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合规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5:28

依法合规心得体会篇1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还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的心灵,才能影响学生、感动学生。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法用法心得体会作文范文2020,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学法用法心得体会作文范文1依法治国,意味着“人治”到“法治”的迈进,也是一个历史性的伟大变革,它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标志着领导和管理方式从经验到科学,从依靠领导个人权力到依靠法律治国的大跨跃。“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机构及其公务员更是首当其中,成为这项社会系统工程的核心。

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带头学好法律知识,努力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本职工作,谈谈学法用法心得体会。

(1)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学法用法的重要意义,增强使命感,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前提。法为国之本,学法用法,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工作。自觉学习、宣传和贯彻法律,关键是要提高思想认识。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法治,必须依靠法律手段,来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方针的落实。其次,本职工作的需要。作为一名乡镇宣传干部,首先自身要充分学习和掌握国家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做好法律宣传学习工作。再次,自身建设的要求。首先应该是国家法律带头的执行者和遵守者,学法用法这个头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成败,关系到行业形象。多年来法制教育,要求社会依法行政,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合格的干部,学习法律可学不可学的事情,而是非学好不可。

(2)学用结合,提高自身的法律水平

学法的最终目的在于自觉遵守并严格执行法律规定,表现在依法审计、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等各个方面。一是“_”普法和“_”普法通过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习教育活动,使我自己认识到法律是管理经济社会、处理各种疑难复杂社会问题最有力、最有效的武器。使我从学法用法的具体实践中感受到自身法制素质有所提高,学法用法热情也越来越高,使我从不主动学法到主动学法,增强了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有了全面提高。使我在工作中形成了“遇到问题先学法、决策之前找专家”的工作思路。

(3)今后学法用法的努力方向

一是在学法用法中,要积极主动学习各类法律,掌握各类法律知识,在宣传工作中,要有创新学法意识,切实增强学法的实效性,提高学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在使用法律过程中,要以用促学,学用结合。我要把用法作为学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在“学”上下功夫,在“用”上出效果,模范地树立宪法和法制观念,增强法律素养和专业素质,加强农村法律知识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各类法律宣传学习活动及专题讲座,提高广大群众的学法、懂法、守法意识。要努力遵循“重大决策依法、开展工作合法、遇到问题找法”这一思路,将法律意识贯穿于整个工作中,做到规范执法,依法行政。

学法用法心得体会作文范文2全面提升“三个依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生产经营)总体水平,是企业深入推进规范建设、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应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并紧紧围绕公司法规工作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现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充分认识学法用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升学法用法的思想理念。

提高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工作。自觉学习和贯彻运用法律知识,关键在于提高思想理念认识。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法治,学法用法是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依法行政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其次,“三个依法”是建设法治工作实现“卷烟上水平”战略目标和任务的强有力保障;再者,学法、守法是自身建设的需求,作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是国家法律带头的执行者和遵守者,而烟草行业涉及多部法律法规,因此必须充分掌握所需法律法规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的法律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

学法是用法的前提,学法的最终目的在于自觉遵守并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才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关键。而工作和法律有密切的关联,就必须要求我们不仅要熟悉掌握《合同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而且还要懂得在遇到问题时如何运用好就此法律法规,切实地维护好三者利益。就只有把学习法律知识和依法办事紧密结合起来,与自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工作执法环境的实际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稳定中、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法治理念的思想和管理水平;只有不断地学法、懂法、用法才能合理合法妥善的解决不断发生的问题,才能真正维护合法权益,才能有效推进事业健康发展,才能为烟草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加强自身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养,使学法用法取得实际成效。

基层普法工作必须紧密团结在核心分公司领导周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应以身作则,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学习,加强重视和组织,将普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经常性了解情况,适时组织员工间沟通,互取优势,座谈交心,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充分发挥管理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全体员工学法用法的热情。提高全员学法用法的效率,紧贴烟草企业改革发展大局,达到构建“责任、诚信、和谐”的目标。

学法用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过一切可能有效的途径提高学习效果,加强普法知识宣传,在学法用法过程中需要抓好典型示范,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企业法规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典型,总结学法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作中始终坚持依法进行决策,坚持依法推动工作,坚持依法解决问题,全面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充分意识到普法的意义和作用已不在于学多少法,普及多少部具体的法律法规这些硬性的指标,而在于法律观念的普及,全社会都能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如今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也是不断出现,如何学好法,用好法,如何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对我们的普法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以法为本,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带头守法、保证执法,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合法、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充分体现普法依法治理的服务和保障功能,为和谐社会服务。

学法用法心得体会作文范文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_大精神,全面实施石屏县“六五”普法规划,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深入开展,牛街镇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高度重视。领导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织者和,肩负着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重要职责。牛街镇全面提升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积极引导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法律,不断强化法治意识,提升法治能力,做尊崇法律、运用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表率,带动全镇人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为建设“平安牛街法治牛街”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明确任务。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要适应党的_大对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牛街镇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普法教育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认真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各项法律法规,努力提高法律素质,增强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一是突出学习宪法;二是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是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四是深入学习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五是深入推进法治实践。

健全制度。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各项工作制度,牛街镇不断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实际效果。一是健全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二是健全领导干部用法制度;三是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年度考核制度;四是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责任追究制度。

创新方法。创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是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牛街镇积极拓宽学法渠道,在坚持自学为主的基础上,结合领导干部自身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联系实际,确定学习内容,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辅导;努力推进方式方法创新,主动与其他乡镇及县属部门交流开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经验,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积极探索研究式、互动式学法方式,通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研讨等形式,把学习法律与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法用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法用法心得体会作文范文4在当今我国正朝着法制社会不断向前,所有人应当学习好法用好法才能更好适应将来完善的法制社会体制,学生更应该学好,作为将来祖国的建设者,学生必定学好法。

首先要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关键是要认识到“五个有”:一是依法治国有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确定为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写进了宪法,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治“官”,从“人治”走向法治,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管理,都需要一支法律素质较强的领导干部队伍,才能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方针的落实。二是党和国家有号召。党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司法部“四五”普法规划时,都把领导干部列为重点。江总书记也多次强调领导干部对法律知识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中央从1994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十四次法制讲座,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领导干部必须响应中央号召,抓住有利契机,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带头学法中去。三是改革开放有需要。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为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先后制定了近四万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其中有80%以上是由政府执行的,作为领导干部要掌握保护市场主体权利,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管理以及与国际经济交往涉及的惯例等方面的法律知识。特别是前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更需要通过学法来更新观念,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四是自身建设有要求。领导干部分别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是各项事业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决策者,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学法用法这个头带得好不好,自身法制观念强不强,严格执法做不做得到,直接影响到主管的一大片部门能不能依法办事的问题,领导带了头,学在前,用在前,还能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五是人民群众有愿望。通过多年来法制教育,广大公民既积极要求国家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又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据统计,在上访案件中有百分之七十左右涉法,同时“民告官”案件也逐年增多,这进一步说明领导干部学习法律不是可学不可学,而是非学不可,势在必行,必须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学法用法心得体会作文范文5在普法教育过程中,本人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教育局以及我校的中心学习工作,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学生的能力,在学法用法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充分认识学法用法的重要意义,增强使命感,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前提。自觉学习法律,宣传法律,贯彻法律,关键是要提高思想认识,认识有多深,决心就有多大。我认为要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具体应该做到:

第一,依法治国有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确定为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写进了宪法,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治官,从人治走向法治,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管理,这就需要有一支法律素质较强的领导干部队伍,才能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方针的落实。

第二,素质教育的需要。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为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先后制定了近四万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其中有80%以上是由政府执行的,特别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科学的管理是时代的要求。

第三,自身建设有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决策者,也是学校建设的骨干力量,学法用法这个头带得好不好,自身法制观念强不强,严格执法,做不做得到,直接影响到班级的管理水平和班风的形成,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有益,对教师的素质提高同样有很大的帮助。第四是学生家长有愿望。通过多年来法制教育,广大学生家长既要求学校依法治校,同时也要求教师合理管理好班级和学生。教师学习法律不是可学不可学,而是非学不可,势在必行,必须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其次,坚持与时俱进,讲究学习方法,是学好法、用好法的重要基础。学法是知法,用法,守法的重要基础。在学法上,我校坚持紧贴实际,持之以恒,与时俱进,扎实高效,法律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学法要突出重点。法学基础理论,以及教师法,教育法等有关内容。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主法制的关系,正确理解了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明确了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班级的重要意义!

依法合规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转变观念依法管理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164-02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依法治国、依法办事已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化、法律化。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历史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法治是文明的体现。

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校、到依法管理学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接受的观念,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受中国长期历史文化的影响,一直认为“师道尊严”是不二法则,对学生的管理总是以教师为主宰,制定的规章制度总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被管理者,以“不打不成钢”“严师出高徒”的信念左右着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很少从学生的利益、从法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尤其是职业学校,由于生源问题,学生的素质较差,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所以,往往采取以暴制暴、强权高压的政策,这实际上剥夺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剥夺了未成人的人格尊严,忽视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校、大力提倡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在学生管理中,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以法律为准绳,不以管理者个人意志为左右,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以尊重、爱护学生与以法管理结合,以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为准则。

依法治教是我们管理学生的准则,文明执法是我们行为的规范。依法治教、文明执法在职业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生源的具体情况,学生素质普遍较差,具体表现为厌学、散漫、懒惰、组织纪律较差,所以,如何进行管理,既要严格地约束他们,又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利,既要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这是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

首先,要依法治教,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并确定、落实。规章制度应对学生的行为做出具体的规范。

学生守则、学生礼仪规范:对学生行为做出总的要求,这些要求要合情、合理,要符合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准则,不能存在歧视学生的无理要求,如:对于学生着装及佩戴首饰的问题,作为学生不能穿奇装异服,不能戴首饰是正确的。但是,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提高,作为家长,对于独生子女视如珍宝,爱如掌上明珠,为给孩子祈福,给孩子佩带诸如玉坠之类的饰物并不为过,并不能代表学生品德有问题,因此,在这一方面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正视时代的发展。

学籍管理规定是对学生入学、考勤、休学、退学、升学、留级、试读、毕业、结业、操行评定、奖励、处分的规定,这些规定要符合《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条规,不能随意剥夺青少年的合法权利,应以奖励、鼓励、督促为原则。

