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的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6:43

法制教育的教学反思篇1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信息获取、传递、加工、输出环节,符合可控系统特点,故可将控制论原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控制论原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论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信息传递机制、控制方法、反馈机制三方面。

关键词:

系统控制论;控制系统;控制论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优化

自维纳创立控制论以来,控制论获得巨大发展,突破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领域限制,成为一门跨专业方法论科学,在众多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符合控制系统的特点,也应当可以运用控制论的基本思想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大学生的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使得控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控制论基本思想与方法

控制论是“一种能应用于任何系统中的一般控制理论”[1],是一种模型化与数学化的理论,它所研究的是信息、信息的处理及控制。而控制是“为了改善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选出的、与该对象上的作用”。[1]控制的基础是信息,信息的传递是为了控制,而任何控制又有赖于信息反馈来实现。所谓控制论方法,简单说就是通过信息处理的能动过程,解决控制与被控制的矛盾,使系统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或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借以实现人们事先对系统所规定的功能目标。[2]控制论的基本方法与机制有信息传递机制、控制方法、反馈机制等。信息传递机制的应用是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分析系统的信息流程把握事物规律的方法。控制方法是施控系统如何实现对被控系统的控制,即如何使被控系统按照施控系统的目的和要求发展的方法。[3]控制方法通过信息的能动处理,解决控制系统与被控系统的矛盾,实现系统的优化目标。反馈机制是运用反馈原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反馈控制就是由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息再输出后发生影响,以实现系统预定目标的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控制论方法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从定义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合而成的复合体。之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得出结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有自己的基本要素。如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等,并且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其次,表现在具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体研究对象、落实内容、制定完备措施等,它们之间是有机结合的整体。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要素具有有序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不能随意替换;目标、内容与措施内在次序不能颠倒;领导和管理的层次不能随意更改。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其他的并行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系统工程的重要体现。既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自然可以运用系统控制论思想进行调控。系统论认为,一个问题的产生,是系统内部出现了问题,是相互作用的结果。要解决问题必须注意系统内部的关联状况,理清系统的结构,才能更好地解决系统产生的问题。而控制论的核心是反馈,为了系统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总是要通过检查系统的要素是否出现问题,反馈就是对系统进行调节的过程。当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看作是系统控制过程时,就能通过控制论自动控制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自动调节。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出现问题时,只要通过反馈对系统各个要素的检查就可以将问题分析出来,从而更有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优化。从控制论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利用辅助工具与手段,并加以一定的技巧,实现对复杂信息的控制过程。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将所规定要传授的知识,转化成合理的方式,从而达到让受教育者接受的目的,进而促进受教育者知识的增长。在任何一个系统中,都存在信息的传递,只有掌握信息并有效控制信息,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控制论正是对系统共同存在规律的研究。我们在这里将知识理解成信息,那么对知识的传授程度,便是教育者对信息的控制能力的体现,而对信息的转化便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只有转换成受教育者能接受的形式,控制的目标才能实现。

三、控制论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运用

1.信息传递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获取、加工、贮存、变换的运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需要完备的信息传递机制。信息传递机制是信息传播的形式、方法以及传播者、传播途径、传播媒介、接收者等所构成的统一有机体。信息方法的特点是用信息概念作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它完全撇开研究对象的具体结构和运动形态,把系统目的性的运动抽象为一个信息变换过程。[5]其运用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思想与行为抽象为信息的接收与转换,用发展的动态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只有准确、全面、及时地获取和处理思想信息,才能使思想信息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和系统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频繁的信息传递,所以思想方法在研究与处理受教育者的思想信息方面显得更加重要。建立信息传递机制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建立信息传递机制能帮助教育者更好地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其次,由于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有着信息的相互传递,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和协调发展。第三,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思想状况的把握与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理解,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正确性。

2.反馈机制

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反馈就是把施控系统的信息(又称给定信息)作用于被控系统(对象)后产生的结果(真实信息)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入产生影响的一种过程。[6]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系统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误差形成控制信号,对被控系统形成影响。反馈分为正反馈、负反馈与前置反馈。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个单向的信息传递,需要反馈调节去优化信息传递,反馈机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控制论的反馈原理,通过教育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反馈,持续不断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才能使教育者及时调整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按照预定的计划,高效有序地进行。[7](见图1)若反馈信息的效果是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则为正反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当反馈信息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较好时,此时应当运用正反馈控制,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强化,从而取得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若反馈信息的效果是削弱控制部分的活动,则为负反馈。当信息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产生了偏差,并且其效果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加,就应当运用负反馈控制,对现状进行纠正,以达到预期的状态。负反馈是反馈控制的关键,负反馈控制在实际运用中可以通过比较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偏差,找出发生偏差的原因,从而排除外界不利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影响,使系统良好运行。前置反馈可以针对教育对象思想问题尚未产生或产生思想苗头时进行针对控制。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主动预测,根据预测主动采取措施,减少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

3.控制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与输出都需要运用控制方法。控制方法是对信息的能动处理过程,解决系统中的矛盾,以实现系统的良性运行,实现人们事先对系统所规定的目标。把人的行为、目的以及生理基础即大脑与神经活动同电子、机械运动联系起来,揭示生物有机体、机器和社会等不同物质运动形态的信息联系。它是从整体、相互联系、运动变迁的角度来观察问题的方法。控制系统运行原理是新的信息不断输入到施控系统,感受机构接收到信息以后,传输给中枢机构进行加工处理,通过执行机构输出控制信号到被控系统。被控系统引起反应又继续发出新的信号,反传给施控系统,如此循环往复,但却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新的信息内容,使控制作用更向预定目标逼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控制方法的作用是对系统的总体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传递,使得系统能良性运行的核心部分就是控制方法,控制方法把控了系统的稳定性,使其他机制得以实现。信息的传递需要通过控制方法实现效果;当信息反馈出现偏差,也需要控制方法才能使反馈机制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俄]列尔涅尔.控制论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1-85.

[2]陈传德.大学生思想工作控制论方法初探[J].北京:高校德育研究,1986(1).

[3]钱玉干.教师思维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06.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

[5]申大魁.控制论、控制方法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

[6]冯国瑞.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58.

