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十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十篇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7:02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篇1

【关键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研究

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党中央与国务院在今年年初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这表明,服务实体经济将成为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判断金融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大力支持和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既是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优化升级的需要,同时也是金融机构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功能转型的意义所在。

因此,如何根据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正确把握住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实现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共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保山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2012年以来,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紧紧围绕地方基础设施、产业经济等实体领域,通过加强和改进窗口指导,积极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和投向,进一步完善对实体经济领域的金融支持,较好满足了地方实体经济的信贷资金需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明显,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信贷投放重点突出,加大了对产业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自年初以来,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持续加大对地方特色产业实体经济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为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截止2012年9月末,保山市贷款新增额较大的行业依次为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水利业、采矿业、建筑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分别比年初增加6.45亿元、5.27亿元、2.04亿元、1.69亿元、1.64亿元和1.53亿元。从贷款余额所占比重看,占比较大的行业依次为电力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水利业,所占全市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14.35%、7.86%、7.09%、6.85%、5.19%和4.77%。

(二)信贷结构有所改善,加大了对中小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自年初以来,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全面落实金融支持“三农”、中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信贷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加大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切实改善对“三农”、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的金融服务,为企业和农业实体经济领域充分发挥出了信贷资金保障作用。截止2012年9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为179.06亿元,比年初增加27.79亿元,增长18.37%;同比增加36.02亿元,增长25.18%;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30.12亿元,比年初增加16.69亿元,增长14.72%;同比增加35.62亿元,增长37.69%。

(三)信贷支持倾向民生,加大了对县域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自年初以来,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对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切实增强对县域的金融服务辐射力。截止2012年9月末,保山市县域贷款总计173.36亿元,比年初增加23.35亿元,增长15.57%;同比增加29.45亿元,增长20.46%。同时,各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社会民生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为扩大内需,保障个人经营和消费需求发挥出了积极作用。截止9月末,全市个人贷款余额137亿元,比年初增加17.15亿元,增长14.31%;同比增加21.06亿元,增长18.17%。其中:个人经营贷款余额85.33亿元,比年初增加9.84亿元,增长13.03%。

(四)信贷政策指导得到加强,增强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对接力度

自年初以来,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挥金融资源配置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人行保山中心支行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牵头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支持保山市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充分引导金融机构围绕扩大内需、服务实体经济这一主题,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妥善解决资金来源与运用的矛盾,有效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资金需求。

二、保山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工业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趋弱

一是工业增长后劲不足。受工业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的影响,全市有色金融属、钢铁行业市场低迷、电力供应不均衡、部分重工业处于停产状态,同时,工业原材料价格及劳动力价格上升,新建工业项目部分没有投产等因素的影响,保山工业经济增速增长后劲不足。二是工业增长不均衡,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低于全部工业增长速度。1~8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年初的66%下降到了57%,回落了9个百分点,致使下半年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有一定难度。工业经济增速的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工业实体经济信贷需求的趋弱。据统计:三季度,保山市工业贷款余额为74.43亿元,比上半年减少了2.04亿元,下降2.67%。工业贷款占所有贷款的比重仅为24.54%,占比较低。

(二)社会融资结构不合理,实体经济融资体系有待完善

一是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比重偏大,银行信贷资金仍然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从融资结构看,银行信贷资金所占比例较大,随着信贷规模调控的加强,企业的融资成本也明显加大。二是直接融资比重偏小,企业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目前,保山市尚未有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也无使用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进行融资。单一的间接融资结构使得保山市的优势企业难以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企业兼并重组,难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社会融资结构的不合理,使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十分有限。

(三)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小微企业自身发展不健全,限制了信贷资金的投入。当前,部分小微企业特别是处于创业阶段的小微企业往往存在自由资金不足、抵押物缺乏的情况,加之小微企业单笔借款数额小,借款笔数多,周期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贷款的难度和风险。据统计:截止2012年9月末,保山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71.41亿元,占所有企业贷款的比重为45.67%;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23.54%,占比较低。二是财务信息透明度低,信贷决策风险大。由于绝大多数小微企业实行家族式经营,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比较低,导致银行很难对其进行科学、全面、准确的资信调查和风险评估,信贷决策面临较大风险。据统计:截止2012年9月末,保山市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为4.19亿元,占所有企业不良贷款的比重为60.57%,占比较高。

(四)金融支持地方实体经济结构的科学性还要有待加强

目前,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按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通过积极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较好满足了地方实体经济的信贷资金需求。但在支持实体经济结构的科学性还要有待加强。一是投入新兴产业服务业的贷款比重明显偏低。截止2011年9月末,保山市投放到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贷款余额仅为518万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仅为0.02%,占比较低。二是对就业、助学等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较小。截止2012年9月末,保山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贷款余额分分别为0.35亿元、2.89亿元和0.16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分别为0.12%、0.95%和0.05%,占比较低。其中:教育业贷款比年初减少1329万元,下降27.4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贷款比年初减少1741万元,下降5.67%。

三、保山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发展壮大工业经济,提升吸纳金融资源能力

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根据保山实际和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强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为突破,不断推进骨干企业的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营销电子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工业化中的倍增和催化作用。同时,加快构筑滇西边境物流中心,利用和经营好腾冲至密支那的国际通道,加快全方位开放和“走出去”步伐,以市场化和国际化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二是改善工业经济发展环境。政府要加大对本地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切实减轻工业企业负担,不断改善和健全政府服务,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同时,各级政府要积极谋划新的政策扶持体系,建议申请税费、土地、科技创新扶持资金、对招商企业引入、本地产业壮大、科技创新工业企业提升等实体经济进行资金扶持。

(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一是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建立适应小微企业发展的小型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满足小微企业发展中出现的不同层次的多样化的金融需要。二是转变服务方式,创新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金融机构要结合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积极创新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切实缓解小微型企业的融资困难,同时,加快商业承兑票据的推广和使用,拓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三是积极创新金融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调整信贷政策,使信贷规模向小微企业倾斜,依据信贷政策相关规定,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努力使信贷投放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得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同时,安排再贴现资金、专项对经营稳定的小微企业签发单笔500万元以下的商业汇票,优先给予再贴现支持。

(三)加强金融行为引导,完善信贷政策传导

一是继续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满足实体经济合理资金需求。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投放节奏,确保信贷投放总量与地方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投放节奏与实体经济的运行节奏相衔接。积极培育新的信贷增长点,挖掘更多的有效信贷需求,加强金融创新产品研发,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二是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科学性。继续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支持保山市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重点项目、服务业以及民生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和金融支持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等的金融支持,积极探索信贷政策与产业、财税政策的有效合作机制,支持科技、文化、旅游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四)建立健全社会融资体系,拓展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一是进一步拓展银行表外业务,扩大社会融资总量。继续积极开发适合实体经济需要的金融产品,积极拓展信用证、承兑汇票、转贴现、保函、保理、贸易融资、信托等银行表外业务,以进一步促进金融与经济实体间的供需有效对接。二是要切实推动更多的保山市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三是扩大其他直接融资工具,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债券的宣传和推介,促进符合条件的大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债券。

(五)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为实体经济发展构造良好环境

一是注重保护知识产权、技术和专利,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营建一个具有激励作用的外部环境。二是增加政府组建的国司、城司的资产实力,更大程度上发挥该类公司在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资本金筹措等需求贷款方面的担保能力。三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培育良好的竞争环境,鼓励市场竞争,利用市场间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引进新产品、新技术,进而推动地方实体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张健华.实现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北京中国金融,2012.7.

[2]马昀.金融必须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北京中国金融,2012.7.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篇2

【关键词】“西江经济带”;金融政策;合作共赢

一、构建“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的背景概述

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西江经济带”概念,确立了江海互动的发展思路,把打造“西江经济带”与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相提而论,规划把南宁建设成“国际区域性交通运输枢纽”,把柳州、梧州建设成“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酝酿编制《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港澳和广深等地珠三角的龙头作用,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北部湾开放开发带来的机遇,把“西江经济带”争取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时期的建设重点,争取更多更好的财税金融政策,带动整个西江流域的开发。因此,“西江经济带”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区域金融政策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杠杆。金融支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亚于财税支持政策。区域经济发展重大产业项目的布局是根本,财税支持政策是吸引重大产业项目落户的条件,而金融支持政策则是拟落户的重大产业项目的重要决定因素和已落户的重大产业项目良性运行的保障。通过高效融通的区域金融政策,实现金融资源在区域内安全自由流动和合理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与金融市场共赢发展,不断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和整体实力。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西部大开发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北部湾经济区、泛珠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区域金融政策的支持。同样,区域金融政策对“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目前,“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已成为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酝酿编制《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研究的课题。

二、“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现状:与北部湾经济区优惠金融政策比较研究

(一)北部湾经济区优惠金融政策

2008年1月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综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国家或自治区对北部湾经济区的优惠政策包括产业、财税、金融、土地、外经贸以及人力资源和科技开发政策和优化投资环境等一揽子优惠政策支持。其中,北部湾经济区享受国家或自治区的金融支持政策主要有:一是支持金融主体建设: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比如设立北部湾发展银行,支持经济区内金融企业分支机构实施升格或增加设置;鼓励和促进更多境内外金融机构到北部湾经济区设立分支机构;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二是加强信贷支持:在信贷增量中保持一定比例用于支持经济区重点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经济区中小企业、“三农”等弱势经济组织和产业的发展。三是支持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展:对从事中小企业担保的信用担保机构,免征三年属于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四是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等。

