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污染的来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9:05

化工污染的来源篇1

abstract:accordingtothefirstnationalpollutioncensusdata,thispapermadesummarystatisticstothewaterpollutantemissionsformtheindustrialsources,livelihoodsourcesandagriculturalsourcesincludedinthescopeof2007Xinyangcensus,analyzedthemainpollutantsinwastewaterdischargeandmainsourcesandproposedthecorrespondingcontrolmeasures.

关键词:水污染物;普查分析;控制对策

Keywords:waterpollutants;censusanalysis;control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5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085-02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国目前对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1]。尤其是近年来,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3]。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省情、市情调查。开展污染源普查,就是要全面掌握各类企事业单位与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通过对种类污染源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控制污染的综合整治对策,为正确判断环境形势,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4-6]。

1工业污染源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表明,全市各类工业废水污染物共有9种,按照排放量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总铬、铅和砷。其中主要污染物种类是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氨氮;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是六价铬;主要有毒有害污染物为煤化工行业产生的氰化物。

按行业类别分析,本市工业废水排放主要集中在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业、纸浆制造业、啤酒制造业、氮肥制造业和畜禽屠宰;化学需氧量排放主要来源于煤草浆类化学制浆造纸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工合成氨(醇)行业;生化需氧量排放主要来源于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煤草浆类化学制浆造纸行业;氨氮排放主要来源于煤化工合成氨(醇)行业。

2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水排放在普查基准期内,经调查研究总结,全市各类生活源的水污染物有11种,按照排放量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动植物油、总磷、石油类、铅、汞、氰化物和总铬。生活源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和动植物油。

3农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主要是水产养殖业和畜禽养殖业产生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和锌6种污染物。农业源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氨氮,而其中畜禽养殖业主要污染物的贡献率分别为98.97%、98.91%、98.92%和98.92%,反映出我市农业源中废水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业,而畜禽养殖按其规模可以分为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

4水污染物综合分析

结合上述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综合分析,按污染物排放总量由高至低分别是: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动物油、总磷、石油类、锌、铜、挥发酚、氰化物、铅、总铬、砷和汞。

废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和动物油的排放主要来自城镇居民生活排放;总磷、铜和锌主要来自农业源排放;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铅、总铬、砷和汞则主要来自工业源排放。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的贡献率生活源和农业源分别为45.46%和43.34%,工业源仅占11.19%;氨氮排放量的贡献率生活源和农业源分别为75.39%和12.21%,工业源仅占12.40%;而总氮排放量的的贡献率则为生活源58.25%,农业源50.02%。体现出我市的“农业大市、工业小市”的实情,反映出我市废水污染物排放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生活。

5控制对策

5.1继续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推行清洁生产继续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以及开发区的盲目发展。同时,进一步推行清洁生产,巩固和深化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大力推进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社会化,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它绿色认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环境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管网运转体系,并根据城市发展水平适时进行扩建,逐步实现污染物集中治理。实施城市内河的生态修复工程。在污水截流,集中处理的基础上,通过调水、驳岸、清淤和河岸陆域整治等工程措施,实现城市内河的全面治理,提高城市河道的自净能力,做到面清、岸洁、有绿,恢复内河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

5.3切实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依据本地环境容量,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合理确定畜禽养殖规模,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以综合利用优先为原则,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粪便还田等措施,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干湿分离、厌氧处理等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生产和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制度,达到国家规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申领排污许可证。

5.4加强农村污染防治,防控农村地区工业污染要加强农村污染防治,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推广无害化农业生产技术,实行农业废弃物再生利用。从工业点源污染控制为主,向工业点源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相结合转变,从以城市污染控制为主,向城市与农村污染控制相结合转变。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提高粮食生产核心区、菜篮子基地等区域工业企业的环境准入条件,坚决防止发达地区和城市落后产能向农村转移,杜绝“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在农村死灰复燃。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和产能过剩项目在农村地区建设,加强对农村地区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设备,加大对皮革、造纸、肉制品、淀粉加工、酿造等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污染治理和技术改造力度。

6结论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对信阳市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及水污染物进行了综合监测分析,并对其提出了控制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①结合上述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综合分析,按污染物排放总量由高至低分别是: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动物油、总磷、石油类、锌、铜、挥发酚、氰化物、铅、总铬、砷和汞。②针对上述污染物排放情况,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继续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环境;切实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村污染防治,防控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参考文献:

[1]杨仙娥,何延新.城市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及生活污染源污染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27(11):164-166.

[2]冉丹,李燕群,张丹,杨坪,但德忠.论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现状及特点[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2:38-42.

[3]宋国君,马本,王军霞.城市区域水污染物排放核查方法与案例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2,28(2):7-10.

[4]张忠祥等.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1998.

化工污染的来源篇2

关键词: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污染源防治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文明的发展,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人类也把数以亿吨计的废物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大气污染的不断加剧使臭氧层被破坏,出现“温室效应”和酸雨问题,进而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困扰,甚至危害到了人类的健康。可以说,大气污染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之一,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

1、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大气污染情况比较严重,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但也有向中小城镇和农村转移的趋势。据测算,目前中国二氧化硫和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氮氧化物和其他粉尘颗粒也居世界前列。中国140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属于严重污染性城市。同时,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环境检测总站测算,在全球30个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20个;全球污染十大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6个,浓重的空气污染使中国许多城市从卫星照片中消失了。中国是世界上燃煤大国,居于世界第一位,尤其以二氧化硫和粉尘为代表的煤烟型大气污染环境范围最广,其次光化学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也有加重趋势。大气污染会造成局部地区空气变浊,能见度降低,交通事故增多,使得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数量大减。其次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在工业城市上空,因工厂的废热大量排入天空,使近地面气温比四周郊区高1%~5%,形成局部地区环流。再者由于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烟尘和其他污染物,对水蒸气有凝结作用,促使下风口下雨量增加。还有可能出现酸雨,大气污染物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酸雨。大气污染会对人体造成许多危害,甚至引起癌症的发生。大气污染也会对工农业发展,天气和气候自然生态起到影响,甚至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危害。

2、大气环境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源是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2.1天然污染源

自然界中某些自然现象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是大气污染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尽管与人为源相比,由自然现象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少,浓度低,仅在局部地区某一时段可能形成严重影响,但从全球角度看,此类污染还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清洁地区.大气污染物的天然源主要有:火山喷发、森林火灾、自然尘、森林植物释放、海浪飞沫等。在有些情况下天然源比人为源更重要,有人曾对全球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作了估计,认为全球氮排放中的93%,硫氧化物排放中的60%来自天然源。

2.2人为污染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源也是指由人类活动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发生源.可概括为四方面:

(1)燃料燃烧: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煤是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有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2)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城市以及工业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3)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飞机、船舶等排放的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内燃机燃烧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硫氧化物和铅的化合物等多种有害物质.由于交通工具数量庞大,来往频繁,污染物的排放量十分非常可观。

(4)农业活动排放:农药及化肥的使用,对提高农业产量起着重大的作用,但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致使施用农药和化肥的农业活动成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

3、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3.1合理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首先,对区域内各污染源所排放的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以及时空分布等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调整产业结构,对已有污染重、资源浪费、治理无望的企业要采取关、停、并、转、迁等措施。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污染。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不宜过分集中,以减少一个地区内污染物的排放量。

3.2改进燃料结构,合理利用能源

我国当前的能源主要以煤炭为主,在燃煤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So2,Co以及悬浮颗粒等大气污染物。因此,要防治煤烟型大气污染,首先要推广工业型煤以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并逐步推广使用天然气、煤气和石油液化气等清洁能源,有效控制烟尘排放量。

3.3集中供热,节能减排

目前,我国居民居住区仍有数量极多的生活炉灶分散使用,烟气污染比较严重。所以,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代替分散供热,是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防治大气污染的另一重要途径。以中压、中型锅炉取代大量、分散的低热效率的锅炉,提高锅炉效率,节约燃料。另外,采取高烟囱集中排放,有利于烟气的扩散和稀释,从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化工污染的来源篇3

关键词:大气污染;污染物类型;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p42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一、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也给自然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目前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世界各国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我国迈向工业化进程中,我国政府始终重视大气污染问题的治理,并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着手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虽然在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许多进展,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仍非常严峻。