法制教育的教学反思篇2

[论文摘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不同形态的逆反心理是一种较有影响的定势心理形态,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应给予极大的关注和认真的研究。我们要深刻揭示逆反心理成因,既抑制其消极的一面,又引导其积极的一面,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逆反心理本身并无褒贬之分,它有?肖极和积极两种表现形态。逆反心理的消极表现形态是在形式上为抵制而抵制,带有盲目性,必须反对和扭转;而逆反心理的积极表现形态是在内容上反抗认为不合理的事物,有自己的思维视野和想法,鲜明地表现出主体对某些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应该鼓励、引导和扶持。

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成因

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将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载体和教育环境四个方面思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成因。

(一)教育者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即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里主要讲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四个方面。

1、政治素质。教育者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表扬、批评或宣传一种观点,不能夸大或缩小,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则,非但不能引导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质的健康发展,而且会使受教育者对许多重大的原则性问题模糊不清,猜测怀疑,产生逆反心理。

2、道德素质。教育者的崇高人格、模范行为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教育者如果不注意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以致造成“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现象,即使讲得多么生动形象,也不会引起听者的共鸣,反而会引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甚至对教育者不屑一顾。

3、知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如果教育者学习不够,理论知识不扎实,专业知识不深厚,文化知识不宽广,找不到让学生充分信服的理论依据,不能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就难以做到“晓之以理”,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蔑视教育者。

4、能力素质。教育者要具有多种能力,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才能充分说理,处理问题有较好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反之,能力欠缺的乏味教育,使大多数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时常有一种戒备心理,“敬”而远之,心里话不愿和他们讲,不大愿意接受他们的教育,其教育结果是入耳未人心,感情上不易接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双重逆反心理的抑制引导

当代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感情成分多于理性成分的不成熟心态,必须看到它求异求新、有着创新开拓的趋向和可能。因此,我们对逆反心理的评价应持辩证的观点,对消极的逆反心理要抑制和扭转,对积极的逆反心理要鼓励、引导和扶持,而不是彻底地矫正,更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消除”。

(一)对消极的逆反心理要抑制和扭转

1、提高教育者素质。教育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定位,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思考和总结,使自己不断长进,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更加符合实际,能够与受教育者打成一片,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适应新的挑战,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2、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者要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强、自我教育能力强的特点,运用民主式、辩论式、竞赛式等形式来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发动学生搞活自我教育,培养他们辩证科学的思维方法,把学生引导到有利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范围内活动。要适时加强形势教育,使学生可以正确地分析社会现实,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信心。

3、改革教育方法。教育方法只有随着时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起到沟通主客体桥梁的作用。网络时代,信息流动更为畅通,习惯上用防堵的方法去控制其消极影响已不再成为可能。要从显性型向显隐结合的方式转变,要从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互动型转变,要从“防堵型”向“疏导型”转变,教育者只有在知识的传授中,讲清两面理,针砭利弊,疏导中做到引而不发,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而得出必然结论,才能有利于减少逆反心理的发生。

4、优化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要收到良好效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除大力改善宏观环境外,还必须注意微观环境的育人作用,特别是同辈群体的影响作用。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心理压力,积极的群体对个体正常心理所产生的是一种推动,消极的群体对个体正常心理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不良习气和逆反心理滋生、扩大的有效手段。

(二)对积极的逆反心理要鼓励、引导和扶持

逆反心理包含有许多积极因素,只要引导得当,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将可能由此引导大学生成为自主自立、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开拓进取的人才。我们应该改变沉闷、单一、僵化的育人氛围,对积极的逆反心理要进行肯定评价,要鼓励、引导和扶持。

1、建立信任感。教育者要给大学生一种信任感,在平等的位置上交流,倾听他们的需要和心声,广泛听取建议和意见,尊重他们的民主要求和探询精神,不轻视他们的观点,不嘲笑怀疑他们的参与创造精神,教育者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情人的统一,对积极的逆反心理进行辩证地对待和正确地引导。

2、贴近大学生实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教育者要将与学生关系最密切和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切入口和突破口,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学习、生活等具体问题综合起来,用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等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和恰当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去思考、行事,逐步改变和完善自我。在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爱岗,尊重受教育者,进而引导积极的逆反心理朝良性方向发展。

法制教育的教学反思篇3

腐倡廉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成效,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有着重大意义。

一、教育对确立反腐倡廉的思想观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腐败行为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行为主体的思想动因,而净化人的思想,必须依靠长期的思想教育。教育与法制等其他手段不同,不具有强制

性,其功能的实现并不一定立竿见影,但它“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人们的思想,长期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思想教育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价值取向,既作用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又影响

着整个人生,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谓“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人们的思想中一经形成,就会产生强

大的力量。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能使他们端正自己的从政行为,自觉抵御和防止腐败。

教育对廉政行为的养成发挥着导向作用。思想教育的导向是多方面的,例如理想信念导向、道德规范导向和法律法规导向,等等。理想信念导向是通过思想教育,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并通过

理想信念来激发动力、指导行为。理想信念的确立,不是在短时间内经过一两次教育就可以实现的,需要长期的反复教育。道德规范导向是通过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习惯,以社会舆论、道德教育

和道德修养的方式进行行为导向,在全社会形成反腐倡廉的浓厚氛围,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改造主观世界,陶冶道德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做到清正廉洁。法律法规导向则通过思想教育,帮助人们培

养和形成法律意识,明确可为和不可为的行为界限,规范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远离腐败。

教育是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根本途径。加强教育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屏障。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极少数腐败分子要严厉惩处,使他们在党内无藏身之地;对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来

讲,则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这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根本着眼点。从主观上说,放松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是一些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

线,同构筑党纪国法防线一样重要。全面的经常性的教育,是促使党员干部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保证。反对腐败,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这是我们党总结反腐

败工作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注重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特殊功能,将惩治、预防与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政府的廉洁高效,也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反腐败实践的成功经验。

因此,要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拓宽教育领域,把教育融入领导干部的选拔、管理、使用、培训等各个环节,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筑牢“

不想腐败”的思想防线。

——丰富教育内容。加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和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更好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强党的

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党纪政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提高遵守党纪国法的自觉性。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

公德教育,培育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理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地位观,提高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水平。

——改进教育方式。坚持主题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认真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深化“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

进行自我教育,积极开展廉政承诺活动,健全领导干部的自我约束机制。坚持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大力宣传清正廉明、勤政为民的优秀领导干部形象,运用反面典型案例警示人。坚持传统教育

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健全廉政谈话制度和新任领导干部党性党风教育培训制度;注重运用电视、网络、公益广告、电教片等现代教育手段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进一步

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督促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自觉经受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

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拓宽教育领域。积极探索和实践反腐倡廉教育面向全党全社会的途径和办法,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在主流媒

体设立反腐倡廉专栏,创建廉政文化网站,续建一批廉政文化基地,巩固扩大廉政文化“阵地”建设;鼓励文艺文化创作,加强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开展廉政文化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机

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家庭工作,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要加强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的全过程,体现到各个环节,落实到各个方面。要不断拓宽领域,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四项改革,完善建设工

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四项制度,不断深化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充分发挥制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作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反腐倡廉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党

内条规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

要强化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要综合运用党内监督、国家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有效

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使党员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必须把教育、制度、监督三者有机地结合进来,统一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于反腐倡廉的各个环节,发挥

惩防结合、综合治理的整体效能。

要深入研究反腐倡廉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问题,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反腐倡廉理论。要提倡和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把党中央反

