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体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9:54

社会经济体制篇1

当前宏观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体制根源张晓晶

三十年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与未来走向苏明

监管者的视角:金融体制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刘晓勇,LiuXiaoyong

国有企业改革:效率与公平的视角张春霖,ZhangChunlin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评述李坤望

我国变革中的治理架构赖海榕,LaiHairong

市场经济改革中的法治建设李林,LiLin

农民眼中的村民自治——兼议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的关系郑梦熊,Zhengmengxiong

全球化观念在中国的传播蔡拓,Caituo

休克疗法与渐进主义:十五年后的反思弗拉基米尔·波波夫,王永兴

普罗科菲耶夫论前苏联的改革Ю.А.普罗科菲耶夫,项国兰

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对东亚经济的影响黄朝翰,杨大群

我国外汇储备的成本、收益及其分布状况研究李众敏,LiZhongmin

财政性教育投入的国际比较与绩效评价袁志明

政府采购市场开放性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林晶

日本地域福利的现状及其走向——以东京都调布市"生活支援照看网络"为例杨刚,YangGang

欧洲福利国家:黄金般的成就与白银般的前景莫瑞吉欧·费雷拉,张文成

欧盟社会保障制度国家间协调机制及其启示董克用,,DongKeyong,wangdan

中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及其启示张时玲

美国人民在多大程度上信任政府?约瑟夫·奈,杨娜

通过参与和透明的方式提升政府信任金炳燮,金镇炯,卻继红

工人成熟与社会法团主义:中国工会的转型研究王向民,wangXiangmin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与日本特殊法人改革之比较杜创国,DuChuangguo

人地和谐关系理论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陈修颖

当前中央企业改革与重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李跃平,赖海榕,张志跃,刘承礼

欧洲大陆的公司治理改革卢卡·恩里克斯,保罗·沃尔品,刘承礼,孙春甫

美国公司治理是否最佳?——一项基于公司治理和股东财富关系的跨国检验瑞纳·阿葛瓦,樊士德

创业企业基于生命周期的治理结构动态演进模型刘志阳,施祖留,LiuZhiyang,ShiZuliu

官方外汇干预的理论与实践潘宏胜,panHongsheng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与模型研究评析何来维,HeLaiwei

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惠恩才,Huiencai

当代社会发展必须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丁元竹,DingYuanzhu

混合选举制的兴起与当代选举制度的新发展何俊志,HeJunzhi

论民间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领域及权利保障唐兴霖,刘国臻,tangXinglin,LiuGuozhen

制度供给与经济发展——兼论"浙江现象"中的政府因素马力宏,maLihong

转型论者应该止步吗?瓦莱丽·邦斯,詹蓓

案例研究及其效用朱世平,约翰·格宁

中国村民自治制度"内卷化"现象的思考贺东航,HeDonghang

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程利仲,ChengLizhong

经济体制障碍:我国耕地减少的根本原因郭贯成,吴群

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冲突:制度的作用林燕,张忠根

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张智勇,ZhangZhiyong

创新型国家需要社会创新——在"社会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国际研讨会上的闭幕辞俞可平,YuKeping

社会创新的涵义与实践——"社会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国际研讨会综述(一)刘承礼,LiuChengli

重要领域的社会创新与各部门的作用——"社会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国际研讨会综述(二)刘英,LiuYing

英国布莱尔政府公共服务改革模式分析雷昆,LeiKun

西方国家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高旺,Gaowang

美国联邦应急总署对新闻媒体采访抗灾救灾的管理规范及其借鉴万鹏飞,wanpengfei

不断再分配的社会:改革的作用维·梅·波尔捷罗维奇,侯静娜

后社会主义转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在向西方资本主义趋同吗?伯纳德·沙文斯,埃里克·马格宁,邓晓臻

中东欧国家社会政治转型的经验——俄罗斯与波兰学者笔谈摘录a.斯捷姆佩尼-库钦斯卡,a.格洛瓦茨基,Б.А.博戈莫洛夫,К.库比亚克,侯静娜

财政竞争对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以中国的招商引资竞争为例张恒龙,陈宪,ZhangHenglong,ChenXian

流入中亚及高加索各国的外资:诅咒还是福音?奥克尚·巴尤尔根,孙寿涛

外商直接投资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陈继杰,ChenJijie

关注中央银行的汇率风险和潜在亏损王仁言,wangRenyan

控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长远战略在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彭兴韵,pengXingyun

金融改革的决定和影响因素阿卜杜尔·阿比德,阿沙卡·莫迪,王年咏,杨晓烨

测度有效性:定量与定性研究的共有标准罗伯特·艾德考克,大卫·科利尔,田霖

比较研究中的可比案例战略阿伦德·利普哈特,孟令彤

当道义变成制度之后--试论城市低保制度实践的延伸效果及其演进方向洪大用,HongDayong

不平等就是不健康文森特·纳瓦罗,Vicentenavarro

走向以农村为本的农村发展战略王振耀,wanGZhenyao

公选乡村干部的经济解读:以四川省为例雷世界,LeiShijie

中国乡村治理:结构与类型贺雪峰,董磊明,HeXuefeng,DongLeiming

"阳光"经济与加强俄罗斯国家安全斯·帕·戈林基娜,格·博·克列伊涅尔,项国兰

俄罗斯科技创新体系改革进展张寅生,鲍鸥,ZhangYinsheng,Baoou

转轨经济中的资本外逃研究牛晓健,niuXiaojian

金融发展的两种理论及其借鉴意义郑志刚,ZhengZhigang

地方公共机构债券融资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以美国市政债券与日本地方债券为例宋立,SongLi

