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优缺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9:42

文化素养优缺点篇1

一、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框架的缺陷

由于过度强调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生产管理第一线从事生产或经营管理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仅仅从社会职业的需求入手,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有关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框架,由此形成了提法不一的各种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但总结种种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都可以概括为“三合一”的结构形式:即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术应用三个部分组成。这种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强调以“必需、够用”为度,理论课时进行大幅度削减。“必需、够用”的尺度如何把握,全凭专业的师资力量来衡量,因此“必需、够用”就少了许多教学科学规律的成分,少了许多人文素质的成分;对于专业技术能力,由于片面地强调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只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考虑眼前培养指标的完成,而忽略了专业技术能力中的情感因素;对于专业技术应用,强调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而真正顶岗实习的实际效果却很少顾及,忽略了学生成长过程的健康人格培育。造成许多高职学生美德观念淡薄、生存观念扭曲、诚信意识缺乏、耐挫能力低下、相处之道拙劣的困境难以摆脱。在这样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出的人缺乏健康人格的“才”、缺乏人文关怀的“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才”。

二、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必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如何转变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中急功近利的状况,就要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可见,不论哪个层级的教育都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如果只强调实践而忽略理论、只强调本领而忽略人文,只强调技育而忽略德育,复旦研究生的投毒悲剧还会发生。那么,如何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德育教育,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进行空洞的说教,因为这样的德育教育我们从没有间断过,并且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应当从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去寻找优秀文化积淀,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就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德育文化”,它如同空气一样,和我们须臾不离、息息相关,但我们又浑然不觉未加重视。[2]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明确了人与自然相处的规律;贵和持中的精神表现出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自强不息的典范抒发着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的践行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务实品格;重德尚义的理念展现出崇高的理想境界;有容乃大的风范树立起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都是高职教育中培养人才不可忽略的重要成分。可见,整体思维、和谐稳定、自强不息、勤劳务实、道德仁义、团结协作等中华优秀精华对于塑造高职学生的优良德性,陶冶高尚情操,提升道德境界,树立完善人格,培养职业创新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因此,我们在构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时,必须融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分,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构建方式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需要寻找传统人文精神与现代高职教育的契合点,既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又不使优秀传统文化游离于高职教育之外,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得以体现:

一是在教育方针上明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基于我们的国情,人才培养体系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大动力来源于政府与院校的支持。在高职的教育方针上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不能片面的认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不可割裂了技术与人文的内在联系。我们的教育核心是育人,而非制器,[3]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懂技术的人才,而不是只懂技术的“机器”。

二是创设体现传统人文因素的良好环境。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需要在课堂之外的更广泛区域协调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与现代职业技术的二者关系。要将院校的环境建设与传统人文精神联系起来,通过校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的设施培育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高职文化完美结合的肥沃土壤,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理想,把高职教育的培养过程引导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是构建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注意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构建承续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伦理、艺术、科技、文学等文化瑰宝作为课程体系的内容,通过对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传播,使学生具备独立健康的人格、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正直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鲜明的是非观念,并使之转化为外在的行为,从而成为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是实施“责任师傅制”的人才培养方式。为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能渗透到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中,应当为每一位学生指定“责任师傅”,通过“责任师傅”的全程跟进,将以往简单的课程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人才培育的环节,使学生的思想、作风、职业技能、职业迁移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文化素养优缺点篇2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直接关系到优秀教师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要直面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应对举措进行解决,以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服务于小学本科学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文章分析了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究了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基础教育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安排直接关系到优秀教育人才的培养情况。为紧跟教育领域创新改革的需求,进一步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促进教育课程优化,做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优化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问题的存在会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基础领域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解决好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优化势在必行。下文对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

一、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在课程实施形式、课程内容结构、教学模式上都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一)课程结构问题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典型的结构不平衡问题。在本科学历课程体系中,多数高校必修课比例偏高(超过2/3),选修课比例较低,不受重视。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教学技能的教学人才。尤其小学教育专业本身作为典型的师范专业,更重视学生各个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力求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教师。所以,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学校必须紧跟小学教育工作特点、教师专业技能需求及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兴趣爱好等,科学合理地设置选修课与必修课,从而满足小学教育专业在学生兴趣爱好、专业能力、职业技能、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诸多培养要求。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在理论课程、技能实践课程安排上普遍存在理论课程比重超过实践技能课比重的现象。同时,在音乐、美术、绘画、舞蹈、书法等艺术技能课方面着力较小,课程设置直接影响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结合国内本科院校情况来看,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仅仅保持在10%~25%之间,与教育专业本身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较强等特点背道而驰。虽然学生本身理论基础稳固,但实践技能方面不可避免地较为薄弱,形成了典型的高学历、低教能现象。课程结构设置上的不平衡直接导致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现状不符,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与提高并不理想,能力与学历不相符合,同时也制约了未来教育人才对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办法的应用,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小学教育人才。

(二)课程内容与结构问题

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上,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典型的人文教育部分。国内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中,通识教育课程单纯只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在人文素养培养、视野拓展、创新探索精神培养与锻炼上还较为欠缺。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通识教育课程及相关艺术课程的缺乏,直接制约了学生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一些资源与条件欠缺的本科院校,在学生的培养上自然落于下乘。目前,国内的东部院校及重点院校相关课程开设比例较高且资源丰富,西部地区及各地方院校则相对缺乏。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普遍较为单一且缺乏新颖性,课程内部结构的设置也不合理。比如,学科基础课程作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共性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多以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教育史等为主,与小学教育相关的儿童身心发展与研究课程则偏少,无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领域涉及都不多。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未来主要从事小学教育,而这一内容的缺乏直接影响他们的从业技能与素质。虽然也有个别院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无论是资源丰富程度还是分门别类情况都欠佳,实质性效果也欠佳。课程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教育专业个性、实践性类课程。比如,国内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中,不同培养方向的专业教师,诸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教师等,随着偏向的不同也有所差别。有些分类较为细致,如小学英语、美术、体育等,通过细致划分,培养各个学科的优秀从业教师;有些则以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为主,结构设置上以综合教育为主。另外,在教师教育课程上,诸如汉语文化。绘画基础、舞蹈美术等较为欠缺,也使得课程结构缺乏科学性。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的缺乏及实践范围的狭窄意味着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实践类课程的低学分、低比例设置也使学生对这类课程不加重视。还有部分实践课程流于形式,缺乏操作性与实践性,教师在课程安排上也并不尽心。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意味着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必须在课程设置上有所进步与改善,以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进步与发展。

(三)课程设置观念问题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观念上片面追求理论知识这一问题由来已久。国内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坚持学科本位,虽然学生能获得系统、完整且全面的知识体系教育,但在育人功能的发挥与挖掘方面则颇受限制。这无疑与现代的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背离,同时也忽略了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这一功能。过于强调理论性将会制约教育专业的进步与发展,既不利于学术研究的进步,也不利于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整体而言,小学教育专业的育人价值与专业性得不到完整体现。

