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7:00

海洋文化的含义篇1

关键词 英语 海洋 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语言既是文化的承载者,也是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其他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生活环境等又影响着语言的产生与发展。语言的含义受其所产生的社会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要真正领会其内涵必须学习掌握该语言的地区文化特点。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其海洋性文化影响着它的语言――英语的形成和发展。

那么什么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而且源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本身的认识、利用海洋而创造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与航海有关,包括航海工具以及航海实践,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思维方式也跟海洋、航海有关。下面我们就从词汇、语句和文学作品三个方面来分析英语中的这些文化因素。

1英语词汇方面

1.1海洋生物

英国拥有大量丰富的海洋生物种类。不同于许多内陆国家在这方面的词汇表达较为匮乏。以鱼为例,在分类上就极其多样化,比如omnivorousfish―杂食性鱼类,herbivorousfish―草食性鱼类,residentfish―常栖鱼类,coldwaterfish―冷水性鱼类,freshwaterfish―淡水鱼类等等不一而足。我们还可以从丰富多样化的鱼名中看出其海洋性的地理环境对英语词汇的影响。比如:silverfish―银鱼;pipefish―海龙;pike―梭鱼,狗鱼;cutlassfish―带鱼;fingerling一指长的小鱼鱼秧,鱼种;,oarfish―皇带鱼;bass―鲈鱼;bluefish―竹策鱼;bonefish―北梭鱼等等。

1.2航海船舶

英国曾经凭借着先进的航海技术,建立了“日不落帝国”,也是英语成为世界性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许多国家航海造船技术极为落后,在这方面的词汇表达匮乏之时,英语中已经出现了大量而丰富的跟航海相关的语言。比如passengerliner―客轮;oiltanker―油轮;vehicleship―滚转船;barge―驳船,游艇,游览汽车;catamaran―双体船,筏;yawl―快艇,小帆船;hulk―笨重的大船;废船船体;,bark―三栀船,轻舟;hovercraft―气垫船等等。关于航海技术类的用语同样有丰富的表达。比如:seatrial―航行试验;mooringtest―系泊试验;penetrateinspection渗透探伤;launching―出坞下水等等。航海相关英语词汇的发达是随着其航海业的发展而来的。

1.3海湾港口

在汉语中我们把海洋伸进陆地的那一部分统称海湾。在其他的很多内陆地区的语言中也很少有更细化的表达,因为他们生活中很少甚至无法接触到海洋。而在英国人的词汇里面跟海湾相关的表达非常丰富。例如:bay―半圆形的湾,大湖湾,bight―浅偏的湾,cove―小形湾,入口两岸多是石岗,gulf―深长的湾如“波斯湾”,creekfiord或fjord―窄长形湾,两面悬崖。这些词都有着不同的含义,而中文我们几乎都可以翻译成海湾;harbor,port,wharf,pier,dock等词在汉语中几乎都可以译成港口、码头,但实际上每个词所表达的事物和功能是完全不同的。在这些词汇中,专供装卸货、船只停泊的在英文中是wharf;行人漫步行走、岸上活动使用的是pier;设有船坞供船只停靠的是dock。面对如此繁多的词汇表达,如果我们不能够准确掌握,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沟通带来诸多障碍。

2英语语句中所体现的海洋文化意义――以谚语、习语为例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一词的含义广泛,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谚语是某个特定文化区域人们生活的经验和感受的提炼,具有鲜明的文化色彩。生活中的习语和谚语涉及到各个方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用的语言之一,因此习语和谚语传递出了一个地区的生活背景,文化习俗等信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习语、谚语更具有浓厚鲜明的文化色彩。

作为一个岛国,英国人要与大海相处,具有征服大自然的精神,加之发达的航海技术,生活中许多习语谚语都与航海有关。

allatsea不知所措

toburnonesboats破釜沉舟

tosailbeforethewind顺风航行

tospendmoneylikewater挥金如土

Hoistyoursailwhenthewindisfair.风好须扬帆。

incalmsea,everymanisapilot.风平浪静的大海上人人都是领航员。

asmallleakwillsinkagreatship.小裂缝毁掉大轮船。(相当于汉语中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itisasillyfishthatiscaughttwicewiththesamebait.被同一个诱饵捕到两次的鱼是愚蠢的。(相当于汉语中“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的人”)

在上述表达中,只从字面意思很难准确把握英语的实际内涵,甚至会让我们感觉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就需要我们考虑到航海对英国人生活和文化的影响。

3与海有关的英国文学作品

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反映的是该语言群体人们的生活,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也是该语言文化的有效承载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正是因为他生长在山东高密这样的一个地方才有了著名的《红高粱家族》。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所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头衔,该著作创作背景是以英国工商业迅速发展,海外贸易和海外扩张积极进行。作品通过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克服重重困难在孤岛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故事,来表现当时英国人智慧、勇敢、拼搏、向上的精神。

世界上各个民族的语言丰富多彩,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独特的文化背景内涵,通过对该民族的文化历史的学习,我们能更好地去理解一种语言,准确地运用语言。了解英国的海洋文化和历史,是我们学习英语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2] 吴雯.英国社会与文化[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 王建平.航海英语.大连海事学院出版社,2011.

海洋文化的含义篇2

一、海洋意识定义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海洋意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在国外,只有m.Kuijper曾提及过海洋意识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并没有界定海洋意识的概念。对海洋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本文通过阅读CnKi中影响力较大200多篇文献,整理出有关海洋意识的数十条定义。这些定义虽然从表面上看显得分散且毫无关联,其实存在着一定的前后相继关系。依据不同流派的根本特点,将这些定义归纳为海权说、人海关系说和实践-认识说三大类。

1.海权说

这一流派的学术观点源自马汉的《海权论》,其根本观点是将海洋意识视为一种新时期下国民应具备的海洋战略思想,是对海洋领土主权的关注意识,代表人物是马汉。马汉(1890)认为,一个国家想要真正面向海洋、走向海洋,其国民必须要有强烈的海洋意识。这种意识包括对海洋的热爱、了解,同时也包括对海洋的渴望和征服。此后,有一大批学者从这个角度界定海洋意识。比如,史英(1989)认为,海洋观是人们对海洋与国家民族根本利益之间的关系的总看法。李德潮(1997)认为,海洋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在海洋问题上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孙志辉(2008)认为,海洋意识是人类对海洋战略价值和作用的反映和认识;冯梁(2009)认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指21世纪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对海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实,特别是未来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系统的理性认识。它是中华民族对海洋在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全人类海洋事业中地位作用的心理倾向和基本认知;何立居(2009)认为,海洋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是国家在海洋问题上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在它的内涵里,既包括国家现实的海洋利益,又包括国家长远的海洋利益,既包括海洋经济利益,又包括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军事利益。海洋观包括以下几方面:海洋国土观,海洋资源观,海洋权益观,海洋防卫观。总的来看,海权说将海洋意识与海权意识、海洋领土意识等同起来研究,反映出今年来随着我国海洋国土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学者对海洋领土安全问题的重视。

2.人海关系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考察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认为海洋意识是在人与海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自觉意识。比如,何兆雄(1998)认为,海洋意识指人类在与海洋构成的生态环境中,对本身的生存和发展采取的方法及途径的认识总和;郭渊(2009)从心理学的视角对海洋意识进行分析,认为海洋意识是指人类在与海洋构成的生存环境中,对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所采取的方法及途径的认知总和。赵宗金(2011)认为,海洋意识是人们对人海关系的自觉意识,是人在社会活动中涉海行为的自我反映;陈艳红(2010)认为海洋意识也叫海洋观,是人们对海洋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指人类在与海洋构成的生态环境中,对本身的生存和发展采取的方法及途径的认识总和;陈冀斌(2012)海洋意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和把握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海洋意识具体就表现为人们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和心态等方面及由此而产生的生产生活方式,海洋意识的本质是一种精神活动。总的来看,人海关系说从海洋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了海洋意识的生成过程,由于人海关系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基本概念尚不清晰,因此从人海关系角度来定义和理解海洋意识显得有些晦涩。

3.实践-认识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将海洋意识视为对海洋及人类涉海实践的总和的反映,是一种建立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对海洋的性质、作用、地位、功能等的综合认识。比如,陈小燕(2003)认为海洋意识是人们对海洋与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作用、地位及重要性的总体认识或反映;唐复全等(2004)认为海洋意识是人们关于海洋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理性认识;饶咬成(2005)认为海洋的客观存在,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使人们产生关于海洋的认识,这种认识,被称为海洋意识;李文睿(2007)认为,海洋意识也叫海洋观,是人们对海洋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指人类在与海洋构成的生态环境中,对本身的生存和发展采取的方法及途径的认识总和;贺义雄(2011)海洋意识是人类对海洋的自然规律、战略价值的反映和认识。从历史的角度看濒海国家、民族海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国家总体政策的形成。总的来看,实践-认识说是一种建立在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之基础上的对海洋的全面认识,其包含的范围很广,但缺点是缺乏学科视角和理论特色。

三类流派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海洋意识,丰富了海洋意识内涵,并且在流派内部形成了一定的积累,为今后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做了铺垫。但也存在着一个重大不足,即没有对海洋意识进行科学的学科定位。本文认为,海洋意识作为人类的一种意识类型,从学科归属上讲,应属于专门研究意识的认知心理学范畴,故应当从认知心理学研究意识的视角对海洋意识下定义;或者,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研究态度的视角将海洋意识视为人们对海洋的一种认知。为了更好地对海洋意识进行操作化,本文依据态度aBC理论将海洋意识定义为人类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方面对海洋的观念总和,它形成于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和互动过程中,并进一步将其被操作化为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维度,这种划分方法更有利于今后海洋意识的调查研究。

二、海洋意识类型及其指标体系研究

学界除了探讨海洋意识的定义之外,还在海洋意识的类型和指标体系上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所谓海洋意识类型,是指海洋意识所包括的具体形式,比如海洋领土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文化意识等,它们是政府部门、学者、媒体等基于我国海洋发展的现实需要而提出来的,是广大民众所应当具备的海洋意识;所谓海洋意识指标体系,是指在海洋意识类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标准化的测量工具,用以编制海洋意识调查问卷,以测量国民海洋意识强弱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1.海洋意识类型的研究回顾