法制教育的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反思文化反思性实践者

一、教师反思文化:一个亟待构建的文化领域

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性是人的特性。人类创造了文化,又被文化所塑造。教师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会随着社会主流文化的变迁而转型。原古时期出现的圣贤文化、封建社会形成的官僚文化、近代社会勾勒的公仆文化是中国教师文化发展的演变轨迹。[1]我国古籍记载的燧人氏教民熟食、伏羲氏教民畋猎、神农氏教民农作的传说,说明原古时期长者为师,能者为师;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人物描绘出最原始的教师形象,并最终积淀、汇集为特定的教师圣贤文化。此时期的教师不仅拥有超人的智慧和极高的社会地位,而且所教知识基本上属于原创性知识。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教师演绎为政治伦理的布道者和“卫道士”,成为官僚形象的代言人,久而久之,形成并发展了一种教师官僚文化。在官僚文化中,教师往往是官场不得志者,他们按照统治阶段的要求传教布道,由于“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标导致教师所教知识不仅失去了实践性和生产性,而且也完全抹杀了教师原创性知识产生的可能,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声望位于官僚等级制之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园丁”等则是人们对近代教师职业的描绘,这些隐喻勾画出一个个生动的“公仆”形象,反映出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师作为“公仆”,不仅代表社会向学生传授特定社会要求的文化,而且也要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形成了鲜明的教师公仆文化。此种文化强调教师的服务意识和牺牲精神。但是,教师公仆文化牺牲了教师个体的幸福生活,当然,也有损教师职业的完美形象。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这种以牺胜教师发展为代价来换取教育的发展是经不起理性的拷问和现实的诘难。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调整,教师角色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知识的“创造者”,由“牧羊人”转变为“领头羊”,由“教书匠”转变为“反思者”与“研究者”。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教师必须树立一种新的教育观,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即要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师文化与之相匹配。“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归根到底是一种新的‘教师文化’的构建[2]”。教师反思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教师文化,有助于营造一个资源共享、平等交往、精神相遇、民主行动的文化生态环境,实现教师职业生活的本真意义。因此,构建教师反思文化既是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教师反思文化的实践特征

教师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或许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或许会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桎梏。教师反思文化具有探究、开放、创新、合作等特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土壤。

1.探究性

探究意味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开拓性。探究是指教师采用质疑的方式,为自己或同伴设置问题情境,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改善实践的策略。探究性是教师反思文化的最基本特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以及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这种种不确定的课程情景决定了教师职业渗透了较多的非技术性因素和个人化因素。教师反思文化要求教师打破习惯或经验进行教育教学的思维定势,随时对自己或同事的教育教学保持一种好奇心,并不断地追问:“我(或他)怎样才能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或教学”、“这样课堂或教学还有没有需完善的地方,怎样完善”、“我(或他)的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什么,还有没有遗憾”、“我(或他)的教育教学的依据是什么”等等;要求教师善于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自觉从事教育教学研究;要求教师善于接受新事物、尝试新方法和步入新领域,并能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因此而可能出现的各种“恶果”;要求教师把自发的零星的质疑转变为广泛的普遍的行为方式。[3]

2.开放性

开放意味着教师教育教学信息的共享性。教师反思文化是具有时代信息特征的多元文化,它要求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与能量的共享与交换,以适应变化发展的社会主流文化。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将自己融入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外界环境,以批判的方式汲取教育思想,才能使自己的发展永葆“活力”,因为,教师既不能把外部信息拒之门外,也不能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可以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教师反思文化倡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因为,教师的问题自己往往认识不到,让同伴倾听自己的故事,同伴的意见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打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生活状态,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师明白自己的教学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以证明的,又在多大程度上是自以为是的。

3.创新性

创新意味着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生成性。党的十报告指出,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培养造就一支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因此,可以说,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教师反思文化能够有效地激发教师的创新人格,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促使教师摆脱制度和传统文化的束缚,成为努力改善教育教学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自由人。在批判性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权威知识”的被动消费者,也不再是“法定权威”的刻板维护者,而是霸权式假定的批判者,课程知识的开发者,他们在分析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自主设计、监控课堂教学,艺术性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对教育教学进行反思,为的是创造条件,使其主体性得以彰显、文化意识得到开启,只有教师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创造性,才能成就其专业发展的权力,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改革中。

4.合作性

合作意味着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互补性。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是教师自己能够单独做到的,而是靠教师之间的相互帮助完成的。“合作是教师思想与行为交融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向度。”[5]教师反思文化能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合作对话的文化学术背景。在教学实践中,合作使教育教学不再是教师个人的活动,而是教师集体共同完成的事业,能够克服了教师独立“作战”的孤立感和无助感,突破了教师“自己想”、“自己做”和“自己用”的行为惯习,在相互帮助中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在相互学习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从教师反思的角度看,合作的标志是建立反思实践共同体。每一个成员都是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都视反思共同体为其专业发展的平台,他们为了相同的目标经常聚在一起,探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享教育教学心得,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在相互交流与碰撞中共同成长。

三、教师反思文化的建构策略

教师反思文化的建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到教师自身、领导者、学校等各个层面。因此,我们不能仅局限于从外部对教师反思予以简单的关怀,也不能单单从教师自身寻找良策,只有将教师内在素养的改变与外部环境的支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建构教师反思文化。

1.教师自身层面:树立反思观念,提升反思能力

“仅仅依靠外力来改变教师文化是不可能,只有诉诸文化主体自身的内在改变。[5]”因此,要想构建教师反思文化,必须设法让教师自己意识到反思在其专业发展中重要性,使反思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内在需求。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发展技术理性观,树立与后现代时代相适应的反思的专业发展观,技术理性取向的教师文化追求的目标是适应,而不是创新,这种文化取向下的教师难有主体性的彰显和精神上的解放。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文化追求的目标是探究与合作,这种教师文化倡导教师以反思性实践者的形象出现,主张教师以开放的心态与其他教师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强调教师之间的“共生互赢”;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意义,并由此树立反思意识,这是一种深层次的观念变革。反思意识的树立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强的教师,会自觉地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地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责任意识不强的教师,对于教学工作只是疲于应付、得过且过,他们不会也不愿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2.领导者层面:以身作则,做教师反思的表率

要营造教师反思文化,学校领导者首先要树立反思意识,带头反思,这样才能对教师的反思行为起到榜样力量。阿斯特曼(osterman,K.F.)和卡特坎普(Kottkamp.R.B.)的研究表明[6]:要建构教师反思文化,领导者首先要承认自己并不是全能的,这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为重要,领导者公开宣称自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请求教师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领导者通过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就能在下属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批判的思想。其次,领导者要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反思怎样才能从一种盲目地追求考试理性转向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新轨道上;反思自己的管理思想,反思怎样才能把自己从科层制的权力关系中解放出来,与教师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干群关系。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只有领导者通过自身的反思实践,才能引领全校教师有效地进行反思。领导者反思的具体做法有:公开自己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请求教师的帮助;邀请教师共同探讨学校现状及发展前景,并制订可行的发展方案;设计“校长信箱”,及时收集来自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适时展示自己反思的成果;不断总结反思给自己带来的好处;邀请校外专家,让他们参与反思等等,通过以上种种做法来激励教师开展反思活动,这样,学校领导者与教师们就处于一种教师反思文化的共同建构中。