(二)“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现状及研究设计“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的紧迫性

回头看“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现状,尽管国家或自治区已把打造“西江经济带”与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相提而论,但经济带的金融优惠政策乃至专家学者对这方面的政策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西江流域,被称为联通大西南的“黄金水道”,贯穿云、贵、桂、粤四个省会城市,沿岸五十多个地级市,直达港澳,涉及GDp上万亿,西江流域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经济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目前,“西江经济带”建设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前所未有。就“西江经济带”广西沿岸五市金融机构而言,除了自治区首府南宁市遍及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四大商业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梧州市、柳州市、贵港市、玉林市四城市基本上只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落户,而且整个资金存放量小,远远无法满足“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态势的资金需求量,“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资金需求矛盾日趋彰显。而“西江经济带”金融合作由于缺乏区域金融优惠政策支持以及各地利益博弈,无法吸纳珠三角及国内外资本进驻。资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融资渠道的畅通可以改善投资环境,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目前,“西江经济带”建设投融资规模小,并且投资存在短期化,不利于经济区投资结构的优化和良性发展,不利于企业做优做强,直接影响“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加速“西江经济带”港区、保税区、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的产业一体化进程,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带,促进沿江第二产业带动第一第三产业,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经济带协调发展步伐,必须得到多层次、梯度性、合作共赢的“西江经济带”建设金融政策体系的支持。因此,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或争取“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研究时不我待。

三、构建“西江经济带”建设金融政策体系的前期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了区域分工合作和金融资源的市场配置

区域生产要素的差异,导致区域产业的集群或转移,促进区域行业或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和不断循环分工合作,从而引发区域经济利益的博弈:增加或外溢。这种周而复始的分工合作与利益博弈,推动了区域分工合作的不断深化和金融资本的自由流动,造就了区域金融的更紧密合作。让金融在区域资源流动中更好地发挥配置导向和市场调控作用,为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样、便利和完善的金融服务,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前景才更广阔。这种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趋势给“西江经济带”建设带来了辐射效应。

(二)投资多元化,激活了区域资本市场的开放开发

伴随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世界性能源短缺,促使全球性经济板块的循环流动和区域经济的密切合作,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异常活跃,经济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投资活动日益频繁,出现投资多元化和融资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催生区域经济多样化和区域金融供求之间的矛盾。区域金融政策是实现区域经济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实体互动的政策工具与价值杠杆,因为多元化资金是区域产业政策、产业开发与升级、人才资源与智力的支持、科研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的财力支撑和保障。因此,投资多元化趋势给“西江经济带”建设带来多样化的融资平台。

(三)利益均等化,促进区域金融政策体系利益目标趋向一致性

目前存在的城乡与地区间贫富差距拉大和经济发展失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与非均衡性等问题相当突出,尤其是欠发达西部地区由来严重。“西江经济带”(广西)地处华南、西南结合部,是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是一个联边、联江、联海的多少数民族的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与东盟开放合作、维护国家安全和西南边疆稳定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按照十六大四中全会的部署,我国将于2020年最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融资是财政的一大功能,通过财政贴息、信用担保等政策手段,为缩小城乡与地区间贫富差距,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为促进区域金融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利益目标一致性奠定了政策基础。

转贴于 (四)资源差异化,导致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性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正因为资源差异化引起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对金融需求的非均衡性,从而出现了区域之间资金供求的不平衡,为研究制定区域金融政策和实施区域金融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济基础与实践需求。

四、构建多层次、梯度性、合作共赢的“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与实践机制

根据“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与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的要求,坚持区别对待、分类引导的原则,充分凸显“西江经济带”后发展的区域政策优势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突出“西江经济带”与其他经济区域的政策重点差异,研究制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手段多样、科学有效、现实可行的多层次、梯度性、合作共赢的金融政策体系与实践机制。

(一)地方政府积极推动“西江经济带”区域金融合作,努力构筑融资平台

1.科学制定《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并以地方立法的形式确定,以保持政策的持续性。通盘制定“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的总体规划、实施方案、总体框架、原则、内容、配套措施等,统筹协调“西江经济带”的省际、城际发展框架和产业布局、交通运输枢纽、通信信息及管理系统的建设,为实现区域内密切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建立“西江经济带”金融利益协调和交流机制。在平等、互惠、自愿、合作、务实、双赢的原则下,定期召开“西江经济带”合作与发展金融论坛和联席会议,协调好金融运作中的问题,定期签署金融战略合作备忘录,努力消除金融组织体系和资金管理体系的“区域壁垒”,引导金融资源在区域内自由高效地优化配置,推进金融政策为“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的进程。

3.设立“西江经济带”财政专项启动资金,加大政策支持和调控力度。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精力投入、财税金融政策和资金支持。地方政府要设立“西江经济带”财政专项启动资金,专门用于“西江经济带”建设的区域金融共同合作的项目启动扶持投入和重大建设项目的财力支持。强化财政投资导向,加大对区域内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财力支持建立企业孵化器,不断培植经济带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附加值,重点支持“西江经济带”产业一体化、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带、沿江第二产业带动第一第三产业。同时,通过财政适度投入和调节资源增量,来聚集和整合经济带现有的存量资源,激发“西江经济带”的依托单位和参与单位之间的联合、协作、开放、共享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经济带建设的自我保障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4.构筑融资平台,创造良好的“西江经济带”投融资环境。针对“西江经济带”建设过程中资金瓶颈的问题,地方政府既要注重用好政府投资、财政补助、政府采购、财政贴息、支付设备使用费、政府租赁等传统财政扶持政策,也要根据不同情况运用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创新方式,实施以政府为平台和企业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金融政策。通过政府引导,建立“政府支持、多方参与、风险共担、银企合作”的信贷担保体系以及政府资助的企业信贷担保制度,提供和支持信贷担保,搭建企业与银行(包括国内、国外)融资的舞台;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充分利用“西江经济带”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对“西江经济带”现有产业实行资产重组,资源共享,资金增值;通过政府引导,以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投资基金和增资扩股等方式扩大“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融资渠道。

(二)支持金融主体建设

设立“西江经济带”国家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建立健全“西江经济带”地方商业银行。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特区依靠招商银行这个偏居蛇口的区域性银行,实现了深圳特区经济建设的“造血功能”,缓解了地方融资开发的困难和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北部湾经济区依靠北部湾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的鼎力支持而风生水起。“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政策体系离不开区域性金融机构的支持。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在广西只有首府南宁市设立分行。因此,设立“西江经济带”国家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是经济发展之大势所趋。通过银政合作,把开行的融资与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结合起来,推动建立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同时,采取市场准入、项目用地、环保审批、财税支持、金融服务、外贸服务、劳动力支持、安全服务等更加优惠的财税配套措施或政策,在货币结算、货币兑换和金融市场发展、金融监管协调以及融资贷款等方面,加快建立有效的金融合作机制,鼓励和招揽海内外银行家和境内外金融机构到“西江经济带”设立分支机构;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支持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展。尤其值得尝试的是整合“西江经济带”云贵两广四省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或“西江经济带”广西五市商业银行,按一定的财政资金比例或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共同组建“西江银行”,为区域内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政策性贷款以及区域金融合作平台,促进区域内双边或多边金融业务及金融资源共享,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实现在整个“西江经济带”区域内的资金融通,以促进“西江经济带”成为泛珠、泛北部湾经济区新兴的经济增长带。

(三)创新“西江经济带”投融资模式

坚持市场化方向,培育多元投资主体,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合作。建立政府构筑投融资平台,企业自筹资金为主、政府扶持启动资金和其他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为辅,以优化区域资本结构与资源配置的“西江经济带”建设投融资机制的辐射性模式,按照“适扩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思路,把“西江经济带”建设的市场、产业、资源、布局、规划、资金与管理统一研究落实,确保“西江经济带”快速协调发展。此外,积极引入和发展项目融资、Bt、Bot、ppp管理模式等现代融资创新工具以及银团贷款支持大项目建设的融资模式,鼓励区域外资本对“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以合资、合作、参股以及杠杆融资、股权投资、重组并购、产业整合、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融资担保、基金管理、金融租赁与信托投资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投资参与企业改制、企业经营、产业升级或金融业务。此外,创新民间投资创业机制,利用财务、税务和财政政策杠杆,鼓励和促进社会资本和个人资本向“西江经济带”投入,以提高民间投资在“西江经济带”投融资份额的比重。从而为“西江经济带”建设探索建立财政资金、国家政策银行金融资金、商业银行金融资金和民间投资资金协调联动的信贷模式,为“西江经济带”建设搭建高效的融资平台。