二、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完善课程设置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结构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要积极完善课程设置结构,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通识课与学科专业课及教育专业课的关系,以及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关系。在选修课与必修课方面,要走出单纯的主次之分,以功能、特色与目标进行设置。必修课解决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遍性问题,选修课则解决特殊性问题,体现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选修课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专长,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深度,贯穿本科四年教育,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多个性化教育的机会和选择。要明确认知教育专业课、学业专业课、通识教育课的地位、功能与价值,按照主次、轻重及内在逻辑关系安排课程,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需求来进一步优化。为突出教育专业的实践性,重点要突出教育专业课并提高其比例,面向小学教育做好教育人才的专业技能重点培养与锻炼,提升学生的未来职业素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协调要注意解决好结构性矛盾,真正解决好“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通过交叉设置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做到学为所用。

(二)关注儿童发展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未来主要面向儿童教育,必须坚持“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开设有关儿童身心发展的相关课程,以便让学生掌握有关儿童健康成长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未来就业及职业发展服务。儿童发展课程的设置要紧跟小学教育工作的需求,围绕专业本身的教学目标,以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顺利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真正在未来服务儿童教育。要使“以儿童为本”这一教育理念深入学生内心,要将其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理念进行重申,确保教育理念在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中得到贯彻与实施,将有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作为教学重点,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同步发展。小学教育专业要将尊重儿童、关注儿童身心需要作为学生未来的从业道德与准则。在开设课程时,重点针对这一方面进行改进,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与结构,根据教学情况及就业需求对课程内容、课时安排、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引入儿童医学、儿童社会学、儿童文化学等课程,充实教学内容,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未来从业与发展提供支持。

(三)培养优秀人才

高校要积极完善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以培养科研型、反思型小学教师为目标,强化其专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及时反思并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要积极引入现代教育理念与技术,通过应用新手段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以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实践能力及先进的教育技术打造优质的小学教育,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要围绕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目标,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通过优化建设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要面向小学教育需求,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手段;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完成优秀人才培养目标。

三、结语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少问题,如课程结构不均衡、内容设置不合理等,直接影响优秀教育人才的培养。高校要直面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领域中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弊端,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完善课程结构,引入儿童发展课程,培养优秀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促进本科学历小学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邹娟单位:铜仁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丽芳.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构想[J].新教育(海南),2014(3):26-26.

[2]蒋蓉,李金国.六年制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及原则[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38-142.

[3]赵东金.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置的本源性分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4):29-32.

[4]任德华.我国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现状、问题与思考[J].学理论,2015(17):136-137.

文化素养优缺点篇3

一、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1.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中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服务性、专业性等特点。校园文化建设应围绕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在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素养、理想等内容,以确保毕业生同时具备职业能力和相应的职业素养。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了生产经营和管理而形成的,包括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管理学、价值观、行为准则等内容。企业文化的建立可以使员工有共鸣,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能在企业文化的感召下实现自我价值。

2.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中职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因此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学校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时,学校的培养方案中要包括学生态度和素质的培养,把优秀的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作为订单班学生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员工守则等内容制成校内宣传栏,邀请企业专家来校座谈,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价值观、规章制度、经营理念等等。

3.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从现阶段来看,很多中职学校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讲授与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职业道德、团结协作精神、交际能力、纪律意识等一系列职业素养的培养。而企业选择员工更多看重敬业精神、职业意识、合作意识、纪律意识等综合素质。校企文化的对接将会消除这一尴尬局面,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渗透优秀的企业文化素养,为学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有利于实现校企“零距离”就业。很多的中职生在刚刚进入企业时,不能尽快地适应企业环境和文化。而企业从效益考虑,不会给新员工太多时间来适应。因此,唯有校企文化实现对接融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吸收优秀的企业文化,打开校企文化的隔离带,才能使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使毕业生了解、熟悉并适应企业文化,实现“零距离”就业。

(3)有利于中职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近些年,中职学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减少且招生难度大,不少中职学校下大力气在招生就业两方面,但是他们忽视了,鲜明的办学理念才是中职学校的自身特征和核心竞争力,教育教学才是一个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学校要对接融合优秀的企业文化,遵守教育教学规律,体现特色的办学理念,建立完善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

二、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实施策略

1.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现状

(1)校企合作层次偏低。目前的校企合作一般是企业提供一些教学设备、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提供实习岗位等较低层次的合作,形式也只停留在表面。校企双方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管理方面缺乏沟通,导致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出现各种不适,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因此,大多数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而中职学校,把学生安排到企业实习的同时也把学生的管理工作交给了企业,缺少对学生的指导。

(2)校企文化的对接融合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缺乏创新意识,盲目模仿,对自己原有的历史文化不能继承,造成中职校园文化之间不同程度的雷同。有时,学校为提高就业率,过度迎合企业,背x了人才培养的原则。很多的校企文化对接融合仅限于硬件方面,比如共建实训基地等,忽视了文化软层面的建设。现在很多中职学校提倡的“项目教学”“行为导向”等,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并没有得到推广,疏于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此外,缺乏政府机构的政策支持和奖励机制,导致目前校企文化的对接融合进度缓慢,有的甚至半途而废。

(3)师资队伍难以满足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要求。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单一,理论教师偏多,缺乏实习指导教师,而且因为繁重的教学任务,缺乏企业培训经历,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偏低。再加上受教学条件的影响,教师们也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是教师本身就对企业文化等缺乏了解,导致企业文化进入校园、进入课堂教学难上加难。

2.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实施策略

(1)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校企文化的深度对接。中职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通过“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吸收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到富有中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中,并将其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开展相关讲座,向学生介绍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等,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并以企业的实际产品和项目为导向开设课程,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就能感受、熟悉岗位需求和企业文化。借鉴企业的管理制度,对在校生进行模拟管理,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企业文化影响。与企业开展多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力资源,实现校企共赢的局面。

(2)科学系统规划,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融合。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因其“职业性”,要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就要对接融合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丰富和提升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加强对企业理念和价值观的研究和宣传,使全校师生对企业文化产生认同感。结合优秀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精神文化,将企业所推崇的服务理念、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团结协作、敬业精神等渗透到学校的校风校训中去。在建设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时,也要体现出明显的企业文化。引进企业的资金力量,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建立理实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等。在实训基地张贴著名企业家的言论或者优秀的企业理念,处处体现职业化特点。还有一些学校,校企共建“冠名班”,学生的校服即企业员工的工作服,在学生心中树立了对职业、对企业的认同感。学校邀请企业专家、职工到校参加讲座、座谈等交流活动,为企业和学校师生搭建互动平台。企业也可以通过赞助支持竞赛、学生活动等方式,展示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校企文化顺利对接。教师是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下企业实践、培训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从而在课堂或实训过程中对企业文化进行正确的导入和传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加快优秀企业文化的传播速度,促进校企文化的顺利对接融合有着极大的作用。