学生一日生活规范条例、学生请假制度、学生公寓管理制度、班级综合评比办法,这些制度的制定要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注意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为规范学生的行为,应以教育学生为出发点,奖励为主,惩罚为辅,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使学生养成文明、规范的行为习惯。

其次,要文明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的学生进行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如:在学生公寓调查丢失物品时,不能随意检查学生的物品柜、物品箱,不能随意搜身。

因此,文明执法即是以德治教,以极大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不能以厌烦的心理、粗暴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应坚决取缔“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复杂的,既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材料,也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具有一定自觉意识、有感情、有理智、有个性的,作为社会整体一员,是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各异的一代青少年。教师在按照科学的方法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德治学”的“德”既指崇高的师德。

依法合规心得体会篇3

将我校“五五”普法依法治校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安远一中坚持以老区的光荣传统和浓厚的客家文化为依托,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在“五五”普法取得好成绩、好经验的基础上,我校把实施“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教育工程来抓。学校认真贯彻落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的普法工作,提高学校依法治校的水平和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根据上级法宣部门对“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安远一中“五五”普法规划》,同时还制定了各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

为加强“五五”普法工作的领导,学校健全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根据普法工作需要,成立了由校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分管政教、教学、后勤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委)负责人为成员的“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校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年级相应成立了由年级主任任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小组,负责抓好本年级普法依法治理的具体工作。校“五五”普法领导小组经常开会专题研究法制宣传教育及依法治理工作,在经费上舍得投入,保证了普法所需经费,确保普法工作正常运作。学校纵向建立了书记、校长负责领导——各处室组织实施——年级组(教研室)具体落实——班级责任到人的“五级”共管机制,学校还与各年级组、教研室主任签定了《“五五”普法责任状》;横向是由学校党支部、行政、工会、教代会、团委等群团组织共管的管理机制,确保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依法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使学校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根据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及《“两级管理”改革方案》的要求,学校率先在全县实行以“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结构工资制”为内容的“三制”改革。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同时,重大决策提交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实行重大事项全校“公示制”,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严格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监督保证作用及工会的参政议政作用,广泛而充分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使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得到体现,如今关心学校、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热情高涨,蔚然成风,学校各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校党支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维护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行政指挥的权威。切实抓好党组织自身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结合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体党员个个争当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排头兵。

学校教代会发挥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教代会坚持每年度认真听取和审议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财务预决算情况、领导班子述职报告,依法审议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大决策,如学校的奖惩制度、教学业绩奖金分配方案等系列方案。几年来,教代会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广泛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真正体现了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学校工会在学校与教职工间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维护了教职工根本利益。学校经费的收支情况、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改革、职称评聘及工资晋升、奖惩情况、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基金上缴,领导干部民主评议等事项,学校均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了校务公开制度。同时,学校党支部把校务公开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内容,切实加强对校务公开的监督,有效协调了行政指导权与教职工知情权之间的关系,保证了教职工的知情监督权,做到把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教职工关心的热点等问题,全部纳入校务公开的内容。我校的校务公开真正做到了公开政策、公开程序、公开过程、公开结果。

与此同时,学校还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参政议政作用。学校发展规划、年度计划,重大改革举措,均能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事先进行模拟操作。学校还每年定期召开离退休教职工座谈会,坚持对困难职工及因病教职工进行慰问制度。设立了校长信箱,倾听群众呼声,为广大师生排忧解难。这些工作,不仅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而且提高了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使学校管理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

要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必须要有法可依,必须将国家的意志,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具体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具体工作中。一方面有利于管理和规范,另一方面又通过具体的制度强化了师生的法制意识,因此学校先后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安远一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安远一中两级管理工作方案》、《安远一中民主管理“校务公开”实施方案》、《安远一中高中学生管理规定》、《安远一中住校生管理规定》等。

校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实行全员工作目标的量化管理,使学校的管理更规范、客观和科学,也更切合安远一中发展的需求。学校从办学实际出发,依据法律法规,遵循育人规律,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涵和外延上构建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涵盖了学校的所有工作,使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制度的管理,增强了管理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培养了师生的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意识,树立了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

四、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学习教育,提高师生的法制素质

首先学校班子成员带头学法。学校经常组织校办成员集中学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使全体班子成员带头知法、懂法、守法、维法,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治

校的意识,自觉按照法律法规处理行政事务,依法维护学校的权益。

其次加强教职工的法制教育。学校每年度制定《普法工作计划》,做出学习安排,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师德师风等内容。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执教的意识。近年来,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宪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行政复议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划》等40多部法律法规。学习宣讲形式多种多样,一是充分利用周日教职工例会学习的时间,由校领导给教职工宣讲,培训学习有关教育政策法规,按要求做好读书笔记;二是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鼓励教职工撰写学法心得体会;三是充分利用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定期向广大师生宣传法律知识。

学校班子成员根据上级规定,每年度都参加全县统一的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并取得优异成绩;学校还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全县干部学法用法考试,合格率均达100%。

再次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遵纪守法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一是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读本》为基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教育学生明法理,懂法规,守法纪,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二是充分利用班会课、读报课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经常组织动员学生利用休息日收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法制节目,讲解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加深学生对法制的认识。三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尤其是在政治课、历史课、语文课、社会实践课中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是学校还充分利用广播站播放法制节目,定期刊出法制宣传黑板报,聘请法制副校长做专题讲座,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图片展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加强校园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做到群防群治,优化校园环境

为了浓厚普法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守纪的优良学习环境,学校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对全校师生进行法制教育。一是狠抓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专门成立了校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由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抓实各方面安全工作,同时与县公安局欣山分局开展了“警民共建文明单位”活动,并与学校周边居委会紧密配合,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二是积极配合公安、工商、综治、卫生防疫等部门大力开展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和整治工作,努力使校园周边环境得到净化。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查评比中,我校连续几年被评为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六、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稳步推进,扎实有效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搞好学校教育,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取得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积极搞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我校普法依法工作的重要一环。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形成“学校——家庭”互动的教育机制。其次我校还建立班主任与家长联系沟通制度,建立学生“家校联系卡”,每次月考后都会向学生家长反馈其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争取家长的支持,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七、强化普法依法治校的督查落实,严格奖惩机制

学校在普法依法治校过程中,狠抓过程管理和目标考核工作,着力抓好普法依法治校工作计划的布置、实施、督促、检查、总结等环节。如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采用操行评分情况记录在案,每学期集中开展新生军训、期中学风整风活动,进一步优化了校风,浓厚了学风。

我校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还非常注重法制宣传教育网络的建设,从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年级组——班级,从教务处——教研室——全员育人导师——学生,从学校——社会——家庭等不同角度,充分利用广播、网站、黑板报、报栏等阵地,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使各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经常化、规范化、立体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八、以普法依法治校为载体,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依法合规心得体会篇4

坚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依法规范和行使供销社职能职责,推进供销社社务管理运行公开化、程序化和法制化。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履责为民、服务为民、监管为民,排查治理供销社突出问题,依法处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真心为农服务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坚持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贯彻落实依法治省工作贯穿于供销社服务农民的全过程,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发展和监管的关系,推动供销社工作依法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全面推进依法治理,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律思维;供销社各项社务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规范公开运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促进科学管理的能力不断增强,管理的成果真正惠及于农民群众。

三、实施进程

把握法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不断创新推进机制,确保取得实效。截至2020年,每年制定依法治理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明确当年的工作重点和责任,并纳入机关绩效考核管理。全面深入落实《纲要》的各项任务,法治意识显著增强,法制建设和依法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依法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至2020年,深化法治建设,完善供销社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基本实现依法治县工作部门目标。

四、组织领导

成立中共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贯彻落实《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工作领导小组(县供销社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社党组书记、主任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行政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我社的依法治理推进工作。

五、工作任务

(一)依法落实党组履职能力。

1.完善党组的履职方式。

坚持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加强党的建设,规范机关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模范遵守宪法法律,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依法办事。注重选拔任用法治意识强、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优秀干部,把遵守法律、依法办事能力作为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推荐干部,在中层干部和社有企业中配备具有法律专业背景或者工作经验的成员。从制度上加强和规范依法治理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制度。(牵头领导:吴红英;责任股室:办公室。)

2.加强党内法治建设。

坚持以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认真落实党组会议会前学法、会前学纪制度,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和《四川省党内法规制定办法》。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和《四川省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完善备案程序,加强备案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维护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建立健全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与国家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建立党内法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评估制度。建立党内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和即时清理机制。完善党组决策程序,聘请法律顾问,建立完善重大决策法律咨询、法律支持和合法性审核机制,加强重要政策文件的法律法规把关,把经过法律咨询、具有法律依据、完成合法性审核作为党组作出重大决策和出台重要政策的必经程序。建立健全决策评估、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及纠错机制,确保党组决策行为目的合法、权限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完善党务公开制度,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或者依照有关规定等不宜公开事项以外,党组的决策事务都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公开。(牵头领导:何家武;责任股室:办公室)

(二)依法行使社务

3.加快转变职能。

按照职权法定、简政放权的原则和全国供销社深化全面改革的顶层设计,依法和依据《社章》界定理事会和监事会权限。正确处理供销社与市场、供销社与社会、供销社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推动供销社工作依法发展,实现服务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除法律法规外,其他任何文件不得创设行政审批事项,遵循市场机制有效调节经济活动。(牵头领导:蒋强;责任股室:办公室)

4.健全依法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

坚持社务会会前学法制度,把合法性作为供销社工作决策的基本要求,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促进科学管理的能力。健全决策机制,制定重大决策程序规则、重大事项决策法律咨询制度,完善社务决策规则和程序,明确决策范围、权限,健全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等方面的风险评估,未经评估或者评估未通过的,不予决策。多途径、多渠道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建立社务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监督和责任追究主体、程序和方式。(牵头领导:杨顺佳;责任股室:办公室)

5.深化社务信息公开。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落实社务信息公开责任,提高信息公开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定期编制、更新、公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依法公开社务运行流程,依法梳理审核社务职责目录,确保能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系统运行,促进社务运行规范化、公开化。推行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及重大项目建设等领域的社务信息公开。健全新闻工作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发挥政府网站公开信息、社务服务和社民互动作用。建立健全人民群众申请公开社务信息限期答复制度。完善社务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年度报告、责任追究等配套保障机制,健全社务信息公示公告及保密审查机制。(牵头领导:蒋强;责任股室:办公室及相关股室)