(四)加强“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投资者的开发合作

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重大产业的带动。通过西部大开发、泛珠、泛北部湾经济区、广西发展以及广西民族等优惠政策的金融杠杆,强化区域比较优势,在税费、资金和区域基础设施及信息化建设等扶持政策下,鼓励如国投电力、中石油等强势企业的进入和东部产业转移,所产生的强烈投资态势和强大的辐射效应,在激活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同时,吸纳珠三角及国内外产业与资本进驻,带来数以百亿、上千亿元资金流的投资辐射强度,有利于增强“西江经济带”综合竞争力,形成“西江经济带”交通、资源、制造、加工产品带和产业集聚群及物流园区,进一步培育“西江经济带”富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提高“西江经济带”核心企业的整合能力和发展速度,带动整个“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篇3

关键词:金融;政策支持;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45-02

一、概述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在产业发展中制定的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导向性作用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它们构成了一国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我国把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而经过长期的酝酿,在充分考虑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我国将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设定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实际上,我国在十二五时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是针对这些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从本质上说,产业升级包含了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涵盖了资源、技术、金融等因素的综合支持,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金融支持而言,金融对一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在我国,金融作为一种资金配置机制与产业政策相互交织,已经成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核心机制。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体系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是实现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升级的重要保障。从金融发展的思路探讨如何通过构建良好的金融支撑以实现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性。鉴于此,本文将从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视角,结合一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所起到的支持性作用,分析其传导机理,对其传导路径的具体形态进行设定和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其意义在于能够为我国产业政策制定及其与金融财政政策的结合提供

参考。

二、相关文献综述

当前,国内外对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的关系研究集中在产业升级与发展、金融发展对产业发展作用和角色,以及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等方面。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就积极运用金融发展理论来研究金融与产业的关系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大都表明,金融具有明显的支持产业发展的效应。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代表性的如丛林等(2002)分析了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系,解释了相关的作用机理。另一些实证研究则以数据证明了我国金融体系和产业发展之间确实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相关性。范小雷(2007)的研究证明,发达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并存在一定的影响路径,这一研究为我国相关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张亮(2009)从制约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视角进行了研究,提出要从深化体制改革、放宽民间金融资本投资途径提升战略性产业的融资能力和效率。段一群等(2009)基于金融发展和装备制造业增强率关系模型,对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进行了区分,并对两种金融方式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对比,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这一基本条件。顾海峰(2010)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一般过程,对金融发展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和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综合当前的研究发现,对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进行的相关研究并不多,凸显出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过程中金融支持路径和机理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实际上,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看,金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内在包含了三种实现方式,即支持产业选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其中,产业选择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前提,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初级目标,在实现了合理化的产业结构后,产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的升级,即实现产业的高级化,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十二五”的关键时期,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大力推进,通过研究金融支持战略性产业的路径和实现机理,有利于深刻认识产业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金融支持的传导机理和路径分析

(一)金融支持产业选择的路径和机理

金融支持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首要意义在于它能够支持产业选择,尤其在一国进行产业规划和制定产业政策及其相关配套政策时。在这里,根据金融支持的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政策性金融支持和市场性金融支持,其对产业的优化选择产生一定的

影响。

首先,政策性金融支持对产业优化选择的影响。政策性金融涵盖了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的金融活动。政策性直接金融对产业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国家运用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产业施加影响,给予一定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等。实际上,对于有潜力的幼稚产业,政策性直接金融能够对这些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扶植作用,帮助其分散风险。政策性间接金融指的是政府通过相关产业金融政策引导市场性金融活动,从而实现产业选择的目标,具体涵盖了信贷、差别利率、资本市场准入等方面。其中,信贷倾斜政策主要指的是政府能够干预商业银行的信贷方向,从而实现其产业规划和发展的意图,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投资信贷政策倾斜来抑制产业的过度化投资,另一方面则能够扶植幼稚产业、引导潜在产业发展。同时,通过消费信贷政策则能够通过引导市场需求支持产业转移,而出口信贷则通过引导出口促进或抑制产业的发展能力。差别利率政策主要基于政府主导的金融体制而进行,以实现产业选择为目标,通过政府非市场化的利率干预而鼓励或抑制产业的发展。资本市场准入政策主要基于证券市场上进行的产业选择活动,政府的干预能够支持产业选择。

其次,市场化金融支持对产业优化选择的影响。政策性金融政策通过政府干预来实现产业选择,是政策性选择机制,而市场化的金融政策则依据市场机制进行了市场化的选择。在金融资源配置中,依照市场规则,资本收益率高的产业必然获取更多的资本。当然,如果市场性金融选择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竞争,它将不能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可能导致市场化金融支持进行产业选择的失败。实际上,市场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无形机制,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虽然市场性选择对于资源配置有很大的优势,但作为一个不成熟的经济体系,单一的市场化配置容易扭曲金融支持的作用,导致部分处于幼稚期的潜力产业无法获得市场化金融支持,因此,发挥市场化金融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阶段性适时采取手段推进政策性金融发展,将更加有助于产业的

选择。

(二)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路径

首先,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机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离不开政策干预,但更离不开市场机制和市场性金融活动,因此国家出台一定的产业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必然要通过引导金融发展而实现。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通过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两种形式实现,其中的作用机理和效率也存在差异。比如,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中,其重点在于实现动态的存量转换及增量发展。通过间接金融体系,国家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二次配置,对产业进行不同层次的筛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体系。经过类型和比例上的筛选,产业结构才能区域合理,此时要进一步地实现产业群的增量发展,这就需要国家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支持,利用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进行货币创造,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再比如,直接金融也能够支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它主要以资本市场为武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化的目标。一是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从而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增强优质企业的资金实力,从而获取持续的经营能力,相应弱化劣质产业的资金浪费,实现市场上的优胜劣汰。同时,资本市场进行资金募集往往能够分散风险,这是处于初创期的优质产业所需要的。二是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的信息披露能力,可以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这主要是指信息披露制度能够具体分析企业的收益,使得投资者更能获取产业的信息。三是资本市场上的并购行为也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尤其通过股份制流通,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能够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效率。

其次,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合理化内在包含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含义。这是因为,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面临着提高效率的要求,使得产业的发展需要由资源推动过渡到创新驱动上去,这离不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以实现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状态的转换。同时,金融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持一般具有间接性,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通过产品创新、工艺流程创新到技术创新,能够改善产业的技术结构从而提高技术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实现高级化。另外,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升级更是需要技术创新活动,这就使得金融支持的地位更加凸显。其内在实现机制是:金融资源通过初次配置能够实现产业的选择,通过二次配置则能够实现产业的合理化,通过这两次配置过程,金融支持产业高级化的路径就是在前两次配置的基础上进行三次优化配置,提升产业的技术效率进而实现产业高级化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两种路径扮演了主要的支持角色。

四、几点结论和思考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一个大的概念。其整个过程涵盖了从产业选择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而到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其中,产业选择能够实现产业类型结构的合理化,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实现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比例结构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能够实现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和优化配置。在整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金融支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产业结构优化中金融支持体系的作用不可忽视,上文就对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揭示,并为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借鉴研究的意义,能够为我国产业政策制定及其与金融财政政策的结合提供参考。从未来研究的方向看,基于金融支持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具有理论上的新意,金融学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学的结合将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分析产业的发展和升级问题,本研究将为这些课题奠定一定的前期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亮.我国节能与新能源行业的金融支持问题[J].开放导报,2009,(4).

[2] 陈楠.论企业财务困境的成因与对策[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10).

[3] 何经涛.通胀背景下中小企业财务融资管理的建议与对策[J].市场周刊,2011,(8).

[4] 段一群,李东,李廉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3).

[5] 郑婧渊.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5).

[6] 顾海峰.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传导机理与路径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0,(9).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篇4

论文关键词:金融;政策支持;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

一、概述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在产业发展中制定的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导向性作用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它们构成了一国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我国把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而经过长期的酝酿,在充分考虑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我国将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设定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实际上,我国在十二五时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是针对这些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从本质上说,产业升级包含了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涵盖了资源、技术、金融等因素的综合支持,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金融支持而言,金融对一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在我国,金融作为一种资金配置机制与产业政策相互交织,已经成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核心机制。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体系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是实现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升级的重要保障。从金融发展的思路探讨如何通过构建良好的金融支撑以实现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性。鉴于此,本文将从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视角,结合一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所起到的支持性作用,分析其传导机理,对其传导路径的具体形态进行设定和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其意义在于能够为我国产业政策制定及其与金融财政政策的结合提供参考。

二、相关文献综述

当前,国内外对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的关系研究集中在产业升级与发展、金融发展对产业发展作用和角色,以及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等方面。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就积极运用金融发展理论来研究金融与产业的关系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大都表明,金融具有明显的支持产业发展的效应。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代表性的如丛林等(2002)分析了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系,解释了相关的作用机理。另一些实证研究则以数据证明了我国金融体系和产业发展之间确实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相关性。范小雷(2007)的研究证明,发达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并存在一定的影响路径,这一研究为我国相关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张亮(2009)从制约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视角进行了研究,提出要从深化体制改革、放宽民间金融资本投资途径提升战略性产业的融资能力和效率。段一群等(2009)基于金融发展和装备制造业增强率关系模型,对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进行了区分,并对两种金融方式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对比,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这一基本条件。顾海峰(2010)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一般过程,对金融发展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和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综合当前的研究发现,对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进行的相关研究并不多,凸显出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过程中金融支持路径和机理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实际上,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看,金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内在包含了三种实现方式,即支持产业选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其中,产业选择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前提,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初级目标,在实现了合理化的产业结构后,产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的升级,即实现产业的高级化,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十二五”的关键时期,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大力推进,通过研究金融支持战略性产业的路径和实现机理,有利于深刻认识产业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金融支持的传导机理和路径分析

