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工程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4:36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篇1

投稿须知

1.来稿开门见山,观点明确,文字简练,一般不超过7500字。

2.来稿提倡个人署名,文责自负,请在稿件最后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职务、通信地址、电话及email信箱,以方便联系。来稿请勿寄个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3.文章最好是打印件;如有插图,请规范绘制,图中字体使用六号宋体;另请提供英文标题。

4.参考文献(指参考他人文章、著作的思想)标注方式:

(1)刊--作者:《篇名》,《刊名》期号。

(2)报--作者:《篇名》,《报名》日期。 

(3)论文集--作者:《篇名》,《论文集名》,出版社名及版本。

(4)专著--作者:《专著名》,出版社名及版本。

(5)网络转载或发表的作品--作者:《篇名》,网址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篇2

关键词:安全工程高等教育改革措施。

一、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也日渐深入人心,人们对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越来越重视。安全的系数已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指标,安全专业人才更是我们社会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

作为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神圣使命和责任,其任重而道远。

但是,长期以来,全国安全生产的形势十分严峻,意外工伤事故居高不下,尤其突出的是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与当前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是提高我国安全生产水平,扭转事故高发状况的重要措施之一。

安全工程高等教育作为我国安全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对我国的安全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安全工程的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仅有个别院校设“安全工程”专业。到1980年,全国也仅有4所院校设置安全工程类专业。目前,全国已有68所院校开设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但是,鉴于安全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必须重新审视我国安全工程的高等教育。

二、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中西对比

安全学科是一个管理学、理学与工程学、心理学及医学的交叉学科,所以,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均是必须的,但课程类别比例在中外专业教育方案中差别巨大。参看下页英国、美国和我国的安全学科对这4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的比例对照表。

通过研究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到如下认识:

(1)生源和课程设置基本思想不同

我国安全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是刚刚完成12年基础教育的应届毕业生;而西方国家安全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有工作经验或受过其他专业高等教育的成年人。

我国安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思想是设置广泛的(或有侧重的)工程背景课、工程安全课程,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工程技术人员;而西方国家的基本思想是设置大量的通用安全科学课程,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各个职业领域的安全管理人才。

(2)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和课程重点不同

英、美国家的方案中以管理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心理学等为职业安全学科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有时辅以少量工程基础课程;而我国的方案以力学、电学、各类工程学为专业基础课。在安全专业的教学中,英联邦国家重视安全管理,美国重视技术方面的工业卫生问题,中国重视安全问题的工程解决手段。

(3)课程范围和课程稳定性、通用性不同

我国方案中的课程普遍没有涉及西方国家中常见的劳动关系(industrialRelations)问题,劳动关系实际上是雇主(或行业协会)、雇员(或工会)、政府三方间的关系;事实上有些国家的职业安全健康立法是三方协商的结果,也规定了三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英联邦国家的方案在各大学之间变化不大,比较稳定,通用程度高,但工程技术性较弱;安全工程专业在我国开始的时间较短,教学方案在各高校之间变化较大,还很不稳定。

(4)课程方案的影响因素不同

我国许多安全工程专业设置在资源工程、环境工程及其他工程学院内,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教学方案中通用课程的比例;英、美国家在制定课程方案时常常听取工业界的意见,对学生就业极为有利。事实上,澳大利亚的六级安全中,高等教育层次准确地对应着工业界相应的安全职位。我国安全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机制尚在建立和形成之中,但目前很不乐观。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虽重视安全,但工业界的认识还跟不上,所以安全专业岗位在招聘市场上十分少见。

纵观发达国家的安全教育方案,安全科学方法论的教学远远多于工程技术教学内容,对安全管理水平的影响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在目前的专业教育方案中加强安全科学方法论(俗称“大安全”)教学对提高我国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安全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科学领域,工程技术手段仅是一个方面。所以,结合我国国情,有选择地吸收西方经验是有益的。

三、我国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现状

1、专业设置的局限性和培养目标的雷同性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专业覆盖面仍很窄。将学生培养成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目前多数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然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工程型安全人才,而且也需要管理型安全人才、理财型安全人才、社会工作型安全人才等。安全人才类型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安全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多样化的,而不是现在的雷同一致。

2、课程设置的低通用性,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上,设置了较多的工程技术类课程,降低了教学方案中通用课程的比例。例如,管理学、心理学、医学和法学方面的课程则很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该类课程。同时,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师,其知识结构侧重于某一行业的安全技术及管理,缺少安全科学原理、现代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没有从根本上树立“大安全”观

目前,全社会对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虽然有所提高,但仍有不少人认为搞安全艰苦、危险、效益差,还没有形成搞好安全的大气候,与我国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各高等院校同样受到大气候的影响,对安全工程专业建设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还显不足,没有形成办学的合力。没有从根本上树立“大安全”观念,也影响了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工作。

转贴于

4、学生课程负担较重,就业盲目性大

在安全工程专业建立的初期,各校的安全工程专业都带有很强的行业特点,如矿业类的一些院校则是以培养采矿行业的安全技术人才为主,化工部门的一些院校则是以培养化工行业的安全技术人才为主,机械部门的一些院校则是以培养机械行业的安全技术人才为主,等等。从而使其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某特定行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现在,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过分强调行业特点,在课程设置时增加了化工、消防、电气等专业的一些课程,有时怕顾此失彼甚至还安排一些工程技术类的课程,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使学生专业课程的负担相当繁重。即使这样,有时还感到不足,例如,建筑行业、保险行业的安全技术课程还需要增加,这必将进一步增加学生课程负担。

由于现代安全工程专业还没有解决其自身的特色问题,所以,在社会上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从而不能得到社会上各企、事业单位的普遍认同,使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失去了强有的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上,它们不得不去和采矿、化工、消防、建筑等专业的毕业生竞争,这无疑对他们的就业是非常不利的。

四、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

1、加强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许多高校的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等课程往往是某工程类的专业教师兼任,象这些课程的教师均应是相关的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看,尚需大大加强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2、调整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

政府教育主管机构应根据现阶段我国安全生产及安全人才类型需求的多样性的实际情况,克服目前安全类专业设置上存在的学科门类较为单一的问题,切实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由高等院校依据《高等教育法》,根据社会需求,自主设置专业,使安全类专业具有较为广泛的覆盖面,或在目前尚未有安全类专业的经济学科、医学学科和管理学科等学科中设置相关本科专业,来更好地满足未来国家和人民群众对安全和健康的需要。

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事故,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事故,其发生发展的规律都具有相同之处,因此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多开些此类的课程。如安全学原理、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安全行为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风险控制与评价、系统工程原理等。

各高校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培养计划,同时要考虑到新时期人才市场的要求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将安全工程专业办出特色,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宽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未来展望

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相关高校应以现代大学理念为指导,根据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企业的需求,不断探索课程设置,进一步加强课程群建设,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安全学科是一个管理学、社会学、理学与工程学、医学等相互交叉的学科,并且安全工作涉及许多领域。因此,未来高校对安全学科的专业设置应能满足我国安全生产和解决各个领域安全问题的需要,以及国家和人民群众对安全和健康的需要,并积极应对wto挑战,开设国际公认的质量(iSo9001)、环境(iSo14001)以及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oHSmS)认证规范标准的课程,满足行政、企事业、中介机构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