在国外,尚未有学者对海洋意识进行类型上的划分,美国珊瑚礁基金协会(2002)、美国科学促进会(2003)和BrentS.Steel(2005)等也只是针对其中之一的海洋生态意识进行过调查研究。但是在国内,已经有十余位学者先后划分了海洋意识类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陆水明、陈艳红和王华的研究,他们分别从维护海洋权益的角度、发扬海洋文化的角度、海洋经济发展的角度对海洋意识进行了类型上的划分,分别划分出若干个子类型。陆水明等(2005)认为海洋意识主要包括海洋国土、海洋资源、海洋竞争、海洋安全等方面意识,他引用古希腊海洋学家狄米斯托克利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的观点,从海洋权益的角度提出我国应该重点增强海洋权益意识,加强海洋建设;陈艳红(2010)认为海洋意识在内容上包括海洋国土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权益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等,并从海洋文化的角度,将海洋意识看做是一种深层次的海洋文化,是海洋文化的灵魂。王华(2009)认为海洋意识包括海洋历史文化意识、海洋生态资源意识、海洋开放融入意识、海洋战略安全意识等。他引用未来学家托夫勒的在世界文明发展的第三个浪潮中,向海洋进军是一个新的制高点的观点,从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着重强调了海洋开发的重要性。这三种划分方法较能反映出学界主流的海洋意识类型,除此之外,温广宇、牟方君、何兆雄、吴青林、郭渊等十余人也对此做过划分,他们在划分方法上的差异并不大,都是结合海洋发展的现实需要,从战略、权益、资源、文化、经济、环境等方面对海洋意识进行直观的划分。

学者们对这些海洋意识类型的称谓不尽相同,在涵盖面、数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产生了许多争议,甚至是误解,这也是本文认为值得专门讨论的地方。本文将目前学界对海洋意识的分类归入政治、经济、法制、文化、生态、安全六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包含了诸多不同称谓,它们之间在含义上的差别不大。综合来看,海洋政治方面包括海洋国土与权利意识、国家安全意识、海洋国土意识、海洋权益意识、海洋权益安全意识、海洋主权意识、海洋政治意识、海洋国防意识、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主权意识等不同称谓;海洋经济方面包括海洋财富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价值意识、海洋开发意识、海洋经济与产业意识、海洋经济意识等称谓;海洋法律意识方面包括海洋法权意识、海洋权益意识、海洋法律法规意识等;海洋文化方面包括海洋历史文化意识、海洋文化意识、海洋价值与伦理意识等称谓;海洋生态方面包括海洋生态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健康意识、海洋生态资源意识、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等称谓;海洋安全方面包括海洋防灾意识、海洋减灾意识、海洋危机意识、海洋安全意识等称谓。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提出了海洋开放与融入意识、海洋竞争意识、海洋创新意识、海洋发展意识等,影响并不大。总的说来,这六大方面基本涵盖了学界目前对海洋意识的认识,这种在同一类意识上出现多种称谓的情况表明我国学者在海洋意识类型表述上还存在许多分歧。

2.海洋意识指标体系的研究回顾

目前,国内外有关海洋意识指标系的研究十分匮乏。国外尚未看到有人设计过海洋意识指标体系。在国内,李珊等(2010)在分析了大连716油管爆炸事件网民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成果,首次构建出一套海洋意识指标体系。这套海洋意识体系应包括海洋国土与权力意识、海洋经济与产业意识、海洋资源与环境意识、海洋法律法规意识、海洋资源与伦理意识五个类型,他们将其归纳称作主观人海关系意识另外,该体系还包括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四个宏观层面的意识构建领域。他们认为,左侧五个海洋意识类型和右侧四个宏观层面共同构成海洋意识,而海洋意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就是指在这四个层面中不断渗透正确科学的海洋意识的过程。赵宗金等(2012)在充分分析、整合前人海洋意识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海洋意识体系。他们认为海洋意识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多层次、全方位对人与海洋关系反映的内容体系,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方面面。他们将海洋意识划分为权益、安全、开发、战略、保护、教育和参与七个类型,七个海洋意识类型之间是彼此并列的关系,除海洋战略意识之外的其他六个意识类型又都包含若干个子类型,各个子类型都有相对应的概念界定。子类型之间也是彼此并列的关系,相互之间各有所指、统一于海洋意识指标体系之中。

三、海洋意识现状调查研究

1.国内调查研究成果

中国青年报在1998年进行过中国青年蓝色国土意识调查,结果显示,2/3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完全忽视了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共青团中央曾在上海大学生中做过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版图只有96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域国土,有的大学生干脆认为争执海岛主权没有意义。王新刚等(2012)采用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大学生海洋意识状况、高校海洋意识教育状况和大学生对我国海洋政策的认识等三个方面为调查内容,对图2海洋意识的分类体系河北三所大学理科、工科、农科、文科、艺术和体育等学科的共1500名本、专科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海洋意识较薄弱,高校应加强海洋意识教育。这些调查结果引起了学界和媒体的极大关注,尽管有些调查在被访问人群的代表性、问卷的信度效度以及年限等方面存在不足,但其数据仍被政府官员、媒体和学者广泛引用。国内影响最大、最具解释力的调查,是海洋出版社与深圳互通调查机构、中国民意调查网于2010年和2011年,在河海大学社会学系老师的指导下,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的18个城市分别进行的两次科学、系统的抽样调查,其2011年度的调查人数超过了5000人。经过两年的调查,最终结果表明:第一,国民对海洋的了解比较单一、浅薄;第二,海洋知识较欠缺;第三,对海洋所发挥的作用认识得较浅薄,认为海洋与生活关系不大;第四,环境意识出现背离第五,海洋经济意识较强;第六,海洋维权意识有所提高在区域特征上,内陆的海洋意识高于沿海;第七,自我评价过高;第八,在获取海洋知识的途径方面,新闻传播是主渠道;第九,支持海洋知识教育进课堂。

2.国外调查研究成果

美国珊瑚礁基金协会(2002)通过非概率抽样调查发现,尽管人们普遍关注珊瑚礁的生态威胁问题,但却对珊瑚礁的生态常识知之甚少;美国科学促进会(2003)也通过非概率抽样调查发现,尽管人们普遍关心沿海地区的生态健康问题,但却只有31%的人真正意识到自身行为对其的影响;Steel等(2005)发现,人们对沿海环境状况的关注要明显高于他们所知道的沿海环境政策知识,这不利于他们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海洋环境污染事件。Ballantyne等在南非一个海滨小镇里做过一项海洋知识调查,调查对象是镇上三所小学的54名学生,涉及的问题包括水为何会流入大海、大海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海水为什么是咸的等数十个问题,其研究结果表明,受谣言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被调查者对海洋存在许多误解,政府应该建立更多的海洋科普基地,让民众切身认识海洋。

就美国而言,在公众海洋意识调查方面最具解释力、影响力的是BrentS.Steel等人的研究。BrentS.Steel等人通过电话访问的方式对美国48个州的家庭进行了科学规范的随机抽样调查,被访者人数为1233人,调查的内容是海洋知识。调查发现:大众对海洋知识普遍缺乏了解;沿海居民比内陆居民知道更多的海洋知识;大众对海洋重要专业术语普遍缺乏了解;电视和电台对传播海洋知识产生了消极影响,而报纸和媒体则产生积极影响。这一调查结论与我国海洋出版社2011年的调查结果基本相同,都反映出国民的海洋知识较欠缺,对海洋的了解较浅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表现在:第一,不同于美国,我国内陆居民的海洋经济意识水平高于沿海居民;第二,我国民众获得海洋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新闻传播,但并未得出新闻传播产生了负面性影响的结论。

四、中国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情况的研究

在目前有关海洋意识的学术成果中,有大量关于我国海洋意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学者们认为,我国在海洋意识教育中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第一,主管部门对海洋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突出表现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生及社会大众在海洋政策与法制的认知、海洋国土和主权意识的培养等方面的缺失;第二,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不够理想,尤其缺乏高素质教师;第三,我国的海洋意识教育工作几乎都集中于学校,阻隔了广大社会群众接受教育,全民普及程度不够高;第四,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海洋意识教材和读本数量太少,教学比重太低。鉴于此,学者们纷纷提出解决对策,包括:第一,各级相关主管单位,尤其是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非盈利文化机构,要重视海洋宣传工作;第二,加强海洋意识理论建设、法制建设、管理能力建设,使得海洋意识教育科学化、制度化,形成学习氛围,长久保持;第三,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鼓励人们自主参与学习;第四,多建设海洋大学、海洋学科和海洋意识科普中心。

实际上,我国曾在国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上取得过许多成果,这些成果往往为人忽视。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音像书籍出版方面。1998年,浙江省定海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小学海洋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出版了《海洋知识读本》《中小学海洋教育教材》《中小学海洋教育理论文集》《中小学海洋教育》等研究专集;2008年,青岛市教育局为迎接奥运会,专门出资为全市中小学校的图书馆购买了《海洋小百科》全书,掀起了学习海洋知识、普及海洋文化的教育活动;2011年,国家海洋局、海军政治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走向海洋》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2013年,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召开了中小学海洋意识教育系列教材编写研讨会,其内容包括海洋科学、海洋资源、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开发、海洋政治、海洋经济、海洋防务、海洋文化九个方面,标志着我国首套中小学海洋意识教育系列教材编写工作正式启动。

第二,在科研教学活动方面。1998年,浙江省舟山市虾峙镇中心小学开展了小学海洋教育课程研究课题,初步构建了以海洋教育活动课为主、实践课程和环境课程为辅的小学海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成为浙江省学校课程改革中最引人注目、最活跃的模块;1998年,浙江省定海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小学海洋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组花了6年时间完成了更具操作性的综合性海洋教育课题;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海洋专业教育、海洋职业教育、公众海洋知识教育体系。[35]目前,国内有37所高等院校、29所中等学校开设了涉海专业,在涉海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共有20多个培训点。我国常年利用新闻媒体对青少年进行海洋知识教育,并在沿海地区公众中开展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环境的常识教育,在中国召开的各种海洋会议上发表了不同主题的《海洋宣言》。

第三,在社会活动方面。2005年,全球29个海洋城市在国际海洋城市论坛中发表了《厦门宣言》,号召共同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2006年,中国海洋论坛通过了有关海陆统筹与可持续发展的《象山宣言》;2008年,世界19所海洋高等学校签署了《舟山宣言》,宣示了发展海洋教育、创新海洋科技的行动方向;2009年,《中国航海日大连宣言》将文化建设列为海洋行为的首位,主张发展海洋文化,增强海洋意识。2013年1月,我们的海洋首届海洋中国新年音乐会在北京、天津、厦门、上海进行巡演,以建设海洋强国为主题的2013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庆祝大会在辽宁省举行。

除此之外,据《中国海洋报》报道,我国目前已建立22个海洋意识教育基地。这些由政府和教育科研机构牵头的项目对提升国民海洋意识的作用无可替代。遗憾的是,由于宣传工作的不到位,这些已有的成果没有被大众触及,也没有引起海洋文化专家、海洋意识研究人员的重视,造成了学术研究上的遗漏。