(一)金融支持产业选择的路径和机理

金融支持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首要意义在于它能够支持产业选择,尤其在一国进行产业规划和制定产业政策及其相关配套政策时。在这里,根据金融支持的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政策性金融支持和市场性金融支持,其对产业的优化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政策性金融支持对产业优化选择的影响。政策性金融涵盖了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的金融活动。政策性直接金融对产业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国家运用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产业施加影响,给予一定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等。实际上,对于有潜力的幼稚产业,政策性直接金融能够对这些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扶植作用,帮助其分散风险。政策性间接金融指的是政府通过相关产业金融政策引导市场性金融活动,从而实现产业选择的目标,具体涵盖了信贷、差别利率、资本市场准入等方面。其中,信贷倾斜政策主要指的是政府能够干预商业银行的信贷方向,从而实现其产业规划和发展的意图,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投资信贷政策倾斜来抑制产业的过度化投资,另一方面则能够扶植幼稚产业、引导潜在产业发展。同时,通过消费信贷政策则能够通过引导市场需求支持产业转移,而出口信贷则通过引导出口促进或抑制产业的发展能力。差别利率政策主要基于政府主导的金融体制而进行,以实现产业选择为目标,通过政府非市场化的利率干预而鼓励或抑制产业的发展。资本市场准入政策主要基于证券市场上进行的产业选择活动,政府的干预能够支持产业选择。

其次,市场化金融支持对产业优化选择的影响。政策性金融政策通过政府干预来实现产业选择,是政策性选择机制,而市场化的金融政策则依据市场机制进行了市场化的选择。在金融资源配置中,依照市场规则,资本收益率高的产业必然获取更多的资本。当然,如果市场性金融选择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竞争,它将不能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可能导致市场化金融支持进行产业选择的失败。实际上,市场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无形机制,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虽然市场性选择对于资源配置有很大的优势,但作为一个不成熟的经济体系,单一的市场化配置容易扭曲金融支持的作用,导致部分处于幼稚期的潜力产业无法获得市场化金融支持,因此,发挥市场化金融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阶段性适时采取手段推进政策性金融发展,将更加有助于产业的选择。

(二)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路径

首先,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机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离不开政策干预,但更离不开市场机制和市场性金融活动,因此国家出台一定的产业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必然要通过引导金融发展而实现。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通过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两种形式实现,其中的作用机理和效率也存在差异。比如,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中,其重点在于实现动态的存量转换及增量发展。通过间接金融体系,国家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二次配置,对产业进行不同层次的筛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体系。经过类型和比例上的筛选,产业结构才能区域合理,此时要进一步地实现产业群的增量发展,这就需要国家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支持,利用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进行货币创造,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再比如,直接金融也能够支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它主要以资本市场为武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化的目标。一是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从而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增强优质企业的资金实力,从而获取持续的经营能力,相应弱化劣质产业的资金浪费,实现市场上的优胜劣汰。同时,资本市场进行资金募集往往能够分散风险,这是处于初创期的优质产业所需要的。二是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的信息披露能力,可以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这主要是指信息披露制度能够具体分析企业的收益,使得投资者更能获取产业的信息。三是资本市场上的并购行为也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尤其通过股份制流通,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能够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效率。

其次,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合理化内在包含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含义。这是因为,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面临着提高效率的要求,使得产业的发展需要由资源推动过渡到创新驱动上去,这离不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以实现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状态的转换。同时,金融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持一般具有间接性,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通过产品创新、工艺流程创新到技术创新,能够改善产业的技术结构从而提高技术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实现高级化。另外,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升级更是需要技术创新活动,这就使得金融支持的地位更加凸显。其内在实现机制是:金融资源通过初次配置能够实现产业的选择,通过二次配置则能够实现产业的合理化,通过这两次配置过程,金融支持产业高级化的路径就是在前两次配置的基础上进行三次优化配置,提升产业的技术效率进而实现产业高级化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两种路径扮演了主要的支持角色。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篇5

【关键词】实体经济;金融支持;制度障碍

一、引言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二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常态下,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没有改变。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尤其在新常态下,稳健的实体经济是一国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保障。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趋于放缓,同时加之金融改革迅速推进,金融资源供给有所增强,但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也凸现出来,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依然较多,除了传统的渠道不畅、激励不足,还面临经济增速下降与社会融资多元化的挑战。另外,金融供给不平衡的问题普遍存在。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凸显,社会资本脱实向虚、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风险频繁。鉴于此,本文尝试对新常态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难点和侧重点,并从政策调控、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内生动力等几个方面提出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二、新常态下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难点

总体来看,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水平逐步提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存在一定制度。目前我国正规金融占整个社会融资的绝大部分,但正规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服务中小企业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传统商业银行限于自身体制原因,对中小企业支持不够,而地方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有限,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不能有效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需求,造成间接融资渠道不畅。与此同时,我国直接融资渠道还在发展过程中,大部分中小企业尚无法通过直接融资获取资金,与此同时,我国民间融资有待规范,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国家虽然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但相关制度细则未出台,使得民间资本受到严格的进入管制。

其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不够的主要表现为渠道不畅。目前,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可以发起成立中小金融机构,但同样由于银监会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政策规定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实施效果有限,造成针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从渠道看,由于制度性的规范,民间资金极易偏离实体经济发展方向而过度追求投机性,以致演变成犯罪行为,反而易造成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再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民间融资具有天然的逐利性,更像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表现为近年来房地产和艺术品收藏市场的虚假繁荣问题严重,投机性的资金需求持续攀升,社会资本脱实向虚的问题产生,导致民间资金无法有效进入实体经济行业,加之外部需求的萎缩,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持续恶化。究其原因,在于民间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缺乏相应的回报激励。另一方面,正规金融体系也因为民间融资市场的变化而产生了套利空间,正规金融体系资金通过各种方式流向民间融资市场,使得原本获取信贷较难的实体经济更难生存。综上所述,当前实体经济领域的融资无法形成对正规和非正规金融资源的吸引力。

三、新形势下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思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改革日益向纵深推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需要继续加强。总体来看,目前无论是制度,还是渠道不畅和激励不足的问题,都是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模式为主导、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发展不足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在加强上述体系的同时充分发挥间接融资的作用,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主要思路如下。

一是加强政策调整,遏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适时破除体制机制约束,拓宽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提高实体经济收益水平。既要发挥好正规金融体系作用,又要引导民间融资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要重视顶层设计,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准入,在完善监管的前提下继续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领域,要综合采取各类手段降低直接融资门槛,支持创业型中小企业,降低债券发行门槛。规范民间融资发展,尊重民间金融等融资方式在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引导民间资金设立相关投资管理机构,遏制虚拟经济的严重泡沫化。

二是优化财政和市场支持手段,支持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转型升级领域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调控手段。积极运用财政手段,促进金融机构提高风险判断和定价能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财政补贴力度,有效吸引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要完善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促进市场正常利润率回归。

三是增强内生动力。要继续调控房地产政策,完善调控机制,引导楼市健康发展,加大处罚违规炒作行为,完善市场监管,强化市场流动性管理。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减轻企业负担,加快落实营改增各项要求,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实体经济经营成本,切实增强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

四是督促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对金融的新需求,推进服务创新,金融功能服务。要创新信贷理念,加大加大信贷投入,支持生产流通型骨干企业发展,大力提升小企业信贷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和改进小企业贷款管理方法,多渠道支持商户群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伟,陈斌开.银行信贷与中国经济波动:19932005,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3期),2009年4月

[2]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金融研究,20lla,第1期

[3]周小川.金融业要注重支持实体经济,金融时报,20llb,12月21日

作者简介: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篇6

经济与金融是相互作用、互动发展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也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深化发展。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体系两者是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也有着导向作用。金融支持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金融支持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转型过程中发挥着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技术创新与新技术产业化和推动企业效率提升的特殊作用。

二、太仓市金融体系支持太仓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不足

(一)太仓当前金融体系支持经济发展的现状

1、政府引导资金投放,企业发展金融环境不断改善。在太仓市确立“创新驱动,加快经济发展”的发展战略后,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助推经济转型的金融扶持政策,多措并举,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倾斜,使得太仓市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不断优化。同时,太仓市突出“科技金融”,不断拓展科技投融资渠道,并先后采取多项措施,诸如设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提供企业融资担保服务、加大对科技金融平台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科技金融平台向上争取科技项目和资金支持、引导银行优先向科技型企业放贷等金融政策。2、深化金融服务,强化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太仓市部分金融机构根据太仓“十二五”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有针对性的拓展金融服务,积极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细化信贷投向政策,针对各个产业特点制定专项信贷投向指引;深化金融服务,为中小科技型企业创新升级提供资金支持3、企业创新、发展的资金瓶颈依然突出,融资渠道单一。目前太仓市企业依然将银行贷款视为最期望的主要融资方式。有近80%的企业选择“银行或信用社贷款”作为未来主要融资方式,远远高于其他备选答案。这是由当前各种融资渠道发展程度及科技企业自身经营意识所造成的;同时,也表明太仓市在鼓励、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尽快完善金融政策、金融工具、金融政策等金融支持体系,以便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