台湾<金融控股公司法>评述卫新江,阮品嘉,weiXinjiang,Ruanpinjia

公司法的经济学分析:理论和若干讨论陈小洪,ChenXiaohong

制度起作用吗?亚当·普热沃斯基,晓健

学习、制度与经济绩效C·曼特扎维诺斯,C·诺斯,S·沙里克,闫健

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宋伟良,SonGweiliang

基于国际化视角的中国技术标准吴林海,wuLinhai

论政府规制机构形式的选择张会恒,ZHanGHuiheng

分工、结构转型与经济转轨杨丽花,YangLihua

庇护关系--一个社会政治的概念模式张立鹏,ZhangLipeng

汇率制度选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文献综述术汪茂昌,wangmaochang

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发展道格拉斯·诺斯

制度主义与比较经济学的新发展贾根良

“内部人控制”与利益集团——中国与俄罗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实证分析田春生

转轨国家的政府干预、腐败与政府被控——转型国家中企业与政府交易关系研究乔尔·赫尔曼,马克·施克曼

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李绍光

关于发展中国地方政府公债融资的研究贾康,李炜光,刘军民

作为财政控制与组织系统的政府预算——日本的预算理念、制度与财政运行机制焦建国

入世后中国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政策选择(下篇)张晓朴

改革德国经济的十项措施罗兰德·贝格尔

税收国际协调的展望及思考靳东升

科斯定理1-2-3约瑟夫·费尔德

构建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李建功

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的相关性——对企业家能力的一种概括林祥

中国改革中的政治经济化孙津

美国经济衰退原因及政策分析与启示于国安,宫淑玫

社会经济体制篇2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体制;深化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进行,社会发展中产生了诸多矛盾与困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为了化解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平衡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使得经济能够正常运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支持。与此同时,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能使社会发展朝着稳步,健康的方向迈进,能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现代化的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就越发重要,改革越深入,越能化解社会中出现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加快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有着独特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在相互竞争。这时候,建立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措施。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经济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大致相同,即力图化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深入进行。

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

的要求具有一致性一方面,市场的自发性与盲目性导致市场经济的运行的紊乱,市场调节的失衡,使得国家难以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带来国民经济失衡,经济波动幅度大,物价无规律变化,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后劲支持,但是当今中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的尚待提升,人才储备不足,专业性人才的缺乏使得经收稿日期:2016-11-18作者简介:樊园杰(1983-),女,山西大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经济学。基金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6041016-4);山西大同大学2014年度科研基金(2014K9)。济后劲明显不足。要大力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在全社会提倡创新创业,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支持,还需要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支持。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化解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力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升国民经济水平,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间的失衡状态,利用经济体制改革,将企业资本的所有权还给企业,企业自身控制内部生产活动,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步发展。

3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升。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一体化,国际形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之下,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不可逆转,这不仅仅是机遇,更代表了竞争的加剧。政治一体化的出现,欧盟联立,导致贸易壁垒现象日益加剧,如果中国不加强改革开放政策,固守自封,必然会落后在世界潮流之下,不断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构建,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稳定国内形势的必然要求。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要切实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例如: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科学创新力不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收入分配不均等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必须深化经济,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大科学创新研发支持力度,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后劲支持[2]。与此同时,一方面要平衡好市场调节与国家调控间的天平,合理调控市场经济,使垄断性权力达到遏制,为新的经济力量产生提供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国家要适当下放国家权力,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建立监督制约机制有效监管市场经济的运行,发挥市场经济的独特性与优越性,维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改革中出现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难以完全消除的,旧矛盾没有得到解决,新的矛盾又出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依次化解层出不穷矛盾的过程。在改革经济体制和不断解决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的矛盾下,要不断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主要力量,将经济体制改革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搞好的情况下,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可想而知,这是一个极为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主义国家的建设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也离不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逐步加强,经济的不稳定性也在愈演愈烈,为了极大降低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形为一个较为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就成为必然要求。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化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使经济平稳运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3]。

4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改革中不断出现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经济正常、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力图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既存在着相辅形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又一脉相承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条件,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化解困难,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也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环境。二者具有相一致的要求和目标,不断深化改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的复杂性与长期性,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要求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平稳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作者:樊园杰王婷单位:山西大同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妮.和谐社会视角下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J].商场现代化,2015,09:265.

社会经济体制篇3

在此基础之上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公正。但至此,一个贯穿改革始终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那就是政府活动有时会缺位、越位和错位,严重影响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因此,后来十六大、十七大相继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相继衰退,而中国经济却逆势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主要归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为其使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可以使政府适时适度地发挥宏观调控的指导作用。十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如果这些政策一一得到认真贯穿落实,中国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会愈走愈远,愈来愈自信。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充满活力,动态发展,不断演进。实践发展需要形成体制以适应它的发展要求,体制在回应实践需要的过程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进行创新,又去指导实践,如此不断反复。体制不是僵化的,是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二是巧妙地处理好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全球公认的实现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的方式,正如邓小平所言“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印度市场经济体制的超越