文化素养优缺点篇4

在当前的中职学校教学中,学生多半是学困生,既无良好的学习态度,无课外阅读的习惯,当然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学素养,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成了我们中职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010年国家教育部在全国学校开设“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北京市昌平区已被确定为试点区,区内中小学、中职学校将在语文、历史、德育等课程中强化经典讲解、诵读内容,高校大学语文及中文、播音主持、影视话剧表演、师范类等专业相关课程中也需训练和考核学生诵读和书写技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为此,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更有义务、更有必要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尽一份力。

一、学生阅读现状

通过调查分析,大多数学生对名作的阅读重视不够,他们对网络、游戏、漫画等阅读材料兴趣更大。在他们实际的课外阅读中,专业课的阅读占了大头。文学类作品阅读面窄,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武侠类、言情类、科幻类作品。在读书过程中,学生缺少有效的监控,粗读、泛读多,精读少,片面强调感官享受,“快乐阅读”大行其道,学生很少沉下心来去思考、感悟,因此阅读质量很低。造成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不外乎:(1)观念陈旧、意识淡薄。部分老师观念没得到扭转,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2)阅读意识缺失,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部分老师担心学生阅读不良作品甚而禁止课外阅读。(3)读风不浓,缺少氛围。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热情,谈论的焦点却是网络、电视。(4)材料太少,缺少引导。学校受信息及条件的限制,可供阅读的材料太少,老师的教学仅仅为了完成任务,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科学、有效的指导。(5)方法欠妥,亟需指导。

二、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对策

通过对学生文学阅读状况的调查分析,倡导积极的主题阅读活动和文学活动,将文学阅读与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和学生活动综合,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文学素养的综合提高。在主题阅读中,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做不必要的讲解和机械训练,而围绕教材单元主题或课文关键词,把与课文的相关文章集结在一起,组织学生在课内或课外进行主题阅读。

在文学阅读时把文学阅读内容与当今社会相联系,把握时代脉搏。文学阅读倡导的是通过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中职学生文学阅读就是为了适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基础性、应用性、发展,尝试在职业学校开展主题阅读与专业结合部分的语文教学研究。因此,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共同职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读书。我们可以成立社团、读书小组,定期组织一些活动,还可以出去采风,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提高文学素养的目的。

在浩瀚的书海中我们不能盲目读书,应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优秀书籍,从中汲取营养,学以致用,学为我用。从书本中学到知识、学会技能、学会做人。我们教师应该做到: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让整个校园处处洋溢着朗朗的读书声。要充实书源,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要增加开放时间,班级要有图书角,要让整个班级洋溢着书香气。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我们可以对学生们的读书成果加以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从而激励其他同学,使校园的读书习惯蔚然成风。

文化素养优缺点篇5

关键词: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路径

我国动画产业要在更广阔的舞台中有更好的发展,一定要充分体现出创新、开放等特征。目前这一产业在向着创新化、动态化的目标发展的过程中,遭遇到了人才缺口的尴尬。在动画作品设计与制作之中,我国在绘画技巧、故事叙述等方面占据优势,但动画技术与动画运营却是短板,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培养技术人才为摇篮的职业院校,需要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深入反思。出于对人才培养的薄弱点,高职院校要面对技术和动画运营等环节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的方向性更明确,取长补短,适时找到有效的动画产业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增加动画产业人才储备量,提高动画人才的质量。

一、高职院校动画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重绘画,轻文化

我国动画、美术等专业在组织专业考试时,多年以来一直把学生的速写、素描、色彩当成重点。不可否认,从这三点之中能看出学生的绘画水平,却难以体现出学生的文化素养。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对素质教育的错误解读素质教育绝不是要放弃文化课程学习。然而,当前我国的人才选拔机制存在明显问题,有些学生在报考动画专业时也形成了错误的观点,认为动画、美术等专业人才就是要掌握一门技术,并不是复合型人才,顺利进入高校之后,也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专业课程学习方面,努力练就在绘画方面的技术,文化知识学习却存在严重问题。然而,技术技能达到一定的层次之后要想有所提升,就需要得到文化的支撑,尤其是动画产业本身就是文化创意产业范畴之中的内容,既要体现文化的核心位置,也要具有创意。动画消费是一种文化消费,而文化消费要强调内容的重要性,所有的技术都要为展现故事、丰富内涵提供服务,这才是动画作品的精气神,才能做出触动人心的作品。由于我国动画产业在发展中,策划、编剧等人才数量较少,动画前期创作部分遭遇到了瓶颈,动画作品内容创作上出现了大量的模仿,抄袭及模式化的故事,从而在国际上缺乏较强影响力的作品[1]。

(二)精制作,粗创意

目前我国已经有千余所院校设有动画专业,漫画、动画、影视动画等专业较为常见,这些院校在对动画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存在着共性问题,只是关注了对学生绘画技能的提升,虽强调了软件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却忽略了怎样才能让学生有更为丰厚的文化底蕴,人才培养工作陷入了同质化的误区。这样一来,我国动画产业链条的各个节点上都缺少高端人才,包括动画创意设计人才、产品营销人才等。可见,动画专业如果只是以传统模式培养人才,就会对整个产业的发展造成阻碍。不管是动画编剧、角色设计,还是形象创意、制作剪辑、市场营销等,这些专业人才从事的都是创造性劳动,他们的素质将关系到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情况。我国动画产业在发展中不同工种的人员配置严重失衡,制作环节人才数量较多,而编剧、美术设计、营销、衍生品开发等人才却存在较大缺口,这也是我国动画作品不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原因。

(三)偏理论,缺实践

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在为动画专业安排课程时,都把专业基础课当成重点,尽管也安排了专业实践课,但课时数较少,未能发挥出作用。三维动画、角色造型、逐格动画、设计素描等都是动画人才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但从事动画设计、制作、营销的人员,他们的工作毕竟不具有制作性的特征,而具有创造性特征,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绝不能忽视专业实践课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影视动画创作、新媒体动画制作等。在课程安排方面,如果实践课占比较低,根本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不能实现学有所精。目前我国多数职业院校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由于实践教学环节存在欠缺,培养出来的人才到了具体的工作岗位中就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用人单位向动画专业人才提出了严格要求,要确保招聘而来的人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尤其是高端动画人才,专业基础知识与理论固然重要,但更应该有的是创意、艺术素养、经营才能。可见,用人单位在选择动画专业人才时,会关注人才是否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对于一些操作技能差的动画专业毕业生,必须要以校外培训的方式给自己充电,学校教学资源被浪费,教育与产业发展出现了错位现象[2]。

二、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任务

(一)增强高职院校人才特色

高职院校在培养动画专业人才方面,要结合学校特色设立专业,要有所侧重。例如,经营院校在营销专业建设方面卓有成效,要借助于这样的学科优势为动画产业培养衍生品开发人才、营销人才;美术学校多年以来在艺术特长培养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要培养动画设计人才,在创作中体现出画面风格,也要体现出剧本的立意;也有些学校的优势专业为计算机,可以培养数字动画人才;还有些学校擅长培养绘画人才,这样就要发挥出人才培养优势提升动画专业人才的绘画技能。