(二)太仓市金融体系支持太仓市经济发展的不足

1、金融支持体系建设滞后,金融服务有待强化。从金融业内部现状看,仍存在着一些影响支持太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金融业内部缺少支持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脱节,金融支持服务滞后,信贷的地域分布不均衡,信贷资金差异性、选择性色彩突出,金融配套服务不足,金融创新产品不多,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解决。2、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多样化融资渠道有待拓展。融资渠道单一不畅,已成为制约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银行、信用社贷款准入门槛高,商业银行融资服务宣传力度不够;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股票市场短期内难以成为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难以发挥融资渠道作用,公开发行债券或利用信托方式融资的企业很少,获得创投、风投投资的科技企业数量不多也是重要原因。3、政府部门需加强基础性金融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从宏观管理方面,太仓市金融支持政策需强化宣传和提高执行效果,知识产权质押、证券化融资等产权交易场所有待政府部门引导和扶持,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金融中介服务发展有待政府政策支持,为融资服务的中介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服务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融资下的担保、信用评级、评估等各项服务需求。

三、构建太仓市金融体系支持太仓经济发展的对策

为保障太仓市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生态环境与现代金融支持体系。

(一)金融政策体系

1、调整传统金融政策。(1)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对接。对金融业来说,首先应当认真落实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根据太仓市“十二五”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支持本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扶持重点发展产业。(2)金融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大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都有明显的科技金融需求,政府在创新体系的建设方面应该有一种激励机制,通过金融扶持的政策来鼓励创新。(3)金融政策扶持民营资本和小型微利企业。重点支持有科技创新概念和新兴产业概念的中小企业及民营资本,帮助其进行科技转化。对于有研发资金要求的民营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可以通过科技金融公司等非银行机构进行专门的贷款。2、出台新金融政策。(1)出台促进小贷公司改革发展的新政策。①适度放宽小贷公司的准入条件。在发起人及关联股东、注册资本、经营场所等方面给与放宽政策。降低发起人股份比例,鼓励经营层和业务骨干入股小贷公司,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到中小企业聚集区发起设立小贷公司。②扩大小贷公司服务范围。鼓励小贷公司与金融机构开展保险、租赁、基金等业务合作,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逐步降低贷款利率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太仓经济发展中资金需求。③拓展小贷公司的融资渠道。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比例,小贷公司可自主选择若干家银行融资;经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同意,可向主要法人股东定向借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小贷公司开展资金批发业务与小额贷款零售业务合作。(2)出台促进民间借贷资本合法化的新政策。政府应该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出台鼓励民间资本合法流入金融市场的相关政策,比如对民间资本的形式之一——典当行加大扶持力度,制定相关人才政策、服务政策、监管政策,使典当过程合法的同时,也可以让典当可以受到法律保护。

(二)金融组织体系

1、完善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和合作金融的银行金融体系。地区金融组织体系是一个由多种金融机构组成的包括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一体的有机整体,要对它们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使其整体服务功能得到强化,满足不同层面企业的转型融资要求。2、发展保险、证券、担保、信托投资、租赁等非银行金融体系。太仓市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决定非银行金融体系的发展必不可少。首先,本世纪以来全球化带来金融体系风险和输入性风险加剧,中小民营企业抵抗风险能力低,大型企业转换成本高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外资企业进入退出灵活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更易对太仓市经济带来不良冲击等等,这些情况都需要完善的商业保险作为保障。其次,面对具有较低风险的大中型企业,其发展服务也可成为信托产品新的业务增长点。最后,太仓市完善现有传统产业的整合,完善产业链的要求,渴望供应链融资的新模式。3、规范和监督民间金融。采用“疏导”、“规范”的办法引导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十分必要。积极鼓励正常的民间借贷,有条件地允许民间金融的合法化,降低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允许民间资本、外资参股,实行民营银行试点,有区别、有条件地培育出具有一定规模并且管理制度完善的非正规金融组织,更好地满足各个阶层和类型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金融部门自身提高效率并积累可持续发展能力。4、改进金融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金融行业应对民营企业经营尤其在处在发展的民企的需求响应速度应加快,减少授信评审环节、缩短流程,对在金融行业的内部信息交流反馈应及时、充分。

(三)金融创新体系

太仓市的金融业在金融产品、流程改造、组织架构、风险管理等方面创新尚显不足,不能全面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的多样化需求。1、创新金融产品组合。在金融产品的创新上,可以对对外贸易企业提供国际、国内贸易融资产品组合,例如提供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进出口保函、进出口信用证、海外代付以及国际保理、福费廷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并积极开发与资本金相关的新兴融资产品,形成多品种的组合贷款,支持企业进出口的资金需求。而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开放型高新技术产业法人资金需求,可以通过运用不同产品组合来满足。比如对在企业前期研发阶段可尝试通过扩大委托集合,开展委托贷款等业务,为其开辟新的融资渠道,而对科技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且拥有知识产权、具备商业营运条件的的生产期企业,可运用以无形资产质押的金融产品。2、创新金融融资方式。对市场发展前景好、信用好的“走出去”企业,可以全面实施“年内一次授信,年中随需随用”的循环放贷方式;对大中型外经贸企业可采取银团贷款或联合贷款的方式予以支持;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适当放宽融资担保和贷款条件。3、创新金融服务理念。加强引导,有效推动优质企业“走出去”,采用银团贷款方式和并购贷款业务重点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境外资源开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境外知名品牌及其销售网络等优质资产要素。对不同企业提供差别化金融服务。利用便捷的电子技术,提高国际结算效率,缩短资金在途时间,加快外向型企业的资金周转;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客户介绍、项目评估、资信调查等多功能金融服务;提供避险金融服务。丰富内涵,提升开发区板块集聚效应,重点支持开发区内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中拥有自主技术产权的项目。4、加大知识产权融资产品推广力度。为解决知识产权产品融资问题,在宏观上政府可以设立专项担保基金和建立知识产权融资平台,为企业和银行搭桥,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也可以将保险机构、资产评估机构纳入知识产权融资体系中,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为促进太仓市经济发展中科技型企业特殊发展阶段的资金来源。

(四)社会信用体系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篇7

 

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金融和财政是国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两种手段。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是市场行为,主要以市场自由竞争的方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金融机构通过创造适合于农业和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资金的流动是由市场收益率决定的。同时,由于农业的公共品属性和天然的弱质性,政府有为农业和农村提供财政支持的责任,因此财政支农是政府行为,政府依据其政策目标做出合理安排,决定资金的流动。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早已进入了工业反晡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发展阶段,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持具有普遍性,并且城乡金融体系已经融合为一体,财政支农体系较为完善,农村金融具有较好的市场环境,农村的资金需求能够较好地被满足。然而,我国至今仍然是城乡二元金融格局,农村金融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金融发展,金融抑制在农村还很普遍,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农业和农村领域所获得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2。资金投入数量不足和结构失衡是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为了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在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和财政支农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围绕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方面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数次改革。农村金融改革推动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并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金融改革很难解决农村金融市场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抵押物缺乏、特质性成本与风险和非生产性借贷等问题。特别是在财政支农体系不完善和财政支农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承担了大量本应由财政承担的职能,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性目标与支农目标严重冲突,导致其无法实现可持续经营,因此也就很难完成服务“三农”的重任。因此,只有充分尊重市场作用,同时财政充分履行支农的职能,才能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并建立适合于农业和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最终彻底摆脱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瓶颈。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焦点。在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姚耀军对中国农村1978-2002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5。曹协和通过对1978-2006年的数据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的结论63。然而,同样有许多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并没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温涛等利用1952-2002年数据研究证实了农村金融发展不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67。温涛、王煜宇运用1952-2002年数据的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农业贷款的增长没有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重要资源要素68。余新平等运用1978-2008年的数据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农村贷款与农民收入增长为负向关系。

 

在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姚耀军和丕禅运用1978-2001年的有关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证明农业财政支出不是农业GDp的原因10。丁学东、张岩松基于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认为,公共财政覆盖的范围特别是覆盖的力度远远不能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相适应11。与以上研究的结论相反,李焕彰、钱忠好利用1986-2000年的数据研究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增长与农业产出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但同时认为,农业公共产品投入不足极大地制约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增长的潜力63。沈坤荣、张璟则运用1978-2004年的数据对农村公共支出、农民收入增长以及城乡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显示,国家财政的农村支出对农民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公共支出的管理和运用效率低下,其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并认为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将农村公共支出政策与金融政策相结合,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612。

 

分析上述文献可以发现,从农村金融方面来看,学者们关于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还存在较大的分歧。从财政支农方面来看,虽然学者们对财政支农的低效率观点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但是就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究竟是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还存在严重的分歧。而且,在如何提高农村资金的运用效率方面,虽然沈坤荣、张璟提出应采取财政支出政策与金融政策相结合,但是并没有给出实证检验的支持。综合来看,已有研究大都从较长期的历史周期考察农村金融和财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绩效。

 