为什么拿中国跟印度比较呢?一是印度的国情和中国国情相似,两个国家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也很相近。二是中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印度实行的是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从经济总量和民生两方面可以看出中印之间的差距。一是经济总量的超越。改革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2010年中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用三十年的时间取得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取得的成就,而印度的GDp总量远远比不上中国。二是民生方面的超越。在医疗卫生方面,印度穷人的医疗费往往占其收入的四分之一,而那些最富裕的人,医疗费仅占其收入的3.5%,大众所需基本药物的生产产量也很少。虽然保障的标准还不高,但中国实现了全民医保,这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在脱贫方面,据世界银行(worldBank)估计,截至2005年,中国的极度贫困人口(定义为每日生活标准1.25美元)比例已降至16%,而在印度,这一比例仍超过40%。以更高一些的每日2美元的贫困线衡量,世行报告称,印度四分之三的人口是穷人,而中国的相应比例为36%。三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的超越。中国的这种政党体制确保了政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确保政府能够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而印度执政党更迭频繁,无法保证政策的连续性,不能最大限度地改善民生。

3结语

社会经济体制篇4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不完善,改革攻坚任务尚未完成。今后需着力抓以下几方面改革,以便为经济增长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动力:

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继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党的十六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大部分国有企业已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中央企业的公司制改革也在逐步推进,已有宝钢、神华等19家企业按照《公司法》转制。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也取得重大进展。1998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共有23.8万户,而到2006年,国有企业户数减少至11.9万户,正好减少了一半。1997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实现利润800亿元,而到2006年,国有企业共实现利润1.2万亿元,增长14倍。可以认为,经过多年努力,国有企业已走出困境,而且成为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和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但是,国企改革任务还相当重。国有企业数量仍然太多,主要是地方国有中小企业太多,许多企业仍然活动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很难发挥自己的优势。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远未完成。垄断行业改革才刚起步,今后将成为国企改革重点,阻力和难度却不小,而垄断行业只有深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才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亟需完善,包括需尽快建立和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制定和明确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金融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监管制度等。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满足全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生力军,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它们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继续迅速发展,到2006年,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576万户,从业人员7500万人;私营经济已发展到497.4万户,从业人员6396万人。但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体制,主要是有些领域在市场准入方面存在“玻璃门”,看起来似乎畅通,实际进不去,或不让进去,还有就是融资困难。今后,需大力落实党和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破除各种体制障碍,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

深化财税改革。完善财税体制和政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至关重要。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逐步把政府收入尤其是土地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接受人大和社会的监督,以约束地方政府搞政绩工程的冲动。建立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重,提高基层政府的财政保障水平。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重点用于改善民生。有条件的地区推进省管县、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方式。调整和提高资源税,开征物业税,开征燃油税等等。

深化金融改革。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稳步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使之成为服务“三农”的社区性金融机构。加快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力度。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资发展金融业。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当前要尽快改变负利率状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放宽境内企业、个人使用和持有外汇的限制。继续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坚持国家对大型商业银行的控股地位,加强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等金融基础建设,确保对外开放格局下的国家金融安全。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

社会经济体制篇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重要论述,解除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种种疑虑,打开了长期被计划经济禁锢的思想闸门,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石。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得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微观经济主体活动力显著增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7万亿元人民币,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22倍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300美元,是1978年的16倍,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些成就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和全面的制度创新。30多年来,在改革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鉴往知远、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凝聚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规律的认识,也是指导我们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确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极大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把人们从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面对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干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推动了另一次思想大解放。党的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目标,改革开放由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上世纪末,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入新世纪,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践证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冲破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才能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也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

第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在这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又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和优点,使经济活动遵循市场规律的要求,建立起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这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完善和发展。

在新体制建设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注重处理好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对于应当由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都尽可能放开搞活,由市场配置资源。针对市场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国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调控。实践证明,微观经济越放开,市场化的进程越快,就越要求宏观调控做到灵活、有力、有效,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第三,始终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改革成败的判断标准。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进行改革,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因此,一切改革都应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才能不断夯实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第四,始终坚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渐进式改革。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深层次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既要协调推进经济领域所有制结构改革、企业改革、市场体系建设和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又要协调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改革。这决定了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渐进式改革之路。先确定基本取向和思路,选择一些比较容易推进且可以取得成效的领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到核心、由局部到全国,重大改革经过试验取得经验后再推开,积小胜为大胜。

比如,改革先从计划经济最为薄弱的农村开始,取得一定成效后再引向城市,再拓展到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先是放权让利、利改税、实行承包制,逐步扩大企业经营自,之后逐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最后才实行股份制、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渐进式改革有利于凝聚社会各方面的改革共识,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降低改革的成本和风险,使改革开放事业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有序的轨道上。

第五,始终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发展与改革的关系上,坚持以发展促改革,通过加快发展为深化改革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以改革促发展,通过深化改革打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为促进发展提供新动力。

社会经济体制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分配体制;新制度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何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的良性分配体制该如何建构?新制度经济学在这方面可以提供给我们全新的视角和理论指导。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构想。那么,学术界是如何看和谐社会的呢?

