的《动物考古学》[11],这些著作都成为培养动物考古学相关人才的重要教学参考书。因此,我国的一些高校针对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目的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好的规划和设计。从北京大学与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课程大纲及内容对比表来看(表2),北京大学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大纲的设置较为格式化、教学化,主要是通过对动物骨骼标本的观察以及进行相关动物骨骼的模拟实验,由浅入深地介绍我国动物考古学现状以及国内国际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一些前沿热点问题。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看其来有些松散,不够系统。而反观吉林大学的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大纲内容则较为系统、科学,我校主要采用动物解剖学和动物分类学的研究方法,以遗址和墓葬内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对动物和动物骨骼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当时的气候和环境。

(三)教材建设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根据动物考古学专业发展的方向,在教学内容上做了许多有益的调整,引入了许多与学科发展前沿相关的新内容,同时还从国外购置了大量外文版研究生教科书和相关研究资料,从而有效地推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进度。除此之外,其许多课程都加大了在课程讲授方面的国际交流和校际合作,例如,采取聘请国内外同行专家授课或长期做一些科研讲座的形式。再次,他们还积极编写并出版了一系列教材,如《石器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方法初探》、《旧石器考古学》、《中国远古人类文化的源流》等。相比之下,我校动物考古学学科则缺乏相应的国外大学较为流行的外文版动物考古教材以及相关研究资料,而且目前教学中常用的参考书籍的更新较为缓慢,使用的多是上世纪后半叶出版的一些书籍,例如w.B.塞普提摩斯的《家畜解剖学》1962年版,郑作新的《脊椎动物分类学》(增订本)1964年版,马克勤、郑光美等人的《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1984年版等。

我国高等院校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对我校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两所高校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诸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我校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北京大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落后于我国目前蓬勃发展起来的动物考古研究工作。因此,我校动物考古学方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研究型人才,完善操作方法

国内现今从事动物考古研究的人员数量有限,一些考古发掘工地在发掘时没有科学地采集动物遗存,不少省、市、自治区的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亟待整理。通过组织田野操作示范和实验室工作展示,同时举办相应的学术交流会等方式,讨论和规范动物遗存的提取、鉴定、测量、统计和分析方法,与国际上的动物考古研究方法接轨,为推动动物考古学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奠定基础。

(二)编写动物考古学相关教材、翻译相关参考书和工作手册

我们现在可以利用的中文动物考古研究书籍极其有限,研究人员各自利用的外文资料也不尽统一,且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本正式出版的动物考古学教材。希望通过编写、出版动物考古学教材,翻译动物考古学相关参考书和工作手册,从理论再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动物考古研究领域的建设。

(三)建设完善现代动物对比标本库

秉承以今证古的原则,鉴定古代动物骨骼需要借助现代动物骨骼作为对比标本,以保证鉴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收集和制作现代动物骨骼标本,通过实物、照片、三维模型等各种形式,逐步建设和完善一个区域性的现代动物骨骼对比标本库,供研究生们在整理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遗存时进行对照参考。

(四)做好动物遗存的采集和整理工作

鉴于在以往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往往仅是采集肉眼能够看到的动物遗存,而发表的动物遗存研究报告也只能建立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之上,甚至还有不少地区连这样的动物考古研究都没有做到的现状;在研究生的野外实践中,务必要注意全面采集动物遗存,对各个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开展全方位的整理,写好各个遗址的动物遗存研究报告,逐步积累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区的动物遗存资料并填补相关空白。从而不断积累更加翔实、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科学的动物遗存资料。

(五)做好动物埋藏学研究

动物是古代人类渔猎及由狩猎转为饲养的对象,是当时的肉食来源,是祭祀、随葬和文化交流的用品,是战争和劳役的工具。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利用动物种类和部位的差异还成为不同人群等级、身份的象征。而所有的古代动物遗存,由于当时人的有意放置或废弃,经过长时间的埋藏,到现代才被发掘出来。因此,围绕各种家畜的起源、不同时空范围内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动物遗存在社会复杂化进程中的证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利用动物祭祀和随葬的特征、动物在战争和劳役中的作用、动物作为文化交流的实物、动物埋藏学等方面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p#分页标题#e#

动物科学课程篇9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切实履行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认真分析与研究以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课程与教材改革。以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为目标,以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为主攻方向,以课程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为突破口,探索生物课程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研方式,促进我区中学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全区中学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服务全区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二、工作重点

1、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重视课程建设,提升课程领导力。认真研究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开发等的关系,基于生物课程实施的规范化,促进课程实施的创造性,引导各校生物教研组根据学科发展实际,重点围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整合各类课程资源,设计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课程方案。

(2)创设条件,开展专家讲座、学术沙龙、公开课观摩与评价、案例点评、联校合作等多元化的研训活动,提高研训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中学生物教师开展课程整合、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关键能力等专题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

(3)立足课堂,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研究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加深对生物课程价值取向的专业理解,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学实践,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以“研究课”引领日常教学,以“常态课”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在良好的研究氛围中逐步提升教师观课、议课的水平和能力,分享教学实践智慧,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