(二)加强校企合作,走市场化路线

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动画人才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路线。关门育人这一问题如果迟迟不解决,或是说高职院校在不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盲目设立专业、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教育与市场之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所以,要把校企合作当成首要工作来抓,教学计划的制订要由双方共同完成,对学生实训提供指导,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并要定期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同时,学校要鼓励学生定期参加各种专业活动,在实践中了解动画产业发展情况,在沟通中找到人才培养方向。

(三)配合实践落实课程设置

在动画人才培养方面,高职教育以软件取胜,但扩容速度过快、教师稳定性不强,这些都制约着其发展。因此,在开展动画教育过程中要强调应用的重要性,在这一目标的导向下对课程安排、教学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优化,以应用为原则培养人才,确保学生能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同。高职院校开设的动画课程中多数都含有动画制作的步骤,但是仍然会出现很多不相关的课程,这类课程设置偏离了动画制作的知识,把重点放在了专业拓展和制作的形式,这类课程更偏向于软件操作课程,而反观目前动画市场的拓展包含了融媒体、多平台的动画市场,人才技能要求也日益面向多元化,动画专业针对多平台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四)专业层次化培养

动画产业在发展中迫切需要三种类型的人才,即原创人才、技能人才、管理人才。在这三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国形成了“两端小、中间大”的局面,产业链中游拥有数量众多的制作人才,但产业链的前端与末端却严重缺少原创型、管理型人才。结合动画产业的发展情况看,动画人才市场需求层次化,动画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中,互相间定位雷同且模糊,导致市场部分人才过剩,急需人才紧缺。职业院校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模式一定要区别于其他专业本科教育,抓住培养“职业应用型”人才的大方向,更应该做到提高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契合度,要对市场发展规律表示尊重,培养出层次化的人才。

三、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鉴于对我国动画人才培养工作前期取得的成绩,可以充分意识到我国动画产业正处于繁荣的发展阶段之中,而要顺利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一定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取胜,争取借助于人才力量使我国的动画产业能具备赶超优势。动画既是技术,也是传播艺术,更是朝阳产业。在培养创新型动画人才过程中,要关注动画市场发展趋势、把握住动画技术特色、理解动画文化内涵,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动画人才。

(一)推进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随着我国动画受众群体文化程度的逐步提高,精神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动画创作方向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我们去探索,要给予发展正确的引导,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创作出具有鲜明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动画艺术作品具有丰富的宣传性与推广性,在欣赏动画作品的同时感受到思政思想的熏陶,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发展,实现文化自信。在动画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还可以突破现有的教育局限性,例如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极大地丰富动画专业课程的授课广度与深度,使得动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更加完善。这就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入课程思政的内容,才能实现思政教育与动画专业内容的协同融合。例如,在常规教学内容中加入中国历史、政治与传统文化的主题,教学时要与当前社会潮流,国家时事政治相结合,使知识点具有时代的元素。再如,在二维动画实训课程中,以皮影为主题创作二维动画短片,以湖南望城皮影为特色素材,带领学生参观皮影馆,拜访皮影艺术家,学习皮影制作过程,了解皮影趣事,从而将皮影设计动态化,平面卡通化,增加传统艺术的趣味性,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传统文化故事以动画的形式传播正能量,这样能够成为更加具象化的动画艺术作品[3]。

(二)创建多维度文化素养课

从动画人才的内在文化素质培养上来看,作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动画人才,需要时刻保持对事物的敏感度,对万物的好奇和感悟,从习惯性思维到对万事万物的联想与想象等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均需要全面的人文素养,需要学生接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历史和哲学、美学等领域,可以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上进行多线性、多平台的培养模式,该模式可以将上述文化素养课程安排至动画专业课程的选修或是限选课程中,学生可以不受年级限制,灵活地依据自身学习或兴趣来进行文化素养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创新意识。我们要强化学生对文化的自觉意识,对文化的进一步认知,增加文化采风实践,例如给学生下达采风实践的任务,要学生通过网上浏览资料、实地进行文化调查等方式亲身去理解和感受文化氛围,收集文化素材,为动画创作进行文化知识的积累,从而实现知文化,懂文化,知道如何将所见所学融入动画作品创作中。

(三)加深校企合作互帮互助

校企合作近年来引起了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关注,这是一种既能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也能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学校的人才培养能更好地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培养不确定性由此下降。另一方面,企业能获得自己最需要的人才,不需要为后续培训投入过多资金。所以,实习基地建设应该同时得到学校与企业双方的重视,要共同致力于课程结构的优化,避免课堂教学出现“空对空”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高职院校要一起创建完善产学研合作制度,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要发挥出技术优势,不得盲目跟风,争取拥有更多原创品牌,用人单位也要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表示支持,关注双方利益,勇于在合作之中承担风险,在法律规定下履行责任,共享资源并形成互补,共同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目前高职院校动画专业现有校企合作的模式一般分为:加工项目实践型、命题比赛以赛促教型和科研协作教学型。但不同企业与不同定位的高职院校间的合作是有需求差异的,规模不同、业务不同及理念不同都有一定的人才培养方向的差异,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利益追求的差异,不同类型学生的自我发展定位差异等,从合作模式来说,基于校企合作创新理念的共赢是目前来说最优选择,但这取决于合作企业与个体是否目标一致并满足合作条件,反之则因理念不一致而无法将合作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来。

(四)提供与市场接轨的实习实训机会

作为高职院校,在培养动画专业人才方面的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完善的育人体系、丰富的教育资源、较好的学习氛围等,系统化动画人才的培养,既能帮学生夯实专业基础,也能让学生具备理想的专业素养,还能使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审美力得到提升。此外,高职院校在多年的学生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经验,能为长期、连贯、系统地培养人才提供了保障。相比而言,社会培训机构在提升人才专业技能方面占据优势,培训机构人才培养工作灵活性比较强,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再加上其本身所具备的针对性、短期性等特征,能对正规动画教育的不足进行弥补,尽管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尖端动画人才奇缺的问题,却能帮助用人单位解燃眉之急。我国培训机构在培养动画专业人才方面,只是局限于业务性、操作性较强的方面,对两类教育的优劣进行对比,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二者有必要进行合作,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高职院校可以从培训机构聘请讲师为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讲解,甚至可以把某一部分教学任务外包给培训机构,以合作取胜。合作互补、多方共赢,这是培养大量优秀动画人才的有效路径。

四、结语

目前高职院校的动画专业也在顺应时代进行专业设置的改变,在新媒体的发展环境中,动画人才市场的需求从最基本的动画制作公司及电视台等相关视频制作部门扩充到新媒体公司、短视频广告公司、网络游戏制作公司等,就业面与传统传媒时代相比,扩大了不少,也提供了新的岗位,例如动画视频师、游戏动画师、影视动画设计师、建筑动画师、多媒体动画设计师、交互体验动画设计师等,就业方向扩大至各个新媒体行业中。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后的动画从业方向也会继续变化,调整人才培养策略,主动适应变化,从变化中培养和提高人才的市场适应能力,是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的未来之路。

参考文献:

[1]吕纪荣,等.陕西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现状分析——以独立院校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8):56+60.