未来高校和企业应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企业甚至可以根据自己所需安全专业人才的特殊要求向高校订制人才,高校由此可向企业提供更加符合各行业要求的安全人才,或专才式,或通才式,不应一概而论。高校在开设安全专业通用课程的基础上,可广泛开设不同行业的安全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或提前与企业签订合同的方式,确定自己选修哪个领域的安全课程。这样,既解决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也解决了学生就业盲目性的问题。

总之,使自己生产的产品——安全专业人才“学以致用”,才真正表明安全工程高等教育做到了“行有所成”。当然,与许多经典的工程专业相比,安全工程高等教育毕竟尚处摸索阶段,相信其步履会越来越轻松,同时也越来越稳重。参考文献

[1]袁昌明.安全工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n].北京: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7月

[2]吕保和.安全工程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n].北京: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7月

[3]徐志斌.我国安全学科学历教育的困境与对策[n].北京: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8月

[4]傅贵.安全工程专业学历教育方案的中西对比研究[n].北京: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4月

[5]吕品.关于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改革与探讨[n].北京: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11月

[6]倪文耀.关于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n].北京: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3月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篇3

?p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科学教育;人文教育

Keywords:higherengineeringeducation;engineeringquality;engineeringpracticalability;scienceeducation;humanistic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2-0250-02

0引言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一个高度物质文明的新时期。科学技术在改善人们的生活生产条件,促进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时也会由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不恰当利用而给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诸如: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极端气候的频频出现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工程实践人员自身责任感不强导致各类工程伦理问题的出现;由于人类自身管理上的疏漏导致核泄漏事故污染环境等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则更多需要工程实践人员依靠其自身的人文素养能力来处理。

在人们运用科学技术改造人类世界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无形中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也是在正确和错误中徘徊,而其中至关重要的是掌握科学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决策能力和工程行为能力的运用,直接决定着科学技术是向着改善世界还是破坏世界的方向发展。

高等工程教育承载着培养较高科学素质和较高人文素质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其间涉及高等工程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问题[1]。科学教育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使人类掌握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力;人文教育则以传授人文知识为主,以塑造更健全的人格为宗旨。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1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开始,世界各国的高校开始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加入人文教育。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就提出了“人的教育”模式。课程的设置在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同时,重视情感教育和个人心理品质教育。

在美国,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制定的对工程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11条评估标准中[2],其中6条评估标准涉及到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表达与交流能力、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掌握当今时代问题的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美国多所理工科大学坚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教学;同时,重视本科生的人文素质和领导才能的训练和培养。在英国,英国高等工程教育界让理工科学生选修人文社科课程,并关注着英国未来的科学家能否负担起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责任。澳大利亚高等工程教育鼓励学生攻读管理、经济、会计、法律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以发展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日本的高等工程教育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掌握人文、社会、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并通过综合化的教育课程来实现。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开始较早,国外高校非常注重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和坚忍不拔个性的培养,使大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将专业能力和个人综合素养充分发挥,一方面使大学生其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良好,另一方面也使社会受益于优秀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对社会的贡献。

2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发展现状

人文教育在我国起源20世纪90年代,但经历多年的人文教育改革对工程技术人才的人文素养提高收效不明显。究其原因,在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中,一个普遍现象是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片面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我国大部分理工科专业教育中,人文教育主要集中在大学一、二年级,到了高年级更多是对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整个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所占的比重不大。并且,理工科学生毕业后,主要以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来评价其整体素质的高低,但对一个人的内涵、品格和修养方面的要求则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弱化。

人文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了理工科学生缺乏应有的对文、史、哲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做人的原则,而心智发展有所欠缺的专业技术人才由于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个性狭隘自私等原因,即便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但在实际工程实践中仍难充分发挥其效能,或者作出错误的工程决策。所以,在我国需大力推进理工科专业的人文教育培养机制。

3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探索

①打破常规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以生为本,站在学生的心理角度去创设灵活多样的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形成快乐学习氛围,达成良好的教学功能,在教与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校园文化,对学生建立一种潜移默化的人文氛围。

②加大大学语文、中外历史、哲学,以及相关艺术赏析课程的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博古通今和审美等综合能力,使其在职业生涯中具备解决更多社会问题的能力。

③针对理工科专业课程特点,可以尝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人文教育理念,使人文教育随着教学环节的开展深入到更多的课程中,最终将人文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但实施过程中,教师自身需具备广博的人文阅历,才能在工科相关课程中灵活自如地穿插人文理念的传授。

④结合专业课有意识引导学生参与所学专业的课题研究,在科研中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启迪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在科研活动中注重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与周围同学及老师和谐相处的能力。

⑤在人文教学过程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参与各类各级有关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大赛,增强他们对重大专业赛事应对的能力,增强他们承受社会压力的能力。

⑥借鉴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成功经验和经典案例为我所用,并在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园文化的融合、教师人文素养提升方面予以探索,同时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理工科人文教育思路。

4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意义

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应是完整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应该贯穿高等工程教育的始终[3]。但由于观念和导向的问题,在理工科专业教学中过于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思维模式单一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处理专业以外的相关工作问题时,思路会存在一定的狭隘性。

虽然具有深厚专业功底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从事工程实践工作时能发挥其专业特长,但在工程实践活动中还存在着很多非工程性质的问题需要理工科毕业生运用其人文阅历去面对,例如:人性的问题、社会公信力问题、法律问题、经济问题、人文关怀问题、道德和人伦问题等。

一个人文素养不足的学生仅凭其深厚的专业知识是不能解决其在工程实践活动中遇到的这些非工程技术问题的。所以,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两者不能脱离开来实施,也不能偏颇某一方面。

5结论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篇4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培养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5.08.014

ResearchoneducationReformofCollegeengineering

managementprofessionaltraining

LiYating

(GuangdongoceanUn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524088)

abstracttheengineeringmanagementisaapplicationwork.thenewtrainingtargetfocusontraininguniversitystudentswhoowntheworkskillonmanagementtheconstructionprojectofhighefficiency.withtheprogressoftheconstructionindustry,theuniversityeducationstillexistssomemisunderstandingonprofessionaleducation.Somereformonprofessionaleducationshouldbeconsideredtosolvetheincorrectrecognition.