各学科对和谐社会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一些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而建立利益均衡机制的基础是“形成利益表达机制和能够容纳利益表达的制度安排”。“人学”则将其解释为:“是一个主体间达成合理共识的良序社会,对社会风险与冲突可予适当限制,及时化解。建构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形成权利与权力的合理界分,培育公民的现性人格”。而新制度经济学以其“交易费用范式”,将和谐社会定义为“交易费用最小的社会”,这一定义几乎概括了目前所有社会科学文献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要实现交易费用的最小化,必然要求社会建立起普遍有效的产权制度,切实保障经济主体的财产权利和人力资本权利,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中,社会成员才会对整体经济运行有稳定的预期。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人们往往在有明确的财产认同和保障的前提下,在公平诚信的市场规范里,人与人之间才会有更高的交易信任度,更少的风险防范行为,从而大幅度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因而,如果社会能够合理地平衡政府、市场、公民的利益关系,为这种均衡的利益格局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那么社会矛盾总能被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会因为社会动荡而剧烈提升社会经济的交易成本。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关键问题

1、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的30年里,我国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社会利益也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再分配,社会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他们在争取自身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促使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近年来,在我国有群体暴力事件频发,集体上访事件骤增的迹象,这显然已向社会发出了不和谐的信号。分析其原因,一是经济“超常规”发展的非均衡性,造成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二是经济制度变革的不适应性。虽有正规化的制度变革走在前面,但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潜规则往往是人治的,与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法制的治理环境相比仍有所滞后,导致作为个体的人与新体制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不和谐。这些不和谐形成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即利益分配上的矛盾。

2、分配不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1979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33,1988年上升到0.382,2000年突破0.4,2005年达到0.47,这不仅大大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更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表明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据统计,目前我国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者占总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者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2007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差距由上年同期的4200元扩大到4941元。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特别是对社会财富的占有呈两极分化的趋势,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和谐。

3、有效的制度供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完善社会分配体制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关键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有效的制度供给是保障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因为制度本性使“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诺思,1993)。有关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分析指出:有效制度为经济主体的行为提供了稳定预期,减少了不确定性,从而通过深化分工实现社会和谐;有效制度能够发挥对行为主体的约束功能,促成主体间的互利合作,实现社会和谐;有效制度能够发挥对行为主体的激励功能,鼓励其创新,实现社会动态和谐。虽然市场经济框架在我国已经确立,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影响,目前基础性制度建设仍有所滞后,尤其缺乏一个合理有效的分配制度。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改变权力集团导致的社会不公,保障交易的正常进行,解决经济组织的低效率问题,提供勇于创新的激励机制,将社会由“人治”转变为“法治”。

诺思指出:“有效的制度安排应该是使个人收益率尽量接近社会收益率的安排。”那么,个人收益率如何能做到与社会收益率接近,新制度经济学认为:“除非现行的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地发生。个人必然受刺激的驱使去从事合乎社会需要的活动。”因此,规范的市场经济分配制度应具备三项功能:一是通过确保那些从事高端研究工作、进行市场创新活动、投入有效经济要素的社会群体较高而又合法的收入,以达到激励和示范效应;二是限制和惩罚那些垄断收益和“寻租”收入,以达到维护市场秩序的目的;三是鼓励帮助低收入群体提高技能,参与竞争,以做到机会均等和防范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亦即,激励、惩罚和扶持功能将共同造就成熟、规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分配体制。三、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配体制的几点思考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论述,说明中央已十分关注社会公平问题,现有的分配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促进收入分配公正

法律自身的稳定性,有时会造成社会规范的滞后。因此,加强法制建设,及时修订相关法规,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公正的必要手段。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需要建立和完善以下几方面的法律规范:首先,是关于政府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的法规。用法律限定政府行为,同时避免行业自主分配的盲目性;其次,是关于分配制度的法规。规范分配类型,杜绝非法收入,创造公平、清洁的创收环境;再次,是税收和社会保障的法规。现行的税收制度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改革势在必行,而社会保障事业近年来的发展尚不稳定,需要通过法规来巩固成绩,改造不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薄弱环节;最后,是市场规范方面的法规。有了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健康高效地运转,各项法规的执行才能顺利且强有力地进行。

社会经济体制篇7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比较

1949年到1956年毛泽东和党中央规划并实施了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其中以1949年至1953年期间最为典型。这是一种“强计划”与“弱市场”相结合,以计划为主导的商品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我国建立起了高度集中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新重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虽然是针对我国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但二者都是建立在我国实行多种所有制基础上的,都强调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与调控,都提出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有很多的相似性。于是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复归。因此,进行两种理论的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对于澄清模糊认识,借鉴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理论及其有益的实践经验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有很大帮助。

一、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早在1947年12月,毛泽东就提出新民主主义经济要在国家主导之下发挥市场的作用,“容允自由贸易,但国民经济由我们操纵”。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作了这样的论述:“国内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济上必要的。但是在中国……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如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不受限制、任其泛滥的,也不是如同东欧各新民主主义国家那样被限制和缩小的非常大,而是中国型的。”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体现在了《共同纲领》中:“在国家统一计划内实行国内贸易的自由。”同时,毛泽东认为,国家主导并非政府控制一切经济活动,1948年9月,他在修改一份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文件时写道:“国民经济的组织性与计划性必须严格地限制在可能的与必要的限度以内,并且必须是逐步地去加以实现,而决不能超出这个限度,决不能实行全部的或过高程度与过大范围的计划经济。”(在这里,他将“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严格地区分开来)建国以后,他提出,“除盐外,适当划分范围,不要垄断一切。只能控制几种主要商品(粮、布、油、煤)的一定数量,例如粮食的三分之一等。”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在实践中采取了直接计划、间接计划、市场调节相结合多样化的经济管理形式。对国营企业实行了直接计划,即国家直接管理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对合作社和部分私营企业实行了间接计划,即通过实行有关的经济政策,确立利润和收益,推行订立合同,采取加工订货、通过包销、经销代销等经济措施,把他们的经济活动引导到国家计划的轨道;对部分私营、手工业、社员个体经营实行市场调节,但国家通过各项经济政策,如价格、税收、信贷和经济手段如预购合同对其加以调控,使其经济活动按照国家计划方向运转。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进行新的探索。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在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之后,他又进一步指出:“要使我国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要看到,市场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一面,国家必须对市场活动加以正确的指导和调控。”“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二者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的这些论述是对计划与市场有机统一的深刻阐述,不仅是我们所要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也是新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历史启示之所在。