[2]肖腾.中职计算机动画设计教学的策略研究[J].商品与质量,2020(35):274.

文化素养优缺点篇6

[关键词]人文素质;大学生;汉语言文学

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课程,汉语言文学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我国经典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现当代文化,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品味。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自身的分辨力较差,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造素质下降。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作用。

一、汉语言文学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开设这门课程不仅是为了使当代大学生具备系统的知识体系,了解更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受到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熏陶,培养其人文情怀与人文素养。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能够接触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并与教师、同学进行深入的探讨,发表自己的见解,撰写评论文章,培养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和语言功底,培养思辨能力。不仅如此,汉语言文学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而人文情操和情怀正是优质生活的一个重要体现。大学生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来培养自己对生活、对文化的热爱,缓解学习压力,培养自己品味生活、与人为善的能力和品质。当代大学生面临比较复杂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必须发挥汉语言文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作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当代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出现的偏差

当代大学生均为90后,成长于网络时代,其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都与80后大学生具有较大的差异。当代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1.理想信念缺失造成的迷茫作为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社会群体,大学生一直被视为未来的社会栋梁,无论是社会、高校,还是家长,都希望大学生能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具有充沛的活力和充足的动力,向着理想努力奋进。然而事实上,大学生群体中理想信念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受到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将考入理想的大学作为最大的学习目标和动力,一旦进入大学,很多大学生会感到茫然失措,找不到学习和生活的方向。理想和信念是激励人克服困难、努力奋进的动力,一旦失去了理想和信念,大学生就很容易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奉行及时行乐思想,对于学习敷衍应付,将宝贵的青春荒废在电脑游戏和其他娱乐活动中。而这种状态一旦长期延续下去,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就会与其他有理想和信念的同学拉开更大的差距,这会加剧其内心的茫然和空虚感,形成恶性循环。2.不良社会风气的腐化大学生群体很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生活和学习与网络密不可分。然而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复杂性、开放性,网络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很容易对大学生的心灵进行毒害。而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较少,加之他们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很容易被网络中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风气所腐蚀,不仅会耽误学业,甚至还会造成价值观念的扭曲和堕落。近年来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校园贷款”等事件就可以发现,很多大学生为了攀比享乐不惜盲目贷款,最终酿成悲剧,这也使社会对大学生的整体形象产生了质疑。3.大学生存在人格缺陷典型的人格缺陷包括怯懦、悲观、孤僻、抑郁、自卑等,造成大学生人格缺陷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将其归类为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一部分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或者过于严厉,造成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形成不良的性格和生活习惯,无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无法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在中学阶段,一部分家长和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其人格方面存在的问题。进入大学之后,面对陌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及新的人际关系,一部分学生会感到压力较大,人格方面的缺陷会严重影响这部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主要表现为具有较低的学习动力和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正确的处理与同学、老师等人的关系,缺乏参与公共活动的兴趣,遇到问题和挫折时也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长期以来,大学生的人格缺陷一直没有得到学校、家长、社会的重视,事实上人格缺陷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酿成轻生和人身伤害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偏差

汉语言文学本应该成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丰富大学生心灵、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力量的重要课程,然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偏差和缺失也暴露出了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1.知识结构得不到有效的更新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对汉语言文学课程进行及时的优化和更新,汉语言文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不强,不能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仍然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没有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包括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等,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学科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2.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功利性倾向功利化的倾向在当前高校的很多专业和课程的教学中都有所体现,主要体现为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思维培养和人格养成,将教育变成简单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教师没有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来开展教学,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情况不清楚、不了解,导致学生的人文知识虽然得到了增加,人文素质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四、优化汉语言文学教学,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1.优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必须通过教学内容来体现。要发挥汉语言文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作用,就必须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筛选经典、寓意深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文章,对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到感染和感召。例如通过学习《包法利夫人》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包法利夫人的人生悲剧进行深入思考,摆正自己的人生方向,用高尚的理想和信念激励和感召自己,才能获得真正幸福的人生。要在汉语言文学课程中加入更多的能够对大学生产生激励作用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加入更多的现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将其作为补充内容,例如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引导学生理智地看待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挫折,保持乐观、阳光的生活态度,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2.以人文知识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各种人文知识是汉语言文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只有立足于丰富的人文知识,才能发扬和传承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注重学生人文知识的积累,例如要经常为学生推荐优秀的文章和书籍,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和背诵一些经典篇目,并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背诵中提炼观点和感悟,并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要提高学生对文学类书籍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杜甫诗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中国古代思想史》《唐才子传》《新唐书》《旧唐书》中查找与杜甫有关的资料,全面了解杜甫生活的时代,再广泛地阅读杜甫的诗歌,总结杜甫诗歌的特点,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也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人文主义的熏陶,心灵被净化。3.改善和优化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关注大学生的心灵和人格。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开展更多有益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消除不良心理。例如可以积极开展辩论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班报设计等。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传播模式非常熟悉,可以鼓励学生创设本班的公众微信号或者微博,将其作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将学生的佳作发表出来,鼓励学生多思多写。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为学生布置一些小课题。例如古代诗词中有关于茶的名篇佳句甚多,要求学生自行搜集资料,对我国悠久的茶文化进行考察,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撰写小论文,并将其作为学生成绩的重要参考。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广泛地阅读与茶有关的诗词文章,感受茶文化之美,而且能够培养自身的钻研精神、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文学是通往人的心灵的桥梁,在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教学中,应该具有更加广阔的教育视角,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学生能够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对大学生的不良价值观念进行纠正,用优秀的文化和思想感染人、熏陶人、鼓舞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大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技能、有理想、有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韩红军.素质教育环境下,提升大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8).

[2]胡艳.高职院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研究[J].语文建设,2012(14).

[3]李莉.谈我国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语文建设,2014(12).

[4]施华,赵玉志,金慧,王丰敏,李书红.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J].科技信息,2011(09).

[5]朱峰.有关现代教育思想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2).

文化素养优缺点篇7

关键词:大学教师;文化素养;问题;提升路径

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对大学文化水平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指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由此可以看出对大师所确立的高度关键在于文化修养,大师的魅力与否,不仅看其文化知识的多少,更看重于其文化素养是否深厚。同时,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也关乎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及师资队伍建设。

一、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内涵

《高级汉语大词典》对“素养”的解释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两点:一是素养并非天生所有,而是经过实践而来的;二是素养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文化素养是指人们在文化方面的一种内在品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1]。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特征,反映的是教师在人格、情感、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品质特征,形成于教师所拥有的文化知识并加以内化的基础之上[2]。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其文化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深厚文化知识基础上的基本文化素养;二是能驾驭学科教学的学科文化素养;三是正确的教育态度之上的教育文化素养。“育人者,必先育己”,所以大学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好榜样。

二、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对教师的文化素养培养不够重视。很多大学只注重对大学教师业务素质能力的提升及教师学历的再深造,而忽视对其文化素养方面的培养。大学往往以教师的科研水平的高低来衡量其综合能力的高低,并且大学的办学政策和理念,高校资源的配置都倾向于教师的科研方面,这就会给教师一种误导,同时也是对大学教育本质的一种误读。大学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都偏重于教师的科研方面,而轻视了教学,使得大学教师不能把工作重心放到本职的教学上面,更谈不上文化素养的提升了。