6.营造务实开放的供销社发展环境。

科学处理改革与发展辩证关系,牢固树立寓服务于业务、以治理保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的工作理念,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部署,以密切与农民利益为核心,积极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适应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的供销体系和服务体系,努力成为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牵头领导:王伟;责任股室:业务股)

(三)社会共治

7.健全综治维稳机制。

继续完善各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社会共治、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和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领导,抓好年度工作安排和责任落实,精心组织各项工作开展,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高效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和良性互动的工作关系,加强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建立舆情汇集、分析、引导机制和建立社会矛盾纠纷排查、法治化解决机制,健全重大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和群众性事件的预警应急机制。坚持正确导向,加强舆论引导。(牵头领导:蒋强;责任股室:办公室、各相关股室)

8.健全群众维权机制。

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工作法治化建设,坚持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联系基层和群众制度。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和社会关切。推行网上受理制度,健全群众合理诉求机制。(牵头领导:蒋强;责任单位:办公室、各相关股室)

9.建立健全诚信体系。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企业和专合组织、专业协会安全信用体系,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加强动态管理,教育引导社有企业、专合组织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促进行业守信自律。(牵头领导:王伟;责任单位:业务股、各相关股室)

(四)学法用法

10.深入开展普法教育。

认真完成“六五”普法的目标任务。完善普法的工作机制和普法责任制,并纳入本单位绩效目标考核范围。完善普法教育制度、保证普法工作人员到位,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着力构建常态化的法制宣传机制,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牵头领导:蒋强;责任股室:办公室、各相关股室)

11.加强对重点对象的法制教育。

突出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建立健全党组中心组定期学法制度和社务会议学法、专题法制讲座、集中培训等制度。(牵头领导:蒋强;责任股室:办公室)

12.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工作实际,突出重点,采取轮训、讲座、研讨、调研等多种形式进行,注重运用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干部职工有计划地进行集中培训,坚持开展对农民专合组织法律、业务的培训。(牵头领导:蒋强;责任股室:办公室、业务股)

(五)监督问责

13.完善监督体系建设。

构建党内监督、内部监督、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建设,加强党风监督。根据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要求及顶层设计要求,和上级联社的安排部署,适时建立监事会制度,加强系统内部监督。加强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严格执行主任问责制,强化社务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和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完善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依法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自觉接受各界的依法监督。(牵头领导:吴红英;责任股室:办公室)

14.全面推行问责制度。

健全问责制度,规范问责程序,推进问责法治化。认真落实行政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权责统一、有错必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对违法行为、、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责任领导:吴红英;责任股室: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纲要》是推进我省依法治省的行动指南,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省委、省政府为推进依法治省,实现“两个跨越”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全省工作的重心。要迅速将工作重心统一到省、市、县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上来,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结合各自分工,切实抓好分管工作的任务落实。

(二)精心组织,强力推动。

各股、室要根据《纲要》的要求、党委、政府的部署以及本实施方案的任务分工,结合各自职能和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每年县供销社在研究部署全年工作时,要结合年度工作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纲要》年度工作计划,强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扎实抓好年度工作。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要注重加强宣传报道,通过网站和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在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及时向社会各界展示依法治理工作和队伍建设带来的新气象、新面貌。重视先进典型的发掘和培养,对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

依法合规心得体会篇5

浙江省企业权益保护规定全文第一条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工作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企业合法权益,包括企业的财产权、经营权,依法获得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下统称行政机关)服务或者许可的权利,抵制违法加重企业负担行为的权利,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合法权益。

第三条企业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诚实守信,履行社会责任。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法律、法规、规章正确有效实施,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改进和完善政府服务,建立健全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工作协调机制,督促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及时纠正、查处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建立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社会满意度测评和企业负担监测制度,并将相关测评与监测结果纳入行政机关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行政机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其他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实施行政监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相关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做好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引导、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及时查处侵犯企业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泄露企业商业秘密和垄断经营等违法行为。

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行政机关不得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对企业设定义务或者剥夺、限制其合法权益。

第七条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政府公报、政府行政审批与便民服务网站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依法主动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和审批程序、财政专项资金的申请条件和程序、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以及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等事项,为企业查询提供服务。

第八条行政机关应当在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服务等方面,依法给予各类所有制企业同等待遇。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清理涉及市场准入和与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废除妨碍统一市场与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

第九条行政机关制定、修改、废除涉及企业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或者作出涉及行业和不特定企业的行政决策,可能对企业合法权益产生重大影响的,应当通过论证会、协商会或者听证会等方式,听取有关企业、专家和有关协会(商会)的意见、建议;对合理的意见、建议应当予以采纳。

第十条企业和有关协会(商会)认为本省制定的规章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向制定机关、备案机关书面提出审查建议。制定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内研究处理并书面答复;备案机关的审查依照国家和省人大会的规定进行。

企业和有关协会(商会)认为本省行政机关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向该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备案机关书面提出审查建议。制定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内研究处理并书面答复;备案机关的审查依照有关规定进行。

第十一条行政机关为实现特定行政管理目的有多种行政措施可供选择时,应当选择有利于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减轻企业负担的行政措施。

企业申请行政机关实施赋予其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对该行政行为未作明确规定,但实施该行政行为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单位、个人合法权益的,行政机关可以依企业的申请予以实施。

行政机关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影响企业合法权益的,除法定情形外,应当事先告知企业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依法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听证权等权利和行政救济的途径、方式与期限。

第十二条行政机关实施涉及特定企业并可能影响其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听取该特定企业的意见。

前款具体行政行为属于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听证范围的,行政机关应当告知该特定企业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该特定企业要求听证的,应当组织听证。

第十三条法律、法规、规章对涉及企业的行政行为有明确办理期限规定的,行政机关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办结;无法定办理期限的,应当在承诺期限或者合理期限内办结。

行政机关应当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尽可能缩短实际办理期限。

第十四条设定和实施涉及企业的行政许可应当由法定机关按照法定权限、程序进行。行政机关不得以备案、登记、注册、年检、监制、认定、认证、审定等方式或者以非行政许可审批名义变相设定涉及企业的行政许可。在实施涉及企业的行政许可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增加行政许可条件或者程序;

(二)违法收取费用;

(三)变相恢复已取消的或者擅自上收已下放的行政许可项目;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涉及企业的行政许可设立由中介机构提供技术审查、鉴定、评估、鉴证等前置服务项目的,应当有法律、法规依据;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予以取消。行政机关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企业接受指定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企业购买指定的产品。

第十五条行政机关不得随意撤销、变更已生效的赋予企业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确因法定事由或者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必须撤销或者变更的,应当按照法定权限、程序进行,并对企业由此产生的损失依法予以合理补偿,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六条行政机关应当通过不同方式对涉及企业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宣传,指导、提醒企业知晓可以享受的权益,自觉履行法定义务,遵守并执行相关规定,避免或者预防违法行为发生。

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运用示范、公告、劝诫、约谈等方式,教育、引导、督促企业自觉纠正相关违法行为。

第十七条行政机关对企业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应当按照法定权限、程序进行。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企业实施监督检查,应当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和明确的监督检查事项,并按照法定权限、程序进行,不得妨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收受企业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不得对不同企业的同类违法行为实施选择性执法。

第十八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

税务机关应当公开、公平、公正地执行国家规定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第十九条按照国家与省规定权限、程序设立的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布。行政机关不得向企业收取目录清单以外的任何费用。

新设立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项目应当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

第二十条中介机构向企业有偿提供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行政许可前置服务的,其服务价格应当由市场调节;提供的行政许可前置服务具有行业、技术垄断性质或者市场竞争不充分的,其收费纳入本省定价目录,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

第二十一条行政机关和免予登记的社会组织及其所属单位开展涉及企业的各类评比、达标、升级、排序、表彰以及其他相关活动,应当按照国家与省规定的条件、权限和程序事先报经批准。

其他社会组织开展涉及企业的各类评比、达标、升级、排序、表彰以及其他相关活动,应当坚持自愿原则,由企业自主决定是否参加评选,并不得向参加评选的企业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二条行政机关为实现行政管理目的实施行政行为时,应当注意避免对特定企业产生不良的传导效应,影响企业合法权益。企业有多种途径或者方式能够满足行政管理目的的,应当允许企业自主选择。

第二十三条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企业从事下列行为:

(一)征订报刊杂志或者刊登广告;

(二)捐赠、赞助财物;

(三)出资编印名录、年鉴、画册,拍摄影像资料或者举办活动;

(四)承担差旅费、通讯费、餐饮费、会议费等费用;

(五)无偿出借房产、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等;

(六)承担其他非法定义务和负担。

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企业参加培训。

第二十四条行政机关作为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的,应当诚实守信,尊重对方企业的民事主体地位,平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第二十五条有关协会(商会)应当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企业入会,不得干预会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有关协会(商会)制定或者调整会费标准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程序和要求执行。

第二十六条新闻媒体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报道应当客观、真实、公正,不得夸大事实或者进行虚假报道,不得以披露负面信息相要挟向企业索取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

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个人有权投诉、举报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经济和信息化、财政、价格、监察等部门应当通过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布受理投诉、举报的方式和联系方法;投诉、举报受理后应当依法及时予以调查处理;实名投诉、举报并留有联系方法的,应当将处理结果告知投诉、举报人。投诉、举报的受理工作可以交由有关协会(商会)承担,有关协会(商会)应当在受理投诉、举报后及时转送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八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行政机关应当依职权或者依当事人申请自行改正;行政机关不自行改正的,由有权机关按照法定职权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企业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九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职责,由有权机关按照法定职权责令履行职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条新闻媒体、中介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违反本规定,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和其他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适用本规定。

村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本规定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企业权益保护中心中小企业权益保护中心是在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成立的国内首家为企业提供法律、商务、管理、营销策划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中心以300多名专家教授为依托,联合国内知名律所、社会团体、金融机构及媒体资源,充分发挥北京的地理、政治、金融、文化、教育等资源优势。

依法合规心得体会篇6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市规划区内个人住宅建设的管理,确保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促进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园林办事处、*经济开发区、周矶办事处、广华办事处(含广华、向阳、五七)、*管理区、广空农场、330农场、00369部队农场、沙洋二农场、油田农场、高场原种场、棉花原种场、东风林场、田关林场、杨市森林公园。规划区总面积621.45平方公里。

本通知所称个人住宅是指村民(含居民,下同)自行出资建设、使用的住宅。

二、个人住宅建设必须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住宅小区(以下简称“统建小区”)与个人自建相结合的原则。