3.学校制度层面:加强民主管理,革新评价机制

学校制度是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反思文化形成的支持性因素。即使教师具有反思意识,但如果没有外部制度的保障,教师反思文化也无从谈起。

(1)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是教师反思文化形成的基本保障。教师反思来源于对教学实践的审查、理解与升华,这样的行为仅仅靠“理智上的说服是远远不够的”[6],必须建立相应的学校管理制度,将教师带入预设的情境,使他们必须依赖新情境而行动。基于反思的学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学校要保证教师们有充分的反思时间;学校在招聘教师时要把反思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学校要建立专门机构,随时抽查教师的反思日记,检查教师的反思情况,并督促教师把反思的结论及时应用于教学;学校还可以在教研组活动中引入教学反思的机制;学校要建立广泛的民主参与制度,及时公开各种学校管理信息,让每一位教师都具有知情权,并真正参与到学校事务的管理中来,使更多的优秀教师得以重用。

(2)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教师反思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必须承认,如果没有某种评价机制,而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很少会有人主动反思,因为,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自我揭短”的行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强调民主,重视过程,旨在发展,可以营造一种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文化氛围,可以改变教师之间的孤立和敌对状态,可以不同程度地规范、约束和激励教师的反思行为,可以有效地将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基于反思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主要包括:学校应当把教师反思纳入到教师考核内容中来,把教师是否真正反思和反思的效果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于那些敢于探究、敢于创新的教师予以不同程度的奖励或机会;把同行教师的互评互听行为作为评定先进教研组的指标之一;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明确发展的阶段和反思的内容等。

参考文献

[1]张宁娟.中西教师文化的历史演变[J].教师教育研究,2006(2).

[2]钟启泉.教学研究的转型及其课题[J].教育研究,2008(1).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吴振利,饶从满.关于教师合作问题的理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5]吴增强.论学校科研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06(1).

法制教育的教学反思篇5

为使我校广大师生认清和田“7.18”、喀什“7.30”、“7.31”事件的真相,看清暴力敌视国家、危害社会、残害人民的凶残面目,深刻揭露“”的险恶用心罪恶本质,进一步统一各族师生的思想认识,引导各族师生把思想统一到伊犁州党委、市委的指示精神和要求上来,根据伊市教党发[20__]94号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开展“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央、自制区、伊犁州和伊宁市思想政制教育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精神,以“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活动为主题,深入开展德育和思想政制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反对非法宗教活动教育,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自制区、伊犁州和伊宁市党委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要求上来,深入解答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疑虑,深化对反渗透斗争的认识,构筑反渗透的思想防线,巩固我校各族师生员工紧密团结的大好局面,切实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二、活动主题:

以“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活动为主题,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暴力恐怖活动、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

三、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的具体部署

(一)、专题教育活动开展时间

9月6日—9月14日

(二)学习材料

相关学习材料:

1、《“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活动学习资料汇编》。

2、青少年法制教育影像制品——《青春防线》光碟。

3、《国家安全法》宣传教育讲义。

4、新疆“三史”教育、四个认同教育

5、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学习问答

6、教育规范纲要

(三)活动方式

1、召开全校动员大会。学校在集中学习前召开全体教职员工动员大会,讲明此次专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步骤方法等,提高教职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举办专题讲座、辅导。学校组织领导干部、党团员、班主任、辅导员、思品教师等有经验的专业课教师,成立校内宣讲团,面向全校开展宣讲。

3、教职员工集中学习教育方式。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中学习有关材料;召开座谈会,交流认识、感想,表明立场态度,查找思想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每位教职员工在学习结束后都要撰写学习心得和体会,并安排专门时间交流,巩固学习成果。

4、学生集中学习教育方式。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参加此次专题教育活动。四、五、六年级根据本班级情况,合理组织安排学习。要安排学校领导、辅导员及班主任担任主讲老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学习讲解。在集中学习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分主题召开学习座谈讨论会,每一位学生都要围绕主题谈认识、谈看法、谈体会。每一个班级的学习讨论由班主任、辅导员跟班组织,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宣讲团成员也要参与到班级学习讨论中,直接面对面的做工作。另外,还可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绘画比赛、演讲比赛、校园广播等方式开展活动,小学低年级学生可组织观看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等题材的电影、观看《青春防线》,讲故事、学唱爱国儿歌、开展民汉小朋友手拉手活动等。

5、丰富集中教育载体。在学习方法上,要改变简单的念文件、读报纸的传统方式,要在集中学习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同时,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活动总结

学校在集中学习教育期间和结束后及时总结专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整理出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报送市教育局思政办。

开展“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活动

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校长)副组长:(书记)

成员:(副书记)

(副校长)

(教研室主任)

(教务主任)

(纪检委员)

(德育主任)(文秘站:)

(少先大队辅导员)

各班班主任

法制教育的教学反思篇6

(一)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

1、教师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思维的准确性——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是知识表述科学、准确,教学过程思维科学、精细;思维的条理性——在课堂上思路清晰、有条理;思维的概括性——在课堂教学上对教材内容处理恰当,即反映全貌、有突出重点;思维的发散性——在教学中能多方向、多层次、多侧面的思索问题、开展教学,思路开阔,能提出多种假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思维的变通性——能变通思路,产生超常的教学设想,提出教学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思维的独创性——能产生新颖的、别人未能想到的好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措施。

2、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指教师口头表达科学准确、简洁易懂,逻辑严密、生动能吸引学生;较强的文字表达及板书能力——文字功底好、能写一手好字,板书结构好,既能反映教学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较强的身体语言的表达能力——能充分恰当运用身体的位置、姿势、动作与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学内容;善于运用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能力——指善于运用实验设备、录音机、电视机、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教学。

3、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善于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善于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善于营造课堂教学环境的能力,善于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的能力,善于管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与纪律的能力,善于反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善于评价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能力,善于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强的人格、情绪的感染力等。

(二)教师专业结构和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基础

1、教师专业结构

(1)专业理念

“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即为专业理念,为教师专业行为提供了理性支点,使得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与非专业人员区别开来。如果一个教师把教育看成是全人生的,把未来社会理解为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那么情感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就将重于知识的学习而成为教育的主题。过去习惯于把课程看作是基于一定的学科领域,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实施具体的教学意图的一个过程

(2)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教师应具有基础能力(智力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职业能力(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自我完善能力、自学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教师还需加强以下四方面能力的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的文化判断能力。

(3)专业态度与动机

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是教师的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涉及到教师的职业理想、对教师专业的热爱程度(态度)、工作的积极性能否维持(专业动机)和某种程度的专业动机能否继续(职业满意度)等方面的问题。