Keywordsengineeringmanagement;reform;professionaleducation

0引言

随着时代进步,现代化生产越来越要求复合型人才,即t型人才,既具有管理技能又懂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专业正是典型培养t型人才复合型专业,即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工程技术及经济管理、法律等基本工程项目管理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教育培养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与就业单位的迫切需要。

1普通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些误区

近年来,我国有近320所高校开办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其中985院校38所。院校涵盖了综合类、财经类、理工类、农业及矿业类等多种类别,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相差很大。但就目前大多数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设置来看,依然主要是面向建筑行业的房屋建筑工程管理。①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先行的特殊学科。它是以培养面向基层的具有较强的土木工程建设实践技能和管理理论知识人才的实践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科。

但现阶段,普通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培养误区:

(1)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误区。教育部颁布的最新专业目录中的工程管理是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工程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②这种目标中更侧重于管理学和经济方向的专业教育,对土木工程技术知识仅仅是初步掌握。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程管理培养目标为“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③在这种培养目标中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掌握技术、管理、法律和经济的四大类平台课程知识,其中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成为核心主干课程。在这种培养目标中更倾向于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的专业教育。由于两种不同培养指导方针,因此各普通高等院校从自身情况出发,在两种培养目标中选择某一种。一方面传统具有土木工程背景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侧重于土木工程技术教育,另一方面一般性高等院校更侧重于管理类课程教育。因此出现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设定误区,人为割裂项目管理和工程技术的关系。实际上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目标和经济优化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先进的工程技术和有效的工程策划组织方案。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过程中应有机整合工程技术和管理类知识,培养以土木工程技术为基础并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管理的实践应用性人才为目的,工程技术与管理学并重的学习培养方针。

(2)专业培养计划制定的过程误区。现阶段我国工程人才市场存在用人单位急缺建设工程管理方面人才,但同时各大高等院校培养的工程管理人才却无法找到相应工作的现象。这就是由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制定的误区所导致的。我国在制定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过程中参与者单一,用人单位极少参与。用人单位与学校毫无联系,建筑企业等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类人才的时代要求无法及时反馈给高等院校,便于学校根据用人市场的最新要求来及时修改培养计划,培养出符合市场和时代要求的最新工程技术人才。人才市场中对工程管理类人才技术和素质要求并没有体现在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学校培养出的工程管理人才与用人市场迫切需求的工程管理类人才要求极不匹配。

(3)知识体系的构架误区。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涵盖工程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四大平台课程。在非常有限的专业总课时数内,每门专业课时数极其有限,学生学习的内容均不深入,存在知识体系的构架误区。这种误区造成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知识体系混乱庞杂,学习的知识都不够扎实。学生中出现“门门通,门门不精”的学习现象。

(4)工程技术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衔接误区。工程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学科,有自身特点,就是所学理论知识必须有效应用于工程实践。只有这样的实践应用型工程管理类人才才是用人市场急切需求的。但实际上普通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中一直存在理论课程与实践应用的衔接误区。理论课程不能与实践环节有效连接。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内容受限于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只能停留于理论层面,不能体现其实践应用。同时对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实践环节薄弱。

2应对措施

随着现代化的建设行业用人要求的日益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过程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1)基于Bim为核心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一方面建筑工程业的现代化进程加速,新型工程理论、工程仿真模拟技术和建设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出现,对未来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普通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中依然存在一些误区。现代化的专业教育改革给予了有效的应对措施。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基于数字化和可视化的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④Bim(建筑信息模型)同时又是一种应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和大量减少风险。⑤Bim是数字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直接应用,可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更有效的指导工程项目策划实施过程,并对建设项目进行质量、进度和成本等多方面的全过程管理。利用Bim这个数字技术平台,可以使建设项目数据信息具体化可视化,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同时通过Bim这个平台可以将各种理论知识有机整合,形成系统化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明确各种专业知识用以解决工程项目管理中哪个阶段哪个方面的问题。同时Bim也优化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零对接;体现工程管理专业现代化教育改革进程。

(2)加强校企合作基地,创建新型稳定的校企实训基地。学校应加强同当地有实力的建筑企业的合作与联系,一方面实战经验丰富企业深入学校交流,将最新的用人要求和工程技术反馈至学校,便于教师丰富授课内容和学校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将基础理论与真正的工程建设项目实践案例相结合,将基础理论的具体应用通过实际案例体现,帮助学生明确各个科目学习的学习目的。学校教师也通过与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提升自身实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程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参与进实训基地的教师通过与定期回访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交流学习,不断丰富工程管理专业所需的工程新技术和新管理思想,最迅速的接触到各种最新规范和技术标准,既丰富理论知识又具备了真正的实践操作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稳定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技师”的新时代应用型大学教师提供的基地条件。另一方面当地大型建筑工程企业与学校共同建立实训基地时,培养学生,可便于自己储备大量良好的优秀人才。同时由于在学校教学期间已经开展了实践培训,帮助学生实现了学习与工作的零对接,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也节约企业的培训成本。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对于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来说实现了共赢局面。

(3)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加强职业教育。工程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学生就业层面广,面向项目管理、造价、施工、物业、工程设计和咨询多个岗位。在学校期间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极少明确自身学生自身潜在就业方向,在知识结构体系上应适当注重职业教育培育,特别是职业精神、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方面。

(4)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学术交流。我国未来的建筑行业发展模式中,政府指导建筑发展;行业协会管理和规范本行业发展,高等院校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企业吸纳人才和推动行业发展。行业协会将会在建筑业发展中发挥主要作用。面对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日新月异行业发展,行业协会应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一方面行业协会将学校和企业有机联系起来,行业协会尽力协助学校联系当地建筑企业,同时协助企业深入了解学校专业特色。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应积极开展工程管理专业方向的各种最新规范、技术标准和工程技术知识的学术交流培训活动,帮助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拓宽学术思想和开阔研究思路,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科的科技含量,提升整个行业科学研究水平。

3结论

建筑行业的现代化进程中,建筑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为了更好便于学生实现学校与单位的零对接,培养出更符合建筑业现代化行业标准的t型综合管理人才,工程管理专业专业培养应积极推行现代化专业教育改革,避免专业培养误区。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应积极推行以Bim为核心的专业教学改革,通过建立稳定实训基地建立长期校企合作机制;同时加强同行业协会纽带作用,加强学术交流,最后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作为应用实践性学科,工程管理专业应更积极推进现代化教育改革,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实践应用人才。

注释

①刘帅,姚少臣.对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探析――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3.214(32):127-128.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③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四年制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2.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篇5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的概念及实质

目前,国内研究成果中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的报道鲜为少见。华向理等人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的概念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保证能把一定的社会思想观念、政治意识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能够有序进行,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活动过程。曾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系列的教育规划、实施计划、具体内容等各阶段、各环节进行系统设计,并进行全面实施、科学管理。

笔者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实质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和环境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方式,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科学配置和有效使用,积极营造和保持一种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预定目标的实践过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有别于传统的目标管理,不仅注重目标结果,更注重其中过程,不仅注重过程的具体实施,更注重实施过程中的效果质量,真正控制每一步的教育质量。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构建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就是按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检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途径的匹配性、适应性,及时纠正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偏差,确保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良好运行的管理职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的初步构建主要包括:教育目标、内容和途径及评估等子体系。

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

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开始于1963年,但一直以来,我国各级相关管理部门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没有统一、具体、明确而又切实研究生群体需求的教育目标,致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比较混乱,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往往混为一谈。国内各高校在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管理模式进行发展创新时也没有明确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引。但目标是一切行动的指引,教育需要有一定的目标,只有明确了教育目标,才能使整个教育过程有动力,有更好的实效性。因此,确定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首要之事,而且迫在眉睫。另外,目标的确定也要有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过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仅要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对高等人才的需求,还要结合学科专业的发展现状,同时,更要考虑研究生群体的真实需求和目标的可实现性。

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制定

教育内容应根据教育目标的需要而定。有什么样的目标,就选择与之相应的教育内容。总的来说,通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教育。但是,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群体具有思想多元性、行为独立性、素质差异性、心理脆弱性和个性鲜明性等群体特点;另外,研究生群体内部个体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制定,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原则和科学原则,要以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基本,考虑研究生思想发展特点和研究生自身发展需求,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学术科研和自我教育充分结合,突破传统单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从而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选择