三、市规划局应当根据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需要,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统建小区规划(统建小区原则上安排在严管区和引导建设区内)。

统建小区和个人自建点内的建筑式样、色彩、高度和平面布置等应当在规划中提出统一要求。统建区主要采取建农民公寓形式建设。

四、城市规划区个人住宅建设实行分区域控制,分区域控制的范围由市规划局根据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规划等因素划定。根据我市实际,具体划分为禁建区、严管区和引导建设区三类。

(一)禁建区范围:广华城区由广泽大道以北500米、长白渠、广王渠、同兴渠、水杉公园以北道路150米范围内围合的西城区核心区;城市新区由沿堤河、范新渠、318国道复线围合的城市新区核心区约4平方公里的区域;“二区二园”:*经济开发区(由盐化二路、章华北路、信心大道、东荆大道围合的区域)、园林经济开发区(由育才路、袁杨路、红梅路、百里长渠围合的区域)、江汉盐化工业园(园区5平方公里区域)、杨市工业园(由红星五支渠、章华南路、红星六支渠围合的区域)。

禁建区内不得新建或改扩建(含加层)个人住宅,停止审批新的个人住宅用地。确系危房,经市房屋安全鉴定部门鉴定为D级的,引导进入统建小区安置。

(二)严管区范围: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近期建设范围及建成区中禁建区以外的区域。

严管区内(除统建小区外)不再批准新建个人住宅。现有个人住宅经市房屋安全鉴定部门鉴定属危房确需改建并符合城市规划的,可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原址改建,经批准后,可在原宅基地范围内按批准文件要求进行改建;符合分户条件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事由,申请新建住宅的农村村民,必须到规划确定的统建小区内以农民公寓形式进行建设。

(三)引导建设区:除禁建区及严管区以外的城市规划区内其它区域。

引导区内村民可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新建、扩建、改建个人住宅。引导和鼓励农民按规定样式到规划确定的统建小区集中建设。

禁建区、严管区、引导建设区的具体范围,在实施过程中确需调整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按程序报批并公布。

五、下列区域禁止新建、改建、翻建个人住宅。已建成的零星个人住宅,应当逐步就近迁入村(居)民点或小区内还建。

(一)禁建区所有区域。

(二)城市重要水体防护范围内。

(三)中心城区(东城区、西城区、新城区)道路红线20米以上城市道路两侧100米范围内。

六、城市规划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城镇居民及农村非祖籍户购买农村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

(二)集体土地使用权宅基地征收转为国有土地。

(三)租用、占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四)以联户改造建房等形式变相从事房地产开发。

七、农村村民(含村改居的居委会)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严管区内个人宅基地单户面积不得超过100平方米,建筑层数不得超过四层,其它区域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120平方米,建筑层数不得超过三层。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城市规划区内的区、镇、处、场要对本辖区的个人宅基地进行清理登记,对一户多基和超面积的宅基地要配合国土、规划部门依法处理。

八、园林办事处宅基地遗留问题按下列原则处理:

(一)园林办事处各村(居)委会已收宅基地款,未办理国土、规划手续且未供地的,一律由各村(居)委会负责按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息后退款销号。

(二)已办理国土、规划手续,符合现行城市规划的,可在规划许可范围内实施建设。不符合现行城市规划的,按照现行城市规划要求调整用地或依法依规进行收储。

(三)《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规定》(国发[2004]28号)下发之前仅办理《个人宅基用地批准通知书》但未供地的,一律由国土部门依法注销;已依法供地但两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由国土部门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或按程序收储。

九、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规划部门及时配套相关办法,鼓励村民以农民公寓、一基多户的形式解决个人住宅需求,户型面积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人均面积30平方米)进行控制,农民自住楼一律不得向社会出售,否则,国土、房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土地、房产手续。对农民自建房私自向社会出售的,税务、国土、房管部门将依法予以打击。

规划部门要掌握好规划和建设的时序,做好个人住宅建设疏导工作,有效指导个人住宅建设。

十、对违反规划、国土等有关法规,抢建、搭建的房屋,由规划、国土部门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并拆除相应建筑物。

十一、因城市建设等公共利益需要搬迁的,原则上实行货币补偿,不得就地还建和零星还建安置,确有条件可实行集中还建的一律进入规划的村(居)民点或住宅小区内安置,或按城市规划要求,统一规划搬迁安置。

十二、坚持“属地管理”和“职能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城市规划区内区、镇、场、处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在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内,积极组织好村(居)民点的规划编制工作,同时依法加强对个人住宅建设的管理,严格审查个人建房有关的资料、文件和证书,并出具审查意见,作为相关部门行政审批的依据。市规划、国土、建设、房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监察人员,应当依照法定职权,加强对个人住宅建设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建设行为。

十三、市规划、国土、建设、房管、消防等部门工作人员在个人建房管理工作中、、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各区、镇、场、处在个人住宅建设管理工作中审查不严,监督不力、弄虚作假、越权审批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当事人以暴力行为阻挠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机关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依法合规心得体会篇7

【关 键 词】依法治国/宪法效力/宪法规范/界定  

【 正 文 】  

党的十五大报告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以确认,标志着其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治国方式的重大进步。1999年3月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第五条。自此,“依法治国”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规范,而且上升为重要的宪法规范。这一转变的核心是,“依法治国”不仅具有政治上的约束力,同时还具有了宪法上的效力。质言之,不“依法治国”既同党的方针、政策背道而驰,更是违背宪法的行为,必须承担违宪责任。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言:“违宪是最严重的违法。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融入现有的规范体系,获致了最高的法律效力。然而,其规范的性质和范围怎样,它为何拥有应然的法律效力,其形式法律效力的内容又是什么?这些重大的法律问题需要我们追问、探析。本文拟从逻辑的、哲学的、实证的角度,解构“依法治国”这一宪法修正案的内涵,考查“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源流,辩析“依法治国”这一命题的误区,进而为这一宪法规范的实施提供理论准备。  

一、依法治国”宪法规范的界定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新入宪条款,我们首先面临定性上的两个问题:第一,它是一个完整的宪法规范吗?即它具有构成一个宪法规范的基本要素(假定、处理和制裁)吗?(注:关于宪法规范的构成要素,学者有不同理解,尤其对于制裁是不是构成宪法规范的必要要素及制裁要素是否在宪法典中存在,有诸多争议。但对于假定处理两要素是宪法规范的构成要素却为多数学者所认同。本文的思路是暂时撇开有争议的制裁要素的探讨,而以其它的两要素作为定性的突破口。)第二,如它是的话,那么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宪法规范,权利性规范或是义务性规范?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对这一宪法修正案的命题作些分析。“实行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语义和逻辑上的主语与作为规范层面权利义务的主体是相同的,它们是一种递进关系,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进一步说明“依法治国”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里可能作广义的理解,或指国家、或指政府、或指人民、或指公民,主要原因是这一条款原则性甚强,涵义丰富,加之修宪技术的原因,对入宪的条款基本沿用了其作为政治规范时的表述,而作为严格意义的法律规范的要求则反映不够,从而造成其法律规范上的意义不明晰。因此,界定该条款是否为宪法规范关键在于明确“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权利或义务的主体是什么。  

一般来说,宪法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即宪法关系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国家机关)、人民和公民。首先看看“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权利或义务主体是国家的情形。也许有人会说,条文中不是已经很明确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吗,国家作为主体当是不争之论。对此我们提出以下疑义:第一,如承认国家作为主体,则意味着“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建设……国家”,逻辑上同位反复,不严密。第二,如承认国家作为主体,即赋予其“依法治国”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国家作为一抽象政治实体,一般在法律上只承担国际法上的责任,如剥夺国家“依法治国”的权利或国家作为义务主体而不履行宪法上的义务,其宪法上的责任无法得到落实。第三,从宪政的角度来说,宪法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公民权利和限制与规范政府权力,宪法中关于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的实现是由政府(国家机关)加以落实和承担。我国宪法中很多相关条文中行文上使用“国家”,但实际意义上的权利义务指向的是政府(国家机关)。比如,第五条,“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第七条,“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第十九条,“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第二十五条,“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等等。(注:这种 

情形多见于宪法总纲的有关规定之中:对“国家”在相关条文中的涵义可参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政治组编著:《中国宪法精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条文中是行文和语言上的主语,就认定它也必然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依法治国”权利义务的承担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吗?这显然不妥,因为公民一般是指个体的概念,而“依法治国”是一治国方略,是国家整体的发展方向,它要求与之相配的是一群体的概念。仅此我们便可把“公民”排除在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意指其人民或政府吗?仅凭逻辑推理尚难加以断定,我们只有从“依法治国”内容和形式上的渊源里寻找答案。“依法治国”宪法条款是从政治规范而来,而它作为政治规范时表述为:“……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中最全面的表述是:“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注:参见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报告。)这句话的主语和所明确的“依法治国”的主体均是指“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因此,可以肯定地讲,“依法治国”的主体应是人民。相应的,“依法治国”的宪法条款应表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是实行依法治国的主体,然而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人民一般并不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而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去实现其权力,即通过民主程序产生政府,由政府代表人民在人民授权范围内去行使国家权力,去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政府的行为必须得到人民的授权,必须受到宪法与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人民有权要求政府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政府应当或(必须)依法治国。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依法治国”条款在宪法意义上的表述应为:  

第一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二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当根据人民的要求)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据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理论,宪法规范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其假定要素(该规范适用的条件或情形)为:在治国方式上,在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情形中;其处理要素(规范本身的基本要求和处理原则)为:人民有权要求政府,政府应当根据人民之要求,依法治国。在“依法治国”的两层含义中,第一层次是核心、基础,它是一权利性规范,即依法治国是人民的权利和要求;第二层次是引申和派生的,它是一义务性规范,即依法治国对于政府来说应是责任和义务。  

对于这一规范同时蕴含两个层次的意义,在实践上反映出中国法治的道路带有

政府推进型的特点,国家和政府在法治构建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要作用。(注:关于这个特点,参见有关论述:李林《实施依法治国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载《法学》,1998年第 9期,以及,刘海年等主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第559页。)就理论逻辑而言,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实现依法治国的整个进程应当由人民来推进,但是由于我国尚处于从人治到法治转轨的历史时期,加之人民的法律意识总体上欠缺,因此中国法治的进程和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战略设计与实际运作。可见,我们在强调人民是依法治国主体的同时,不能忽视政府的作用和职责。  