从上述两种理论关于市场与计划的关系的论述可见,两种理论都认为:经济运行应当发挥市场机制的基本调节作用,但市场调节具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应当强调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的必要性。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需要通过具有自觉性、事先性的计划来弥补,把计划和市场两者结合起来。另外,不论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还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集中必要的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建设,也需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是两种理论在计划与市场两者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结合的方式上,体现出差异。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要比新民主主义经济大得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作用范围覆盖全社会,甚至要扩大到世界市场。不论什么经济成分,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处于市场关系之中,所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都拥有商品生产经营的全部权力;而在新民主主义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基本限于国内市场,而且被限制在一定的经济成分范围之内。国营经济基本上处于国家高度集中的直接的计划控制之下,流通领域的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也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合作社经济和部分私营经济处于半市场调节,只有部分私营、手工业、社员个体经营的市场调节发挥比较充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国营企业由国家直接经营,并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企业,合作社经济、甚至部分私营经济生产经营权也是有限的。

第二,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存在差异。新民主主义市场与计划的结合从横向看是在同一层面分别采取直接计划、间接计划、市场调节,带有“板块式、拼盘式”形式的结合,纵向看又是国家强有力的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的结合,而这种计划更多地带有微观计划的成分。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与计划各有长短,计划长于宏观、短于微观,市场长于微观、短于宏观,计划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在宏观领域,市场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在微观领域,二者是一种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的内在的有机结合。

二、关于政府调控手段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理论将计划调节方式区别为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计划调节和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计划调节。直接计划调节主要适用于国营企业和供销合作社等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的部分。间接计划调节适用于在控制商品交换关系基础上对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和小商品经济的计划管理。间接计划调节又分为两种手段:一种是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存在的自由市场活动,以吞吐物资、调整货币流通量等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节,目的在于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这时计划调节主要作用于宏观经济层面,自发的市场机制仍在起基础调节作用。另一种则借助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方式实行,直接作用于微观经济层面,它以消除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为目的,此时基于供需状况并调节供需状况的自发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基本不再起作用。

******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应当以间接手段为主,更多地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办法”,“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间接调控就是以市场为媒介,建立以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经济的办法包括宏观经济计划、经济杠杆、财政金融和产业经济政策等。法律的办法是依靠一整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法律体系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认为,之所以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是鉴于在目前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经济和法律的办法的调节一时还难以完全到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大量秩序混乱的问题是由于行政行为导致的,加之目前的管理体制也需要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经济手段正确、有效地实施,因此暂时还不能没有行政手段。

比较可见,在政府调控手段上虽然两者都有经济计划、经济杠杆、经济政策等手段,但各种手段的运用有所不同:

第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政府调控除了间接的宏观调控外,更多地采用了对微观经济层面直接的或直接色彩浓厚的控制。所采取的手段中行政手段占了主要的地位。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调控的目的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控制、重大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按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引导、调节企业在市场中的生产经营活动,保证和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这种手段是面向市场而不是直接面对企业的,政府部门一般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具体事务,其中:经济计划的重点是中长期计划和远景规划,它是宏观的计划而不是微观的计划,是指导性、预期性的计划而不是指令性计划;经济政策是以财政、货币、产业政策为主,更是一种宏观的、间接调控办法。而新民主主义经济较多使用的行政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而且保持在必要的范围内。

第二,新民主主义经济由于调节经济活动的法律不健全,法律调控手段很少应用,代之的是直接的行政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按照一套法规体系来运行,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按法律确定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关系,调整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维护市场竞争的正常秩序。

第三,新民主主义政府的调控对于不同所有制所采取的调控手段不同,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各种手段面向整个社会经济,各种所有制在宏观调控面前一律平等。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异同的成因分析

第一,多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建国初期采取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和现阶段采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原因。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形态,国营经济与其它经济形态之间以及其它经济形态之间经济运行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市场规律,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但由于新民主主义经济面临着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变的历史使命,同时又需要完成建国后国家财政经济的恢复、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避免商品经济的盲目性和不法私营资本家的投机,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国家对经济的计划管理,因此采取了“强计划”与“弱市场”相结合,以计划为主导的商品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的这种结合方式,能够较好地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四面八方”政策。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相类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产生了市场主体多元化,决策分散化,必然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而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社会主义又要保证社会生产的按比例发展,实现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立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计划与市场内在有机结合,使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两个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同。新民主主义经济采取“强计划”与“弱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是与我国建国初期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的战略相适应的。这个时期,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经济总量很小,社会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也比较简单,资金、物资、技术、资源紧缺,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和禁运,这种强计划的经济体制安排发挥了政府替代市场的作用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和资本的集中,解决了资金、物资、技术、资源紧缺的难题,在较短的时期办成了主要依靠市场办不到或需要花很多时间和代价才能办到的事情,恢复了国民经济,奠定了重工业的基础,加快了落后大国的工业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任务是要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建国30多年国家经济总量增大,社会经济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对外开放也不断扩大,原有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暴露出其在资源配置和企业运行中的弊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而市场经济是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形式。随着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从1984年起我国开始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逐步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