何淑萍等人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指教育者为了实现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传播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采用的具体手段、措施、方法、渠道、形式等。

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主要有课堂教学、导师示范、校园文化、网络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整体来说,教育途径和形式较为丰富,内容也具有多样性。然而,各类教育途径也具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研究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着内容陈旧、形式老套等问题;导师示范过程中也存在着导师重视不够、参与力度严重不足的情况;另外,网络服务又具有双面作用,虽然方便、信息广泛,却难以管理等。因此,除了要对原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进行完善和改进,还应努力拓展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4.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与督查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与督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评估才能有教育效果;通过对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反馈,才能够及时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整,以优化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相对较晚,目前,我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存在着理论界定不清晰,指标和标准抽象化,评价方法和手段单一等问题。因此,要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综合性、动态性、对比性和系统性等特点,从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和研究生群体的需求出发,综合利用各种测评方法尽快构建起研究生思想教育评估体系,为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保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有效管理和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把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构建的关键

现阶段,国内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的研究还比较少,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主要采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在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时,应始终把握住一些关键环节和重要的内容。

1.国家及学校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人数已经从1982年的1.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7.2万人。研究生教育随着我国国情的改变而出现了诸多的新问题,包括主管部门、相关领导和广大导师等研究生教育主体的意识却止步不前或缓慢前行。普遍认为,研究生已经是成年人了,而且读研究生只要好好做学术研究就可以了,其他的教育内容都可以忽略。然而,当前研究生群体不论从数量和质量上,还是从真实需求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包含从目标、内容到实施和监督各个环节,工作体系的构建需要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理论指导,也需要高校的资金支持和制度支撑。因此,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构建和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的重要保障。

2.注重工作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是一个完整涵盖整个研究生教育过程的体系。各个子体系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是过程管理工作体系的核心内容,对整个工作体系的构建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教育途径是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转化为现实的方法和形式,教育评估是对前三项工作的效果检查和修正。这四个方面是一脉相承、缺一不可的,不管是在工作体系的构建阶段,还是工作体系内容、形式的调整和完善过程中,都需要注重工作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因此,对工作体系中任何一项进行调整时,应同时对其他方面的影响进行相应的微调,使工作体系始终处于融会贯通的良好运行状态。

3.明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性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是整个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只有确立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才能依据目标要求进一步确定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制定相应的评估办法和机制。没有教育目标,整个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失去方向,教育者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将难以明确,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将不能清晰,相关体系之间更将无法达成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共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因此,把握住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核心地位,是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的重中之重。

总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始终,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系统工程,能够促进研究生全面、和谐、均衡地发展,让研究生更好地立足现实、融入社会,树立奉献精神。只有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研究,构建并不断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工作体系,才能真正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益春、张海良、谭志君.一个理念两个基地三个平台六项制度——湘潭大学积极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8)

[3]王玥、齐芳、王青.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探讨[J].高校辅导员,2012(2)

[4]华向理、康杰.基于pDCa循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8)

[5]曾东.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的理论思考[J].前沿,2012(2)

[6]田建军.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2009(4)

[7]曹银贵、吴克宁、黄勤.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从研究生的特征与困惑出发[J].当代经济,2008(2)

[8]何淑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篇6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226-03

一、引言

自2009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之后,国家开始全面推行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之前的专业硕士培养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招生以面向届本科学生为主,采用全日制在校培养方式,研究生毕业后发放学历及学位证书等。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要求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一般包括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三个环节,实践教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能够衔接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达到全面提升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近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但鉴于我国长期专注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缺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经验,应该说总体尚未形成一个科学、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因而,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工作开展研究,进行创新和改革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践教学内涵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总称。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培养过程中,抓好实践教学环节是达成培养目标、实现以理论为主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向以应用型为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功转型的关键,培养单位的实践教学水平也直接决定了理论课程学习效果和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在校内的实践教学,以及在校内及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实习和实训两个部分。通过实践教学,研究生积累了工程实践经验,提高未来的职业需求能力,也可以从中找到毕业选题以顺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为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高效率完成,顺利实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本文从转变实践教学理念、变革管理机制体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校内实践基地、拓展校外实践基地等七个方面进行研究及探索。

三、实践教学探索

1.转变实践教学理念。当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处在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逐渐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进行转变的时期。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培养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主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偏重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明显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相联,取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

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决定行为和内容,理念不同必将会导致结果不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长期处在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阶段,在现今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时,相关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理念没有跟随时代的进步而发展,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现状,致使教育工作者普遍没有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中的关键地位;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践教学观念淡薄,认为学校的职责仅仅在于传授专业理论和相关基础知识,学生的主要时间应用于理论知识学习等。实践教学理念的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其转变已然刻不容缓。要想培养高质量的、实践能力强的专业硕士,必须将实践教学环节置于达成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核心位置。

2.变革管理机制体制。目前我国专业学位授权点共包含40个专业硕士学位和6个专业博士学位,工程硕士属于专业硕士学位,而工程硕士依据工程领域分类划分为40种,包括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领域等。专业学位授权点设置的首要条件是至少依托于一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部分领域要求一级学科)。虽然在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对此做出了调整,要求“专业学位的授权点审核,以相应学科作为基础,但不以是否具有学术性学科授权点作为专业学位授权的必要条件”,但目前研究生教育所使用的学科专业目录仍按学术性学科分类,并没有针对专业学位建立能够充分体现和对接职业分类的学科专业分类目录,因此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仍然习惯性地将一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到某一学科,归属到通常按学科建制的某一专业院系。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很容易被纳入学科的制度框架,基于学科发展的学术系统和学术化组织就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导力量,以学科为管理框架导致了学科化和学术化的管理模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在很多方面仍然跟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一样,与学科制度、科研制度结合在一起,不可避免地受学术化制度模式的影响,课程在培养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和评价等方面的改变就变得困难。如何变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如何建设更为科学的培养机制,适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在实践中探索。

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等。专业学位区别于学术型学位的属性在于强调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在培养工作中突出实践教学,实践性既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政策规范,也是其内在要求。在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处于从属地位,作为课程学习的补充和对特定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而存在,这种惯性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硕士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产生消极影响。目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来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职业经历空白,工程实践技能缺乏,在全日制培养方式下,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及素养,就必须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实践性”,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中包含充分和必要的实践要素,在课程实施中充分体现这些实践要素的规律和要求,还应建立一整套过程管理及考核评价体系,抓好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有效监督实践教学的运行情况,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此外,还应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推进,从而建立良好的实践教学运转体系,发挥实效。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高校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时,注重构建一个学科背景优秀、教育层次高、教学及科研能力强的人才梯队,以期推进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这就造成各高校的师资队伍几乎全部由学术型教师组成,缺乏教授级高工、拥有高级工程技术执业资质证书以及具备实际工程应用管理和实施经验的工程应用型教师。其影响是实践应用课程开设难度高,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性”特色低等。国家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鼓励实行双导师制,要求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由于第二导师聘任存在困难,便在培养工作中不推行双导师制;有些聘任了第二导师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也受管理体制、制度建设影响,产生诸如第二导师的责任、权利、酬劳不明确等问题,致使第二导师参与热情不高,实际工作开展也不甚理想。