二、“依法治国”宪法效力的应然性  

法律效力包括应然与实然两个方面。应然法律效力是法律效力的可能性,其着眼于法律规范之所以具有效力的合理性基础,而实然法律效力是法律效力的现实性。法律规范之所以具有法律效力,不仅是因为它有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更因为法律是合理的、正义的。庞德指出,关于正义,“在伦理上,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个人美德或是对人类的需要或者需求的一种合理、公平的满足。在经济政治上,我们可以把社会正义说成是一种与社会理想相符合,是保证人们的利益与愿望的制度。”(注: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作为宪法规范,“依法治国”内含着人类的理性选择,包容着社会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浸润着对人自身的尊严和价值的终极关怀,积淀着历史的智识和经验。  

(一)有关宪法效力的理论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这种最高法律效力的应然性是建立在宪法的正当性基础之上的。衡量宪法正当性的决定性标准应当是看宪法的规定及其隐含原则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人民的要求,是否真实地遵循了保障基本人权及其它衍生权利的人权宪政准则。人民对宪法正当性的认同是宪法能否得到最有力的支持从而赢得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并因此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关键。  

宪法能否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问题上,有自由派和稳健派之争。(注:参见李步云主编:《宪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158页。)自由派认为,宪法的最高效力问题紧紧地与宪法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宪法的先进性是宪法正当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任何宪法如果没有超前于时代主流思想水平并符合人类发展进步趋势的预见性,就不能经受时代的考验,不能源远流长。而稳健派则认为,宪法首先是要与社会的发展相符合,这样才能保证宪法得到大多数人所认同,宪法应当适当放弃其超前性,而更多地顾及现实性,这样才能保证其得到稳定的大多数的支持,并因此具有最高法律权威和相应的实际效力。  

这两派观点均有一定的合理性。本文认为,宪法之所以具有效力是因为:从形式上看,法律产生效力的基础是国家权力,国家运用国家权力赋予和保证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从实质内容上看,一方面宪法的内容应建立在正当性、合理性基础之上,应当反映人类的理性价值,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宪法亦应反映其依赖的社会现实。一部优秀的宪法是超前性和现实性完美结合的典范。一部宪法是如此,作为宪法组成部分的宪法规范亦是如此。(注:我国理论界比较注重宪法作为整体效力的研究,而对具体的宪法规范的效力不够重视。我们认为,宪法作为整体的效力和具体的宪法规范的效力同样重要,因为如果忽视具体规范的效力问题,其整体的效力则有落空的危险。这也是本文之所以探讨“依法治国”宪法规范的效力的一个动因。)  

(二)“依法治国”宪法效力的价值取向  

1.法治与宪政民主。人类社会一直寻求更符合人类本性、更反映自然正义的理性原则、更科学合理的治国方案和社会运作方式。而迄今为止,法治是人类社会所能找到的比人治更为优越的方式;宪政民主是一种比专制暴政更为合理的制度设计。法治、宪政和民主由于符合人类理性的共同点而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民主与宪政都是现代政制的基础。然而,两者的内涵和侧重点有些不同,民主强调公民的参政权和政治程序,注重政府(国家权力)基于民主程序产生的统治权的合法性;而宪政强调对政府(国家权力)的限制和防范,关注人权的保障和多数民主可能产生的对少数人权利的侵犯。但是,它们对于人类生活的基本价值观是相同的,那就是人的尊严和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基于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人们意识到,民主选举权力机关和对于经民主产生的政治权力实行法律限制同样重要,理想的政制必须既是民主的、又是宪政的,即所谓的宪政民主制。(注:关于宪政与民主的关系,参见墨菲:《普通法、大陆法与宪政民主》;信春鹰:《寻求民主与宪政的平衡》,均载《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刘军宁等编,三联书店,1997年版。)  

而法治是宪政民主最有力的支柱之一,相互之间有天然的相容之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表明,与一切其他形式的政体相比,民主是最适合、也是最需要法治的政体。法治是自由民主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法治与宪政分享共同的价值基础,这就是自然法的正义观与价值论。法治与宪政民主都以尊重人、保障基本人权为根本原则。法治和宪政民主是人类社会理性的选择,符合历史发展的价值取向,具有合理性基础,下面从法治本身的涵义和要求进一步分析。  

2.法治本身的涵义。法治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之一。对法治的第一个经典性论述,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法治应包含两层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67—168和199页。 )此后,对法治的理解产生了多种学派。 一个比较权威的解释认为, 法治(Rule of Law)是“一个无比重要的、但未被定义、 也不能随便就能定义的概念。”“它意指所有的权威机构,立法、行政、司法及其它机构都要服从于某些原则。这些原则一般被看作是表述了法律的各种特征,如正义的基本原则、道德原则、公平合理诉讼程序的观念,它包含有对个人的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念和尊严的尊重。”(注:《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790页。 )中外学者对法治的释义丰富多彩,而法治本身又是一个开放、发展的概念,具有深刻的内涵,尽管如此,法治的以下几个原则和精神还是被众多法学家所强调。  

第一,法为善法、法律至上。依法治国所依据的法、法律应该是善意的、合乎自然正义原则、符合 人类理性标准的。这实质反映了自然法哲学的主张。自然法哲学认为,自然法是蕴藏在整个宇宙的结构或秩序之中的普遍性的法则,对所有人(包括统治者)都有约束力,而且可以通过人类理性思维而发现。自然正义原则高于法律本身的规定,法律必须反映自然正义原则和理性的精神。现代社会更强调自然正义原则与人的价值的内在联系。法治应是良法之治,良法应体现这些价值标准:人权、生存、安全、民主、自由、平等、正义、和平、发展、共同福利、人道主义等。(注:这些观点,见(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姬敬武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法治应当以这些正面价值为取向,充分维护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正义和宪政,保障人民福祉的实现。如果法治依据之法违背这一准则,以负面价值为依归,那么法律将沦为推行专制、暴政,践踏人权,毁灭人性的工具(历史上出现纳粹法西斯专政便是典型的例子)。符合自然正义的法律才具有极大的权威,应当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不允许存在超然于法律之上的、专横的权力,在这样的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有限政府。真正的法治要求政府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运作,国家权力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和限制,以切实有效地保护公民权利。现代民主国家都承认政府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而人民赋予政府以权力的最基本方式就是人民通过选出的代表机关进行立法,以法律明确规定政府的职权,使政府权力取得合法性,据此便可以得出一条基本原则:政府权力仅限于法律明确赋予的范围,法律无明确赋予的权力,政府不得行使;而且,政府权力的行使也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而法治的旨趣就在于控制和规范政府权力,以法律支配权力。这与宪政理论的核心“设防学说”和“有限政府”原理是相吻合的。“设防学说”和“有限政府”原理包括法治主义和制约与平衡原则,一方面由法律规定行使权力的人的职权范围及其行使权力的程序;另一方面,通过权力的相互牵制,进一步削弱每一项权力绝对化的可能和趋势。“设防学说”和“有限政府”原理,要求通过法律以及分权制衡手段确立和维持一套对政治行为与政府活动给予控制的有效技术,旨在保障人的权利与自由。因此,法治的要求是“在法治社会中,人民必须守法,政府更必须守法。”(注:刘军宁:《从法治国到法治》,载《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三联 

书店,1997年版。)  

第三,保障人权。法治的核心、基础和出发点应是保障人权。符合法治精神的法应是维护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价值、保障人的权利的法。法治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出于对人和社会的终极关怀,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现代人权是所有个人平等地、普遍地享有道义上的权利,并应由法律予以确认,不分贫贱富贵,不分阶级、种族、民族、性别等等,只因其为人,便有人的尊严和无上的价值。“而法治的理想,就是去创造和维持一套原则、规则、程序和机构,以保障每个人的权益,防止它受到政府或其他人的侵犯,使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过一种合乎人的尊严的生活。”(注:陈弘毅:《法治、启蒙与现代法的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人权是现代法律体制、政治体制以至道德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和基石,正是在保障人权上,宪政、民主与法治找到了共同的归结点。  

(三)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  

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对(依)法治国与法治存在严重分歧,有学者认为(依)法治国只具有形式意义,而法治才与实质正义相连,即它们之间存在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的区别;(注:支持此观点的有伯尔曼、刘军宁等,分别见其著述:《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从法治国到法治》,载《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三联书店,1997年版。)而有学者认为,(依)法治国与法治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而且(依)法治国从词义的渊源和本义上是形式和实质法治的统一。(注:支持此观点的有neil mac Cormick和郑永流,分别见其著述: Der Rechtsstaat und die rule of law,Juristzeitung,1984.2.S.65;《德国“法治国”思想和制度的起源与变迁》。)  

根据差别论的理论,(依)法治国与法治之间,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之间存在以下一些根本分野:(1)前者起源于实证主义法学, 强调统治者的意志与权力,后者以自然法哲学为思想基础,要求依据宪政主义限制政府权力。(2)前者偏爱于国家与统治者,它反映统治者意志,是其统治工具,后者关心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护。(3)前者强调秩序,重在“治民”;后者强调权利,重在“治官”。(4 )前者注重法律的形式效率,而后者更关注法律的道德基础和精神要件,等等,差别论得出的一个结论便是:依法治国和法治国都不是法治。 

那么,一个尖锐和有意思的问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宪法规范所确认的是形式法治还是实质法治?而且在它所处的同一条文中,同时出现了“刀制”和“水治”,(注:值得注意的是,第五条第二款:“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这样在同一条文中,同时出现“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制”不同提法,就显示出价值取向的双重性。)这更增添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疑虑。 

首先,我们有理由相信,“依法治国”的宪法规范认同的是实质法治的精神。前文对“依法治国”的宪法规范的涵义界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当根据人民的要求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江泽民同志十五大报告中对“依法治国”作为了科学定义,田纪云同志也指出:“我们所说的法治,不应是‘治民’,而应是‘民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注:田纪云:《这次修宪的意义重大》,载《人民日报》(海外版),1999年3月14日。)这些都说明, 我国宪法确认的“依法治国”应当是符合了实质法治(rule of law )的价值取向。 

其次,理论上可以对法治作形式和实质的区别,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仅凭语言上和字面上就将法治国、依法治国简单地划归为形式法治,而应观其精神实质。即不能仅凭我国宪法中采用了“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武断地推论这一规定仅停留于形式法治的层次。 