值得深思的是,有相当多的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未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甚至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然而,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如果作为农村经济核心的农村金融和财政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没有起到作用或者起到了反作用,那么目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就又怎会取得呢?本文认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就必然包含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的贡献。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考察较长历史周期的农村金融或财政支农绩效容易忽视制度变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实际上,中国经济体制,特别是农村金融体制并非是长期稳定的,而是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那么,依据长周期数据样本的整体研究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某一阶段的农村金融和财政对农村经济的作用,更不利于检验和评价该阶段所实行政策的效果。另一方面,大多数文献是分别研究农村金融和财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这并不符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供求实际。农村经济发展既有农村金融的信贷资金,还有国家对农村的财政投入。需要注意的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未理顺,这导致了农村金融和财政关系的扭曲。谢平和徐忠的研究结论显示,贫困地区公共财政未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无法建立,将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支农的工具,进一步扭曲了农村的金融体制。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六十多年来的农村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综合研究了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效应,依据中国整体经济改革进程及农村金融发展实际,将1952-2012年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以1978年和1994年为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①,第—阶段是1952-1977年,农村金融体系初建阶段,这个时期农村金融的特点是依附于国家财政,银行是财政的附属部门。第二阶段是1978-1993年,农村金融体系恢复与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农村金融的特点是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混合的农村金融体系。第三阶段是1994-2012年,农村金融体系完善与创新阶段,这个时期的农村金融为了适应中国经济改革开始了市场化改革,构建了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为标志,农村金融增量改革逐步实施。

 

本文与已有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区别:第将研究的周期分为三个样本区间,在保证了长周期的同时,通过分阶段研究将中国经济改革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变量引入分析,可以比较不同制度环境下的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绩效,所得出结论更加稳健、政策更有针对性。第二,综合考虑了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着手深入分析了农村金融与财政的关系,分析视角更为全面。

 

二、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备受瞩目,是因为其影响不仅在于农村经济,更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其转型升级。诺斯曾深刻指出:“制度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中的社会演化方式,因而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m。从长期来看,决定金融和财政与农村经济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制度。因此,从制度方面分析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六十多年来,中国农村金融和财政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过程,而这种制度变迁并非完全内生于农村经济发展本身,而主要是国家发展战略使然。各个时期的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了相应的发展目标,进而决定了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的绩效,也深刻影响了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新中国建立之后,重工业优先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农村经济发展很难成为国有金融机构经营的主要目标。为了保障农村资金输送到城市支持重工业发展,国家垄断了金融业,并压制民间金融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国有金融机构成为从农业和农村向工业和城市输送经济剩余的工具。改革开放之后,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制度进行了初步改革,银行正式从财政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组织系统,开始强调要发挥银行的作用。中国农业银行的恢复,标志着农村金融体系的重建。随着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其他专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也纷纷延伸到农村,农村金融体系呈现多元化。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农村信贷规模大幅提高,特别是乡镇企业贷款增长最为迅速,对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虽然农村率先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帷幕,但是由于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改革的重心很快由农村转向了城市。为了支持不具有自生能力的重型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国家仍然有足够的动力从农村吸取金融资源到城市。在政府几乎垄断金融资源的情况下,为了动员更多的资源支持城市和工业部门改革,政府倾向于运用金融工具将大量的农村资金输送到城市,以支持城市建设和国企改革,造成了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由于政府对农村经济和金融活动的管制和压抑,加之农业经营的分散化程度高和收益低等特点,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在向农村和农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方面缺乏动力和效率。在财政方面,同样是由于工业化积累资金和国家提供财政收入的需要,国家依靠农业税和“剪刀差”的制度安排从农村汲取了大量资金。国家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远远小于从农村获取的财政剩余。正如陈锡文等指出“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分配体制,可以明显地看到我们长期走过的是一条城乡分割、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道路”。

 

由于国家不断从农村抽取资源,致使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农民负担问题严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势必危及农村的稳定甚至国家的长治久安。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式,国家改变了原来的发展战略,逐步调整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三农”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因此,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资金支持力度,制度安排的总体思路由‘‘多取少予”向“少取多予”转变。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开启了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之路。农村金融和财政制度必然随之变革。农村金融初步确立了市场化改革方向。在制度安排上,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相互分离。按照这一安排,国有商业银行主要从事商业性金融业务;农村信用社从中国农业银行分离出来,实行自主经营;成立专门为农业和农村提供资金支持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一分离出原来的中国农业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政策性金融通过开展农产品收购对农业和农村进行资金支持,维持了农产品价格,支持了农业生产,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使农民受益很大。这次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原本可以成为改善农村融资环境的良好机会,但事与愿违,大量国有金融机构撤出农村,农村金融机构严重萎缩。普遍的观点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资金的城乡收益率差异、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和农村产权的不完善等。

 

这些只是解释了农村金融无法有效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表面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主要由政府主导,及其所致的‘‘路径依赖”。实际上,考察中国整体金融改革就会发现,农村金融改革是城市金融改革在农村的延伸,主要是在已有金融机构基础上的自我完善。中国农村金融并非内生于农村经济17,其发展是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18。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改革因缺乏市场的参与而没有形成有效的金融供给,无法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使农村金融失去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与农村金融改革一道,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同样促使农村财政制度的变革。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改革。这项改革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按事权划分支出,按税种划分收入,建立税收返还制度,建立转移支付制度”。分税制改革大幅提高了中央的财政收入,但是显著降低了地方的财政收入,严重削弱了地方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的能力和积极性,结果不但造成农村公共品投入严重不足,而且为了维持县乡政府的财政开支,农村乱收费现象层出不穷,加重了农民负担。加之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困境重重,农民收入持续恶化。农民负担问题不再只是个经济问题,而是演化为影响农村稳定的社会问题&6。基于这样的背景,国家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直至实施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政策。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和调整了一系列税费项目,并精简了乡镇机构压缩了人员。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设计对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和改善干群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篇8

关键词:产业优势;“三农”经济;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10日

为了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三农”经济发展,加快城乡经济产业结构建设,更好地迎接“三农”经济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发挥“三农”经济资源优势,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结构,为金融系统构建奠定扎实的实践基础,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步。

一、国家涉农政策论述

(一)货币政策和金融服务。合理运用政策手段推动“三农”金融发展,各大银行对于农业经济采取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其重点表现在涉农金融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上。农村信用社推出了比大型商业银行低6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对于那些涉农贷款比例高、资产规模小的农村信用社将会再降1个百分点,其他银行也推出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根据近年来我国推出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各大银行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农村金融服务,并不断加大支农政策体系建设。积极探索金融与财政结合的农业政策体系建设,完善农业金融机构政策补贴。

(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发展进程。随着金融机构改革的不断加快,我国实施的内部机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政府部门和中央银行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农业政策扶持。当前我国用于“三农”经济的资金不断增加,这极大地提升了涉农金融体系建设,推动了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建设。

(三)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创新。由人民银行所下发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意见和建议,并在部分省市进行试点工作研究,并逐步建立了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基础设置建设,拓展城镇农业经济业务,规范农村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开创经济新思路。

(四)县域支付系统。县域支付体系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支付环境,树立了正确的农村支付总体思路、目标和指导思想,支付体系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县域金融机构的安全性和支付效率,银行业务的开展应因地制宜不断加快支付工具的普及工作,支付工作的运用有利于促进银行结算账户的设立和管理。

(五)农村信用体系现状。近年来,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一直在不断加强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加大知识宣传力度、个人征信系统和扩大企业农村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很多已经建立信用档案的农户获得了银行信贷支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获得金融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逐渐加快,它对于金融资金和服务需求越来越大。由于“三农”经济条件发展存在诸多限制,而涉农金融现状并不理想,没有达到服务的全覆盖。我们必须从涉农金融机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入手,不断进行经济发展引导,以此弥补部分地区金融服务中存在的空白。县域金融配套政策仍未完善,它需要健全的涉农金融法律基础,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有利于涉农经济发展。考虑到金融产品涉农性存在的不足,传统涉农金融机构服务主要集中在“存、贷、汇”等业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三农”经济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经济金融规模效益。

二、财税支持下的“三农”经济发展政策

(一)财税政策对“三农”经济的支持。财税政策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是以改革开放为界进行划分,财税政策目的和运用就是要努力提升我国农业经济,赶追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实现国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积累,实现“三农”经济到工业和城市建设的资金流通。自改革开放后,国家财政实施的支持极大地推动了“三农”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资金扶持过渡到政策支持。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是“十一五”期间“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实现了国家财政上的调整,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使其在经济发展中遥遥领先,处于不败之地。财税政策效果主要体现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矛盾,我国要认识到当前的问题,直接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改革开放有利于“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极为有限,各项问题也较为突出,我国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财政调整能力有限,不能达到理想目标,存在缺位和越位等方面问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容易激发社会矛盾,财税政策改革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三农”经济发展,与工业扩大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足,“三农”经济发展已有数年,但实际收效甚微,国家财政方面的制度并不完善,在系统性和配套性方面急需改进。财税政策尚未形成长效机制,覆盖面积有限,“三农”经济投资环境需要改善。