教师的职业理想、态度、动机和职业满意度等是一系列影响教师去留、保证教师积极专业行为的密切关联的因素。其中,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是两个核心因素,其他的因素一般都要通过这两个因素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美国学者凯尔卡特曼通过“专业自我”这一概念来说明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问题。他认为,自我是一个复杂、多维、动态的表现体系,是人和环境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影响着人们感受具体情景的方式,也影响着人们日常行为的方式。专业自我包括:自我意向(对“作为一个教师我是谁”问题的回答);自我尊重(教师对自身专业行为和素质做出的个人评价);工作动机(促使人们进入教学职业,留在教学工作岗位的动机);工作满意度(教师对工作境况的满意度);任务知觉(教师对工作内容的理解);未来前景(教师对其职业生涯和工作境况未来发展的期望)。

(4)专业知识

教师的知识基础由七种类别的知识构成:

①内容知识,主要是指学科知识;②一般性教学知识,指超越各具体学科之上的关于课堂管理和组织的一般原理和策略;③课程知识,指对作为所教的“职业工具”的教材和教学计划的掌握;④教学内容知识,指对将所教的学科内容和教育学原理有机融合而成的对具体课题、问题或论点如何组织、表达和调整以适应学习者的不同兴趣和能力以及进行教学的理解;⑤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⑥教育环境的知识,包括从班组或课堂的情况、学区的管理和经费分配,到社区和文化的特征;⑦关于教育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他们的哲学和历史基础的知识。

2、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基础

(1)在教学目的方面: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现在的真正目的早已转移到了为了各级各类升学、为了各种形式的考试方面。几乎课堂上的全部教学行为都是为升学、为考试服务的,因此培养的学生是“高分低能”或者“低分低能”。现代教学论主张,教育不仅培养未来社会的劳动者,而且要培养文明幸福的人。

(2)在教学任务方面: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任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品德,而且要是学生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形成良好健康的品格,教会学生学习。布鲁纳认为:对学生来说知道如何学习要比知道学习什么更重要。赞可夫提出了“教会儿童学习”,“教会儿童使用一个终身都靠它来掌握知识的那种工具”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的主张。

(3)在教学过程方面:

我们现在沿用的是凯洛夫的“五大环节”教学程式。现代教育论主张,教学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乃至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课堂教学的理论绝非单一,教学模式也不能公式化。

(4)在教学方法方面:

现代教育论认为,不仅包括教的方法,而且包括学的方法。教师的方法并非“填鸭式”,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要教给学生独立摄取的能力,为学生的“无师自通”做准备,由单向型变成多向性,由单一型讲授变成复合研讨性,由学生静听型变成学生参与型。

二、国家对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教师教育一体化、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和走向专业发展的教师继续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推进我国教师专业化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建立开放式的教师教育模式

教师教育的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开放的实质不是教师教育的转型,而是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过去是师范院校之间竞争,今后师范院校还要与综合大学及其他院校竞争。

也就是说,在坚持以师范院校为教师培养主体的同时,积极倡导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以形成我国开放性的、多样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但必须建立与完善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可制度和评估制度,规范教师教育市场。

(二)从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角度,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体系

教师教育应该是涵盖了职前、职后教育在内的一体化教育,单靠职前的一次性终结型的师范教育是不够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贯穿于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进修的全过程,而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则是实现教师终身的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一体化;二是中小幼教师教育一体化;三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一体化,即师范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

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把教师的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连成一个整体,从而为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促进其专业化提供了制度条件与物质条件。

(三)建立健全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严把教师的“入口关”

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赖于作为专业化保障手段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特定的职业准入制度,它规定了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教师资格认定的程序等。目前教师资格考核的方式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即重学历,轻能力;重笔试,轻面试。教师资格证书类型较单一,不能反映各个层次和水平的教师的差别。

目前在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随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不断完善,这些问题都会得到相应的解决。

(四)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根据教师的职业发展的需要,重新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既要对老学科进行内容、体系上的改造,也要增补新的教育类课程,以满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其二,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微格教学等是西方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方式,我们应适当借鉴,以使教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五)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使教师成为社会上优秀人才的首选职业。还要努力使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对于教师不断追求专业发展也是一个动力。

(六)改革教师的培养培训模式,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被认为是教师实现专业化的重要措施。正如医科大学需要在临床医院一样,教师教育机构也应有自己的“临床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于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促进大学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有效培养培训教师从教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七)加强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教师即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奖励和处罚教师,不是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甚至也不是主要目的。强调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目标,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根本宗旨。

要实现学校的总体需要和目标,不仅要依靠组织的力量,而且更为主要的是要依靠教师的努力和积极性,尤其要依靠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合作精神和凝聚力。强调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根本宗旨。

三、我校对提高教师专业化和教学能力的措施

(一)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行系统培训

1、师德培训

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新课程培训

我校组织的专题培训,对教师进行新的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培训,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使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另外还将组织相同学科和相同年级的教师通研教材、吃透教材的教学内容、解读课标、探索教法。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新课程培训中学习书目主要有:《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课程与教学论》、《新课程教学案例》等。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我们将继续开展基本功、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其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培训;第三是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主要是通过逐步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把校本培训和教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新课程的实施,根据本校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引导教师积极进行反思与研究,不断积累素材,积累经验,确定课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术水平,用教科研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二)、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不仅是管理、约束、控制,更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创造有利的条件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发展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管理效果。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我校在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学质量的责任意识基础上,始终把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去落实,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各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让“常规”去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常规落实到位。在这基础上,也要创造条件,促使教师创造性工作,形成规范加特色的教学风格。

1、落实中层领导包学科制度。为了增强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把教学工作的管理落到实处,我校建立了领导成员的管一条线、保一个科、蹲一个班、授一门课的制度,落实领导的管理责任。要求每个领导成员对所包的学科教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定期总结分析,及时将管理情况向学校行政会报告。

2、落实教学常规。我们按照新课程班级和非新课程计划要求,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开齐科目,开足课时。要求教师严格按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上课及开展教学活动,不得随意调整或减少授课时数,保证各学科教学计划的落实,保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3、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课堂教学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我们根据课堂教学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知识辅导,质量检测等基本环节,都向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制订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方案。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教学各个环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逐步保证了课堂教学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4、落实评优激励机制。评优激励机制是提高执行力、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的方法。我校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了评优激励机制,每个学期定期开展教学评优、论文、教案、教学设计评优、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系列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从而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专业化素质的提高。

(三)坚持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本身(尤其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技术层面的)和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反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也可以反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以反思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等。

1、教学前的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就某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该活动的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是否反映课改的精神?活动的准备做得如何?是否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活动内容的重难点处理是否得当?等等,通过多角度反思,可以使一些问题消除于教学活动之前,同时养成教师正确对待教学活动的良好态度与习惯。