再次,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的确存在内涵和层次上的分野,但不能以此便将两者完全割裂了。对于法制与法治的关系也是如此。在一个后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一个从人治向法治转轨的历史阶段,可能存在人治和法治、法制和法治、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的共存。而当今中国便处于这种情形,“中国法治的发展面临双重任务: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形式法治;另一方面需要从价值导向上把形式法治转化为实质法治。”(注:高鸿钧:《法治的两种类型》,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 

“依法治国”宪法规范一方面体现了实质法治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基于此,我们将依法治国与法治等同而探讨其价值内涵;另一方面它又保留了形式法治的迹象,基于此,在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中亦应关注从人治—法制—形式法治—实质法治的历史进程。 

三、“依法治国”宪法效力的内容 

(一)“依法治国”宪法规范的时间效力 

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规范在什么时候开始生效、什么时间终止生效,以及对法律规范颁布以前的行为是否有追溯力。本文侧重于分析“依法治国”的宪法规范时间效力的启动和发挥,及在此背景下中国法治建设的时间性、阶段性。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此次含有“依法治国”条款的宪法修正案,并予以公布施行。自此,“依法治国”的宪法效力正式启动,中国法治之路有了坚实的宪法基础和依据;自此,违背“依法治国”和法治的精神和原则,就不仅违反党的政策和基本方略,同时更是最严重的违法——违宪。然而,是不是“依法治国”的宪法规范的时间效力一经启动,就意味着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建构自然落成,人治现象从此销声匿迹、意味着中国法治现代化从此一路坦途?非也。 

首先,必须注意宪法规范的特点。有些宪法规范带有很强的原则性,“依法治国”规范便是如此,它更多地反映的是一种理想设计、发展方向和制度选择,其精神的内化和具体化,即落实到法律制度的运作当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守法等诸环节有一个过程。 

其次,“依法治国”是由人治向法治过渡和转变的过程。虽然“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应该已经发生了宪法效力,然而,其效力发挥的程度还要取决于现实的社会环境因素。目前的社会形势是:历史上形成的人治体制的一些作法、观念仍有市场,法治意识淡薄,法律体系和立法技术仍有待完善和提高,宪

法权威没有真正树立,宪法监督保障体制仍不完善,行政机关滥用职权、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司法机关徇私枉法、执法犯法也并未杜绝等等。这种现状决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将处于人治与法治、法制与法治、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并存的局面,这是一个从人治到法治逐渐转轨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依法治国”的宪法效力的发挥应是一个不断强化的趋势。从人治到法治的抉择,党的核心人物起了决定性作用,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国家领导人的民主政治意识来决定中国治国思想和治国方式的作法,本身就可以说是‘人治’的反映和体现。”(注:李林,《实施依法治国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载《法学》,1998年第9期。 )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中国实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和渐进性,就能理解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等党的领导核心在摒弃人治、选择法治时

的魂力

和坚定的信念。 

关于“依法治国”时间效力不断 强化的过程,关于中国从人治向法治转轨的进程,有学者提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办事;第二阶段是将党的意志依法定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由国家来负责法治建设事宜;第三阶段国家必须首先依法办事,即中国法治有一个“党治——国治——法治”的过程,与之对应的是一个“提倡依法办事——主张依法治国——实现理想法治”的过程,我国目前正处在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的历史时期。(注:参见卓泽渊:《中国法治的过去和未来》,载《依法治国论》,李龙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二)“依法治国”宪法规范的空间效力 

法律规范的空间效力,是指法律规范在哪些地方和区域有效。宪法是根本大法,作为全国性法律适用于全国当是不争之论。“依法治国”作为一个宪法规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域内亦是肯定的。但以下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1.“依法治国”宪法规范是否适用于特别行政区 

在起草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过程中,有的意见指出,除宪法第31条关于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外,其它的宪法条文规定都不适用于特别行政区。这种观点当然是不正确的,我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应适用于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只是由于“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在适用时有其特点。关于宪法在特别行政区的适用原则,有四点可以明确:(1)宪法作为一个整体对特别行政区适用。(2)宪法在特别行政区的适用,需要遵循“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3 )凡是宪法关于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规定,必须适用于特别行政区。(4 )在“两种制度”方面,宪法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的条文规定,不适用特别行政区。(注:参见王叔文主编:《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导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69页;《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导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6页。) 

依照上述适用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宪法规范不适用特别行政区,原因是:(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显然属于宪法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的条文规定,(2)客观地讲,关于法治的进程, 特别行政区早就已经走在我们的前面,其法治现代化程度比大陆要高,不过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法治。而社会主义法治和资本主义法治“当然有不少共同点,例如,都要依法行事,都承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权的普遍性等等,但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在同一问题和同一原则上,它们往往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理解。”(注:沈宗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1期。)(3)根据“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后,特别行政区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因此,我们不能依据“依法治国”的宪法规范要求特别行政区实行社会主义法治。 

2.关于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村 

依法合规心得体会篇8

开展依法治街道就是努力提高全街道人民的法律意识,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五年来,我们按照“四五”普法和依法治街总体规划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依法治理和全民普法教育。通过教育,使全街道群众特别是街道、村两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了法律意识,自觉地依法律己、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维权和参与管理社会各项事务,“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四五”普法期间,我们按照区《2000—2005年依法治区规划》、《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的要求,根据我街道的普法规划,先后进行了《宪法》、《土地法》、《新婚姻法》、《行政许可法》等26部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培训,征订各类普法宣传教材5500册;街道、村(居)、企事业单位均成立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近50人的普法骨干队伍,共举办各类培训班、法制讲座35期,受教育人数5300人次,投入各类普法资金6.2万多元;广泛开展了以依法治街、依法治村(厂)为核心的依法治理活动,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群众学法普法网络。各级领导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全街道各行政村依法治理达标率达100%,为全街道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氛围,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五”普法、依法治理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全街道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建立了江南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社会事业重点建设项目得以顺利完成,市容市貌得以明显改观,控违禁建成果得到巩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充分发动广大群众,广泛深入开展群防群治,有效地遏制了刑事发案势头,五年来未发生在全市有影响的恶性案件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2001年被评为市依法治市先进集体,2004年被评为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司法所,并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社会治安安全街荣誉称号。

“四五”普法依法治街目标方略得以实现,主要有以下经验做法: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管理

五年来,工委、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四五”普法、依法治区规划精神,始终把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街道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列入工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工委年初的工作报告中都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列入其中,每年下发关于实施依法治街道工作意见的文件,严格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从而确保了“四五”普法依法治街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地按步骤实施。

为充分发挥依法治街领导小组的领导、协调职责,根据人员变动,三次调整充实了依法治街道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组成了以工委书记为组长的依法治街道领导小组,制定了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各村委会也成立了以村委会主任为组长的依法治村领导小组。为进一步落实责任,工委、办事处把依法治理及“四五”普法工作列入全街道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考核管理,由依法治街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年初制定的考核细则年终对各单位实行考核,依据考核情况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了基层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积极性。

2001年11月,对照“三五”普法规划,结合我街道实际,研究制定下发了《双闸街道“四五”普法及依法治街规划》,明确了总体目标、主要任务、步骤、方法、组织领导和保障,对顺利实施普法工作及依法治街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每年年初又结合当年的工作任务和普法重点,制定本年度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对当年的普法内容做出明确要求。各村也相应制定本单位今年的普法工作计划,做到层层落实,层层发动,确保了普法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落到实处。

二、形式多样的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制意识

实现法制社会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实现法制社会的基础是增强全民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是增强全民法制意识的前提,为搞好全街道的普法教育工作,五年来我们:

1、成立了近50人的普法骨干队伍,举办了三期街道普法骨干培训班,结合自身工作和街道普法重点,对他们进行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了普法骨干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了对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他们深入到群众中宣传,在全街道形成了人人学法、自觉守法的良好氛围。

2、抓好领导干部的普法。一是制定了工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和领导干部年度学法计划;二是对领导干部学法采取在工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和自学,交流学法心得,检查学法笔记等方式;三是不定期地邀请专家举办法制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就领导干部工作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

3、做好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制教育工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普法要从娃娃抓起”。对中小学生,我们一是坚持发挥法制课教育主阵地作用,中、小学都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定期和根据实际教育需要对中、小学生、青少年进行法律、法规辅导,举办法制报告会六期,重点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内容,以案释法,对同学们进行警醒教育;二是发挥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关心下一代活动基地的功能作用,多样化的开展对青少年的暑期教育活动,通过讲座、听故事、看录像等形式,让青少年在活动和娱乐中获得法制和道德的学习教育;三是在学校深入开展警校共建,设立校园“110”,委派法制辅导员,开展庭校共建、“青少年维权岗”等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维权和监管;四是在开展法制课堂、法制讲座的同时,我们还制作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图板12块、禁毒宣传图板10块定期在中、小学巡回展览,教育他们从小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争做带头守法的小公民。

4、做好普通干部的普法教育。一是制定了机关干部学法考核制度,对机关干部的学法任务做了明确规定;二是利用会议、培训集中辅导,在每年干部冬训时,邀请市党校、上级政法部门领导为全街道干部进行有关法律知识的大课辅导,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三是专题宣讲,结合新颁布的法律法规邀请专家进行授课讲解,共举办了“新婚姻法”、“宪法修正案”、“行政许可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专题报告会;四是向街道、各村干部发放各类普法宣传教育读本800余本,使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够自学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知识水平。

5、抓好流动人口的普法宣传工作。随着河西新城区建设的加快,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我街道,如何做好这类人群的普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新课题。我们以服务流动人口为重点,结合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向他们普法。共举办流动人口专场法律咨询活动两次、禁毒宣传一次,展出宣传板块40多块,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为流动人口提供法律咨询,解答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涉法问题,受到了全街道流动人口的欢迎。

6、抓好普通群众的普法宣传工作。“四五”普法的目标就是提高全民的法制意识,对普通群众我们一是送法到村、组,通过发放普法宣传资料,致群众一封信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与他们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废旧污染、黑诊所、安全防范、禁建拆迁、法律援助等有关政策;二是利用村法制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施教;三是多种形式地开展法律咨询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五年来共开展各类法律咨询活动9场次、禁毒宣传8场次,接待咨询群众1000多人次,群众受教育面达80%以上,散发“四五”普法宣传资料4500余份,致群众一封信等宣传单18000份。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遇到纠纷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民事纠纷逐年减少。