二、大气污染现状

1.煤炭使用污染严重

煤炭资源是我国主要能源,自2002年以来,我国能源快速增长,能源增长部分大部分为煤炭。当前,工业生产、城市生活供电以及供暖的主要资源为煤炭,工业部门尤其是高耗能部门占总能源消费量的主要部分。具相关研究统计,我国工业产业中,以煤炭为原料的行业在总行业中的占比超过80%。而煤炭燃烧过程可产生大量硫化物、粉尘和氮氧化物,尤其是近年来pm污染愈加严重,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据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肺部不能过滤的微粒导致死亡是中国人口死亡原因的第4位,每年超过100w人口死于微粒[1]。

2.城市化大气污染日益严重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但是,在城市经济发展以及人均收入水平额提高的同时也,也伴随着大量使用能源带来的污染问题,污染问题不断增多。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清华-麻省理工中国能源与气候合作研究项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多数城市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多数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已达到严重污染水平。我国环境部副部长吴晓青于2014年2月某报告上指出,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大经济圈是我国污染相对较重的区域,单位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2]。境部副部长吴晓青的讲话内容也表明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情况日益严重。

3.污染物不断增多且种类复杂

由于我国大气污染以煤炭资源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为主,因而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主要针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并且经过不懈努力,自“十一五”以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二氧化硫浓度、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均有所下降。但是,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并未减少,具体表现在我国城雾霾天气事件不断增多,雾霾级别更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大气污染呈复合型变化趋势,大气污染的“元凶”日益复杂。我国大气污染类型从单一的“煤烟型”向“煤烟+汽车尾气”转变,污染类型的增多也导致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和反应,形成“二次污染”。这一特点在我国城市地区大气污染中更加明显,也是我国城市地区存在严重雾霾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大气污染治理展望

1.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我国大气污染控制不仅需要降低单位GDp的排放强度,更要从排放总量入手,减少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虽然政府一直致力于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并且在“十一五”期间有效的控制了二氧化硫排放量。但是,由于我国大气污染物类型增多,其它类型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仍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因此,要实现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决定减排目标,不仅需要继续维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还需要控制细微颗粒物、VoCS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微颗粒物、VoCS等污染物的减排幅度,且减排幅度应超过历史上其他任何时期,并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我国经济圈的减排量,才能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3]。

2.提高大气污染防治的协同效应

我国大气污染物类型与我国经济结构模式密切相关,虽然我国致力于实现工业结构转型,但是我国工业粗放型发展模式并未实现实质性转变,资源消耗大、资源利用率低仍是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向可持续经济转变。据有关调查显示,工业消耗占我国终端耗能的66%,钢铁、水泥、乙烯等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水平远远高于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平。此外,我国工业技术不高也是制约资源利用的主要原,还需要提高技术水平,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还需要加强材料研发管理,推动各个行业节能减排;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减少交通运输环节的能源消耗。总而言之,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需从改变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加强材料研发、完善体系等多个方面入手,提高大气污染防治的协同效应。

3.推动移动污染源防治

我国大气污染物类型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且使用频率高。因此,需要加大对机动车污染的控制,控制微颗粒物、VoCS等污染物的排放。近年来,我国政府也采取相关措施控制和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如控制大城市机动车辆保有量、提升燃油品质、淘汰黄标车等。同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促进机动车更新换代。只有从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才不至于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努力被抵消。

四、结语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应对,才能重新塑造蓝天。

参考文献:

[1]谢佳.试论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科技展望,2015,24(14):264.

[2]朱海东,冯云鹏.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7(6):76.

化工污染的来源篇4

关键词:城市噪声;污染;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城市噪声污染的危害性较大,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力度,优化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方法,保障噪声防治的实践性,强调城市噪声的防治水平。城市噪声污染的类型较多,需要结合城市噪声污染的实际情况,确保防治策略应用的价值,进而科学的解决城市噪声污染的问题,维护城市环境。

1城市噪声污染分析

城市噪声污染的来源较多,导致多个方面潜在城市噪声的污染风险。结合城市噪声污染的现状,例举比较常见的污染类型,如下:

1.1工业噪声污染

工业噪声污染的影响较为明显,具有固定污染的性质,工业噪声的污染面积大,尤其是城市建筑的过程中,存在大范围的工业噪声[1]。我国许多城市非常注重工业生产,工业噪声污染相对比较严重,制约工业发展的速度,导致城市生活面临严重的噪声干扰。目前,工业噪声污染成为城市噪音中的主要影响来源,同时属于重点控制的部分。

1.2工程噪声污染

工程噪声与城市建设存在直接的关系,此类噪声污染并不是集中在某一特定的位置,而是根据城市建设工程的建设逐渐产生,仅仅出现在工程建设的周期内,一旦工程建设完工即会消除。工程噪声污染的力度大,短时间内的危害性非常高,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有很大的冲击性。

1.3生活噪声污染

生活噪声污染较为频繁,基本是由居民生活引起的,包括居民日常的活动。生活噪声污染中比较常见的有:媒体声音播放、房屋维修等。

1.4交通噪声污染

交通噪声是指城市中的交通工具造成的超出安全标准的声音。交通噪声污染中最为明显的是地面交通引起的污染,如:汽车、火车等,其对城市生活造成很大的干扰,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2城市噪声污染的控制方式

城市噪声污染的控制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也是噪声防治的基本依据,降低城市噪声的污染力度。

2.1控制城市噪声污染源

城市噪声的污染源较多,零散分布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声音的安全标准,全方位的控制污染源,一方面管理城市噪声污染源,另一方面限制声音标准,所以针对城市噪声污染源,提出几点控制方式,如:(1)规范城市建设,联合城市各个部门,做好噪声监管的工作,各个区域的噪声达到安全标准后才能排放,落实环境保护中对噪声的要求;(2)积极检测城市噪声中的污染源,明确污染源的基本性能后,治理污染源,提高噪声污染的控制力度;(3)监督城市噪声污染中的违规行为,以免演化成污染源,降低噪声污染源的影响性。

2.2控制城市噪声传播途径

城市噪声传播属于重点控制的内容,可以按照城市噪声的级别,设计合理的传播控制方式[2]。例如:某新建城市在规划时,对新建区域实行噪声控制,主要是控制噪声传播的途径,降低城市噪声的干扰性,针对噪声控制困难的项目,尽量安排在远离市中心的位置,集中治理噪声传播。城市噪声传播途径的控制,减轻了噪声治理的压力,发挥噪声传播控制的积极性。

2.3控制城市噪声接受方

城市建设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噪声接受方的主体是城市居民,由此应该结合以人为本,严谨的控制城市噪声接受方,保护居民的健康并完善生活环境。我国城市建设中采取绿化、隔音措施等方法,减少接受方的噪声分贝,避免居民受到噪声危害。城市噪声接受方需要采取治理与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科学控制噪声的优势,改善城市噪声污染防治的环境,推进城市建设的安全发展。

3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策略

结合城市噪声污染的分析,综合规划防治策略的应用,提升城市噪声的防治力度,改善城市化建设的环境。

3.1完善城市噪声控制的法规

我国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立法的方式防治城市噪声污染,落实法律、法规在城市噪声控制中的应用[3]。我国在城市噪声污染方面已经提出了相关的法规,但是缺乏完善性,所以必须按照城市噪声污染的需求,细化防治噪声污染的法规内容,提高城市噪声控制法规的完善性,最大程度的控制城市噪声,还要保障噪声控制法规的实施力度,不能仅仅依靠表面工作,更重要的是将法律法规实施到位,渗透到城市噪声污染防治中。

3.2严格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

针对上文城市噪声污染的来源,提出防治噪声污染的策略。首先是工业噪声防治策略,在工业噪声的发生源上安装消音装置,用于控制噪声源的传播,例如:某城市工业企业中统一了噪声污染的控制,机房、厂房等部分,全部加设了吸音装置,防止噪声外传,该企业的管道、排风等噪声源部分,安装了噪声处理装置,安装后检测声音在5dB-8dB的范围内,该企业要求机械类噪音在消音、吸音装置的作用下,应该达到10dB-40dB的标准;其次是工程噪声防治策略,根据工程建设的工期和进度,安排噪音污染防治,城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工程建设的力度,规范工程建设,消除工程中潜在的噪音污染;然后是生活噪声防治策略,由社会部门对生活噪声进行控制,利用宣传、教育的方式,解决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噪声问题,城市相关部门可以定期组织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生活中的自觉意识;最后是交通噪声防治策略,按照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策略,重点防治交通噪声源,配合传播控制,在交通噪声严重的地方设计屏障,规划出特殊位置禁止车辆鸣笛等。

3.3合理规划现代城市建设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非常快,各个城市都面临着规划建设,由此增加了城市噪声污染的压力,为防止城市发展中的噪声污染,必须合理规划现代城市建设,优化城市化建设的结果,避免城市建设中出现矛盾,用于防止城市建设中的噪声污染[4]。我国城市建设中逐渐意识到噪声防治的重要性,遵循城市结构的具体要求,规划不同功能的城市区,体现城市规划在噪声污染防治中的价值。

4结语

城市噪声污染是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污染源,其对城市环境、居民健康等都存在明显的影响,根据城市噪声污染的分析,合理规划城市噪音的控制方式,同时配合防治策略,降低城市噪声污染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力度,缓解噪声污染对城市建设的危害,保障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力度,加强城市化发展中的经济控制,以免影响城市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昊.城市环境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科技资讯,2009,32:97.