2、教学中的反思,主要要求教师组织教学时不仅把注意力放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而且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如何体现?”“学生的需要是否给予满足?”等等,通过边活动边反思,教师就可以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有效调控,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标。

3、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是要求对整个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教学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优缺点在哪里?为什么?如何改进?等等,教学后的反思即是本活动的结束工作又是下一活动的开始环节,它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自我反思,即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独立反思,它的反思主体和客体都指向自己,由于反思者(教师个人)对自己新组织的活动较为清楚,因此,反思的针对性可能较强、感受较深。

5、集体反思,即组织教师群体就某一个教学问题,教学活动进行的共同反思

(四)创设高效课堂,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法制教育的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法律

道德与法律的矛盾是哲学范畴的“二律背反”命题。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及其道德元素的介入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立,使得传统道德与现代法律的悖论走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成为市场经济常态下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相统一的哲学观念意识新形态。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视角开展全民性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状态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系对应的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哲学观,有着探讨性的理论启示价值和教育实践意义。

哲学思维下道德与法律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统一

哲学思维下道德与法律的“二律背反”是事物对立统一关系反映。“二律背反”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用语,指的是“两个互相排斥但同样可以得到论证的命题之间的矛盾”。“二律背反”用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缘属性话语。这一用语在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尚未广泛建立之前,处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边缘而并未常用。道德与法律就是一个典型的“二律背反”命题话语,如何解释这一“两个互相排斥但同样可以得到论证”的社会矛盾命题,就是哲学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应用范畴。反映了哲学思维下道德与法律的“二律背反”是事物发展关系中的对立统一,说明市场经济状态下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哲学关系。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范畴,而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对立统一哲学观和教育哲学观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命题。进而说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解析“二律背反”在当下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各种道德与法律矛盾对立现象,通过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分析和理论论证,就可获得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与法律之间“二律背反”的对立统一哲学解释。

“拒绝让座”引发道德与法律“二律背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

市场经济常态下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二律背反”最为典型的要数“拒绝让座”事件,事件中某城市的一名大学生在公交车上拒绝给孕妇让座,其理由是“上车是投了币的,就算是有老人有孕妇站在我旁边,我也可以选择不让座。”这一案例是法律原则与道德原则产生悖论,道德与法律冲突时哲学上的“二律背反”问题。从认识论思考和分析问题,不违法的事不等于不违德;法律管不到的事道德要管。进而说明,市场经济建设所对应的法制建设可以使中国变得强大,而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建设所对应的道德建设则可以使中国变得更伟大。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的统一,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提示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本原则应以人本原则为逻辑起点,法本原则向人本原则的社会回归,是市场经济状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统一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体现。

哲学思维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道德法律哲学观的对应关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法律观具有一一对应的,道德与法律的对立统一哲学关系,是关于荣的道德与辱的违法关系上的矛盾特殊性对立统一哲学的对应关系。是与非、荣与辱的观念,就是道德与法律一一对应的对立统一的哲学观念。它充分表明,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道德与法律的对立统一哲学观。进而说明,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哲学观的对应关系是哲学思维下的基本关系,是开展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育时,坚持以“社会为本”转化到具体的、“以人为本”的哲学认识。同时,这一认识揭示并证实着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道德法律哲学观的构建,即为哲学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观的构建。

道德法律哲学观构建的社会认识基点

法制社会如果缺少道德和热情,未来社会将是陌生人的社会。美国法学家弗里德曼在谈论“陌生人社会”时指出,法制社会如果缺少道德和热情,未来的社会将是陌生人的社会。这句话绝非危言耸听,它提示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以法制保证和谐为前提,更要以德治促进和谐为基础,是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有机和谐统一。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治国方略上讲,紧紧抓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一根本中心不动摇,既要坚持依法制国又要坚持以德治国并举,既要讲法制,又要强调道德关注、道德建设热情。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凝聚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化之道德法制文化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道德法律哲学统一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道德法律相对应的对立统一哲学观。因此,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道德法律哲学统一观,就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对应关系的哲学思维观。其核心就是站在经济建设对应的法制建设与社会建设对应的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正确处理和有效把握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条件下以市场经济为基本经济制度的政治经济关系问题。也就是市场经济状态下社会主义道德的张扬与法律的抑制关系调控、注重和强调的关系处理、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把握、义与利的是非调节、德治与法制的并举等基本关系问题。

社会主义道德元素和荣辱观意识的强化。“拒绝让座”的问题,使得原本不属于违法的问题,成为“二律背反”的、不是法律问题的道德问题。充分说明道德的“立法”问题,即道德底线与法律基点的对接问题,必须是在认识和评价体制与运行机制上对接的哲学观念形态问题。因此,在教育观念上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荣与辱意识、是与非观念和社会主义道德含量,是社会主义道德元素作为消除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催化剂,是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观念上构建道德与法律对立统一哲学观的要素。它充分说明,荣辱观是道德与法律基本关系一一对应与应和,是道德与法律的哲学统一观。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与建设,就是社会主义现代道德“立法”的启示。

道德法律哲学统一观的构建路径

深化荣辱观教育。从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道德法律哲学观的基本对应关系可知,实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开展并体现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对立统一哲学观的教育,亦即为道德与法律统一观教育,揭示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观念形态就是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统一观念形态的存在。说明进行道德与法律哲学统一观教育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延续和深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唯物辩证法的教育哲学观的构建。因此,开展公民道德体系建设和法制教育建设,实施以德治国和依法制国方略,要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观念体系教育逻辑依次展开,使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教育涉及的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形成稳定的德治观和法制观,从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主渠道。

法制教育的教学反思篇8

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反思必须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搭建起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快速通道。教学方法的反思,必须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来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理论认识。教学与反思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反应,在反思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接受效果中来反思自己教学方法的得失。目前在校的大学生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大变革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中国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大众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大众文化多元化取向,培养了学生个性化的审美需求;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培养了他们习惯借助于形象化媒介感知世界;大众文化的功利性引导培养了学生以功利主义眼光判断知识价值。如此诸多的变化,要求高校教师必须通过教学方法不断反思,搭起现代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桥梁,而这个桥梁的搭建必须与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但我们同样遗憾地发现,这个结合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研论文选题并不是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反思,而是一般意义上就理论谈理论,或者生搬硬套教育新理念,或者翻版成功经验。了,只是雨过地皮湿,根本解决不了自身教学反思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第二,教研课题多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命题,教师自己命题往往很难通过。统一命题的结果是教师搞教研课题实际上等于在做命题作文,只要按题作答,做好启承转合就算完成任务。至于教师在教学方法反思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要么搁置,要么自行解决。第三,教学方法反思限于肤浅化、琐碎化,而教学研究往往不能及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使教学方法反思陷于一事一议的窘境。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有如下几方面:第一,教学方法研究选题必须来自教师的教学方法反思,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并且在用于教学实践时,具有实效性。第二,抓住“两头”,改变教研课题主管部门的工作。一方面取消教研课题主管部门的具体命题,只划定范围,把具体命题权回归一线教师;另一方面转变目前官僚式单一纸制材料案头课题验收方式,辅以抽样实地考察验收。第三,鼓励教师将教学方法反思上升到理论高度,使教学方法反思问题的解决步入科学化、理论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反思