五、评价与展望

1.海洋意识研究的成果评价

综观前人的研究,他们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表现出明显的特征。首先,在研究视角上体现了政治思维和学术思维的结合。国民的海洋意识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和海洋强国的建设进程。新时期下,随着党和国家对海洋建设和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视,学界也开始对国民海洋意识发展状况及其解决对策展开大量研究;其次,在研究内容上,焦点较为集中。主要包括海洋意识的定义、类型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海洋意识实证调查、国民海洋意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再次,在研究方法上体现了经验和实证的结合。对海洋意识的定义、类型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以经验研究为主,而对国民海洋意识现状的研究主要是以问卷调查、个案访谈为主,对我国海洋意识教育及宣传工作的研究主要是以文献研究为主。

(1)在海洋意识类型研究方面。通过分析、比较目前已经提出的海洋意识类型,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很少有人为这些类型(即一级指标)分别下定义,更没有人做到继续往下发展指标。第二,一级指标间的重合。比如吴青林(2010)在海洋安全意识上犯的重合错误。他认为海洋意识包含七个方面,分别是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主权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强国意识、海洋安全意识、海洋通道意识、海洋生态意识。其中,海洋安全意识又包含四方面:二是我国海上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遭到严重侵犯;三是国家外向性经济发展面临着可能发生的威胁与挑战,尤其是海上通道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这些表述,与他同时提出的海洋主权意识、海洋通道意识产生了明显的重叠。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部分学者对海洋经济意识、海洋发展意识等的表述上。

(2)在海洋意识指标体系研究方面。李珊等(2010)构建的体系基本涵盖了海洋意识的类型,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第一,只有体系,缺少具体指标;第二,最大的问题在于很难处理左、右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这将直接影响指标体系的清晰度和解释范围。赵宗金(2011)等在指标的涵盖范围上较之李珊等人的研究有了十分明显的进步,它几乎容纳了目前所有可取的类型。但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具体表现在:第一,部分一级指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行的,存在彼此重合的问题;第二,很多二级指标在表述上存在模糊不清、相互指涉的现象。不过,李珊、赵宗金等人的研究体现了学界对海洋意识进行实证研究的趋势,他们的研究为今后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海洋意识指标体系提供了参考。

(3)在海洋意识调查研究方面。前人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国民海洋意识状况的一手资料,在研究方法、问卷设计等方面给予后人许多启示,但也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没有对海洋意识进行清晰、科学的定义;第二,既然无法合理地定义海洋意识,那就不能准确地知道海洋意识的内涵及主要类型(一级指标),因此也就不可能对海洋意识进行科学的操作化,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将受到影响。

(4)在学者对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工作研究的评价方面。前人的研究指出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解决措施,但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第一,在前人的引用资料中,被提及最多的一项调查是1998年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中国青年蓝色国土意识调查,[36]这一调查所得出的结果被十余位学者争相引用,作为判断国民海洋意识高低的重要凭据,而不顾及其抽样代表性较低、指标较为单一、年代较为久远等缺陷;第二,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被指责最多的是政府宣传工作不到位、教育部门的成果不明显、出版单位很少出版海洋意识读本和教材。而事实上,我国从1998年开始就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海洋科普读物和音像产品,举办过许多海洋会议、海洋活动,这些都为学者、媒体所忽视。

2.海洋意识研究的未来展望

(1)确立恰当的界定海洋意识的学科方向。

海洋意识作为一种人们对于海洋及其组成部分的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从学科归属问题上讲,应该属于专门研究意识的认知心理学,或研究态度的社会心理学。索尔所(2008)认为:意识(consciousness)是对环境和认知事件诸如世界的形象、声音,以及人的记忆、思想、情绪和本体感觉的觉察。[37]尽管心理学界对意识的界定尚未统一,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意识所包含的范围是很比较模糊、宽泛的。海洋意识作为人们对海洋的一种觉知,属于人类意识的一部分。第二,意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认知成分,除此之外它还包含了情绪、情感因素,因此,海洋意识也应该包含人们对海洋的情感以及人们对海洋的认知。

(2)海洋意识指标体系的建构方法来自环境意识指标体系的启示。

海洋文化的含义篇3

浩瀚的宇宙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同样人类也从未停止过对海洋的探索。海洋生态系统中蕴含着无数的生命,同时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海洋中的动植物就是我们这个地球的清洁工。在整个海洋生态环境食物链中的所有动植物,都在有机地运动着循环着。它们构成了一个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食物链。海洋中海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譬如石油、天然气、煤矿、铁矿、可燃冰等等。海洋中几乎含有陆地上所有类型资源,甚至于还有一些陆地上没有的资源。然而一直以来人类过度的捕捞和开采海洋资源,造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同时,各种类型的海洋污染也是罪魁祸首。特别是近海海域污染严重,一些沿海城市基本都是人口密集区,同时也是工业发达地区。这里每天都会产出大量的工业垃圾,其中含有严重超标的铅、镉、汞等有害污染物。据统计,全球每年有上百亿吨的工业污染物排放入大海之中,这些污染物使得海洋生态环境变得非常脆弱。此外由于富含高营养物的污水大量排放入海洋,导致近海水域赤潮频繁发生,给各个国家的近海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近海岸的人工挖沙采礁、人工填海造城等活动造成海岸线严重破坏。现如今人类已经本文由收集整理深切的感受到由于自身的破坏所带来的惨痛代价,如何才能够更好的保护海洋环境,重建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自然、人、社会三者的关系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在其所有研究分析的范围中,最重要的也是话题最多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它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马克思把大自然看作是人类自身感性生活中的一部分,并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地解释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类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以劳动为媒介与自然界进行相互改造。人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着大自然,从而不断地去认识和感知大自然。人类对自然界改造的每一次进步,即意味着人类受制于自然界方面也同时前进了一步。改造得越深刻,受制愈强烈。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只有不断地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人类才能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发展,从而发展人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生态自然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时,要特别注意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即形而上学的机械式自然观,认为大自然是由大量的个体组成,彼此之间没有什么联系,把大自然看作是静止的僵死的。二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即只看到大自然这个系统,而忽略了人类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待人与海洋的关系,必须坚持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时候,要遵循海洋发展规律,保护海洋,保护海洋生态。反对那种借口人类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利益不惜破坏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的思想和行为。当然那种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借口,反对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思想和行为也是不可取的。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生态道德的理论基础。给自然以道德关怀是人类发展的进步的标志。生态道德理论在自然观上,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推崇自然循环理论,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运动的有机整体;在认识论上,反对将人与自然分开而论,主张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性;在价值观上,认同构成价值的内容是多样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也就是说,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基础的生态道德观告诉我们,人类不能只对人自身讲道德,对于自然也应该给予道德的关怀即要有生态道德。原始人类基本都是以最基本的生产工具从大自然获取生活必需品,那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小。但是随着人类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大自然也遭到了人类空前的掠夺式开采。从大自然中得到发展的科学技术,再利用到破坏大自然上显然违背了生态道德理论。现在的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人类严重破坏,也都是由于人们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海洋和自身生活的密切关系,以人类中心理论去判断自身的发展方向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现在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是由于人类日积月累的进行海洋资源的掠夺、对海洋生态的践踏所导致的。因此,改变原有的对待海洋的态度和方法,给海洋以德关怀,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然观的、道德观的完整体现。

海洋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海洋环境的重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也相继出台。关于海洋生态环境的道德关怀理论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制定经济与海洋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政策

一些主要依靠海洋进行经济发展的国家和地区,一定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海洋与自身经济发展的关系。针对那些近海地区,一定要严格控制陆地污染物向海洋中的排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沿海地区近海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在不断的加重,要加紧一些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又要针对性的将污水中重要污染物进行根本性清除。加强对入海排污口的管理,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一律清除。同时农业发展所带来的污染也应该受到重视,鼓励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减少各种农业化肥或者农药的使用。“海洋容量”的提出是为了能够控制陆地向海洋排放废弃物的总量,一定要对所排放区域的海洋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测算,分析这片海域的自然降解速度,坚决遵守河海统一,陆海兼顾的原则,根据所测定出来的海洋污染物总容容纳,列出每个海域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未经许可坚决不能向这片海域排放更多的废弃物。

绝对禁止向海洋中排放具有放射性的污染物,在进行海上废弃物倾倒时一定要对倾倒区域进行海洋生态环境检测,防止对该区域动植物生命的危害。同时要不间断地对该区域进行环境检测,观察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分析倾倒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严格控制海上交通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加强船舶防铅泄露设备的维护,同时加强大型港口处有关船舶废水、废油、废渣处理工程的实施,制定相关的政策。近些年来海上船舶漏油以及有毒物泄露情况多有发生,一定要制定有关的防范措施以及补救措施,从根本上遏制这些事故的发生。

2.大力推行海洋生态保护区

通过各种监测手段进行海洋生态环境评价,逐步地推行海洋生态保护区的构建。针对于一些海洋濒危物种的生活区域,建立实时的监测系统,保证这些动植物的正常生活环境不受到危害。譬如我国广东省到目前为止就建立了将近50个海洋生态保护区,所保护的海洋面积达到55万公顷。在所保护的海洋面积内生活着如豚类、大鲵、文昌鱼等珍贵的海洋濒危动物,大黄鱼等重要经济水产品的生活繁殖区域,红树林等对海洋环境有着重要生态循环作用的植物。自2004年发生了印度海啸以来,各国纷纷开始注重海洋生态防护林的建设,从之前的单一体系防护林,发展为现如今的滨海湿地防护,滩涂红树林防护以及城镇乡村防护、荒山绿化防护等多层地多级别的防护林体系。

3.不断加强海洋生态的监测能力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持,现如今可以利用卫星、飞机、海洋监测船、海上基站等多种检测手段相结合,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全方位立体实时监控。同时,还应该加强海洋生物的监测,海岸线的监测,严重海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构建,监测区域内的污水入海口监测,入海污染物成分鉴定。

4.提高人们对于海洋环境的道德关怀认识

海洋文化的含义篇4

(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2.昌黎黄金海岸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河北昌黎066600)

基金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5014,201305023)

作者简介:洛昊(1983-),男,辽宁省大连市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e-mail:luohao@nmemc.gov.cn

摘要:于2007和2008年的5月、8月对滦河口海域开展了文昌鱼(Branchiostomabelcheritsingtauense)种群的生活史与食性研究。结果表明:(1)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个体平均体长为10~14mm,Ⅱ龄为20~28mm,Ⅲ龄为36~38mm,Ⅳ龄可达44~46mm,且滦河口文昌鱼的最长体长为47.5mm。(2)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与Ⅱ龄个体的年平均生长长度、平均生长速度相同,Ⅲ龄略高,Ⅳ龄最低。当年繁殖的文昌鱼幼体在孵化后的2~3个月内生长速度最快,接近2~2.5mm/月。(3)文昌鱼体长与体重呈指数增长关系,随着体长的增加,体重增长明显,属匀速生长型。(4)滦河口文昌鱼主要以粒径约为1mm以下的营浮游生活的硅藻为食,圆筛藻和角毛藻可能是文昌鱼的主要饵料。