第三,对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关系的认识不同。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做准备的过渡性经济。由于毛泽东承袭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认识,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中更多地加强了计划的作用,特别对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流通领域的合作社经济采取了直接的计划控制方式,在国营企业实行了政企不分的国有国营的经营方式。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解放思想,打破传统习惯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不是划分经济制度的标志,大胆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因此,两种理论对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关系的不同认识导致了两种相反的结果:建国初期短暂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很快过渡到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后,又对这一传统的计划经济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建立起与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有共同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对于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的手段认识不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要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优先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营经济是重要的条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对国营经济采取了计划经济式的管理,对流通领域的合作社经济也基本如此。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认为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必须始终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但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要通过公有制企业走向市场、自主经营,在与其它企业平等竞争中,不断提高其竞争力来实现。因此,在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面前,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没有所有制的高低之分。

社会经济体制篇8

论文关键词:体制创新,经济发展方式,三次分配,社会管理

 

十七大明确提出,以“经济发展”取代过往一直强调的“经济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虽然只是两字的改动,但却有着十分深刻的摘要求。

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但冲击了发达国家,而且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对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出口导向,为了扭转外贸状况的恶化、出口萎缩的局面,就不能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地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体制与机制的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障碍

体制与机制是一个比较笼统又抽象的问题,对体制与机制,我们平常比较多地讲经济体制。实际上,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情况下,还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也只有这四个体制同时良好地协调运行社会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加地顺利进行。

然而我国目前经济处于转型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些影响因素仍然未能完全退出,比如说,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仍然在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市场经济的一些体制与机制还没有完全健全起来。社会财富的分配,特别是劳动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呈现出一个不断下降的趋势。市场价格形成缺乏有效反映资源、环境等方面成本的价格机制。

从地方政府来看,地方政府目前所谓的“诸侯经济”也存在体制的弊端,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很多事权是下放给地方的,特别是下放到县乡基层,这些基层在没有足够的财权的情况下,只好自己设计游戏规则,在某种程度上又成为老百姓头上新的社会负担。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各种各样的寻租空间就有存在的可能,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健康的运行。

在文化科技教育体制方面,仍然存在阻碍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在物质财富得到大大增长的情况下,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已抛到背后,一些低级的文化与行为时常触及道德底线。劳动光荣,这个概念我们现在已经淡化了。而我国当前的教育也是问题比较严重,存在重数量、轻形式;重形式、轻内容;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承、轻创新等现象。

社会管理体制亟需改革创新。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国现代化建设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社会发展短板的矛盾亟待缓解。”对于如何处理好外来工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交往与冲突需要有一个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但外来工的不平等待遇应引起社会管理部门的关注,也需要制定相关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外来工的合法权益。还有各行业协会、各种社会团体、各种社会自治组织,包括人们因各种兴趣爱好组成的团队,这种社会的多元交融是一个社会协调共生、充满创新活力的一个机制保障,但是在这一块很多地方缺乏,就算存在,其影响力也是相当小。

二、改革创新当前体制与机制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改革政府体制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严重问题,是与我国当前的经济模式相一致的,在这样一个经济模式中社会管理,政府在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面担当了主导作用。因此,形成了政府主导推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模式。如果政府继续在经济领域里扮演主导角色,市场化的投资力量就很难得到更大的扩张和发展,政府也就很难从经济领域里抽身出来承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这应该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所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体制方面的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器。

因此,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强调从管理的本质上去改变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但总的来说,政府要提供三种基本性的公共服务:一是为企业、社会提供的经济性公共服务。即通过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和管理政策、严格地规范市场监管、及时公开地向全社会提供经济信息、提供最基本的设施保障等,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要针对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提供最紧迫的社会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比如建立和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提供基本的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我国作为一个经济转轨的大国,政府应该提供制度性的公共服务。比如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设一个良好有效的金融制度、建设有利于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环境等,这样可以为人们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中长远的预期。

(二)对干部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方面,要尽量向贴近民生、反映社情民意的公共评价体制转变。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长期存在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各地方政府认为扩大投资、铺摊子、上项目、争项目是经济增长的一条重要途径。甚至有的地方政府通过人为造城来创造新的GDp。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错误的政绩观。由于不正确的政绩评价机制导致领导干部忽视了民生问题而盲目崇拜GDp数据。

因此应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进行转变,对考核指标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一是要从过去侧重于考核GDp指标和经济数据指标,转向注重考核以人为本的民生指标和经济社会效益指标,如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二是从过去侧重于经济发展速度指标和社会治安稳定指标,转向注重考核经济与政治、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指标,政府、企业与居民的平衡发展指标及社会和谐指标;三是从近期利益指标转向注重考核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指标,如企业与公民的创新能力等;四是由侧重于上级考核转向注重民意考核,如公众的满意度、社会的公平度、弱势群体是否得到有效服务等。