高校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与内化教育新理念相结合,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坚持终身学习。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在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追求至善的大文化背景下得到实现。所以有人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大约需要一生的时间,是言之有理的。教育新理念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推进器,因为教育新理念是渗透于教师观念形态的思想意识,它一旦在教师的心灵中扎下根,就会直接制约教师的教学动机、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行为等等,也会对教师职业化道德人格产生直接影响。所以,高校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与内化教育新理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高校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与内化教育新理念相结合,才能不在纷繁多样的教学改革中迷失自我。目前指导和影响基础教育进行的新课改的“三大理论”支柱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有效教学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不是被动地通过感官接受的,而是通过大脑根据自己的经验加工建构的;知识不是对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世界的发现,而是人经验世界的一种建构,一种创造,是人创造的产物,知识是生成性的;认识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认识不能准确无误地表征客观世界,没有绝对正确的认识,知识的功能是适应世界,并为建构经验世界服务的。它为我们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新的知识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撑。而多元智能理论则为我们全面评价学生,发现学生自身所具有的个性智能,并加以准确的肯定、鼓励和引导,认定学生个个是人才,个个能成才,给予了原则性指导。有效教学论则给我们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持。这“三大理论”支柱所形成的教育新理念,同样适用于高校教学改革。教学反思隶属有效教学论理论范畴,但是必须有“三大理论”的融会贯通才能使教学反思获得理论支撑,才能使教学反思的问题解决,具有理论纵深。以“三大理论”构成的教育新理念延伸为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探索: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开发非智力因素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式教学、学生自主体验式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学评价主体由教师走向多维,评价形式由单一转向多元等等,纷至沓来。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如果没有在宏观上、深度上内化教育新理念,极容易迷失在一个个具体琐细的问题之中。高校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与内化教育新理念相结合,才能涵养出具有个性化的教育观与方法论。教学反思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划分不同类型,上文是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划分教学反思类型。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反思划分为单元反思、单项反思、创新反思等等。单元反思是在进行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教学内容后的教学反思,这种反思的目的是对单元教学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完成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风格等多方面教学实践进行综合性反思,从中总结提炼出成功的经验,找出不足,为下一单元教学提供良好的思想准备。单项反思,是教学反思实践中运用较普遍的一种反思方式,即教学中的某一单项内容进行反思,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贯彻情况,问题式教学实践情况、师生课堂互动情况等经验与不足的反思。创新反思,是一种以素质教育为目的深化教学改革的教学反思,这种反思没有成例,需要教师逐步探索,积累经验,所以更加弥足珍贵。不管哪一种类型的教学反思,都离不开教育新理念的指导,都必须在教育新理念的关照之下进行。否则教学反思必然陷于肤浅化、碎片化。因为就人的认识规律来说,教师掌握了教育新理念,只能说完成了对教育新理念的初步认识,这个新理念是否管用,是否能达到素质教育目的,还必须到教育实践中检验。每个教师在实践检验中,由于原有的学识水平、情趣爱好、表达习惯、教学风格的不同,必然使教育新理念的落实打上个性化的标签。这种标签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的。西方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得正是这个道理。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从肩负的历史使命出发,从承担的社会责任出发,从自身专业化成长出发,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升华到理论高度。充满激情地主动内化教育新理念,使之成为自己个性化的教育观、方法论组成部分。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教师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职业生涯的不断完善,生命价值的不断提升。

三、结束语

法制教育的教学反思篇9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反思能力;自我提升

一、高中英语教师反思能力自我提升的意义

1.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教改的成功必须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与拥护,必须使教师在教学与课程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与责任,而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能提出并解决与他们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是否有利学生的发展。

2.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教师主体自身的实践活动是教师成长的根本动力。实践活动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教师成长=教学过程+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师通过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从教书匠逐步成长为教育家,进而促进专业化的发展。

二、关于反思能力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反思能力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师不能进行有效的反思,主要由于反思是很复杂的认知和情感过程,其形成和发展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实践。

总之,教师反思能力影响因素主要为外部环境(教育制度与政策、学校管理制度、人际关系及教师的实际工作条件)及教师自身(职业精神和责任感、知识基础、反思活动所应具备的技能、策略和方法)等。其中,教师自身素质是阻抗或制约教师反思行为的更为重要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教师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相对薄弱

教师职业精神和责任感对薄弱使教师不能深刻理解教育意义和价值并把自身的责任仅看作完成教学任务与提高升学率,而忽略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责任感的缺乏与传统观念和自身教学经验的束缚,教师不主动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实践。

2.缺乏全面、合理的知识基础

传统的师范教育重学科知识、轻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中小学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狭隘的经验主义占据教育教学实践主导地位,不利于教师积极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

3.教师缺乏反思的技能、策略和方法

现行的教育体制,使教师处于施教的被动地位。教师失去了主动反思、研究和创新的条件或机会,也丧失了本来应该属于教师的反思、研究的技能、策略和方法。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也是重要前提。

三、自我提升反思能力的策略

教师是反思与专业发展的主体,要提升自身的反思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自身的努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终身学习者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研究”,是职业发展的新潮流,终身学习是教师获得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1)学习要有计划性;(2)学习要有针对性;(3)学习要有意志力;(4)学习要有灵活性。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反思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终身的学习者,客观上也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起着促进作用。

2.树立反思意识,成为行动研究者

行动研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计划必须严谨、周密、灵活,资料必须详实、全面、客观,分析要全面、客观、公平、公正,评价与修订要切合实际。促进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进行。

3.转变观念,灵活、合理使用反思方法与途径

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信息时代的网络拓宽延伸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成就与困惑交流的时空,加大了学习与交流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师之间交流的质量。教师要真正转变观念,克服困难,与时俱进,努力促进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反思。

4.积极进取,努力创新

教师应积极进取,努力创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与科研水平得以提高,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与反思。制定长远发展计划,把握教师自身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立足于发展,制定长远发展计划,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实际选择自己近期的努力目标,把握发展的“最近发展区”。

四、结束语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理论的深入与广泛的研究,培养反思性教师、提升教师反思能力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共识。高中英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努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孙南南.《反思性教学及其对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影响》[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12).

[2]傅伟.《教学反思简论》[J].教学与管理.2004,(07).

[3]吕洪波.《教师反思的方法》[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05).