[2]郑细妹.中国城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J].能源与节能,2011,09:31-32.

化工污染的来源篇5

1研究区域概况

太平湖流域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地处东经117°50′~118°21′、北纬30°00′~30°32′之间,流域面积覆盖整个黄山区及池州市的七都镇和陵阳镇,本文研究区域主要为流域的黄山市境内,包括9镇5乡,总面积约为1770km2,人口16.28万人.研究区域位于中亚热带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地势呈现为南高北低,南为黄山北麓,地势高俊,山陵纵横;北为丘陵地区,紧依太平湖.流域内河汊密布,沟壑纵横,水系发育良好.太平湖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为23.83亿m3,平均出湖径流量为23亿m3,丰、平、枯水期平均库容为15.5亿m3、13亿m3和10.7亿m3.流域内有5条主要入湖河流,即麻川河、浦溪河、秧溪河、舒溪河和清溪河(图1),5条河流均发源于黄山山脉,由南向北汇入太平湖,总汇水面积1878.3km2.主要河流水文参数如表1所示。全流域水质总体良好,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27],太平湖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8]ii类水质要求;流域内5条河流中秧溪河、舒溪河和清溪河水质较好,符合地表水ii类标准;浦溪河和麻川河水质较差,总体保持在iii类.

2研究方法

2.1流域污染负荷解析针对太平湖流域的具体情况,通过水质监测、查阅统计年鉴,参考国内相关研究[38],选取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3种主要污染物,对流域内的工业污染、垃圾渗滤液污染、餐饮旅游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化肥农药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水产养殖污染的排放量和实际入湖(河)量进行核算.点源污染主要有工业污染m1、垃圾渗滤液污染m2、旅游餐饮污染m3和城镇生活污染m4,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村生活污染m5、化肥农药污染m6、畜禽养殖污染m7和水产养殖污染m8.其中工业污染、垃圾渗滤液污染和水产养殖污染根据黄山区污染源普查资料获取,旅游餐饮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化肥农药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的入湖量运用公式(1)计算.(365)iiiiim=αa×−Rf(1)式中:mi为第i种污染源排入湖泊(河流)的污染物总量,t/a;αi为第i种污染源排放系数,具体取值见表4;ai为第i种类型污染源的面积或数量.数据来自黄山区2012年统计年鉴以及实际统计调查数据,其中畜禽养殖统一折算成猪当量进行计算,折算公式为50只鸡(鸭)=1头猪,3只羊=1头猪,1头牛=0.2头猪.对于旅游餐饮污染,根据黄山区统计年鉴,截至2011年底,黄山区共有床位数8483个、餐位数10205位,其中星级宾馆21个,床位5298个根据《太平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2013)[29],黄山区星级宾馆的年平均入住率为50.7%,一般宾馆和农家乐的年平均入住率为20%(主要集中在太平湖景点和黄山风景区景点周边).Ri为第i种污染源污染物去除量,主要指城镇生活污染源,根据黄山区污水厂相关统计资料获取,CoD、nH3-n和tp的去除量分别为508.24、36.94和4.19t/a.fi为第i种污染源污染物入湖系数,根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08)[30]选取,具体取值见表2。

2.2流域水环境容量核算以河流或湖泊作为计算单元,以水环境功能区作为水质约束的节点条件,以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输入条件,选取适合黄山区河流和水库的相应水质模型,对太平湖流域的水环境容量现状进行分析.

2.1.1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型太平湖流域5条主要入湖河流,自然径流量均较小,污染物浓度仅在河流纵向上发生变化,横向和垂向的污染物浓度梯度可以忽略,流域内现存的大小排污口分布较均匀,选用污染源概化的一维河流水质模型[10,35]计算2011年太平湖流域5条主要河流的水环境容量.式中:c0为基准断面污染物的本底浓度,mg/L,根据黄山区水质监测数据,选用河流上游基本未受流域污染的基准断面监测浓度进行计算;cs为相应的水环境质量标准,mg/L,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8]中相关要求,确定麻川河和浦溪河执行Ⅲ类标准,秧溪河、舒溪河和清溪河执行Ⅱ类标准;k为综合降解系数,d1,查阅国内相关文献[5,12,14,36],采用类比法确定,具体取值为:CoD0.24d1,nH3-n0.15d1,tp0.02d1;u为河流断面的平均流速,m/s;Q为河段设计流量,m3/s,设计流量和流速采用最枯月95%保证率情况下的流量和流速计算;l为计算河段的长度,m;l1为集中概化点距下游断面的距离,m,本研究取l1=0.5l.

2.2.2湖泊水环境容量模型太平湖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与出湖径流量基本相等,可将太平湖视为完全混合的盒式模型,不考虑外源和漏损,湖泊内污染物仅发生衰减反应且负荷一级反应动力学,参考总结国内相关研究[1520,37],针对有机污染物和营养盐分别选取湖泊、水库的沃伦威得尔模型和狄龙模型进行核算。式中:V为枯水期湖泊平均库容,m3;Qout为出湖径流量,选用95%保证率下的入湖流量,即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的68.5%进行计算;cs为相应的水环境质量标准,mg/L,太平湖的水质标准为Ⅱ类,Δt为枯水时段,为90d.

3结果与讨论

3.1太平湖流域污染负荷解析根据计算,2011年太平湖流域内各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入湖情况见表3和图1.2011年,流域内CoD的污染负荷达3863.75t/a,各污染源对CoD污染的贡献依次为:城镇生活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化肥农药污染>旅游餐饮污染>工业污染>水产养殖污染>垃圾渗滤液污染.nH3-n负荷量为410.24t/a,生活污染贡献最大,其中农村生活污染占比39.75%,城镇生活污染占比35.65%,其次为畜禽养殖污染和化肥农药污染,其他污染源排放量较少.流域tp入湖量为51.63t/a,农村生活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和化肥农药污染分别占28.17%、27.69%和24.81%,为主要污染来源.综合考虑3种污染物,可知目前城镇生活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为太平湖流域目前面临的主要污染问题;当前面源污染排放量约占流域污染排放总量的2/3;对于tp,还需着重控制化肥农药污染.结合流域现状分析,流域内城镇管网覆盖率低,各乡镇已有分散性处理设施规模小,处理流程不规范,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农村面积广大,虽然大多数居民均建立了化粪池对污水进行简单处理,但处理水平远远不够,生活污水不经管道直接排入河流,对流域水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流域内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平均化肥施用量高达450~600kg/hm2.规模化畜禽养殖处理设施缺失,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低,大多数污染物直接排放入河.城镇化程度低,经济较为落后,人口密度较低,基本无工业企业.黄山区工业主要集中在浦溪河流域,全区唯一的垃圾填埋场也位于此,因此浦溪河几乎汇集了整个太平湖流域的工业污染和垃圾渗滤液污染,与其他流域相比,浦溪河流域的污染来源更为广泛.对于CoD,城镇生活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贡献率最大,其次为工业污染、垃圾渗滤液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各占10%左右.对于nH3-n,最主要的污染源为城镇生活和农村生活,其次为畜禽养殖,其它污染相对较少;除城镇生活和农村生活源外,化肥农药污染对tp污染贡献较大,流域内大部分的城镇区域污水基本纳入管网,因此城镇生活污染有所控制.麻川河流域流经的汤口镇、谭家桥镇和三口镇均处于黄山风景区周边,旅游经济发达,城镇化程度较高,城镇生活污染为流域主要的问题.麻川河流经的乡镇最多,土地面积广大,流域内畜禽养殖业较多,故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污染均比其他流域多.对于秧溪河、舒溪河和清溪河这3个流域,城镇化程度较低,流域内面源污染严重,最主要来自农村生活污染.