(二)缺乏人格魅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大学教师是大学生最直接的引导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而现在大多数高校的教师都缺乏独有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素养,很难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其进行良好的引导及影响,和学生难以维持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本身文化素养的缺乏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还有一些教师没有一个宽容之心,自考虑自己工作中的成败得失,为了自己的发展甚至打压和排挤其他老师,这些不好的行为都不利于教学和科研团队精神的形成。

(三)人文精神缺失、文化品位下降。大学作为文化和知识聚集的地方,也应该是老师和学生不断探索真理和张扬个性的场所。但是,当今高校有很多教师缺乏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精神,更没有追求真善美的意识,只是把教师作为一个赚钱的工作来做,对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和激情,对学生也缺乏应有的关心和爱护。在现在的高校中,很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缺乏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意识,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上课方式进行教学,完全没有吧课堂作为自己的主战场,最终影响到课堂效果和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提升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路径分析

(一)大学教师应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精通自己学科的理论前沿、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只有具有了深厚的学科文化底蕴和知识素养,才能将本学科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为其以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大学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厚积薄发,为自己的大学教师生涯画上浓重的一笔。

(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师文化素养的渗透。对于学校来说,要把学校的学科教学和人文教育列入到教师的教学计划当中,不断鼓励大学教师把学科专业知识教学和文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3]。首先,大学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和科学精神传授给学生;其次,大学教师也可以把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自然地渗透到其教学实践当中。这样就可以把课程教学中的知识、文化、素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丰富了大学教学中文化素质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质量。

(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大学教师良好人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谐的校园氛围会使教师和学生自觉地融入进去,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熏陶自己的人文情感并升华其境界。所以,要想不断提升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要特别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另外,在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大学教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师德、学识、人格魅力及教学水平都是其文化素养最直接和具体的表现。所以要积极发挥教师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使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在大学教师中得到传承、培育和弘扬,从而创造出浓厚的大学校园人文氛围。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首先,大学教师应该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例如2016年两会上再次提出的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问题、公共服务问题、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问题及绿色理念、绿色发展问题,关注这些国家和民生问题有利于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同时也能增强其对时事问题的敏感性。其次,大学教师还应该不断进行社会实践,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再次,大学应该加强和当地政府、企业及团体的沟通和联系,为教师转化自身专业知识服务地方经济开辟道路,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对口合作,达到互惠双赢。

参考文献:

[1]张希.大学和谐校园与教师文化素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

[2]高明泉.略论高校教师的素养[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4):78-81.

文化素养优缺点篇8

(济南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02)

摘 要:当前的高校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学生群体综合素质、专业认同感和就业取向的关注。文章以学生职业发展为视角,提出了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化方向,并提出了划分学生群体层次,采取动态分流政策及差别化培养模式等优化建议,以更好地实现学生职业发展及个人价值。

关键词: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4-0211-02

收稿日期:2014-10-29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济南大学教研项目(JZC1318)、济南大学教研项目(JZ1217);济南大学酒店管理学院教研项目(JYXm001-2014)、济南大学酒店管理学院教研项目(JYXm011-2014)资助

作者简介:蒋婷(1978-),女,山东济南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刘霞(1991-),女,山东临沂人,本科生,研究方向:酒店管理;孙淑荣(1975-),女,山东平度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随着酒店业的迅速发展,高等院校陆续开设酒店管理专业以适应市场需求。但在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与酒店行业所需人才不对口。目前相关文献多从供给角度探索如何培养酒店行业所需人才,从校方、酒店业及学生自身三方面分析问题和原因[1-2],但在对学生原因进行分析时缺少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群体微观细致的分析,缺乏对学生群体需求特点的探究,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基于学生职业发展视角探索培养模式的研究更为鲜见。本文在对学生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发现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学生自身职业发展与成长的视角,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方向和建议,旨在实现该专业学生最优、最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同时满足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深度访谈法,通过拟定访谈提纲、并结合现场灵活提问的方式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通过深入调查本专业学生群体探析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二)数据收集

研究选择济南地区四家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或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方向))本科学生展开调研。共访谈了24名不学生,其中大四学生10名,大三学生9名,大二学生5名,男生11人,女生13人,受访者均有酒店管理相关工作实践经验,其中大四学生都曾在一线或二线城市四星级或五星级酒店前厅部/宴会部/客房部/餐饮部实习半年,大三学生正在实习。调研共历时两个月。

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

1.专业技能缺失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不足。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缺乏实际应用型技能,这种“蹩脚”的人才对酒店行业的贡献有限。因此,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性,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也必然受到影响。

2.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低

专业认同是对所学习的专业和研究领域的一种认可行为[3]。专业认同包括对自己已经拥有或将会拥有某一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对所学专业,所归属群体的态度情感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调研发现58%的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比较低。

(二)学校层面

1.教学与实践脱节

学生所学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部分滞后。教学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所学理论空洞、滞后,与鲜活的酒店工作形成“两张皮”[4]。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恐慌心理。

2.职业发展定位模糊

对本专业的职业发展定位模糊,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大多数的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改从别的行业,大多数在酒店基层干1到3年后跳槽。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酒店行业的职业发展定位的不确定性使很多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前景不被看好。

3.教学设施和师资水平不足

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及教师水平有限,学校教师的“双师”素质不足,作为学校教育来讲,想要培养一批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对学校的硬件设施与教学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酒店实习管理偏差

学校对学生的实习意愿缺乏充分了解,实行“一刀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行业就业意愿学生的职业发展;实习目标制定不明确,通过实习想要学生达到什么目标,学校方面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明确的反馈给学生,致使实习流于形式,学生实习的动力不足。对处在实习岗位上的学生缺乏及时的指导、沟通、管理,导致部分学生对酒店实习满意度低,甚至产生对酒店行业的不认同。

(三)酒店层面

1.没有实现与学校的信息无障碍沟通

作为学校培养模式创新的源头活水,同时也作为酒店业吸纳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酒店业没有及时将最新的管理理念与用人标准传达给学校。使得学校培养的学生与酒店业所需人才存在差异。

2.没有提供给学生督导层实习岗位

学生到岗位实习,主要集中在餐厅服务员、前台接待、客房部服务员等基层服务领域,对于一些管理领域或酒店运营领域几乎没有接触,使得学生即使身在酒店,但也难以接触到酒店业发展的管理理念及行业信息,更难以锻炼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

三、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归因

(一)初级发展阶段的必然性

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培养模式及指导思想一直处在探索和不断优化当中,没有形成科学和完全成熟的培养模式及理论体系,并且本科院校值得借鉴的成熟的理论体系甚少,导致在人才培养中产生诸多问题。

(二)文化背景的制约

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人们对酒店业行业服务性质认识不到位,很多家长依然抱有落后的观念,直接影响孩子就业的积极性及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正确认识。这种文化背景的制约使得部分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认识不到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酒店业就业的动力不足。