关键词:文昌鱼;生活史;年龄;生长;死亡;食性

中图分类号:Q958.1文献标识码:a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文昌鱼(amphioxus)属脊索动物门的头索动物亚门,是研究脊柱动物起源和进化的模式动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昌鱼主要分布在地球热带、亚热带的浅海海域,在北纬48°至南纬40°之间的环形地区内分布最多。我国文昌鱼在渤海的滦河口和莱州湾东侧海域、黄海的青岛和威海海域、东海的厦门前埔和黄厝海域、南海的广东茂名、硇洲岛海域均有分布,其中鳃口文昌鱼属在厦门和青岛、秦皇岛(青岛亚种Branchiostomabelcheritsingtauens)海域分布较多,而侧殖文昌鱼属的短刀偏文昌鱼(asymmetroncultellus)仅在南海周边海域分布。滦河口海域是渤海海域最重要的文昌鱼密集分布区,区内的文昌鱼属于青岛亚种[1-6]。

近年来由于人类开发活动的增加,如海砂开采、海水养殖扩张等,破坏了文昌鱼的栖息环境,导致文昌鱼种群资源急剧萎缩[7-9]。目前,国内外对于文昌鱼的研究多集中在遗传学领域,而有关文昌鱼种群年龄生长、死亡、体征和食性研究却鲜有报道。因此,笔者于2007年和2008年的5、8月对河北昌黎黄金海岸部级自然保护区内滦河口文昌鱼的种群结构进行初步调查,并对其年龄结构、体征和食性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有效保护文昌鱼种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现场调查

于2007和2008年的5、8月在滦河口海域开展了现场调查工作。监测站位见图1。文昌鱼样品的采集、贮存、运输和预处理按照《海洋监测规范》(GB12763.6-2007)规定的海洋生物调查规范方法进行。采用抓斗式采泥器(0.05m2)采集文昌鱼样品,每个站位重复采样4次,采样总面积为0.2m2,用底层孔径为0.5mm的套筛从砂样中筛选出文昌鱼样品,收集到采样瓶,编号,用5%福尔马林固定保存。

1.2实验室分析

对所获得的1046尾文昌鱼标本进行实验室分析[10]。测体重前先将文昌鱼用试纸擦干,计算湿重;用游标卡尺测量文昌鱼的体长。文昌鱼年龄结构的划分基于peterson(1895)提出的自然长度分布曲线法,通过对所获得所有文昌鱼的体长进行测量,并按照2mm间隔对各体长范围内文昌鱼的个体数进行统计,然后绘制体长百分比柱状图[11]。调查海域内文昌鱼体重与体长关系采用幂函数来描述:w=aLb式中,w为文昌鱼个体质量,L为文昌鱼体长,a、b为条件参数[12]。

1.3食性分析

选择80尾Ⅳ龄成体文昌鱼标本,分别放入洁净的小培养皿中,在解剖镜下用解剖针挑破文昌鱼的消化道,用吸管吸取蒸馏水反复冲洗消化道中的内含物至培养皿中,使消化道中的单细胞藻类充分分散。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各种藻类的细胞数量,测量细胞的直径及长宽,并观察细胞被消化的程度。统计胃含物内各种藻类细胞数量,分析文昌鱼的食性[13-16]。

2结果与讨论

2.1年龄

鱼类个体在其生活史中不断生长,每相隔一年,其平均长度和体重相差一级。以文昌鱼体长作为横坐标,各长度的个体数占总数的百分比作为纵坐标,做出长度频率分布的直方图,可以看出连续长度组的数量较多,而长度组的数量特别少,形成一个系列的高峰与低谷。各个高峰代表着一个年龄组,每个高峰的长度组即代表该年龄组的体长范围[17](见图2)。

2007、2008年5月,两个航次共捕获文昌635尾鱼,峰值分别出现在12mm、24mm、38mm、46mm体长区域。该区域5月份各年龄体长应为:Ⅰ龄个体体长为12~14mm,Ⅱ龄个体体长为22~28mm,Ⅲ龄个体体长为36~38mm,Ⅳ龄个体体长44~46mm。

2007、2008年8月,两个航次共捕获文昌771尾鱼,峰值分别出现在6mm、20~22mm、38mm体长区域。该区域8月份各年龄体长应为:Ⅰ龄个体体长为10~12mm,Ⅱ龄个体体长为20~28mm,Ⅲ龄个体体长为36~38mm,Ⅳ龄个体体长为44~46mm。

8月份,在调查海域内捕获了大量体长为4~6mm的文昌鱼标本;5月份体长为10~12mm的样本数量比例很大。根据吴贤汉等人的研究显示[18],青岛文昌鱼在6月开始繁殖,到9月中旬文昌鱼幼体的平均体长为5mm,一年后体长达到15mm。而滦河口文昌鱼当年孵化的幼体在8月末的平均体长为4.7mm,至次年的5月末,这些幼体逐渐生长至10~12mm,并于8月份大量补充到Ⅱ龄文昌鱼群体。同时,冯季芳等[19]认为厦门文昌鱼的浮游幼体在体长为5mm左右已经开始陆续转为潜砂生活。因此,8月份出现的大量体长范围为4~6mm的文昌鱼应属当年孵化出的幼体。

历史研究结果表明,青岛文昌鱼Ⅰ龄个体平均体长为12~15mm,Ⅱ龄为24~27mm,Ⅲ龄为33~37mm,Ⅳ龄可达44~46mm,而且青岛海域文昌鱼的最长体长记录为58mm,推测已达6a[20]。根据本次调查发现,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个体平均体长为10~14mm,Ⅱ龄为20~28mm,Ⅲ龄为36~38mm,Ⅳ龄可达44~46mm,最长体长为47.5mm。

通过对比,两个海域的文昌鱼年龄结构与体长的分布比较接近。由于文昌鱼Ⅳ龄体长可达43mm左右,而且之后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因此,在数据统计过程中,Ⅴ龄或Ⅴ龄以上的文昌鱼都落在Ⅳ龄峰值区之内。

生物学有效积温会影响文昌鱼的发育和生长速度,在适宜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和发育就越快[21-22],昌黎海域同期水温较青岛低,导致海域内文昌鱼生长较慢,所以昌黎海域文昌鱼同龄个体的体长要小于青岛海域的文昌鱼。

2.2生长与死亡

2007年5月-2008年年8月,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与Ⅱ龄个体的年平均生长长度、生长速度相同,Ⅲ龄略高,Ⅳ龄最低。说明滦河口文昌鱼孵化后,能够保持3a的稳定生长速度,而年老的文昌鱼生长速度最慢,年平均生长长度亦短(表1)。

8月份采集到大量体长为4~6mm的文昌鱼幼体,由于滦河口文昌鱼的繁殖期与青岛文昌鱼接近,6月即逐渐进入繁殖期[20],因此,当年繁殖的文昌鱼幼体在孵化后的2~3月内生长速度最快,接近2~2.5mm/月。这可能因为该时水温较高、饵料丰富,适于文昌鱼生长繁殖。

8月份滦河口文昌鱼种群中体长为44mm以上的个体比例较5月份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繁殖季节过后部分文昌鱼达到生活史终端,自然死亡,从而导致44mm以上文昌鱼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降低。

2.3体长与体重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昌鱼体长与体重正相关,呈指数增长关系。

2007、2008年5、8月的体长体重关系方程为w=0.0015L3.32(见图3)。而四个航次文昌鱼体长体重的方程式分别为w=0.0016L3.25、w=0.0014L3.35、w=0.0016L3.22、w=0.0012L3.5。2007、2008年5月的条件指数a均为0.0016,条件指数b分别为3.25、3.22,说明2007年5月相比2008年同期生长快,其原因k可能是2007年5月平均水温(16.36℃)高于2008年同期温度(14.83℃),高水温适于文昌鱼的生长。2007、2008年5、8月条件指数a分别为0.0016、0.0014、0.0016、0.0012变化范围不大,这可能与春夏两季饵料比较丰富,文昌鱼性腺成熟度较好有关。

鱼类体长与体质量关系中的指数b值可以用来判断鱼类是否处于等速生长[23],且绝大多数鱼类的b值都在2.5~3.5的范围[24]。本文中的文昌鱼群体b值范围为3.22~3.5,据此判断,滦河口文昌鱼属匀速生长型。

2.4文昌鱼食性

2.4.1胃含物组成在80尾Ⅳ龄文昌鱼标本的胃含物中共检测到11种硅藻类:圆筛藻(Coscinodiscusspp)、相似曲舟藻(pleurosigmiaaffine)、美丽曲舟藻(p.formosum)、浮动弯角藻(eucampiazoodiacus)、双壁藻(Diploneissp)、蜂腰双壁藻(D.bombus)、窄隙角毛藻(Chaetocerosaffinis)、角毛藻(C.sp)、地中海指管藻(Dactyliosolenmediterraneus)、具槽直链藻(melosirasulcata)、辐裥藻(actinoptychussp)。因部分藻种处于不同的消化期,难以准确鉴定,因此,从鉴定结果可信性和方便统计的角度考虑,将圆筛藻、双壁藻、角毛藻统一鉴定到属。

通过调查发现,Ⅳ龄文昌鱼的胃含物中,圆筛藻、相似曲舟藻、美丽曲舟藻、辐裥藻为单细胞硅藻,其余种类为链状硅藻;双壁藻、蜂腰双壁藻为底栖种类,浮动弯角藻、角毛藻、窄隙角毛藻、地中海指管藻为浮游种类,其余种类为近岸底栖种类混入表层水体中[25]。

测量胃含物中单细胞藻类最大直径为500μm,经海区浮游植物调查表明,浮动弯角藻的链长可达1mm,可见青岛文昌鱼可进食粒径约为1mm以下的硅藻饵料。同时,胃含物内圆筛藻比例最高,为54.4%,其次是相似曲舟藻、具槽直链藻和双壁藻,所占比例分别为28.7%、6.3%和5%,其余地中海指管藻、浮动弯角藻、窄隙角毛藻、角毛藻、美丽曲舟藻、蜂腰双壁藻、辅裥藻大约各占1%。