3.2流域各区县污染负荷解析对黄山区各乡镇不同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统计,计算各乡镇CoD、nH3-n和tp的排放负荷以及各污染源的排污贡献率,如图4所示.从流域污染负荷看来,太平湖流域内污染物排放情况在空间上呈现比较明显的区域性分布,市中心区如甘棠镇、仙源镇等区域污染负荷最大,临近黄山风景区耿城镇、汤口镇和三口镇以及太平湖北面的新华乡、新丰乡和永丰乡污染相对较严重,其他区域的污染相对较轻.结合太平湖流域现状分析,中心城区及黄山风景区周边乡镇人口较为密集,且经济相对发达,单位面积的污染排放量大;太平湖风景区北面农村人口密集,包括生活、农田和畜禽养殖在内的农村污染较为严重.流域西部区域由于位置偏僻,面积广大,人口分布相对稀疏,污染负荷相对较小.综合工业污染源的分布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流域内共有28家重点工业污染源,主要集中在太平湖北侧以及黄山风景区北侧部分乡镇,但甘棠镇的工业污染占区内工业污染总量的80%,主要原因在于该区域有2家酿酒公司,其产生的污染物量远远超出其他类型的工业企业.从点源和面源污染角度来讲,甘棠镇和汤口镇的CoD和nH3-n污染主要来自点源排放,其他乡镇主要来源于面源;流域内的tp主要来源于面源,其中农村生活污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甘棠镇为黄山区政府所在地,也是黄山区工业园区和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的所在地,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善,污水基本经过污水管网集中排放.但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未经处理排放,为该地区造成极大的危害.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区南大门,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整体经济水平较高,城镇化程度也相对较高,同时与旅游相关的住宿、餐饮业发达.汤口镇的应尽快修建污水处理设施,规范化餐饮宾馆等的污水排放,削减污染物.对于流域内其他乡镇,需要着重控制农村生活、畜禽养殖、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从而控制流域内污染物的排放.

3.3流域水环境容量核算对流域内河流、湖泊的水环境容量进行核算,结果如表4、表5所示.流域内5条主要入湖河流的CoD水环境容量依次为:麻川河>清溪河>浦溪河>秧溪河>舒溪河;nH3-n的水环境容量以麻川河最高为390.73t/a,清溪河和浦溪河其次,秧溪河最低;tp的水环境容量依次为:麻川河>清溪河>浦溪河>舒溪河>秧溪河.在当前水质目标下,各河流均保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对比入河污染物总量和流域水环境容量,浦溪河和秧溪河流域nH3-n指标的环境容量占用率达到98%以上,几乎无剩余纳污能力,需要重点关注;舒溪河nH3-n占用率也高达73%,未来存在超标可能;秧溪河和舒溪河可新增的tp污染物量低于5.0t/a,污染物增加空间较小,需加强控制;其他河流的各项污染指标均有一定的纳污空间.太平湖水质整体良好,满足ii类水质要求,其各项指标均保有一定环境容量.对比流域内污染排放情况和纳污能力可发现,麻川河流域的污染物排放量最多,但其纳污能力在5条河流中也最高,仍保有相当大的可利用容量;反之,舒溪河的污染物排放量低,其环境容量也较低.分析其原因在于麻川河的流量大,其对于污染物的稀释消解作用较大;而舒溪河的水质目标要求较高,因此其纳污能力也较低.

3.4太平湖流域污染管控措施

3.4.1节水控源,加强污染控制开展工业节水,推广再生水利用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开展工业企业排污口综合整治工程,改造污染防治设施,保障工业废水达标排放.

3.4.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进度,扩大已有污水处理厂服务半径,提升处理标准;促进集中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建设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控制垃圾渗滤液污染排放.

3.4.3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人工湿地、氧化塘等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收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化肥农药施用,削减农村污染.

3.4.4实施河湖滨岸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河岸、湖岸的植被,建设生态护坡和水源涵养林,拦截污染物,削减污染物入河(湖)量.

4结语

化工污染的来源篇6

【关键词】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平台;管理;防治方法

一、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平台的应用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可以采集具有时效性、可靠性的环境信息,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最大化的为环境监测与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依据。其是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数据通讯、数据库等技术,建立起完善的数字化环境监控体系。(1)数据传输方式。数据的传输一般是采用通讯公司的GpRS方式来实现的,该传输方式保证了数据的稳定性、运营费的低廉性的前提下,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2)数据传输特点。数据传输具有实时性强;可对监控点仪器进行远程控制、建设成本低;监控范围广、良好的扩展性;系统传输容量大;数据效率高等特点。(3)污染源监控平台的功能。监测项目类别的界面,实现废水监测、废气监测项目的归类管理;监测类别是对监测项目的一个具体诠释,对污染物和污染物产生的数据进行分类,达到监测数据的要求;权限管理设置是完成对用户访问数据的授权

二.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的管理

1、视频监控系统.目的是对重点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状态,检测仪器工作状态等情况的图像监视,对图像数据进行存储,同时将视频信息传输到地市监控中心及省监控中心。系统由摄像机、DVR(视频服务器)等设备,主要完成图像采集、编码和传输等工作。视频监控设备的功能要求。远程视频监控设备需长时间运行,处理数据量大,因此要求设备稳定性好,运行速度快,达到实时监控效果,需要考虑设备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为方便远程视频监控,前端的各种设备如:视频参数、支持的解码器协议要求、录像控制、报警功能等应实施统一管理。

2、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环境保护部颁布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旨在落实污染减排指标,强化监测和考核体系能力建设工作,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要求,全国所有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治污设施,均要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设备,并要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

3、移动车载应急视频监控。(1)移动环境检测车。在环保部门制定的车辆上进行改装,配置移动视频监控系统远端站、350m警用无线集群系统、处理系统等辅助设备,是应急指挥系统的远端移动信息采集平台。(2)5.8G扩频数字微波系统。无需频率申请,系统可靠性高,传输能力强,安装使用灵活方便。(3)监控中心站显示系统。(4)广播系统。在应急通信车上完成现场的宣传广播和喊话。

4、工况在线监控系统。此系统的建立可以对企业污染治理实行全天候监控,对无组织排放污染源进行有效地定量控制,同时弥补视频监控由于夜晚光线不好的难以取证的不足,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该系统由传感器系统、采集系统、信号分配系统、存储系统、传输系统、中心数据系统平台组成。用户根据需要对现场设备进行配置,对检测频次、通讯延迟、报警参数、通讯参数等各种参数进行设定,并在中心系统平台上显示及控制。

5、其他措施.对于一些不具备条件实施在线监测管理的污染源,比如,小型企业,农业,固废等,我们通过污染源调查、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控制来完善污染源管理。其中污染源调查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有助于掌握污染源的变化趋势和污染物消长规律,结合环境质量监测可以监测量变化趋势,同时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和控制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通过污染源调查,可以找出一个区域或一个工厂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资源、能源及水资源的利用现状。为企业技术改造、污染治理、综合利用、加强管理指出方向;为区域污染综合防治指出防治什么污染物,在哪防治;为区域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科研提供依据。污染源调查是污染综合防治的基础工作。

6、监控方面的日常工作.监控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企业前端情况的掌握、自动监测数据的处理、自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环保相关业务的支持等等。(1)企业前端情况主要包括:装机容量,机组情况、机组运行负荷、发电量、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治污工艺、排放口基本情况、设备检修等等。(2)自动监测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掉线处理,数据异常处理、数据超标处理。(3)自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包括:联网情况统计、数据传输情况统计、超标分析,总量分析、异常情况分析等。(4)环保相关业务支持包括:环境监察部门、污染控制部门、环境检测部门等提供相关的业务支持数据。

三、环境污染源的防治方法

环境污染源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1)大气污染源.(2)水污染源状况.(3)固体废物污染源.(4)种植业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5)畜牧养殖业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等等。以下就主要防治方法进行分析:

1、针对水体污染的防治。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尽快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过程控制的战略转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综合治理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高度重视污水再生利用。同步规划和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实现由单一的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向污水综合利用转变。

2、大气防治方法.(1)加强大气监测,大众媒体监督;(2)促使企业进行工业改造,加大环保投资;(3)控制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4)选好树种,搞好卫生防护林的营造与管护。

3、固体废物的防治方法。(1)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全名环境保护意识;(2)逐步推进固体废弃物排放收费制度;(3)实行工业企业固体废弃物排放许可证制度;(4)积极推行iSo14000生命周期思想。