(三)加快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被称为低成本的发展模式,这个低成本主要体现在我国使用劳动力的成本低,资源环境几乎是无成本,而收益大量被资本所获得。当前,我国财富分配不平均,除了资本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之间的巨大差距之外,还有行业之间的差距和行业内不同阶层的差距。这就说明需要有一个合理地评价不同的劳动者贡献的机制,还需要一种合理地评价不同的生产要素对社会财富创造的贡献份额的机制来解决资本、劳动、土地等各种要素相应得到多少的合理份额。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管理,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更加关注公平。这个公平必须包含机会公平、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首先要提高劳动收入在整个工资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消费群体。其次要贯彻减税的原则,要大幅度地提高个所得税的起征基点。通过减税使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得以提高,使高收入群体能够对社会税收有更大的贡献。再次要加大对垄断企业和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力度,要用税收手段来调整垄断企业和高收入群体的收入状况,要采取更为有效的财产税、遗产税、交易税来改善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手段保障社会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最后,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使得更多低收入群体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同时,在三次分配领域里,要税收体制上有所创新,鼓励和引导富人对于穷人、对于弱势群体的捐赠行为。

(四)转变教育政策与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本身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一是行政化,中国教育行政本位、行政主宰、权力崇拜的突出特征。二是关系化,裙带发展、拉帮结派、利益分割、打招呼等现象存在。三是产业化,高校扩招,利益分化,教育发展的产业化使教育偏离了正常发展思路。一些中小学忙于不断地抢生源,办补习班,将课堂教育变为课后教育,正规教育变为社会教育。

教育体制的创新关键在于解决目前的应试教育模式以及相关制度机制,要从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层次整体考虑,系统改革。一是政府的错位、越位和缺位应予以界定。政府应在经费保障、质量监督和公平透明办学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督。二是要引导教育回到教育本身上来,教育应使学生具有勤劳、善良、勇敢、挑战的精神,教育侧重于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培养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情感。三是要转变科技政策,一方面改变科技研发投入模式,另一方面要推动产、学、研良性互动发展。四要推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社会管理,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需要政府在财税政策上给予扶持,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给予保障。

(五)推进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

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是在中低收入阶段建立、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断完善而政治改革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起来的,它适应于“生产型社会”。在这种的情况下,人口结构特征是农村人口多、城镇人口少,低收入人口多、中等收入者人口少;经济结构是生产多、消费少。今后随着中国逐步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社会结构将发生三大变化:一是人口结构将以农村为主转为以城镇为主;二是社会阶层结构将从“哑铃型”转向“橄榄型”,中等收入群体将在人群中占大多数;三是经济结构将由“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

推进社会管理制度一要改革阻碍农民进城落户的户籍以及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给予他们平等的权益。二是今后我们的管理与服务工作需要从以往用很大精力组织招商、组织生产和做大GDp,转向做大居民收入、组织消费。三要主动加快改革步伐,提升领导水平与政府工作者的素质,建立一个与“橄榄型”社会结构相配套的现代社会管理制度和政治经济结构。

三、总结

面对当前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贫富差距悬殊,经济增长过重依赖于出口和政府主导的投资以为我国大部分产业仍处于低端环节的情况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迫在眉睫。我们不仅要从观念、思想上进行转变,更要从制度与体制上进行转变与创新,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万东、张建君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土派”与“海外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1

[2]林光彬.《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外部条件变化与政策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1.02

[3]王一鸣.《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宏观经济研究,2010.12

[4]简新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2

[5]陈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m】.研究出版社,2010.09

[6]马晓河.《社会管理制度必须创新》【n】.新华日报,2010.12.28

[7]刘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01.4~11

[8]高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重“陷阱”及其规避路径》【J】.探索与争鸣,2011.01.60~63

社会经济体制篇9

关键词:经济体制信仰建设关系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需要有一种主导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共同信仰,我国意识形态的价值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构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作为经济基础的一部分,是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和运行方式,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与主导信仰具有一致性,但是由于体制自身带有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因此会对属于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影响。信仰建设本身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影响经济体制的建构和运行。社会的信仰建设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需要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本文就两者之间的关系做探讨。

一、信仰建设影响社会经济体制的建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个社会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的,但是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反过来就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关系。经济体制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也会受到社会主导信仰的影响,在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指导下进行建构。其中,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是影响经济体制建构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改革前后实行的经济体制深受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影响。

1.改革前信仰建设对计划经济体制建构的影响

我们党在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后,要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不仅要在新的国家政权中占据统治地位,而且要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为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依靠强大的政权力量,通过各种措施和战略,逐渐消解了其他的异质意识形态,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实现了高度的一体化、齐整化,形成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势控制,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民众中具有了高度的一致性。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指导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建构起来。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计划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替代物,无疑被看做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必然造成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当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形态取代了资本主义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有可能和有必要实行“计划经济”,从而保证社会经济按比例均衡发展。当然,马恩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其理论中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可以说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在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眼中,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改革前,由于政治斗争、意识形态的需要和经济体制认识上的僵化使人们认为计划经济与马克思主义是完全一致的;其次,因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上,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是具有高度自觉性、计划性的,而计划经济恰恰最强调计划性、集体行动和集体主义,认为这更能够体现人们行动的自觉性。因此,人们很容易认为,实行计划经济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必然的一种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由于更多地偏重“小我”的利益,因此被认为是与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人思想的崇高境界相背离的。所以,我国在理论上接受了斯大林著作和苏联教科书的观点,在实践上模仿苏联的经济管理体制模式,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主要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通过指令性指标管理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同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效益低下,缺乏活力。我国要进行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对这种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2.改革后信仰建设对市场经济体制建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仍然是中国各领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但与过去意识形态向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社会生活全面政治化不同,改革后,意识形态对公共生活的影响有所减弱,在信仰建设方面,允许多种信仰的存在,从某种角度讲是政治环境更宽松和社会更民主的一个表现。人们在思想观念上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这为不同观点的提出及不同见解的论战、批评和反批评提供了可能。思想的解放使人们在实践中重新认识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了过去对市场经济错误与教条的认识,人们不再将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制度,看到了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间的一致性,为进一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