(三)人才录取话语权的缺失

学校在人才选拔上受制于相关政策的限制,没有具备明确和完备的录取标准,宽泛的标准使得招收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力水平、综合素质、身体指标差异很大,增加了学校培养的难度和成本。

(四)忽视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关注

缺乏对学生群体之间共性与个性的认识,没有做到对不同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学生进行分类,忽视了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关注,使得探索出的培养模式缺乏灵活性和对不同群体类别的适应能力。造成部分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脱离主流,产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迷茫感及自身能力的怀疑。

(五)培养模式没有明确的定位

由于缺乏准确的定位及对该定位的自信力,使得学校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没有完全满足酒店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标准,只能被酒店安排在基层,做较长期的基层服务工作,职业背离的学生非常多。另外,定位过高使学生过度高估自身能力,影响学生个体的职业发展,

四、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优化方向与建议

(一)基于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

以研究学生群体为基础,以提升学生个人能力、专业素质等为目标,帮助学生制定自身职业发展规划,探索适应不同群体的培养模式。职业发展核心理念主要由学生和学校两个主体的相互配合构成。一方面,以突出优势和统筹兼顾的理念为基本思路,关注学生自身职业发展,关注学生个体能力水平及综合素质的差异及其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认同感,对学生进行动态分流,实现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差别培养的模式,将优势教学资源放到综合素质和能力突出的学生身上,同时兼顾其他学生职业发展的选择和引导。另一方面,学生自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由学校专业老师及酒店高层管理人员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学生正确引导,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及行业,确保规划本身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二)基于职业发展的培养模式优化方向

培养模式的优化方向上围绕学校和学生两个主体展开,酒店行业起到协调配合和检验的作用。优化方向主要有分析学生自身具备的条件,如身体条件、个人能力、专业认同感等硬性指标;学校根据其条件对学生进行甄选及动态分流;分流后实行差别化的培养政策,如酒店实习的差别化安排、由实习生组成的实习酒店参与者的差别化选拔、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综合素质和专业认同感的学生群体所提供的课程设置及锻炼平台。

(三)基于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优化建议

1.增强新生专业认同感

要做好新生入学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学生组织,有针对性的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关心并解决新生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引导其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偏差,调整心态,尽快投入到对该专业的学习中去。

2.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发展定位

作为学生自身,在学习专业知识及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发现自己的优势及兴趣所在,明确自己适合的岗位;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由老师有效地引导学生设计切实可行和科学的职业发展目标;业内资深管理人员与学校专业老师交叉轮岗,业内人士在校授课,引导学生对职业发展的人生思考,正确对待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专业教师不断丰富行业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和水平。

3.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及专业认同进行动态分流

动态分流的实质是根据学生不同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不同的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和实习安排。分流后主要包括三种支流群体,即专业认同感高且能力过硬学生流、专业认同感高但能力稍差学生流、学专业认同感低学生流。具体措施包括,每个学年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认同感进行评估,对各方面素质达到相关要求的划入重点培养范围;对于不够要求的充分调查其专业认同感,有强烈愿望在酒店行业发展的,应将其划入重点培养范围,并在大学四年通过学校与学生共同努力弥补强化其能力。综合实习安排时对于专业认同感强并且各方面素质过硬的学生优先安排最好的酒店实习;对于专业认同感强但综合素质稍差的学生根据其意愿考虑安排其余酒店实习;对于学习三年感觉酒店管理专业不适合自己,或者毕业后不打算从事酒店管理行业工作的学生,根据其意愿自主安排实习活动。

参考文献:

[1]包富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消极心理实证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2,38(4):90-92.

[2]王明艳,张磊,许二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心理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7):30-31.

[3]王顶明.对专业认同有关概念的理论述评[J].学园报,2008(2):36-38.

文化素养优缺点篇9

[关键词]人文素养大学生缺失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教育也逐渐全球化,教育的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纪的高等教育既要承担起培养“专才”的“专业教育”使命,又要承担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文教育”使命,以努力把人培养成为“现代人”。世纪的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伟大复兴,不但需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且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就要求担负着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使命的高等教育不但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特别注重其人文素养的提高。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

人文素养教育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文化实现的,而优秀的人文文化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当今时代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陶冶大学生的身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通过人文素养教育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其精神力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社会共同培育起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以增强我们的精神竞争力,这是克服腐朽、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法宝。对此要务,优秀的人文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特殊的功能。因此,通过加强大学优秀人文文化的教育,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世界、对民族和社会、对人生的理性认识,从而大大增强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力量,这对于推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通过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民族精神守护的不朽长城。与强调知识和科学本身价值的理性精神不同的是,人文精神强调追求、运用知识时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而这恰恰是保障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大学人文素养教育,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青年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这是培养其人文精神的关键环节。

3.通过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大大丰富大学生的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情感智慧主要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它反映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或者说它主要是把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某些方面更加具体化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感智慧对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针对当今世界普遍存着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向度”倾向,使得21世纪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既有科学素养,又富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这将是我国走向真正意义的现代文明的可靠保证。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其后果

人文素养的缺失,主要是指大学生应有的文学修养过低,历史文化知识贫乏,道德理想追求迷茫,待人接物的价值评判缺少起码的悲天悯人情怀。缺乏人文素养的大学生由于没有深厚的人文知识做铺垫,往往缺乏创造性、开拓性、战略性和预见性的能力。在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当今社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弱化,人文精神的失落,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人文素养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现代社会发展迫切呼唤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修为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变革时期,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中西文化的交融,都不可避免的对人们作为社会的人文精神产生巨大的震荡。作为社会精神文明辐射源、思想库的大学校园,也必将受到巨大的冲击,直接的表现就是普遍地存在着当代大学生漠视和冷落人文素养的现象。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有以下不良后果:

1.直接影响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较量。所谓人才素质的较量,不仅是科学文化素质的较量,而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较量。社会中的人,其力量的形成和目标的选择是由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素质决定的。任何能够开拓事业并取得创造性成就的人,都是有内在力量的人。而目前,由于外界过多的物质诱惑,许多大学生连基本的理论知识、思维能力尚不具备,便去专注于某些专业技能,使他们太多地失去了大学生应有的纯朴、浪漫、激情与执著,失去了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文素养,心态过早地按社会时尚定型,后果是其知识结构、个人修养、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欠缺。由于没有深厚的人文知识作铺垫,没有独立深刻的人生体验,仅靠训练培养出来的能力往往只能是技巧,难成有创造性、开拓性、战略性、预见性的能力。