7、能够将普法宣传与大型活动、事件相结合。(1)、因奥体中心建设,我街道面临大量的拆迁任务,为使拆迁群众了解南京市拆迁的法律法规,做到心中有数。2002年我们在拆迁村组向拆迁户广泛宣传南京市关于拆迁方面的“86号”和“21”号文以及《南京市征地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办法》等法律、法规,做到拆迁户每户一份,使他们能够了解相关的法律、政策,主动配合拆迁。在2004年4月《新拆迁法》实施后,将有关内容制作成板块,在各村巡回展出,大力宣传。(2)、2003年在防治“非典”工作中,我们积极向群众和流动人口开展防治非典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被隔离户送上法律书籍,科学防治与依法防治相结合。(3)、2001年11月我街道实行禁建以来,为配合做好禁建工作,我们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禁建法规,在6.25土地宣传日宣传《土地法》,散发致全街道村民一封信等,配合市、区进行拆违工作宣传,使控违禁建深入人心。

三、抓依法治街重点,走依法行政轨道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开展依法治街道工作中,着重抓好了以下几个重点:

1、抓基层依法治村。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意见》,统一布署,制定下发了双闸街道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意见。结合村换届选举,大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条例》,提高村民自治、居民自治水平,使村委会、居委会依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把推进村财务公开与减轻农民负担结合起来,增强透明度;推进村务公开与改进干部作风结合起来;推进村民议事制与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在推进依法治村中,我们规范了村务和财务公开的内容、项目、村民议事制程序及时间要求,有力地促进了依法治村工作的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全街道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2、抓依法行政、依法治理。针对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出现的难点问题,开展依法治理。一是对从事废旧塑料加工的经营户进行清理取缔,还村民一个清新的生活环境。联合区工商、环保、行政执法局等部门,联合执法,依法取缔了无证经营、非法经营、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的废旧塑料加工户,规范经营;二是不定期联合市燃管处、区工商、安全、质监等部门依法对燃气黑站点予以取缔;三是与区爱卫办、卫生监督所联合对全街道的卤菜加工点进行检查,依法查封无工商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的非法卤菜加工点。通过清理整顿,有效地打击了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违法行为,整洁了街道的市容环境,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钝化各类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是依法治街的重要保证。五年来,先后开展了以破大案、打击团伙和黑恶势力、追“三逃”等及打击“两抢”和入室盗窃等侵财性犯罪专项斗争,对流动人口实行专项治理,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江南宗教聚会点的监控管理力度,严防组织渗透。对中小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清理,取缔了校园周边影响教学秩序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游戏厅和不法商贩。妥善协调处理因拆迁、租用土地及企业债务纠纷等引发的各类群体性矛盾、不稳定因素58起,五年来未发生因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的重大治安案件,无一起因调解不当引发的非正常死亡和民转刑案件,为河西新城区的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4、强化法律服务,保障经济健康发展。依法治街的目的是保障本地区的社会事业和经济健康发展,强化法律服务意识,依托法律做保障,把法律服务深入领导层、企业法人层、公民守法层。一是主动为办事处依法决策服务,积极为办事处行文提供法律依据;二是为企业改制、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法律服务,制作法律文书,参与合同制定的审核鉴定,保障企业改制的规范性、合法性;三是为街道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解答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涉法问题,帮助他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四是积极调解钝化民事纠纷,调解率98%,调解成功率达98%,有效地维护了全街道社会稳定,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版权所有

四、规范运行、完善法治,“四五”普法见成效

依法合规心得体会篇9

[主题词]依法治市司法公正中心法庭规范化

自党十五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以来,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基本的治国方略和不可逆转的法治建设方向。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必要条件与核心命题,两者的互动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践的客观的法律现象和必然规律。当前,依法治国理念之不断具体化及广范围的地方性实践,不仅促成“依法治市”的市政思路的新生与发展,也推动全国法院系统从中央到地方展开一场以司法公正为主题的轰轰烈烈的改革。依法治市与作为法院系统最基层的人民法庭的互动关系便成为依法治国与司法公正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理论问题的缩影。然而,由于以往司法改革对基层法院的忽视,尤其是人民法庭理论研究的薄弱,此一微观分析的视角并没有受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的重视。本文拟在分析依法治市与司法公正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就人民法庭在依法治市中的地位功能及其集中化管理的趋势作些探讨,进而提出如何加强中心法庭的规范化管理以推动依法治市进程的一些初步构想。

(一)依法治市与司法公正的逻辑关联

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市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依法治市”的内涵鲜见有具体明确的界定。盖其究,“依法治市”作为“依法治国”具体化和地方性实践的产物,两者的精神理念、理论原则是一脉相承的,两者的差异仅在于适用范围的全国性与地方性、整体与部分的不同,“依法治市”是“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在地方市政治理的具体表现,两者的实质内涵是统一的。依法治国在我国有明确的权威含义,即“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保证人民群众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各项事业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顺利发展。”[1].凭此从治理的主客体角度理解依法治市的内涵,有以下几方面:一、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市的基础,人大等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的推进依法治市的法律前提,宪法、法律及其他地方性法规的依法治市的唯一依据;二、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市的应然状态和客观要求,其表现为各种社会主体对法律至上理念的高度认同与自觉守法依法办事的良态;三、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市的中心环节,各级人民政府严格依照宪法及法律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实施管理的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市的关键;四、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市的保障。法律的国家强制性要求在出现违法现象时由包括法院在内的国家司法机关采取暴力强制的手段予以纠正,司法机关的公正的司法行为是依法治市的天然保障。

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市的客观要求。司法是体现国家政治文明与法治文明的重要窗口,依法治市的实践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是司法上。美国学者范德比特甚至把司法理解为法治的全部内容,其指出:“在法院而不在立法部门,我们的公民最初接触到冷峻的法律边缘……如果他们失去了对法院工作的尊重,则他们对法律和秩序的尊重将会消失,从而会对社会构成极大危害。”[2]司法公正,国家法律才具有权威性及公信力,社会秩序才能安宁稳定,国家社会方能长治久安,人民方有最后的依靠;司法不公乃至腐败则必然致使法律信仰的普遍缺失,徒有法不足以行,则依法治市便成为一句空话,社会法律秩序就必然遭到严重破坏。在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危害国家安定侵犯人民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这客观上要求司法机构的法律裁判活动和其他司法活动强制制裁的介入,以便遭受损害的权利得到国家救济,受到破坏的法律秩序得以恢复,保证国家宪法与法律的统一实施。

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市的天然保障。德沃金说“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公正的司法,惩恶扬善,弘扬法治,对民众尊纪守法的法治观念进行教化,并对经济活动当事人高效有序地从事合法交易予以规制,司法作为最终解决纠纷的制度安排,决定了司法是保障人民权利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院是保护公民权利的最后屏障。枉法裁判,裁判不公则颠倒是非黑白,导致法律虚无主义的泛生,进而推残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成果,正如培根所说:“一次不公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公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公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3]

依法治市与司法公正是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依法治市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发展,必然会对司法公正提出更高的要求,促动法院系统尤其是基层法院的司法改革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发展。同时,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化,亦必然会为依法治市提供日趋完备、逾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人民法庭在依法治市进程中的地位与功能

司法公正作为依法治市内涵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意味着人民法庭在依法治市进程中有着显著的地位和重大的功能。

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人民法庭是基层法院根据本辖区地区、人口和案件状况设立的派出机构,其职权是审理一般民事和轻微刑事案件、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法制宣传、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信访等,人民法庭的判决、裁定就是基层法院的判决和裁定。[4]据此,人民法庭是基层法院在农村地区的派出机构,是农村地区行使司法权维护司法公正的国家审判机关,是依法治市在农村地区推进的重要职能主体。其职能有四:一、代表国家在农村地区行使一般民商事和轻微刑事审判权;二、指导基层尤其是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三、在农村地区进行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四接待来信、信访及其他在农村地区实施综合治理的职能。

其职能具有多元复合性的特点:首先其行使的审判权主要包容民商事方面还牵涉轻微刑事方面,这显示其与民事审判庭、刑事审判庭等业务法庭的不同的特点;其次,人民法庭除主要代表国家在农村地区行使审判权外,还承担对农村综合治理的多项职能。人民法庭此种职能结构特点是其在依法治市进程中面对复杂的农村社会以践行司法公正维护农村稳定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所必需的。

当前,人民法庭的职能结构发展不平衡,其主要职能即民商事审判得到充分发展,而轻微刑事审判和综合治理的复合职能则没有受到重视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肯定,随着依法治市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深入推进和农村法治社会的发展、成熟,这种状况将得到改善并进一步提升人民法庭在依法治市进程中的地位。

(三)依法治市进程中人民法庭集中化管理的趋势

依法治市进程在农村地区的深入发展,除促进人民法庭地位的提升与职能的全面发展外,还在管理模式上促成了当前人民法庭撤并的集中化管理的趋势。人民法庭集中化管理的趋势是依法治市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

一、陈旧的分散管理模式阻碍依法治市深入推进。

我国法院结果的设置是种“司法地方化”体制,即司法辖区与行政区划重叠一致,[5]人民法院的产生、法官任免、司法人事、司法经费都在同级地方控制之下,导致了司法权力的地方化。[6]在人民法庭的设置上表现为在几乎每个乡镇均设立一个人民法庭的分散管理模式。此种模式,一导致人民法庭建设的落后、简陋难以实行规范化、规模化管理;二易受乡镇领导干涉影响审判独立与司法公正,不利于维护司法权威并因管理的松散即极易导致司法腐败的滋生;三成为司法地方保护主义产生的制度基础[6];;四随着现代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已失去了维系存在合理性的基础。转贴于

二、集中化管理符合依法治市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依法治市在农村地区的推进。

首先,人民法庭撤并后其经济实力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法庭的物质建设将有较大改观。电脑、复印机、传真机以及汽车等通信交通工具的配备将成为可能,促进司法的现代化。其次,法庭规模大了更适宜规范化管理,避免原来各乡镇法庭各自为政的局面,法庭的运作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再次,法庭的撤并加强了自身的审判力量,促进审判职能的专业分工,改变原来万金油式法官形象,大大提高法官的业务素质,有利于推动法官职业化建设。最后,集中化管理可以改变司法地方化多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助于克服审判工作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切实维护司法公正。