首先,马克思主义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理论是当前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理论根据。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所以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必然。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利于促进当前社会主义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国力,这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的要求是一致的;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原则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社会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强调的,而公有制恰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并存,则赋予了社会主义经济以竞争力和活力。从分配制度来看,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在分配上通行的是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个原则实质上仍然是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原则的体现。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公有制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既有利于鼓励先进,提高效率,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又不至于导致两极分化和激化社会矛盾,而最终可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符合社会主义目的的,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终理想是一致的;再次,市场经济对物质利益的重视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性是一致的。市场经济是功利的、重视物质享受的。从人的追求来看,对物质目标的追求是一个很重要的价值目标,即使当人们追求精神价值的时候,也不否认物质价值的重要性。离开了人的利益,一味强调信仰,就有可能把信仰变成虚幻的东西甚至是虚伪的东西。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更注重自己的物质利益和物质生活,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以此为前提才可能有真正的精神生活、真正的信仰。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市场经济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现实的、积极的信仰,它所信奉和追求的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宏伟目标,它既是人理想和愿望的寄托,又是可以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而达到的现实目标。它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强调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注重人们的物质生活,因此具有较大的物质价值,它以此为基础,鼓舞人们塑造完美高尚的新人格,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是最具有现实性的信仰。

二、社会经济体制对信仰建设的影响

社会经济体制篇10

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的必然抉择

早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就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高度发达的、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大商品经济,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和经济系统开放化。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82年,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管理原则;第二阶段是1983~1986年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是1987~1992年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第四阶段是1992年以后,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它通过自发性竞争,调动了微观领域的动力,提高了效率。尤其是它利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必须尊重的种种“资产阶级权利”作为发展的动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等等;第二,它使生产自动适应需求,客观上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相符,从而增加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相互选择的可能性、灵活性,以形式的平等,给人的“自愿”以自由的空间;第三,它使资源在不同领域间循平面网络路径自动进行配置,广泛、频繁的竞争换促进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第四,它促使社会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自组织机制,简化了政府组织经济生活的工作量,减少了存在的空间。

市场经济体制:存在需要矫正的缺损

毋庸讳言,即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存在若干需要矫正的缺损。从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缺损的角度看,必须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和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

首先,社会主义性质的公平是没有剥削,没有两极分化,能够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市场经济的公平就是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公平,是相对于人的依赖关系、超经济强制、行政性垄断等等的公平,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等价交换、自由竞争、平均利润等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当多的劳动者同生产的物质条件存在不同程度地分离,他们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雇佣劳动者。他们和资本所有者、企业主的关系,在劳动力市场上是等价交换的关系,但在生产过程中却必须无偿提供剩余劳动。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是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性原因。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种所有制、多种分配方式中还包含一部分不合理的成分。这部分资本份额达到一定比例且宏观调控能力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市场经济也会较长时期地出现相对需求的不足或者其他方面的经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命题逐渐变成了“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生产与人民群众相对落后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命题。这个问题无疑是阻碍我国未来长期发展速度与质量的主要经济因素。显而易见,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市场这一“看不见的的手”是鞭长莫及的,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制度的优化也是不可或缺。

再次,目前我国无论在商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都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和违法、违规行为,如地区封锁、部门垄断等,社会信用严重缺损,政府、企业、个人的信用体系残缺不全。特别是,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引起的诚信缺失,比企业或个人的诚信缺失更有害,不仅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国家整顿市场秩序的努力,往往受到部门垄断和地方政府保护行为的干扰,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和执法监督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最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目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与职能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在发展观念上,存在着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忽视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偏向;在政府职能上,直接干预市场较多,项目审批职能较多,战略导向和创造外部环境的职能相对薄弱;在组织结构上,存在纵向管理层级多,横向部门相互分割和掣肘现象,管理成本高,效率低;在约束和激励机制上,有些责任不明确,存在权力与利益挂钩、权力与责任脱钩的现象,激励和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在决策方法上,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亟待建立;在经济工作中,还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现象,、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和个别腐败行为的影响比较恶劣。

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弱化市场缺损给社会经济运行、公平与和谐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地看,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积累的矛盾不可忽视,需要用科学发展,统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继续优化,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十”报告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由此可见,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于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但是我国政府的不适当干预仍然存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即政府必须由原来的经济活动主体向经济调控主体转变。一方面,政府作为直接生产经营者的身份需逐渐淡化。另一方面,政府又必须强化作为宏观经济规划与调控的职能。要克服那种完全否定经济计划的“一边倒”倾向,通过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必要的金融与财政税收等经济调节手段引导企业开发适合当今社会经济状况的各类产品满足社会主体消费者的需求。

进一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表明,市场作用的有效性与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成正比,而市场作用的有效性又直接决定着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因此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们必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投入应更多地向发展严重滞后的社会事业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政府的公共财政政策和财政投入,应当更多地向农村倾斜,除了免除农业税以及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外,要尽快构建全覆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并逐步提高水平,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公共财政投入应更多地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进一步加强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制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