4、土壤种植业的治理方法。(1)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2)积极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3)普及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用量;(4)积极回收农膜,大力推广新型可降解农膜;(5)依靠科学技术,开展生态农业建设

5、畜牧业污染治理方法。(1)合理加工日粮,在饲料中减少使用含硫矿物质如硫酸铜和硫酸铁,可降低含硫臭气;(2)添加酶制剂,消除相应的抗营养因子,补充动物的内源酶,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排泄物;(3)粪便能源化和肥料化,畜禽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填充原料,经发酵后的残渣返田增加肥力,改良土壤,防止土地板结,减少化肥的用量。

结束语

当前污染源污染日益加剧,通过环境保护部门颁布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源污染,但是仍然需要相关人员继续探讨污染源的监控及其防治方法。通过合理利用在线监控系统管理模式和自动监控管理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Z].2008

化工污染的来源篇7

水体污染控制原理

1污染源控制

1)工业污染源。工业污染源是所有污染源中危害最大图1河流污染控制流程的源头,必须要严格控制。根据污水性质不同所造成的污染类型,可分由有机物造成的有机污染,由营养元素氮、磷造成的富营养化污染,由重金属造成的重金属污染,由含毒物质造成的生物毒性污染,还有其他热污染、高盐污染等。工业污染源危害巨大,但也是最好控制的,所以历来环境污染控制中,工业污染源都成为众矢之的。工业污染控制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路和体系,主要考虑政策层面的强制执行和技术层面的末端控制。(1)技术层面。迄今,已经出现了许多针对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但由于工业废水的复杂性,工艺应用的可复制性比较差,某些废水所含污染物质极难处理,处理成本极高。主流的生物处理工艺成本低,但需要连续运行,可控制性差,不满足企业间断生产的要求,造成了许多企业的污水处理厂都成了摆设。相比而言,物化处理工艺更有应用前景,如电化学、高级氧化、湿式氧化、芬顿氧化等在处理难降解有机物质方面运用前景巨大,即使在可生化废水处理领域,由于物化法的可控运行优点,其应用也逐渐增多。(2)政策层面。政策层面需要几个基础,首先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需要完善的监测、监察、执法体制。政策的武器,一是法律强制性,强制企业进行水处理建设和运行;二是资金和技术支持,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三是提倡清洁生产,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最大化利用资源,从生产环节减少污染源。

2)生活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主要针对城市生活污水,其控制难点在于截污管网的建设,污水管网铺设施工困难,工程量大,工期长,对城市安全和交通市秩序影响大,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在许多城市,由于截污管网建设的不健全,生活污水以点源形式偷排、漏排,生活污水对河流的污染甚至大于工业污染源,对于城市纳污河流更是如此。截污管网不健全表现在,老旧城区截污管网空白,以及为了节省费用采用雨污合流的截污形式。末端控制工程是一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集中表现,其核心问题是基础建设投资。在新城区铺设排污管网,对老旧城区超负荷、陈旧管网进行改造,在此基础上才能发挥末端控制工程建设的效率。

3)面源污染。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业面源污染、河流沿岸居民生活污水污染、大气污染物质沉降带来的污染等。面源污染对河流污染贡献最小,但治理难度也最大,非常不易控制,尤其在河流后期治理阶段,将成为重点。对面源污染无法实现污染物质的集中收集和处理,即无法实现末端控制,所以面源污染的治理重在前端控制和过程控制,如从源头控制农用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生态农业,探索更科学的农业方法和技术。(1)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污染根源在于农业结构和落后的农业技术,农业产业结构、化肥使用、畜禽养殖业发展、农田土壤肥力变化等与农业面源污染密切相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面积广大,农民受教育程度低,难以管理,农业技术落后。表现在不科学使用化肥,违禁使用农药,农药化肥能长期存在于环境,并逐渐累积,加剧农村环境污染。农用地膜的使用也造成环境污染,我国农用地膜使用量大,农民又缺乏回收和处理的意识,随处丢弃,使得地膜污染称为我国农村新的污染源。畜禽、渔业养殖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是农村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在农村为了发展经济,河流、池塘通常都以合同形式承包给个体经营畜禽、渔业养殖等。由于缺乏科学指导和管理,水体污染严重。尽管多数地方采用了养鱼、养鸭、粪便还田的循环农业模式,增大了经济产出,但也加重了水体污染,过去能洗衣服、游泳的池塘现在都不复存在,这也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2)村民生活污染。我国农村区域辽阔,村落零星分布,村民生活污染物很难集中处理和控制。农村生活污染集中体现在生活垃圾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和燃料问题引起的污染。在河流污染方面,很多河流沿岸成了村民的垃圾堆放点,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农村人口膨胀、村落规模增大是农村污染的根源,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和村民环保意识不足是农村污染的主要原因。

2水体自净能力

水体的自净能力是很有限的,如果污染物质排入量超出了水体自净能力,就会造成水体污染。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被称为水环境容量,即某水域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质的最大允许负荷量[5]。水体污染治理就是基于水体自净机理进行治理的,水体污染治理的前提是有效的污水末端治理,只有有效控制了污染源的输入,对水体的污染治理才是经济有效的。水体的自净作用按其净化机理可分为物理净化过程、化学净化过程和生物净化过程。物理净化机理是天然水体的稀释、扩散、沉淀和挥发作用,使污染物质的浓度降低;化学净化机理是天然水体通过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凝聚、中和等作用,使污染物质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并且浓度降低;生物净化机理是天然水体中的生物活动使污染物质的浓度降低,特别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6]。

3水环境污染原理

水环境污染,就是人为的外界干扰,如污染物质的过量排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引起水体中某一环节发生变化,并使水环境短期内无法达到新的平衡。通过水环境生态系统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污染发生的演化过程及掌握各要素间的利害关系,为污染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当前的污染问题可以分为传统的生态位污染、水条件污染、难降解有机物污染和毒性污染。

1)生态位污染。生态位污染是指人为向水环境系统中输入某一过多污染物质,该污染物质是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生态位上组成,造成该生态位的显著性突变,并最终引起生态系统短期内无法恢复的污染。如典型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这类污染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最常产生的污染,我国集中体现在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当向水体中排放了过量有机物质时,使得微生物(分解者)大量生长,并消耗水体中的氧气,水生生物由于缺氧逐渐死亡,水体中有机物进一步积累,如此循环导致水质最终恶化,形成厌氧环境,造成有机污染。当向水体中排放过量富营养化元素n、p等时,造成藻类大量生长,特别是低等藻类疯长形成水华,生物量急剧增加,破坏了供氧平衡,使水体溶解氧逐渐减少,鱼类等高等生物死亡,水体中有机物积累,又促使微生物大量生长,如此循环导致水体最终呈现厌氧环境,造成富营养化污染。

2)水条件污染。水条件污染是指由于人为向水环境输入某一污染物质,改变了水体水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及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无法适应而大量死亡的污染,如热污染、酸污染、盐碱污染等造成了水体温度、pH、碱度等水质变化,从而使生物无法生存。这里可以是对某一种生物的影响,也可以是所有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对不同环境条件有不同的适应能力。通常微生物环境适应能力大于植物,植物适应能力又大于动物。

3)难降解有机物污染。在工业污水中有很多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其存在不会对生物造成直接危害和瞬时毒性,但由于其难降解性,可以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并不断积累,如塑料盒、塑料袋、农用薄膜等,其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4)有毒污染。有毒污染是指由于人为向水体中排放了某些生物有毒物质,使水体中生物慢性中毒或快速死亡的污染。该类污染主要体现在工业污染中,如重金属污染、有毒有机烃类化合物、农药污染等。

水体污染治理对策

1河道曝气充氧

从水环境生态结构出发,环境污染的根源在于最终造成水体供氧平衡的破坏,由于水体氧亏值逐渐增大,最终水体中的好氧生物,特别是高等动植物将因为缺氧而死亡。在治理水环境污染时,可以从供氧关系出发,通过人为手段,增加水体复氧能力,从而增加水体环境承载力,减少水生物的死亡,促进水质恢复。河道曝气技术的应用由来已久,国外特别是欧美诸国,早在20世纪就有许多水域污染治理案例。如德国1998年夏天进行的Saar河纯氧曝气治理,利用纯氧曝气船对Saar河进行曝气,以提高水体溶解氧量。德国Fulda河纯氧曝气系统已运行多年,间歇运行,当水体溶解氧浓度低于指定的临界值时则启动,效果良好,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英国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河道曝气整治项目之一,为减轻混合污水导致溶解氧浓度降低所带来的影响,1988年建造了一个机动增氧的纯氧-混流增氧系统。美国1987和1988年在密西西比河明尼苏达码头附近的河道安装了曝气设备,有效地控制了臭味产生和藻类的过量繁殖[7]。