(三)以政策组合加快“三农”经济建设。持续开展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充分发挥财税作用,建立有效的农村信用支持,扩大农村资本占有率,利用各种融资手段,提升农信资本实力,建立健全农业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体系,做好全面改革准备。结合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优势,利用邮政面广点多的特点开放县域贷款更好地为城乡发展而服务。

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扩大金融抵押担保范围,灵活运用各种信用模式,鼓励农业相结合的金融业务的开展,鼓励城乡合作。实行涉农金融机构货币政策支持,加大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扶持,调整支农贷款政策,拓宽业务范围,增加涉农金融机构的利益空间,提升其盈利能力。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环境,形成农村征信体系,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优化金融消费服务。

推出城乡财税一体化发展政策,采取城乡结合方式,优先解决农民生活问题,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发挥税收弥补作用,实现农民与社会其他成员地位上的平等。通过财税政策,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缓解地区发展矛盾,实施贫困地区优先补助,加强贫困县“造血”功能,合理规划税收应用,发挥税收在“三农”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外部资源向“三农”转移,增加农业内部积累,加快农村城市化发展进程,实施农产品补贴政策,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保证农民利益。实现农业产业化结构升级,扩大“三农”经济发展规模,以农副产品资源优势为依托,创新农业生产和经营机制,提高农业的m织化程度,逐步使农业产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大力推进工业化,延伸农业产业链,培育特色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支持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通过加大财政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减免税收和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吸引信贷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流向涉农企业。运用财政资金对重点技术推广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扶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做好“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投资风险防范,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将地方预算纳入其中,结合各种风险因素开展金融机构贷款损失补偿,实现金融风险转移。

三、结语

“三农”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只有不断改进“三农”经济发展环境,完善相关经济发展机制,加快农业机制建设,建立“三农”经济发展长效机制,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缩短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完成社会历史交托的伟大民族振兴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涛.宏观经济先高后稳应把握投资机会――访工银瑞信首席经济学家陈超[J].大众理财顾问,2010.2.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篇9

1文献综述

当前对于城市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4]及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原因等问题的分析上[5-16]。

关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问题,理论界的主要观点有户籍政策、融资约束、工业化进程影响以及政府政策选择等几种[1-4]。1户籍制度影响论:认为户籍政策是阻碍人口自由流动的重要因素。城市化是市场化发展的结果,城市可以通过市场经济力量和以再分配的方式获取资源来进行城市化发展,但阻碍人口自由迁移的户籍政策可能导致国家城市化整体格局的扭曲。2融资约束影响论:认为融资约束导致城市化建设项目发展受阻,从而产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束问题和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约束问题,导致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容纳劳动力能力降低。3工业化影响论:认为工业化偏差导致城市工业发展吸收农村劳动力不足,造成人口向城市转移缓慢。中国城市化并没有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中国的问题不在于城市化偏差,而在于工业化偏差,应当尽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向城市工业化的战略性转变。4政府选择影响论:认为政府政策选择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降低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就业机会。中国城市化发展滞后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根源在于政府鼓励资本密集型的部门优先发展,导致其他城市部门就业需求下降,从而导致城市化减缓,收入差距扩大。

关于推动城市化发展原因问题,理论界主要观点有地方财政推动,金融发展,政府干预,工业发展以及出口结构影响等几种[5-6,8,10-14]。1地方财政推动论:认为地方财政是推动城市化的重要因素。认为在土地要素被重估后,地方政府拥有“土地财政”,基础建设投资扩张,推动了土地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增长。如陆铭和陈钊[6]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现行户籍制度、经济开放、政府经济活动等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影响,而金融发展指标对城乡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李伶俐等[8]发现政府财政主导的城市化进程在初始阶段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当超过一定合理限度时,会拉大收入差距。而在西部地区,政府财政支出对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显著。周少甫等[12]同样发现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城市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作用不明显。2金融影响论:认为金融发展对城市化发展具有直接推动作用,但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Cho,wu和Boggess[13]认为金融发展可以支持房地产等行业的融资过程,从而更加有利于城市化进展。Clark,Xu和Zou[14]认为,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是呈倒U型关系的,金融发展初始阶段会加大收入差距,后期会降低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影响论:认为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负向相关关系,并且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负向相关。金融发展影响论:认为金融发展特别是金融深度提高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金融发展初期,金融深度较高会导致收入差距较大;在金融发展高级阶段,金融深度的提高会逐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他影响城市化进程的观点还有,3政府干预论[15]:认为政府干预是影响城市化的因素,由于中央政府干预活动导致土地市场难以有效运行,当大城市城市化水平过度时,无法衍生出新的城市。4工业发展影响论[7,16]:认为工业发展水平对城市化发展水平具有正面影响作用。moomaw和Shatter[16]发现人均GDp、工业化发展、出口等方面的因素均会对城市化发展造成正向影响。李金昌和程开明[7]则认为经济增长可以对城市化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冲击。5出口结构影响论[9]:认为出口结构优化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发展会缩小收入差距,而出口结构优化可以促进城市化发展,进而缩小收入差距;综合而言城市化对缩小收入差距的影响要大于出口结构优化的影响。

2理论模型

多数研究认为中国经济存在二元结构,即城市经济部门和农村经济部门。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地区财政金融活动对于区域城市化进程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假定经济部门仅存在城市经济部门和农村经济部门。由于人均资本存量、劳动力数量以及技术方面的差异,一般认为城市经济部门经济发展水平优于农村经济部门。假定城市经济部门和农村经济部门的产出水平受到各自技术、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影响,分别构建农村经济部门和城市经济部门的生产函数,分别如公式1和公式2所示。

其中,Y1t和Y2t分别表示在第t期农村经济部门和城市经济部门的产出水平;K1t和K2t表示在第t期农村经济部门和城市经济部门的资本积累,一般认为K1t 2.1技术要素分析

一般认为,城市经济部门具有较多的人才储备,并且相对于农村经济部门,城市经济部门更能够研究开发并应用新技术。城市经济部门开发应用新技术后,鉴于两者属同一经济体,因此技术在一定时滞之后会传递到农村经济部门。在此基础上,假定城市经济部门比农村经济部门更容易开发利用新技术,且经过一定时滞后传导到农村经济部门。城市和农村经济部门的技术增长速率由公式3和公式4表示。

其中,·2t和·1t分别表示城市和农村经济部门技术增长速率,且a2t>a1t,B和C表示参数。根据公式3可以得到,公式4则表示农村经济部门的技术增长速率受到城市经济部门和自身技术要素的影响。

我们假定Zt=a1t/a2t,来表示农村经济部门和城市经济部门的技术差异。两边求微分可以得到Z的增长率水平,如公式5所示。

当农村经济部门增长与城市经济部门增长达到一定均衡时,得到相对增长率=0,因此可以得到关于Z的表达式,如公式(6)所示。

可以看出,在达到技术转移的稳态时,城市经济部门的技术可以转移给农村经济部门,且农村经济部门与城市经济部门的技术差异为常数,说明在同一经济体的假定条件下,农村经济部门对于城市经济部门的技术要素增长是稳定的。

2.2资本要素分析

相比于技术要素和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更容易被政策决策者进行调整决策。当前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最主要的是作用于资本要素,从而推动产出增长。根据一般经济发展理论,我们假定k=K/aL可以得到农村经济部门和城市经济部门的稳态条件(推导过程省略),如公式7所示。

其中,s表示储蓄率,y表示产出,n表示劳动力增长率,g表示技术进步,δ表示资金留存率。

2.3劳动力要素分析

在现行的财政状况和金融环境下,城市经济部门获得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大于农村经济部门,根据公式7可以得到城市经济部门稳态高于农村经济部门稳态条件,且K/L的增长率等于技术进步增长率g,当g2>g1时,则会吸引农村经济部门劳动力到城市劳动力部门。因此,假定农村经济部门(1-λ)比率的劳动力进入城市经济部门,λL1的劳动力留存农村经济部门,其中0<λ<1,从而得到两部门产出,如公式(8)和(9)所示。

令L=L2+(1-λ)L1,表示在均衡条件下,城市经济部门新的劳动力水平。当部分劳动力从农村经济部门转移至城市经济部门后,技术要素增长速率均衡条件仍然适用。

2.4收入与收入差距

城市化进程最基本的动力是城市经济部门与农村经济部门的收入差距,不断吸引农村经济部门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财政和金融政策作用下,二者的人均资本差额逐渐缩小,在均衡条件下达到相等状态,工资水平也逐渐趋于相等。对公式8和9的劳动力要素求一阶导数,得到两部门的工资水平,如公式10和11所示。

在初始条件下,G值一般小于H值,农村经济部门工资相对较低,从而引发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也即城市化过程。从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角度而言,如果政策偏向城市发展,则K2t>K1t,工资差距拉大,城市化进程加速;反之则相反。

利用两者比例来表示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如公式12所示。

分别对K1t和K2t求一阶导数,得到公式13和公式14,

从公式13和14可以看出,倾向于农村经济部门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可以缩小收入差距,而倾向于城市经济部门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则扩大收入差距。

同时,公式8和公式9对资金要素求一阶导数可以得到公式15和公式16,两者皆大于零,说明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实施会提高城市经济部门和农村经济部门的收入水平,即提高地区收入水平。