为缓解这一局面,研究生培B单位应从自身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和企业第二导师建设两方面着手,具体举措有:在各年度安排一定的应用型人才引进指标,要与学术型人才引进要求有所区别,侧重于工程应用实践能力;选拔校内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指导工程硕士;加强本校师资队伍的工程应用能力建设,诸如参加校外培训、企业实训等;加强与各相关领域企业的联系,如共同申报并完成各类科学研究项目,或帮助企业解决学术性问题,进而实现聘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实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目的。

5.完善实践教学课程。国家在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分别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学提出了明确的实践性要求。但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仍存在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不足或与培养目标相脱节,以及课程建设力度不足等实际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实践教学课程对教师要求高,需要良好的教学能力和高超的工程实践技艺;实践教学课程开发成本较高,资金支持及制度保障并未及时跟进,教师普遍缺乏积极性;传统的研究生课程学习中,依托指导教师研究方向设立的课程比例较高,课程具有很强的研究性,改革难度较大。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始终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应积极制定相关制度、方法,并予以资金支持,保障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的日趋完善。

6.建设校内实践基地。高校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也必然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阵地,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则是完成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应在校内建设与真实工程环境相似度较高的职业环境,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功能应包括工程实践、教学、科研、创新创业、培训、社会服务等。工程实践是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首要功能,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是基本功能,在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同时,为研究生参加校外工程实践做好能力储备;科研是必备功能,教师及学生可以依托于此开展各类项目的科学研究工作,提升工程硕士必要的学术和科学研究能力;创新创业、培训、社会服务是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附加功能,应以促进研究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从容就业、理性创业为目标,在完成高校自身培养任务的同时,实现社会服务职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应依托于高校自身建设的各类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基地等完成,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创新管理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并优化配置,保障校内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7.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国家在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指导性培养方案中提出了培养单位要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积极联合相关行(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等意见。对于工程硕士,校外实践是培养的必要环节,包括专业实践、职业训练、学位论文(设计)等内容。通过校外实践,研究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去体验自己可能从事的岗位工作过程,应用学习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感受实际工作与理论学习之间的异同,掌握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学习到的技能,提高适应行业和企业需求的工程设计、实施、研究、开发、管理能力。对于高校,校外实践基地是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或行业进行产、学、研联系的纽带,是目前保证工程硕士实习质量的主要依托平台,其基本类型可以是高校与企业、研究机构等单位建立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型校外培养及实习基地、各专业院系与企业单位共同建立的专业性校外培养及实习基地等。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还应积极探索并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企业、研究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机制,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四、结语

培养应用型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将是我国今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工程硕士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实践教学培养特色是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我们不能机械地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而应在实践中总结培养规律,找出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发展道路。应将实践教学理念根植于工程硕士培养过程,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保障教学质量,在做好“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依托于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工作,并建立与校外企业单位良好的联合培养机制,保证工程硕士实习实训及工程实践的顺利实施,提高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达成培养目标,进而推进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的深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Z].学位办〔2009〕23号.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4]刘延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Z].2013-07-10.

[5]张乐平,付晨晨,朱敏,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独立性与实践性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61-166.

[6]项炳池.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雇主参与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5(29):79-83.

[7]黄继英.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

[8]刘春惠,王战军.基于学位类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2):9-13.

[9]李赵秦.工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探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篇7

关键词:

工程教育投入;经济增长;钐空间模型;中介效应

中图分类号:F064.1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3.001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为契机实现了飞速发展。截至到2013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工科在校生人数达1007.6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总在校生人数的38%,与此同时我国高等学校工科在校生规模占世界高等学校工科在校生规模的比例也达38%。这意味着我国成为了世界上高等工程教育规模最为庞大的国家。长期以来,高等工程教育投入带来的“人力资本红利”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驱动下,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背景下,探讨高等工程教育投入各个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以及具体驱动关系具有良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相关文献综述

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定量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Denison[1]最先将教育投入作为人力资本的一种投入,通过不同的方法测算教育资本的收益率来衡量教育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如我国的陈霞[2]、杨建国[3]、李华[4]等人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了不同地区高等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二是对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作用关系的研究,主要代表是menon[5]和Card[6]。menon认为教育发展的原因是经济发展,教育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先导,Card则认为教育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教育投入促进了经济发展。我国的赵树宽[7]等人则采用计量模型,将高等教育投入进一步分为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通过长期均衡关系得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和高等教育人力投入每增加1%,会分别引起GDp增加0.251%和1.175%。林春树[8]等通过对海峡西岸经济区高等教育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福建省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关系与乘数效应。

总体来看,在国内外对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现有的文献资料都是对高等教育整体进行研究,少有文献将其细分到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在国内现有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研究中,大部分研究都将教育投入限定在教育经费投入上,未考虑其他因素诸如教师投入等,且在对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量上,多采用传统的回归模型假定估计参数不变,未能考虑不同时期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时变效应。本研究主要考察了高等工程教育的经费投入以及工科教师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状态空间模型来估计不同时点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以及由工科教师投入这一中介变量所产生的间接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及教育投入发展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经历了巨大变化,主要变现在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工科教师规模以及教育经费等方面的变化。

图1为1995-2013年间我国高等学校工科在校生规模变化情况,1995年我国高等学校工科在校生为123.2515万人,而2013年高等学校工科在校生已高达1007.6504万人,涨幅达7倍。就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的同比增速来看,我国的高等学校工科在校生规模变化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95-1998年为工科在校生规模的平稳增长期,这一阶段工科在校生规模虽然逐年扩大,但增速缓慢;1999-2006年为工科在校生规模的急剧扩张期,依赖于1999年以来实行的高校扩招政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学校工科在校生规模实现了急剧扩张;2007-2013年为工科在校生规模的转型调整期,2006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出台后,我国开始有计划地减低高等教育的扩招速度,高等工程教育规模进入转型调整阶段。高等学校工科在校生规模变化显示出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已从外延式数量扩张阶段转向内涵式质量提升阶段。

任教师变化情况。1995年我国高等学校工科专任教师数目114969人,而2013年我国高等学校工科专任教师数目达402946人,涨幅达1.5倍。相对于高等学校工科在校生7倍的增速而言,高等学校工科专任教师增速缓慢。就高等学校工科专任教师数目的同比增速来看,工科专任教师数目变化也分为三个阶段:1995-1998年为负增长阶段,这是由于这一阶段我国的一些工科院校进行了合并和重组,致使一些工科教师流失,使得工科专任教师规模出现了轻微的负增长;1999-2009年为工科专任教师规模急剧扩张时期,得益于高等学校的扩招政策以及大量地方院校的飞速发展,工科专任教师规模急剧扩大;2009-2013年为工科专任教师规模的平稳增长期,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进入转型调整期,另一方面是由于各个高校由于资源经费等限制,工科专任教师投入不足。

图3为1995-2013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变化情况。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由当年普通高等学校工科在校生人数与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乘积计算得出。由图3可知,1995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102.0582亿元,而2013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达2628.6042亿元,涨幅达24.7倍。就同比增速而言,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增速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整体来看,以2003年为分界点,