1)河道曝气充氧的理论依据。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是要满足供氧平衡,即水体复氧速率(VDo)不能小于水体生物好氧速率(Vno),否则水体中溶解氧将逐渐减少,最终处于厌氧状态,导致水体生物缺氧死亡。水体生物好氧速率与水体生物量之间满足一定的函数关系,如果用X表示水体中生物量,则可用Vno=f1(X)表示该函数关系。供氧平衡时,VDo≥Vno=f1(X)。由于水体污染,水中有机物增加导致细菌等微生物大量生长,或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生长,最终使水体生物量X增大,所以水体好氧速率也增大。自然状态下的复氧速率是恒定的,必然造成氧亏值的增大,水体生物缺氧死亡。河道曝气复氧的目的是人为地增大河道复氧速率,维持供氧平衡。

2)河道曝气复氧形式。(1)固定式充氧站。在需要曝气充氧的河段上安装固定的曝气充氧装置,可以采用不同的曝气设备。当河水较深,需要长期充氧时,且曝气河段有航运要求或景观功能要求时,可以采用鼓风曝气或纯氧曝气;当河水较浅,没有航运要求或景观功能要求时,可以采用机械曝气形式。(2)移动式充氧站。这种曝气方式主要表现为充氧船曝气。曝气充氧船可以自由移动,机动灵活,便于人为控制和调控运行的时间和空间,不影响河道航运功能。因此,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合流治理中都采用过这种方法,我国在苏州河治理中也采用过充氧船曝气方式[8]。3.2

2生物强化技术

单纯的河道曝气复氧是不经济的。长期污染的水体中好养生物长期受到抑制,生物量很少,曝气复氧可以让好氧微生物逐渐恢复,但需要一段时间,复氧速率远大于好氧速率,造成氧的浪费。生物强化技术就是在供氧平衡范围内,人为加大水体中微生物的量,促进有机物的降解。生物强化技术是针对河流有机污染的治理措施,即直接向污染水体中接种外援的污染降解菌,通过微生物的迅速增殖加快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进程,从而加快水体自净,迅速恢复正常的平衡状态。生物强化技术通常需要曝气,以保证水体的供氧平衡,否则只会令水体更加恶化。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有集中式生物系统、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em)及固定化微生物等技术。

1)内置式水处理系统。实质上,内置式水处理系统就是将污水处理厂搬到了河流中,就地处理河水,属于一种原位修复技术,也称为“围河造厂”。将一个巨型容器置于河道中,在容器中添加活性污泥并进行曝气,达到处理河水的目的。巨型容器是用来容纳污泥,防止污泥流失,控制污泥在一定浓度。随河水流走的污泥在河道复氧的保证下,也加大了水体自净能力,不会对河水产生不良影响。

2)外置式生物箱。外置式生物箱相当于一个微型污水处理器,在一个箱式容器中培养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并给予曝气,处理河水中的有机物质。与“围河造厂”相比,其规模和功能小了很多。生物箱可以漂浮在河面,不用支撑,灵活方便,适用于不需要长期处理的河水、局部污染水体,如排污口或有航运要求的河道。

3)水域景观生态治理。水域景观治理是基于河水富营养化的治理,由于景观系统的复杂性,生态系统多样,对增强河流的环境容量至关重要。水域景观治理就是在河堤和河道上构建人工景观环境,栽培美人蕉、旱伞草等水生植物。另外,水域景观也是微生物、昆虫、鱼类、鸟类等自然生物栖息地,对于增强河流生态功能有积极作用。(1)构建河岸混合植物带。河岸混合植物带是指在河岸浅水区以挺水植物、浮叶植物、部分沉水植物和陆生植物为主的区域。典型挺水植物有香蒲、芦苇、莲灯,浮叶植物有睡莲、菱,沉水植物有眼子菜、金鱼藻、苦草等。李睿华等对河岸植物带处理污染河水进行了研究[9],结果表明,河岸混合植物水生系统对nH+4-n、tp有良好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71.1%、69.3%;对有机物也有一定去除效果,CoD去除率达43.5%。可见,构建河岸混合植物带,对于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特别是促进n、p元素的生态循环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达到了景观治理的要求,对于美化环境、提高河流复氧能力、增强河流生态功能非常有效。(2)生物浮岛技术。生物浮岛技术是利用生态工学原理,在受污染河道用木头、泡沫等轻质材料搭建浮岛,以浮岛为载体,在水面上种植植物,构成微生物、昆虫鱼类、鸟类、植物等自然生物栖息地,形成生物链来帮助水体自净[10]。与河岸植物带功能相同,生物浮岛也是以水生植物为中心构建生态链条,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而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生物浮岛技术比较适用于没有航运要求的小河道,对于有航运要求的河道,要慎重选择生物浮岛的位置,一般选在河道较宽的部位,或在人工开凿港湾设置浮岛,也可设计小型浮岛,零星多点分布。

化工污染的来源篇8

(①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石家庄050022;②井陉县环境保护监测站,石家庄0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相对于以往我国集中治理污染方向——点源污染来说,非点源污染正在成为我国污染治理中的难点和重点。我国许多中小型城市都面临着非点源污染的威胁,而涉及治理工作的进展却不容乐观。文章以笔者的居住地区——石家庄市为例,对各种非点源污染现象、成因、表现以及现在对污染的治理情况和进展加以归纳总结,结合国内治理非点源污染的技术途径,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探讨石家庄市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方向和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石家庄市;对策

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7-0038-03

作者简介:李治国(1984-),男,河北石家庄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

0引言

非点源污染是针对点源污染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由于造成非点源污染的因素比较复杂,涉及方面广泛从而成为各国治理环境污染的重点难点;在我国,农业的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比其他的农业国家普遍要低,同时我国的农业耕作管理类型属于粗放型,所以因农业而产生的非点源污染已相当严重,特别是对于石家庄这样的中等城市,一方面社会各界对非点源污染认识还不到位;另一方面在广大地区还缺乏必要的治理措施。非点源污染已经开始成为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方面,亟需引起足够重视。

1非点源污染的构成和危害

1.1非点源污染的构成

非点源污染(non-pointSourcepollution)又被称做面源污染,是指在降雨径流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把大气、地面和土壤中的污染物汇入收纳水体(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洋)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或其他形式的污染过程。非点源污染主要有两种污染形式,一种是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的自然因素污染;一种是人为因素导致污染,主要表现为农田氮素、磷素向水体、大气的转移,目前由于我国过于追求粮食的高产量,导致我国农药使用不当,有文献表明目前我国的氮、磷化肥的损失每年至少1314.5万t和506万t[1],通过径流、淋溶、反硝化、吸收和侵蚀等方式进入环境,从而污染环境。

1.2非点源污染的危害

1.2.1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体的富营养化通常是指湖泊、水湾和海湾等封闭性水域,以及某些滞留河流水体内的氮、磷、碳等营养元素的富集,导致某些特征性藻类的异常增殖。水体富营养物质的来源主要有城镇生活污水,含氮、磷的工业废水和农田氮、磷肥。其中,农田的氮、磷流失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水体富营养化总体来讲有以下几种危害:细菌微生物的繁殖造成水体耗氧量增加;水中藻类死亡使厌养细菌大量繁殖;无机氮的富集可使一部分水完全变为腐化区;生物多样性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而大大减少,生物量减少有减弱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形成恶性循环。有文献表明,石家庄市富营养化趋势明显。[2]

1.2.2对人体的危害

特别是水净化能力比较弱以及农村等缺水少水并且水处理能不强的地区来说,非点源污染早成的水源影响比较巨大,在河流中不但因富营养化而使水体难以利用,同时水中含大量的非离子氮以及亚硝酸盐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饮用将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危害。

各种形式流失的氮、磷素均可进入水环境,不仅仅是对地表水还包括地下水都造成污染。检测分析结果表明[3],石家庄市地下水硝酸盐氮含量在持续升高,2011年度超标率为9.47%