3实证模型与变量选取

为了分析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城市化进程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我们构建了如下回归方程,如公式17和公式18所示所示:

在公式17和公式18中,Yi1t表示在第t期i地区的城市化率,Yi2t表示在第t期i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fiscal表示地区财政政策预算内支出水平,系数为β1和β4;financial表示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系数为β2和β5。β3是衡量城市化率对收入水平差距影响的系数。c1和c2分别为常数项,εit和uit分别为残差项。D包含了我们选取的会对城市化率和城乡收入差距造成影响的控制变量,包括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使用外资额和人均公共交通数量,其中γj为其估计系数。

城市化率指标选取的是市区单位从业人员和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与地区从业人员数量的比值,较选用非农业人口比重来衡量城市化率更能直接体现劳动力因素对于产出的作用。fiscal指标表示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选取的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国内财政政策多投资于城市现代化建设,因此预期其与城市化率回归系数为正,对提高地区收入水平作用为正。financial表示金融环境指标,选取的是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可以为经济体提供投资,增加资本,完善发展的金融环境可以提高地区收入水平,反之则可能影响实体经济运行。控制变量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使用外资额和人均公共交通数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预期会对城市化建设产生正向推动作用;实际使用外资额可以用来衡量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预期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人均公共交通数量可以用来衡量城市的基本建设条件,从理论上说,公共资源越便利,越容易吸引人口的转入。

数据类型为面板数据,时间跨度为2003-2012年,在剔除数据缺失较多的地区后,样本包含全国273个地区。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2013)。数据初步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基于城市层面的样本,城市化率的中值约为45%,均值为49%,这与中国整体城市化率水平相当。在样本期内,城市人均收入的中值和均值都约为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的两倍,收入差距中值约为1万元而均值约为1.4万元,说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现象值得关注。

4实证检验及分析

根据样本的特点,本文对面板数据样本进行了固定效应检验和随机效应检验,结果见表2。首先是城市化率对于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以及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见(1)列;其次是城乡收入差距对自变量的回归,结果见(2)列。另外本研究还检验了财政政策和金融环境对于地区收入水平和农村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分别见(3)列和(4)列。其中被解释变量分别为城市化率、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水平和农村平均收入水平。

从(1)列可以看出,基于城市层面,预算内财政支出对于城市化进程有着显著的推进作用,说明样本期内财政政策更加倾向于城市发展,政府的投资行为增加了城市经济部门的人均资本,工资水平较高,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城市化率的影响结果不显著,说明金融机构行为对于城市化进程还难以形成显著推动作用,这也与一些惠农金融政策有关。人均公共交通数量对城市化进程具有负向作用,这点与期望相反,可能的解释原因是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均公共交通等公共资源不足,从而导致劳动力转移至公共资源更充分的地区。

从(2)列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财政支出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财政政策支出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金融政策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一般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多为城市实力较为强大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一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则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有利于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然而,城乡收入差距对城市化率的回归结果不显著,表明城市化率本身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或减小没有显著影响作用。

结果(3)列显示了地区财政政策和金融环境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地区收入水平对财政支出的回归结果为正值,这点与预期相符,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地区收入水平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回归显著为负值,说明在城市样本层面上,金融机构并没有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可能是由于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进行逐利活动导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公共交通数量对地方收入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

结果(4)列为地区农村收入水平与地区财政政策和金融环境的回归结果。财政政策虽然在推动城市化进程方面起到了较大作用,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却不显著,说明样本期内财政政策多倾向于城市的建设发展。农村收入水平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回归结果为负值,说明在城市样本层面上,金融机构没有有效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可能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为农民工提供了就业机会与较高的工资报酬导致的。

综合而言,基于城市层面的样本,我们得到了一些与其他文献不一样的回归结果。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多倾向于城市建设,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倾向于城市建设的政策也同时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对社会稳定具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可以适当调整财政政策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并没有显示出对推进城市化建设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对地方收入水平具有负向影响作用,且对农村收入水平具有负向影响作用,一方面说明农村经济发展依然难以获得金融机构支持,乡镇企业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另一方面说明由于资本的逐利性,金融机构没有支持地方的实体经济,从而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体经济而独立运行,金融机构历年来高涨的利润额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金融业可能侵占实体经济的利润。地方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支持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的资金来源,它们的资金走向及是否有效利用可以对地方经济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在城市化加快及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其作用调整显得更加重要。

5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2003-2012年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对城市化进程推进效果显著,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财政政策也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并且没有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这与样本期内地方政府多实行城市发展倾向的财政政策导向有关,农村经济获得财政支持少,导致劳动力流向城市。地方经济发展资本另一来源———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则对地方城市化发展没有显著影响作用,并且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抑制作用,同时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农村收入水平提高具有负向影响,但整体而言地方金融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与金融业脱离实体经济运行、侵占实体经济的利润有关。从城市层面讲,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的两大政策来源都未能充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则会被动迁移至城市,农村劳动力数量的降低反之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农村收入水平,同时也拉大了收入差距;实际外资使用额能够减小城乡收入差距;人均公共交通数量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也提高了农村收入水平。我们还发现城市化进程本身对城乡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在进一步研究中,如何更加准确衡量金融机构对于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机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从本文的结论出发,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地方政府应当调整财政政策支出结构,提高对农村经济的支持比例。地方政府应当改变先前只注重城市发展建设的目标,在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注重农村地区的建设。地方政府应当统筹地方的财政支出,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支持,对于收入水平严重落后的农村地区予以较大财政支持,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稳态。地方政府应当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提高使用效率,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当地“三农”的生产发展特点,制定合理财政支持政策,设立扶持地方“三农”经济发展的专项财政资金,切实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水平差距。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篇10

关键词:西部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金融;体系;措施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

经济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资金,也就要与金融体系链接。与传统农业相比,农业循环经济资金需求量更大。无论是研发生产技术还是建设基础设施都需要大量资金,尤其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初期,沼气池的修建、节能节水设施的建设,优良畜种的引进等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这使得农业循环经济与金融的联系更加紧密。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支撑的现状

(一)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农业循环循环经济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它的发展与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基础设施密不可分,而农业生产技术研发投入大,农业基础设施更新快,这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大部分都是由地方政府扶持,但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政府扶持力度有限,而农业循环经济实施主体大多为收入低资金缺乏的农户。政府和农户均难以对农业循环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便制约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政府激励的缺位

长期以来,我国将GDp增长作为对地方官员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方面,目前政府对农业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主要通过环保、税务等部门采用税费返还、税收减免、退税等方式实现,但对金融机构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高风险性,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却不完善,没有形成对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的有效诱导机制,导致循环经济发展的商业信贷缺位。另一方面,企业受政府的影响,某些商业银行趋利避险,将追求高利润作为企业的最重要目标。农业循环经济高投入、低收益、周期性长的特点与金融机构追求高收益、低风险相背离,再加上缺乏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支农积极性,从而使农业循环经济在融资方面较困难。

(三)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支农金融体系主要有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支农金融机构数量有限。在有限的支农金融机构里除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有下伸网点,其他金融很少甚至没有下伸网点,使得支农金融机构覆盖面窄,不利于农业循环及时有效地获得金融支持。

(四)缺乏风险补偿机制及信用担保体系

一方面,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没有建立起专门针对循环经济融资的信用担保机构,因而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和分散循环经济农业融资中存在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当出现融资风险时不能得到有效地补偿。同时,目前政府没有充分重视循环经济农业中出现的风险问题,没有出台相应的财税政策以减轻这种风险。因此,循环经济农业缺乏风险补偿机制。

三、完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农业循环经济具有技术要求高、资金需求大、建设周期长、研发费用大等特点,需要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弥补当地政府投入少、范围窄、力度不够和农民自身资金缺乏的问题。首先,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信贷资金投入,尤其是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项目。其次,加大对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信贷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放宽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企业贷款要求,如降低利息、扩大贷款金额、延长贷款期限等,为农业循环经济营造更好的信贷环境。最后,要扶持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和民家金融机构的发展。

(二)构建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

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能够确保农业循环经济及时有效地获得所需资金,因此,构建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要求现有的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继续支持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其次,扩大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的覆盖面积,增加服务网点。最后,建立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等新兴的金融机构以满足部分农业循环经济企业发展分散性、资金需求量小等特点的需求。

(三)建立循环经济农业信用担保机构,健全风险补偿机制

信用担保机构主要是为投资农业循环经济建提供风险担保,减少投资企业的风险顾虑,吸引各类资金积极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建立信用担保机构,必须遵循市场的规则,确保其能独立自主地向符合条件的农业循环经济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循环经济农业担保机构应积极利用国家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建立多形式的担保机构,充实其资金实力,充分发挥其担保职能,能够强有力地支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发展壮大担保机构,还应健全风险补偿机制。风险补偿机制可以分为政府补偿和财税政策补偿两种,政府补偿即当担保机构出现风险补偿时,政府给予其一定额度的补偿减轻其损失,财税政策补偿即对担保机构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从而在政策上给予担保机构补偿。

结语: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科学、和谐的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我们必须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市场化的金融环境,及时有效地为农业循环经济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瑾瑜.对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的思考.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

[2]陶颖.关于金融支持哈尔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现代商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