2003年以前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的平均增速高于2002年以后的平均增速。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展致使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的基数变大,另一方面是由于2003年以后,我国大部分省份停止了学费调整的审批,保持了学费收费标准的相对稳定[9]。

总体来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1995-2013年实现了飞速发展,高等工程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加速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工科教师投入和教育经费投入为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危但相对于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增速而言,工科教师投入以及教育经费投入仍显不足。对此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高等工程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高等工程教育投入可分为人力、物力和财力三种类型的投入。由于物力资源的投入主要表现在教学场所、教学设施的投入上且可以通过一定的财力资源投入转化,本研究着重考察高等工程教育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选取普通高等学校工科专任教师数(Ftt)与普通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支出总额(eDC)分别作为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投入的衡量指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增长指标。普通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支出总额(eDC)用当年普通高等学校工科在校生人数与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乘积计算得出。所用样本数据分别来自于1995-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考虑到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数据的缺失,本研究用1995-2011年生均教育经费的平均增长率进行了数据修正。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对数据取对数不改变原来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所以本研究对GDp、Ftt、eDC进行了对数变换,分别用LnGDp、LnFtt、LneDC表示。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初步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以及工科专任教师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研究对LnGDp、LnFtt、LneDC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分析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和方向。

1.平稳性检验。由于经典的计量分析是建立在平稳变量的基础上的,不平稳变量之间的回归有可能造成伪回归现象,所以在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构建状态空间模型之前,本研究先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即单位根检验。采用eviews8.0软件,对LnGDp、LneDC、LnFtt的单位根分别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GDp、lneDC、lnFtt均为平稳变量,三者不不存在伪回归现象。

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到如表3所示结果。由表3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以及工科专任教师投入均为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且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为工科专任教师投入的格兰杰原因,其他因果关系均不成立。因此,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通过直接效应以及中介效应共同影响经济增长。

(三)基本模型构建

考虑到1995-2013年间,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供给和需求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采用传统的固定参数模型难以准确衡量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选用状态空间模型来测算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以及由中介效应带来的间接影响。状态空间模型由一组量测方程和状态方程组成,它借助于卡尔曼滤波的迭代算法来捕捉不同时刻变量间的动态关系,能够准确估算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时变效应以及趋势变动。

考虑到中介效应的检验需要利用三个量测方程:被解释变量lnGDp对解释变量lneDC以及中介变量lnFtt的量测方程,被解释变量lnGDp对解释变量lneDC的量测方程,中介变量lnFtt对解释变量lneDC的量测方程,因此分别建立以下三个状态空间模型:

(1)量测方程:lnGDp=c1+sv1*lneDC+sv2*lnFtt+μ1

状态方程:sv1=sv1(-1),sv2=sv2(-1)

(2)量测方程:lnGDp=c2+sv3*lneDC+μ2

状态方程:sv3=sv3(-1)

(3)量测方程:lneDC=c3+sv4*lnFtt+μ3

状态方程:sv4=sv4(-1)

其中,c1,c2,c3为常数项,μ1,μ2,μ3为随机干扰项。sv1为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可变系数;sv2为工科专任教师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可变系数;sv3为高等工程教育经费作为唯一自变量时对经济增长的可变系数;sv4为高等工程教育经费对工科专任教师投入的可变系数。

四、实证结果及中介效应估算

(一)状态空间模型结果分析

运用eviews8.0对以上(1)(2)(3)中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估计,其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和高等学校工科专任教师投入对GDp有着持续的正向效应,且大体上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时变效应。

在1996年,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对GDp的直接影响(sv1)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为1995年召开的全国人大第八届三次会从法律角度明确了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种渠道筹集高等教育经费的经费筹措体制,随后全国各地的高等学校先后恢复了收费制度,这一举措迅速刺激了居民的教育消费,导致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较为显著。1998年以后,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以2006年为分界点“前期缓慢递减,后期缓慢递增”的特点,这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息息相关。1999年以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借力于国家高等教育扩招政策进入迅速扩张期,庞大的工程教育规模加剧了教育经费的短缺,使得工程教育经费投入未能发挥出最大效用。2006年以后伴随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出台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高于

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政策的提出,我国开始有计划地减少工程教育的扩招速度并且逐步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并且伴随着“卓越工程师”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计划的实施,高等工程教育的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逐渐凸显。

与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化不同,工科专任教师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sv2)大体呈现出1996-2005年的“上升”阶段以及2006-2013年的“缓慢下降”阶段。1996-2005年工科专任教师对经济增长正向影响不断增强,其主要得益于工程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科研条件、工程科技资源的逐步完善。但由于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工程人才需求发生变化,且我国工科教师队伍中存在有工程经验的教师严重不足、教学活动与工程实践相脱节等问题逐渐凸显,工科专任教师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减弱趋势。

sv3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全部效应,包含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其变化规律与sv1相似,即经历了“小幅上升-下降-上身”的动态变化轨迹。sv4代表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对工科专任教师的可变系数,其大致经历了“下降-上升-稳中有降”的动态变化轨迹,但其效应始终为正,这说明了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对工科专任教师投入的正向拉动作用。

(二)中介效应估算

中介效应这一概念源自心理学研究,是用来衡量独立变量通过中介变量作用于非独立变量的效应。对sv3、sv2、sv4、sv1均进行显著性检验后,通过计算t统计量发现,在各个时间点上,sv3、sv2、sv4、sv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显著,即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中存在由工科专任教师投入作为中介变量所引起的中介效应。这也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相吻合。因此本研究按照mackinnon提出的方法通过sv2sv4sv2sv4+sv1计算中介效用占比。计算结果如图5所示。

图5中介效应占比

由图5可知,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中平均有54.7%的比例来自于工科专任教师投入的中介效应。

从整个时间段来看,工科专任教师投入的中介效应总体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动态变化轨迹。分时间段来看,1995-1999年,工科专任教师投入产生的中介效应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且1996-1999年的中介效应均小于1995年的中介效应,这与1995年以后高校收费改革有关,这一时期家庭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占总经费投入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短期内促进了教育消费,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直接效应,此时,工科专任教师投入的中介效应则较小。但随着我国工程教育规模的扩大,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工科专任教师投入迅速增长,培育了大量的工程人才并且产生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工科专任教师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逐渐凸显。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调整,工程教育中工科专任教师的投入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部分有实力的工科院校纷纷抢建综合性大学致使有经验的工科教师流失、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严重不足、教师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相脱节等。这些问题导致工科专任教师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所下降,且突出表现在2006年以后工科专任教师投入的中介效应不断减弱。

五、研究结论

本文对1995-2013年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以及工科教师投入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不同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以及工科专任教师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中工科专任教师投入的中介作用,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其一,从1995-2013年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变动以及教育投入状况可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已从外延式数量扩张阶段转向内涵式质量提升阶段,与庞大的高等工程教育规模相对应的工科教师规模以及教育经费投入为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相对于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增速而言,工科教师投入以及教育经费投入仍显不足。

其二,就高等工程教育经费以及工科教师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及工科教师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呈现出时变效应。高等工程教育经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包括直接效应以及工科专任教师投入所产生的中介效应。