2石家庄市非点源污染状况

2.1农业非点源污染

2.1.1化肥

当前农民在农作物施肥上存在误区:认为施用化肥越多,作物产量越高。经统计[4],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石家庄市的氮肥施用量还不很大,但到了2012年,石家庄市化肥总用量达171.83万吨,化肥施用量达850.97kg/hm2,其中氮肥用量达93.8万吨,磷肥47.1万吨,化肥投入增加在促进粮食增产的同时一部分肥料又会损失,这部分肥料通过各种途径污染水质造成水资源非点源污染。对氮肥的施用方式不合理,大量氮肥流失,给环境带来很大压力。

2.1.2农药

石家庄市的农作物在2012年总播种面积已达100.95万公顷,农田用药量也较大,2012年农药用量达13718t,耕地亩均为0.67kg。在杀虫剂类农药中,以久效磷、1605、3911、1059、六六六、敌敌畏、敌百虫、乐果用得最多,但是农药的长期大量施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从全国来看使用的农药有80%直接进入土壤,导致现有耕地1/7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药的不当施用使用已经成为非点源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5]。石家庄市在2012年农药施用总量(有效成分)就达到8217t,这些农药在土壤中残留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从而引起土壤中微生物、动物种类、数量改变,如蚯蚓等一些有益动物大量死亡。

有研究[6]发现,敌敌畏、敌百虫、六六六等农药使用后,若一星期内发生降雨,则导致流失量较大;若降雨推迟,农药流失将大大降低(一般只有施用量的0.1%~0.2%),同时空农药瓶随意丢弃在田间、沟渠,也给水资源带来了污染。

2.2水土流失

在农田灌溉时不免发生少量的水土流失,地表径流的影响及区域的地形特点,水土流失时有发生,也会引起水资源的非点源污染。水土流失造成的主要危害有[7]:水土流失通过径流的搬运过程使泥沙吸附的化肥、农药及其它有机物和有毒物质进入各种水体,对水资源形成污染;水土流失增加了水体中的含沙量及悬浮物;水土流失加重了地表水的营养化;水土流失也造成地下水的污染。水土流失造成的以上四中危害是非点源污染形成的重要因素。

据统计调查[4],石家庄市2012年初耕地面积为535364km2,年末减少了4509km2,其中除自然流失外还有因保护不利而产生的水土流失。据河北国土资源数据集提供数据可知,石家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2004.67km2,占总面积的23.04%,总重达613万t,其中石家庄市水土流失面积达360.74km2,占总面积的28.91%,总重达16.30万t。

2.3城市非点源污染

城市非点源污染主要是城市中汽车和工业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严重破坏了石家庄地区的大气状况,石家庄市大气环境污染严重,2013年大气环境在74个重点城市中排在全国倒数第二位[5]。大气中的悬浮物,如烟尘、车辆废气等的干沉降或经降雨(溶雪)的淋溶和洗刷作用产生的湿沉降,不仅会增加水体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含量,还会在降水中随雨水降落到地面,进而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再次,城市中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不当使污染物积累的数量过大,直接影响非点源的污染负荷。

3石家庄市非点源污染控制及对策研究

针对石家庄地区所存在非点源污染的各种情况,要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措施,对各种不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取得治理效果和效益的双重收益。

3.1对于石家庄的农村地区

3.1.1针对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地区

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地区应该针对农业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提出措施解决农业中产生的化肥、农药施用不当以及家畜养殖等产生的非点源污染。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发展生态农业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态农业技术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应用,它使物质在生态系统内多次循环,废物产生最小化,减少农村非点源污染[6]。根据气候、土壤、生产目标的不同,可以采取许多不同模式。可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发展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

石家庄以农业为主,同时有传统畜牧业,2012年石家庄市大体形畜生合计675600头[4],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实行养种结合,定量调控结合链环的饲料配置,粪尿投放,制沼和塘淤返田,提高了系统产力,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非点源污染。在处理农村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方面,比较成熟的生态技术有现代堆肥技术、秸秆粉碎还田、沼气技术、垃圾熟化技术等[7]。

3.1.2针对城市周边广大农村地区

对于市区周边的农村地区,因为其靠近城市,因此与其他的农村地区的污染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有很大不同,对其治理应采取不同于城市以及其他农村地区的方式方法。

对其的治理方向可以采取加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制度建设以及加强地区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来。通过起靠近城市的地理优势加大投入力度,在推进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落实非点源污染治理的配套设施,将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8]。

另外一方面农业非点源污染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也只有经济进一步发展才有实力将其控制。只有在资金、管理、技术和提高环境意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投入,只有这样,农业发展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终实现农业与环境的双赢。

3.2针对城市地区

由于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废水造成的径流污染是主要的非点源的来源,现在我国为避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各个城市都对环境污染进行了严肃的治理,但是由于城市居民个人环保意识薄弱和环抱部门对居民生活污水垃圾的忽视,导致其成为城市非点源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在管理好工业污染的同时加大对城市居民的教育,同时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做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污水的处理工作,通过综合途径来进行解决。

对石家庄市治理方向和措施要实现几个方面的转变:从注重水资源量向同时注重水资源量和质转变;从控制工业点源污染为主向控制工业和生活点源、农业面源与其它非点源污染相结合转变;从控制外源污染为主向控制外源与内源污染相结合转变;从注重城市绿化景观建设和水生态保护向注重城市与农村水生态保护和修复转变;从采用比较单一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向采用综合性的水污染防治措施转变。

4结语

随着石家庄市点源污染控制的加强,其治理已经走向正规,而非点源污染问题由于没有引起足够会越来越明显。石家庄市近年来大力推广生态乡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粪、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序管理的现状。在鹿泉符家庄村,该村一是着力推进并完善“改厕、改厨、改圈”,并根据村里具体情况修建户用沼气池和科学堆肥。经统计,全村每年可减少化肥使用3.6t,农药使用0.43t,可以减少向大自然排放氮、磷等元素,取得治理效果和效益的双重收益。二是优先推荐将村中污水混入沼气池进行就地消纳处理。经测算,在未采取沼气池处理污水时,全村每年共产生生活污水3300吨,绝大部分直接排放至环境中,经采用该方法处理污水后排放量降低了60%.三是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用、县处理”的方式,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该种方法有效降低了非点源污染。

参考文献:

[1]徐谦.我国化肥和农药非点源污染状况综述[J].农村生态环境,2009,12(2):39-43.

[2]夏斌.海河流域的富营养化状况及污染物入海通量[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12(36):33-38.

[3]赵若楠,王博.石家庄市地下水资源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J].煤炭与化工,2014,2(2):148-149.

[4]2013年石家庄市环境质量公报.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

[5]李俊然,陈利顶,郭旭东,等.土地利用结构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0,20(6):506-510.

[6]张淑荣.农业区非点源污染敏感性评价的一种方法[J].水土保持学报,2009,15(2):56-59.

化工污染的来源篇9

关键词: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138-01

随着人类文明逐渐走向深入,社会经济、知识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高,而工业生产成为提高经济力量的主要力量,但工业生产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工程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废渣(即工业“三废”)由各种各样的方式排放到大气中,污染我们的空气,这不仅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也损害到人类的健康。社会生产中,各种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中,大气质量日益恶劣。因此,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大气污染是必须完成的工作。

1原因分析

我国工业生产模式落后,还在采取粗放型的生活,能源浪费十分严重,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根据统计,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这些大气污染加速了铁路、建筑物的腐蚀,还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大气污染直接影响到臭氧层,人们生存环境的安全持续已经岌岌可危。

1.1工业企业

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我们在大气污染治理中,也要注重工业生产的生态管理。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造成大气污染的污染成分也更加丰富,由于工业企业的性质、规模、工艺过程、原料和产品种类等不同,所带来的大气污染程度也不同,我们必须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开展大气污染治理。

1.2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

我国南北温差大,冬季普遍寒冷,夏季普遍颜色(炎热),人们冬季会用炉火、采暖锅炉取暖,夏季会使用空调,这些(直接和间接)都要用到大量的煤炭,尤其是冬季,很多地区浓烟漫漫(弥漫),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虽然我国现阶段在采暖设备进行了全面改造,但在一些小城市、农村地区,还是大量使用燃煤取暖,而在燃煤市场上,高硫煤仍占主导地位,经济的限制,让人们不可能放弃廉价的高硫煤而去购买环保型的低硫煤。这些都是So2过渡(度)排放的原因。

1.3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的建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过车(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主要交通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但它们的使用,也给城市增加了新的大气污染源。最严重的污染来自汽车,几年来私人轿车的数量急遽(急剧)增多,汽车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在污染空气的同时,还给人体带来了一定损害,特别是一些柴油大货车和冒烟车辆,排放的尾气中还有很多颗粒物,这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例如一辆柴油车排放的尾气中所含有的颗粒物,几乎是100辆汽油差(车)夹带的总和,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污染源。