(四)加强中心法庭规范化管理推动依法治市进程的若干思考

对经撤并重组后人民法庭的称谓“中心法庭”是否恰当,人们有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中心法庭”的名称生动体现了人民法庭集中化管理的趋势,并提供了与分散管理模式下人民法庭相区别的标识,更为重要的是,此一称谓给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提出中心法庭如何建设的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因而并无不可。笔者结合法庭工作经验,就在依法治市框架中加强中心法庭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出如下一点初步构想。

一、推进中心法庭规范化规模化建设。人民法庭撤并后,中心法庭面临辖区抗张、受理案件类型与数量增多及组织结构强化的新情况,这客观上要求进一步规章建制,完善各项审判和执行工作,做到以良好完备的制度管理人,增强法庭整体的战斗力,成为在农村地区推动依法治市维护司法公正的强大的主体。

二、实行全方位的审务公开,着力打造司法“阳光工程”。为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方便当事人诉讼,将法庭的审判事务包括审判人员岗位表、辖区地图、诉讼程序流程图、诉讼费用收费标准、诉讼当事人须知、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诉讼风险和举证须知、排期开庭公告、法律文书送达公告、裁判文书等公诸于众,以确立法庭民商事活动的公示规范和审判标准,杜绝“暗箱操作”,增加司法行为的透明度,实现人民法院的司法活动与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的良性互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司法维权水平,并创建宣法普法的不可多得的窗口。

三、实行对日程工作进行系统管理的新思维。

明确“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公正”的价值目标,强调法庭作为一个审判职能单位的系统属性,注重法庭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进一步优化民商事司法改革环境,着力法庭内部结构的合理配置实现高度灵活的职能分工配合的新机制,以日程工作为改革管理的细胞,实行职能责任的具体量化和细化,建立以登记薄为核心的表格管理平台和定期检查的制度,分周、月、季度、半年和年度的多层次的评估总结制度,方便了上级领导对中心法庭各项工作的具体实际掌握,提高了干警工作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为中心法庭建设的法学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很多难得的司法素材。

四、全面推动法官职业化精英化建设。

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庭干警的科学理论素养、思想道德水平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继续抓好法律本科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大力提高干警的职业素养,推动队伍建设向精英化目标不断前进。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党性党纪教育,提高党员和全体干警的法纪观念和拒腐防变的能力。重视作风建设,努力实践司法为民,培养亲民的良好工作作风。彻底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讲职业道德、创文明行业、建文明窗口”为主题,端正司法工作作风,树立“廉洁、中立、高效、文明”的司法形象。

五、不断深化民商事审判与执行改革,提高司法质量和效率。

人民法庭法庭撤并后,中心法庭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民商事司法环境,辖区的扩张、社情的复杂、案件的繁多等对中心法庭的民商事审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扬“公正与效率”的司法主题为动力,紧密结合辖区的农村社会的实际和民商事诉争的特点,进一步把民商事审判改革推向深化。切实实行个案跟踪管理制度、深化繁简分流机制,建立快速办案制度,认真落实《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组织实施庭前证据展示与交换制度,进一步加强裁判文书改革打造“法律精品文书”,建立大民事审判框架和精审判的格局,全面提高案件质量与办案效率,着力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建立完善有效的执行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扩大办案的法律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的新途径,为辖区经济的发展、社会安定和政治的稳定服务。

六、积极发挥综合治理职能参与农村社会综治工作。

要妥善处理司法独立与参与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的关系,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指导乡镇司法所和农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作、接待来信来访、普法宣传、法制教育等复合性职能,在更广的范围内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保护农村社会的安定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注释:

[1]江泽民:《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任建新主编:《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知识》,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序言第1-2页。

[2]毛建平、段明学:《政治文明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关系研究》,资料来源law-lib.com.

[3][英]培根:《培根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93页。

[4]熊选国:《中国司法制度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依法合规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法治;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2年11月,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新起点,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4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将依法治国作为其鲜明主题。这一系列举措,凸显了依法治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对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化建设部分,十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新时期全国人民必须共同遵守和践行的价值规范,并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与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良性互动,其中,依法治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起到促进作用。

一、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道德问题,比如,对金钱和物质的痴迷,导致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滞后和道德的失范;政府职能部门腐败盛行;政府公信力受到质疑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历来遵循的道德规范与道德要求是建立在以“人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熟人社会”中。在“人治”社会中,遵循的道德不是自律道德而是他制他律型道德。符合这样道德要求的行为是“服从”、“顺从”、“听从”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抹杀了个人积极进取的自由意志,压抑了人自由发展的个性,同时也扼杀了人们的需求和利益。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原来维系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的需要。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和观念层面的认识活动和价值尺度,只有通过外化于行才能体现出来。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和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实践过程中,用法律的权威性增强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二、依法治国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保障

法不仅是为解决人类社会中的纷争而存在,而且能够用制度性和规范性的法规体系保障社会制度与社会秩序的完善,保障人们能够获取更多的公平和正义。“在法律统治的自由社会中,立法机关的功能是创造和维护个人有尊严地生存的条件。这种尊严不仅要求承认他的社会和政治权利,而且要求确立个人充分发展其个性所必须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条件。[1]”这句话也进一步说明,法的作用是用来发挥民众的作用和才能的。而想要充分发挥法的作用,就需要科学的立法、严格的执法和公正的司法。否则,民众就会背离其治理,使得上情不能下达,全民不能守法,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安定。

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精神和原则,依法治国是法治的外在形式和实现过程。依法治国的实质是健全和完善制度体系、加强法制建设,为国家和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让人们在一个合理的、适于遵循的法律框架里友好地交往、正常地生活。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虽已经拥有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现实社会之间的鸿沟却依旧不可忽视。从总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具体法律条文有待完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条文,满足“有法可依”的需要。然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某些立足于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的法律条款已不适用当前的社会制度,因此遭到废除。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法律体系的构建缺乏一定的法治精神作支撑。因此,我们需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在“法治”精神的引领下,依照社会的发展,完善具体法律条文。

第二,对法治理念的忽视。新时期,我国逐渐将依政策办事转换为依法办事。但是这种“依法办事”只注重地方法律文本构建,缺乏法治思维与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自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作为党治理国家基本方略后,不少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但因其目的是为了运作项目、发展经济,忽视了“法治”这一理念,使其庸俗化、工具化,最终导致“依法治国”在实践中走样。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扭曲,法律没有被信仰。

第三,法律精神的缺乏。目前,我国民众对于法律的认识理解,还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与工具主义色彩,远未达到对法律信仰与价值的追求。情理对于公众行为的支配作用大于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就法院调解过程来看,当事人双方均较少诉诸‘法律的逻辑’,他们很少讲到‘法律怎么说’,而是将日常生活中处理关系的思维方式带上了法庭,如示弱、争取同情。”[2]由此可以看出,培养民众的法律信仰和法治精神任重而道远。

综上所述,现实社会与法律体系之间存在的鸿沟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2012年11月,党的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新起点,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从而更加凸显了依法治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同时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重要意义。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依法治国在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的不同领域都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使其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详述。

(一)科学立法,助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有赖于治理国家的方式方法,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4]。因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宏伟目标和价值在法治的治理方式下才有可能实现。

目前,我国立法还存在缺失与不足。因此,科学立法,注重各法律、法规及规章的一致性,法律体系的整体性、统一性,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相抵触;法律文本要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强调人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在立法过程中,“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5]因此,在立法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充分发挥立法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外,还应该拓宽立法机关与社会公众互动的通道,保证最大限度的吸收民智、体察民情与体现民意,使得公众形成对法律文本的认同,使整个立法过程更多地体现民主精神和社会的自由度。

(二)严格执法,助推公正、文明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党的十要求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这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其中的公正、文明价值观。执法的不公正,会导致群众的不信任,从而对公正执法的形象产生不良影响。文明执法体现在执法过程中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关怀,以获取更多社会公众对执法的支持和配合,塑造执法者与违法者之间的信任,消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平等和公正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本身也是依法治国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建立在法治的基石之上的。因此,平等和公正的价值只有通过依法治国才能实现。

(三)公正司法,培育和践行公正、和谐价值观

法律公正是一个包含立法公正、执法公正、司法公正、守法公正的大范畴,而特定案件的处理是公正最为生动和现实的体现。对于法官、检察官来说,除了对每一起案件都要坚持不偏不倚的公正立场,把公正的信念注入到案件的处理过程和结论中,实现各社会主体法律保护上的平等之外,还要力求做到案结事了,实现和谐司法。和谐司法是以司法公正为核心,适用法律时兼顾当事人、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尽可能考虑文化传统、风俗习惯,选择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的裁判方案,同时缩短办案周期,降低诉讼成本,减少当事人的诉累,保证公正及时得以实现,使当事人的纠纷在一种和谐氛围中得以解决[5]。法官和检察官公正、和谐的价值观,必将对社会公众产生积极影响,司法公信力也会得以不断提高。

(四)全民守法,助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也和依法治国有密切联系。爱国首先就是要懂法守法,而懂法守法是爱国的基础和底线。敬业是人们对所从事的职业负责任的态度,这种态度有赖于各种劳动保障法律制度的激励,因此,依法治国为调动和激发社会的敬业精神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支持。诚信不仅具有一种伦理上的含义,而且具有法律上的含义。法律意义上的诚信既是当事人进行各种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权的依据。依法治国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实现法律的信用的过程。由此可见,诚信是构建法治国家的精神基石,法治是社会诚信的最后一道防线。友善是倡导人性的光芒,激发构建社会秩序的正能量。法治是友善的守护神,作恶使坏,为非作歹终会被法治严惩。

除此之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民应将守法作为自己的自觉意识和真诚信仰。党的十要求“深(下转287页)(上接284页)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6]。因此,为了使人们将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法制教育工作者应有意识地从受教育者的做人原则、标准及其价值观去阐发法律对人之为人、人之成人的意义,从深层次解决受教育者为什么要守法的问题。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约瑟夫・拉兹.法律的权威[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84.

[2]李瑜青,雷明贵.合作型司法及其权威――以法院调解实践为视角[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3]十报告文件起草组.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白龙,黄庆畅.依法治国:公平发展的中国抉择[n].人民日报,2012-11-01.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

[6]十报告文件起草组.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thecultivationandpracticeofthecorevaluesofsocialismbyrulingthecountrybylaw

QinChen-yu,wanGwan-ling

(Xi'anengineeringUniversity,Xi'an710048,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