其三,就工科专任教师投入的中介效应来看,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中平均有54.7%的比例来自于工科专任教师投入的中介效应,但该中介效应在2006年以后呈现出不断减弱的变化趋势。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针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投入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大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健全高等工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一方面政府作为高等工程教育成本的主要分担者,其财政预算内的教育经费是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和核心。另一方面高等工程教育作为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与企业界和产业界密切相关。企业作为高等工程人才接收者是高等工程教育投入的主要受益群体,有义务分担高等工程教育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对高等学校提供捐赠、对工科在校生提供资助、出资兴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手段来分担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支出,从而加大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经费的整体投入。

第二,合理分配高等工程教育经费的使用,提高高等工程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一方面要合理分配高等工程教育经费中用于高等学校工科专任教师的经费占比,促使高等学校工科专任教师投入和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发挥出最大效益。另一方面要合理分配高等工程教育经费在不同培养层次、不同专业之间的占比,增大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工科教育投入占比,建立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结构优化的高等工程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第三,明确工科教师的核心地位,健全高等工程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自1995年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工程教育的师生比持续下降且都低于同期普通高等教育的师生比,高等工程教育师资投入严重不足;且由于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引进的教师大多是具有高学历背景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学术水平较高却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致使工科学生接受的学术训练有余而实践经验匮乏。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对优秀工科教师的引入,尤其要加大对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双师型”工科教师的引进。此外,要加强高等学校工科教师科研工作与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完善高等工程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工科专任教师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参考文献]

[1]Denisone.F.thesourcesofeconomicgrowthintheUnitedStatesandthealternativesbeforeus[m].newYork:CommitteeforeconomicDevelopment,1962:545552.

[2]陈霞.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1.

[3]杨建国,李静森,权永辉.高等教育对四川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2(8):110117.

[4]李华.淄博市电子商务人才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164169.

[5]menonme.perceivedratesofreturntohighereducationinCyprus[J].economicsofeducationreview,1997,16(4):425430.

[6]CardD.Chapter30theCausaleffectofeducationonearnings[J].HandbookofLaboreconomics,1999,3(99):18011863.

[7]w树宽,余海晴,刘战礼.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9):1115.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篇8

一、文献来源

为了解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研究现状,笔者对相关研究文献作了较为系统的研读分析。研读资料主要来源是1999至2009年出版的艺术类书籍以及公开发表,被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检索方法为:以“主题”为检索项,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高师美术教育”为检索词进行检索,获得1999至2009年相关的研究文献105篇,经审阅、筛选发现,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相关研究文章为86篇。本研究将之全部作为取样对象,分析维度主要是研究者的研究视角。

二、文献综述

(一)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赵诗镜在《对高等师范美术专业的重新认识》一文中提出,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赫赫有名”的美术家,也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一般的美术工作者,而是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尚思想品德、并具有相当教学能力的美术教师。[1]赵青在《对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中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阐述,并给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2]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这一点研究者存在共识,基本上没有异议。2005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刊登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这样规定的:“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不难发现,伴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不断提升。从过去美术教育工作者到今天的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从适应基础教育到了解基础教育再到引领基础教育,这是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质的飞跃。

(二)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结构研究

关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是研究者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梳理众多文献主要从以下层面展开论述。

1.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吴世宁在《试论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中的师范性特点》中指出,多年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体制基本上沿用了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偏重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过多强调专业技能。著名艺术教育家郭声健在《艺术教育论》中指出:“艺术师范教育中的艺术专业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即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在内容上偏专、偏精、偏深,而中小学艺术教育所需的东西却因其简单、基础浅而往往被忽视。结果,学生毕业上讲台,对中小学艺术教育中那些最基本的内容反而并不是感觉轻车熟路、游刃有余。”[3]邱长沛在《关于高师美术教育问题的思考》中强调,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该贯彻一专多能的原则,一专多能是师范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中等学校美术教师的重要条件。并提出了专业设置的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如专业基础课除素描、色彩外,应增设设计基础,素描课除传统素描外,应补充结构素描与意向素描,在工艺设计中开设电脑设计课等等。葛鸿志在文章《对当前师范美术教育的思考》中提出,在中外美术史和美术概论的基础上,增加美术欣赏课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教学。另外,还应开设美学、美术评论及与现代美术教流相适应的电脑美术和电脑设计,根据未来基础教学的特点,可以开设一些手工与美术相结合的课目,如泥塑、陶艺、纸工、金属竹木工艺等课。张秀丽在《简论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提到,在我国高师美术专业课程特别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约占总课程的2/3,并以各种传统写实性的绘画为主,而忽视陶艺,染织、民间手工艺,版画、工艺制作、现代设计、电脑美术等内容,严重脱离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三、四年级两个学年的国画、油画等专业学习和毕业创作,成为最重要的学业评价标准,完全沿用了美术学院的课程模式而偏离了师范的办学宗旨。[4]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研究者主要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仍然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的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许多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2.课程结构中教育类科目所占比重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和所占整个课程的比例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高师美术课程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较多文献提及了关于这方面的改革建议。还有专门讨论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中如何富有成效地开设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文献。张秀丽在《简论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指出,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中教育课程仅占总课时7%左右,学生学习不到足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毕业以后很难当好教师。美国、日本的课程结构则大不相同,它包含了较大比例的教育理论课程和学科教学法课程,约占总课程的2/5左右。为此,在高师课程中必须增加教育类课程,在增加教育实习学时的同时,可将一次性的教育实习改为:“教育见习—了解教师”“教育实习—学做教师”“教育研习—做好教师”不同目标和内容的三个阶段,以切实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4]杨钧同样在《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中指出,高师美术课程设置重专业轻教育是目前高师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问题。并用数据说明课程结构中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过低。在教育类课程设置上,研究者主要围绕完善教育类课程,增加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突出“师范”特色展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研究者很多都采用了中外比较研究的方法,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观点。

3.课程与课程的交叉与融合

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是世界课程改革带有普遍性的趋势,艺术领域的改革也积极关注和反映了这一趋势。美术新课程改革反对科目本位主义,关注各课程知识的互相融合和渗透。徐建融在《美术教育展望》一书中指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世纪教育、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与之相适应,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5]张志强在《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探析》一文中指出,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将美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增加人文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增设如宗教与艺术、文化人类学、文学、历史、音乐、建筑、戏剧等选修课程。[6]杨钧《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刘剑丽《论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与发展要求》等都在这方面给予关注。关于强调课程建设综合性,提倡学科综合类的文章出现较少,提倡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之间融合与渗透将成为研究者新的关注点。

(三)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研究

岳嵘琪、田卫戈在《建立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师美术教学体系》中指出,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师美术教育应大力进行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从课程教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7]赵胜利在《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美术教育的思考》中指出,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根本任务的高师美术教育,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应该从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招生体制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办学模式,从而能够和美术基础教育相适应。[8]众多文献在此方面给予了一定关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学实践,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不甚关注,教育教学中很少涉及美术新课改方面的内容,这就直接造成许多“未来的教师”不了解新课改的背景、性质、价值和目标,无法在理念、知识和能力上为将来实施新课程做好充分准备,造成培养的美育人才与基础课程改革对新型师资的需求之间出现不和谐因素。