1.4市政建设

由于我国地理环境的限制,很多公路都会出现人行板道明显高于路面而且与路面垂直的现象,这让公路上的粉尘无法会吹走,然而越积越多,汽车驶过就会引发扬尘。

人类为了满足生存需求,不断的建设、改造,随意滥用自然资源,导致全球温室效应的出现,而这些最终也会影响到人类本身,人类生存的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各种自然灾害的频发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2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

2.1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大气污染物中的种类不同,各地区、各种生产所带来的污染也不同,为了更好的进行大气污染治理,我们必须先进行大气质量监测,掌握各地大气环境的实际情况。

颗粒物质的测定:颗粒物是存在与大气中数量最大、成分复杂、性质多样、危害较大的一种,颗粒物基本属于有害物质,也可能是其它有害物质的载体,或者催化剂。颗粒物质与所吸附的气态或蒸汽态物质结合,会产生比单个组分更大的协同毒性作用。要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必须控制颗粒物的排放。

二氧化硫的测定:H2S、So2、So3、CS2、H2So4和各种硫酸盐是造成大气硫污染的主要化学成分。人们在使用煤、石油燃料、含硫矿石、硫酸的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硫,并排入空气中。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之一,二氧化硫所涉及范围最广、影响最大。

2.2综合整治

在治理大气污染时,必须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制定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各功能区最大能承受的排放量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根本在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交通状况,才能在根源上控制污染物的浓度、范围,同时也是有针对性的开展环境治理。

我国城市化建设中,主要使用粗放的生产方式,造成了大量能源的浪费,污染物的排放也随之增加,由此带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落后的能源燃烧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加快使用气体燃料、低硫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能源。城市地区采取集中供暖的方式,调整工业布局,规范能源使用,通过经济正常和科学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3科学规划,合理配置

植树造林一直被认为是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且成本低,还能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绿化环境,也能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树木能发挥其光合作用的本事,充分发挥植物净化大气的作用,为此,我们应扩大植树造林的面积和范围。根据污染源位置、污染物汇集区的地形地势、风向和污染气体的季节分配,合理安排,因此质疑(因地制宜)。在污染严重的地区建设包围式或隔离式的林带,让那些含尘、含污染的气体在大气中被树木吸收,减少污染物的扩散。有研究显示,不少植物具有一种以酶作催化剂的潜在解毒力,可以分解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或形成一些大分子络合物,降低这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因而对大气具有特殊的净化功能。加入我们每种植一公顷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00多公斤So2,并吸收30多吨灰尘。

2.4利用气象条件防治大气污染

如果城市的污染源已经确定,并处在稳定的阶段,那么大气污染状况就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和扩散受主要受气象条件的支配和影响,因此,充分利用气象条件,是控制大气污染,减少污染物传播,实现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也是一种自然的途径,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则是其中的关键。气象部门在防治城市大气污染方面,不仅要提供详细的大气污染气象条件,还要为政府规划部门搞好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雾的出现是大气污染已经恶化的重要表现,而降水可以冲刷大气中的污染物。所以气象部门可以通过人工增雨、增雪、消雾等技术来净化大气、消除污染。

参考文献

[1]戴铭红.森林资源[J].环境导报,2001(6).

化工污染的来源篇10

【关键词】环境;统计;污染减排;污染源普查;新型工业化;排污申报

我国现行的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污染源减排、新型工业化、排污申报、排污收费是自成体系的几项工作,由于这几项工作的目的、指标、制度、方法不同,不仅造成互相之间衔接不够、结果不一致、数据质量控制难度大、基层环保部门重复劳动多、企业填报负担重,而且造成环保系统内部数出多门、不规范、不科学的弊病。

1.环保各项统计工作的特点

环境统计是用数字反映并计量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和环境变化对人类影响的工作。环境统计可为政府部门制定环境政策和环境规划,预测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等提供依据。环境统计内容主要包括:土地环境统计、自然资源环境统计、能源环境统计、人类居住区环境统计、环境污染统计、污染治理统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环境污染统计及污染治理统计,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观景是对“三废”进行综合处理与利用。反映这方面内容的指标主要有:三废达标排放量、处理量、综合利用量、贮存量等。将这些指标与排放总量相比即可求得排放达标率、处理率、综合利用率等分析指标,以反映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的水平。

污染源普查即是对污染源数据的全面清查和统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首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已于2008年全面启动,后来又经过2009年、2010年两次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污染源普查范围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其他产生、排放污染物的设施。

污染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是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将处于加快发展阶段,资源能源与环境矛盾将更加集中。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战略目标。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我国是在十六大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排污申报登记是要求具有排污活动行为的单位按一定规格形式就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生产工艺设备、原材料产品、污染物排放处理设施,以及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方式、趋向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所在地环境主管部门呈报的过程。它是各国环境管理中普遍采取的一项制度,是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则作为一项独立的环境管理制度规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规中,并成为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工作的基础。

可见对污染源信息进行调查管理是了解和掌握污染物排放及环境治理实际情况,掌握污染源行业分布、流域分布、区域分布,确定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地区及重点污染行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污染减排、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及全面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工作的好坏、调查数据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环保政策和规划的制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实施、排污费的全面足额征收等一系列环保工作,同时对城市建设、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等方面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环保各项统计工作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2.1重复劳动

目前环保系统内部存在有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污染减排、新型工业化、排污申报和排污收费等几项对污染源信息调查和管理的基础工作,由于各项工作的管理目的、指标及方法不同,工作部门、管理人员不同,互相之间衔接不够,一方面是企业反复填报,负担重、重复劳动多;另一方面是环保管理人员重复审核,数据质量控制难度大,造成环保系统内部污染源信息数出多门、不规范、不科学的弊病。

2.2数出多门

由于各项环保工作侧重点不同。导致同一个单位的数据五花八门。例如因为如果多报了要多缴排污费,而报少了环保部门通过排污许可证管理将少给企业排污总量。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排污者都存在少报排污量现象。另外污染源减排工作中则需要有较大的污染物的排放量,污染减排工作才有成效。否则会出现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污染治理设施,核算下来的减排量非常小。减排效果不明显。新型工业化报表制度中关于环保方面的数据与污染源减排密切相关,但与污染减排又存在着不同之处。

2.3报表制度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由于企业产品、原料、生产工艺及生产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的量、种类有很大的不同,而统计工作中又不大可能将各种污染物都一一列入统计;要确定每一个企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的量,需要环境监测部门的实际监测数据,由于工作量巨大,基层环保部门做不到对每个企业现场监测,这就需要利用到《产排污系数手册》,然而《产排污系数手册》查找的相关产排污系数与各企业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通过笔者近年来的工作发现各报表制度比较复杂,对于企业是一个挑战,往往企业上报的数据质量较差。

3.环保各项统计工作统一的对策

3.1加强污染源管理,加大污染源监测力度

进一步加强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逐步建立污染源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环境保护工作的机制,实现污染源的长效监督管理;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更好地为服务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不断加大污染源监督监测的力度。对重点污染源进行每季度1次的定期监测和不定期监测,加大监测力度;将“三同时”项目试生产企业纳入了监督监测范围,采用现场调查,不定期督查等相结合的方式,准确了解重点排污企业的排污状况,并建立了污染源监测快报制度,充分发挥监测数据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3.2加强培训、现场填报

针对企业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环境统计报表填报困难、拖拉等现象。采取各项报表,在规定的时间里统一集中到环保局,经过讲解、培训,然后现场集中填报,最后经环境统计、污染减排、新型工业化、排污申报等负责人员共同审核。通过集中填报以培代报的方式,有效提高环保统计数据质量,企业环统人员填报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更为重要是有力保证了上报数据的质量。

3.3进行多表合一试点工作

国家环保部与2003年下发了《关于开展环境统计“三表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2005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环境统计“三表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对23个市进行“三表合一”试点,“三表合一”工作是将企业到环保局这一数据上报过程进行统一。要在“三表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多表合一”工作。将环保各项统计数据进行统一,将基层环保局内部从事统计、排污申报、排污收集、排污收费、污染减排、新型工业化等的人员力量进行整合,提高数据质量有重要意义。待“多表合一”条件成熟,再逐渐分区域、分阶段进行实施。

通过以上工作,逐步实现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污染源减排、新型工业化、排污申报、排污收费等工作的统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