(4)抓课题研究,深化课程改革。做好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中生物构建思维教学文化的策略研究”课题成果的推广工作和有关省教研课题立项与研究工作,做好有关学校其他生物研究课题的服务和指导,加强课题组间的交流与研讨,完善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工作。

(5)关注生物课程基地和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引导基地学校积极打造自身特色,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促进其提升示范与辐射能力。

(6)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教师发展积累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资源。发挥区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学术委员、名教师和校长学科基地等的作用,为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平台。

(7)总结课程改革经验,扩大经验或成果的影响力。教师要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向生物专业期刊投稿或参加各项评比,将课堂教学研究、考试评价研究和课题研究等成果显性化,扩大我区中学生物教学的影响力。

2、创新教研方式,提升教研水平。

(1)构建区域性教研、校本教研和网络教研等形式的教研互动平台,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与教师共同协商、平等对话,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

(2)积极参与联校教研活动,开展“同题异构”和“主题研讨”等方式的教研活动。

(3)积极推进学科教研组建设。一是适时开展学科教学调研,推进教研组建设。二是据“xx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章程”和“xx市中小学合格、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专题(课题)研究为教研组建设的切入点,积极创建有个性和特色的市、区先进教研组。

(4)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专业成长进行分析与反思,关注教师间差异,充分发挥这种差异的资源作用,了解教师发展中的需求,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改进工作的信息,增强自主发展的意识。

3、改进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1)在认真分析和总结17届生物学科高考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近几年江苏省高考生物学科命题的方向,深度解读生物学科考试说明,并结合本届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开展高三复习教学研讨,重点是进一步明确考试说明之要求,探讨一轮复习的方法和策略,增强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认真做好高三调研测试的阅卷和分析工作,并参与做好对学校高三教学工作的调研。

(2)积极参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重视对初高中生物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引导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着眼于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体现生物学科的特色和教育价值。

(3)各高中积极做好2018年省生物奥赛的备战工作,争取在获奖学生的质与量方面有所突破,为高校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同时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三、主要活动安排:

九月份:

1、根据教研室统一安排,做好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第一轮专题调研工作。研究并探索高三一轮复习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

2、高中生物课题组研讨活动。

3、组织参加市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初高中)。

十月份:

1、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组织参加江苏省高中生物优质课评比暨观摩活动。(无锡)

3、组织参加市课程基地专题研讨活动。

十一月份:

1、高中生物主题研究式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2、组织参加xx地区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第一次研讨活动。

3、组织开展区中学生物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4、推荐我区教师论文参加xx市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评比活动。

5、组织参加市青年教师论坛活动。

十二月份和一月份:

1、组织参加沿江七市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观摩交流活动。

2、学科教学调研。

3、组织参加xx市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

4、高中生物课题组主题沙龙活动。

动物科学课程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促进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改革课堂教学,将新的媒体技术应用教学活动中,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进程。高中物理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实验性的学科,信息技术可以使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多样化、形象化,改革了教学知识体系的体现形式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模式和师生和谐关系的互动模式得到改革。同时,教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充分应用先进的教学媒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环境的创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教师应在与物理教学整合中找准结合点和侧重点,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寻找开展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活动整合的途径,切实实现课程整合的预期目标。

一、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高中物理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世界物质的基本构造、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以及物质运动规律,同时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在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过程中,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两次技术革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近代物理学发展有力推进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大发展。

(一)高中物理教材特性

物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衔接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物理或科学课程,切实提高了高中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高中物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基础物理理论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深入到实验中,体会物理的科学探究精神,了解物理科学的理论研究模式;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脑动手的实践技能,切实培养学生对探索自然未知世界的热情;了解物理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世界观,激发学生为研究物理科学的奉献精神。

(二)高中物理教学理念

剖析我国物理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发展,教材编者从时代需求、国民素质、个性发展、全球意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思考,形成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中注重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体现物理的时代性、基础性;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多样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三)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是体现教学理念,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过程。根据教学大纲与物理课程教学标准,结合高中物理的实际与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对高中物理进行有效分解发现,教材将教学内容分为12个教学模块,将每个教学模块分配一定的学分;将共同必修模块占4个学分,学生学习必修模块课程后,可获4学分,然后让学生选择学习其他的课程模块,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学习课程。在此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意愿和学习兴趣学习其他的选修模块,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二、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理念是实施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有机整合的前提条件。整合模式要求物理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抛弃陈旧落后教学传统与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有机整合,不要刻意追求课程整合,也不能人为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之间划分界线。信息技术在融入物理科学教学活动中,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展现教材内容,将多样化的教学技巧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能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能力。整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活动只是指导者,而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二)利用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设计

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具体形式。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知识、媒体等元素组合而成。构成课堂教学的要素组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物理教学效率。所以,在物理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主体选择合理的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技术优势,搞好教学设计优化,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设计,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三)利用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利用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改善物理课堂教学。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是课程整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氛围低沉,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生的具体学情。这种课堂教学忽视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生不能领会教材内容。利用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将教材内容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课程整合可以让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建立物理教学模型,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具体性。物理教学的直观性便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