有研究表明,文昌鱼为滤食性动物[26],且在厦门和湛江海域的文昌鱼食性调查中发现,其胃含物中均以浮游性硅藻为主,辅以少量的浮游动物幼体和有机碎屑[27-28]。而本研究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滦河口文昌鱼主要以粒径约为1mm以下的营浮游生活的硅藻为食,与上述海域的不同,可能与饵料中生物的种类组成随着季节改变有关[28],而本次调查恰逢浮游植物爆发的春夏季,浮游植物饵料异常丰富[29-30]。综上,滦河口文昌鱼主要以浮游植物硅藻为食,并存在少量摄食浮游动物幼体和有机碎屑的可能。

2.4.2藻类的消化通过检测文昌鱼胃含物中藻类,发现所有种类的藻中均含有不同消化期的藻类细胞,可见这些藻类均可被文昌鱼消化,是文昌鱼的饵料生物。胃含物中圆筛藻的比例最高,它可能是文昌鱼的主要饵料生物,但由于圆筛藻的硅质细胞壁较厚,消化这些藻类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胃含物中所占比例最高;虽然窄隙角毛藻等角毛藻类在胃含物中比例并不高,但观察到的细胞均不完整,由于角毛藻细胞壁薄易于消化,因而胃含物中比例较低,同步浮游植物群落调查表明,窄细角毛藻、威氏窄细角毛藻、日本角毛藻、冕孢角毛藻均为文昌鱼分布区浮游植物优势种,分别占总生物量28.3%、22.0%、5.3%和5?3%,可见,角毛藻亦可能是文昌鱼的主要饵料,但初步调查结果仍需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论证。

3结论

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个体平均体长为10~14mm,Ⅱ龄为20~28mm,Ⅲ龄为36~38mm,Ⅳ龄可达44~46mm,且滦河口文昌鱼的最长体长为47.5mm。

滦河口文昌鱼Ⅰ龄与Ⅱ龄年平均生长长度、年平均生长速度相同,Ⅲ龄略高,Ⅳ龄最低。当年繁殖的文昌鱼幼体在孵化后的2~3月内生长速度最快,接近2~2.5mm/月。

滦河口文昌鱼体长与体重呈指数增长关系,随着体长的增加,体重增长极快,属匀速生长型。

滦河口文昌鱼主要以粒径约为1mm以下的营浮游生活的硅藻为食。胃含物中圆筛藻的比例最高,角毛藻在胃含物中比例较低,但由于角毛藻细胞壁薄易于消化,且为该海域的浮游植物优势种,所以角毛藻亦可能是文昌鱼的主要饵料,但该结论仍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致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柳圭泽、冯志权为资料收集和文章修改提供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

王义权,方少华.文昌鱼分类学研究及展望[J].动物学研究,2005,26(6):666-667

[2]闫路娜,左惠凯,曹玉萍.文昌鱼秦皇岛、青岛和厦门地理种群形态特征的分化[J].动物学研究,2005,26(3):311-313

[3]吕小梅,方少华.福建沿海文昌鱼的分布[J].海洋通报,1997,16(3):88-90

[4]曹玉萍,闫路娜,谢松,等.昌黎海区文昌鱼初步调查[m].动物学杂志,2001,36(3):l0-l3

[5]高天翔,张宏义,姜卫蔚,等.莱州湾东部水域出现的文昌鱼幼体的初步调查[J].海洋湖沼通报,2000,36(3):20-22

[6]祝茜,夏龙,宋帅,等.威海海域发现文昌鱼[J].海洋科学,2003,27(9):6-7

[7]马绍赛,崔毅,李秋芬,等.胶州湾外南沙水域渔业资源与文昌鱼数量调查评估及其栖息环境保护[J].海洋水产研究,2003,24(3):10-14

[8]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国家海洋局.2007

[9]曾国寿,何明海,程兆第.厦门黄厝文昌鱼保护区监测与研究[J].台湾海峡,1996,15(2):174-180

[10]马明辉,王健国,冯志权.海洋自然保护区监测技术规程-文昌鱼[S].2002

[11]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水产资源调查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1:7-8

[12]詹秉义.渔业资源评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8-120

[13]刘焕亮.综合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4]束蕴芳,韩茂森.中国海洋浮游生物图谱[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15]李永函.赵文.水产饵料生物学[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2

[16]郑重,李少菁,许振祖.海洋浮游生物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

[17]张学健,程家骅.鱼类年龄鉴定研究概况[J].海洋渔业,2009,31(1):92-99

[18]吴贤汉,张士璀,王峰,等.青岛文昌鱼的实验室培育-饵料和沙堆幼虫成活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增刊,1995,26(5):134-135

[19]冯季芳,朱长寿.东山岛近岸水域厦门文昌鱼浮游幼体的分布[J].台湾海峡,1995,14(1):62-66

[20]吴贤汉,张士璀,王永元,等.青岛文昌鱼的生活史、年龄、生长和死亡研究[J].海洋与瑚沼,1995,26(2):175-178

[21]吴贤汉,江新霏,张宝录,等.几种重金属对青岛文昌鱼毒性及生长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1999,30(6):604-608

[22]张玺.偏文昌鱼属(asymmetron)在中国海的发现和厦门文昌鱼的地理分布[J].动物学报,1962,14(4):525-528

[23]Rickerwe,1975.Computationandinterpretationofbiologicalstatisticsoffishpopulation.BullFishResBoardCan,19:1-382

[24]BevertonRJH,HoltSJ,1959.areviewofthelifespansandmortalityratesoffishinnature,andtheirrelationtogrowthandotherphysiologicalcharacteristics.CiBaFoundation,Colloquiaonageing,5:80-142

[25]金德祥,陈金环,黄凯歌.中国海洋浮游硅藻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5,20-200

[26]金德祥.文昌鱼[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57

[27]张玺,张凤瀛,吴宝铃,等.中国经济动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28]颜云榕,卢伙胜,白秀娟,等.湛江硇洲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belcheri)的食性研究,2010,34(8):17-22

[29]冯志权,洛昊,林凤翺,等.2004年河北沿岸春、夏季浮游植物调查研究.海洋环境科学,2010,29(1):112-114

[30]冯志权,郭皓,马明辉,等.滦河口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J].海洋环境科学,2005,24(1):41-44

河北省2014年海洋增殖放流监督工作圆满完成

2014年10月20日,随着最后一批杂色蛤苗种放流海洋,河北省海洋增殖放流监督工作全部完成。全年沿海三市共人工增殖放流对虾12.3亿尾,三疣梭子蟹1.259亿只,海蜇2973.4万片,牙鲆139.353万尾,红鳍东方鲀90.5039万尾,梭鱼335万尾,半滑舌鳎80万尾,杂色蛤46163万粒。

海洋文化的含义篇5

关键词:海洋设备;钢结构;防腐;应用

引言

近年来深海开发中的油气勘探和生产活动的大大增加,对海洋的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逐步从传统走向深入,海洋环境中各类设备装置的防腐蚀涂层及其技术的开发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1.海洋环境腐蚀情况

海洋腐蚀环境一般分为海洋大气区;飞溅区;潮差区;海水全浸区和海底泥土区5个腐蚀区带,影响海水腐蚀的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3类,而且其影响常常是相互关联的,不但对不同的金属影响不一样,即使在同一海域对同一金属的影响也因金属在海水环境中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处于不同海洋环境下的金属构建物,特别是处于上述5个不同海洋腐蚀区带的钢铁设施,由于其所处工作介质的不同或工作状态的不同,常常会遇到电偶腐蚀;点蚀;溃疡腐蚀;沟状腐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冲刷腐蚀和空泡腐蚀等多种腐蚀形态。

2.钢结构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情况

各种钢结构在不同的海洋环境下,腐蚀行为和腐蚀特点有较大的差异。从腐蚀曲线看,有3个腐蚀峰值,第1个峰值是在平均高潮线以上的飞溅区,是钢结构腐蚀最严重的区域,也是最严峻的海洋腐蚀环境,原因是由于该区域经常成潮湿表面,表面供氧充足,无海生

物污损,长时间润湿表面与短时间干燥表面的交替作用和浪花的冲刷,造成以物理与电化学为主的腐蚀破坏。第2个峰值通常发生在平均低潮线下0.5-1.0mm区域,原因是钢桩在海洋环境中,随着潮位的涨落,在水线上方湿润的钢铁表面供氧总量比水线下方浸在海水中的钢结构表面要充分得多,且彼此构成一个回路,由此成为一个氧浓度差的宏观腐蚀电池,加剧了其腐蚀程度。第3峰值发生在与海水;海泥交界处下方,但较前2个峰值相对要小得多。3.海洋机械设备的防护及保护方法

针对海洋机械设备上金属腐蚀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方法防止金属腐蚀,常用的方法有:

3.1.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

例如制造各种耐腐蚀的合金,如在普通钢铁中加入铬;镍等制成不锈钢。

3.2.保护层法

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使金属制品与周围腐蚀介质隔离,从而防止腐蚀。如:在钢铁制件表面涂上机油;凡士林;油漆或覆盖搪瓷;塑料等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

3.3.电化学保护法

利用原电池原理进行金属的保护,设法消除引起电化腐蚀的原电池反应。电化学保护法分为阳极保护和阴极保护两大类:应用较多的是阴极保护法。将被保护的金属作为腐蚀电池的阴极,使其不受到腐蚀,所以也叫阴极保护法。

3.4.对腐蚀介质进行处理

消除腐蚀介质,如经常揩净金属器材;在精密仪器中放置干燥剂和在腐蚀介质中加入少量能减慢腐蚀速度的缓蚀剂等。

4.防腐蚀技术在海洋平台的应用

4.1.常用防腐蚀涂层技术

目前海洋平台中各设备的防腐蚀涂层主要用在大气区,其配套体系有如下几种:环氧富锌底2层+环氧中间漆2层+环氧面漆3层;环氧富锌底漆2层+乙烯基中间漆3层+乙烯基丙烯涂层2层;无机富锌底漆3层+环氧中间漆2层+聚氨酯面漆3层。其中富锌底漆要求含锌粉比例高,且与基材附着力强;中间漆要求综合防腐蚀能力强;面漆是为底漆;中间漆提供保护层,减少和限制水汽;氧及化学活性离子的渗入。

4.2.锌加防腐蚀保护技术

锌加保护技术与传统有机涂料相比,具有更强的阴极保护作用和涂层保护双重作用,其耐腐蚀能力高于常规的富锌底漆5-6倍,防腐蚀保护年限可达到25-30年。

用于钢结构防腐蚀保护的锌加涂料是由电解锌粉;有机树脂和挥发性溶剂3部分配制而成的单组分系列产品。由于含锌量高,锌加干膜含有96%以上的纯锌,足以为钢结构材料提供较好的阴极保护,当锌加涂层被氧化时,会在锌加涂层表面缓慢产生一层锌盐层来提供屏障保护,同时锌加涂料中的黏结剂能提供一层附加的屏障保护,从而减缓锌的氧化。锌加涂层与钢结构表面具有优良的机械结合和化学结合,即使受到磨损破坏,锌加涂层也不会剥落。