2.不适应当代科学发展的新潮流。当前我国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都处于迅速发展和深刻变革之中,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蓬勃发展,人类知识的积累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增长,各类学科在高度分化深化的基础上呈现出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许多重大社会问题、经济课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多门学科、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甚至涉及到环境、心理、伦理等方面的问题,文化领域呈现出日益复杂的交流、渗透、碰撞和融合等特点。当代大学生若把自己的专业目标限制得过细过窄,很难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3.降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人生不仅仅是物质的、生理的,同时也是社会的、理性的。人的这种特性要求人并不仅仅满足于现有的物质生活和具体知识,人的理性驱使其追求更高理想和精神生活,这种理想和精神生活就是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格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展示。大学生如果专注于追求某些谋生手段和技能,把自己沦为考试的机器、证书的奴隶,人生必然变得单调乏味,成为没有精神绿洲的戈壁荒漠。

三、重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我们的教育理想应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天性,调动其天性中的积极成分,遏制其消极成分,使学生沿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为了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发展而进行教育,使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有智有能、乐观进取、求实创造,能在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同时关心他人幸福的人。

1.加强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应充分利用课堂向大学生系统介绍人文精神和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两课”建设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特征及其形成、发展、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国家和民族的关系,经常性地举办相关系列讲座,介绍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在学生中建立相关社团组织,并加强对研究会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同时向大学生推荐一批好的书籍,指导他们读一些有关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方面的优秀著作和历史名人的传记,以提高人文素养。

2.规范舆论传播。舆论宣传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常用手段,是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但舆论宣传所起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它既可以传播积极的、健康的观念,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又可以传播一些消极的庸俗的信息,产生负面的影响。因而规范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舆论传播途径和内容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把人文素养教育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点。

3.强化实践体验。教师要让大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必须建筑在大量的、有充分说服力的例子或事实上。近几年来,高校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其作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到农村,到厂矿、到革命老区去体验社会中的人文需求。

4.重视教师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把人文素养的培育同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结合起来,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而且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大学生。

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政治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及身心素质教育等同等重要,因此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我们应高度认识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不断实践,努力探索,推动高校人文素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国星.现代高等教育人文素质缺失探[J].当代青年研究,2005,(4).

文化素养优缺点篇10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问题;应对措施

作为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一项关键环节,美术教育同时也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些年来,许多高等院校开始纷纷设立美术专业,进一步实现对美术专业学生的扩招,这样也有效地推动了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美术教育而言,其最终的教育目标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可以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美术人才。通过对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在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会影响到整体的美术教育水平,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应对。

一、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中现存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当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在开展美术教育教学时,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缺乏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充分重视,就会导致一些美术专业的学生缺乏明确的就业目标。在毕业后,不知要何去何从,有些只是被迫就业,或者是并没有从事本专业,这样就会导致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与教育资源,尚未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另外,一些高等院校由于受到社会思潮的较大影响,设置了太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只是注重全面协调,想要学生了解到方方面面,然而却对各方面都不够精通[1]。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即为高校美术教学定位不够清晰,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于是就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水平,影响到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实际上,高校美术教学的培养目标不单是要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美术知识与高超的绘画技能,而且要全面地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能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可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不同于其他专业,美术专业的教学特点更为鲜明。其首要的教育目标即为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能够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艺术评论家和绘画人人才。然而,通过对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比较传统与落后,许多美术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是更多地注重为学生传授专业的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没有对学生的个体化差异给予充分重视。由于每位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与特点,其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也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以及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关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美术教师往往凭借个人对艺术作品的喜好以及个人理念去影响学生,左右学生的思维,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与交流,这样也就会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体制不合理

伴随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也使得我国社会受到更多思潮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发生着改变,特别是存在一些浮躁情绪以及功利主义,于是就会影响到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教学内容,使其变得空洞且庸俗。当前,在一些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体制不合理的现象,如此一来,就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一些高校更多地注重对学生绘画技巧的培养,缺乏对文化课的充分重视[2],就会影响到学生的综合发展,影响到对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影响到对其道德修养的培养。甚至于一些美术教师更多地是注重金钱交易,缺乏对艺术研究以及美术教育教学的充分关注,这样会为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

(四)美术教育师资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一些高等院校所具备的师资力量还不够强大,现有的师资不够充足,在配备方面也不够科学,缺乏高效、规范性的管理。并且当前的许多高校美术教师更多地是注重个人利益,在教育教学与艺术研究方面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较少,个人的综合素养较低,社会责任感较低,道德修养不高,这也会为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难以充分发挥其榜样的作用。

二、提升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水平的对策

(一)制定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

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即为能够培养出优秀的美术人才。然而,由于当前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就会导致其培养出来的高材生往往具备较强的绘画技巧,却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无法称之为优秀的美术人才,这也就与高校的美术教育目标相违背。所以,高等院校就要在美术教育中制定科学、明确的教育目标,不但要注重对学生美术知识与绘画技能的培养,而且还要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可以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校要全面地掌握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不断的优化,并且调整专业设置。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为其制定科学的职业培养以及人生规划[3],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提升其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美术人才。

(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

为了可以全面提升高校美术专业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就要加强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在实际教学中,在讲解名画时,教师不要将个人的观点与思想强迫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积极地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入深入思考与探究,为学生留出更多发表意见与讨论的时间与空间,而且要使其能够细致地观察,深入地思考与分析,将个人的观点表述出来,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要改变传统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授课模式,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到大自然中开展创作以及写生,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其对创作具备更强的兴趣,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美术教师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地开展各种交流活动,比如开展一些绘画比赛以及写生比赛等。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美术专业知识,促进学生彼此间的互动与观摩,进而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发展与进步。

(三)加强对美术教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那么就要加强对美术教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要充分遵循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根据美术专业的基本特点,合理地设置美术理论课程以及实践课程。要注重对学生审美理念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具备更加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对于美术教学课程的设置方面,要更加精细,要充分明确侧重点,充分注重对学生美术理论知识的传授,注重美术实践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注重这两方面的学习[4]。另外,在实际教学中,高等院校要改变传统的大课教学模式,尽可能地采用小课的教学模式,要以练习课程以及实践课程为主,尽可能减少其他课程的课时。要使得课程内容的侧重点明确,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四)加强美术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目前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教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非常薄弱,许多美术教师的综合素养较低,更多是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更看重经济利益。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并没有投入充足的时间与精力,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并不高,难以发挥其榜样的力量。因此,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美术教师的教育与培训,使其树立较强的社会责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道德情操。能够重视教育教学活动与艺术研究,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学生传授更加科学、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精湛的专业技能,能够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五)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对于每位学生而言,其均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尽相同的个性特点,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所以,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特点,为其制定适合其发展的培养计划。教师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其进行合理的点拨与引导,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入的挖掘其艺术潜能,推动个性化发展[5]。除此以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能够实现个性化的创造,使其作品中能够充满个性化,更加具有生命与活力,充分表达学生的思想情感,有效地防范作品雷同现象的发生。并且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多元化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使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就要深入分析当前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存有的问题,并且积极进行应对。例如,要实现对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与改革、要创新教学体制、加强对美术师资队伍的建设、树立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等。在此基础上,有效推动高等院校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昉.浅谈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05).

[2]赵辰光,廉晨.浅议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艺术教育,2017,(04):268-269.

[3]万立军,盂和图拉嘎.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展与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艺术教育,2015,(08):146-147.

[4]李琪.刍议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研,2016,(12):48