[4]唐敏芳.《中学英语专家型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法制教育的教学反思篇10

一、自然哲学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卢梭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思想家,而且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哲学家。他在自己的社会政治学说以及《爱弥儿》第四卷“一个萨瓦省的牧师述”中,都多次阐述过自己的哲学思想。他酷爱大自然。从对自然的观察和研究中,形成了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思想。卢梭正是从其自然主义哲学出发,构建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体系。他关于教育的本质、目的、作用、途径、原则、方法等问题的论述,都是以他的自然哲学思想为出发点的。

卢梭的这种唯物主义感觉论,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使其认识论蒙上了感觉论的色彩。他通过对人的认识工具和认识能力的考察,确认感性比理性可靠,坚信感觉经验是认识真理之路,认为只有通过感官的感觉才能获得对于周围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卢梭的感觉论,使他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表现出注重儿童感觉能力的倾向。但同时也必然导致他轻视理论,忽视系统知识的教学。而事实上,他针对爱弥尔的教育实践,亦是以培养其感觉能力为目标。他详细论述了如何训练儿童感官的问题,主张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中,不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感觉能力,通过观察获得直接经验,从而获得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的知识。在教育过程上,他强调要依据儿童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使教育过程和认识过程相一致。这种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思想。至尽仍闪烁着智慧的真理之光。

任何哲学都无可回避人性问题,卢梭旗帜鲜明地主张性善论。他说:“本性的最初冲动始终是正确的,因为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任何邪恶我们都能说出它是怎样和从什么地方进入人心的,”一人性本善,人之所以丧失其天性,由善变恶,乃腐败黑暗的社会使然。因此,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使人脱出樊笼、“返归自然”,从而弃恶扬善。回归善良本性。从此理论出发,他认定自然和社会是完全对立的。认为教育者的任务就是使儿童避开社会的习俗、权威与偏见的影响,重新恢复天真自我。他还阐述人的先天发展与后天环境的关系,注意到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天性发展的影响。尖锐地批判了私有制度。指出正是罪恶的私有制造成了人类的不平等,使人的善良本性消失殆尽。但他由此认为,为了让儿童恢复与生俱来的善性,应该让他远离社会。这显然是错误的。这说明他不理解教育就其本质来说,只能是社会环境中的教育。不理解改造环境与改造人是一致的。卢梭试图使他的教育对象爱弥儿脱离社会以摆脱社会的影响,说明他的教育思想还有一定的空想的成分。但我们不能否认。其建立在自然哲学基础上的自然教育思想,是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的。对此。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

二、以新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否定旧的封建教育制度

作为一名社会哲学家。卢梭深知,若要建立起资产阶级新教育。必须摧毁封建主义旧教育。而摧毁封建主义旧教育的关键,就是要破除作为其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的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事实上,他的《爱弥儿》就是一部声讨封建教育制度的战斗檄文。封建专制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推行奴化教育。实行愚民政策。鼓吹蒙昧主义,肆意践踏科学,鄙视知识,摧残文化,使人民成为没有知识而任人宰割的工具。卢梭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教育制度。由于封建专制君主感到自己的统治是非正义的。因此。他们非常害怕人民受教育,惟恐人民获得知识而认清自己的利益和使命。他们力图剥夺人民受教育的一切机会,实行严格的出版检查制度。迫害那些主张自由和坚持真理的人。千方百计地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窒息了教育和科学的发展。

卢梭在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同时,还对天主教会掌握的学校教育进行了批判。这种教育强硬地灌注烦琐知识和神学教条,鼓吹盲目信仰,倡导权威至上,结果必然扼杀个性。窒息科学。

不仅如此,卢梭还批判了欧洲中世纪学校经院主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世纪基督教会在欧洲是一股巨大的势力,是维护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基督教会垄断了人民的整个精神生活,也垄断了整个教育事业。教会学校宣扬绝对服从、忍耐节制、俯首听命、尊崇权威等宿命思想。以麻痹人民的斗志。对此。卢梭深恶痛绝,指出这种教育违反人性。排斥知识,窒息人们的理性,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针对上述封建教育的种种弊端,卢梭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首先,他重视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主张把教育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他还反对封建教育的死板性,主张采用实物和直观教学的方法,使儿童接触实际事物,勤于观察,直接认识自然界和客观事物,以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培养其积极性、创造性和独立性。其次,他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他认为劳动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而且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通过劳动,人们就可以成为新社会所需要的自食其力的“新人”。他倡导自由教育,主张教育要培养人的自由的个性,使纯洁心灵免受宗教偏见的束缚。他还认为,应对青年人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善良情感。第三。卢梭坚持天性至善和“归于自然”的理论。主张教育脱出社会文化的樊笼而使人率性发展。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他反对封建教育所养成的王孙公子和显官达贵;在教育进程上,他反对封建教育的拔苗助长和急于求成,他认为人的天性的发展是有次序的,率性发展的教育必须适应不同时期的儿童发育的水平:在教育内容上,他反对封建教育崇尚的古典学习,要求掌握现实的和有用的知识;反对封建教育摧残儿童健康的弊端,要求注重儿童的体质培养:反对封建教育灌输死板教条,要求养成儿童的善良品格,培养其道德情操。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封建教育的强迫压制和死记硬背,呼吁尊重儿童的自愿而因势利导。这种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无疑是一种进步,是对封建教育的否定。卢梭还依据其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倡导教育过程阶段论。他还主张教育要适合儿童个性特征,重视其个别差异。这条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直至今日。仍然为教育界所尊崇。从这个意义上看。卢梭创建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三、卢梭教育思想的矛盾性与局限性

卢梭的思想。一方面,在表现出科学性和深邃性的同时具有偏激性和片面性;另一方面,在表现出革命性和进步性的同时又具有保守性和落后性。这种状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他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思想的保守性所造成的。法国大革命的前夜,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斗争异常激烈。作为小资产阶级的代表,卢梭是很难适应当时的社会变化的。他对社会有广泛的接触,虽然痛恨社会的腐败黑暗,却找不到改造社会的药方。他也曾颂扬和倡导革命,但又远离火热的社会斗争。他思想和眼光的狭隘使他无法看到法国社会革命发展的前途。他一方面主张革命,另一方面,又提出让儿童“归于自然”的教育思想。他的“归于自然”的教育主张,固然揭露了封建旧教育对儿童的压抑和对人性的摧残。有其历史进步性:但同时他又依据其自然哲学,主张让儿童脱离社会而自主成长。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教育成为没有社会意义、忽视社会责任的放任自流。卢梭曾说,“你为情势所迫不得不或者压制天性或者反抗社会,你就必须就人或公民二者选择其一,决不能同时既培养公民又培养人。”这种把自然人和社会公民绝对对立起来的思想,很明显是错误的,在现实社会中也是行不通的。值得一提的是,卢梭心目中的自然人。作为封建社会旧教育的对立面。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给人以清新之感;但其作为新时代、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却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卢梭教育思想的这些矛盾与局限,是他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身处其中的他无法看清和摆脱的,我们对此应做客观的和具体的分析。

四、对卢梭教育思想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