经国内外海洋平台的工程证明,锌加保护涂层技术的防腐蚀性能十分优异。1988年,日本濑户大桥采用锌加涂料作为底漆,使用至今未发现任何锈蚀。锌加保护技术被应用在深圳蛇口海上钻井平台和东海平湖油田海上钻井平台的局部维修上,修复的锌加涂层至今未发现锈蚀,防腐性能良好。

4.3.聚氨酯重防腐涂料保护

100%固体含量的长效刚性聚氨酯防腐蚀涂料RpU不含溶剂;利于环保,RpU膜中除含有氨基甲酸酯键外,还含有部分脲键等,其它基本为惰性的碳链结构。基于以上特点,RpU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能,如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涂膜坚硬;柔韧;光亮,尤其是耐磨性;黏附力特别好;水解稳定性及耐生物污损性优异;耐温性能好,可制成高温涂料,也可制成低温涂料;另有耐腐蚀;寿命长(可适应工程50年),施工性能优良等优点。

海洋文化的含义篇6

傲鱼红酒是一种口碑好,富含特色的红酒。傲鱼红酒不仅物美价廉,而且富含寓意,aoYo寓意为酒庄新一代的庄主以自己用心酿造的葡萄酒宣誓,表达自己守卫美丽海洋的决心,ao代表着浩瀚神秘的海洋。傲鱼红酒每一款酒标都是一个海洋故事,秉承酒庄保护海洋的理念宗旨,使得每一款葡萄酒酒富有内涵和更深层的意义,产品的多样化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选择范围。

(来源:文章屋网http://www.wzu.com)

海洋文化的含义篇7

摘要:

基于对国内外渔业电子海图系统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了开发新型渔业电子海图系统的构成、总体方案和功能模型,采用iHoS-57海图国际标准即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的电子海图,介绍了应用VisualC++2010开发环境和eCiVmS组件进行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结果表明,软件已实现了海图物标图层显示、渔业信息查询、渔区数据库管理、渔区及作业安全等深线标绘、遥感影像加载,实时潮汐计算及海况信息叠加显示等主要功能,为渔业信息组网服务及构建一体化信息获取、存储、处理、表达、传输和平台提供了基础支持。

关键词:

渔业;信息化;电子海图系统;iHo

S-57渔业电子海图系统融合了计算机、数据库、网络通信、导航和其他相关技术。它是现代海洋渔业信息化的基础载体和平台,描述了海洋地理空间、渔业生物资源和社会经济等对象的分布规律及变化特征,是现代渔业生产、管理和研究的重要辅助决策工具。近年来,国外海洋渔业已经普遍采用了信息化的设备和技术[1-2],实现了对渔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和可视化管理,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达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3]。例如,挪威的dKartFishingprofessional系统以电子海图为基础平台,它既能够连接卫星导航系统、回声测深仪、雷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外部硬件设备,又融合了安全水域、渔业安全等深线、渔业危险障碍物、禁航区等信息,可实时监测航线并实现渔场分布信息的动态记录和显示。日本研发的explorermarine系统,也将电子海图作为基础平台,实现渔业信息、渔获分析、卫星影像和CDt信息处理与分析等主要功能。我国目前也有一些商业化的设备和软件系统。例如,邵全琴等[4]设计了海洋渔业电子地图系统软件ea2000,可制作和应用专用的渔业电子地图;赵爱博等[5]提出并设计了渔业安全保障电子海图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在电子海图基础上,将渔船分布信息、预报警信息相叠加,能够实时显示相关海域的渔船情况;夏思雨等[6]提出了渔业电子海图手持终端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在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海洋渔业信息的可视化应用;周旭光等[7]开发了基于电子海图的海洋渔船导航系统,具有海图管理、显示、航线导航等主要功能。上述海图系统在保障渔船安全作业,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随着渔业信息交换标准成为行业内的研究热点,美国等海洋渔业发达国家正在展开相关研究,美国渔业协会、朱莉•德菲利匹、桑姆•利兹等机构和个人均提出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但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8]。在我国,相关国家规范和标准也正在研究中。因此,尽管目前市场上海洋渔业信息服务系统产品众多,它们大多也应用电子海图系统作为信息的基本平台,但是受到信息共享“瓶颈”的制约,仅仅是一个初级的单机产品,与服务器和其他终端产品之间难以组成网络,从而影响渔业信息的互联互通。因此,构建集渔业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分布和表达为一体的平台成为了提高我国海洋渔业信息化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9]。新型渔业电子海图系统从近远海的生产实际需求出发,应用了VisualStudio2010开发环境和eCiVmS开发组件,实现了海图物标图层显示、渔业信息查询、渔区数据库管理、渔区及作业安全等深线标绘、遥感影像加载,实时潮汐计算及海况信息叠加显示等功能。该系统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使用了国际通用的iHoS-57国际标准电子海图,并增加了渔场信息标绘功能。同时,系统具有非常好的适用性,兼容国际组织的潮汐、气象(风场、温度、气压)等信息,可同时满足近、远海作业的需要,保障渔业生产安全;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灵活,支持用户定制标绘各类海洋渔业专题信息;可作为单机应用,也可通过组网扩展成为一个网络终端节点,加入到海洋渔业信息服务链。

1渔业电子海图系统的构成

渔业电子海图系统由硬件、软件和数据三部分构成。

1.1软硬件环境

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及相关网络等设备;软件部分则采用windows7操作系统,基于VisualStudio2010开发环境和eCiVmS海图开发组件进行设计。eCiVmSSDK是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平台,具有如下优点:1)显示速度快;2)支持UniCoDe、GB2312、日文等多种字符集编码体系;3)支持气象GRiB数据读取和显示,以及实时潮汐计算。

1.2数据

部分渔业电子海图系统的数据包括:基础海图数据、渔业信息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潮汐站点数据、气象数据和符号库数据。

1.2.1基础海图数据

基础海图数据采用iHoS-57国际标准的海图数据。该标准由iHo,推荐各国官方海道测量部门执行[10],以满足全球海上航行安全的需要。

1.2.2渔业信息数据

渔业信息数据包括:范围位置信息、水体环境信息、渔业资源信息、渔业生产信息和渔业管理信息五类。范围位置信息包含经纬度坐标、水深、地形、底质、专属经济区、领海、港口等信息。水体环境信息涵盖渔业作业环境相关水域的水文信息,包括鱼种栖息地、温度、盐度、水色、叶绿色、海流等信息;渔业资源信息包括鱼类分布及生物信息,鱼类洄游路线、丰度中心、产卵地等;渔业生产信息与渔业作业有着直接联系,主要包含了捕捞能力、渔获量、渔场分布等信息;而渔业管理信息则包含了网目尺寸、捕捞季节、捕捞权、捕捞配额、总可捕量、禁渔区、管理区域等[11-12]。

1.2.3遥感影像数据

遥感影像数据采用tB级的卫星、航空影像数据及数字高程模型(Dem)存储,可支持二维及三维显示环境下的LoD访问和电子海图透明叠加显示。

1.2.4潮汐站点数据

采用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oceanicandatmosphericadministra-tion,noaa)提供的(9000个)潮汐站点预报模型,覆盖全球主要港口,可实时计算潮汐。

1.2.5气象数据

应用了国际气象组织的国际标准气象数据GRiB文件,可动态显示多时间段的风场、温度、气压等要素信息。

1.2.6符号库数

据按照iHoS-52标准[13]eCDiS海图内容与显示规范,设计了基础符号库(159个物标类),并根据需要拓展了海洋渔业专题符号,如专属经济区、渔场等,见表1和表2。

2渔业电子海图系统的总体设计

渔业电子海图系统设计采用了工程化理念,以iHoS-57电子海图系统为基础平台,包括:电子海图、渔业信息、遥感影像信息、潮汐信息、气象信息和符号库信息输入通道(图1),可满足用户应用工作空间管理的工作需要。在电子海图系统中,包含了信息输入与管理、显示与图层管理、信息标绘、信息查询和其他辅助功能等模块(图2)。其中,信息输入与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对文件管理的一些操作,如打开、保存、卸载等;而海图的基本操作,如:放大、缩小、漫游等,主要封装在显示与图层管理模块中,该模块还加入了符号风格设置、晨昏、朦影等功能;信息标绘模块主要包含图形标绘、文字标绘和符号标绘等功能,可以手动选取符号添加渔业信息类物标,描述目标海域内渔汛、鱼群动态变化;快速查询、定位和显示物标详细信息是电子海图系统中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主要包含在信息查询模块,如:物标位置、水深范围、所在海区、比例尺、所在海区磁差等;其他辅助功能模块则是主要新增了潮汐计算和渔业安全等深线设定等新功能,可根据渔船、渔汛等信息标示生产活动的范围。

3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3.1信息输入与管理模块

信息输入与管理模块从数据源中获取数据,数据源包括:iHoS-57国际标准海图数据、标绘数据、地图数据、卫星影像数据和气象数据,打开文件功能中设计了针对不同数据源的信息输入接口,并将其导入渔区工作空间中;随后,将其按特征分类进行存放,每个类型分别有各自不同的属性,存放于不同的图层中,实现对图层的管理;最后在工作空间中保存和输出海图信息(图3)。

3.2显示与图层管理模块

显示与图层管理模块包含3个子模块(图4)。在图层管理子模块,可设置基本图层、标准图层和自定义图层显示和管理;在符号风格设置子模块,设计了矢量和栅格两套符号系统,按照iHoS-52国际标准设计了基础矢量符号库,并可选择显示传统符号或简化符号风格,同时拓展了海洋渔业专题符号,如:专属经济区、渔场等;在显示子模块,实现了放大、缩小、漫游等基本功能。

3.3信息标绘模块

信息标绘模块包含图形标绘子模块、文字标绘子模块和符号标绘子模块。通过新建图层,选取点、线、面图形或字体、符号样式,既可以手动添加渔业信息符号,描述相关海域内渔汛、鱼群动态变化,同时也可以读取数据库文件,实现渔汛、鱼群等信息的自动标绘。

3.4信息查询模块

该模块可通过物标名称、位置等查询水深范围、所在海区、比例尺、所在海区磁差、基准面和投影类型等信息,也可以进行距离、角度、面积等量算操作。

3.5其他辅助功能模块

辅助功能模块包含潮汐计算子模块和渔业安全等深线设定子模块。在潮汐计算子模块,采用noaa提供的潮汐站点预报模型,可实时计算全球9000多个主要港口的潮汐。渔业安全等深线设定子模块,可根据渔船、渔汛等信息标示海洋渔业生产活动范围。

4渔业作业安全等深线设置实例

渔业作业安全等深线是由船体吃水深度及作业方式(拖网、围网、刺网等)所决定的。如图6所示,根据不同的船体和作业方式,输入相应数值,利用电子海图DepaRe(深度带)物标中DRVaL1(深度范围值1)、DRVaL2(深度范围值2)等字段值,通过差值算法得到安全等深线范围。如羊角礁附近海域,DRVaL1为10m,DRVaL2为20m,通过内差计算得出图中浅绿色区域为渔业作业等深线设置为5m时的安全生产范围(图7a)。同时,分别设置5和15m渔业作业等深线的情形,可清晰地标示出生产活动的范围,见图7a和图7b。

5结语

结合iHoS-57海图国际标准,采用eCiVmS商用组件,设计和实现了渔业电子海图系统,该系统作为海洋渔业信息化的基础载体和平台,具有如下优点:系统操作简单,能够快速显示海图和高效查询信息;可创建渔业专题层,标绘与显示渔业专题要素;支持风场、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的显示并兼容遥感影像信息;提供全球主要港口的潮汐查询和预报。对于提高渔业作业的工作效率,保障航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海洋三维地形、海洋生物资源等表达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对多波束测量数据和鱼探仪数据的兼容和应用,以及配套网络服务设施的建设,将形成集渔业信息获取、存储、处理、表达、传输和的一体化平台,为现代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和研究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3]巩沐歌.国内外渔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对比分析[J].现代渔业信息,2011,26(12):20-24.