三、文献研究分析

(一)研究成果重复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和新颖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师资成为制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始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给予更多关注。笔者将近十年的有关文献进行搜集发现,论文数目成直线上升趋势,文献数目急剧膨胀,时至今天仍是一个热点话题。综观文献,整体上都能看到高师美术教育存在不足及需要改进的部分,但有不少研究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缺乏将某一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有些研究内容与已发表的文章内容重复,创新性和新颖性严重不足。

(二)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尚缺乏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

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研究,研究的视野比较狭窄,往往局限于现状的分析,且较少关注国外美术教师教育的情况。从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上看,大都以思辨性研究为主。由于研究数据不足,许多论文在论证过程中,以经验和感觉作为论据,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师范院校的具体境况,致使难以得出一些具有广泛性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笔者认为,目前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如何很好地适应,乃至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特别需要加强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应多采用问卷、访谈等调查、实验的科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篇9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等院校;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6-0095-03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基本载体,以网络为核心手段,以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加工、变换、传输与评价为目的的应用性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密切关联: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应用工具之一,现代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基本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的应用具有现代教育技术学的意义与价值。笔者对CnKi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发现,我国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联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而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院校中的应用研究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出现。但迄今为止,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高等院校领域的应用状况尚缺乏宏观研究和整体认知。

本文基于CnKi文献数据库,以“信息技术”“高校/大学/高等院校”“应用”三者组合篇名进行文献检索,获得1996—2013年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院校应用的专题研究文献共计244条,尝试基于研究文献来管窥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高等院校各个工作领域的应用状况,发现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研究对于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为今后的相关实践与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1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学校教学工作领域中的应用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是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院校应用的核心研究领域。根据所收集的研究文献,笔者发现,一些研究属于不涉及任何学科专业的宽泛性的研究。所谓宽泛性研究是指研究虽然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院校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但缺乏研究领域的聚焦,仅有少数研究专注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

根据收集的研究文献,笔者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院校具体学科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领域划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此方面的研究文献在笔者收集的专题文献中数量位居首位,这是因为信息技术在体育教育训练中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开始出现,目前已经形成大批研究文献。但绝大多数研究文献泛泛而谈,仅有少量研究文献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具体内容(比如排球、篮球、足球、速度滑冰、健美操)的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前述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类似,国内对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关联也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此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位居第二。从已有专题文献来看,信息技术与高校外语教育的关联文献在语种分布上主要侧重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前述体育教育类研究文献相似,仅有少数文献关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英语具体教学中的应用,比如英语写作、翻译、听说课教学。此外,还有两篇文献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高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此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位居第三,但大多属于泛泛而谈的研究,缺乏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物理教学具体领域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高校其他教学中的应用除了前述的高校体育、外语、物理学科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之外,还有部分研究文献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数学、金融学、数控技术、大学语文、会计电算化、历史、思想政治类、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以及经管财经类教学、影视艺术教育、创新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等领域中的应用。

20余年来,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应用是否有效,应用的效果或效能如何,已经开始引起了学界的深切关注[1-3],有必要反思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4-5]。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教学应考虑深度应用信息技术,以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促进和提升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应然功能[6--7]。

2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管理工作领域的应用

管理作为人类社会普遍的现象,是社会组织运行的必要条件。高等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以高等教育为基本任务,其构成要素也必须实施科学的管理才能达成其组织运行目标。从已有专题研究文献来看,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管理工作领域的应用研究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如前所述,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成为一个重要话题。此方面的研究文献大多停留在高校教学或教务管理的宏观层面上,但也有个别研究文献关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的微观和具体事务(比如教材征订、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工作领域的应用高校图书馆在知识传播与信息流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工作领域的应用实践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而且教育部高校图工委每年都举办信息技术应用年会,专门研究探讨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问题。此领域的研究涉及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自动化系统建设、教育职能强化、应用难点、应用的注意事项、个性化服务等方面。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招生与就业工作领域的应用高校招生与就业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已有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可应用于高校招生录取、就业指导及其服务、毕业生就业组织管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就业评估、就业管理等方面。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学生管理和辅导员工作领域的应用学生作为高校的学习主体,其管理不容忽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已有的少量研究中也得以体现。这些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包含了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班级管理、户籍管理以及高校辅导员工作。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领域的应用高等学校除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之外,还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已有研究表明,现代信息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高校科研工作领域,比如科研考评网络化、科技产业人力资源管理、高校学术与科研发展趋势探索、高校学术刊物编辑等。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其他工作领域的应用除了上述应用领域之外,已有研究还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资产管理、财务工作管理(比如财务档案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人事管理、档案管理、党务工作(比如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此外,有一些文献的话题还涉及到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校园管理(比如合并高校、多校区高校)、高校质量管理、高校危机管理、高校日常工作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3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学校的应用研究反思

从本文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国内高等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综观来看,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高校诸多领域。但客观地分析,已有研究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方面从已有研究来看,许多专业学科、课程的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联尚未进入研究视域。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高校学科门类12个,专业类92个,专业506种(其中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以外语专业为例,国内外语专业语种数量达到62种。但如前所述,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外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仅限于英语和日语教学且以英语教学为主,其他外语语种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的研究尚无专题研究。

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管理工作领域中的应用方面高校是一个自系统,高校管理涉及的领域众多。仅以教学管理为例,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最为密切,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改革、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第二课堂、教务行政等多个方面,但已有研究显然在研究领域方面显得过于窄化。事实上,高校管理包括了教学管理、招生与就业管理、人员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员工管理)、科研与学术管理、社会服务管理、图书情报管理、后勤与资产管理(比如校园、校舍、资产、仪器设备)、机构与组织管理、学校发展规划管理等,每个方面都有许多具体的领域。但已有研究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在这些领域及其次领域的应用还很缺乏。

综上所述,今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学校中的应用研究应扩大研究范围,关注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学校各个学科专业及其课程教学之间的关联研究,关注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学校各个领域的管理之间的关联研究,通过研究来促进和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的充分和有效的应用,进而推动高等教育的信息化与技术化进程。

4结语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在我国高等学校的工作领域中加以应用。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学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来看,关于应用水平的要求已经发生较大变化,从“简单应用”“与工作领域的整合应用”到“深度应用”的能力要求变化,这对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与时俱进的要求。目前,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使教育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校管理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影响教育的各个要素,继而优化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

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有助于促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从思想上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生产力中的教育工具要素的认识,从行动上注重科学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从而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生产力水平,这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健.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在高校课程教育中的当务之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105-107.

[2]王立珍.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9):8-10.

[3]霍亚丽.信息技术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

[4]谢同祥.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效能分析:以ppt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1(7):38-41.

[5]王彦舒.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222.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篇10

>>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实践途径探微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模式研究、探索与实践北京市属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研究生培养模式国际化的改革与实践高校院系加强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的困难与对策中国与韩日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比较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思维:来自全英文授课国际研究生教育实践的探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内涵探析探究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国际贸易与经济”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推进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于民族院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建议研究生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初探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国际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论研究生教育培养理念的国际化转变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探析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培养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西部院校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赵中建.从一所学校看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一期:55-62.

[3]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一级学科排行榜[J]评价与管理.2012年9月第3期:63-76.

[4]南航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不出国门接受国际化教育[oL]

[5]邵延峰.伊宝玲[J]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增刊:29-33.

[6]丁玲.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及发展趋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