[4]邵全琴,周成虎,张明金,等.海洋渔业电子地图系统软件与实现[J].水产学报,2001,25(4):367-372.

[5]赵爱博,刘明,彭模.渔业安全保障电子海图综合信息处理系统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13(15):232.

[6]夏思雨,李佩原,郭立新,等渔业电子海图手持终端的设计与实现[J].海洋测绘,2016(5):66-69.

[7]周旭光,陈崇成,蔡志明.基于电子海图的海洋渔船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J].交通标准化,2013(22):20-22.

[9]曾首英,闫雪,静莹.我国渔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J].现代渔业信息,2013,28(1):20-26.

[11]郑巧玲,张胜茂,樊伟.海洋渔业专题图的研究应用现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5,30(3):340-344.

海洋文化的含义篇8

1.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过去一般是以陆地为本位去认识海洋,接受海洋的赐福。海洋对人类生存发展的积极意义,仅在于它是沟通各大洲文明的大通道,使濒海的各民族成为邻居。这样的理解现在看来显然是片面的、狭隘的。许多现代海洋科学家和人文社会学家看到,在有人类活动的海域,人类的经济活动与海洋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形成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海洋本身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海洋空间包括海域水体、海底、上空和周延的海岸带,是一个立体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陆地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引发海洋资源的大发现,驱动着人类向海洋空间拓展。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改变了领海之外即公海的传统格局,全世界30%多的海洋(约1.094亿平方公里)被划为沿岸国家的管辖海域,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分别享有不同层次的主权权利、专有权、管辖权和管理权。这五种类型的海域,既不同于内海水、领海,也有别于公海。

2.海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海洋有丰富的生物、矿产等资源,是支持人类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估计等于全球农产品产量的一千倍,海水淡化是可持续开发淡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海洋能总可用量在30亿千瓦以上。海洋石油和天然气预测储量有1.4万亿吨。占地球表面积49%的国际海底区域,蕴藏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富钴铁锰结壳、热液硫化物等陆地战略性替代矿产。在水深大于300米的大陆边缘海底与永久冻土带沉积物中,有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估计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的两倍多。联合国预测,深海商业性采矿活动,可能在2020年以后开始。新兴海洋产业的形成,将使海洋经济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3.海洋是人民生活的重要依托。世界经济、社会、文化最发达的区域,集中在离海岸线60公里以内的沿海,其人口占全球一半以上。世界贸易总值70%以上来自海运。全世界旅游收入1/3依赖海洋。目前,全世界每天有3600人移向沿海地区。联合国《21世纪议程》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沿海地区的人口将达到人口总数的75%。

4.海洋是战略争夺的“内太空”。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的突出,高新技术在军事上的运用,赋予了海洋安全、海洋战略地位以新的内容。传统的控制海洋通道就能控制世界的战略思想虽未过时,但争夺的重点逐渐转向立体海洋,特别是尚未认识的“内太空”———水深500米以上的深海区。

5.海洋是人类科学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舞台。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生命起源、人类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海洋科学研究的进展。目前已形成“海洋大科学”的研究,其潜在的巨大科学、经济利益和可利用性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未来文明的出路在于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势必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追求进步和跨越的主要方向。

海洋史学的兴起

海洋世纪的出现,是世界历史演变的结果。但是,重新反思人类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发现史学论述存在的盲点。

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世界历史体系和结构是以陆地为本位,用欧洲中心论建构起来的。20世纪下半叶以来,它受到广泛的批判和质疑,出现了一些新的世界体系理论,当代历史学研究突破欧洲中心论的桎梏,有了全球的视野,但主流意识和主体叙事仍然是以大陆为中心的。古代世界被分为农耕与游牧两个世界,古代世界史是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之间及其内部的互相交往、碰撞或冲突,从原始、孤立、分散走向一体的历史进程。近代世界史则是工业世界征服农、牧世界的过程。人们承认大海影响了世界文明,那是因为海洋成为各个大陆文明间联系的大通道,促进了大陆文明的一体化。

陆地是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陆地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世界历史的主流,这是真实的。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主要关系,也是正确的。问题是,人类从陆地走向海洋后,海洋究竟只是大陆文明间交往的一条通道,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空间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形成的文化是否只是陆地文明的自然延伸在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之外,是否还存在一个海洋世界。

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新进展告诉我们,人类的海洋活动和陆地活动同样古老,海洋文明有着独特的起源、发展的过程。历史学家发现,不仅地中海周边地区的历史是与在地中海中航行的船只和海员的历史同步发展的,古代亚洲、美洲也有“地中海”,也是海上民族的摇篮。在“地理大发现”以前,海上文明早已有了洲际的传播。海洋作为不同陆地文明跨界交流的通道,是各种海上文明先行接触和互动的结果。如果承认这些历史事实的话,我们就应该把海洋世界作为另一种文明形态的存在来对待。

过去占统治地位的海洋史论述,是西方发达海洋国家推行海权扩张的产物。古代海洋的历史就是地中海文明对外扩张史,近代海洋的历史就是大西洋文明强国依靠海上力量,从控制世界海洋进而控制世界陆地的历史。东方国家、亚洲属于大陆,属于大河文明,虽有海洋活动,但“海洋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无权参与海洋世界的历史创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的非殖民地化和争取200海里海洋权的抗争,恢复了海洋文化创造主体的地位,呼唤把颠倒的海洋历史再颠倒过来;发达海洋国家的海洋观念也起了变化,海洋文化模式从海上掠夺财富向海洋资源开发、保护海洋环境转型,也要求对海洋历史作出新的阐释。这是海洋史学兴起的背景。

海洋史学是海洋视野下一切与海洋相关的自然、社会、人文的历史研究,从理论上说,包括海洋的自然生态变迁的历史和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历史、海洋社会人文发展的历史。它与原有涉海的各种专门史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海洋为本位的整体史研究,在于它以海洋活动群体为历史的主角,并从海洋看陆地,探讨人与海的互动关系,海洋世界与农耕世界、游牧世界的互动关系。按照我的理解,海洋世界应该包含多层的意义:

1.海洋世界是人类海洋性实践活动和文化创造的空间。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创造出多种海洋部门、产业和社会系统。海洋性实践活动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活动,舟船是它的主要载体。舟船把它航行的所有起点和终点的陆地的海岸区域相联接,形成海洋区域的社会网络,因此海洋世界的空间结构,是由大陆海岸区域、岛屿、海域组合而成的。我们以往理解的,只是从旧居地越洋到了新大陆,才算开辟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忽略了海洋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生存发展空间,事实上没有海上生存能力,就谈不上跨越海洋,谈不上海洋水体和海底资源的开发利用。

2.海洋世界指海洋人文世界。海洋文化是海岸区域和海域涉海的群体对海洋自然的“人化”。不同海洋环境、不同民族的海洋文化有不同的样式和特色,发展水平也不一致。但其本质特征和共性,是都有漂泊、流动的“船上社会”,如渔民社会、海商社会、海盗社会等,他们的组织制度、行为方式,与陆地社会组织有明显的差别。远航既是一种体能、生理的挑战,又是一种心灵的磨砺,海洋因素渗透在他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当中,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海岸区域间接进行海洋性实践活动的群体,是“船上社会”的支持和后援力量,与“船上社会”构成联动的系统,生产与生活和海洋结下不解之缘,行为方式也深受海洋的影响。西欧通过海洋扩张创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并不等于只有资本主义才能产生海洋文化。

3.海洋世界是人类社会大系统下的一个小系统,与农耕世界、游牧世界相同,也有一个从原始、孤立、分散走向一体的历史进程。海洋文明不等于与陆地文明对立,高于陆地文明的先进形态。海洋世界也不是封闭的社会人文系统,始终和陆地世界发生互动的关系。如果这样的理解可以成立的话,海洋在世界历史体系和结构中不应该只是一个陆地文明之间交往联系的场所,而且还是一个与农耕世界、游牧世界对话、交流、互动的角色。

由此可见,海洋史学的问题意识,在于考问海洋世界在世界历史体系和结构中的地位。它要求历史学家首先要重新发掘海洋的历史资源,观察海洋世界自身的发展和演变,然后在陆海互视中给予准确的定位。在这个意义上,海洋史学是探讨人类社会整体史的一种方法和途径,与海洋代表西方、现代、先进、开放,大陆代表东方、传统、落后、保守的文化霸权论述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海洋史学的展望

中国既是东亚的大陆国家,又是太平洋西岸的海洋国家,中国的历史发展兼具陆地与海洋两个方向。中国在国家形成的过程中,不只是形成农业民族的共同体,而是包含了游牧民族、海洋民族在内的多元一体。古代环中国海沿岸与东南亚、西亚海域形成海洋经济、文化互动网络,宋元时中国成长为海上强国。郑和下西洋后,明朝从海洋退缩,但明末开放月港,仍主导东亚海洋贸易网络,郑成功拓展东西洋贸易,收复台湾,遏止了荷兰海洋势力的东进。清代中国失去通过海洋实现社会转型的发展机遇,但海洋传统在沿海地区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海外的跨国人口、物质、文化的互动从未间断。当代中国改革开放,通过海洋与世界互动,海洋强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历史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变革的连续性。

中国海洋史学要在学术理论和实践上重建海洋世界的小系统,全面总结、继承、利用这笔珍贵的历史遗产,不仅可以改变历史研究中忽视海洋的缺陷,丰富中国历史的内容,完善中国历史体系和结构,促进史学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而且可以为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维护海洋权益、遏制“台独”提供历史依据和理论支持,对改变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发展道路,具有借鉴意义。

海洋文化的含义篇9

我从书中看到了山川,河流,大海·····各种景物;看到了友情,亲情·····各种人世间的爱;还看到了会跑的垃圾桶,穿越时空机器,浮在半空中的车子·······各种高科技。书中世界可真是奇妙啊!书更是知识的老人,他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无限海洋中尽情遨游。书,也是知识的源泉,我从书中知道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金、木、水、火、土、地、冥、海、天。

一本书蕴藏了多少人的满腔感慨,包含了多少人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上的财富是永远也买不到的,只有自己去挖掘,去发现。多么奇妙的书啊!书是我们的伙伴,我自从跟书交上朋友,桌面上那本优秀作文代替了变形金刚;那《朝花夕拾》代替了游戏王卡;那分类作文选代替了游戏机······书陪伴我走过了12年的岁月,它似一个跳跃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那知识的高峰。它让我看到了社会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奋斗目标。我和他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一张精美的图纸,再加上一张张薄薄的纸,还有一段段优美的语句。这美丽的外观和深奥的含义便构成了书。书,是人类的好伙伴,只要你主动更它交朋友,它便带你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

我从书中看到了山川,河流,大海·····各种景物;看到了友情,亲情·····各种人世间的爱;还看到了会跑的垃圾桶,穿越时空机器,浮在半空中的车子·······各种高科技。书中世界可真是奇妙啊!书更是知识的老人,他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无限海洋中尽情遨游。书,也是知识的源泉,我从书中知道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金、木、水、火、土、地、冥、海、天。

一本书蕴藏了多少人的满腔感慨,包含了多少人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上的财富是永远也买不到的,只有自己去挖掘,去发现。多么奇妙的书啊!书是我们的伙伴,我自从跟书交上朋友,桌面上那本优秀作文代替了变形金刚;那《朝花夕拾》代替了游戏王卡;那分类作文选代替了游戏机······书陪伴我走过了12年的岁月,它似一个跳跃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那知识的高峰。它让我看到了社会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奋斗目标。我和他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一张精美的图纸,再加上一张张薄薄的纸,还有一段段优美的语句。这美丽的外观和深奥的含义便构成了书。书,是人类的好伙伴,只要你主动更它交朋友,它便带你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

我从书中看到了山川,河流,大海·····各种景物;看到了友情,亲情·····各种人世间的爱;还看到了会跑的垃圾桶,穿越时空机器,浮在半空中的车子·······各种高科技。书中世界可真是奇妙啊!书更是知识的老人,他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无限海洋中尽情遨游。书,也是知识的源泉,我从书中知道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金、木、水、火、土、地、冥、海、天。

一本书蕴藏了多少人的满腔感慨,包含了多少人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上的财富是永远也买不到的,只有自己去挖掘,去发现。多么奇妙的书啊!书是我们的伙伴,我自从跟书交上朋友,桌面上那本优秀作文代替了变形金刚;那《朝花夕拾》代替了游戏王卡;那分类作文选代替了游戏机······书陪伴我走过了12年的岁月,它似一个跳跃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那知识的高峰。它让我看到了社会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奋斗目标。我和他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一张精美的图纸,再加上一张张薄薄的纸,还有一段段优美的语句。这美丽的外观和深奥的含义便构成了书。书,是人类的好伙伴,只要你主动更它交朋友,它便带你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

我从书中看到了山川,河流,大海·····各种景物;看到了友情,亲情·····各种人世间的爱;还看到了会跑的垃圾桶,穿越时空机器,浮在半空中的车子·······各种高科技。书中世界可真是奇妙啊!书更是知识的老人,他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无限海洋中尽情遨游。书,也是知识的源泉,我从书中知道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金、木、水、火、土、地、冥、海、天。

一本书蕴藏了多少人的满腔感慨,包含了多少人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上的财富是永远也买不到的,只有自己去挖掘,去发现。多么奇妙的书啊!书是我们的伙伴,我自从跟书交上朋友,桌面上那本优秀作文代替了变形金刚;那《朝花夕拾》代替了游戏王卡;那分类作文选代替了游戏机······书陪伴我走过了12年的岁月,它似一个跳跃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那知识的高峰。它让我看到了社会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奋斗目标。我和他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一张精美的图纸,再加上一张张薄薄的纸,还有一段段优美的语句。这美丽的外观和深奥的含义便构成了书。书,是人类的好伙伴,只要你主动更它交朋友,它便带你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

我从书中看到了山川,河流,大海·····各种景物;看到了友情,亲情·····各种人世间的爱;还看到了会跑的垃圾桶,穿越时空机器,浮在半空中的车子·······各种高科技。书中世界可真是奇妙啊!书更是知识的老人,他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无限海洋中尽情遨游。书,也是知识的源泉,我从书中知道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金、木、水、火、土、地、冥、海、天。

一本书蕴藏了多少人的满腔感慨,包含了多少人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上的财富是永远也买不到的,只有自己去挖掘,去发现。多么奇妙的书啊!书是我们的伙伴,我自从跟书交上朋友,桌面上那本优秀作文代替了变形金刚;那《朝花夕拾》代替了游戏王卡;那分类作文选代替了游戏机······书陪伴我走过了12年的岁月,它似一个跳跃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那知识的高峰。它让我看到了社会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奋斗目标。我和他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一张精美的图纸,再加上一张张薄薄的纸,还有一段段优美的语句。这美丽的外观和深奥的含义便构成了书。书,是人类的好伙伴,只要你主动更它交朋友,它便带你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

我从书中看到了山川,河流,大海·····各种景物;看到了友情,亲情·····各种人世间的爱;还看到了会跑的垃圾桶,穿越时空机器,浮在半空中的车子·······各种高科技。书中世界可真是奇妙啊!书更是知识的老人,他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无限海洋中尽情遨游。书,也是知识的源泉,我从书中知道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金、木、水、火、土、地、冥、海、天。

一本书蕴藏了多少人的满腔感慨,包含了多少人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上的财富是永远也买不到的,只有自己去挖掘,去发现。多么奇妙的书啊!书是我们的伙伴,我自从跟书交上朋友,桌面上那本优秀作文代替了变形金刚;那《朝花夕拾》代替了游戏王卡;那分类作文选代替了游戏机······书陪伴我走过了12年的岁月,它似一个跳跃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那知识的高峰。它让我看到了社会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奋斗目标。我和他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一张精美的图纸,再加上一张张薄薄的纸,还有一段段优美的语句。这美丽的外观和深奥的含义便构成了书。书,是人类的好伙伴,只要你主动更它交朋友,它便带你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

我从书中看到了山川,河流,大海·····各种景物;看到了友情,亲情·····各种人世间的爱;还看到了会跑的垃圾桶,穿越时空机器,浮在半空中的车子·······各种高科技。书中世界可真是奇妙啊!书更是知识的老人,他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无限海洋中尽情遨游。书,也是知识的源泉,我从书中知道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金、木、水、火、土、地、冥、海、天。

一本书蕴藏了多少人的满腔感慨,包含了多少人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上的财富是永远也买不到的,只有自己去挖掘,去发现。多么奇妙的书啊!书是我们的伙伴,我自从跟书交上朋友,桌面上那本优秀作文代替了变形金刚;那《朝花夕拾》代替了游戏王卡;那分类作文选代替了游戏机······书陪伴我走过了12年的岁月,它似一个跳跃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那知识的高峰。它让我看到了社会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奋斗目标。我和他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一张精美的图纸,再加上一张张薄薄的纸,还有一段段优美的语句。这美丽的外观和深奥的含义便构成了书。书,是人类的好伙伴,只要你主动更它交朋友,它便带你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

我从书中看到了山川,河流,大海·····各种景物;看到了友情,亲情·····各种人世间的爱;还看到了会跑的垃圾桶,穿越时空机器,浮在半空中的车子·······各种高科技。书中世界可真是奇妙啊!书更是知识的老人,他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无限海洋中尽情遨游。书,也是知识的源泉,我从书中知道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金、木、水、火、土、地、冥、海、天。

海洋文化的含义篇10

本文以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相关知识为例,对高中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进行探索。

【课堂学案】

考试说明中【考试内容】与【能力要求】分析

【考向预测】

水循环和海水运动对地表形态、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和分布影响巨大,因而成为高考的常考内容。考查的形式一般以图像资料为载体,考查各种水体的相互关系、河流的补给类型及影响因素、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湖泊(含人工湖泊)的水面变化及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洋流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将会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关注点。

【课堂探究】

探究一: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是发生在河流中的水文特性和变化规律。主要包括径流量、水位、含沙量、汛期、结冰期、落差与水能、流速等方面。

知能联动:河流水系特征:水系是流域内具有同一归宿的水体所构成的水网系统。表述角度一般可从河流的长度、流向、水系形状、河网密度等水系特征与河流所在地形、地势、地貌关系密切,主要包括发源地与流向,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及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河段河床特征,流经省区、重要城市及流经地形区。

探究二: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

在世界洋流中,北印度洋海区因受季风环流的控制,洋流流向在一年中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海水向东流动,冬季海水向西流动。而其它洋流在一年中的流向基本保持不变。正因这一特殊性,往往成为考试中的一个焦点,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1.观察上图,分析探讨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特征,并完成下表

2.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使得马六甲海峡海水流向在一年中会发生何种变化?原因?

探究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材料背景:几位秘鲁青年人决定一起参加“从秘鲁经太平洋去冰岛,体验异域风情”的环球之旅活动,他们从秘鲁出发,乘船经太平洋至冰岛环球旅行,途径以下地区:

情景一:停靠的第一站――赤道横穿的科隆群岛。船员们到岛上休息,增补生活必需品,发现岛上有企鹅的踪迹。为什么生存在南极的企鹅会出现在赤道横穿的岛上?(从生存环境角度考虑)并总结洋流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情景二:船只继续前进,12月份到达北印度洋,细心的船员发现船速快了,并得到船长的确认。船长在餐桌上给大家讲了航海中利用洋流流向的故事――“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为什么12月份船速会加快?总结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情景三:船只经过波斯湾、红海、地中海,来到大西洋东岸,途径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穿过英吉利海峡,停靠在英国伦敦港。船员们发现这里鱼船如梭,思考:这里靠近什么渔场?世界四大渔场的成因分别是什么?(秘鲁、纽芬兰、北海道、北海)并总结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